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2024-06-14

卫生院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精选14篇)

篇1:卫生院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乡镇卫生院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乡镇卫生院是县或乡设立的一种卫生行政兼医疗预防工作的综合性结构,其任务是负责所在地区内医疗卫生工作,组织领导群众卫生运动,培养卫生技术人员,并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进行指导和会诊工作。下面是关于乡镇卫生院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乡镇卫生院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范文一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保障辖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了完成工作目标考核工作,特制定××镇中心卫生院××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一)我院应根据本地实际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

(二)有关部门负责组织与协调在辖区内广播、定期播防治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公益广告。

(三)设立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宣传栏、墙报、黑板报、墙体标语等,定期更新宣传内容。每年至少开展1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

(四)和政府有关部门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积极利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在农贸集市、节假日活动场所等群众集中的地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农业、科技和劳动保障部门要在农业科技培训、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培训中,安排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内容。

二、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疫情监测和高危人群筛查工作

(一)继续加强艾滋病监测哨点工作,不断扩大监测人群,增加监测人数,提高监测质量。手术患者100%进行HIV检测,住院病人自愿咨询检测覆盖率达80%以上。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加自愿咨询检测人数,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实施规范告知和保密制度。

(二)开展对来自艾滋病高流行地区的婚嫁女的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工作。对来自艾滋病高流行地区嫁到我镇的妇女,要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并通过结合农民健康体检和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等方法开展工作,以掌握这部分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上述对象的艾滋病抗体检测率要求达到80%以上。

(三)开展结核病病人HTV/AIDS监测工作。对所有新发确诊的结核病病人及尚处于抗结核治疗期间,但未经HIV抗体检测的结核病病人开展HTV/AIDS监测,以了解我镇结核病病人中HTV/AIDS的感染状况,为科学制定结核病、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三、加强对重点人群实施干预措施的力度

有关部门共同合作,在宾馆、旅店、歌舞厅、公共浴室、美容美发等公共娱乐休闲场所规范放置安全套和宣传资料。

四、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

(一)积极推行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的救助关怀和反歧视活动。

(二)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积极开展对城市经济困难和农村艾滋病病人实施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完善以就地治疗、家庭治疗、社区治疗为主的抗病毒治疗机制,坚持规范治疗,不断扩大治疗范围。

(三)、配合区CDC开展中央补助项目和中英补助项目工作。

乡镇卫生院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范文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第×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任务表》、《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做好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降低艾滋病危害。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镇××年工作计划,具体工作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提高基层防艾工作能力,深入开展农村宣传干预工作,探索解决基层防艾工作难点问题,推广镇、村适宜工作经验,努力遏制艾滋病传播蔓延,到××年底努力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1、建立健全镇级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度,培训一支具有较强服务能力的工作队伍,探索适合××镇艾滋病防治的运作模式和服务方式。

2、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100%以上,校内青少年达100%以上,流动人口达100%以上,各类高危人群达100%以上。

3、开展村居宣传活动覆盖率达100%,村民张贴宣传海报覆盖率达100%,娱乐场所干预覆盖率达到100%、提供安全套或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达到100%,为孕产妇提供咨询检测率达到100%,青年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覆盖率达到100%,进企业宣传覆盖率达100%。

二、××镇性病艾滋病宣传工作小组的确定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和本镇艾滋病流行情况以及高危人群,重点人群的分布情况,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的艾滋病宣传工作小组,负责开展本镇性病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主要措施

1、掌握分析基本信息

收集基本资料:包括××镇人口和经济发展数据、医疗卫生资源、在校学生、高危人群和流动人群等有关信息,分析各种可利用资源和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开展知晓率调查:××年11月底前,组织对××镇农村居民、14-49岁妇女、外来务工人员、青年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做好相关资料收集录入、整理分析工作。

2、落实宣传干预措施

强化农村防艾宣传:在各卫生所室、村委会、老人会、菜市场等场所张贴防艾宣传海报,在各村居分别刷写防艾宣传标语6条,在紫帽镇主要路口设置防艾宣传牌。加强媒体防艾宣传力度,镇有线电视和镇、村广播站要3套以上录音材料,每周播出防艾公益广告不少于2次。组织开展老年人防艾和卫生保健知识讲座,逐步构建老年人防艾志愿者队伍。镇直各有关部门和各村居,将防艾宣传与日常工作有效结合,利用农贸集市、新农合宣传等活动时机,通过分发防艾宣传材料等形式加强农村防艾宣传。

加强进企业专项宣传:在工会组织协作下,镇卫生院定期深入企业通过开展防艾知识讲座、卫生防病展板宣传、义诊咨询等活动,加强企业员工防艾宣传教育,提高卫生防病意识。另外,选择5-10家企业开展同伴教育,每个企业挑选20-40名同伴教育宣传员,定期组织培训教育,逐步构建企业人同伴教育宣传员队伍。

全面开展宣传月活动:由镇政府牵头每年下发12月份防艾宣传月活动通知,发动镇卫生、计生、妇联、团委、工会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预防艾滋病现场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防艾宣传氛围。同时,挖掘其他有效宣传资源,通过手机短信、电话铃声等形式提高宣传实效。

加强多部门防艾宣传:镇卫生院和各村卫生所设置防艾宣传栏,结合日常诊疗活动和新农合窗口通过分发材料等形式进行宣传。镇流动人口服务站要结合办理暂住证等时机加强流动人口防艾宣传,镇计生办结合计生两查等时机开展各种形式的防艾宣传,镇妇联组织要组织深入开展妇女预防艾滋病“面对面”宣传活动,工会组织要组织开展企业职工“红丝带”健康行动,共青团组织要推动“青春红丝带”青少年防艾宣传活动,农业等部门结合各自活动开展防艾宣传。

落实艾滋病预防母婴传播工作: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和孕产期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对孕产妇进行防艾宣传,免费提供艾滋病抗体初筛检测,及时抽检标本送市疾控中心初筛实验室检测,做好检测结果保密和信息管理工作。组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全员培训,强化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加强对可能造成医源性感染环节管理,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

3、着力推进基层特色试点项目

组织镇村干部和医务人员全员培训:由镇政府牵头组织召开由镇政府和各村居干部工作会议和全员培训工作,并部署镇村落实防艾工作。组织对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宣传干预工作技巧培训。在培训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培训效果。

开展旅游景点专项宣传活动:在××山脚和山顶设置防艾宣传广告牌、刷写防艾宣传标语,在××山腰设置防艾果皮箱,加强广大登山群众进行宣传。组织开展××高尔夫球场工作人员防艾知识讲座。

提升劳动教育基地宣传成效:完善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宣教课程,组织基地防艾师资培训,依托××市劳动技术社会实践基地,加强青年学生防艾宣传教育。同时,各学校要落实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教学课程工作,并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组织学生开展“防艾禁毒遍万家”等活动,对家庭和社区居民进行宣传教育。

开展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干预:收集掌握××镇娱乐场所可能存在高危行为的路边店基本情况,加强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做到每位服务小姐一份“女性防病须知”宣传材料,每个娱乐场所都张贴防艾宣传海报。在市疾控中心指导下,卫生院干预工作小组定期深入开展公共场所人员行为干预活动,努力改变高危险行为。

探索安全套售套机有效管理机制:选择部分企业安装安全套自动售套机,镇卫生院指定人员进行统一管理,探索安全套推广有效模式。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由市疾控中心联合镇卫生院对住宿场所、娱乐场所进行检查,要求公共场所落实摆放安全套或安装安全套发售设施工作。同时,计生组织要进一步健全免费提供安全套服务网络。

篇2:卫生院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一)加强对防治艾滋病工作的领导,落实防治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各成员单位积极发挥部门作用,认真履行防艾职责。

(二)镇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成员单位会议一次,研究我镇艾滋病防治策略及措施,探索改进防艾工作方式,落实国家的各项防艾政策,解决好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根据省、州、县防治工作重点,适时调整我镇防治策略,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

(三)镇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收集防治艾滋病相关信息资料,上报县艾滋病防治办公室、各单位积极配合、相互支持,形成“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综合防治”的防治艾滋病长效工作机制,深入推进防治艾滋病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各村(居)委会、镇级各站所要将防艾工作纳入本单位的重点工作同谋划,村(居)委会三职干部、镇级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官屯镇召开防艾专题会议不少于2次,并适时组织本单位职工和村三职干部学习防艾知识年内不少于2次。

二、强化宣传教育与政策倡导,普及防艾知识,提高人群自我防控意识

(一)坚持“在控制上以预防为主,在预防上以宣传教育为主”的防控方针,继续开展广泛、深入的全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注重宣传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宣传上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提高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增强群众对艾滋病的防护意识和能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逐步消除人们对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庭的歧视、偏见与隔阂。20xx年底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

(二)利用多种手段、多种途径开展艾滋病宣传,并组织开展好“6·14”国际献血者日、“6·26”国际禁毒曰、10·1《献血法》纪念日、12·1世界艾滋病日及“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宣传周”等宣传日的集中宣传活动。

(三)加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各村(居)委会要积极开展村民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知识的宣传教育,发挥村级宣传员的作用,开展进村入户宣传。镇政府所在地确保有1块防治艾滋病永久性户外公益宣传栏,并定期更换内容,平均每个村保证至少有1块防治艾滋病宣传展板,3条防治艾滋病的户外永久性宣传标语。

(四)加强对流动人口集中的行业和建筑工程建设单住所辖区域的宣教教育,将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知识纳入职工岗位安全教育,使职工防艾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加强对在校师生和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发放宣传材料、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宣传形式,使在校师生(小学高年级)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100%、校外青少年达95%以上。

(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将防艾政策知识纳入各级党(团)校培训课程。全镇干部和村(居)委会党员干部培训率达98%以上。在职卫生人员年内接受二次以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和职业暴露培训,培训率达100%。

(六)镇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设置防艾宣传展示架,结合日常诊疗活动进行宣传。镇计生办对计生宣传员开展防治艾滋病知识培训并利用办理《生育证明》、流动人口办理《婚育证明》契机对流动人口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镇妇联组织要组织深入开展妇女预防艾滋病“面对面”宣传活动,工会组织要组织开展职工“红丝带”健康行动,共青团组织要推动“青春红丝带”青少年防艾宣传活动。

三、加强安全套的推广使用、降低艾滋病的发生

积极探索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经性传播工作有效机制,加强完善安全套发放网络,各村(居)委会要设立安全套发放点,充分发挥计生宣传员的宣传作用,镇卫生院要保障安全套供给渠道畅通,加强安全套智能发放机的维护和管理。

四、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和实验室检测工作

继续开展健康体检和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等方法,镇卫生院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艾滋病的快速检测,圆满完成20xx年艾滋病快速检测任务。在20xx年一个村级快速检测点的基础上,逐年增加村快速检测点的数量,不断提高发现率,更好的掌握我镇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要重点落实艾滋病预防母婴传播工作,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和孕产妇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对孕产妇进行防艾知识宣讲,免费提供艾滋病抗体初筛检测工作,组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全员培训,强化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意识。

五、加强艾滋病感染者的管理、积极稳妥推动综合防治试点工作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艾滋病综合防治社区工作,推广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技术机构为指导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结合各站所、村(居)委会工作实际,把各项防艾措施有效融入站所、村(居)委会的常规工作中,要建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充分发挥综合防治试点作用。

(二)按要求进行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艾滋病疫情报告率达95%以上,艾滋病报告卡质量达标率100%以上。

(三)镇卫生院对就诊和住院病人开展PITC工作,全年检测人数达当地常驻人口比例的35%以上,初筛阳性结果告知率达95%以上,确诊率达95%以上。

六、规范管理,落实关怀救治措施

有效落实关怀救助政策。将符合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保护他们的隐私。为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致孤儿童及孤老提供生活救助。鼓励和支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开展生产自救,互助互济,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开展感染者和病人关怀救助活动。

七、加大检查监管力度,有效阻断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一)进一步规范公共娱乐场所管理,落实业主负责制,规范对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实行从业人员持《健康证》及《HIV检测卡》上岗制度,官屯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所、卫生院要继续加大对公共娱乐场所的联合监督检查力度。

(二)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推广使用安全套管理暂行办法》,确保全镇100%的宾馆能提供住宿的.公共场所和营利性服务场所摆放安全套。针对重点人群(其他场所高危目标人群、吸毒人员、感染者和病人配偶、流动务工人员)推广使用安全套。

篇3: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不容忽视

2009年11月23日, 卫生部陈竺部长在出席第五届中国艾滋病防治国际合作项目经验交流会上强调, 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经济发展不平衡, 特定人群和部分重点地区已经出现艾滋病高流行态势, 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 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09年10月31日, 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319877例, 其中艾滋病病人102323例;报告死亡49845例。卫生部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2009年艾滋病疫情的联合评估结果显示, 截至2009年底, 估计中国目前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 (56~92万人) , 其中, 艾滋病病人为10.5万人 (9.7~11.2万人) ;估计2009年当年新发艾滋病感染者4.8万人 (4.1~5.5万人) 。防治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篇4:卫生院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官网日前发布消息称,该校科学家参加的国际研究小组使用新方法,让深藏不露的艾滋病病毒更易现形。

艾滋病至今没有根治办法,原因之一是艾滋病病毒能与人体DNA结合,长时间在DNA中以休眠状态潜伏,借此躲避人体免疫系统和治疗药物的攻击。一旦时机成熟,比如强化治疗暂停,隐藏的病毒就迅速活跃,并导致症状重新出现。

此前科学家已发现,艾滋病病毒实现潜伏得益于人体内名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的蛋白酶,这种蛋白酶对染色体的结构修饰和基因表达调控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从理论上可以推测,“HDAC抑制剂”有可能干扰艾滋病病毒的潜伏,使其现形。

在此次研究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克斯滕·凯尔奇参与的国际研究小组使用抗肿瘤药罗米地辛进行测试。科学家共选择了6名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10年左右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平均年龄为56岁。测试过程中,连续3周给感染者每周注射1次罗米地辛。然后,持续跟踪观察其身体状况。结果发现,隐藏在患者DNA中的艾滋病病毒确实现形了。有关研究论文已刊登在新一期学术刊物《科学公共图书馆病原体》上。

凯尔奇说,下一步研究将把罗米地辛治疗与其他艾滋病干预治疗措施结合起来,观察传统方法对于艾滋病病毒的治疗效果。但现阶段,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仍须坚持传统疗法治疗。

篇5:乡镇卫生院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xx年艾滋病防治工作仍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部分负责、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预防、控制和医治措施,有效遏制艾滋病疫情蔓延,努力减少艾滋病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危害。

二、工作目标

(一)加强组织领导

艾滋病防治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兴衰,是一项长时间、艰巨的任务。充分熟悉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正常工作日程,加强领导,落实政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把这一关系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

(二)宣传培训

1、医务人员培训

卫生院要组织乡卫生院防保站人员及各村乡村医生进行一次预防控制艾滋病知识的培训,真正加强医务人员对预防控制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和熟悉,让医务人员及各村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切实进步和提高。

2、大众宣传教育

有利机会,利用设立的艾滋病防治主题宣传栏和其它情势进行预防控制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同时,要在农民工外出务工返乡过节期间,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力度。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协调配合

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是一项触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切实把我乡预防控制艾滋病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广泛展开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篇6:卫生院艾滋病防治培训计划

2013年艾滋病防治培训计划

针对目前我国艾滋病防治的严峻形势,为提高我镇防疫人员的对艾滋病防治的知识的进一步提高,我院决定于2013年12月3日对各村防疫专干进行培训

培训时间:2013年3月3日

培训地点:南河店镇卫生院二楼会议室

培训内容: 预防艾滋病的宣传资料、艾滋病的防治知识、艾滋病防治条例。

培训结束后对各村防疫专干进行考试。

南河店镇卫生院

篇7:卫生院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落实我镇艾滋病防治攻坚工程的各项措施,提高防艾工作的质量,根据自治区的有关艾滋病防治考核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考核制度。

一、考核对象 卫生院艾防组。

二、考核内容(一)疫情管理:建立疫情上墙制度,核查患者现住址,负责当地发现并经过确认的艾滋病病例的上报工作。(二)宣传教育:负责在本单位醒目地方张贴艾滋病宣传画,卫生院有5条防艾标语,每半年出版1期艾滋病宣传栏。在重大节日期间开展艾滋病专项活动至少2次。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高危人群摸底调查,深入场所开展宣传教育、采血工作。(三)随访管理:负责市疾控中心安排的病例随访任务。(四)指导监督村医开展防艾工作。

三、考核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及格”、“不及格”三个档次。优秀为95分以上,及格为75分,不及格为59分以下。

四、考核方法

考核工作由卫生院领导班子及各科组组长组成考核小组,参照考核评分标准逐项进行考核。

篇8: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的体会

1.1 缺乏有力的宣传

很多人不了解艾滋病防治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严重性, 也不了解艾滋病目前在世界上的流行情况和其危害程度, 有相当一部分人将防治艾滋病工作置之不理, 认为这和自己的生活无关, 根本不把防治艾滋病工作纳入自己的日常工作中, 这样整个社会都缺乏一种参与的氛围, 防治艾滋病的工作也不能有计划、有条理地长期展开。

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人们对艾滋病本身具有偏见,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艾滋病只是那些社会不良人员才会得的, 认为自己并没有了解艾滋病的必要, 显然这是错误的想法, 是对艾滋病严峻形势没有充分的认识。这种无知和具有偏见的人反过来会让艾滋病患者产生自卑心理, 艾滋病患者不能够正视自己的身份, 这对于艾滋病的防治来讲是很不利的, 增加了防治工作的难度[1]。

1.2 流动人口防治工作难度大

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任务很艰巨, 需要完成的任务量很大, 而防治项目的周期却很短, 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要承担很大的压力并且需要提升自我的工作能力和技能。由于我国大众对艾滋病的误解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 导致现在艾滋病患者很难被发现, 更别提管理艾滋病患者了。艾滋病属于个人的隐私, 是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的, 往往大部分的艾滋病患者都是通过被动的检测才被发现患病或者感染了艾滋病的。这些新增的艾滋病患者因为受到大众的歧视而陷入生存两难的地步, 生活十分的困难, 他们往往会背井离乡, 这对于艾滋病患者的随访和防治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由于现在流动人口占城市的比例很大, 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参与了非法的吸毒、色情活动中, 这就导致一批人员因为不洁行为感染了艾滋病, 这些感染了艾滋病的人员具有很大的流动性, 对于他们的管理和防治工作就很难进行顺利开展, 一些信息和任务的告知与对艾滋病患者的随访工作都是比较困难的, 这在艾滋病的管理上成为了一个盲点, 也是艾滋病传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2]。

1.3 经费不足

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经费的支持, 然而由于地方财政的投入不足导致很多国家的防治艾滋病政策和各项救助工作很难进行落实, 一些工作实施难度很大, 这就对防治艾滋病的工作起到了限制作用, 很难继续深入开展工作。防治经费困难。艾滋病防治牵涉面广, 经费需求大, 我们自2001年开展此项工作以来, 已耗资近20万元, 政府拨款和项目防治经费已基本用完, 而今后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开展, 另外, 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家庭经济十分困难, 大多长期在外打工, 需要投入资金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帮助他们恢复生产, 使他们安心在家主动接受管理。

2 对策

2.1 提高防治艾滋病工作人员的素质

防治艾滋病工作的完成质量和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只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才能够扎实有效地进行各项艾滋病防治工作。防治艾滋病工作是一个特殊的工作, 它的任务艰巨性和所承受的压力是其他疾病防治所不可比拟的。参与防治艾滋病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吃苦耐劳、不怕人们的嘲笑和不解的眼神和质疑的声音, 要深入到每一家每一户群众中去, 将防治艾滋病的知识宣传到位, 将艾滋病患者的管理工作做到位。充分把卫生机构预防疾病、防治性病的作用发挥出来, 另外艾滋病防治机构也要提高设备的专业水平, 创新防治技术、改善防治工作的环境条件, 让其成为一个合格的监测艾滋病、宣传防治艾滋病知识、提供防治艾滋病技能培训的医疗机构。

2.2 多方合作共同防治艾滋病

每一级的防治艾滋病工作都要由政府进行指导和参与, 把艾滋病的防治条例落到实处, 防治艾滋病的各项工作做到井然有序。多部门包括卫生部、教育部门、计划部门和公安部门等都要参与到防治艾滋病工作中, 针对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各项问题进行周密的计划, 多管齐下, 进行综合的管理[3]。

2.3 加强防治艾滋病工作的宣传教育

要充分把大众媒体利用起来, 加强对防治艾滋病的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充分把传播媒体的普及性利用起来, 提高宣传实效。重点对艾滋病感染者及家庭、高危人群等进行针对性宣传教育, 突出宣传实效, 最大限度降低艾滋病、毒品的扩散和蔓延。抓好未成年人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体系建设, 将禁毒防治艾滋病相关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 做到宣传教育“进课表、进课堂、进头脑”。强化宣传的多样性, 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为载体, 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 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禁毒防治艾滋病患者战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对娱乐场所的排查力度, 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 变被动发现艾滋病情为主动进行搜寻, 提高防治艾滋病的主动性。

2.4 加强外展工作

在公共场所和人员流动量较大的社区和广场等地设置艾滋病知识专栏和告示牌, 为大众普及防治艾滋病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另外艾滋病的危害很可能因为生育等关系而传染给下一代, 所以为全面防治艾滋病需要将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结合起来, 卫生部门要针对育龄人群开展防治艾滋病工作, 对育龄人群进行艾滋病知识的教育和防治艾滋病知识的宣传, 并且为那些有疑问的人员进行解答和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等;多部门需要通力合作对防治艾滋病的重点人群进行有针对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他们的防范疾病意识, 切实抓好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2.5 加强流动人口防治艾滋病综合管理

国家的“四免一关怀”政策要落实到位, 让更多的艾滋病患者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爱与关心, 通过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感化他们让其配合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 加强对艾滋病的管理。要将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做到位, 联合公安部门把流动人口的情况摸查清楚然后和卫生部门联合搞好艾滋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卫生部门在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中一定要尽职尽责, 对艾滋病患者的随访工作要做好, 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免费发放避孕工具的活动, 除了积极开展防治艾滋病活动之外还要注重对艾滋病患者的思想教育工作, 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对其进行积极的开导和真诚的关怀, 要关心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可以和民政部门一起对其生活中的困难进行帮扶, 做好艾滋病患者的生活救助工作, 一定要避免艾滋病患者因为自暴自弃而恶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

2.6 加强青少年防治艾滋病宣传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他们的防治艾滋病工作十分重要。通过加强对家长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培训, 提高家长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 使家长改变传统的闭锁观念, 学会对孩子进行性知识教育。重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使艾滋病预防教育从基础做起。广大社区和学校要做好监督工作, 要求青少年朋友要洁身自好, 要远离毒品, 做到不早恋、不纹身, 要勇当艾滋病防治知识义务宣传员, 要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宣传给周围的人, 使周围更多的人树立正确的防治艾滋病意识, 在学校的老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各项活动的方式使同学们更加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为每一个学生发放中学生防治艾滋病知识读本, 让他们的课余时间学习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另外要尤其注重大学生防治艾滋病的宣传, 大学生正处在接受知识、培养技能的关键阶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 同时又具有思维活跃、行为活跃的特点。他们既是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的重点人群, 又是知识的传播者。为青少年筑一道“艾滋病防火墙”, 是全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生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较高, 社会责任感极强, 通过对他们开展有关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再由他们向其他人群传播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7 增加艾滋病防治经费的投入

进一步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 加大防治经费的投入, 使工作落到实处;因为目前防治艾滋病工作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 所以必须要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这就需要政府大力进行支持, 一定要坚持其持续性并且为了更加有效的筹得活动经费可以采取多渠道、多级别承担的方法, 以确保防治艾滋病的工作顺利进行。做好经费的统筹工作, 一定要结合防治疾病的实际情况核算支出, 另外经费的运用一定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同时还要借助社会的力量将经费的来源拓展开来[4]。

参考文献

[1]孙洁, 韩丹.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2004, 1 (3) :15-17.

[2]吴尊友.AIDS流行与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58.

[3]吴尊友.行为干预是预防艾滋病有效疫苗[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9, 9 (3) :147-148.

篇9:卫生院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关键词】艾滋病;流动人口;防治

就艾滋病的流行病学和传播规律而言,目前全球从事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多数专业认识普遍认为,流动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多是导致其传播蔓延加快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基于我国人口总数庞大以及以外出务工为主的流动人口数量众多的特点,艾滋病已经成为了之于我国人口安全的一个非常具有威胁性的问题,其防治工作自然就成为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1]。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当前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人数的年增长率为40%,其流行趋势居世界第14位并亚洲第2位,另外,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目前已超过2亿,其流动性与管理难度均有较大程度增加[2]。基于此,加强对流动人口艾滋病流行特点的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1流动人口艾滋病流行特点

1.1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人在流动人口中具较高检出率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当前已确定的HIV感染者当中,其中有相当部分均为流动人口,可见流动人口已经成为了传播与感染艾滋病毒的高危人群,且其检出率还有逐步增高和高危向普通人群蔓延的趋势,因此,艾滋病所构成的威胁其影响范围愈来愈大,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1.2多数流动人口缺乏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和了解诚然,我国在近些年加强了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和了解水平,但很多地区仍停留在仅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了解层面,尤其是流动人口,由于难以稳定接受此方面的宣传教育,其所能掌握到的防治知识就更为有限,甚至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都未能有正确的判断标准[3]。在这种情况下,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恐惧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表现均会更趋于不正常状态,进而可相对增加艾滋病病毒感染与传播的几率。

1.3流动人口具艾滋病相关的更多高危行为多性伴侣性行为、卖淫嫖娼以及吸毒等均为传播艾滋病的高危行为。而多方研究发现,由于多数流动人口均处于性活跃期,再加上文化程度不高,同时在家庭结构及道德规范的约束方面相对薄弱,因此以上行为的发生率远高出固定人口,而在购买性服务泛滥及安全套保护意识地下的情况下,其风险程度更会有较大程度增加。

1.4自愿受检意识低,社会歧视现象普遍有调查资料显示,绝大多数的流动人口均来自于农村,而基于农村地区普遍存有严重的对艾滋病歧视与耻辱的观念,因此导致了在这些流动人口中产生了一种“谈艾滋而色变”的现象,甚至即使知道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进行免费的HIV检测,但由于耻于开口,几乎很少见到会自愿接受检查者[4];而在对已经发生有艾滋病感染的人群极其相关高危行为存有歧视与污名化心理的情况下,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将面临更多障碍。

1.5流动人口病情具更强的隐蔽性和更大的传播危险性一方面,多数流动人口在患病后,均存有不同程度就医不及时的情况,个别甚至根本不具备就医的条件,因此及时感染有HIV也难以准确掌握其感染情况,这样极易导致病毒扩散而威胁到其周围人群;另一方面,由于流动人群具更高变动工作与居住地点的几率,因此还会增加艾滋病从高发疫区向低发非疫区地带散播的危险系数。

2在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策略探讨

2.1在流动人口中加强艾滋病预防的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工作首先,宣传教育应有针对性地展开,结合区域特征,对不同职业及不同文化程度的不同人群展开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其间可将其与各种活动有机地结合,并通过用工单位、劳动力培训机构以及相关登记办证单位积极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教育普及;其次,行为干预应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多性伴侣性行为、卖淫嫖娼以及吸毒等艾滋病传播高危行为的纠正,通过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干预活动,为各种危险行为的转变提供各种便利的条件。

2.2制定或完善本领域相关的法律规范伴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多,其管理工作已成为了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当前几乎少有之于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有针对性法律的情况下,在此方面工作的开展很难做到目的与原则的统一,各级政府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相关职责也有带明确。因此在当前,就十分有必要制定或完善本领域相关的法律规范并以此进一步规范艾滋病防治工作,使其真正有法可依。

2.3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检测工作流动人口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人群,在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多以及艾滋病蔓延趋势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加强对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监测以及时臧我其艾滋病感染情况就显得非常必要。在监测过程中,我们用先行充分了解当地流动人口的特点,尽量将自愿与强制受检较好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可能提高潜伏感染者的检出率。与此同时,应一并加强对流动人口孕检、婚检以及一般体检工作,将HIV的检测纳入其中,只有及时发现才可以及时地进行处理,才能真正地防患于未然。

2.4加强对已感染者的管理并给予其妥善的治疗基于流动人口本身具高流动性的特点,以至于其中已经感染有艾滋病病毒或已确诊为艾滋病人的相关管理工作存有较大难度,更难以控制并给予稳定的治疗措施。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应尽量将此类人群实施暂住地的统一化管理,以便可更好地对其进行随访与进行CD4的检测,对他们而言,这些医疗服务是非常必要的。另外,还应对他们积极地进行艾滋病相关政策的宣讲,以相关法制与道德内容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与引导,避免发生恶意传播的情况。

2.5在流动人口中广泛开展艾滋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针对于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工作应以多种形式并从多个层面进行展开,其重点是要在此类人群当中更加提倡健康安全的生活行为方式,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并积极纠正部分人所拥有的歧视观点,另外,在这个过程当中,应多方积极借鉴国内外已经证实行之有效的相关干预措施,并逐渐扩大对高危人群的干预范围,持续完善相关医疗服务措施。

参考文献

[1]武俊青,王瑞平,周颖,等.流动人口艾滋病传播与流行危险因素文献分析综述[J].人口与发展,2008,14(5):105-108.

[2]周文岳.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策略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7):81-82.

[3]任正康,谢亚利.社区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干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0):1349-1350.

篇10:卫生院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12月1日,正值第18个世界艾滋病日,XX中心卫生院周拥军副院长率公共卫生管理科5名同志,在XX集贸市场门口摆开阵式,拉开了“遏制艾滋病,履行承诺”宣传艾滋病大型公益活动序幕。

我院将参加本次主题宣传活动的6名医务人员分为二小组,一组进行艾滋病健康咨询,一组分发健康宣教材料和安全套。活动历时三个半小时,共计悬挂室外横幅5块,张贴宣教标语50张,分发艾滋病防治宣传单2000份,艾滋病信息报500份,发放避孕套460盒,走访并重点宣教了35家洗头美容等场所,总计受众约5000余人。

本次活动不仅使预防艾滋病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广大群众对艾滋病有了系统、正确的认识,对艾滋病的防治起到了积极作用。更主要的是转变了群众对艾滋病谈虎色变、对艾滋病人敌视的态度,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大的预防观念。

XX中心卫生院

篇11:卫生院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结合我区艾滋病疫情表现出快速正常,且发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这一严峻形势,在各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院“防艾”工作小组成员及全员职工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迎难而上,顺利完成了艾滋病防控各项工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入下:

一、取得的成绩:

1、成立专门的“防艾”工作小组,由院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明确组织结构的职能和责任,并选调具有相关特长的医务人员担任小组成员,确保人力到位。

2、加大对“防艾”工作的资金投入,用于制作宣传标语、广告牌,购买宣传设备、仪器,印刷宣传资料等支出。

3、开展多种形式的“防艾”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防艾”知识,有效的推动了“防艾”工作的实施。

4、及时上报检查发现的艾滋病阳性患者,指导其进一步确诊及治疗。

二、遇到的困难、工作的不足:

1、艾滋病病人的资料管理尚有不足之处,保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2、与上级医院、疾控中心信息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以利于更全面的掌握艾滋病人的资料,准备把握“防艾”工作的方向,更好的推动“防艾”工作的进行。

3、“防艾”工作人员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多参加培训,更

好的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更好的为“防艾”工作做贡献。

本镇“防艾”工作任重道远,虽然2011年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防艾”形式依然严峻,我院讲继续努力,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防艾”工作,争取2012年再创佳绩!

坞镇卫生院

篇12:卫生院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XX镇精神卫生及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更有效的救治管理长效化,XX中心卫生院对本辖区内精神病、艾滋病管理机制做进一步完善,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镇共有精神病人35人,艾滋病人4人。这一特殊的群体主要生活在农村、社区底层,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他们精神失常、理智丧失、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给社会及家庭造成一定的危害和影响。这部分患者家庭由于生活特别困难,经济来源较少,无力承担对他们实施的康复治疗等费用,所以生活较差,绝大多数患者均患有营养不良、轻骨病、重度贫血,严重的脚手变形、肌肉萎缩而不能行走等。

从精神病防治工作的几个重要指标来看,全镇精神病患者35人中,监护率仅有50%;参加新农合人数几乎为零。

二、主要做法

为拯救重症精神病、艾滋病患者,帮助他们恢复和补偿功能,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早日回归社会过正常的生活,与正常人一样享有生存和自由的权利,享有健康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基本生活保障等权益,我院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为帮助重症和贫困精神病、艾滋病患者实现“人人享有健康服务”的权益,我院把开展重症和贫困患者防治康复工作列入康复工作的重点之一,成立领导小组,开展排查工作,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实施。

(二)调查研究,协调沟通

一是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配合下,认真做好全镇精神病、艾滋病患者的调查统计工作。在进行统计汇总的基础上,我院深入农村基层针对重症精神病、艾滋病患者进行入户调查了解,对每一位患者的生活、医疗、经济等情况进行详细地了解,并对患者生活情况进行拍照,建立档案资料,准确掌握全镇精神病、艾滋病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实施患者康复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二是主动和市、县级康复医院联系咨询,征求对重症精神病、艾滋病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的意见,特别是对长期患者能否治疗康复和有关治疗费用等问题;

三是积极主动向分管的县委、政府、卫生局领导作专题汇报,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针对输送重症和贫困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工作多次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议,帮助协调资金等问题。同时也得到市、县残联的关心和帮助以及市、县级康复医院的大力支持。

(三)加强部门配合,多渠道解决康复治疗经费。我镇精神病患者35人,艾滋病患者4人,单就这部分患者的康复治疗费和生活费而言,依靠其家庭是难以解决的。所以,如何筹集经费,帮助这部分患者及其家庭摆脱贫困和2 解除他们的痛苦,使他们早日回归社会,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面对困难,我院加强与民政、财政、卫生、新农合办联系协调,寻求支持和配合,为精神病、艾滋病患者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费,积极向政府和市、县残联反映,采取民政救助、财政预支、市县残联补助、县政府帮助解决、保障金挤一点、新农合办报销一部分的办法,多渠道筹集康复经费。

(四)采取措施,扎实做好患者康复后期服药管理工作。为认真做好精神病、艾滋病患者康复后期服药管理工作,我院抽调一部分医护人员定期深入基层进行巡诊服务、指导开展精神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同时,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要求相关村卫生所切实做好患者服药的督促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反映患者的病情和服药进展情况,及时将患者所需的药品免费送到患者手中,确保患者通过坚持居家服药治疗,病情不再反复,进一步得到稳定和巩固。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精神病、艾滋病发病率凸现上升趋势。21世纪,精神病、艾滋病发生率显著增高,精神病、艾滋病将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的疾病之一,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建议各级人民政府将精神病防治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齐抓共管。

2、工作经费不足。虽然目前经费筹集机制已经形成,但财政投入不能落实到位。如工作经费不能兑现、不能到位 等问题都存在。建议各级政府认真制定经费政策,并把乡村的重度精神病人纳入农村大病统筹范围予以救助。

3、防治队伍人才缺乏。建议各级政府重视专业人员的培训,既提倡岗位成才,又有选择地进行离岗深造。引进人才,加强防治工作网络建设,特别是要搞好对农村第一线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4、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成立以政府牵头,残联、民政、卫生、公安、财政为成员单位的康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精神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5、完善技术指导网络。成立精神病、艾滋病防治技术指导中心,负责全镇康复工作中的疾病鉴定、康复治疗、技术人员培训、医疗网点建设、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在卫生院建立康复站,每个康复站培训一名专(兼)职医生,为精神病、艾滋病患者提供咨询、治疗和随访服务。

篇13:卫生院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1 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在健康教育领域

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其他部门或机构参与程度不高。健康教育主要集中在艾滋病日前后,且多集中在城市,导致宣传频度不够,未能覆盖广大农村地区。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忽视了受众的地域、民族、性别、年龄等差异。部分医院、妇幼机构缺少宣传意识,没能充分利用机构优势对就诊者进行宣传,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覆盖率较低,针对流动人口密集的场所宣传不足。

1.2在综合干预领域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不足,参与防艾工作的积极性不够,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干预工作覆盖面不够,多数工作还停留在城区,农村地区开展的相对较少。现有的干预技术老套,没有新意,缺乏针对干预对象特点的创新性技术,干预对象不愿意接受干预服务。干预人员的构成体现出短期性,对高危人群干预工作的持续性不够。高危人群干预工作效果有待提高,尤其是男男同性恋(MSM)群体干预前后知识、态度、行为变化不显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能力不强,影响干预工作开展。

1.3在艾滋病检测领域

不少感染者是到医疗机构就诊才被发现,检测覆盖面不够。自愿咨询检测(VCT)的可及性需要提高。绝大多数设于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被动地等待求询者前来咨询检测。VCT的利用率不高。咨询员在提供服务时,操作过程存在一定问题,工作内容上往往重检测轻咨询。VCT服务工作人员培训程度不够,知识和咨询技能水平不高,缺少便捷有效的咨询服务手段。HIV快速检测的管理不规范,未建立检验人员持续培训的长效机制。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医务人员主动提供检测和咨询服务PITC)工作的开展。一些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开展PITC的意义及重要性认识不够。PITC收费过高,致使多数病人因为检测费用过高而不愿接受检测。PITC衔接环节存在不足,导致部分感染者失访。

1.4在预防母婴传播领域

干预覆盖面不够,不能达到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目的。各医疗卫生机构间转介机制不健全,目前在职能要求和工作机制方面尚不明确,随访工作有难度,怕遭到社会歧视,HIV感染孕产妇回避医务人员随访。婴儿早期诊断技术在一些地区需要加强培训和推广。

1.5在抗病毒治疗领域

疾控不具有治疗的资质,由疾控机构承担治疗有“非法行医”之嫌。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不够,分布不合理,影响抗病毒治疗的可及性和覆盖面。定点医疗机构的专业医疗服务人员能力不足,甚至部分医务人员对艾滋病人表现歧视。定点医疗机构专业能力不强,医疗设备不足;非定点医疗机构以定点医院为由推诿艾滋病病人。

1.6在感染者和病人随访服务领域

疾控人员数量少,随访质量不高。一些感染者流动性强或者不配合,导致随访率低,干预、宣传的质量不高。感染者配偶告知缺乏可操作的政策和技术指南。多部门协作程度不够,监管场所内与出所后相关机构的随访和转介工作不足。

1.7在感染者和病人的基本医疗服务方面

艾滋病病人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过程中遇到住院难、手术难问题,在定点医疗机构遇到会诊难的问题: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设备欠缺且医疗水平不高,只能进行抗病毒治疗和部分机会性感染的治疗;一些医疗机构违反保密原则而暴露患者身份;机会性感染治疗费用高,艾滋病病人及家庭难以承担;艾滋病病人依从性差,造成治疗失败。

1.8在抗病毒治疗药品的采购和管理方面

抗病毒治疗所需药品由疾控机构采购和管理的做法不符合国家药品管理规定,游离于国家药品管理体系之外。药品需求预测能力不足造成药品短缺或积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招标采购周期过长,招标工作涉及的环节、部门众多,审批手续复杂。疾控在负责药品管理方面能力有限,药品的采购、贮藏、分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专门甚至是专业的药品管理人员参与才能够保证其供应顺畅。国家抗病毒的药品是免费的,医疗机构参与药品管理的动力不足。

1.9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医疗保障领域

医疗保险的某些规定限制了艾滋病治疗费用的报销,划入到报销范围的治疗药物太少;艾滋病医疗服务费用对一些艾滋病病人难以承受。在保障措施方面,工作经费的配置合理程度需提高。项目投入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造成浪费,存在资金拨付拖延的现象,造成防艾经费不容易执行,导致资源浪费;部分地区缺乏艾滋病防治整体计划,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统筹和利用;对经费的使用情况,缺少合理的效果评价。在防治工作的督导方面,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造成指标数据的口径不一致;考核指标要求过高,缺乏科学依据,忽视了实际情况;考核指标定义不明确、难以收集和填写;相同的指标,测量的时间点不同,造成指标的不可比;考核指标繁多;从事督导与评估的人员数量不足,身兼数职。

2 原因分析

2.1防艾工作具体内容认识不清晰

《艾滋病防治条例》对相关部门的工作内容进行了粗线条的界定,2012 年颁布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对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工作职责上提出了要求。这些政策要求对各类部门和机构提出了职责要求和工作方向,但没有明确的工作内容[4]致使各部门和机构无法对防艾工作具体内容有清晰的了解。

2.2没有发挥参与防艾工作的作用

在“全社会共同参与”防艾工作机制的要求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参与到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这是明确的,但要承担哪些具体工作、以何种方式参与是不够明确的,相关各方并无技术要求可以遵照执行,多数地区没有明确的政策。

2.3疾控中心防艾人员数量不足

疾控中心仅是一个业务机构,人员数量少,只能配合其他机构开展工作的,很难对其他机构有特别的协调能力,如果感染者和病人流动到外地或者不配合,疾控中心就无法发挥其业务技术能力,导致针对重点人群的服务覆盖面不够、效果不佳[5]。

2.4防艾任务工作负荷过重

我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防艾人员目前工作负荷过重,但补偿和激励机制不健全。艾滋病考核指标众多,工作繁琐且工作强度大,防艾人员已是超负荷工作。部分地区从事防艾工作人心浮动和人员流失,影响了艾滋病防治一线人员队伍的稳定性。

2.5感染者和病人的基本医疗保障不完善

“四免一关怀”政策只能解决艾滋病病人医疗服务的一部分费用(如抗病毒治疗药品),其他诊疗费用仍面临巨大问题。城乡基本医保政策中一些规定限制了艾滋病病人对医保的使用,一些地区规定“因吸毒、性传播疾病等发生的医疗费用的,基本医疗保险不予支付费用”,按照这一规定,多数感染者和病人不能报销其治疗费用。

2.6定点医疗制度相关政策规定不具体

医疗机构推诿艾滋病病人主要是指HIV感染者和病人在艾滋病非定点医院就医过程中遇到住院难、手术难的问题,在定点医院遇到会诊难问题。主要原因包括:相关政策无操作性规定、无相关督导;艾滋病定点医院综合诊疗能力不强,且会诊和转诊机制不健全;非定点医院拒曲解定点医疗制度。

2.7社会组织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在一些地区,社会组织与政府机构合作以及社会组织间合作较差。从注册的状况看,由于注册门槛过高,多数社会组织难以在民政部门注册,而工商注册的社会组织由于其营利性质,使其在项目申请、执行方面存在认可度低、缴纳税收等方面的问题。社会组织工作深度不够,缺乏可持续意识和机制。对于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监管、督导和评价缺乏,一些社会组织执行项目的依从性和工作效果较差。

2.8药品采购管理工作不符合政策要求

根据 《药品管理法》,药品购销机构包括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并不包括疾控中心。在药剂管理方面,要求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由于各地药品需求预测能力不足,以及病人的变化,而抗病毒治疗药品招标采购周期过长,招标工作涉及的环节、部门众多,审批手续复杂,以及疾控中心在负责药品管理方面能力有限,会导致药品短缺或积压。

3 解决思路

3.1明确卫生服务体系各组成机构职责范围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内容,发挥卫生服务体系内相关部门和机构各自工作优势,协调合作完成艾滋病防控任务[6],包括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协调相关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应出台必要的文件和考核方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督导,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提供艾滋病病人的治疗服务,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母婴阻断的相关工作。

3.2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特点、政策依据和各地实际情况,明确其职责范围,尽可能把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整合到日常工作中,保证工作的协调性、日常化和可操作性。具体包括:开展健康教育,利用全科门诊、居民建档和慢性病管理等机会开展高危人群、重点人群和普通人群宣传;为辖区内服务对象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包括检测前咨询和检测后咨询;提供艾滋病检测服务、结果告知和必要的转介;开展艾滋病高危和重点人群干预工作,掌握辖区内的艾滋病高危和重点人群的数量和分布,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7]。

3.3完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医疗保障政策

2004年《关于落实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政策的通知》提出,艾滋病病人与其他疾病患者一样,能够平等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公平地享受待遇。在各地实践中,把艾滋病治疗费用与新农合统筹基金相结合已成为一些地区考虑的一种救助方式。艾滋病相关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或大病医疗保险不存在政策上的障碍,就是如何根据实践进行设计,在保障艾滋病病人医保权益和隐私保密的基础上,形成具体的报销模式。

3.4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艾队伍的建设

在业务技术方面,开发工作指南,加强对卫生服务体系中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生加强能力培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防艾知识和沟通能力,从而提高服务对象的信任度。在开展HIV检测的地区,必须加强生物安全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防止因职业暴露感染HIV[8]。

3.5保障感染者和病人的就医权益

加强现有定点医院的能力建设[9],通过引进和培训医务人员,提高诊疗能力;增加必要的诊疗设施和设备等,提高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健全会诊和转诊机制,根据当地艾滋病疫情和病人需要,制定艾滋病会诊和双向转诊的制度,指定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的特定临床科室对艾滋病定点医院进行对口技术支援。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降低歧视,减少职业暴露风险。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宣传教育,促使医务人员提高艾滋病预防知识水平,减轻和消除歧视和恐惧心理。

3.6完善防艾经费投入机制,稳定筹资来源和数量

为保证各类防艾机构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持续性,应建立一种长效的稳定的筹资机制。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地方财政投入不足,首先要保障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到位。重视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发挥其导向功能。卫生行政部门把参与防艾工作情况作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考核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与基本公共卫生经费的下拨相挂钩。在疫情较高地区的公共卫生考核方案中,增加艾滋病防控工作内容和考核分值。

3.7完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采购和管理体制

鉴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购和管理抗病毒治疗药品都缺乏法律依据,不符合国家药品管理规定。同时,由于药品需求预测能力不足会造成药品短缺或积压,导致资源的浪费。此外,由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招标采购周期过长,招标工作涉及的环节、部门众多,这些也非疾控机构所擅长或职责范畴内。因此,应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纳入国家药品招标采购体系,并交给医疗机构管理。

3.8合理明确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及管理要求

根据定点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结合其工作优势,完善感染者随访和管理工作[10]。当感染者和病人还没有接受抗病毒治疗时,应由疾控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随访和管理。当病人已经接受抗病毒治疗,应由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随访和管理。当感染者和病人在妇幼保健院选择妊娠或终止妊娠时,这一阶段内应由妇幼保健机构加强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和管理工作。

3.9引导和协调非政府组织发挥其积极作用

应保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可持续性,卫生行政部门应积极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与社会组织合作,从制度上和经费上给予保障,重点扶持一些工作突出的社会组织,同时完善现行政策法规。目前我国已针对社会组织尤其是艾滋病领域社会组织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但落实效果并不理想。应借鉴一些地区的成功经验,出台具体的指导方案。鼓励社会组织民政注册,加强对挂靠组织的管理,向对社会组织较为封闭的地区积极推广成功经验。

摘要:目的 总结和分析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思路。方法 采用系统论的观点,对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从整体到局部进行现状、问题和原因的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艾滋病防治各领域的工作现状,明确了主要问题,包括部门和机构的具体工作内容不清晰、基层机构的作用未充分发挥、疾控机构的人员数量少、防艾人员工作负荷重、艾滋病病人的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定点医疗制度存在缺陷、社会组织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等。结论 在分析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思路,包括:明确机构任务、加强队伍建设、健全艾滋病诊疗服务体系、完善抗病毒治疗药品管理体制、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完善医保政策、完善考核机制等。

关键词:艾滋病,防治体系,问题,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于竞进.迎难而上扎实推进保持艾滋病低流行态势[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3):139-140.

[2]吴尊友.中国艾滋病防治面临新形势与新挑战[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12):1505-1507.

[3]孙江平,李慧,郭浩岩,等.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S1):85-89.

[4]吕繁.完善体系,确保艾滋病防治工作“质量高”和“覆盖广”[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11)47:984-987.

[5]徐鹏,陈曦,林鹏,等.多部门协作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问题和策略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15(3):257-259.

[6]岳清,徐鹏,宁镇,等.最大限度发现HIV感染者的策略及其循证决策[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11):230.

[7]徐鹏,李彦奇,吕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城市基层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可行性、有效性和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03(06):58-62.

[8]徐鹏,蒋慧惠,曾刚,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模式和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11:87-90.

[9]刘世亮,徐鹏,吕繁,等.医疗机构推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应对策略[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6):17-19.

篇14:卫生院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关键词】青年人;艾滋病;健康促进基线调查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347-02

1 调查对象

根据随机化抽样原则,库尔勒市恰尔巴格乡随机抽出8个行政村中的4个村和萨依巴格街道办事处13个社区中5个社区的16至25岁的校外青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校外青年艾滋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基线调查

2 结果

2.1调查对象一般信息

2.1.1 400名调查对象中,维吾尔族197人(49.3%),汉族180人(45.0%),哈族2人(0.5%),回族18人(4.5%),其他民族3人(0.7%).男性194人(48.5%),女性206人(51.5%).75人(18.8%)有固定工作,177人(44.3%)打零工,117人(29.3%)在家帮父母干家务,25人(6.3%)闲逛无所事事,6人(1.5%)靠做生意等工作维持生活.有147人(36.8%)出过村乡镇找过工作,其中时间少于一月的44人(29.9%),1-3月的22人(15.0%),4—6月的21人(14.3%),离开家乡6个月以上的60人(40.8%).

2.1.2 文化水平及婚姻年龄构成、年龄构成情况

小学毕业9人,占2.3%,初中毕业139人,占34.8%,高中毕业184人,占46.0%,大学毕业68人,占17.0%.单身288人,占72.0%,同居者17人,占4.3%,订婚12人,占3.0%,已结婚80人,占20.0%,离婚者3人,占0.8%.20-25岁325人,占81.3%;16-19岁,75人,占18.8%.

2.2 调查对象使用成瘾物的情况

2.2.1 调查对象吸烟情况

400名調查对象中241人(60.3%)没有吸过烟,159人(39.8%)吸过烟,其中10岁以下吸烟占8人(5.0%),10-14岁占38人(23.9%),15-18岁占69人(43.4%),18岁以上吸烟44人(27.7%).对他们吸烟影响最大的是同学朋友同伴占70.4%.约9.8%青年为了放松自己,约6.6%的青年为了减轻精神压力,约35.8%青年为社交需要,约23.9%青年为赶时髦,约18.2%青年为显得成熟,约5.7%青年为了增加保持自信.

2.2.2 调查对象吸毒情况

400名调查对象中用过毒品的6人(口吸大麻、摇头丸),占1.5%,没用过毒品的394人,占98.5%.朋友/同伴/同学/熟人对吸毒影响占83.3%,陌生人对吸毒的影响占16.7%.吸毒原因中15.8%青年为了放松一下,24.5%的为了减轻精神压力吸毒,58.8%的人为了好奇和同伴的压力.

2.3 青年人性行为情况

2.3.1 400名调查对象中有过性行为的135人,占33.8%,没有发生过性行为的265人,占66.3%.与一人发生性行为的116人,占85.9%,与两人发生性行为的11人,占8.1%,与三人发生性行为的2人,占1.5%.最后一次发生性行为60人(44.4%)使用安全套;其中最近一年每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47人, 占34.8%,未用的13人,占9.6%.最后一次使用安全套为了避孕的55人,占40.7%,为了防治传染病的5人,占3.7%;86.7%(117)的发生性行为者容易得到安全套,13.3%(18)的不易得到安全套.

2.3.2 发生过性行为的人员中,在过去12个月内3人(2.2%)出现生殖器分泌物,出现尿痛和生殖器溃疡各1人,4人(3.0%)出现生殖器肿大,13人(9.6)人出现阴部瘙痒, 114人(84.4%)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出现上述症状后11人(47.8%)选择去公立医院的占,3人(13.0)去私立医院,5人(21.7)去药店买药自我治疗,选择其他的4人,占17.4%.

2.4 青年人对性和安全套的态度和理解

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的52人,占13.0%,不接受的204人,占51.0%,说不清楚的144人,占36.0%.如果发生性行为坚信自己会使用安全套的116人,占29.0%,不会使用安全套的284人,占71.0%;如对方坚持不使用安全套进行性行为,拒绝与之发生性行为的124人,占31.0%,不拒绝的276人,占69.0%.

2.5 青年人艾滋病防治知识

2.5.1 调查对象中383人(95.8%)以前听说过艾滋病,17人(4.3%)没有听说过.艾滋病防治知识来自朋友同伴同学的占110人(27.5%),来自家庭成员亲戚的占47人(11.8%),来自电视占334人(83.5%),来自广播占197人(49.3%),来自报纸杂志占235(58.8%),来自宣传画占124人(31.0%),来自社区宣传活动占83人(20.8%)来自老师占40人(10.0%),来自课本占18人(4.5%),来自于其他方面占9人(2.3%).

2.5.2 青年人中知道谁感染了艾滋病的占17人(4.3%),不知道占383人(95.8%).约64人(16.0%)知道在那里可以检测艾滋病,约336人(84.0%)不知道在那里可以检测艾滋病.约5人(1.25%)以前做过艾滋病检测,其中1人(0.25%)阳性,4人(1%)阴性.

2.5.3 青年人对艾滋病传播途径防治措施和基本知识的认识见表2-3

3 讨论

中国的艾滋病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体.校外青少年是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校外青少年尤其农村校外青少年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一定时间内难以进入社会主流而在社会边缘徘徊.这部分青少年正处于性生理发育的活跃期,在当前性观念和生活方式改变的环境下,使他们易于成为艾滋病感

上一篇:妈妈与小米小学生作文下一篇:桥涵检查汇报材料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