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活动指导要点

2024-07-13

一日活动指导要点(共6篇)

篇1:一日活动指导要点

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入园好时光——入园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入园环节表现出的情绪和状态各不相同,教师对他们的常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为幼儿营造温馨舒适、丰富有趣的入园环境,不断吸引幼儿投入活动,让其从心理、身体及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使入园环节真正成为幼儿一天美好生活的开始。

一、入园环节对幼儿的常规要求

◆喜欢教师和同伴,愿意上幼儿园。

◆感受幼儿园环境的整洁、美观,体会到教师的辛苦,懂得感恩。

◆能够带齐所需要的生活、学习用品,懂得不带危险物品来园。

◆能够主动与教师、同伴打招呼,并且能开心地和家人说再见。

◆愿意和教师、同伴做游戏,有良好的师生和同伴关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心情愉快,有安全感。

◆学习表达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愿意接受晨检,并懂得将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告诉保健大夫或教师。

◆积极参与区域活动,能够自主游戏,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有独立做事的愿望,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体验自信和能干。

◆学做值日生工作,体验为他人服务的乐趣,有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喜欢晨练活动,懂得安全自护,有一定的规则意识。

◆愿意与同伴分享经验和感受,能独立完成任务,并逐步提高任务意识。

二、入园环节的教师指导要点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其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不同,教师的指导重点也不同。下面将从不同的年龄阶段人手,分别阐述教师在入园环节的指导要点。

1、托、小班幼儿

◆教师提前10分钟进人活动室,开窗通风并做好室内外的卫生清理工作,为幼儿营造舒适、洁净的生活环境。

◆将已消毒的口杯、毛巾摆放在固定位置,供幼儿入园后使用。

◆营造温馨、舒适的班级环境,帮助幼儿产生对班级的亲切感与熟悉感。

◆及时调整和更新区域活动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热情接待家长和幼儿,主动问好并以鼓励的口吻评价幼儿的细微变化,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及对自己的喜爱。

◆采用多种方式安抚并疏导个别幼儿的不良情绪。

◆协助保健医生做好幼儿的晨检工作,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了解原因并妥善处理。

◆向家长了解生病或体弱幼儿在家的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及时记录家长的嘱托和要求并随时关注幼儿的具体表现。

◆以游戏的口吻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如有,在下午离园时与家长做好沟通。

◆认真填写晨检记录并与配班教师做好交接。

◆ 指导家长为幼儿准备好生活、学习用品,鼓励幼儿心情愉快地来园。

◆ 接送卡的使用。

2、中、大班幼儿

◆提前做好活动室开窗通风、卫生清理以及消毒等工作。

◆指导值日生将已消毒的口杯、毛巾摆放在固定位置,供幼儿入园后使用。

◆鼓励幼儿愉快来园,主动与教师、同伴打招呼,与家人道别。

◆引导幼儿学习表达情感的方法,鼓励他们尝试排解不良情绪,懂得并关注同伴的情绪。

◆鼓励幼儿积极配合晨检,让他们懂得当发现自己或同伴有不舒服的感觉时告诉保健医生或教师。对幼儿的异常表现要敏感,要及时关注和处理。

◆协助保健医生做好药品的交接工作。对于幼儿自带的药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确认服药方法和剂量,帮助幼儿准确服药。

◆引导幼儿自我检查,将不安全的物品放在指定位置,并妥善保管。

◆有计划地指导幼儿自主参与建构、阅读、美工等区域活动。

◆指导值日生做好区域材料整理、气象日志记录、环境清理及照顾动植物等工作。

◆做好晨间活动计划并创造性地组织新闻播报、晨练、分享等晨间活动。

◆ 指导家长做好自身及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稳定幼儿情绪,让幼儿愉快人园。

◆ 接送卡的使用。

趣味来盥洗—盥洗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要实现幼儿园盥洗环节的趣味性,让幼儿从小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必须首先明确幼儿园盥洗环节的内容有哪些、各个环节中幼儿应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在盥洗活动中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幼儿在园的盥洗活动主要包括洗手、漱口、洗脸、梳头四个环节,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各盥洗环节所占的时间各不相同。洗手是进行最频繁的一项活动,如幼儿饭前饭后、便前便后、活动前后等都需要将手清洗干净;漱口活动在幼儿每餐点后进行,一般每天要进行四次左右;洗脸和梳头活动一般在幼儿每天午睡起床后进行。每一项盥洗活动对幼儿的常规要求也不尽相同。

1、洗手环节

◆学习用六步洗手法(湿、搓、冲、捧、甩、擦)洗干净双手。

◆洗手时不湿衣袖、不玩水、节约用水。

◆知道洗手的好处,饭前、便后、手脏时能及时洗手。

◆养成认真有序洗手的良好习惯。

2、漱口环节

◆知道漱口能清洁口腔,喜欢漱口。

◆会用鼓漱的方法漱口。

◆餐后能坚持用正确的方法漱口。

3、洗脸环节

◆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洗脸。

◆洗脸时不湿衣袖、衣襟,不玩水。

◆知道起床后、脸脏时要及时洗脸。

4、枕头环节

◆学习梳头发的基本方法。

◆梳头结束后,学习清洁梳子和地面。

◆知道梳理头发前后要洗净双手。

◆知道起床后、头发凌乱时要及时梳头。

托、小班幼儿极易受到外部事物对自己情绪和行动的影响,注意力不稳定、无意性占优势,精细动作及协调性相对较差;中、大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及动作协调能力明显增强。针对托小、中大各年龄段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的差别,教师对幼儿盥洗活动的指导要点也随之调整。

如:洗手环节

托、小班幼儿

◆准备色彩不同、大小适宜、形状各异的肥皂,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洗手活动。

◆ 根据盥洗室的空间大小,将幼儿合理分组,指导其有序地洗手。

温馨进餐点—进餐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水平不同,在进餐环节表现出的进餐状态、进餐需求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进餐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并适时加以帮助、指导,以实现进餐环节的温馨、有序,保证幼儿充足的营养,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幼儿园的进餐活动包括进餐前心理准备、餐前盥洗;进餐中幼儿技能的掌握、习惯的养成;进餐后的整理、盥洗等。一日三餐中,多数幼儿在园要吃两餐、两点,即早餐、午餐和上午点心、下午点心。因此,幼儿的营养摄入、进餐技能的提高、习惯的养成等与幼儿园的关系密切。所以,进餐中对幼儿有明确的常规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懂得进餐时情绪愉快对身体健康有益,能安静愉快地进餐,乐意自己吃饭。

◆知道进餐前要洗干净双手。

◆正确使用餐具,学习掌握吃多种食物的技能,逐步做到独立进餐。

◆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知识,根据需要适量进食,知道均衡膳食对身体有益;爱吃各种食物,不挑食,不偏食,吃饱吃好。

◆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做到细嚼慢咽,吃饭不发出较大声音,不掉饭菜,保持桌面、地面干净。

◆餐后有序整理餐具,收拾食物残渣,做到餐后擦嘴、洗手以及漱口。

幼儿的进餐质量与进餐前的准备工作、进餐中的指导、进餐后的整理、盥洗有密切的关系。进餐前的良好氛围、进餐环境的洁净优雅,会为幼儿进餐创造好的心情,是愉悦进餐的前提;进餐中,教师亲切、具体、适时的指导,在帮助幼儿习得进餐技能的同时,让幼儿吃上饭、吃好饭、吃得舒服;餐后的整理、盥洗又使幼儿形成健康的进餐习惯。因此,教师要针对进餐环节具体时段的不同,有效帮助和指导幼儿的进餐活动。

托、小班幼儿进餐活动受周围环境、情绪的影响较大,他们的小肌肉发展相对较差,手眼协调能力需要加强练习;中、大班幼儿的情绪相对稳定,他们的进餐技能明显提高,自主性发展到了关键期。针对托小、中大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心理发展特点,教师对幼儿进餐活动的指导要点也各不相同。

1、进餐前

托、小班幼儿

◆教师洗干净双手。

◆营造宽松温馨的进餐氛围,安抚幼儿情绪,为愉快进餐做好心理准备。

◆餐前15分钟做好桌面消毒工作。

◆帮助幼儿有序做好餐前如厕、洗手活动。

◆指导幼儿参与摆放餐具的活动。

◆用形象有趣的语言,向幼儿介绍饭菜营养,激发幼儿进餐欲望。

◆注意夏季散热,冬季保温,保证幼儿食物温度适中。取来的饭菜放在餐桌安全处,避免发生烫伤。

中、大班幼儿

◆教师洗干净双手。

◆引导幼儿学会餐前要保持愉悦心情。

◆餐前15分钟做好桌面清洁、消毒工作。

◆指导幼儿自主有序地做好餐前入厕和洗手。

◆指导值日生分发餐具,摆放整齐,轻拿轻放。

◆鼓励幼儿用喜欢的方式,向同伴介绍饭菜营养,激发幼儿进餐欲望。

◆注意夏季散热,冬季保温,保证幼儿进食的食物温度适中。取来的饭菜要放在餐桌安全处,让幼儿懂得不靠近,避免发生烫伤。

2、进餐中

托、小班幼儿

◆盛饭菜时动作要轻,能根据幼儿的进食量为幼儿盛饭,少盛勤添。

◆帮助幼儿尝试自己取饭,提醒幼儿端平、慢走,轻拿轻放。

◆鼓励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在教师帮助下能吃完属于自己的那份饭菜。

◆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小勺进餐,提醒幼儿喝汤时两手端平饭碗,避免洒汤。

◆引导幼儿知道面食和菜、干点与稀饭要搭配着吃。

轻松入厕去—入厕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正如每个环节都有其自身价值一样,入厕环节也有其目的和要求。入厕环节对幼儿的常规要求可有效帮助教师指导幼儿入厕,并为教师如何组织入厕活动提供依据。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在入厕环节中的表现和需求各不相同,因此教师的指导策略和教育重点需随之调整。

◆懂得在园入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紧张,不拒绝。

◆懂得及时排便对身体健康有好处,有便意时知道自己入厕或告知成人,能及时排便。

◆能自己脱裤子、提裤子,大小便人池,便后自理。

◆定时排便,便后冲水,便前便后洗干净手。

◆知道在厕所逗留、玩耍有危险,能安静、有序入厕。

◆了解大小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初步具有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入厕习惯。

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不同,教师的指导要点也不尽相同。

1、托、小班幼儿

◆用接纳、平和的态度对待幼儿的入厕行为,营造宽松、安全、和谐的入厕氛围,及时满足幼儿的入厕需要。

◆做好入厕物质准备,保持厕所地面干燥,空气清新,保持便池洁净、无异味,提供数量充足、大小适宜的手纸。

◆带领幼儿认识男女厕所环境、器具,了解器具的使用方法。

◆组织幼儿分别进入男、女厕所有序入厕,帮助或指导幼儿便前洗干净手。幼儿园可以安排男女幼儿错时如厕,适时对幼儿进行性别认知和性别认同的引导。

◆全程关注幼儿入厕过程。帮助或指导幼儿学习脱裤子、提裤子、便后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托班幼儿便后擦屁股要以教师帮助为主,从小班开始逐步过渡到边帮边教,直至幼儿能够自理。指导幼儿学习擦屁股宜从穿衣服少的春夏季节开始。

◆掌握全班幼儿大小便规律,培养幼儿按时、及时排便的习惯。对憋便、尿床、尿频的幼儿耐心引导,及时帮助;对拉裤子、尿裤子的幼儿,态度和蔼安抚其情绪,消除幼儿的紧张和不安,同时用轻柔的动作帮助幼儿擦洗身体,更换衣服,快速清理有便迹的衣物;秋冬季节,对因衣着增加而穿脱有困难的幼儿,仔细观察并及时指导帮助,避免其拉裤子、尿裤子。

◆随时将便池内的尿液冲刷干净,观察便池台阶上是否有尿液、地面是否有水迹,及时清理厕所卫生,保持厕所清洁与安全,避免幼儿滑倒或摔伤。

◆提醒幼儿不在厕所逗留、玩耍,帮助或指导幼儿便后使用肥皂把手洗干净。

◆带领幼儿熟悉园内的公共厕所位置、使用方法,使幼儿明白有便意时就近入厕,培养幼儿不随地大小便的习惯。

◆根据幼儿实际需要及厕所设施条件,在厕所地面、墙面、栏杆扶手、便池等位置张贴图片或标记,如提裤子的方法步骤、擦屁股的流程图等,引导幼儿正确、有序入厕。

◆了解幼儿在家大小便习惯,请家长给幼儿准备1~2套舒适的衣服带到幼儿园,以备幼儿拉裤子、尿裤子时及时更换。

◆及时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园的入厕情况,指导家长重视家庭中的入厕教育。

科学喝水——喝水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幼儿在园是否具有喝水的意识,是否能够喝足量的水,不仅意味着幼儿的基本生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更从深层次反映出班级的心理氛围及师幼关系的质量。因此,幼儿在喝水环节中呈现出的状态成为衡量班级工作质量的显性指标之一。结合幼儿园喝水活动的具体实践情况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提出喝水环节对幼儿的常规要求和教师的指导要点。

◆懂得喝水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喜欢喝白开水,逐步做到主动喝水。

◆在取放杯子、接水、喝水的过程中能正确使用口杯。

◆能独立喝适量的水。

◆养成安静、有序喝水的良好习惯。

◆在成人指导下,学习根据身体需要适量喝水。

◆知道按时喝水,遇到特殊情况能及时喝水。

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和具体的个体差异,或细致周到地帮助、吸引幼儿,或充分发挥幼儿自主性、主动性,指导幼儿实现喝水环节中的自主管理,逐步提升幼儿主动喝水的意识与能力。

1、托、小班幼儿

◆为幼儿准备温度适宜(30℃左右)的白开水,为托班幼儿接好半杯水(约1 oo毫升)。在托班幼儿人园前为每个幼儿的口杯制作不同的标记,比如小花、太阳、草莓、樱桃等。在摆放幼儿口杯时,注意要露出标记,且口杯把手朝外,方便幼儿拿取。

◆幼儿手脏时,帮助幼儿洗干净手。

◆以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喝水的愿望。组织幼儿轮流喝水,每4—5名幼儿一组。

◆提醒幼儿端取自己的口杯喝水,指导小班幼儿有序、独立接水,提醒幼儿接水时眼睛看着口杯,接半杯或三分之二杯水。

◆指导幼儿握好杯把,端稳口杯,轻轻走到座位上,一口一口慢慢喝,提醒幼儿不把水洒到衣服或地面上。

◆随时提醒幼儿安静喝水,并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喝水行为,对说笑、打闹的幼儿给予指导和纠正。关注幼儿嘴巴或衣服的前胸部位是否有水迹,及时用毛巾帮幼儿擦干或更换晾晒。

◆鼓励幼儿喝完杯中的水,注重发挥教师自身或幼儿同伴的榜样作用,带动喝水困难的幼儿共同喝上足量的水。将口杯放到固定位置。

◆准确把握幼儿的喝水量。通常情况下,每位幼儿每天在园大约喝水600ml。特殊情况时,比如身体不适、运动后出汗过多、天气炎热等,要给予个别照料,适当增加喝水量。

◆注意把握喝水时机。在上午早操后,lO点左右、户外活动后、午睡起床后、下午15:O—16:OO,及时组织幼儿喝水。

◆幼儿不小心洒水时,及时擦拭地面,避免幼儿滑倒、摔伤。

◆在盥洗室用不同标记或图案划分出等待区、接水区、喝水区,培养幼儿有序喝水的常规。

◆主动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喝水情况及喝水量,提出指导建议。同时,倡议家长在清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半小时提醒幼儿适量喝水。

2、中、大班幼儿

◆为幼儿准备温度适宜的白开水(30℃左右)。

◆提前擦拭、整理盥洗室,保持室内干燥和整洁。

◆组织幼儿喝水前洗干净手。

◆提醒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端取口杯,接适量的水。

◆关注幼儿喝水情况,对聊天、打闹、拿着杯子乱跑的幼儿及时提醒和引导,及时表扬幼儿有序等待以及在固定的区域安静喝水等良好喝水行为。

◆帮助幼儿了解喝水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学习根据身体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喝水量。比如,感冒发烧、小便发黄、天气炎热、吃了较干硬食物后要增加喝水量;饭前半小时之内不要喝水;运动后休息一会儿再喝水等。

活动懂自护——自由活动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幼儿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最稚嫩、最易受伤害的时期,同时又是习惯养成的最佳可塑时期。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在自由活动中对幼儿进行自护教育时,必须改变“以护代教”的观念,改“你要”为“我要”,让“我能、我会”的自护意识沉淀到幼儿的内心深处,使其成为一种能力、一种习惯,伴随幼儿安全健康的成长。

◆知道活动前要做好自身、材料及场地的充分准备,初步具有关注周围环境安全的意识。

◆喜欢参加各种自由活动,并能积极投入。

◆注意倾听老师的提醒和要求,能按要求行动。

◆掌握多种运动技能,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知道大小型器械的正确玩法,爱护器械,不争抢。

◆遵守活动规则,逐步养成良好的活动习惯。

◆了解关于运动健康的基本常识,活动过程中学习根据身体的感受,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运动量和情绪。

◆活动中能运用协商、合作、求助等方式,学习化解矛盾和冲突,愉快游戏。

◆发现自己或同伴有特殊情况及时告诉成人,学习掌握简单的应对危险的技巧和方法。

◆初步具有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知道活动结束后要进行身体放松和器械整理。

◆感受活动带来的收获,愿意与同伴分享。

要想提高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的自护能力,教师首先要克服目前在组织上存在的高控制和放任式两种极端方式,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加强对幼儿进行自护教育,这样才能使自由活动真正成为积极、向上、健康、安全的有意义的活动。自由活动环节的教师指导要点具体包括:

1、活动前

◆引导幼儿懂得自由活动能够锻炼身体,喜欢参加散步、玩球、爬坡、骑小车、玩沙、拣树叶、打雪仗以及滑滑梯等活动。引导中、大班幼儿讨论活动时的注意事项,尝试制定活动规则并愿意遵守。

◆结合季节、时令及本班幼儿的实际预设活动,对活动过程中的的安全隐患、活动范围、活动流程充分预想,掌握动作要领、幼儿运动保护要领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组织幼儿如厕,帮助他们穿戴好便于运动、适合气温的衣服、鞋子,取下头部、服装上的饰物。提醒中、大班的幼儿进行自检或互检,能根据天气情况增减衣服,并逐步养成习惯。

◆检查活动器械、工具有无损坏、数量是否充足;检查场地周边、散步路线、观察地点等的安全情况,清理或排除安全隐患,保证活动环境的安全。

◆教师衣着要轻便舒适,便于运动。带领幼儿活动时分工明确,主班、配班教师对幼儿的要求要保持一致。组织大型器械活动时,对容易发生危险的滑梯口、秋千旁等位置给予重点帮助和指导。

◆严寒酷暑时,注意选择适宜的活动时间及场地,雾天减少户外活动。

◆在班级幼儿人数众多的情况下,可以分组进行活动,减少等待时间。

◆带领幼儿有序地进入活动场地,提醒幼儿上下楼、穿越窄道时注意脚下,防止绊倒或者撞到同伴、墙壁等。告诉幼儿鞋子掉了,离开队伍穿好后要马上跟上队伍。

◆根据活动需要,带领幼儿做好身体重点部位的准备活动。

2、活动中

◆教师生动有趣地讲解活动内容和要求,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需要示范时,要面向全体幼儿,动作示范时速度稍慢,切忌示范危险动作,避免负面强化。进行熟悉的活动时,强调关键经验,提出具体要求。

◆集中精力,全程关注幼儿活动情况,不聊天,不因各种原因远离幼儿,任幼儿自由玩耍。带领全体幼儿积极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对动作难易程度、活动量、活动进程、幼儿情绪等进行适宜调控。同时,引导幼儿学习根据身体的感受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运动量和情绪。

◆要注意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宜的指导和帮助,对于能力强的幼儿要满足需要,促进发展;对好动的幼儿格外关注,提醒他们遵守规则,及时干预其具有潜在危险的举动;鼓励胆小、动作发展迟缓的幼儿,大胆尝试有挑战性的动作。

◆配班教师重点关注个别幼儿的活动情况,指导好跑、好动的幼儿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远离集体;给予体弱、生病的幼儿特别关照;及时处理流鼻血、磕碰受伤等突发事件。

◆玩大型玩具的人数以10~15人一组为宜,随时提醒幼儿手抓紧、脚踩稳、坐稳扶好等。提供的小型器械数量要充足,保证幼儿人手一份,避免争抢。

◆散步途中指导幼儿注意观察路面和周围环境,让其绕开小水坑行走、弯腰低头穿过低矮的障碍物、抬高腿迈过小沟等,不奔跑,不掉队。

◆提醒幼儿观察时停下脚步,找一个自己合适、也不影响别人的地方,避免碰撞和拥挤。引导幼儿躲开带刺的枝叶、蚊虫等,不捡玻璃片、小钉子、小树枝等危险物品。

◆鼓励幼儿有便意、流鼻涕、身体不适等情况时,及时告诉教师,寻求帮助;发现同伴有危险动作或者远离集体时,及时提醒或者告诉老师。

◆引导幼儿学习掌握简单的活动自护方法。比如,摔倒时用手扶地;人多时要排队,耐心等待;遇到危险时,知道用向左右跑开、抱头、抱肩、蹲下等方法进行躲避。

◆引导幼儿发现户外运动器械、设备与安全之间的关系。如玩圈时和别人保持一臂距离、不随意藏人无人知道的地方、不将跳绳套住脖子、不拿器械当玩具等,防止器械伤到自己或同伴。

◆引导幼儿同伴间相互协作,克服困难,共同完成活动。提醒他们与伙伴友好相处,能用协商、合作等方式,有效化解矛盾和冲突,愉快游戏。

◆器械活动结束后,指导幼儿将玩具、器械、材料收放整齐。

◆每次活动结束后,带领幼儿做身体放松活动。

甜蜜午睡时—午睡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午睡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实现甜蜜午睡呢?教师首先要明确午睡过程中不同年龄段幼儿应达到的目标要求和具体内容,抓住睡前、睡中、睡后潜在的教育价值,采用温馨有趣的指导策略,充分发挥午睡环节在幼儿自身成长和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一、午睡环节对幼儿的常规要求

◆喜欢在幼儿园午睡,能独立入睡。

◆懂得午睡对身体有益,养成按时午睡的习惯。

◆做好情绪、入厕、物品等方面的睡前准备。

◆知道脱衣入睡舒服,能正确穿脱衣服、鞋袜。

◆入睡时盖好被子,避免着凉,保持安静,尽快入睡。

◆知道正确的睡姿有益健康,入睡时能保持睡姿正确。

◆睡醒后不打扰同伴。

◆有便意、身体不适或发现同伴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告诉教师。

◆按时起床,不拖拉,不等待,学习整理床铺。甜蜜午睡时——午睡环节的教师知道要点: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睡前、睡中、睡后的状态是不同的,教师应根据其特点给予具体、细致的指导。

1、睡前环节

托、小班

◆拉好窗帘,准备好床铺,根据需要开关窗户,调节好室温、光线,营造温馨的午睡环境。

◆午餐后带领幼儿进行散步、自主阅读、讲故事等安静活动,帮助个别需服药幼儿服好药。

◆上床前,将幼儿随身携带的小物件(纽扣、皮筋、发卡、线头等)集中放在一起,避免睡中玩耍,发生意外。

◆帮助或指导幼儿睡前入厕。

◆播放优美的轻音乐,组织幼儿轻轻进入寝室、找到自己的小床。

◆指导幼儿脱换鞋子,并将脱下的鞋子整齐摆放在鞋架上,放置在户外晾晒。

◆帮助幼儿脱掉外衣,并以亲切、温柔的语调让幼儿懂得脱衣入睡舒服,使幼儿愿意配合。

◆帮助或指导幼儿学习脱上衣、裤子的正确方法,并叠放整齐,放在固定位置。提醒幼儿先脱鞋子,再脱裤子,最后脱上衣,动作要紧凑,避免着凉。

◆以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放平枕头,钻进被窝,把手放在被子里面。教师再用轻柔的语调、缓慢的语速讲述绘本故事,平静幼儿的心情,帮助其尽快入睡。

◆用轻柔的语言提示幼儿安静、独立入睡,右侧卧或仰卧入睡。

◆对哭闹厉害、入睡困难或者有恋物习惯的幼儿,教师可用轻轻抚摸、拍一拍、抱一抱或送句悄悄话等方式,安抚情绪,使幼儿平静地入睡。

◆逐步培养幼儿喜欢在幼儿园午睡的习惯。

中、大班

◆做好午睡环境准备,组织幼儿进行散步、阅读、区域自选、午睡小讨论等安静活动,使幼儿懂得睡前不做剧烈活动,保持情绪稳定。

◆提示幼儿主动将小物件集中放在一起,避免睡中玩耍发生意外。

◆帮助个别需服药服好药。

◆指导幼儿独立脱叠衣服、鞋袜,并在固定位置摆放整齐。重点指导幼儿学习脱袜子、衣袖的正确方法。

◆指导幼儿盖好被子,保持正确睡姿,安静、尽快入睡。

◆播放柔美的音乐,用轻柔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朗读绘本故事,使幼儿在温馨的情境中入睡。

◆对于入睡困难的幼儿,可采用适当陪伴、延缓上床时间、与其有个美好的约定(比如,“你今天的睡觉时间比昨天提前了5分钟,下午的自主区域活动老师会第一个请到你,可以吗?”或者“今天睡得早,就会有个神秘礼物飞到你的枕头下面。”等他睡着后,教师将小礼物放进他的枕头下面。)等方式,逐步改善不良午睡习惯。

2、睡中环节

◆全面关注幼儿的午睡隋况,随时巡视,为蹬被子的幼儿盖好被子。

◆用轻柔的语言提示、温柔的动作调整,帮助幼儿保持正确睡姿。

◆适当开窗,保持寝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对流风吹在幼儿身上。

◆轻声提醒并照顾常尿床的幼儿起床入厕,发现幼儿尿床要及时换洗、晾晒寝具。

◆鼓励幼儿在感觉身体不舒服或发现同伴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告诉老师。

◆幼儿出现高烧、惊厥、腹痛等紧急情况,应立即通知保健医生,采取恰当的方式处理,必要时带幼儿去医院就诊。

◆个别幼儿做恶梦哭喊时,教师要迅速赶到他身边,用轻柔的语言、亲切的抚慰或者帮他调整睡姿,使其恢复平静继续入睡。

◆ 提醒早醒的幼儿保持安静,不影响同伴。

◆夏天酷热时可使用空调,室温在23℃一28℃,空气湿度在30%一60%,准备柔软毛巾随时为幼儿轻轻擦去汗水。冬季严寒时保持室温在l 8℃一25℃,控制室内空气湿度在30%一80%。

◆看睡时注意集中,动作轻柔,轻声说话,不离岗、不做私活、不会客、不吃零食、不睡觉等。

◆建立午睡巡视制度,将幼儿午睡时的具体情况详细记录在交接班本中。如情绪状况、是否咳嗽、流鼻血、睡眠异常等,便于离园时及时反馈幼儿午睡隋况,提醒家长注意。

离园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同,来园时间又长短不一,在“离园”这个环节的表现和需求就不尽相同。作为教师,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抓住环节活动中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实施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以满足幼儿各方面的需要,使幼儿的离园状态既兴奋愉悦又稳定放松,使幼儿的离园活动既充实有趣也轻松自然。

一、离园环节对幼儿的常规要求

◆保持一种稳定、愉悦的情绪等待家长来接。

◆乐于自己整理仪表,喜欢干净和整洁。

◆学习管理自己的物品,并能有顺序地整理和摆放。

◆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离园活动,遵守活动规则。

◆尝试解决自主交往中的问题和冲突,与同伴友好相处。

◆离园时,会将玩具、材料、椅子等收放整齐、归位,保持环境的整洁和有序。

◆主动与教师小朋友道别,约好明天愉快地来园。

◆跟随家人离园,不独自离开,不跟陌生人走。

二、离园环节的教师指导要点

结合离园环节幼儿的常规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实际表现,有重点地实施教育和引导。

1、托、小班幼儿

◆离园前,与幼儿进行亲切的互动,帮助他们回想一天中快乐的事情,稳定幼儿情绪,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使幼儿感受到自己很能干。

◆通过游戏口吻与幼儿约定明天再见,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回家。

◆帮助幼儿穿好外衣、提好裤子、检查鞋子。冬春季节要注意随时帮助幼儿整理裤子,避免小肚脐着凉。

◆引导幼儿学习整理仪表的方法,重点指导幼儿整理衣袖和提裤子。

◆将幼儿早上带来的玩具或布娃娃等放在显眼的位置,方便幼儿带走。

◆引导幼儿分清自己和别人的物品,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带回家。

◆检查幼儿有无尿湿裤子、弄湿袖子等情况,随时帮助幼儿更换和整理,并及时反馈给家长。

◆组织幼儿进行重复性游戏、角色游戏、区域建构等活动,使幼儿能够情绪稳定,耐心等待家长来接。

◆接待家长时要兼顾未离园幼儿的个别活动和交往,及时介入,给予适时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小冲突和小问题。

◆运用情景、故事等引导幼儿理解区域活动的规则,使他们能够愉快结束游戏和活动,跟随家人离园。

◆鼓励幼儿离园时,有礼貌地和教师、小朋友说再见。

◆引导幼儿离园前将玩过的玩具和材料放到固定的位置,摆放整齐。

◆具体详细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情况,并提出指导性建议,家园配合一致对幼儿进行教育。

◆ 建立离园接送制度,家长要持接送卡来园,如因特殊情况未带接送卡的,要详细填写未持卡接送表,并提醒家长明天一定要记得带卡。确保接送安全,避免错接、漏接现象发生。

2、中大班幼儿

◆离园前,收拾好玩具,整理好场地,将脱下的衣帽带回家;

◆指导幼儿穿好外衣、整理好裤子、检查鞋子。冬春季节要注意随时帮助幼儿整理裤子,避免小肚脐着凉。

◆ 幼儿离园时,主动和教师、小朋友说再见。

◆ 具体详细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情况,并提出指导性建议,家园配合一致对幼儿进行教育。

◆建立离园接送制度,家长要持接送卡来园,如因特殊情况未带接送卡的,要详细填写未持卡接送表,并提醒家长明天一定要记得带卡。确保接送安全,避免错接、漏接现象发生。

张芬

2016年2月20日

篇2:一日活动指导要点

(一)班级建设

★重点关注的幼儿发展目标

身体健康、人格和社会性发展(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心理感受、文明交往习惯的养成)

★规范操作内容与要求

1、营造融洽的班级人际氛围。

 真诚地关心、善待每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和爱,对所有孩子公平对待,在孩子面前千万不能流露出不喜欢、嘲笑、贬损或歧视某些孩子。 调整自己的语速、音调、表达方式和身体姿势, 使幼儿感到亲切,确保幼儿能够关注并较快理解你表达的意思。

 当幼儿有违规、对抗或其他任性行为时,要冷静处理,根据不同幼儿的特点与现场具体情况,采用较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不要表现得手足无措或乱发脾气。 协助孩子建立友善的同伴关系,当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先将孩子分开,然后充分了解原因,教孩子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

2、了解幼儿

 能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和熟悉每个孩子, 经常主动地、以幼儿接受的方式与每个孩子交往和对话,倾听幼儿的表达,关注幼儿的交往信号,并给予及时回应,让幼儿熟悉你、信任你、亲近你。

 寻找孩子经验中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 与孩子沟通, 并表现出你在这方面的长处, 让幼儿佩服你。

 收集好每个幼儿及其家庭状况的信息资料 , 用于了解幼儿的成长环境及某些特殊经历, 但必须注意隐私保密。

3、建立班级常规

 与搭班教师共同制订班级日常规则,一贯地坚持,并始终保持一致。 尽量采用正面引导的方式督促幼儿遵守规则, 而且简单明确;重复强化那些积极的行为。

4、创设和维护有序有趣的日常环境

 给每个幼儿提供一个放私人物品的固定地方,并以明确的标志让每个幼儿了解。

 为幼儿(或与幼儿一起〉布置教室,使环境温馨而有条理,让幼儿有安全感和放松感;使环境有童趣、可互动,让幼儿能玩得起来,并根据季节、节日或主题的变化而更新。

 在每个活动结束后观察幼儿整理物品和活动室的情况,在必要时督促和帮助幼儿,保持环境始终井然有序。

 让幼儿熟悉一日活动环节和常规,并将班级一日作息安排和其他规则让幼儿了解,使幼儿有稳定感、安全感。

5、注意日常安全防护

 时常检查并确保教室内外活动区域无安全隐患(如:药、清洁剂、火柴、装挂钩的位置、破损家具的尖角、破损的金属玩具、热源等),如有安全隐患及时报修,了解安全设备的位置并会使用(如灭火器)。

 请家长来园出示接送卡并确认,方可让家长接走幼儿回家,若有不明情况,与幼儿监护人及时联络沟通。

 了解并遵守园方照料生病幼儿的程序,不自行喂药,配合保健人员保留健康、用药和急救的记录。

 了解简单的急救知识和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 , 并严格执行。

 通过使幼儿了解危及安全的事物和某些行为的后果,帮助幼儿树立自我保护的谨慎意识,学会在不了解事物的危险性时求助于老师。

(二)一日活动操作

一、来园、自由活动 ★重点关注的目标

稳定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同时为一天将进行的活动做充分的准备。身体健康、良好情绪状态、社会性发展。★规范操作内容与要求

㈠来园准备和接待

1、在幼儿来园之前更换好当日带班服装(如平底鞋、校服等),妥善放置手机和私人物品。

2、翻阅计划和备课资料,重温当日活动安排。检查当日活动的环境及相关教学具是否已经准备好,并放置在相应的地方。

3、与搭班老师和保育员沟通当日活动中的内容以及需要配合的事项。

4、面带微笑,与来园孩子亲切的打招呼,对情绪不好的幼儿给予安慰,对小年龄幼儿搂一搂、抱一抱、亲一亲,对中大班幼儿可以引导他们相互间问候,共同营造被关爱的温馨氛围。

㈡自由活动

1、与孩子聊天谈话,了解孩子在家情况和来园途中的事情。

2、幼儿自由选择玩具进行活动,教师参与幼儿的活动。

3、和幼儿共同观察照顾自然角的动植物,和幼儿一起说说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或新闻,今天的天气情况等,指导幼儿做好记录,指导值日生进行简单的班务劳动。

二、运动

★重点关注的幼儿发展目标

身体健康、运动经验、安全意识、规则意识 ★规范操作内容与要求

㈠户外体锻

1、提醒并协助幼儿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如检查鞋带、整理服装、如厕等)。

2、做好幼儿保育工作和生活习惯上的培养:脱衣、擦汗、垫毛巾、饮水等。

3、运动前强调与安全有关的规则和注意事项,运动过程中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运动结束后提醒幼儿合作整理运动器械和场地。

4、户外体锻活动要根据季节和天气的情况,随机的组织分散活动和集体活动,指导和鼓励幼儿参与运动场景的创设。分散活动时鼓励幼儿自主的选择活动器械进行游戏活动,集体活动时由两位带班教师分别组织,适当的根据幼儿的活动量进行分组活动。

4、保证户外活动时间,调动幼儿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引导幼儿尝试使用不同的运动器械和运动方式。

5、运动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情况,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体质差异,合理安排运动量,注意运动的密度和强度。

㈡操节

1、教师示范节奏准确、动作有力。

2、在做操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调动幼儿的整体精神面貌,并能与幼儿有语言和神态的互动和交流。

3、适时提醒、纠正个别幼儿的动作。

三、生活活动

★重点关注的幼儿发展目标

身体健康、安全感与接纳自我、精细动作能力、卫生习惯、文明交往习惯、自理意识

★规范操作内容与要求

㈠盥洗

1、饭前、外出、集体活动前和入睡前安排、提醒幼儿入厕,便后洗手。

2、对便溺在裤子里的幼儿尽量回避同伴,领到适宜处边安慰边换洗。

3、培养幼儿每天按时排便的习惯,允许幼儿根据自身需求随时大小便。

4、在照顾幼儿入厕后、准备食物及吃饭之前及时洗手,并提醒幼儿在餐点前、如厕后和手脏时洗手。

5、做好盥洗前的准备工作,放好毛巾、肥皂、护肤霜,指导或提醒幼儿洗手后擦护肤霜。

6、提醒幼儿洗手前卷好袖子,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卷好袖子,指导幼儿认真洗净双手。

7、幼儿集体盥洗时,老师进入盥洗室观察指导,并保证每个孩子都在视线范围内。

㈡餐点

1、创设安全、整洁、宽松温馨的餐饮环境,使幼儿心情愉悦,增强食欲。

2、指导幼儿开展餐前准备工作:如午餐报告、餐前盥洗等,午餐报告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形式展开。

3、为中大班幼儿提供餐饮自助的机会,教给幼儿餐饮自助的方法,鼓励和支持幼儿自我服务并为同伴服务。

4、了解掌握幼儿的食量、进餐特点及不同需求,运用适宜的方法纠正偏食、挑食(如:对偏食幼儿采用先少盛再逐渐添加,或用自身积极的语言、态度、表情、榜样行为等引导),为特殊幼儿提供特殊餐点。

5、帮助和引导幼儿建立必要的进餐规则,进餐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时观察和指导,为不同的幼儿提供帮助。

㈢午睡

1、睡前组织一些放松安静的活动,如倾听“分享小广播”、散步、谈话等。

2、睡前提醒幼儿小便洗手,特别提醒容易便溺的幼儿。

3、教会并鼓励幼儿独立有序地脱穿衣物,并叠放整齐,放在指定的位置。

4、睡觉前后做好“两开两关”:脱衣前、穿衣前关窗,午睡时、穿好衣服后适当开窗,保证卧室良好的通风状态和亮度。

5、采取适宜的方式,指导和帮助幼儿学会正确的整理床铺、养成正确的睡眠姿势(侧卧或仰卧)和习惯。

6、幼儿午睡过程中做到经常性地观察、巡视、护理等(15分钟一次),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如帮助幼儿盖好被褥;观察提醒幼儿的睡姿;检查幼儿睡觉时手上是否有小物件,确保安全,防止异物进鼻、口;照顾入睡困难、有特殊需要(易尿床的幼儿、身体不适等)的幼儿等。

可组织中大班幼儿开展值日生活动,协助教师进行午餐管理和服务。

四、学习活动

★重点关注的幼儿发展目标

认知发展(关于身心健康、科学、社会等方面的知识经验)、审美与艺术表现、语言能力

★规范操作内容与要求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确定适宜的活动目标,并在确定目标时考虑班级幼儿的特点,让幼儿通过活动有所发展。

2、通过日常生活中观察、与幼儿谈话、游戏等,发现、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拓展有价值的兴趣,生成教育活动。

3、在师幼活动过程中,注意抓住幼儿随时产生的新的有价值的兴趣和疑问,不断调整、引申、发展教育内容和派生出新的教育活动。

4、针对不同的目标,可以组织正式的集体或分组教学活动,也可以将学习目标渗透在区角材料中,由幼儿自行操作、自学,达到目标。

5、制定活动计划时,预先猜测幼儿可能的反应,给自己准备几种不同的回应方法。

6、做好教育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比如充分理解、分析熟悉教材,准备好教育活动计划以及活动所需教具学具等,做好活动空间的准备工作,如幼儿座位的排放、演示黑板及操作材料的摆放。

7、关注全体幼儿,接受来自幼儿的反馈,尽可能给每个幼儿表现表达的机会,并注意倾听幼儿的表述,必要时重复某些孩子的表达,引起其他幼儿的注意,引导他们向同伴学习。

五、区域活动、角色游戏 ★重点关注的幼儿发展目标

自主性、专注与投入、交往、想象、表达表现自己的想法 ★规范操作内容与要求

1、保证幼儿充足的区域活动和角色游戏的时间和空间。

2、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确保游戏材料的安全、卫生。

3、给每个幼儿自由选择游戏的权利,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敢于选择,学会选择。

4、启发幼儿自主商议、决定游戏方式,创造游戏玩法,引导幼儿参与制定游戏规则。

5、对处于不同游戏区的每一个幼儿予以关注,有目的地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对游戏材料的投放和游戏区的划分进行调整。

6、在必要时介入幼儿的游戏,但尽量采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支持和指导。

7、营造有利于幼儿自由分享交流的环境气氛,使幼儿乐意对自己和他人的游戏做出评价。

8、为幼儿提供充分表现、交流、评价的机会,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情绪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共享,并讨论游戏中的问题,拓展或深化幼儿游戏中获得的经验,鼓励有创意的玩法。

六、离园

★重点关注的幼儿发展目标

身体健康、安全、自信和成就感、社会性发展 ★规范操作内容与要求

1、提前检查幼儿仪表,提醒并帮助幼儿整理自己的衣物、玩具等。

2、与幼儿进行简短的谈话交流,稳定幼儿的情绪,总结、分享当天活动中的快乐并预告第二天的活动。

3、准时带幼儿到幼儿园门口排队集合,提醒幼儿避免拥挤,观察家长带孩子的情况。

4、与个别需要沟通的家长有礼貌但简短地交流,或者与他们另外约定交谈的时间,避免疏忽对其他幼儿的监护。

5、个别幼儿无人接,教师必须把幼儿交到值班教师处,做好交接工作后方可离园。

6、幼儿全部离园后,检查活动室是否已经整理完毕,必要时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材料。

七、幼儿一日活动教师规范操作的注意事项

1、确保一日活动中幼儿的在园安全。

2、根据班级幼儿一日活动作息安排表组织幼儿开展活动,确保一日活动生活、运动、学习、游戏课程活动时间,并注意课程的平衡。不随意更改或减缩、延长各项活动(特殊情况除外)。

3、每天确保幼儿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4、每天确保幼儿两餐之间间隔1.5——2小时。

篇3:一日活动指导要点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很好地阐述了教育包含于生活之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平时我们要善于做一个有心人,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给幼儿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晨间幼儿来园时,我们除了要热情接待他们,还要有礼貌地和幼儿打招呼,引导孩子们也能礼貌地说声:“老师,早上好!”课间游戏时,常常能听到孩子们在游戏时发生争执,这时候就会有幼儿来告状,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首先会向他们了解事情的经过,而不是直接批评指责幼儿,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询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在交谈中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自己来解决问题,以后再遇到同样的情况,孩子们就知道怎么做了。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教师要和幼儿成为朋友,错怪了幼儿要主动说声“宝宝,对不起”,幼儿帮助了你要说声:“谢谢,你真是个能干的宝贝!”静下心来多与幼儿进行沟通,多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多拉拉他们的小手,摸摸他们的头,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

二、选材内容需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

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是幼儿游戏的工具。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但都要以幼儿的操作为基础,具有可操作性。

孩子们对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有一定的兴趣,如有趣的磁铁、水、豆子、小汽车等等,教师可以从这些东西入手,激发幼儿再次探究的兴趣。在活动课“有趣的气味”中教师提供了很多的小瓶子,瓶盖上戳一个小孔,让幼儿闻闻,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为了避免幼儿从颜色上面进行区分,可以在瓶子的外面包上漂亮的彩纸。幼儿边闻边议论:“这个是酱油,这个是醋。”大家都觉得自己的鼻子是最灵敏的,在区角里通过提供记录表,让幼儿把自己的猜想大胆地记录下来,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验证,发现结果。

三、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全面发展

课堂上,有的孩子喜欢举手,而有的却不喜欢。其实他们并不是不想举手,关键是他们真的不知道怎么说。我也试过叫一些内向的孩子来回答,孩子还是说不出来,从中我发现,其实是我们使用的方法不对,应从幼儿本身的能力出发。简单的问题我们可以请一些能力比较弱的幼儿来回答,使他们享受成功感;有的问题比较难一些,我们可以请能力强的幼儿来回答,慢慢加深问题的难度,由浅入深,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回答,都敢于表现。班里有个调皮宝宝,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影响旁边的小朋友。在一次美术活动中,他画好了,而且线条装饰得很不错,我表扬了他。以后每次看到我在做东西,他都会问:“要不要帮忙?我帮你去拿剪刀、我帮你去拿纸吧。”他常在其他孩子面前说:“你看李老师夸我是个爱劳动的孩子,你们都没我能干。”劳动使他感到快乐,感到幸福。

四、教学做合一,区域材料具有延续性

陶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我们要在做中教,在做中学。一节课教完之后,幼儿理解了多少,掌握了多少和教师所花的时间是成正比的,如果光靠课堂上老师所教的内容,幼儿不可能真正得到内化,因此,可以创设区域活动,让幼儿在边玩边学中巩固所学知识。比如在主题“你快乐、我快乐”中,通过在生活区提供鞋带让幼儿练习系鞋带。以儿歌的形式教幼儿系鞋带的方法,让幼儿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掌握系鞋带的方法。在语言区中,通过投放一些有关“花灯谣”的图片,让幼儿边看图边讲述,帮助幼儿掌握儿歌的内容。在班级区域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很多的操作材料,不断吸引幼儿操作的兴趣,不断改变操作材料,以便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幼儿的不断试验和探索,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

教师要多创造机会,让幼儿学会交往。交往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同伴之间的交往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一位好的教师不仅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更是幼儿的朋友。如在一节“有趣的图形”中,大部分幼儿都说出了图形的种类;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只有一个幼儿对我说:“老师,这个是黄色的三角形。”是的,这些图形还有各种不同的颜色,你的回答真完整。我从这个孩子的口中捕捉到了有价值的信息,在接下去的活动中,我请幼儿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我看到了XX颜色的图形。”

篇4:浅谈幼儿一日活动具体指导策略

一、幼儿入园

教师在接待幼儿入园时,要持热情亲切的态度,相互问好。教师的情绪和态度对幼儿有很大影响。如果幼儿感受到了教师的亲切、温暖,他们就可能会喜欢上老师,喜欢上幼儿园。教师在接待幼儿入园时,要及时和家长进行交流,做好个别幼儿的药品交接工作。

教师可以有计划地组织中大班幼儿参加活动室的清洁工作,如擦桌子、整理玩具、整理图书等。让幼儿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既可以锻炼幼儿的动作,又可以培养幼儿热爱劳动,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其他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如看图书、搭积木、画画等。

二、早操

早操主要以幼儿园的韵律操为主,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韵律操,并指导规范幼儿的动作。也可以做一些跑步、体育游戏等,锻炼幼儿的身体,并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教育活动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实际发展水平,有组织、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活动。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时,要注意:(1)活动目标要明确,且适宜幼儿;(2)组织教育活动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资源和各个区角的环境,让幼儿在自己的周围就可以学习感受到很多东西;(3)组织活动的时候可以采取集体的、分组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4)每天的教育活动要交叉进行,如语言、健康、美术、数学、音乐交错进行,让幼儿可以劳逸结合;(5)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可以将各区域的内容整合起来,而不是单纯只进行一个区域的活动,如在讲语言活动《我爸爸》的时候,就可以和美术活动结合起来,让幼儿画出自己的爸爸;(6)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一个最近发展区,让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取得进步;(7)教师组织活动的时间、内容、方式可以根据幼儿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不能时间过长。因为幼儿的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比较短,如果活动时间过长,容易让幼儿感到疲劳。

四、休息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活动后,幼儿的大脑和身体都需要进行充分休息。休息时,可以让幼儿进行自由户外活动,既可以让幼儿玩得愉快,也可以让幼儿休息好。在休息时,教师要提醒幼儿上厕所、喝水。因为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迅速时期,活动量大,消耗的水分也比较多,所以,教师一定要确保幼儿每天喝足够量的水。在夏季,幼儿出汗较多,可以适当增加幼儿水的摄入量。教师在为幼儿准备水时,也要注意干净卫生,提醒幼儿不能喝生水。

五、户外游戏活动

在上午的户外游戏活动中,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些体育游戏,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利用户外的大型体育器械,也可以自己和幼儿一起动手,制作一些体育游戏所需要的材料,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的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身体机能。而且,教师一定要注意,让幼儿在饭前半小时结束剧烈的体育游戏活动。

六、午餐

吃午饭的时候,要组织幼儿做好用餐准备:教师组织幼儿准备好餐具,收拾好餐桌,为幼儿进餐提供一个干净、安静的环境。在幼儿进餐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幼儿正确的坐姿和使用餐具的方法,教导幼儿不挑食、不偏食;提醒幼儿在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不撒饭菜,不东张西望,不大声讲话。而且要保证幼儿在吃饭的时候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在孩子吃饭前和吃饭后不处理和批评孩子。例如,有的孩子犯错了,要等孩子吃完饭后再进行批评教育,以免影响幼儿的食欲。进餐结束后,让幼儿将餐具放在指定的地方,进行擦嘴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幼儿不能剩饭,要少盛多添,不能浪费粮食。

七、午休

午饭后要进行午休,在午休前最好能让幼儿散步二十分钟到半小时。睡眠能恢复机体的活动能力,对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有很重要的意义。教师要保证幼儿有充足的睡眠,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上床睡觉前要组织幼儿如厕、洗手。幼儿睡觉的时候,要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教育幼儿睡觉的时候要保持安静,将自己脱下的鞋子和袜子放在固定的地方,避免起床后找不到。教师要教给幼儿正确的睡姿,并注意纠正幼儿不良的睡眠习惯。

八、散步

教师带领幼儿长时间步行,可以锻炼幼儿的毅力、耐力和组织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引领幼儿散步的时间,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的接触感受大自然的美。

九、离园

教师在幼儿离园前,可以组织幼儿做好卫生工作,提醒幼儿将自己的物品带回家。也可以进行一次离园前的总结性谈话,对这一天做一个总结,表揚鼓励进步的幼儿,让幼儿高高兴兴地回家。同时,也要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一天的在园情况,让家长放心。

一日活动是幼儿学习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加以组织和利用。

参考文献:

[1]王玲.浅谈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幼儿一日活动评价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研究,2013(20):66-68.

[2]李金英.幼儿园小班日常生活活动中常规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4.

篇5: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

作息制度要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要能保证幼儿吃好、睡好、精神面貌好,在游戏、教学活动等各种活动中表现活泼、积极、主动。为此,各项具体活动的安排必须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要有规律;各项活动的时间分配要合理科学,小、中、大班应有区别;活动制度要富有节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等待现象。

(二)充分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学习途径。因此,在时间上要充分保证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在空间上要提供充足的场地,在玩具材料上要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游戏种类的安排要做到室内室外结合,动静交替,有集体性游戏,也有个人自选的游戏。

(三)各种活动丰富多彩

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多方面的,所以,一日活动的内容也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操作、练习、小实验等可满足幼儿动手实践的兴趣;观察、参观等可增长幼儿的见识;自我服务可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

(四)活动结构要紧凑,各环节转换要自然

在活动中和活动间隙,要尽量避免拖沓,要把幼儿静坐等待的时间变为积极活动的过程。在一个环节向另一个环节过渡时,可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歌曲、故事、儿歌、游戏等方式,以提高一日活动的整体效益,帮助幼儿调整情绪。

二、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起床(寄宿制幼儿园适用)

教养员和保育员应提前十分钟上班,在幼儿起床前与值夜班的人员做好交接班,了解幼儿人数和他们的健康、睡眠情况,并做好书面记录。

起床前,教师应检查幼儿的服装是否齐全,并应根据气温情况适当增减衣服。

准备好干净的手帕。请小朋友起床。

做晨间检查,摸摸头,听听呼吸,看看眼神,了解有没有不舒服的幼儿。

逐步教会幼儿穿衣服的方法,帮助穿衣有困难的孩子穿衣服。叠被整理床铺。全部幼儿穿好衣服后,检查幼儿衣服是否穿整齐,然后让他们离开寝室,开窗通风。

(二)晨间活动(全日制幼儿园适用)

1.幼儿来园前,做好活动室的通风和清洁工作。

2.晨间检查。每一位幼儿来园时,都要接受晨检。保健老师要掌握全园儿童的健康状况。对季节性疾病应作重点检查,做到及早发现,及早隔离。各班教师要认真询问,了解幼儿的健康情况,注意观察幼儿的情绪,检查幼儿个人清洁卫生情况。家长带来的药品要标明儿童的姓名、所在班级、用法及每次用量,交给保健老师,保健老师按时给幼儿服药。

3.做好个别幼儿的工作。如个别谈话,个别辅导,给个别幼儿剪指甲、梳头等。

4.分组活动。引导幼儿以愉快的情绪参加安静的活动,如看图书,搭积木,下棋,画画,插塑等等。

5.组织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每个幼儿都要完成自己的一份劳动任务。如小班幼儿要按顺序抹干净自己的小椅子;中、大班幼儿除完成分工的劳动任务外,还要当好值日生。在劳动中,老师不但要给以指导,还要及时进行评价,坚持把培养劳动习惯与劳动态度的教育贯穿于晨间活动之中。

6.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围绕一两项基本动作训练,让幼儿自由选择项目,在轻松、自如、多变的活动中进行锻炼。最多20分钟的体育活动后,要及时转入安静的游戏。此时开展小型的多种智力游戏,以复习性内容为主。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由他们自己选择游戏内容,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调动幼儿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外,也可在体育活动后组织幼儿进行安静的观察活动。如看看种植的青菜长出来秧没有。蚕豆发芽了没有。观察时可以分小组或三三两两,让幼儿有自由交谈议论的机会。整个晨间活动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个别教育。

制定晨间活动计划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晨间活动的安排要与季节特点相结合。如,夏天活动量不宜过大,冬天安静游戏时间不宜过长。活动的内容,观察的范围,材料的收集,可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自然物,如秋天的叶子等。这样既可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又可节约开支。

(2)要注意动静交替、小型多样,非集体性的应以复习为主,有变化的余地。晨间不进行新课教学,给幼儿有选择自己喜爱活动的机会。安排活动内容时要细致全面,要求明确,重点突出,有针对性;计划要科学合理,尽量面向全体幼儿。

(3)晨间活动不要安排集体谈话。不然,会侵占幼儿宝贵的游戏时间,增加幼儿的负担。对幼儿的个别谈话及活动的评价应在两三分钟内完成。如果有一系列存在的共性问题,可组织全班性活动,但在晨间活动时不要延长谈话时间。

(三)早操和体育活动

早操是幼儿园一天集体活动的开始。通过早操把陆续入园的幼儿组织起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很快地参加到集体中来,有秩序地度过一天的生活。

早操的内容、组织形式要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早操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以基本体操为主体,安排2—3个活动内容,采用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按照运动量科学安排早操的程序。要把早操上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使幼儿自始至终精神饱满,兴致勃勃。

小班一般以模仿操为主,用有故事或有情节的游戏形式贯穿始终,最好将幼儿的模仿动作与儿歌内容紧密联系。音乐强弱与动作节奏一致,·可减少和消除幼儿练习中的多余动作,增强协调性,同时大大提高孩子的锻炼兴趣,使孩子学得快、记得牢。

现以统编教材小班第一套模仿操为例,讲解怎样领导早操。在上早操前3~4分钟,告诉小朋友:“我们收拾玩具吧,一会儿就上早操了。”并帮助幼儿整理玩具,提醒他们擦鼻涕,同时检查幼儿的服装、鞋带等。

到早操时间,教师站在活动室门口,用温和而肯定的语调招呼幼儿:“小朋友来,我们要学哥哥姐姐上早操去了。”要求幼儿一个跟着一个站好,听着老师的信号,跟着老师走到户外,按事先画好的圈,走成圆圈。(信号停)教师说:“小朋友转过来,你们看,早上空气真正好。”随之做四拍两臂上举、向左右摆动的动作,要求幼儿跟着老师的儿歌一句一句地模仿着做操。这样反复一次后说:“小朋友,我的汽车要开了,开到哪里去?”让小朋友说开到XX地方去。“好,我们握好方向盘。”(手放胸前做握方向盘的姿势准备)

到小班末期,可提高要求,早操不一定都是情景性故事性的,也可以在音乐伴奏下,做徒手操,然后做些运动量较小的体育游戏或音乐游戏,最后走步回活动室。

中、大班则应以徒手操和轻器械操为主。孩子们喜欢在那优美欢 快的音乐伴奏下,做有韵律感、节奏感的活动。一般采用音乐指挥早 操的全过程,按运动量(从相对平静逐步上升至高峰,再逐渐下降)的规律和既有集中又有自由的原则,安排早操程序。早操开始,可先让幼儿按音乐自由地想像各种不同的模仿动作、舞蹈动作或音乐游戏,然后听音乐信号排队,做基本体操,最后安静地走步回活动室准备上课。

领导好早操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幼儿掌握体操动作,主要通过直接模仿和练习。因此,教师的示范必须精神饱满、动作正确、节奏合拍。教师示范或领操的位置要让每位幼儿都能看清楚。教师应穿合体的便于锻炼活动的服装(最好是运动服),这样能明显地表现动作,易于幼儿模仿;还有利于表现教师运动时的体形美,对幼儿产生较强的感染力,增强孩子学习的兴趣。

2.早操的配乐要旋律清晰,节奏明显,口令清楚,速度适当,过渡连贯。

3.冬季寒冷,幼儿的衣服较笨重,可以用有一定运动量的带跑的体育游戏来进行早操。但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后面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学习活动。

4.每学期更换2~3套操,新的操节一般是通过体育课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操节可以在早操时间直接教给。

5.应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姿势正确。如走步时挺胸、抬头、两手前后自然摆动。在纠正个别幼儿姿势时,不要停止全体幼儿正在进行的动作,只能在进行中用语言提示一下。如“小强把胳膊再举高点就像飞机了。”但这种提示不能过多,以免影响幼儿的情绪。假如有的幼儿动作很差,教师可利用户外游戏时与他同练习,帮助他学会。体育活动也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部分。其内容有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训练,如跑、跳、钻爬、攀登、平衡、投掷等,还有球类活动、跳绳、跳橡皮筋、踏三轮小童车等,也可开展体育游戏。

每周体育活动的内容应有所不同。活动时间可以安排在早上、课后或午睡后。体育活动尽量在户外进行。各种类型的幼儿园,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应保证每天不少于一小时。场地小的幼儿园在安排一日活动时,首先要保证各班至少有一小时户外体育活动。活动量不宜过大,也不要过小,要全面照顾幼儿,注意安全,包括设备安全和场地安全。

(四)入厕和盥洗 1.入厕

要培养幼儿定时大便的习惯(最好在早饭前),但不能限制,要允许随时大小便。

中、大班幼儿便后要自己擦屁股。教师要观察幼儿大便情况,遇有拉稀、腹疼的应及时予以治疗。对个别便溺的幼儿要多加提醒,尽量减少便溺情况。如果幼儿便溺了,不要埋怨发脾气,更不要当众斥责,应当细心照料并及时给他换好裤子。

2.盥洗

要教会幼儿正确洗手、刷牙、洗脸的方法。洗手时,手心手背都要洗。刷牙时,要顺着牙缝竖刷,刷完外面再刷里面。洗脸时,不仅要洗面部,耳后、颈部都要洗干净。

养成饭前便后及手弄脏时洗手的好习惯。盥洗最好用流动水,不应让幼儿在同一脸盆中洗脸洗手,防止皮肤病和眼病的交叉传染。

洗手的形式和步骤,应根据园舍设备条件而定。为避免过分拥挤,一般可分小组进行。

(五)进餐和点心、饮水 1.进餐

为促进幼儿的食欲,应做到准时开饭,进餐前不做剧烈活动。饭前和吃饭过程中,教师不要处理问题,更不能对幼儿批评指责,使他们在进餐时能保持愉快安静的情绪。应当要求幼儿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不用汤泡饭。

做到饭菜分开盛放,每位幼儿一份。注意使幼儿在吃饭时端正坐的姿势。

教师要掌握幼儿的进食情况,不催逼他们吃饭,让他们吃好吃饱。对吃得少的幼儿,要鼓励他适当添饭;对吃得慢的幼儿,要个别加以照顾和帮助;对吃得过多的幼儿,要适当掌握其用餐量,防止暴饮暴食。

幼儿吃饭时,不要有人扫地、拖地,不要高声谈笑。

要求幼儿在吃完最后一口饭后再离开座位,并且要求他们在收拾干净桌面、放好餐具后再漱口、擦嘴。

2.点心和饮水

考虑到双职工孩子起得早,早饭也吃得早,因此,幼儿园上午最好供应一次点心,如豆浆、饼干等;午睡后,应再供应一次点心。点心应经济实惠,规模较大的幼儿园应以自制为主,量不宜过多,但要考虑质量。

要保证开水的供应,使幼儿在口渴时能随时喝到开水。平时一日至少供应两次开水。

每个幼儿应有专用茶杯。茶杯最好放在固定的地方,并要注意茶杯的消毒工作。

(六)午睡和散步 1.要坚持按时午睡

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幼儿园生活作息制度,不得任意提前或拖延孩子吃饭和午睡的时间。固定时间午睡,大脑皮层易形成条件反射。这样坚持下去,到午睡时间,孩子就产生睡意,慢慢就能养成自动入睡的习惯了。

2.要坚持午睡前散步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饭后活动一下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帮助食物消化,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午饭后带孩子们到院内散散步,逗留几分钟后人厕,再安静地进寝室。这样孩子躺在床上肌肉松弛,感到舒服,入睡就快。

3.要给幼儿创造良好的午睡环境

新鲜凉爽的空气是使孩子很快入睡的重要条件,因为凉爽空气有抑制作用,所以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以摄氏16度为宜)。温暖季节应开窗睡眠,但注意不要形成对流。冬季可在睡前半小时开窗换气。当全班孩子都盖好被子后,可打开通风小窗子换气。被子不宜太厚,以不冷为准。过热,孩子睡不安,并且容易感冒。室内光线要暗淡些,更要避免阳光直射。教师和保育员的动作、言语要轻,要排除一切人为的干扰,给孩子创设一个安静的午睡环境。

4.要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

进入寝室后,要求孩子在自己的床位前按次序轻轻地将脱下的鞋子、衣服整理好,放在固定的地方(小班要在成人帮助下进行),迅速地盖好被子睡下。在冬季,教师应逐个检查和帮助孩子将被子盖好。起床时,也同样要求按次序把衣服、鞋子穿好。对中、大班的幼儿还应要求学着整理床铺。

对个别难于入睡的幼儿,教师切不可急躁。假如教师不耐烦地逼着他睡,或大声提醒、斥责,会刺激他的神经系统,使他更加兴奋难以入睡,甚至对午睡产生反感,并且影响集体。教师应以平静而亲切的态度,用脸部表情和手势提示,或轻声鼓励他说:“XX躺得真好,闭上眼睛就睡着了。”或轻轻地抚摸,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抚,同时也领会老师的要求,这样就能逐渐养成午睡的习惯。

5.注意幼儿睡眠的姿势

任何一种姿势都可以,以不影响呼吸为原则。同时,不蒙着头睡。孩子入睡后,教师应经常巡视孩子的睡眠情况。一方面及时帮孩子盖好被子,以免着凉;另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孩子有无异常情况。如有的孩子有吃手指、咬被头甚至玩生殖器的毛病。教师发现后,要细致了解原因,通过有效措施,逐步帮助纠正。午睡起床,可放轻音乐唤醒孩子。起床时,教师要注意孩子的衣着冷暖。待孩子穿好衣服后再开窗。可让幼儿坐在床边听音乐,做些活动量较小的操节或模仿动作,让幼儿的大脑皮层从抑制逐渐兴奋起来,为午睡后的活动做好准备。

(七)自由活动和游戏 1.自由活动

自由活动一般安排在上午两个教学活动之间,或者下午午睡后到吃点心前的一段时间内。活动时间一般在二十分钟左右。活动时,允许幼儿三三两两自由自在地谈论他们感觉有趣的事情,玩他们喜欢玩的游戏,教师不必过多地干涉,但应注意他们的安全和适时地给予正确的引导。

让孩子自由活动,不等于教师放手不管,放任自流。而应对孩子提出一定的要求,以保证不发生危险,不出现对同伴不友好或无组织的行为。如规定在一定的场地范围内自由活动(在教师视线内),遵守玩运动器械的规则,听到老师招呼会很快集合。为了使孩子能放得开,就必须让孩子能收得拢。

2.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要对游戏进行认真的组织和领导,要注意丰富游戏的内容。游戏前,要准备好所需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游戏时,要注意安全和做到动静配合。

上午的集体教学活动后和下午午睡、点心以后,是较集中的游戏时间,可以开展各种游戏和娱乐活动。

安排和组织游戏活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游戏的种类要多。要为幼儿提供开展多种游戏的机会,因不同的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不同的教育作用。但几种游戏的安排应有主次。一般上午以安排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自制玩具等)为主,其他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等也可根据需要适当安排。

(2)让幼儿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游戏时,应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尤其是中、大班幼儿,更应鼓励和支持他们自由选择游戏,自由结伴、自由开展游戏、自由更换游戏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3)游戏内容要有针对性。教师应针对本班幼儿发展的特点和需要,选择与安排能促进幼儿发展的游戏。如为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可创设相应的角色游戏的环境和玩具,引导幼儿开展游戏。有时可针对某个阶段教育的中心,为强化教育效果,有目的地安排一系列游戏活动。教师还要针对不同的幼儿,引导其参加能促进其个性发展的游戏。如有的大班幼儿逻辑思维发展慢,学习坐不住,则可以引导其玩棋类游戏。开始可由老师带他玩,以后鼓励他和同伴玩,最后组织下棋比赛等等。

(八)教育活动(略。详见各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九)离园

结束了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要让幼儿高高兴兴地回家。家长来接时,要把幼儿交给来接的家长,并利用此时机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家长工作,互相交换幼儿在家在园的情况。对家长没有及时来接的幼儿,应把他们继续留园,并组织他们参加适当的活动,以免幼儿情绪不安,做到使幼儿高兴,家长放心。

幼儿全部离园后,教师要把东西收拾整齐,做好卫生工作,关好[复习思考题]

篇6:音乐教育活动指导要点

一、音乐活动的内容

1、歌唱的内容:姿势、呼吸、发声(自然声音演唱)、音准、表情等

2、韵律活动的内容

(1)律动: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等有规律的、反复的、合拍的做一个动作或一组动作

(动物的动作、人的劳动和其他动作、自然界的现象、日常生活及游戏、舞蹈中的动作等)

(2)舞蹈:通过音乐和动作来塑造具体形象,表现一定主题,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抒发内心情感,获得美的享受(集体舞、邀请舞、小歌舞或童话歌舞、幼儿自己创编的舞蹈、表演舞)

(3)其他节奏活动: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训练幼儿的节奏感(语言节奏活动、人体节奏活动、节奏读谱活动)

3、音乐欣赏的内容

(1)幼儿倾听声音能力的培养(倾听人体的声音、倾听日常用具的声音、倾听周围的声音)

(2)幼儿对音乐表现手段感受能力的培养(力度、节奏、速度、旋律、音色)

4、节奏乐活动:掌握几种打击乐器正确的敲击方法,具有初步的协调配合能力

5、音乐游戏活动:在听听、唱唱、动动、玩玩中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能力

二、领域的情感和态度

1、喜欢感知、欣赏周围环境和艺术作品,并从中获得美的感受,不断丰富审美体验

2、愿意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在活动中有愉快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3、建立正确使用、有序收放乐器和材料的习惯

二、音乐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节教学活动设计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反思

(一)活动名称要规范

以《纲要》中的五大领域(健康、社会、语言、科学和艺术)加具体活动名称来命名。

(二)活动目标制定要具体

1、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它包含认知能力的发展、动作技能的掌握、兴趣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方面。

(1)认知能力目标:表述的是有关认知和能力方面的发展要求。

(2)兴趣态度行为习惯目标:表述的是情感体验、对活动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求。

(3)动作技能目标:表述的是儿童运用身体动作进行体验和表达的技能方面的要求。

2、制定目标要从以下两点考虑

(1)目标表述角度要统一,从教师或幼儿角度出发都可。从幼儿的发展角度出发,尝试„„了解„„学习„„;从教师培养的角度出发,培养„„激发„„引导„„

(2)目标制定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是本次活动能完成的。是通过何种具体活动来对幼儿的何种能力进行培养。

说明:制定目标可从以上三个层面出发,但不一定每一次活动都必须有认知、情感态度、技能三方面的目标。,根据具体内容的需要。

活动重难点从目标中来

活动重点:整个教育活动的重点

活动难点:需要突破的难点问题、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难度的重点环节

(三)活动准备的考虑要全面

活动准备包括知识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

1、物质准备

物质准备即完成此次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材料,包括教师使用的材料和幼儿操作的材料。

2、知识经验的准备

经验准备即幼儿完成此项内容所需具备的经验,包括认知、操作、心理、情感等多方面的准备。

(四)活动过程的设计要确保有效性

活动过程是指教师与幼儿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学习流程。

1、传统组织结构把活动明确的分为三个部分——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三个部分的各环节设计一定要为完成目标服务。

2、在活动过程的设计中,要追求活动过程设计的有效性。就是强调教师要有“目标意识”,始终思考“儿童在活动中要获得什么”“我应该如何设计来促成幼儿的发展和目标的达成”,并以这两条线索去设计活动,写明“让幼儿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的”或“教师做什么,达到什么目的”。

3、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尽可能避免与活动内容和目标没有关联的活动步骤。避免为了追求“场面的热闹”“方法的多样”等去设计一些与目标和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环节。

4、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体现层次性。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材料投放——让每个层次的孩子都能在操作中感受成功

教师提问——让每个层次的孩子都能回答上来,都有机会表达

展示机会——让每个层次的孩子都有机会展现

不管哪种形式的艺术活动,设计时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应注意向儿童提供直接获得感性经验的机会

第二,教师应注意向儿童提供运用多种感知通道的机会

第三,教师应注意向儿童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机会。因为,艺术作为一种情感教育,失去情感也就失去其最重要的价值。而儿童作为最容易受到情绪感染的个体,也更需要从亲身的情绪体验和表达中去认识艺术的价值所有。

三、音乐教育活动的注意问题

(一)在音乐教育中,教师们要注意的要点如下:

1、要重视幼儿养成倾听音乐的习惯,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

2、应注意运用启发性和艺术性的语言

3、要坚持面向全体与尊重个性相结合

4、要鼓励支持幼儿富有创造性地表达。

(二)幼儿的艺术学习应该在富有探索性、创造性的环境中进行。

幼儿的即兴歌唱、表演是重要的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活动,是审美体验和创造性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要鼓励幼儿的探索与表现,为幼儿创设自由、轻松、和谐、积极的环境和氛围。

(三)音乐活动的选材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

选材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易于他们理解和接受;以本民族的作品为主,同时广泛接触国外优秀的儿童艺术作品,以利于幼儿接触多种艺术风格,开阔幼儿的艺术视野。

(四)幼儿园应当经常引导幼儿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

经常和幼儿观看内容健康的动画片、木偶剧、儿童剧等,同时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开发、利用当地的艺术教育资源,为不断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创造条件。

(五)根据本班的具体条件创设音乐活动区角。教师应和幼儿共同准备区角中的材料。

1、材料投放,多元思考

(1)供幼儿尝试和摆弄的各种打击乐器、舞蹈服装、表演道具、自制乐器等。音乐教育必要的设备应齐全,性能良好。

●戏剧表演类。如表演故事三只小猪、金色的房子等。

●歌舞表演类。如:表演歌曲、舞蹈律动、乐器伴奏等。

(3)层次丰富

(4)一物多玩

(5)动态调整

上一篇: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下一篇:土木工程毕业论文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