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18.7《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教学反思

2024-08-22

8下18.7《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教学反思(通用7篇)

篇1:8下18.7《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教学反思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三课时)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的知识是前一节知识基础上的延伸,有一定的难度,但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到积极思考问题,遇到障碍,只要在老师的适当点拨下,都能很好、很快把问题解决掉。的确对同学们课堂上的如此表现让我惊讶,很佩服。在这一节课教学设计时,我自始自终以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为指导思想,遵循教学原则中的系统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这样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在本章的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掌握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1.转化的思想方法

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勾股定理这一模型,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2.方程的思想方法

在求有关线段的长度时,利用直角三角形这一基本图形,运用勾股定理巧设未知数,建立方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一、我将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动脑动手自主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把数学课堂转为“数学实验室”,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结论、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学生在课堂中已经能够应用的非常灵活,这一点非常喜人.

反思成功的原因:第一、教学方法有了创新,采取了互动式教学,对学生来说很新奇。第二、采用填空式方式,将难点分散降低。第三、鼓励每个学生,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调动中下等学生,给他们机会发言。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虽然尽量想把课堂交给学生,但不免有不放心,影响了课堂中学生的主动学习。针对学生刚刚接触几何证明题,对格式比较陌生,忽视看图,今后将培养学习的识图能力,训练数形结合的思想。

篇2:8下18.7《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要引导学生掌握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数学中,数和形是两个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它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数和形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将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所得的结论解决问题,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2.转化的思想方法

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这一模型,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3.方程的思想方法

在求有关线段的长度时,利用直角三角形这一基本图形,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巧设未知数,建立方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反思成功的原因:第一、教学方法有了创新,采取了互动式教学,对学生来说很新奇.第二、采用填空式方式,将难点分散降低.第三、鼓励每个学生,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调动中下等学生,给他们机会发言.

篇3:关于切线长定理应用的教学反思

它的应用形式:

∵PA、PB分别切圆O于A、B

∴PA=PB ∠BPO=∠APO

在初中数学教材上,这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图形,它贯穿了很多的初中几何知识点 ,包括

①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PA=PB ∠BPO=∠APO

∴BE=AEOP⊥AB

这其实就是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②三对全等三角形 Rt△OBP≌Rt△OAP,

Rt△OBE≌Rt△OAE Rt△EBP≌Rt△EAP

利用切线长定理或三角形全等可以得:

∠BOP=∠AOP ∠EBP=∠EAP∠OBP=∠OAP

以及线段BE=BAOA=OB PA=PB

③实际上这六个直角三角形连起来相似

Rt△OBP∽Rt△OAP∽ Rt△OBE∽Rt△OAE∽Rt△EBP∽Rt△EAP

④有射影定理的基本图形,所以又出现了一些相等关系的等式OB2=OE•OP =OA EB2=OE•EP= EB2

⑤有OP⊥AB以及切线的性质OA⊥AP,OB⊥BP这就引出了更重要的知识点:三个垂直关系

OA⊥AP,OB⊥BP,OP⊥AB

可以列出图形的面积关系。

即SAPBO=OA•AP=OB•BP=OP•AB

⑥在圆O中有OP⊥AB这就引出了圆中更重要的定理出现了垂径定理

∵在圆O中OP⊥AB

∴NB=NABM=MA

⑦事实上利用切线的性质OA⊥AP,OB⊥BP可以得到四边形OAPB四点共圆

⑧如果在圆周上任意取一点Q(或Q′) 有可以把圆中的圆心角、圆周角定理联系起来,这样图中∠APB、∠OPA、∠OPB、∠Q、∠AOB、∠BOA、∠OBA、∠OAB、∠EBP、可以已知其一可求其他

⑨当然过AB任意点做切线后图中又出现两组切线长MB=MT,NT=NA,于是有△PMN的周长=PA+PB=2PA

篇4:8下18.7《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具体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勾股定理的应用过程,熟练掌握其应用方法,明确应用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通过有关勾股定理的历史讲解,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重点:

勾股定理的应用

难点:

勾股定理的应用

教案设计

一、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1:(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1.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cm,2cm,则斜边长为_____________。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4,则另一条边长是______________。

3.三角形ABC中,AB=10,AC=17,BC边上的高线AD=8,求BC的长?

知识点2:

利用方程求线段长

1、如图,公路上A,B两点相距25km,C,D为两村庄,DA⊥AB于A,CB⊥AB于B,已知DA=15km,CB=10km,现在要在公路AB上建一车站E,

(1)使得C,D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E站建在离A站多少km处?

(2)DE与CE的位置关系

(3)使得C,D两村到E站的距离最短,E站建在离A站多少km处?

利用方程解决翻折问题

2、如图,用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进行折纸,已知该纸片宽AB为8cm,长BC为10cm.当折叠时,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AE).想一想,此时EC有多长?

3、在矩形纸片ABCD中,AD=4cm,AB=10cm,按图所示方式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求DE的长。

4.如图,将一个边长分别为4、8的矩形形纸片ABCD折叠,使C点与A点重合,则EF的长是多少?

5、折叠矩形ABCD的一边AD,折痕为AE,且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以B点为原点,BC为x轴,BA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点F和点E坐标。

6、边长为8和4的矩形OABC的两边分别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和y轴上,若沿对角线AC折叠后,点B落在第四象限B1处,设B1C交x轴于点D,求(1)三角形ADC的面积,(2)点B1的坐标,(3)AB1所在的直线解析式.

知识点3: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间接给出三边的长度或比例关系

1.(1).若一个三角形的周长12cm,一边长为3cm,其他两边之差为1cm,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__。

(2).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扩大相同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__。

(3)在ABC中,a:b:c=1:1:,那么ABC的确切形状是_____________。

2.如图,正方形ABCD中,边长为4,F为DC的中点,E为BC上一点,CE=BC,你能说明∠AFE是直角吗?

变式:如图,正方形ABCD中,F为DC的中点,E为BC上一点,且CE=BC,你能说明∠AFE是直角吗?

3.一位同学向西南走40米后,又走了50米,再走30米回到原地。问这位同学又走了50米后向哪个方向走了

二、课堂小结

谈一谈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练习以上习题。

四、课后作业卷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了解了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的基础上学习勾股定理,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数形结合的应用与理解。本节第一课时安排了对勾股定理的观察、计算、猜想、证明及简单应用的过程;第二课时是通过例题分析与讲解,让学生感受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这一模型,强化转化思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应用能力。

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的差距,本节课安排了如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引入

对上节课勾股定理内容进行回顾,强调易错点。由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学生知识水平低,引入内容简短明了,花费时间短。

二、例题讲解,巩固练习,总结数学思想方法

活动一:用对媒体展示搬运工搬木板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交流合作,如何将木板运进门内?需要知道们的宽、高,还是其他的条件?学生展示交流结果,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书写板书。整个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及时的引导和强调。

活动二:解决例二梯子滑落的`问题。学生自主讨论解决问题,书写过程,之后投影学生书写过程,教师与学生一起合作修改解题过程。

活动三:学生讨论总结如何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利用勾股定理的前提是什么?如何作辅助线构造这一前提条件?在数学活动中发展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到生活中去,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巩固练习,熟练新知

通过测量旗杆活动,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加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感受。

在教学设计的实施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由于本班学生能力的差距,本想着通过学生帮带活动,使学困生充分参与课堂,但在学生合作交流是由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决所用时间短,而在整个环节设计中转接的快,未给学困生充分的时间,导致部分学生未能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2.课堂上质疑追问要起到好处,不要增加学生展示的难度,影响展示进程出现中断或偏离主题的现象。

篇5:对“勾股定理”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教学反思;勾股定理

反思之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教,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的传统教学摸模式,已严重阻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这种教育模式,不但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会造成机械的学习知识,形成懒惰、空洞的学习态度,形成数学的呆子,就像有的大学毕业生都不知道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因此,《新课标》要求老师一定要改变角色,变主角为配角,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把学生想到的,想说的想法和认识都让他们尽情地表达,然后教师再进行点评与引导,这样做会有许多意外的收获,而且能充分发挥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久而久之,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会与日剧增。

上这节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查阅有关勾股定理的资料(可上网查,也可查阅报刊、书籍),提前两三天由几位学生汇总(教师可适当指导)。这样可使学生在上这节课前就对勾股定理历史背景有全面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勾股定理的重要性,学习勾股定理是非常必要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也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归类总结能力。

反思之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是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的。现在的数学教学到处充斥着过量的、重复的题目训练。

笔者认为真正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首先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加探索勾股定理的活动,关注学生能否在活动中积思考,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否进行积极的联想(数形结合)以及学生能否有条理的表达活动过程和所获得的结论等;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拼图过程,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所拼得的正方形验证勾股定理。二是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知识性及其实际应用。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勾股定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现在情况是学生知道了勾股定理而不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勾股定理,我们在学生了解勾股定理以后可以出一个类似于《九章算术》中的应用题: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棵水草,它高出水面3分米,一阵风吹来,水草被吹到一边,草尖与水面平齐,已知水草移动的水平距离为6分米,问这里的水深是多少?

教学方式的转变在关注知识的形成同时,更加关注知识的应用,特别是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真正起到学有所用而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这一点上在新课标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反思之三:多媒体的重要辅助作用。

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地、充分地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应创造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目的。多媒体教学的优化组合,在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面积计算来猜想勾股定理或是通过面积割补来验证勾股定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很清楚,教者可通过多媒体来演示其过程不仅使知识的形成更加的直观化,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思之四:转变教学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有两种评价的方式。一种是以他人评价为基础的,另一种是以自我评价为基础的。每个人素质生成都经历着这两种评价方式的发展过程,经历着一个从学会评价他人到学会评价自己的发展过程。实施他人评价,完善素质发展的他人监控机制很有必要。每个人都要以他人为镜,从他人这面镜子中照见自我。但发展的成熟、素质的完善主要建立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是以素质的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教育为标志的。因此要改变单纯由教师评价的现状,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把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及学生的自评相结合。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者可以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合适的评价。如以学生的课前知识准备是一种态度的评价,上课的拼图能力是一种动手能力的评价,对所得结论的分析是对猜想能力的一种评价,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是转化能力的一种评价等等。只有老师给予学生适时的适当的评价,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目的,反过来自信心的提高又促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的提高,真正达到从他律转为自律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篇6:高中物理动能定理的教学设计反思

1知识分析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根据我们的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知道了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就不能满足于对这些基本知识的重复,而应该立足于这些知识同时又要有一定的提高,尤其是在教学引入、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为后面动能定理的学习打下感知基础.

从学生的物理思维角度来看,由于前面重力势能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重力做功与质量、高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知道了WG=mgh1-mgh2的关系式.知道这样的关系及关系表达,可以为动能及动能定理的学习打下思维基础.不过,这需要根据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情况,以确定是否需要在本知识学习之初进行一个复习.

本节的难点即是重点,其一是动能的表达式,学生知道动能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有关,但却不知道具体的定量关系.为什么动能的大小可以用mv2/2来表示,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采取的策略是跟学生强调“物理上规定……”,这种强行灌输的方式固然可以完成课堂上的一个过渡,但如果能够寻找到更好的代替方法,我们还是尽量不要用这种方法的.其二是动能定理的表达形式,通常情况下我们是通过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以及动力学的其它关系推理得出动能定理的表达式的,但在此过程中由于我们过于看重表达式本身,而对表达式得出过程中的许多细节予以了忽视,因此也丧失了不少有益的资源.因此笔者考虑,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哪些内容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去自主完成,哪些内容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尤其是哪些内容可以进一步挖掘其中的物理意义,是笔者在教学设计中重点思考的一个内容.

2教学设计

重点一动能概念的强化

首先从知识上复习初中物理所学到的知识,但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忘记较多,因此这里与其说是重现,不如说是教师提醒下的加强印象.

其次,通过体验来加强学生的认识.正是因为考虑到学生已经遗忘较多的内容,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体验过程,让学生去体验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去体验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体验的过程并不复杂,体验的方式也是灵活多样(可以是实地体验,也可以结合多媒体,还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加学生想像,让学生通过思维加工去完成体验过程).比如说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冷兵器时代打仗攻城的一种情形:守城者用石块向下扔,以阻挡攻城者.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城上的石头扔下来可以起到阻碍进攻者的作用?而对于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师和一个学生之间玩抛物接物的游戏,首先教师向学生抛一个较轻的物体,如一个纸团,学生可以轻易接住,然后教师以几乎相同的速度向学生抛一个重的物体,如砖头,学生则可能会下意识地避让(当然也不一定真的扔,让学生有所感受即可).当学生提出抛的物体质量太大时,我们还可以跟学生开玩笑:“好,我给个质量小的物体呢.”然后以手比划一把枪,“砰”地一声发射一颗子弹.这样可以引发学生的强烈兴趣,且让他们意识到动能的大小还与速度有关.

重点二动能的定量表示以及动能定理(具体的动能定理的引入略)的表达式得出

这两个内容在笔者的教学设计中基本上是一体的,因此这里也一起描述.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之初,我们要跟学生明确任务:寻找动能的定量表达式及动能定理的表达式.让学生知道:我们的任务就是去寻找一个可以表示动能的因式,去寻找动能变化与做功的关系.

推理的思路我们设计成这样:对于一个已知质量的物体,如果给它受到一个非平衡力,那它的运动状态就会改变,它的动能也会改变.在这个过程中要重点分析这两个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意味着物体具有了加速度,意味着物体受到了一个不为零的合外力;而运动的改变正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明确了这两个改变(可以辅以副板书)之后,学生就会自然建立一种关系猜想:物体动能的改变是否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有关?在有了这种猜想之后,教学设计就进行师生共同协作,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阶段.这里用到的工具可由学生自主思考,也可由学生合作完成.总之最后的结果应当是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以及v2t-v20=2as的引入,当这两个工具开始合作时,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当然学生此时不知道这是动能定理)就先诞生了:Fs=mv2t/2-mv20/2.F是什么?是合外力!因此Fs就应当是合外力做的功;功是什么?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里是什么能量在转化呢?显然,是动能发生了变化!动能变化是多少呢?等号后面有两个因式的差,差不就意味着变化吗?!于是mv2/2可以用来表示动能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更因为此表达式中有m和v,v又是平方,这些都与学生的经验是一致的.因此到此为止,两个教学难点就化解了,教学内容也就完成了.

3教学反思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正如我们教学设计中所预设的一样,思维展开的顺序与知识生成的顺序也基本一致.这说明我们的教学设计是有效的.回过头来反思这一教学设计,应当说其中的主体部分仍然是继承了以前的教学思路,如果说有所创新的话,那笔者以为是更多地基于了学生的实际,先通过体验加强了学生的认识,再通过知识的梳理与结合,达到了一个新知识的生成.这个生成的表达式如何与动能定理结合起来,是我们重点描述的一个内容.

之所以要重点描述,是因为我们注意到很多物理规律的发现其实也遵循了这样的道路,都是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一些新的表达式,然后赋予它们以物理意义.当这些新发现能够解释过去的事实,能够预测未来的事实时,其就会成为一种物理概念或规律.

篇7:8下18.7《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教学反思

关键词:馈线电流;绕组电流分配;替代定理;叠加定理

随着社会发展,应用型人才很受重视,围绕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方向侧重于实践操作,弱化理论讲解。教学中如果过度弱化理论,势必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在《牵引供电系统》教学中,针对三相牵引变压器的绕组电流分配内容,发现许多教科书的讲解都过于简单,显得很不严密,没有充分利用专业基础课程所学的理论方法来解决专业课中的问题。为此,本文利用《电路分析》中替代定理及叠加定理来分析计算三相YN,d11结线牵引变压器绕组电流,并得出绕组电流分配关系的结论。旨在抛砖引玉,加强基础课和专业课间的紧密联系。

一、确定等值电路

目前在三相牵引变电所中大多采用的是110KV油浸风冷式变压器,该牵引变压器的接线采用YN,d11标准联结组。三相YN,d11接线牵引变压器原理电路图及展开图如图1、2:

图1 原理电路图 图2 展开图

为了分析绕组电流与负荷端口电流的关系,可将电力系统的电源电压和短路阻抗、牵引变压器的绕组漏抗归算到二次侧,得到如图3等值电路:(假设电力系统三相电压正序对称,阻抗平衡)

图3 等值电路图

E—电力系统电源电压

ZS—电力系统总电抗折算到次边

ZT—变压器短路阻抗

二、利用替代定理

替代定理表述为:在任意电路(线性、非线性、时变、非时变)中,若已知第 条支路的电压 和 ,则该支路可用大小为 、极性与 相同的理想电压源替代,也可用大小为 、方向与 相同的理想电流源替代,还可用阻值为 / (当 与 方向关联时)的电阻替代。因此,在图3中利用替代定理视负荷La、Lb为电流源得到如图4所示等值电路:

图4 替代后的等值电路图

三、利用叠加定理

叠加定理表述为:在任何含有多个独立源的线性电路中,每一支路的电流(电压)都可看成是各个独立源单独作用(除该电源外,其它独立源全置零)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流(电压)的代数和。因此,可利用叠加原理计算绕组电流,叠加图如图5所示:

(a) (b) (c)

图5 叠加图

(一)仅有A相作用时,即作用,令,做出等值电路如图(b)。采用回路电流法分析:

(二)同理:仅有B相作用时,即作用,令作出等值电路如图(c)。

(三)当、共同作用时,如图(a)。可得绕组电流:

可画出YN,d11接线牵引变压器次边三相绕组电流相量图: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两负荷端口电流大小相等时),可总结出绕组电流分配关系:

(1)两负荷相绕组电流相等,等于供电臂负荷电流的2.65/3;

(2)自由相绕组电流是两负荷相绕组电流的1/2.65,即0.378倍,等于供電臂负荷电流的1/3。

四、结论

利用替代定理和叠加定理,较为方便地分析计算出绕组电流,课堂效果比较好,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 李鲁华.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2] 韩祯祥.电气系统分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2018年大学生亚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下一篇:培养良好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国旗下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