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景观要素有哪些类型?

2024-07-23

乡土景观要素有哪些类型?(通用6篇)

篇1:乡土景观要素有哪些类型?

乡土景观要素有哪些类型?

景观元素通常是指地形、水体、植物和构筑物等实体元素,乡土景观元素的丰富度则更加宽泛,包含许多的非物质形态的内容,如乡情、乡风等。依据其表现形态不同,可提炼出3类乡土景观基本元素:乡土的“物”、乡土的“事”和乡土的“意”。

(1)乡土的“物”

系实体性景观元素,指乡土的自然材料,基本不需要二次加工而直接用于园林景观营造,如乡土建筑、乡土植蓦;盖霎薯:薹磊茎观挡墙被、乡土材料、器具和工艺品等众多实体元素。

在实践中常常又可以分为2 类:一类是可直接放置在园林中的“ 物”,可以归结为要素,第二类是作为园林小品建设材料的“ 物”, 可以归结为素材。乡土的“ 物” 由于是在自然条件下成长起来的, 它们随周围环境条件变化较大,具有不同程度的顺从性, 时代愈久远其具有的乡土味愈浓,如古村落等,构成了地方特有景观。这类“ 物” 还包括~ 些当地人日常使用的生活器具和工艺制成品, 它们经过传统方式制作而成,被当地人用在工作、生活等诸多方面,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和地方特色,如在乡村生活中常见的石磨、水井、茶具、香炉、葫芦、扇子等器物。作为素材类的乡土“ 物” 则相对较为简单, 指构成景观实体的材料,如石材、木材和乡土植物等。

(2 )乡土的“ 事”

主要指地方习俗、民族风俗、民间典故等乡土地域上的事件性元素,表现为非物质形态。这类元素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有时又带有较强的时效性, 不易引起注意,但却非常具有表现性和感染力,

乡土的“ 事” 包括老百姓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 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老百姓的丰富生活场景。按发生时效性的不同, 乡土的“ 事”又可以分为“ 事件” (值得纪念的历史片段)和“正在发生的事” ( 民俗活动等)。

乡土“ 事件” 主要指在当地曾经发生过的有纪念意义的事, 通过考证能够找到某事件的文字记载或其他非物质形态的记载资料,如革命事迹、历史传说、名人活动等。“正在发生的事” 则主要指在一定地域上流传, 至今仍沿用的一些民俗风情,如北方闹元宵时的秧歌舞、南方

端午节时的赛龙舟等。这种乡土元素形成的景观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可以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地方风俗,进而留下深刻的记忆和美好的回忆。

(3 )乡土的“ 意”

主要指乡土所蕴含的地方精神、地方情结、乡土意境等可感知元素,也是一类非物质形态的元素。主要是指通过生活中的场景、材料等所表现出来的意蕴,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 形成乡土意境, 是“ 物” 与“ 事” 的结合与升华。

古往今来,意境、底蕴一直是人们赏景之佳境, 乡土景观元素一样可以充满意境、富有深厚的底蕴。乡土的“ 意” 是人们对乡土的物体形成的亲身感受和体验, 是人们生活的体会和总结。

按所表达的对象不同, 乡土的“ 意”又可分为2 类:一类是乡土自然风景片段,成为能让人留恋、引人回忆的乡土风景;另一类是带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乡土氛围,最易引起人的共鸣,激发人对乡土生活向往的一种情节。

篇2:乡土景观要素有哪些类型?

乡土景观元素的表达主要体现在上文所归纳的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创作活动中的运用,目前, 国内外出现了一些强调运用乡土景观元素的优秀设计作品, 也开始有同行通过不同渠道撰文呼吁大家来关注乡土景观和乡土景观元素的运用问题。同样,相类似的艺术创作活动中也有许多人从乡土素材入手,产生了诸如乡土建筑、乡土音乐、乡土文学等门类, 呼口于社会关注乡土气息的保存。由此可见, 关注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1 乡土“ 物” 的表达

乡土“ 物” 的运用在园林设计中最为常见, 因此有时也会成为设计的原则之一, 比如我们常提到的乡土植物的运用等。按文中所界定的乡土“ 物” 的类型不同实践中运用方式也有所区别,一般可以分为2 类:

(1 )乡土要素的直接运用

主要指在园林造景中运用乡土的器物,如:水车、石磨、古井、古树等,并适当经过简单的艺术加工, 比如摆放形式、摆放次序等,而不需要过多的装饰处理。这种乡土要素的直接运用常常出现在2 种环境之中,一种是在原生环境中利用这些原本具有生产功能的材料造景, 带有强烈的地域标识性; 另外一种是在现代化的城市园林环境中直接运用乡土素材,形成强烈的景观对比,借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

(2 )乡土材料的加工利用

指园林建设中直接运用乡土的自然材料, 如:植物、石材、木、砖、陶等,并通过造景手法处理使普通的材料变得不普通,这种方法在设计中最为普遍,如我们通常在做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中会利用地产的瓜、果、梨、桃等水果或蔬菜作为绿化设计素材, 使之成为新的景观观赏对象,并预示着人们丰衣足食, 生活美满。

乡土材料是最生活化、最方便可取的资源, 各地由于地质特点,气候特征不同,进而形成各自不同的资源特点。

园林创作中广泛使用乡土材料可以降低造价、节约经费,同时也能使不同地区的景观更具个性,更能反映出地域特色。如在山东平邑浚河景观带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考虑到平邑是“石材之乡”,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并且在石材加工厂附近随处都可以找到废弃的边角料, 因此提出打造“天下石景河” 的规划目标,强调景观带中小品和设施尽量利用地产石材,并着力表现经当地民间工艺加工后的石景效果,从而营造浓郁的乡土气息(图7 ),

块石、毛石、片石等可形成建筑外墙、艺术雕塑等极具质地效果的景观小品,石头砌筑的房子、座凳和其他石制设施小品等构成一条特

色鲜明的“石景线”。

2 乡土“ 事” 的表达

乡土“ 事” 在园林中的运用常以情景雕塑、景观小品等形式出现, 因其多为非物质形态,所以需要进行艺术加工处理。通过对乡土“ 事” 的归纳, 现实生活中场景的展现流传与民间的风俗活动、健身运动等通过自发或有组织的安排,在特定的环境中能表现出浓浓的乡情。这种情况往往有一定的时效性,通常在特定的时间才能一见,如南方端午节的龙舟比赛、北方元宵节的扭秧歌场景等。这类活动能让在特定空间增添生活气息, 在园林中大型场地上举办此类活动往往会形成特殊的风景线。

(2 )现实生活中乡风民俗的艺术化加工

取材于当今的乡风乡情, 通过对现代的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后形成地域的典型景观小品,一般多以雕塑的形式出现。这种方式的表达建立在创作者和观赏者对地域生活或文化背景有一定的共性认识才能形成共鸣,从而达到艺术创作的目的。

(3 )对过去值得记忆的历史事件、生活往事的纪念一般是通过小品复原场景或将遗迹就地保护, 对非物质形态的文化, 如诗词、歌谣等也需要通过二次艺术加工变为物质形态的景观。如杭州西湖边一处景点通过小品和地刻的形式表现了当年苏轼做太守时带领人民抗旱灾保丰收的事迹, 形成对历史事件的记忆。

3 乡土“ 意” 的表达

“ 意” 是“ 物” 和“ 事” 的结合与升华, 比“ 事” 更加抽象,往往不容易把握,对其表达就显得更为困难, 因此当前园林中运用比较少见。“ 意” 的表达通常需要借助“ 物” 和

“ 事” 未表现, 但因其不具实物的形态特征,一般难以辨别, 同时对“ 意” 的体验又与观赏者自身有很大关系, 比如文化背景、当时的心情, 以及个人的情趣爱好等。通常对乡土“ 意” 的表达多表现在乡土自然风景片段的展示和乡土氛围的创造上。

(1 )乡土自然风景片段的展示

这种片段的展示需要一定的场所, 因此, 此类“ 意” 的表达常出现在度假村、风景区等地域相对广阔的园林中,某些区域需要恢复乡土气息, 设计者可以通过“ 物” 的运用营造场景,进而可以让游客到此品味乡土的意境。

(2 )乡土氛围的创造

篇3: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有哪些类型?

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有两种类型:

(1) 改进型电厂 (如EPR) :是法国法玛通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联合开发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

(2) 非能动型电厂 (如AP1000) :是由美国西屋公司开发的先进的非能动的压水堆。

改进型核电厂 (EPR) :

更简化的专设安全系统, 至少有两条隔离的和独立的交流电源与电网相连;至少30 min时间内, 不考虑操纵员的干预;在丧失全部给水, 至少在2 h内不应有燃料损坏;在丧失厂内外交流电源的8 h内, 燃料没有损坏等。

非能动型核电厂 (如AP1000) :

篇4:乡土景观要素有哪些类型?

关键字:重庆 乡土 景观 运用

1.地域景观的趋势及新乡土景观对于城市的意义

在全球科技进步信息化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当今全球各领域都出现了趋同的现象。以景观园林的角度,负面效果上直接导致了城市景观园林的“千城一面”、文脉流失等问题。因此寻求景观的地域性特征是当前景观设计的迫切需要。

所谓的新乡土景观,笔者结合现有理论文献、实践经验认为是地域性景观的一个分支,是结合于当前的材料(有别于一味传统的)、科技、技术、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等“加权”地域特征之下,顺应并和谐于当地自身的固有的风格,功能,形式的综合情况下的地域园林景观。其概念而更多的是一种思路和方法,是一个地域性景观与新的时代、文化、技术、经济契合点。这一思路容许乡土景观与地域环境融合,容许地域景观环境寻找时代的声音。

在当今城市景观环境趋同的情况下,新乡土景观及其要素的运用状况有必要作为衡量城市景观园林水平的标尺之一。

2.重庆及其地域文脉等特征概况

重庆市位于长江中上游四川盆地东部,地势起伏较大,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润多阴,冬暖夏热。重庆市的植被类型主要有亚热带常阔叶林等。

山水相映,水城相依,山载城,水环山,构成了重庆韵味隽永的山水城市要素特色。重庆市包括“巫文化”“库区文化”等等的巴渝文化源远流长,“抗战文化”“红色文化”等近代历史文化同时也独放异彩,历史形成的独特性的同时,又有移民城市的“大杂烩”的特点。如何充分结合本地实际经济社会情况善用这些独一无二的自然,人文(精神)乡土要素资源,以及如何取精去糟的利用其他要素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3.重庆景观园林建设中的误区与问题

重庆直辖的机遇,西部大开发的契机,使得重庆社会经济快速成长的同时,景观园林也掀起一轮又一轮新的建设高潮。但因种种原因重庆园林建设中的乡土要素运用存在不少误区和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3.1乡土植物运用比率较低

乡土植物是指以本地植物为主,具有典型的乡土风貌和乡土特征的植物种类。重庆市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植被种类多样而富有特色,但在实际园林建设过程中重庆市各类园林中现有被利用的乡土植物的种类数量远远小于重庆乡土植物的种类总量。其原因可归纳为:植物配置时未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总体原则;未充分挖掘并恰当运用重庆市本地乡土植物的优势种类,常常以大量外来植物追求新奇、洋气。因此挖掘并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要素,控制外来植物要素的比率问题迫在眉睫。

3.2滨江资源利用过度

重庆是一座山水之城,滨江资源要素是重庆作为山水之城上苍给予的恩惠之一。但近年来,由于交通建设和商业用地加之防汛抗洪的需要,滨江特别是城区内的自然环境资源被高密度的开发,其严重挤压着城市滨江空间,滨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城市景观特色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3.3历史建筑保留不善,新建建筑特色缺失

在城市建设大潮的过程中,对传统历史建筑的保留提出了挑战,在房地产热潮中利益的驱使下保护更新工作更显得苍白无力。目前重庆市主城的历史建筑遗迹屈指可数且大多破败不堪;一些古街老巷也随着建设的大潮无条件的拆迁消失,被玻璃幕墙等装扮现代风格,甚至五花八门的外来风格所替换,房地产开发商急功近利的大量运用“泊来概念”,传统建筑风格几乎消失,极少新世代传统建筑作品问世,在许多重要的城市景观节点,已然是外来风,重庆除了地形外,其独特的识别标志已逐步消失在历史之中。

3.4地方文化的挖掘利用乏力

重庆市历史文化悠久,地域文化深厚,有着其特别的地理自然环境,孕育了包括许多风土人情、民间艺术文化,所有的这些最本土化要素恰恰最能体现一个原汁原味、生动可人的地域园林景观。但是种种要素在重庆园林建设热潮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的运用,与此同时运用的前提挖掘保护乡土要素的工作也不够充分,这对营造富有地域特色的重庆本土园林景观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浪费。重庆有相当的地理文化要素资源有待发掘。

4.重庆乡土要素的运用策略探析

具有重庆本地地域特色的乡土要素是构成本土地域景观的基石,在重庆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为地域文化要素注入了崭新的意涵。如缺乏对重庆本地地域性乡土要素进行充分的提炼、挖掘和发展性运用就很难产生当代经典的乡土景观园林的以及对地域性园林本身的延續。重庆市园林建设的要素提炼运用策略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入手:

4.1“两江四岸”资源的合理利用

“两江四岸”这一重庆独有的景观要素既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地理特征,又是重庆重要地域文化来源要素之一。过度的浅层次发开使得江岸这一稀缺资源逐步形成了一个“人工峡谷”。对于江岸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应从合理分配滨江岸线资源着手,适度提高生活岸线的比率,优先布置公共生活岸线,增加滨水绿带的观赏性,亲水性,可游性,可达性和历史文化内涵等方式提升“两江四岸”的利用水平。

4.2山地风貌的保留和开发

古有“片叶沉浮巴子国,两江襟带浮图关”之称的山城重庆,其山地风貌是重庆的城市背景,它烘托出了城市雄伟的气势及其丰富的轮廓线。以山地作为创造主体参与了山地风貌的空间形态塑造,山地城市环境的众多影响因素共同构成并展现了山地居住区立体、有机、完整的形象。山地风貌的合理保留与利用应当从避免对重庆山水环境的盲目人工改造和结合山地地形合理利用两点入手。

4.3乡土植物的合理运用

挖掘并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要素,控制外来植物要素的比率问题迫在眉睫。乡土植物的合理运用不仅是建设具有本土景观效果的园林的软性需要,更是从经济,耐受性等多方权衡的优选。如黄桷树,香樟,小叶榕等的大规模本土化培育,是乡土植物园林化规模化利用的成功范例。

对重庆城市景观园林建设来说,合理多样的乡土植物的运用以及平衡乡土外来植物的比例对于塑造地域性的景观园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4巴渝文化的发掘

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而新的“渝”派文化更是对新重庆,特别是直辖后的重庆新的一种文化诠释。巴渝文化同时也是重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之一。面对如此鲜明的地域文化,从巴渝文化当中提炼出极具地域特色的巴渝情节,将其转化为景观要素,最终作用在园林景观建设之中,势必会使效果从千篇一律的景观中脱颖而出。如磁器口这样的巴渝文化历史街区的打造,巴国城这样的巴国历史古城还原等便是以巴渝文化为要素的成功开发案例。

4.5重庆抗战文化的发掘运用

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众多抗战事迹,遗址是战时作为抗法西斯远东总部的重庆难能可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作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陪都”,重庆是国际反法西斯远东指挥中心,也是中共南方局所在地,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战线的重要舞台,抗战文化是重庆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如何将抗战时期先辈的革命精神,忠贞爱国,慷慨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提炼并融入景观中是重庆景观建设中值得深思的议题。笔者认为,抗战文化要素可原地保留,精神提炼等方面升华。

5.小结

笔者认为新乡土思潮更侧重于对地域乡土的现有要素及其相关的系统加权后的地域性,而绝非孤立的地域景观。因此,结合新乡土思潮的观点,结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重庆市城市景观应该展现的是多层次,立体化,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以及人工要素有机融合的复合型城市环境,只有以此为前提,重庆的景观建设才能得以均衡而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篇5:居住区景观设计有哪些构成要素?

绿化

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过往,居住区的绿化往往是沿河、沿路“一枝桃花一枝柳”,满足于“披上绿化不见黄土”的低层次阶段,没有多大特色和艺术性,现代居住区的园艺绿化呈现几种趋势:(1)种植绿化乔、灌、花、草结合,马尼拉、火凤凰等草类地被植物塑造了绿茵盎然的植物背景,点缀具有观赏性的高大乔木如香樟、玉兰、棕榈、银杏等,以及丛栽的球状灌木和颜色鲜艳的花卉,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绿化景观层次丰富;(2)种植绿化平面与立体结合,居住区绿化已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和垂直相结合,根据绿化位置不同,垂直绿化可分为围墙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悬挂绿化、攀爬绿化等;(3)种植绿化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同时讲究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也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的内涵。

道路

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了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按使用功能划分,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为车行道和宅间人行道;按铺装材质划分,居住区道路又可分为混凝土路、沥青路以及各种石材仿石材铺装路等等。居住区道路尤其是宅间路,其往往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坐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居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因此,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我们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如区内干路可能较为顺直,由混凝土、沥青等耐压材料铺装;而宅间路则富于变化,由石板、装饰混凝土、卵石等自然和类自然材料铺装而成。

驳岸

河道驳岸起到防洪泻洪,防护堤岸的作用。在硬质景观设计中如能巧妙地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章,通过河道的宽窄和形态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再辅以灯光、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则可形成区内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如苏州“世纪花园”河道卵石加块石河堤边竖立一尊青铜雕“饮水母子马”,景象和谐而静谧。

铺地

广场铺地在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

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它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目前在居住区中铺地材料有几种,如:广场砖、石材、混凝土砌块、装饰混凝土、卵石、木材等等。优秀的硬地铺装往往别具匠心,极富装饰美感。如某小区中的装饰混凝土广场中嵌入孩童脚印,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和趣味性。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园林中源于日本的“枯山水”手法,用石英砂、鹅卵石、块石等营造类似溪水的形象,颇具写意韵味,是一种较新的铺装手法。

小品

篇6:乡土景观要素有哪些类型?

1 点状空间的水景设计

点状空间一般可布置在居住区的楼间绿地,以水池为中心,形成一种向心的、内聚的空间特性,水景形式可采用涌泉、小型喷泉或者结合小型的雕塑作水景。整个水景的气氛不可过于喧闹,水面周围一般配以常绿的耐修剪的绿篱,修剪整齐以与人工水池相配,不采用落叶植物以免污染水面。

2 线状空间的水景设计

线状空间的水景形式一般采用自然河体、人工溪涧。利用水体的联系作用,各种不同要素都可以依水而建,形成步移景异的效果。由于线状空间的水面可起到系点的作用,从而使得各种不同的要素可以统一在水面的基底之上。线状水面可根据不同空间采取多种分隔手段,小的水面可采用水陆相互萦回的方法,造成引人入胜和无穷无尽的幻觉,

相对集中的小块水面,则可以形成多个小局部的中心,使得空间丰富并富于变化。在线状空间的水景设计中,可灵活运用汀步。由于线状空间的水深有不同的变化,可根据水深的不同种植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浮水植物群落可以以莲、睡莲、菱角等一些水生植物为主。挺水植物群落通常可由芦苇、香蒲、水葱、荸荠等水生植物组成。溪涧沿岸应尽可能地种植当地的野生花卉,构成不同的色彩群落,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3 面状空间的水景设计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稿下一篇:文员和行政助理工作职责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