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2024-06-13

农村社会调查报告范文(通用6篇)

篇1:农村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三官村村民自治问题调查报告

电子信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课题组

6月29日,我校电子信息分院大学生实践“三个代表”小分队一行10人在 老师的带领下,结合“三个代表”指导思想,前往安吉市地铺镇三官村针对当地村民自治问题展开调查,现将课题组对三官村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议、民主监督四方面情况的调查总结如下:

一、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问题,关键要克服瓶颈制约,找准平衡基点,整体推进。

村委会民主选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诸如选举的理念、选举的功能、选举的技术、选举的程序等构成了一系列民主选举中的理论和实践网络。据三官村村委会领导介绍,三官村村委会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经“海选”产生候选人,然后进一步选举出村委会领导班子成员。但是,调查问卷显示,村民虽然都对民主选举这一举措表示赞成和肯定,但村民的法律意识普遍较差,民主选举的主动性和优越性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在调查过程中,该村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主选举中的瓶颈制约:

(1)法律规定的前瞻性与文化传统的滞后性矛盾。一般说来,法律规定总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与客观现实需求相适应。我国的村级民主选举,本身是一种法治民主的助推剂,它既是对广大农民的培训,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培训。正是这种自下而上的、带有一定超前性的民主选举制度,推动着我国社会的民主进程。然而,这种推动作用是个渐进过程。一方面,在我国,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客观形势亟需法治民主的深化;另一方面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的滞后性有着较深的传统文化根基。反映在村委直选中,不少选民对村委班子成员的选择并非出于他们的主动,而往往是被“塑造”出来的。对候选人要素重要性的认识远远低于对利益分配的关注或者政治象征背景的联系和与自己的亲疏远近。《村委会选举办法》规定的三种投票形式,流动票箱投票仅作为一种辅助形式,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但在具体实施中,大多数村没条件进行大会集中投票,而不少村民又不想去固定的投票场、投票站投票,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卖票”现象。因而,村级民主选举的规定与选民本身的需求明显地相背离,选举中投票率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选民民主意识的强弱。

(2)法律规定的有限性与实际操作的复杂性矛盾。我国农村的民主法治化进程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各种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具有不确定性,这一环境下形成的民主选举制度还是初步的,它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村委会组织法》对民主选举的条文规定不可能顾及全面。虽然地方法规的《选举办法》能给一定配套,但也有不少局限性。在法律法规与实施细则,原则规定与具体措施之间的空隙较大,有的规定过于原则,不便操作;有的虽有行为模式,但没有法律后果;有的内涵模糊,不好统一理解等。这里仅列举几点,以见一斑:一是村委会成员候选人标准难把握。《村委会组织法》十二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村委会选举办法》第十三条对候选人的推选条件作了细化。如果选举委员会资格审定时,认为虽有被选举权但不符合推选条件的人被海推为候选人后,他可否被确定为正式候选人就比较难把握,尤其是在选举委员会与选民有较大意见分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二是选举中的“拉票”现象难处理。拉票行为,既有正常、合理的行为,也有不合理,甚至带有“贿选”等痕迹的行为,同时又会有两者兼之的。如何界定它们之间的区别加以妥善处理,法律依据不足就带来了选举中的杂音。三是选举结果的有效性难认定。在一些细小环节上难免出现偏差或不妥,有的可以即时得到纠正,有的却事后难以操作,一旦选举结果产生后,如何认定其有效性就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2、民主选举中的平衡基点:

村民直选法律运行的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关键在于其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中求得自身内部结构的相互协调。因而,在实际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需求与可能。任何社会关系都需要相应的社会规范加以调整,以维护正常秩序。村委直选的有序性也必须根据农村的客观需要,在“收支”平衡的运行中加以实现。一方面,村委直选具有通过一定法律规范实现广泛的利益需要。另一方面,乡村客观现实应具有支付法律运行成本的能力。因此,在规范民主选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农村社会需求的各个要素对法律规定的制约作用及相互关系。有时候,就当地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而言,具有规范某个法律行为的需要,但不一定具备其相应的成本支付能力。

(2)效益与成本。在社会支付能力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法律的运行成本越低,那幺它的效率越高。村级民主选举的法律效益,应以最低的运行成本来获取最佳的选举目的。使一大批素质较好、群众信赖的农民走上村委会工作岗位,是民主选举最直接的目的,从而来辐射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实现长远的整体效益。在村级民主选举的法律运行中,如何求得成本与效益的相对平衡,有不少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

(3)周密与简便。于法周密和于法简便相结合的原则,是农村民主选举中法律运行的内在要求。村级民主选举的整个过程必须一环扣一环,法定的程序不能变,规定的步骤不能少,不能怕麻烦,图省事,更不能走过场。但是受农村客观环境和村民文化心理素质的影响,从选举实践看,能达到同一选举目标,村民更乐于接受简单易行的选举方法。在有些地方推行的无候选人直选,之所以受到农村群众的欢迎,并且取得成功,组织严密、形式简便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3、整体推进——民主选举中的对策措施:

(1)在引导与磨合中,强化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是农村民主自治的软环境。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这种理念与思想,再好的民主选举的法律规定也会走样变形。不断丰富的村级民主选举实践,是营造民主法治环境的大课堂。对于广大村民来说,只有他们认识到自己由权力的对象不同村里不同的条件所决定。

对于实行民主管理,首先要坚持和完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通常人口少且居住集中的村采用村民会议,而人口多且居住分散的村采用村民代表会议。明确规定村民代表会议的人员组成及其条件、职责、权利制定议事内容和议事规则,确定活动方式,活动程序和活动时间,并按规定严格执行。其次,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明确规定民主议事的内容,凡属村务管理的重大事项以及农民关注的

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都应先召集党员大会讨论,再分别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按大多数人的意见实行民主决策,坚决纠正不顾群众意愿而由几个干部自行其是的做法。要实行民主管理,还要切实加强群众对村干部的民主监督。

调查中发现,三官村在自治方面做得比较好。一走进他们村委会的办公室,就能看到整整齐齐挂在墙上的各

种规章制度,就如治保调节委员会成员,治调干部规定,治保调节信息员职责、帮教小组及其职责、护村队及其职责、禁毒禁堵宣传小组及其职责等等。从这上面来看,确实三官村的自治制度是比较完善的,而且操作起来还是比较规范。村里的负责人对我们介绍了他们平常的工作方式,方法。三官村是一个很大的村,总共有600多户,共2800多人,整个村的座落是比较狭长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要召开村民大会是很不容易实现的,因此村里决定什么大事情就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来参考。三官村总共分成16个小分队,每一个小分队的队长要管理人员几十致上百人不等。队长是从他们队下由村民推选上来的,这点做得很民主。村里决定或是传达事情就是通过村长,书记等向队长们来共同探讨,具体的再由队长去负责实施他们队里的细节工作。在三官村村委会的外面有一个醒目的村务公开栏,上面详细具体的把村里的各项计划以及许多村里的开支,收入公布在上面。

为使我们的调查更加完整,我们用问卷的方式从村民口中了解一些情况。通过这个问卷,增加了村领导所采取的一系列做法的真实可信程度,同时也从村民的看法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调查的一些数据如下:(1)有42.1%的村民说没有开过全体村民大会,有36.8%村民不清楚这点,其它的说开过一两次。(2)有58.8%的村民认为开会的内容是传达中央文件,讨论村内大事,有35.3%的村民认为开会无实质的内容,走形式。(3)有76.2%的村民不知道中央要求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政策,只有23.8%的村民知道这一点。(4)85.7%的村民认为没有乱收费的现象,只有14.3%的认为有乱收费。(5)农民遇到不合理的负担项目,有50%的人士向上级领导,部门反应,有38.9%随大流,有11.1%选择了拒收,几乎没有人知道会向法院起诉。(6)村民比较愿意统一搞,占了44.4%,另外还有33.3%愿意干部群众干部带头,农民志愿,有22.%的是乡村起头,农民志愿。实际上的时候有一些看法与这个基本相近。

从以上的这些数据可以表明,农民对村里的村务公开等等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甚至还有些人不知道。以后应该是农民们对这些事情多了解了,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总体上村民对本届的村委会还是挺满意的,唯一不足指出,要多对本村,以及中央及地方的文件精神进行宣传,使村民更加的了解其内容,从而可以更好的进行村民自治,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民主决策在村民自治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实行民主决策,是民主集中制在党委决策上的本质体现;加强民主决策,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这个重大课题中应有之义,只有提高党委民主集中制的质量,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和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我国有八亿农民,实现村民自治是农民当家作主的一种体现,而民主决策在村民自治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首先,决策关系重大,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最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决策的因素更为复杂,民主决策可以将决策失误的风险降到最低点。民主决策对农业更具特殊意义,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往往是一着不慎,几年难翻。其二,决策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需要民主决策的事,一般是比较重大的问题,不可能把一些琐事拿来“民主”一番。既然是比较重大的问题,没有群众民主参与,村民自治就失去重心。其三,民主决策影响其它三个民主。决策是否民主,是对民主选举质量高低的检验,所选的村委会成员素质高,决策一般会民主,反之,民主决策就会走形;民主决策是民主管理的先决条件,民主决策才能使决策科学,而科学的决策是有效管理的前提;民主决策是民主监督的重点,如前所述,民主决策对重要事项的决策,当然就是民主监督的重点了。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对安吉县三官村随机抽选的60位村民做了问卷调查。对“民主决策”所问的5个问题中:

(1)知道本村开展过村庄规划的占53%,其余对此不了解;而对村镇规划75%的村民表示满意,19%村民不满意,其余的则表示无所谓。

(2)对于村里的重大决策应该如何做出?有39%和35%的村民认为应该有村里的领导决定或由全体村民讨论后由领导人决定:另有17%和9%的村民认为应由村民代表或全体村民决定。

(3)在74%的村民眼中在乡村工作的干部是最有影响力的,其余则认为有能力在外面的人。

(4)48%的村民觉得自己在村里的地位一般;38%的村民认为没有地位;另有14%的认为有一定的地位。

(5)50%的村民偶尔被邀请参加村里的重大问题决策;14%被经常邀请;有36%的村民从未被邀请。

应当指出,农村的村务决策均已在一定程度的民主基础上运作,但离有关法律制度规定的民主决策的要求和原则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村民群众对重大村务决策的直接参与远未达到法律和制度规定的要求

首先,按有关法律和制度规定,村民群众拥有自主决定本村重大事务的权利。以上数据表明,并非所有重大村务都由村民群众直接参与决策。在村级事务决策的实际运作过程中,重大村务事实可被区分为二类,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决策方式。一类为重要村决策,主要由村社区领导集团集体决策。另一类是特大村务决策,分别以不同的方式、一定程度地吸纳了村民群众直接参与议决过程。但是,这种参与的机会不多,而且对决策的实际影响程度非常有限。其次,根据国家制度规定,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是村民直接参与本村重大村务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但在村务决策实际运作过程中,无论是村民会议,还是村民代表会议,均没有实质性的决策权力。村民会议特别是议决重大村级事务的决策性全体村民会议,因各种不同的原因基本不召开,当遇到与全体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村级事务,往往通过召集村两委会和村民小组长、自然村长联席会议,或村两委会和党员联席会议,有时也召集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全体党员联席会议进行决策。、村领导集团决策村务对民主决策制度原则有一定的偏离

从村领导集团决策的形成和倾向看,未能充分反映村民群众的意愿。按照有关制度规定,村领导集团应在广泛吸纳村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从村领导集团决策的实际状况看,首先应当肯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决策确实是以村民群众的意愿为基础的。然而,从决策形成和决策倾向的角度进行分析,村领导集团的决策是各种机构、组织、群体或个人交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其所作的每一项决策总是代表着一定的利益倾向。不可否认,现实中相当部分的重要决策并不一定反映和代表多数村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

村级民主决策是村民自治的首要环节,但是,正是我们在前面所分析的,村级事务决策的实际运作总是在具体的村治环境中进行的。受环境因素影响,村级事务决策的实际运作难免发生对民主决策制度安排的偏离。在现阶段,中国农村的村级民主决策,多数表现出“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特点。村级事务的决策权实际上主要掌握在少数人,特别是村第一把手(一般为书记)手里,与民主决策的制度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这种决策机制或许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但有可能因决策权过于集中而容易出现决策的重大失误、决策脱离群众。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基

篇2:农村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庭”为阵地,开展了重点整治。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该村健全了班子,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结合多年农村工作经历及“双百”工程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对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谈一个自己的看法。

一、影响农村地区社会稳定的因素较多,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反差,导致农民心理失衡

中国农民在长期的反封建斗争中,形成了反封建特权,主张“等贵贱,均贫富”的文化意识。中国农民对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是深恶痛绝的,他们不仅把“等贵贱,均贫富”看做是自己的社会理想,而且还作为自己的根本道德原则。这种文化意识,使大量农民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不能适应这种实际存在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暂时无法消除的城乡二元制度。在城市与农村生活水平反差较大,农村个人家庭差距拉大,尤其是在农村一些人靠投机钻营,以权谋私,违法致富又未受到“报应”的情况下,他们的价值观、公正观、道德标准便发生倾斜,从而放松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二)政府的一些不当行政行为激发了与农民的利益矛盾

首先,政府不当的敛财行为增加了农民负担。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政府机构过多的人员需要养活,农村各项事业发展需要资金,政府财政的捉襟见肘,以及好大喜功的施政动机,近些年,一些农村地区政府纷纷出台了一些不当的敛财措施,如各种名目的集资、收费、摊派和达标活动,使一些地方农民承担的费用和劳务连年增加,农民负担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党中央、国务院虽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减轻农民负担,但有些地方仍然收效不大,甚至出现反弹。其次,一些地方政府在引导农民致富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不当的行政干预,结果适得其反,极大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

(三)腐败现象成为农村地区违法犯罪增多的催化剂

腐败现象的重要特征是把权力作为商品进行钱权交易。其实质在于以政府权力的损害为代价取私利。这必然使政府权力发生不正常的转移,破坏社会规范,破坏社会政治和经济秩序,诱发违法犯罪。

(四)农村地区基层党政组织职能弱化[文章-http:///找文章,到]

农村政治、经济一体的管理体制解体后,在各种社会矛盾纵横交错,社会管理任务加重的情况下,基层党政组织对农村事务的调控职能大大减弱。主要表现在农民群众对基层党政组织依赖性减少,相当一部分党支部、村委会、治保会不起作用,一些基层干部素质较低,公仆意识淡薄,有的只顾干自家的活或外出干活。他们对群众要求解决的困难很少去研究,即使研究也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直接影响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在农村的贯彻执行,也失去了预防违法犯罪的防线作用。

(五)农村治安管理薄弱,侦查打击不力

由于我国大多农村地区整体经济水平不高,政府财力不足,警力有限,致使治安管理的真空地带和薄弱环节较多。目前尽管基本实现了“一乡一镇一所”,但40的派出所警员不到5人,根本无力承担繁重的管理和对案件的查处任务。一些民警基本素质不过硬,习惯于冲冲杀杀,不会做深人细致的群众工作。派出所条件差,工作艰苦,装备落后,经费奇缺,职能外的工作繁多,民警不安心基层。农村治保会、联防队建设不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在不少地方,预防和遏制违法犯罪的社会控制机制受到削弱,治安管理的失控状态相当突出,经常发生案件无人查处,有了纠纷无人调解,抓获犯罪嫌疑人也不能及时审理的情况。当前农村违法犯罪持续上升与公安司法机关的打击不力有很大关系,客观上助长了违法犯罪活动的恶性循环。

二、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农村治安状况,怎样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确保农村长治久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应采取怎样的对策呢?根据我在基层工作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我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基层班子建设是农村长治久安的基础

纵观影响农村稳定的诸多不安定因素,不难看出,问题的症结还是基层问题。班子软弱、涣散势必影响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而引发各种矛盾的激化,因此,要想求稳定、求发展,首先必须搞好农村的班子建设,解决有人管事、有人办事的问题。只有班子建设好,才能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才能保证党的各项富民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才能逐渐消除宗族派

别、化解矛盾、凝聚民心。只有班子建设好,才能有能力逐步解决农村悬而未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消除一些群众的不满情绪。配强村两委班子并发挥其积极作用,这对于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确保长治久安,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配齐配强村治保主任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

农村治保会在维护农村稳定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治保会能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纠纷,避免事态的扩大。农村许多小的矛盾纠纷,在治保主任的三言两语劝说中就能得到解决。但是有些村队就不太重视治保会的建设,许多村的治保主任都是村干部兼职,由于村里工作头绪太多,村委换届选举后,许多村又按照上级的要求,实行书记主任一人兼,人手更紧,造成顾此失彼,还有的村干脆就不设治保主任,造成治保会的工作空档。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村治安工作的开展。配齐、配强治保主任,是适应当前农村治安形势的重点需要。

(三)法制教育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

新形势下,农村的法制教育工作必须纳入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制度、强化措施、付诸实施。我们要求人民群众遵纪守法,首要的问题要解决人民群众懂法的问题,只有懂得了法律,才能逐步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逐步树立起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对群众进行普法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强乡镇、村基层两级干部的法制修养,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逐步树立起依法行政、勤政为民的自觉性,以规范的言行影响群众、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四)坚持打击违法犯罪是农村长治久安的重要手段

要根据农村治安的特点和规律,始终坚持严打方针,把打击重点对准严重威胁群众安全感的杀人、绑架、抢劫犯罪以及危害农业生产、侵害农民合法利益的盗窃牲畜、农用机械、破坏电力设施的犯罪活动。对那些横行乡里、无恶不作、欺压群众的流氓恶势力,要敢于碰硬,毫不手软地坚决将其打掉。同时,要及时妥善地查处各类治安案件,防止“民转刑”案件,进一步稳定农村治安,为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基础。

(五)进行专项治理是整治混乱村庄的有效途径

治安问题突出和集体上访案件多发生在混乱村庄。其特点是由于“两委”班子涣散、村务财务混乱、宗族派性严重等引起的干群矛盾突出,治安秩序不好,对这些不安定因素,要采取综合措施,对治安混乱村庄进行集中整治。一是由乡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和部署,综治委牵头,指导协调政法、组织、民政、信访等多部门参与,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队,进村入户,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限期整改解决问题。二是坚持“班子、经济、治安”一起抓,从解决班子入手,把解决治安、信访问题与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实行“五位一体”综合整治。三是坚持“先治理、后规范”。在治乱的基础上,整顿班子,建章立制,实行乡镇村两级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周边治安秩序和企事业内部管理,形成“以外保内、内外结合、工农一体”的治安防范新体制。

(六)加强治安巡逻,实行群防群治是预防犯罪的有效措施

在当前社会治安形势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农村的治安巡逻工作仍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根据各村的经济、治安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常年坚持多种形式的治安巡逻。可义务轮流,也可集资固定专人。经济状况好的可进行有偿承包、经济基础不好的可推行户户联防。这种原始的却富有成效的群防群治办法,效果明显,事半功倍。

(七)强化治安管理是维护农村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

篇3:农村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一、基本情况

来宾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 是2002年12月28日新设立的地级市, 辖四县一市一区, 全市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260万人, 其中壮、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75%, 女性人口115万人。

从6个县 (市、区) 26个乡镇中随机对130名农村妇女进行抽样调查的情况来看:从事种植业的104人, 从事养殖业的55人, 从事加工业的9人;2011年家庭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下的有42人, 5000~6000元的有52人, 6000元以上的有36人;近两年参加科技培训均达2次以上, 掌握2~3项实用技术的有105人, 占80%以上。获得农民技术员职称的有44人, 占33.8%, 绿色证书的有43人, 占33%;参加经济合作组织的有54人, 占41.5%;参加“美德在农家”活动的有66人, 占50.7%;知道六合彩危害的有118人, 占90%;参加民主选举等政治活动的有121人, 占93%。

二、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式

(一) 积极参与农村经济建设,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

在发展生产中, 来宾市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参加“双学双比”活动, 主动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在生态农业、畜牧养殖、庭院经济、特色经济和推广科技新品种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她们在各级妇女组织的带领下,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以独办、联办、合伙、租赁、承包等方式大力创建妇女科技示范基地, 创办各类实体及“妇”字号基地, 组建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等组织, 充分依托这些阵地, 广泛开展技术、信息传播, 组织营销等活动, 并在其中增加收入, 发家致富。

(二) 积极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来宾市各级妇联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参与“美德在农家”、“五好文明家庭”、“不让毒品进我家”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系列活动, 培育了一大批活跃在乡村的巾帼文明队、乡村歌舞“妈妈”队, 走村串巷用山歌、快板等形式宣传科学、法律知识, 宣传抵制六合彩、封建迷信和邪教组织, 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精神文明活动, 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

(三) 主动参与民主政治建设

在推进村级民主管理的进程中, 农村妇女成为民主管理中最为活跃的重要力量。在2011年“两委”换届中, 来宾市共有1490名妇女进入了村级党组织、村民委领导班子, 全市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的比例达到85%以上。在村民民主选举等政治活动中, 广大农村妇女踊跃参与, 仅在这次调查的对象中有93%以上的农村妇女参与民主选举等政治活动, 广大农村妇女的民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

三、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一) 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通过大力加强实用新技术的培训, 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和开展“三送” (即:送知识、送法律、送人才) 下乡活动, 组织各类农技、医学、法律等专家到镇、村开展下乡活动, 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婚育、禁毒防毒、反邪教反迷信、农村环保等知识, 使妇女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据统计, 目前来宾市累计有女农民技术员1643人, 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村妇女有10784人。

(二) 培育了一批“懂市场、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妇女新型实用人才

通过加大对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 在农村成立各种种养协会, 培育了一批农村妇女新型实用人才。通过她们的带动, 广大农村妇女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大大提高, 形成“一带十、十带百、百带千”的效应, 扩展妇女群众的致富面。目前, 来宾市农村以妇女为主经营农户, 年纯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有280户, 达30万元以上的有98户。她们中的大多数人已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如:合山市陈国娟和武宣县覃兰英等女经济能人通过引进花边加工项目, 创办了花边加工基地, 采取设加工点、领料点, 帮助来料加工的形式, 并聘请花边加工技术员到各乡镇举办培训班, 带动了当地群众3万多人参与花边加工创业, 仅花边加工月增收近300元, 使广大妇女群众既学到技术, 又增加收入, 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涌现了全国十大女农民———卢玉泉、陈利新等一批农村致富女能手。

(三) 培育了一批巾帼科技示范基地

结合“党建带妇建”工作, 把创建“妇”字号经济实体和农业科技培训基地的建设, 纳入到党员联合体基地的建设中, 党妇基地同建设、同布置, 采取以独办、联办、合伙、股份、租赁、承包等方式大力创建妇女科技示范基地和经济实体, 培育了一批影响大、效果好的“妇”字号基地和妇女经济联合体、协会, 不断壮大农村妇女经济合作组织规模和实力, 做到县、乡、村都有示范基地,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目前, 来宾市共建立巾帼科技示范基地392个, 创办各类实体563个, 既为妇女发展生产、促进就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又实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为农村妇女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 缺乏资金支持, 发展生产后劲不足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 农村妇女获得经济扶持较少, 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许多刚刚起步的农村致富女能人产业规模小, 往往由于资金缺乏而不能把产业做大做强。此外, 小额信贷的数额较小难以满足农村妇女扩大生产的要求, 资金不足成为农村妇女扩大经营规模和经营领域的一大障碍。

(二) 缺乏技术帮助, 增产不增收

农村妇女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对农业的种植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沿袭传统的种植方法和种植品种, 农村妇女虽然经过经验积累, 很多也是种植的好手、能手, 但由于缺乏新技术, 农产品跟不上市场的需求, 即使作物丰收了, 收入的增幅也很低。

(三) 信息闭塞, 缺乏致富门路

来宾市是一个在农业县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城市, 自然条件差, 各种自然灾害频繁, 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农业人口多,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相当一部分村屯还没有通路、通水、广播电视, 宽带还没有村村通, 农村妇女只能通过会议传达、发放资料、宣传车等传统的方法获得信息, 信息量不足和信息传达的不及时,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发展。

五、加强来宾市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一) 加强培训, 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

要针对不同对象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教育培训, 提高农村妇女的素质。要创建基层农村妇女科技培训学校, 建立健全好市、县、乡、村四级科技培训网络, 加大对广大农村妇女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 拓展培训方式和内容, 采取理论培训与实地操作相结合, 组织相关专家深入到田间地头等多种培训方式, 使培训更加生动、具有实用性。同时, 要注重培育一批女致富带头人、女经纪人,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更广泛地带动农村妇女共同致富。

(二) 健全服务机制, 营造有利于农村妇女发家致富的环境

一是要提供良好服务。有关部门要在项目资金安排、技术扶持、信息服务等方面对农村妇女发展予以大力支持, 引导农村妇女发展优势产业, 帮助女致富带头人组建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 引导广大妇女走自愿入会、自我经营、自我发展、联合壮大之路。二是要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对一些有地方特色, 有市场潜力的短、平、快, 且投资总量不大的项目, 应尽快立项扶持, 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引导农村妇女树立大市场、大农业、大发展意识, 重点培植规模户, 发展专业村, 带动二、三产业发展, 为农村妇女提供就业和创业机会。继续深入开展妇女小额信贷工作, 为农村妇女发家致富提供资金保障。

(三) 创建新组织, 发展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随着经济的发展。要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市场的矛盾, 提高妇女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就要推广标准化生产的新科技、新技术, 促进农村妇女转变传统生产方式, 走“出入自由、权利义务平等、民主管理、自治独立”的经济合作道路。积极推广“妇代会+协会”的模式, 扩大培育巾帼科技示范基地, 不断壮大农村妇女经济合作组织规模和实力, 在创建新组织的实践中, 实现多种目标的互动共赢。

(四) 弘扬新风尚, 丰富新农村文化建设

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 帮助农村妇女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移风易俗, 陶冶情趣, 通过“富裕在农家、美德在农家、欢乐在农家、和谐在农家”活动、“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姐妹手拉手, 致富路上一起走”等活动, 以促进和谐村镇的建设, 全面提升来宾市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摘要:文章基于来宾市丰富的农村妇女劳动力资源和她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的历程, 通过调查研究对来宾市农村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方式、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和分析, 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对来宾市农村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发展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义。

篇4:农村社会养老模式调查研究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模式选择;服务

我国目前农民的养老保障仍以家庭养老为主,将逐步向社会化养老为主转变,在不超越经济条件许可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具有现实意义。

调查研究以淄博职业学院附近的南营村为例,验证了目前农村社会养老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通过调查,阐述了中国农村养老的现状,揭示了中国农村养老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并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作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途径。

一、南营村养老模式的问题

(一)单一家庭养老模式存在缺欠

南营村依然以家庭养老为主。“养儿防老”这一观念在该村依然盛行。绝大多数家庭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孩子的身上,没有为自己将来养老做打算的意识。到了老年,很多人丧失继续操持农活的能力,尤其是高龄老人成为明显的弱势群体,加上自身积蓄不多或没有积蓄,从而不得不依靠子女来维持生活。然而农村经济来源单一,农民增收难度大,使得单一家庭养老矛盾突出,引发不少家庭矛盾和冲突。

(二)“空巢老人”问题突出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有人用这句话来形容空巢老人的独居生活。在现在这种竞争压力很大的社会环境下,好多人都自顾不暇,更很难抽出时间来照顾老人了。

(三)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单调

当前南营村的公共文化活动匮乏,老年人的闲暇时间多数只能通过聊天、看电视、赶集等方式打发,精神文化生活单一,而其中以空巢留守老人的精神孤独更为严重。

二、南营村养老模式问题产生的因素

(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

这是促使家庭养老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在城镇化进程中,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更,弱化了土地保障作用,促使了社会养老方式的产生;另一方面,工业大生产劳动方式的重大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者作为养老义务承担者的角色,家庭赡养和生活照料功能随之受到减弱。

(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增加,商品性支出增大

这改变了老年人供养以实物支付为主的传统方式。子女对老年人的供养主要表现为货币支出。这使老年人供养状况直接受子女货币收入的影响,缺乏了稳定性。

(三)家庭规模小型化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家庭“421”人口结构的形成,家庭小型化也在农村发展。独生子女夫妇须同时照顾多位老人,生活压力不断增大。而已婚子女与老年人分居现象逐渐增多,老年人单身户或一对老人夫妇比重提高,丧偶老人群体及与子女分居的老人等特殊群体不断增加,这些纯老户与特殊户老人群体,在居家养老方面也就出现了困难,需要社会予以关怀。

三、对改善当前养老模式存在问题的建议

第一,改善单一家庭养老模式,建立适合农村养老的多元化老人生活照料体制。具体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集中供养方式。主要针对高龄老人及有特殊困难的老人。他们之间将有部分人住进敬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设施,生活照料由老年服务机构承担下来,由老人或家庭提供一定的费用。另一种是社区服务方式,由社区老年服务组织为主提供服务人员进入家庭服务。居家养老模式将居家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使老年人既能继续留在熟悉的环境中,又能得到适当的生活和精神照顾,免除了后顾之忧。

第二,建立健全农村老年医疗服务保障体制。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类别的医疗保障制度,尤其要鼓励农民互助共济兴办合作医疗,确保农村老年人享有保健医疗,提高老年老年人健康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

第三,建立老年精神生活体系。以乡村为单位,建立老年文化、体育、教育、娱乐活动场所。全面考虑老年人的需求,社会的多元化决定了养老需求的多样化,一方面,针对老年人的不同生理需求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另一方面,对老年人的需求由开始的注重经济、生活和医疗保健逐渐开始转向全方位的照顾,特别是精神慰藉方面,更注重对老年人心理和情感上的关怀,追求老年人生活的更加充实和老人的情感需求满足。如让老年人重新回归家庭,倡导居家社区服务的养老模式,鼓励老年人重新就业、参加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各类公益性活动等各种措施鼓励老年人回归社会。

四、结论

综合考虑我国养老的经济实力、人力资源、文化传统及亲情、空间、服务和需求等一些因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我国应构建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运转协调、服务高效的新型老年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和养老服务模式。该模式具有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等特点,是目前中国养老模式合理的历史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陈丽娜,赵桂英.借鉴国外经验,构建中国养老模式[J].衡水学院学报,2011(13).

篇5:农村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09级电器类专业,姓名:陈朝明 学号:0905076039 摘 要:为了完成此次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我特意到了合肥市新农村建设比较好的乡镇长丰县杜集乡。首先在该乡团结村进行了深入调查,访问了这里的村民和村支书。接着又到乡政府里访问了尹华光书记,他向我详细的介绍该乡情况又推荐我到沛河鸟岛调查。在鸟岛上认识到生态旅游时这里的经济带动和环境保护的一把利剑。在离鸟岛不远的‘五七干校’中更加加深了此认识。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长丰杜集乡,经济发展,生态旅游

正 文: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为了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调查,我特意赶往长丰县杜集乡参观和调查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后,来到了生态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人文历史文化独特的杜集乡。到达这里时后让我十分惊讶,这里乡村十分优美,道路整洁干净。香樟树,白玉兰沿街而立。彩砖带铺在路的两方。在街道三角地带还有绿化草坪。闹市步行街上人来人往,只见各个农民们满载而归,各个兴高采烈。

为了对新农村建设有更好的调查,我来到了合肥市民生工程,合肥市新农村建设示

范村,杜集乡团结村。到达这里,第一眼就让我震惊了。眼前沿道整齐的一排排二层小别墅竟然就是这个村村民的住房。前往仔细调查得知,这个村不仅拥有华丽的小别墅,而且家家使用到了沼气。全村的污水都进行了无污染化集中处理。对于以前存在的农村厕所问题,我又了解到现在的该村都进行了“三格式”卫生厕所改造。这就彻底解决了从前的农村厕所不堪入目的现象。一位在门前晒太阳的老大爷说道“现在我们村庄环境比以前好多了,水泥路通到家,方便多了。”他说自己今年58岁了,一直生活在这村。以前的村里都是泥土路,路旁边是污水横流、杂草丛生还有一到晚上就蚊子乱飞,卫生条件极为差劲。不过在2008年县里在村里规划投资30多万元进行移民村庄整治后,现在团结村有村民400多人,家家多有门前路、下水道,并且用上了自来水,门前还有桂花树等绿化措施,路边还有太阳能路灯,天黑再也不怕路滑了。在该村的村支书那里了解到,该村有100多户,这里曾经是“空心村”。然而近两年来,伴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乡里根据现状,决定结合土地复垦,建设中心村,拆并“空心村”,整出土地来,用土地换小洋楼。

接着我又到了乡政府那里去了解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杜集乡乡政府的负责人介绍说这一年来,杜集乡文明乡村建设工作以新农村建设方针为指导,以城镇化建设、农业与工业相结合建设、文明生态建设、第三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为抓手,以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指导,开拓进取,努力工作,科学规划,努力打造文明和谐新杜集。现在的杜集乡新农村建设工作让人刮目相看:有较大的集市如杜集、隆兴、刘兴、明城寺四大集镇,那里有着全乡优质的无公害农副产品。比如牧康山羊、三元杂交猪、花生、绿豆、豇豆等优质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销住全国各地。集市的繁荣,工业的兴起不仅使杜集群众生活富裕起来,而且也为杜集集镇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杜集乡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有美丽的翠月湖,羊荒林场自然森林公园和著名的沛河鸟岛。

通过该负责人的介绍,我去了沛河鸟岛调查有关情况,在这之前我找到了曾经的高中同学来作为我的地导。沿着杜沛路前行不远,便可以看到成片的树林,“鸟岛就在那里面了。”同学说到。

由于天阴,地处荒沛河中游、三面环水的鸟岛水雾袅袅,有些世外桃源的感觉。在这几十亩的土地上种满了榆树、槐树、椿树、杨树、银杏等树木。鸟岛上除了一小片菜地外,几乎没有人工雕琢过的痕迹。“你抬头看看,树上全是鸟窝”,我在同学的指引下抬眼望去,果然发现很多树上都筑有鸟窝,有的树上还不只一个,鸟儿都快把窝筑成“小高层”了。“冬天刮风还吹毁了很多鸟窝呢,本来更多”,他又告诉我说,每年4至9月间,各种鸟类如灰喜鹊、啄木鸟和猫头鹰等多种鸟类在此栖息,“如果你在夏天到这的话这里满树肯定都是鸟,各种叫声非常好听。”不过即便如此,我仍能听到鸟岛里有不少鸟儿在鸣叫。

生态旅游,即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又保护了当地的环境。这是我的最大的感受和认识。下面一个地方更加加深了我的这个认识。

在鸟岛南约一公里处,是原合肥市‘五七干校’旧址,承载着一段峥嵘的历史。查阅资料得知五七干校始建于1966年,1978年移交长丰县管理。原占地1300多亩,设有大礼堂、食堂、会议室、阅览室、干部宿舍等设施,当时拥有干部职工400余人。在校内感受最大的就是环境优美,像是有关‘文化大革命’电视剧里的场所。“当年合肥市的许多干部职工为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纷纷从机关、学校、工厂来到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学习劳动,接受锻炼。现在,杜集五七干校大礼堂、会议室、阅览室、干部宿舍等旧址保护相当完整。同时,这也是全省第一家将昔日干部训练营改变成今朝休闲旅游地的地方。”一位负责人介绍道。

结 论:经过近十天的时间,使我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多有了一个叫深刻的认识,其中有一些还发生了明显地改变。我学会了怎样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论思想去思考问题,去做出决定。社会实践,让我对社会有了一个更深刻地了解。初步认识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明白了一些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我不断地用马列主义来充实自己的思想,使我的社会观有了一个飞跃地发展。思想上初步具有了社会主义先进性。劳累,汗水,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社会实践,真的很锻炼人!

致 谢: 对有助于本项目所开展工作的其他人员表示感谢,对实践地点的尹华光领导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对给予理论指导的尚卫老师和协助开展工作的崔兵兵同学表示感谢。

篇6:农村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一、“放飞孩子的梦想,托起明天的太阳”主题班会。

在班会上,我主持的专题叫“美丽照片,精彩北京”,做这个活动我的初衷是想借照片展示给没到过北京的山村孩子们一个感性的认识,那些照片都是我去下乡之前亲自到北京各大景点拍摄的(包括******、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故宫、中央电视塔、中华世纪坛、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我的这个专题在班会上是第一部分。当我给孩子们一张张地做讲解的时候,孩子们那种渴望知识的眼神深深的打动着我、震撼着我,勤奋、刻苦、努力、上进是在场的每一个孩子都具备的,从他们那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里,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

和孩子们一起的几个小时里,我过得快乐而充实,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当学生代表给我们佩带红领巾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激动的程度不比我第一次带红领巾的时候差;当孩子们用洪亮的声音唱着《好一朵茉莉花》时,我不知为什么,也许是一种冲动。我的眼睛开始模糊了,我想我真的是被他们感动了,被他们的纯真、活泼、朴实感动了。

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我真正到了“从绝望中寻找希望”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让我感觉到我的做法是对的,如果这次活动能增强他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那我们的这个活动就算是成功了!

我们的这次活动得到了当地领导、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其实我们的活动时间是有所改变的,不是严格按照计划的。计划是到达的第二天开展这个主题班会的,但我们到达的那天已经是晚上六点了,食宿问题还没有安排妥当,所以第二天开展活动的条件根本不具备,我们就马上开会,一致通过决定第三天再做。实际证明,我们的调整很正确,主题班会因为准备的充分,所以开的很成功。这也告诉了我们在以后的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计划是很必要的。

二、走访农民,寻找科技带头人。

为了尽快了解旧堡村,我们第二天一大早就和村干部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的地点就在村委会,形式很简单,但内容却很充实。

村干部介绍说:“旧堡村共一万三千亩耕地,二十六眼机井,平均三、四亩地就有一眼井,不算缺水。种植的主要作物是玉米,其他还种一些蔬菜,象豆角,西红柿什么的。养殖业也不算发达,正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还没有形成什么规模,主要品种比较单一,就猪、牛、鸡等传统品种,特种养殖还没有。”

我是农大东区学机械的学生,这次下乡的目的有一个就是调查一下农业机械在农村的普及程度和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机械。但当我问到这个问题时,村干部很干脆的回答:“我们村根本不存在农业机械化,一切农活全部由农民手工去做,完全是原始的东西,不存在什么机械化。”当时我真的很惊讶,问他们为什么不用一些机械代替人来做这些重复性很强有很繁重的时,他们是这样回答的:“如果都机械化了,那不就有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了?”我想农民他们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也许他们就是这么认识的,我们的任务是来调查的,在短短的几天里,我们不可能改变他们的,就没有在往下追问。

上一篇:销售数据年终总结范文下一篇:招商引资推介会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