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 论文

2024-07-10

论民族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 论文(精选6篇)

篇1:论民族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 论文

论民族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

法的物质制约性原理表明法律从根本上讲是调整利益关系的工具,法的公平与否完全取决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平衡的程度。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格局要求法律不能只考虑国家经济利益,而且要考虑包括民族经济利益在内的不同群体经济利益和个人经济利益。那

种忽视群体经济利益,认为只存在国家经济利益和个人经济利益的观点是不全面的。事实上,个人总是某个群体的成员,个人经济利益必须通过一个中间环节──群体经济利益来实现。民族作为人们的共同体,是一种群体,它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

一、民族经济利益的客观性

民族经济利益是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各种经济资源、经济条件和经济机会的总和。民族经济利益的范围和方向的确立,数量、质量的增长和提高一方面受一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该国民族关系状况的制约。传统法学理论普遍忽视了民族经济利益的存在,比如边沁就宣称“个人利益是唯一现实的利益”,而庞德只承认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并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利益学说,而在当代资本主义高度发达阶段,社会公共利益作为一种独立的利益形式而成为更多人的共识①。就连我国当前的法学理论中,并没有民族经济利益的一席之地,而处处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涵盖一切。“我国法学理论和立法上通常都将国家的、集体的和个人的三者利益并列在一起提出,这常常给我们造成某些错觉”②。只不过它给我们造成的错觉是民族经济利益已经包含到集体利益中去了。其实不然,民族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文化范畴,也是一个政治、经济和法律范畴,同时它带有人的共同体的生物属性,这一切便构成了它不同于其他任何范畴的特点──民族性。民族经济利益的客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从主体看,民族是构成人类社会的重要主体之一。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构成人类社会的各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家庭、基层组织、行业、阶级及阶层、民族和国家七大层次……依主体的不同,利益可以划分为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地区利益、部门利益、民族利益、阶级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③。由此可见,从主体考察,民族经济利益是一种客观存在,只要有民族存在,就有该民族赖以生存的经济利益存在,也就是说,作为客体的经济利益与作为主体的民族是不可分割的。

其二,历史地看,民族经济利益要么表现为一个民族国家的经济利益,要么表现为一国之内的不同民族经济利益。“在历史的行程中,紧接着一个时代夜幕的是另一个时代的黎明”④。城邦国家的理想是帝国,而帝国的恶梦却是民族国家。而今,民族国家已覆盖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这是史无前例的。总体而言,民族国家的建立旨在排除其他民族的统治,它的基础是新的人们共同体──民族。组成该共同体的人们首先具有共同的民族经济利益,此时,该民族经济利益与该民族国家经济利益在内涵和外延上基本一致。而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则是另一种情形:由于存在着多个不同的民族,因而,国家政权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多民族共治政权而不是一个民族的自治政权。因此,各民族除了具有共同的经济利益的表象──国家经济利益之外,还存在着相对独立的各民族经济利益。我们所言的民族经济利益,当然是指多民族国家里不同民族的经济利益,主要是少数民族的经济利益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利益。多民族国家民族经济利益的客观性反映了各民族在多民族国家里基于各自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文化类型而产生的各民族经济利益上具有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历史实际。

其三,从现实看,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实际决定了各民族经济利益的多元化格局。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当代中国是古代中国的传承继受者。当今我国民族经济利益多元化的格局表现为:一方面,全国56个民族根本的经济利益的统一性。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治保障,国家的建立使国内各民族成为一个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实体,从而也确保了各民族共同的经济利益之安全。另一方面,各民族所居住的区域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差异和民族的社会文化差异,不仅使不同民族经济利益活动的内容各不相同,而且使其经济活动的方式和道路选择,也表现出重大的差异”①,因而,各民族经济利益客观上具有差异性。在我国,这种民族经济利益的多元化格局是以二元结构为表征的,突出地表现为汉族居住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利益上存在的差异。民族经济利益的客观性要求国家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充分考虑民族经济利益的客观实际,运用公正有效的法律机制实现民族经济利益的分配。

二、民族经济利益的层次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利益是个客观范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②。正是利益的客观性决定着法的内容并非立法者任意的主观意志的体现,而是具有受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客观内容。民族经济利益的客观内容集中地

反映在以国家、民族自治地区和民族为基本主体单位的利益结构之中。

其一是国家利益层面中的民族经济利益。

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国家利益就是不同主体的共同利益,主要表现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根本利益”③,这种共同利益以“普遍利益”的面貌出现,它一方面反映着我国社会各种利益主体阶级力量的对比关

系,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公平正义价值,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包括民族在内的各主体在基本社会公正理念的主导下,逐步实现其经济利益。因此,在国家利益中,总包含着各民族的共同利益,也包含着不同民族共同的经济利益。我国的法律从宪法到基本法律和法规都贯彻着民族平等的原则和保障全国各民族共同利益的原则,从而应证了民族经济利益不但包含在国家利益之中,而且有可靠的法制保障。

其二是以民族自治地方为单位的民族经济利益。

对民族关系和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关系历史实际的考察,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我国历史看,民族关系主要围绕汉族与少数民族以及主要少数民族(建立了政权)之间关系两个层面展开。从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关系的情况看,无论是以汉族为主建立的中央政权还是以某一个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中央政权,对其他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地区基本采取了比较松散的联系或统治政策,无论是表面的臣服、羁縻,还是怀柔与因俗而治,基本没有脱离“民族自治”的樊篱。到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承认了民族自决权,主张建立联邦制国家。1922年7月,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提出:“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蒙古、西藏、回疆实行自治,成为民主自治邦;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盟共和国”①。1938年9月,毛泽东在作《论新阶级》的报告中提出:“允许蒙、藏、瑶、苗、彝、番等各族与汉族有平等权利,在共同对日原则之下,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同时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②。1941年5月,“《陕甘宁边区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③,第一次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④。从此以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之后,于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84年5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2月,又修改了该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对历史上民族政策的一种延续。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三个层次,与此相对应,民族经济利益分别以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为单位分为三个层次。区域自治并非某一个少数民族的自治,而是在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域以一个少数民族为主,其他民族共同参加的自治。区域自治符合历史上和现实中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关系的实际情况。毫无疑问,纯粹的某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域是不存在的,各民族(包括汉族)共同生活共同发展才构成了民族地区的生活画面。因此,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正是考虑了民族和区域两个因素,一方面,该地域某一个少数民族从绝对数量或相对数量上达到一定规模,另一方面,其他民族也生活在该地域。考虑到这个区域内各民族的共同利益,才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这些不同的民族统一于区域之中,又使这个区域围绕着某个民族而实现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自治,而以经济利益为客观体的经济自治权是经济自治在法律上的表现。当前,我国的民族经济法以民族自治地方为最主要的主体,通过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基本法律中的民族经济法规范、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等不同效力层次的法来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利益,从而实现民族经济利益,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和民族发展。

其三是以民族为单位的民族经济利益。

民族是由民族成员构成的。然而,构成民族的民族成员并非全部聚居于一个固定的地域,他们经常由于历史或现实的种种原因而散居在全国各地。尽管该民族也许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聚居地域,但散居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那么,这种情况下是否存在以民族为单位的民族经济利益呢?答案是肯定的。以回族为例,尽管其聚居地有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贵州咸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和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等一个自治区,两个自治州和十个自治县,但是,在全国各地基本都有散居的回族存在。他们以民族为单位的经济利益不但渗透在这些自治地方的经济利益当中,而且主要表现为基于其共同的宗教信仰而享有的经济利益,如清真食品的生产、销售、贸易和管理。法律应当而且已经肯定了这种经济利益的合法性并通过相应立法予以保护。在广大的汉族地区,尽管少数民族只占极少数量,但是,他们的民族经济利益应当得到保护,他们的宗教信仰应当得到尊重,他们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样应得到重视,这也是人类文明的起码要求。

另外,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区基本上地处边疆,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状况较差,社会生产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无论是从民族的角度还是从地域的角度看,他们的经济利益是一致的,需要获得同汉族或其他地区同等的经济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经济利益与非民族地区的经济利益是相对而言的,它们的差距反映了民族经济法在立法、执法和司法、守法各个法律实践环节尚存在诸多不足,如何实现民族经济利益于法有据和将法律意义上的利益即法益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法律命题。

篇2:论民族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 论文

摘要:民族经济利益是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各种经济资源、经济条件和经济机会的总和,它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从主体、历史和现实看,民族经济利益具有客观性;另一方面,民族经济利益的客观内容集中地反映在以国家、民族自治地区和民族为基本主体单位的利益结构之中。

关键词:民族 经济利益 客观性 利益层次

法的物质制约性原理表明法律从根本上讲是调整利益关系的工具,法的公平与否完全取决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平衡的程度。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格局要求法律不能只考虑国家经济利益,而且要考虑包括民族经济利益在内的不同群体经济利益和个人经济利益。那种忽视群体经济利益,认为只存在国家经济利益和个人经济利益的观点是不全面的。事实上,个人总是某个群体的成员,个人经济利益必须通过一个中间环节──群体经济利益来实现。民族作为人们的共同体,是一种群体,它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 。

一、民族经济利益的客观性

民族经济利益是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各种经济资源、经济条件和经济机会的总和。民族经济利益的范围和方向的确立,数量、质量的增长和提高一方面受一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该国民族关系状况的制约。传统法学理论普遍忽视了民族经济利益的存在,比如边沁就宣称“个人利益是唯一现实的利益”,而庞德只承认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并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利益学说,而在当代资本主义高度发达阶段,社会公共利益作为一种独立的利益形式而成为更多人的.共识① 。就连我国当前的法学理论中,并没有民族经济利益的一席之地,而处处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涵盖一切。“我国法学理论和立法上通常都将国家的、集体的和个人的三者利益并列在一起提出,这常常给我们造成某些错觉”②。只不过它给我们造成的错觉是民族经济利益已经包含到集体利益中去了。其实不然,民族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文化范畴,也是一个政治、经济和法律范畴,同时它带有人的共同体的生物属性,这一切便构成了它不同于其他任何范畴的特点──民族性。民族经济利益的客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从主体看,民族是构成人类社会的重要主体之一。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构成人类社会的各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家庭、基层组织、行业、阶级及阶层、民族和国家七大层次…… 依主体的不同,利益可以划分为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地区利益、部门利益、民族利益、阶级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③ 。由此可见,从主体考察,民族经济利益是一种客观存在,只要有民族存在,就有该民族赖以生存的经济利益存在,也就是说,作为客体的经济利益与作为主体的民族是不可分割的。

其二,历史地看,民族经济利益要么表现为一个民族国家的经济利益,要么表现为一国之内的不同民族经济利益。“在历史的行程中,紧接着一个时代夜幕的是另一个时代的黎明”④。城邦国家的理想是帝国,而帝国的恶梦却是民族国家。而今,民族国家已覆盖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这是史无前例的。总体而言,民族国家的建立旨在排除其他民族的统治,它的基础是新的人们共同体──民族。组成该共同体的人们首先具有共同的民族经济利益,此时,该民族经济利益与该民族国家经济利益在内涵和外延上基本一致。而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则是另一种情形:由于存在着多个不同的民族,因而,国家政权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多民族共治政权而不是一个民族的自治政权。因此,各民族除了具有共同的经济利益的表象──国家经济利益之外,还存在着相对独立的各民族经济利益。我们所言的民族经济利益,当然是指多民族国家里不同民族的经济利益,

篇3:论民族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 论文

一、“相当独立, 亦或相对独立”概况

西方学者Eijffinger (1997) 认为中央银行的独立包括中央银行首脑任命、货币政策独立执行等诸方面, 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分析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1. 人事的相当独立, 亦或相对独立

相当独立性中央银行的各项工作只对国会负责, 在其人事安排上政府不能干涉, 较典型的为德国的德意志银行。而在相对独立性中央银行模式下, 央行的人事安排, 尤其是中央银行行长的任命, 往往受制于中央政府, 较典型的为中国人民银行。

2. 组织结构的相当独立, 亦或相对独立

首先, 从央行的隶属关系上分析, 相当独立性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而直属于国会, 各项工作只对国会负责。而相对独立性中央银行虽然一般情况下与财政部为平行关系, 但两者均属于中央政府。

其次, 从央行与财政部的关系上来分析, 相当独立性中央银行同财政部相互独立, 原因在于中央银行具有创造货币的特殊功能。而相对独立性中央银行模式下的国家的政策都希望中央银行能帮财政部融资, 以弥补政府的开支。

再者, 从央行分支机构的设立上分析, 相当独立性中央银行多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行, 避免行政区划的干预, 美国就将全国分成12个储备区来进行, 德国亦如此。而在相对独立性中央银行模式下, 央行的分支机构多按行政区域划分, 受地方政府制约。

3. 货币政策制定的相当独立, 亦或相对独立

在货币政策的制定上, 相当独立性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期有自主决策作用的机构, 其成员多为长期从事银行工作的官员, 还有货币理论专家与有关学者, 可保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及其程序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合理化。而相对独立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制定的最终决定权往往在中央政府的手中。

二、“相当独立, 亦或相对独立”影响

相当独立性中央银行受政府制约较少, 政策制定较独立;而相对独立性中央银行受政府制约较多, 其政策往往掺杂着政治利益。基于此,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模式对一国的经济将产生重大影响。以下我们从三方面分析其影响:

1. 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中央银行独立性越大则通货膨胀率越低, 独立性越小则通货膨胀率越高。因此, 为稳定物价, 央行货币政策运营的独立性十分重要。

2. 对财政赤字的影响

这一影响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 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着高额财政赤字主要是因为他们都依靠中央银行为财政融资, 最终给通货膨胀增加了新压力。所以, 减少财政对中央银行的依赖成为减轻通货膨胀压力的重要手段。

3. 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一旦宏观经济未达到既定目标, 央行总是无一例外地进行货币政策操作, 这时它的独立性如果过小则会影响货币政策执行, 大大削弱货币政策的效果。

三、我国中央银行相当独立, 亦或相对独立?

现阶段我国的中央银行基本上采取的是相对独立性的模式。纵观银行发展新趋向, 中国人民银行从“相对独立”走向“相当独立”也是大势所趋。

具体来说, 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而直接对全国人大负责, 中央政府对其拥有质询权

虽然有学者反对这种建议, 认为这样会使中央银行处于“无控制状态”。这种担心是没有道理和没有必要的, 中央银行对全国人大负责, 尽管某些人大代表并不懂经济, 但中央政府可以对其行使质询权, 并提交全国人大决议。

2. 提高中央银行的政治独立性, 把货币政策委员会建成实质性的货币政策决策机构, 而不仅仅是咨询议事机构

现阶段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责、组成和工作程序, 由国务院规定, 其独立性和职能的履行受到国务院的制约。在实践中, 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构成为清一色的政府官员, 要想改变这种弊病, 我们必须在相关法律中对其职责、组成和表决程序等方面做以明确规定, 借以排除政府干预, 确保货币政策的独立、稳健和权威, 确保货币币值的稳定。

3. 中央银行行长由国家主席提名若干候选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决定。

人事上的独立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的重要内容, 我国现阶段央行行长由国务院总理提名,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职权的行使, 使其在“潜规则”下不得不受制于政府首脑。

此外, 还要赋予中央银行经济上的独立性, 使其不受政府财政制约;立法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与相关政府机构的关系;加强我国相关银行法的建设, 完善法律体制, 将中央银行的行为纳入法制化。

参考文献

[1]陈洋林, 王涛, .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比较与借鉴[J].北方经济, 2007, (13) .陈洋林, 王涛.

[2]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比较与借鉴[J].北方经济, 2007, (13) .

[3]文慧.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法律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1) .

[4]闫素仙.论中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6) .

[5]刘福寿.加强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之悖论[J].财经科学, 2004, (6) .

篇4:试论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关键词: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问题及建议

一、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概述

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政府的干预和指导下,根据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目标,独立地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责,独立地完成中央银行的任务。它主要包括:独立地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独立地发行货币;独立地管理金融市场、调控宏观经济。

加强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既是避免政治性经济波动产生的可能,也是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需要。中央银行既是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和捍卫者,是金融监督与管理的制定者,因此搞好央行的相对独立性至关重要。

二、我国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1984年我国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职能的完全分离标志着我国央行独立性的建立,此后国务院对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95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作为新中国第一部金融法律,是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基石。2003年12月27日通过了修正案,进一步确定了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经历了一系列的体制改革使得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增强,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货币发行并未真正独立

货币发行权属于国务院,而不属于中国人民银行。一定时期内应向流通中发行多少货币,实际上由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具体执行,致使货币发行计划与政府一定时期的经济决策高度重合,从而影响了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发行的有效控制。

货币发行分散于商业银行,而不是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现行的货币发行制度是谁在中国人民银行一般存款帐户上有存款,谁就可能提取现金,谁就掌握了实际的货币发行权。此外,货币发行还受商业银行的信贷收支状况的制约。

另一方面,货币发行也要受财政收支状况的影响与制约。这可能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财政向中国人民银行长期借款;二是财政向中国人民银行的透支;三是财政通过其它方式间接的挤中国人民银行。如用银行贷款发工资、以银行贷款维持亏损企业的生存、企业以银行贷款上缴税利等等,从而致使货币发行成为弥补财政赤字、企业亏损的工具。

更重要的是,货币发行受计委的制约。在我国货币发行计划的编制程序上,先是由计委确定经济发展和投资规模的大盘子,然后根据这个大盘子来确定货币发行计划和信贷计划,由于其它计划的弹性较小,而货币发行和信贷两个计划的弹性较大,因此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信贷收支成为弥补计划缺口的工具,从而影响了货币发行;二是计划执行过程中,各经济主体又以完成国家计划为由挤银行,最后迫使中国人民银行增加货币发行。

(二)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上不独立

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权在国务院而不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只有货币金融政策的建议权和执行权。此外,货币金融政策工具的使用权也在国务院而不在中国人民银行。

在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还受到国有商业银行、财政、经贸部、计委等中央其它部委的制约。在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执行过程中还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制约。

(三)监督和管理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方面也不独立

中国人民银行应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有关金融管理情况。所以在很多时期,央行仍需服从国务院的指导,不能完全随经济形势而履行其应有的职能。

三、提高中国人民银行地位、增强中国人民银行相对独立性

(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一章第二条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这就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是国务院领导下的宏观调控部门的相对独立性。同时,该法第七条又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就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对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完全独立性。

(二)中国人民银行必须独立于财政,不能成为财政的出纳和弥补财政赤子的工具。《人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法律尽管确定了中央人民银行在资金上不受财政部的制约,但在实际工作中被操作的情况时常发生。面对这种处境,人民银行不仅必须依法办事,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坚决杜绝向财政透支和无条件贷款,而且应相应增加有关财政部向人民银行的贷款额度、借款方式、借款期限等相关条款以及违反者的法律责任。中央银行既要与财政部密切合作,又要依法保持资金的独立性。

(三)中国人民银行必须独立于国有商业银行,不能成为弥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收支差额的工具;中国人民银行必须独立于计委,防止货币发行成为弥补计划缺口的工具;中国人民银行必须独立于各级地方政府,防止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职能的地方化,以保证货币金融政策的顺利实施。

四、结束语

中央银行独立性发展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充分认清开放的形势,紧紧抓住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和透明化几条改革主线,加快相对独立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步伐,使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决策过程中更具科学性、民主性和有效性。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现在看尚待加强,但可喜的是,无论是政府,还是中央银行本身都在努力地采取措施,不断地增强其独立性,只要假以时日,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定会逐步增强。

参考文献:

[1]朱霖君.加强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地位[J].现代商业,2010,(16).

[2]金建平.浅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J].当代经济,2010,(8).

篇5:论仲裁协议的独立性与相对性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经济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经济活动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争议数量激增,而且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如果只是依靠法院诉讼来解决这些争端,由于国家司法资源的有限和诉讼程序自身的弱点,不仅无法使日益增加的争议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而且也难以适应和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国家法律许可的条件下,人们开始寻找诉讼外的争议解决替代方式,而仲裁以其高效、快捷、保密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并且成为诉讼外唯一具有法律效力的争议解决方式。仲裁是当事人通过自愿达成协议、约定将争议提交双方共同选定的第三者进行裁决、并自愿执行裁决结果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当事人为了快速、有效地解决他们之间的民事争议往往以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形式选择他们合意适用的法律、解决纠纷的法院及程序,而一旦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达成后就独立于他们之间的基础合同,即仲裁协议具有独立性;但是仲裁协议也是民法上合意的一种,即仲裁协议本质上仍然是欲纠纷解决的当事人之间的一份合同,该合同是以有效、迅捷地解决民事争议为目的,因而,仲裁协议又具有相对性。以下分别就仲裁协议的独立性与相对性作研讨。

一、仲裁协议的独立性

(一)仲裁协议独立性的含义

仲裁程序的启动和运行,是以当事人首先达成的承载着当事人仲裁合意(将纠纷提交仲裁解决的一致意思表示)的仲裁协议为基础的,鉴于仲裁协议的重要性,学者们形象地将其称为仲裁的基石。仲裁协议就其存在形式与基础合同的关系而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当事人在基础合同之外单独就仲裁合意达成的独立的书面协议:另一种是当事人在基础合同之中订立的表达其仲裁合意的仲裁条款。无论是以一个独立的法律文书形式存在的单独的仲裁协议书,还是以合同文本形式存在于基础合同之中的仲裁条款,都是以解决因基础合同而引发的纠纷为目的,都与基础合同存在着同样的实质性联系一一即针对基础合同的法律关系而起作用,因而也都存在着效力上是从属还是独立于基础合同的问题。

仲裁协议的独立性,又称为仲裁协议的可分性或自治性,无论该理论的表述方式如何,其基本精神为:仲裁协议虽然是以解决因基础合同产生的纠纷为目的而订立的协议,但该协议一旦成立,就具有独立性,是与基础合同形成了两项分离或者说独立的契约,其有效性不受基础合同效力的影响。即使基础合同无效、被撤销、终止或者解除,仲裁协议作为当事人约定的解决基础合同纠纷的协议,仍然独立存在,并不因基础合同的无效或者失效而当然地无效或者失效。仲裁协议的独立性是一种相对特殊的独立性。一方面,它因基础合同的订立而订立,并随着基础合同的完全履行而终止:另一方面,一旦成立,它就从效力上独立于基础合同的效力,不仅不因基础合同发生争议或被确定无效而失去效力,反而正因此而得以实施,发挥它作为救济手段的作用。所以,仲裁协议与基础合同的关系并不像传统合同理论中的主从合同关系那样:从合同在效力上是完全依附于主合同,主合同无效或者失效,从合同也当然地无效或者失效:相反,仲裁协议的效力是独立于基础合同的,并不随着基础合同的解除、终止、被撤消或者无效而失效或无效。

篇6:论民族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 论文

目前, 会计师事务所已经与挂靠单位脱钩, 从制度上保证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但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历史不长, 行业制度、质量保证体系有待完善。部分注册会计师未能充分理解和掌握独立审计准则, 取证不充分。有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为了自身利益, 出于“包装”上市公司、争揽业务、拉住客户等目的而降低审计质量。独立审计的质量问题不仅受到了行业内部的重视, 而且也成为社会公众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尽管近年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整顿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审计质量仍然不尽如人意, 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有待改进。

2 影响独立性的经济利益因素

2.1 惩罚力度小, 权衡收益与成本后的铤而走险

(1) 当前, CPA普遍缺乏风险意识, 不少CPA和会计师事务所受利益诱导, 片面追求业务收入, 只要能接到业务, 不管有无风险、风险多大, 工作中放弃原则迁就客户, 甚至出假证明、假报告的现象屡见不鲜。

(2) 尽管《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等都规定了CPA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与经济责任, 但对CPA执业行业中出现的严重问题, 仍处理不严, 制裁不力, 不利于CPA增强风险意识与精神上的独立性。

(3) 关于审计委托人的问题。在我国, 由于产权关系不明晰等原因, 民间审计的委托人大多是被审计企业的管理部门, CPA与管理当局之间不存在另外的委托人, 委托与否和审计报酬的多寡, 完全取决于被审计者, 这对CPA保持独立性极为不利。

(4) 现行的民间审计收费方式也破坏了审计的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向客户收取的审计服务费, 现行的聘用付费方式使得被审客户完全成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衣食父母”, 导致审计人员缺乏经济上的独立性, 与被审客户形成了财务上的依存关系, 使得事务所在审计“交易”的契约中明显处于被动地位。对一个审计约定而言, 审计费用随会计师事务所的不同而变化, 会计师事务所不同, 审计收费不同, 提供的审计产品的质量也不相同。审计费用由管理当局支付, 将造成审计关系的严重扭曲, 使审计人员在权衡利弊之后, 可能牺牲自己的独立性, 加大了审计失败的风险, 直接降低了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信赖程度。这样, 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使其难以保持独立。

2.2 经济利益瓜葛

(1) 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企业之间。当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在某些方面具有特殊的共同利益时, 很可能影响其审计独立性。例如审计机构以低价购入被审计单位物资、房产, 以低利率向被审计单位借款等。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咨询业务也影响了审计独立性, 管理咨询的巨额收费收入使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之间形成密切的利益关系, 使审计师失去了挑战管理当局的勇气, 他们很可能为了保住咨询业务而在审计上迁就客户。

(2) 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主管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直接经济利益关系;对曾经管理或者直接办理过的相关业务进行审计等情形, 都可能损害审计独立性。《审计准则》要求, 存在这些情形应当向审计机关报告。同时, 《审计准则》明确提出, 审计人员不得参加影响审计独立性的活动, 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

2.3 不正当竞争阻碍审计良好发展

有序的、恰当的竞争是维持审计人员独立性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过度的市场竞争将会使审计市场的竞争结构和手段变得过于复杂。目前,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同业竞争日趋激烈, 注册会计师职业也进一步市场化。由于外国会计师事务所, 特别是“四大”国际会计公司规模庞大, 拥有雄厚的资本、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等, 加剧了审计市场的竞争局面, 即使同样是本土所, 面对目前单一、狭窄的业务领域, 出于生存的压力, 不正当、恶性竞争也时常发生。这显然破坏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竞争秩序。

3 如何让民间审计同时具有良好的独立性及经济收益

(1) 加强惩治力度, 通过法律政策措施, 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 保证独立性。出台保证会计师事务所正当经济利益的法律法规, 例如制定可统一执行的收费标准, 适当提高收费金额。西方国家公认的审计收费依据为审计项目所需的审计工作小时。因此, 我国财政监管部门可以考虑借鉴国际惯例, 以审计工作小时为基本依据来制定全国统一的审计收费标准, 并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根据公司的规模、销售收入、财务状况和所处行业会计处理的复杂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 事先预测出工作量和不同级别审计人员的配备需要, 并根据不同级别人员的小时收费标准, 来决定最终的审计费用。这样, 就可以解决收费标准不统一、收费水平相差悬殊的问题。

(2) 严格遵守审计制度规定, 做好审计机构、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关联调查, 杜绝“警察小偷一家亲”的现象。就管理咨询业务而言, 也许法律上直接规定禁止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管理咨询业务并不是最优的制度安排, 让市场直接发挥作用也许是可以采用的策略, 监管部门所要做的是等到市场认可了某一项惯例后将其上升为制度。

(3) 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 遵守职业道德, 采取双向自愿原则, 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定或干预委托单位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在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介上发布直接或间接地诋毁同业或自我夸张、内容虚假、容易引起误解的广告, 也不能向委托单位或其他组织散发具有上述倾向的函件。

(4) 对收费制度的改革———实行第三方收费。注册会计师要做到形式上的独立较为容易, 而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性就困难多了。因为影响注册会计师实质上独立的核心问题是收费问题。注册会计师行业一方面要履行社会鉴证和经济监督职责, 另一方面, 又必须同其服务对象进行合作, 寻求一定的经济效益。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审计业务要向委托人收取审计费, 毫无疑义, 委托人都愿意支付较少的费用获取一份满意的审计报告, 而会计师事务所则愿意收取较多的费用出具一份无风险的审计报告。在我国, 虽然一些政府部门为会计师事务所制定了最低收费标准, 但很少考虑业务的复杂程度、审计风险等因素, 而主要是采取按被审计单位资产总额的一定比例收取的方式, 这显然是不够合理的。将来改革收费制度要使会计师事务所更加关注执业质量, 而不是将重点放在扩充业务上, 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保证审计质量才是第一位的。本文认为, 可否尽可能小地改变现有审计构成, 通过新设一个官方机构作为收费中介和管理机构, 结合现有的审计流程, 以有限的成本, 既保障事务所审计费用来源, 又能加强对事务所的监督管理, 以更好地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改革重组现行审计流程, 并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使全部的合法事务所, 置于该机构管理、监督之下。事务所的业务收入不得直接从委托人或被审计单位取得, 其业务通过市场调节, 形成事务所接受委托开展业务, 从该机构获取业务收入, 而委托人向该机构支付费用的新的审计流程。

参考文献

[1]杨艳伟.影响社会审计独立性的因素与建议[J].中外企业家, 2008 (8) .

上一篇:支教简报 第1期下一篇:音乐教育与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