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2024-07-19

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通用8篇)

篇1: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2019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综合训练(教师版)

主备人:朱泉辉

2018年10月16日

1.(2018南京、盐城一模,10—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11分)

寄上叔父夷仲三首(其三)

黄庭坚

关寒塞雪欲嗣音①,燕雁拂天河鲤沈。百书不如一见面,几日归来两慰心。弓刀陌上望行色,儿女灯前语夜深。

更怀父子东归得,手种江头柳十寻②。

[注] ①嗣音:传递信息。②《世说新语》记载,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 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1)(分析诗句蕴含的情感)诗中前两联抒发了哪些感情?(6分)明确(1)前两联体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宦游在外,思念亲人,却只能以书信和叔父交流,想见不得见,想归不得归的惆怅寂寥。

解析(1)解答这类题目抓住题干、作者、注释、关键词、意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由注 释“嗣音”可以得知诗人身处“关寒塞雪”的艰苦环境中,想要给叔父写信;“燕雁”和“河 鲤”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传递书信的意象,然而条件艰苦,书信难达。颔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想要与叔父交谈互相慰藉的迫切,然而归期未定。

(2)(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后两联多用虚笔,请做简要分析。(5分)明确(2)后两联诗人运用虚写,想象自己回到家乡,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田园之美。既表现了自己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又构想了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解析(2)题干已点明手法为虚写,学生应侧重于其表达效果。“弓刀陌上望行色”一句,诗人站在塞外的道路上,见行色匆匆归去的人们,联想到自己归乡之后的情景,想要与儿女家人欢聚一堂,秉烛夜话。尾联用一个“更”字,加深了诗人欲与叔父东归而去的渴慕与期盼。结合注释,可知尾联化用《世说新语》典故,表达了诗人离乡之远,时间之久,颇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之感。

2.(2018苏北四市一模,10—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相关问题。(11分)

月下呈章秀才 刘长卿

自古悲摇落,谁人奈此何。夜蛩偏傍枕,寒鸟数移柯。向老三年谪,当秋百感多。

家贫惟好月,空愧子猷[注]过。

[注] 子猷:王徽之,东晋名士。

(1)(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简要赏析第二联的表达效果。(6分)答案(1)①视听结合、借景抒情;②借蟋蟀鸣叫和寒鸟跳动,写自己难以入眠的愁苦;③承 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接开头的“摇落”和“奈此何”,引出下文的身世感慨。

解析(1)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颔联是写景的句子,然后从写景艺术中寻找恰当的手法加以表述。上句从听觉写蟋蟀鸣叫,下句写寒鸟在树枝间跳跃;同时,诗句中写景的诗句必然会包含作者的情感,由景入情,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即可。

(2)(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结合全诗,概括作者“百感”的内容。(5分)答案(2)①草木凋零的无奈;②人生向老的忧伤;③被贬他乡的哀怨;④家贫无以招待好友的愧疚;⑤对章秀才的赞美(赞美章秀才有魏晋名士的风度)。

解析(2)“百感”是全诗的核心字眼,统领全诗。对于此内容应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首联中写自古以来,逢秋悲寂寥;颔联借景抒情,写出内心愁苦;颈联“向老”二字可见人生流逝的悲苦,同时也可见贬谪之苦;尾联紧扣友人之感,颇为复杂。

3.(2018无锡期中,10—11)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相关问题。(10分)

蝶恋花 [清]谭 献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1)(鉴赏艺术技巧)词的上阕前三句是如何刻画主人公形象的?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1)以环境的幽深烘托女子的孤单寂寞;通过埋怨鹦哥错报信息的行为(心理)描写她思郎心切。

解析(1)首句写庭院幽深之景,以景物相衬;

二、三句通过心理活动来直接表现人物的形象,通过埋怨鹦鹉错报信息从而曲折委婉地传达出自己对男子的思念之情。(2)(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感情的?试简要分析。(6分)答案(2)下阕虚写,前三句通过想象男子在江南生活的情景,担心男子留驻江南,希望他早日回家相聚;后两句是侧面描写,表达对男子的思念心切;想象自己变成车前草,阻断男子西去道路,表达对爱情的忠贞。

解析(2)下阕整体属于虚写,前三句,通过想象男子在江南生活的情景,同时以反问之句侧面表现盼归之切;后两句想象别后之行,以此表达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4.(2018苏锡常镇四市二模,10—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

梅 郑 谷

江国正寒春信稳,岭头枝上雪飘飘。何言落处堪惆怅,直是开时也寂寥。素艳照尊桃莫比,孤香黏袖李须饶。离人南去肠应断,片片随鞭过楚桥。

(1)(鉴赏首联作用)简要说明首联在全诗中的主要作用。(4分)答案(1)点明离别的时节,“寒”、落梅等渲染离别惆怅气氛,梅花飘落为下文“孤香黏袖” 等做铺垫。

解析(1)关于诗歌中某一联的作用题,应从内容和结构上考虑。首联侧重写景,写早春时分,点明时节;“寒春”一词在表明时令的基础上写出寒意袭人,同时后一句中“雪飘飘”通 2 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过写梅花飘落更添惆怅之意,渲染离别时哀愁的氛围;首联写梅花飘落为下文做铺垫,同时点题。

(2)(分析诗歌内容)这首诗是如何借梅来抒写离情别绪的?结合三、四两联简要分析。(6分)答案(2)作者不直言离人不忍离去,而是通过写梅花在酒杯中照影,黏在离人的衣袖上,离人踏上行程,梅花又跟随过桥,表现梅花的多情和依依不舍使离人断肠,作者写梅花的多情其实是写离人的多情,这些写显得委婉含蓄。

解析(2)题干中已明确指出“离情别绪”的情感,学生答题时应该紧扣此词;同时答题指向为借助梅花的描写,将两者结合即可。第三联先将梅花与桃花作比,突出梅花的“素艳”之特点,同时后一句直接描摹“孤香黏袖”写依依惜别的深情;第四联写离人肠断,直接抒情,同时写梅花片片跟随,无情之物顿时也具情感,两者交融。5.(2018如皋中学月考,1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11分)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黄庭坚

故人昔有凌云①赋,何意陆沉黄绶②间? 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

寄语诸公肯湔祓③,割鸡④令得近乡关。

[注] ①凌云:据《史记》记载,司马相如所作《大人赋》中有“飘飘有凌云之气”。②黄绶: 黄色的印绶,低级官吏的标志。③湔祓(jiān fú):举荐提拔。④割鸡:用作治理一县的代称。(1)(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首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1)首联运用了用典和对比的表现手法。第一句用司马相如的典故不仅盛赞朋友才华 横溢,还与下一句形成对比,突出了朋友高才华(高志向)与低职位之间的强烈反差。

解析(1)诗人首先用典,“凌云”,借司马相如的故事来写老友的才华横溢;“陆沉”比喻生活在人世间而实际过着避世的生活,常用来称“市隐”之类的处世态度。再运用对比,一是“凌云”,一是“陆沉”,将高才与低职相对比。

(2)(分析情感)诗人在尾联向执政“诸公”发出“寄语”,其中蕴含着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 要分析。(6分)答案(2)①对友人怀才不遇的同情与关切;②对统治者重用人才的渴望;③对埋没人才这种现实的不平与愤懑。

解析(2)尾联出语婉转,但仍包含怨愤不平之意。“割鸡”呼应首联的才高位卑。尾联为友人向执政诸公吁请,希望他们从中斡旋,让他能在近乡之处做一个地方官。诗中人物的贫贱自守、兀傲奇崛、放旷不羁、愤世嫉俗,也正是黄庭坚的自我写照。诗人为其坎坷遭遇大鸣不平,抗议世道的不公,实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6.(2018扬州中学阶段检测,1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1分)

梦 回① 林景熙②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注] ①梦回:梦醒。②林景熙:号霁山,宋末诗人。有气节,宋亡不仕。

(1)(分析诗歌的内容)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分析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5分)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答案(1)诗眼应该是:“何处砧声唤客愁”中的“愁”。(1分)此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第一句,描写了梦醒的时间、地点与四周的环境,写出了诗人在荒凉的旅馆住宿时心中的凄苦,为后来的景物描写、个人感情的抒发做铺垫。

解析(1)本诗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愁”字,通过一系列的景物描写,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愁。第一句交代时间、地点、环境,自然引出下文梦醒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2)(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赏析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技巧。(6分)答案(2)①最后两句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以深夜的寂静与莲叶的响动声相衬,以寒冷清寂的水面与未休息的鸥的骚扰相衬,充分刻画出当时冷寂凄凉的气氛。②衬托手法,用“未眠鸥”来衬托作者辗转反侧、长夜难眠的愁苦,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的悲苦之情。

解析(2)一动一静,形成对比。“无风”是静,“莲叶响”是动。“水寒”之下的“未眠鸥”,衬托出未眠的还有人。一联诗句中,可能多种手法并用,注意要点是否答全。7.(2017常州一模,10—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相关问题。(10分)

送李侍郎赴常州

贾 至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1)(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首句的写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答案(1)点明时令气候,营造了空阔寂寥的氛围;以“北风寒”烘托别时悲凉的心情。解析(1)送别诗的写景除了交代背景(时间、地点、事件)外,还有渲染气氛的作用,答题时可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说明。“北风”说明是在冬季,“寒”既指天气寒冷,还指因与友人分别而内心寒冷。

(2)(分析情感)“楚水吴山道路难”暗含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答案(2)道路遥远难行,表达对友人此去的关切担忧;山川阻隔,后会难期,抒发离愁的沉重。解析(2)写景是为了抒情。“吴楚”说明两地相隔之远,其道路之艰难可想而知。体现诗人对远去的友人的关切担忧与思念。

(3)(鉴赏诗意)

三、四两句与王维《渭城曲》中哪两句的诗意相似?(2分)答案(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析(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如果记得,书写出来不是难事。因为两者都有举酒属客之意和感伤离别之情。

8.(2017南京、盐城一模,10—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①

岑 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 ①大历四年(769),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此诗即作 于成都客舍。②其那:怎奈。

(1)(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从全诗来看,作者“悲”的原因有哪些?(5分)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答案(1)不受重用;韶华易逝;苍生之痛;羁旅之苦;孤独寂寞。

解析(1)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客观方面:“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续用,更主要的还是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主观原因:作过几任郎官便已白头——年华易逝;怎奈天下百姓令人生忧——心忧苍生;客舍之中又见秋风飕飕——羁旅之愁;不知满腹心事向谁倾诉——愁无知音。

(2)(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请赏析诗的最后一句“江上蝉鸣空满耳”的妙处。(6分)答案(2)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融情于景”)。以“满耳”的蝉鸣衬托作者内心的孤寂;以秋蝉凄厉的鸣声收束全诗,将作者的种种悲愁表达得淋漓尽致。

解析(2)赏析,就应先说手法,再说内容、情感、效果等。末句是写景句,可见是以景结情。末句紧承前句愁无知音之意,此句意在强调只有满耳蝉声,不仅不能排遣思绪,反倒更引出无穷愁绪,烘托出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诗歌遂在这种更为凄切沉重的情调中结束。9.(2016南京、盐城一模,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避地寒食 韩 偓

避地淹留已自悲,况逢寒食欲沾衣。浓春孤馆人愁坐,斜日空园花乱飞。路远渐忧知己少,时危又与赏心违。

一名所系无穷事,争敢当年①便息机②。

[注] ①当年:壮年。②息机:息灭机心。

(1)(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诗中作者言“愁”,有哪些具体缘由?(4分)答案(1)恰逢寒食,淹留异地,知己稀少,时局艰危。

解析(1)首先找出诗中言“愁”的句子,其中第三句直接点明了“愁”,那么缘由便集中在第三句前后,分别是第一、二句,以及第五、六句;继而进行概括,得出“淹留异地”“况逢寒 食”“知己少”“时局危”几点。

(2)(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请简析本诗颔联运用的手法及其妙处。(4分)答案(2)借景抒情,表达孤馆独坐之愁。上联以浓春盛景反衬,下联以斜日空园之景烘托。解析(1)首先找出诗中言“愁”的句子,其中第三句直接点明了“愁”,那么缘由便集中在第三句前后,分别是第一、二句,以及第五、六句;继而进行概括,得出“淹留异地”“况逢寒 食”“知己少”“时局危”几点。

(2)本题提问非常明确,指向是颔联,首先答手法,而后分析手法的作用。颔联写景,景中含情。手法即“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而后再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妙处。(3)(分析诗人心理)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理?(3分)答案(3)一方面感慨为功名所累,另一方面又表达了壮年就息灭机心的不甘。

解析(3)既然是矛盾心理,肯定包含对立冲突的两方面情感。阅读尾联诗句内容,并结合相关注释可知,前一句感慨为功名所累,后一句则表达了壮年就息灭机心的不甘。10.(2016无锡期末改编,10)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回答问题。(9分)

如梦令·建康作 赵 鼎[注] 烟雨满江风细,江上危楼独倚。歌罢楚云空,楼下依前流水。迢递,迢递,目送孤鸿千里。[注] 赵鼎(1085—1147),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南宋高宗时政治家、名相、词人。(1)(鉴赏诗句)简要赏析三、四两句的表达效果。(3分)答案(1)①写出了楚天的空旷与寂寥,暗衬出词人的心境;②为全词最后的情感表达积蓄了力量。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解析(1)赏析诗句表达效果题要重点把握诗句所表达的内容、情感以及作用。

三、四两句 为写景句,先考虑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再考虑其跟词人情感的关系,最后再联系上下文探讨这两句的作用。

(2)(分析词人情感)最后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分)答案(2)孤独(凄凉)之感,寂寞思乡之情,忧郁(忧愁)茫然之意。

解析(2)“目送孤鸿千里”是说词人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天际,看到孤鸿也随江流远去。“孤鸿”历来被人们看作是孤独、哀伤的代名词,此处也是一样,表达了词人的孤独之感。千里之外为家乡,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另外,结合前面的“迢递”可知,该句还表达了词人的忧郁(忧愁)茫然之意。

11.(2018无锡期中,10—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湘 中 [唐]韩 愈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注] 贞元末年,韩愈官监察御史,因关中旱饥,上疏请免徭役赋税,遭谗被贬为连州阳山令。此 诗即为作者被贬谪途经汨罗江时所作。

(1)诗的首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答案(1)画面:两岸山猿哀愁,江中鱼儿狂跳,江面波涛汹涌的汨罗江景。作用:营造出一种愁惨感伤的气氛,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抒发诗人因谗遭贬的悲愤和牢骚。

解析(1)此题分设两个考点,一为景物形象的概括,一为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画面的描述可在原诗句解释的基础上加以整合,找出主要景物并简要概括其特征。原句中写到三个景物 “猿猴”“江鱼”“水波”,分别加以概括即可。对于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入手: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表现诗人的情感。“猿愁”可见愁苦之情鲜明,同时结合注释, 写到诗人因为上疏奏请而遭贬,悲凉之感很容易看出。

(2)“空闻”二字感慨深沉,请结合全诗内容及诗人生平简要分析。(5分)答案(2)“空闻”,即没有欣赏的兴趣;本想借凭吊屈原寄托失意,却无处祭奠,渔父歌声令人茫然、愤慨;诗人以屈原自况,没有对渔父的企羡,而愿效仿屈原万死不辞。(意思对即可)解析(2)从诗歌整体内容看,“空闻”二字在尾联属于转笔之作,应结合前文分析;同时联系屈原的典故以及诗歌的注释,可以看出诗人以屈原自况,有效仿屈原之意,却无从施展;对渔父并无羡慕之意。

12.(2018盐城期中,10—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相关问题。(11分)

花心动·偶居杭州七宝山国清寺冬夜作

赵 鼎①

江月初升,听悲风、萧瑟满山零叶。夜久酒阑,火冷灯青,奈此愁怀千结。绿琴三叹朱弦绝, 与谁唱、阳春白雪。但遐想、穷年坐对,断编遗册。

西北欃枪②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慨念少年,横槊风流,醉胆海涵天阔。老来身世疏 篷底忍憔悴、看人颜色。更何似、归欤枕流漱石。

[注] ①赵鼎(1085—1147),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被称为南宋中兴贤相之首。②欃(chán)枪: 这里指金兵占据北部中国。

(1)结合全词,概括作者“愁”的原因。(5分)答案(1)环境凄清,知音难觅,中原沦陷(有家难回),壮志难酬,老来漂泊。

解析(1)“愁”是全词的词眼,对于这个字的理解应该结合全词分析。上阕前几句集中写 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景,尽显萧瑟之感,环境凄清;接着通过琴声的描写,表示知音难觅;下阕回首中原,尽是满目疮痍,故土沦陷;回想年少时光,曾有豪情壮志却无从施展;最后感慨自身年老,四处漂泊。(2)词的下阕对比手法鲜明,试做赏析。(6分)答案(2)①将年少时的横槊风流和老来的漂泊憔悴进行对比,表达了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感伤。

②将现实中看人脸色的生活和想象中枕流漱石的生活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解析(2)本题题干中已经明确手法为对比,比较容易作答。可从年少与年老、现实与想象等方面进行比较,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可以看出词人在年华老去之时依然存有壮志难酬之感;最后一句通过写“更何似、归欤枕流漱石”可见归隐之意。13.(2018南通一模,10—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10分)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陆 游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注]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注] 荛:樵夫,这里代指普通人。

(1)诗的一、二两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①“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表达了对国家形势危急的忧切;②“诸公谁听刍荛策”表达了抗敌复国策略不能得到采纳的悲愤;③“吾辈空怀畎亩忧“表达只能徒然为国担忧、壮志难酬的无奈。

解析(1)首联以简洁的笔墨概括了金兵南犯的经过,同时也交代了本诗的写作背景,时局艰危。处此危难之际,诗人多想挺身而出,联合抗金志士,为国除危,为民解难。可是,只求苟安、不思恢复的南宋朝廷早已把他看成心存不轨的异己分子,不容许他执掌重兵、慷慨赴敌。意识到这一点,诗人内心充满愤慨:“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作为备受歧视的在野人士,他只有徒然地为时局担忧。这两联前后照应,因果分明,对比强烈:一边是诸公堵塞贤路,不恤国计;另一边则是诗人系念时局,忧心如焚。(2)请简要赏析第三联的表达效果。(4分)答案(2)①借景抒情,借描写急雪打窗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②细节描写,通过描写与七兄登高望远“涕俱流”的细节,表明诗人心中对七兄的担忧和对国家的赤诚之心。解析(2)此二句整体借景抒情,亦见其愤慨之烈、痛苦之深。“危楼”,即高楼。当时,诗人身受羁绊,无计可施,拳拳报国之心竟与打到窗上的急雪一样碎成粉末;登上高楼,远望狼烟四起,诗人更不禁涕泪交流。这一切,虽已成为旧日之事,却深深地镌刻在诗人的记忆之中。同时通过细节描写,更加细致深刻地传达出其内心的忧虑和思念。14.(2018南通二模,10—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0分)

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注]

王 澜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 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十万 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户尽,作血流漂杵。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注] 宋宁宗嘉定十四年,金兵围攻蕲州,城陷。王澜因避蕲州失陷之灾,移居溢江,在新亭上写 了本词。

(1)词的上片运用“杜宇”的典故,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1)借“杜宇”的典故,表达思归而不得的愁苦及家国之痛;使这首词含蓄蕴藉,具有艺术感染力。

解析(1)“杜宇”之典故,在诗歌鉴赏中较为常见,教材中也曾出现“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句,此典故一般表示思念忧伤之意;联系语境可知,作者思念故国却不得归去,只得通过“杜宇”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意,用“孤负殷勤”表示思归而不得的痛苦。(2)请简要分析下片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6分)答案(2)由对故土失陷的痛惜、对物是人非的感叹,到对受难百姓的同情、对金兵惨无人道暴行的痛恨,再到激起报仇雪恨的决心。

解析(2)此题要求分析作者的情绪变化,应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下片前三句,通过“遥想”和“今日”对比表达江山易主,物是人非之感;接下来三句借助燕子归来无家可寻,暗指自己若归故国也难寻家园;然后三句直接描绘战争的场景,百姓饱受战乱之苦,遍地惨状,作者对百姓深表同情,同时也对金兵入侵的暴行痛恨不已;末尾两句,直抒胸臆,表达报国之志,想血洗残虏,抗击金兵。

15.(2018南通三模,10—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

送人游蜀 马 戴

别离杨柳陌,迢递蜀门行。若听清猿后,应多白发生。虹霓侵栈道,雨雪杂江声。过尽愁人处,烟花是锦城。

(1)请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4分)答案(1)颔联写想象中离别后友人改变的容颜,颈联写想象中友人的艰险旅途。

解析(1)颔联写别后的情景,清猿哀啼让人产生愁思,白发渐多表明容颜衰老,此句属于想象之景,由此概括为:想象离别后友人因愁思而容颜改变。颈联写沿途雨雪侵袭,一路艰难险阻,由此概括为想象友人此去的艰险旅途。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尾联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尾联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点。(6分)答案(2)《送人游蜀》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以景结情):通过想象锦城美好的春景,劝慰友人不要因别离和路途遥远、艰险而悲愁。《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用“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直接劝慰友人不要因为分别而忧伤。

解析(2)对于抒情方式要概念清晰,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送人游蜀》的尾联写经过一路的艰难险阻之后,愁绪过后,想象到达锦城后,满眼春色,风光秀丽,以此来劝慰友人不要悲愁;《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尾联则是直接抒情(题干中暗示分析不同点),劝告友人不要因为分别在即,而像小儿女一般满眼泪花、哭哭啼啼,由此劝慰友人不要因分别而忧伤。

16.(2018南京、盐城四市二模,10—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满庭芳

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宋]苏 轼

余年十七,始与刘仲达往来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洛水浅冻,久留郡中,晦日同游南山,话旧感叹,因作此词。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

巉巉。淮浦外,层楼翠壁,古寺空岩。步携手林间,笑挽攕攕。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

(1)上片写出了苏轼怎样的人生境况?(3分)答案(1)多年漂泊,仕途失意,年华老去。(3分,每点1分)解析(1)上片整体回忆词人前半段生涯。首先从“三十三年,飘流江海”可见词人漂泊在外多年,颇多愁苦;“青衫”一词意为低级官吏所着服饰,“穷途”一词含末路之意,暗示词人仕途失意;“憔悴”一词暗示词人年华老去。(2)请赏析词中“巉巉”的表达效果。(5分)答案(2)实写南山高大突起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苏轼傲岸不屈的精神;暗示出从舟中到山中的游踪变化,与上片结句的情境构成逆转,为下文写景抒情做铺垫。(5分,每点1分)解析(2)“巉巉”一词本义为山高耸突起的样子,这里取其本义;同时诗歌中对物象的描写都有象征之意,以物写人,以山之高大突出苏轼傲然不屈的精神状态;另外,对照上、下片所写之景,上片侧重写行舟中所见之景,下片则攀援而上,写山中行走所见所闻所想。(3)下片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3分)答案(3)对命运的豁达乐观,与老友的相知相得,对故乡的牵挂眷念。(3分,每点1分)解析(3)下片通过写词人登山所见之景引发所抒之情。“笑挽”可见词人面对坎坷仕途的豁达乐观之意;“步携手林间”可见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情谊深厚,“莫上”一句表明词人对友人的劝慰之意;最后三句,通过虚写表达对故乡的牵挂眷念。

17.(2018苏锡常镇四市一模,10—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10分)

殢人娇①后庭梅花开有感

李清照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②,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③。[注] ①殢(tì)人娇:词牌名。②江楼楚馆:泛指旅舍。③羌管:羌笛,笛曲中有《梅花落》。(1)“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在上片中有什么作用?请概括说明。(4分)答案(1)交代了观后庭梅花的地点和自身处境,以及寂寞无聊的心情。解析(1)作答此题时需要关注题干中的要求,提问该四句在上片中的作用。“江楼楚馆”为 婉约词中常见意象,表明词人所在地点;“闲”字则表示词人此时的心境,百无聊赖;“凭栏翠帘低卷”则进一步暗示词人此刻心情低沉、寂寞,有淡淡的哀愁。(2)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2)描绘了与友人品酒、赏梅、高歌的欢娱,表达了对大好时光易逝的惆怅,对美景乐事的珍惜。

解析(2)下片“坐上客来……云断”,写宴席之上,词人和友人欢声笑语共同饮酒,歌声美妙有如行云流水,整体呈现欢乐的氛围;“频剪”梅枝,则暗示大好时光的易逝,心生惆怅之 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意;最后,“莫直待”含有劝慰之意,不要等到思念之时才想起这般美好,应及时珍惜眼前美景乐事。

18.(2018苏州一模,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破阵子·远眺 [明]徐允贞

万里孤峰匝地,一湾新月如钩。点点寒鸦争晚树,片片轻帆落远洲。黄昏犹倚楼。暮雨又归南浦,潮声惊满长楸。玉笛只悲征客梦,小艇才闻渔夫讴。风吹无限愁。(1)简要赏析“黄昏犹倚楼”一句中“犹”字的妙处,并分析这句话在词中的作用。(5分)答案(1)“犹”,“仍然”的意思,既表明倚楼时间之久,也暗示词人内心愁苦之深,难于排 遣。紧扣题旨,点明新月、孤峰等是倚楼远眺之景。

解析(1)此题有两个考查点,需要分别作答。对于炼字,首先是就该字进行阐释(“仍然”的意思),接着做具体阐述,结合“倚楼”表明黄昏时倚靠时间之久,也暗示词人内心的愁苦。关于作用的思考,需要从内容和结构的层面解释,关注诗歌中倚楼远眺之景。(2)词人所说“无限愁”具体包含了哪些愁绪?请结合词作内容做简要分析。(6分)答案(2)词人身为“征客”,远离家乡,充满了思乡之愁;寒鸦归巢,轻帆泊岸,自己却依旧漂泊在外,倚楼眺望,反衬出词人羁旅之愁;“渔夫讴”的自由快乐,唤起心中奔波在外,劳心于俗事的愁怨。

解析(2)题干中已经明确“愁”为词眼,需要结合全词就该点做仔细分析。上片前两句,描绘离家万里,弯月的意象直接点明思乡之愁;后三句,通过写寒鸦傍晚时分归巢,帆船泊岸,暗含归家之意,而自己依然远眺,形成对照,愁思更浓;下片回到眼前之景,通过“玉笛只悲征客梦”直接抒发漂泊在外的游子之思,同时以渔夫的自由快乐映衬自己在外奔波劳碌的无限愁思。

19.(2018南通中学开学检测,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惜余春 贺 铸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注]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注] 西曛:斜阳。

(1)从全词看,词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答案(1)由惜春到思归再到怀人。

解析(1)本题考查对全词的情感思路的梳理能力。前三句,照应题面中“余春”二字,爱惜之情,亦于言外发之;后两句写游子思归之情,直接明了;下片围绕思念之情展开,“关情纸尾”“鸳鸯俱是白头时”这些常见意象均是闺怨词作中常见的,由此可以判断下片侧重怀人。(2)后人评价“春归不解招游子”有“无理之趣”,请对此做简要分析。(4分)答案(2)“春归”本是自然现象,词人埋怨春弃己而独归是“无理”的,但无理却有趣,借此把游子思归之情表达得委婉、深挚。

解析(2)“年年游子惜余春”,给出惜春情怀的时间持续度,语气即显得更为沉郁。游子年年惜春,可谓专情于春矣,而春天归去时却想不到招呼老朋友一块儿走,实在无理。如此造语,可谓奇妙。

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3)简要赏析“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这两句的表达效果。(4分)答案(3)运用比喻、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以“鸳鸯”喻夫妻(或有情人),以“江南、渭北”代指夫妻(或有情人)各自所在的地方,以“白头”“三千里”突出分别时间之长、相隔距离之远。意味深远,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震撼和艺术感染力。解析(3)杜甫《春日怀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词人熔铸唐诗,以己意出之:“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谓夫妻二人,已垂垂老矣,却一在江南,一在渭北,关山千里,天各一方。这两句只说离人年龄之大(分别时间之长)、分别距离之远,此外不置一辞,词意戛然而止,但余味不尽。千山万水,音讯难通,一封家信,纸尾关情,可见那情该有多深。

20.(2017无锡一模,10)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11分)

秋发庾岭① 汤显祖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

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②。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注] ①万历十九年,汤显祖触怒权贵,被贬徐闻典史(今属广东省),本诗作于赴任途中。②霏 微:迷蒙。

(1)请简要分析首联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答案(1)通过描写黄昏时分的枫叶、夕阳中沉默的秋蝉等秋天的景物,寓情于景,点明了时令,烘托出萧瑟凄清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悲怆的感情基调。

解析(1)枫叶入秋,如火如荼,本来应该是极美丽的景致,作者却由此感受到了萧瑟的秋意。蝉饮风餐露,在古人的心目中是君子清贫自守的象征,如今,它也被阵阵寒意包围了,再也唱不出轻快的歌声。首联的景物描写显然体现了诗人的感情色彩。景物描写的作用无外乎交代时间地点,烘托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2)本诗的颈联中“随”“满”两个字最有表现力,请做简要赏析。(4分)答案(2)“随”字写出两岸山色随小舟行进,不断变换色彩的状态;“满”字写出了水面的粼粼波光与夕阳辉映,洒满了游子的衣襟。两字化静为动,以乐景衬哀情。

解析(2)诗人伫立船头,观赏沿途景色,两岸山色随小舟的行进而不断地变换;粼粼的波光,在夕阳的照耀下似乎洒满了游子的衣襟。“随”写出了行踪的变化,“满”写出了所见之景象。炼字题必须要结合文句写出其语境意义。

(3)曹操以乌鹊南飞比喻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在浓郁 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而作者则是因触怒权贵而被贬,以“孤鹊”自喻, 说尽了内心的孤独与不平。

答案(3)化用诗句,表达了作者孑然一身、独自徘徊的孤独愁闷与报国无门、无可依托的不平。

解析(3)曹操以乌鹊南飞比喻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而作者则是因触怒权贵而被贬,以“孤鹊”自喻,说尽了内心的孤独与不平。

篇2: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三、(2007辽宁卷)

9.B 10.D 11.C 12.A

13. 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

断句共4处,每处1分。错1处扣1分。

14.(1)冉氏因此很厌恶这条狗。译出大意给1分;“患苦”译为“厌恶”“不满”一类的意思给1分,译为“以……为忧”“以……为苦”也可。

(2)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译出大意给2分;“向”译为“从前”一类的意思给1分,“不之杀”译为“不杀它”一类的意思给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本县有家姓冉的人家,养了一只很凶猛的狗。它碰到路过的人,就要追上去咬,常有过路人被它咬伤。遇到有人被它咬伤,狗主人就亲自上门去向被咬伤的人道歉,拿出钱来给人家治伤,这样的事已经发生了好多次了。那姓冉的为此而很讨厌那只狗,但是因为狗凶猛,不忍杀它,就还是养着它。

刘位东告诉我说:“有一次我夜里走回家,离家门还有一里多路,许多狗围着我汪汪地叫,冉家的狗也叫着迎上前来,我用折下的柳枝向它们横扫过去,许多狗都退回去远远立着,只有冉家那狗竟奔上来要和我搏斗。它冲了好几次,我几乎被它咬伤。我边斗边走,走过冉家门口往东,过了几寸步,那狗才停止了追咬。当时我巳很疲惫,幸而离狗已远了,我才在路旁休息,歇了好久才离开,那只狗还远远望着我汪汪叫。回家以后,我想:这只狗倒是奸狗,假如有盗贼仇人夜里去他家抢劫,狗一定守住家门咬人,就有几个人也进不了他家门一步啊!听说姓冉的很讨厌这只狗,早上如果在市集上遇到他,一定劝他不要杀掉这只狗。这样的狗,是千金也难买到的!

“过了几天,冉家的邻居到我家来,我问起那只狗。他说‘已经杀掉烧来吃了。’我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那一夜,盗贼进了冉家。主人发觉了,叫醒两个儿子,一起拿了棍棒去追赶,盗贼害怕了逃跑了。主人心里疑惑:怎么狗不叫呢?呼狗,狗不应;到处找,找不到。回房要上床,听到床下象有喘息的声音,用烛一照,见正是那只狗。它蜷屈了身子蹲伏着,一动也不敢动,低了头,闭了眼,好象唯恐有人听到它的声声的样子。主人说:咳!我过去忍住而不杀它,是因为想它有一天紧急中可以有用处,哪知它追咬过路人是勇敢的`,见了盗贼却这样胆小畏缩!就为了这样,第二天把它杀掉烧来吃了。’”

唉!天下与人勇敢搏斗而对盗贼胆小害怕的,难道只是这只狗吗!现在街市上的流氓无赖,平日到处闹事,在本乡本地横行不法。有的在衙门里挂个差役的名,有的在兵营里吃一口粮,他们专欺侮文弱而善良的人,他们走在路上,人们都要远远避开;他们一恕,就叫来一大群同党,手拿凶器围拢来砍人,什么人都不敢惹他们,样子真象个壮士一样。一旦地方上有小批强盗,叫他们拿了兵器,编进宫府,防守地方,人数不下一百几十;马房里的马夜里有点惊扰叫起来,他们就以为强盗来到,两手抖抖索索,拔刀出不了刀鞘,总算跑了出来,身子还在抖,身上的东西碰击出声音来。点燃火器,一而再,再而三都点不着。听说要出发到防守的地方去,离贼军还有几百里,离家乡仅仅几十里,那就哭哭啼啼和父母妻子告别,象以后永远见不到的样子,他们的激动和惊慌到如此地步!所以我说:为私而斗很勇敢,为公而战就胆怯的人也有的是,又何必责怪那只狗而杀了它呢?咳,这不太过分吗?

篇3: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关键词: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考查,应对策略

一、考纲阐释

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08年语文科《考试大纲》, 对古代诗文的鉴赏评价包括两点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属于“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的内容, 能力层级为E级。高考设题中被称为“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对近几年全国和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归纳, 我们发现在诗歌鉴赏的五个考点 (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中,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考得最少, 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涉题最多。本文就表达技巧的考查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希望对考生能有点帮助。

二、术语解读

表达技巧是古诗鉴赏中极为复杂的问题, 考生明明读得懂, 却得不到分数,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会使用规范的答题术语, 其实只要我们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即可:凡是能提高诗歌表达效果, 增强诗歌表现力的方法都属于表达技巧的范畴, 我们一般从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除此之外的其他表现手法来谈。

(一)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神奇, 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 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2.借代以简代繁, 以实代虚。

3.比拟色彩鲜明, 描绘形象, 表意丰富。

4.夸张提示本质, 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 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 创造气氛。

5.对偶有音乐美, 表意凝练, 抒情酣畅。

6.反问加强语气。

7.设问引人注意, 启发思考。

8.双关意在言外,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 使语言更加含蓄、风趣。

9.对比让事物、形象突出, 情感表现更鲜明。

(二) 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1.抒情方式———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

作用简析: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 尤见出豪爽与飘逸之风。

借景抒情———宕开一笔, 似有意似无意更显多情。

托物言志———似在咏物, 实为表志。

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白描工笔、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等。

作用简析:

动静结合———诗中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 画面更和谐。

虚实结合———虚与实互相联系, 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 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 开拓诗歌的意境, 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有时能产生渲染烘托的作用, 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色彩丰富———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画往往一体。

白描与工笔———白描手法, 只用线条勾画, 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乍一见平淡无奇, 细嚼之如饮醉酒, 回味无穷。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 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三) 除此以外的其它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具体手法作用简析:

1.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 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衬托手法又分两种:一种是正衬, 一种是反衬。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 如白居易的《长恨歌》, 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以美衬美;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 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 如“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僧敲月下门”等都是以闹衬静。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 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这是以乐景写哀情: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 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2.渲染———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的描写烘托, 以突出形象, 加强艺术效果。

3.抑扬———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 为了使人信服, 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 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 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 这种手法就是抑扬。

4.曲笔———曲笔是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写法, 使诗歌更含蓄。

5.重章叠句———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 语言更具有音乐美, 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 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在反复咏唱中, 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 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6.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 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 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 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 ,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 全是用事。“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 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 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 是虚写;“尽荠麦青青”, 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 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7.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 让情感的表达更深沉。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 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苦、复杂而深切的心理状态, 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孤独的感情基调。

8.比兴———以物起兴或以物为喻, 更显形象具体。如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将妻子比作沧海和巫山, 极见深情。

三、提问方式及应对策略

(一) 问题陈述

1.常规问法: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技巧 (或艺术手法, 或手法) ?

2.提问变体: (1)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2) 分析情和景的关系。

(3) 从虚实相生 (或某一个角度) 的角度谈谈诗人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4) 诗歌是怎样表达主题的?

(二) 答题格式

主要是手法+表达作用。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 (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 (描写) +叙 (描写) 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 (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

(三) 答题步骤

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 (1)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2)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 (3)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 然后回答问题。 (2008年高考辽宁卷)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 (1)

长江万里白如练, 淮山数点青如淀 (2) 。

江帆几片疾如箭, 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 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 (1) 周德清 (1277—1365) , 号挺斋, 高安 (今属江西) 人。 (2) 淀:即蓝靛, 蓝色染料。

问题: (1)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 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解析】该题两个题目均为表达技巧鉴赏题, 且都提出了明确的鉴赏类型或角度:修辞方法、描写顺序和描写方法 (动静结合) 。第一问:考查修辞方法, 涉及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排比、对偶、比拟等, 考生选择其中三种并结合诗句作出说明即可。第二问:须明确诗歌的写景顺序。写景顺序一般指的是时间 (早晚、白天、黑夜等时间变化) 、顺序和空间 (远近、高低、内外等层次变化) 顺序;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描写, 从多角度开拓意境, 使景物互为映衬, 从而构成一种情趣, 增强诗歌表现力的一种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 (1) 比喻, 如将长江比作白练, 将江帆比作疾箭, 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 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2) 对偶, 如一、二两句对偶, 三、四两句对偶, 五、六两句对偶等。 (3) 比拟, 如说新月“学”扇。

(2) 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 远山重重, 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 山泉飞流, 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 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 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 是动态的。

中国古代诗歌的辉煌使得诗歌成为高考中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之一, 在诗歌的学习中, 我们要注意在平时培养对诗歌的兴趣, 多去品读咀嚼名篇名句, 使自己的古典文化底蕴深厚起来;除此之外, 我们还要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 轻松应对, 做到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参考文献

[1]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青于蓝考试研究室.高考语文核按钮.中学语文杂志社, 2009.

[3]教育部考试中心.考试大纲.2008.

篇4: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策略

【关键词】诗歌鉴赏 鉴赏技巧 解题方法

诗歌鉴赏题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分值为6分,自2002年至2007年,一直是以主观题的方式进行考查。考试命题选点十分灵活,要想把握住出题人的赋分点,必须花大力气吃透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要求,从而做到有备无患。

《考试大纲》针对“诗歌鉴赏”提出了两个要求:(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就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来出题的。以2006年江西高考题为例,命题者让考生阅读杨万里的《三江小渡》,设置了两个问题,其一是问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其二是问作者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第一个问题是在要求考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第二个问题则是在要求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试就是指挥棒,考什么则讲什么。要想把“诗歌鉴赏”这个单元复习好,主要应该分三步走,深挖教材资源,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第一步,温故而知新

高考复习切不可抛开教材,应该以教材为基础,从教材中挖掘资源。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共有诗歌42首(不包括附录)。其中唐宋以前为8首,唐宋时期为23首,现当代为8首,外国诗有3首,唐宋诗歌占了半壁江山。

教师以阅读材料的形式把这42首诗歌统一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在早读的时候多读多背,教师有针对性地抽查。一旦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出这42首诗歌,那么,在接下来将要复习到的名篇、名句默写中也占据了先机。

通过归纳,我们可以整合出许多与《考试大纲》相联系的知识点。

诗歌中的形象可以是景,如刘禹锡《石头城》中所展示的故国萧索之景;可以是诗人自己,如陆游《书愤》中老当益壮的作者;可以是诗人心目中的别人,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所刻画的年老色衰的琵琶女。当然,不管是写景、写物还是写别人,诗中刻画的形象多为诗人的感情寄托。

诗歌的语言注重修辞,姜夔《扬州慢》中一句“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运用拟人的手法反映了人们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辛弃疾《永遇乐》中一句“金戈铁马”则用借代的手法给我们展现了“当年”那场战争的惊心动魄;李白《将进酒》中一句“朝如青丝暮成雪”运用比喻的手法道出了人生短促之叹。

诗歌的语言也注重“炼”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以一“自”字和一“空”字道出了诸葛武候身后的寂寞;而《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则以一“坼”字和一“浮”字把洞庭湖的景象写得宏伟壮丽。

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山居秋暝》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以“竹喧”来写“林静”;《琵琶行》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以“东船西舫悄无言”来烘托琵琶女的高超技艺;李煜的《虞美人》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小楼昨夜又东风”是实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虚景,以实衬虚,把读者带进作者的亡国哀思之中;杜甫的《登高》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惨淡的画面不正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旅夜书怀》则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一句否定,一句肯定,道出了作者不受重视的苦闷。

另外,《秦风·无衣》运用赋的手法写了秦国军民的同仇敌忾,《卫风·氓》运用比兴手法道出了弃妇由伤心到坚定的性格变化轨迹。

在诗歌的思想内容背后往往隐含着作者的观点态度。王维在《山居秋暝》中给我们描绘了秋天的山林之美,“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通过描绘一个梦境,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结束全篇,表达了作者不向权贵低头的决心;杜甫的《兵车行》中,“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是作者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通过温习高中三年所学的诗歌,可以起到强化“考纲”意识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一个鉴赏诗歌的知识体系。

第二步,借鉴名家的鉴赏方法,积累鉴赏术语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鉴赏辞典”,涵盖非常广,选摘了自先秦一直到现代的诗词,请名家写出鉴赏评论文章。这套丛书很有价值,老师可以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诗句鉴赏文章,组织学生学习、借鉴。

浪漫主义诗人多采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表达情感,而现实主义诗人则多采用形象和具体的手法来反映民生疾苦。《唐诗鉴赏辞典》中有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的《倦夜》,分别由何国治与何庆善写出了鉴赏评价文章。

白居易的诗清新通俗,李商隐的诗华丽、含蓄。可以选白居易的《观刈表》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孟浩然为山水田园诗人,岑参为边塞诗人。可以选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和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柳永为婉约派词人,辛弃疾为豪放派词人。可以选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和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为北宋词人、一为南宋词人,从他们的词中可以体会到时代的特征与两种流派的不同风格。

苏轼的《题西林壁》道出了一个平凡的哲理,《宋诗鉴赏辞典》有何满子对此诗的评论;关汉卿的《南吕·四块玉闲适》作为一首元曲小令,明快清新,可以印发给学生。

一共选择十篇鉴赏文章给学生阅读,阅读量约为一万五千字。通过阅读可以从中学到鉴赏术语。如在形象方面有生动、雄伟、萧瑟、清幽、凄清、浩渺等;在语言方面有清新、庄重、含蓄、明快等;在思想感情方面有喜悦、愉快、悲苦、孤苦、乐观、悲观等。从而在答题的时候做到语言规范。

第三步,归纳解题方法

有了前两步的铺垫,学生解题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做起题目也就不至于无话可说了。

第一,细读诗歌。所谓“细”,意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先看作者,属于何朝何代,诗歌多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以李清照为例,前期的诗词多明丽、雅致,后期的诗词多凄清、洗练。再看题目,通过题目,多可“猜”出诗歌的体裁,像山水田园诗﹙如《山居秋暝》)、送别诗(如《赠汪伦》)、思乡诗(如《旅夜书怀》),诗歌体裁不同,主题有差别。三看诗句,诗歌讲究“起”、“承”、“转”、“合”。首句多点题,次句则承接第一句而写,第三句多是为第四句作铺垫,因此,“诗眼”一般是在第三句。当然这只是一般规律。重要的是,读者要能够解释诗句的含意。

第二,弄清楚命题者究竟问的是什么。命题者在设置题目的时候,多会要求考生从某一个角度来答题,2007年江西省高考卷要求考生结合诗歌,对“一片伤心画不成”和“谁谓伤心画不成”作简要分析,高蟾说“画不成”,韦庄说谁谓“画不成”,原因在哪里?

第三,条理清楚地答题。命题者有时连提几问,考生一定要清楚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按照次序来,切不可打乱步骤,胡乱回答,让阅卷者无从给分。

第四,答案必须落实到诗句,切忌扣“大帽子”。

考生积累了很多的鉴赏术语,这是一件好事,但乱用便成了坏事。如“深化了主题”,深化了什么主题,没有写;“表现作者的感情”,什么感情,也没有写。或者是写了深化什么主题,表现什么情感,但不作任何分析,脱离原诗句作抽象的回答,自以为答案很精练,实则空洞无物。

篇5: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

鉴赏评价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分析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提问方式

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氛围特点(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套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二、分析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提问方式

一般提问: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2)联想和想象(3)对比。(4)白描。

修辞手法

(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

(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

1、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明确)

2、结合诗句解释手法(具体)

3、分析表达效果(具体)

三、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

一般提问: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点明语言特色(明确,简练)

2、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具体)

3、分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具体)

答题套路

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如(),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四、鉴赏语言(炼字)提问方式

一般提问: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变式提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准确,结合诗句)

2、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具体,联想)

3、分析表达效果---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具体)

答题套路

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五、鉴赏关键词语 提问方式

一般提问: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步骤:

1、分析该词对突出主旨的作用(内容方面)

2、分析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形式方面)

六、判断观点 提问方式

一般提问: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变式提问:有人这样认为,你同意吗?请说出理由。答题步骤:

1、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

2、用原诗句证明此观点(具体)答题套路 我认为(),原因是()(从原诗中找到理由并分条陈述)。

对比题 提问方式

一般提问:对两首诗或词进行内容与主题、法等方面的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

变式提问:请说出两首诗词在某方面的相同点或不同点。答题步骤:

1、找出相关的比较点(题眼)

篇6: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就好比是她美丽的装扮,作者的立场、价值态度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就好像是这位美丽的女子向我们娓娓道来的她内心的体会。所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语言是诗人描绘形象,展示技巧,表情达意的载体。准确理解和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历年高考非常重要的一个考点。其中的炼字又是重点中的重点,在诗歌鉴赏所有考点中被称为“万绿丛中一点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对这一考点的掌握常常是学生的一个弱项。下面就具体谈一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在讲授这一考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炼字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笔者给他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相传,苏东坡与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说:“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摇”、“舞”也不合情理)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清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篇7: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讲座

一、咏史诗的概念

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班固的《咏史》是我国是诗歌史上

有强烈的愤懑之情,《咏史》其二就是左思对门阀制度的强烈抨击,借咏史而抒怀。

《咏怀》其二,全诗共十二句。以四句为一段,可以分为三层。此诗具有奇特而鲜明的结构,层次分明,层层相扣。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诗人之笔从自然落起,传承《诗经》兴的艺术手法,展示了一幅松、苗自然之景:青翠茂密的苍劲之松生长在清冷的山涧之底,盈弱寸茎的小苗迎光于高山之顶。在自然界,草木生长于何处,本也无可厚非。然而,已经习惯了“岩上松,原上草”的风貌的时候,此时此地,高山之苗和涧底之松无疑显得极不协调,以突兀之感形成强烈的对比角度,高低不平,大小不称。这种奇怪的状态呈现在诗人的笔下,其实以比喻的手法描述了现实生活中一种极不公平的门阀专政现象,以生长在不见阳光的“涧底松”喻才高位卑的寒门之士,以吸取太阳之精华的“山上苗”喻才劣位高的士族。诗人以鲜明贴切的比喻,以一个“荫”字真实的反映了当时制度下深受压抑,埋没寒门之才的状况,以自然不公映射了诗人强烈的愤慨之情。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此四句话是本诗的核心所在,诗人以突转的笔锋,一针见血地揭露了现实的残酷。既同前四句相呼应,又递进地揭示了寒门之人和士族人士的地位差异就如同自然界中的松苗之状态一样的不公平,一样的使人寒心。在前二句中,“蹑”和“沉”两个动词用得相当的精妙,包含了诗人强烈的爱憎意识,有对士族的蔑视和鄙夷,也有对像同自身一样的寒门才子的肯定与痛惜。更表现出诗人鲜明的凛然正气,旷达和无畏的精神,敢于言说,敢于披露。“地势”二字点明了这种不公平待遇的根源,松苗不公乃在于自然地理,而人之不公则在于门阀制度的不合理。自曹魏建立“九品中正”制度以后,就逐渐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门阀制度,在西晋初期,出现了世族独占上品的现象,“九品中正”制度已为世族门阀所利用,以巩固其自身利益。当时的士族与寒门,不仅等级森严,而且有一定世袭性,很难改变。“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点出了门阀扼杀人才的罪恶,也表现出了这种极难重返的历史根源带给诗人的深深的无可奈何。批判的锋芒在揭露历史现实的同时,那掩藏的无奈之情和深深的愤慨也感染着人心,让人为之不平。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金张指金日磾和张汤,金家七世为内侍,张家子孙官至侍中的有十多人。“汉貂”是汉代侍中官帽边上插的装饰品貂鼠尾。“藉”是把草垫在地上,人睡在草上,叫做“藉草而卧”,这里是依靠的意思,是说金家和张家的子弟是依靠祖先的基业,不论贤与不肖世代在朝为高官的。“冯公”指冯唐,冯唐忠心耿耿先后仕文、景两帝,仅仅因为出身贫寒不但得不到升迁,反而免职闲居,到了武帝招贤良方正陛见时,他已经是九十老翁不能为朝廷效力了。诗人经过金日磾、张汤的七代高官与冯唐到老得不到重用的对比史诗,抒发了因社会地位的贵贱悬殊造成埋没人才的失意和感慨。到此诗旨更加明了形象,使读者对门阀官僚制度根深蒂固的危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怀古诗的特点

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手法:用典 对比 借古讽今 吊古伤今(4)语言:含蓄蕴藉

(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吴钩乌衣巷 淮水 柳营 后庭花(6)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7)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8)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三、怀古诗常用的典故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10、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11、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3、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14、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阳关”。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5、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16、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四、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步骤和方法。

(一)要弄清史实。咏史怀古诗的题材决定了诗词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因此鉴赏的

古》,便是如此。

(四)要分析写法。

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王昭君》,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也有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另外,引用典故也是咏史怀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五、理解并背诵以下诗词。

1、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注:石头城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城门到草场门,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战国时,楚国就在清凉山一带筑金陵邑。公元212年孙权重筑,改名为石头城,城依山临江,南靠秦淮河口,形势险要,为六朝江防要地。张勃《吴录》载:诸葛亮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 这首诗的感情是怎样的?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答:诗人以不变写变,山、潮、水、月伴寂寞空城,而六朝繁华已成旧时陈迹。借六朝的衰亡来抒发物是人非和国运衰微的感慨,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引以为戒。

2、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①蜀相:指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②锦官城:古代成都的别称。③柏森森: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③黄鹂:黄莺。④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见诸葛亮事。⑤两朝:指刘备、刘禅父子两朝。⑥开济:开创基业,匡济艰危。⑦出师未捷:诸葛亮曾五次出兵攻魏,建兴十二年(234),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百馀日,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1)写景总会渗入作者的主观感受,试分析《蜀相》诗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并说出跟意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字。

答:这一句是写入祠后所见,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跟意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字是“自”“空”。从“自”“空”二字可以看出祠中的凄凉、冷落气氛,含有感伤的意味。(2)本诗的主旨是咏叹什么?

答:主旨是歌颂仰慕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以古人自况。

3、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注: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由于苏轼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贬谪到黄州,这首词是他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写下的。试析词中景物特点以及抒发的情怀,体会词人的豪放词风。

答:从景物描写来看,描写的都是意境高远、雄浑壮阔的景物。词人怀念古代的英雄及其丰功伟业,抒发了对英雄的赞美和壮志难酬的慨叹,感情旷达而不哀伤,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整首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

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运用了哪些典故,其用意是什么?

答:上片运用了孙仲谋(孙权)与寄奴(刘裕)的典故。孙权当年建京口,并一度定都于此。南朝宋武帝刘裕则生在镇江。孙权能称雄一方,刘裕则曾经北伐收复洛阳、长安。表达了词人收复失地的理想及北伐的决心。

下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指的是宋文帝元嘉年间 “草草”出兵北伐,遭到惨败。借古讽今,委婉劝阻当时执政的韩侂胄急于事功,主张立即出兵。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案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宝臣民。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文末以廉颇字比,用廉颇思赵一事,抒发未能施展才能的感慨。

5、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①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②《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1)该诗连用两个“笼”字,试谈谈其表达效果。

答:两个“笼”字,既突出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又寄予了诗人的忧愁和伤感。(2)谈谈你对三、四两句的理解。

表面上,诗人是谴责歌女不懂亡国之恨,其实,在场听歌的应是达官显贵,所以这句答:实乃对那些达官显贵不以国事为重而贪图一时享乐的抨击。

6、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乌 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①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②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答: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注:①苏台即姑苏台,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②越中:即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

同是李白的怀古诗,但两首的艺术手法和抒发的思想感情都不相同。请结合两首诗的思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对比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

12、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此诗是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②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③晋代:指东晋,建都金陵。④衣冠:指当时的名门世族。⑤成古丘:成为一堆古墓。结合全诗理解“总为浮云能蔽日”的意义。结句落一“愁”字,作者“愁”什么?

答:“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使用了比喻,以“浮云”喻奸佞臣子,以“日”喻君主,“总为浮云能蔽日”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己报国无门,十分沉痛。诗人所写的“愁”体现的正是这种忧君忧国、怀才不展、时不我待的心情。

13、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①“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这两句是写登山所见。“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②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这首诗的首联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内容?尾联中的一个“尚”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首联说明了人事总是在不停地变化着,时光也在不停地流逝着这一生活哲理;尾联中的“尚”字,既有对朝代更替、人事变迁,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的感慨,有包含了作者至今仍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的伤感。

14、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韦庄,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答: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是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15、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王安石

一时谋议路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注:前席:古人席地而坐,谈话投机时不自觉地向前移动坐席,靠近对方。

这两首诗都是对汉代贾谊的评述,但写作的角度不同,请说说两首诗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

答:李诗的写作角度是讽文帝悼贾生,感叹贾生治国安邦的才学得不到施展;王诗则是赞文帝褒贾生,认为贾生并未受到君王的薄待,是有感于宋神宗的知遇之恩而写。

1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注:兜鍪:即头盔,借指士兵。坐断:占据、割据。

这首词是就哪一段史实发出感怀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就三国吴蜀联合抗曹的事迹发出感怀的。词中融经铸史,借古讽今,表面上是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实际上谴责南宋主和派的昏庸怯懦。“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虽为曹操之言,也代表了作者的心声,表达出对当权者无抗金复国之志的遗憾和愤慨。

17、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①山河表里:指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外有黄河,内有华山,互为表里。②西都:指长安。③秦汉经行处:指秦汉两代皇帝苦心经营的地方。这首小令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试简要分析。

篇8: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一、指导思想: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保持一致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作为高考试题命制的依据,是无可争辩的。我们先看看课标关于诗歌鉴赏部分的要求:

教学建议·必修: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教学建议·选修: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现代的观念和历史发展的观点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评价建议·必修: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体体验和创造性的解读。要重视评价学生结合不同文体特征进行阅读与鉴赏的能力,以及动用有关资料阐发作品的能力。

评价建议·选修: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象和联想,能否通过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有独到的感受和对作品的创造性理解等。

为了使命题与复习具有简约的操作性,辽宁高考《考试说明》关于诗歌鉴赏部分提出了如下要求: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要求虽然简约,但基本概括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当然,高考《考试说明》毕竟不等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它主要在精神上与课标保持一致,具体落实时,还要具有“考试性”,即要具有“检测意义”、“选拔意义”、“考查信度”等要素。

同时,我们也看出,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没有能充分突出“个体体验”、“创造性”、“独到的感受”等个性化的评价要求。这是高考《考试说明》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落实的难点,也是今后改革的重点,无论命题还是复习指导都有必要予以关注。尤其是高考复习指导,研究往年高考真题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前沿意识,一直是“跟风走”,那么,必将永远在“风”的后面。

二、命题设计:稳定的、有梯度的考查成为基本取向

诗歌鉴赏是一种对较高理解能力的考查。我们先看看辽宁自主命题以来,历年试卷诗歌鉴赏部分的考查信息。

从这份信息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九年来辽宁卷诗歌鉴赏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突出重点”。体裁上以绝句为主;题材以感怀诗为主;所选作品以宋诗词为主,关注名家作品;考点重在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理解、品味语言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对诗歌鉴赏而言,更应该是绕不过去的“关”。“诗句理解—鉴赏形象、语言—情感把握、鉴赏表达技巧—评价作者观点”是有着明显梯度的四个层级,辽宁卷在这一点上处理得富有层次。

其实,高考诗歌鉴赏由客观选择题调整为主观题之初的全国卷(当时是全国统一命题)就很注重语言的考查:

1.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2全国卷)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6分)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全国卷)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

三、阅卷标准:提供科学化的评分标标准准,加强公平性

高考属于大规模的教育考试,它对考生个人有着重大影响。“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我国非常重视大规模教育考试,考试结束后,相关部门也组织有关人员对考试进行评价,但这种评价主要还是流于形式。”对于从事高中教学,尤其是高考复习指导教学的一线教师而言,了解科学的阅卷评价标准相当重要。然而事实是,阅卷标准缺少“标准性”,复习指导则更多流于“硬解”甚至“曲解”。

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的最大区别就是分值的评判。客观题无论分值几分,根据答案,对了全得,错了全扣,我们可以放心地让机器阅卷。主观题则复杂得多。科学性的要求是起码要有比较细致的得分参照——如作文,首先有评价量表,还有一些试批样卷,在正式批阅前还有半天专门的实战演习。而目前其他主观题连这样基本的参照也没有。主观题如何科学化?关键是制定科学的评分指导。

我们可以参考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主观题的评分标准。PISA为了尽可能地减小评分者的主观性,使评分者能够更为科学合理地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评分,每一道题都会附有非常详细的评分指导。这些评分指导会明确地描述出在每一道题上得不同分数的学生作答的基本情况,并附有从大量前测中得到的各分数段学生答题情况的具体样例。PISA通过大量的前测,收集到了若干种的学生答题情况。然后对它们进行总结、归纳,形成了非常详细的评分指导,而不是单凭评分者对试题的分析而主观地设计评分指导。而且,PISA还在评分指导中附有各种学生答题情况的样例,这样就更便于评分者作具体的参照,从而尽可能地降低了评分者的主观因素对试题评分的影响,保证了试题评价的信度。

我们试以2006年辽宁卷第16题为例,编制如下评分参考细则:

【诗歌】

东坡 (1)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 (2) 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1) 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2) 荦确:山多大石。

【试题】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4分)

【评分参考细则】

1.得4分:指出“铿然”的含义、表达技巧,各1分;答出情感、主旨,得2分。

例一:“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指出了“铿然”的含义、表达技巧,答出了情感、主旨)

例二:雨后月出, 东坡的夜色更觉清新,赶市的人已经散尽, 只有自己这样的山野之人踽踽独行。不要嫌弃山路满是巨石, 坎坷难行,“我”喜爱杖履的声音铿锵, 清越可听。“铿然”真实地写出了竹杖在地上拄着发出的有力声响,与在月色下的安静清幽作对比。面对“荦确坡头路”的仕途,他没有失意,“铿然”中还可以看出他的乐观旷达、对信念的执着。(逐联描述,近于翻译,可视为具体分析)

例三:“铿然”以动衬静,使诗歌动静有致,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衬托出月下东坡的宁静。在这种景色的映衬之下,虽然坡前的道路是崎岖坎坷的,但苏轼“自爱铿然曳杖声”。这里蕴含了一个道理——如果没有“荦确坡头路”,就不会有“铿然曳杖声”,而对“铿然曳杖声”的喜爱则是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的表现。(解释了字意,答出表达技巧,以及情感、主旨)

2. 得3分:指出“铿然”的含义,有具体分析,但遗漏或者答错一点信息。

例一:“铿然”与前文雨后东坡月下清凉、安静的环境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居住在黄州时,虽然被贬但仍然坚守信念、乐观豁达的心境。(没指出“铿然”的含义)

例二:“铿然”是指发出的清脆的声音,这里指竹杖碰到路上的石头发出声音。和第三句相照应,字面上说,即使走在如此坎坷的路上,也要“铿然”作响,实际上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情。(没答出表达技巧)

例三:“铿然”一词写出了竹杖敲打石头的声音,一方面和雨后东坡的清冷作了对比,另一方面照应了前文“莫嫌荦确坡头路”。作者说不要嫌弃大石头挡住道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喜爱。(指出“铿然”的含义、表达技巧,情感分析不准确)

3. 得2分:具体分析时,有两个有效信息点。

例一:写出了雨后夜晚在皎洁的月光下,作者独自一人漫步东坡时,竹杖敲打石头的声音,表现了作者即使面对坎坷仕途也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只答出铿然的含义,情感。答题不全面。)

例二:雨后东坡的月色清冷,路上没有什么人了,只听到拐杖拄在大石上发出铿然的声音,用对比的手法,“铿然”的声音和东坡的清冷安静作对比,突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只答出“铿然”的含义、表达技巧)

4. 得1分:具体分析时,只有一个有效信息点。

例一:“铿然”的本意是指坚定、顽强的样子。“铿然”一词表面上写景物,事实上写苏轼自己虽然被贬黄州,但仍有一颗坚定、顽强的心,仍有想要建功立业,想要创造一番自己的事业之心,体现了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答题不全面,只答出了情感。)

例二:“铿然”是竹杖撞击地面的声音,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坚强不屈。(答题不全面,只答出了含义)

例三:“铿然”写出了竹杖碰到石头的声音,诗人被贬却仍能在田园中得到乐趣,表达了诗人不恋官场,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答出了含义,其他分析为无效信息)

例四:表达出作者心中那份正直的态度。苏轼被贬黄州并没有丧失斗志而一蹶不振,反而变得更加坦然,面对贫瘠荒凉的黄州,苏轼不以为悲,反而自我激励,说明了苏轼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答题的角度不是着眼于“铿然”,而是着眼于诗人的情感。“乐观旷达的情怀”勉强得1分)

5. 得0分:全部为无效信息。

例一:全诗写雨后的东坡月色都变清爽了,市民走的都是荒野之路,足见诗人所在地的荒凉和人烟稀少,营造了一个荒凉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写诗人并不嫌弃这个荒野之地,他坚信便是石头也会发出“铿然”之声,“一语双关”表明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情感。(分析无中生有,全部为无效信息)

例二:“铿然”一词,突出诗人行路时鞋子发出的声音,有节奏感。诗人独自一人夜行,月色下东坡幽静无比,尽管前方的路布满石头,但诗人却没有为此止步。(分析角度不对,全为无效信息)

例三:“铿然”一方面写出了东坡的崎岖,路上石之铿然有声。意在说明诗人仕途坎坷。(分析角度不对,全为无效信息)

摘要:高考命题是大规模终结性评价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涉及方方面面, 命题设计与评分标准为其核心。相对于客观题来说, 主观题的命制和评价难度更大。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的最大区别就是分值的评判。国际学生评价项目 (PISA) 主观题的评分标准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

关键词:高考,诗歌鉴赏,主观题,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93

[2]郭家海.高考主观题的命制亟须完善——以近三年自主命题古诗词鉴赏评价为例[J].上海:语文学习, 2007 (5) .

上一篇:城关街道各级各类志愿者服务队职责下一篇:足球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