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中期报告

2024-07-06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中期报告(精选8篇)

篇1: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中期报告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问题的提出 】

话中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德育教育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所关心的人、事、物作为切入点,灵活引导,步步深入,变空洞的说教为潜移默化和自我感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亲近生活、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体验中获得道德的发展。以达到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的目的。

德育的生活化策略的实施必然要以活动来加以联系,活动中凸现德育,德育渗透于生活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优化型策略。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目的:教育应不断地丰富、充盈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的全部时空,在德育教育中要细致管理,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得到满足,管理能力得到增强,以细微之处见精神。还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以一颗爱心包容学生,让点点滴滴的细节都成为德育的宝贵资源。

研究意义:

德育要贴近、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教育者并使之成为他们由衷的需要、喜闻乐见因而卓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学校德育课程,要打破旧的“课程”框框和“学科”模式,以理论、规范和一定阶段学生生活实践为教材,除了显性的课程内容,还要注重开发、利用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中一切积极的隐性课程内容,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把其中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人总是在生活中敞开并展示为人。离开了人的生活,人作为人将无立足之地,他只能是被异化、被扭曲,或者被降格。德育生活化就是还原人于生活之中,把人引向人的真实的、具体的、完整的生活。德育要促进人的发展,就必须关注人的生活,把教育趋于生活化。“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建立一套方向明确、目标具体、内容适当、方法科学的小学德育目标阶段化体系。

2、在德育课程中努力打造“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根本,以实效为目标的德育新课程模式。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和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3、充分利用好《品德与生活(社会)》,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授课,培养学生具有良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把活动与课程联系起来,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生活。

【主要研究内容】

1、切实有效地进行社会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促使更好的为品德教育服务。品德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而我们必须用社会资源去发展学生认知框架,达到资源的优化。

2、课队相互贯通,加强实践体验,提高道德素养,这是“寓德育于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教学策略的研究的实践性环节,是向生活延伸的最直接方式。

【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资料法、活动法等方法进行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的实践】

2011年11月—2012年1月,本课题进入实验阶段,2012年3月—2012年6月是实验提高阶段经过五个多月的试验和研究,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根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特点,围绕本阶段研究的主题内容,我们开展了下列工作。

一、切实有效地进行社会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优化课内课外,更好的为品德教育服务。

(一)用“活”已有的社会环境资源

1.重视教师这一重要资源。陶行知一贯主张“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教师对学生会有重大而且深远的影响,高尚的人格堪为学生楷模,深博的学识能启迪学生的智慧,精湛的教学艺术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处理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好与坏。所以我们把教师作为育人的重要资源。强调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以自身的人品、智慧、灵感和创造性生命力丰富课程内容。教师要努力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主动构建与自然、社会、学生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品德课程日益走向开放性、生活性和创造性。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著名教育者陶行知曾经指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学生并不是一张任人涂抹的白纸,他们有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个性化的感性认识,有对教材的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因此,在品德资源利用与开发过程中我们遵循学生已有的或多或少的生活经验,尊重他们对外部信息的主动选择、加工与处理,尊重他们对教学内容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并将掌握的这些情况作为重要的资源利用与开发,进入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使教学实际贴近学生,满足学生的认知欲望和发展需求。我们还看到,学生的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不仅对他本人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伙伴也是一种资源,伙伴可以从他那里获得知识和经验,受到激励和启发。因此,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开发利用家长资源。家长是不可缺少的资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结合越好,受益越大。如今的家长文化水平较高,中专以上学历占多数。学生家庭中往往有不少与品德生活课程有关的课程资源可以利用。有的学生家长就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如:植物学家、医生、技术人员、„„有的家长兴趣爱好广泛,特长明显:有的擅长种植;有的擅长做手工;有的擅长体育运动;有的擅长喂养小动物,他们完全有能力指导或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家长的人品,对生活的态度,对事件的看法意见等,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所以,开发和利用家长这一资源是必不可少的。它在学生品德形成和生活习惯形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挖掘新的可利用的社会环境资源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谈到,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支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内容从教科书延伸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它关注儿童生活,关注儿童成长,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学校、社区是品德课程的资源宝库。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充分利用本校、本地的教育资源,努力体现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新课程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其环境面貌,文化氛围,多彩的活动都能成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特色素材,也是形成良好品德习惯的重要培养基地。学生在熟悉的,亲历的生活中,在真实的,丰富的情景中开展一系列品德探索体验活动,能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增强是非对错的辨别能力。学校所在的社区蕴涵着自然、社会、科学、人文等多种资源,学生对社区也有一定的感知和认识。以往的教育只是局限于学校的小天地,对社区资源往往视而不见,新课程解放了师生的思想,社区资源进入了我们教育的视野。还有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他们所熟悉的家乡名圣等都是不可不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资源。网络资源也可以成为广泛的可利用资源。

(三)合理整合社会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可利用价值。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社会环境资源包括空间资源、时间资源、人类环境资源、自然环境资源。面对满眼的“资源”,我们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辨良莠、分虚实、定取舍。合理整合社会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可利用价值。首先,我们对零散的课程资源,比如个人、家庭、自然、社区、媒体等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变通组合,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的针对性、适合性。其次,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适应时代的转换和激活,使之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和生命活力,再者,对现有的可以利用资源做了变通,嫁接,使其具有再生性,可持续利用。

二、课队相互贯通,加强实践体验,提高道德素养。

新的世纪,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打好基础,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而少先队活动恰恰符合这个要求,因此,我校把思品课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作了一点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课队相互贯通,加强实践体验,提高道德素养”做一下汇报。

(一)富于饱满热情,关注学生成长。

我们深知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因此,我校少先队特色活动与思想品德课结合教育的热情非常高。如品德与生活“生日快乐”单元,本单元通过“祝你生日快乐”、“快乐的国庆节”、“过去的故事”、“红领巾的故事”这四课的教学,让学生知道新中国诞生的过程,了解革命故事,从而感受新中国诞生的来之不易,引发热爱祖国之情。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结合全国上下纷纷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1周年举行各种活动的同时,我校将“民族精神”教育全校推广,开展了以“铭记抗战烽火,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击醒了在场每一位教师和队员的民族意识。全校开展了“七个一”活动,即了解一个抗日战争故事;观看一部抗日战争影片,浏览网络中的抗日战争资料,办一份抗战手抄报,写一篇抗战征文,参加一个课题研究,举行一次主题中队会。我还以大队集会的形式开展了“革命故事、演讲比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队员们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唤醒民族意识,击醒奋发向上之心。

(二)紧抓有利时机,内化道德品质。

结合品德课二年级下册“春天的种植”、四年级下册“在公共车上”、“家乡的变化”等内容,我校打出了“积极行动起来,做文明的小主人,做文明公民主力军”的旗帜,以“手拉手创文明,红领巾在行动”为主题在学校和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利用宣传单、黑板报向附近的居民宣传创城的重要性;对社区周边的小广告和垃圾进行清除;用照相机将身边的一些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拍摄下来,以宣传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参加植树活动;手抄报比赛等等。虽然这些活动占据了大家很多的休息时间,但学生们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队员们感到无比自豪。丰富的活动,使思品教学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真正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少先队员更富于朝气。思品课与少先队建设相辅相成,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为队员思想、道德认识的继续提高注入了新的催化剂。

(三)加强实践体验,提高道德素养。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每一天”,中的“暑假怎样过”这一课,目的是让学生合理安排假期生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为了落实这一教学目标,真正达到课程标准中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这一内容标准。我校结合实际提出的“千名学生进社区,千名教师进万家”的活动主题,提出了“活动在社区,快乐在社区,收获在社区”的口号。作为少先队辅导员,我深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有助于发展其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当然要想活动收到实效,明确活动目标,精心设计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设计方案时,我校不仅考虑到学校和社区的实际情况,还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活动的形式要活泼有趣,让学生愿意积极参与;活动的内容要科学有效,使学生可以从中学到方法、获得知识、得到体验。我们和城管一起清除楼道里的小广告,为的是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我们和队员们一起到图书馆里读书,为的是让队员们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组织队员到幼儿园里体验当一日小老师,为的是让他们懂得道理、得到锻炼„„我们的活动受到上级领导和社区居民的高度赞扬,学校获得了肥城市“千名学生进社区,千名教师进万家”社区活动优秀组织奖,还在全区的社区活动总结会上做了经验报告。

(四)开展创新活动,提高教育效率。

带领队员们将传统的活动创新,是我校的一大特色。近两年“创建节约型社会”是现在大家关注的热门问题,品德教材中也有相关教学内容,如:湘教版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的“我有一双小巧手”、四年级下册的“绿色小卫士”、二年级上册的“生活中的小创造”等等。结合这些内容我们在校园内,社区里发出了“全体动员,人人行动,共建节能型社会”的号召,让队员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树立节约意识。学校组织开展了“26度空调节能行动”、“‘小调查,大收获’用水用电情况统计、分析”、“‘梦想在我心中,创造在我手中’变废为宝制作”、“‘家庭节能,现在出发’节能知识竞赛”、“楼道里的‘节能个性标语’设计大赛”、“节能生活方式创意写作大赛”、“‘人人节能,家家有福’春节送福送节能窍门”、“变废为宝DIY时装表演”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队员们经历了观察比较、收集资料、合作交流等多种体验,通过体验队员们不仅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

(五)重视教育科研,加强理论指导。

优秀的活动,需要理论的指导,将活动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会使今后的工作更富有特色。在课队结合、加强实践的同时,我校组织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发展,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从而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工作,使“道德情感”、“理智情感”渐渐渗入了队员们的心中,队员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有效地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

在课程改革快速推进的今天,如果能充分发挥少先队的作用,把少先队活动和“课改”结合起来,使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改”对少先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课队相互贯通,不失为全面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课题中期研究成效】

经过努力,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逐步形成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科研机制,形成“教研专题化、课题行动化、实践反思化”的特色,加强了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服务力度。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的实施阶段,围绕课题研究计划,我校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德育管理、活动、交流教育网络平台;探索“学校、家庭、社区”互动育人的德育课堂教学新模式;建立合力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等三大方面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积极为学生创造走出去的机会,开展了风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受到社区、家长好评,学生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教师提高了科研能力,有了自己的品德课程教学模式,并且撰写优秀论文,开展主题讲座,极大的拓展了教育资源。我校于2011年被授予“德育先进集体”。

【研究中的反思】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习惯养成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整体学生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德育教育水平上升了很多,表面出我校在本课题研究方面的努力,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的问题,很多活动的实效性还不强,没有深入部分学生思想深处,有“水过地皮湿”的感觉,德育缺乏实效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落实,学生不良习惯的反复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课题的经验性材料还是比较少,对其他人的促进作用不够明显。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措施,实施德育工作的创新,完成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系列生命教育,提升生命质量,以此推动全局发展,促进师生实际生活效率的提升。我们将邀请专家到校指导;组织工作交流以及组织研究人员动态培训、外出参观学习;广泛听取、收集多方面意见,整理、汇报实验研究的成果。【课题研究经费及其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我镇是泰安市的教科研基地和示范窗口,有完善的教研制度,并落实到位。

(二)时间和经费保障:镇教办重视教科研工作,对参加研究工作的教师在研究时间及研究经费上都给予大力的支持,为本课题的研究能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三)聘请市教研室路元宏老师为此课题的理论指导工作。于习文:主要负责人,全面策划,制定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计划,具体实施措施以及组织学习,收集资料,召开课题会议,撰写实验报告等。

李玉峰、杨君、卢风伟、刘春是实验实施者,根据方案的要求参加学习,参与实验,并收集资料,撰写论文等。

篇2: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中期报告

准确解读教材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

案例1《我愿和你交朋友》的三种教法 教法三:1.找找老朋友

2.认识新朋友

3.玩一玩,交朋友

4.介绍我的新朋友

从《我愿和你交朋友》这节课的教材内容看,教材主要是通过交换名片活动来帮助学生在班级中结交新朋友,学会介绍自己和他人,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感受与人交往的快乐和班级集体生活中“伙伴多”的愉悦。

在第三种教法中,教师没有单纯依据教材提供的思路进行教学,而是在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大胆处理教材,创造性地开展了教学。首先,老师认真研究了教材,发现教材呈现的内容是“用名片交朋友”,但名片只是帮助学生结识朋友的一个载体,教材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一年级新生尽快地认识和熟悉班级同学,感受与人交往的快乐和班级生活中“伙伴多”的愉悦。同时老师又注意观察了小朋友在生活中的交友活动情况,发现小朋友大都在游戏中认识新朋友,他们认识新朋友的最主要的方式是一起玩,基本不用交换名片的方式来交往。于是,老师在教学中组织开展了多种结识朋友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唱唱跳跳的找朋友,问名字游戏,进而介绍新朋友。这样的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而教材内容体现的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和朋友,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会用名片来交朋友等要求也在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得以实现。

提高教学实效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目的 案例4《生我养我的地方》单元的教学

《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二册第二单元内容。这一单元由4个主题组成,分别是《我的家乡在哪里》、《我来做个小导游》、《家乡特产知多少》以及《了不起,家乡人》。这是一个关于“家乡教育”主题的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家乡的人文自然景观、家乡的特产以及家乡人,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材多以杭州和其他地区的材料为例。

一位温州的老师在上这一单元时,结合温州的实际开发利用了教材。如在上《我的家乡在哪里》这一课时,通过中国地图、浙江地图和温州地图,让学生知道“我的家乡在浙江省温州市”,知道了温州市在中国地图、浙江地图中的位置。又通过拼拼温州地图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温州市所管辖的哥县、市、区,并大致知道了它们的地理位置。这样,学生对家乡温州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我来做个小导游》、《家乡特产知多少》以及《了不起,家乡人》几课的教学中,师生共同收集交流了有关温州的风景名胜、特产小吃和温州名人等资料,让学生充分认识了家乡温州,激发了他们的热爱家乡的情感。老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发利用本土教学资源,提高了这一单元教学的实效。

因地制宜使用和开发教材是创造性地用好教材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在准确理解教材范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把握教学重点,并根据教学目标开发了本土教学资源,拉近了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

在品德新课程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做法一般有: 1.更换教材内容。

2.重组、整合教材内容。3.增减教材内容。

由于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教师要根据本地实际开发、补充相关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不适合本地实际的内容,可以不作为教学重点,而是作为背景内容和拓展内容加以利用。对于简单重复的内容可以删减。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关心的、有意义的问题和内容应及时地补充到相关教学内容中去。

4.调整教学进度。课程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儿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其主要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让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一、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案例1《我们和太阳做游戏》教学片段 案例2《我们的校园》教学片断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要在一定的时空内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此需要教师进

行有效的组织。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案例1中,教师先设置一组实验:三棱镜在幻灯机光线的照射下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线,用科学的实验手段为学生建立了学习活动的可行基础,接着让学生回忆太阳公公在什么情况下也会变出五颜六色,然后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雨过天晴之后太阳在空中留下的杰作:一条七色的彩虹。教师还进一步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去寻找太阳的奥秘,让学生人人吹泡泡,在游戏中再一次寻找五颜六色的太阳光。在案例2 中,教师首先策划学生开展校园小调查,接着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整合,加工收集到的信息,然后集体反馈、讨论。两个案例中的教师从活动的策划到实施,都起到了积极的组织作用,使活动有序、有效。学生积极投入,同时避免了教师牵引着学生去适应教师安排的程序,接收教师所传递的一切。

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着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心理氛围。

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对于学生求学的整个过程来说,教师作为

篇3: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中期报告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认知经验不足,还处于人生观的初步建立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设能很好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利用学生对生活的经验,在结合真实情感的基础上,感悟做人的道理,加强学生“知与行”的和谐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可见,在《品德与社会》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深层发掘课本教材中的内涵,让品德教育的理论回归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从而真正发挥课程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一、深入研究教材,灵活使用调整

《品德与社会》这本教材以开放性为主 , 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利用学生的经验获取体验和感悟,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养。只要灵活运用,就是一个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优秀载体。

1.灵 活调整 ,有效选择设计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依据,具有很强的权威。无论多么好的教材,都不可能适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老师。教师要结合自己学校、学生和环境等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对教材适当补充、改编等,以适合教师和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上成功的案例进行创意性改变, 使课堂变得更具灵性和个性。在作相应调整时,一定先要研究教材,不能偏离教学目标,让“改变”变得更优秀、更突出。

比如在“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一课中,可以做适当修改,让学生了解:怎样科学选购商品,逐步掌握在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如何保护自己。另外,在教学中,还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消费者协会”的相关知识,给学生介绍一些消费者在维权方面的历史,让学生了解“3.15国际消费权益日”的内涵和意义,使学生能指导作为消费者应该得到的权益。结合地区情况适当加入本地区消费者协会的驻地、投诉电话、纠纷处理等内容,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加强学生对这方面的认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通过这样的补充, 让学生感觉消费者就是自己,是生活必备的一种能力,做快乐、理性的消费者。

2.借 鉴生活 ,以适合取代范例

教材中的范例都比较经典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些不是最适合的,如果直接拿来用,就会不适合本班学生。教师可以随地取材,借用一些学生熟悉的、发生在学生身边,且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代替,使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更直接、更感兴趣。

比如在“告别贫困奔小康”一课,就可以利用学校附近的景象,使用图片的形式,将二十年前的景象和现在的景象作对比,学生面对二十年前低矮的房子、窄旧的公路和朴素的行人,对这样的图片很感兴趣,纷纷感叹:原来二十年前是这样,自己的父母是这样的。对比现在的高楼大厦,马路宽广和时尚的行人。在对比中体会家乡的变化,体会到家乡人民的勤劳智慧,感叹现在的政策好。但是,不同的地区,这些变化是不同的,农村老师就不能利用这样的例子,而是可以从农村的风景出发,用“茅草屋”变为“砖瓦房”,“泥泞路”变为“柏油路”这样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家乡人民的淳朴智慧。通过这样的范例更新,学生认识了家乡,了解了家乡的人民,并从中学会了感恩。

二、生活引进教学,展示德育魅力

在课堂教学中, 仅仅通过说教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教师可以让生活回归课堂,在课堂中营造生活小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切实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

1.创设情境 ,让教学贴近生活

儿童对社会的认识源于对生活的认识, 其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在生活中建立的。因此,课堂活动的主题要围绕生活展开,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让学生通过思考、努力、探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锻炼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沟通和合作的能力,从周围寻找素材,以平等的眼光感受社会,从而树立适合学生发展的社会观。

比如在“购物场所我知道”一课,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了模拟超市购物的环节,让学生扮演超市的经理、售货员和顾客。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演示,表演得有声有色,售货员和顾客沟通,商品的质量,售货员对顾客的态度,矛盾的产生,直至超市经理出面调解, 学生都表现得非常到位。在这次购物经历中,学生亲身体验了活动,用自己的方式选择货物,用自己的经验查看货物质量,特别是最终超市经理的调解,都是小朋友的临时发挥。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了解了怎么做文明的顾客。模拟实践强调了学生与社会的接触, 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以更贴切的方式让学生触摸社会,在其中受到教育,获取经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2.调 查观察 ,让课堂回归生活

学生只有在亲身体验和感悟中,才能有所思、有所想、有所获。在教学中,要通过一些主题活动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组织一定的活动,要与生活直接相连,让学生进入这样的情境,并能够从自己的角色中受到启发,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建立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学会与人友善,真诚交往。

比如在“伸出爱的手”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走进残疾人的生活,学会友爱残疾人,就可以开展一个“你想为残疾人做什么”的活动。先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到大街上看一看,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残疾人,调查他们的生活情况,组织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对自己的所见、所看、所闻、所想进行反思。学生以亲身感触,了解残疾人的诸多不便,他们更需要社会的肯定和尊重,在学生的总结中读出了学生内心的善良:叔叔从一生下来就看不到光明,但他仍然凭着坚强的毅力,在努力生活着,我要在今后的日子里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 更要学习他们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无疑,学生的这种认识是真实的,有感而发的,深入体会到了德育的内涵。

3.升 华德育 ,让课堂高于生活

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是感性的,很少有自己理性的思考。在教学中,要能够从学生感性的体验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德育的魅力,从而能够理性对待社会、对待生活。小学生的思想处于空白区,对是非好坏的分辨能力有限,教师就要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学生清楚认识社会,灵活整合课本资源,使学生在认识社会的同时有所提高,培养品德修养。

比如在“我的祖国多辽阔”一课,出示中国地图,观察他们像什么? 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都说祖国像一只雄鸡,东北像鸡头,西部像鸡尾,海南和台湾像鸡脚。让学生寻找自己的家乡,学生在找的过程中认识了中国的各个省、市,利用图片给学生展示了不同城市的代表性美景, 讲述了我国从南到北的气候变化”“东北还是白雪皑皑,而在海南却已是海滩嬉戏的夏日。”通过这样的变化让学生体会了我国幅员辽阔,秀丽山川。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我要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并立志保护好家园。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大致领域,知道了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富饶、美好的家园里,由感性上升到对祖国的热爱,保家卫国的决心,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篇4: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中期报告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研究

我国教育事业的一系列改革,是为了全面发展学生,全面实行素质教育。这一改革要求所有学科的教学尽可能建立在学生生活的基础上,要求教师从学生生活的角度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主动地参与到实际问题中,并在这些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从而提升自己的认识观念。新课改对小学品德与社会也是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教师要在学生的社会生活中开展道德教育,并将学习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能力,更好地实现新课改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在新教育环境下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没有得到更新。和别的课程一样,小学品德与社会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被忽略了其考试的重要性,只是以其他考试科目为主,从而导致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开展受到很大阻碍,很多学校、教师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没有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因为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合理,所以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高,有的学校甚至为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考试科目,不安排这门课程。这样,学生只专注于学习考试科目,而忽略了自己兴趣的培养和发展,不重视对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现在加深综合素质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而对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忽视却恰恰阻碍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非常严重地背离了当今社会的教育发展政策方向。

二、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地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学会学习,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生活实践能力,为实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教育目标而做出努力。那么,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呢?

1.教师可以多设一些生活化的课题,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收获和能力的培养,更要和情感合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让学生陶冶情操、激发学习兴趣,而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所以,教师要在课题中多加入生活化的内容,让学生对之感兴趣,从而使课堂更接近生活。比如,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商店,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去超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了解、体验如何在商店购物、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商店购物带来的意义,感受社会发展的进步,这是在课堂讲解中做不到的。

2.教师要结合社会热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进行生活化教学,生活就是教育的过程,多变的生活可以为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提供更多的实际意义,促使学生不断地学习,更好地实现新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社会热点,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升华和消化,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

3.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创设多元化的生活教学。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应给学生创设新的、更具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和空间,寻找更多不是来自于教材而是来自于生活或者其他方面的教学资源来充实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还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方式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感受生活,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性地学习。由此一来,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增强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实践性,让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更加富有活力和生机。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生活化教学的优缺点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生活化教学有着很大的优势,它可以使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选取例子讲授新的课题,给学生创设和生活相同或者相似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丰富生活情感,并从中收获到知识;生活化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它可以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到课堂中,通过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与情感,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设计更全面的教学方式。

当然,当前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还有一定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一些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够先进,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不能很好地抓住课堂中的细节,对学生的指导方法不当,不能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透彻理解和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所以,想要真正实施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生活化教学,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有不足就要有改进不足的办法,学校和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适当地让生活融入学生的学习中;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我的教育教学素养,更好地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

参考文献:

[1]杜肆贰.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3).

篇5: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中期报告

新课标明确提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最根本的一点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过美好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他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所以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我们应当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巩固、内化、应用到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中去。

我们现实的品德课堂却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观念的灌输和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活动,疏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所以,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品德课堂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张显其生命力,是品德课的魅力所在。在教学中,我就如何扎实有效地进行生活化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引领学生走入生活大课堂进行有效教学。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品德与社会课应当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拓展课堂教学的内涵,课堂的组织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不断体验、领悟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

最初的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

育与生活浑为一体。随着专门化教育的出现,教育从现实的生活中分化出来,教育不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而是在学校中进行。正如杜威所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我们要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会受到真教育。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经常安排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如在教学《温馨一家人》,《谢谢你们,我的父母》时,我便分发给学生一张家庭成员劳动记录表,让学生做个有心人,每天记录下父母等人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许多学生都记下了“妈妈每天起来就为我做早饭”;“爸爸要做晚饭、洗碗”;“妈妈每天要洗衣服”等等,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忙碌与辛苦,也试着分担一些小家务,如扫地,整理自己的书包,洗袜子等,虽然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也体现出了他们已经懂得了学会为父母分忧解愁,也表达了他们对父母的孝敬。又如《家庭收支知多少》要求学生知道维持家庭生活需要一定的经济来源,了解家庭收支情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记下父母一个月的收入情况,再详细记录一星期内家中所有费用支出的具体情况。小朋友从未留意过这些生活细节,兴趣也很浓,纷纷回家做好各种记录。有的询问父母后记下了每天买菜的费用,有的记下了自己每天买早点的费用,有的跟随父母到超市购物后留下了购物清单。我补充说压岁钱要有计划地使用,学做一个会理财的小主人。他们听得格外认真,似乎长大了许多。通过这样的课堂外延,把学生从课堂推向了现实生

活,让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我觉得这样的课实实在在,是从生活体验中激起了学生真正的思考。

二、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

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因此,活动教学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注意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如教学《社区的公共设施》一课,虽然我们是村级学校,但对社区大多数学生还是陌生的,再加上很多学生是从外地上来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根本不了解社区。因此学生对教材中的概念就比较陌生。教师要将教材进行内化,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和认识。教师要先将本部分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牵线搭桥,将文中的概念生活化,让学生明白所谓社区就等同于我们以前的一个村。他们的头脑中就出现了老人会、卫生院、戏台、老人锻炼场等所谓的公共设施。这样一来,学生就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因为这些知识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早就涉及的,而且也是相当熟悉的。教学就回归到学生火热的生活之中了。这样的教学通过对学生现实生活的整理,不是把关于社区的空洞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感受体认到他所生活的与众不同的实实在在的社区,以及他的家与所在社区的密切联系。由于学生对社区这个概念进行了内化,所以接下来的《和睦相处》《精彩的社区生活》两课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了。开放、流动的课堂,会使学生感觉到这就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在上课,一切是那么真实、亲切、新奇、充分点燃学生热情参与的火花。

三、创设生活情景为教学服务

“教育即生活。”陶先生如是说,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不能分离的。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原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没有与鲜活、丰富的生活相联系,导致教学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显得苍白无力。为了使说理更充分,明理和导行应该是紧密结合的,而且应和学生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在教学生活《诚实是金》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坏节,即让同学们来演《醒醒吧,小刚》这个小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小品。先角色分工,分别扮演小刚,小刚的同学、老师和家长。这种形式既满足了学生好动这一特性,又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了诚实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考虑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体现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只有紧紧地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唤发出生机和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活用生活教材提高社会认知能力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最根本的一点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过美好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他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所以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我们应当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巩固、内化、应用到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中去。如四年级下第2单元《我看家乡新变化》中感受家乡的交通方式多样,交通网络发达,要形象直观。教材“风

景线”只是范例,要结合学生实际教学。如:假日里,用什么方式,经过怎样的路线出门?地图上画一画,小组内说一说。出示熟悉的站牌,发现了什么?你最熟悉的是几路车?为什么?《城乡巨变》“风景线”中所举的例子陕西潼关、苏州园林、京杭大运河都离学生很遥远,如果我们照本宣科,那样难免会让学生产生错觉:我的家乡没有这么多的故事,没什么好讲的,也就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爱家乡、为家乡自豪的情感了。再说教材也只是教学的凭借,教学过程最终要落实到活生生的儿童认知上。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们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认识事物的规律,采用直观具体的教育手法,组织每位学生调查社会、调查家庭,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从搜集的资料、听长辈们的叙述或是从民间传说中知道家乡的故事,了解家乡的过去,并用自己的眼睛从具体的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公路绿化、居民住宅、旅游胜地等方面观察家乡的一切变化,用自己的心灵真切去感受家乡的变化,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篇6:让《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

熊咏霞 临江乡龙潭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一)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我们的教学必须打破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应该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老师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 “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城乡巨变》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对比,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如我在教学《社区我的大家》一课上,我思考着:怎样让学生去体验感受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远亲不如近邻》的小品。观看后先分组交流感受,再让孩子们各抒己见,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邻居的重要性,体会到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在活动中,让学生共同分享各种体验,使学生对社区生活充满希望。

(三)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

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感受,《品德与社会》教材采用了大量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照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都来到了书上,都走进了课堂。而课堂的活动其实也就生活的再现。比如《我是一个消费者》。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合作的力量,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有方便面、各式衣服、膨化食品等。为了检验同学们的商品,进一步领会买卖中的道德及价格的秘密,我组织开展了班级商品订购会。同学们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了商业人员工作的辛苦、产品质量对价格的影响以及参与商业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及规则。

(四)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我在上《集体处处有规则》这一课时,先布置学生在课间自由活动十分钟,喜欢活动什么就活动什么,尽量活动的开心。活动结束后,老师随机采访:“你活动了什么?活动得开心吗?为什么?你愿意以后一直这样活动吗?通过活动学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为标准。但有时学生在认识生活中遭受挫折,例如思品与社会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公共车时不拥挤,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的人是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的知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五)布置学生做课外调查,了解更多的社会生活。

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做课外的社会调查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比如,在农村小学上环保内容的课时,教师就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调查一下在他们小时候:每人有多少耕地?村庄的范围有多大?村子附近有没有小河、小树林?小河里的水是什么样的?树林中有哪些小动物?井有多深?„„再对比一下现在的情况,这样的调查结果是很有说服力的。再比如老师要求学生把家里这一周的每一笔收入都记录下来,老师再指导学生具体分析这周的花销,这不但保证了调查的真实性,也会对家庭的日常消费起一个健康的指导作用,从而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及时解决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

篇7: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

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回答自己想要的或者是课本上相同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中的问题,否则教师会十分着急,即使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或者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也不予理睬,顶多用 “ 你真聪明 ”、“ 这问题以后你会明白的 ” „„之类的话来搪塞。这是因为教师为了完成所谓的 “ 知识 ”、“ 教学任务 ”,按预定的教案在教学,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中来,不允许学生出 “ 格 ”,这样的课很难焕发生命的活力。我认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应坚持动态生成式的教学,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我联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对《多彩的世界》一课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更理性地关注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案例1】《多彩的世界》

1、首先用多媒体出示四大文明古国的图片,让学生先了解一下四大文明古国的标志性建筑。

2、让学生相互讨论一下自己知道的古国特点引出《多彩的世界》。

3、出示个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进行解说。

4、最后用夸夸学生掌握的知识,巩固学生的言行。

回忆这些教学片断,我主要根据学生认知与心理发展水平,从生成与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精心创设的四大文明古国当时的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的好奇心,引导他们逐步进入课堂教学的当下情境,并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适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们还知道其他的古代文明古国家吗? 他们的文明成就有哪些,等等。这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这样的预设,就是为留给学生在课堂上互动生成的空间和时间,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和行为都成为不同程度的 “生成性资源”。这样,才能使预设更有深度和广度,课堂教学才能得以生成精彩。

虽然我通过精心预设开放而有弹性的教案,已经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预设,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关注品德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关键在于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学生的信息,并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流程,从而使教学过程得以生成和推进。比如,再讲金字塔的神秘之处,有些同学就会问,老师他到底有多神奇,他的水真的能治疗伤口吗等问题,(1)敏锐反馈,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 “ 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可包括条件有形和无形资源,” 每六年年级一部许海燕

篇8: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中期报告

追问, 作为一种提问技巧, 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上经常为教师所运用。“追问”, 就是追根究底的问。教师课堂追问是针对某一问题, 教师在前次提问、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又再度提问, 对问题进行补充和深化, 直到学生能够理解透彻;教师课堂追问也是教师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相机进行提问, 以促进活动的深化。

一、教师课堂追问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在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一部分里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教师课堂追问, 是提高师生互动实效、促进学生学思结合的重要的教学方法。

1. 通过追问, 帮助学生深化认识, 激活思维, 形成良好思维品质。

教师课堂追问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 它追求的是展示学生思维过程, 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对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激活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敏捷性等) 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 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全面或角度单一时追问,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它的特点包括:思维起点灵活, 即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 能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思维过程灵活, 从分析到综合, 从综合到分析, 全面而灵活地作“综合的分析”;概括—迁移能力强, 运用规律的自觉性高等。

一位教师执教《马路不是游戏场》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 一课, 在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讨论这起交通事故所带来的恶果时, 学生只是从当事人的角度分析交通事故带来的恶果。这位教师相机追问:“这起交通事故给死者的家庭、伤者的家庭、两名小学生的家庭带来什么伤害?”“这起交通事故还会给谁带来伤害?”“这起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教师的追问, 帮助学生了解交通事故会给个人、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带来损失, 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 当学生回答问题比较肤浅时追问,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集中表现为在智力活动中深入思考问题, 善于概括归类, 逻辑抽象性强, 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开展系统的理解活动, 善于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

一位教师执教《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 一课时, 让学生阅读教科书提供的刘长春参加奥运会的资料, 思考:“刘长春在奥运会上没有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只是从刘长春无法正常训练、在海上漂泊21天等比较肤浅的层面去回答。这位教师相机追问:“是什么原因使刘长春无法保证正常的训练、正常的参加奥运会?”通过教师的追问, 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 找到刘长春比赛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当时国力衰败。

(3) 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追问, 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批判性是思维活动中独立发现和批判的程度。是循规蹈矩、人云亦云, 还是独立思考、善于发问, 这是思维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品质。

一位教师讲《我学会了》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 一课, 在让学生介绍两年来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时, 一个学生说学会了捉蝌蚪、捉蜻蜓等本领。教师相机追问:“这位同学介绍的本领中哪些本领是不该学的?为什么?”通过教师的追问, 学生受到了保护有益动物的教育, 明白了有些本领是不该学的。

一位教师在讲《拥有好心情》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一课时, 有的学生介绍自己排遣烦恼的方法是:用布做个小人, 小人代表和他发生矛盾的人, 用针扎小人。教师听后, 敏感地捕捉到该生有暴力倾向, 心理不够健康。教师相机追问:“你们同意这种做法吗?为什么?”通过师生互动, 学生认识到:有些宣泄的方法虽然能排遣烦恼, 但是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要选择合理的宣泄方法。

(4) 当学生回答问题有独到见解时追问,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即思维活动的创造性。在实践中, 除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外, 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人类的发展, 科学的发展, 要有所发明, 有所发现, 有所创新, 都离不开思维的独创性品质。

一位教师执教《公共场所拒绝危险》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 一课, 教师结合本校放学时学生、家长都拥挤在学校门前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放学时如何避免学校门口出现拥堵的问题?”有个学生说:“学校放学时让各班放学的时间不一样。”教师觉得这个学生的想法很好, 正好本校校长也在教室听课, 教师就相机追问:“你能向校长具体地说说你的想法吗?”学生说后, 校长说:“你跟我们想到一块去了, 后面我们学校就要采用各年级错时放学的方法。”通过教师的追问、学生与校长的互动, 对这个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进行了肯定和鼓励。

要想通过追问, 帮助学生深化认识、形成良好思维品质, 就需要教师课前认真备课, 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上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 针对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不同问题相机进行追问。

2. 通过追问, 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学会学习,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部分都提出了“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要求把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在教学中。

学会学习是学习的重要意义之一, 而学会学习的主要体现是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

一些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让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内容, 还通过追问, 让学生介绍搜集资料的途径, 使学生学会从不同途径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学习方法。

一位教师在执教《向谁学》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 一课时, 当有学生说到向他人学习某种本领时, 教师相机追问:“你觉得怎么做才能学得更好更快?”引导学生说出仔细听、专心看、认真模仿等方法。当学生说到通过读书学到一些知识时,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一些好的读书方法:摘录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等, 鼓励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会读书。当学生说到上网时, 教师让学生说说上网应注意的地方, 如, 注意保护视力, 不要因上网而荒废学业, 健康上网, 并向学生推荐好的网站。

3. 通过追问, 促进教师关注学生行为表现, 利用生成, 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细心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通过相机的追问, 抓住教学中每一个有价值的生成, 促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位教师执教《当危险发生的时候》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 一课时, 课上在让一组学生练习用湿毛巾捂口鼻防烟呛时, 一个学生在座位上不动, 教师进行了追问:“你怎么不动啊?”这个学生说:“我没带湿毛巾。”这位教师继续追问:“如果没有湿毛巾, 如何防烟呛呢?”让学生当场想办法。大家想出了很多的方法, 如, 把衣服、帽子、手套等衣物弄湿捂住口鼻。由于课上教师关注了学生的行为表现, 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了追问, 使课上生成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教学活动得到深化。

一位教师执教《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 一课, 让学生进行闭着眼睛在田字格中写自己的名字的练习, 有的学生看到自己闭眼写的名字笑了, 有的学生看到自己闭眼写的名字就用橡皮擦掉。教师根据学生在体验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相机追问:“你看到自己闭眼写的字为什么笑了?”“你为什么把刚才闭眼写的字擦掉?”通过相机的追问, 学生对眼睛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师课堂追问应注意的问题

1. 追问内容的针对性。

教师课堂追问不应是随意的, 要有针对性。追问的内容要紧扣教学目标, 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难点的突破;否则就会偏离课堂教学目标, 造成教学的低效。

一位教师在上《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 一课时, 让学生仔细观察1984—2008年奥运会中国奖牌的统计表, 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发现中国在奥运会上的金牌总数、奖牌总数越来越多, 名次越来越靠前。教师相机追问:“是什么原因使我国体育事业取得辉煌的成绩?”学生回答后, 教师进一步追问:“是什么原因使我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大?”引导学生感受到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尤其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 从而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2. 追问难度的适宜性。

教师课堂上的追问难易程度要适当, 既不能过难, 让学生答不出来, 也不能过于简单 (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或者让学生简单地判断“是不是”“对不对”) , 要使学生“跳一跳, 摸得着”, 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难度稍大的问题要注意设计铺垫性问题,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有一定梯度, 这样做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3. 追问指向的明确性。

教师课堂上的追问应有明确的指向性。如果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 就会出现学生不知道要回答什么, 或者出现学生的答案虽然很多却没有紧扣教学主题的现象。

一位教师在试讲《我们的学校》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 一课时, 在课始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学们搬进新校舍已经几年了?”学生回答后, 教师这样追问:“通过在新校舍两年多的学习生活, 你们有什么感受?”教师实际上希望学生能够说出学校很美, 这样就能够自然引出下一个活动“介绍学校最美的一角”。但是, 由于教师的追问指向性不明确, 很多学生都说:“在新校舍里学习, 我很高兴, 因为认识了很多同学。”“在新校舍里学习, 我很高兴, 因为能和同学玩。”

课下教师进行反思, 觉得在导入环节耽误时间了, 原因就是教师的追问指向性不明确, “有什么感受”这个问题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回答, 但是很多答案都没有紧扣本课的教学主题。

为了避免在正式讲课时也出现上述问题, 教师对课堂追问进行了调整:把“通过在新校舍两年多的学习生活, 你们有什么感受?”这一追问调整为“通过在新校舍两年多的学习生活, 你们觉得新校舍美不美?”这一课堂追问指向性明确, 很快就能引出下一个活动“介绍学校最美的一角”。

一位教师执教《快乐的“六一”》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 一课时, 当一个学生拿着妈妈在“六一”时送给自己的礼物———一支漂亮的笔到前面展示并介绍时, 教师相机追问:“你知道妈妈送你这支笔对你寄予了怎样的希望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 体会到妈妈送给孩子的“六一”礼物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努力写出最漂亮的字, 学习上不断进步。是教师具有明确指向性的追问, 使学生明白了一份简单的礼物寄托家长对孩子美好的期望, 让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中加深了活动的体验。

4. 追问表述的准确性。

教师课堂上的追问在语言表述上要准确, 以避免无效的提问。

一位教师在进行《秋天的收获》一课的教学时, 当一个学生回答出沙窝的萝卜有名后, 教师追问:“沙窝的萝卜从哪来的?”这个学生想了想, 说:“从别处运来的。”其实, 教师是想让学生知道沙窝在我市的哪个区 (西青区) 。由于教师的提问表述不准确, 造成提问的无效。

上一篇: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下一篇: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