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自由诗歌

2024-07-06

守望自由诗歌(通用13篇)

篇1:守望自由诗歌

总是渴求着自由,

希望前走不再回头。

还记得那个渡口,你向我挥手,祝福我的远走。

我曾问你为什么不去追求,你只是笑着摇头。

从小生活的大山,成了你一辈子的厮守,也不曾有过渴求。

我们从小,便是朋友,你对我说过,要迎着太阳微笑。

那时候的快乐追求,随着岁月流逝已随风远走。

半山腰上的那条溪流,顺着山沟往下走。

滴溅在碎石上的声音,却像从前那般清幽,那是我们共同有过的自由。

不知你是否想起过那个有秋千的深秋,我们一同摇摆快乐的时候。

留在记忆里的蝴蝶,也许早已飞走,但如今已不能重复着昨天。

山里的朝阳很美,山里的落晖可醉?

还记得夕阳西下的村口,映衬在你脸上的笑容,在分离的那一刻滞留。

今天我的远走,去寻找广阔的自由。

你选择留守,守望青山的执着。

你说你只属于这里,我知道你的忧愁,你有太多的原由。

没办法追求心底渴求的自由,但我希望你能在山里遨游。

朋友,分离的时候共同唱起的那首山歌,有我的执著和你的忧愁。

没办法一起出去走走,也许会让你记在心头。

舍不得放开握紧你的手,带着你的无奈和我的乡愁。

登上那只木船,驶向山外,驶向一直渴求的自由。

也许多年以后,你我都已白头。

闯荡之后的孤翁会找寻昔日的挚友。

朋友,你一定还在留守你曾遗失的自由。

篇2:守望自由诗歌

沿着傍晚天空残留的那抹血色,将生命的长度一截为二,如果说先前十八年的时光是一种现实中无奈的漂泊,那么现在,以及以后,大段的生命里,该是对爱与自由的一种思想上的守望。

花开四季的繁荣,叶落秋冬的苍凉,琐碎了回忆中那一大片明媚的阳光,我淘在世俗里寻找一些与我生命生息相关的一些东西。

脚下是贫瘠的大地,头上是污浊的天空,视野里一片荒芜,颓废的空气里孕育出一些最前卫的元素。我杵在几千年江河横流的大地上,想象着这样一个深入人心的观念何时才能被完全摒弃?那些禁锢下的人类文明何时才能得到真正的释放和解脱?

风与影纠缠的日子里,告别了十八岁,我们仍然拥有大片的青春,仍旧不安于平凡,渴望自由飞翔的感觉,渴望爱与被爱的幸福,喜欢用干净的文字描述个性的阳光,喜欢在黄昏中回想一天的琐碎,讨厌被误解,希望得到理解和包容。

徐志摩笔下的自由,弥漫了整个世界,像他一样的追逐者。海子心中的爱,让幸福的闪电带给了一群孩童,在荒原上彷徨的陌生人。于是,几个年代,一群半大的孩子,在存亡之间守望着整个世纪的文明。

城市的浮华背后,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的呼吸。宁静的角落里,我用笔勾勒出一个孤独的生存者。潦草的.视线里,藏着怎样的幸福?干涩的眼角一次偶尔的湿润,竟让我留恋那么久。

世界在坍塌,生命在荒芜,我们都在寻找,那些远古传下来的东西,埋在五千年的尘埃,和岁月与历史一起变迁。

寒冷的风,微弱的呼吸里,有一种倔强的力量,让我看清了梦驶去的方向,在一片只属于爱于自由的天空下,我们背着一群人蔑视的目光,难过了哭,高兴了小,幸福地成长。

于是,不安的现实里,我不再努力奔跑,不再渴望大众的幸福。只单单背上三五千汉字,守望属于我的那一片爱和自由。

然后,它们玩耍,我长大。

篇3:浅谈李白诗歌的不羁与自由

一、李白诗歌创作的个人境遇与背景分析

李白诗歌的创作与李白的人生经历不能分开。家庭与社会环境对李白产生政治抱负的思想影响极大。李白出生于一个富有而家学渊博的家庭, 自幼学习辞赋, 吸取了诸子百家的精华。盛唐时的一片盛世景象与进取的精神, 使李白胸怀大志, 热衷于仕途。早年入世为官的思想非常强烈。诗歌大都是描写祖国山色, 表达自己豪情壮志, 如《大鹏赋》、《渡荆门送别》、《宿巫山下》等, 同时也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友人, 并写有脍炙人口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歌。然而, 事与愿违, 尽管有着满腔的抱负, 但李白总未能在政治站场上立足。入京后, 李白始终没被唐玄宗重用, 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 安禄山叛乱时, 李白受牵连, 被判处流放夜郎 (今贵州省境内) , 中途遇赦放还。《行路难》即作于被迫离开长安时, 感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政治上的不得志, 又使得李白只有纵情于山水, 在游山访仙中疗伤, 看似已经看破世态炎凉, 不再关心政治的他, 实将这种抱负深埋心中, 融入诗句里, 进而使得李白的诗歌狂放不羁, 不受约束。痛饮狂歌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伤。这在他的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为突出。诗中写了梦游的景象, 以梦游的方式抒写仕途梦幻的破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更是道出了诗人的愤慨之情, 诗人从梦幻中清醒, 表达出对权贵的蔑视和现实不公的愤怒。以寄山水之意表达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与渴望, 想要在山水中去放纵, 将政治上受约束, 不得施展, 受压抑, 不得倾诉的感伤, 于游山玩水中, 于诗歌中, 于酒醉中寻找自由。

二、李白诗歌的创作风格与手法运用分析

李白的出生与经历, 注定使得他的诗歌有着不羁与自由的风格。如何将这一风格发挥到极致, 成为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这还与李诗中常运用的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 一泻千里、活泼明朗的语言, 灵活的句式、一咏三叹的节奏, 强烈的抒情色彩等手法不能分开。如在《蜀道难》中, 李白就运用了许多新奇的比喻、夸张的手法。“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将在社会上行走, 官场上施展的难度与上青天相比较, 比上青天更难, 抒写出了作者当时的艰难。在《长相思》中有“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的诗句, 其中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 写出了一个有着满腔抱负的人, 难以施展才华的艰难人生。李白的《将进酒》, 语带夸张, 起兴、比喻的手法展现出一幅壮丽的景象, 有跌宕起伏之势、舒卷往复的咏叹味。另外像“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功名富贵若长在, 汗水也应西北流”“苍梧山崩湘水绝, 竹上之泪乃可灭”等诗句里都使用了夸张和暗喻等手法。

三、李白诗歌创作的突出特征与创作结构分析

李白对自由精神的表达尤其喜用跌宕起伏的古体诗形式来抒发, 其结构, 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 空无依傍, 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如诗歌《行路难》中, 作者为更好的抒发内心情怀, 诗句起伏跌宕, 情感随着诗句变换, 错落有致的句式, 不受传统格调的限制, 自由的抒发情感。诗歌的前四句写朋友对李白深厚的友情, 不惜设酒摆宴为李白送行, 无不为李白的怀才不遇感到惋惜。而即使一人也要喝上几杯酒的李白, 将桌上的杯子举着又放下, 筷子拿着又搁下, 内心郁闷, 感情激荡变化。接着四句, 李白巧妙地运用典故, 笔锋一转, 写出了世道艰难, 但依旧勉励自己不要放弃, 表达了诗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一样, 受到统治者重用。诗歌最后变换节奏, 用短促的诗句, 直抒胸臆, 再述人生道路艰险。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气势磅礴的诗句结尾, 表达要为理想奋斗到底的执着情感。整首诗歌句式有舒缓, 有急促, 很好地表达了诗人真实的情感, 抒写了诗人的怀才不遇、理想抱负, 将诗歌自由、不羁的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结语 :本文仅对诗人李白诗歌特征的一方面做了分析, 主要通过诗人的身世、诗中手法的运用来分析诗人诗歌自由、不羁的风格。李白诗歌中的自由精神体现在他的纵情于山水、心雄万夫不媚权贵的高傲姿态, 体现于诗歌跌宕起伏的节奏和不和谐音律效果的创作手法, 夸张的想象和比喻等, 多方面建构了李白诗歌的自由。

摘要: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一生都渴望得到君主的重用, 施展自己的抱负。他满腔热忱, 一心要有所作为但时时遭排挤和打击。仕途的不得意使得李白纵情于山水、纵情于诗歌, 放荡不羁的性格, 想要摆脱束缚的心态在诗人的诗歌中表现出自由主义的精神, 诗句的跌宕起伏、比喻、夸张等手法的运用尽显诗人浪漫的诗风。

篇4:与诗歌深情守望

【关键词】诗歌;阿苏

在那里,遥望祖辈的足迹、探寻远古的历史、感受云朵的呼吸、踏响母语的歌谣。心中有着落日情结的阿苏是孤独的,忧郁的。馥郁的山花,久远的念唱,寂寞的蒿草,以及早已黯淡的城墙上那些遥远的往事在阿苏的笔端尽显深沉与厚重,凄美与唯美。

品读阿苏的诗,不仅能够感受到灵魂的孤单和悲凉,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尊严与荣耀。

远行的人们面露霜色/怀揣一把故土/以及黄金的种子/向着滴血的夕阳靠近/迟缓的车轮,怎么也走不出/一声声绵长的呼喊

(节选自《向西》)

最后的牛车走在落日的边缘/辙印深刻/辚辚之声如祖辈的泪光/直抵我的内心//凉风吹走落日/我看见亲人围在远徙的牛车之侧/抚轭恸哭

(节选自《逝去的牛车》)

而牛录就在这儿/在满是草木气味的地方/眼看着日头西斜/自然而然就想起过去的年月/和丢下我们的先人/和睡在土堆里的/正红旗章京

(节选自《牛录》)

在牛录/远徙者畅饮母语的碎片/畅饮麦穗的光芒/当夜色袭来,鸟声寂然/族人第三千九百个生殖的秘密/向着星星敞开

(节选自《扎坤古萨:万录眷顾的风土》)

这时候,有一种疼痛一下一下地/叩响我的骨头/它来自两百多年前那次空前绝后的/生死壮别

(节选自《去了趟盛京》)

这一天,四千个族人/忍痛离去/哭声归于一抔故土//远行的人们,把两手放在心窝/让整个家园在这里停留/向西,向西!

(节选自《农历四月十八》)

有谁知道,在早已黯淡的城墙上/哪一粒尘土/是它留给我的母语的碎片 (节选自《与城墙如此接近》)

阿苏是一位有着民族认同感的诗人,在他的文字中都寄托着对民族历史的追问,和对民族精神的探寻。诗句中蕴含着诗人在追念和遥想中感受二百多年前族人迤逦西行时的那种忧伤与悲凉,隐忍与悲壮,他以苍凉的文字抗拒着不可挽救的消亡,表达了诗人对祖辈的尊崇和对故乡的眷恋。表现乡愁的诗自古有之,而阿苏的诗却有其独到之处,“这时候,有一种疼痛一下一下地/叩响我的骨头/它来自两百多年前那次空前绝后的/生死壮别 ”“我们的眼睛/看着脚下的田地/再看看年牛录深处的事情/就流了泪”“而在迷离的泪眼中/向西的兵阵/渐行渐远/辚辚之声碾碎了沉重的漠北/悠长的辙印啊/一直把空旷带向天边”这几句语言凝重深沉,感情细腻真挚,写尽孤独与绝望,苍凉与悲戚,蓄积着深厚浓重的感伤,令人伤痛不已,因而分外的幽怨凄丽,《向西》《口述史:我们的祖辈》《农历四月十八》正是这种感情的真切宣泄。

而在此时,我想象一簇簇/沙枣花/以遗忘的速度/扑向灯盏上的牛录/它让我承受了措手不及的疼痛/让我从白日梦里无法抽身

(节选自《沙枣花开》)

在托博,我走进日落里/听见谁家的牛犊/在不动声色的栅栏杆下哞哞叫唤/这声音的鞭子/一寸一寸抽痛了我的神经

(节选自《托博,托博》)

一骑飞马的绝尘/一卷残破的史册/卡伦啊!最后的戍卒从残垣上/走了下来,一张硬弓/泄露了/谁的悲凉

(节选自《察布查尔》)

以伊犁河岸的沙枣花为例/我们的祖辈/带着一生的疼痛/在口口相传的大地上/兀自流芳

(节选自《口述史:我们的祖辈》)

小路朝东,流水朝西/风,提着蓝色的月光匆匆赶来/用微弱的力量/把广大的麦苗从睡梦中吹醒/此时,我清晰地听到田野的床榻之上/响起轻微的呻吟

(节选自《最初的雁鸣回响在辽远的天上》)

卡伦飘摇,像被迫的铁骑绝尘而去/一次次踩痛了/我的内心

(节选自《最后的卡伦》)

谁在飞鸟和鱼之间暗自落泪/谁把经年的渔船/泊在日渐浑浊的水边

(节选自《雅其纳:一片疼痛的水声》)

乌珠牛录、果尔每芒坎、托博/这一连串沉重的地名/在母语的谣曲里/被忧郁的歌手一遍遍唱出//而珍珠般散落的泪滴/在辽远的旷野/飘然灼亮

(节选自《空旷》)

种种“疼痛”“叩响”诗人的“骨头”,“措手不及的疼痛”使诗人“无法抽身”,“田野的床榻之上”响起“轻微的呻吟”,“谁在飞鸟和鱼之间暗自落泪”,“卡伦飘摇”“一次次踩痛了我的内心”将诗人内心深处孤寂感伤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对乡土的挚爱,对历史的尊崇,对未来的忧患弥漫于字里行间,言语深处隐含着诗人内心永远挥之不去的苍凉和忧伤,他以换位移情,及间接烘托的手法,使其产生一种错位的凄美。他不仅对民族的历史与未来给予了极大关注,而且对人生和社会现实也具有深刻而独到的认识。

而在迷离的泪眼中/向西的兵阵/渐行渐远/辚辚之声碾碎了沉重的漠北/悠长的辙印啊/一直把空旷带向天边

(节选自《西迁部落》组诗)

这是我第二次去了趟沈阳/因为那里是/我的根之所在啊/当我和家庙迎面相遇的刹那间/内心深处一阵阵/风生水起

(节选自《盛京诗稿》组诗)

当暮色降临/一条小路卧躺在长满芨芨草的野地里/起伏不定/就像赶车人随手挥起的一道鞭影/沿途,沙砾滚烫/竟把我噙满泪水的眼睛灼烫

(节选自《察布查尔天空下》组诗)

组诗在阿苏的诗中呈现出语言宽博,气势遒劲,沉稳含蓄的艺术特色,其节奏感、力量感和立体感弥漫其间,符合诗歌“诗之妙道,神采为上”的境界,让人感到笔笔存圆润、笔笔有厚度,久久沉浸在诗人情势绵长的宽博情怀里。整组诗不仅彰显出“诗歌是心灵的表现,诗歌是精神的抚慰”这一永恒的美学主张,也彰显出诗人承转契合的娴熟。

在他的笔下,落日、古道、卡伦、弓箭、篝火,萨满、神矛、刀梯、神鼓、铜镜,牛车、麦穗、炊烟,椒蒿、芦苇、沙枣花、东布尔琴等意象纷纷走进了他的诗行,这些意象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意蕴在景象中,景象在意蕴中,情在景中渲染,景在情中升华,无一不浸透着浓郁的民族感情和地域特色,意象的宽博与情感的宽博成就了阿苏诗歌语言的宽博和诗意的宽博。正如阿苏的自白:“我的精神世界中根深蒂固的东西,是在泥土、田园和乡土人情中浸泡的,无论我走到什么地方,这种质朴的乡村底色都不会改变。”它们使得阿苏固执地守望在察布查尔那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渲染忧伤,表达孤独,正如诗人在《作为锡伯人》中所说“守望家园,其实是一种享受”。

新疆著名诗人沈苇这样评论阿苏的诗:“阿苏是一位深深植根于民间的诗人,抒情主体与锡伯文化、察布查尔县牛录的结合形成了他诗歌的特点,也彰显了写作的底蕴和力度。阿苏的诗是同时向内、向外的,从个人视角眺望世界的辽阔与变幻,并保有一种敬畏和谦卑。他是一位朴实、率性、有根基的诗人。其诗中的悠长句式、歌咏色彩和通灵感,如同萨满歌的遥远回音,有时又融入了摇滚般的现代元素。”

在察布查尔的天空下,阿苏不知疲倦地吟唱着西迁路上的悲欢、踏歌起舞的萨满、落日边缘的牛录、云朵之上的浑都科、春天深处的沙枣花;吟诵着伊犁河谷的家园,虽有几分孤独,也有几分悲壮,但他的心灵却获得了自由的驰骋和舒张,他在自己的文字世界里,毫不犹豫地守护着心中所爱,因为诗歌在阿苏心里,与家园一样,是一种高贵的存在。

一路行走,一路吟唱。

篇5:守望,漫步云端诗歌

1.

九月,亦然冬

湘水,意冷

天边

斜阳落

2,

指尖,残韵嗅

楚风原上

吹过

年白首

3,

幼稚或啰嗦

自作多情

眼泪

篇6:守望孤独诗歌

有位诗人曾说过:

“孤独若不是由于内向,

便往往是由于卓绝。

太美丽的人感情容易孤独,

太优秀的人心灵容易孤独。”

我不内向不卓绝不美丽不优秀,

可是,

我却孤独着。

无论是独处寂静的居室里,

还是跻身于喧嚣的人群中,

或者行走在繁华的街市上,

我都会感觉到一种深深的孤独。

孤独如影随行,

孤独无处不在。

一天天,

一年年,

就这样静静地细细品尝着

这份与生俱来的孤独。

孤独时,

心灵中许多埋藏已久的思绪

会突然复活:

无尽的回忆、

无尽的思念、

无尽的伤痛、

无尽的悲愤……

全都一涌而上。

只有在孤独中,

灵魂才可以净化;

也只有在孤独中,

才能窥视到自己的内心。

孤独的最高境界莫过于

在孤独中创造,

多一份孤独的快乐;

少一份无为的浪费,

让生命的分分秒秒不至于虚度。

在孤独中拥有了自己的.乐趣,

你就会觉得你一点也不孤独,

于是你就会明白,

真正拥有孤独的人

是世界上最幸福的

孤独是一种无可奈何的、

无助的情感体验。

孤独是一种超然尘世之上的心境,

是远离俗世的浮华,

是自己寻找到的一片精神家园。

孤独也是一种守望。

当过去的早已经过去,

而心底对未来仍充满美好的期盼时,

篇7:花田守望爱情诗歌

花田与你也拂动

这不明的香,不知是你还是花的飘絮

我迷糊着,可我也不必清晰

因为你与那花是无界限的相容

你张开的手,鼓动的笑如花般迷人

安静的你当是花仙

我迷恋花仙的美,像蜂迷恋这花田

我踌躇着、徘徊着、忐忑着

是否要在你耳边轻轻告知:

我最爱你

可只有英雄才与仙子同国

你是安静的花仙,而我是卑微的凡人

凝视你时也不能抚心的言语

接近你时也不能静心的微笑

爱?我拿什么在你面前表述?

算了吧

我还是作这花田的守望者吧

守望是寂寞的过程

只望能在最美的夕阳看最美的你

在最美的地方守望我最爱的人

篇8:守望自由诗歌

古典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中的一道美味大餐, 它能让学生感悟古典情怀, 提升审美意识和能力, 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可我们的学生却偏偏惧怕古典诗歌鉴赏, 一提到诗歌鉴赏, 他们大部分人都是直摇头, 问其原因, 回答读不懂, 或是不喜欢、没意思, 距离自己生活太远。总之古典诗歌鉴赏就是一道难题, 困扰着学生。那么, 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呢?我在教学高二《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教材第二板块“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时, 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我选择了第一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决定借助这首千古传诵的爱情诗来激发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兴趣。

一、导入

张九龄位居宰相, 是盛唐时期的重要作家, 《唐诗鉴赏辞典》中除了《感遇诗》外仅选其几首作品, 而此诗地位最高, 同时这首情诗常常被人们引用借以传情达意。中学生对爱情特别感兴趣, 回避爱情作品不可能也不科学, 只能进行合理科学的引导,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欣赏美好动人的爱情。于是在导入时利用情诗本身的艺术性和学生的心理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果然学生的兴趣立刻大增。

二、鉴赏诗歌

进入读诗赏诗环节, 我告诉学生:你们用心品味这首情诗, 用你认为合适的方式反复朗读, 看看能读出什么, 读懂多少是多少, 注意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来感悟诗歌。学生没有了做题的压力和畏惧抵触情绪, 轻松愉快地品读起来, 有的学生还模仿古人摇头晃脑呢。

5到8分钟后, 自由交流。我发现学生的状态跟以前完全不同, 很多学生都流露出似乎胸有成竹跃跃欲试的神情。我心底里暗暗高兴, 没有点名, 我鼓励他们自己站起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高阳洋环顾了周围同学后勇敢地站出来了, 他赏析的是第一联“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他说:“遥望, 在平静的海上, 一轮圆月悄然挂在夜空。柔和的光, 普洒着大地。远在天涯的你, 是否也能感受到这柔和的月光和我那无限的思念。”

我评价道:“你可真有眼光啊, 一上来就抓住了这首诗的名句。”他很兴奋。

蒋燕萍主动站起, 她鉴赏的是第四联“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月光如此美丽, 却不能捧一把赠给远人, 只得回去睡觉, 在梦中期待佳期的到来。景的美与自己此时的心境截然相反, 强烈的反差更体现了诗人心中的悲凉伤感的情怀。诗人期待在梦中能有相见的时刻, 可见诗人对远人的无限思念的款款深情。”

我欣喜地评价道:“你也非常有眼光啊, 选择了律诗中抒情意味最浓厚的尾联, 而且把景与情结合起来理解感受, 品出了诗人的深情。”她很开心。

徐成在我评价完后立刻站起来, 他赏析的是一二两联:“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一轮明月从海平面上升起, 天各一方的我们似乎都在遥望那皎洁的月亮。多么希望那是你的脸啊, 我能看到你那灿烂的笑容。可恨那远隔天涯的夜晚, 将我们离得好远好远。整晚我的心里都只装着你, 我知道你那边盛满着的也是我与你的爱情的甘露。我明白月亮的升起代表着我与你的分离又多了一天, 但同时也代表我又多爱你一天。爱你一万年, 爱你经得起考验……”

“爱你一万年, 爱你经得起考验……”徐成是唱出来的, 声音不是特别高, 但显然全班同学都听见了, 教室里响起了会心的善意的欢笑声, 这个徐成真想得出, 竟然用现在流行歌曲来演绎古典情诗, 我也忍不住笑了。“徐成用抒情的语言诠释一二联的内容, 而且用演唱流行歌曲的形式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真是亏他想得出来, 很有创意!”

大家又都笑了。教室里自由交流共享古典诗歌的氛围更热烈了。

叶子站起来交流他对整首诗的理解。

“月, 从海的另一面升起来, 各处天涯一方的我们都在这一刻望着它, 像望着对方一样的望着它, 甜滋滋的。为什么我们远隔天涯, 为什么我们思念着对方却不能在一起。今夜我思绪万千, 彻夜地想着她, 想着她, 满脑子都是她的影子, 难以入眼的我换个姿势坐起来让我的思绪飘扬起来。起身将那燃着的烛火吹灭, 让那柔美的月光彻底地照进我的房, 于是我再也坐不住了, 漫步在月光下感受着雨露的滋润, 我仍在想着她。如果, 这一刻她就在我身边, 我会将这一轮明月摘下, 亲自放进她的掌心。可惜可惜这一捧月光无法送给远方的你, 无奈无奈!惟有期待梦中相见的时刻, 我想那时花儿会开!……唉!睡吧, 睡吧, 也许还能在梦里遇见她。”

大家在认真地聆听和轻轻的笑声中享受叶子的解读。我也莞尔一笑。“叶子, 你这可是现代抒情版!”大家不禁笑了, 他很得意地坐下。

陈瑶立刻站起来, 很自信地说:“让我来画龙点睛一下吧。”我们都笑了, 多可爱的女生啊, 我们都洗耳恭听。

“我和她共享这一轮明月, 我多么希望那明月是一面银镜, 使我们看见彼此。可是, 月亮竟那样无情, 我没有看到她的脸, 我没有听到她的声音, 而只能让梦将我们连在一起, 让我们在约定的那天相见。我想那时花儿会开!”

她话音刚落, 学生已经鼓起了掌。

我说:“你们真是太棒了!谁说理科生不会表达?”

三、探究技巧

学生都很激动兴奋, 但我发现刚才发言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围绕内容情感来赏析的, 于是我顺势转换道:“大家的解读赏析非常棒!看来这首诗引发了大家的共鸣啊!”学生哄堂大笑, 我接着说:“好诗果然不同啊, 那我们大家看看诗人是怎么把这首情诗写得如此动人的。”我又开了个玩笑, 补了一句:“以后你们也许也会写情诗给心上人的, 现在先来向名家讨教讨教吧!”大家都笑了, 有的学生脸都红了, 但学生立马开始思考了, 很专心。在3到5分钟后, 大家又开始积极热烈地交流了, 从各个角度发现评说表达技巧, 在情境关系上大家不约而同说“情境交融”, 看来这首诗歌真的是读懂了。

四、背诵诗歌

读懂了诗歌的内容、技巧、情感, 已经达到目标了, 但我想如果能背诵会更好。可学生一向是怕背诵的, 尤其是理科生。怎么做呢?我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说:“《望月怀远》这首千古流传的情诗真是名不虚传啊, 这样好的诗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感情地朗诵呢?”有的学生立马显出为难的神色, 我笑笑说:“你们想啊, 这样棒的情诗我们以后在自己进入恋爱时完全可以借用啊, 比我们的普通情话更有味道啊。”学生轻声笑了。“获得早期茅盾文学奖的名著《穆斯林的葬礼》中男主人公就是用这首诗表达对心上人的思念和祝福的呢!”他们一下子来劲了, 教室里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很快学生就熟读成诵了。课堂教学在全班学生有感情的集体诵读声中结束。

评价与反思

学生在下课铃声结束后七嘴八舌地感叹:“这节课太短了”, “我都没有敢站出来说我的感悟呢”, “古诗也这样有意思”, “我真的读懂了”, “今天我仔细读古诗, 发现没有平时那么难嘛”……学生的感受是对我尝试的最好评价和鼓励。

课后我也认真总结反思了这节课。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是得益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把诗歌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开放民主的课堂给了学生大胆踊跃表达的氛围和契机,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激励性的评价给了学生信心和勇气, 兴趣和主动性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与前几节诗歌鉴赏课相比, 这节课最大的不同就是把诗歌与学生的生活感受联系在一起, 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篇9:跨越时空的诗歌守望

生活便是限制。纵然是盖世英雄,也无法与现实为敌。二十多年的变故,足以移山倒海,重造山河;二十多年的日常生活堆积,也足以将一个诗人的诗歌梦完全掩埋。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时隔二十多年之后,这位当年的青年诗人,却将一部精美的抒情诗集送上了读者的案头。

我以惊讶的心情读到了柳必成诗集《假想》中这些朴素而新鲜的诗歌。它不大像是出自一位实权在握的现任行政官员的手笔,倒像是一位挚爱生活而又内心丰富的仕人写给自己的一部精神的自叙传。总体来看,《假想》中的诗歌,按写作时间可以分为两类。其中早期的诗,多为青春、爱情、真善美的歌咏,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的激情,辑录在“风与树”里的诗便是这样一些篇章。这些诗多写于九十年代前后,遵循着抒情言志的古老诗训,多少受到时代写作风气的影响,带有那个时代的鲜明印记。经过了二十多年岁月的沉淀和磨洗,近年诗风为之一变,那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偶尔写作的篇章,视野开阔,笔力扎实,情绪饱满,每每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开始呈现出成熟诗人的某些特征。令人惊奇的是,按部就班、凡事都有程序、埋头于各种公文之中的必成,居然没有被刻板乏味的行政事务所掩埋,始终坚守在最靠近诗歌内核的某个位置,这应该说是一个奇迹。

对必成创作的突出印象是他对诗歌的爱,超越功利而且坚韧无比 众所周知,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诗坛,一向圈子林立、是非蜂起,诗歌也因此呈现出多极分化的复杂面貌。其中一翼,自“日常写作”而“口语”,而“废话”,而“口水”,而“梨花”,而“羊羔”,而“乌青”,每况愈下,因为太随意、太轻率、太作践诗歌不时引发众怒,被网友反复恶搞;另一翼则矫枉过正,奉《荒原》作者、英国现代派诗歌大师托马斯·艾略特等为宗师,强调“难度写作”,推崇诗歌的贵族性和书卷气,往往在诗歌中引入复杂的神话背景,有时还故意设置阅读障碍,结果远离现实,诗歌越写越艰涩、越难懂,最终使诗歌成为一种眩技的智力游戏,于时代日益脱节,互不相干。两类诗歌各执一端,貌似截然相反,实则殊途同归,每每从两个相反的方向将诗歌逼入绝境。必成则完全不同,他对诗歌没有任何要求,只是无条件地爱,这便使他的创作避开了所谓“影响的焦虑”,成功地避免了一些诗人同行抛开诗歌创作的核心问题,只在形式上上下其手、反复试验却又每每浅尝辄止所导致的“智力的浪费”。多年来,无论诗歌思潮怎样变化,必成始终恪守着诗之为诗的根本,以诗歌直面人生,直面心灵,强调言之有物和表达的有效性,哪怕写得少些,也决不粗制滥造,以诗歌的名义亵渎诗歌。他没有成名成家的诉求,更没有成名成家的时间表,那些附加于诗歌的外在诉求在这里完全没有,超越功利而且坚韧无比的爱,使他显得气静神闲,不急不慌。此种难得的超脱,使他获得了一般诗人所没有的从容心境,这也正是必成诗歌绝无投机取巧的痕迹,反而像成熟的浆果一样情绪饱满、像月下的静湖一样沉静内敛的根本原因。

对必成创作的另一个突出印象是写作的个人性,它往往以诗纪事,信手拈来,使诗歌成为一部诗人独有的心灵秘史 诗歌要不要宏大叙事?当然要,没有理由不要;只不过大可不必每一个诗人都来“宏大叙事”。前者如杜甫,其多数现实主义杰作,都在以诗歌的方式记载那个时代动辄牵动朝野、影响千万人的重大事件,竟至成就“诗史”美名;以后者论,自九十年代以来,诗人们纷纷回避重大事件,而将诗歌飞动的目光转向内心,专注于抒写那些细腻而隐秘的生命体验,于今已成风行一时的写作风尚。从这个角度讲,必成的诗歌写作似并无特别之处,但必成的显著优点在于,他在抒写个人心灵秘密的时候,决不背离时代和社会,其个人性十分明显的诗歌创作,始终不离开对时代与现实的强烈关注,诗歌于是成为他面对时代的一种自然反应。或许在必成的潜意识里,诗歌比其他文体更长于记录生活事件,且无比经济,简洁明快,决不枝枝蔓蔓,它比日记好用,在深度上远超新闻,而又成功地避免了小说和散文的繁琐和笨拙,不经任何媒介,即可直接进入另一个人的心灵,因此《假想》中的诗歌多以诗纪事,刻意回避了那些影响深远的社会事件。如《邂逅一场雨》,几乎就是一次真实事件的实录——在一次必须由诗人出面主持的重要官方活动中,偏偏天不作美,刚刚还晴好无云,忽然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事后诗人这样写道:“一位老朋友/永远不改脾气/说来就来/总是不约而至”,这是对“雨”的指斥; 接着笔峰陡转,变成了对意在“搅局”的“雨”的充满优越感的嘲弄:“一位老朋友/永远充满自大/说走就走/总是不打招呼/那就请吧/我备好/鲜花/地毯/掌声/不怕失去良机/之后/我违心地说/这场雨/知时节”。精神的王者,最终将习惯于“搅局”的“雨”踩在脚下,指证了一次精神的胜利。在一首题为《那一年天塌了》的朴素到无华的悼亡诗里,我们读到了这样的句子:“那一年,天塌了/准确地说/那一年/天塌的时间/是在吃过晌午以后/麦子收回来了/田里还没放水/我上学走的时候/在尿坑边见过父亲/他和往常不太一样”这便是一位诗人与父亲的永别。熟悉农村的人知道,在乡间父亲就是一个家庭的天,它比头顶上那一片天更真实,约等于幸福的全部,只不过“天塌了”。“天塌”的动作在突然之间发生,没有预告,也没有通知,完全不考虑一位少年诗人的意见。低沉而吵哑的布满血丝的呼告,凝固了那个生命中最惨烈、最悲催的时间刻度。天塌下来,首先砸在了诗人的身上,他感到沉重,日月无光。“二爸家的春娃来了/他还不到送信的年龄……/我跑出学校”,疼痛第一次重击了诗人;葬礼上那些怪异而神圣的仪程、跌跌撞撞的身影,及其种种难以尽述的细节,令人刻骨铭心,即使在数十年之后,我们仍能从这些俭朴的诗句里,感受到令人窒息的沉闷和压抑。然而,就在这个黑云压城的严重时刻,诗人第一次见证了生命的奇迹——一位平凡的中国母亲以令人惊异的沉勇和坚毅承受了这一重大的变故,拯救和保护了在危机中风雨飘摇的家庭!“那一年/天/就这么早、这么快地/塌了/也是从那一年起/我们家里每一个人/就再也不信天了/尤其是我的母亲/从此/只信自己”——这是一次对生存真谛的发现,也可以说是一次人生的盟誓,正是母亲在危机面前无所畏惧、不等不靠的执着和坚韧激励和支持了诗人,使得诗人在后来漫长的生活中穿越人生的风雨,走向成功的彼岸。简洁直白的语言,兼以“那一年天塌了”一句的反复出现,营造出一咏三叹、悲怆得连气都喘不过来的诗歌节奏,使诗歌所携带的情绪反复加强,最后以排山倒海的力度作用于读者,令观者为之动容。《小麦生长》一首初看写小麦,所描摹的种种性状无不紧扣小麦特征,其实却是诗人心灵的一次真实坦露。没有春风的温润,没有百花的惊艳,冬小麦从冻土之下萌发,历经不为人知的艰难困苦,然后打苞灌浆,慢慢成熟。诗人不厌其烦地描摹小麦成长的全过程,相当于一部诗歌版的“小麦简史”,可惜这一切是被忽略的;人们只看到“小麦生长/油菜花开放/大地上如约而至的风景/碧绿与金黄/在蜂的翅膀上流淌”,却看不到小麦背后的艰辛。事实上,小麦不是温室里的事物,即便是最寻常的小麦,它的成长那也是悲壮到无以复加,小麦如果是有灵性的,其内心也一定如风暴追逐的大海一样波涛汹涌。只不过小麦是沉默的,在被遗忘的地方,许多同样的小麦并没有登堂入室修成正果,因为还没有等到成熟就枯萎了。汉中大地上司空见惯的经典意象,经由诗人重新命名,传达出复杂的生命感受,自我的期许和对自然化育之恩的感激跃然纸上,成为诗人最好的精神独白。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颗粒饱满,丰收在望”,信心缘于内心的强大,谦虚归因于难得的清醒;“风调雨顺/颗粒归仓”——永不滑落的良好祈愿,就像大海的灯塔,指引诗人穿过人生的惊涛骇浪,走向瓜果满园的人生腹地。

nlc202309050143

对必成创作的第三个突出印象,是据传统而决不拘泥于传统,是情绪的圆润饱满,是诗艺的纯熟与多变 由于工作繁忙,必成的诗多忙里偷闲写于手机,以短信的形式在朋友圈流传,且多为短章。但自前年以来,忽然出现了长达六十行以上的较大篇幅,比起以前的诗,这些诗格局更大了,意象复杂起来、飞动起来了,且更加清晰、力度更强,诗歌所携带的信息也更加复杂,概括生活的力度明显增强,诗歌所呈现出来的连绵意象更加阔大和壮观。如《关于翅膀》一首,六十余行一气呵成,从个人生活的层面出发,升华抽象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翅膀”意象:“我多想拥有你/让生命/在天空飞翔/黎明/披一身朝霞/夜晚/戴几缕星光/即使一觉醒来/我已走到中年/对你的渴望/依然如青草生长”。“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渴望一双始祖鸟一样的“翅膀”,因为只有“翅膀”给人以自由,带我们脱离现实的樊篱到达远方,它是自由的象征,也是自由的必需。然而“翅膀”是昂贵的,往往越是渴望却越是没有,反而一再迷失,于是只能在渴望与得到之间长久地犹豫徘徊,直到有一天发现,象征人生法力的始祖鸟一样的伟大“翅膀”它不在别处,就在自己的胸腔里扑打,伴随诗人的心跳砰然作响。大约与出生在著名的茶乡有关,诗人对茶也自有一番独到的观察和体悟:“一片茶叶离开茶树/走出茶园 才能成为真正的茶/道路如此曲折/让人想见一个人的一生//在沸水中慢慢地舒展开来/轻盈的体态/优美的舞姿/只在水的内部绽放/这是生命的本色/在不知不觉中/茶与水的交谈/将杯中无色之色/慢慢打绿”(《茶之语》)淡而镌永的句子,类似自言自语,不急不慌,不乍不惊,却又耐人咀嚼,令人过目不忘。茶在诗人笔下立体化了,可感可触,有了心思,有了婀娜的体态和高贵悠远的香味,我们分不清哪里是茶,哪里是人,甚至茶就是人,茶就是禅,因为“由茶向前再走一步就是禅”。这些貌似“传统”的诗歌,自由言说,信手拈来,进退自如;举凡身边的寻常事物,只要被诗人捕捉,立马成为诗人的代言,他其实是在无意之中抓紧了不期然而遇的事物,以便方便地说出心中想说的话,传达出那些复杂而莫名的瞬间感受。“梦/断断续续/被昨夜的叫声/一截一截淋湿”(《听雨》);“我让秋天请你/下山落地/敲开外壳/终于抠出/一瓣一瓣/隐藏的智慧”(《山核桃》);“一块石头扔进池塘/叮咚一声/水受伤了/水面顿时留下伤口”(《假想》),行云流水的语言,朴素至极,简洁至极,读来却富有张力。也有一些写得很漂亮的抒情短章,如题名《沙田坝》的短诗,通篇写“我”对一位美丽女性的观察:她“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鸟儿,一年四季/飞到北方/飞到南方”,只是“去沙田坝没有航班/坐大巴的路/也很遥远/那里的山水不欢迎陌生人”,自我调侃之下,流露出一份难得的明快和轻松。抒情短章《树说》以树自况,传达出人生的某种况味。《上火》则以简洁的语言,将一次病理的“上火”与某些庞大的事物联系起来,使“把脉”这一中国医学特有的意象,得到刻意的突出和强调。这些令人惊奇的诗歌貌似传统,其实相当前卫,许多当代诗人常用的艺术手段,如比兴、拟人、象征的运用,主题的开掘、语言的锻造和意象的营造,隐喻和通感等手法的引入,都有出色的表现;一些诗歌取材于寻常的事物,也都经过了巧妙的陌生化的处理,而反复、排比、对比等传统修辞手段的恰当运用,更给他的作品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当年《延河》青年诗人培训班上高声诵读诗歌的文学青年,到今天成熟稳练的《假想》作者,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诗歌守望。断断续续、不即不离;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剪不断理还乱。诗歌就像一位冷艳无比的绝色美人,当你发现它离你而去,其实它仍然在那里等你;而当你满怀热情地走了过去,却发现它已移情别恋。这位冷若冰霜而又不离不弃的女神级别的诗歌情人,被一位中国诗人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苦苦守望,至于是否得到了她的真心,不得而知。只不过,此种情形很可能正是诗歌创作的常态。如果一定要将诗歌比作情人的话,这情人其实从来如此:她冷艳无比、高贵无比,永远不缺少粉丝的簇拥,既不需要怀疑,也不需要任何的论证,只需要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用全部的身心去爱就行。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谈到诗歌我通常不大言爱,而是上升到信仰的高度——因为诗歌,我们得到升华;因为诗歌,我们心灵安妥,得以置身于诗人这一消费主义年代最幸福的特殊族群。

如此,则诗人必成何憾,反而应当感到幸运。

篇10:守望的优美诗歌

我曾经一直在守望

但时间却在淡忘

就像黄浦江畔的灯光

不管多么的绚丽多彩

总会渐渐 渐渐 渐渐黯淡

我还在惆怅

过去却已经遗忘

就像江南深秋的迷雾

不管多么浓烈

总会一点 一点 一点 消散

为什么总是坚持

也许天生的优柔果断

致死也无法改变

为什么总要坚持

一定是那种无法言喻的思念

永远把你放在心的尖角上

守望

也许是一世等待

也许是短暂别离后的相聚

有或没有结果

自己也不会懂

却仍在苦等

迎着五月的风

冒着寒冬的雪花

让凄清的风雪

——淋湿——

那渐渐清晰的记忆

我清醒地行走

在回忆中的风情村街头

在椰园

那样的熟悉

那些郁郁寡欢的行人

那些奋笔疾书的学子

那些微微颤颤的.灯头

那些如影随形的风林

书声琅琅的声音

是一幕幕的电影

在脑海中一遍一遍的播放

——一如往昔

却此刻恍如隔世

五月的街头

那中的校道

过去总是

明媚的天气

书香语林

现在的空气

却弥漫着

令人窒息的故事

无所谓无所谓

一切都已埋葬

如同北方纷纷扬扬的花絮

结束在九月

开始在九月

没有什么心思

我理一理头发

就像整理下

杂草丛生的头绪

望断他方无尽无休

无所谓无所谓

如同黎明前的夜

悄悄的沉寂

告别了操场上

如期而来的太阳

告别西八角的绿色竹林

挥一挥手

往事落幕

守望成为首望

暮然回首

篇11:诗歌:守望

徘徊在线条优美的画卷当中

我仿佛置身在其中

随着线条的起伏

我的心也在随线条奔腾

我原以为

这就是我生活的空间

可它并不属于我

我一直在守望

守望黎明的路灯

篇12:诗歌《守望》

我的身影从日光清明中走出

一心的话要对你说

——你却在哪里呢?

不要说你受伤却找不到我

日光润朗空气甜蜜

一早我的心就升上众山

深深地浸入苍翠浓绿

去追寻关于守旧的童话

去守望一个隐秘的山冈

——而你在哪里呢?

别在我不舍时

愠怒又沉默

我刚和群山互诉永远

清晨我的身影渐渐逼近满载欢乐

我们的房子每天沐浴在阳光里

橘树火红遍布四野

越过山岚尽情欣赏海涛的蔚蓝

——你又在哪里呢……

你行于人海之际

小屋里刚升起温火

帝鹃欢乐、阳台欢乐、满柜的书香也欢乐

我的心飞翔了好久终于归于沉落

当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

——你却在哪里呢?

篇13:让学生在瑰丽的诗歌殿堂自由翱翔

诗歌以其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本文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试图为诗歌的教学寻求一个探索方向。

一、少齐读,重美读,以读带讲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又云:“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这都是极有道理的,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语言单靠教师讲和分析是不能学好的。古代私塾的主要教育方法就是让学生读、背,所以我们才收获了两千多年无比灿烂的文学硕果。当然现在不可能这样去做。可是,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太急功近利了,为了完成所谓的繁重的教学任务,课堂上总舍不得多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味,去揣摩,以讲代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习惯以齐声朗读组织学生学习。因为其昂扬的气势,整齐的节奏,能让人感到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氛围很浓。但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诗歌都适合齐读呢?在齐整的朗读声中又能感受多少美呢?

某次听课时,教师让学生齐读一首欧阳修的《踏莎行》,全班同学把这首饱含离愁别恨的词读得慷慨激昂,热血沸腾。且不说教师的表现,单就朗读而言,这时齐读就不妥了。诗词中对意境的把握是欣赏诗词的关键,意象把握得好了才有可能把握感情基调,这两者都抓住了,才能与诗人同哭,同泣,同笑,同乐。但是,洪亮昂扬的齐读朗读可能破坏了诗歌的意境,导致学生难以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基调。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这首哀怨凄美的词,是齐声朗读能体会的吗?不,绝对不能。齐读将诗人的情感,诗歌的意境全部改变了,直接影响学生对此词的正确解读。不合适的齐读并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不同的诗歌,题材不同,感情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诗歌的特点,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的美读。

古语说“感之于外,受之于内”,因此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品味诗歌,为之感受去咀嚼诗歌。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我们可以浅唱、低吟,动情处放声高歌,让学生自然地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

所以,诗歌教学,要多读少讲,在美读过程中获取美读感受,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交流感受,这才是真正的鉴赏。

二、以“新”“奇”的导入,激发学生的诗趣

当下,大部分语文教师采取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的形式。语文学科更被约定俗成为:课前学生扫除文字障碍(查字典,掌握生字词),熟悉内容;课上教师检查字词,讲解内容和主旨;课后记背及练习有关内容。这就使诗歌学习这种娱情审美的乐事变成了枯燥机械学习的模式。我们何尝不能简化学生阅读程序,取消传统的熟读,让学生怀着好奇心在课堂上直接进入新的课文的学习。

通过创设情境,或介绍背景,或把诗歌泛化为感人的故事,并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视听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他们就能够通过不同的路径进入诗歌鉴赏的状态。应该说每篇诗歌,如果仔细研究,都能找到调动学生兴趣的突破口。如有些诗歌可以利用背景知识及诗人的魅力来调动学生的学诗兴趣。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时,对诗人柳永,学生可能不太熟悉,即便有些同学知道,对他的认识也可能只停留在表层。而人们往往对了解一点又不能认识很清楚的事物有一种要探究的欲望,这是引导学习的良好契机。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较详细地介绍柳永白衣卿相的故事,坎坷的经历及创作情况,学习《雨霖铃》一词时学生的热情就更加高涨了,在实际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会抓住契机,创新导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三、尊重学生个人理解,让答案丰富多彩

诗歌鉴赏主要是通过读者自己对艺术的感受来完成的,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们各自不同的探索。我们应该是为学生提供一条线索,给他们以启发,如同一艘导航的船,让学生在教师的助力下尽情张开想象的翅膀,进入更为广阔的艺术境界。只有学生具备了这种可以“自己读出来”的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鉴赏能力。

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却往往习惯将诗歌的分析结构作权威式的概括,从而导致学生习惯于等待教师讲授唯一的分析结论,出现了学生理解上的被动性、单一性、概念化等现象。这与当前课改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只要言之有理,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新教材的用意就是要求我们否定理解的单一性、概念化。

理解诗歌不能忽略时代和诗人本身的特征,但是绝不能用时代和诗人的特征局限了对诗歌的理解。例如婉约派的代表李清照,有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美情怀。但是不是所有婉约词都是这样呢?我们很熟悉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那种胸襟和气度丝毫不让须眉。可见,对诗歌的理解是不能以概念来判定的。

我们如果把诗歌鉴赏真正作为一项语文能力来培养,就应该提倡和尊重学生的个体理解。这样,学生会学得主动。学得活跃,学得积极,学得有效,让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表现出来,从而充分显示主体参与的内蕴力和创造力。

四、创造活动情境,促进教学

中国古代诗歌成就非凡,楚辞乐府辉煌灿烂,唐诗宋词登峰造极。近现代中国,也涌现出无数才情卓越的诗人,如徐志摩、戴望舒、冯至、郭沫若等等,他们留给世界的经典作品,在物质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来读,仍然是那么美。那么震撼人心!在那专制黑暗的文革时期,对生活抱有信心和希望的人们也在手抄,在传诵。黎明的曙光来临之前,诗人们高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那一切丢失了的,我都在认真思考”(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海子《亚洲铜》)。当下,浮躁的人们很少去聆听那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来感受心灵深处的丝丝颤动,那就让我们以校园为阵地,哪怕一分钟也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发动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开展诗歌朗诵比赛等,这些都是学生去很好地挖掘和品尝清泉的做法。以前学校举办一年一届诗词朗诵比赛,朗诵篇目古今中外不限,朗诵形式灵活多样,可配乐,可配舞蹈,可几人同时朗诵等等。学生选定好内容后,绞尽脑汁想与众不同,有的跑很远的地方买适合的音像资料,有的不辞辛苦去借道具。整个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出来的高涨热情与创新精神,让所有人惊讶。学生从朗诵比赛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提升了语文的学习兴趣,这有力地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参赛的小部分同学,带给全体同学的是诗词的魅力,美的享受。这充分表明:我们的学生就如同宝藏,有多少潜能等着我们去挖掘啊。

无论怎样变革、创新,我们都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领学生在瑰丽的诗歌殿堂自由翱翔!

上一篇:电压说课稿下一篇:2015年中小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