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思想教育:方法与原则-- 一种基于社会工作介入视角的教育方法

2024-07-18

青年学生思想教育:方法与原则-- 一种基于社会工作介入视角的教育方法(精选8篇)

篇1:青年学生思想教育:方法与原则-- 一种基于社会工作介入视角的教育方法

青年学生思想教育:方法与原则-- 一种基于社会工作介入视角的教育方法

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结合大学生的群体特点,用社会工作的介入视角探讨青年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策略和原则.

作 者:钟一彪 ZHONG Yi-biao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275刊 名: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COLLEGE OF YOUNG CADRES年,卷(期):19(2)分类号:C913.5关键词:学生工作 社会工作 介入

篇2:青年学生思想教育:方法与原则-- 一种基于社会工作介入视角的教育方法

摘要;

关键词:传统教育原则 方法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青年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对当代青年的历史传统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由于过去长时间的政治运动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摧残和“反传统”教育,把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置于与传统隔绝的状态,这种消极影响至今还在一些人的思想深处留有“阴景”.同时,刚刚恢复的传统教育,虽然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好的作法和经验,但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社会性传统教育机制和系统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相对于其他教育来说,传统教育在总体上还存在着薄弱现象.为此,作者在总结、借鉴国内外传统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就当前我国青年传统教育的指导原则和一些可行性方法,谈一点意见和建议.

一、对当代青年实施传统教育的主要原则

(一)传统教育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相结合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对青年实施传统教育,必须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只有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才能保证传统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够帮助青年人明辨是非,区分出传统文化的优劣精糟.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传统教育就势必陷入盲目,甚至误入歧途.但是,四项基本原则是在我们的国情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脱离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四项基本原则就会失去贯彻和坚持的深厚土壤.所以,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与传统教育既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也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二)扎根于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相结合

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广大青年中坚持和发展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仅不能忘了民族的“种”,断了民族的“根”,而且还要在吸收运用中更加民族化.从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看,越是民族的才真正是属于世界的.扎根于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我们在实施传统教育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1)批判与断承的关系,剔除封建糟粕,吸取民主精华;(2)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超越;(3)本族文化与外族文化的关系,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基础,积极吸收消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使其融汇于中华文化之中;(4)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去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为发展现代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以上关系处理好了,就可以使我们的传统教育具有更大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同时,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的命运和未来延续问题也找到了比较圆满的答案.

(三)坚持“大传统”教育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所谓“大传统”概念应该这样理解:从纵向观察,它不仅包括“从孔夫子到孙中山”,①,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也包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在中国现当代所形成的革命传统和作风;从横向上观察,它不仅包括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也包括墨、道、法、释等诸子百家的传统思想;不仅包括传统哲学、伦理、宗教,也包括传统教育、科技、文学、艺术、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作为现实的教育活动,必须首先树立“大传统”观念,把在中国历史上所形成并延续下来的所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都要系统地整理、挖掘出来,让当代青年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从中吸取全面的营养.然后在全面兼顾的基础上突出两个重点教育:

重点之一是儒家传统伦理思想教育.深厚悠远、包罗宏富的儒家伦理思想,主导了漫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浸润和滋养了二千多年的华夏文明,代表了东方传统伦理精神的特殊方向与价值取向.儒家伦理文化关于社会、人生与家庭的道德范畴与修养方法的许多思想,经加工改造后对当代青年卓有教益.

重点之二是革命传统教育.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包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公而忘私的雷锋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压倒一切敌人和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生活和革命事业的`的前途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严守纪律、自我牺牲、顾全大局、勤俭节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德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反映了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光荣历史,闪烁着时代的光辉,“至今仍然是我们保持革命本色、拒腐防变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可靠思想屏障.特别是在无数革命先烈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荡气回肠,感人涕下,永远是我们学习、敬仰的楷模.”②

传统教育是我们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出发点和基础,不从大传统观念出发去考虑问题,很容易使传统教育因缺乏立体感而显得支离破碎.如果过份强调大传统教育而忽视突出重点,就会使传统教育因不得要领而流于空泛.两个重点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意义,在大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就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能将青年传统教育引向深入,进一步强化效果.

以上三大原则是我们当前在实施青年传统教育工作中应当时时把握的指导思想.除此之外,由于传统教育属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领域,还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原则,如教育与青年特点相结合的原则;社会教育与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等.把这些一般性原则运用到青年传统教育领域,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二、对当代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主要方法

加强当代青年传统教育的任务十分明确,指导原则亦已拟定,那么,教育效果就直接取决于我们在施教活动中采用何种相应方法、方式和手段.毛泽东曾形象地把工作任务比作过河,把方法比作桥或船指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③正确的方法来源于社会实践.在传统教育的方法、方式上,理论界和全国各地以至于国外都在精神文明的建设的实践中,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为本文的总结归纳提供了现实的素材.

(一)寓传统教育于社会文化建设之中

社会文化建设所形成的文化环境与舆论导向,对青年接受传统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当务之急的是政府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构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与借鉴外来文化的消化吸收机制,确定共享的文化传统认同及其时代价值系统.明确提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并把它推向社会,成为人们的一种行为判断标准,从面形成繁荣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这方面,新加坡政府近年来向国民提出的“五大共同价值观”④的作法,值得借鉴.要加快建设文化市场体系和市场运作规范,建立必要的宣传、整理、奖惩、调控、保护等综合性传统文化的运行机制.出版界有计划地组织力量系统挖掘、整理、撰写、出版正面引导传统文化的书籍和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的读物;影视、戏剧界要改变重“宫廷戏”的作法,把能够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历史人物、故事,经过提练、加工和艺术包装,不间断地推向文化市场,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愉快地鉴赏文艺作品的同时,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陶冶,达到传统教育目的;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整顿和管理好文化市场,大力支持、奖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和介绍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严禁那些充满色情、暴力、凶杀、迷信等不健康书刊、音像制品流传社会,毒害青年;全社会都要注重对各地历史文物、古迹、纪念馆、博物馆的精心保存、维护和开发,搞好定点德育基地的建设,定期组织青少年参观游览,再现它的宝贵价值.

(二)寓传统教育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

大、中、小学校是集中培养未来人才的场所.我国各级学校总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对青少年学生“德”的培养是第一位的.我们理解这个“德”的培养基础和发展方向应该是:在灌输、培养、训练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再融入现代道德意识,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青少年身上得到继承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化,为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以学校这个专门场所对学生施加传统美德教育和影响,具有其他任何场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培养目标体系,明确地把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各科教学计划之中,渗透于各科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之中,使传统美德教育与其他各项教育互相交织,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在学校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方式很多,比如开设专门的传统美德课或知识讲座;举办弘扬传统美德的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采劝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走出校园建立德育基地,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情,请当地的老将军、老八路到校内作革命传统报告;强调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和日常训练,实行严格管理和操行评定等.

这些作法总的来说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事实证明也是有效的.但问题在于寓传统教育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这个重要方法及要求,在一些教育管理者思想上还没引起真正的重视,没有形成广泛的自觉意识,致使一些很好的传统教育形式成了应景、应时之作而流于形式主义.这些活动的开展还缺乏系统性、目的性和创新性,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学生往往是迫于压力被动参与,使教育效果无形中受到抵消.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教育有机地融合到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充分发挥出学校在传统教育中的优势,还有待于施教者进一步的努力和探讨。

(三)寓传统教育于大型群众性的教育活动中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大型群众性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吸引青年职工和学生参加其中,经受锻炼和陶冶,迅速提高思想觉悟水平,是新形势下加强青年传统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这种活动的最大特点是主题鲜明,有严密的组织程序和措施.形式新鲜活泼,强调青年人自觉自愿地参与.

近年来,国家机关的有关部委和部分省市在青年中提出并尝试开展了此类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比如,由团中央、国家教委联合推出的、从1993年开始启动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活动;上海市从1982年起在广大青年中开展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从1994年始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的“五心”教育活动.⑤所谓“五心”,内容是“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这项活动开展后,立即得到全市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热烈响应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五心”教育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强烈的震撼和广泛的共鸣,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及时回应了时代的呼唤.这种教育的突出优点是把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机地衔接起来,找到一条崭新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道德教育途径.事实证明,“五心”教育的效果是明显的,这种方法的运用是成功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四)寓传统教育于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各地传承时总是带着浓郁的地方乡土特色.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在历史上曾有许多地方被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积淀着丰富而又有个性的文化遗产.各地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吸收利用本地先贤们创造的文化成果,注入时代内容,加以更新提高,用以鼓舞、激励和教育当地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为地方性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直接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这方面,我们发现湖南省岳阳市的一些作法⑥值得借鉴和推广:全面修葺文物古迹和名胜景点,开辟民族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园地;继承民间优秀传统习俗,开展独具匠心的文化娱乐活动;锤炼历代先贤和革命前辈的思想精粹,铸造富有时代气息的城市精神;挖掘从古至今的地方传说和史实,酿造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这些作法系统而具体,切实可行,把它移植过来,用以加强青年传统教育,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好路子.

有鉴于此,我们建议今后各地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时,应充分挖掘利用具有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样做不仅会强化青年传统教育的效果,而且还会使精神文明建设因独具地方特色而充满无限生机.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499页.

②迟浩田:《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城》.《人民日报》1995年8月10日.

③《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25页.

④“五大共同价值观”的内容: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助,尊重个人.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上述内容是经过新加坡大众认真反复讨论,并经国会批准颁布实行的.这五大共同价值观渗透了东方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对新加坡本土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⑤《(五心〉教育》(见光明日报》1994年6月12日.

篇3:青年学生思想教育:方法与原则-- 一种基于社会工作介入视角的教育方法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

1.爱国热情高涨,缺乏国情深入认识。当代大学生被称为“改革开放新生代”。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改革开放成果的享受者。在国家民族危急关头,大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会内化为自身行动。但是当代大学生们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的同时,面对改革开放过程中暴露出的社会问题,他们往往显得不够包容,不懂得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困难,久而久之,他们便会对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产生怀疑。大学生之所以产生上述问题,归根结底是他们的思想意识割断了历史、脱离了国情。 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势在必行。

2.肩负社会责任,更为追求个人价值。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期望在国家日益强大中获得个人发展,实现个人价值。而在担当社会责任和实现个人价值之间,后者更加能成为大学生学习发展的动力。只有在学习中获得理论支持,在实践中赢得情感体验,深刻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内心形成真正的社会责任感。

3.认同主流价值观,厌倦传统思想引领模式。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思想引领模式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网络阵地目前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大学生释放压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充分运用好网络平台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尤其重要。大学生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立场和信仰容易受到外来思想的冲击和引导。在众繁复杂的信息浪潮中,思想引领工作者要正视大学生的成长规律,积极搭建大学生交流平台,在网络上引导大学生运用理性思维甄别信息,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运用正确观念进行社会观察和社会实践,切实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 使思想引领工作具有时代性、实效性和创造性。

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引领有效路径的哲学依据

深刻理解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有效途径的理论依据,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纵观中国哲学发展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知行关系问题的探讨始终是中国哲学认识论探讨的主题。形成了行先于知,由行致知;知之明也,因知进行;以行验知,以行证知;行并进,相资为用等观点,从而使“知行观”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别具特色的问题之一。知和行是相互区别的,但又是相互统一的,在对立统一中知行相互作用, 而且知行的相互作用过程是循环不断的过程,知行并进的过程也就是人的认识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强调切实地践履躬行,只有两者不断地相互作用,让理论知识不断得到实践的检验,才能完成转识成智的飞跃。

2.毛泽东的实践观。毛泽东在借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总结了认识的基本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递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在现实生活中,意识可能正确反映了实践,也可能错误反映了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理论是否具有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促使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外,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体现出知识的力量,才能进一步完善自己所学的知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依托,以社会为舞台的系统工程。大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是实践的发起者、组织者和执行者, 是践行所有实践因素的主体。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 可以引导学生真正了解国情、民情和社情,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指导实践,再由实践经验丰富他们的认知,从而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过程。

3.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实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引领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引领工作的内容和目标起到价值引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马克思说:“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也就是说,让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人的全面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和不断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遵循了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青年观的生动实践,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青年人成长、 成才的重要环节。

三、思想引领的实践路径

1.丰富国情教育新内涵,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发生深刻变化,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大学生对当前的社会思潮缺乏理性甄别。部分大学生认为社会理想可望而不可即,而个人的生活才是最实惠的,因而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命运。从本质上看,这些大学生对于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缺乏正确等的认识,对于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感缺乏认识。只有让大学生真正走进基层,走进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让他们在情感上靠近群众,思想上贴近群众,行动上帮助群众,真正做到在实践中了解国家政策,了解民情社情, 他们的责任感才能被唤醒,使命感才能被激发。因此, 如何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题显得尤为重要。各高校应在做好社会实践活动宣传的同时,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服务基层、服务弱势群体的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意识和观念,培育自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因此,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交流工作非常重要。在总结交流经验过程中,高校教师要对大学生提出的社会现象从历史的角度加以剖析、 阐释,并从时代的高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愿景,进一步明确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的信念。

2.开辟体验社会新路径,实现个人与社会理想的统一。“知”即知识和认识事物的能力,是思考力的集中体现;“行”即行动,是行动力的集中体现。“知”承载了社会观察和思考的深度,“行”落实了社会参与和实践的广度。只有实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将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实现个人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广大学生在事件中不仅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而且在实践中丰富了才识,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提升了综合素质。

3.开创教育新模式,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教育新模式是相对于传统教育模式而言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新模式都将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产生重要影响。 当代大学生身处新媒体时代,看微博、刷微信成为很多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上的思想交锋、话题讨论都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创教育新模式,对于凝聚当代大学生有着一定的意义。如何结合社会实践的契机,充分运用新媒体的力量,实现高校与社会的良好互动?

不同媒体在思想引领过程中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社会实践活动而言,我们需要媒体从中挖掘新闻的亮点,在服务大学生和服务社会中做好沟通桥梁作用。例如: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会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前,召集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将公布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择优推荐的项目名单。这些项目主要实践者是大学生,服务对象是不同的社会群体,老百姓可以从媒体途径得知具体的服务内容,有意向参与共同实践的中学生、社会工作志愿者可与活动主办高校取得联系,加入到服务社会的行列。这将促进高校、社会的良好互动,在互动中帮助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而在项目运营过程中,新媒体的充分运用将给大家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为有序指导项目提供有效载体。大学生们在互动中根据评论适时调整实践内容,丰富内涵,从而形成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新媒体留下的丰富的文字、影像资料, 为后期进一步分析总结工作提供材料支撑。

总之,社会实践是实现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有效载体和重要路径。在构建思想引领格局中,引导学生把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正确看待国家、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学生把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结合起来,统一到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上来。

摘要:当代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引起了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是高校开展思想引领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这有着深厚的理论依据。要想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丰富国情教育新内涵,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开辟体验社会新路径,实现个人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开创教育新模式,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社会实践,思想引领,路径

参考文献

[1]崔乃鑫.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和教育对策[J].德育论坛,2010,(5).

[2]吴彦宁,杨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6).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297.

篇4:青年学生思想教育:方法与原则-- 一种基于社会工作介入视角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原则;方法;孝心教育

一、实施原则

在实施孝心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坚持自主发展、操作性强、三位一体、主体生成、多元激励的五原则,以活动为抓手,逐步让学生在认知上知道感恩、在情感上更亲近父母、在行为上积极尽孝,培养孩子的孝心习惯。下面谈谈前三个原则。

1.自主发展原则

贯彻育人理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为目标,让孩子在活动过程中自我教育、自我调整,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2.操作性強原则

根据学校、班级实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有利于教师、家长将孝心教育生活化、日常化,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孝心品质和良好的孝心习惯。

3.三位一体原则

改变教育各行其是,对孩子教育未形成活力,出现天鹅、梭子鱼和虾拉船的尴尬局面,导致学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随意、社会教育无力的现状。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形成合力,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二、实施方法与途径

课题组紧紧围绕孝心教育的“三个维度”:在家庭尽孝心,做孝顺儿女;在学校献关心,做尊师学生;在社会献爱心,做孝老小公民。结合小学生各年段认知特点,利用班队课、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孝心认知教育,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孝老情感。通过建立家校联系、在常规训练中强化实践,从而形成知情意行的有效统一。

1.利用班会课召开主题班会

我们课题组在明确孝心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孝心教育的内容,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地开展孝心主题班会。比如,在学生明确孝心要求之后,开展“孝父母,献爱心”“学会和父母交流”等亲近、互动型主题活动,采用以教育为主导,了解学生对父母的了解,包括对他们理解的深度、感情、态度以及在心中的位置等,进而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引导,让学生了解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2.孝心教育渗透到品德及其他学科

科任教师利用本学科教材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孝心教育。在语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进行渗透,结合《我的一家人》《家人的爱》《我为家人添欢乐》等的内容延伸到课题研究上来。在课堂中渗透孝心教育要注意把握“四性”,即渗透准备注意针对性,渗透过程注意自然性,渗透方法注意灵活性,渗透效果注意持续性。

3.社会实践调查

我们在班级开展如下活动:

(1)调查父母的一年收入和劳动时间。让学生充分了解家长挣钱的不易和劳动的艰辛,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2)调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一星期的生活作息时间安排,了解他们以前的工作与生活情况。以提高学生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自觉性以及通过他们促使父辈尊敬老人、赡养老人。

我校学生多是三峡库区移民随迁子女,家长受教育的水平较低,多数学生家长外出务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婆婆代养,这种隔代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对子女教育的偏离,只求孩子学业有成而舍弃其他而不顾。过分的关爱呵护,反而养成了许多孩子“衣来伸手”“食来张口”“唯我为尊”“目中无人”的性格,这种家庭教育的偏离,必然影响学校教育的成效,也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义。在班级里建立“孝心教育家校联系卡”制度。具体做法是每月一次由班主任负责填写孝心教育的具体内容以及详细要求,由家长配合学校督促引导孩子完成并及时做出评价。由班级专人负责回收,然后交课题组成员统计。

4.教育合力,实践强化

分段对学生提出在家、在校的具体要求。在常规训练中,每月安排孝敬方面的主题,进行集中训练,要求学生做到。在过程中,做到有指导,有督促,有交流,有检查,有记录,并将这些内容放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定期评选孝敬之星,予以表彰。

篇5:青年学生思想教育:方法与原则-- 一种基于社会工作介入视角的教育方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市场化时期,劳动力流动加快,中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阶层位序。在此背景下,尽管高等教育能够增加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存量,但当教育的生产功能差别不大的时候,就业政策的变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剥夺大学毕业生通过自身努力快速实现人生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顽疾。

大学生就业作为教育结果公平的重要表征,是教育公平发展的基本命题。瑞典教育学家托尔斯顿·胡森曾指出,要实现教育结果公平,就要保证所有人都具有学业成功的机会,即强调教育机会均等性。教育与各种资本密不可分,本文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概念出发,将“人力资本为核心”还是“以社会资本为核心”作为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的制定提出合理化的参考建议。

2 概念界定

2.1 人力资本

根据舒尔茨和麦卡德尔的相关研究,本文中的人力资本指在就业过程中,根植于大学生自身的知识、技能、培训、教育经历、实践能力等,衡量大学生的职业生存和发展能力。值得说明的是,目前关于人力资本量化指标体系尚未构建出较为清晰的框架,指标较为宽泛,随意性也较大。

2.2 社会资本

本文以个体为中心,以社会关系网络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内涵,强调其可持续性。作为一种科学范式,研究在宽泛的社会结构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3 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3.1 人力资本投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机制

20世纪50年代以来,功能主义学派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实现年轻一代的社会化。通过教育提升个体人力资本优势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肯定,教育使学生获得技术要求较高的职业技能,从而在社会选拔过程中实现平等的就业竞争机会,促进社会公平,甚至成为预测职业成功的最重要的人力资本要素。

个体人力资本的培养主要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中完成。首先,从家庭教育投资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本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庭前期的教育投入对基础人力资本的养成产生效用。这种教育成果在就业这一结点的合法转换难以利用一个模型简单陈述出来。但值得肯定的是,家庭教育资源的差异性会导致学生人力资本存量的个体性差异,通过投资使得阶层优势得以传递,而人力资本差异进一步影响个体职业规划能力。其次,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讲,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学校能否超越家庭,对教育效果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引起学术界广泛争议。学校是个人技能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为所有学生提供发展个人心智技能的机会,提高个体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值得说明的是,教育资源的区域不均等化可能导致学生的人力资本存量产生群体性差异。

3.2 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结果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来,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强调自致资源对个人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人力资本作为自致资源的重要内涵,对大学生就业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内外学者倾向于通过测度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来印证人力资本对于就业的影响,并提出在教育收益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存量甚至可能成为就业市场二元分割局面的主要影响因素。

人力资本作为教育成果的重要表征,对就业的正向影响曾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同,以人格特质为重要表征的人力资本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就业成功率产生显著影响,是实现大学生职业地位垂直流动的重要因素,有利于缩小社会不平等。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社会资本的介入,家庭的阶级背景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产生明显的正向作用,家庭背景越好,大学生毕业时就业概率和起薪就可能会越高。于是,人力资本的作用效果引起一定的质疑,甚至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

3.3 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有学者指出,不同形式的人力资本对就业成功率和就业质量的影响不同。就业质量的测度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个维度展开,相关研究的焦点围绕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具有效用展开:首先,薪酬水平可以作为教育的产出,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通过起薪水平影响就业的质量;其次,人力资本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4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教育促进社会阶层流动上的使命受制于当今的社会阶层分化,阶层差异成为教育公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背景下,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先赋资源,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就业的十字路口,个体行为嵌入到社会关系网络中,竞争压力为社会资本的运作提供了一定空间。然而,家庭背景的多元性使得社会资本的“质”和“量”存在广泛差异,社会资本对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效果难以达成广泛一致性。

4.1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正向影响

作为一种推动就业的重要社会能量,社会资本对大学生个人就业效率能够产生积极影响,是社会流动的新起点。首先,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能使大学生的就业信息渠道更为通畅,改善就业机制的运作效率,弥补信息不充分导致的时效性问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实现多元化就业;其次,社会资本为部分学生提供了某种情感支持或者情感保障,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提高就业信心,降低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焦虑心理;再次,充裕的社会资本能够通过对网络关键人实施影响,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现实支持,提高就业质量,进而实现就业期望值,即社会资本增强个体行动的效果,成为推动大学生就业的正面力量。

4.2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负向影响

首先,差序格局理论强调关系的血缘性,以家庭为重要门槛的社会关系具有较强的排他性,限制了他人进入公平竞争的领域,甚至可能导致教育在就业场域的失灵现象;其次,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资本存量存在社会等级之分,容易造成“权力崇拜”或“关系崇拜”的现象,形成对社会资本的极端盲目性,对积极就业产生无意识的消极心理;再次,社会资本的不平均分配具有一定的历史积累性,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使得高质量就业的难度系数逐渐增高,遂使得部分资本短缺的大学生对“就业难”过度肯定,将就业期望与现实努力的断层完全归咎于社会资本存量的差异,降低就业过程的社会公平感和积极能动性。

5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是否具有边界模糊性

近年来,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相关研究中,争议的焦点是:在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过程中,两种资本“孰轻孰重”,即哪种资本形式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通过对人力资本的培养,形成对个体优势发展的独占性,研究中依然不乏有学者得出人力资本的影响更为显著的结论。如胡永远提出,对毕业生初始工资影响最大的是大学生的非社会资本因素,尤其是人力资本因素。

其次,随着高等教育的去精英化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在削弱,个体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难以完整解释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参差不齐,以家庭为重要单位的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逐渐凸显。

再次,从就业的实际运行机制来看,两者的互补性也得到部分国内外学者的证实。具体地,社会资本理论尽管站在更高的层面来审视大学生的就业状态,但是又难以脱离人力资本来把握个体特性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本成为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重要桥梁,两者共同作用下对大学生就业产生正向影响。

综上所述,一方面,相关定性研究多以教育公平理论为支撑阐释两种资本的运作机理,但是由于研究的切入点不同使得结论存在广泛差异;另一方面,相关定量研究中,由于一次性调研搜集到的数据存在连续性问题,且指标体系的构建存在维度差异,使得两种资本效用的大小、方向等方面的可比性较弱,难以形成一致性结论。

在笔者看来,以人力资本为条件,研究社会资本与就业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到底哪种资本发生作用取决于两个鲜明的特点——大学生的个体特质与家庭背景。首先,人力资本存量较强的学生,个体特质能够在就业过程中形成核心竞争力,通过优化就业质量提高就业满意度,社会资本的效用空间被大大弱化。其次,人力资本存量较弱的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不平衡性为社会资本的运作提供了一定空间。但是原生家庭背景使得社会网络资源具有阶层性,再加上就业的地域性差异,使得社会资本的效用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总之,就业机制具有鲜明的个体化特点,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既可能互相竞争和争夺空间,形成此消彼长的关系,又可能在一次就业过程中同时发生作用,相互成为就业途径的重要补充,从就业结果来看,两者的效用大小难以严格区分,具有一定的边际模糊性。

6 结论

6.1 人力资本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基石,能保障适度的竞争优势

教育具有增强人力资本的功能,可以促进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自致因素对社会流动的作用逐渐被肯定,而受教育成为获得自致因素的最好途径。人力资本作为自致因素的主要表现,成为个体跨越社会阶层间隔的重要助推力。

通过对劳动力资源的持续作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优良的学习成绩、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健康的就业心理,进而提升个体的配置能力,实现个体职业地位的提高,改善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追求教育质量也是现代社会关于教育公平的重要诉求,鉴于此,从学校角度来讲,通过深化教学改革,积累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提高人力资本结构的匹配度,才能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的真正价值。

6.2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具有边界模糊性

教育具有社会化的功能,但是由于个人能力、家庭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在就业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个人教育成就的差别化。目前,人力资本或者社会资本的单一要素难以清晰解读大学生的就业过程和就业结果,且家庭教育投资可以通过资本的代际兑换形成人力资本,使得大学生就业影响机理的研究更为复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场域既相互争夺空间,又相互补充。鉴于就业的个体化差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孰轻孰重难以考量,其效用难以严格划分,具有边界模糊性。

6.3 教育的绝对公平难以实现,应提高合理社会资本的运作空间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与社会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自1999年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质量就业难度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门槛不断升高。在此背景下,社会资本的运作可能会强化社会阶层固化现象,挫伤家庭或者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影响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就业心理。

但是,消除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并非要完全摒弃社会资本,实现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的“完全平均主义”。家庭地位优势下的社会资本作为相对稀缺资源,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空间,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提供异质性程度较高的就业信息,并对就业结果产生质性影响,其运作是一种现实选择。因此,不能过度强化社会资本的负面效果,“父辈就业”一词带有一定的偏颇性,应该在一定空间内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效果。

篇6:青年学生思想教育:方法与原则-- 一种基于社会工作介入视角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入学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5—0184—03

大学生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奠基工程,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也是整个高等教育的起始点和基础点,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关系到一所高校学风与校风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入学教育对于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入学教育的效果如何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一、妥善安排好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

所谓入学教育是指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及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活动。入学教育是大学生迈进大学的第一堂课,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关系到学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未来的发展,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大学生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对新生给予及时科学的学习和生活指导,使他们尽快地熟悉、适应大学生活,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开启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良好开端,为成长、成才、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1、妥善安排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不少学校将新生教育的时间放在开学后的一周,这是一种对新生入学教育的误解。其实,当新生接到学校寄发的录取通知书以后,他们就已经是本校的一名成员了,因而新生入学教育就应该从他们收到录取通知书开始。而且,在这一环节就开展入学教育,由于有父母等家庭成员的配合,往往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一时期的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和形式同入学后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应有所不同,且不同的学校可以结合本学校的特色,设计专门适用于这一特殊阶段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比如,学校可以在寄送高考录取通知书时夹寄一封信并布置一份作业,信的内容除学校对新生的祝贺和介绍学校、学院及专业的基本情况外,还要告诉他们大学生活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大学生活需要毅力,大学生活要对得起家长。为了让新生有一种紧迫感,可以让他们演算一道形象的数学题,计算未来四年里的有效学习时间,想一想四个365天中,剔除各类节假日,平均每天12小时吃饭、睡觉等,剩余的有效时间,通过这种形式,让他们打消那种不负责任的观点:即“中学是拼出来的,大学是混出来的”。信和作业开学后最好由班主任组织点评,对于做得优秀的学生应该进行适当奖励。

2、精心设计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上,什么可以讲,什么不能讲,什么不适合讲,应该遵循教学规律,照顾新生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例如太专业的讲座或者有争议的学术话题就不适合放在新生入学教育中。不同的教育内容,有不同的教育形式,有的适合大型讲座,有的适合小型交流,有的适合参与式游戏;在教育者方面,有的适合聘请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老学者言传身教,有的适合邀请本校毕业的成功人士现身说法,有的适合选派高年级优秀毕业生。学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对此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新生入学时,学校环境、接待师生的精神风貌的第一印象对新生都非常重要。因此,校园内的标语、出版物等在内容上要体现本校的特色和文化传统,能够鼓舞人和激励人;负责接待的师生应该举止文明、言谈得体、接待热情,使新生入学后就有家的归属感。

3、将学生家长列入新生入学教育的群体。传统的观点认为,新生入学教育就是教育学生,这不完全正确。学校的教育再好,如果得不到家长的配合支持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寄送通知书的时候,学校就应该随附一份邀请家长陪同学生来校的信函。开学后,有些教育内容应该组织家长和学生一块参加,让家长明白大学的本质、本校的特色、大学学习的特点、大学生活的特点以及各专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让家长熟悉本校的一些管理办法,督促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根据我们的观察,很多家长在学生触犯学校规定后,来到学校求情,就是因为不了解学校的各种规定,没有配合学校约束好子女,而子女一旦犯错误,尚不清楚为何犯错误。

4、扎实做好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在进行大学生入学教育时,要注意选派一些有经验、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新生辅导员,选任一些高年级学生配合辅导员开展工作,建立充满了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班委会和团支部。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应该在新生入学前,对新生尤其是困难学生有一定的比较深入细致的了解。大学生入学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关系到学生未来四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高校的长远生存和发展,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这一工作,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

二、结合实际把握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基本原则

要做好大学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应注意妥善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积极引导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大学生入学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相信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要给他们适当的自由空间,允许他们有自由发挥的余地,管理者既要做好引导者,又要当好监督者。当然,积极引导不是放任自流,特别是刚入学就给新生太多的自由与随便,往往会在他们心理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将大学理解为随心所欲、随意而行的场所。因此,在积极引导的同时,不能放弃加强管理,特别是当新生群体中出现违纪甚至违法事件以后,应该严格批评教育,使新生从一入学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行為习惯。

2、个别指导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新生入学教育要多以集体教育为主,通过多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活动,凝聚学生思想,消除各种困惑。同时,对于个别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要加以重视,尤其是那些来自农村、家庭生活困难或个性突出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及时给予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对他们的疑虑与困难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从而使他们能够尽快放下包袱,跟上集体活动的节奏。

3、正面激励与及时疏导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展大学生入学教育时,应该侧重正面激励,将人性、社会中光明的一面展示给新生,充分调动青年人固有的生活与学习的激情,并将这种激情化作强大的行为动力。但是,新生入学教育不是喊口号,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注意细枝末节。要深入到新生群体中去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发自内心的需求,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不安全隐患,努力做到具体学生具体分析,多指导,多启发,把激励与疏导有机结合起来。

4、以情动人和实际关心帮助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人学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精神,要把教育转化为对学生的热爱、真诚、关心、尊重、理解,这会使新生入学教育收到意想不到

的效果。要对新生的生活、思想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深入宿舍了解他们的苦恼,共同探讨他们关心的问题,及时、热情地解决他们入学后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与问题。要通过教育与情感的沟通和教师自身行为、人格力量的影响,凝聚新生的情感,使他们尽快地摆脱初离家乡的陌生感,尽快熟悉集体和同学,激发起对校园新生活的渴望与认同感。

5、强化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以群体式教育为主,使新生思想得到启迪、心理得到调适、行为受到约束,这本身就是对教育的强化。在这种强化式的教育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活动中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功能。强化教育与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熏陶、感染和鼓舞,使我们的教育目标转化为新同学内在的动力,激发起行为实践的自觉。也只有当外在的强化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时候。入学教育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三、积极探索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要使大学生人学教育收到实效,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要把新生入学教育纳入对学生工作的考核范畴。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不只是入学一段时间的事务性工作,更是关系学生一生成长的工作,因此,应从根本上强化入学教育工作队伍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同时,制定和完善新生入学教育量化评估标准,建立一系列激励、评估、监督制度,并将其作为各院系学生工作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提高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充分调动主管部门和相关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把“三全”教育融入大学生入学教育中。高校要把“三全”教育贯穿于新生入学教育的全过程,所谓“三全”教育,一是“全员”教育,即所有教职工都是教育人员,都应共同参与。二是“全方位”教育,学校的方方面面都与新生入学教育息息相关。三是“全过程”教育,将新生进校后过程都视为入学教育,最终形成“人人都抓入学教育,事事与入学教育有关”的新生入学教育的大环境,为大学生顺利度过大学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3、与时俱进,创新新生入学教育新载体。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可使长期处于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如在活动中体现的团队意识,可以强化大学生集体荣誉和团结精神,克服其注重自我的狭隘的思想意识。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能有效地将各种管理思想、管理意识注入到学生活动中,培养他们自觉参与意识和自觉接受教育的能动性。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指出:“处于伟大变革时代,我们最需要创造力和创造精神。”高校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社团在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校园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如今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潮对大学校园进行严重侵蚀的环境下,要积极主动地占领入学教育的校园文化阵地,并不断创新,为广大学生提供高雅、健康、多样的精神食粮。

此外,大学生人学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不同的内容,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概括起来有:

1、集中教育法。集中教育法最常用的是开大会,作报告,一般由学校领导主讲。这种方式听者众多,教育面广,内容全面,声势浩大,普遍性的问题能一举解决。一个班、几个班、一个专业、几个专业都可集中进行。但如果专业复杂,在作报告时,就既要注意共性,也要注意个性,尽量照顾各个方面。同时,还要抓住突出问题,在讲深讲透的同时,又要抓紧时间,不要拖泥带水,漫无边际,做到适可而止,最好一至两小时解决问题。

2、专题讲座法。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为集中解决一两个突出问题,或在某部分学生中贯彻某项精神,以采用专题讲座的方法为宜。专题讲座可以由学校领导主讲,也可以由有关部门领导或某老师主讲。讲座内容一定要集中,有针对性,一步一个脚印,起到说了就做,要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3、个别谈话法。个别谈话就是个别教育,这是针对新生各自矛盾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用交心谈心的方法,解决不同矛盾的一种教育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情况,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好,学习困难较少,而有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感到吃力;有的学生社会交际广。活动能力强,而有的学生少与人来往,缺乏社会经历;有的学生骄傲自满,争强好胜,而有的学生则忍辱自卑,胆小怕事等等。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新生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选择不同的环境,抓住不同的时机,运用不同的口气进行个别谈话,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逐个解决问题。个别谈话法一般是由班主任、辅导员进行,科任老师可视情况参与。

4、典型引路法。典型有好、坏之分,坏的典型可以做反面教员起到借鉴的作用。这里讲的典型是指好的典型,先进的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先进的典型教育学生,就能指引学生走正道。先进典型有外地的,有本地的,也有学生中的,只要符合自身的情况,或适宜作为解决问题的范例,都可以采用。具体做法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以由教育者对学生讲述;也可以由教育者启发引导学生自学、访问;还可以由学生自己现身说法,向同学们介绍经验。当然,教师和管理者在作报告或找学生谈话时能运用具体生动的典型例子,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广泛宣传法。为使入学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作报告、搞讲座、找谈话等方式外,还应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宣传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比如,出墙报、贴标语、放广播、开晚会等,做到让学生处处耳闻目见,深入人心。

6、心理咨询与辅导法。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有关教师要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对咨询者的心理、行为施加影响,使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以增强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防患于未然,这对于刚刚离开家庭的学生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作用。

篇7:青年学生思想教育:方法与原则-- 一种基于社会工作介入视角的教育方法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思想观点、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自律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高职教育作为培育高技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我国高职院校乃至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电脑、手机等高科技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一方面信息传播的方式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大学生面临的价值观、舆论的信息量及困惑呈现出了逐步增加的趋势。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根据以往的研究表明,在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目标定位偏差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一线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这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它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但是在现实中许多学校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混为一谈,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部分学校在实际工作中未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前目标和长远目标进行规划,常常以日常管理,如学校秩序的维护等,当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对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引导。

(二)缺乏针对性

教学方式落后,导致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是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相关工作者要达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既要注意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还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思想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的细节问题。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仍然沿用着传统的工作方式,眉毛胡子一把抓,注重“面”上教育,忽视“点”上工程,仅注重参与数量,忽视了教育效果,未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与个体性进行分析。

(三)文化环境滞后

学校文化环境是隐性课程的重要部分,好的学校文化能够于无声处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习惯,丰富学生的认识。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轻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倾向。首先,学校人文景观、文化设施和内涵发展严重滞后于学校硬件设施的发展。其次,精神文明建设滞后,高职院校文化底蕴严重缺乏,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精心设计的学校文化及育人氛围。再者,学生活动缺乏理论型、学术型社团,娱乐型社团成为主要的文化活动,人文素质教育未达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对策

针对上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笔者从与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接触最为广泛的辅导员的视角出发,力图从辅导员工作的视角找寻解决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对策。

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他们应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从辅导员工作特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完善辅导员机制

辅导员作为最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职院校首先应该构建良好的辅导员机制,完善辅导员工作目标。

(二)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针对性、差异性的问题,辅导员应该注重学生思想的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和选择机会,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参与、教育、管理,实现多样化的成长,力争百花齐放。

(三)发挥优秀班干的作用

榜样的力量、同辈群体的作用对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辅导员首先应该挑选出优秀的班干,以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优异的学习成绩、较强的组织能力、为同学服务的标准选择优秀班干。而后借助班干的力量,打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具有良好班风的集体,营造不断向上发展的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小集体,这样的集体能够激励集体中的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在无形之中,学生的学习、人际交往、人文素养都会因此得到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亚娟.基于辅导员视角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以景德镇高专为例[D].江西农业大学,2014.

篇8:青年学生思想教育:方法与原则-- 一种基于社会工作介入视角的教育方法

【摘 要】在社会的发展之下,家庭空巢化成为社会发展趋势,空巢老人家庭比例不断上升,空巢老人如何养老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是能够有效缓解空巢老人孤独困境,提升对空巢老人的服务水平,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对相关概念进行厘清基础上分析了城镇空巢老人孤独困境的特点,并提出了有效缓解城镇空巢老人孤独困境的策略与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工介入;空巢老人;孤独困境

一、空巢老人的概念

在我国空巢老人一般是是指60岁以上且不与儿女一起居住的老年人。造成“空巢”的原因可能有三种,一是子女离家出去求学或者直接在外地工作,因此老人独居在家中;二是可能是孤身的老人,一直没有子女,因此缺少照顾;三则是可能早年丧子,子女已经去世,导致老人到了晚年没有了子女成为了空巢老人。空巢老人还可以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老夫妇两人一起居住,彼此照顾,另一种则是只剩下一位老人独居。

二、城镇社区空巢老人孤独困境的主要特点

(一)面临孤独困境的老人数量上呈现普遍化大众化倾向

通过对黑龙江省某社区进行调研,在873名老人中,目前472位老人长期独居,约占整个老人群体60%以上。即便是在城镇,老人们虽然不用担心生活问题,可儿女长期不在身边,或者一年探望一次双亲的情况,使得老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中国传统思想的天伦之乐是老人们最为看重的,许多老人表示,都希望自己在晚年时候能儿女满堂,其乐融融的围在他身边,这是从伦理上,老人一生的价值追求,这和西方相比是有不同的。

(二)少子老龄化加重空巢化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介绍说,我国正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老年人口由年均增加311万人发展到年均800万人。吴玉韶说,伴随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也大幅增加。同时,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家长进入老年,我国已开始进入少子老龄化的新阶段。据介绍,目前我国城市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空巢和类空巢家庭也达到48.9%。在黑龙江省等东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滞后,家庭中儿女离家去外地的情况更为普遍,这种情况也更加严重。

(三)身体多病加重感情孤独化

身体疾病的出现会在老人身上转为心理疾病。老年人到了晚年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身体状况下滑是正常现象,如果老年人在身体机能不好的状况下能得到儿女们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支持,会比其他的老年人更为健康。空巢老人孤独症状得不到有效改善的情况下,再加之身体多病,老人顾影自怜会加重老年人的心理疾病,心态失衡等。疾病的加重使得本身就有的空巢老人孤独症雪上加霜,危机值得我们重视,所以,在社会工作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给老人身体状况方面的关注也是同时进行的,好的身体状况无疑会有利于老人心里问题的解决。

(四)错误观念引导下解决难度加大

对老人不利的观念以及由此而影响到老人的观念使得空巢老人的解决难度不断升级。当前在经济蓬勃发展的沿海城镇,部分老人们一到老年,自身的价值认同感和年轻时发生巨大反差,从而自我认知出现偏差,认为老人无用,老人是累赘,老年人没有可以利用和交换的价值,外界社会对老年人的歧视和不尊重也加重了空巢老人的精神负担,本来已经很难解决的空巢孤独问题雪上加霜。

(五)孤独困境出现的反复化和顽固化

孤独的心理状态一旦形成病灶,就会在人脑中形成应激反应,一旦进入孤独前兆,就会反复发作,习惯性心理出现问题,这在心理医学中是一个常见的难题。轻则会情绪消沉,烦躁不安,严重的话会使人陷入抑郁症,心理病变。

三、社工介入视角下有效环境城镇空巢老人孤独困境的策略与方法

(一)社工介入的角色定位

面对空巢老人的孤独困境,社工介入者应该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工作者和老人儿女的角色,之间应该是互相转换的,就要对老人既投入耐心真诚和感情,又辅以科学的方法,看似简单,却也是最考验工作者职业素养的一环。

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助人自助,是以利他主义为原则,以科学的方法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者在角色方面可以是直接角色和间接角色、在对空巢老人服务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多的就是直接角色和间接角色。直接服务于这些特别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在老人生活照料方面,是直接的照顾者。在医疗保健方面,是直接的关爱者和间接的照顾者。给他们提供医疗保健常识、健康指导、紧急救援监护等。在精神健康方面,是直接间接的支持角色。能给空巢老人在精神健康方面给与支持,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帮助老人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心理状态,遇到老人因为个人、社会、家庭等原因而心理产生压抑失落孤僻等心理问题时候,能及时给与帮助调节,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积极介入站在优势视角和危机视角的角度,利用科学的社会工作方法给与帮助和疏导,社会工作者在解决老人孤独困境的过程中,角色应该是根据老人的困境和需求而不断改变的,不是固定不变,在老人居家养老有保障的基本情况下,城镇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其实不是主要问题,而即使经济条件可观,老人们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的孤独困境却是普遍存在的,经济富足可在一定程度上环节孤独的境况,但却不能根本改变,如果没有社会工作者的介入,进行帮助和调节引导,那么孤独的困境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这不是我们研究者所想看到的。角色的定位要适时而变,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助人自助的本质。

(二)社工介入的策略与方法

1.做好对老人孤独困境状况的研判与评估。

要通过表象来观察判断老人的孤独状况,还应通过其他的方面去仔细判别,或者发现老人潜在的孤独因素,从而及时纠正。一旦发生孤独的状况,便不易解决。老人由于和社工在年龄和生理各方面差异较大,不易透露出真实想法,那么孤独是需要看出来的吗,事实上,孤独需要透过眼神,观察家庭,及其个人生活状态,听其谈话等多种手段了解到的,在平时就要善于总结观察,再及时发现他们的困境的时候,就要合理开展工作了,对待已经各方面都符合的严重孤独者,就要重点工作,对于具有潜在因子的孤独者,应及时给予支持,化解掉。

2.掌握疏导老人情绪的技巧。

处于孤独困境中的空巢老人的情绪是十分不稳定的,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暴躁、冷漠、孤僻等不良情绪。面对老人们的不良情绪,要及时加以引导和疏导。首先是要稳定情绪,继而控制,先抚平这些情绪的出现,一旦情绪恶劣,会引发一些意想不到的极端现象出现,因此合理得处理危机能够及时缓解案主非常态的情绪,如果不能及时的处理,可能会造成危机的恶化并造成二次伤害。平息情绪,是有技巧的,转移注意力,就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技巧,

其次应该及时做思想工作。逐步把握谈话技巧,使得他能够认同社工在为他好,并且让他看到事情好的一面,先稳定住再说下一步,这就要社会工作者能经验丰富的,及时发现不稳定情绪的出现,继而在情绪发生的初期,就使得熄灭在萌芽状态中,避免情绪恶化,造成的难以挽救的结果。社工应当及时得对危机事件进行合理的解决,如果没有及时为空巢老人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路径,而采取非理智的应对措施,就会引发许多后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3.要坚持个别化对待原则。

每个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都不可能完全一样,对其他老人有效的工作方法,对另外老人不一定适用,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情况不同,在基本的科学规律的引导下,就要利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灵活运用和实事求是是一个可以协调的工作原则,这对社会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个别化对待的过程中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在遵守社会工作伦理的基础上,选择更为实际的方式进行工作对待。

4.运用优势视角等社工专业理论指导社工介入实践。

在社会工作理论方面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优势视角理论,是个案社会工作的的重要理论,普及面和应用面是无比广泛的。优势也就是老人们所具备的各种资源和有利条件。不但指代自身的优势,也包括周围身边的优势。优势视角的应用面广是有原因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实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即便是处在困境中的老人,由于他们深陷困境当中,遮挡了他们的视线,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使其把所有精力都注意到了困境上面,放大了困难,也就往往发现不到自己的优势资源,从而稍有别人的否定就极度否定自己,或者陷入痛苦的泥潭中。那么优势视角下的工作者其实就是要发现案主老人的优点,和优势条件,帮助他全面认清自己,帮助案主自己能够勇敢站起来,走出困境。该视角强调了一个人所具备的主观能动性和可以改变现状的潜力,其开发案主的潜能,这潜能也是未被案主发现的,从而提高其抗逆力,提升困境者的潜能,激发能力,实现超越自我的目的。

在利用专业老年人理论的时候,要根据这些成熟的理论贯穿到服务中去,例如社会交换论和社会连续理论在老年人服务中的运用,社会交换论强调要让老年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可以有值得交换的价值满足其精神需求。在社会连续理论中,最好让老年人继续从事其年轻时候的爱好和社会角色,保持角色的连续性,避免突然脱离其原有角色而产生的不适应性。那么在以下的对几位空巢老人案例中这些理论都有运用到,因为之所以社会工作能解决这些问题,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所决定的。

空巢老人社工介入是在空巢老人领域开展的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服务方法应用于那些特殊状态的老人身上。具体而言,空巢老人的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门知识与技术于空巢老人,协助解决个人经济或精神的、家庭的等种种困扰,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系,使其身心健康,生活稳定,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取得良好晚年生活,加快空巢老人社会工作进展的步伐,更好地适应经济快速发展所造成留下的后遗症,缓和家庭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对于建设和谐社区、建设和谐社会至关重要。社会工作者应逐步明确工作重点、工作目的并逐步完善工作方法和技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危机的模式,从而更好得处理和解决空巢老人孤独困境事件,为老年人安度健康快乐的晚年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徐永祥,张明锁.社区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陈增荣.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策划案[J].经济师,2010,12.

上一篇:学习经验交流会演讲稿素材下一篇:开展党性教育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