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领导魅力内涵及其体现

2024-06-19

浅析领导魅力内涵及其体现(精选4篇)

篇1:浅析领导魅力内涵及其体现

浅析领导魅力内涵及其体现

摘要:领导魅力,作为一种相对于领导权力而言的非权力影响力,在领导活动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领导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古往今来,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靠的不仅仅是其职位权力,人们更注重的是他的魅力因素,领导魅力体现在很多方面,大致有高尚的道德素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准确的预见能力、果敢的魄力、对时机的准确把握等。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民主意识不断加强,在领导活动中领导魅力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因此,领导者对领导魅力内涵及其体现的全面理解对于卓有成效地开展领导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领导魅力的内涵

领导,是被领导者自觉自愿的追随,是指在领导活动中,领导主体根据特定的领导环境,采取示范、命令等途径达到领导目标的过程。而魅力,在汉语中的解释是“特别的吸引力、迷惑力。”美国著名女诗人普拉斯认为:“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它不像水龙头那样随开随关,突然迸发。它像根丝巧妙地编织在性格里,它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也就是普拉斯认为魅力是一种持久永恒的影响力。

对于领导魅力,不同的人对其内涵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领导魅力指领导者所具备的非凡的品质,在领导活动中表现为对追随者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并因此而形成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一种观点认为:“领导魅力是由领导个人的道德情操、人格魅力、智慧才能等非权力因素所带来的对公众产生强烈影响而又带有某些神秘色彩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魅力型领导就是“基于对一个个人的超凡神圣、英雄主义或者模范性品质的热爱以及由他揭示或者颁布的规范性形态或者命令”的权威。由以上观点可以看出,领导魅力主要是指领导者由于自身超凡的道德、人格品质等产生的对追随者持久的、强烈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吸引力。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内在性

领导魅力是由领导者自身的道德人格魅力等内在因素产生的对追随者的影

响力,是一种由内向外的力量,不像领导权力是由于领导的职权产生的外在强制性力量。

(二)自愿性

领导权力具有强制性,当领导者滥用权力、颐指气使时,往往会使被领导者产生口服心不服的反感情绪,不利于组织活动的正常高效运行。一位领导者,只有具备某种专门知识的才干,而且品德高尚、作风正派、处处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坚持原则、秉公执政、办事公道、在工作中作出许多成绩,他的领导活动才容易为下属所接受,他的为人才能得到下属的钦佩,下属就容易接受他的影响力,并且从心理上归属于他。这种归属和接受不是强制性的,而是由衷的、自觉的、心甘情愿的。1

(三)持续性

领导权力的影响力是有限的,它随领导者的职位而产生,领导者的职位一旦撤销,其影响力也随之消失。而领导魅力则不同,其影响力是由于领导的内在素质而产生的,并不依附于领导者的职权,由于内在素质的稳定性,因此其对被领导者的感召力是持久的。

二、领导魅力的体现

(一)高尚的道德素质

一个好的领导者,其首先必须具备的就是良好的道德素质。领导者的道德直接影响到领导的形象和权威。儒家代表孔子很早就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治国方针,《菜根谭》里也指出,“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矣”。现今对公务员“德、能、勤、绩、廉”的考核也以“德”字当先。可见,道德对于一个领导者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对被领导者能形成强大的心灵感召力和震撼力,它对人们的行为动机的自我检查、行为过程的监督、行为后果的评估起着极大的影响作用。2

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领导者,在很多事情上都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素质。1940年秋的一个上午,延安马列学院的领导通知邓力群、韩世福、安平生和马洪共四人到杨家岭接毛主席作报告。没走多少路,他们就碰到了毛主席,毛主席1丁杰:《领导科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丁杰:《领导科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得知他们四人是来接他作报告后,连忙摇手说:“这样做有点不好,一个人作报告要四人接,要不得!要不得!”并接着说道:“我们是共产党人,是讲革命的,要革皇帝官僚们的命,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我们既要革命,要和旧的制度决裂,就万万不能沾染官僚习气„„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风气:延安作风。”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作为一个领导者,反对官僚作风,以身作则,表现出了自身极高的道德素质。

(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社会,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作为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其所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越来越重要。领导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作为一个组织的宏观决策者,更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应对组织面对的各种情境,有效领导被领导者,达成组织目标,也就是又通又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江泽民同志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干部选读)序》中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异常迅速。我们只有锲而不舍地努力学习,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提高决策水平和领导艺术。科技知识浩如烟海,我们的中、高级干部不可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但完全可以做到知识面相对广一些、深一些,甚至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否则,就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称职的领导者。”4

周恩来,中国外交第一人,杰出的领导者,其取得的外交成就和他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密不可分的。留日旅欧经历使他能够从世界文明中汲取智慧。在日本东京,周恩来去东亚高等预备学校补习日语,并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日本文化,在法国,周恩来翻译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对法国文化有极深的了解,旅欧四年,周恩来形成了对西方文明,特别是其优秀的文化艺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正确认识,他的这一系列经历为其辉煌的外交业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准确的预见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领导者在组织被领导者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对组织当前的状况了如指掌,而且要对组织未来的发展状况,对组织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有一个清晰准确的预见。这样,领导者才能对组织的发展做到心中有数,3

周振林、杨娟、刘兰芬:《领导科学案例》,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当组织面临危机时不至于惊慌失措。没有预见,领导工作就会迷失方向,错误的预见,则会使领导决策失误。

《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就很好的展示了诸葛亮的预见能力。三国时期,曹操与孙权水中交战,周瑜是孙权手下的大将,其妒忌诸葛亮的才干,遂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以此来刁难他。谁知诸葛亮说三天足以造好十万支箭并且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船,每船安排30个士兵,并用青布幔子把船遮了起来,在船两遍扎满了草把子。三天过后,江上大雾弥漫,根本看不见人,诸葛亮让士兵擂鼓呐喊,曹操怕中埋伏,让士兵向江中放箭,这样,草把子上都布满了箭,天快亮时,诸葛亮吩咐士兵把船往回开,而此时江面顺风,曹操根本追不到,就这样,只用三天时间诸葛亮弄到了十万支箭。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从三方面看出诸葛亮卓群的预见性。第一,准备了大量的草船使足以承受十万支箭;第二,料定三天后有大雾,返回时江面顺风;第三,曹操惧怕埋伏,只会射箭。

(四)果敢的魄力

领导者的魄力是其自身综合素质的反映,一个有魄力的领导者必定是有胆量的,但有胆量不一定就有魄力。因为领导者的魄力基于领导者对形势的全方位了解,基于科学的调查研究,基于对真理的坚持和对过时的条条框框的否定。领导者当断不断、优柔寡断是不可取的,只会导致组织目标的失败。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其在香港问题上与撒切尔夫人的谈话及“一国两制”的方针将其领导魄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会面,在会谈中,撒切尔夫人以强硬的态势对邓小平说:“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要想继续维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继续由英国来管理它。”邓小平也毫不退让,说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接着他说道:“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5随后,他又说道,1997年如果不收回香港,就意味着中国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就这样,在一番唇枪蛇剑后,撒切尔夫人不得不同意邓小平的观点。之后,“一国两制”的方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了成功的运用。撒切尔夫人说,“一国两5 龙平平、刘金田、高屹:《光辉业绩 伟人风采——细说<邓小平>》,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第352页。

制”是最富天才的创造,这个构想看起来是个简单的想法,但却是充满想象力的构想,是解决香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达成协议的关键。6由此我们可以领略到邓小平的非凡魄力和其在国家主权领土问题上的坚持及杰出的外交能力。

(五)对时机的准确把握

在领导活动中,领导对时机的准确把握有利于领导活动的成功,时机具有不可重复性,领导者一旦错过时机,将无法挽回,有时甚至会对组织目标造成致命的伤害。机会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因此,要求领导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善于发现时机,善于利用时机。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的精彩发言正是对准确把握时机的完美诠释。

1955年4月18日上午,亚非会议在万隆独立大厦开幕。从第一天到第二天上午,周恩来总理并没有发言,而是作为一个倾听者听取了17个国家代表的发言,其中不乏有对中国的攻击和对共产主义的反对,会议气氛并不和谐。为此,周恩来修改了之前准备好的发言稿,另外写了个补充发言,第二天下午,周恩来总理作为最后一个代表发言。总理从容地说道:“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并表达了中国代表团求同存异的观点,这一下子缓和了会议的紧张气氛,总理坦诚、精彩的发言是亚非会议的高潮,他以其智慧使亚非会议绕过暗礁重新回到了安全水域。美国记者对周恩来总理的发言这样评论道:“周恩来选择了这个时候来发表他在亚非会议上最重要的讲话。他善于等待时机的外交才能简直是登峰造极。他在长期静观之后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因此,时机对于领导者而言非常重要,领导者要有抓机遇的热情和主动精神,准确判断时机,善于把握和利用时机。7

三、结语

现代社会,组织面临的环境越来越错综复杂,领导者单靠自身的职权来领导组织是行不通的,只有正确认识领导者、被领导者与组织环境之间的关系,注重自身魅力的修养,领导者才能带领组织走向成功之路。6刘强伦、汪太理:《邓小平卓越智慧》,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版,第238页。[美]鲍大可:《周恩来在万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2页。

篇2:浅析领导魅力内涵及其体现

工人文化宫在我国工运事业的发展历程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作为工会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备的职能是不可替代的,而它的职能又是通过实现两个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来体现的。

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是工人文化宫作为一个公益性文化单位的首要职能。近几年来,主管工会领导班子对本宫在指导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上大胆放手,在财力上尽力支持,而本宫也能端正思想,振奋精神,认真探索在现实条件下怎样发挥职能服务职工的新路子。本文想联系本宫的工作实践就工人文化宫的公益性职能的内涵及其具体体现谈点初浅的认识。

一.为一个以服务职工、服务社会,服务工运事业为宗旨的工会组织的一部分,工人文化宫应该充分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公益性职能:

1.提供阵地服务。建立活动阵地是提供服务的物质基础,是文化宫作为职工的“学校和乐园”的基本条件,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工会特别是县级以上工会都在当地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造了文化宫的活动设施,开辟了活动场地,开设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项目。大多数文化宫都曾经是当地最具吸引力的职工娱乐休闲中心。2004年初,本宫活动场地中的两个项目加入了主管工会率先在全省开展的“情系职工、服务会员”活动中的首批定点单位行列。2005年初,本宫收回了出租效益最好的室内场地,添置设备建立了外来务工人员免费活动中心,收回室外溜冰场,开辟了金华市职工演艺竞技广场,免费向职工开放。在阵地项目的选择上,以传播先进文化为最高标准,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2、发动职工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组织行业之间、单位之间、基层工会之间、职工之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工人文化宫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工会组织职工、凝聚职工、宣传职工、服务职工的有效手段。近几年来,我们在组织开展一些传统项目的基础上,花大力气举办了几项大型的文化活动,如以由全体市领导组成的方队为领队的200多个基层工会参加的万人长跑活动,有2400多名职工参加演唱的职工歌咏大会,高起点、高品味、高投入的县市联动、各工委全面参予的首届职工文化艺术节等等。这些活动在充分体现工会组织的网络功能和协调能力的同时,有效地扩大了工会的影响力,为提高工会的社会地位作出了贡献。

3、为基层工会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指导服务。各级文化宫一般都有一批文艺、体育、美术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文化宫指派这样的人员上门服务是工会组织利用人才优势为基层工会或行业工委提供服务的主要形式。近几年来,主管工会在派员下基层辅导方面每年都对本宫提出了具体的考核指标。可以自豪地说,本地区范围内的大多数系统工委以及各主要的基层工会组织开展的活动,其组织方案中都有本宫专业人员的智慧,其活动过程中都有本宫专业人员的身影。

4、围绕工会的中心工作,协助主管工会完成部分突击性工作和一些日常工作。总工会机关的工作人员和文化宫工作人员都是本区域内专门的工会工作人员,其区别只是日常分工的不同,所以我国大多数文化宫的工作人员都有协助工会做好工作的义务,也有尽最大努力协助工会机关完成工作任务的传统。对于主管工会抽调人员协助工作的要求,本宫历来是尽力满足,大力支持,大胆放手。不但对宣教部门的要求坚决响应,而且对其它部门的要求也尽力满足,得到了工会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现在文化宫已经与主管工会建立了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和融洽的工作关系。

5、送文化产品下基层。文化宫为社会为职工提供的服务,多数是通过向服务对象提供文化产品的形式得以实现的。而把文化产品送到企业、送到职工是一种最直接的、最受企业和职工欢迎的、效果最好的服务。从2003年开始,我们以自有的职工艺术团体为节目来源的主体,经常地送节目送电影下基层,我们的每场慰问演出都成为所在单位的职工的欢乐大聚会。

二、为社会组织中的一个结构单元,工会领导下的工人文化宫还应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独特的公益性职能:

1、树立良好的窗口单位形象。工人文化宫是工会所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以为职工提供精神食粮为已任,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所在的区域内,工人文化宫是文化产品展示的地方,又是公众聚集的场所,所以它是所在地的精神文明的窗口;文化宫是职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会文化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工会组织与职工群众联系的桥梁,又是工会为职工群众提供服务的阵地,所以它又是工会的形象窗口。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宫的管理者和经营者要以树立文化宫良好的窗口形象为已任。文化宫窗口形象的基本要求应该是:服务质量满意,文化产品健康,环境卫生优美,治安状况良好。本单位在内部管理中以实现以上基本要求为目标,以文明单位复评为契机,连年都保住了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为和谐金华、平安金华、文化金华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承担社会责任,保障职工权益的样板单位。工会最重要的社会职能是倡导民主公平、倡导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所以工会组织应该是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最讲民主的、对职工群众充满感情的、能代表职工利益的组织。作为工会所属的独立的法人单位,工人文化宫理应成为一个能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充分发扬民主的、职工权益有保障的样板单位。为此,本单位在各项决策过程中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在岗位设置上充分挖掘潜力,腾出岗位尽量安排下岗职工,在定岗和定酬的过程中把职工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困难作为重要因素来考虑,保障了职工权益,避免了矛盾纠纷,避免了人员上访。我们认为这样的下属单位才能使主管工会能够更加理直气壮地毫无后顾之忧地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3、使工会资产保值并增值。文化宫现有资产多数是工会资产,属全体工会会员共同所有。作为资产的使用者,文化宫理应承担起保值的责任,并努力使其增值。创新思维,努力工作,以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文化宫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保证;强化服务,提升品牌效应,是资产保值增值的最佳途径;加大投入,设施先进,是保值增值的直接方法;通过城市规划,有可能使文化宫所处地块在城市中的重要性增大,这是保值增值的最佳机遇。从2003年初开始,本宫在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扩大影响面树立良好形象让广大职工和市级领导以及相关部门了解文化宫的不可替代的公益性作用的同时,主动出击,多方协调,积极争取,使主管部门最终把本宫列入原拆原建规划,巩固了工会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

篇3:浅析领导魅力内涵及其体现

……“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不离於宗,谓之天人。不离於精,谓之神人。不离於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於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以蕃息畜藏为意,老弱孤寡皆有以养,民之理也。[1]

上文所说的“道术”,是指“内圣外王之道”的理论和方法。作者认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也就是说,“内圣”与“外王”都根源于“道”。它的基本要求是:“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就是说,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名分要求自己,也就是“道术”得到了实施。这时“道术”所外化的社会就变得完美。接着作者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於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2]

作者认为每个学派只研究“道术”的一个方面也就是“方术”,这不符合“内圣外王”的要求。“道术”应该是一个整体,不能被肢解。这一段主要是作者说明“内圣外王”的要求,其后又根据“内圣外王”的标准对六家学派进行了评价,分别指出他们的长处和不足,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出。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内圣”是指在内部要修成圣人之德,“外王”是指在外部要行王者之政。后来,“内圣外王”一词被儒化。一般认为最早使用“内圣外王”的儒家学者是宋代理学家程颢,《宋史邵雍传》载道:

雍高明英迈,迥出千古,而坦夷浑厚,不见圭角。是以清而不激,和而不流。人与交久,益尊信之。河南程颢初侍其父识雍,论议终日,退而叹曰:“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3]

程颢用“内圣外王”来概括邵雍之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圣”的内容及实现的途径都不断丰富。但总结起来,都是封建统治者的理想人格,一方面“内圣外王”可作为封建统治者的人格理想,就是要求统治者内要修身,外要实行王道德政,而成为“圣王”。另一方面也可作为一般臣民的人格理想。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随着时代的变化,“内圣外王”的内涵也随之发展。鸦片战争以后,近现代儒家又吸收了西方的科学、民主、法制思想,扩大了“外王”的含义。梁启超认为,修己就是“内圣”,安人就是“外王”。“儒家所谓内圣,可把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包括在内;儒家所谓外王,可把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包括在内。”[4]无论如何变化,“内圣”总是与道德修养、伦理精神联系在一起,也就是内在的修养。“外王”总是与建设理想社会联系在一起,也就是“内圣”的外化表现。

如果说“内圣”是精心培育的树苗,那么“外王”则是树苗成长后开出的美丽花朵,也就是说“内圣”是“外王”的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结果。从“内圣外王”的内含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关于增加行政领导魅力的启示:

一、心系人民

“内圣外王”中,“圣”所要求的第一点就是品德,只有品格优秀的行政领导者才可能为下属所敬仰、爱戴。作为国家行政领导人,他所具有的品格首先表现在“亲民”上。正是“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使他们能受到人民的拥戴,才会有今天如此规模的“什锦八宝饭”。当我们在抗击非典的最前沿、抗雪救灾的最前线、抗震救灾的第一线看到胡主席和温总理不顾危险、不顾疲劳、忘我奔波的身影,那坚毅的面庞、深情的话语、心忧受灾百姓安危的热泪,给了灾区人民战胜灾害的力量,给了灾区人民无限的关怀与温暖。在困难群众的家中,胡主席说:“我们就是你的亲人,有什么难处给我们说一说”;在大学生食堂里温总理与大学生一同就餐;胡书记大年初一来到老百姓家中,与他们一个桌上吃饭,一个炕上聊天;无数个感人瞬间汇集成的“魅力”引发了民意的自然流露,形成了“什锦八宝饭”。从2003年SARS期间的“锦涛挺住”,到“胡哥加油”,再到“温总保重”,都反映了人民对行政领导人的真挚情感。如此“亲民”的行政领导人,怎么会不“民亲”呢。

二、知识渊博

知识是领导魅力的灵魂。即使作为普通人也要学习许多知识来增加自己的内在气质和魅力,何况行政领导者呢。知识又可以反映在语言上,多少次我们都为“胡哥”、“温总”的精彩发言而鼓掌。多少次为他们真挚的话语所感动。特别是温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所用的典故,更让人难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是温总理在2008年全国“两会”后回答凤凰卫视记者关于未来五年中国政府面临的挑战这一问题时引用的。从温总理答记者问中可以看出,行政领导干部在讲话中巧妙“用典”,更能使讲话带来民族认同感、民族归属感,进而增强话语的感染力、说服力。因此各级行政领导干部要加强行政领导魅力就要在加强理论修养的同时,努力加强文学、历史和哲学等方面的学习,从而不断开阔眼界、丰富知识,让自己的讲话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更加完整和凝练,从而更好地与群众交流和沟通。

三、通情达理

“内圣”的要求之一是“以礼为行”,而且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在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国家领导人在出访时都要了解出访国的习惯习俗,一般的行政领导也应当如此。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礼貌,粗暴的人会有什么领导魅力。行政领导如果通情达理,善解人意,抓住对方的心理,那么他就很容易“亲民”,也必定会得到人民的认可。

四、胆识过人

胆识即指胆量和见识。作为行政领导者会遇到许多突发事件,这时就需要行政领导者冷静机智,高瞻远瞩,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单说温总理在英国剑桥发表演讲时遭扔鞋事件时,所表现出的从容态度和美妙的话语都让在场的观众敬佩不已。然而“瓮安事件”中,某些行政领导在出现问题后害怕承担责任,而没有及时出来解释事情真相,使一个小小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这样的行政领导者也就没有魅力可言了。

五、形象良好

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先入为主。因此良好的外部形象也是增加行政领导魅力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要素。作为国家行政领导人的胡书记、温总理无疑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他们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他们成为了温文尔雅的“儒士”。所以行政领导者不仅要使自己的服饰整洁朴素大方,还要“内外兼修”才可以使其形象真正“悦人”。

两位行政领导人所带来的“胡温效应”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行政领导榜样,也为增加行政领导魅力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例子。再看俄罗斯前总统普京,他的个人魅力是有目共睹的,以至于歌曲“要嫁就嫁普京这样的人”在俄国很流行。普京凭着自己崇高的威望,使各项政策顺利执行,俄国的经济也很快恢复起来。可见增加行政领导魅力是高快实现我们目标的法宝。但需要强调的是这必须与盲目的个人崇拜区分,盲目的个人崇拜会使人们耳目闭塞,不分是非,盲目的服从行政领导,造成严重的错误。“文化大革命”就是深刻的历史教训。

参考文献

[1]何平等评注.老子庄子[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0,4.

[2]何平等评注.老子庄子[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0,4.

[3]陈振.二十六史·宋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5.

篇4:论领导魅力及其培植

领导魅力是领导者个人特质在领导活动中的综合反映,是一种能对下属产生强烈吸引的力量,它在实现领导职能的过程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领导魅力要通过领导者的人格、工作、学识、仪表等方面综合地表现出来。领导者要实现领导的基本职能,谋求领导影响力的放大,必须加强非权力影响力修养。领导魅力具有许多微妙而又难以把握的心理和情感因素,但又是可以体味和培养的,每一位领导者都应该依据自身的素质基础和职责特点坚持不懈地提高魅力修养。

领导者“取信于民”的先决条件——人格魅力

人格即做人的资格和为人的品格。人格所显示的力量,是一个人气质中最具魅力的精髓。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就是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是领导者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吸引群众、感召群众、团结群众的力量。

人格魅力不是人与生俱有的,而是经过长期实践磨炼出来的。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是讲人格、有魅力的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的豪放、周恩来的儒雅、邓小平的坚毅等,其令人倾倒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在吸引着人们,以至于在他们与世长辞多年以后,每每提及也仍令人感佩不已,堪称人格魅力的典范。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说:“一个领导者能使人感念的不是他的威势而是他的德行与恩泽。”可见,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在领导活动中绝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润滑剂”,而是一种向心力、一种感召力。缺乏人格魅力,领导者的领导魅力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期各种社会角色因错乱而产生的人格碰撞,势必会使领导者也产生迷乱,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领导者完善自我的难度。如果领导者人格低劣,利欲熏心,惟利是图,甚至贪赃枉法,就会大大损害干群关系,不可能领导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甚至会破坏转型期的社会稳定。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更是迫切要求领导者必须以巨大的人格力量抵制腐蚀。因此,领导者理应处惊不乱、找准位置、排除干扰、勇往直前。这样,既使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领导者也会产生一种良好的人格魅力,从而促进领导目标的完成,促进领导魅力的提高。

在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增强人格魅力,必须端正态度,强化学习,与时俱进,逐步培养。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用金子比喻人格,认为纯度越高,品位就越高。提高人格“纯度”,关键是要提高精神境界。“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而提高精神境界的核心,是牢固树立“三个代表”的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当前,领导干部人格修养的主要矛盾,是党的先进性要求与个人主义之间的矛盾。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坚如磐石”。因此,这就要求领导者的人格架构要不断完善,做到情为民所系、位为民所正、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欲为民所节,以此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

领导者“呼之于众”的重要因素——工作魅力

工作魅力是领导者在工作中所产生的一种对下属的吸引之力。工作魅力是领导魅力中最主要的方面。因为一个领导者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始终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议大事、想全局、管本行、抓落实,做到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勤政务实,不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一要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做到勤政爱民。领导魅力是领导权力运用的最佳状态,是领导者个人权力、个人影响力的升华,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所具有的对被领导者的导向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所以,领导魅力离不开领导权力,领导权力是产生领导魅力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党和人民赋予领导者的权力,是要领导者用于为人民谋利益,因此权力更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工具。

二要真抓实干,力戒空谈。自古实干兴邦,空谈误国,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来,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孔繁森在阿里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跑了98个乡,行程8万多公里,调查研究,制定规划,为藏族人民办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在人民心目中树立了一个乐于奉献,真抓实干的高大形象。

三要敢于创新。当前,我国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改革的规模、范围、深度和难度,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各方面深层次的利益、矛盾再现,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和困难,难度可想而知。这就要求领导者有开拓进取、知难而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懂得创新是一项很重要的领导艺术,因为求新求变是人的能动倾向。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因时因地因人采取一些超乎寻常的、不因循旧例的行为,才能使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得以顺利解决。这种创新灵活的领导方式会引起下属职员的惊叹和由衷的佩服,从而增强其领导魅力,并大大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

四要敢于决断。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像指挥打仗一样,胜利与失败往往取决于领导者的敢想敢干,当机立断的决断能力。该断不断,优柔寡断,必然会丧失机遇,招致失败。当然,敢于决断的魄力,必须建立在对情况充分了解和熟悉的基础上,只有成竹在胸,才能在决策时游刃有余,敢于拍板。

领导者“深孚众望”的重要保证——学识魅力

学识,主要指一个人在学业上的知识和修养。领导者的学识魅力之所以成为领导魅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是因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逐渐增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正在加快,过去一直贯穿、渗透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中的才与学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人们很难设想,一个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缺乏系统知识的人能够对瞬息万变的现实做出准确反应,在领导活动中扮演较为出色的角色。所以,在现代社会,领导者有无良好的学识魅力,不仅是衡量领导魅力大小的标准,而且同时也是区分传统领导者与现代领导者的一个重要标尺。

对于领导者来讲,提高学识魅力的途径就是首先要学习理论。当前最根本的是要完整、准确、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学习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功夫,并把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贯穿于学习理论的始终。

其次,要架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创新。就是要立足眼前,着眼未来,建立一个既掌握某一学科或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向纵深拓展,又熟悉与科学的领导活动相关的门类,能横向延伸的“T”字型知识结构。“-”指广博的横向知识,表示知识结构面宽,形似一条横杠杆。“|”指精深的纵向知识,表示知识结构单科专长,形似一条竖杠杆。并谨慎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博与专的关系。这样,知识结构合理了,领导者的学识有了较大提高,那么,领导活动中的领导魅力就一定会大增。当然,作为领导者还要博聚才学,认识并把握成长规律,自觉适应整个知识系统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取长补短提高综合素质,尽量用各种知识装备自己,丰富自己。因为学问的渊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形象、印象。正如哲人所说:“学问足以改变人格。”

领导者“自信他信”的情绪体验——仪表魅力

领导者的仪表包括服饰、举止和精神面貌等几个方面。仪表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修养状况,良好的仪表能反映出领导者的文化教养和审美水平,是领导者自信心与自信力的表现。领导者的仪表要符合领导的职业特点和年龄特征,领导者的仪表魅力,包括整洁的容貌、适时合体的服饰、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高雅的谈吐与稳重得体的举止等等。

一个有魅力的领导者,必定是一个注重仪表魅力、懂得展示自己良好形象、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的领导者。如果领导者在工作中能够做到服饰得体、举止文雅、精神饱满,就能引起下属和群众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使他们产生对领导的敬爱、信任、亲近的心理倾向,这不仅有助于工作的组织进行,而且会促进群众更积极、更有效地参与工作。

因此,作为一名领导,应当时时关注自己的仪表,处处显示领导应有的风度和修养,切不可认为领导的仪表无关紧要而掉以轻心。可见,领导的仪表魅力总具有一种直观而神奇的力量,它不仅给群众以美的享受,而且影响着工作的气氛与效果。

当然,人的外部形象是内心世界的反映,个人修养不好,内心世界一片肮脏,是难以装扮成谦谦君子的。因此,现代领导者一定要认清良好的仪表在领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自我修炼,培养高雅的谈吐与优雅的举止,焕发饱满的精神风貌。通过能动的自我调节和互补,来建立稳定的、与个人气质和工作相适应的良好仪表,以此赢得下属的真正信任和工作上的大力支持。

上一篇:科学家故事100个梗概下一篇:新版标准qms审核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