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防部队基层营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7-12

浅谈消防部队基层营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共8篇)

篇1:浅谈消防部队基层营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消防部队基层营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消防部队基层(大队以下执勤单位)营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建设部、国家计委、财政部(89)公(消)字70号文件(以下简称70号文件)规定:消防站、消防给水、消防车通道、消防通讯的基本建设和消防部队的装备,属于固定资产投资范围之内的,由地方审批 后,其经费应当列入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大队以下执勤单位(消防站)营房(含随军家属、临时来队探亲的家属住房)、营具、以及水、电、暖设备……均由地方人民政府解决,并负责维修更新。住房面积,按解放军的营房标准执行。公安部、建设部、国家计委、财政部虽有规定,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消防部队基层营房问题仍然不少,同样编制的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营房数量与质量,存在着极大的差别,直接影响着消防部队基层的正规化建设。因此,笔者认为,尽快解决消防部队基层营房存在的问题,给基层官兵创造一个良好的执勤、训练和生活环境,是稳定部队,提高部队战斗力,全面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从宏观上谈点粗浅意见,共商酌。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面积少。

1、消防部队的基层营房,其产权基本属于地方人民政府(当地公安局),很多中队住房本来就紧张,几年来又未得到添建,状况依旧;

2、近年来调整增加了兵员,营房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导致住用紧张;

3、很多消防大队在公安局大楼里办公,办公条件极差,没有独立的营房,4、部分离退休或转业干部长期占用部队营房,甚至有的已将部队营房参加了地方房改,5、新建营房计划不足,或是计划虽足但在建设时甩了项目,致使部队不够住用。

(二)质量差。

1、新老营房新建时就“先天不足”,其中老营房大多是六七年时年代建造的,当时质量就很差;近年来搬迁和新建目标工程时,不少单位把执勤大(中)队的营房放在后期施工,由于受资金等方面的限制,质量也不好,基础变浅、基层变矮、门窗料变薄等等。

2、失修失养现象严重。部队体制改变后,由于受资金等方面的限制,部队营房没有得到全面的综合治理。地方政府对新建营房也存在一劳永逸的思想,多年不给投资,致使营房得不到应有的维修养护,风雨天透风漏雨的现象相当普遍。

(三)不配套。许多单位营房功能不全,满足不了使用要求。有的面积虽够标准,但由于设计不合理,完全按着地方的房屋建造,基层没有图书阅览室、荣誉室、俱乐部,也没有储藏室;有的旧房改造不彻底,将厂房、库房改造为营房,对狭小的窗、宽大的门等等没有进行彻底改造,缺少围墙、大门,官兵们只能凑合着住用等等。

(四)管理薄弱。部队住进来后,许多用兵单位就撒手不管,有的中队连灯泡坏了,换一个也难。有的单位虽管,但不尽心尽力,支队与基层(大)中队又缺乏联系,造成“供管”脱节。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消防部队基层营房完全按照总部规定的标准和制度把营房建造管理成一个模式是不现实的。这些营房,既有当地政府块块解决的,也有业务上级条条解决的。国土这么大,各地建造方式也不一样,很难统一要求;在地区、行业之间也还存在着贫富、条件好坏的差别,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营房保障,这个问题越到具体单位于能明显地看出来。如:有点县较富一些,给县消防大(中)队建的楼房人均达30平方米以上;而有的县穷,心有余而力不足,看着消防部队营房漏雨漏风,却拿不出钱来维修。再就是受环境条件制约,特别是驻大、中城市支队的大(中)队,由于历史延续的原因,营区、营房面积狭小,没有扩建、添建营房条件,眼前只能将就着住用。这里政策不完善也是重要原因。70号文件只作了原则规定,具体标准没有明确,印发范围也不到位,所以执行起来就打折扣。

(二)从主观上看,政府重视不够,没有把消防部队的营房建设摆到应有的位臵。有的市县没有编制《城市消防规划》,在消防站建设方面,缺乏规范性的指导,欠帐严重。不是与城市建设工程全面规划、同步建设,而是城市建设工程建好后,再考虑建消防站,结果资金不足,有的停了下来,有的甩了项目,有的用下角料建设,有的缺水少电,等等。不少(大)中队搬进新营房后,应配套项目多年得不到解决,更有甚者,有的用兵单位把上级安排给(大)中队的扩建、改造营房经费挪用建家属宿舍,严重挫伤了官兵的积极性。住用单位的工作没有到“家”。基层大、中队营房由用兵单位解决已有明文硬性规定,但怎样新建,建多少,设计要求如何,怎样改建、维修,这些工作,则需要住用单位根据规定和实际需要来确定,更重要的是要积极主动地向地方政府反映和汇报,以求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在这方面,不少支队和基层单位的领导干部不重视、工作没有做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应该采取的对策

(一)摸清底数,做出规划。这项工作可安排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首先,由总队统一印制调查统计表册下发各支队;其次,由支队与大队组成工作组,根据现行建筑面积和建筑装修及设备标准,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统计,每调查一个单位都要将情况特别是危破营房、缺房的具体意见,一一与当地政府见面。调查结束后,经支队汇总报总队。然后由总队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利时机的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和调查的情况,做出3—5年危、缺房轮修和补缺配套规划,报公安部消防局、自治区和各市县政府有关部门一一商定认可,以此作为宏观控制、申请资金、安排投资计划的客观依据。

(二)完善政策,理顺营房建设和管理的关系。

1、搞好建设。根据70号文件精神,总队与自治区政府就消防部队营房保障问题联合下发一个规定性的具体文件,附上大(中)队营房建筑面积标准和建筑装修及设备标准,分两条渠道下达各单位执行。一是下发到消防部队大队级以上单位,二是下发到当地政府的主管部门,作为今后新(迁)建、扩(添)建营房的依据。

2、完善《城市消防规划》,并按照规划目标逐年建设,3、加强管理。消防部队队内部各基层住用单位,要按照营房管理规定,建立营房档案(分住用单位、支队、总队三级管理),健全管理细则,按时交纳水电费,切实加强对营房的爱护管理。营房增减、质量状况,按统一表式,每年逐级上报一次,以便总队安排维修住房的配套资金计划。各单位要对住用的营房使用管理情况实施检查,在安排各类房屋修理时,优先安排基层营房,确保基层官兵常住常新。

(三)改进措施,解决资金来源问题。鉴于目前各地“贫富”的不均衡,且营房差的大多是较穷的市县,有必要调动中央和地方两大积极性。新建工程投资和维修改造、补缺配套工程投资,总队宏观确定投资计划,可采取三个三分之一的筹措办法(即:1:1:1),即:

1、总队依据所属营房轮修、补缺配套规划情况上报总部。争取财政部拨专款,每年年初安排一定的资金,列入当年预算,下达各支队执行;

2、各总队商请自治区政府安排与中央相同的数额,并共同编制项目任务书(定项目、定工程量、定投资、定工期),联合下达到有关支队和各市县政府;

3、要求各市县政府筹出三分之一的配套资金统一汇到总队的专户后,才统一下拨给支队组织实施,住用单位监督检查,共同完成计划任务。年底由总队、支队、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共同检查验收,归口自下而上逐级编制上报财务决算和完成情况。这样,经过上下各级双想努力,互相制约,共同把关,可充分发挥基建、维修投资的效益,加快解决消防部队基层营房问题的步伐,减少当地政府的压力,使全区消防部队的基层营房及早得到综合治理,从而有效地保障消防部队的基层部队住用。

篇2:浅谈消防部队基层营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消防部队的各级党委在当地党委政府及总队党委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乘势而上,使消防部队的全面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消防部队各大、中队的营房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消防部队基层

营房营具的管理,不断巩固基层营房建设成果,尽快解决消防部队基层单位营房营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基层官兵创造一个良好的执勤、训练和生活环境。现就消防部队在基层营房营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浅探讨,以供大家在今后的营房营具管理中参考。

一、消防部队基层营房营具管理主要问题

(一)管理意识淡薄,制度不严。目前,由于支队以下单位营房营具管理工作没有编设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进行管理;当营房营具发生损坏、丢失时,不能及时发现、查找、处理。部分基层单位主官“等、靠、要”思想严重,出现营房营具坏了没人修、丢了没人找、闲置不维护的现象,营房部门不过问,自己就不主动纠正和解决。官兵主动管理意识的淡薄,加剧了营房营具的坏损,既造成了营房营具资源的浪费,也对官兵良好习惯养成及部队的作风建设带来负面影响,部分官兵对自修自管营房设施的责任认知仍然不到位,“重配轻管”、“只住不管”等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单位没有制定有效的营房营具管理制度,部分营具的取得特别是上级修建、调拨、捐赠等非自筹的营具没有按规定及时登记入账,来源、去向和主管人、经管人、使用人不明,丢失、损坏、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经管人员调动时交接手续不规范。

(二)基层营房营具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配置不科学、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由于长期以来的“单位所有制”,使得各单位对营房营具的需求缺乏预见性,不仅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存量不能合理地在各个单位或部门之间分配,而且造成资源配置结构上的不合理,另外,上级修建、调拨配发的营房营具,因使用不上造成积压,长期闲置。基层部队存在多余、闲置的营房营具,对国家和部队都是一种浪费,同时对这些闲置营房营具管理又将导致新的人、财、物的浪费。有些单位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营房建设,但功能与实际需要不符,造成极大的浪费;有的营房功能齐全,凉衣房、体育馆等豪华设施一应俱全,只不过是领导的形象工程,中看不中用。

(三)营房管理部门管理标准低,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工作的决定在于人,管理部门管理标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部队营房营具管理的好坏。由于部队营房营具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不够,许多单位特别是支队以下单位,没有专职的营房营具管理人员,在职的营房营具管理人员多数都没有进行专职培训,管理标准普遍较低。一是思想重视不够。部分单位热衷于形象工程、新建工程、主官直接抓的大项工程,对基层单位营房营具这一事关基层官兵的第一需求的经常性、细枝末节的管理未从根本上加以重视。二是管理机制不健全,制度落实不严。有些单位虽制定下发了文件规定,但执行标准不高,落实不严,发现问题不查找原因,违反规定不追究责任,未能将制度转换成机制,使得营房部门在对基层营房营具的使用管理全过程中存在盲区。

(四)基层营房营具管理和维修技术人才缺失。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基层中队营房营具管理和维修人才建设呈现出下滑趋势。一是技术兵源紧缺,营房维修人才建设基础难打。维修人员队伍主要由基层中队中具有一定营房营具维修技术和经验的战士组成,但近些年的新兵中,从事过这类工作的很少,造成了营房营具维修队伍人员选调的难度。二是兵役制度的改革,对技术兵人才的培养带来较大影响。营房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通常需要三至五个月的时间,达到熟练掌握还要经历一个实践的过程。当前部队战士服役年限的改革,使得这个周期大大被压缩,往往出现老兵即将退伍,新兵尚未培训成熟的局面,客观上影响了维修人员队伍的建设的连续性。

二、抓好消防部队基层营房营具管理的对策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群管氛围,增强营房营具管理意识。各级各部门要把营房营具管理工作作为基层部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彻底转变理财观念,既要重钱,也要重物,既要重供,更要重管,在经费紧缺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所有财力物力资源,努力增强后勤保障能力。一是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使大家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营房营具管理中来,才能真正把设施维护好,才能使营房管理工作保持活力。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法规教育,让官兵意识到管好用好营房营具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三是培养基层官兵“主人翁”意识,通过会议、板报等方式,及时宣传表彰好人好事,讲解传授营具维修小知识,逐步培养官兵对身边营房营具的感情和维护营房营具的荣辱意识,促使官兵逐渐养成自觉爱护、节约公共财产的良好习惯。

(二)建立合理的效益机制,优化资产配置。对基层部队的营房营具需求要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论证,确保营房营具的投向投量合理,对多余、闲置的营房营具进行合理调剂、及时清理。同时,消防部队的基层营房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障有力、面向基层、服务一线”的总体要求,通过集中群众的智慧,把本单位发展的基础搞透,把发展的目标和

任务搞透,努力形(来源:好范文 http:///)成科学的发展思路、科学的发展模式、科学的发展方法。在建设过程中,要坚决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求营房面积最大、功能最全,只要能够满足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的防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需要,并且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实现可持续地发展。

(三)建立健全营房营具管理机制,规范营房营具管理秩序。建立健全营房营具管理机制,严格责任制度落实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前提。当前的重点,一是继续抓好分工管理责任制。要综合运用包干管理、计价管理等措施,将营房营具按规定承包到中、班及个人,并分别签订责任承包卡和管理承包责任书,实行营具计价挂帐制度,按照谁住用谁负责、谁承包谁负责的原则,对管理中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人负责赔偿。二是抓好交接制度。重点抓好干部转业、提升或调离,战士退伍、调走等时机的交接。按照承包卡和责任书一项一项地进行检查核对,交接完毕应有中队主官、司务长、承包人三方签字方可离开。三是严格落实检查评比制度。坚持定期检查评比与不定期的抽查相结合,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将营房营具管理好坏与单位评选先进和个人成长进步相联系。通过检查评比,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四是利用营房、资产、装备系统软件管理手段,努力提高管理成效。营房营具管理对象繁杂、分散,仅靠过去“标签加账本”的人工化管理手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管理失位的问题。因此,必须积极采用更为先进的管理手段,大力推广网络化、自动化的管理模式,力争使基层部队营房营具管理工作的成效得到较大转变。营房、资产系统现已在消防部队开始应用,今后应进一步完善,逐渐提升基层部队营房营具管理水平。

篇3:浅谈消防部队基层营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消防部队体能训练的意义分析

1.1 增强消防部队的战斗力的必然要求

消防部队是人民武警部队战斗序列的一部分,也是国家公安机关的重要部门,承担着消防保卫和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重要职责。消防任务一般时间长、危险性大、救援难度较高,必须有超强的体能才能保证消防任务的顺利完成,否则人们的生命财产就难以保证,因此平时的体能训练非常重要。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做了充分的体能训练才能保持消防部队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切实发挥出减少损失、保境安民的巨大作用。

1.2 消防战训改革的必然要求

消防部队的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通过平时的艰苦训练换来经济建设、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保障。尤其是全国消防部队战训改革的全面推进,要求消防部队要开展“周操练、月操练以及日常实战化训练”,而包厢保证这些训练顺利完成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加强体能方面的训练,否则消防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就不能保证,那么造成的损失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1.3 保障国家建设和人民群益的必然要求

消防部队承担着消防安全监管、抢险救援的重要使命,其消防能力的高低与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损失是直接联系的,而保证消防战斗力的基础就是消防队员的体能可以跟得上抢险救灾的实际要求,因此为了应对紧急的消防事故、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对于消防部队战斗力的要求,必须从体能训练开始逐步将消防的作用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2 当前消防部队体能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思想上不够重视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先进的消防技术和消防设备被大量的用于消防战线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消防部队的作战能力,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但是一些官兵就此思想上发生了变化,认为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先进的救援技术和设备操作技术,体能训练不占主导地位,训练的消防队员和时间都可以相应的减少,这种思维极大的限制了消防部队战斗力的发挥。

2.2 训练的设备和场地不能满足训练要求

为了保证消防部队在第一时间赶到安全事故的现场,所以消防部队的机构一般设置在城市的中心地区,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救援时间和救援的效率,但是因为城市空间确实有限,却不利于体能训练的开展;由于场地的限制,原先一些大型的训练设备无法开进训练场地进行操作,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消防操作,一旦大型的火灾如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就需要消防车、高空缓降器等相互配合,而长久的抢险救灾活动不仅需要有熟练的配合,同时对消防队员的体能也是很大的考验,而场地和设备的限制显然不能达到相关的技术要求。

2.3 没有科学的体能训练团队

消防部队处理的任务是多种多样的、面临的危险也是层出不穷的,因此要有专业的训练团队对任务和危险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和针对性强的体能训练措施,不能一味的注重训练的强度而忽视技术性的操作,也不能过分采用技术性的训练而不加大体能训练量,如何平衡两方面的训练是十分关键的问题,但是由于没有科学的体能训练团队,对于体能训练的程度和范围不能做出准确的调整,使得训练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真正面临紧急情况时体能和技术两个方面都达不到抢险救灾的实际需求。

2.4 缺乏完善的体能训练考核机制

消防部队的体能训练虽然不能像抢险救灾一样立即有明显的救护效果,但是从提高相仿部队的战斗力角度来看,它也属于保障国家建设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攻坚战斗,所以必须有相应的考核机制对体能训练的成果进行量化分析,然后评出优秀的训练学员,以一种激励或奖惩的方式来促进消防部队整体战斗水平的提升。但是现在一些地方的消防部队没有形成专门的体能训练考核机制,一方面体能训练的内容不够全面,消防队员的训练内容都是简单的训练内容而且没有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能训练实际水准的提升;另一方面没有完善的考核标准,考核成绩难以实现量化处理,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那些在体能训练中表现突出的队员也得不到相应的激励,而训练综合成绩靠后的队员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消防队员体能和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3 针对消防部队体能训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分析

3.1 加强消防部队体能训练思想教育

体能训练是高效、持久作战的必然要求,对于消防部队而言更加重要,只有具备超强的身体素质才能将消防的技能和对消防设备的操作水平充分的发挥出来,否则即便有再高超的救援技术和经验,也难以支撑时间长、危险大、难度高的救援任务。而良好的意识有利于促进人们活动的展开,只有确定了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思想教育,让消防部队全体官兵意识到体能训练在抢险救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把平时的体能训练当作实际救援来看待,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还能创新体能训练的方法来提高训练的水平。

3.2 与高校进行合作开展体能训练

为了保证消防部队能在第一时间赶赴救援现场,消防部队的营地一般在城市的中心,这样就没有充足的场地来进行体能的训练,而高校是城市里面空间相对较大的机构,能够为消防部队的体能训练提供合适的场地。通过与高校进行合作,消防部队就可以借助高校的广阔空间进行体能训练,尤其是对一些大型救援设备的操作也能实现。此外这种合作方式也有很多优势,一方面如果在高校进行体能训练时发生险情,消防部队也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实施救援,另一方面通过高校的体能训练也能让高校的师生强化对消防的理解和认识,自觉的增强防灾、减灾和处理灾情的意识,对于减少高校险情的发生也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3.3 平衡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

通过制定合理的体能训练计划,既要保证体能训练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要预防可能出现的灾情和险情等,在计划体能训练时一定要平衡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因为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体能训练可以融入技能训练中,通过技能训练的过程得到强化;通过体能训练增强体能后,也可以把技能更好的发挥出来。

3.4 制定完善的体能训练考核标准

任何活动的展开都要有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否则活动的效率和作用也就得不到量化处理,消防部队的体能训练同样如此。体能训练就是要增强消防队员的抗压能力和持久战斗的能力,只有通过制定考核标准的方式来对体能训练的成果进行评价,才能让训练的队员有一种压力和动力,注重体能训练的实际效果并自觉在体能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为以后的实际抢险救灾打下坚实的基础。

3.5 重视体能训练后的修复工作

体能训练是为了增强消防队员身体素质的举措,如果没有做好体能训练后的修复工作,会对训练队员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也就不能达到训练的效果,因此在训练结束后要及时对消防队员进行饮食调节和恢复训练,保证体能训练的效果。

4 结语

由于近些年来安全事故频发,消防部队的任务量不断地增大,采取体能训练的方式、提升队员的身体素质、增强抢险救灾的战斗实力,是现代消防部队长远发展和保障人们的权益的必然要求。通过解决思想和方式上存在的训练误区,建立完善的训练机制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有效的提高了消防官兵的战斗力,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消防部队是人们生命和财产的重要保障,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各种险情,是我国部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些年来承担的抢险救灾愈发沉重,而为了提高消防部队成员的战斗力,必须对他们进行严格的体能训练,但是训练方法真确与否会对消防队员的身体素质和战斗力有非常大的影响。通过分析消防部队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提升我国消防队整体的战斗力。

篇4:浅谈消防部队基层营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消防部队;执勤战斗行动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381-01

泉州市消防部队作为一支长期在救援一线作战的队伍,每年出警量居全省之首。在部队人员编制不足,同时又要承担如此之重的灭火救援任务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执勤战斗水平,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保驾护航,成为了消防部队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将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对当前消防部队在执勤战斗行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浅谈几点看法。

一、部队在执勤战斗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官兵受伤时有发生

近年来,全国消防部队消防官兵伤亡的惨痛案例败不胜举,平时战斗行动中,小伤更是屡见不鲜。本支队也有着类似的官兵伤亡案例。这些血的教训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通过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为:(1)火情侦察不够细致、全面;(2)个人保护意识薄弱、防护措施不到位;(3)防护装备种类和数量不足、装备保养不到位;(4)消防通信保障能力有待加强。

(二)指战员作战经验不足

1、指挥员素质参差不齐

从近几年灭火救援的情况来看,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指挥员的素质不能适应现代灭火救援的需要。当前中队指挥员主要以地方大学生和中队第二年考取院校毕业的干部为主,优秀班长保送的干部很少,虽然总队进行了相关的业务培训,但中队指挥员的指挥能力还是不够高。

2、战斗员经验不足

目前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士官在基层中队担任驾驶员、文书及后勤等岗位,极其缺乏战斗班长。士官中大部分在驾驶员岗位,而在战斗一线的基本是义务兵。战士的第一年主要以学习为主,从入伍到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消防业务技能,这个过程就差不多用了半年时间,而从能熟练掌握消防业务技能到在实战中积累一定现场经验,快者需要半年慢者需要一年,这就意味着能真正发挥作用至少要两年,但现实情况是第三年转为士官的战士大多换到驾驶员等岗位了,真正战斗在灭火救援第一线的仍然大部分都是义务兵。所以,在处置灾害事故时往往容易出现混乱场面,从指挥效果与队伍配合上都不能得心应手。

二、提高部队执勤战斗行动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指战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建设

1、加强心理训练

(1)进行心理训练理论知识学习。中队可以定期邀请地方心理专家来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通过学习使消防官兵积极做好灭火救灾战斗的心理准备,克服消极心理,并且逐步学会在自己身上和周围人的行为中发现心理现象,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心理现象加以认识、区别和分析,分析训练和灭火中产生的一系列困难,并寻求克服这些困难的途径。

(2)进行综合心理训练。由于消防部队所肩负任务的特殊性,对心理训练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实际训练,因此要创造一些全面的、准确的、经常的再现战斗行动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进行心理训练。针对现代火灾的特点,可以加大一些如突发性、高速性、快速反应、高度责任心、独立自主性等训练,增加操练课题的复杂性,增加大负荷训练的力度和强度。

2、注重消防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

业务理论学习对于消防队员的灭火战斗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伴随着海峡西安经济区的深入建设,泉州经济发展将面临极大的机遇,高楼、轻轨、大型商场等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由此可能引起的特殊火灾事故发生概率随之变大,这也将不可避免地使消防部队面临极大的挑战。针对不同类型火灾的特点,加强对消防官兵普及火灾的燃烧形式、燃烧产物、化学物品性质、各类火灾灭火原理、消防给水、灭火技术与战术、防化排毒以及常见灾害事故的特点与救助、消防法规等知识,使全体官兵较为全面地掌握高层次的消防理论,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不断提高官兵的实际作战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3、加强各级灭火救援指挥员的业务培训

强兵必先强将,灭火救援指挥员是特定环境条件下的领导者、决策者、指挥者。灭火救援工作能否取胜,指挥员的业务素质合乎指挥水平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对各级灭火救援指挥员要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其指挥技巧,提高其指挥水平。

(二)重视和加强战术研讨及灭火战评总结工作

在每次实战演练工作后,要结合基层中队的兵源结构的现状看待问题,尤其是新兵下队后,新兵经历的火场少,尤其是缺乏参加较大规模火灾扑救的经验,一旦遭遇大面积燃烧的火场,往往方寸大乱,难以从容应对。针对这种情况,一是要重视和加强战术研讨工作。首先,部队依托要每周三总队组织的战训新干线,积极组织官兵观看灭火救援经典案例的录像,引导官兵对国内外一些典型战例进行思考和分析,汲取间接的经验和教训;其次,在每月支队组织的战训研讨会前,要积极组织官兵对研讨会课题内容进行讨论,征求官兵意见和建议,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二是要认真组织开展战评总结工作。中队要结合部队自身灭火工作的实际,认真组织好每起火灾扑救的灭火战评总结工作,官兵往往对自己直接参与的灭火战斗感受比较深,通过对官兵亲身经历的灭火实战的总结和反思,汲取直接的经验教训,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举一反三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这一系列的研讨、总结,不断提高年轻战士的战斗经验,弥补兵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切实提高部队的攻坚克难水平。

(三)贴近实战,积极开展针对性训练

1、合理安排技能训练,强化执勤岗位练兵。基层中队在灭火抢险救援任务越来越繁重、扑救处置难度越来越大的形势下,科学结合每年的消防部队执勤岗位练兵考核,将执勤岗位练兵工作当成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应该秉持“练为训、训为战”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施训的方针,按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从原有的速度型训练向专业训练转变,着眼于体能、技能、智能与装备使用的紧密结合,循序渐进、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突出重点、逐步过渡。在体能上,重点突出智能型训练;在业务基本功上,侧重于技能型训练;在技术战略上,加大实战条件下的应用性训练以及心理、生理适应性训练。

2、加强实战演练,做好随时战斗准备。为了使训练贴近实战,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拉得出、打得赢,结合辖区情况,把消防业务技能训练实战化,积极开展重点单位的实战演练,使指挥员熟悉现场的各项情况,掌握灾害物质的理化性质、处置程序,提高指挥员临场指挥、科学决策能力。同时,认真查找中队在执勤备战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制定对策,确保一旦发生情况,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出动、第一时间到场、第一时间展开施救。

篇5:浅谈消防部队基层营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九江支队 王 奇

公安消防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公安消防部队中进行的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工作,是实现党对公安消防部队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是加强公安消防部队全面建设、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有效履行新时期公安消防部队职能的重要保证。在基层能否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到一支部队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消防监督执法、灭火救援、执勤训练等各项工作任务中,发挥服务保证作用,为生成、巩固和提高战斗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但是在基层部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虽然各级思想上比较重视,但政治教育中的不少环节在实际操作时还不够到位,政治工作的强大生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主要表现在:一是抓教育的持久性不够,存在“三重三轻”现象。即重视年初教育计划和专题教育计划的制定,忽视教育计划的落实;重视督察和年终考核前的查漏补缺,忽视平时教育内容的落实;重视专题教育,忽视基础性教育。二是在抓教育的持续性不够,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严重的缺课现象,对于岗哨、值班人员无法做到及时的补课,只存在形式主义的补课登记。在出警或紧急情况下,而中断的课时,无法很好的做到持续,无法做到按时按量的完成好教学任务。

二是虽然政治教育的内容基本得到落实,但形式主义“走过场”现象普遍存在。

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内容上“照本宣科”。少数基层政工干部,对上级布臵的教育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备课,只求“搞过了”,不求搞好了,只是“照葫芦画瓢”地把教材在课堂上念了一遍就算了事。二是在时间上“偷工减料”。规定二天的内容,只按排一天的计划;要求必学的科目,却利用十几分钟就学完。表面上看,每项教育都有着落有回声,但时间往往被“截流”,程序被“减化”,内容被“折扣”。三是在学习质量上不高,教育效果欠佳。由于授课方式简单陈旧,内容压缩简化,不结合官兵思想实际,以致少数大队尽管教育声势造的不小,简报出了不少,但没有很好地解决思想问题,教育效果不明显。

三是虽然教育分层次,但“一锅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从大量的经常性教育来看,部队教育中官兵不分、层次不清的状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锅煮”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内容上官兵一个样。一个教案大家听,没有从层次上分开,许多该讲的话不能讲,不该让战士知道的事情却让战士知道了,教育效果非但不理想,甚至造成负影响;如党风党纪学习,本来应该在党员干部中进行,有的单位却让战士也去学。二是形式上官兵一个样。在教育形式上往往只注重战士的特点,而忽视干部的层次。不是按照干部学习的标准组织战士学习教育,造成要求过高、战士理解不了,就是用验收战士的尺度去衡量干部教育的效果,造成干部教育质量不高。不少大队什么教育都一样,干部不但和战士一起听课,还一起讨论,以致讨论时战士不敢讲真话,提意见,根本不能敞开心扉。

只有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把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官兵作为根本任务,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深入践行胡总书记“三句话”为统领,用科学的理论回答解决官兵思想认识问题,保持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

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基层官兵思想脉搏,增强教育针对性。

当前,部队官兵思想比较活跃,经常会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产生了一些有倾向性的思想问题。充分说明官兵知识在增长,关心国家和社会,善于观察、善于思想,亟需我们的政治工作者帮助他们进行辩正的分析和思考。只要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和掌握部队的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能提高官兵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育的效果,切实解决官兵存在的思想实际问题。

二是加强教育主动性,有针对地解决思想问题,增强教育的经常性。

消防部队人少分散。在实施教育中,集中上大课必须要坚持,这是灌输大道理,统一官兵思想,集中解决创造性问题的重要形式。但从基层中队的实际看,还是要靠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就是必须把上级统一部署的集中教育和深入细致的、一点一滴的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事实说明,由于集中教育的时间有限,每次教育不可能解决干部战士所有的思想认识问题。就是在教育中基本解决了问题,也可能因为环境条件、形势的变化而出现反复。特别是由于各中队驻地的情况不同、干部战士家庭状况不同、性格爱好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思想基础不同等每个人都可能碰到一些特殊的困难和矛盾,产生某些特殊的思想认识问题。这些都要求我们下功夫做好一点一滴的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政治机关在抓好集中教育的同时,要经常深入基层,为基层干部做好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当好参谋,出好主意解决疑难问题,对个别有特殊思想情况的战士,还要亲自谈心帮助做好工作。

三是加强干部培训,提高政工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增强政工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部队要每年组织政工干部进行培训和利用检查工作的机会,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工作能力。同时,政工干部一定要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肯钻研,勤探索,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政治工作水平。要怀着对每个战士负责任的态度,与战士实行“五同”,及时掌握战士的困难疾苦和思想状况,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主动沟通官兵感情,化解战士之间的矛盾、解答战士疑难问题。另外,政工干部不能调动过于频繁,要保证一支相对稳定的政工干部队伍。

四是加强干部自律,以干部教育为重点,增强教育的示范性。

篇6:浅谈消防部队基层营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广泛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安消防部队工作对象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防部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充分认识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地摸索和尝试消防部队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新的课题。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揭阳支队“5.13”凶杀案件、云南保山支队“10.16”干部参与运输毒品案件、内蒙古鄂尔多斯支队“11.11”干部驾车肇事逃逸等,都或多或少与法纪意识淡薄、腐败思想严重有关。这些现象并不是孤立的偶然的,而是有着其一定的联系和必然性。加强公安消防部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是新时期消防业务工作和部队建设的需要,是保障部队中心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的需要,是新形势下加强公安消防部队全面建设和消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消防部队纪检部门要以高度的执政意识、使命意识、忧患意识,自觉地抓好部队党风廉政建设,以坚定不移、锲而不舍的精神,研究解决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更加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高标准抓好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当前消防部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个别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如有的不能正确理解“一岗双责”的含义,认为党风廉政建设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只要自己廉洁自律做好就行了,不愿承担领导责任;有的甚至抱怨责任制是株连制度,心存抵触情绪;一些单位领导热衷于“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对下级忙于交任务,压担子,要求完成什么目标。而对下面为了筹集经费出现的乱搞摊派,乱拉赞助,以罚代法的不良现象“予以理解”,甚至听之任之,缺少必要和有效的监管。还有的领导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不严,工作标准定位不高,目标责任状中,只有出现重大违法违纪行为的才实施“一票否决”,从而使对党风廉政建设往往是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少数单位对上级布置并要求的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只是在会议上传达,讲几句口号,说几句狠话,不注重抓落实,不注重看效果,只是一说了之,停留于形式。只是发生案件或群众举报时查一查。平时检查对“临时抱佛脚”、“简单搞突击”的碍于面子,难以实施大胆批评,检查标准不高,认为只要不出大问题就行,满足于过得去,一般化;少数单位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没有真正提上党委和队伍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有的领导思想不重视,认为只要在自己任上单位不出大乱子、不出大麻烦就行。对在执勤执法监督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只是就事论事,坐而论道,搞点形象。而没有从源头上,从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加强监督、创新机制等深层次方面下功夫,没有把治标与治本很好地统一起来;少数干部利用职权指定或变相指定消防施工企业,插足消防产品经营、销售等环节,从中谋取不正当利益,少数单位存在利用消防监督职权乱拉赞助,少数领导利用提拔、调动、任免等机会搞腐败;在责任追究上,一些领导同志还存在怕影响单位形象、怕得罪人的心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责任追究的严肃性。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种社会问题,也是商品经济社会过程中的一个派生物,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转型期某些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不够所造成的。消防官兵其任务特点决定了与社会的接触比较频繁,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受部队自身建设的影响。首先教育不够。在当前消防部队人员少、任务重的前提下,由于少数单位领导存在重业务、轻教育思想,致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间被挤占,政治工作流于形式,摆花架子,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无法把握官兵的思想脉搏。其次监督不够。当前在部队内监督制约机制系统性不够,有的制度执行程序不够规范和严密,缺乏一定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监督机构在监督体制上缺乏应有的权力和独立性,有的基层单位没有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纪检工作人员,致使有的工作人员职责不清,工作合力不强,效率不高。再次是存在侥幸心里。有的官兵平时也能遵守党纪国法,遵守“五条禁令”和“六个严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管理规定,不敢身越“雷池”半步,但有时心存侥幸,认为做一点别人也不知道,往往此时不幸就降临到了自己头上。

纪检组织机构与当前工作形势、任务不相适应。消防部队的纪检工作相对滞后于部队整体发展,个别基层单位甚至还没有设立纪检机构,有也形同虚设。纪检干部多为兼职,监督工作乏力,投入到纪检的工作时间非常不足,履行纪检监督职责精力不够,从源头预防违法违纪工作相对薄弱,起不到实质性的纪检监察作用。纪检干部还存在有所“畏”思想。无论从政治上还是实践中都要求纪检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以组织原则办事,不惧怕歪风邪气,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纪检干部往往面对的是一个民主法制体系尚未健全的工作环境问题,保障制度还未完全建立,干部晋职提拔既要过群众评议关,还要过领导的表决关,这些往往导致纪检干部不愿监督或被动监督。

党委班子对纪检工作的重视程度还存在差距。纪检部门应当是十分重要、十分权威的部门,应当与党委同时选举产生,但个别单位和领导对纪检工作认识不到位,缺乏应有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官僚主义严重,不能正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担心揭露、处理内部人员违纪违法问题会影响单位和个人的成绩、形象。

三、加强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策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纪检干部队伍。党委要重视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切实配齐配强纪检干部,逐步改变单位纪检干部由其他部门人员兼任的做法,建立一支独立的纪检队伍。配备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建立专门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开展相对独立的纪检工作。要严把纪检干部进出关,真正把那些政治立场坚定、为人正直、群众基础好、业务素质过硬的干部充实到纪检干部队伍中来,坚决纠正把纪检干部工作岗位作为解决干部职务待遇的“闲岗”的错误做法。实践证明,干部的素质高低,除进行教育培训、学习理论外,很大程度地取决于干部队伍的稳定性,为此,应对消防部队纪检干部交流配备做一些硬性的规定,确保纪检干部队伍相对稳定。

制定和完善考核办法。为了保证党风廉政建设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要始终把检查考核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

考核办法,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要把监督检查贯穿于实施的全过程,实行单位自查与上级抽查相结合、组织考核与群众测评相结合。在方法上,不仅要听取被检查单位主要负责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情况汇报,还要召开座谈会、个别交谈、班子成员互评、群众测评等方式进行。同时,要根据检查的情况,作出综合评估,向被检查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进行反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并注意检查结果的运用。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干部考核、任用和评先表彰的重要依据。坚持以“权、钱、人”为重点,建立完备的监督机制。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要实施全方位、立体化监督。一是建立由纪委牵头的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组织协调,瞄准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对象、重点环节,做到各种监督力量共同加力,打总体战,实施全方位监督,逐步实现党内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有机结合,进而转变过去纪委一家“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监督合力,使监督更加富有成效。二是提前介入,将监督的触角由以往的事后转向事前、事中,进一步增强监督的超前性,有效防范消极腐败现象发生。三是加大监督力度,实现柔性监督向刚性监督的转变。在体现权威性上做文章,努力增强监督的刚性,形成实打实、硬碰硬的监督。对规避和妨碍监督的,坚决施以纪律处分,对发现的问题坚决予以纠正,绝不姑息迁就。

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维护党风廉政建设的严肃性。一要明确责任追究对象。实施责任追究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和保障手段,也是难点和重点。虽然领导干部本人没有直接参与,也不是当事人,但负有党风廉政建

设方面的领导责任而应予以追究。二要明确追究重点。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责任追究:一是领导干部因没有履行好职责范围内的责任制职责而出现重大经济损失的;二是发生重大事故和恶性事件的;三是不正之风严重、长期得不到治理的;四是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利用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获取非法利益、造成恶劣影响的;五是领导干部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反腐败工作敷衍塞责、不抓不管,以致屡屡发生案案;六是选拔任用干部违反有关政策和规定、用人失察的。属于领导班子集体责任的,就要追究领导班子的责任;属于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责任的,就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这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才更有约束力,才能真正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篇7:浅谈消防部队基层营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消防事业也不断壮大,在新的形势下灭火抢险救援的任务加重,迫切需要加强消防部队器材装备安全工作,一些新的技术装备从无到有,从劣到优,消防装备水平在逐年提高,由于新装备、新材料、新器材、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安全管理水平跟不上,在灭火抢险和训练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不安全因素。消防器材装备工作强度不断增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器材装备更加复杂,各部分的关联愈加密切,往往微小的故障就会引发器材装备的毁坏,而且会危及自身和被救人员的伤亡事故。

关键词 器材装备;安全管理

消防部队是一支同火灾作斗争的军事化队伍,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提高装备建设是摆在消防战线面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器材装备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一线消防战士的生命安危和国家财产的安全,长期实践证明,“器材装备就是官兵的第二生命”,消防部队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取得的伟大胜利,也让我们认识到先进装备在大灾大难面前发挥的巨大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消除或控制灭火抢险和训练过程中器材装备可能产生的各种危险因素,搞好器材装备的安全管理,发挥器材装备的最大效能,强化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产生最大效能,以保证灭火抢险和训练顺利进行。面对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大型化的现代火灾,当前我们手中的器材装备能否胜任日趋繁重的消防保卫任务,值得我们思考。

一、目前消防器材装备的普遍现状

近几年来,在区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消防部队的执勤器材装备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随着特勤队伍的建设,使我们的手中掌握了尖端“武器”。但由于消防资金还是短缺,消防车的总量不够,性能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某些随车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还不能完全达到标准。而且部分消防车严重“超龄”,性能差,尤其用于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化工火灾、地下火灾和处置社会突发性灾害事故时所需的举高车、防化洗消车、多功能抢险救援车、照明车、A类泡沫车和排烟车辆及各类侦检器材、堵漏器材、救生器材等特种装备明显不足,已成为遏制消防部队扑救特、难、险火灾和参与抢险救援的“瓶颈”和难题;一些个人防护装备,如隔热服、避火服、防化服、空气呼吸器等,更新滞后,加上备用不足,平时保养不善,损坏严重。

二、消防部队器材装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俗话说:“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车辆器材装备的增加固然重要,但管理不到位,再好再多的装备也形成不了战斗力,甚至会贻误战机,更有甚者会造成非战斗损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消防器材装备的安全管理,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充分挖掘最大潜能,发挥最佳使用效益,提高综合保障水平,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基层器材装备的安全管理面临下面几个问题:

(一)重价格轻质量,导致配备使用和维护上的先天不足

在购入装备时,往往因多方面的原因,使装备的性能、质量与预期结果出入较大,这些原因主要有:受预算经费或专项经费数额的限制;受地方政府部门审批的限制。有的生产企业和供应商为了牟取巨额的利润,不惜采取不正当竞争甚至是欺诈行为以达成交易,而在我们内部由于对装备发展更新研究不够,缺乏采购经验和盲目追求数量等原因,使装备的质量和使用性能达不到实战和训练要求,导致维护保养还存在先天不足。

(二)器材装备工作环境恶劣

在灭火救援及抢险救援过程中,由于路程远,道路不好,车辆装备损耗十分严重,同时由于任务重,在很短时间内面临很大的工作任务量,投入的器材装备数量却不多,完全靠少数几样器材装备的加班作业来完成灭火和救援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器材装备的超负荷运转,有些时候甚至在带病作业,极大地影响了器材装备的技术性能状况与使用寿命,加速了器材装备的老化。特别是特勤中队,经常在急难险重、夜间照明不够、交通复杂等环境中救援,容易造成装备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

(三)工作中重使用轻管理,导致装备耗损过快

不能发挥其最佳效能 现在大多数基层中队对装备的训练、实战应用研究较多,而往往忽视对其维护保养方面的考虑与学习。如:特勤器材的添置引进没有统一规划,往往是国外进口,有多种标准,售后维护保养也不尽相同,由于不了解各类装备储存、使用和维护上的要求、禁忌,因为违规存放、过度使用、带病作业不按时维护等失误造成装备损坏、损毁,甚至导致其它事故产生。而且,随着消防队员对装备依赖型不断增大,以及对自身安全的考虑,一旦缺少了相应的装备,往往束手无策,难以完成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殊不知,不及时维修保养或简单依靠厂家派员测试保养就是对官兵生命的轻视,就是自我隐藏安全隐患,最终给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四)维护保养、操作程序不当导致车辆和器材装备损坏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基层中队面临的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相当繁重,器材装备使用的频次较高,有力地保卫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针对装备的维护保养亦出现新的问题,一是面临任务使用时并没有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操作,使用完毕后随机放回车上;维护保养亦并没有严格按照操作使用程序来使用,进而造成相当部分的车辆和装备的人为损坏。有的中队缺乏有关基础技术资料或不齐全,不了解各类装备储存、使用和维护上的要求、禁忌,违规存放、过度使用、带病作业不按时维护等失误造成装备损坏、损毁,甚至导致其它事故产生。二是个别大队没有把高新技术装备当成精密仪器看待,而只把它当成铁打的工具在训练和使用,把大量的高新技术装备用于时间限制的速度性训练,因而导致消防装备的严重损坏,例如手抬机动泵,个别大队为了片面追求速度,而不断人为打磨螺牙,导致吸水管道密封性不好,供水压力不足;同时装备建设日益先进、维修保养难度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维修保养是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尤其是高技术装备,无法进行维修保养。化学侦检仪器、破拆工具、切割器具和氧气呼吸器等特勤救援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的机件、仪器的维修保养只能依赖于进货厂商,维修和保养相当困难,这样导致消防器材装备损坏严重,易引发安全事故。

(五)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有关学习研究不够

一是目前基层中队器材装备的官兵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官兵本身文化层次较低,加之又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就直接工作,缺乏器材装备操作相关专业知识,不了解操作方式,不熟悉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应付异常情况的能力,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后果完全无知等均会导致事故发生。二是能够真正掌握器材装备技术的干部少。消防装备的使用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而基层中队乃至大队、支队,从事战训工作的技术干部很少,现有的战训干部对消防装备的理解、掌握不深,遇到技术问题,很难解决。

(六)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系统化,效率低下

目前在大多数基层中队器材管理上往往还是靠人记、靠笔写,配备了电脑也只是输入有关数据,进行简单统计和存储,管理效益十分低下,而且缺少上下级和同级单位间纵向的和横向的信息交换,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

二、消防部队器材装备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观念老化,认识提高不快

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中的。但是,基层部队部分官兵却是一劳永逸,以不变应万变,没有充分认识到消防器材装备的日新月异必然要求安全管理观念和方法不断更新的问题,而是沿用陈旧的管理模式,学习基本靠教材,使用基本靠说明,维修基本靠厂家,管理基本凭自觉,缺乏主观能动的学习实践,没有形成一套符合实际的管理、训练、使用模式和体系,从而忽略了自身素质的提高,逐渐丧失了驾驭现代化高科技装备的能力素质,造成了现实器材装备管理使用水平不适应新形势下训练、灭火、救援等工作的新差距。特别近几年来,由于担心出训练事故,各个中队高空训练项目练的很少,即使练也主要是表演项目。官兵对登高器材的使用不熟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在发生高层建筑火灾,真正需要登高作业的时候,很难保证不出事故。新的、价格昂贵的装备,有的中队不敢拿出来用于训练,怕用坏了不能向上级交代。一些中队避火服、隔热服有的在仓库放了多年,其表面的铝铂层开始脱落了,还没怎么用过;轻、重型防化服保养 不善,表面氧化非常严重,在事故现场很难保障官兵安全。

(二)心存侥幸,检修落实不到位 一些官兵成天抱着侥幸心理违章作业,对强制要求检测的器材装备不检测,老旧器材装备不淘汰。侥幸心理是很多器材装备事故的根源,就会造成血的教训,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发生之后,大家都会意识到:不遵守操作规程,器材装备太陈旧,控制系统失灵等等,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侥幸心理在作怪。很多部队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老是觉得花钱去搞器材装备检测是“投入没有产出”的行为,不愿意去花这个“冤枉钱”,对那些比较陈旧的老化的器材装备,也因经费紧张,只要还能使用,就舍不得淘汰掉。但是,这样的旧器材装备存在着很大的危险,容易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三)安全意识差,性能参数掌握不牢

个别官兵在灭火或抢险救援时有事离开时,随便叫一个对相应器材装备没有操作经验的人来操作。为了救急,不少灭火或抢险救援现场,指挥员随意叫一个略懂一二,但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官兵来进行器材装备的操作,安全意识比较淡薄。近年来,在器材装备更新过程中,部分官兵对新型器材装备不会用、不敢用、不能用的问题相当突出,造成高新技术装备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战功能,从而成为了摆设;少数官兵不懂得装备技术管理的要求,对器材设备性能参数不熟悉,在使用上违章作业,在操作上违反规程,造成部件损坏,存在着需到安全隐患。

三、提高消防部队器材装备安全管理的措施

现代的灭火作战和抢险救援都是“打装备”、“打技术”。因此,必须对器材装备进行精细化安全管理,确保器材装备能够在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住。在消防器材装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只有当装备建设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器材装备的管理作用才能真正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下面立足基层实际情况,提供一些器材装备安全管理措施:

(一)加大投入、科学配置、健全结构,切实提高消防部队的战斗力

消防装备建设是提高消防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适应“灭大火、打恶仗”的需要,是扑救各类火灾的重要保障,根据公安部《城市消防队站建设标准》,各级消防部队要结合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认真分析装备现状和战训工作发展趋势,制定消防装备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具体方案,要把加强消防装备建设作为消防部队发展的重点,专题报告地方党委政府,积极争取经费,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加强消防装备配置力度,努力改善消防装备结构,提高消防装备水平,尤其是专勤消防车、个人防护装备,破拆器材必须优先配置,使消防部队装备结构合理,性能优良,确保成功扑救各类火灾和消防战斗人员的安全。同时,针对灭火抢险救援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但应加强装备建设,还要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创新,对消防执勤器材装备进行全面整合,通过科学的配置和管理使用体制上的革新,改善装备结构,提升装备效能,生成新的战斗力增长点,促成人与装备之间、各战斗小组之间的互补互助,形成良性循环。

(二)加强各级执勤人员的训练和学习,增强官兵的管理意识

官兵操作器材装备时应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官兵使用设备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做到不经培训不上操作,操作不熟练不使用,实行定人员、定装备、定岗位制度。要在部队上下叫响“器材装备就是官兵的第二生命”的口号,增强官兵日常的管理意识,把爱护公物、提高管理意识作对部队经常性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经常讲、经常抓,通过教育把管装爱装转化为官兵的自觉行动;按照“谁分工,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和“谁出问题,追究谁”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使用管理责任制,以明确使用权利与管理的积极性和提高责任感,真正做到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使“建管并重,以管促建”的原则得到有效落实。

(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战训干部队伍,以适应灭火和救援的需要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战训干部队伍是完成新《消防法》赋予的灭火抢险职能和任务的需要;是建设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消防部队的需要,是保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具备了一支专业队伍,才能加强灭火训练工作,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的战术战法,适应消防工作在新时期提出的要求,彻底改变以前我们在战训工作中的被动局面,通过战训干部认真钻研业务理论,研究探索战训工作的新动向,把握战训工作发展的关键环节,培养良好的战斗作风和解放思想,无私奉献,开拓进取,不怕艰难困苦,乃至敢于牺牲的高尚情操,真正解决战训干部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问题,为成功扑救火灾和抢险救援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四)优化人员结构,加强人才培养

当前,装备技师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匮乏的困境,但装备技师的数量还是太少,大多都还处于初级水平,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可以从下面这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选拔培训对象时要把好关。人才选拔是关键,由于培训的内容大多是比较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应用,所以应着重考虑选拔文化层次较高的,反应灵活爱动脑筋的,喜欢钻研对器材装备很感兴趣的,业务理论过硬的,喜欢军营生活的战士参加培训。同时,加强技术人才的引进,可以直接从地方招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相关专业的技术工人入伍,专门从事装备的维护保养。另外,培训对象不应只是战士,中队战训干部、新入警的大学生干部、后勤部门的器材装备干部也应该参与培训。相对而言,干部留在部队的时间要比战士更长,也就是器材装备知识、技能在部队保留的时间更长些,更有利于知识经验的积累,专业技术的“传、帮、带”。二是专业技术培训是重点。加大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培训一定数量的执勤中队装备技师,要按岗位、有计划、分期分批地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克服一次培训长期使用的弊端,加强部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采取老师授课、专题讲座、集中培训、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器材操作员和指挥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树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理念。无论什么人,只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器材装备相关训练或执勤活动,就必须受到安全教育培训,上至指挥员,下到一般操作官兵,要让他们知道所从事的灭火抢险救援其安全的重要性和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方法,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器材装备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建立器材装备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车勤人员的选拔、培训、考核、复训等关口,采取行之有效的使用和管理措施并在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才能顺应部队发展需要。

篇8:浅谈消防部队基层营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基层消防监督执法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 我国的消防监督执法理论和实践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

1.1 消防法治建设需进一步强化

法律、规章和技术规范标准需进一步完善。目前, 仍有一些消防行政法规有迫切修订的需要, 一些必要的消防技术规范和标准还没有制订;标准化技术机构不能独立工作, 对于修订的消防技术规范和其他技术标准, 其消防监督和审核工作操作层面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机制与国外的差异是很大的, 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1.2 火灾的主体责任不明确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中的消防主体责任缺乏, 消防部门与一些政府部门未形成强有力的互通和协调。公安消防机构和消防监督人员习惯于“分包到户, 一人一块责任田”模式, 一般采用全面覆盖各项工作的做法, 负担过大, 工作主体责任不明确, 执法监督执法质量不高。

1.3 消防监督执法不规范

“对权力的使用比较重视, 对权力的制约比较缺乏”“重实体, 轻程序”的现象仍然在很多环节存在。一些消防监督人员认为, 法律和规定是管理老百姓的, 所以, 在执法中常常滥用权力, 出现民事纠纷利益时, 未根据法律程序执法, 自我约束控制能力差, 在某些领域行使职权和监督权仍比较薄弱;消防执法缺乏有效的量化依据, 只能提供“合格”或“不合格”的定性结论, 盲目地追求绝对性的结论。这虽然提高了可靠性, 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经济效益大大降低。

1.4 非传统消防安全问题越来越多

非传统消防安全问题的产生是因时代、社会的发展和消防安全的环境变化等因素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防安全问题的出现, 产生了许多影响较大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比如大空间和大跨度建筑迅速增多, 进而对防火安全技术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此外, 消防规划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就非常严重, 城市火灾的控制制度缺乏。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媒体的快速发展, 火灾问题的相关性和敏感性也在逐渐提升。

2 对策

为了适应当前各项改革的需要, 使消防安全工作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 基层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必须坚持走新路, 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加强基层消防监督法律体系的建设。

根据消防执法监督理念, 加快实行消防法规、技术标准的转变和升级, 扩大管理范围, 完善管理结构和内部协调的法律体系, 从而适应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完善消防技术标准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规范和制订各种标准。

2.2 明确责任, 强化各级责任的全面落实

按照职责分工, 各个部门应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 从而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将消防纳入政府综合目标考核管理体系, 作为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对领导干部进行绩效评价;加强地方政府对消防工作的领导, 及时调研和协调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加强对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监督检查, 落实行政领导干部的消防工作职责, 追究消防工作绩效不到位或已发生火灾项目的责任人。由于消防工作会渗透到全社会, 因此, 必须全面落实消防工作社会化, 以消防安全责任的形式, 发挥评价和考核结果的指导作用, 并作为绩效奖惩的依据。具体而言, 要逐步实现公安消防机构不承担建筑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 鼓励和支持行业组织、企业信用档案的建立, 形成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

2.3 规范消防监督人员的执法行为

各级消防监督执法人员要牢固树立执法理念, 转变执法观念, 端正执法态度,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要严格依法履行职责, 在法律范围内作出决定, 依法办事;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组织的行风评议活动, 通过座谈会、聘请监督员等形式, 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从而改进工作方式;定量、定性分析消防工作中各个层面的火灾隐患及其危害程度, 从而消除火灾隐患, 以最低的事故率、最小损失和最佳的安全投资效益来实现消防安全工作的优化。

2.4 建设专业化队伍

抓住当前改革的有力时机, 全面提升队伍素质, 建立一支专业队伍, 提高各级执法人员, 特别是一线监督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 使之能有效应对各类消防安全问题;对消防执法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参与, 促进多个单位的协调, 明确管理单位或成立专门监督管理组织, 建立内部监督保障制度, 利用经济手段加强自我管理;重视现代技术在监督中的应用, 实施人才战略, 加强教育, 留住专业技术人员, 执行技术资格认定, 促进消防制度的实施, 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留住人才;制订新闻发布会制度, 把握舆论的正确方向, 扩大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3 结束语

上一篇:某区级公安局长述廉述职报告下一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