地震科普宣传资料

2024-06-13

地震科普宣传资料(精选8篇)

篇1:地震科普宣传资料

2013年地震科普知识宣传资料方案

(二)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年要发生地震500多万次,其中只有5万多次左右人们能感觉得到,并不是所有的地震都能造成破坏,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发生会有哪几种类型?我们该怎样面对地震?下面我们向大家做一简要介绍。

第一部分地震基础知识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运动的结果。地球运动中,地壳也在不断运动变化。地球的运动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对地下岩石产生了非常强的作用力,当岩石承受不了这种力时,就会突然发生破裂和错动。

地震是指地壳中因岩体错动断裂而释放能量引起的地表振动。岩石破裂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到地表,地面随之就振动起来,这就是地震。地震发生会有哪几种类型呢?

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

第二部分地震宏观前兆现象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地震前兆异常有微观异常和宏观异常。

微观异常如地形变、地电磁异常等,主要靠高精度科学仪器探测。宏观异常指人们感官能感觉到的异常,主要有地下水异常、动植物异常和地声、地光等异常。

第三部分地震来了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地震同刮风、下雨、雷电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一种客观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法也在不断增强。

一旦真的遇到了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不能惊慌,不要盲动。根据感觉判断地震是大、是小,是近震,还是远震。一般近震是先上下颠动,后左右晃动,而远震是只有前后左右的晃动感。如果是小震或者远震,我们现在居住的房屋基本都具备抗震能力,大可不必慌乱。

其次,要采取正确的躲避地震方法。

在不同的地方,避震方法有所不同,下面我们讲讲在学校、家里和公共场所如何躲避地震。

在学校怎样避震:

1、一切行动听从老师的指挥;

2、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大同学要照顾小同学;

3、在课桌下避震,有顺序地撤离,千万不要拥挤。

假设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发生地震了,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头部躲进课桌下,讲台旁,绝不要乱跑。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地震停止后,应当马上在老师指挥下有顺序地撤离,撤离时把书包顶在头上,前后同学要保持一定距离。特别在教室门口、楼梯间等狭促地方,一定要放慢速度,发现有摔倒的同学要相互帮助,并及时通知后面的同学以免发生拥挤。

跑到室外后,一定要躲在尽量空旷开阔的地方,周围和头顶没有易掉落物的地方。

如果我们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因忘拿某些东西回到教室去。在家怎样避震:

1、先躲后跑,不要先跑;

2、往牢固地方躲(床下、开间小的地方,有支撑的地方;)

3、来得及的话先开门,关煤气、电源等。

避震时,要根据地震时你所处的位置,就近躲避,震动停止后再撤到安全地方。要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它的旁边,如:桌、床等,也可以赶快跑到开间较小、有支撑的房间去,如:厨房、卫生间等。

如果来得及,要先打开门,以保证通道畅通;关闭煤气开关、电闸。

在避震时,要爬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同时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也可以蹲下或坐下,尽量把身体卷曲起来。要注意保护头部和颈部,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顶在头上,闭上眼睛,防止异物伤害。

三、在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1、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2、不要急于涌向出口,保持跟前面人的距离;

3、如果遇到拥挤,解开领扣,双手交叉胸前,护住胸口。

大震发生后,如果附近有应急避难场所,要在大人的引导下赶赴避难场所。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一般依托公园、绿地、操场、广场建设,里面具备突发应急事件应急的基本功能。比如,应急指挥、应急物资发放、应急棚宿、应急厕所等。

地震发生后,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不要急于拥向楼梯口,容易造成挤踏。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不要急于打电话,以免线路拥挤,影响救灾指挥通讯。

第四部分:地震的自救互救

当灾害来临时,我们不仅要掌握灾害基本知识,更要懂得自救的基本技能,了解自救、互救的基本措施。据统计,唐山大地震时,被压埋的人数为57万人,通过自救、互救脱险的人数达45万人左右。一般来说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人员生存率达99%,由此可见,自救是减少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下面我们来简单学习关于自救和互救的知识

一、自救: 它要求被埋压人员

(1)有坚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惧心理。(2)不能脱险时,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3)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体来与外界联系,保存体力。

唐山大地震中,有许多许多少年儿童被埋压,但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顽强的意志,坚持挺住,临危不乱,化险为夷,终被营救,保住了性命。

二、互救救人的主要方法有: 挖掘被埋压人员应保持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

呼吸畅通,如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脊椎损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时,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学校要做好防震准备:

1、从本班防震准备开始

桌椅摆放与窗户、外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外墙塌倒伤人,留出一定通道,便于紧急撤离,年小体弱、有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能迅速撤离的方位;加固课桌、讲台,便于藏身避震;检查和加固教室的悬挂物;门窗玻璃贴上胶带,防止玻璃震碎伤人。

2、举办学校防震演练

在熟悉学校周围地形、环境基础上,可进行防震演练活动,包括:室内一分钟紧急避震,震后迅速撤离教室的疏散演习,自救、互救练习等。演练活动时间要短,疏散、撤离要快,才能达到避震效果好的要求。

同学们,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我国处在地震带上,随时都有发生地震的可能,因此,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思想意识,做到常备不懈,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一定会把地震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谢谢大家!

篇2:地震科普宣传资料

面对这场灾难,我们中国并没有畏惧,也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从容不迫地去面对。

五月十二日十四点二十八分,在汶川,发生了一次7.8级的大地震,这次大地震波及范围很大,都江堰,绵竹市,卧龙等地区有三分之二的房屋倒塌,许多人被埋在了废墟之中。北京3.9级地震,重庆4.6级地震,另外在宁夏,上海,陕西,湖南,云南等省都均有震感,而这次地震经济损失严重,多达几十个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日,这次在地震中遇难的人数有19000多人,被埋在废墟中的人数有9404人,而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儿童则不计其数。

看到这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我的心头不知不觉涌上了一股心酸。一方有难,八方援助,在这个紧急时刻,大家和政府都伸出了双手去帮助他们:十万大军,不顾自己和亲人的安慰,奔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人们和明星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温家宝亲临灾区,为抗震救灾做指挥,来自各国领导都给予了我国灾区最诚挚的祝福和问候.....据统计,现在已经为灾区捐款达8.77亿元,还有那些许许多多平凡的名字和故事,都牵动着我们的心,在这个阴雨绵绵的季节,为灾区人民送上了一份温暖。

我还记得当救援人员在废墟中发现一名三岁的小女孩时,斑驳的泥巴,涂抹在他的脸上,张望的眼睛,在向世界宣告生命依旧鲜活,那一刻,她心中又一次看到了生命的曙光,但,她还能活着,是缘于父母的保护,他们将自己只有三岁大的女孩,夹在中间,用手遮住他的脑袋,不让他受任何的伤害,在面临死亡的最后一刻,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着坍塌的石块,这的承受多大的痛苦啊!但为了她能够活下去,直至救援队发现这个小女孩时,默默的死去了,她,这个可怜而幸运的小女孩叫做宋欣宜。

没有太多华丽语言的修饰,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更没有感人肺腑的宣扬,却感动了每一个人的心,我不知道在这次地震中,成为孤儿的孩子有多少,但我只知道,并且清楚,每一个生命曙光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词语,这个词语无需用精美的画笔修饰,却依然光亮耀眼,那,就是爱。

国家确定了全球哀悼日,所有人都在5月12日14时28分默默哀悼,为灾区人民祈福,为死去的亡灵默哀。这不正是人民的爱吗?这是纯洁的爱,是不需要任何修饰的爱,是震不垮的爱!

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任何灾难都是可以战胜的;面对灾难,我们又一次向全球展现出了我们中华的丰采,展现了我们中华人民震不垮的爱!

篇3:海上地震资料噪音处理技术分析

噪音分析与工区状况相联系, 许多噪音是由环境造成的。辽东东区块位于辽东湾东部, 紧连大连、旅顺、烟台等大中型城市, 渔业发达, 水上交通发达。且工区位置在渤出海口的主航道上, 过往的船只很多, 大船干扰严重, 对资料的采集很不利, 同时渔业干扰严重。

本工区的资料是海上的地震资料采集船采集的, 采集船使用双震源四拖揽, 每个震源的压力2000 psi, 容量2250 cuin, 深度是水下5米左右;每条拖揽长3000米, 挂载240个检波器。由于电缆防震设备的老化, 在特定条件下发生抖动, 从而产生拖揽抖动噪音。

2 噪音类型及处理技术

原始数据特征分析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只有对原始数据的特征和质量有了充分的了解, 才能发现各种噪音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大小, 从而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参数, 进行合适的处理, 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通过对辽东东原始资料的分析, 发现该区块的单炮总体上面貌品质还可以, 反射较丰富, 但噪音还是较大。主要原因是受螺旋桨、电缆、涌浪、侧面反射等环境因素的干扰;主要表现为信噪比低, 低频成分多。以下对几种常见的噪音的产生机理、表现形式和对应处理技术进行简单分析。

2.1 侧面干扰的去除

由于辽东东工区距离蛇岛较近, 仅80多海里, 海岛壁较陡峭, 成为一个反射面, 使得全工区的单炮记录存在斜干扰, 这就是侧面干扰。针对全区普遍存在的侧面干扰, 经过多种方法的测试, 发现在FK域进行去除较好, 由于干扰波比有效波的角度大, 这样处理对有效波的影响很小。

如图1所示, 侧面干扰去除较好。

2.2 涌浪噪音的去除

海上地震资料常见噪音及处理技术分析由于海上经常起大风, 涌起的海浪较大, 部分单炮受海浪影响较大。针对受一些涌浪干扰的单炮, 采用了swell_niose模块进行处理, 该模块是Omega系统中一个专门处理涌浪噪音的模块, 它的优点在于能够识别出涌浪噪音, 并对它进行压制, 而对有效的信号没有影响。图2为涌浪噪音去除前后的单炮对比。

2.3 挂渔网噪音的去除

工区内渔业发达, 施工时间不是休渔期, 拖揽上的水鸟 (接受地震波的检波器, 为减小水的阻力, 做的样子像水鸟) 常常挂上渔民的渔网, 产生特定的噪音。这种噪音经过多种处理方法的尝试, 都无法剔除或压制, 并且仅影响同一拖揽上临近的一些检波器, 所以采用人机交互道编辑的方法进行处理。同时, 在做完地表一致性区域异常衰减后, 一些野值在记录中依然普遍存在, 特点是浅中深层均有存在, 分布不规则。我们知道, 剔除坏炮道和野值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个野值在幅度上比正常值往往大好几个数量级, 只要它参与叠加, 其结果基本上就是自身, 其干扰作用是影响叠加效果和偏移画弧。对于这些野值, 只有通过人机交互道编辑的方法挑选出来把它除掉, 而无其它办法。这项工作依靠手工来完成, 其工作十分庞杂。另外, 对一些受到渔网干扰的单炮, 也要通过人机交互道编辑的方法进行处理。挂网噪音如图3所示。

2.4 拖揽抖动产生的噪音去除

施工过程中, 由于拖揽防震设备的老化和施工船航速的变化使拖揽的抖动与涌浪产生共振, 就形成拖揽抖动噪音, 这里噪音普遍频率较低, 可以用BP滤波模块来消除;这种干扰一般产生在发生抖动的那条拖揽上, 并且影响从前往后依次减弱, 为了防止有效信号的丢失, 需要给定一个合理的处理范围, 范围大小有具体的干扰情况确定。去除拖揽抖动噪音前后的单炮对比, 如图4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噪音去除的效果较好。

3 结论

通过对辽东东海上三维资料的噪音分析及处理技术的分析, 了解几种噪音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 针对不同的噪音采用不同的处理技术, 积累了海上地震资料噪音处理的经验, 为处理好深海地震资料打下基础。

十月到十二月正处于季节变换时期, 冷空气活动频繁, 此时北风、东北风和西南风偏多, 尤其的东北风, 来势猛, 速度快, 很难准确判断, 而且, 风大时, 涌浪较大, 所得到的地震资料受到的涌浪干扰也较重, 如果选择气候较为平稳的季节施工, 可以减少涌浪干扰, 选择休渔期施工, 可以减少挂渔网的噪音。

摘要:本文以辽东东海上三维资料为例, 对海上地震资料噪音的的分析研究, 找到较好的处理方法, 解决了常见噪音的处理问题。海上的采集工作与陆上采集工作差别很大, 随时受到海浪、洋流和潮汐的影响, 产生涌浪噪音, 此外, 工区内渔业较发达, 还经常施工拖揽挂住渔网的情况, 从而产生挂渔网噪音、同时工区离海岛较近, 经海岛反射, 使工区的单炮存在侧面干扰。本文以辽东东海上三维资料为例, 对海上地震资料噪音的的分析研究, 找到较好的处理方法, 解决了常见噪音的处理问题

关键词:大船干扰,海面鸣震,侧面干扰,涌浪干扰

参考文献

[1]渥.伊尔马兹.地震数据处理[M].石油工业出版社

[2]陆基孟.地震勘探原理[M].石油大学出版社

篇4:信息化助力地震科普宣传

数字化地震科普

近年来,全球进入地震多发周期,我国更是地震灾害的频发地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迫在眉睫。然而,在地震科普领域,国内目前仍以传统宣传方法为主要工作方式,如利用户外咨询、讲座,或结合国内外有影响的地震灾情,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方式进行科普宣传。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新增网民5090万人,全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42.1%。充分利用网络及新兴媒体来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成为地震科普的大势所趋。

互联网地震科普可以通过互动性、参与性的方式进行科普宣传,人们可以在室内、在电脑桌前轻松了解地震知识、认知地震、学习和掌握自救互救方法。同时,利用科普网站上的答题和网络游戏方式,网民通过积极主动思考、理解游戏规则,解决地震时的自救互救问题,潜移默化地理解了防震减灾知识,而不再需要书面理解和死记硬背。

数字化地震科普网站演示系统通过计算机对图形、图像或相关过程进行模拟,结合地理学、计算机技术及心理学等方面特点,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场景的真实再现。在场景中,浏览者可以随意参观、浏览和体验地震科普网内的虚拟模型、地震灾难发生的动态模拟过程,也可以通过小游戏来学习和掌握防震和地震应急措施。系统通过设计科学的虚拟场馆结构和相关信息点文字、图片和多媒体信息链接,实现地震科普知识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上海地震科普网

上海地震科普网的栏目设置包括地震百科、抗震防震、避震救助、科普视频、上海地震、走近专家、互动闯关、近期地震、科普链接等;功能版块涉及信息发布、资源链接、后台管理、用户注册、登陆管理和在线论坛。

上海地震科普网的所有版块都可以通过后台控制面板进行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其功能模块中,每个栏目信息能够按类别显示,方便浏览者浏览与查找;系统可以提取最新的信息在首页或栏目首页显示,并且信息目录按照时间倒序显示,使浏览者看到的永远都是网站上的最新信息;能够定义推荐信息,被定义的信息能够始终在首页或目录的最前端显示;信息按照目录、详细情况两级显示,系统自动为目录分页,浏览者能够在任意页间跳转;信息支持类别、关键字等多种方式的查询,便于浏览者方便的找到所需的信息;系统能够自动为信息标记发布日期;统一整合信息管理平台,平台操作界面简洁方便,易于管理;系统信息提交界面简便,只需要作简单的文字录入及图片上传操作就能够对网站的信息进行管理;系统支持信息的批量管理,如删除、状态修改操作;管理员能够按类别、关键字查询信息,方便管理;

功能版块的栏目信息发布、资源链接可以在后台中由管理人员添加信息和资源,供用户进下下载和阅读。

仿真演示和科普视频利用功能强大的视频播放、三维特效、FLASH动画,将强烈的地震信息更直观的展示在用户的面前。

互动游戏环节则是运用原创思维,结合美工和程序,让用户更好的体验和了解地震来临时的感受,从游戏中学到地震的知识。

在线论坛中,网站的访客可以就所关心的地震信息科普知识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表明观点感受,还可以提出反馈信息。所有这些文字形成的交流都会记录在系统中,供其他访客浏览、借鉴。系统可根据信息种类的不同设立多主题、多版面,并引导访客选择相应主题进行讨论。这将营造条理清晰、目的明确的沟通环境,提高信息查询检索的效率。也可以根据需要开设技术支持版面,在线答复访问者提交的问题,将其作为科普体系的一部分。

在线论坛模块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讨论区-话题-贴子”三级结构,清晰明了;提供对点击率、回复率等各种统计分析,同时有强大的排序,查阅功能;管理员指定内部发布信息为专家评论,吸引用户访问;管理员可以设置会员等级;管理员可以设定发言内容不能包括字符信息等。

上海地震科普网的演示系统主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地震科普知识的网络推广,从而避免传统方式的单调性和枯燥性,通过这种新颖的体验方式,让广大青少年和浏览者学习和掌握地震知识,达到网络广泛推广的意义。

为更好的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该演示系统设置了三个运行系统,这三个系统都建立在数据库基础之上,分别为地震科普虚拟演示系统、地震科普游戏互动演示系统、地震科普网络互动演示系统。三个系统相对独立,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场所,展示给不同的用户。

基于数据库的三大系统

地震科普知识数据库管理通过成熟的数字库技术对地震相关的知识体系、相关信息、图片、多媒体资料和系统运行所需要的模拟场景,分门别类地进行数据的存储、增加、删除和相关信息设置等方面的存储管理。通过该数据管理中心,可以大幅度提高数据的安全性、系统的可扩充性以及系统的升级能力。

地震科普虚拟仿真演示系统是整个运行系统的核心,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完全虚拟的数字化地震科普场馆,该场馆的设计体现出科普宣传工作的全面性,包含了所需的地震知识、防震知识、应急措施过程浏览等方面的虚拟展示和互动模拟内容。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模型结构的三维全景展示功能、重要信息点的文字、图片和多媒体链接功能、各种物理过程的动态虚拟体验功能、信息设置功能等。

由于是完全独立与网络的子系统,在单独的计算机系统下即能实现运行,所以使用者可以在各种研讨会议和对外的科普宣传活动通过笔记本或其他演示设备来展示地震知识,避免了场地及网速的限制。

地震科普网络互动演示系统的运行模式与单机的虚拟互动运行模式相同,但数据的存储方式和展示方式不同。该系统同样具备以下功能:模型结构的三维全景展示功能、重要信息点的文字、图片和多媒体链接功能、各种物理过程的动态虚拟体验功能、用户权限管理及信息设置功能等。

通过虚拟的地震科普馆展示,网民可以清晰明了地体验和探索地震知识的奥秘。与传统的宣传方式相比,虚拟展馆在形式上更具有吸引力,增加了体验性和互动性;在内容上更丰富多彩,更加直观,提高了网民对地震的科学认识。

地震科普游戏互动演示系统主要是针对广大青少年网民的游戏兴趣而设定的,该系统独立于其他系统,主要通过游戏问答闯关和游戏任务闯关来加强网民对地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游戏的场景以虚拟的现实场景为基础,通过软件技术实现网络游戏的互动操作。

地震科普网加强了上海防震减灾的信息化建设,畅通交流渠道。另外,通过网站为用户提供地震科普知识,加强防震减灾意识是人们为防止、减轻、避免和抗御地震灾害而采取的社会行为,是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所建立起来的、以预防为主的长远战略手段。因此,上海地震科普网的整体表现形式充分发挥了趣味性、互动性、娱乐性的人性化特点。

通过三维仿真演示技术和互动游戏建设数字化的地震科普网,可以模拟真实场景和各种真实的物理运动过程,让浏览者更真实地体验地震的产生原因和所带来的灾害性损失。同时,也可以通过模拟地震现场,让浏览者通过一些简单操作来加强对地震的了解,提高防震减灾的应急能力。综上所述,通过网络传播地震科普知识,普及自救互救方法,尤其是用时下流行的游戏方式来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及传播,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接受方式,可以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

篇5:四川地震作文资料积累

特大的地震,特大的灾害,震撼了世界,震撼了全中国,震撼了整个华夏儿女。温快速的举动,感动了世界,感动了全中国人民,感动了整个华夏儿女的心。

生命高于一切,救人第一的信念,是国家领导人的最高要求,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很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口号传遍神州大地。胡主持召开政治局紧急会议,研究布置救灾方案: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等各条战线上的救灾队员,从四面八方很短时间内赶往汶川灾区第一线。

通过新闻报道,电视传播,看到十几万救灾的大军克服各种重重困难,采取各种救灾形势,他们不畏艰难,不怕疲劳,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救人精神和战斗作风感人肺腑。

救灾队员在抗震救灾中,他们一连几十个小时不睡觉,不休息,他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营救出一个又一个幸存者的生命。“以人为本”是救灾的核心,他们抢抓时间,赶超时间,设法救人。对灾难的幸存者只要有一线希望,营救人员就尽百倍的努力去抢救每一个受害者。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抗震救灾措施,这是政府对人民群众的重视和关怀。营救人员在第一线抗灾战斗中齐心奋战,奋不顾身,舍已救人的的崇高精神感动人心。

汶川地震的降临,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地震遇难的人们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儿女,失去了亲人,他们的灾难和悲痛,也是全国人民的灾难和悲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们都献出一份爱心,灾区人民就会增添一份关怀的温暖。

一个国家有一个亲民的政府,有一个爱国民族团结的精神,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灾难无情,人有情,整个华夏儿女团结一心,共同的爱心,相信灾区人民一如继往,有吃、有穿、有宿。会有更多的亲人在关怀他们。他们的明天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明天。

篇6:井间地震反射波资料处理

井间地震反射波资料处理

井间地震反射波资料处理可以看成是有偏VSP反射波资料处理的一种延伸.由于一对井间地震资料相当于近千个有偏VSP,加上反射角增大和频率大幅度提高(约10倍),因此,井间地震反射波资料处理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为此,对井间地震反射波资料处理中的一些技术和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井间地震资料进行了分析,指出井间地震资料具有反射波场较弱、频率很高、管道波能量很强等特点;介绍了井间地震资料预处理方法,从空间属性建立、数据选排(抽道集)、道编辑、频谱分析、随机噪声压制和管波等相干噪声压制诸方面进行了讨论;对井间地震资料的波场分离和成像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井间地震资料的高频特性给噪声压制和同相叠加处理造成的`困难,通过提高叠加次数予以解决,对于大反射角对同相叠加造成的影响,则采用限角叠加技术来解决.实际资料处理表明,所采用的处理技术和措施合理有效,获得的反射波剖面品质良好.

作 者:曹辉 郭全仕 唐金良 吴永栓 王世星 Cao Hui Guo Quanshi Tang Jinliang Wu Yongshuan Wang Shixing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刊 名:石油物探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年,卷(期):45(5)分类号:P631.4关键词:井间地震 预处理 空间属性 数据选排 反射成像 分步限角叠加

篇7:地震知识科普宣传活动

刘春雷、高子健、高阳

2011.3.1

2一、活动主题:

地震知识科普宣传活动

二、活动背景: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尤其地震频发,使全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受到了极其巨大的损失。如近两年国内的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最近的云南盈江地震和日本9级特大地震,更是百年难遇的自然灾害。在此背景下,进行一次关于地震知识的普及是极为必要的。而校园中的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他们对于地震的认识与了解程度有待提高。同时,作为本科生,我们决定以在校大学生为目标群体组织本次活动。

三、活动目的:

普及地震知识,使大学生更加了解地震的定义、分类、成因、危害、预防、紧急应对、自我保护等知识,提升遇到地震时的自救能力,正确认识地震巨大破坏力,激发人道主义情感,面对天灾时的顽强精神。

四、活动时间:

周末下午

由于同学们上课时间比较紧张,因此本活动应在周末进行。

预计每次活动时间持续两小时左右。

五、活动地点:

校园内以及宿舍区的开阔地区。

本次活动的对场地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参与人在现场停留时间较短,所以过道等开阔地均可用作活动场地。

六、活动对象:

北京交通大学以及周边高校的在校师生。

七、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及宣传:

1.申请并确定活动场地,在场地上做准备及、安排。

2.印制海报,宣传单并张贴、分发。并可借助校园网、校园广播等渠道进行宣传。

3.准备笔记本等视频展示器。

组织活动工作人员利用图书馆、机房等渠道查阅资料,集中学习,有条件的话进行沙盘模拟,做好知识准备。

(2)活动内容:

事先准备问题,布置场地,设置展板。

地震知识将通过展板、笔记本、实物模型等方式展出。

播放合适的背景音乐,营造气氛。

工作人员在一旁负责讲解以及回答问题、维持秩序。

之后进行地震知识的现场知识竞赛,以问答的形式激发参与者的兴趣,并对最终的获胜者给予适当奖励,邀请他成为地震知识宣传大使。

设置捐款箱,活动后统一捐给红十字会。

(3)前后期宣传:

海报应认真设计、制作,利用较有震撼力与感染力的图片以及简洁的文字感动师生,吸引他们参与活动。

宣传单的制作要重在视觉效果,字数尽量少,为符合主题应黑白印刷。

活动后可将活动照片等资料上传至网上,并搭配文字记录,以增加影响力。

(4)后勤工作:所用设备应有专人维护,看管,活动之前后勤人员参与现场的布置、设

备的调试,以及活动后现场的整理工作。

(5)注意事项:借来的设备要小心看管,如有沙盘应小心看护等。

(6)预算:海报50张、宣传单1000张、奖品若干、简易捐款箱一个,约人民币200元。

校科协管委会

篇8:地震资料品质定量分析技术

1 综合能量分析

实际地震勘探中激发能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传播路径、储层物性、地表岩性、激发井深和爆炸药量等因素均会对激发能量造成影响。激发能量的变化又将直接影响激发频率和激发子波的变化。因此在地震资料处理前有效地分析各炮的激发能量变化, 依据近地表资料和静校正分析结果为后续地震资料处理提供炮集质量的变化和近地表变化的信息。该技术为快速分析各炮激发能量提供了手段。

1.1 野外激发能量监控

图1是炮集能量统计得到的某工区三维数据激发能量统计平面图。图1中每个点代表一炮, 分析时窗为目的层800~1000 mh。分析频率范围为60Hz。从图1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全工区各炮反射能量的变化。根据分析结果, 处理人员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原始资料的品质, 而且可以通过平面监测与监控炮相结合的方式全程监控整个处理过程。

1.2 干扰能量分析

地震采集中经常遇到的干扰波主要分为规则干扰和环境噪音两类。对规则干扰分析方法较多, 但目前对环境噪音缺少一种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选择初至前信号进行能量分析, 可以快速在平面图上对环境噪音进行直观有效地监控。

1.3 振幅处理效果监控

在资料处理中, 振幅一致性处理是一个重要环节, 振幅处理效果如何, 如果逐炮分析, 既费时, 又不直观。借助综合能量分析的方法, 也可以方便直观的对处理效果进行监控, 处理后全区数据的振幅一致性变好, 效果比较直观。

2 综合频率分析

众所周知, 大地吸收衰减、井深、岩性、地表起伏和药量等因素引起激发子波变化。利用对激发子波的平面监控分析可以对全区资料进行快速、直观地监控记录频率变化情况, 特别是对于海量数据的监控, 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而且效果比较突出, 可以直观的看出全区资料的频率变化情况, 有利于后续的处理方法与参数的设置。

另外, 对地震数据进行的子波处理, 譬如反褶积处理、子波一致性处理等可以改善记录频率的子波处理, 都可以利用综合子波分析对处理效果进行快速直观的指导和监控。

3 自相关分析

对于随机信号, 随机过程变化缓慢, in (t) 曲线相对时移τ值时, 两条曲线之间相似性变化缓慢;所示, 随机过程变化很快, in (t) 曲线相对时移τ值时, 两条曲线之间相似程度急剧减小。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1) 一个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的特点反映了这个随机过程所固有的、而且又非其他统计参数所能反映的某方面特性, 这一点扩展到地震记录上照样成立;

(2) 自相关函数具有相对稳定性, 这对研究低信噪比地震资料非常重要。

自相关在地震勘探方面的应用很多, 自相关分析方法可以应用在原始资料评价方面。在共偏移距道集上进行全测线的子波质量分析, 图2道集自相关分析, 图2中显示了一条测线的共偏移距道集、对应点的高程以及相应的道集的自相关。

分析相关图, M、N位置在山上, 激发质量较差, 子波不够尖锐;U处相关性好, 说明资料子波尖锐, 资料具有很好的分辨率;V处相关性最差, 资料分辨率最低, 结合野外情况, 得知为巨厚沙层中激发、接收所至, 从中可以看出由于近地表空间的变化对激发子波空间变化的直接影响, 从而可以有效地监控野外采集资料的质量。

同时, 也可以将自相关分析方法应用到处理效果监控中, 对子波处理前后的数据分别做自相关分析, 对比自相关结果就可以判断处理效果的优劣对子波处理效果做出评价。

4 信噪比分析

地震资料信噪比的高低, 是衡量地震资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用来评价去噪方法的优劣, 在实际中也常常通过对地震记录信噪比的估算, 来评价地震勘探资料的质量。在地震勘探中, 较常用到的信噪比定义方法是采用有效信号的平均能量与干扰的平均能量之比, 信噪比估算的难点是信噪分离。

剖面法信噪比估算方法基于地震数据存在相干性的原理。它以小时窗作为研究对象, 并滑动外推进行整条测线的信噪比计算, 抛开常规信噪比估算用一个时窗内信号和噪音总能量的计算方法, 因此对全测线资料信噪比的描述更加直观。它的估算前提有两个, 一个是信号的相关性, 另一个是噪音的随机分布。剖面法信噪比估算理论上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过程。

4.1 地震信号的相关性判断及能量估算

假设相邻两道中地震波分别用f1 (t) 和f2 (t) 表示, 计算两道的互相关就可表为:

两道相关性决定于相关系数:

根据φ值可以进行信号或噪音的判断。给定一个门槛值, 假设φ的值大于这个门槛值, 则认为地震道相干, 作为有效信号统计;假设φ的值小于这个门槛值, 则认为地震道不相干, 作为噪音统计。

在信噪比分析时窗内, 将数据体记为:

假设在整个时窗内地震子波波形、振幅和相位都保持不变, 则有:

式中, si为有效信号振幅;nij为噪音振幅。

计算时窗内, 有效信号总能量为:

4.2 噪音的随机分布及其能量计算

如果噪音满足基本的地震假设, 即关于褶积模型的假设, 即地震数据可以认为是子波Wt和反射系数序列Rt的褶积:

其中n是噪音, n满足随机平稳噪声条件。即有:

时窗内噪音总能量为:

4.3 求取信噪比值

上面分别求出了一个计算时窗内有效信号和噪音的能量, 在实际计算时噪音可以按照φ的值是否小于门槛值来判断。

计算时窗内信噪比:

横向上按N/2道, 纵向上按M/2采样点进行滑动, 直到覆盖整条剖面, 然后将估算值显示到剖面上。

为了解决相关计算的不稳定, 剖面法信噪比估算可以采用不同大小时窗多次计算, 然后加权平均得到最后的信噪比谱。就可以得到信噪比剖面图, 可以明显地看出全区目的层信噪比分布情况。

5 结语

定量分析技术对激发能量、激发子波、信噪比统计的功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不仅较精确地给出了定量分析的结果, 而且缩短了大量的分析时间, 降低了分析材料消耗, 节省了人力资源。对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 正确制定处理流程和处理参数十分重要。

摘要:在地震勘探中, 对采集数据的定量分析是评价采集质量和制定处理流程、参数选择的依据, 也是分析资料能否满足勘探需要的重要手段。与原始地震资料品质有关的属性包括有效信号能量、频率、噪音能量、频率、资料信噪比等方面。通过研究信号能量、频率等方面的定量分析技术;研究信噪比定量分析技术以及实现定量分析结果的可视化。不仅较精确地给出了定量的分析结果, 而且缩短了大量的分析时间, 降低了分析材料消耗, 节省了人力资源。经过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 对正确制定处理流程和处理参数十分重要。

关键词:能量,频率,信噪比,定量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庆忠.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4.

上一篇:方案图标库下一篇:酒店公关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