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用卡比较

2024-07-02

中国信用卡比较(精选6篇)

篇1:中国信用卡比较

中国银行业信用卡业务比较研究

西城支行时偲巍

工商银行信用卡业务综合分析

2009年,工行加快银行卡业务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加强市场拓展,各项业务发展迅猛,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2009年末,工行银行卡发卡量2.9亿张,比上年末增加5078万张。全年银行卡消费额14979亿元,比上年增长88.1%;银行卡业务收入94.08亿元,增长30.7%。

银行卡业务收入94.08亿元,增加22.09亿元,增长30.7%,主要是银行卡消费额大幅增长带动消费回佣和分期付款手续费等收入增加,以及银行卡年费收入随发卡量较快增长而增加。

中国工商银行2009年银行卡业务经营数据

数据来源:中国工商银行2009年年报 整理

1.工行信用卡发展优势

工行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和最早开办信用卡业务的银行之一,信用卡业的发展具有许多突出的优势:

1、丰富的客户资源:拥有299万法人客户和1.85亿个人客户;个人贷款客户数472万户;个人金融业务高端产品一理财金账户客户总规模超过381万户。只要对此客户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必将极大地促进工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2、庞大的营销网络:工行拥有16232机构,遍布国内城乡各地,以及38万员工。只要充分

发挥此优势,工行将拥有非常强大的信用卡营销网络。

3、领先的科技水平:工行的科技力量一直引领国内同业,甚至与世界大银行相比也毫不逊色。工行信用卡业务所采用的VPLUS系统,是国际上最先进和成熟的专业信用卡系统之一,该系统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实现各种功能和数据加工,为信用卡业务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工行的EMV迁移工程也走在全国前列。

4、雄厚的资金实力:工行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且同时在香港和内地上市,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对于信用卡这种高投入的业务将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5、深厚的客户关系:工行长期为国内广大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备受客户的信赖。工行信用卡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企业批量办卡、代发工资、代收公用事业费等方式,使得信用卡客户与工行的联系更加密切,增强了客户的转换成本,提高了客户退出壁垒,客户关系较为牢固。

2.工行信用卡发卡渠道策略

工行目前的发卡营销渠道主要是网点人员模式,其它模式基本上尚未开展。网点营销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因为大部分的银行客户资源都掌握在各支行网点的手上,只要充分发挥网点的积极性,使之加强客户资源的信用卡营销,则网点将成为效果最为显著,成本最低的营销渠道。例如公务卡,工资卡等批量发卡都是依靠网点人员的营销得以实现。这个渠道发卡量的在总发卡量中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

工行2010年虽然也开展了网上信用卡申请业务,但是由于发卡风险和政策的影响,大多只能申请额度在人民币1万元以下的卡片,而且卡审批的速度相对于传统申请渠道也没有优势,所以对于一般客户而言并没有太多的吸引力。就桂林西城支行营业部这半年来领卡情况看,只有一张卡是通过网上申请的。

3.品牌建设方向

本,工行社会影响最大的品牌建设是亚运卡系列。中国工商银行作为第16届广州亚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中国工商银行亚运信用卡(工银亚运信用卡)是中国工商银行与广州亚组委合作发行的全国性联名信用卡。并举办了“工银亚运信用卡系列促销活动”。在今年亚运信用卡营销过程中,工行利用好了独家发行亚运信用卡的绝佳机会,充分发挥网点阵地营销的作用,通过在大堂摆放宣传折页、发放宣传资料、柜面推广等多种宣传方式,在营销过程中大力宣传亚运信用卡时尚动感的亚运吉祥物卡面、既实用又有收藏价值的品牌特色,吸引客户办理使用。同时,运用亚运灵通卡和亚运信用卡组合销售的方式,积极开展“1+4”(即1张亚运灵通卡+4张亚运信用卡)组合营销,大力促进信用卡发卡。

建设银行信用卡业务比较

2009年中国建设银行银行卡业务发展迅速。借记卡发卡总量2.52亿张,数量较上年略有下降,但质量有所上升,主要是由于建设银行对睡眠卡进行了清理,使运行效率大幅提高。借记卡消费交易额7906.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7.24%;实现手续费收入45.36亿元,较上年增长14.76%。理财卡发卡总量达489.50万张,较上年末新增122.54万张。信用卡新增553万张,发卡总量达2424万张;消费交易额2927.81亿元,较上年增长85.41%;贷款余额达363.32亿元,较上年增长58.49%,资产质量保持良好。

银行卡业务手续费收入91.86亿元,较上年增加20.33亿元,增幅为28.42%,其中,贷记卡收入增速达83%。

目前中国信用卡尚未形成独立品牌,9成以上的信用卡客户认为,信用卡品牌就是银行品牌。本次研究中,当让信用卡客户选择能代表银行品牌图片以及能代表该银行信用卡品牌的图片时,九成以上的信用卡客户为银行品牌与信用卡品牌选择了同一张图片,他们认为,信用卡品牌与银行品牌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信用卡品牌就是银行品牌。可见,信用卡品牌尚未形成独立于银行品牌的特色。

因此建行在09年推出了“冠军足球信用卡”,该卡由建设银行与意大利AC米兰足球俱乐部、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和巴塞罗那俱乐部、英格兰利物浦足球俱乐部合作发行。冠军足球信用卡是银联标准人民币信用卡,以套卡形式发行,包括冠军足球标准卡和冠军足球俱乐部卡--AC米兰足球卡、皇家马德里足球卡、利物浦足球卡。

这套联名卡是目前建行的重要品牌建设产品,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与其他信用卡的同质化。提供了“梦想今日成真”、“共享胜利喜悦”、“正版积分礼品”和“珍藏纪念卡册”等特色优惠活动:“梦想今日成真”幸运抽奖活动提供每年赢取欧洲观赛、俱乐部参观、球星签名纪念品等珍贵名额机会;“共享胜利喜悦”尊享伴随俱乐部比赛胜利积分加倍礼遇;“正版积分礼品”即刷卡消费积分可兑换正版球衣、战靴等俱乐部纪念礼品;刷卡达3万元以上,可获赠建行独家发行极具珍藏价值的《冠军足球信用卡典藏纪念册》。这些活动对于足球迷这一基数较大的目标客户群体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在媒体上的宣传也很有话题性。

目前建行信用卡最大的劣势是网上银行的U盾介质不能使用于信用卡,并且每日最高付款额度只有500,安全性和便利性比较差。而且消费500元以下是没有短信的,如果要开通收费0.15每条或3元一月。这两点是建行信用卡比较大的缺陷。

交通银行信用卡业务比较

交通银行公布的2009年第三季度业绩告显示,交通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达86.6%。而据交通银行相关负责人透露,交行太平洋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超过1300万张。截至2009年9月末,在册卡量市场占比近9%,并在2009年第一季度首度实现当期账面盈利,较原计划提前18个月达到盈亏平衡。

截止2009年末,交通银行信用卡累计发行突破1500万张,全年消费额突破人民币1600亿元。

交行信用卡的优势主要有3点:1.申请门槛低,提额较快;2.支持支付宝,网付限额高(10000元)。3.招行信用卡还有上门办卡服务,更加方便客户。

最有特点的产品就是Y-POWER信用卡

交通银行太平洋Y-POWER双币信用卡的初始信用额度统一从人民币5000元起;定期对持卡满6个月的持卡人进行额度调整,调整额度幅度将视持卡人信用额度和分期付款的使用率而决定。

交通银行太平洋Y-POWER双币信用卡的取现额度为信用额度的100%。使用交通银行太平洋Y-POWER双币信用卡在境内取现,手续费一律为5元/笔;境外取现收费标准同现有交通银行太平洋双币信用卡收费标准。

凡持交通银行Y-POWER双币信用卡刷卡消费单笔达500元或美元60元,则可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电话申请6期、9期、12期、18期、24期分期付款。

Y-POWER信用卡是交通银行特别为年轻一族打造的双币信用卡,特别适用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只要持卡人是2003年以后毕业的全日制专科、本科大学生,有稳定工作,年龄不超过30周岁,凭身份证就可以申请了。适合收入不高但消费能力强的年轻人救急。

2010年交通银行作为2010年世博会的商业银行全球合作伙伴,推出交通银行世博信用卡。交通银行世博主题信用卡自2009年4月21日面向全国正式发行,累计发卡量继2009年12月19日突破100万张大关后,又在 2010年7月28日突破200万张,成为交行信用卡中心以最短时间突破百万发卡量的卡片,成为联名卡的又一成功实例。

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比较

2002年12月,招行率先在业内推出国际标准双币信用卡,并且快速取得了信用卡市场的领先地位,截至2009年末,招商银行累计发卡量突破3000万张,当年信用卡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从整体经营情况来看,各项指标表现良好,尤其是在全国各大核心城市,招行信用卡的卡量和交易量都名列前茅,信用卡流通卡月平均交易额较2008年有显着增长,对信用卡盈利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总体而言,招商银行信用卡经营正在逐步向规模、质量、效益均衡发展的目标迈进。

截至2009年12月底,招行信用卡累计发卡3073万张,当年新增发卡347万张,累计流通卡数1728万张,累计流通户数1160万户,本年累计实现信用卡交易额人民币3008亿元,流通卡每卡月平均交易额1471元,循环信用余额人民币134亿元。信用卡计息余额占比由上年末的37.34%降低至33.50%。信用卡循环客户占比为22.67%。信用卡利息收入23.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5.31%;信用卡非利息业务收入人民币25.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07%。

在股份制银行中,招行的信用卡业务发展最引人注目,在招商银行卡发展过程中,持续的创新不仅有效提升了银行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同时,招商银行和有关方面也通过创新努力构建银行、持卡人、商户和有关机构等各个主体的和谐共赢关系。

招行一是大力拓展各种交易和服务渠道,使得客户使用银行卡更为便利。招招商银行致力于通过网络、电话这样新的技术渠道的创新来完善银行卡的服务功能,“一网通”网上银行、“财富账户”基于互联网提供了个人理财的新渠道和平台,“快易理财”则通过电话实现了复杂的人工交易功能。这些“虚拟银行”不仅大大降低了银行的服务成本,而且让人们轻松惬意地使用银行卡,方便快捷地进行个人理财。

二是通过银行卡的客户细分,不仅有效提高客户贡献率,而且业务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比如招商银行的“金葵花”服务体系,早在2002年10月,招商银行面向资产50万以上的中高端客户推出“金葵花”理财服务体系,使得“金葵花”理财成为国内第一个面向高端客户的金融理财服务品牌。,“一对一”理财顾问服务是招商银行“金葵花”理财的核心。每一个高端客户都能得到专职的客户经理服务,除了传统银行业务以外,客户经理可以为客户

“量身定制”各种理财建议、理财产品组合,以及提供丰富的外汇、基金、证券专业投资资讯,还能够为客户进行中长期的专业理财规划。符合条件的高端客户都能够得到一张“金葵花”贵宾卡,凭卡可以在招商银行全国任何网点享受贵宾待遇,包括免排队、享受贵宾室或专用窗口服务、汇款手续费减免、全国特约商户的优惠消费活动、24小时全国紧急支援服务等各种贵宾客户的专属增值服务。

而2008年招商银行针对对高端客群进行了更深入、精细的再划分,再度领先业内首推国内最顶级的无限信用卡。无限信用卡主卡每年收取10000元的年费,在发行模式上更是在国内首个采用主动邀请式的限量发卡模式(即只有收到招行邀请函的客户才有资格申请)。

招商银行无限信用卡持卡人可享受“私人专属”、“尊崇专享”的服务,包括商旅(国内最完整的航空公司里程兑换计划;机场贵宾厅要客服务;首创国内3000万最高航空意外险等)、医疗(全球医疗救援;顶级医疗机构免费检查及肿瘤筛检等)、理财(免费理财服务咨询;私人银行上门服务等)、社交(顶级会所VIP礼遇;派对沙龙等)及全年200场一流球会的高尔夫专属联谊赛畅打等。该卡以“旅程无限”、“关爱无限”、“品味无限”、“专业无限”、“红火无限”和“服务无限”等为切入点为持卡人全方位度身打造,不仅提供了覆盖面最广、地位最尊崇且专业度最高的产品功能,还有全球最佳客服团队24小时守候的最贴心服务,打造出银行卡前所未有的超白金顶级尊崇生活。同时,主卡每年10000元的年费收取标准,加之国内首个主动邀请式的限量发卡模式(即只有收到招行邀请函的客户才有资格申请),不仅实现了对高端客户的最严格筛选,也是首次完全符合了国际上无限贵宾卡的特征要素(即高额年费收取标准、邀请制发卡、私人CLUB方式经营)。而参照国际经验,对于主动邀请的发卡模式,哪些人会受到邀请往往才是引发众人好奇和关注的焦点。

三是通过营销创新,推行积分计划,有奖刷卡,发行联名卡,信用卡的各种分期付款、打折和优惠活动等多种形式,促进银行卡交易额和使用量的上升。不仅持卡人和商业银行获得了实惠,商户和合作方也从中获益良多。

篇2:中国信用卡比较

贸易保险是参加交易的各方为了最大限度地回避交易标的可能发生的风险而进行的先期预防行为。具有现代意义的海上贸易保险发祥于中世纪的意大利,参加贸易的商人自发组织起来,共同投资保险活动,对早期国际贸易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这类保险的形式主要有:货物保险、船舶保险、海上保险等自然险。而本文中所要讨论的是与传统贸易保险所完全不同的信用保险范畴。信用保险最常见的是出口信用保险,世界各国为鼓励出口,专为出口企业提供贸易收汇风险保障而开办了该险种,旨在保证出口企业的正常经营机能。它主要包括以下两类风险:

1.政治风险。又称国家风险。主要指贸易过程中发生的并非当事人责任,而是由不可抗拒原因导致的风险。例如进口国发生国内战争、政治**、进口限制或者禁止、关税上调、外汇交易限制或者禁止等当事人无法控制或影响的国家或政府行为,由于进口国发生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出口国无法出口、不能回收货款,以及海外投资中购买的股票及投资实体等被强制没收等都属于此类。

2.商业信用风险。又称商业风险。主要是指在国际贸易中由于进口企业自身原因带来的危险。例如:由于进口方破产、亏损等经营方面的理由而使货款未能收回,接受买方信贷一方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归还贷款,以及在订立合同并加工制造以后出口之前进口企业破产等原因导致出口中断等所造成的出口风险和损失。

出口信用保险是与贸易信贷、贸易信贷担保并列的三大官方出口支持手段之一,用于帮助企业防范出口贸易过程中的意外和信用风险。投保企业一旦遭遇上述危险,并带来了实际损失,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将支付保险赔偿金,以补偿企业损失。

1919年出口信用保险最早出现在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的英国。目前在一些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程度差异较大。日本目前的承保贸易额大约相当于贸易总额的25%左右,最高时接近30%,在发达国家中属于比较高的水平;发达国家平均大约在20%上下,世界平均水平是12%左右。而我国仅仅停留在1%的低水平上,甚至远低于韩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二、日本对外贸易保险体系发展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

日本在战后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对贸易保险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条文加以保障,并通过对相关管理机构的不断改进来促使其运作的高效和顺畅。所以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成果显著。1950年3月,日本通过了“出口信用保险法”和“出口信用保险特殊会计法”,建立了总的出口保险体系。从当年的6月起开始正式实施。1951年11月,建立了“出口收益保险”。1953年8月,“出口信用保险法”和“出口信用保险特殊会计法”被改名为“出口保险法”,并建立了“出口单据保险”。1965年4月,建立了“出口保险促进协会”。1970年5月,建立了“海外投资保险”并加入了伯尔尼公约组织(Beme Union)。1974年5月,建立了“汇兑风险保险”。1977年4月,建立了“出口债券保险”。1987年3月,“出口保险法”被改名为“贸易和投资保险法”,建立了“提前支付进口保险”和“中间贸易保险”,引入再保险业务并在外国建立保险机构。1989年8月,建立了“日本贸易和投资保险组织”(YTIO)。1991年8月,建立了“短期综合保险”。1992年10月,建立了“一般贸易保险”。1993年8月,建立了“海外未定用途贷款保险”。2001年4月,建立了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出口和投资保险组织(NEXI)。[!--empirenews.page--] 在2001年4月NE,Xl成立以前,日本贸易保险一直属于由政府经营的特殊业务。它由日本经济产业省负责,该部门下设贸易经济协力局及贸易保险课,负责制定贸易保险制度及具体承保、核保和理赔业务,而且代表政府负责协调交易双方的关系并与国外债务国进行交涉。除中央通产省外,地方还设有14个通商产业局,负责地方的贸易保险业务。另外,贸易经济协力局下还设置了保险审议委员会和14个出口商协会,前者负责咨询,而后者则专门负责大量的出口企业的统一保险代理业务。这一点我们在后面还要详细分析。而1989年设立的JTIO则代替了贸易保险课的一些文字处理及具体事务性工作。日本政府既制定政策又负责具体事务,使贸易保险在推行的初期因为有强大的政府支持作后盾而很快取得了出口商的信任,并对贸易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其中的政府和企业合二为一的缺陷也对贸易保险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阻碍。日本政府于2001年4月成立了一个独立的管理贸易保险的机构——NEXI,使贸易保险完全从政府的直接经营中脱离出来。这标志着日本贸易保险组织改革的一个新的起点。NEXI直接运营保险业务的承保和理赔,并将一些与保险有关的具体事务比如海外买主的信用调查、文件处理、保险资料提供及咨询、研究等工作交给JTIO来运作。为了更好地增强自身的抗风险实力,NEXI向日本经济产业省进行再保险。这样一来,日本经济产业省只负责制定保险政策并由贸易经济协力局负责再保险业务,成为一个真正的管理者。

在对日本贸易保险体系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组织:出口商协会。日本现在共有 15个出口商协会,几乎每个重要出口行业都有协会存在,例如:日本钢铁联盟,日本化学制品出口商协会,日本汽车出口协会等。这些协会采用会员制的形式为其成员提供综合保险。即协会成员定期向协会交纳会费和一定数额的保险费,协会则作为保险代理人统一向NEXI购买综合贸易保险,一旦发生贸易风险,该会员即可享受到一定数额的保险补偿。这种制度的好处在于对NEXI来讲,可以有稳定的保费收入,同时可以避免某些当事人在购买保险时经常出现的逆向选择,降低经营风险。对于出口商来讲,平时相对较低的保费支付(他们支出的保费比作为单个企业支付时要小)可以换来风险发生后的大额补偿,即使对某一笔业务比较担心,还可以另外再投保,并不因已经有了这个综合保险而受到影响。所以说它是一个克服保险领域逆向选择问题的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日本贸易保险的一个特色所在。

三、法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

向法国出口商提供信用保险的机构是法国外贸信贷保险公司(COFACE)。COFACE是由法国政府于1946年组建的国营机构,1994年实行了全面的私有化改革。该公司在法国各大区都设有地方分支机构,负责向全国的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服务,在国外通过控股、参股、设立分支机构和合作等方式,在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网络,提供统一的服务。

近年来,COFACE根据实际需要对其所经营的保险业务作了一些调整,其承保范围逐步做到不仅包括传统的短期商业信用风险,而且包括一些国家的政治风险,以及与重复性业务有关的汇率风险、成本上升风险等,并且 COFACE自从成立之日起就代表国家开展出口担保业务,内容主要包括市场开拓保险担保、中长期信贷担保等,主要目的是支持法国企业扩大出口。由于这些公共保险业务风险较大且带有政策支持的特征,私有化后的 COFACE要接受法国经济与出口关系协调部和财政部等有关政府部门的指导和管理并且接受相关国家资金的支持。其主要公共业务有:(1)市场开拓担保。这是法国为鼓励和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出口而提供的政府资金支持,其方式是由政府通过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企业开拓市场的某些行为进行保险,将开拓市场的风险由政府承担,以减少出口企业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降低因进行国外市场开拓给企业财务造成的压力。(2)出口信贷担保。出口信贷担保是COFACE使用政府资金代表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出口信贷提供的中长期信用担保。这项举措大大调动了商业银行从事出口信贷的积极性,达到了为企业融通资金和提高出口竞争力的目的。[!--empirenews.page--]

四、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分析与改进建议

2001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约为5000亿美元,已上升为全球第六大贸易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约占国内生产总值11000亿美元的45%,也就是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外贸在我国国内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与国际经济和政治形势密切相关。怎样更好地保障对外贸易的安全性,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并保持中国对外贸易的稳定性就成为贸易保险的努力方向。

与日本和法国的贸易保险状况相比,我国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要加以改进。

1.立法方面二日本有专门的贸易和投资保险法,对贸易保险的费率、各险种的手续及规则、营运资金不足时借入的款项数额等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而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从1988年起步,到现在为止尚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对贸易保险进行规范。贸易保险混同于其他保险,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予以管辖,而这远不能满足贸易保险的特殊需要。

2.组织体系设立方面。由于贸易保险作为政策性保险,具有特殊性,各国政府都以各种形式进行参与及管理。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日本政府在2001年4月份成立的NEXI,就开创了将政策制定和具体业务操作分离开来的典范。NEXI作为一个独立的管理机构,在执行政府政策的前提下,可以按照企业的自身理念来选择客户并以更高效的服务来获取效益,很好地解决了政府机构效率低下及管理与服务合二为一的缺陷。而法国则在1994年对COFACE进行了全面的私有化改革。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及投资保险从开办之日起就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来负责,而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所产生的风险则由中国人民银行自己承担。这种人为的分割既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不利于信息的共享。因此,在2001年12月18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成立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就显得尤其必要和及时。但应该看到,由于运行时间尚短,转换和交接工作不到位,2001年,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的出口额仅占当年出口额的1%左右,投保企业不足出口企业的8%。

3.承保方式及保费方面。我国的贸易保险险种单一,长期以来只有出口信用保险和投资保险,并且到2001年底,13年中累计承保的出口贸易额仅为180亿美元,相对于巨额的出口贸易值,保险的作用远未充分发挥。这种现象出现的部分原因就是由于我国保险采用一单统保的方式,保费相对较高,造成外贸企业对一些风险较低的业务不愿意参加保险,而风险较高的业务又无处投保现象的发生。反观日本所采用的利用行业协会统一投保的方式,凡协会与JTIO签署的统保保险范围内的所有业务都必须交纳保费,适用险种为贸易一般保险和出口信用保险,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日本贸易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90%以上都来源于这个特殊的保险方式。我国现在依然只接受单一企业单独投保的方式,而且运作成熟的全国性行业协会也非常少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依赖行业协会的力量进行统一保险的方式的引进。另外,我国 1年期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费率平均为1.5%左右,而法国3年期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费率才0.1—1%。[!--empirenews.page--] 4.保险主体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保险发展水平和规模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外贸易主体资格方面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在1998年底以前,私营生产企业并没有外贸经营权,必须通过有外贸经营权的国营企业代理进行进出口业务,这些国营企业由于自身经营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弊端,往往缺乏投保的积极性;而外商投资企业虽然在注册成立之日起就享有自营进出口权,他们一般也会选择比较成熟的本国保险公司进行投保,因此投保主体的缺位是造成贸易保险发展迟缓的另一个客观原因。从1999年1月1日起,我国对外贸经营主体的资格开始放宽,到目前为止,全国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达到3万多家,已经形成多元化的外贸经营主体结构。这就为各种经营主体之间展开竞争,规范经营奠定了基础,也使贸易保险面对一个更有利的市场环境。但同时应当看到,企业贸易保险意识薄弱,国际经营经验不足是我国贸易保险面临的长期问题。

5.国外厂商信用制度建立方面。日本是经合组织和伯尔尼组织及巴黎俱乐部的成员,NEXI从这些组织和其他外交渠道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金融组织(IIF)、经济学家智慧(EIU)、穆迪指数(Moody‘s)和国内的研究机构及其他组织成员处,或通过双边讨论得到关于外国政府、外国企业的信息并建立了相应的信用等级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和及时调整(每一年调整一次)可以有效地降低承保时的风险,最大限度地保留保费收入并对相关外国企业建立长期信用提供了有效的制度约束。而法国在国内有800多名员工从事信息和迫款业务,同时还在6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联盟网络。目前,COFACE可提供世界155个国家3500万个企业的资信信息,不仅为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分析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也使COFACE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信息服务商之一。我国在国外厂商信用体系的建立及国际追偿的合作方面与国外相比有明显的差距。

篇3:中国信用卡比较

现代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一种信用经济, 高度发达的信用体系在防范金融风险、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信用需要以信任为基础, 信任是一种对他人的肯定的预期, 认为他人不是通过语言、行动或决定等行为唯利是图的投机者。信任实质上包含着两个基本因素:熟悉与风险。熟悉对方才能真正地信任对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主要是陌生人之间的交往, 存在投机风险, 因此信用体系对于保障市场交易行为顺利进行事关重大。如果市场缺乏信任机制, 或信用体系被破坏, 很可能会诱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 降低经济配置效率, 2007年金融危机实质上就是信用危机。

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 如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一些国家的信用体系经过百余年的演进历史, 均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虽在信用体系建设的内涵上没有根本区别, 但由于国情和立法传统的差异形成了三种主要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征信公司为主体的社会信用管理模式 (民营征信系统) , 实行的是完全市场化的运作;二是以德国为代表的中央银行建立的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的社会信用管理模式 (公共征信系统) , 是一种主要由政府主导的模式;三是以日本为代表的银行协会建立的会员制征信机构与商业性征信机构共同组成的社会信用管理模式 (社会征信系统) 。

中国目前正处在信用体系建设和发展阶段, 从对美、德、日为代表的三种不同信用体系的特点及其比较中, 我们可以获取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国外信用体系的主要框架与发展模式

(一) 美国信用体系的特点

美国的社会信用体系采用市场驱动型模式, 这种模式是完全通过市场化运作, 征信机构以盈利为目的来收集、加工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 为信用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在这种模式下, 征信机构是独立于政府之外, 以盈利为目的的私营商业组织, 信用信息数据库完全由私有公司组织经营, 征信服务完全商业化。美国的社会信用体系由行业征信系统、信用服务机构、信用需求主体、信用监管体系, 以及信用保障与支持体系共同构成。

第一, 美国的社会信用体系采用以民营商业征信服务公司为特征的完全市场化运作模式。它们的征信服务机构都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民营征信机构。美国有许多专门从事资信调查、资信咨询、信用评级、商账追收、信用管理等业务的信用服务中介机构, 他们都是从盈利目的出发, 完全依市场化原则运作。他们面向全体信用需求方提供信用信息有偿服务, 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信用交易的扩大而带来更多的信用风险。在业务范围方面, 美国的民营信用征集机构在消费者信用信息和企业信用信息的服务方面都有比较明确的界定。如美国最大的三大消费者信用征集机构主要对消费者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并销售信用报告;邓白氏公司主要为社会提供企业信用报告, 很少涉足消费者个人信用征集业务;穆迪、标准·普尔等专门从事证券信用评级业务, 重点防范资本市场的风险。美国信用体系的产生完全是市场的产物, 迎合市场发展尤其是个人金融市场的发展, 两者互相促进。信用体系规范了美国金融市场乃至社会主体的交易行为, 增强了美国社会的透明度, 直接促进了美国的市场经济走向成熟和国际化。

第二, 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是美国信用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信用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 美国有规范和发达的金融市场环境, 其逐步完善的相关信用法律框架为其信用行业的管理提供了保障。美国基本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框架是以《公平信用报告法 (Fair Credit Reporting Act, 简称FCRA) 》为核心的一系列法律, 共17部, 其中“信用控制法 (Credit Control Act) ”在20世纪80年代被终止使用。上述法案, 构成了美国国家信用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法律环境, 而且几乎每一项法律都随着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进行了若干次修改, 直接规范的目标都集中在规范授信、平等授信、保护个人隐私等方面。因此, 商业银行、金融机构、房产、消费者资信调查、商账追收等行业受到了直接和明确的法律规范与约束, 而对征信行业中企业资信调查和市场调查行业则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

第三, 市场主体较强的信用意识和政府对信用行业的良好管理促进了信用体系的发展。在信用信息内容方面, 民营征信机构的信息较为全面, 不仅征集负面信用信息, 也征集正面信息。美国的信用交易十分普遍, 信用作为规范市场和个人经济行为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乃至日常生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几乎没有企业和个人不受“信用”的约束, 即在经济行为上受到“信用”所定义的经济伦理的约束。缺乏信用记录或信用记录很差的企业很难在业界生存和发展, 而信用记录差的个人在信用消费、求职等诸多方面都会受到很大制约。所以在美国生活和做生意, 信用被毁掉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这种信息透明的市场文化反过来也促进了美国信用体系的发展。

(二) 德国信用体系的特点

欧洲是公共信贷登记系统的起源地, 以德国为代表在欧洲广泛使用的信用管理模式是以中央银行建立的公共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的社会信用管理模式, 即主要是以公共信用征集机构为主体的信用管理模式。德国早在1934年就首先建立了信贷登记系统。德国的公共信用征集机构主要是由政府出资, 建立全国数据库, 并组成全国性的征信信息调查网络;征信信息数据主要是由商业银行依法定时提供, 征信产品主要供银行内部使用, 服务于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和中央银行进行金融监管及货币政策决策。只有被授权的中央银行职员, 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被授权的职员才可以使用中央信贷登记系统。

德国公共信贷登记系统的最大特点是进入该系统的单笔贷款都有一个最低的额度限制, 低于此额度的贷款将不被公共信贷登记系统接纳。在具有公共信贷登记系统的国家, 有的只接受完全正面的信息, 如乌拉圭;有的既接受正面的信息也接受负面的信息;只有德国的公共信贷登记系统接受完全负面的信息。这也是德国银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惜贷的原因之一。

(三) 日本信用体系的特点

日本是以银行协会建立的会员制征信机构与商业性征信机构共同组成的社会信用管理模式, 可称为“社会征信系统”。银行协会建立非盈利的银行会员制机构即日本个人信用信息中心, 负责消费者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 会员银行共享信息等。该中心在收集信息时要付费, 而在提供信息服务时要收费, 以保持中心的发展, 但这种收费并不以盈利为目的。与之并存的还有一些商业征信公司作为有益的补充, 如帝国数据银行等。日本的信用管理法律规定并不多, 主要有《行政机关保有的电子计算机处理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贷款业规制法》和《分期付款销售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法》。

日本社会征信系统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根据信息来源的差异建立了不同的征信系统, 其提供个人资信情况的机构主要有三家, 即银行系统的“全国银行个人信用信息中心”、邮购系统的“信用信息中心” (CIC) 以及消费金融系统的“全国信用信息联合会”。全国银行个人信用信息中心采取会员制, 全银协的会员主要是银行、信用金库、信用工会、农协等金融机构和银行系统的信用卡公司、信用保证公司等。信用信息机构的信息来源主要是通过会员提供, 该机构要求会员提供客户的借款情况、账户和信用卡的使用等情况。对借款情况要特别注明贷款的执行情况、还款情况, 有没有提前还款、拖欠债务、呆账、倒闭等, 如遇情况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更改。1978年3月, 日本三家信用信息中心机构之间开始实行信息资源共享, 相互交流信息情报。

(四) 国外信用体系比较分析

不同的社会信用体系发展模式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 均拥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并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补充。

政府驱动型模式的优势是在信用信息数据比较分散或缺乏的条件下, 可以由政府出面来协调社会各个方面, 强制性地向社会各部门征集信用信息数据, 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可集中力量迅速建立起信用信息数据库, 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劣势在于政府不是市场经济中的商业主体, 投资和运维费用较大, 需要政府一定的财力支持, 而商业利益较小。

市场驱动型模式也有其优势:征信企业可以依法自由地经营信用调查和信用管理业务, 政府不直接参与经营, 因而征信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建设数据库和提供服务, 促进了信用服务范围的扩大和信用服务质量的提高。它的劣势一是如果在本地征信制度发展不成熟时, 外国或外地大型征信企业将很容易占领本地的征信市场, 使得本地征信企业和信用中介服务机构难以发展;二是因起步阶段总体投资规模较小、协调力量薄弱, 信用数据库难以归集到必要的信用信息数据;三是起步阶段缺乏完善的信用法规体系, 因为市场驱动型是不断通过试错来完善信用法规体系, 从而使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缓慢。

行业协会驱动型模式的优势是通过行业协会组织建立, 行业内会员比较容易协调, 有利于稳定各方合作关系;通过明确会员的权利义务, 可提高信用信息数据库质量。它的劣势一是行业协会在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影响力并没有出现像日本的情形, 各行业协会发展也存在不平衡性, 导致信用信息不全面和不完整, 难以满足征信机构对信用信息的需求;二是信用信息共享范围较小, 仅限于向协会会员提供信用信息需求服务,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低。

比较美、德、日三国的信用体系, 可见民营征信机构与公共征信机构不能简单地互相取代, 而是在各自范围内发挥作用, 是相互补充的关系。这三种模式对中国信用体系的建设也有许多借鉴意义。

二、中国信用体系及建议

(一) 中国信用体系主要框架与模式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国家有关部门和地区相继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 上海市、浙江省、深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早, 进展较快, 率先在国内取得了一些经验, 形成了较有代表性的信用建设运行模式。

1. 上海模式。

以个人征信为起点、市场化运营为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政务公开, 市政府通过立法, 规定政府部门对社会公开职能范围内应该公开的政务信息, 以供征信中介机构免费查询、获取有关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二是市场化运作, 企业、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征信服务, 均采取公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方式, 政府不直接投资建设, 不介入征信服务;三是政府主导, 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开始就具有强烈的行政色彩。

2. 浙江模式。

以企业信用建设为突破口、公益性服务为基本特征。2002年以来, 浙江省推进“信用浙江”建设, 着力建设企业信用, 社会信用体系框架现已基本搭建, 总体信用环境和建设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形成了“浙江模式”。它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选择企业为突破口带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全面建设;二是形成了全省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两大信用基础数据库, 由事业单位性质的省企业信用发布查询中心统一建设和管理;三是企业和个人两大信用信息系统均为公益性, 目前查询信用信息是免费的, 没有进行市场化服务和运营。

3. 深圳模式。

以市场运作和政府建设相结合为基本特征。深圳市信用建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社会信用体系的综合建设方面: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建设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 形成了较为规范、发展迅速的个人联合征信服务体系, 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由政府部门建设并实现了自行运营, 全市征信业发展具有相当规模, 率先出台《深圳市企业 (个人) 信用征信和评估管理办法》。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入库3 432多万条信息, 数据匹配率90%以上, 年服务收入100多万元, 拥有各类信用中介机构70多家, 社会信用服务业发展快速。

三个地区对信用体系建设模式是对如何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信用体系的有益尝试。相对于国外上百年的信用发展历史, 中国信用体系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 我们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发展我们的信用体系建设。

(二) 对建立健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启示

第一, 坚持政府主导建设、政府先行使用的思路。市场驱动型模式的实践表明, 在短期内要又好又快建设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完全依赖市场的推动是难以实现的, 因而坚持政府主导建设是首当其中。可由信用办牵头组织, 政府部门共同参与建设, 公共信用信息机构做好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和整合, 建设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 满足政府部门联动监管对信用信息的需求, 并为社会查询搭建平台。

第二, 尽快健全信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国外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的经验表明, 健全的信用法律体系是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的根本保障。目前中国有关信用法律法规缺位, 已不能满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需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范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披露以及信用产品的生产、使用等。还要加快信用服务行业立法, 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化运作。

第三, 促进信用体系标准化建设。信用体系标准化建设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要尽快出台“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使用标准规范”等, 实行全国统一、上下一致的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 为今后省市互联互通做好准备, 提高全国信用信息的采集和流通效率。要加快研究出台信用中介组织评价服务规范、信用报告标准文本等, 规范信用服务行为, 促进信用服务的规范化。

第四, 积极培育发展信用服务业市场。鉴于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处于初级阶段, 政府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加快推动信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首先政府要制定促进信用产品应用的相关政策, 倡导对信用产品的使用, 促进信用产品需求, 如规定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必须使用信用产品, 为信用服务业市场提供应用平台, 带动全社会来使用信用产品。

第五, 推动区域信用合作平台的建设。鉴于国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覆盖全国层面的实践, 而中国还缺乏国家层面的布局, 因此应积极推动构建区域性信用合作平台。

摘要:中国正要建构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信用体系对一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美国的民营征信系统完全市场化运作, 德国的公共征信系统主要由政府主导, 日本社会征信系统则是由会员制征信机构与商业性征信机构共同组成的社会信用管理模式。这三种信用体系各有优劣, 对中国建构社会信用系统可以提供有益的启发。

篇4:中国信用卡比较

[关键词] 银企信用 企业信用 比较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商业信用与银企信用管理,是在借鉴国外的相关领域方面的知识与技术中逐步探索并成长起来的。不难发现,对信用的分析主要基于银行金融性信贷研究的基础上,银企信贷信用因其影响的普遍性及重要性,获得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企业商业信用与银企信用并未作详细的划分。

然而,因为在系统构成上有所不同,银行信贷所产生的信用与企业运用的商业信用运作特点也不尽相同,我国的不少学者已经感受到这种不同而做出了一定的思考与分析。如“自信用”与“他信用”的提出,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同时考虑等等。刘光明在其著作《企业信用》中,也提到了企业信用与银行提供的信用有所不同。

文章对银企信用和企业商业信用做了一个比较分析,为进一步了解和分析企业商业信用,以及进一步发展有针对性的企业商业信用管理提供参考。

一、对两个信用系统的研究发展状况

1.银企信用研究发展

我国银企信用体系由信贷信用和银行自身信用构成有机联系,银企信贷信用是整个银企信用体系的大前方,属于外部的信用风险,针对银行面临的外部信用风险管理中,为了有效地预测和控制风险,各种信用判别及评级的思想及方法得到了相当丰富的发展,目前,学者们围绕着这个主题,将模糊数学、神经元、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的知识运用到了银行的信贷系统中,各种评价指标体系也百花齐放。

作为整个信用大体系的后方,银行的自身运营管理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内部系统的稳定与安全成为了研究及管理的重点,系统和动态成为现今研究的主要视角之一。如何应对不同的风险,保障银行的稳定运行,学者们各抒己见。通过学习并消化吸收银行微观经济学、银行功能理论、银行竞争理论、银行风险管理理论、银行监管理论,以及金融稳定理论,为银行的内部运营提供了系统的指导。新的《巴塞尔协议》修改草案在原协议的基础上,强调了银行个体对其资本充足率进行个性分析,不难看出,动态、系统地思考整个信用系统的思想得到了加强。

2.企业商业信用研究发展

我国对企业商业信用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上世纪90年代早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企业商业信用的运用得到了发展,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90年代中期,在认识到企业应该对商业信用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对企业商业信用的有效运用进入了学者们的视野。合理运用商业信用融资、合理运用银行及商业信用负债经营、推动商业信用票据化等观点揭开了商业信用运用的面纱,推动企业运营向商业信用的深层运用探索。90年代后期,财务结构、资本构成与商业信用风险的研究成为对商业信用分析的关注点,动态调整、合理控制商业信用规模成为新的对策建议,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新的理论引入到了信用分析中,此时的研究建立在银行信用的研究成果之上,关注的重点放在应收账款方面。

世纪之交,由于国有企业的转轨及改制,逃废银行债务成为一种不良现象,电子商务等新兴的商业模式的兴起,市场运作节奏的加快,也给商业信用的运用带来了新的思考。神经网络、模糊算法等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也被引入到商业信用的管理中来,此时,对信用的建设的看法已经由企业个体开始拓展到政府、社会等大系统的协调上。此时,已经有部分学者感觉到,银行信用与企业商业信用有相当的差别,在企业的信用管理中,应当把应付账款纳入独立的商业信用管理体系中来。

不难发现,企业商业信用管理在沿用银企信用管理思想及原则,采用的信用评价决策指标也同出一辙,没有系统的针对企业商业信用运作机制进行研究。

二、两个信用系统的比较分析

1.基本构成框架比较

(1)银企信用的基本框架。银行在提供信用的时候,主要是担负了授信方的角色,为众多的企业提供信用服务,其受信角色被弱化。只要符合基本的一般性信贷条件,各个行业都能够在银行的信贷系统中建立信贷关系,产生银企信用。因此可以得出,银企信用的框架体系中,银行是作为一个平台在发挥着作用,其架构体系是一个单层单侧并行式架构。

(2)企业商业信用的基本框架。企业是因为与前后向企业发生贸易往来,并采用赊销进行商业运作而产生商业信用的,企业的商业信用是因为价值链的作用而产生和衔接在一起的。从结构上看,企业商业信用范围相对集中,无法与银行的信贷范围相提并论。绝大多数企业不仅承担了授信人的角色,还同时扮演着受信人的角色。不难得出,对单个企业而言,这种架构情形下的企业商业信用可以看成是单层双侧并行或串行的,对整个价值链而言,则是多层双侧并行或串行的。

2.运营机制比较

银企信用是一种投资运营机制,银行作为投资方,企业作为受信方。每个契约信用只针对单个企业起作用,是独立的并行运营机制,银行作为信用主体,相对而言只有适应机制作用。个别行业性的市场波动,都会给银行带来局部的信用风险,但是,整体性的运营结果,是银行不受个别市场的波动左右,外部风险中,只有整体性的宏观经济系统风险,才会给银行带来显著影响。如果消除系统性的影响,其风险分布特点呈现出正态分布的影响特征。

企业间的信用既有投资作用,又有筹资作用,在运营的时候,每个契约将会因为企业载体的作用,向价值链的上游传递,是一种关联性的运营机制,既有适应机制作用,又有传导机制作用。行业性市场的波动,对于企业的商业信用而言,不是本行业的波动就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否则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影响特征。

这两种结构的不同,造成其关注的焦点一是集中在相对统一的一侧,想要实现结构的稳定和系统均衡,只需要对这一侧的相关细节取得良好的管理就能够达到目的。而企业信用结构,不仅需要各自关注两个方面的稳定和均衡,还由于这两个方面在企业的商业再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输入输出角色, 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进行协调。

3.管理重点及影响比较

从管理的重点来看,目前银行自身的信用由国家提供,银行更多地关注于受信方的信用状况而不用顾虑自身的信用状况,作为企业对商业信用进行管理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商业信用受信方的状态,还需要结合自身的信用状态来调整企业的信用体系运营。

从运营结果的影响来看,银企之间的信用运营结果只影响银行与企业,不会对第三方产生影响。而企业之间的信用运营结果由于传递机制的存在,将会向两端漫延。

4.信用载体比较

从信用的载体来看,银企间的信用载体是资金,发生和结束信用关系都是以资金的结算来完成的。而企业间的信用关系载体并不局限于资金,在价值链运营的过程中,作为价值载体和实现物的商品,也承担了信用载体的角色。所以,企业间发生信用关系的载体除了资金之外,还有实物商品,这也给企业间的商业信用关系带来了更为复杂的变化。

因此,从以上分析来看,银企间的信用与企业间的信用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将银企信用的管理思想及方法沿用到企业间的信用管理,必然需要进行调整。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得出,银企间的信用与企业间的信用有着较大的区别,带来的运作机制及影响等等都有不同。为了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找到适合的信用运营机制及管理方法。在企业商业信用应用广泛的今天,系统化思维、博弈论、网络化研究视角等等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引入,也有效地拓展了企业间信用的研究。本文对这两种信用形式的对比分析,力图为发展企业信用管理提供参考,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转轨发展阶段,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推进。

参考文献:

[1]王锴:商业信用与电子商务[J].经济学家,2003,6,123~125

[2]黄瑞芬:基于商业信用谈保障企业债权人的合法权益[J],上海金融,1999,12,33~34

[3]刘光明,企业信用[M],经济管理出版社,北京,2003;

[4]梁世栋郭仌方兆本:随机违约强度下的信用风险期限结构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5,8,74-79

篇5:各银行信用卡收费情况比较

年费收取方式对比:并不是所有的卡都免首年年费 银行 年费收取方式(普卡)光

大银行 首年免,一年内刷卡满3次,免次年年费

建设银行 首年免,一年内刷卡满3次,免次年年费

中国银行 首年免,一年内刷卡满5次,免次年年费

兴业银行 首年免,一年内刷卡满5次,免次年年费

农业银行 首年免,一年内刷卡满5次,免次年年费

招商银行 首年免,一年内刷卡满6次,免次年年费

交通银行 首年免,一年内刷卡满6次,免次年年费

平安银行 首年免,一年内刷卡满6次,免次年年费

中信银行 卡片激活后1月内刷1次,免当年年费,一年内刷卡5次免次年年费

民生银行 卡片激活后2月内刷1次,免当年年费,一年内刷卡8次免次年年费

工商银行 一年内刷卡5次,免次年年费

预借现金手续费:大多数银行都设定了手续费的底限,持卡人应在取现之前多多注意。银行 境内本行预借现金手续费

工商银行 本地本行无手续费

光大银行 取现金额的1% 农业银行 交易金额的1%,最低1元

建设银行 取现金额的0.5%,最低2元人民币,最高50元

中国银行 交易金额的1%,ATM取现最低人民币8元,柜台取现最低10元

招商银行 预借现金的1%,最低收取人民币10元

交通银行 交易金额的1%,最低每笔人民币10元

平安银行 交易金额的1%,最低每笔人民币10元(2009年优惠)

民生银行 本行取现金额的0.5%,他行1%,最低人民币1元

兴业银行 预借现金的2%收取,最低收费为人民币20元

中信银行 预借现金的3%收取,最低收费为人民币30元

失卡保障

所谓失卡保障,指持卡人在失卡后,只要及时向银行挂失并履行相关手续,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无须承担卡片被盗用之后的损失。尽管目前失卡保障并没有在全部银行推行,但这项服务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银行失卡保障:

交通银行 挂失前48小时保障 光大银行 挂失前48小时保障

招商银行 挂失前48小时保障平安银行 挂失前72小时保障

中国银行 无 工商银行 无 农业银行 无

建设银行 无 兴业银行 无 中信银行 无

民生银行 无

工农中建无一入选,持有此卡的朋友一定妥善保管 免息还款期 信用卡的透支期限主要分为最短20天,最长50天和最短25天,最长56天两种。以25至56天的免息还款期为例,如交通银行信用卡,假设持卡人的账单日是每月1日,还款日是25日,那么他在5月1日刷卡后,其账单在6月1日自动形成,25日还款时,他就享受了56天的免息还款期。如果他在5月31日刷卡消费的话,该账单仍是6月1日形成,那么他就享受了25天的免息还款期。

银行 免息还款期(单位:天)农业银行 25-56 交通银行 25-56 工商银行 25-56 中国银行 20-50 建设银行 20-50 光大银行 20-50 招商银行 20-50 兴业银行 20-50 中信银行 20-50 民生银行 20-50 平安银行 20-50

短信通知费用(并非所有的银行都提供刷卡获得短信通知免费的服务)

银行 短信通知费用

免费 工商银行 余额变动提醒不收费

农业银行 免费

建设银行 免费

招商银行 免费

光大银行 免费

中信银行 免费

平安银行 2元/月

兴业银行 3元/月

民生银行 3元/月

交通银行 4元/月(按季度收取)

挂失手续费 与其他条款相比,现阶段,各银行信用卡的挂失手续费差距仍然较大,从20元到60元不等。

银行 挂失手续费

工商银行 20元/卡

中国银行 40元/卡

农业银行 50元/卡

建设银行 50元/卡

交通银行 50元/卡

光大银行 50元/卡

兴业银行 50元/卡

中信银行 60元/卡

招商银行 60元/卡

民生银行 60元/卡

平安银行 60元/卡

滞纳金 据了解,各个银行的滞纳金普遍为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收取,但由于银行不同,所设的最低额度也不尽相同。

银行 滞纳金

农业银行 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收取 光大银行 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收取

工商银行 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收取,最低人民币1元,最高500元

建设银行 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收取,最低5元人民币

招商银行 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收取,最低人民币10元或1美元

交通银行 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收取,最低人民币10元或1美元

中国银行 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收取,最低人民币10元或1美元

民生银行 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收取,最低人民币10元或1美元

兴业银行 滞纳金额的5%,最低人民币20元或3美元

篇6:一个人拥有几张信用卡比较好?

现在几乎人人都有信用卡,不少人还持有多张信用卡。其实,有的人追求高额的授信额度、多样的优惠、丰富的办卡礼,为了薅羊毛,办理多张信用卡也是情有可原。但是,也有小部分人办理多张信用卡,是出于不正确的动机,试图利用信用卡具有免息期及循环授信的特点,相互倒刷套现,这就属于投机行为了。并且,信用卡太多了就容易有风险和危害了。

首先信用卡,是解决燃眉之急的,你办下来之后,就算没有激活的话,也是没用的,处于睡眠状态。但是如果你需要用钱的时候,信用卡在手上,你只需要拿到银行去激活,这样就能及时用上。

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下载融360app。

每张信用卡都有年费。在办理信用卡下来之后,一定要记得每家银行卡的年费。但是基本上都有个优惠政策,就是刷多少笔可以免掉年费。一般都是6-8笔,具体看银行来定的。

很多人都认为,一般持卡人只需要一两张信用卡就够了,如果急着用可以临时申请,信用卡过多只会造成管理混乱,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但是,如果想要通过合理使用信用卡获得收益最大化,仅有一两张金、普级别的信用卡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于信用记录良好且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群来说,应该享受信用卡带来的更大收益与更优质的服务。当然,如果持卡数量过多,管理信用卡确实容易出现疏漏,而一不小心忘记还款被记录进征信记录,那就得不偿失了。

在国内数十家发卡行、数千款信用卡产品中选择合适自己的信用卡确实不是容易的事情。具体需要申请哪些银行的信用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对于一般持卡人,不推荐套卡的玩法,建议将信用卡分布在几个不同的银行。

对于没有特殊需求的普通持卡人,建议按照自己的购物、美食、加油、网购、海淘等不同需求来配置自己的信用卡。对于工作年限比较长、收入比较高、消费需求又比较多样化的群体来说,建议最好配置较高级别的信用卡,在卡圈中有一句话流传甚广“级别暨待遇”。高级别的信用卡往往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在生活中能够带来的返利以及权益都是异常丰富的。

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下载融360app。

以近两年以来,最受持卡人好评的浦发运通AE白来说,年费可以减免、无限次机场贵宾厅、积分加倍累计、积分兑换免费酒店以及航空里程等,都是实实在在能够获得正收益的权益。

除此以外,有出境需求的持卡人可以将信用卡均衡的分布在几个卡组织中,这样才能及时参与各个卡组织的优惠活动。

那多张信用卡可能存在哪些隐患呢?

1.不利于卡片管理

手里的卡片太多,管理起来就比较麻烦。首先,信用卡有各种各样的费用,比如年费、逾期利息等等。一般的金卡、普卡可以刷卡免年费。持有太多信用卡,一旦其中一张或几张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刷够一定的次数或者金额,就会产生年费。

2.有过度透支风险

信用卡数量多,拥有的总授信额度就高。有的持卡人自制力较差,喜欢高消费,恰好手中又有信用卡,于是就过度透支,导致大量欠款。一旦最后资金了断裂,无力偿还,则要面临被银行追责的窘境,涉及金额较大的话,还有可能被追求法律责任。

3.违规套现后果严重

很多人喜欢以卡养卡来套现,不要以为你用信用卡套现,银行是不知道的。其实,银行都有自己的反欺诈部门,风险识别系统,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检核的方式识别出风险交易。一旦被银行识别出来会怎么样呢?轻则降额封卡,重则追求你的法律责任,因为信用卡套现属于违法行为。

4.影响房贷等贷款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银行卡业务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指引》,要求银行严控一人多卡、过度授信的情况,持卡人申请远高于个人收入水平的信用卡透支额将受阻。因此,信用卡数量过多、总的授信额度过高,再想申请信用卡就难了,甚至办理贷款也会收到一定影响。

除了以上隐患,信用卡多了还会有困扰,没有信用卡的时候总希望能多办下来几张信用卡,但是拥有多张信用卡之后确实也是有困扰的。这样的困扰你有过吗?

同一家银行可以申请多张信用卡,但是信用额度是共享的,即以最高额度的那张信用卡为最高额度。同时持有同一银行多张信用卡的情况下,多张信用卡拥有同一个额度,一般额度低的信用卡享有额度高的信用卡的可用信用额度。总之,如果刷卡习惯不良,一人持有多张信用卡的危害也是不少的。在这里,提醒大家,理性办卡、合理刷卡,切勿盲目追求高额度,更要杜绝信用卡套现等违法行为。

因此,针对不同的人群,信用卡的具体数量是多少呢?火眼建议:

1.刚工作,收入不是很高的:建议一张卡,以便应急,培养自己的征信。

2.工作3-5年,有一定的存款的:建议办理2-3张信用卡,满足自己的日常所需,也可以做一些养卡投资之类的。

3.工作多年,有房有车或者老板之类的:对于这种,我觉得3+张是可以的,毕竟人家有还款能力,而且自身也有能力消费,所以不会出现分散消费,卡的额度都不高的问题。

一般来说,大家有差不多2-3张就够了,错开还款日,这样集中消费不但可以提高单张信用卡的额度,对自己的征信也是有帮助的。而且也不会出现信用卡多,忘记还款的事情。养好一张卡,比有很多张信用卡要好的多,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想着怎么养卡了。平时尽可能的用同一张卡消费,这样可以避免信用卡积分分流,从而让积分发挥它更大的作用。卡多了反而不容易管理,如果忘记按时还款,除了被收取高额的罚息,还可能会对信用记录产生影响,因此信用卡不在多,够用就好。

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下载融360app。

上一篇:人生如茶作文700字下一篇:人生与改变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