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材料-6-管理制度-01-3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办法

2024-07-28

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材料-6-管理制度-01-3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办法(共3篇)

篇1: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材料-6-管理制度-01-3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办法

***************有限公司 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办法

***************有限公司

2016年2月17日

目 录

总则 职责权限 项目调研 项目审批及立项项目实施 项目监督管理 项目验收 附则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科学有效地管理企业研发项目,规范项目立项管理程序,提高项目管理效率,控制研发风险,实现中长期发展战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要求,并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研发项目是指企业围绕主营业务进行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工作,一般具有创新性、计划性、科学性、持续性等特征。

第三条 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工作应严格立项管理,做到有调研,有立项,有执行,有管理,有监督,有成果,有考核。

第二章 职责权限

第四条 研发项目管理委员会是研发项目的最高管理机构,由总经理、总工程师、技术部经理、生产部经理、各技术股干组成,负责战略规划、研发项目审批、监督研发工作执行、评价及考核工作。

第五条 技术部是研发项目的执行部门,负责研发项目调研、立项申请、项目执行等工作。

第六条 生产部是研发项目的辅助部门,负责配合技术部工作,顺利实现技术成果转化。

第三章 项目调研

第七条 项目调研工作由技术部完成。第八条 项目调研工作应关注的要点:

1.论证该领域技术(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

2.论证该领域技术(产品)的市场动态及发展该领域技术(产品)的技术优势。

3.论证发展该领域技术(产品)的资源条件的可行性。第九条 项目调研的工作成果是项目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应当包含如下内容:

1.项目概况,国内外同类研究情况(包括技术水平); 2.市场需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关键分析;

4.预期目标(要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知识产权申请情况); 5.现有技术的知识产权情况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设想; 6.已有条件分析(包括原有基础、技术力量的投入、科研手段和研究成果的生产或应用去向);

7.实施方案(包括进度安排); 8.项目预算(包括经费来源及用途); 9.预计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及其分工。

第四章 项目审批及立项

第十条 技术部完成项目调研工作后,符合条件的,应当向研发项

目管理委员会提交《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立项申请报告》,由研发项目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批。

第十一条 研发项目管理委员会各成员从各自的知识背景出发,实行背对背评价,面对面集体决策,必要时可外聘专家担任顾问。评价工作应当重点关注如下方面:

1、促进企业发展的必要性;

2、技术的先进性和实效性;

3、技术成果转化的可行性;

4、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第十二条 研发项目管理委员会对研发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后,应当出具书面评价报告,不符合立项条件的,退回技术部,符合立项条件的,出具《批准项目立项报告》,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第五章 项目实施

第十三条 技术部根据研发项目管理委员会出具的《批准项目立项报告》制订项目执行计划,按不同项目成立研发项目工作小组,各研发项目工作小组指定专人负责,组织项目实施工作。

第十四条 项目实施工作应当关注如下内容:

1、项目的工作时间规划及任务进度安排;

2、项目人员分配及工作任务安排;

3、项目执行进度反馈及问题解决;

4、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及上报。

第十五条 研发项目工作小组负责人对小组进行的项目负责,并按月、按季对工作成果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呈报技术部,技术部整理后呈报研发项目管理委员会。

第十六条 公司研究项目委托外单位承担的,应当签订外包合同,约定研究成果的产权归属、研究进度和质量标准等相关内容。

第十七条 企业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研究的,应当签订书面合作研究合同,明确双方投资、分工、权利义务、研究成果产权归属等。

第六章 项目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研发项目管理委员会在项目实施管理的职责有:

1、全程监督、检查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

2、审查项目月度、季度执行报告、项目完成后的总结报告;

3、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验收以及绩效考评;

4、负责对季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意见。第十九条 研发项目工作小组在项目实施中的责任有:

1、严格执行项目计划,完成项目目标任务;

2、保证项目经费专款专用;

3、按项目管理部门的要求如实填报项目完成情况和经费决算以及相关的统计调查表;

4、接受技术研发项目管理委员会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5、及时报告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重大事项;

6、报告项目执行中知识产权管理情况和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第二十条 项目实施中必须建立季度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如遇目标调整、内容更改、项目负责人及场地变更、关键技术方案的变更、不可抗拒的因素等对项目执行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项目工作小组必须及时向研发项目管理委员会报告。

第七章 项目验收

第二十一条 项目完成后,由技术研发项目管理委员会组织验收。第二十二条 项目验收以可行性研究报告约定的内容和确定的考核目标为基本依据,对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水平、应用效果和实施的技术路线、攻克关键技术的方案和效果、知识产权的形成和管理、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经验和教训、经费使用的合理性以及所产生的效果等做出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

第二十三条 项目验收工作按如下程序进行:

1、项目验收工作应在项目计划规定的时间到期半月完成,半月内如不能进行验收的,项目工作小组须向技术项目管理委员会提出延迟验收申请报告;

2、项目工作小组在完成技术研发总结的基础上,向研发项目管理委员会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有关验收资料及数据;

3、研发项目管理委员会审查全部验收资料及有关证明;

4、研发项目管理委员会一个月内批复项目的验收结果; 第二十四条 被验收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通过验收:

1、完成合同书任务不到80%;

2、预定成果未能实现或成果已无科学或实用价值;

3、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

4、擅自修改对合同或计划任务书考核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5、超过合同或计划任务书规定期限二个月以上未完成任务,事先未作说明的。

第二十五条 未能通过验收的项目,其承担单位可在接到通知后15日内提出复查申请,仍不能通过验收的,进行奖惩考核。

第二十六条 项目产生科技成果后,应按规定进行科技成果登记。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公司技术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有限公司

2016年2月17日

篇2: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材料-6-管理制度-01-3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办法

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为贯彻落实公司“用心做事、团结创新”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规范公司科研项目审批程序,加强科研项目的有效实施管理和评估,加速公司新产品的研发及推广应用,落实各级责任制,提高项目管理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所指研发项目含义

本制度所称项目主要是指由公司进行的产品研发,技术开发、改造等的项目。包括技术更新、设备更新、技术引进、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国产化和再开发、新品研制、技术攻关等。

其他对产品、工艺、生产过程、生产方式等的革新活动。

承接或接受上级委派的科研任务。

研发项目管理是指课题从立项论证、组织实施、结题验收等过程的全程管理。其目的是使公司研发项目实行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鼓励公司员工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保证科研计划圆满完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二)

(三)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第四条 第五条 第六条 第七条 第八条 第二章

研发项目的立项管理

项目立项流程(见附录一)

公司研发项目可由公司下达,亦可由公司部门或个人提出。即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技术需求或计划,研发部根据相关要求向相关成员小组下达立项任务;或由公司部门或个人根据公司产品、市场的需求提出对产品、设备、工艺的改进、改造等提出立项。

公司设立研发项目评审小组,评审小组成员由项目涉及的相关专家、技术人员、立项报告负责人及相关领导担任,必要时可外聘。主要负责立项和项目评审工作,并为科技创新活动的推进提供咨询及建议。

评审小组的立项、评审工作遵循科学、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主要由评审小组把关;项目评审的公平、公正性由小组成员集体把关;评审小组及时公布结果,并随时接受反馈意见。

立项发起人根据项目涉及的专业、技能需求,组织相关人员成立项目研发小组。由研发小组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任务书》要求,进行调研和可行性研究,编制《研发项目立项报告》。研发项目立项报告涵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计划,内容应包括:

立项的必要性;

项目的创新性;

(一)(二)

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三)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四)目标与任务的可实现性;

(五)项目实施计划;

(六)项目经费预算的合理性以及项目规模化生产的经济效益预测。

第九条 研发部组织项目评审委员会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任务书》和《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项目进行评审。评审内容主要包括:

(一)审查立项文档是否齐全

(二)项目技术的可行性

(三)项目人财物力等方面的可行性评审

(四)是否存在与其他项目的冲突

(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项目立项评审意见表》。

第十条 研发部向公司总经理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任务书》、《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立项评审意见表》,总经理批准则立项。项目组即时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第三章

研发项目的实施过程管理

第十一条 研发部在项目实施管理中的职责包括:

(一)全程监督、检查项目的执行情况;

(二)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验收以及绩效考评;

(三)审查项目完成后的总结报告和项目经费结算。

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 研发团队在项目实施中的责任包括:

(一)严格执行项目报告要求,完成项目目标任务;

(二)保证项目经费专款专用;

(三)按项目管理部门的要求如实填报项目完成情况和经费结算及相关的统计调查表;

(四)接受研发部对项目执行进度及情况的监督检查;提供每月或协定时间段的《研发项目执行进度表》;

(五)及时报告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重大事项;

(六)报告项目执行中知识产权管理情况和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第十三条 项目执行期内,如遇项目目标、技术方案、方案、项目负责人、不可抗拒因素等对项目执行产生重大影响或确需变更的情况,需及时向研发部报告,书面形式说明原因,经评审、批复后做出合理的调整及变更。

第十四条 在项目跟踪管理过程中,如下情况者,研发部可对研发团队或项目责任人将采取警告、终止项目实施、撤销项目并追回已拨的研发资金等措施。情节严重的,二年内不受理该项目责任人新的项目申请。

(一)无正当理由,不按期汇报或虚报项目执行情况;

(二)因团队自身过错,使项目不能按合同规定实施的;

(三)擅自停止项目实施或变更项目内容的;

(四)项目完成后不按期验收或鉴定的;

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五)截留、挪用、侵占项目经费的。

第四章

项目验收

第十五条 项目完成后,由研发项目小组提交《研发项目验收申请表》,向研发部提出申请,由研发部组织对项目进行验收。

第十六条 项目验收以《科研项目立项报告》约定的内容和确定的考核目标为基本依据,对项目的成果、应用效果、技术路线、攻克的关键技术的方案和效果、知识产权的形成和管理、经费使用的合理性等做出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

第十七条 项目验收工作应在项目执行期到期半月内进行,如逾期不能进行验收的,应向研发部提出延迟验收申请,并书面说明情况。

第十八条 验收项目存在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通过验收:

(一)完成合同书任务不到80%;

(二)预定成果未能实现或成果已无科学或实用价值;

(三)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

(四)擅自修改对合同或计划任务书考核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五)超过合同或计划任务书规定期限二个月以上未完成任务,事先未作说明的。

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第五章

第十九条 制度由公司研发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制度自公司批准颁布之日起施行,修改须由总经理批准。

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篇3: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

(南昌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江西南昌330008)

(Nanchang Third Construction Company,Jiangxi Nanchang 330008)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是反映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窗口,是建筑企业形象的体现。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其他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项目施工水平的高低、施工质量的优劣、文明施工的好差,与项目管理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建筑企业应把项目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施工项目是以项目建设为过程的产出物,过程的起点是投标,终点是保修期满。

1 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1)施工项目管理规划大纲:投标时的技术标书。

(2)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

(3)项目的四项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和成本控制。

(4)项目的八项管理:人力资源、材料、机械设备、技术、资金、合同、信息和现场管理。

(5)项目的组织协调。

(6)项目的竣工验收。

(7)项目的考核评价。

(8)项目的回访保修。

2 施工项目管理的流程

(1)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2)项目中标后,组建项目部管理班子,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部进行项目管理的重要技术经济文件,它具有组织、计划工程中各生产要素的功能,起着指导、协调工程全过程的作用,必须认真编制和贯彻执行。项目经理是现场管理的决策者和指挥者,施工组织设计应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部技术人员参加,结合具体的人、机、材、资金以及现场的具体情况,编制符合工程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条件的变化,科学灵活地调整、完善,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使设计更符合客观实际,更能科学有效地指导施工。

(3)项目开工的所有手续齐全后报经公司审批同意后正式开工。

(4)实施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在施工全过程中按生产要素组织施工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施工部位的劳动力需求,进行劳动力配置时,必须坚持持证上岗,签订劳务合同,下达施工任务,并进行考核、组织培训等。

(2)材料管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场,严把材料质量关,收集出场材料合格证和材质证明,进行材料复试检测,材料进出库必须登记造册,定期盘点,做到账物相符。

(3)机械设备管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施工机械进场,并进行设备的检测和维修保养,提高机械使用效率,降低设备使用成本。

(4)技术管理:在施工全过程实施技术管理,进行图纸会审、技术交流、技术复核、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参与分项分部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各项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技术创新与攻关等。

(5)资金管理:建筑企业的关键在于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核心在财务,财务的重点在资金,所以项目资金的运作与管理,应保证收入、节约支出,防范风险和提高经济效益。

(5)竣工验收:在项目部与监理单位初验和整改的基础上,参加业主组织的竣工验收,整理并移交竣工资料,进行竣工决算和核算,办理移交手续。

(6)回访保修管理:向业主提供优质服务,对交付使用后的工程项目进行回访和维修,听取用户意见,提供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方式,是提高企业信誉的一种重要工作。

3 实施对项目全过程的控制

(1)进度控制:按合同要求工期及现场施工条件,编制施工进度总计划,并分解为月、周施工进度计划,内容包括确定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选择施工方法和组织流水作业、协调各个工种在施工中的搭接和配合、安排劳动力和施工物质的供应、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工期和全部工程的完成时间并组织实施,必要时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确保按期完成项目。

(2)质量控制:根据质量目标,编制质量计划并组织实施,按设计图纸和国家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各项规范对分项分部工程进行质量控制。严格实行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和材料检验检测制度,确保材料质量和工程质量,向业主提交满意的产品。

(3)安全控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定施工安全目标。编制安全保证计划并组织实施和验证,对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进行相应的安全控制,消除隐患,避免和杜绝重大伤亡事故。

(4)成本控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控制制度,进行项目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并实施。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并编制月报表,努力增加收入,节约支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与项目施工相关的几项工作

(1)现场管理:施工现场是体现企业文明形象和管理的一个窗口,其管理应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有序、整洁卫生、不扰民,不损害公众利益。应按公司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统一进行布置,在工地入口处树“七牌二图”:工程概况牌(包括工程规模、性质、用途,发包单位、设计单位、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名称,施工起止年月等);安全纪律牌;防火须知牌;安全无事故计时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牌;环境卫生牌;施工总平面图;项目部组织结构图;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工地大门设公司司标和名称;按照施工总平面图和环境卫生要求,做好硬地坪施工和临时围护设施,设置畅通的排水沟和泥浆沉淀池,确保场地不积水,不积泥浆,保持场容貌整洁,做好各类标识和标志。现场的厕所符合卫生要求,并设有饮水设施。使现场管理达到“环境整洁、纪律严明、物流有序、设备完好”。

(2)合同管理:合同是施工管理的出发点,严格履行合同是企业诚实守信的表现。项目部必须重视合同管理,认真参与合同的订立、变更,认真做好施工中发生的各类变更、增减、改变的签证手续,认真掌握索赔知识,依法进行索赔。还要对合同订立、履行、管理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3)信息管理:项目部应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优化信息结构,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5 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

项目经理根据企业法人代表授权的范围、时间和内容,对施工项目自开工准备至竣工验收实施全过程的全面管理。项目经理应具有相应施工项目管理能力、经验和业绩,具有承担施工项目管理的专业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法规知识,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企业应对项目经理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企业应同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经理的职责、权利和利益。

总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项目经理及其管理班子认真按设计施工图纸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规范,精心组织,精心施工,认真做好人力资源、材料、机械设备、技术、资金的生产要素管理和文明施工,严格做好进度、质量、安全环境和成本控制,按合同要求向用户提供满意的工程,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孙继德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编委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上一篇:商学院学年学生下一篇:教师如何写教育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