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话题

2024-07-09

孤独的话题(精选14篇)

篇1:孤独的话题

有的时候,我甚至会相信,我会一直孤单。

我喜欢一个人走在干净的泊油公路上,在迷茫中走掉大段大段的时间;我喜欢一个人抱着零食以一个天荒地老的姿势静坐;我喜欢一个人在漫无边际的黑暗一点一点地数着自己的寂寞。

我喜欢一个人,喜欢孤单。

尽管很多人都对我说,孤单的人是这么的苍凉,这么的感伤,这么的落魄,甚至这么的狼狈。然而我却不在为孤单而烦恼,因为我已经慢慢习惯了孤单,在孤单中学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

就像刘若英用沙哑的声音唱道;当孤单已经变成一种习惯习惯到我已经不再去想该怎么办就算心烦意乱就算没有人做伴。

也许只有在孤单的时候,才可以学会一个人慢慢长大,才可以仔细聆听细水长流的幸福。

这样生活,比较不那么容易疲惫。

凯恩在面对着大海时,他幽幽地说,我是多么孤单啊!

小王子倒在沙漠时,他说,我曾经那么的孤单。

小人鱼躺在石头上时,她也流者泪说,我是孤单的。

而我,一个平平凡凡的女孩站在青春的十字路口上,回首,说,我想我会一直孤单,一辈子都这么孤单。

篇2:孤独的话题

(将中心论点分解成三个分论点论证)

寂寞是毅。唐僧玄奘,26岁冒险出国,首尾,行程5万里,历经130多个国家,足迹遍及印度,精通“经”、“律”、“论”三藏,集其大成,终成一代宗师,普渡众生,事业何等辉煌。然而,你知道吗?西行途中,他终日面对穷山恶水、漫漫长途,只与黄卷青灯为伴,只与行李白马为伍;到了异国他乡,语言不通,风俗殊异,虽四大皆空,终不免寂寞。(正面论证)如果他经不起寂寞,他岂不只是异乡一g黄土一具骷髅?如果他经不起寂寞,怎么取回真经佛法普渡众生?如果他经不起寂寞,又怎么会有《西游记》中对一心向佛意志弥坚的圣僧玄奘的千古颂扬?(反面论证)玄奘化寂寞为毅力,以寂寞之心,弘扬法度,弘扬人的品质。(紧扣话题,分析材料,论证小论点)

寂寞是痴。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7岁的她就开始读《三国志》《水浒传》《聊斋志异》,虽然读得一知半解,但是兴趣越发浓厚,稍大一点,她竟然习惯于枯坐书桌旁,连最喜欢去的海边也不去了,一天到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她似乎被伙伴遗忘了,她也把伙伴给遗忘了。房间里是书,脑海里是人物和故事。别人都在为她的孤寂担心,可是她并不意识到也许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寂寞。就这样一天一天的孤寂着,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痴迷着。终于有一天,中国文坛上多了一位清新亮丽的女性,她以毕生的精力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冰心化寂寞为痴,在喧嚣的尘世扫出一方净土,净化自己,她对寂寞做了最好的诠释。艺术,特别是真正的艺术,注定是孤独人的事业。古人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艺术家、思想家、政治家、乃至企业家,谁没有经历过诗人那样“无人问”的“寒窗”呢。即使名成利就的人,在再创业时,面对的,依然是“无人问”的“寒窗”,有时何止“十年”,也许一生。所以,寂寞是痴。

寂寞是创造。爱迪生在寂寞中不惧怕失败,从失败中一次又一次创新,终于有了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寂寞中人,感情最为丰富细腻,能够体验人所不能体验的生活,感悟人所不能感悟的道理,发现人所不能发现的创想,获取人所不能获取的能量,最后成就人所不能成就的事业,中学生作文《以孤独为话题的作文》。

篇3:《百年孤独》的孤独情结解读

马尔克斯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的致辞中提到, 《百年孤独》中的“孤独”是整个拉丁美洲的“孤独”。拉丁美洲的封闭、落后、迷信和固步自封造成了她的“孤独”, 同时也阻碍了整个民族的前进与发展。作者以自己的家乡, 一个拉美小镇为原型, 虚构出了一个名为马孔多的小镇和一个名叫布恩迪亚的家族。以这个家族七代人连同着小镇在一百年中从建立、繁盛, 再到衰落, 最后一起消逝在历史中, 来代表了整个拉丁美洲的百年兴衰史。布恩迪亚家族中的个人命运和孤独编织成了一部家族史, 这个家族史又代表了一部民族史。通过这个家族, 读者可以感觉到整个拉美民族深深的孤独, 家族最后的衰败也在抗议和警醒着人们 :排斥现代文明、愚昧落后、与世隔绝的孤独精神只会带领整个民族走向灭亡。而作者的最终意图, 是号召拉美人民团结起来, 冲出桎梏, 打破孤独。

在《百年孤独》里, 马孔多是个三面环水的神秘小镇, 一切东西和生活方式都还处在原始状态, “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 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直到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带来了磁铁、望远镜、放大镜, 用科学消除了村民和外界世界的距离, 愚昧的人们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比他们自己的村庄精彩万分。尽管老布恩迪亚绞尽脑汁想出了“地球是圆的, 就像个橙子”, 并努力向村民证明自己的理论, 却没有人相信理解他, 人们无法接受外来的文明, 注定了无法改变的孤独。再后来的独立共和和无休止的内战使人们陷入了更深的孤独。西方的经济掠夺体现在书中的香蕉热, 这为马孔多带来了繁荣和财富, 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入侵。在一次镇压罢工工人的大屠杀后, 马孔多又回到了起点。村民无法认出自己的村庄, 原有的自尊与人格都荡然无存, 一切的努力和抗争都归于失败。在一百年这个轮回中, 马孔多带着它的孤独回到了原点, 随着梅尔基亚德斯的羊皮卷, 在飓风中化作可怕的瓦砾与尘埃漩涡, 消失在历史中。

布恩迪亚家族中性格鲜明的成员, 长相不同, 个性不同, 但是都带有着统一的家族印记——孤独。存在于他们血液里的勇敢、自立、探险精神、倔强、桀骜不驯, 和乱伦的冲动, 使每个孤独者都能在读者心里留下深深的个人徽记。第一代人何塞·阿尔卡蒂奥· 布恩迪亚, 是马孔多的开拓者, 带领全村人建立了一个有秩序的繁荣村庄。他疯狂的迷恋着科学研究, 独自发现了地球是圆的, 钻研自动钢琴的机械运行原理, 但是他埋头追求真理和理性的时候, 村民甚至自己的妻子都不能理解他, 对他的开放性始终是冷嘲热讽。最终他迷上炼金术, 失去了理智, 被家里的亲人捆在大树下, 陪伴他的只有虚无的幽灵, 孤独地走向了死亡。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是家族第二代人, 也是马尔克斯在书中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是在马孔多出生的第一个孩子, 在母亲腹中就会哭泣, 三岁时就能预知未发生的事情。他富有想象力, 并继承了父亲探索科学的求知欲。长大后参加了起义, 成为了一个名声大震的起义军领袖, 一生共发动了32场起义, 却无法真正让独裁统治彻底消失。他甚至拒绝共和国总统授予他的勋章, 又成为了反政府武装的革命军总司令, 去镇压自己曾领导的起义军。后来起义失败, 他签订了投降协议, 心灰意冷, 回到马孔多, 钻进作坊里终日反复制作小金鱼, 做好了熔掉, 熔掉了又重新做, 把自己封闭在了一个孤独的世界。

在布恩迪亚家族性格乖张、行为怪异的众多人物中, 有一个与众不同之人物——美人儿蕾梅黛丝。她每天要洗澡, 而且一连洗好几个小时, 好把身上的污垢洗掉。她喜欢裸体于人前, 不受到任何世俗的约束。她拒绝所有男人对她的求爱, 凡是对她图谋不轨的人都要遭受厄运。她心地善良、拥有倾城倾国之貌, 但是心如止水、无牵无挂, 无欲无求, 所有人类的世俗情感在她身上都无法驻足。马尔克斯对这一人物的最终归宿是让她抓着床单飞上了天, 作者认为只有这样, 才能保留她的这种纯洁而神圣的美。美人儿蕾梅黛丝就是书中美的象征, 在马孔多她被当成头脑简单、智商低下的白痴, 其实她才是心智最为清醒的一个。也正是因为这样, 在这个污浊的尘世间, 她是无法停留的。而这种方式的美, 也是从头到尾的孤独。

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出发, 以超现实的写作手法, 把布恩迪亚家族跟整个拉丁美洲的社会历史发展完美结合起来, 用梦幻般的语言为世界带来了这部史诗巨著。一百年是一个轮回的单位, 孤独这个主题, 更多的是要警醒当下世人, 要团结进步, 这对发展中的民族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摘要: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一部史诗级的鸿篇巨制, 通过描写马孔多镇上的布恩迪亚家族在一百年中七代人的兴衰消亡, 阐释了“孤独”是整个拉丁美洲的民族症结。而要摆脱孤独的归宿, 就要全民族团结, 统一力量, 共同摆脱孤独。

关键词:孤独,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

参考文献

[1][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 范晔译.百年孤独[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11.

[2][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门多萨.番石榴飘香[M].林一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7.

篇4:孤独的话题

关键词:欲望的孤独  思维的孤独  革命的孤独  暴力的孤独。

以世界文学的眼观来看,20世纪的拉美文学无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上世纪60年代以降,拉丁美洲的小说一直保持着高质量。魔幻现实主义创造的独特文学景观,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广大第三世界文学进入由西方主导的文学大厦的某种可能。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因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荣获了198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而《百年孤独》无疑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乃至整个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接受视域下的《百年孤独》不仅直接启发了中国当代作家的创作,同时也在中国引发了经久不衰的魔幻现实主义研究热潮。研究或解读《百年孤独》“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之外另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客观地说,《百年孤独》所描写的现实生活基于而又不局限于拉美(它所揭示的是一个族群乃至人类在某一阶段必然面对的困境);从这个层面讲,《百年孤独》具备整体上的寓言结构。因此,《百年孤独》的“孤独”具有超越时空的深刻内蕴。它所展现的不仅是马k孔多的孤独,也是人类的孤独。文章试图深入文本,从以下四个方面阐释“孤独”的内涵,以期能揭开长期笼罩在“孤独”之上的“魔幻”面纱。

一、欲望的孤独

欲望的孤独实指那些在情欲中的挣扎,这种困扰是普遍的,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文学关注的内容。性,是《百年孤独》涉猎较多的主题,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线索式的存在。借用一位学者的话说:“考虑到这个家族的存在始终与一种若隐若现的恐惧,亦即乱伦的恐惧密切相关,那么性欲这个主题的强调已经大大超出了寻常的规模。”[1]细致梳理家族七代人欲望挣扎的轨迹,可以发现马尔克斯在作品中精心构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性世界”,并且充分展现了自己捕捉肉欲的官能和自然性的天赋。少年钟情、洛丽塔情结、优雅求爱、露水夫妻、偶合婚姻、三角关系、鸡奸、导向乱伦的狂热真爱,等等,描写范围十分广阔。

混乱的性关系贯穿着全书。例如,何塞·阿尔卡蒂奥、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兄弟同妓女庇拉尔·特尔内拉的复杂的关系:庇拉尔·特尔内拉分别为兄弟俩生养了子女,她与阿尔卡蒂奥的欲望纠结直接导致了阿尔卡迪奥的离奇出走,改变了其人生的轨迹。阿尔卡蒂奥第二和奥雷良诺第二这一对双胞胎早年分享同一个妓女——佩特拉·科特。而奥雷里亚诺终其一身都在佩特拉.科特身边厮混。在《百年孤独》中,妓女俨然成为了布恩迪亚家族带有致命孩子气的男性世界的重要补充。逃避孤独的权宜之计,以及失却尊严的不堪,在家族个体身上多有展现。而在欲望的挣扎下,可能实现的爱情往往被打碎在嫉妒、仇恨、肉体欲望的倾轧之下。在文本中,丽贝卡、阿玛兰妲两姐妹与钢琴师皮埃特罗.克雷斯皮之间的爱情悲剧尤其震撼人心。爱情在这个家族里面似乎从来都没有实现过,尽管有时候看起来是那样的接近,但最后都荒芜在欲望的孤独之中。

如前文所提及,家族第一代人的婚恋为整个家族写下了恐惧的注脚——乱伦的恐惧。然而,在作品中逃避乱伦恐惧的方式却是对乱伦的狂热幻想和追求。作品中有一些显著的例子,例如,以阿玛兰妲为中心的关系:奥雷里亚诺.何塞→阿玛兰妲←何塞.阿尔卡蒂奥。可以清晰地看到,阿玛兰塔面对自己的侄子和孙子的时候完全失去了作为姑姑和祖母的尊严。“乱伦是萦绕着人物——主要还是家族中未婚男性——身心的一种欲望、孤独、死亡、战争和污秽的感受中滋长的一种冲动,停留在与死亡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个黑色区域。”[2]欲望的挣扎赋予作品颓废、荒诞、荒淫的色彩。但是,应该注意到,无论是以线索形式出现的妓女,还是大多数时候停留于狂热幻想中的乱伦冲动,色彩斑斓的性欲描写都不以官能刺激为目的。在《百年孤独》中欲望是孤独的重要载体——而包围家族个体(尤其是男性)的孤独混合着失败、绝望、死亡、战争等现实的冲动。这是笼罩《百年孤独》全书的孤独之一种。

二、思维的孤独

伟大的哲思如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无疑是一种孤独。这种孤独是高蹈的。在思维泥淖里的挣扎,是另外一种孤独。在《百年孤独》中,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地亚,无疑是深陷在思维孤独之中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在早期精明强干,他带领村民建立了马孔多镇,翻山越岭着手开辟与外界联系的通道;他是这个小社会中的领导者。小说是这样描述他的:“像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这样富于进取心的男人,村里在没第二个。他排定了各家房屋的位置……短短几年里,三百多居民的马贡多居民的马孔多成为当时已知村镇中最勤勉有序的典范。”[3]吉普赛人的到来,让他陷入了各种伟大的科学幻想。他一度为磁铁的神力惊叹,也曾痴迷于发明阳光武器;冰块的奇妙,让他沉醉;炼金术描绘的奇特幻想使他沉沦。在历经艰难的天文计算之后,他证明了自己惊人的设想:“地球是圆的,就像个橙子。”[4]长期的苦思冥想把他折磨的形销骨立,而他所证实的结论,在外部世界很早就已经被证明了。认知水平上与外界的差异带来了一个族群和外界的隔膜。

但是,在某种程度上狂热追求科学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身上又具有先觉者的光辉。在被捆在栗树下的时候,迷狂状态下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已经悟透了家族的秘密,但是没有人能听懂他的呓语。一个思考者处在一个不思考的群体中,他的孤独是可想而知的。根植于人性中的理性压迫在拉丁美洲荒蛮的土地上表现为蒙昧和封闭。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蒂亚以自己一生奇特的奋斗,孤独地承受了封闭、蒙昧的代价。

三、革命的孤独

《百年孤独》以拉美民族战争为背景,因而在小说中或多或少能找到革命悖论所造成的裂隙。在文本中,布恩迪亚上校是一个传奇式的革命者:“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发动过三十二场武装起义,无一成功。他与十七个女人生下十七个儿子,一夜之间都被逐个除掉,其中最年长的不到三十五岁。他逃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三次伏击和一次枪决……他拒绝了共和国总统颁发的勋章。他官至革命军总司令,从南到北、自东至西都在他的统辖之下,他也成为最令政府恐惧的人物……他放弃了战后的退休金,到晚年一直靠在马孔多的作坊中制作小金鱼维持生计。”[5]解读上校的革命,似乎不可避免要触及革命叙事的特点问题。简单来说,革命叙事肩负着“历史化”的使命,因而自然涉及关于正义、合法暴力、非法暴力等命题的话语建构。所谓“历史化”即文学为历史建构起可理解、接受的历史性。因此,其中必然包含很大成分的历史想象。《百年孤独》所描写的上校领导的革命同样充满了个性化的历史想象。只有层层剥离关于革命的想象,触及革命天然包含的悖论,才能深刻理解上校的革命及其孤独。

就革命本身天然蕴含的巨大悖论而言,上校的革命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困境:

其一,革命是一种未完成时。如一位学者所说:“革命者本身包含着梦想的完成,但是在現实中,一旦革命成功,梦想不能再是梦想,必须落实在制度的改革以及琐琐碎碎、大大小小的行政事务上,它便不再是诗。”[6]革命最终的落脚点都是政权和利益,所以革命接近成功也就意味着崇高革命理想的终结——除非革命者选择做一个失败者。上校一生转战南北,最后“革命”变成了自由党在议会中的席位问题,崇高的革命理想走向鄙俗化。这是革命必然要面对的悖论。坚韧的革命者最终选择在小作坊中反复营造聊度残生,是其内心醒悟最直接的注脚。

其二,革命往往伴随着人道主义、伦理和人性的危机。文明社会在底线基准上强调人性,强调人道主义原则。上校在革命中显然地违背这些原则。在《百年孤独》中,蒙卡达将军作为上校的政敌和军事上的对手,与上校建立了超越立场的友谊。蒙卡达在马孔多地区的统治深得民心,他把宁静带到内战中的小城镇。然而,上校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处决了蒙卡达。伦理和人性的危机出现在上校自己身上,他拿起武器反对保守党的暴徒,最后却变成了与他们一样的人。正如蒙卡达所说:“你如此憎恶军人,跟他们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对他们琢磨了这么久,到头来还是成了同他们一样的人。人生没有比这更卑贱的理想了。人世间没有任何理想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作为代价。”[7]在战争中他逐渐沉沦为一个血腥、暴力、滥用权力的怪物。这种危机在小说还有很多,例如:上校全副武装的出现在家里,任何人都被阻隔在直径三米的圈子之外。战争塑造的习惯和恐惧被带到了家庭中,看上去是那么别扭。

其三,革命往往直接等于暴力,而暴力不见得是革命——革命天然游走在合法暴力与非法暴力的边界之上。蒙着革命面纱所进行的暴力让人触目惊心。在《百年孤独》中,革命的暴力本质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用“革命的孤独”来概括革命加之与革命者的悖论。那么,在内战中战死的军人,直接以生命的代价背负了革命的孤独;这种孤独同样属于诸如马尔克斯上校一类忠于空虚的革命理想和事业,忠于奥雷良诺上校的革命者。这些人不同意与政府媾和而遭到上校残酷的镇压。革命的孤独更是属于这个苦难的民族和大地的。

在小说中,上校的革命年代与革命前及革命后时期实际上是一个隐含着强大叙事张力的叙事序列。在马尔克斯所刻画的广阔的“性世界”中,上校是其中一个间歇性出现的因子。与庇拉尔.特尔内拉的关系是前革命时期关于上校的重要笔墨。庇拉尔.特尔内拉是他从童年起一直深藏心底的隐秘。而他对雷梅黛丝狂热的“洛丽塔”情结直接导致他与庇拉尔.特尔内拉的结合。小说中这样描述奥雷里亚诺的狂热感情:“那天下午奥雷里亚诺失去了隐藏于心底的耐性,此前他正是靠这种耐性等待见面的机会。他无心干活,他竭力集中精神无数次呼唤,但雷梅黛丝没有回应……但她的身影只出现在他的心中,填满了他可怕的孤独。”[8]在战争年代,他与十七个女人生下了十七个儿子。可见,上校在革命年代并没有离开那个色彩斑斓的“性世界”。战后他仅靠在马孔多的小作坊中制作小金鱼聊度残生。前后三个阶段连起来看,可以发现上校的革命和他的对庇拉尔.特尔内拉的情欲有着相同的本质——都是试图排遣内心孤读,逃避家族命运寓言的恐惧,冲破内心黑暗而产生的现实冲动。

那些关于崇高革命理想的虚构实际上十分苍白无力。上校在战争爆发之后迅速投身革命潮流之中,仓促之间,似乎没有时间去考虑革命的前途及其崇高性。小说交待:“很难将眼前脚踏高筒靴、肩挎步枪的阴谋家与晚上和他玩多米诺骨牌到九点的那个人联系起来。”[9]可见对革命的选择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崇高的革命理想或许并不存在,正如某一刻上校清醒的反思时,他承认:“现在刚发现自己打战是为了自尊。”[10]同时他嘲笑马尔克斯上校:“你是为了一样对谁都没用的东西(伟大的自由党)在打战。”[11]这种“罪恶的傲气”或许就是那种“致命的孩子气”,是混合着孤独和恐惧的反抗气质。

四、暴力的孤独

暴力是弱势的、封闭的、落后的民族、群体、个体通常承受的孤独。广义的暴力广泛存在于各个时代的现实生活之中。因而,《百年孤独》所探讨的暴力问题具有超时空的意义。

小说中或隐或显的暴力,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外界强加的暴力和人性中潜藏的暴力。如前文所说,革命本身天然游走在合法暴力与非法暴力的边界之上;但是在小说中外在强加的暴力大大超越战争和革命的范围。上校的十七个儿子在停战之后被保守党政府逐一追杀,小说将这个过程渲染的很神秘、诡异;但是他恰恰从本质上揭示了政治的可鄙本质。罢工工人被集体屠杀,以及对罪行的粉饰,体现的正是殖民入侵的暴力本质。何其残忍,生命的尊严何在?相对于外界强加的暴力,人性中本质潜藏的暴力对人的毁灭更为彻底和可怕。小说中的阿卡蒂奥第三就是这样。在施展暴力的机会来到之前,他是一只怯懦的、沉默的羔羊。在革命中掌握马孔多的政权之后,他推行儿戏式的恐怖政策,给马孔多带来有史以来最纷乱,最黑暗的生活。他拒绝上校解散武装的敦促,让交战双方蒙受无辜的杀戮。最终他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一方面暴力是个体排解内心孤独,冲破恐惧的渠道,正如暴力美学对心灵的安抚作用一样;另一方面,暴力也可以在毁灭他人的同时毁灭自己。这种二重性,正是《百年孤独》所着重探讨的孤独之一。

马尔克斯曾说:“孤独的反面是团结。”可见作者十分看重作品对拉美地区复杂社会现实的关照。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魔幻现实主义只是一种手法,作品扑面而来的魔幻感正是在阅读中需要加以剥离的东西。“孤独”在文本中不仅仅源于现实环境,更是扎根于现实人性的。从欲望、思维、革命、暴力四个层面去探讨孤独主题,是无法面面俱到的;但是,若从此出发寻找它们的汇合点,或许能够得到深刻的理解。

背负如此沉重的压迫,生命何以不孤独?拉美何以不百年孤独?

注释:

[1][2]许志强:《马孔多神话与魔幻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235页,第249至250页。

[3][4][5][7][8][9]范晔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海南出版公司,2011年6月版,第8页,第4页,第92页,第141页,第57页,第91页。

[6]蒋勋:《孤独六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127页。

[10][11]范晔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海南出版公司,2011年6月版,第121页。

篇5:关于孤独为话题的作文

那段日子我真的很孤独。我渴望他们能和我一起说话,哪怕一个人都行,但是从来都没有,即使我主动和他们说话,他们也是爱搭不理的,甚至有的同学见到我直接就逃走了,还有一些在背后里讲我坏话的人,当时被孤立了,老是不清楚,父母也不知道,那个时候还小,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我总是自己一个人在桌子上默默的哭泣。

但慢慢的,就适应了这种孤独,甚至把这种孤独当做了一种自我消遣的作文wWw.ZuoWenWang.Net/快乐。因为没有人愿意和我在坐在一起,因此我只要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旁边的同学一定会起身去别处,所以,吃饭的时候,整张桌子全都是我的,我坐在桌子上,会用叉子和筷子将素菜和荤菜分成两类,然后再用叉子把馒头分成好多小碎片,把菜吃完后,用这些小馒头碎片蘸着菜水吃,一个人不亦乐乎。

放学的时候,我会一个人一边哼着歌,一边蹦蹦跳跳,但看到身边有小动物的时候,时不时还会给它们说话,从此,我再也没有过因为没有朋友而痛苦反而,我一个人在学校过的潇潇洒洒,自由自在。

但我的成绩考的好的时候,我会把它写在一张纸上,夹在书本里,考的差的时候,我也会把它写在一张纸上,夹在书里,好像把这些感受写下来就可以发泄我心中的一些感受一样。

这种孤独持续了三年,但我并没有因为这种孤独而感到痛苦和难过,正视孤独,你就会体会到不一样的感觉。

篇6:以孤独为话题的作文

心中的阴霾总是在不自觉中弥散,是谁攫取太阳的灼热,洒下一片雪白的孤独,是谁摘去昨夜星辰,给孤独一片漆黑的恐惧。一个人的独处并不孤独,想一个人才孤独,当独处的灵魂充实时,孤独是一种信仰,一段的距离,一次洗礼,同样是一次转折,一次省悟的升华。

时光飞快地向前跑,我像一个被遗弃是小孩茫然地留在回忆的十字路口。周围都是陌生的人群,冷漠的表情,曾经熟悉的一切冷笑着陷入氤氲的黑暗中。嘈杂的人群,喧闹的街道,浑浊成一道道搅拌的黑色线条,带上刺杂的尾巴冲击我的脑细胞。我蹲在角落,看者风孤寂地从我面前跑过,我突然很难过。人好多,我心一片凄凉。沸腾的人噪尾音卷起,荒草燃尽。看到的仅是扭曲的画面,风中零乱的灰烬中透出的是狂欢中的孤独,干涩,单调,苍白的冷傲。

篇7:以孤独为话题的作文

孤独,这两个字已经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时时刻刻的提醒着,我是孤独的。我这什么都是一个人,没有人陪伴我,在学校里,也没有亲近的人,时时刻刻都敢守着孤独,让我害怕,那个时候,我还有一个较好的朋友。那天她给我谈心,他在那儿跟我讲,她是多么多么的孤独,以前的时候常常跟比自己小很多岁的小孩儿玩。听到这儿,我愣住了,深深地陷进了沉思,难道我不是吗?我也是这样的人呀,我一直都是孤独的,孤独的让人感到我很乖巧。可是,我乖不乖巧,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孤独的让我不想说话,在外人看来我很安静。孤独的让我看到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丰富的意义。没有什么有趣的。

爸爸妈妈都去上班,只有我一个人在家里,有的时候,一整天爬在电脑前,有时还忘了吃饭,我却没有感到一点饿。不玩儿电脑,那就玩手机。抱着手机,玩儿呀玩儿。有的时候怎么也玩儿不进去。我在那儿胡思乱想。我好孤独,世界上没有在比我孤独的人吧。

我不再担小,因为经历过,所以不再害怕。经历得多了,那些风风雨雨就成了家常便饭。

经历过那些事后,我想过,世界再大,风风雨雨再多,那比得过那些事吗?

篇8:从《百年孤独》看我们的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用一个家族七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经历来反应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但是这百年的孤独给我最深刻的是全书中充斥的那么多血淋淋的事实和荒诞不经的传说所蕴含的启示。还有那揭示的每一个深刻到让人害怕的最深刻的人性和最真实的情感。布恩迪亚家族成员中每个人不同的孤独都似乎就是我们生活中面对的形形色色孤独的写实。而他们为打破这种孤独进行的种种探索都以失败而告终似乎也是对我们想远离孤独却总是陷入更多孤独中的讽刺。

在这个层面上理解,我想《百年孤独》也是在描写现实中的我们,不同的只是《百年孤独》把生活荒诞了,马尔克斯把孤独演绎到了极致:孤独至死。但故事荒诞到了极致总会显得那么真实,人心孤独到了极点总会让人觉着那么恐惧。布恩地牙家族中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是中了孤独的魔咒,他们的命运似乎从一出生就流上了孤独的血液,直到孤独地死去。他们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而孤独的本质也就是因为他们每一个人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产生的绝望、冷漠和隔离感,以至于最后对孤独的妥协。但是我们的人生却没有被那种叫做命运的东西控制着。我们的人生,我们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命运掌握在我们手中就意味着我们摆脱孤独了吗?恰恰相反,当我们更多地掌握着我们的命运时,我们却在很多的时候被孤独之感侵袭。这样看起来我们合理的生活真的同小说中那一个个荒诞的人物故事是一样可悲的。透过《百年孤独》我们所得到是可以看清我们现在的生活其实也是在孤独中的,认识到我们生活在怎样的孤独中和我们为什么会孤独,最终找出我们本来可以摆脱孤独的方法。

他们为什么会孤独,而我们为什么也会孤独呢?布恩地亚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而我们不是吗?在很多的时候我们的孤独同样是由于我们与身边的人缺乏交流、了解和信任,缺乏感情沟通和我们越来越多生活在自己的空间中很少再去关心身边的人事物而造成我们只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活。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当只有电脑成了我们“朋友”,手机成了我们朝夕相处的“玩伴”,一件件钢筋水泥的房屋几乎成了下班学习后唯一打发时间的地方,我们能不孤独吗?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拥有了先进的科技产品,我们可以通过一小小的手机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通过一台小小的电脑便可以做好多的事,可慢慢的我们的生活却被这一件件小小的东西所困住,我们不会再关心明天的朝阳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不会再在夜晚的时候再抬头看看满天的星星,我们不会再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停下来好好的看一看这美丽的世界,我们似乎对这一切都失去了知觉,更可怕的是被困住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灵、价值观也慢慢的因为这些行为而慢慢变得狭小甚至扭曲。在宿舍里的晚上我们很少会像以前说说笑笑,大学前的学校夜晚即使面对着被老师逮住的危险我们也会忍不住偷偷聊天,如今大学里没有了这种限制可我们却很少在聊天,手机已经几乎取代了彼此身边的人,人和人之间再无更多的交流时感情就淡了,信任就少了,误会就多了,每个人就会变的冷漠,最终每一个个体的冷漠就形成了这个我们所在的小的群体的冷漠甚至这个社会的冷漠,而在充满冷漠的环境中我们岂会不感到孤独。

有时候孤独会是另一种的形式出现:迷茫,不管是思想上还是感情上。阿卡迪欧·布恩是思想超前与周围人无法沟通的迷茫,奥雷良诺·布恩在战争中不知为何而战时的迷茫,阿玛兰丹在感情上的迷茫等等。迷茫导致他们的不自信失望甚至是绝望。而我们的迷茫在很多的时候同样是因为没有目标,缺少理性的思想,缺少追求的勇气,试想在人生的旅程中没有一份梦想相伴,生活该是有多孤独。其实在很多的时候,我们都是有憧憬,有梦想的,我们在无数个瞬间会下定决心去追求点什么,可是我们是那么的害怕面对一点点的困难,我们懦弱的站在梦想前边那一道道门槛前不敢迈出一步,或是在迈进去遇到点磕磕绊绊后就否定了自己就退了出来,我们都在幻想着成功东西唾手可得,可是却害怕一点点的付出。我们无法承受追求梦想过程中的那种孤独与艰辛,所以我们放弃了梦想,最终我们也被梦想所抛弃,最终一事无成的迷茫的看着未来的道路,无助孤独。认不清自己的方向在哪里的生活是孤独的;看清方向却战胜不了懒惰去勇敢追求目标那会是更加的迷茫,孤独会来的更深刻。放下手机,多和身边的朋友亲人聊聊天,离开电脑,多去看看外边的世界,鼓起勇气,朝着自己的梦想勇敢的迈出去,遇到困难也坚强的走下去。

“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作者在结尾用一个毁灭来终结了这个孤独的循环,似乎预示着当人无法走出孤独时结果只能是毁灭。而告诉我们的是命运经得起上天的安排却经不起自己糟蹋。一部《百年孤独》其实也是一个对生活敲响的警钟。经常想起孤独至死的恐惧也许我们会更好地对待生活,认识到我们孤独的原因也许我们能更好避免孤独。

摘要: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不仅是“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 它反映了布恩迪亚家族的兴衰以及每个人不同的孤独, 同时还折射着当今现实中的孤独, 对现实生活有很大启迪作用。

关键词:百年孤独,人性,现实,孤独

参考文献

[1]李晓燕, 刘易平.马贡多的社会变迁及其现代性表现——《百年孤独》的社会学解读[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 .

篇9:孤独的时代,孤独的你

在拍摄《孤独的时代》过程中,苏·伯恩开始寻找那些勇于在摄像机前展露孤独的人们,因此有了一些惊人的发现。

苏·伯恩希望自己在拍摄了《孤独的时代》之后,能够找到当今人们孤独的十大重要原因,同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十大途径。但情况很复杂……

如何让一部叙述孤独的电影与阴郁和绝望无关?孤独已经成了一个时代的主题,像一场流行感冒,来势汹汹。我想我该拍一部关于孤独的影片,一部可以让人静心观看而非逃之夭夭的影片。

我们都害怕孤独,害怕一个人独处。我们害怕被人抛弃,害怕不为人所爱、不被需要或无人在乎。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孤独都会触发我们心底或多或少的恐惧。所以一年前,我开始着手去寻找一些勇敢的人,他们可以坦然承认并诉说他们的孤独。其实,我更想找到的是一些能够给他人以希望的案例,让观众从受访者的叙述里看到曙光。他们有的人找到了合适的方式,可以从容应对孤独;有的人在贫乏的生活中找到了存在的意义,进而稍微缓解了他们内心的孤独。

我发现饱受孤独困扰的群体已不单单是老人,这场“流行感冒”感染了所有人,年轻人、中年人都深受其害。通过拍摄《孤独的时代》,我希望发现导致人类孤独的十大原因,进而找到相应的改善措施。然而事情远比我想象的复杂,根本无从下手,因为孤独者自己都不想承认自己的孤独,遑论接受帮助。

为什么孤独会这样深入骨髓?人类社会不断变迁,我们的社区、村落、小镇和城市再不是从前的模样。因为工作、培训和求学,我们不断离开自己熟悉的圈子。当我们有了孩子,与亲朋好友的关系就会慢慢疏远。新生儿和孩童总是充满魔力,但有时候也会让我们孤独不已。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婚,失去共度一生的眷侣。失去工作或是因为工作不断调动也会剥夺我们的归属感。

除此之外,心理健康也是影响孤独的一个因素。当然,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又是一个因素。我们的伴侣可能先我们而去,留下尚可自我照料的我们孤单度过暮年。 听起来确实让人沮丧,然而也不是没有希望。通过过去一年的了解,我发现了众多的慈善机构和志愿者。他们与孤独的人进行电话聊天,为他们组织聚会,与他们成为朋友或互相拜访,成群结伴参加活动。如果你看到一杯茶或是一次闲聊可以给孤单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你会毫不犹豫地加入。

鲍勃今年93岁了,爱妻凯丝去世后,他将妻子的骨灰留在了身边,但仍觉得时时被孤单萦绕。然而他并没有否认这份孤独,而是选择努力生活下去,通过参加志愿活动,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可以起床的理由。对于已经百岁的奥利夫,生活只剩下每天的枯坐和漫长的等待,最开心的日子莫过于每月的茶会,与其他超过75岁的孤独老人们欢聚一堂。而组织这场活动的志愿者凯莉同样受孤独困扰,她说志愿活动让她收获很多。

太多人羞于谈及自己的情感。因此72岁的理查德愿意被拍摄,并且讲述自己在失去妻子之后的孤独,这实在让人钦佩。比起死亡,孤独让他更加惊惧。一想到未来的20年要自己一人度过,不免心惊胆战。他已经对约会失去兴趣,当然因为年龄的问题,想要约会也不大可能了。虽然生活富裕,儿孙绕膝,可是心就像破了一个洞,空落落的,无法填满。

事实上,我已经进行过无数次这样的对话。我们都需要一个人在身边,即使他什么都不做,只是聊天,只是闲坐。但很多时候,我会告诉自己,我们需要习惯孤独,并且努力善待他人,结识新的朋友,去代替那些已失去的旧日时光。

篇10:以孤独为话题的作文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好像每天都在深夜里这样过,就好像自己最熟悉却最陌生的某一样东西丢掉了,自己却不想去找,而只是在夜深霓虹里,听着别人的喜悦独自徘徊,那醉人的乐、迷人的夜、空灵的世界、难过于心的话,不知道要对谁诉说,其实,对于我,这好像是一份难过却又安静的享受,我从未感受过这样的孤独,每天都很匆忙,都在拼,人们都走得很急,而我还慢吞吞地在街上走着,心里充斥着莫名的伤感,我握着那只许愿瓶,心里思绪万千,好想感慨却又难以言表,也许是老天给我的天生的这气质吧。

时间过的很快的,的确霓灯、DJ乐,与我的伤感气质不是很搭调。现在的自己感觉变化很大,变得特别多愁善感了,遇到些感人的事就会感动得稀里哗啦,仿佛自己就是故事的人物一样,这里的夜色其实很美,这美丽的夜色既可以写出优雅美轮美奂低调的浪漫美,也可以写出苦楚感伤离别的伤感美。

篇11:以孤独为话题的作文

世上有许多孤独的人,比如街头的流浪者,白昼里在嘈杂间浮游,夜里在桥洞或屋檐下栖居。清高的人热衷孤独,是因为难以接纳平凡的生灵,有人把孤独看做一种品位,一种高雅与的平凡区别!喝喝咖啡,听听冷雨,要么迎风叹个气,是用格调来熏养情绪,仅供自我消遣。另有些人总想能扼住别人的思想,通常爱讲一些似是又非,欲言又止的话,既激进又压抑,看似有深度,实际是想含蓄的表达出发人深省的效果,却把问题抛给别人罢了,不懂的人跟着起哄架秧,懂得人则假装沉默

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文章,有刻意求好的嫌疑,词汇唯美,句式的华丽,但思想飘忽,东里揪一节西里折一段,然后将其和面似的糅合到一起。作者置身于百花丛中,乐不思蜀,观众浑然是一头的雾水!这是一种优雅而讽刺的孤独

孤独是天性悲凉的东西,是生活阴面的展现,它像砖头背后丛生的苔藓,幽暗而致密,越是努力挣扎,越附着的结实。

篇12:孤独的话题

表弟是一个十分不爱看书的人,他的妈妈总是逼他看书,所以他就越来越不爱看书了。小孩子就是这样,你越是逼迫,就越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毕竟,孩子们总是叛逆的,总是也有自己的生活的.。表弟对于妈妈这种逼迫的行为,已经到了,连漫画书都不愿意看的地步了。

我想想我当初为什么看书,理由倒是有一些凄凉。因为孤独。因为只有一个人,所以只能选择看书。因为一个人没有办法和别人玩同样的多人游戏,没有朋友,也没有人会找你出去玩,因为性格内向,也不会跟别人交流,更不会带别人出去玩。久而久之,就算有人主动带你出去玩,你也不会想要出去玩了。

我想性格孤僻,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吧。毕竟我觉得书中,确实有很多吸引我的东西。最开始我看的书都是一些很简单的绘本,充满童趣的图画,更容易吸引的眼球,我还会模仿着画,看到自己画出来的东西,好看,绝对会有成就感,不好看就会一直画下去。不会感到很空洞,也不会觉得很孤单。

其实书,就是变相存在的陪伴着我们的一个朋友。它不能够用声音诉说,但是它可以传达给你,想要传达的东西,不过,这也就要看你怎么理解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其实也一样的,无论别人怎么说?其实都要看另外一个人怎样去理解才会知道能不能做朋友。书和人之间和人与人之间是一样的,都需要一点点理解。能够明白这一点,其实也就不再孤单了。

后来我看的书就越来越多了,刚开始会看一些书,然后自己写的时候,灵感就源源不断的涌上心头,基本上比别人都要写得快,写得好,更不会为这种事情而头疼。然后就这样越来越好,参加过几次比赛之后,就让自己的信心大增,这个时候的书,倒是像一个老师了。它不会让人感觉到害怕,但是它和老师一样有足够多的知识,可以教给你。其实,和现实中的老师相比,我觉得书才是亦师亦友的朋友。

我与书之间的羁绊,其实并没有过多的事情可以讲,但是我总是不愿意把这个朋友抛弃,因为就像它不会抛弃我一样,我没办法说对它说不。后来才知道,读书时真的会上瘾的。

篇13:孤独的话题

1.整体主义对个体的消解

二战之后美国政府在政治方面实施高压政策, 妨害美国的民主自由。在文化方面采取各种措施钳制人们的思想, 不允许个人发出与政府不同的声音, 强调一致和顺从。伴随着科技经济的高度发展, 美国变成了一个具有极高生产力的大机器, 为了保持生产机器的高速运转, 整个社会要求规范与秩序, 整体主义盛行, 个体则逐渐被遮蔽消解而失去自己的身份和价值, 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自由的心灵受到压制。

霍尔顿所在的潘西中学作为美国优秀学校的代表, 其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模式也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学生的创造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受到压制, 学生独立自由的心灵受到禁锢。学校强调的是程序化、逻辑化的思考方式, 强调“不离题”、“简化”和“统一”, 试卷成绩好坏成为判断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斯特拉德莱塔是潘西中学中优秀学生的代表。虽然他内心龌龊无耻, 但外在具有绅士风度, 彬彬有礼, 温情脉脉, 考试成绩非常优秀, 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在霍尔顿看来, 那些老师有学问, 却“没有多少脑子”。在他们看来, 四门功课不及格的霍尔顿是称不上一个好学生的。霍尔顿喜欢英语作文, 因为这门功课有很大的自由性。但写作文是有非常具体的标准的, 不按照标准进行写作, 而是饱含感情的自由发挥就会被判定为“离题”, 是不被允许的。学校失去了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的功能, 变成了培养社会生产大机器标准零部件的加工厂。

在霍尔顿看来, 人人都力图同别人保持一致, 到处都是虚假的统一。潘西中学号称自己是培养社会精英的摇篮, 但培养出来的只是没有差异的零部件。原先霍尔顿所上的爱尔敦希尔斯中学也到处都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大学里的情况也是一样, 名牌院校的高材生们人人都穿着塔特萨尔牌内衣, 外面穿一件法兰绒的外套, 姑娘们所说的话也没有差异, 千篇一律。

社会上整体主义盛行, 逐渐消解和遮蔽着个体的生存发展空间, 个体找寻不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纯真善良、内心向往自由美好的霍尔顿是不能适应这虚伪僵化、冷酷无情的社会统一规则的。在这个整体主义盛行的现实世界中, 霍尔顿找不到自己的身份, 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 追寻不到自己的自由梦想, 他的心灵只好孤独地流浪, 遭受孤独的痛楚。

2.人对自我本质的违背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 人类的生产力逐渐提高, 改造自然的能力变强。人类建设了钢铁丛林一样的都市并且习惯于生活在僵硬的钢筋混凝土里, 远离了自然。人类用先进的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在享用物质财富的同时, 却逐渐沦为物质财富的奴隶。

二战后美国政治上实施高压政策, 意识形态领域实施思想钳制, 经济高度繁荣, 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物质享乐领域。随着后工业经济的发展, 消费道德观盛行, 人们对物质的贪欲被进一步激发, 拜金主义横行于整个美国社会。努力工作赚大钱, 享受奢华的物质生活成为美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贪婪疯狂地追求金钱, 追求奢华的物质享受, 追求身体的感官刺激, 美国人性格中原有的追求独立思考、心灵自由、积极奔放的特点则逐渐被替代。传统的美国社会是以情感、精神为纽带连接起来的, 在拜金享乐主义的冲击下, 传统社会形式越来越松散, 友谊、血缘、宗教等起的作用不断变小, 人们在精神方面的追求不断世俗化。“我们信仰上帝”这样的口号已经被印到美元上面, 美元与上帝的结合表明了在美国社会中传统精神信仰的没落。

对物质金钱的渴望充斥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以霍尔顿的父亲为代表的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目标就是赚大钱, 喝马丁尼酒, 买名牌汽车, 玩桥牌, 打高尔夫球。霍尔顿的哥哥迪比卖身于好莱坞写低俗的电影剧本以赚取更多的钱。在潘西中学, 赚钱买一辆凯迪拉克名牌汽车是很多人的追求。霍尔顿不喜欢这个现代社会的钢铁工业产品, 他宁愿去买一匹有感情、有灵性、有血有肉的马骑着, 然而他的这种想法只会遭到人们的耻笑。

人们远离了自然, 迷失在对物质金钱的追求、感官刺激享乐当中。贪婪地追求物质享乐而忽略对心灵的滋润培育, 物质文明的单维度发展, 致使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危机重重。绝望、迷茫和焦虑困扰着人们的内心, 人们的精神家园不复存在, 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隔离越来越深, 人的心灵在精神荒原上孤独地流浪。

3.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

二战后沉迷于拜金享乐的美国人之间的隔离不断加深, 人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简单与表面化。孤独迷茫的霍尔顿始终渴望心灵上的交流与沟通, 渴望引领和抚慰。然而, 在学校中人人都搞下流的小集团, 没人会真正关心霍尔顿。霍尔顿曾经找到过以前的辅导员卢斯, 然而卢斯认为霍尔顿脑子出了问题, 并介绍他去看心理医生。在现实社会中, 人人都自以为是, 不信任他人, 彼此之间存在着无法打破的隔膜。被潘西中学开除后的霍尔顿来到纽约, 在这里流浪了三天两夜。霍尔顿在纽约看到的是冷漠与隔绝。霍尔顿非常关心中央公园里的鸭子, 因为冬天到来, 鸭子很有可能面临死亡的悲惨命运。除了霍尔顿之外, 没有人真正关心鸭子的命运, 没有人关注自然界里所发生的事情。霍尔顿看见了在马路上一边走路一边唱歌的孩子, 他随时面临着被马路上飞驰的汽车撞伤的危险, 旁边孩子的父母却一点也不关心。在电影院里, 一个妈妈为电影里的故事痛哭流涕, 而对身边的孩子的要求却置若罔闻。每个人都似乎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与外界是隔绝的, 对外界发生的一切冷漠至极。纽约的自然博物馆是霍尔顿最喜欢的, 因为在自然博物馆里, 一切都是静止不动的, 霍尔顿希望“人性”也能像博物馆中玻璃柜里的展品一样永远静止不动。

霍尔顿住旅馆, 去酒吧, 逛夜总会, 穿梭于各种热闹的场所, 试图与不同的人沟通交流, 以疏解内心的孤苦。然而, 出租车司机、酒吧里的女郎、以前的女朋友等没有人愿意同霍尔顿进行深入的交流, 没有人理解同情霍尔顿。伴随着寂寞、孤独而来的是人们彼此之间的不信任、信仰的消失和爱的无能。霍尔顿也试图向上帝祷告以获得心理的安宁摆脱孤独, 但霍尔顿往往祷告不出来, 他无法从上帝这里寻求到精神上的帮助。

在家庭当中, 父母对霍尔顿的引领与安抚都是缺位的。父亲秉承着中产阶级赚大钱享受生活的成功标准并以这一标准要求霍尔顿, 如果霍尔顿达不到他的要求便会态度强硬粗暴地咆哮训斥, 根本不会考虑霍尔顿的心理精神需求。霍尔顿极度渴望母爱, 时常幻想着母亲对自己的保护与关爱, 但母亲因为弟弟艾里的夭折精神状况很差, 面对不争气的霍尔顿只会哭哭啼啼, 母亲也不能真正理解霍尔顿, 霍尔顿是无法从母亲这里得到他所渴望的母爱的。弟弟艾里的夭折给霍尔顿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成为霍尔顿心中永远不可能消失的痛楚。哥哥迪比为了金钱去好莱坞写低俗的电影剧本, 已经不能成为霍尔顿学习的榜样。妹妹菲比是家庭中唯一能理解霍尔顿并能给霍尔顿安抚的人, 但她才十岁, 无法负担本应该由霍尔顿的母亲所承担的角色。

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是彼此紧密关系的最后一环, 当家庭成员之间也无法理解无法交流的时候, 人就会陷入完全的孤独之中而不能自拔。霍尔顿只能想象着去西部, 将自己痛彻心髓的孤独心灵完全封闭。

4.摆脱孤独的方式:爱的给予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没有爱, 人类的精神将会一片荒芜。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阐明了爱的本质, 爱包括关心、责任、尊重和理解, “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因为给予并不是一种被剥夺, 而是在给予的过程中证明了一个人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给予的过程中, “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给予自己生命力, 给予自己爱的能力, 用自己的生命力去激发另一个人的生命力, 用自己全身心的爱去引发另一个人爱的能力。“给予暗示着使另一个人也成为给予者, 而且他们分享着他们共同使之复返生命的东西”。这就意味着“爱是一种产生爱的能力”。通过爱, 通过爱的给予, 才能破解孤独。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 霍尔顿在这个假模假式的世界中, 一直在寻找真、善、美的存在, 一直渴望得到爱。然而现实的世界是一个异化的世界, 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庞大的非人的经济机器, 个人变成了生产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 个人的劳动只是整个社会大生产过程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 人们失去了创造的激情和活力。人们工作的目的是赚大钱享受生活, 传统的人文关怀消失, 对金钱的渴望大于一切, 拜金主义横行。人与真实自我、他人和自然越来越对立和疏远, 人性受到现代文明的全面压制。整个社会浅薄虚伪、冷漠无情, 真、善、美在社会上已经不复存在, 人们被金钱和贪欲占据的心灵更不会有任何爱的激情与感觉。霍尔顿对真、善、美的追寻, 对爱的渴求处处受阻, 他面对的只能是幻灭和失望。

在潘西中学和纽约, 霍尔顿接触到了各色人物, 他面对的是虚伪无耻的成人世界, 不同的人或者直接袒露恶的本质, 或带着正人君子的假面具, 背后却干着龌龊变态的勾当。人人都只是关注自己, 关注金钱、女人、美酒, 变态的人格与扭曲的人性在这里展露无遗。霍尔顿遇到了募捐的修女, 并且捐了十块钱。与纯洁真诚的修女的谈话令霍尔顿很愉快, 因为在这个肮脏丑恶的世界上, 他终于还是找到了一点真诚与善良。通过捐钱, 霍尔顿实际上是把爱通过修女传递给了贫穷的需要帮助的人, 这令他感到十分快乐。霍尔顿后来还后悔仅仅才捐了十块钱, 他给予得越多, 就会越快乐。后来因为与修女出现观点的分歧而使谈话没有进行下去, 霍尔顿与人真诚的交流也随之停止。霍尔顿想向上帝祷告却祷告不出来, 他在上帝这里也寻求不到爱。对真爱的渴望与寻求却不断遭受挫败加深了霍尔顿的孤独。

在家庭中, 霍尔顿的父母是爱霍尔顿的, 然而他们的爱更多的是体现关心和责任, 他们能提供物质财富使霍尔顿的生活有所保障, 但缺乏理解与尊重, 无法使霍尔顿获得真正被爱的体验, 无法激起霍尔顿的积极回应。哥哥迪比已经卖身于好莱坞去写低级的电影剧本, 成为霍尔顿看不起的人, 他不是霍尔顿施爱的对象。霍尔顿所爱的是儿童世界, 只有在儿童世界才存在真、善、美, 只有儿童才能彼此相爱。霍尔顿想做一个守望者, 守护童年的这份纯真, 守护爱。霍尔顿爱弟弟艾里和妹妹菲比。但因为弟弟早年夭折, 霍尔顿失去了一个施爱的对象, 他想爱而不能, 这也成为霍尔顿心里永远不能摆脱的痛苦。

真正能使霍尔顿摆脱孤独的是妹妹菲比。菲比聪慧、纯洁、正直、善良、有爱心, 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并且富有叛逆精神, 是一切美好品质的化身。菲比只有十岁, 有幼稚的孩子气, 但也具备同龄人所没有的成熟, 有母爱般的理解与宽容。菲比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决定与霍尔顿一同出走, 被霍尔顿拒绝了, 霍尔顿不想让纯真弱小的菲比去感受孤苦的生活。菲比的这一举动给霍尔顿一直孤苦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触动, 他决定不再去西部。霍尔顿一直寻找的真、善、美, 一直渴求的爱, 在菲比身上都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小说结尾部分大雨把霍尔顿淋成了落汤鸡, 但霍尔顿并不在乎。雨具有双重的象征意义。一方面, 雨水象征着生活中的阴霾, 代表着人生当中的艰难险阻, 人的一生不可能完全一帆风顺, 会遭受风雨的打击。另一方面, 雨水象征着对生命、对灵魂的净化, 霍尔顿被雨水淋透了, 象征了霍尔顿灵魂的再生, 雨水洗礼了霍尔顿千疮百孔的孤寂迷茫心灵, 使霍尔顿的心灵获得解放。霍尔顿险些大嚷大叫, 表明了霍尔顿的顿悟, 他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洞察, 因为有爱, 他已不再孤独。

5.结语

霍尔顿非常爱妹妹菲比, 他给予菲比的爱是纯洁无私的, 包含霍尔顿对菲比的关心、责任、尊重和理解。菲比也爱着哥哥霍尔顿, 是这个世界上能真正理解并且支持霍尔顿的人。他们之间的爱是相互的, 是能真正激起对方的心灵反应的爱。正是因为给予爱, 获得爱, 霍尔顿解除了孤独对心灵的禁锢, 找到了破解孤独迷宫的密码。

摘要:J.D.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文学中最具争议性的一部小说, 被美国文学界公认为美国文学中的“现代经典”之一。该小说通过讲述霍尔顿离开潘西中学后在纽约的游荡经历, 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心灵的极度孤独。本文着重探讨作品的孤独主题, 挖掘孤独的根源及摆脱孤独的途径。

关键词:孤独,霍尔顿,爱

参考文献

[1]保罗·亚历山大著.孙仲旭, 译.守望者塞林格传[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2]黄颂杰.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3]孔秋梅.忧患意识:探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异化主题[J].外语研究, 2006 (5) .

[4]田佳.生存的困惑与抉择——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评析[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8) .

[5]郭佳.《麦田里的守望者》研究综述[J].太原大学学报, 2002, (3) .

篇14:孤独是孤独者的盛装

我始终相信,一个深切憎恨的发生,必然经由了此前无数个腻歪的积攒。

人在情感的爆发上,腻歪是可以一步到位的,憎恨却不易猝然降临。除非是本质的敌我冲突,否则,更多的情绪是需要一点一点发酵的。爱也是,恨也是。

如果一个人混到被别人降低标准,只求他活得不那么腻歪人,差不多就已经很让人讨厌了。当然了,若此时还有人肯为他妥协,说明他还有人情味儿。在交往的层面上,人情味儿,是彼此最初的守望,也是最后的退让。

此后,不是绝路,而是陌路,不是再见,而是再也不见。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赢得所有的人喜欢。但若所有的人都腻歪,必然是人性猥琐和促狭,逼退了全部的亲近。丑恶的人性,是一根穿透时光的长刺,你都与那个腻歪的人没有任何关系了,但想起他来还是会心底一沉。这就是恶的遥远回响。因为这个回响的存在,无论他说什么干什么,你都会看不惯他。

这样说来,一个人活到被人腻歪,就真的活腻了。这样说的意思是,从此再无人愿意走近他。尽管他还可以继续腻歪下去,但人世的好多路,被渐次堵死,最后走到孤绝。

一个腻歪的人,只有在另一个更腻歪的人那里,才能照得见自己。进而,被后者震慑或杀灭。在丑恶人性的调理上,善良的感化是极其有限的,只能以毒攻毒,唯如此,才能一物降一物。

前一刻,你搂着一个人,十分动情地跟大家说,这是我最好的朋友。下一刻,又跟另一个人热烈地拥抱,对所有人说,这是我处得最铁的哥们儿。无论什么场合,不管对谁,都能这么信誓旦旦铿锵作响。这样的表演,叫当面的虚伪。

你以为你拿出的是热情和坦诚,实际上袒露的是圆滑和世故。你以为你在戏台上出将入相,满脸的江山社稷,实际上是一肚子的阳奉阴违大奸似忠。

没有比这个更没意思的事了。你以这么繁盛的虚伪,去套现并不设防的挚诚,这种聪明,看似有益,实则歹毒。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厚道者始终拙朴,只有虚假的人才那么依赖浓烈。

人在口吐赞美的时候,往往云山雾罩真假难辨,只有在表达厌恶和愤怒的时候,才显得本质和真实。所以,在一个人发脾气闹情绪的时候去认识他,总比在他舌灿莲花时要更靠谱一些。因为,这个世界辽阔的欺骗,差不多都在恭维、奉承和歌颂里。不过,有的人吃这一套,有的人不吃这一套。最后,吃的人坑了不吃的人,多少庄重的场合,因此陷于媚乱和轻浮。

迷恋这样的虚空,其实是虚荣的表现。生活中,虚荣和虚伪太容易苟且在一起。这也很好地说明了:哪里有卑鄙的需要,哪里就会有肮脏的成全。

按理说,这么虚伪的人应该没有市场。事实恰恰相反,八面玲珑的人往往可以混得自在逍遥。这个世界,如果一切都可以用生活逻辑解释清楚的话,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扑朔迷离和深不可测了。

孤独,是精神对尘俗的绝地倒戈,是灵魂被时光深度架空。

没有比孤独本身更孤独的事了。最深的孤独是道不出来的。道出来的孤独,无论多么响亮,已然喑哑。

深刻的孤独无人会说。因为说了,无人能懂。现实生活中,喊孤独的大都是有钱人,穷人只能喊一喊孤苦或孤单。从这个层面上讲,孤独是件很奢侈的事,你要是吃不饱穿不暖,连个喊孤独的资格都没有。

孤独是个人的弦歌雅意,也是自我的落寞萧索。权贵们在人生到达某个顶点之后,太容易失去方向和目标,太容易空虚和无聊,于是,他们以孤独自居,也以孤独疗伤。其实,真正的孤独只是找不到另一颗相似的灵魂,或者,灵魂始终收不到有质量的回响。这是一种四顾无人的荒凉感,跟有多少钱,混到什么位置,毫无关系。

因为灵魂有远方,才有盛开的孤独。所以,真正的孤独,是高质量灵魂的上层建筑。孤独者都是这个世界的勇士,尽管茕茕孑立,依然还要孤绝地站在高处,即便形影相吊,依然还要孤寒地走向远方。

孤独,不是孤独者的囚服,而是他们行走于世的盛装。

(图/刘宏 编辑/杨逸)

上一篇:代理词雇工受伤下一篇:四年级小王子导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