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素材

2024-08-05

人物传记素材(精选6篇)

篇1:人物传记素材

 吴良镛

【致力创新】在吴良镛看来,一个好的城市规划,不应给人们带来拥堵、焦虑、不适的感觉。在吸取中外建筑规划理论精华下,吴良镛结合中国建筑规划事件,开创性地相继提出“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在国际建筑界引起强烈反响。吴良镛的《北京宪章》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提出“建设一个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它被誉为世界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宪章之一。【诲人不倦】抗战胜利后,吴良镛协助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建系之初,只有林徽因教授与吴良镛二人执教。后来,吴良镛赴美进修。当他获得硕士学位时,梁思成来信:“新中国急需建设人才!”他毅然回国,重新执教清华。吴良镛曾发表文章,呼吁重视建筑教育,建议“更有效地更多地培养基本建设的生力军”。他注意汲取国外经验,并注意从国情和本专业教学特点出发,制定建筑系的全新教学计划。数十年来,他以严谨的学风,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他所致力探索开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教学道路,也为推动教育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言放弃】不言放弃,让生命之花更加绚丽:不言放弃,让人生旅途更加辉煌;不言放弃,让自己不留遗憾。面对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重精英文化、轻大众关怀等等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重重误区,吴良镛常常千里迢迢赶到举办各种专题会议的会场,畅所欲言,以一己之力据理力争。在与一些现实问题和错误交锋的过程中,虽然不能每次都赢,但他绝不轻言放弃。一个不言放弃的人,会永远含着微笑,从容地走进生命旅途中的风风雨雨,在那里留下义无反顾的身影。

【理想与奋斗】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理想是小船的风帆。因为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改变一个人的灵魂,它在人的一生当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使一个有理想的人奋力追求上进,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滋有味。年近九旬的吴良镛先生“中风”康复后,重返工作岗位:带着7个博士生,还亲自教授一门硕士课程,领衔的研究小组搞京津冀区域规划第三期研究报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一直抱有“探索中国人如何能有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能够更好地生活、学习、研究和工作”的崇高理想。理想,是吴老奋斗的强大动力。

 贝聿铭

【自信】64岁的贝聿铭被法国总统邀请参加卢浮宫重建,并为卢浮宫设计了一座全新的金字塔。当时法国人不分昼夜表达不满,翻译都被吓倒了,几乎没有人替贝聿铭翻译他答辩的话。贝聿铭坚信做事情最重要的是维持十足的信心,必须相信自己,把各种非议和怀疑抛之脑后。旁人接受我与否不是最重要的,我得首先接受自己。建筑设计师必须有自己的风格和主见,随波逐流就肯定被历史淹没了。

【爱国】虽然贝聿铭受西式教育影响甚巨,但他认为中国是他的根,于是他开始为中国建筑作贡献。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曾经他就谢绝了一个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

【认真细致】贝聿铭设计香山饭店时,他秉承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还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

 李安

【严谨】事业有了起色,但李安对作品的要求却丝毫没有放松。拍摄《少年派》时,56岁的李安为了拍片在水下取景,亲自学习潜水并考取了潜水执照。李开复在微博上评论说:“没有一万小时磨炼,不可能成为大师。”如果转变让我们走得更远,那么就真正体验到了生活想让我们体验的东西。【温情】两届奥斯卡最佳导演,两届金球最佳导演,两届柏林金熊,两届威尼斯金狮„„李安拥有了太多的荣誉。熟悉他的人讲,他永远温文尔雅,拍摄现场很少发脾气。做他妻子很幸福,他30年没绯闻,出席重要场合永远微笑着牵住妻子的手。当李安手捧小金人对着台下的妻子说“我爱你!”时,林惠嘉对这一杜比剧院内的真情告白的反应显得错愕且羞涩。【挫折】怀揣自己的电影梦,李安不顾父亲的反对,报考美国伊利诺大学的戏剧电影系。毕业后在美国电影界苦苦寻找出路,从1983年起,经过了六年的漫长而无望的等待,大多数时候都是帮剧组看看器材、做点剪辑助理、剧务之类的杂事。最痛苦的经历是,曾经拿着一个剧本,两个星期跑了三十多家公司,一次次面对别人的白眼和拒绝。近而立之年的李安连生活都无法自立。

【梦想】每个人心中都卧虎藏龙,这头卧虎是我们的欲望,也是我们的恐惧,有时候我们说不出它,我们搞不定它,它给我们危险,它给我们不安,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让我们保持精神上的警觉,才激发你全部的生命力与之共存。——李安

【大器晚成】当代最杰出的华人导演李安回台湾宣传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一次讲座中,他的老友陈文茜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觉得张爱玲的话要改写了,成名一定要趁晚„„”这当然是从李安的经历得出的结论。李安到38岁才得到第一次拍片的机会,42岁在柏林得了金熊奖,之前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在纽约寻找机会实现他的电影梦,“除了端盘子,他干了所有纽约未成名的艺术家干过的事。”带孩子、做饭、写剧本、去片场扛大包„„那时,他是一个让岳父摇头叹息的百无一用的死“文艺男青年”。

 梁思礼

【坚定】17岁的梁思礼到美国留学,由于战争爆发,他与家里断了联系。为了完成学业,他装过罐头,端过盘子,甚至在零下40摄氏度的冬夜蜷居在储藏室,但求学的信念从未动摇。

【乐观】在梁思礼的字典里,没有悲观和厌世。即便是文革时期被下放“五七”干校当“猪倌”时,他每天也干得高高兴兴,看着自己喂养的肥头大耳的“八戒”军团,满心自豪,还与它们合影留念。

【爱国】当梁思礼得知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后,凭着一颗单纯的爱国之心,决定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回国后,他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过很多委屈,遭遇不少不公正的对待。有一次,他赴美访问,在西雅图遇见当年的同窗好友,是位研究导弹的专家,也是华人,他的年薪是300万美元,梁思礼一年的工资还不到一万元人民币。别人问粱思礼:“别的不公正待遇,你都不计较,但这件事对你一定有很大的刺激吧?”梁思礼回答:“他研究出的导弹,当时也许就瞄准着中国,我研究出的导弹,却是保卫祖国。我为此非常自豪。” 【失败】“东风二号”点火发射,起飞几秒钟后,导弹像喝醉了酒似的摇摇晃晃,头部还冒白烟,最后落在了发射阵地前300米的地方,因为里面的推进剂装得满满的,导弹落地后炸起了一个蘑菇云,地面砸出了一个直径20多米的大坑。这次失败对梁思礼打击很大。但是他认为,从个人历练来说,失败比成功更有启发。正因为失败后做了大量工作,才使坏事变成好事,才真正懂得怎样自行设计。【创新】留美归国的梁思礼担任远程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远程运载火箭要求精度更高,控制系统也要更进一步,原有的分离元件组成的计算装置,体积、重量过大,必须做出小型弹上计算机。这在当时,是个棘手难题。梁思礼大胆决策,决定采用“惯性平台一计算机方案”。但这种方案必须用到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在当时技术成熟度并不高,对于导弹研制和发射来说,这块神秘莫测的区域虽然诱人却少有人染指。当时只有美国的一款洲际导弹用过,但元器件经常出问题。梁思礼和负责制导控制的同志,决定从系统设计上解决集成电路稳定性问题。他们重新推导了制导方程和关机程序,最后拿出了一个方案,减少了三分之一集成电路,不仅为计算机“瘦了身”,还解决了可靠性的问题。

 褚时健

【努力】褚时健把曾经的成功经验如今被悉数用到了种橙上。他对肥料、灌溉、修剪都有自己的要求,工人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只需执行,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种橙期间,遇到任何难题,褚的第一反应就是看书,经常一个人翻书到凌晨三四点。种植冰糖橙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差事:阳光对果实尤其重要,因此年初就要剪梢;开花后要保花,接着保果,控制果实的实际大小、外观,环环相扣。褚时健一直亲力亲为,有果园的工人对此发过牢骚——一次果园运来一批树苗,工人们卸车、搬苗、栽种,全部都在褚时健眼皮底下干完,他就那么盯着工人,一直到晚上。

篇2:人物传记素材

◎天命

的父亲是当时蒙古一个部落的首领,当降生的那一刻,他的父亲打了一场大的胜仗。因此,他被称为是该部落的“福星”。根据蒙古人的习惯,他父亲就用被击败首领的名字为他命名,以显示其家族的战功。同时,他的父亲还惊喜的`发现刚出生的儿子手里紧紧的握着一块象长矛一般的凝血,便感叹这是天命:将来必定会成为草原上的一位大英雄。

◎治国奇略

打下了金国中都是成吉思汗的重大胜利。而得到一位可以帮他的谋臣却是他更大的胜利。向他提出“天下可以马上得之,却不可马上治之”,“以儒教治国,以佛教治心”的精辟建议,他对此番荐言十分赞赏,并且也确实将其方案实施到实处。

篇3:试论《史记》之人物传记的“气”

《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 而且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 它是我国传记文学的鼻祖, 并且是古代传记文学的高峰和典范。司马迁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写人文学, 这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它记录了四千多个人物, 其中给人印象深刻的有一百多个。俞樟华论司马迁写人物传记的特点时说:“它上至帝王将相、皇亲国戚、文武大臣、下至学者、平民、商人、妇女、游侠、医生、卜者、方士、倡优, 旁及少数民族首领, 农民起义领袖等各色人等, 凡是活动在从皇帝到汉武帝这三千年的历史大舞台上的各种各类、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 都有记载描绘”。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开辟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写人文学的《史记》并不是简单的把历史人物的史记传给后人就算完事了, 所谓的“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是要通过记载这些历史人物, 来探讨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关系, 来研究古往今来的历史人事的兴衰变化, 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 写出一部自成一家之言的著作。

众所周知《史记》是一部悲剧巨著, 书中的人物还有它的作者司马迁本人的一生都是悲剧的代言人, “《史记》是一道悲剧英雄人物的画廊”但是这部以悲剧人物为主体的巨著, 读来却不觉得感伤颓废, 反倒感到一种崇高的、悲壮的、美的震撼, 并从中体验到一股顽强蓬勃的生命力。那就是因为他们身上都具有一种强大的超越生命本身的“气”, 使得人物带有了雄伟的气魄。

首先、自强自立之“气”。人是要有点“气”性的, 特别是这种自强自立的坚韧之气, 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人的应有的基本的宝贵品质, 更是想有所作为的民族的基本精神传统, 凡是有所作为的民族都具有这种自强自立的精神气。远古的神话《夸父逐日》也表现了这种执着, 虽然失败了, 但是那种精神却是我们学习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司马迁更是把中华民族的自强自立精神进行了总结记载并加以大力弘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印记人物, 不管你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将相还是民间的游侠策士, 没有这种精神是不足以让司马迁驻足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谁是英雄, 是永远不败的强者, 换句话来说都是悲剧但是只要活的有价值有自己的目标为这个目标百折不回, 自强自立的心“气”, 都是不枉此生的, 所以《史记》人物都有一种让人仰天长叹而又命运多舛, 变化无常的巨大的悲剧感, 但是又被他们身上的这种精神鼓舞着激励着, 这些先人的形象普照着中华大地, 使得我们个人乃至整个民族义无反顾的前进。

其次、超脱芸芸众生的倜傥之“气”。《史记》中人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心灵震撼一种悲剧美, 但是这些人物身上还带有一种洒脱、飘逸、高洁让我们望尘莫及的倜傥之“气”。我们先来看鲁仲连, 他一介布衣, 却关心政事, 他驳斥新垣衍的投降论调, 为东方的联合抗秦鼓舞士气。“于是平原君欲封鲁连, 鲁连辞让者三, 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 酒酣起前, 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 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 是商贾之事也, 而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 终身不复见。”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鲁仲连又帮助田单进了聊城之时, 田单“归而言鲁连, 欲爵之。鲁连逃隐于海上, 曰:`吾与富贵而诎于人, 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他的这种荡然肆志, 不为名利所羁, 功成而不受赏, 此又为中国古代文人所追求的境界。梁启超:“鲁连卓荦一生, 未尝与闻诸侯之政, 未尝与军事, 然观其折梁使、存赵国, 其词气之间一何凛然其不可犯也;其权利思想, 一何高尚而圆满也。秦将闻之而为退却, 盖浩然之气有以胜之矣。非天下大勇, 孰能与于斯!” (《饮冰室文集》) 鲁仲连言辞高昂、底气十足、潇洒自如不畏强敌, 那种倜傥之“气”, 飘逸的形象, 犹如神人。左思的《咏史》就有“吾慕鲁仲连, 谈笑却秦兵”。再有李白《古风》:“齐有倜傥生, 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 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 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 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 拂衣可同调。”表现了对鲁仲连那种倜傥风流的气质的称赞和敬佩。

《史记》人物他们或高远如神人或视死如归, 无论他们能否成就一番功业, 在他们人格上都体现了那种自尊自强、不畏强暴富贵折腰的豪迈的气概, 就算是死亡也不能让他们低头, 所谓宁肯“站着死也不趴着活”, 大丈夫伫立天地间就是要有这种风流倜傥之“气”。

刚健奋发、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精神, 始终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奋发努力、重建理想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司马迁在《史记》中通过记叙这些仁人志士奋发立功的历史, 展现了这个古老民族的文化灵魂, 并以强化的方式将其中最可宝贵的部分表现出来。《史记》是一幅人物形象的长篇画卷, 也是一部粗疏阔大、气势恢宏的英雄史诗。司马迁以满怀激情的笔墨记述了这些历史人物崇高的品质、奇伟的言行和辉煌的业绩, 并在他们身上寄寓着民族文化精神中最可贵的刚健奋发和人之为人的顽强旺盛的生命力, 李长之:“司马迁终于是有情感的。”“他的这种情感, 又不止是愤懑的, 破坏的而已, 却同时是极为积极, 极为同情, 对于一切美丽的, 则有这极度的热爱, 而不能平淡。”于是他和他的人物都体现了那种《史记》悲剧精神的目的性、坚韧性、超越性、彻底性, 使《史记》悲剧人物多具有英雄性, 既悲且壮。辞旨抑扬, 哀而不伤。这些悲剧作品不只是让人们一洒同情的泪水, 悲悲戚戚, 而是令人扼腕切齿, 催人豪迈进取, 具有振奋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因而, 在整部史记中都激荡着一种崇高悲壮的生命旋律。

参考文献

[1]俞樟华.《史记艺术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2.1

[2]吕培成.《司马迁与屈原和楚辞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9

[3]过长宝.《原士文化及文献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3

[4][汉]司马迁著, 韩兆奇评注.《史记》 (评注本) M.长沙:岳麓书社, 2004.5

[5]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9

[6]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上海:商务印书馆, 2007.7

[7][战国]孟轲著, 张文修编.《孟子》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2

[8]韩兆奇等著.《史记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1

篇4:最新热点人物素材

经过一夜忐忑等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军的中国超级杂交稻今日成功通过亩产900公斤世界纪录大考。这位年过八旬的耄耋老者当日向媒体揭秘了令世界侧目的中国“超级种子”。

2011年9月18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率领的中国农业部超级杂交稻验收专家组,对位于湖南隆回县羊古坳乡雷锋村的107.9亩“Y两优2号”超级稻试验田进行了现场抽签验收。程式华次日公布的验收结果称,这片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达926.6公斤,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攻关大获成功。

在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依赖稻米作为主食的现状下,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一直是各国奋斗的目标。日本、国际水稻研究所都制定过水稻高产育种计划,仅日本曾在4.5分小面积土地上实现亩產800公斤的目标。杂交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始终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无人登临的高峰。

自上世纪以来,由袁隆平领衔的中国科研团队曾先后于1999年、2005年成功攻克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两大世界难关,使中国杂交水稻超高产研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素材分析】回想当年“放卫星”时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虽然是狂热得要抓着头发离开地球,却承载着多少人吃饱肚皮进入共产主义的梦想。然而,在没有科学技术作保障的前提下,那时的想法终是一场梦。如今,我们进入了实实在在的“超级稻”时代,袁隆平不仅有力地回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世纪之问”,而且还把超级稻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素材运用】适用于科学技术、梦想与现实、毅力、贡献、奋斗追求、精神动力等。

2. 屠呦呦

2011年9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写下新篇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生,一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她用“抗疟神药”拯救了千万人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

传奇的锻造者,名叫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世界。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的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的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她还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了《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青蒿素。“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不断对党、对人民有新的奉献。”

【素材分析】假如没有屠呦呦百折不挠的毅力,假如没有屠呦呦默默奉献的信念,假如没有屠呦呦不断创新的精神,便不会出现拯救了成千上万生命的一线药物,也不会填补华人十年未获拉斯克奖的空白。

【素材运用】适用于顽强毅力、心灵宁静、传统与现实、创新、信念、遗产、奉献等话题。

3. 彭斯

22岁的彭斯高中时曾就读广州执信中学,因为成绩优秀,高三时到美国学校交流一年。2008年考入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修读会计专业。

今年,彭斯54岁的母亲陈雪梅因慢性重型肝炎晚期需进行肝移植手术,她等待了两个月,却因器官供源紧缺,命悬一线。刚刚在美国大学毕业的彭斯闻讯后,立即从美国返回广州。因母亲坚决不要自己儿子的肝源,他瞒着母亲签字成为肝源供体,并在活体移植手术中切除自己60%的肝脏,移植入母亲的体内,挽回了母亲的生命。

根据主管医师郭志勇介绍,对于提供肝源的供体,从统计上说有千分之四至千分之七的风险。活体移植手术向来把供体安全摆在首位,而这种风险主要是术后近期的并发症,远期来看影响不大。这次手术切除了供体约60%的肝脏,因为肝脏再生能力强,只需要3个月就可以长回原样。

手术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送给了彭斯一份特别的荣誉证书——“彭斯,鉴于你帅气、勇敢、坚强的表现,已被授予最佳形象大使奖。”

【素材分析】百善孝为先,彭斯捐肝救母弘扬了反哺感恩的孝心,改变了人们对新一代年轻人普遍比较自私的偏见。的确,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美德似乎在渐行渐远,尤其是受几代人宠溺的青年人,很多人考虑的是得到而并非付出。彭斯的言行为此树立了一个榜样,对促进“80后”“90后”反思自己与长辈的关系,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动力,也让日趋冷漠的世道人情增添了一抹暖色,更让许多同龄人明白奉献比索取更令人动容。

【素材运用】适用于孝心、感恩、美德、榜样、坚强、勇敢、奉献、关注等话题。

4. 陈光标

为了响应“9·22中国城市无车日”的活动,江苏黄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在他的公司内举办了一场活动,他不仅亲手砸掉了他的一辆大排量奔驰车,而且还为集团的员工购买了200多辆自行车,提倡大家骑车上班。

当天上午,陈光标的公司内,他亲手遥控操作一台机械手,将一辆还有3年才报废的大排量奔驰轿车给砸了。对于砸车的原因,陈光标解释,这是为了带头倡导低碳绿色出行,因此他还建议,目前的油价应该再提高50%,停车场停车费按每小时10至20元计费,车辆上牌费2.0排量以下10万,2.0排量到3.0排量之间30万,3.0排量到4.0排量之间40万,4.0排量以上50至80万,所得资金用于发展公共交通,以缩小贫富差距。只有这样,才更能鼓励大家“少开车、多骑车”,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砸了车,应该如何上下班呢?陈光标购买了200多辆自行车发放给所有的员工,并亲自骑着自行车带领员工走上街头,宣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大力提倡低碳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为了鼓励员工低碳绿色出行,陈光标当天还现场宣布,只要是自己的员工骑自行车上班,路程在5公里之内,每月补贴300元,10公里之内每月补贴600元。

【素材分析】其实,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方法有许多种。比如,陈光标给员工购置200多辆自行车,提倡大家骑车上班,就是值得称道的方法之一。然而,其砸掉豪车,就显得很不理智,让这次环保行动变了味,走了调。从小处讲,他不是高调环保,而是在高调炫富;从大处讲,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与“资源节约型社会”格格不入。

【素材運用】适用于环保、绿色出行、作秀、浪费、理智、态度、宣泄、消费、生活等话题。

5. 刘翔

韩国大邱田径世锦赛的赛场上再次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在当晚结束的男子110米栏比赛中,古巴名将罗伯斯因犯规被取消金牌,中国飞人刘翔最终取得这一项目的银牌。

2011年走出伤病困扰开始复出的刘翔一站到起跑线,赛场观众席中就爆发出了热烈的加油声。然而,由于在比赛中古巴名将罗伯斯与刘翔发生了一些碰撞,导致刘翔在跨越第九栏和第十栏时失去平衡,最终罗伯斯获得了第一,美国新秀理查德森获得第二,刘翔只名列第三。

不过,戏剧性的一幕很快发生了。赛后中国队第一时间就向组委会提出了申诉,认为罗伯斯有犯规行为,经过裁判组观看录像回放,罗伯斯确实拉了刘翔的手,属于犯规行为,所以取消了罗伯斯的金牌。虽说古巴队提出了反申诉,但是组委会最终还是维持了决定,取消罗伯斯金牌。最终美国选手理查德森以13秒16的成绩获得金牌,刘翔以13秒27的成绩获得银牌。

赛后,刘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天已经非常棒了,跑得还不错,有点遗憾,最后我努力加速,但比赛万千变化,罗伯斯打了我两下,让我失去了平衡,但我不会怪他,这是一场游戏,享受快乐。”刘翔继续说:“每个成功的运动员都不容易,人生道路总是有高有低,要沉着谨慎地去走。”

【素材分析】从体育看人生,用人生喻体育。刘翔富有哲理地说:“人生道路总是有高有低,要沉着谨慎地去走。”这样的胸襟的确可贵。是的,这才是真正的刘翔。一个愈挫愈奋、不怨天尤人的刘翔更值得我们敬佩。

篇5:人物传记作文素材

她从不给老师添麻烦,上课时总是认认真真地听讲。从没听说她跟那位同学发生过矛盾,对周围人也是客客气气、礼礼貌貌的。而下课后,她一般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看她的书,做她的作业,或是有时到草地上走一走。感觉像有一道分界线把周围的喧闹与她相隔。她总是这么不焦不燥,有她在的地方,风景也是说不出的宁静、祥和。

一个月前的军训,我和她封到了一间寝室。经过了一天的训练后,每个人都筋疲力尽,恨不得倒头就睡。快速打开空调、电风扇。“嘎吱、嘎吱……”一阵奇怪的响声传来,仔细一听才发现,这居然是电风扇发出的噪声。因为这么一个小插曲,每个人都开启了抱怨模式,又是说自己一天多么辛苦,又是担心晚上怎么办。而她呢,麻利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整理好自己的床铺。手脚并用攀扶梯,被子一裹倒头睡。只看她用被子蒙住耳朵,面朝墙壁,仿佛根本不存在噪声般沉沉睡去。没听见任何抱怨,而是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个事实,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然,她也有自己擅长的一面。每次上体育课时,大家都不希望跟涵君比,因为会输的很惨。短跑时,对方通常会说:“你等等……”话还没说完,她就已经到达了终点,而对方只能哭笑不得地跑完剩下的路程。她自己却不满足呢!一直烦恼着:如果我再长高点那多好啊,这样就可以在提高一些了。其他项目皆是如此,别人拼尽全力都达不到的成绩,她却能很轻松地拿下。

但这些轻松的背后,都是汗水的积累。她有告诉过我,从小学开始,她就每周开始练习体育,几乎从不间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水滴石穿,铁杵成针,才练就今天这般本领。

篇6:人物传记作文素材

说起“雨果”这一称号,也颇有一番来历:原先大家见他声音洪亮,只要一开口便能压过全班所有的杂音,又鉴于他大大咧咧,喜欢胡说八道,人送雅号——“余狗”,而他对此颇为不满,认为这个称号不够雅,便取此谐音,自改称号为“雨果”。从此之后,再有人叫他“余狗”,他便不再回应了。

当然,说起这位不入流的“雨果”,也颇有一番事迹可以讲叙:有一次,他抱着侥幸心理,违反“班规”,课间躲在教室里吃东西,结果被老师当场抓了“现行”。作为“奖励”,老师让他自行决定奖励方式,结果第二天他带来一张“红票票”,一到课间,他便冲到小卖部,二话不说扛上来整整一箱的雪碧。老师担心班上会引发“班级暴动”,便让他暂且存放在办公室。等到临近期末时,再拿出来分给大家不雨果之大气豪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人不光为人十分大方,在历史方面的知识也十分渊博。他不仅能将那些著名历史人物的事迹倒背如流,还能说出一些不为常人所知的历史小故事。在一次综合课上,他还专门上台为我们介绍了“土木堡之变”的来龙去脉。他的演讲,不但描绘得十分形象具体,而且还精确到了每一个细节。当讲到朝廷斗殴的那一段时,他声情并茂,眉飞色舞,然后越说越激动,最后竟开始“肢体表演”——仿佛在与周围的空气展开一场殊死搏斗,真正是“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最后他下场时,全班都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而他像一位得胜将军,趾高气扬地回到了座位上。

当然,“金无足金,人无完人”,相比起豪爽的气概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他的综合学习成绩就略逊一筹。而且,他那张“伶牙俐齿”的巧嘴,没事总要蹦出两句“惊天地泣鬼神”的话来,因而他也成了老师的“重点栽培对象”。

上一篇:描写兔子的观察日记下一篇:土地用地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