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插板教案

2024-06-23

幼儿园小班数学插板教案(共16篇)

篇1:幼儿园小班数学插板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插板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数学插板,让幼儿初步了解插板的外形特征、内部构件。

2、学习正确使用插板,对进行常规训练。

3、培养幼儿操作数学插板的兴趣。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演示板一套、小插板每人一套(课前把上课用的小棋子摆在插板上)

儿歌挂图《排队走》。

活动过程:

1、教师边说儿歌《来做客》,边出示插板,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插板。(说出儿歌的内容)

2、教师提问:“小朋友盒子是什么形状?(引导幼儿说出长方形的)盒盖上面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啊有许多小洞洞)它像什么?”

3、教师“摇一摇,哗啦啦,你们想知道里面住着谁吗?我们现在就把它们请出来!首先我们要学会打开小插板。”

4、游戏一:学习使用小插板

(1)教师边说儿歌《喜欢它》,边示范使用方法。(说出儿歌的内容)

(2)引导幼儿练习使用方法。

5、游戏二:学习插棋子

(1)教师示范插棋子,要一个一个往上插。(将各种图案的.妻子展示在演示板)

(2)教师引导幼儿练习插棋子。

6、游戏三:整理学具

(1)教师示范收棋子,将棋子翻到图案面,两字手收棋子,把一样颜色的棋子插摞在一起。

(2)请幼儿练习收棋子,要求吧一样颜色的棋子插摞在一起。

7、教师出示挂图,教师幼儿一边共同朗诵儿歌《排好队》,边收棋子。

8、复习一下这节活动的内容,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练习插摞棋子,复习活动中的小儿歌。

篇2:幼儿园小班数学插板教案

【设计意图】“大”和“小”是通过比较得来得一组相对概念。幼儿不仅要在学习中获得这些相对的概念,还要让“大”和“小”的概念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本设计以系列游戏的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的方法。【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间的转变,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活动准备】

1.硬纸鱼20条(有大小差别)、钓鱼竿若干、用大积木围搭成一个“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装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单孔、多孔、粗细不一)数量多于幼儿人数,气球若干。

3.可变大或变小的食物若干种,如饼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4.照相机、大白纸和画笔,幼儿自带小时候的照片和近照。【活动过程】 游戏一:钓鱼

1.每次请一名幼儿来钓鱼,要求钓“池塘”中所有鱼中最大的一条和最小的一条。鱼钓上来后,分别放在大鱼筐和小鱼筐里。

2.尝试:请幼儿自由地钓鱼,仍旧要求钓最大的和最小的鱼。游戏二:超级比一比。

1.请幼儿将手放在眼睛前当望远镜,大家一起来找找教室里的“大”和“小”。

2.将幼儿分成两组,玩超级比一比的游戏:比比谁的鞋子最大?谁的头最大?谁的嘴巴张得最大?谁的手最大?谁穿的衣服最大?„„ 游戏三:大人和小人

1.教师讲述故事《大人国小人国》。

2.照片分享:小时候的我„„(小手小脚,坐在推车里,不会自己穿衣裤和穿鞋袜、吃饭。)

3.提问:如果有一天你变大了,你是什么样的?(个子高了,胖了,力气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上学等。)

4.启发幼儿运用想像力随意表现身体某部位的变化。将幼儿表现的身体轮廓印 香在纸上。(可将胳膊伸长,两脚分开来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脚收紧或绻起来的动作来表示小孩。)游戏四:吹气球

1.引导幼儿想一想:有哪些能够变大和变小的物体?

(游泳圈、气球、蹦蹦床、折叠床、扇子、被子、雨伞。)

2.幼儿尝试让气球变大的方法。

(1)请几名幼儿用口将气球吹大。

(2)用口吹难度太大,可以用气筒打气。

3.思考用什么方法让气球变小。

(1)用自己的身体部位(用手戳破、用脚踩爆、用屁股压破)。

(2)借助外力的方法(用针刺破、用锤子或砖头砸破、用钉子戳破)

(3)将绑紧气球的绳子解开,直接放气。

4.幼儿自由地到户外玩气球。

游戏五:食物变变变

1.大家围坐在桌前,观察饼干、水果、青菜、火腿、干木耳、面粉等食物。

2.提问:怎样使食物变大、变小?: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断、真空包装、晒干、浸泡、油煎。)

3.分享食物,把好吃的东西变小、变没有。【活动延伸】

1.继续收集如望远镜、放大镜、充气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以进一步加深对大和小变化的认识。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长变化过程等各种动物的成长资料(书、图片、录音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长大”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潜在的、隐性的游戏。如从“拔河”可了解力气的大和小、从“独木桥”可比较胆子的大和小、从“大雨和小雨”可体验到声音的大小。【设计评析】

篇3:小班幼儿学数学有方法

根据小班幼儿的这些特点,要组织小班数学活动时,我就把数学活动与游戏运动进行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操作活动的效果要好得多。

一、让幼儿在游戏中学数学

有位伟大的教育家说过:“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运动中一天一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把枯燥单纯的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就更受幼儿的喜欢。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各种游戏的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全心地投入到有趣的数学活动中来。

1. 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生动中就是小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水果时,小朋友们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水果变魔术,经老师这一提醒,幼儿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水果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水果的现象。

2. 结合幼儿感兴趣的来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不长,好模仿,老师除了提供一些直观形象化、生动有趣的操作材料,我还结合幼儿感受兴趣的事例来设计活动,如:“认识图形”,如果是单纯的认识三角形、圆形,幼儿就会很抽象枯燥,幼儿也不感兴趣,对知识也不容易掌握,因此,把它设计成小动物的眼睛、嘴等形象,让幼儿给小动物找眼睛、嘴,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具体又形象,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幼儿容易掌握而且很感兴趣,比简单的重复练习效果好,小朋友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又如:感知4以内的数,我采取“采果子”的游戏形式,让幼儿按数取物,采相应的果子,这种游戏化的操作活动,让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要,又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

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索中、滚打中掌握知识,由于幼儿年龄小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将数学练习和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

1. 对体育游戏进行改编

体育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的,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幼儿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学习了数学知识,何乐而不为呢?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2. 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学数学

数学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及练习的室外的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内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

篇4:幼儿园小班数学插板教案

而插板数学启蒙课程体系,以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幼儿发展为本,以注重儿童早期数概念的建构为目标,融合蒙台梭利教学法、福禄贝尔教学法、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我国珠心算教学的优点,旨在通过教师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幼儿自主操作,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能在自己的语言和表现中反映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

一、“多功能数学插板”的突出特点

第一,它具有直观性。它能使抽象的數,看得见,摸得着。使好多抽象、高深、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简单,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如:棋子上面有数字、幼儿喜欢的图片(不同颜色的动物、植物、)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动手操作的兴趣。

第二,它具有操作性。操作思维是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多功能数学插板”正是针对这一特点而设计的。使儿童能借助这一学具的操作进行思维运算。“多功能数学插板”是儿童借物思维的理想学具。

第三,它具有工具性。它既是教具、玩具,又是学习的工具。运用工具运算是数学教学中最基本、最基础的运算方式。儿童运用它来运算,体现了借助工具进行运算的方法,能大大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四,它具有趣味性。儿童的天性就是好玩。该学具就是让儿童在插板上根据老师的要求,变换各种形式摆棋子,使摆和玩融为一体,在玩中学,玩会了,也就学好了。

第五,它具有个别指导性。新《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在“多功能数学插板”的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表现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孩子思维敏捷、感悟快,一点就通;而有的孩子思维迟缓、感悟慢。为了让孩子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老师就要指导孩子进行有层次的练习。如在中班的排序活动中,孩子可以按红色黄色红色黄色模式排序;也可以按红圆形黄三角红圆形黄三角排序等。在操作棋子中,教师巡视,对个别幼儿给与指导和帮助。

第六,它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他不但适用于幼儿园、小学教学用,而且也是用于家庭辅导。这种广泛的实用性的效果已经被实践证明。

二、“多功能数学插板”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当我第一次把插板摆在幼儿的面前时,他们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种新奇、一种疑问。于是我抓住这一机会,激发幼儿对插板的求知欲,告诉幼儿我们每天都可以和插板做游戏,引起幼儿操作它的兴趣。

第二步,开关插板时,大拇指推开它,食指把它拉回。我们可以把这一动作变为指令“爸爸开门,妈妈关门”,因为在以前学过的手指操中,幼儿知道大拇指是爸爸,食指是妈妈,这时幼儿在头脑中进行相似联系,相似激活,把已有的经验运用到了实践操作中,很容易就掌握了这一指令,能够做到大拇指开门,食指关门,并且记忆非常深刻。

第三步,认识棋子的颜色,我们可以找寻幼儿头脑中的相似块,如,跟太阳一样颜色的是红色;跟鸭梨一样颜色的是黄色;跟棉花一样的是白色;跟头发一样的是黑色;跟大树一样的是绿色;跟蓝天一样颜色的是蓝色。这样幼儿就能根据自己脑中已有的相似块,把颜色与具体实物相联系,很容易就能认识各种颜色。

第四步,就是认识图案。

第五步,学习收棋子。在训练幼儿收棋子的时候,要求一摞一种颜色,一种图案,插在一起,并配上儿歌:盖高楼盖高楼,比比谁的高楼高,我最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只要老师一说“收棋子”幼儿就能边说边作,手口结合。

篇5:幼儿园小班数学插板教案

三、图形与空间

●认识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能正确对应、指认和命名,并能按图形分类

盖屋顶

材料:画有不同形状屋顶的房子底板、相应形状屋顶的纸片。操作方法:将不同形状屋顶的纸片与相应的房子匹配。指导建议:

1.可随着幼儿能力的提高,增加屋顶的其他特征,如三角形的屋顶上有圆形的图案等。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学期使用。喂小动物

材料:用餐巾纸盒做三个小动物(嘴巴形状分别为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彩色纸若干(画有长方形、圆形、三角形)。

操作方法:把画有不同形状的彩色纸剪下,根据形状喂给不同的小动物。

指导建议:

1.指导语:“圆嘴巴的小动物爱吃圆饼干,方嘴巴的小动物爱吃方饼干,三角形嘴巴的小动物爱吃三角形饼干,小朋友来给小动物喂饼干吧。”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学期使用。图形接龙

材料:底卡(两端贴有不同的图形,塑封)。操作方法:将两端图形相同的底卡拼在一起。指导建议:

1.底卡两头的图形可以是单独的一个图形,也可以是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中任何两种的组合;还可增加二维的内容或增加颜色的干扰。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奇妙的箱子

材料:暗箱一个(内装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图形块),图示卡一张,水彩笔一支。

操作方法:触摸暗箱中的图形块,然后在图示卡相应的图形下打“√”。指导建议:

1.指导语:“请你摸一摸箱子里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在这张纸上打‘√’。”

2.暗箱中的图形块可更换,通过调整图形块的数量和大小来改变难度。

3.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图形列车

材料:火车底卡一张,各种图形片若干。

操作方法:根据火车头的形状,找出相对应的图形片放在车头或车厢位置上。

指导建议:

1.可通过改变每列火车的图形标记增加难度,如红色的圆形、有斜线的红色圆形等。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大转盘

材料:转盘,图形片。

操作方法:根据转盘指示找出相应的图形片。指导建议:

1.转盘上的要求可以从一个增加到两个甚至三个(如颜色、形状、大小)。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认识、区分白天和黑夜 白天与黑夜

材料:画有太阳、月亮的底卡一张,各种图片若干。

操作方法: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别将图片放到画有太阳和月亮的底卡上。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在操作中是否有困难,不同摆放结果的原因何在。2.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学期末使用。●区分上下、前后的空间方位 双层巴士

材料:双层巴士(标明车头,车身上贴有透明纸),动物卡片若干。操作方法:随意摆放动物卡片,并说出谁在上,谁在下,谁在前,谁在后。

指导建议:

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学期末使用。

四、逻辑与关系 ●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水果店

材料:各种“水果”若干,塑料筐。

操作方法:将“水果”按一定特征分到不同的塑料筐里。指导建议:

1.幼儿需积累一些分类的经验。2.观察幼儿能否说出分类原因。3.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学期使用。停车场

材料:具有不同特征的汽车卡片若干,中间有一分割线的垫板若干。操作方法:根据某一特征把汽车纸片分别放到各自的“停车场”并为“停车场”命名。

指导建议:

1.在集体活动和生活中,幼儿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知识经验。2.观察幼儿分完后是否能正确命名。

3.逐步增加汽车纸片的特征,以增加分类难度。4.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服装店

材料:具有不同特征的服装纸片若干,中间有一分割线的垫板若干。操作方法:根据某一特征把服装放到不同“柜台”并为“柜台”命名。

指导建议:

1.在集体活动和生活中,幼儿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知识经验。2.观察幼儿分完后是否能正确命名。

3.逐步增加服装特征的细小变化,以增加分类难度。4.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末使用。

●学习按物体的简单模式(ABAB、AABB、ABCABC等)接着往下排和独立按模式排,并尝试按意愿将物体有规律地

小动物坐火车

材料:两三种小动物纸片若干,火车形状底卡若干(提供完整模式)。操作方法:幼儿根据前两节车厢里小动物纸片的排列方式接着往下排。

指导建议:

1.在集体活动和生活中,幼儿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知识经验。2.提供的动物纸片从正好够用到有多余。3.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串珍珠 材料:各种木珠若干,串有木珠的线(有完整模式、不完整模式)。操作方法:根据已串好木珠的不同排列模式接着穿。指导建议:

1.在集体活动和生活中,幼儿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知识经验。2.可以用其他材料,如塑料小鱼、蝴蝶等代替木珠。3.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图形宝宝坐车

材料:图形片若干(不同颜色、大小的正方形),火车纸样若干。操作方法:根据意愿把图形片按照一定的模式摆放到火车上。指导建议:

1.在集体活动和生活中,幼儿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知识经验。2.观祭幼儿是否摆放正确,鼓励幼儿通过说图形片的名字自己纠错。3.图形片可更换成三角形、圆形 4.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做花边

材料:长条纸若干,各种图案若干。

操作方法: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按一定的模式装饰长条纸。指导建议:

1.在集体活动和生活中,幼儿已经积累了一些排序经验,掌握了一定的排序模式。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末使用。

●初步体验图形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能运用图形片拼简单的图案 图形盒

材料:图形盒。

操作方法:将图形积木放到相应的图形盒里。指导建议:

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摆摆看

材料:图形片若干,底板若干。

操作方法:用图形片拼出底板上的图案。指导建议:

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初步学习对物体进行两维命名 蝴蝶找花

篇6:幼儿园小班数学插板教案

发现“1”和“许多”

活动目标

1、发现“1”和“许多”,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即若干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个,许多个可以分成若干个1个。

2、知道班里除了有1个我,还有许多个我的好朋友,体验与小朋友在一起时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镜子若干,大穿衣镜1面。

活动过程

1、看看小镜子,发现“1”个和“许多”个

给每人提供一面小镜子,引导幼儿:“快看看小镜子里,有谁在里面?有几个你自己?”并告诉幼儿:“小镜子里还有你的好朋友。”让幼儿试一试,能不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好朋友,看到了就大声说:“×××,你是我的好朋友。”然后比一比,看谁看到的好朋友多。

2、看看大镜子,体验“1”与“许多”的关系

将幼儿集中到大镜子前,提问:大镜子里有谁?(引导幼儿说一说有许多小朋友)邀请全体小朋友当小猫,和老师一起做“老猫睡觉醒不了”的游戏。

游戏开始时,主班老师面朝镜子背对幼儿做睡觉状。当主班老师(老猫)嘴里念到:“老猫睡觉醒不了,小猫悄悄往外跑”时,配班老师悄悄请一个幼儿起身躲到屏风或布帘后面去(不能被镜子照到),主班老师睁开眼睛问:“几只小猫跑了?”幼儿回答:“1只。”游戏重新开始,如此反复直至所有幼儿都躲到屏风后面时,老师问大镜子:“每次只有1只小猫跑掉,怎么我的许多小猫都没有了?”(让幼儿发现许多只被分成了若干个1只)这时,配班老师逐一请幼儿回到大镜子前,主班老师问:“几只小猫回来了?”该幼儿答:“1只。”如此反复直至所有幼儿都回到大镜子前,主班老师再问:“每次只回来1只小猫,我这里怎么会有许多只小猫呢?”(让幼儿再次发现若干个1只合起来就有了许多只)。

活动延伸

篇7: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对应和重叠摆放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多一些、少一些、一样多的含义。

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小星星”,教学图片,蜡笔,铃鼓,椅子。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练习1—10数数,可以用集体数,拍手数。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一闪一闪亮晶晶,我们都是小星星。大小颜色都不同,比比究竟谁最多。

(1)用重叠摆放的方法比多少。

教师出示“小星星”中的黄色大星星和黄色小星星,请幼儿观察它们是否一样多。教师示范,引导幼儿观察两种星星是怎么摆放的,比一比它们谁多一些,谁少一些.幼儿说出结果.(2)用对应摆放方法比多少。

教师请幼儿拿出黄色大星星和绿色大星星,引导幼儿用对应摆放的方法比较黄色大星星和绿色大星星谁多一些,谁少一些。

(3)比比教室里物品谁多谁少。

请幼儿比一比教室里桌子和椅子、门和窗、男孩子和女孩子等,谁多谁少。

3、游戏:小星星要邀请小朋友到他们家来玩抢椅子的游戏,小朋友要听小铃鼓 的声音学解放军绕着椅子走,铃鼓停马上坐下,一张椅子坐一个小朋友,看看谁能抢到小椅子。

篇8:浅谈小班幼儿的趣味数学教学

—、在游戏中学数学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其内涵旨在说明幼儿时期的孩子是在怎样的生活中渡过的, 很精辟, 确实如此。一个人的幼儿时期的天性就是好玩, 就是在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中、在快乐体验中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物, 认识世界中点点滴滴的规律。将生活中幼儿已知的形象事物放到数学教学中, 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年龄段的幼儿, 一方面对于未知具有浓厚的兴趣, 有利于他们学习和认识新鲜的事物或知识。另一方面, 很难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对于枯燥的事物具有极大的抵触情绪, 并且很难理解和学习。通过简单的游戏, 在游戏中进行学习, 让孩子快乐的成长学习, 消除孩子的厌学情绪, 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 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

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到趣味数学教学中。例如, 对于数字的认字教学中, 将阿拉佰数字的形状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 增强学生直观的形象记忆。“1”与“铅笔”相结合;“2”与“鸭子”相结合;“3”与“耳朵”相结合;“4”与“国旗”相结合;“5”与“钓钩”相结合;“6”与“哨子”相结合;“7”与“镰刀”相结合;“8”与“葫芦”相结合;“9”与“蝌蚪”相结合。并且将其编成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儿歌或顺口溜, 能够更加便于孩子的记忆和学习。“1”像铅笔, 直又直;“2”像小鸭, 水中游;“3”像耳朵, 听讲课;“4”像小旗, 风中飘;“5”像鱼钩, 来钓鱼;“6”像哨子, 嘟嘟响;“7”像镰刀, 来割草;“8”像葫芦, 高高挂;“9”像蝌蚪, 找妈妈。通过这样的趣味教学, 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增强了学习效果。

(二) 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 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 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 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将日常的行为融入到数学教学之中, 例如, 对于数学图形的认识。在让孩子认识圆形、正方形等图形上, 给孩子每人发几块小饼干, 告诉小朋友, 现在我们要先把饼干吃成一个正方形, 然后再让小朋友将饼干吃成一个圆形。通过这样的活动直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且在动手中增强了孩子对于图形的理解。

二、在运动中学数学

(一) 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改编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 因其简单有趣, 深受幼儿的喜爱。受这种做法的启发, 我想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 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 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二) 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实践证明, 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 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 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小朋友们一边做游戏一边接受数学知识, 感受到的是学习和游戏的双重快乐。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有学者提出了让幼儿从“在操作中学数学”向“在社会情景中学数学”变革的理论。根据我的教学体会, 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在运动中学数学证实了这一观点的科学性, 也算是我个人对学习这一理论的一点实践经验和体会吧。

参考文献

[1]刘社娟.中美幼儿教师数学领域教学知识 (PCK) 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2.

[2]汤学军.探索幼儿数学教育的多种途径, 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J].商情 (科学教育家) , 2008 (05) :321-323.

[3]王艳云.不同干预方式对幼儿数学玩具操作的影响——以多边形分数板玩具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 2009 (05) :12-22.

[4]谢玉萍, 陈爱萍.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研究[J].早期教育, 2002 (12) :25.

[5]许晓晖, 庞丽娟, 张华, 周新林, 陶沙.母亲评价与幼儿数学认知发展的关系[J].心理学报, 2007 (05) :837-844.

篇9: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目标

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7个物体的高矮或宽窄。

准备

1.从高到矮的贴绒娃娃7个、从宽到窄的彩纸条7张,人手1套。

2.数量分别为7的小兔、小树、楼房的高矮排序图片,所示的排序图片的总套数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3.数量为7的同长度、不同宽窄排序卡片,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过程

1. 学习排高矮。

•出示高矮不一的贴绒娃娃,请幼儿找出最高的娃娃和最矮的娃娃,进行排序。•幼儿操作后提问:“你是怎么排的?”(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2.学习排宽窄。

•出示宽窄不一的彩纸条,请幼儿找出最宽的和最窄的彩纸条。

•请幼儿给彩纸排序。

•儿操作后提问:“你是怎么排的?”(从宽到窄或从窄到宽)3.幼儿分组操作。

•第一、二、三组幼儿给小兔、小树或楼房排高矮(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

•第四、五、六组幼儿给宽窄排序卡片排宽窄(从宽到窄或从窄到宽),排好后说一说是怎么排的。

•要求幼儿先操作自己小组的材料,收拾好后再换组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左左和右右

一、活动目标:

能以不同参照物区分左右,并学习看地图找到目标。

二、活动准备:

将目标物事先放入鞋柜中(鞋柜为2层格子状)

左右地图若干份,如:左3 →右2→右4

三、活动过程:

1、自我发现:分辨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左右,说说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吃饭时右手拿筷子,左手端饭碗,骑车时左右两脚交替向前蹬车……。

2、以自身为参照物寻找周围的左右东西。

如:请你们找找钢琴在你的哪一边……

3、游戏“寻宝”中,根据参照物的变换寻找左右。

幼儿自动分组,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找到目标物,又快又正确的队为优胜。

小班数学教案:图形娃娃找家

一、目的要求:

1、巩固幼儿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能按图形特征分类。

2、培养幼儿耐心作业的习惯。

3、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乐意助人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

教具:图形娃娃,三只口袋,儿童乐园一幅,教室内布置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学具:图形娃娃每人一套。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师:我们小四班来了好多客人,你们知道是谁呢?(出示图形妈妈)问:“这是什么?(图形妈妈),图形妈妈怎么啦?(哭)我们一起来问:”图形妈妈你为什么要哭?

2、原来它们的宝宝不见了,我们帮它们找一找,然后把宝宝们送回妈妈身边去。

二、请幼儿把图形娃娃送回家。

1、师:这些娃娃都在儿童乐园玩呢,我们找到它们后,对他们说一句话:XX娃娃,我把你送回家。

2、教师示范,然后请个别幼儿上前把找到的娃娃送到对应的妈妈身边去。

3、幼儿找娃娃并送回家。

师:我们先帮圆形妈妈找娃娃,找到后对它说:XX娃娃,我把你送回家。

现在帮谁找娃娃?怎么说呢?

还有谁没有回家,送它回家时说什么?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表情娃娃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二、重点及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三、活动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表情娃娃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

打开黄色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

打开黑色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有和没有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生活经验缺乏,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物的判断有所偏差。如:拿着一只封闭的内有东西的盒子,他会说里面没有东西。因此,我创设情景游戏,让幼儿运用感官看一看、摸一摸、摇一摇等方法去感知、判断“有”和“没有”,初步理解“空集”的概念。为帮助幼儿理解“空集”这一比较特殊的概念,我设计了“帮熊妈妈进货”的情节。在材料的提供上,我力求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并注意在难度上分层次,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在过程设计上,我让幼儿通过直接的探索、体验来积累经验,并用比较简单的语句,讲述操作的过程,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标:

1、通过探索,初步理解“空集”,尝试用各种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

2、初步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重难点:

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

准备:

1、透明类:各种大小、不同颜色的饮料各两份。如:雪碧、酸奶、可乐等。

2、不透明类:

⑴ 盒子类:各种大小、形状的食品、玩具、用品包装盒各两份,一份内有东西,另一份没有两份。

⑵ 罐头类:听装饮料:椰奶、牛奶等各两份。

⑶ 布袋类:大小形状的布袋20只,其中10只有东西,内放有棉花、皱纸、豆类等;10只是空袋;信封20张,其中10张内有厚薄不同的贺卡,10张没有。

3、小熊头饰一只。

4、人手一份礼物,内有两个盒子,一个里面有东西,另一个里面没有 “有”和“没有” 过程:

㈠ 感知“有”和“没有”

⒈ 创设情景:去熊妈妈家做客,熊妈妈送礼物给小朋友。

⒉ 让幼儿感知“有”和“没有”。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一个里面有星星、雪花片等,另一个里面是空空的。)你怎么知道的?

㈡ 判断“有”和“没有”

⒈ 尝试操作

⑴ 熊妈妈想开一家小超市,可是超市里一样东西也没有,怎么办呢? ⑵ 介绍操作要求:旁边有吃的,有用的,还有玩具,可是有的里面有东西,有的里面是空的。每人帮熊妈妈进一样东西,空的东西熊妈妈不要的。

⑶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幼儿是用什么方法去判断“有”和“没有”。

⒉ 交流小结

你进的是什么?里面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的?

小班数学课教案:认识各种形状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对形状的认识需要直观具体的方法,我们班的孩子对情景游戏十分感兴趣,因此,我设计的数学活动是以一个故事为线索,让孩子马上进入环境中去,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后一个看望小兔的环节,本来是想不用真的小朋友,而用录音代替,但考虑到幼儿活动的兴趣,就请大班的一个孩子来做小兔,增加趣味性。

目标:

1、复习巩固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

准备:

1、图片一幅、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小白兔头饰一个,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一个

过程 :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1、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它对老师说:“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风,把我的房子都给吹破了(呜…)你能不能帮我造一间新房子呢?”于是,老师就连夜给小白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这新房子漂亮吗?

小班数学课教案:认识各种形状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对形状的认识需要直观具体的方法,我们班的孩子对情景游戏十分感兴趣,因此,我设计的数学活动是以一个故事为线索,让孩子马上进入环境中去,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后一个看望小兔的环节,本来是想不用真的小朋友,而用录音代替,但考虑到幼儿活动的兴趣,就请大班的一个孩子来做小兔,增加趣味性。

目标:

1、复习巩固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

准备:

1、图片一幅、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小白兔头饰一个,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一个

过程 :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1、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它对老师说:“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风,把我的房子都给吹破了(呜…)你能不能帮我造一间新房子呢?”于是,老师就连夜给小白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这新房子漂亮吗?

2、出示图片,提问:

师:你们看,老师把房顶盖成什么形状的?

小:三角形

师:房身呢?

小:正方形 师:门又是什么形状呢?

小:圆形

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二、复习图形

师: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复习这些图形。

1、出示“魔术箱”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来了魔术箱。今天老师就要为小朋友表演魔术,你们可要仔细地看哟!

2、提问

从魔术箱内变出图形

师: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的是什么图形呀? 小:圆形

师:它是怎么样的呢?

小:没有角的

依次变出正方形、三角形并进行提问

小班数学教案

殷爱会

潍泉幼儿园

篇10: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1、知道要保持生活物品的整齐,初步了解物品配对规律。

2、能将成对或相关的物品进行对应匹配。

3、养成将物品及时归位的好习惯,体验整理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

了解物品配对规律,养成将物品及时归位的好习惯。

活动难点:

能将成对或相关的物品进行对应匹配。

活动准备:

1、幼儿鞋子8双,袜子13双,晾衣架13个,夹子26个,鞋架1个,塑料盆1个,配对操作板12个配对卡片12套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1、创设“帮助小兔子大扫除”的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带幼儿到小熊家里帮小兔子大扫除,引导幼儿发现小兔子家里一堆乱放的鞋子。

2、引导幼儿整理物品,能将成对或相关的物品进行对应匹配。

创设帮“小兔子整理鞋子”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能根据鞋子的材质、颜色等因素进行配对。

请个别幼儿操作并提问:“你是怎么整理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小结:图案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2只鞋子叫一双,它们是好朋友,所以要放在一起。

3、创设“帮小兔子晾袜子”的游戏情境,尝试将袜子配对,巩固配对的技巧。幼儿操作实践,巩固配对的技巧。

提问:都帮袜子找到好朋友了吗?我们一起检查一下他们是不是都和好朋友在一起。为什么说这两只袜子是好朋友呢?

小结:颜色一样、图案一样、大小一样的2只袜子也叫一双。它们是好朋友,所以要放在一起。

4、游戏“找朋友”,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配对的物品。

引导语:咱们小朋友真能干,帮小兔子做了这么多事情,小兔子为了感谢我们要和我们一起玩“找朋友”游戏呢!我们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好朋友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呢?

1、教师出示配对玩具,讲解游戏玩法。

请小朋友去找一找谁和谁是好朋友?找到之后把他们贴在贴在绿色的板子上手拉手,我们来比一比谁先找到他们的好朋友。

2、幼儿操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述:XX和XX是好朋友可以放在一起。

3、师幼共同分享交流配对结果。

提问:为什么说他们是好朋友?

牙膏牙刷(可以帮助我们刷牙,没有牙膏缺一不可)

碗勺子(勺子帮助我们吃饭,很重要的生活用品)

桌子和椅子(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

鱼和鱼缸(鱼缸为小鱼提供了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帮助小鱼让小鱼生活得更舒服)

5、创设“帮小兔子卷袜子”情境,体验帮别人做事带来的快乐。

今天的天气真好,小兔子袜子都晾干了,让我们一起帮小兔子把袜子卷起来吧。谁会卷袜子?上来给小朋友示范一下?

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卷袜子的小儿歌,想不想听一听?

儿歌:两个袜子并并拢,脚尖找脚尖,脚跟找脚跟,脚尖脚尖卷呀卷,卷的紧紧的,卷好袜子送回家。现在请每个小朋友选一双袜子边说

儿歌边帮小兔子把袜子卷起来吧!卷完的小朋友可以放到小筐子里哦!从小不随便乱扔乱放,物归原处也是一种好习惯。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帮小兔子做了这么多事,小熊在院子里给我们准备了好多好玩的玩具呢!我们一起去玩玩吧!

活动反思:

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我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注重让幼儿在操作体验中、在快乐游戏中、在欣赏浸润中学习,作为教师更多的是一位支持者、适时的引领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本次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贯穿活动始终,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游戏导入—探究操作—对比发现——分享交流等。目标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整个活动中我注重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地完成教育目标。

1、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达成目标。

首先引导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比一比等多感官感知配对规律,体验整理的快乐;其次通过游戏“找朋友”让幼儿联系实际生活探究发现相关物品的配对规律,感受物品之间的相互依赖或提供帮助;第三,游戏“卷袜子”,让幼儿在儿歌中体验卷袜子的快乐,养成物品将物品及时归位的好习惯。

2、重视幼儿操作体验,避免说教。

整个活动中,我采用观察、操作、体验等多种教学策略,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具,体验“配对整理的快乐”,如:通过帮小兔子“整理鞋子”“晾晒袜子”引导幼儿真实感知“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好朋友手拉手”让幼儿自己操作实践,给幼儿提供了日常常见的物品作为探究的玩具,既是熟悉的又有探究性,游戏后幼儿会主动交流自己的发现,同时在大家的交流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体验成功的快乐。亲身的体验,让孩子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篇11: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2、学习按数量多少排序,并匹配实物。

活动准备:动物卡片,(一只鸡,二只鸭,三只兔,四只虎,五头牛),背景图,1-5的点卡人手一套,操作练习

学习重点: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说出总数。

学习难点:按数量从少到多的排序

活动过程:

一、实物分类计类(感知5以内的数量)

1、逐一出示四张动物卡片,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来草地上玩。看看草地上有谁?数数每种动物有多少?指黑板上的动物,“谁来说说每张卡片上的动物有多少?”

2、请小朋友和小动物一起做拍手数数的游戏,看看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给一只动物拍手一下,边拍边数。(验证结果)

数完以后两手合拢,说说:几只动物我拍手几下。“答:**动物有1只。集体进行拍手数数,最后出示五头牛,学习使用单位量词”头“。

二、乘火车学习1~5的排序

1、出示方格,小动物要去乘火车了,谁会帮小动物找座位。数数小动物谁最多谁最少?把最少的动物放在火车头后面的那节车厢里,最多的动物放在最后面。

(想一想,谁放在最前面,谁放在中间?谁放在最后面呢?)

2、请幼儿个别来操作,验证结果,小动物们都找到车厢了,请你说说它们是怎么坐的。引导幼儿说出按数量排序的顺序:一只***,二只***……

三、小组活动。送点卡

1、出示点卡给小动物送点卡

卡上的圆点有几个,(数数点卡上的数量)它会和谁做好朋友呢?

按照点卡数量与动物数量相同送,要说:几只**我送你**个点。

2、给点卡排队

”它们也想排队了,请你从小旗这里开始排,要从少到多的排队,指导幼儿在实物卡下面摆上相应的数量的点卡

四、游戏:点数排队。

篇12:幼儿园小班数学插板教案

一、教学设计的从粗到细

加涅 (Gagne) 等人研究发现, 专家教师的教学行为明显优于新手教师。[2]专家教师的教学计划更为简洁, 只是突出地包括了课程的主要步骤和教学内容, 并未涉及一些细节。相反, 新教师却把大量时间用在课时计划的一些细节上, 如怎样呈现教学内容、针对具体问题设计方法、仔细安排某些课堂活动等。

这是否表明新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必纠缠于活动细节, 而应粗犷一些呢?并非如此。首先, 专家教师教学设计与其说粗略, 不如说是简约。那些教学细节并非不在思考之中, 而是其胸有成竹。计划简约是以经验丰富和对教学过程中各因素的深刻认知及预见为支撑的, 他们会在头脑中形成教学表象, 能预测执行计划时的若干情况, 并在实践中做出及时恰当的教学行为决策, 从而使计划的有效性和灵活性得到保证和体现。而新教师尚缺乏对教学和学生的全面认识, 也并未形成丰富、灵活和熟练的教学策略, 他们更依赖于教学实施前制订更为周密细致的计划, 计划正是其提高预见性的重要途径。

其次, 我们在实践中看到, 新教师的教学设计虽然关注于自己要说哪些话、如何提问等细节, 但这些只是表面和局部的, 总体来看仍是粗陋而零散的, 因为他们对细节的关注疏密不均, 有不少疏漏之处。而且对细节背后的缘由认识不清, 不能很好地抓住要点和落实活动目标。因此, 教学设计从粗到细的研磨仍是年轻教师努力的方向。

如何使教学设计从粗到细呢?下面将呈现一次幼儿园小班教学活动设计经多次研磨修改从粗到细的演变过程。主讲者是一位有5 年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 具有较好的教学基本功, 富有活力和热情。此次活动的主题是“4 以内数的按数取物”。教学设计主要经历了三次修改, 第一次是在讨论教学设计初稿之后, 后两次分别在两次活动实施反思之后。在这个过程中主讲教师自身的思考钻研、实践反思是关键因素, 同时也离不开同行的观察、反馈和交流切磋, 后者能有效地帮助教师纠正误区、发现盲区和超越自身的局限, 使教学设计从粗略模糊逐渐达到精细化, 使教师自身对教学的认识和设计能力有所提升。

二、澄清与细化活动目标和活动设计意图

此次小班教学活动内容为数学认知中的“4 以内数的按数取物” (下文中的点数和按数取物均以4为限) 。最初设计的目标包含三点: (1) 在游戏中学习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 (2) 能专注地倾听口令, 迅速地按数取物; (3) 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计数活动的乐趣, 体验分享的快乐。

经讨论分析, 教师对前两个目标进行了修改。首先, 认识到第一点作为此次活动目标不恰当, “手口一致点数”已在前次教学活动基本达成, 是此次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故删去;第二点目标改动较大, 首先, “迅速”按数取物要求不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3], 对小班幼儿按数取物不必提出速度要求。同时, 目标过于笼统, 不便落实, 需要对“按数取物”要素进行解析。按数取物是在取物情景中对手口一致点数技能的运用和迁移, 主要包含两个要点:一是幼儿能专注地倾听、理解和短时记住要求取物的数量, 二是把“手口一致点数说出总数”迁移转化为“边取物边手口一致点数和说出总数”。基于此分析, 活动目标得以细化和明确。

活动目标的粗略或细致直接关系到活动过程的设计。教师设计了三个主要环节: (1) “拔萝卜”情景引入; (2) 做游戏“拔萝卜”, 练习按数取物; (3) 做游戏“送萝卜”, 巩固按数取物。最初设计的活动过程和设计意图很粗略, 只写一句“练习4 以内的按数取物”。随着活动目标的明确和细化, 教学环节各个细节也设计得更细致, 对于如何在那些细节中落实活动目标的设计意图也交代得更为清晰。表1呈现了修改后教学设计中第二环节第一次按数“拔萝卜”的教学活动过程和意图说明。

三、细化情景创设与浸入游戏

教师创设“小兔子拔萝卜”情景贯穿整个活动, 用盒子和卡片设计了可插拔的萝卜地, 此情景符合小班幼儿的经验, 孩子们对扮演小兔子和在栩栩如生的萝卜地里拔萝卜很感兴趣。但最初的游戏情景引入比较粗简和仓促, 不够细致生动, 没真正引导幼儿投入情景。经多次讨论和实践反思, 将第一环节情景创设细化为四个小节:提出游戏、感知观察萝卜地、点数萝卜地复习手口一致, 以及帮兔妈妈拔萝卜 (见表2) , 使情景浸入得更为饱满, 在兴趣、情感和认知上都为后面游戏展开做了必要的铺垫。

游戏“按数拔萝卜”包括三次练习, 教师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方式呈现数量要求, “说出数字”“拍手次数”和“卡片点数”, 变换形式使幼儿熟悉各种数量方式, 也可维持孩子的新奇感和关注。但不足的是“按数”与整个拔萝卜情景融合不够, 数量要求给出得过于直接简单、比较生硬, 使幼儿跳出游戏。经过多次修改, 确定采用大小不同小货车引出拔萝卜的多少要求, 即用卡片呈现大小不同的小小货车, 情景融入自然生动、细腻, 产生了一气呵成的效果 (见表3) 。

四、细化和丰富活动层次性

第三个环节是“按数送萝卜”, 最初设计基本是对第二环节“拔萝卜”的重复, 没有形成难度递进层次, 活动显得单调。如何丰富活动层次?经过反复讨论, 教师决定增加取物维度。生活中取物常常考虑多个维度, 除了数量还要考虑大小、颜色、品种等。在此情景中可自然加入萝卜颜色。小班幼儿已具备判定基本颜色的认知能力。在取物情景中同时关注和考虑数量和颜色两个条件, 对他们具有了一定的挑战和趣味, 拓展了活动宽度, 丰富了层次, 大部分孩子经引导都能完成。

五、细化检查反馈环节的设计

检查反馈环节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最容易忽视的部分。在最初设计中, 教师没有提及如何检查反馈指导, 只是口头说活动过程中会检查孩子们拔萝卜的数量, 发现错误时便加以纠正。课程实施后, 教师发现至少一半活动时间是花在检查反馈和个别指导上, 并不像预想的那样轻松和自发, 而是需要考虑不少问题。比如, 是否让拔错数量的孩子重新拔?如何既给每个孩子必要的反馈指导, 又不因个别指导时间过长而使其他孩子无事可做等等。

通过讨论和实践反思, 教师认识到, 尽管检查反馈评价具有很高的生成性, 但在设计教学活动时, 仍有必要预估孩子活动操作可能出现的主要错误, 并设想有效而省时的应对办法, 使检查过程更紧凑地进行。比如, 不必让拔错萝卜数的孩子再去萝卜地重新拔, 那样不仅费时过多, 且不便给予后续指导。这些细节直接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成效。

此次教学活动历经设计、讨论、修改、实施、再修改、再实施等多次研磨, 教师的设计由最初的粗简、含糊、不恰当逐渐变得细致、清晰、恰当, 教学实施的成效也有明显改善, 我们相信从含糊粗简到简约精炼之间必经历“澄清细致”的研磨阶段。

参考文献

[1]黎安林, 曹立人.幼儿园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教学设计特征的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 2009 (7) .

[2]Gagne.E.D, et al.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M].New York:Harper Collins Couege Publishers, 1993.

篇13:幼儿园小班数学摸奖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用标记记录图形的颜色和大小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图形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特征。

3、活动后能将材料收拾整齐。

活动准备:

教具:摸奖箱、各种图形卡片、大的标记图5张、标记卡片若干张(大小、形状、颜色标记)

学具:幼儿人手1-2份操作材料;颜色、大小、形状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摸奖游戏

1、师:小朋友,今天有许多图形宝宝来和小朋友们玩,它们在哪里呢?在老师的箱子里,等一会,请小朋友们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摸出来,摸到以后,请你说一说,你拿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宝宝。

2、幼儿摸图形,并自己说说图形。

3、摸奖游戏

师:小朋友说的都很好,现在我们要跟图形宝宝们来玩一个“摸奖”的游戏。怎么玩呢,小朋友手里的图形宝宝是奖券,老师来摸奖,请中奖的小朋友到前面来领奖。

A、教师摸奖

B、请一名幼儿摸奖,依次下去。

4、结束摸奖游戏

师:好了,摸奖游戏就先玩到这里,我们下次再玩。

二、看图形选标记

1、师:又有几个图形宝宝们来玩游戏了,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依次介绍。

2、师:这些图形有什么不一样呢?

3、我们用什么办法把它们记录下来呢?

4、我们来给它们选一下它们自己的标记。怎么选呢?请你选一张有图形宝宝的纸条,然后给它选好标记,粘到白纸上。做好的小朋友把它送到黑板上的图形宝宝下面。

5、幼儿选标记。

三、看图形做标记

1、师:刚才,我们给图形宝宝选了标记,现在我们来给图形做标记。

2、师:请你先想一想,你准备给它做什么标记。

篇14:幼儿园小班数学益智教案

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幼儿学起来乏味无趣,为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在思维游戏《珍珠变变变》活动中,我试图设计了“去小熊家做客”这一主题,让幼儿通过“给小熊串糖葫芦”和“穿项链打扮自己”等游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物体数量,真正使幼儿感受到“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建立初步的数概念,培养幼儿对数数的兴趣。

2、通过手眼协调地进行穿珠,培养幼儿专心操作的习惯。

[活动准备]

1、信封一个:幼儿每人一套材料(彩色珠子25颗,穿珠小棒1根,穿珠绳2根)

2、场地布置:小河、山洞。

3、布置小熊的家:小熊玩具一个、小熊头饰一个、各种食物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 教师出示小熊的来信并念给小朋友听:“亲爱的小朋友们,新年快到了,我家里给你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欢迎你们到我家来做客。小熊笨笨。”“我们去小熊家,给它带点什么礼物呢?”“哎,对了小熊最爱吃甜的食物,我们去给它买串糖葫芦吧!”

(2) 教师带幼儿过“小河”、钻“山洞”,并引导幼儿点数“石头”、“山洞”的数量。

2、开活动。

(1) 串糖葫芦。

教师带幼儿来到一片空地上,教师发现许多“宝盒”(幼儿活动材料)。教师说:“我们看看能从宝盒里发现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用小棒、彩色珠子自制“糖葫芦”。

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珠子,逐一穿到小棒上,制成“糖葫芦”。

幼儿制成“糖葫芦”后,教师引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反复进行手口一致地电数并说出总数。

(2) 穿项链。

(3) 教师说:“我们去小熊家做客,得打扮得漂亮些,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漂亮呢?”引导幼儿根据“宝盒”里的绳子、珠子,想出给自己制作项链、手链、腰链等来打扮自己。

幼儿用穿珠绳将珠子穿成项链、手链、腰链等,穿完后手口一致地进行点数。

教师帮幼儿打结,幼儿戴上项链、手链、腰链等。

3、结束活动。

教师带幼儿来到小熊家,把“糖葫芦”送给小熊。

教师扮成小熊:“欢迎小朋友到我家来做客,谢谢你们送给我糖葫芦,我也给你们

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引导幼儿找出与数量相对应的食物,并进行品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铃鼓响了几下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铃鼓响了几下

有益的学习经验:

1、能很快辨别数量为1、2、3 的物体。

2、理解1、2、3之间的等差关系。

3、知道1、2、3的基本排列顺序。

准备:

1、每个幼儿1、2、3的点卡各1张,小圆片6片。

2、贴绒图片:小鸡6只。

活动与指导:

1、山示1、2、3的点卡,让幼儿在桌子上分别摆出相应的数量的小圆片,井大声点数,检查摆出的圆片是否正确。

2、将小鸡的图片按第1行1个,第2行2个,第3行3个,并放对应比较,让幼儿再次感知1、2、3相邻数多1或少1的关系。

3、教师敲铃鼓一下,让幼儿举起相应的点卡,教师说:“我敲比一下还多一下的铃鼓数。”或“我敲比两下还多1下的铃鼓数。”幼儿应分析教师的话.举起相应的点卡,然后让幼儿大声点数每张卡上的圆点数,并说出这些点卡哪张排在最前面,哪张排在后面,哪张排在最后面,让幼儿将点卡由小到大在桌子上摆成一行。

4、指导幼儿练习。

(1)让幼儿目测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明确它们之间多1或少l的关系。

篇15: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2、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3、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有数字的物品布置在教室周围,幼儿对生活中的数字已有一定的了解。

2、在教师的衣服上贴一套数字,在小椅子上贴上数字,每位幼儿一个数字挂件。

3、多媒体展示:神州六号发射升空直播。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0--9数字宝宝,引发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穿了一件奇怪的衣服,你们看看我的衣服上有什么呀?(数字宝宝)都有哪些数字宝宝?(幼儿说出数字,教师贴在黑板上。)

(二)找找、说说生活中的数字。

1、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最近我们正在进行关于数字的话题,知道了我们周围到处都有数字。今天有很多数字宝宝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想不想把他们找出来?

2、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1)你在什么东西上面发现了数字,赶快告诉旁边的好朋友。(2)谁愿意大胆地到前面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3、回忆生活中更多的数字

教师:原来数字就在我们的身边,除了这些,小朋友们还在哪些地方、哪些东西上看到过数字呢?

4、说说自己记得最清楚的数字、最喜欢的数字。

教师:数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和我们小朋友也有很密切的关系,那么你记得最清楚的、最喜欢的数字是什么呢?今天把它带来了没有?

请小朋友给大家介绍一下。

(三)让人难忘的数字。

教师:现在老师要让小朋友看一段录象,里面讲到的数字在生活中可不是经常能听到的。(观看录象,在发射升空时大家一起倒数)

讨论:刚才的画面你看了以后觉得怎样?

教师小结:神州六号发射成功了,中国人真了不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刚才录象里听到的数字真让人难忘啊!!

(四)玩数字游戏。

教师:数字和我们的关系这么密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数字宝宝来玩游戏呢?

1、找座位游戏。

教师:老师要给每位小朋友发一个数字挂件,看看你的数字是几,把它挂在脖子上打扮成数字宝宝,,现在我们来玩找座位的游戏,要找到比胸前数字多1的座位号坐下,看谁的动作快。

幼儿找座位,教师及时帮助出错的幼儿。

2、数字宝宝找朋友。

1)请数字宝宝们帮忙把小椅子放到旁边去,分男、女两边。

2)请幼儿遵守规则:音乐开始,数字宝宝们可以跟着音乐跳舞,音乐停时要求两个数字宝宝头靠头做朋友,记住,只能是两个。

3)幼儿游戏。

4)再次游戏,四个数字组合在一起,加大难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竖排。

四、结束

(综合活动)

活动反思:

篇16:幼儿园小班数学插板教案

在放顶煤开采的过程中, 支架前端用采煤机开采的煤块较小较破碎, 支架后端则是在矿山的压力作用下自由放煤, 煤块或矸石体积往往较大, 放煤时插板伸出, 插板千斤顶的活塞杆裸露在外, 大块的煤块或矸石落下后部运输机上, 运输机在运煤过程中从支架尾梁下经过, 煤或矸石的棱角极易刮坏插板千斤顶活塞杆的表面镀层, 随着时间的加长, 插板千斤顶的不断伸缩工作, 最后导致插板千斤顶漏液。

1设计思路

现在对插板千斤顶的防护方法有采用可伸缩保护套的, 因为要实现保护套的可伸缩性材质大多为较软的塑料聚合物, 往往这种材质较软同时也不耐磨, 几次刮碰后就要更换, 起不到防护的作用。所以新设计的结构要有一定的强度, 能够满足长时间的碰撞而不变型。

井下的工作环境差, 维修困难, 所以新设计的结构要简单, 在不影响尾梁、插板机构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要便于安装及拆卸。

1、小钢管2、弯板3、固定板

1尾梁、2插板千斤顶、3螺栓M24×40、4垫圈24、5销轴φ20X150、6防护门、7开口销4×36、8插板、

针对这以上难题设计了插板千斤顶防护装置。

2防护装置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插板千斤顶防护装置由1~8个件组成, 序号6防护门为焊接组件, 对插板千斤起到防护作用, 工作原理为用两个φ20X150销轴及两个4×36开口销将尾梁与防护门连接在一起, 防护门可以围绕φ20X150销轴旋转, 使防护门实现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 在安装及拆卸插板千斤顶时将防护门打开, 支架在井下工作时, 将防护门关闭, 如图2所示位置为插板千斤伸出, 插板千斤活塞杆裸露在尾梁的中间档内, 这时防护门把大部分裸露在外的活塞杆遮挡住, 起到防护作用。

防护装置的主体结构防护门采用高强钢板, 在工作时遇到较大煤成碰撞时, 避免护板门的变形, 影响插板在尾梁中的正常伸缩。

结语

插板千斤顶防护装置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简单, 安装及拆卸方便, 对插板千斤活塞杆的防护作用及时可靠, 效果明显, 使支架插板千斤顶的维修频率大大降低, 提高了支架的生产效率。该结构现在在我公司的放顶煤产品中已经广泛应用, 从用户的反馈消息来看, 用户对插板千斤顶防护装置起到的作用都非常满意。

摘要:放顶煤液压支架后部放煤煤块较大时, 插板千斤顶非常容易被划伤, 最后导致插板千斤顶漏液, 从而设计了插板千斤顶防护装置保护插板千斤顶, 本文介绍了该防护装置的设计思路、工作原理、及拆装方法等。

关键词:放顶煤液压支架,插板千斤顶,防护装置

参考文献

[1]马福全, 宋英新, 柯昌青.放顶煤液压支架插板与尾梁的立式工装设计[J].煤矿机械, 2011 (2) :113-114.

[2]苏志辉.放顶煤液压支架插板千斤顶活塞杆防护装置的设计[J].机械工程师, 2012 (9) :153-154.

[3]冉奎玺.钱玉军.张景奎.樊军.6.3米大采高液压支架的研制[J].煤矿机械, 2008 (11) :33-35.

上一篇: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下一篇:外婆桥托班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