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创业怎样才能吸引更多顾客

2024-07-25

开店创业怎样才能吸引更多顾客(共3篇)

篇1:开店创业怎样才能吸引更多顾客

开店创业怎样才能吸引更多顾客

对于开店创业的创业者来说,经营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顾客。开店做生意,各商家拉拢顾客的手法千种百种,下面中国商情网就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在实战中运用的比较成功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开店创业吸引顾客四法则

◆鼓励法

日有本一家饭店记载了大约60万名小朋友的生日。每当小朋友生日的前几天,该店便寄去电脑生日卡,到了生日那天,小朋友便持卡到店里过生日。店家在祝贺孩子生日的同时,全体员工起立用掌声对孩子们表示欢迎和祝福。这热烈的掌声让孩子发现自己被那么多人爱着、鼓励着,觉得自己是处在世界的中心,自豪的心情便油然而生。许多孩子的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被阵阵掌声淹没,都激动得热泪盈眶。因此很多日本小朋友及家长都愿意光顾这家饭店,因为走进这家店,他们总能获得一种自信和尊严。

◆迷宫带来的商机

1985年5月,日本“世界温泉牧潮”首开纪录,引进了兰兹波罗的迷宫。现在,全日本各种各样的迷宫已逾百,还出现了专门设计制造迷宫的公司。迷宫以其新奇、有趣吸引了不少游客,每年约有六七万人来此娱乐。商店、旅馆、饮食店也随之开张,给当地带来了活力。日本现有的迷宫中,还有巨型立体迷宫、乡间式迷宫。迷宫门票一般为500日元,由于游客众多,所以收入也很可观。

◆动中取静与众不同

菲律宾有一家餐馆,生意一直不好。老板到各家餐馆考察后发现,他们的格调都是现代派,招揽顾客声、叫菜声汇聚成热热闹闹的场面。老板经过思量,决定反其道而行之,让自己的餐馆形成一个幽静的氛围。他把餐馆的外貌用清淡颜色装潢,餐馆布置成白绿相间的世界,一律用白色的房柱、座位、桌子,这一切都被碧绿的各种植物簇拥着。门前放一个装有活虾的玻璃箱,任你挑选,为你烹制。进餐时用印度买来的古战车为你送菜,还用英国莎士比亚时代的酒桶为你盛酒。顾客为了在这幽静宜人的地方多停留一会儿.◆借助他人

日本人小柳茂寿别出心裁地创办了一个“老板无主意”的商店,言外之意,就是希望顾客替商店出主意,告诉老板应该经营些什么,或者向商店提供些什么商品。这一奇特的店名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很多顾客想去看一看“无主意”的老板是个什么样子,许多业余发明家也纷纷拿出自己发明的产品要求展销,因而,“老板无主意”商店又被誉为“业余发明展销所”。由于任何有创造性的人都可以在这里大显身手,商品新颖独到,商品销售额不断上升。美国著名的珠宝商租用这家商店陈列各种珠宝及化妆品 ,一年的租金就要三四万元。

看看,这些富有创业的方法是不是能让顾客眼前一亮呢?希望大家在了解这些后,能结合自己店面情况灵活运用,让它们为自己所有,发挥出作用。更多创业加盟资讯请继续关注中国商情网:http:///

篇2:企业怎样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

企业创造顾客价值, 就是为顾客提高质量效益, 主要有3条途径:

1. 提高产品的实物质量

所谓产品的实物质量, 是指产品本身的质量, 也就是产品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可维护性等质量特性, 是一种狭义的产品质量, 或者说是产品的客观质量。广义的产品质量不仅包括产品的客观质量, 而且还包括与产品有关的服务质量和产品的主观质量。

要提高产品的实物质量, 首先就要消除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所谓质量问题, 是指产品质量出现了意外、故障或缺陷等负面的情况, 可能是不合格, 也可能是一般差错, 还可能是严重隐患;可能给顾客造成严重损害, 也可能对顾客毫无影响, 甚至让顾客难以察觉。也就是说, 质量问题的性质各有不同, 程度差异甚大。但不管怎么说, 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总是或多或少或明或暗降低了顾客的质量效益。从法律角度来说, 企业并不需要对所有的质量问题承担责任。只要产品是合格的, 或者说是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 企业就可以对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睁只眼闭只眼。但是, 质量问题毕竟是客观存在的, 哪怕质量问题是微不足道的, 顾客一旦知道, 心理上总会不舒服, 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很可能影响顾客下一次的购买决策, 因此企业不能不加以关注。

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 设计失误或产品技术标准本身的问题都可能造成质量问题。设计失误可能是因为设计人员疏忽, 也可能是因为现有的科学技术暂时还办不到所致。企业采用的产品技术标准, 包括被采用的一些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以及企业自己的标准如果落后, 也可能造成质量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 曾经有人透露, 由于计算错误, 我国用于儿童补充钙质的药品钙片实际含量只有所需含量的1%, 延续几十年, 致使中国儿童缺钙成了普遍现象, 小儿患佝偻病的比例比国外高出几十倍, 这是设计人员疏忽的极端例子。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 我国的产品技术标准没有明确规定彩釉、瓷器的铅、镉溶出量限量, 结果超标较多, 被挤出国际市场, 也是一个明显例证。

产品质量又是制造出来的。制造过程中的工作失误, 包括管理和操作失误, 都可能造成质量问题。影响制造质量的因素很多, 人、机、料、法、环 (4MIE) 中任何一个因素出现误差, 都可能造成制造的质量问题。一般来说, 制造过程中的质量只能尽可能减少, 不可能完全消灭。无缺陷运动的实质只能是减少缺陷, 把缺陷降低到最低范围, 而不可能完全消灭缺陷。一定要消灭缺陷, 一定要消灭制造的质量问题, 就要投入更大的质量成本, 这往往是不划算的, 甚至也是不必要的。事实上, 没有哪个企业、哪种产品是完全消灭了质量问题的, 只是质量问题的多少或严重程度不同而已。

此外, 野蛮装卸, 不按规定条件运输, 贮存条件不符合要求, 贮存期超过规定, 销售中的工作失误, 等等, 所有与产品形成和销售有关的过程和环节, 都可能造成产品质量问题。

要解决这些质量问题, 就要改进质量管理, 这就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成本。一般来说, 这样的成本投入是值得的, 是划算的。但是, 由于相当多的产品质量问题是隐藏的, 顾客往往并不知情, 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并不影响销售, 因而不少企业往往不愿意投入这样的成本。这当然是一种近视行为。任何一个质量问题的存在, 总会或明或暗或多或少给顾客造成负面影响, 从而损害顾客的质量效益, 早迟都会引起顾客不满。早点解决, 对企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果让质量问题长期存在下去, 一旦爆发, 很可能引起企业的质量危机, 甚至把企业推向破产。近年来发生的诸如三聚氰胺、瘦肉精、“福喜肉”之类事件就是明证。

美国FMC公司1986年提供了一幅“金字塔”图, 该图形象地表明, 如果设计和开发中出现缺陷, 这种缺陷造成的损失将会随着产品质量的形成和使用过程的后移, 而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加。

在设计和开发时发现质量问题, 重新画一张, 可能只损失1美元, 而这样的问题如果遗留下去, 到了顾客那儿, 引起法律诉讼, 引起产品责任赔偿, 企业损失的就可能是100万美元!因此, 即使只从企业角度来考虑, 尽力解决质量问题也是必须的, 划算的。

提高产品实物质量的另一条路是针对顾客对质量的需求进行质量改进。这种需求可能是对产品的某种质量特性提出的, 也可能是对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提出来的。任何一种产品都有多种质量特性, 顾客对各种质量特性的需求往往并不一致, 产品实物所表现出来的质量特性也往往并不平稳。某种质量特性过剩, 某种质量特性不足, 总是存在着的。提高顾客特别需要的某种质量特性的水平, 往往能够让顾客获得更多的质量效益, 对企业提高销售量也具有特别的意义。对某一质量特性进行改进, 当然也需要企业的投入, 但由于针对的是“某一个”, 往往花费不多, 能够较快或较容易见到成效, 因而也是值得的, 划算的。

要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往往受制于企业的人才、技术、设备和经济能力, 并不是想提高就能提高的。正如我们前面所说, 产品的质量是由产品形成过程中所注入的科学技术所决定的。在一定时期, 受科学技术的限制, 要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甚至是不可能的。虽然如此, 企业依然应当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持续改进产品质量, 努力研发新产品。所谓的新产品, 实际上就是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这样, 不仅能够为顾客提供更好更多的质量效益, 也能够让企业迅猛拓展市场, 扩大销售量, 从而获得巨大的收益和利润。所谓“一招鲜, 走遍天”, 就是这个道理。

2.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企业要提高产品的实物质量往往并不容易。特别是当产品进入成熟期后, 往往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投入更多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来扩大销售量, 往往更有成效。

按一般教科书的解释, 产品的附加值是指通过智力劳动 (包括技术、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等) 、人工加工、设备加工、流通营销等创造的超过原辅材料的价值的增加值, 生产环节创造的价值与流通环节创造的价值皆为产品附加值的一部分。例如购买了一种原料A, 而A和B能做出一种产品C, C的价值很高, 高出的部分就是所谓的附加值。这样的定义实际上把任何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都看作是在增加附加值, 也就失去了附加值这个术语的意义。

日本产品设计家平岛廉久认为, 商品提供给消费者的价值有两种:一种是硬性商品价值, 是指商品实际提供给消费者的功能, 例如化妆品就是保护皮肤, 服装就是御寒;另一种是软性商品价值, 是指能满足消费者感性需求的某种文化, 例如香水就是品牌的高贵感、魅力感等等。实际上, 平岛的这种区分, 与我们把产品质量分为客观质量与主观质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人们购买和使用产品, 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之一, 就是人不仅有生理上的需要, 而且也有心理上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5个层次, 一是生理需要, 二是安全需要, 三是归属需要, 四是自尊需要, 五是自我实现需要。显然, 后面三种需要都是心理需要。即使是纯生理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 也已经注入了相当多的心理需要。例如饮食是一种生理需要, 但现代人的饮食需要不仅仅是对吃饱或吃得营养的需要, 还包括了对饮食的色、香、味、形以及饮食环境等等的需要, 后者就带有相当多的心理需要成分。安全需要实际上也主要是心理需要, 大多数情况下是对风险的规避, 也就是对安全感的需要。现代市场上的产品, 纯粹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的极其少见, 大多数产品虽然有满足人们生理需要的成分, 但更多的却是满足人们心理需要的, 甚至是纯粹是满足人们心理需要的。前者如服装、香烟、健身等, 后者如首饰、旅游、影视等。因此, 能否满足人的心理需要, 满足的程度如何, 是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ISO9000国际标准中, 质量特性就分为物理的、感官的、行为的、时间的、人因工效的、功能的等等。感官的、行为的等质量特性实际上就是针对人的心理需要的。满足人的心理需要的质量, 与人的主观感受直接相关, 可以将其称为主观质量。

从质量的角度来看, 所谓产品的附加值, 就是产品的主观质量, 包括产品诸如美学的、感官的、行为的之类质量特性, 以及一些产品的赋予特性, 例如产品标识、包装、价格、名气 (品牌) 之类, 还包括企业在产品销售、使用过程中提供的相关服务。

顾客对产品主观质量的感受和判断, 构成了顾客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顾客质量效益的重要内容。在产品实物质量大体趋同的情况下, 主观质量往往成为顾客关注的重点, 甚至决定了顾客对不同产品的评价。事实上, 名牌产品之所以更受顾客青睐, 不仅仅只是因为名牌产品的实物质量有多高, 更多的是名牌具有的心理价值, 这种心理价值已经成为名牌产品主观质量的重要内容。顾客对主观质量的重视, 有时甚至超过对实物质量的重视。提高产品的主观质量, 也就是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这种附加值为顾客带去了更多的收益, 从而为顾客创造了更多的质量效益。

不要以为提高产品主观质量就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很多情况下, 提高主观质量比提高客观质量更困难。主观质量主要是满足人们心理需要的。作为人, 顾客既有理性的一面, 又有非理性的一面, 对于满足心理需要的主观质量, 顾客的非理性判断, 例如偏好、价值取向、文化观念、先入为主等心理,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要把握顾客的心理, 往往并不简单, 也并不容易。从企业角度来说, 包括其经营者管理者 (更不用说工程技术人员了) 对主观质量往往不懂, 更说不上重视, 即使有人建议, 也可能被打入冷宫。而且, 提高主观质量 (特别是名气或品牌之类的主观质量) 又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 其投入往往很大, 而见效又往往很慢, 不可能像改进实物质量那样“立竿见影”, 企业很可能半途而废。同时, 提高主观质量还有赖于顾客的参与和配合。功夫不到家, 顾客往往不买帐。顾客不买帐, 企业的努力就可能付之东流。

虽然如此, 在产品主观质量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焦点的时候, 企业如果放弃对主观质量的改进和创新, 不给顾客提供更多的产品附加值, 就不可能扩大销售量, 甚至只能看着销售量萎缩。因此, 企业一定要认识到改进主观质量的重要性, 善于根据顾客心理需要及价值观念的变迁, 去设计与之相适应的语言或实物符号, 去改进产品的形状、色彩、商标、包装、销售及售后服务, 使产品包含有顾客欢迎的某些意义或象征, 以提高顾客对产品的评价。

3. 提高顾客的愉悦程度

我们为什么要购买产品?按朱兰博士的说法, 因为产品能够给我们提供劳务, 满足我们的需要。但是, 买来产品后就放进柜子里, 从来不使用, 这样的经历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过。至于那些所谓的“购物狂”, 现实生活中也并不少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这当然是一种浪费。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这种“浪费”竟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以“购物狂”为例, 购物和储藏能够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愉悦, 这种愉悦也是一种“劳务”, 当然也是一种收益。其实, 相当多的产品, 都是因为能够提供这种心理上的愉悦才赢得顾客的。或者说, 顾客从购买和使用产品中获得的收益中, 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这种心理愉悦的收益。企业往往没有认识到, 这种愉悦是顾客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当然是一个很遗憾的事。

购买和使用过程是否愉悦, 愉悦的程度如何, 往往影响着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如果说产品实物质量和主观质量均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那么顾客的这种愉悦就更加具有主观性了。虽然这种愉悦是主观的, 但依然是以客观的实物质量和具有一定客观性的主观质量为基础。产品质量不好, 服务质量差劲, 质量保证不到位, 顾客又怎么去愉悦?

我们设产品质量的收益为S, 愉悦程度为Y, 实物质量水平为W, 主观质量水平为Z, 那么就有:

S=Y (W+Z)

也就是说, 顾客愉悦程度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产品实物质量和主观质量所提供的收益。当Y是负值时, 例如顾客在购买产品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 与企业发生冲突, 引起顾客愤怒、后悔、懊丧、埋怨、自责之类消极心理, 愉悦程度就成了负值。在这种情况下, 不管实物质量或主观质量如何, 顾客的收益就成了负数。当收益成了负数, 顾客的质量效益也就成了负数, 顾客还能认可这样的产品吗?

篇3:广告怎么做才能吸引顾客

一、抓住“情感诉求”,在人们真挚的感情上大做文章

广告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关语言,不能只顾简单的平铺直叙,应该把创意的目光盯在人类关注美好、真挚的感情方面,注重挖掘广告内涵中“人性”的因素。

谁在这方丽功夫下得大,谁就会获得很好的创意效果,如“威力牌”洗衣机前几年的电视广告,就非常值得人们再三品味。一开始,画面上出现了一轮小货车载一台崭新的“威力牌”洗衣机,沿着乡间林荫小道行驶,然后在村边的屋前停了下来,并引来面露羡慕喜悦之色的一群村民围观。一位老奶奶笑容满面,欣喜的目光瞅着洗衣机,配合这组画面的旁白是(女声):

“奶奶,我梦见了村边的小溪,梦见了你,梦见了奶奶。妈妈,我给你捎去一件好东西(男声)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

通常情况下,广告的语速是较快的,而这则广告采用的是舒缓的语速、甜美的女声和最后深沉、亲切的男声,传达出对长辈的无比的关爱之情。

这则广告,虽然很长时间没看着了,但印在我们脑际里的底片并没有因为很长时间没看着而褪色。

不管“威力牌”洗衣机的生产企业转制没有转制,也不管它“健在”或“不健在”,但这则电视广告的策划和制作是非常成功的,它留给人们的印象似乎比真使用威力洗衣机还有亲切感。

再设想,大家对威力牌洗衣机的电视广告有如此亲切感,谁走到家电商场威力牌洗衣机专柜前,都会抛深情的一眼。到今日,鄙人还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星期日的上午,笔者携妻带女去闲逛家电大厦,无意间走到威力牌洗衣机专柜,我抚摸着一台洗衣机的机盖深情地说:“谢谢你,献给母亲的爱”。售货员小姐见我钟情于这台机子,马上走过来问我:“先生,想选一台洗衣机吗?”我抬起头来回答:“我喜欢威力,等到我买时再来这里买。”

应当说,一个广告语的策划能给人留下如此的印象是不容易的,很明显,这则电视广告赋予了威力牌洗衣机无尽的“亲情文化”,而“亲情文化”又使得威力牌洗衣机多么可爱、可亲,甚至可敬。因为。它担任了“亲情文化”的亲情大使,传递了人问最崇高且又最美丽的信息——爱。

再比如,美国一家电话公司的电视广告也非常让人心醉:

傍晚,一对老夫妇正在用餐,电话铃响了,老妇去接。回来后,老先生问:“谁的电话?”老妇答:“是女儿打来的。”老先生又问:“有什么事?”答:“没事。”老先生惊奇地问:“没事?几千里打来电话?”老妇哽咽着说:“她说她爱我们。”两位老人相视无言,激动不已。此时旁白:“用电话传递您的爱吧!”

几句广告语言给人们营造了一个如此温馨的氛围,把人间美好的亲情渲染得这样淋漓尽致,你就不得不认为“情感诉求”永远都是我们广告策划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那么,怎样才能在“情感诉求”上策划出过目(耳)不忘的广告语呢?一点儿也不复杂,也不神秘,只要策划人首先有这个“情感诉求”的意识,其次是创造一切机会,自己搞一搞情感体验,那么,你的情感语言无须别人教,你就会一种满腹的亲情话要喷薄欲出的感觉。

当然,“情感诉求”包括眼神、面部表情、音调、音速、体态等等很多内容,语言仅仅是广告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却起着整个广告策划的关键作用。语言不顺,词不达意,任你其他的表现配合得再好,甚至天衣无缝,那也是毫无用处,因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二、抓住一个“趣”字,在人们探寻新义上猛下功夫

“趣”,永远是人类生活和工作当中追寻的兴奋点,这不管您是何种国籍,也不管您是那个民族,更不管您是什么文化背景,这一点是共同的。您千万别以为“趣”字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实际上,在严肃的工作当中并不缺乏“趣”味充当严肃的角色,让严肃的工作倒有几分人情味的色彩,给严肃的工作增加一抹亮色。广告语更是如此。因此。有人这样讲:“说话诙谐、风趣幽默往往是一个人机智的表现,很难想象一个愚笨、木讷的人能有风趣的话语。”

日本有一家出售酸奶的商店,制作了这样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广告语:“本店出售的酸奶有初恋般的味道。”设想,没有恋爱的少男少女谁不想尝一尝“初恋般的味道”到底是啥味道?正在恋爱的男女谁不想品品“初恋般的味道”跟自己现在的感受是不是一致?那些过来的人谁又不想尝试一下自己“初恋般的味道”是不是因为时间的打磨而淡忘了?就连年逾花甲的老人也想每人买一瓶追忆一下初恋时的美好时光!结果。一句有趣的广告语,引来盈门的顾客。这句广告语“有趣”在哪儿?“有趣”就有趣在用酸奶比作初恋,真乃一绝。事实也是如此,初恋那种“甜甜”的且带着“酸味”的感觉不正是喝酸奶的感觉?看来,诙谐风趣是营造温馨氛围广告语的重要“素材”,策划人员不在这方面下功夫搜集、提炼,是很难说有什么建树的。

三、抓住“烘月托月”的方法,在扩大朋友范围上猛动真情

您千万别认为“对手是敌人”,实际上“对手是朋友”。此话不是高调,也轮不上鄙人在“班门弄斧”说好听的,而是自己和一些成功人士的真切感受。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富勒化妆品公司的一个叫约翰逊的推销员创建了只有500美元的资产、3名员工的约翰逊黑人化妆品公司。不几年,就这么一个小公司的“小产品”竟然独霸了美国黑人化妆品市场。

当新闻媒体采访他时,他只说了一条让他成功的经验。他说:“想办法让竞争对手站在自己肩上,扩大朋友范围你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企业管理了。”约翰逊说的“想办法让竞争对手站在自己肩上,扩大朋友范围”是什么?这不仅仅是生意人的职业道德归位问题,还是一个“烘云托月”的行销方法问题。

他的广告语是这样写的:“当你用过富勒公司的化妆品之后,再擦上一次约翰逊的粉质膏,定会收到想象不出的效果。”这条广告语一挂出,不但深深博得老东家富勒化妆品公司的好感,对手的戒心和敌意也荡然无存,而且又由于把自己的产品说得那么神秘,自然勾起了人们天生的好奇心,谁不愿意再花几个钱来买一盒约翰逊公司的护肤霜体验一下“想象不出的奇妙效果”呢?

果然,消费者很快接受了他们的产品,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接着,他们用挣来的钱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制造出一系列的新产品,最终超过了老东家富勒公司,独占了美国黑人化妆品市场。

记得中国人常讲得一句老话:“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尽管生意场是一个竞争的舞台,有你败我胜的可能,但绝对不是你死我活,你倘若把金钱看得太重,钱能往自己兜里跑吗?你假如都把同行看作敌人,满眼里都是腥风血雨,谁还敢

和你交际呢?没有人想和你交际,没有人敢和你往来,纵然你是“天下第一”,又奈我何?生意讲的是你来我往,才能四海皆兄弟,财源达三江。

南方李锦记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李惠森先生说得好:“企业之为企(人+止),意味着企业无人则止,得人心者得天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是企业经营的唯一目的。”于是,他一贯坚持“思利及人”核心价值观。何谓“思利及人”?就是首先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关注对方的感受,先满足他人的需求,同时自己也能得到收获,真正的实现和谐、共赢。这种充满辩证关系的价值观,包含了丰富的“达己必先达人”的智慧,也清晰地展现了一个优秀企业家和一个优秀企业在当今社会怎样才能做到与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谐发展的风采。

世界著名的企业成功人士戴尔·卡耐基先生不是有一个被世界各国的许多人所认可的成功学公式吗,它的成功学公式乍听起来可笑,细品起来让人沉思,为啥?他说:“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术,85%取决于人际沟通和口才等综合素质。”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公式或道理却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循着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倒是我们有意无意地进入尔虞我诈、你争我夺的生意误区,扮演了极不光彩角色,真正的结果如何?结果无非有两种情况,不是成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千古笑话,就是落个“两虎相争,两败俱伤”的下场。聪明人是不干这种傻事的。

内蒙古蒙牛集团5年创下100亿规模的研究者发现:与蒙牛同样体制、同样机制、同样理念起步的公司不在少数,除去团队及资本运作等因素外,似乎再也找不到蒙牛快速崛起的成功元素。

其实,它还有一个重要元素被人忽略了,那就是“烘云托月”,不树更多的敌人在自己的周围,尤其是在内蒙古。它的巨大的广告牌上赫然写着:“为内蒙古喝彩;千里草原腾起伊利、兴发、蒙牛乳业。”言外之意,伊利、兴发都是自己的老大哥,自己是小兄弟。

如此这般,即便是过去有点恩恩怨怨,现在以牛根生为领头人的蒙牛公开施礼,自己还能再继续小肚鸡肠吗?显然不可能。假如可能的话,天怒人怨。结果蒙牛以牛的脾气“发疯”式的发展。回头再看蒙牛的广告语,谁人看了不振奋呢?谁人看了不敬慕、佩服蒙牛的大度呢?谁人又好意思再要以往的淫威欺负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兄弟呢?完全可以断定:没有一个人这样做。

四、抓只一个“奇”字,在人们惊讶中狠下笔墨

何谓“奇”?就是少有的、特殊的,人们意料不到的,一句话就是超出常规的。人们虽然看到惊讶,但仍不失温馨,这种效果,是广告语的上乘之作。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南京长江机器制造厂新开发出一种“蝙蝠牌”电扇。当时,在我国的电风扇市场上,已有三千多个生产厂家在激烈竞争。蝙蝠牌电扇较之于其他品牌来说,还是一个“小字辈”,它还没有参加全国性的质量评比,消费者对它也很陌生。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蝙蝠牌电扇迅速打开市场,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呢?该厂不乏高人,他们打破常规,采取别出心裁、出奇制胜的方法,在南京租用了一家比较小的商场橱窗,让蝙蝠牌电扇在橱窗里昼夜不停地运转,并在橱窗内醒目地写着:“自1981年4月1日起连续不停地运转,请您计算一下,现在已经运转了多少小时?”这种旨在“转给你看”的传播方式立刻吸引了许多消费者的注意。当他们发现,这台电扇确实昼夜不停地运转而没有中断时,对蝙蝠牌电扇的质量也就确信无疑了。

结果,蝙蝠牌电扇很快占领了南京市场。随后,在全国其他城市也如法炮制。后来,蝙蝠牌电扇果然成为中国内地地区家喻户晓,倍受消费者青睐的名牌电扇。

可以明显地看出,蝙蝠牌电扇在行销上的运作成功,关键就在于厂家独辟蹊径的广告策划。策划者深谙消费者的一个基本心理状态,那就是,再“好”的电扇也不是摆设,也得转,而且要转得稳,转得快,转得时间长(寿命)。

因而,他们没有重复其他商家在新闻媒体上大做广告的作法,而是选择了最具说服力的传播方式——“转给你看”的实物展示,再配上贴切的广告语,自然起到“耳听是虚,眼见为实”的不俗效果。当然,这种传播方式不如其他新闻媒体传播得快,但快绝对不是好,好就是在产品质量优良的前提下取得扎实稳健的企业行销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一篇:工业旅游示范点介绍下一篇:二手车交易、过户业务注意事项及风险提示告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