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含义

2024-05-16

政治哲学含义(共8篇)

篇1:政治哲学含义

血缘政治与地缘政治

由周朝向秦朝过渡时,郡县制代替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和政体从血缘封建关系向中央集权地缘关系的转变,或称为是中国历史从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的转变。”

所谓的`血缘政治是类似于分封制或宗法制,通过确定嫡庶亲疏关系,嫡长子继承制从而来巩固王权,扩大疆域,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秦始皇设职授官,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也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世卿世禄制)的中止。是春秋战国私学养士,处士横议之风发展的结果。从政治结构上保证了大一统帝国的存在。科举制提供政治上社会对流之可能性,使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不是平民政治,官僚难以还原为平民。世泽之延续。

地缘政治是政治地理学中的一项理论。它主要是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又被称为“地理政治学”。

篇2:政治哲学含义

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指选举权、被选举权,参加管理国家,担任公职和享受荣誉称号等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国家保障人民参加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权利。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权利。同时规定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机关进行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二.法定

根据宪法 、法律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它是公民的经济要求在政治上的集中反映,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其他权利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公民的政治权利是由宪法、法律确认的,并受到宪法、法律的保护;同时它又受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广度及其实现程度如何,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化程度的标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宪法、法律保障,公民不但可以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而且还可以通过社会提供的诸如公职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制度、社会协商制度等多种形式,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三.内容

政治权利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选举与被选举权;公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的权利。

四.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意义

1、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

2、勤政、廉洁、高效有利于政府取信于民,有利于国家长久治安。

五.剥夺

“剥夺政治权利”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附加刑。是人民法院根据刑法的规定,剥夺犯罪人作为国家公民依法享有的参与国家管理和从事政治活动的权利。所谓的“剥夺政治权利”并不是剥夺的一个人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资格,只是将他参与社会管理和参政的权利剥夺。一个社会人的资格在民法上称为“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是天赋人权,不可剥夺。

原因对一些犯罪分子附加或单独适用剥夺政治权利,主要原因有三:一、对危害国家安全和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主要是因为此类犯罪都是故意犯罪,主观恶意强、社会危害极大。对这些敌视、蔑视国家制度和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国家当然要依法剥夺他们从事政治活动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因为如果不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他们则有可能利用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继续从事犯罪活动。第二,对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的犯罪分子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可以防止他们被特赦或假释后利用政治权利再从事犯罪活动。第三,对一些严重的犯罪分子剥夺政治权利,可以防止他人代其行使某些政治权利,如以犯罪分子的名义发表宣言、著作等。

篇3:浅析政治含义的历史性

政治起源于奴隶社会, 在奴隶社会之前, 没有国家, 更没有阶级, 所以说, 是谈不上政治问题的。后来, 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 政治也就产生了。

在奴隶社会末期, 旧的统治秩序遭到严重的破坏, 所以, 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受到了损害。这些奴隶主认为是一些人私欲太盛, 争权夺利, 不顾国家安危才会使他们的权力行将不保。这些奴隶主害怕失去昔日的荣华富贵, 所以, 他们迫切希望人们克制住自己的欲望, 继续维护他们的统治。

当时的奴隶主贵族如何让这些中下层奴隶主克制住自己的私欲呢?他们认为应该用道德, 所以, 当时人们认为政治实际上就是“克已复礼”。“礼”, 即周礼, 也就是奴隶制鼎盛时期西周传下来的各种规章制度。在他们看来, 中下层的这些奴隶主能够克制自己贪得无厌的欲望, 一切按照周礼行事, 他们就是有德行的圣贤, 这就是好的政治。否则, 社会动荡, 政权不稳, 中下层奴隶主趁火打劫, 就是不治, 就是乱臣贼子。可见, 当时的政治观念是和伦理观念搅在一起的。所以当时讲道德就是讲政治。

二、封建社会的政治概念

封建地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斗争的成功, 坚定了他们的自信心, 也转变了他们的政治观念。他们坚信奴隶社会的政治概念是有问题的。当时, 我国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韩非编出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 并说:“今欲以先王之政, 治当世之民, 皆守株之类也。”这就是说奴隶主贵族的那一套政治观念已经过时了, 时代变了, 如果仍然死守着过去那一套不知改变, 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封建地主阶级时期的政治观念是什么呢?主要就是“权术”, 韩非认为:“释法术而心治, 尧不能正一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即使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如果不用法术控制群众, 而仅凭善意的说教, 也是连一块小地方也治理不好的。所以, 在他们的观念中, 政治绝对不是道德的说教, 而是权术的运用。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概念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那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政治对经济的作用表现得更加突出、更加直接。所以, 这一时期的政治概念就是为资产阶级谋利益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政治观念, 就是认为政治就是管理。代表人物就是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给政治下过一个定义。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 浅而言之, 政就是众人的事, 治就是管理, 管理众人的事, 便是政治。”

孙中山先生的这个定义虽然具有进步的意义, 却并不科学。这一定义中的“众人”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 “众人”究竟包括些什么人, 不明确。“众人”是分为阶级和阶层的, 其中有些阶级还是对立的, 它们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态度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个定义也没有指明, 是谁来管理众人之事, 用什么性质的组织形式来管理众人之事。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 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家对于政治的理解都带有片面性, 就是因为他们所处的阶级地位限制了他们的眼界, 使他们难于深入问题的本质。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深刻地揭示了政治的本质, 对政治做出了完全科学地解释。

四、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政治是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公共权力现象, 是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 以国家政权为核心而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首先,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离不开经济, 马克思主义首先肯定了经济在政治中的基础作用, 是非常科学的, 脱离经济关系的政治是不存在的。

其次,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所处理的是阶级关系, 这是政治的本质。但是,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这种关系不仅仅是斗争关系, 还包括共处关系等各种关系。如果只有阶级斗争才是政治, 那么, 共产党和无产阶级之间就不存在政治问题了, 因为没有阶级斗争了, 这显然是很荒唐的。所以, 政治不单纯指的是阶级斗争。

最后,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斗争, 主要就是围绕着国家政权展开的。历史上一切统治阶级总是把国家政权看做是它们的命根子。可见, 国家政权才是人们进行政治活动的核心内容。

政治既然是和阶级、国家联系在一起的, 它就不是永恒的。它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将来它也一定会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失。就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的那样:“当阶级差别已经消灭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 公众的权力就失去了政治性质。”

所以, 政治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 它的内容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摘要:政治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社会是发展变化着的, 概念作为客观事物的反映也是发展变化着的。对于政治这种历史性概念的理解, 单单介绍一个定义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所以, 本文对政治这个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做以简要的梳理。

关键词:政治,含义,历史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骞.马克思的政治概念[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 (02) .

[2]施惠玲.马克思政治概念的双重维度[J].教学与研究, 2012 (02) .

篇4:政治哲学含义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提问 含义 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课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社会品质都有重要的提升作用。而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提问则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目前很多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提问低效、无效。为此,本文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的含义与原则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广大的思想政治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的含义

提问是所有课堂中都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所谓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是旨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而进行的课内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有效提问,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是高效的,是能够促进学生思考的,是能够使学生获得提升的提问过程。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提问的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课提问应遵循中心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广泛性原则,以促使提问更有效、更高效。

1.中心性原则

所谓中心性原则,就是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提问要有一定的中心思想,要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围绕教学展开思考。为此,教师应该围绕中心进行提问,为解决政治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设置提问,不能没有目的的乱问。发问重点,设问难点,多问关键点,所有的提问都应该围绕教学任务而进行,把握问题数量和原则。如关于“债券、商业保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所知的各种投资方式,并要求学生对各种投资方式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不但突出了重点难点,还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启发性原则

高中政治课堂提问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更为活跃,思考得更为全面。例如,教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时,为了启发学生思考,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民族关系的处理过程中要遵循平等性的原则,但是为什么高考时会为少数民族的学生进行加分照顾呢?这是否有悖于民族平等的原则?这一问题启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纷纷开始探讨,学生分成了两派,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为此,教师组织了小小辩论会,使学生由一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3.趣味性原则

高中政治课堂在很多学生眼中都是比较枯燥无聊的,课堂提问更是会引发学生厌倦感的环节。为此,教师应该注重提问要遵循趣味性原则,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比如,教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过程中,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挫折或者不如意呢?”一个生活化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示曾经经历过。由于学生对这种问题比较感兴趣,所以课堂上是一片热闹的景象,而教师的继续引导也让学生发表了对挫折与失败的看法。在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之后,教师引入了新课。

4.针对性原则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必须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来进行,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与形式,所提的问题要有典型性,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使提出的问题问在知识的关键处。如果对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过于随意,偏离课堂教学的中心,针对性不强,使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明确,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高一政治生活《我国的宗教政策》时,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把握课本知识,掌握我国的宗教政策,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为什么要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呢?什么是正常的宗教活动,它又是以什么标准界定呢?提出这些问题之后,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根据这些问题发散思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5.广泛性原则

教学不应该是针对某一位或者几位学生的,而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所以在提问环节,也应该注意广泛性原则。但是提问毕竟不能提问所有的学生,所以在提问时,我经常采用这样的语言:“现在请XXX同学回答,同时请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回答得对不对,然后说说自己的看法,提出来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不仅仅是被提问的学生全神贯注地倾听,没有被提问的学生也会进行思考。尤其是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听到这样的提问,也会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提问上。

三、结语

课堂提问不仅仅是一个必经的教学环节,更是一种一门艺术,是考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工具。为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关注提问的方法,遵循中心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广泛性原则,优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提问环节,不断探索提问的最佳方法,提升提问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袁力. 有效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05).

[2] 殷敦新. 从“有效提问”到“提问有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问效益的实践思考[J]. 江苏教育研究,2013 (17).

[3] 周云旺. 中学政治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2).

[4] 刘喜如. 从一堂高中政治课中思考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2).

篇5:含义是什么意思-含义的造句

【词目】 含义

【拼音】 hán yì

家的含义

家的含义

【注音】 ㄏㄢ@ ㄧA

【 同义】 涵义

【英文】 meaning

【基本解释】

(1) [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

这个词用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含义

(2)暗示,示意;涵义

这句话含义深刻

详细解释

含义

所包含的意义。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二七:“今天,看见 钱少奶奶 ,他又想起来那句话,而且完全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示例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二章:“她开始搜索他们认识以来记忆中的每一件事情,从新的角度上来思索它的含义。”

词语辨析

含义、涵义和含意

“含义”是指字、词、话语等所包含的意义。“涵义”与“含义”的意思完全相同,两者是一对异形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的推荐,应该采用“含义”的写法。例如:这个句子的含义应当仔细推敲。这个词的含义跟刚才提到的那个词完全不同。 另外,还应当注意,“含意”跟“含义”不同。“含意”是指诗文中的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例如:这首诗的含意深邃,应当细心领会。主人公的这句话有弦外之音,须揣摩其中的含意。

造句

1、你可以从他的话语中猜测其含义。

2、我并不否认这些事实,只是不同意你给它们赋予的含义。

3、她没有正确理解他信中的含义,因而误解了他的意图。

4、所以,她知道那个日子的含义。

5、思考一下这个动态所暗示的含义。

6、上述内容的含义是什么?

7、当你和真正关爱你的人在一起时,这才是快乐,同时这也是爱与友谊的真正含义。

8、它们是有价值的,由于它们的含义不作为此工作的一部分而变更,所以在此处就不提了,但它们是包含于OID材料中的。

9、这正是边际效用的深层含义:如果这个社会是自由的,即使是我们中最边际的人也不应该被边缘化。

10、因为正式题目的含义不会根据它的使用变来变去,所以这些字段应当成为题目的一部分。

11、所有这些设置拥有不同的含义和最适用的情形。

12、有关参数的含义,请参见上面的列表。

13、下面我就回顾一下这一术语的历史及其含义。

14、作为一个习惯,我们给这篇文章加上了若干层的含义。

15、我们可以从上下文中推断这个词的含义。

16、这含义是您可能需要追踪对您的过程进行的所有的变更,您为什么进行每个变更的原因,以及为了遵守这些法规,什么时候进行的变更。

17、挑一个你认为有趣的词,然后一直说到它失去了它原来的含义,或者在报纸上的每一张脸上都画上小胡子。

18、这个变化十分微妙,但是它却有些重要的含义。

19、多变的性的定义也有积极的含义。

20、而另一方面,宗教尝试通过从事物中看到某种含义或者重要性的方式,来让这个世界变得有意义。

21、但是,浏览器可以在不同的属性中存储这些值;一些属性甚至是名称相同而含义不同。

22、语义互操作性表示数据的含义可以明确地被人类和计算机程序理解,而且可以通过有意义的方式来处理该信息。

23、在较老的浏览器中,这会是一个有效的DOM元素,但它没有任何的特别含义。

24、最佳实践方式是清楚而简明地讲解这两者以及这些差异的含义。

1.含义是什么意思-含义的造句

2.意思的近义词-意思的词语释义及造句

3.嫣然一笑的意思是什么

4.意义的近义词-意义的词语释义及造句

5.失怙是什么意思-失怙造句

6.拜读的意思是什么

7.茫然是什么意思

8.神采奕奕的意思是什么

篇6:政治哲学含义

一、填空题

1.出口信用保险是世界贸易组织 原则上允许的支持出口的政策手段。2.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政府为提高本国产品的,推动本国的,保障出口商的 和银行的,提供风险保障的政策性支持措施,属于 的保险业务。

3.出口信用保险又叫。

二、判断题

1.出口信用保险属于营利性的保险业务。()

2.出口信用保险是政府对市场经济的一种间接调控手段和补充。()

三、单项选择题

1.出口信用保险责任的最后承担者是()。

A.政府 B.企业 C.行业协会 D.商会

2.通过国家设立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ECA,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承保企业的()、补偿企业的收汇损失,可以保障企业经营的稳定性。

A.经济风险 B.政治风险 C.金融风险 D.收汇风险 3.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类别属于()风险。A.无 B.中 C.低 D.高 4.出口信用保险的产品功能体现()服务 A.结果 B.过程 C.结果和过程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D.国家

2.国际竞争力、出口贸易、信贷安全、非营利性 1.补贴和反补贴协议 3.出口信贷保险

二、判断题 1.× 2.√

三、单项选择题

篇7:20岁的含义

20岁,人真正的长大了,身上又多了一些责任,人也应该变的更加的成熟,也真正正式成为成年人。从1跨到2,并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跳跃。18岁是法定成年年龄,那个时候的自己始终觉得自己还在1里面活跃,身上充满小孩似的稚气,但也知道自己做错事要负刑事责任了。但是仍然暗

自庆幸着。也许生性反叛,别人眼里的自己一味的叛逆着,始终坚信着“没有放荡过就没有年轻过”,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直率,任性,冲动,叛逆,愤怒。

20岁,我不再是那么无知不懂事,我已学会了理解,理解这个竞争复杂的社会给与人太大的压力。理解责任,知道对自己负责,更懂得对她的幸福负责;

20岁,我学会了忍耐,忍耐痛苦,忍耐逆境,忍耐屈辱,忍耐辛酸。生活更是让我学会了热爱,爱自己,爱别人,爱生命,爱阳光。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坚韧。

20岁,最重要的我有了她的祝福......小时候,盼望着过生

日,过生日有新衣服穿,新玩具玩,会得到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会有很多人给自己庆祝,当然还有生日蛋糕吃,天真的没有想过其他任何问题。但今天我20啦,已经长大了,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了。生日本应该庆祝,但又找不到庆祝的借口。庆祝自己慢慢变老还是庆祝自己真正成熟?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20岁之前曾经傻傻地闭着眼睛梦想自己未来的辉煌,也一次次皱着眉设想未来的坎坷。而在今天看来,那都只是自己一厢情愿,自作多情罢了。生活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更不是我们主观所能控制的。而到了20

篇8:“然”字句的语言哲学含义及价值

“然”语句以一种极普通的方式对日常语言里的真语句做出了表述, 让真自然而然地内在于语言之中。“然”字句作为汉语社团的一种朴素的真约定隐含了某些语言哲学含义, 通过对这些含义的揭示、分析, 有助于理解和解释语言哲学里的真问题。“然”字句暗示出具有哲学含义和价值的也可能是自然语言里那些最简单、最普通的语词和语句, 而不一定是那些深奥、含混的哲学概念。同时, “然”字句还暗示着被西方哲学家津津乐道的句法分析、逻辑分析以及某些概念、术语, 在研究本土语言哲学问题时也许未必如人们想象的那般必要和重要。

一、真与语言

语言是人们接触、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最基本的媒介, 人们面对的世界是被语言全方位覆盖的世界。语言的作用不仅在于给予外界事物一个名称, 以便人们能够言说它们, 而且在于对人们的经验进行归纳分类, 从而使人们有可能把世界上的不同事物联系起来加以认识。真问题关乎以语言认知世界的性质, 对真的追问有助于找出人们为什么能够通过语言进行思想和交际这个根本问题的答案。或者更确切地说, 语言哲学在致力于构建一种说明人类何以能够通过语言来认知世界的理论时, 必然涉及对真的解释, 因为需要通过解释真来解释语言。“如果我们想要使世界的一般特征鲜明地显现出来, 那么我们就必须在语言中留意, 语言里的语句是真的, 这一般地意味着什么。……如果把语句的真值条件置于一种详尽完整的理论语境之中, 那么展现出来的语言结构就会反映实在的大部分结构。”[1]哲学家们无论是主张真解释语言, 还是主张真被语言解释, 都表明真与语言之间存在着特殊密切的关系, 或者说, 真即语言和世界之间的一种关系。因此, 真问题较之其他哲学问题更普遍、更深刻地触到了语言本身。

1.“事情”之语句化

T约定是把语句X与语句P进行比对来判定X为真的, “然”字句是把语句X与不在场的 (零形式) P进行比对来判定X为真的。那么, 这个用来比对的P究竟是什么?依照传统的符合论或人们的直觉这个P理所当然是事情。就是说, 直接将事情与语句X比较, X“符合事情”即为真语句。众所周知, 用来进行比较的东西, 它们之间总得存在某种相同的属性, 而语句和“事情”的属性根本不同, 因此不具有可比性, 正如一个人和一只猫不能参加同一场选美比赛一样。能够与语句X加以比较的只有语句, 也就是说, 倘若一个真语句被表述为真, 则其真值条件是由某个真语句给出的, 而绝非由事情本身提供的。因此, 若将“然”字句中的P从深层结构转换到表层结构, 只能生成为一个陈述事情的语句。在先秦古汉语里偶尔可见X语句和P语句共现的真语句表述形式, 例如《孟子·万章上》:

……《云汉》之诗曰:“周有余民, 靡有孑遗。”信斯言也, 是周无遗民也。

这里与“斯言”对应的“事情”P是一个语句, 即:“是周无遗民也”, 它显然是前面“周有余民, 靡有孑遗”这个语句的简化形式。这种真语句表述有些类似T语句, 如果把“信斯言也, 是周无遗民也”转换为T语句形式, 则为:

“周有余民, 靡有孑遗”为真, 当且仅当周无遗民也。

由此可知, “然”字句作为真语句的表征, 可以视为一种省略了语句P的简约形式。

语句P通常是被人们当作“事实”的东西, 实际上它只是一种特定语言描述 (组织) 世界的方式, 或者说是事情在特定语言世界观中所呈现出来的某种既定“样式”。T约定表明, 做出“‘雪是白的’这个语句是真的”这一判断, 所求助的东西是语句而非客观事实。塔尔斯基在对T约定理论的原始表述中拒绝使用“事实”这一概念, 他认为“事实”是一个意义相当含混的概念, 会引起误解。他用来解释语句X据以为真的是语句P。T语句所以用两个相同语句共现这样一种看似累赘的表述方式, 原因在于语句的真无法直接通过语言以外的“事情”来证明, 而只能借助语句化的“事情”来说明。因为非采用语句这种符号形式, 就无法使“事情”显示出来。换言之, “事情”只有被“语句化”, 才能对真语句加以解释。

在现实世界里, 人凭借自身的感官不可能直接感知到“雪是白的”这种“事实”的存在。这是因为所谓“雪是白的”这一事实, 不是客观世界所能提供的现成的东西, 而是人们自己用语言构建起来的一种世界模式。因为在现实世界里虽然有雪这种客观事物的存在, 但是不存在“白”, 更不存在“是……的”。“雪是白的”, 是人通过语言里的颜色词“白”, 对雪的某种属性所做的表述, 并且这种表述还需要在“雪”和“白”之间使用关系词“是”把二者连接起来。具体说来, 人们无法把“事实”直接放到头脑里去认识, 而人又必须通过头脑来认识“事实”, 其间的媒介只能是语言。在英语中fact (“事实”) 这个词常常跟that从句连在一起出现, “fact that……”这种表述形式其实也就是一种语句化的真表征方式, 它意味着所谓“事实”实际上就是被陈述出来的语句。语句是语言组织、安排“事情”的物质形式, 语言把事物、性状转换成非实体的语词, 譬如把自然界的雪这种事物转换为“雪”这个语词, 把雪的颜色属性转换为“白”这个抽象的颜色词, 这还不够。因为仅有这些孤立的个体语词, 还是无法对客观对象加以指称或陈述, 只有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语句时才能够完成这一任务。譬如只有用“主词+系词+谓词”这样一种语法结构把“雪”、“是”、“白的”三个词组合成一个语句, 才会形成“雪是白的”这样一种关于雪的“事实”。由此可见, 所谓“事实”实际上是人借助语言对事物及其性状做出的一种有规则的组织、安排, 而非事物本身具有的自然状态。即便认为客观存在“事实”这种东西, 它也只能存在于人的语言世界之中, 经由语言加工、整合的东西, 而非客观实在的自然状态。因此人们只能通过语句而不能直接用非语言的“事实”来解释语句X何以为真。也就是说, 人们不可能用未经语言包装的“赤裸裸”的事实来对真加以表征。这便是塔尔斯基所以要用与对象语句X相同的语句P来解释对象语句为真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现实世界里即便是那些被当作事实的实体, 仅凭自身也无法证明真, 实体也必须要以语句作为媒介, 才能“出庭作证”。换言之, 语句具有把实体与相关的表达式联结起来的作用。以通常最需要有事实依据的司法审判为例, 譬如法庭要证实“张三杀了人”这个指控 (这句话) 是真的, 必须要有人证、物证。所谓人证, 实际上就是见证人对张三杀人情况的言语陈述。所谓物证, 通常以为就是张三实施杀人所使用的工具等实物。但是, 这些实物要成为“证据”, 绝不仅仅是把它们直接摆出来就行了, 与此同时必须要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语句陈述, 诸如张三是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实施杀人的, 这些工具在杀人过程中具体起了怎样的作用, 其中有哪些细节等等。否则, 这些沉默的人或物本身无法证明“张三杀了人”这句话是真的 (这项罪名成立) 。

总之, 语句为人们提供一个得以安置所谈论事情的居所, 而只有栖身于此的“事情”, 才有可能对真加以解释、证明。从这个意义上说, 事情需要且总是被语句化的。

2. 真即语言世界观中的既定“样式”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受其世界观的制约的, 世界观就其本质而言只能是语言的, 换言之, 人类不是以“裸眼”, 而是戴着特定的语言眼镜来观看世界的, 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经过这副眼镜矫正、过滤过的。人们据以认定“雪是白的”这句话为真的, 不是现实世界里的实在者——雪, 而是人们认为“雪是白的”这种语言认知模式。这种认知模式即人认识世界的“观点”, 也就是所谓的“语言世界观”。所谓语言世界观就是人类用语言来对世界所做出的一种系统化的排列组合, 即赋予事物指称符号, 并在原本彼此孤立的事物、事件之间建立起某种关系, 也就是说, 借助语言使自然状态下存在着的客观事物显示出某种“样式”, 譬如:“雪是白的”, “河水是流动的”。这种被一种语言世界观所默认的“样式”便是人们判断真假的依据。T约定理论表明:一个语句为真仅仅依赖两个条件:一是语句的含义, 二是特定语言系统对世界的组织方式, 也就是特定的语言世界观。T语句中的P所代表的便是特定语言世界观对语句X的“观点”。当人们习得并熟练自如地使用一种语言的那一刻起, 就完全接受、默认了该语言的全部符号、规则与它们所指的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于是头脑中便建构起了一种语言世界观。语言世界观是同一语言社团的全体成员共享的, 内存于每一个“我”的头脑中, 人们按照这种“样式”从事言语行为, 表达并交流对世界的看法和经验, 进而才有可能判断什么是真的。假设人类不曾拥有这种语言世界观, 人们看世界时, 就不知道所看到的是什么, 更不知道它是不是真的。我们无从获知动物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 譬如雪是不是白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动物眼中雪的“样式”跟人眼中雪的“样式”无论如何是有所不同的, 甚至可能是大不相同的, 这是因为人类和动物“观看”世界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动物不可能把“雪是白的”当真, 这并非因为它们没有视知觉, 而是因为它们没有类似人类的语言世界观。“然”字句表明真语句就是依照事情在特定语言世界观中的既定“样式”将其说出的语句。换言之, 在“我”的语言世界观中事情是“这般的”, 一个“如此这般”说出的语句便是真的。这就好比张三和王五都认识李四, 张三对王五说:“李四长得如何如何”, 王五便会自动根据头脑里留存的有关李四的印象来判断张三所言是否为真。

总之, 通常被人们认为“是真的”的东西, 其实就是特定语言世界观中的某种既定“样式”, 人们所有的真判断都是参照这种“样式”做出的。正因为语言世界观决定着人们把什么视为“真的”, 所以真总是就特定语言而言的。正如塔尔斯基所言:“我们始终必须把真概念与特定的语言联系在一起。”[2]一个语言社团把怎样的语句当真, 表明他们的语言世界观具有怎样的模式。任何人必须委身于一种语言世界观, 才有可能判断什么“是真的”。认识真的前提, 是同一语言社团的人们对某种语言世界观的共享和认同。尽管同一认识对象对任何一个语言社团的人们而言都是同一种客观存在, 譬如自然界的白雪。但不同语言对白雪的表征是不尽相同的, 这表现在对雪的命名、颜色词的类别以及用怎样的语言手段来描述雪的颜色属性等。又如《孟子·告子上》:

(孟子) 曰:“白羽之白也, 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告子) 曰:“然。”

孟子所说的语句, 被告子认定为真语句。假设在汉语之外的某种语言里, 自然界的白羽、白雪、白玉这三种事物的颜色属性被分别用三个不同的词语来表示, 那么, 这个被古汉语社团认定为真的语句, 在这个语言社团里则会被认定为假。由此可见, 有怎样的语言世界观就会有怎样的真语句, 真语句所折射出的是特定语言世界观所特有的认知模式。

综上所述, “真”其实就是一种语言世界观观看世界的“模本”, 或者说是一种语言化了的标准。这个标准存在于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的心目中, 成为人们判断真假时起支配作用的、不招自来的东西。在一个语言社团内部, 只有全体成员默认怎样的语句为真, 才能使语言认知、交际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 真问题关乎一个语言社团认识世界的视点和方法。

二、两种不同性质的真

语言与真之间存在着的近乎天然的密切关联, 加之T约定理论似乎又暗示出:真既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也不是一种实在的东西, 它仅仅是对具体语句而言的, 一种真理论可以在不必寻求与关于事情表达式相符合的实体的情况下对真做出表征。这很容易于给人造成语句之真即一般之真, 语义学之真定义即哲学之真定义的错觉。语句对于真的重要性固然是毋庸置疑的, 但无论是语句作为真之载体, 还是真作为语句的一种特性, 都并不等于说真只是对语句而言的, 真与客观存在的实体、事件无关。应该说, 既有语句之真, 也有事件之真, 二者之间不是等同关系, 更不能彼此取代。这就如同在现实世界里我们虽然只能凭借语言符号 (能指) 来表示事物 (所指) , 每当提到一个事物 (所指) 时, 都不得到提到它的名称 (能指) , 但是事物的名称并不等于事物本身一样。

1. 语句之真与事件之真

语句之真和事件之真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真。前者是对语句而言的真, 即相信所说的语句是真的;后者是对事件而言的真, 即相信所说的事件是真的。尽管语句之真和事件之真都是以语句为载体的, 无论是对语句为真的表述, 还是对事件为真的表述, 都得使用语句, 但二者所处的言语层面不同。前者谈论语句;后者表述事件。前者是对“语句为真”的表述, 把“真”作为语句的谓词, 表明具体语句是真的;后者是对“事件为真”的表述, 把“真”作为所表述事件的谓词, 表明具体事件是真的。语句之真和事件之真分属两个不同的认知域, 前者属于言语行为域, 是说话人对语句真实性的主观判断;后者则属于现实世界域, 是说话人对事件真实性的客观陈述。语句之真和事件之真之间不存在分明的界限, 二者实际上很难被截然分开。尽管如此, 我们仍需要在二者之间假设出明确的界限, 以求对真问题的清晰表述。语句之真所涉及的“真”是一个语义学概念, 这个“真”所表达的是语句的某种特性。对此, 塔尔斯基早已有言在先:“‘真的’这个词则具有一种不同的性质:它表达的是某种表达式 (即语句) 的一种特性, 或指谓一类表达式 (即语句) 。”[3]而事件之真所涉及的“真”是一个哲学概念, 是一般意义上的、绝对的真。这个“真”所表达的是一种关系, 即一个语句与它所指称的事件或对象之间的一致关系。这种真不是语句的特性, 而是作为表达 (utterance) 或言语行为的特性。从真理论的层面上看, 语句之真关乎T约定理论, 这一理论是对语句之真而言的, 其真定义是纯粹语义学的, 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事件之真关乎“满足T约定理论”, 这是一种普遍的或曰绝对的真理论, 实际上就是某种意义上的符合论。其真定义是在T约定的基础上用“满足”这个概念作出的。所谓“满足”, 指存在于一个开语句 (open sentence) (1) 之中的表述和与它对之为真的那个东西 (实体) 之间的关系。[4]T约定理论和“满足T约定”理论, 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真理论。因此, 在理解和解释真问题时, 将语句之真与事件之真加以区别是十分必要的, 它可以使我们获得对真的清晰认识。

先秦古汉语对语句为真和事件为真的表述方式是有所不同的, “然”字句通常用来表述语句为真, “是”字句往往用来表述事件为真。表述事件为真的“是”字, 在句子里相当于一个真谓词, 表示“是真的”或“是对的”。例如:《论语·阳货》:

子曰:“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之耳。”

“偃之言是也”这句话, 是孔子对言偃所说的内容, 即某个事件为真的认定, 而不是对言偃所说语句为真的认定。再来对比一下《论语·微子》中两段对话中的“然”字句和“是”字句:

(长沮) 曰:“是鲁孔丘与?” (子路) 曰:“是也。”

(桀溺)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子路) 对曰:“然。”

这两个问句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疑而问, 而是说话人明知故问。子路的两次答语, 先为“是”字句, 后为“然”字句, 二者均意谓“是真的”或“是对的”, 乍看上去似乎没什么不同, 其实不然。前者是子路对专名“鲁孔丘”与其指称对象相符的认定, 即对孔子身份真实性的认定;而“然”字句是子路对“是鲁孔丘之徒”这个语句为真的认定, 而不是对自己是“鲁孔丘之徒”这一身份为真的认定。换言之, “是也”意谓:“那人真是鲁孔丘”。这是把那人是孔丘当作客观事实来认定的, 即说话人对现实世界可能事实的陈述。而“然”字句意谓:“此言为真”, 这是主观认定桀溺所说的是真话, 即说话人对语句为真的表述。古汉语里的“信”、“真”等语词也被用于表述事件为真, 例如:屈原《九章·哀郢》:“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信”此处表示“以……为信”, 相当于“认为……是真的”这样一种表达式。又如《荀子·非十二子》:“此真先君子之言也。”这种用法的“真”是用来限定概念或命题的, 是说话者对概念与所指称对象具有一致关系的强调、确证, 所涉及的是概念与对象相符的真。换言之, 是说话者对事件为真所作的表征。

总之, 在现实世界里存在“语句之真”和“事件之真”两种性质不同的真。在古汉语日常语言里, 既存在着“然”字句这种对语句为真的表征形式, 同时也存在着以其他手段对事件为真加以表征的形式。

2.“然”字句的融贯性

“然”字句和T约定处于同一话语层面, 是对被谈论的语句为真所作的表征, 换言之, “然”字句所做的表述是就语句之真而言的, 不是对事件之真而言的。“然”字句的深层结构与T约定的表层结构大致相同, 同样是由被言说 (mention) 的语句X和被使用 (use) 的语句P两部分构成的。但是, “然”字句与T约定在表述形式上存在明显的不同。首先, 表现被言说语句X和被使用语句P的语言手段不同。T约定中的X和P是两个从形式到内容都完全相同的句子;“然”字句的X是一个以指代词充当的单字句, P则以零形式存在于其深层结构之中。其次, X和P出现的先后顺序不同, T约定中的X位于前边, P位于后边, 意谓:真语句是这样一个语句:它说事物的状态是这般的, 而事物的状态的确是如此这般的;而“然”字句P位于前边, X位于后边, 意谓:真语句是这样一个语句:事物的状态是这般的, 它说事物的状态如此这般。这种顺序的不同意味着:T约定从语句之真到事件之真;而“然”字句从事件之真到语句之真。也就是说, 二者从相反方向对真语句作出解释。“然”字句与T约定这种形式上的不同, 似乎暗示着它们之间有可能存在某种深刻的差异。

“然”字句和T约定虽处于同一话语层面, 但并不总是处于同一认知域。因为T约定作为形式语言的真定义, 纯粹在语义学的层面来讨论真, 非语句的事件之真 (事情、事实) 不在其理论思考之内。塔尔斯基解释说:“实际上, 语义性的真定义没有暗示任何可以作为像下述 (1) (笔者按:指被使用的语句:雪是白的) 这类语句能够得以断定的条件的东西”。“它仅仅意谓着: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断定或反对这个语句, 我们都必须准备断定或者反对相关的语句 (2) :语句‘雪是白的’是真的。”[5]塔氏的思路是:你若承认被使用的语句所表达的事件为真, 你就得承认被言说的语句为真。换言之, 一个被言说语句为真的真值条件, 仅仅是由被使用语句给出的, 前者为真只依赖于后者, 一切非语句的实体在T约定中是看不到的。可见, T约定理论是从语句出发再返回语句, 明显具有语句优先的倾向。而“然”字句中的P是一个内在于说话者头脑中的隐性语句, 它既可以被理解、解释为一个与T约定中P语句类似的单纯语句, 也可以被理解、解释为一个带有经验内容的复杂序列, 也就是说, 它并非绝对不包含任何经验内容。实际上人们在使用“然”字句时, 不仅有可能将事件之真考虑在内, 甚至可能存在事件之真优先的倾向。《礼记·檀弓上》所记载的下述故事, 可以说明古人在日常语言里判断真语句时具有对语句和经验的双向依赖心理。

孔子的学生有子、曾子、子游三人围绕孔子“丧欲速贫, 死欲速朽”这两句话是否为真有过一番争论。曾子对有子说:听说孔子有过这话, 有子却否认其真实性 (“是非君子之言也”) 。曾子又说:自己曾亲耳从孔子那里听到这话, 有子还是矢口否认。曾子第三次说:我跟子游都听到过这话。这时有子承认:这是真的, 但同时指出此言只是在针对某个人、某件事时才是真的 (“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 曾子把有子的话告诉了子游, 子游听后对有子十分佩服。他向曾子解释说:“死欲速朽”这句话是孔子针对桓司马耗费巨资, 旷日持久地自造石棺而言的 (“死之欲速朽, 为桓司马言之也。”) 而“丧欲速贫”这句话是孔子针对当初南宫敬叔丢官后, 试图通过行贿以求复位而言的 (“丧之欲速贫, 为敬叔言之也。”) 事后, 曾子问子有:“何以知之?”有子解释说:孔子当初在鲁国中都做官时, 制定了关于棺椁的制度, 据此可知孔子并不主张人死后速朽。当初, 孔子丢了鲁司寇的官职后, 打算去楚国应聘。临行前先派子夏前往说明自己的意愿, 接着再派冉有前去申明。据此可知孔子并不想速贫。这个例子具体而生动地表明了一种真理念, 这就是:某句话在特定的时间、语境, 针对特定的人而言是真的, 而在此前或此后的其他时间, 对其他人而言则可能是假的。用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的真理论来说, 自然语言里一个语句为真是相对于说话者、说话的时间和说话的语境而言的, 换言之, 真语句是具有索引性 (indexicality) 的, 人们通常以索引词 (即限定说话者、说话时间的词语, 如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时间名词等) 来说明这些情况。T约定是完全忽略真语句的索引性的, “然”字句则很可能具有索引性 (这是因为作为隐性语句的P具有开放性) , 而且它所引出的那些东西可能是一些不同于所谓“事实”的复合体, 上述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

“然”字句与T约定的另一点不同在于:T约定被塔氏称之为“T型等值式”, 它给人的感觉是语句之真和事件之真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等值的。这种等值关系易于使人把语句之真等同于事件之真, 或是以语句之真来取代事件之真。而“然”字句提供的是一种相似值, 即语句之真和事件之真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是一种相似关系:“P如X说的这般, X是真的”, 即事情如这个语句所描述的这般, 该语句为真。这个“如”字很重要, 它表明真语句只是语句对事情的一种描述。一个真语句所能表达的东西, 其实就跟一幅图画似的, 只是事情的“摹本”, 而非事情本身。这就意味着真语句与事情只是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 或者说, 真语句与它所对应的事情之间存在着绝对的“误差”, 并非严丝合缝地“符合”。

总之, “然”字句作为自然语言里的真语句约定, 其旨趣与T约定理论不尽相同。它表明语句的真既取决于语句的含义, 也取决于与语句对应的事情, 从而不着痕迹地把语句之真和事件之真交融在了一起, 这就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形式语境中的“真”定义, 隐含着对“符合论”、“实在论”的承诺。由此看来, “然”字句内部既包含有T约定理论的内容, 也包含有满足T约定理论的内容。

三、“然”字句对真问题研究的价值

“语言哲学最终关注的主要的 (倘若不是唯一的) 内容便是理解自然语言。”[6]真问题正是因为存在于日常语言之中, 才使它成为了语言哲学中具有根本性的问题。T约定理论所关注的是形式语境中的真, 这种真具有相对性。而“然”字句所表述的是自然语言里的真, 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普适性, 这就使得“然”字句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

1. 自然语言乃考察真之窗口

T约定理论说明“真”可以而且理应通过真语句来加以解释和把握, “然”字句作为日常语言里的真语句表征, 充分佐证了这一点, 它显示了“真”之最本原、最自然的存在状态。它启示我们:真问题的原生形态不是抽象的真概念、真命题, 也不是古代哲学家的某种真定义, 而是日常语言里的真语句。由此可见, 真问题首先是从自然语言里反映出来的。“真”这一重大的哲学问题很可能就躲藏在人们熟视无睹的语言现象背后, 从日常语言入手有助于弄清真问题的缘起及其实质。

哲学史上, 重大的哲学学说大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依赖或起因于某种语言见解。越是常见的、简单的语言现象, 往往也越有可能折射出复杂深刻的哲学问题。西方哲学家们长期以来从事的一项艰苦的工作, 就是通过把日常语言中的某种语言现象与一种可与之对应的理论相匹配, 从而把理论应用于日常语言;或是通过对具体语言现象的阐释, 从中引发出某个哲学结论。国内的语言哲学同样需要这样的一种研究, 即从分析汉语中的某个具体语言单位 (语词、短语或句子) 入手来研究语言哲学的相关问题。“然”字句生就一副“平庸”面孔, 较之阳春白雪的T语句堪称下里巴人, 哲学家或许对它不屑一顾。而在我们看来, 真问题尽管是一个极深刻、极复杂的哲学问题, 它却大量而集中地表现在自然语言的语义、语用方面。我们无法就孤立的真概念本身来考察真, 真只能通过自然语言里的具体语句被观察到。“然”字句既不同于现代西方哲学的通行概念, 也有别于古代中国传统的哲学概念, 它只是古汉语里一个极普通的日常语句, 而正是这种身份使它更值得关注。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大特点就是:“不离日用常行事, 直到先天未画前。”只要以哲学的眼光去透视“然”字句, 是可以对它做出比常识更多的理解和解释的。而这种着眼于汉语自身语言现象的研究, 也有助于避免一味用外来理论、方法对本土的语言哲学问题进行附会的弊病。

一种行之有效的真理论, 应该是立足于自然语言的。T约定理论是相对于形式语境而言的, 塔氏认为不可能为自然语言做出一个适当的真定义, 他对把T约定理论推广到自然语言持悲观态度。[7]因为自然语言处在不断的生长变化之中, 具有模糊性、索引性, 以及歧义、省略、模棱两可等太多难以形式化的特征, 以至于不允许直接应用形式方法。若要使塔氏的真理论应用到自然语言之中, 先要使日常语言精确化、形式化, 具备真定义所要求的语义的开放性和形式的可规定性, 而这实际上又是不可能的。“然”语句作为自然语言里的真语句表征, 对我们有如下启示:T约定真理论不适用于自然语言, 并不等于说自然语言里的真是无法解释的, 更不意味着在自然语言里不存在能够被表述的真, 为自然语言提供一种恰当的真理论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2. 于日用之常语探形上之精微

形而上学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关于对象的一般理论, 它以普适性为目标。如果说立足于一般的真概念、真理论能够从形而上的层面来研究真问题, 那么, 着眼于“然”字句则可以通过日常用语来探究形而上的真问题。“然”字句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为日常语言的真语句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表征, 把真与言语的理解、使用融为一体, 更在于它以古汉语中一个最简单的指代语, 指示了语句为真意味着什么。使我们得以从中探究真的一般特性, 由此推导出切实的真问题, 进而发掘出其背后有可能隐藏着的古代汉语社团的真理念。

“然”字句是通过指代手段对真语句加以表征的, 显示了真表征与指代词之间的密切关联, 反映出真语句的表征是建立在指代基础上的一种判断、而非一般的指称或描述。对真语句的表征大约起源于对语句的指代。指代离不开判断, 而判断又离不开语句, 故真天然地跟语句相关联。

“然”字所具有的形容词特性表明, 在古人心目中真不是作为实体的东西, 而是一种特性。这种特性栖身于语句之中, 属于言语行为的一种基本特性。从语言的视角来看, 真是人们通过语言媒介认识世界并加以表达的产物, 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东西。“然”字句所揭示出的真语句的“象似性”, 反映了汉语社团的一种真理念:“真”即语言对现实世界的一种“临摹”。换言之, 真实世界其实就是一幅被语言描绘出来的世界的“图像”。

“然”字句所具有的经验性质, 以及它对语句之真和事件之真的融合, 暗示出真语句无法完全摆脱事情本身, 真既有赖于语句, 同时也有赖于经验。真并不是完全通过说出的语句来传达的,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蕴含着的;将语句之真和事件之真加以贯通是必要的, 也是可能的。真不仅涉及语义问题, 而且涉及语用问题。

分析“然”字句的来龙去脉, 可追溯真在汉语中所经历的发生、发展轨迹, 即:人称——指代——判断——真假 (是非、对错) 。汉语社团从最初对自我和他人的指称, 到对客观事物的指代, 再到对认识对象的肯定、否定判断, 由此衍生出真假、对错的认识。从中透露出两方面的信息:第一, 一切真判断都是从此在出发的;第二, 语言认知就是语词 (能指) 与其指称对象 (所指) 之间对号入座, 而真意味着这种对号入座的正确无误。这可以解释:真假问题何以从一开始便跟是非、对错问题纠缠不清。

作为真语句表征的“然”字句对汉语语义及语法体系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某些重要概念 (如必然、偶然、当然等) 、某些常用的复句关系词都与“然”字句有着渊源关系, 它们的产生又使得真之触角进一步深入到了汉语语法、语义及语用等各个领域。这表明真这个在语言哲学中具有相当深度、难度的问题, 其实又是每个具有语言能力的人都能参与思考的问题。

“然”字句作为一种表述、理解自然语言里真语句的简约模式, 反映了“真” (“真的”) 最朴素的含义和用法, 从中折射出并佐证了中国古代最基本、最朴素的真理念。老子说:“言善信。” (《老子》八章) 孔子曰:“修辞以立其诚, 所以居业也。” (《易·乾》爻辞) 都涉及了言语行为中的真问题。在孔子诸多弟子中, 有子的思想言行颇具孔子之风 (“有子之言似夫子也”) 。《礼记·檀弓上》所记载的有子关于真语句的言论, 可以说也代表了孔子的真之观, 它在某种程度上是把真视为言者、语句和时间之间的一种关系来看待的, 有高于传统符合论之处。而后期墨家提出的:“信, 言合于意也” (《墨子·经上》) 的命题, 可视为先秦哲学家对“然”字句的一种哲学解读, 它揭示了真即语句与“意”之符合, “意”者, 心之所存也, 相当于今天所谓“信念”, 这是对“人言为信”这一传统真理观的发展。

总而言之, “然”字句作为日常语言的真语句表征, 在自然语言的层面上适用于每一个具体的真语句, 在哲学的层面上又能够折射出真之一般特性。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在自然语境中理解、解释“真”的方式, 并暗示出一条通往构建自然语境中真理论的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1]戴维森《形而上学中的真理方法》, 见《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戴维森哲学文选》133页, 牟博编译, 商务印书馆, 1993

[2]塔尔斯基《语义性真理概念和语义学的基础》, 收录于 (美) A.P马蒂尼奇编, 牟博等译《语言哲学》83页, 商务印书馆, 1998

[3]此处依据转引自《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戴维森哲学文选》28页译文。另见 (美) A.P马蒂尼奇编, 牟博等译《语言哲学》87页

[4]参见戴维森《为约定T辩护》, 见《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戴维森哲学文选》28页

[5]塔尔斯基《语义性真理概念和语义学基础》, 见 (美) A.P马蒂尼奇编, 牟博等译《语言哲学》108页

[6]戴维森《为约定T辩护》, 见《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戴维森哲学文选》34页

上一篇:对建筑工地多元化管理下一篇:嘉定区实验幼儿园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