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学案: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4 作文技法巧突破 第1讲 审题立意

2024-07-19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学案: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4 作文技法巧突破 第1讲 审题立意(通用2篇)

篇1: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学案: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4 作文技法巧突破 第1讲 审题立意

专题十四 作文技法巧突破

第一讲 审题立意

审题与立意是考场作文的重要环节。审题,侧重于对作文试题的审视,包括对试题的题意、文体、字数等方面的认知与把握;立意,则是在把握题意的基础上,确立文章的中心。因此,二者虽然有区别,但是联系也是相当密切的,有时甚至是同步进行的,很难分开。

技法指导一:提纯人格

故事性的材料,如果以人物活动为核心,那么,就可以透过人物言行,或者其他人物的评价、命题人的提示等,提纯其人格精神,可以是诚实、善良、宽厚等高尚人格,也可以是虚假、自私、忌妒等缺陷人格。考生作文立意,以表达对某种人格的看法为主旨,就是符合题意的。

【题例】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位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发香气、放在水里沉到水底的木料。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无人问津,而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他还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年轻人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立意展示:明代贤哲胡居仁有一联曰:“贵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其中真谛流溢于词间:成事贵在坚持!坚持,是坚强的力量。坚持的力量源于信念与意志,正是对目标的坚持,方有默默迈过足下无尽路途的动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坚持的硕果。

(李肖伟《因为坚持,所以收获》)

技法鉴赏:材料是寓言性的,考生可选的角度很多,如果用“提纯人格”的方法审题立意,则更直接,更符合材料的精神。这位年轻人,他本来拥有价值连城的沉香,却因为羡慕别人手里的木炭,而丢弃了自己的沉香,表现出“没有自信”“不能坚持既定信念”“处事浮躁”“急功近利”等人格缺陷。李肖伟的文章,正是透过材料,看到年轻人“不能坚持既定信念”“处事浮躁”,从正面立意,确立“因为坚持,所以收获”这一观点的。

技法指导二:把握关键

试题材料的关键词句即揭示材料中心,蕴含命题人设定的立意范围的词句。叙事类材料中的比喻句、议论句,开头句、结尾句,议论类材料中的观点句,抒情类材料中的收束句,往往是我们要搜索的关键词句。

【题例】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英国哲学家托马斯·布朗说:当你嘲笑别人的缺陷时,却不知道这些缺陷也在你内心嘲笑着你自己。是的,我们留意一下就会发现,那些喜欢嘲笑别人的人,往往一辈子毫无建树;而那些被嘲笑的人,却往往以顽强的生命力在痛苦的泥淖里绽放绚丽的生命之花。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展示:太阳的嘲笑造就了星星的信念,在亘古的夜空中坚持着那点微光; 磐石的嘲笑造就了水滴的理想,在艰苦的岁月中守护着那一份渺茫的希望; 别人的嘲笑造就了我们的意志,在瞬间的改变中把握生命的航向。以微笑面对嘲笑,让冷静成为勇气。

(焦可馨《以微笑面对嘲笑》)

技法鉴赏:论述性材料的观点句,是材料的关键所在,从“当你嘲笑别人的缺陷时,却不知道这些缺陷也在你内心嘲笑着你自己”“喜欢嘲笑别人的人,往往一辈子毫无建树”等语句出发,从心理、道德、发展等角度,阐述嘲笑别人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被嘲笑的人,却往往以顽强的生命力在痛苦的泥淖里绽放绚丽的生命之花”一句出发,可以立足于怎样正确对待嘲笑,以及如何在嘲笑中走向辉煌。《以微笑面对嘲笑》选择第二个着眼点,在形象化的铺排之后,顺势拈出“以微笑面对嘲笑,让冷静成为勇气”的观点,切合题意。

1第 技法指导三:破解比喻

比喻性的材料作文,破解其比喻义是审题的首要任务。而破解其比喻义,又必须联系材料内容进行。【题例】(2012·上海高考)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立意展示:不经意间的奇思妙想,往往比刻意的思考更具创意、更为新奇。人们对于脑海中瞬间闪过的微光并不在意,甚至不去理会这种似乎“不劳而获”的产品;人们看中的是那些中规中矩的想法和看法,以为这样才是社会进步的正道。可是,事实如何呢?

(上海考生《守住微光,果敢行动》)

技法鉴赏:材料是论述性的,关键词有“心灵中闪过的微光”“舍弃”等,而材料本身并没有点明“微光”的含义,这样,审题立意的任务就集中在破解“微光”的意义上了。根据下文“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说明“微光”是心灵中曾出现过的有价值的东西——微不足道的、细小的、美好的、独特的灵感、精神、品质、善念、理想等。由此可以确定以下立意——捕捉一闪而过的灵感,珍惜独立精神,放大心中的善念等。

考生立意,将“微光”理解为“奇思妙想”,并对人们对这种有价值的“奇思妙想”的忽略提出了批评,首段明确提出了切合题意的看法。

技法指导四:辨明关系

题目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中间用“和”“与”等词语连接时,要着眼于概念的关系,辩证地思考、分析。

【题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境遇相同的人,幸福的感觉却不相同。这是因为,他们的心境不同,或者说是思维方式不同。有的人,总是向着积极的方面看,获得的快乐、幸福也就比较多;有的人,总是向着消极的方面看,获得的愁苦也就多一些。因此,我们可以说,思维方式与幸福快乐有着密切的联系。

请以“思维与幸福”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展示:拥有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幸福的支柱。而幸福是乐观抵达的目的地,要想使自己幸福,首先就要具备乐观的精神。

(可欣《幸福是一种乐观的态度》)

技法鉴赏:“思维与幸福”是关系型的话题作文,行文必须处理好“思维”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应重点阐述“思维”对“幸福”的作用、意义等。《幸福是一种乐观的态度》理清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开篇便提出了“要想使自己幸福,首先就要具备乐观的精神”的观点,为全文的分析论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题例】(2012·四川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按照要求作文。

手握一滴水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 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 有大陆架和沙漠 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 就是握着一个世界

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 足以丢失这一切

请根据阅读全诗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诗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少于800字。

名师点拨:材料对一滴水的象征意义作了一定阐释,以供考生展开。这道题相当常规,角度有如下几个:①借助古往今来与水有关的成语或者哲理名言展开;②把一滴水与个人相结合,谈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实现;③和自然界水循环相结合,从一滴水的不同形态展开。既然材料中已经具体提到了水的含义,文章就不能仅止于此,而要达到探讨“怎么办”的高度上。明白了道理,以及如何将道理应用到自己的生页

2第 活中去,是文章真正应该凸显的主旨。

佳作展台:

敬畏那滴水 四川考生

“上善若水”,是多么聪慧的比喻呀。它抓住了一切善性的本质特征。那一滴不起眼的水珠,确实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谱,所以露珠在阳光下的草尖上熠熠生辉、晶莹剔透。这是一滴水,它没有滔滔的声势,没有汩汩清泉的机灵,也没有古井水的深邃。可是,它可能也经历过曾经沧海的怒吼;或凝聚在天山之巅,融化后一路欢腾入江河,入溪流;或被引流灌溉,蒸发到大气层,尔后凝成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飘向黄河、长江两岸„„

那么,当我们握着一滴水的时候,难道不应该心存敬畏吗?

它,没有显赫的身份,没有名流的炫目名片,没有富商大贾的香车宝马,也没有华美的轻裘大氅。它,就是普普通通而且极易被蒸发掉的水滴。正因如此,世俗的人通常以为它微不足道,可以随意泼洒掉而毫不痛惜,自然也无心关注它蕴藏着的真正价值,就径自武断地把它叫作一滴水!

让我们深入地思考吧!去探索这一滴水曾经的奉献,曾经的历练,曾经的辉煌和心存的执着的信念。曾经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幸存者,后来也如一滴水般隐姓埋名甘当普通的职工,连自己的子孙都不知道他曾经的辉煌。前不久,也有媒体爆料过一名教师,他天天划船接送学生,几十年如一日奉献自己的韶光,直到两鬓苍苍还依旧是一名山村教师。历史长河里滚滚流淌的何尝不是滴滴水珠的组合体!哪一滴水会镌刻自己的名字而求后世永不忘记呢?孔子说“逝者如斯”,我想,不仅仅是凭吊逝者的无声无息吧?万流朝东为何永不停息呢?一滴一滴水总是义无反顾地汇入其中,是因为它们有共同向往的理想境界,有坚韧执着的信仰,大海的壮阔激荡才是它们奋斗的终极目标!那些璀璨的一滴,在浩浩荡荡的奔流前行中,不断地摔打锤炼。江河永不停息,英雄层出不穷,主流永远奔向前方。

历史的长河里确实涌现出许多英雄豪杰,影响着历史潮流的前进。可是沉心静思:如果脱离了那融为一体的滴滴水珠,英雄必将一事无成,只能是平凡的一滴而已。

我们渴慕英雄,敬仰英雄,也希望成为英雄,自然也就应该更加敬畏那些平凡无奇的一滴一滴。因为,是它们共同成就了英雄的辉煌业绩,共同推动着历史的巨浪翻卷前行。希望做英雄,同样不因是平凡的一滴而懊悔、沮丧。

敬畏那滴水,愿做那滴水,甘做那滴水。

技法鉴赏:文章能准确把握诗歌意旨,赋予“那滴水”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深刻内涵。开头对那滴水的形象描绘富有象征意义。文章引用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幸存者、乡村教师的事例,证明那滴水的无私、平凡而又伟大。同时,作者运用辩证思维,指出英雄也同样离不开那滴水,进一步阐释了那滴水的平凡但又伟大的价值。文章最后,运用递进式的结尾,升华了主旨,表达了对那滴水的敬畏。

【试题展示】(2013盐城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境中觅得了闲适淡远,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偷得了片刻的宁静和欢愉,李乐薇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里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生存的环境,也是我们精神的依托。

要求:①角度自定;②文体自选;③标题自拟;④不得抄袭、套作。【考场作文】

四季的舞者 何晓明

风,是四季的舞者。

春天的风是跳华尔兹的风。

春天的风刚刚苏醒,伸个懒腰,整好衣衫,便迈开了步子,跳上一曲柔美的华尔兹。她跳过天空,天空开始放蓝;跳过山冈,山冈开始染上绿色;跳过枝头,枝头鲜花绽放;跳过小溪,溪水欢快地流淌。音乐声大起来了,惊醒了沉睡的万物:鸟儿在枝头歌唱,鱼儿在水里游泳,小鹿也快活地奔跑着。全世界都醒了,都跳着这曲优美的华尔兹。

夏天的风是跳探戈的风。

夏天的风最招人喜欢,她总在人们需要的时候到来,就好比一曲轻快的探戈,令人心旷神怡。烈日炎炎的时候,风跳着探戈来了,吹走热气,带来凉爽;雷雨交加的时候,风跳着探戈来了,赶走乌云,万里放晴。在天气变化无常的夏季里,请你随风一起跳一曲美妙的探戈吧!

秋天的风是跳伦巴的风。

秋天的风是最美的,她的美并不是美在外表,而是美在她的惊喜连连、别具一格。秋风是一阵阵的,页

3第 就好像伦巴一样时而疯狂,时而舒缓。疯狂过后,便会留给人们别样的惊喜:枝头,挂满了成熟的果实;空中,飘扬着纷飞的叶片;地上,长满了金灿灿的庄稼。这一切都是踩着伦巴节拍的秋风给我们的礼物。

冬天的风是跳独舞的风。

与其他季节的风不同的是,冬天的风卓然独立,一意孤行,这也许便是她热爱独舞的原因吧。她自由自在,没有牵绊,驰骋在这寒冷刺骨的冬天,或呼啸回旋于山谷。

老师点评:文章以自然界的“风”为描写对象,通过想象拓展思路,运用比喻来修饰语言,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风,比喻为不同的舞曲,写出了春风的欢快,夏风的热烈,秋风的飞扬多变,冬风的卓然独立,形象而富有律动美。

存在问题:

材料本身涉及“自然”与“心灵”的关系,但是考生只写了“自然”而未写“心灵”,即“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不符合题意。

升格指导:文中写“风”本身的语句已经够丰富、够精彩了。升格时,应在写“风”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或者写不同的风给自己的心灵带来的不同影响,紧扣“自然”与“心灵”的关系来写作。

【请你升格】请根据老师的指导,给作文升格。▲升格例文见答案部分→

页 4第

参考答案

真题精解 写作升格 升格训练

【请你升格】

感受自然 何晓明

我喜欢在残阳似血的黄昏,漫步在乡间小路上,静静地聆听着鸟儿归巢的欢喜;看看田埂上那金黄的稻穗,那一串串真可谓是“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闻闻路边的野花,那散发出来的一阵阵清香,让人如痴如醉,忍不住想要摘下一朵;听听农家小女孩欢快的歌唱,那悠扬的曲调像一个个精灵在翩翩起舞,撩拨着每个过路人的心弦„„我贪婪地看着,嗅着,听着,感受着这亦梦亦幻的和谐之美。

我喜欢端着杯热茶,坐在院子里看夕阳在树后,露出最后一抹微笑,把一切烦恼全都置之脑后,任那颗浮躁的心在茶的清幽中沉静,外界的纷扰便如潮水般退去,只留下一片潮湿的宁静。冬的雪,春的风,夏的阳光,静止在秋,而我静止在这片自然的风景中。

我喜欢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炎炎夏日,夹一本书,迈进竹林小道,心灵便开始在美妙的故事中散步。曼妙的自然之景里,我畅游在美妙的书本之旅中,我忘情着,心也荡漾着。蝉的大联唱中,昭君出塞时的黄沙,貂蝉月下轻舞时的圆扇,玉环华清池洗浴时的白绫,西子浣纱时的波纹,已是潜意识里的另一种快乐!我喜欢这种情景交融的感觉,喜欢这种身处仙境的飘逸。

我更喜欢一个人静静欣赏明快的溪流,那曲折的流水既不缺乏轻柔,也不尽显张扬,似乎像一个羞涩的女子,脸上还泛着红晕;它一路欢歌,充满着生命的张力„„它那永不停息、绝不服输的意志让我佩服,它那激情昂扬、执着追求的精神让我敬仰。尤其是那滋润万物之功,更是让人赞叹不已。我好想融进这奔流的溪水中,迈向生活的大海,收获完美的人生。

我尤其喜欢一个人站在平坦的大地上聆听自然神秘而奇特的声音。这种天籁,就如一股清新的凉风,拂去心灵的浮躁,让我的内心更加宁静与澄澈。当我屏住呼吸,享受着自然赋予的灵气时,一种轻飘飘遨游在天街的美妙油然而生。这就是自然的魅力。我不禁想起了一位诗人曾经说过的“我原本想要成为花朵的,却因为对花朵更深的热爱,我甘心化作了土壤”。可我要说,热爱并不一定意味着牺牲自我,而是在内心深处将无形的热爱化为最诚恳的敬意。

心怀自然,我没有华丽的语言,我只有一颗纯朴的祝福的心;心怀自然,我没有作家的灵动,我只有一支平凡的单纯的笔;心怀自然,我没有演讲者的奔放的激情,我只有深沉的真挚的赞美。

以一颗热爱的心去面对自然之美,你就会发现和谐之美、宁静之美、生活之美,你就会永远保持一颗向上之心,真正地喜欢上这种明心启慧的洗涤„„在陶醉、痴迷之中,你就会由衷地敬畏自然、感谢自然!

页 5第

篇2: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学案: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4 作文技法巧突破 第1讲 审题立意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写“文学类文章”,在作文部分的“有创新”中,要求考生“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这些要求,为考生个性化写作、创新文体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创新文体,各有自身的特色,能充分张扬学生的写作个性,但是创新文体也有体式,作文也要讲规范。这里,结合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实际,撷取几种创新文体,结合文体规范,谈谈创新文体的写作技巧。

一、小说 技法指导

(一)人物形象

写小说,要把刻画人物形象放在重要的位置,要让人物“活”起来,具体来讲,就是要生动地描写人物的言行。

(二)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主干,考生要学会运用误会、巧合、陡转、抑扬等设计情节的方法,尽最大努力显示出小说情节的曲折性。

(三)细节描写

抓住人物活动或心理上的细枝末节,进行精细地描述,借此揭示出人物性格的本质与个性品格。【文例】

忧与爱 江苏考生

老王蹲在墙角,两手对插在袖筒,终于不耐烦地啐了一口。

小区近来又开始搞绿化,就在老王所住公寓后,轰隆隆的机子整天响个不停。这咬一口,那儿又吐出来,一排常青植物规矩地躺在路边。

而老王进城一年多了,还是不能习惯这个奇怪的地方。看到这些小树,他总忍不住怀念老家那片地。“噫,种两垄豆角呐!这么好的地!”他望着花坛,叹了口气。老王从前可是个种田好手,手上老茧至今又厚又硬。

前年拆迁,老王无奈地住进高楼,地耙、平车、铁锨都没地儿放,只好当破烂扔了,只一把锄头实在舍不得便留在了墙根。

离开了老王的土地像塌陷的土坑,只有被寂寞逼疯的草在向上生长。那块地,他回去看过几次。晒豆腐干似的被晾在那儿,没有动静。

他觉得心疼,那份烦忧藤条般缠捆了笑容。老王是个粗人,提炼不出“家园荒芜”这样的概念,他只是担忧。

像担忧秋日里留在地里没收的一亩庄稼,担忧扔在墙角的一包麸皮,或者一只秃了尾巴的老黄狗。他抛弃了它们,他被逼无奈。

始终是放不下的,生活可以一夕之间改头换面,而对土地生生不息的爱哪能说断就断? 忧与爱是利箭进入皮肤,因为深,所以痛。老王渴望重回故土,哪怕再扛一扛锄头。

然而作为一个农民,一个失了根的农民,他能怎样反抗?唯一可以抚慰自己的,还好,还有一把锄头。“举——前探——”老王扛着锄头在一群老头老太太前做着示范,“好,回落——收!”戴眼镜的老人们略显生疏地扛着锄头。

老王啐了口唾沫在手上,想起前些日子自己被邀来做“锄头健身操”的教练,他稍一迟疑也就答应了。因为他肩扛锄头时,心里那份空落落的感觉才会淡一点,那块干旱的心地才如久旱逢甘霖一般滋润起来。

最近,老王又开始了新研究——“铁锨健身操”。

沉溺于此,只因他不知如何排解他的忧,正如不知如何安放他的爱。

技法鉴赏:作者善于细节勾勒,于细节中灌注情致,蕴含深思;全文亦自细故入手,小小锄头中承载着对于农业文明远逝情境的阔大思虑。由于落实到了农民的感觉之中,文章中呈现的田园“荒芜”之忧才尤为牵动情思。

二、寓言 技法指导

1第

(一)想象大胆新奇。要展开想象的双翅,突破现实的时间和空间,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大胆地、创造性地编写新故事,描写新环境,塑造新形象,表达新思维。

(二)构思新巧动人。寓言的情节比较简单,但必须在构思上求“新巧”。一是要善于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从新的视角演绎故事。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寓言的主角。二是要敢于突破时空限制,构筑新故事,生动有趣,富有讽刺意味。三是要善于运用陡转、巧合、悬念、抑扬等手法,兴起情节的波澜。

(三)寓意积极深刻。思想感情健康向上,不悲观失望,不消极颓废;要对生活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精加工,把揭示生活本质意义的深刻思想寓于短小精悍的故事之中。

【文例】

紫藤和残墙 程 楠

在一个偏僻的角落,有一堵伤痕累累的残墙,与四周郁郁葱葱、野花四放的环境显得极不协调,但它仍然固守着自己的天地,默默不语。

春日里,幼小的紫藤芽从残墙脚下悄悄探出脑袋,揉了揉矇眬的睡眼,争先恐后地沿着残墙拼命攀登,终于紫藤们爬上了残墙的顶端,它们欢笑着到处开放,一朵朵紫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泛着银光。远远望去,满眼浅紫像一个紫色的瀑布从上流下。这时,紫藤成了这静寂的角落里最美的风景。

偶尔一个路人经过此处,惊讶地看着这墙紫藤,啧啧地赞叹:“天呀,竟有这样美丽的花!”说完,却又摇了摇头:“只可惜,这堵墙太破了!”骄傲的紫藤听了路人的话,高挂在云霄的心灵突然间坠入了幽暗的峡谷。紫藤认真地俯视身下的邻居,果真又老又丑,与自己那美丽的身姿相差甚远。紫藤急了,为自己美丽的身姿遭到玷污而呜呜哭泣,这处娇艳的风景已黯然失色。

伤心的紫藤松开了原本紧紧抓住残墙的手,背过身来,要挣脱恶魔似的残墙,憧憬着那远处美好的风景„„

夜里,下起了一场暴雨,铺天盖地,毫不留情,哗哗而下。清晨,万物从担心恐惧中醒来,却见那墙紫藤已不复存在。它们躺在这边的泥中,片片花瓣凋落在雨水中。昔日的繁华已逝,昔日的荣耀不在,只留下一片狼藉的紫藤伤心地诉说着命运的不公。

可怜的紫藤花,如果能用一颗谦虚的心面对一切,如果能牢牢地抓住自己的邻居——那堵残墙,或许就能够在相互扶持中战胜暴风雨的摧残,或许就能够在风雨过后的晴日里一展昔日那美丽的容颜。而今它只能静静等待枯萎命运的降临了。

技法鉴赏:作者善于独辟蹊径地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调动想象,将紫藤、残墙拟人化,新鲜活泼,别开生面。紫藤的悲剧结局揭示了深刻的道理:要抱着谦让之心面对万物,要学会相互扶持,努力协作;不要孤芳自赏,恃才傲物,脱离集体。

三、书信 技法指导

(一)格式正确,突显文体特征。特定的格式是书信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外在标志: 1.称呼,顶格书写以示尊重,后面用冒号以引起下文。

2.问候语,单独成行,空两格写“您好”等,后面用叹号表达真挚、热烈的感情。

3.正文,写在称呼语下一行,首行空两格书写。如果写的是几件事或一件事的几个方面,分清层次。祝愿语,正文结束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祝”“祝您”等词语,另起一行顶格写“健康”“进步”等语(写给教师可用“教安”“教祺”,写给编辑可用“编安”,写给作家可用“撰安”,写给病人可用“痊安”,还可随季节变化写“春安”“夏安”“秋安”“冬安”等)。

4.具名,在结尾的右下方,如信纸空格较多,以离开祝愿语二、三行为宜。5.日期,写在具名下一行偏右处,与具名稍错开。

(二)语言得体,情感抒发自然。只有用得体的语言,抒写真情实感,才能起到互通信息、交流情感的作用。例如称呼的写法,就大有讲究:写给长辈的一般按辈分称呼,如王伯伯;写给平辈或晚辈的,可以直呼其名;同事之间可在姓前加“老”“小”,以示亲切,关系亲密的可直呼其名,但不宜连名带字都写上;给领导或名人写信可用职务或职称来称呼,以示尊重;还有的在称呼前加“尊敬的”“敬爱的”表示尊敬。考场作文用书信,内容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基于生活经验的虚拟,但感情必须是真挚的。

(三)思想明确,符合话题要求。写信时必须做到思想明确、态度真诚,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使收信人理解我们,信任我们,接纳我们。考场作文写书信,主题思想来自对话题的准确把握,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限定的范围之内。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化解话题,点明题意。

【文例】

给皇上(四郎)的信

2第

吉林考生

皇上(四郎):

臣妾近日闲来无事,加上这天又实在热得紧,心中甚感烦闷,昨儿便遣了槿汐去宫外打听近日是否有新鲜趣事。槿汐去了一日,回宫后跟臣妾说,骄阳如火之下,紫禁城外亦是一片肃静,百姓都呆在家中避暑,所以并无趣事,只一间修船的小店热闹些。臣妾十分好奇,命槿汐细细说与臣妾听。那热闹事其实也是一桩小事,可臣妾听后颇有感触,想与四郎一同分享。

据说,这家修船的小店有个工人素擅给船上漆。一日,一个富商将这个工人招去给他的船上漆。这工人漆船时,发现那船的底部有一个小洞,就顺手将那洞补上了。船漆好后,工人收了工钱,便回到了店里。谁想没过几天,那富商给这个工人送来了一大笔钱。工人看着那些钱,说:“工钱您已经给过了。”富商说:“这是感谢你补洞的钱。”工人说:“那只是顺手补的。”富商答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着那条船游湖时,我的五脏六腑都碎了,因为我知道那条船的底部有个洞。但他们却平安回来了。我当下就知道是你补上了那个洞,所以我特来感谢你。”

四郎,你是不是也觉得这件事十分有趣?想那修船工,不过随手做了一件小事,却救了那富商孩子的性命,保住了富商一家的幸福。臣妾就想,若后宫这许多嫔妃,日常也帮彼此做一些力所能及、互惠互利的小事,而不是钩心斗角、相互倾轧,这后宫之中,会少流多少血、少生多少恶?若这朝中重臣和各地方官员都能本着爱民如爱子、爱国如爱家之心,为百姓谋福、为社稷谋利,这天下何愁不定,这百姓何愁温饱不济?

臣妾深知皇家“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臣妾亦知自己刚才针对朝臣说的一番话僭矩了,但臣妾实在是不吐不快。四郎,臣妾做出之前的一番思索后,就总在想,这世间纷乱不绝,正因为缺少如那修船工一般把分外之事亦当作分内之事做了的人。随手做的那么小的一件事,却救了几条人命,这真是怎么想也想不到的事情。四郎曾对臣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想来必是想告诉臣妾,这小事是轻视不得的,只有将小事认真细致地做成了、做好了,末了还不计较自己的得失,才会一步步地接近那被上天臵于云端的幸福。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修船工这一举手之劳所造的功德,又岂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臣妾以前常听人说,圣人在民间,而不在经史典籍中,深不以为然,昨日闻修船工之事,今日又借为四郎解闷之机,做出如上思量,方识此言之真、之妙、之大智慧。试想,世人不论贫富贵贱,皆为圣人,皆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之时,河清海晏之象是多么宏丽!

臣妾此番言语,不知四郎作何感想?

嬛嬛

技法鉴赏:作者取材于收视率颇高的《甄嬛传》,以甄嬛给雍正帝写信之形式,借甄嬛之口,立“人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天地便一片祥和”之意,构思行文可谓精巧至极。形式符合书信体式,语言得体而有深意。

作者善于独辟蹊径地把自

【题例】(2013·天津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名师点拨:审题要抓住关键,这则材料的关键词是“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据此,可以有以下立意角度:

1.水的思考,常见的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水是生命之源,然而,地球上的生命之源却在一天天地枯竭,大自然在流泪,我们却不知道珍惜。

2.平凡生活、点点滴滴的幸福与快乐,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不可缺少的东西,往往被人们忽视。人们热衷于远处的风景,却忽视近处的美丽。

推而广之,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有很多方面,如: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对别人的尊重,文明礼貌的种种行为表现等。

试题规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文体,甚至可以尝试创新文体。佳作展台:

非正常拍摄

3第

天津考生

[第一组镜头] 时间:2012年6月5日 地点:天津劝业场门前

干净的步行街,刚刚洒扫过的地面在太阳下能照出人影。一张花花绿绿的冰糕纸飘落地面。一只休闲鞋实实地踏在冰糕纸上。“妈的!”抬脚将纸踢飞。纸翩然落下。

冰糕纸好像很喜欢高跟鞋敲打的地面的节奏,随着高跟鞋走了好几米。高跟鞋蹭了几次才摆脱这张厚脸皮的纸。„„

十几分钟,这张纸不知被多少次踩踏。一个小女孩捡起它,放进垃圾箱。女孩的妈妈面无表情,嘴里说着什么。

画外音:公共环境是大家的,每个人都有维护的义务。举手之劳的事,为什么就变得那么艰难?有人会说,家门内自己负责,家门外与我无关,不管什么事儿,全当没有看见。小女孩是可爱的,长大之后的她还会这样吗?

[第二组镜头] 时间:2012年6月6日 地点:海河富有桥边 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

100米外,一群人正在向河里撒鱼苗。远处依稀可见红红的标语,上面的字看不清楚。应该是“爱护母亲河,净化母亲河”一类吧。

桥下,十几个人排列整齐,每个人全套装备:马扎儿、水桶、遮阳伞、几个鱼竿。没有人说话,很静。

桥头牌子上写着:景观河道,禁止垂钓。

水边到河堤的草地,被踩出了清晰的小道,小道上的草已经枯黄。有两个人收起鱼竿,两条小鱼从河里“游”进了桶里。„„

画外音:景观河道是大家的,每个人都有维护的义务。不能为了自己的兴趣,而让“禁止垂钓”成为可笑的牌子。您钓上的小鱼,说不定是刚刚放养的鱼苗。您难道希望自己的母亲河一天天沧桑下去?

从我做起,加油!

技法鉴赏:这是篇形式新颖的考场作文,采用新闻报道的形式,将生活中无视公共环境的几种现象,用“集束镜头”的方式予以呈现。画面是客观的,但画面的选择却由作者的主观倾向来决定。画面的陈述语言是简洁的,基本上是画面的组合跳跃,很少有衔接过渡的语句。这符合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每组镜头后的画外音,则是对画面所呈现现象的深度分析,话不多,但一语中的,指出根源,发出呼吁。在紧张的考场上,能写出如此有特色的文字,没有平时的观察、积累、思考是很难做到的。

【试题展示】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意味。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水,并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的内涵范围作文。

名师点拨:这道题兼具开放性与限制性,写作时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发散思维,联想想象。可以着眼于水的数量、外形、运动、性质、作用等特点,由水及人,揭示水的哲理意蕴。

2.独创思维。选择最能体现自己的创新思维、独特视角、深刻见解、文化素养的角度进行阐述。3.力图创新,包括立意、选材、文体、语言等方面的创新。【考场作文】

水边绝响 陈晓琪

人不是因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个老人,这个硬汉,赢得了人生真正的较量。海上,两个生命,两个毅力坚强不屈的精神,一个拼死反抗,一个全力搏斗,他们在充满敌意的海.................中殊死搏斗,那种坚强、刚毅、勇敢以及蔑视死亡的精神,使灵魂得到了升华!“来吧!我跟你奉陪到死!”这就是老人那亘古不变的骄傲,这就是他坚硬执着的灵魂!

琴韵如水,仿佛天籁,渺渺散去,杳至无极。冥冥间,我仿佛看到一条无尽的河流,向远方延伸,当页

4第 听到被放逐的消息传来,是什么还能让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写下壮丽的《离骚》?是那不屈的精神,不灭的信念!

波光粼粼,水影散乱,他们的灵魂在这些纷繁的灵魂中不断再现,他们的生命虽然已随水而逝,但灵魂却伴随着流水在不断再现中得到永恒。流逝的河流就是永恒的河流,他们在水中看到了生命的全部,完成了对自己的证明!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无论形式还是意境,每一句都美得畅快淋漓。作者是谁?不错,是苏轼。他的豁达,他的豪放,使我疯狂地迷上了他所有的诗词。曾经,几句有意无意的嘲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字狱,九死一生的他,...终于悟出,原来一切不过如此,清静无为、超然物外才是做人之本。..隔着苍茫的时空,苏轼向我们吹来浩然之气,时近千年,不停息的永远是那千里快哉风。一个用文字记录感情的人是困苦的,他需要一种无助的恐惧,需要不断地自我否定和超越,需要一股强大的可以摧毁一切的社会责任感。在这样的感情中,苏轼找到了永恒的文字。

老师点评:考生思维比较活跃,能由水展开联想,内容涉及桑提亚哥(老人)、屈原、苏轼等,将水的流逝与精神的永恒作对比,思想也比较深刻。

存在问题:

①文体:文体感不强,材料之间关系松散。

②语言:用语笼统或不当。如“两个生命”“疯狂地”等词语,使用都不合情境。

③结构:论述与论点不一致,如苏轼一段未紧扣住“水”进行论述;结构不完整,正文主要是三个分板块,无首无尾,有分无总。

升格指导:①文体——根据材料实际,建议采用小标题作文。

②语言——修改词语。如“两个毅力坚强不屈的精神”一词,可改为“两股坚强不屈的精神”。③结构——丰富句子,如“一切”改成“生死、是非、贵贱、毁誉、得失”;增补议论,如苏轼一段与“水”的联系不够,增补“这是他在政治之河中的处世哲学”等能扣住“水”的点睛之语。

【请你升格】请根据老师的指导,给作文升格。▲升格例文见答案部分→

页 5第

参考答案

真题精解 写作升格 升格训练 【请你升格】

水边绝响 陈晓琪

大河汤汤,无尽延伸。这是一条永恒之河,在这里我可以隐约看到,无数徜徉着的灵魂,他们漫游水边,执着地追问生命,生命的绝响至今轰鸣。

——题记

老人与大海

人不是因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个老人,这个硬汉,赢得了人生真正的较量。海上,两个生命,一条不止一千五百磅重的大马林鱼,一个八十四天一无所获的老渔夫,两股坚强不屈的精神,一个拼死反抗,一个全力搏斗,整整两天两夜,他们在充满敌意的海中殊死搏斗,那种坚强、刚毅、勇敢以及蔑视死亡的精神,使灵魂得到了升华!“来吧!我跟你奉陪到死!”

这就是老人那亘古不变的骄傲,这就是他坚硬执着的灵魂!

屈原与汨罗

琴韵如水,仿佛天籁,渺渺散去,杳至无极。冥冥间,我仿佛看到一条无尽的河流,在向远方延伸,当听到被放逐的消息传来,是什么还能让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写下壮丽的《离骚》?是那不屈的精神,不灭的信念!

波光粼粼,水影散乱。他的生命虽然已随汨罗江水而流逝,但灵魂却伴随着流水在不断再现中得到永恒。流逝的河流就是永恒的河流,他在水中看到了生命的全部,完成了对自己的证明!

苏轼与长江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茫茫大江之上,是谁是吟唱?不错,是苏轼,在吟他的豁达,在唱他的豪放。曾经,因几句有意无意的嘲讽,招来了一场严酷的文字狱。九死一生,他终于悟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原来生死、是非、贵贱、毁誉、得失不过如此,清静无为、超然物外才是做人之本。这是他在政治之河中的处世哲学,但这也使他在生活中对其他美好事物的追求更加执着。

隔着苍茫的时空,苏轼向我们吹来浩然之气,时近千年,不停息的永远是那千里快哉风。一个用文字记录感情的人是困苦的,他需要一种无助的恐惧,需要不断地自我否定和超越,需要一股强大的可以摧毁一切的社会责任感。

大江东去的波涛中,苏轼找到了永恒的文字。思行水上,我们触到了文化与精神的温度。

上一篇:英语字母练习题免费下一篇:班长竞选稿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