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总结

2024-04-14

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总结(共8篇)

篇1: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总结

为提高我们在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我校组织老师们学习了河南永威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模式,按照眭校长“不等不靠,快学快用”的要求,我校教师积极行动,研讨出了我校“先学后导,当堂训练”各年段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先后有10位老师进行了教研课探索。为进一步巩固与运用模式,4月7日至4月17日,我校进行了 “先学后导,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改革活动。

这次活动历时9天,41位青年教师参与了讲课,听课的老师达950余人次,是我校近年来规模较大的一次课改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广大青年教师认真学习,迅速落实,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老师们由起初的观望、怀疑、迷惑、被动到最后的主动思考、灵活运用,转变速度非常快,课改呈现出了良好的态势,反映了我校教师善学善用的良好风貌。

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本次课改活动的亮点:

1、灵活运用模式,课改效果明显

在各教研组老师的努力下,我校“先学后导,当堂训练”的课堂模式迅速出台,并立即付诸实施,从3月19日开始学习至4月7日进行正式课改活动,时间仅半个多月,但从这次活动的成效来看,却是比较令人满意。首先,老师们能根据自己的课型制定出较为准确的学习目标,并放手让学生自学,这是观念上的转变,也是比较难迈的一步,但老师们做到了。其次,课堂上老师的语言少了,由过去的“教”变成了“导”,学生的能动性被激发出来了,教师真正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引导者、参与者。第三,“当堂训练”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2、教学风格各异,凸显个人风采

参与讲课的教师,教学风格各异,各有千秋。刘继芳老师巧妙创设情景,以为女儿过生日选礼物为由,将教学目标情景化,通过游戏、竞赛等,让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氛围中走进了知识的殿堂;李凤霞老师通过自学提示中的“三读”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同时又让学生以自述方式了解太阳的特点,在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马荷君老师激情洋溢,和学生同台表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赵晓虹老师语言亲切、优美,课堂组织语言精练,让学生认识了《音乐家莫扎特》;何玉蓉老师通过视频、配乐等手段,注重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学生踊跃发言,学习热情高涨,从而体会到了老书记的高贵品质等。

3、评价语言丰富,学生兴趣浓厚

在我们的课堂中,孩子们个个活泼、自信,没有拘束,没有紧张,他们的心情舒畅、明朗,表达的愿望急切而热烈。这都缘于老师那及时而富有魅力的评价语言,其中既有对孩子们的真诚鼓励,也有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如王晓慧老师的课堂上,老师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当学生讲故事成功时,她说“送给你一个会讲故事的小乌鸦”;当学生积极思考时,她说“送给你一个爱动脑筋的小乌鸦”;希望学生回答问题声音洪亮时,她这样引导:“小乌鸦说了,她最愿意和声音洪亮、有感情朗读的同学作朋友”等。在郑津霞老师的课堂上,她的目光始终关注着学生,当学生说“我想对哑巴说”的时候,她亲切地纠正:“要尊重他人,应说成聋哑人”等;岳雪玲老师引导学生朗读时,告诉学生:“不要拿腔拿调,平时怎么读就怎

么读”,“孩子,慢点,别着急”等,这些都反映了我们的老师能够着眼于学生,落脚于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改思想进一步得到了落实。

4、课件制作精美,直观效果突出

从本次活动来看,老师们在课件制作上下了一定的功夫,不仅实用性强,而且富有美感,有很强的表现力,能把抽象的、静态的、枯燥的知识,直观地、形象地、鲜活地呈现给学生,真正起到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拓展教学、深化教学的目的,也反映了我校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正日益提高。如段慧燕老师的《雷雨》一课,通过动态的雨前、雨中、雨后的情景,让学生结合文字去读,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杨雅丽老师的《The ocean》一课,有趣的海洋世界,配以生动的音乐,加上杨老师深情的朗读,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李素文老师将江南美丽的风景图片,配上优美的文字,动听的音乐,加上老师的吟诵,学生对江南的印象不言而喻,石智红、郭永翠、陈莉、陈薇、范宏霞、黄锦锐、张海霞等老师的课件制作也很精心,能很好地利用课件进行直观教学,效果突出。

二、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

第一、“放”与“管”的关系处理还不够恰当。

老师们虽然定出了模式,也逐步去尝试模式,但步子还迈得不够大,亦步亦趋,对学生将信将疑。课堂中表面是让学生去自学了,“放”手了,实际上却总是放心不下,“拐棍”始终攥在自己手里。这和我们的观念转变有很大关系,我们总是关注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了没有,关注自己设计的环节进行了没有,而忽视了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我们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我们过分相信自己而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而事实上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糟糕,只要我们的课堂驾驭能力提高了,问题设置恰当了,“放”多少,“管”多少,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处理还欠妥。

部分教师对新教材的学习和钻研程度还不够,对教材的挖掘还不够深,对教材的广度还不能从宏观上正确地把握。具体表现在课堂就是学习目标的制定不够准确,要么想面面俱到,教学设计过于繁杂,要么就是目标定得太浅,课堂显得过于苍白。这就需要老师们走进教材,虚心学习;而课堂的细节,就要微观去处理,需要我们课前备课下一点功夫,如有的老师课堂语言较随意,一说起来就控制不住自己,而且频频出现失误,这就需要课前将提问语、过渡语等进行设计,备得越细,失误当然就越少。

第三、课堂上老师的激情还不够。

老师是需要一点激情的。我们不可能一节课40分钟全都激情洋溢,但最起码讲课是要有

技巧的,就像一篇小说,总要有高潮,让人欲罢不能,我们要以自己的情激发学生的情,以自己的情感染学生的情,永威模式的一个特点就是要让学生有紧张感、兴奋感,这和我们的要求也是不谋而合的。学生不是无情物,文章不是无情物,课堂更不是一潭死水,要想让学生读得好,学得有兴趣,就需要我们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有跌宕起伏,深深吸引学生的心。如果我们自己都是平静如水,怎么能要求学生波澜壮阔呢?

总之,本次活动总体上来说是一次成功的、务实有效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既提升了我校教研水平,又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老师们继续发扬本次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足和问题,努力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上一页[1] [2]

篇2: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总结

聚焦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校本研修实效性

一、困惑迷茫,引发思变

xx年11月30日,在教育局的支持和鼓励下,在进修学校的指导下,我校七年级启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面对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会写导学案;把课堂还给学生了,教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学生展示水平低,花费时间多,进度缓慢,完不成当堂课的学习任务;有的同学自私,只顾自己学习,不参与小组交流和帮扶;课堂一抓就死,一放就乱;小组交流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学生对加分评价无动于衷;------。等等困惑纷至沓来,大量的问题在挑战着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新事物的能力。我们深刻地意识到,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会严重动摇教师改革的信念,导致改革走向夭折。穷则思变,“研修活动必须聚焦课堂,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破解难题,实现突围!”学校领导班子达成了共识。

二、立足校本,统筹规划

通过反复听课调研、学习研究,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靠传统的零打碎敲的教研方式,如上几堂公开课、做几次讲座、外出观摩学习等,只能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必须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把校本教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

为了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领导,学校确立了“学校——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三级校本教研制度及“学年组、教研组”双轨教研制度。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责任目标分解到人。明确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教导处具体组织实施。为了加强学年教研工作,又选拔三位领导分别担任三个年级的学年主任。学校领导深入教研组和学年组,既确保了问题及时反馈解决,又确保了教研工作及时落实到位。

附1:xx市第xx中学校本教研工作领导机构

第一责任人:xx(校长)

组长:xx(副校长,主抓教学)

副组长:xx(副书记,主抓党务工作)

xx(教导主任)

组员:xx(政教主任)

xx(副政教主任)

xx(团委书记)

xx(后勤主任)

附2:xx市第xx中学负责学科教研工作分工

xx:数学

xx:理、化、生

xx:俄语

xx:语文、微机

xx:政、史、地

xx:音、体、美

附3:xx市第xx中学负责学年教研工作分工

xx:七年级

xx:八年级

xx:九年级

针对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xx年12月,我们开始着手修改、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校本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2010年3月,根据《xx市第xx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学校进一步统筹规划校本教研工作,对校本教研活动的设计、开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使教研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改革缺少的不是理念,而是让理念落地,唯有转化为“教学行为”的理念,才富有生命力。一年来,我校聚焦课堂,基于改革产生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

(一)领导参与,不居高临下

为了带动教师走进教研,学会教研,真正解决教师面临的实际困难,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提高对课堂教学指导和管理的有效性,班子成员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既是组织者,又是研究者。校长李爱杰兼任八年级一个班的数学课,副书记王晓梅兼任八年级学年主任,副校长徐可明兼任八年级两个班的物理课及七年级学年主任,教务处主任陈常泉兼任九年级学年主任,政教主任李秉政兼任七年级两个班的俄语课,团委书记顾修艳兼任八年级班主任和两个班的俄语课,政教处副主任项岩兼任八年级三个班的地理课,后勤主任于贵民负责音体美的管理工作。(1)班子成员把课堂作为试验田和教研基地,针对课堂改革中的困惑,首先大胆尝试探索,其次勇于“暴晒”自己,主动上邀请课,把亮点和不足“晾”出来,给教师提供教研的“靶子”。(2)领导班子把教研工作重心前移,深入课堂听课,深入教研组和备课组评课、交流、指导,倾听教师的独到见解,鼓励教师积极探究,和教师共同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互相讲述教学故事。(3)班子成员引导教师发现问题,并提升为课题和教师共同研究。一学期,班子成员平均听课92节,共兼课1032节。班子成员亲历校本教研,建立了与教师平等对话的平台,极大地感染、影响、带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改革和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的引领作用。

(二)统一思想,不消极抵触

改革之初,或过程中遭遇非议、困难、挫折时,部分教师开始犹豫、彷徨、动摇,于是参与教研的热情降温,教学模式反弹。看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念,是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学校先后做了《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改革,给xx中插上隐形的翅膀》等讲座,召开了多次教师学习汇报会、座谈会和交流会,宋德凤、王翔宇、张玉华、李树森等32人次发言交流。通过阶段性总结会、听、评课活动、学年会等机会,统一大家的思想。

现在看来,借助校本教研这个平台,思想工作及时、到位,当时的七年级很快形成了讨论“改”,研究“变”的浓厚教研氛围,并辐射到其它学年,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学习创新,不照搬照抄

我校与杜郎口中学相比,地域文化、校情、学情、教师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如果照搬照抄,只能走上“死”路。为此,12月中下旬,学年组、教研组、备课组开展了“怎么学”、“学什么”教研活动,通过多次“头脑风暴”式研讨,深入课堂听课观测分析,教师们达成了共识:学习可学、能学的,探索有xx中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杜郎口中学有三种课型: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因为学生全部住校,可以保障预习的质量和课时,如果我们也这样做,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就将预习、展示、反馈集中到一堂课进行;杜郎口中学很少用多媒体,大多把导学案印发给学生,我们大多利用大屏幕呈现学习目标和内容,节约了纸张,加大了课堂容量;杜郎口中学的展示大多是大展示(全班展示),我们根据学生自学和小组交流的情况,安排大展示和小展示。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大展示,自己能学会的,对子不交流,对子能解决的,小组不讨论,小组能解决的,不在全班展示。这样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三)同伴互助,不孤军作战

交流研讨,资源共享。一年来,10人两赴山东杜郎口考察,七、八年级的全体教师走进牡丹江市实验中学听课交流,领导班子成员到牡丹江市十xx中学、xx市第xx中学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关问题,赴长春、哈尔滨参加“高效课堂”课堂博览会。走出去,开阔了视野,找到了同路人,坚定了教师走改革之路的信心。课堂开放以来,共计800多人次来校听课研讨。领导和同行走进来,给学校和教师带来的是无形的福利:精神的鼓励、方法的指导、思想的碰撞、观念的冲击、理念的提升、信心的坚定。

同伴互助,共同成长。要保证改革坚持下去,并取得实效,学校内部必须形成浓厚的相互学习、影响、感染、带动的氛围。教师方面,以学年组、教研组、备课组、班组为单位,学生方面,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实施“自主·互助”管理模式、教研模式、学习模式、评价模式,既凸显个体特色,突出主体地位,又彰显互学、互助的教风、学风,促进了每一个团队成员的成长。

(四)追求实效,不摆花架子

我们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校本教研绝不是搞一阵子、摆花架子,而是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教育观念、工作方式、工作状态,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效率、效益、效果,最终达到减轻师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我们始终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扎实推进,把思想观念的转变、师生的培训、导学案的编写、课堂的调控、激励性的评价、课堂反馈、课堂反思等工作做实、做牢,并在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

(五)专业引领,不盲目盲从

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进修学校的各科教研员定期深入备课组,针对教材的挖掘、整合、把握等问题给予具体指导;深入课堂诊断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老师调控;同时还帮助学校做教师的思想工作,鼓励教师转变观念,大胆实践。教研员的业务指导,使我们在每一个阶段方向明确,避免了盲目和盲从,少走了许多弯路。

聚焦课堂教学实施校本研修,使教师研究教学积极性空前高涨,面对困惑和问题不等不靠不抱怨,大家集思广益想办法解决;教师的智慧和潜能得到了开发,导学案、小组评价等问题伴随实验的进行逐步完善;教师的角色从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鼓励者,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展示提升;教师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教学行为也悄然发生着改变。

篇3: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总结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是改变传统的局限教学论角度进行学科教学改革思路, 倡导从课程论角度思考学科教学[1。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2]。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自从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 新的理念在高中体育课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篮球教学中更是发挥了显著的效果, 准备活动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它能更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高昂, 这样, 可以有效地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 也有利于篮球课主要内容的学习。

二、高中篮球教材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前, 篮球教材有专门的教学内容, 主要是单个技术的学习和简单组合技术的练习, 进而学习较为复杂的组合技术练习, 最后在正式比赛的实践中巩固和提高篮球技术水平。而新课程改革后, 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统一的篮球专项教材。而主要内容的由各个学校的老师根据本校学生的原有基础制定的, 不同的技术水平有着相对应的学分, 所以不同学校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目标。虽然二者的主要内容不尽相同, 但其内容都包含着篮球裁判知识的传授。

三、准备活动的作用和意义

准备活动作为体育课组织结构的一个部分, 主要是为体育课基本部分的教学和练习服务的。它的目的是使练习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得到很好的准备。从生理上讲, 有效的准备活动可使肌肉、韧带、关节得到舒展, 增强肌肉的血流量, 提高机体和肌肉的热量和温度, 改善肌肉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 加强肌肉的放松与协调能力, 预防肌肉的损伤, 克服机体的惰性, 让身体的各运动器官得到充分的准备。合理的准备活动, 无疑能提高练习者完成某具体动作的幅度与力度, 使练习者的练习效果得到很好的提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准备活动可以合理地利用有意注意规律和无意注意规律来调控学生的注意力, 减少学生的疲劳,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 以饱满的情绪、振奋的精神投入学习[4]。

四、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高中篮球教学准备活动的基本方式

1. 篮球教学准备活动中采用篮球游戏的方式

每个人都喜欢玩, 中学生也不例外。实际上, 游戏也是玩的一种。篮球课的结构跟其它体育课一样, 也是由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部分组成的。开始部分时间较短, 以准备活动为主, 为基本部分的学习起辅助作用。这时, 准备活动可采用有针对性的篮球游戏的方式。篮球游戏是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通过把各种篮球的基本技术改编成游戏,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从而掌握篮球运动知识和技能, 增强体质、娱乐身心的一种活动[5]。如:课的主要内容为运球。这时, 就可以采用“运球抢球”的游戏。方法:10人为一组 (分四组) , 使用半个篮球场, 其中两人运球, 其余人分散场内移动, 如运球者在边运球边追赶中, 用手触及谁的背部以下部位, 则两个交换角色。

2. 篮球教学准备活动中采用音乐的方式

体育课的不同阶段应该选择不同的音乐, 促进教学过程的实施。学生在上篮球课时, 心率是逐步上升的, 所以准备活动应是循序渐进的。因此此时选择的音乐应该是有着节奏鲜明、活泼欢快的特点的, 它所起到的作用是迅速调动学生的兴奋性、积极性, 同时使整个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 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轻松和愉悦的气氛,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快乐体育应根据实际情况首先在篮球教学准备活动中体现出来。然而, 这过程最好分前后两部分进行, 前一部分节奏稍慢, 逐步加快过渡到后一部分, 为篮球主要内容的练习做铺垫。

3. 篮球教学准备活动中巧用其它球类的方式

在篮球教学准备活动中, 引入其它球类的使用。比如实心球。具体作法:两人一组 (一个教学班分为若干组) , 背向对方站位, 取好位后双脚不动, 两人共同使用一个实心球。A拿球通过转身从某一方向把球水平递给B, B则从另一方向把球水平递给A;同样的方法, A通过胯下把球递给B, B则从头顶把球递给A。几次之后, 反方向进行。实心球小而重, 学生在传递的过程中必然要增加力量才能控制好球, 进而控制自己的重心。这样的内容会使学生感到新颖, 如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等素质。也可以利用其它球类, 比如排球。

五、结论和建议

1. 结论

在新课程改革下, 根据篮球教学工作的特点, 准备活动依据课的主要内容制定相应适合的练习内容,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提高教学质量, 旨在为新课程理念服务。因此, 准备活动中采用各式各样的教学内容、改变组织形式是必要的, 是适应时代的需求的。

2. 建议

在当今体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 广大体育老师必须对现有准备活动锐意进行改革, 勇于创新, 充分发挥教学艺术水平, 竭尽全力设计出更多、更好且充满活力的教学方法, 充实体育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自觉锻炼的积极性, 让学生终身受益。

摘要: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 篮球已成为高中的一门选修课, 更受学生的喜爱。通过对高中篮球课准备活动的作用, 改变准备活动的内容、组织方式等来增加新颖性和趣味性, 提高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 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理念服务。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篮球教学,准备活动

参考文献

[1]徐焕凤, 汪潮.试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 4 (8)

[2]钟启良, 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3

[3]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室.体育与健康[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12

[4]刘凌宇.谈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2002, 5 (1)

篇4: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总结

关键词:学习兴趣;学习情境;学习空间

一、借助电化教学手段拓展学习空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教育方面明确提出了一些要求,那就是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由此看来,要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就必须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从多个领域培养学生的能力。此外,电化教学模式也对此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这种电教化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培养等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能够增强学生的见解,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通常都会选择将电化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中,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成果,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

举个例子来说,教师在为学生讲授《用奇谋孔明借箭》这篇课文时,可以选择讲述相关历史知识或相关故事的方式,从而引出课堂内容。通过这样一种方法,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学到相关的历史知识,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诸葛亮的性格特点。而通过运用电教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历史故事,如空城计,三顾茅庐等,锻炼自身的阅读能力,拓展知识范围,甚至培养学生喜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因为,只有通过阅读的方式,学生才能从书本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所在。

二、多媒体教学交叉使用,恰当配合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教师也可以选择将电教手段与以往的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将电教手段应用于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多媒体的价值。学生在接受外部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依靠一定的感官,但是更重要的是理解与体会,通过自身的思考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在教师利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完成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

三、借助电化教学手段进行情感体验

当前教学课程改革之下的课程教学任务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也就是说,当今语文的教学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还要让学生对课本内容中的情感形成自身的理解,领悟文章的主旨,把握文章的脉搏,从而引导学生全方面培养自身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注重应用电教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

比如,在教学《“真美”与“真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选择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电教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授课,通常可以选择为学生播放一些符合主题的歌曲或视频资料,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真切情感,同时这也让学生意识到亲情的重要性。通过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

四、借助电化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

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之下,情境教学是符合改革标准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章的情感主旨,从而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中心,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说,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课程时,应当将电教化的教学方式应用于课堂中,发挥电教化教学的价值,为学生创设更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的思维能力较弱,因此,教师要通过具体的讲解内容来描述,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苏武坚贞的品质。因此,在进行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应当注意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抛弃一味的照本宣科的讲解方式,而是加上电教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建符合文章内容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利用电教化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苏武牧羊》的视频或影音等资料,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为学生化抽象为形象,向学生充分展示一些相关的知识背景,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苏武,从而理解课堂知识,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改善课堂质量的教学目的。

总之,受当今素质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高效地发挥电教化教学方法的作用,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得到良好的锻炼,促使学生全方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飞飞.小学语文网络信息化教学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5).

篇5: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总结

活动总结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学区开展了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新常态.大视导”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重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素质教育。通过活动推动各级中小学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总结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形成百花齐放、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新常态”要认真总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积累的经验,反思课堂教学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和问题,加以改进;要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理念相结合,探索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有效教学模式,鼓励中小学和广大教师探索先进、多元的教学方式,避免教学模式“一刀切”。

“大视导”活动要与各地“高效课堂”等教学实践相结合,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效率;活动要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相结合,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与教育信息化结合,缩小教育质量差异,实现教育公平。

三、强化管理、提高质量

(一)教学常规管理 1.教学检查

教研组长每周对全校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严格执行我校教案标准要求,提前一周备好教案,把好教案质量关。主要检查课时三维目标是否合理,目标设置是否准确,教案环节是否齐全,学法指导是否实用,个人教法是否有效,新课程理念是否突出,教学后记是否务实。检查教案的数量,检查时要有日期、签名和必要的评价(指出存在问题)。对存在问题的教案,教务处严肃对待并督促年级组、备课组使其立即改正。

2.作业检查

对常规工作集中全面检查了2次,专项工作检查3次,召开了学生干部座谈会全面了解教育教学工作,并及时公示通报、存档,与学期绩效考核挂钩。及时掌握教育教学动态,发现问题立即反馈,限期整改,不断规范教职工的教育教学行为。每学期由教务处、年级组检查,每班随机抽取3—5名学生作业,并将检查结果于第二日公示。每次检查既肯定成绩又指出不足,问题到人,责任到人,直言不讳,现场反馈,限期整改。

3.听课记录、反思、研修笔记、会议记录检查

每周收集全体教师的听课记录、反思、研修笔记和各备课组的会议记录,利用周日例会后时间全面检查,主要检查听课记录书写是否规范,是否填写学科、班级、听课时间、课题、授课人,教学过程记录是否详细,评课意见和建议是否认真有效;反思环节是否齐全,反思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杜绝照抄照搬和应付了事现象;研修笔记杜绝流于形式,照抄文章或罗列本学科题目等现象,要求教师写出阶段性心得体会或教学感想等对教学有指导作用的东西;会议记录要求记录详实,由校长进行周审签,强化了工作过程检查、督导,效果很好。

4.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活动

(1)、每周组织观看名师课堂教学录像和专家点评活动一次,观看后,组织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评析,交流心得体会,探讨如何吸收别人的先进教学方法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师们从中得到很多实惠,学习热情高涨,有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根据需要自己观看或组织学生观看名师课堂实录,师生共同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已成为自觉行为,受益匪浅。

(2)、广泛开展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随机观课活动。学校出台了“推门观课”制度,提倡“人人观我课,我观人人课”,将观课议课纳

入教师绩效考核,充分发挥说课、观课、议课的教研教改功能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倡导全员自主跨年级、跨学科随机观课;同时学校每周安排一节全体教师参与的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课,每一位教师轮流上课。每次观课议课活动都由授课教师确立一个研讨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做到研讨计划严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实施过程记载认真、详实。观课当天即时组织说课、议课。对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性的评议按照“只要学生能够自学的,教师就不讲,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会的,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教师再点拨,教师一定要退到最后一步”的原则,本着实事求是,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切磋教艺,共同提高的目的,做到人人发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既肯定其优点、特色,又指出其不足和改进意见、建议,构建“1、2、3”评议课机制,即每位观课教师对上课教师所上的课评议:“肯定一条最值得借鉴的教育教学经验,找出两个比较突出性的问题,提出三点有操作性的建议”,促使每个教师在观课前主动学习教育教学最新理论成果,变被动听课为主动观课,带着“收获和批判”的复杂心情去观课,在观课时做有心人,细心品味上课教师所上的那节公开课有哪些优点,最值得借鉴的东西是什么?假设是自己去上这堂课,怎样才能体现探究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等新课程理念,学生才会有更大的收获。形成了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的良好教研氛围。

(3)、9月11—22日,举行了每学期一次的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大赛,40周岁以下教师参赛,全校教师全程参与,每一位教师都为评委,给参赛教师评分;每天授课完毕集中组织说课、议课,使大赛同时成为一次实实在在的、有声有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教师观课议课数量越来越多,说课、议课越来越全面、深刻、细致,助推骨干体系建设、教师6项技能持续提高。至今,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听评课20节,校长听评课40节。

实践证明,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提质,既为教师提供了

锤炼、展示教学水平的平台,又能扎扎实实促进常态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榜样激励的辐射作用明显。后浪推前浪,每次大赛都能发现新秀,特别是新教师的发展令人高兴(这次获奖的6位都是新教师);李娟老师在11月12日举行的府谷县小学教师“评--教”技能大赛中,荣获教学能手称号;王俊如、段会杰老师在2017年榆林市小学教师学科能力初赛中获胜,进级市级决赛,验证了我们近几年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开展的校本研修和新教师培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通过以上活动感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在明显提高,能自觉地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探索实验“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制作较高质量的课件,并能根据教学需要就地取材,自制教学卡片、图片、实物等教具,还引导、启发学生动手搜集、制作学具,创造性地工作,优化课堂教学,教学方式、方法灵活,“三为主”明显地体现出来,教学活动民主、和谐,课堂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课改效果明显。

5.教学秩序和处室内务检查

(1)、切实有效落实“日查、周清、月结”制度,召开部室管理人员专题会议,加强部室管理、使用工作。细化了部室管理责任,严格部室使用台账记录,并纳入学期量化考核,部室使用率高,特别是兴趣社团活动开展实现了“一室多用”,充分发挥了部室的功能作用。

(2)、重视实验教学,巩固“教育创强”成果。学校领导通过观摩教学、随机听课、查档案资料、调查学生实验开出情况、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等方式,经常过问实验教学情况,确保实验开出率100%。本学期,安排全校教师参与观课议课的科学实验专题探究课3节。

(3)、实验设备管理按照“教育创强”标准实施。制度、账目建设完善,三账齐全、及时续建,管理档案、技术档案齐全。

(4)、专人管理、维护现代教育设备,严格执行故障限时修复制度。报修如无硬件故障一日内修复,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5)、两人分工协作,专门维护、管理校园微信公众号和校园QQ群,确保设备正常使用、校园网络畅通。部室、网络管理员的工作量纳入期末

绩效考核。

(6)、三年级以上每周开设信息技术课一节,期末组织计算机操作考试。

(7)、专人负责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及“陕西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的使用管理。及时扩充、更新资源库;规定每人每天登录上传下载量至少为1,以周统计公示,期末汇总纳入量化考核,确保应用常态化,上传、下载率高;“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按要求进行,也纳入量化考核;要求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课时覆盖率至少达到50%。对检查出的问题将按我校相关制度严肃处理。

(二)、细化“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模式,打造有效课堂 制定了《麻镇学区2017年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推行的“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从课堂入手,本着稳步实施、循序渐进原则,教师注意结合本学科、及其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灵活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不生搬硬套,不千篇一律,不盲目跟风,不务虚。严格按照“自学、精讲、合作、练习”四步教学流程,“自、精、合、练”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课堂导学案为载体的。学校倡导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适合的、高效的就是好模式,稳妥、扎实、有效推进教学改革,逐步实现有模式但不模式化。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课堂教学的效率意识,勇于实践,大胆探索,追求课堂教学效果,向每节课要质量。

(三)、强化课时作业编写和使用

备课在过去一学年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精心设计课时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体现因材施教,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保证练习质量。按照榆林市201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课时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作业次数及作业量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按时布置、批改与讲评作业,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6小时内,睡眠10.5小时。

四、存在的问题

1、教育教学管理与教育形势发展要求有差距。学校上下各个工作环节中,不同程度还存在一些不实、不细现象。

2.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要求。极少数老师工作不细致,对学生要求不严格,工作的方式方法缺乏有效性,工作拖拉,面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抱怨学生、责怪家长客观因素多,自我反思、查找不足、整改提高主观努力少。

3.学区实有教师22人,其中2012年8月份以后分配的公益性岗位教师及见习生17人,他们聪明、视野开阔、思想理念新、工作热情高、干劲大,接受新事物快,善于采纳别人正确的批评指导意见。但是在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培养培训的量大面广,任务艰巨。

五、整改对策

为了巩固成果,弥补不足,改进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此提出以下对策与思考:

1.抓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这一治校兴教的工作重心不放松,继续推进市局、县局常规管理系列文件的贯彻落实,加强以“学课标和学教材”为重点校本研修,注重过程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特别是加强新教师培养培训的力度,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其实效性,推动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

2.扎扎实实开展“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师德师风专项教育学习和建设活动”,解决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等突出问题,使教师能够自觉按照职业道德标准履行职责。

3.探究有效措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获得学生、家长、社会满意。

这次的课改新常态、大视导活动,既是对我校课改工作的全面视察,也深化了全校师生对课改的认识,促进我校课改工作更为科学、优化、深入的开展。

篇6: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总结

为推动我校课堂教学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按学期初工作计划安排,我校于12月14、15日开展了 面谈一谈这些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谈“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解决疑点”。绝大部分教师能够找准重难点,可是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重点不突出,难点突破也存在问题。比如上课从复习引课开始、到建立知识结构、形成概念,学生应用,重点部分不够清晰;形成概念后没有进行强化理解,就急着应用,致使难点不能分散。

2.部分教师问题设计还不到位。问题要有针对性,要针对本节重、难点进行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技能与学习习惯的,所以课上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层次性、多样性,要有代表性,重点突出,不能随意性过大,也不能随意增加或降低难度,尤其是小组合作所要解决的问题,更要科学合理,精心设计,本次活动中个别教师只是较为随意地设计习题,导致课堂教学中效果不佳。在检测环节只是随意找到练习册中习题,没有进行精心选择。

3.教学语言、板书设计不够规范,合理。老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简洁、准确的,老师的板书应该是规范的,老师的这些教学行为无疑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学生在考试中书写规范与否对他们的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校要求老师们要有规范的学科语言、认真“板演”解题过程。如果老师板书乱成一团麻,字迹不清,怎么要求学生作业清楚、试卷卷面整洁?希望老师们不要小看板书,努力使我们的板书规范化。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身教重于言教”。

三.教学建议

结合教学实际和本次活动中存在问题,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教师上课时要充满激情,要讲精、气、神,给学生以活力感,语言清晰,简洁,生动、富有亲合力,语速合理,创造一个和谐课堂,给学生一个温馨轻松的学习环境;

2.教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关注几个或一部分学生,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要给予解决,可以延伸到课下完成,对学生所做出的回答无论对错,都要给予做出正确的引导与评价。.3.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小组合作问题是设置一定要有价值。

4.教师要加强基本功训练,语言、板书、教态,都要进行有条理,有计划,不要随意进行;合理使用教具,小黑板可以增大教学容量,节省时间;

5.教师要加强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正确做出学情分析,检查有手段、有准备、有效果。

xx中心小学教务处

XX年12月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

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在教育局大力倡导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下,经过深入研究,充分论证,决定借鉴洋思中学教学经验,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结构

1.展示目标:(1分钟)讲述目标,让学生把握总体要求。

2.自学指导:依据“导学案”,明确自学的内容与范围,明确自学的方法,明确自学的要求,明确时间。

3.学生自学、对学,教师巡视:检查学生预习,自学情况。

4.组内小展示:检查学生自学效果。

5.班内大展示:教师引导更正,指导运用。

6.当堂训练,完成作业:当堂训练要分层,完成目标堂堂清。

三、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开学初,学校成立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领导小组,通过多方论证,与教师座谈,确立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模式,以导学案为依托,学生依据成绩优中差编成小组,确立小组名称,制定小组的目标,小组誓言等等。

学校给每位教师下发学习材料,组织教师利用周日晚上集中学习材料,课外时间分散学习,记好笔记,做好讨论。每周坚持收看高效课堂教学片,多种措施,掌握该模式的教学精髓。

组 长:杨x

副组长:郭x 冯x

成 员:窦x 赵x 刘x 张x

杨x 程x 周x 蒋x

引领教师:

语文学科组:白x

数学学科组:马x

英语学科组:樊x

理化生学科组:张x

政史地学科组:范x

四、实施过程

(一)研究学习阶段

2月份,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相关资料,改变观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以学为主,重学轻教,教师是引导者,点拨引领者,而非灌输者;同时基于我校学生的基础,教师要认识到任务的艰巨性与长期性。

(二)确定模式论证阶段

3月份上旬,通过学习模式,领会模式精髓,结合校情,确定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召开学科组长、骨干教师会议,进行研究论证。

(三)制定方案准备阶段

3月下旬,对确定和通过论证的教学模式,<莲

~

件 >建立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各学科的引领教师,制定实施方案对引领教师进行培训。

(四)初步实施探索阶段

篇7:“改革创新勇创一流”活动总结

“改革创新、勇创一流”活动总结

2010,丹凤县司法局紧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扎实开展的“改革创新、勇创一流”活动,并将此项活动融入全县司法行政日常工作之中,坚持“立足职能讲服务,凭借有为争有位”的工作原则,从完善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人员素质上入手,以“创佳评差”、创建“人民满意基层处所(干警)”等活动为载体,着力“创新”,着眼“一流”,在思想上不断进取,工作上突破现状,业绩上追求最佳,全力形成我县司法行政 各项工作争上游、创一流的良好局面。现将全年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创新法制宣传形式,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了新成效。

今年,是“五五”普法依法治理的验收年,搭借“平安丹凤”创建和和谐社会建设,创新法制宣传形式,组织开展“六知四送”、“爱民实践大走访”活动、百场法律知识讲座活动、“法制动车乡村行”活动、、“法治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全县85所学校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开设了法制课,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继续推行了领导干部带头讲法学法、重大事项决策法律咨询和法律知识考试等学法用法工作制度,有力推动了依法治县工作的开展。

二是创新帮教安臵。党和政府的民心工程得到新发展。帮教安臵不仅关系到当事人是否平稳回归社会,家庭能否团聚安康,更关系到降低重新犯罪率,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县局站在社会大局的高度,关注社情民意。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张村砖厂、蓬勃汽修厂建立了安臵帮教基地和1个培训基地,在龙驹、商镇、竹林关司法所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连续五年全县刑释解教人员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为社会稳定奠定扎实基础。

三是创新基层工作模式,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有了新突破。

伴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人民调解日益深入人心。县局积极探索建立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的联动机制,在县卫生局、县交警大队组建医疗纠纷和交通事故纠纷调委会,以求第一时间解决矛盾纠纷。同时勇于创新调解模式,在坚持月排查调处的基础上,抓时段、抓活动,即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以“春节”、“两会”、“十百千”、“汛期”为重要时段,以“争当优秀

人民调解员、争办优秀调解案件”等活动为平台,集中力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动员全县40个人民调解委员会的998名人民调解员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2010年元至11月份,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853件,调解853件,成功843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8.7%,制止群体性械斗2件18人,防止群众性上访11件95人,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一致认可。2010年6月11日,县委书记李选良批示:“认真做好农村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确保我县农村的和谐与稳定”。

四是创新干部管理机制,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有了新进步。

县局始终把队伍建设当作工作的头等大事抓,坚持以制度管干部,以学习强素质,以活动促作风转变,提高了干警素质,增强了队伍的凝集力和战斗力。一是强化制度管队伍。把队伍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制定了《基层处所目标责任制考核细则》、《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干警请、销假制度》、《干部去向公示制度》、《跟踪问效制度》等,克服了管理上的“空位”、工作上的“缺位”。二是强化学习管队伍。严格坚持双周业务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个人实践相结合等方式,强化队伍业务学习,提高队伍的业务素质。坚持政治学习常抓不懈,把思想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把理论学习与以案释法相结合,不断提升从业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班子成员要做学习上的带头人、工作上的带头人、廉洁自律的带头人和干部职工的贴心人。三是开展活动促队伍作风转变。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开展了干部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年活动,大力开展创满意机关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队伍工作作风转变,更新了服务理念。

五是创新法律援助模式。

法律援助是党和政府关爱弱势群体的连心桥,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对法律援助的渴望和期盼,县局站在关爱民生的角度,对法律援助的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以基层司法所依托,在全县建立了21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共发展法律援助联络员28名,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委等社会团体组织组建了法律援助工作站(点)6个,法律援助工作网络进一步向基层延伸。进一步深化“法律援助便民行”主题实践活动。开设农民工法律援助 “绿色通道”,积极为农民工解决工资拖欠、工伤赔偿补助纠纷。2010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0件,其中,刑事法律援助案件4件,民事法律援助案件56件,非诉讼等67件,受援助群众116人,为当事人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80余万元,被陕西省妇联会评为“维权示范岗”。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上还不够解放,总有畏难情绪在作祟,求稳怕乱,依然存在不敢创新的问题。

(二)是方法上开拓力度不够,特别是在队伍建设、法律服务、社区矫正等方面。

(三)是工作方法没有太大的创新,难以提高工作成效,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还不够。

(四)“改革创新、勇创一流”的工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确立“创新就是发展、创新就是责任、创新就是动力、创新就是政绩”的观念,从思想上解决创新意识不强、满足现状等问题。

(二)是要进一步提升创新本领。要敢于创新,学会借鉴。

(三)是要进一步营造创新氛围。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抓住制约发展的重点问题,制定创新规划,深入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进一步做好思想发动工作,使“改革创新、勇创一流”的理念深入人心。

篇8: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总结

一、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1、《平面设计基础》是一门专业课程,其教学效果和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主要以学习平面软件Ps与AI为主。

为广告设计、插画制作、平面设计、UI设计等专业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

2、如今大学生就业问题严峻,市场上对于转移的知识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大部分公司都要求学生掌握多样技能,做到物尽其用,这也使部分毕业生在工作后力不从心的主要原因。

3、通过项目模拟使学生了解在各类平面公司里系统的工作流程,学会基本的设计技巧,达到心手一致。

(二)研究的意义

1、传统课堂上的教与学的关系对于平面设计这类课程而言已经远不能满足,单一的理论和过少的实践不能做到使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技法。

2、项目模拟的形式可以直接使学生们了解设计类工作所需要的流程制定、时间的把控、细致的程度、商业化的标准以及和客户之间的交流等等工作的要点。

3、针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提出专业拓展。

本着一通百通的理念,在短时间内使学生们了解各类设计之间的联系与差别,技法与设计方式的不同。使学生们掌握多样的设计技能。

4、《平面设计基础》的实践性较强,通过课程改革,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得更紧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5、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加强考证和认证考试的管理,缩短学生学习与就业之间的距离,促进就业率的提高。

二、改革前课堂教学主要问题

(一)学生基础起点较低,对于专业知识带有新奇的想法,急于吸收。

(二)学生专业水平与学习能力不同,接受新鲜知识的能力因人而异,运用统一。

的课堂教学可能带来一些问题,优秀的学生会感觉课程进度慢,学习到的知识少;相对落后的学生认为课程知识多,学习压力大;

(三)虽然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行边学边练,但是没有明确的成果要求,加上美术基础有限,学生容易懈怠,缺少实践操作压力和动力;

(四)平面设计软件功能强大,涉及的功能模块较多,学生容易感觉无从下手,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五)在公司内部要求设计人员具备很高的团队协作能力,目前作为专业技能课的《平面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这一能力的培养;

(六)课程评价由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作品)50%构成,并且完全根据教师的判断打分,评价体系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三、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根据高职教育和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特点,强化技能实践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模拟公司项目制作流程和专业扩展(分组分层)的目标。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提出项目模拟的实行方式并将学生分组

1、在加强实训课程的力度同时,加入模拟实际项目的形式,使学生了解设计公司内全部的工作流程。

2、前期、中期与后期之间如何协作,如何制定流程以及如何分工。

并把全班学生组成若干项目小组(要求每组不超过四人),并且各自推选组长一名,负责小组工作,包括负责项目进度、质量和课堂纪律管理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制定合理细致的模拟方案和分工

1、根据实际模拟项目制定分工。使学生按兴趣进行自身工作。

2、项目组可以根据实践情况重组,组长亦可重新推选。

3、教师在备课时对整个项目的各项要求拟定,课上提出,并以一名客户的身份进行角色扮演,对学生所做的设计提出挑剔、指点以及要求,从而磨砺学生的耐心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三)根据所执行的项目进行专业知识拓展

1、根据所做项目进行拓展专业知识,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项目,不可过于自我。

2、通过不同的项目模拟,逐步将平面设计理论、海报设计、UI设计、VI设计、字体设计等知识交给学生,做到从实践中掌握技术,达到增强记忆的效果。

3、小项目小组成员独立完成,大项目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并制定项目组成绩评分表,由组长根据项目完成质量、组员态度给予分值,该分值构成课程分值的一部分。

(四)从学生的掌握情况入手,按组进行分层教学

1、注重分层教学。

分解组合课程知识模块,对同一课程按专业性质、培养方向和难易程度进行分级开课,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学习能力、职业取向选择学习层次,实现因材施教;

2、针对不同内容、不同的难易程度、不同教学对象,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设置问题情景、形象的比喻、故设错题、组织讨论、启发式、演示法、练习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等方法组织教学。

3、课上大力推广讨论式教学,通过与组员讨论、交流、甚至争吵中得到灵感。实施头脑风暴。

(五)提高实践技术要求

1、以就业为前提,在教学设计时确保每次课程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实践,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功能,确保学生有时间、有思考、有行动、有成果;使学生了解游戏公司、摄影公司、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公司等领域的工作流程与所需技能。

2、每个步骤都要求教师严格把关,及时推翻错误以及不足的灵感和做工,使学生作品尽量尽善尽美。

(六)考核标准

学生课程成绩设计为平时考勤成绩30%(满分100分,旷课1节扣5分,迟到早退扣2分)+项目小组成绩30%(组长根据组员贡献值打分,组员给组长打分算出平均值,如果课程总共6个项目,那每个项目占总成绩的5%,以此类推)+项目总成绩40%(教师打分,如果课程总共6个项目,那每个项目占总成绩的8%,以此类推)。

(七)跟踪指导

1、教师及时跟进各项目小组的进度,分组辅导,提升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小组进行跟踪指导,及时反馈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八)以展示的方式进行答辩

项目完成后各组组长面向全班分析点评本组项目完成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教师再对各组做点评。

四、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一)使学生更为系统地对平面类设计工作进行学习,懂得实际工作流程。

熟练地掌握设计手法,提高对设计理念的质量把控,同时,提高了对整个画面的精细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基础学习,按照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将学生进行了分组,对不同的小组实行单独的有目标的专业课指导,对同一课程按专业性质、培养方向和难易程度进行分级开课,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学习能力、职业取向选择学习层次,实现了因材施教。

(二)改变了原来简单的边学边练,将知识点转化为具体命题项目,通过项目制作促进知识点的理解吸收,同时又给学生一定的压力,提高了学习动力。

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按照专业水平,全班学生组成若干项目小组,并且各自推选组长一名,负责小组工作。根据所学知识,制定模拟项目,同时拓展专业方向,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会了相关各类设计方法方式,使学生掌握多项设计技能。

(三)通过学习,部分学生作品拿到了省级奖项,其他类奖项若干(详见附件)。

(四)学生课程成绩改变为平时考勤成绩30%+项目小组成绩(组长根据组员贡献值打分,组员给组长打分算出平均值)30%+项目总成绩(教师打分)40%。

五、研究的问题反思

(一)存在的不足

在整个课改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成绩,但是由于课时与生源的限制,此次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1、实施时间短

此次课改研究历时一个学期,以14级电视节目制作班级为主要研究对象,由于平面设计这门课程属于辅助型课程,原本打算在下学期再进行一个学期的行动研究,但是学校却没有在下学期继续开这门课程,这也使此次研究的效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由于课时不够,学生并不能掌握过多的专业技能,对于细节的把控也不算到位。

2、分层教学的手段需慎重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少数同学不能正视分层后的状况,需要做到分层学习不分态度,对于制作精美的和态度认真的同学挑出其优势和优点,进行点评,以平衡学生心理。否则容易认为老师对班级的分层,就是对他们的放弃。这些同学情绪波动大,心理不平衡。

3、对教师要求高

老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备课、授课和课后辅导,对老师的要求更多,压力更大。

4、学生难达到标准

班级学生中极少数属于美术特长生,对于画面的审美、细节的把控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制定项目目标时,除了借助于教师长期的教学积累意外,还需要学生们的积极配合。如果目标制定起点太高,就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遥不可及。如果起点过低,就难以达到对设计这门课程学习的真谛,对知识的掌握也终为一盘散沙。

(二)专业设想

1、此次课改内容极具实践性,可操作性强,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已达到初见成效的目的。

希望在以后的课程安排上可以增加课时量,是此次课改的成效拔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可以使同学们对知识的学习循序渐进,由低到高,实现质的飞跃。

上一篇:某机房建设实施报告下一篇:质证意见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