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依法办事能力

2024-07-22

全面推进依法办事能力(通用6篇)

篇1:全面推进依法办事能力

全面推进依法办事能力

格尔木市委党校

许建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意义

现阶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所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就是针对当前我们在改革中的问题而言的。我们都知道,现阶段我们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这样一个决定性阶段,可以说时间紧、任务多,特别是我们现阶段面临着很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我们都知道的,政府对市场仍然干预过多,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社会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另外一个是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通过法治的方式。通过法治进一步规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法治约束规范政府权力,使反腐败从治标走向治本,通过法治来保障维护公民的社会权利,教育、医疗、卫生,通过法治为诚信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所以,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地加强法治建设。

但是,与这样一种要求相比,现在我们的法治建设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在《决定》中,对当前我们在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决定》指出,现阶段我们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比较突出,这个对立法来说。另外,在执法层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再一个,就守法来说,部分社会成员遵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

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构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据统计,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有242部,行政法规有900多部,地方性法规有3000多部,规章有30000多部,规范性文件不计其数。虽然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但在许多领域,还存在法律“空白”,存在着无法可依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之间,还存在着法律、法规相互“打架”,下位法超越上位法、规范性文件违法制定等现象。例如,1996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人大)和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人大常委会)两部法律的制定机关不同,法律效力也不属于同一个等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200元以下罚款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道路交通安全法》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简易程序的基本原则。

食品安全问题,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十几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就是监管的部门很多,但是我们还是不放心猪肉的问题,干净不干净啊,卫生不卫生啊,瘦肉精对不对?监管的部门挺多,不少啊。有很多部门都监管这个食品安全问题,但是食品很多依然不安全。为什么?监管部门太多,会导致这样一种对接不有效,很多的环节都有执法的,都有监管的,导致这种执法无法实现有效地对接,有空隙。有收费项目了,一拥而上了,有了责任、有了问题了,相互推诿,是不是这样?所以说,加强综合执法非常必要的,提高执法的效能,避免泡泡太多,最后还管不好这个问题。

党的十八大后,总书记高度重视法治问题。他在一系列讲话中,从治国理政的高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依法治国思想。他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思想,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高度重视法治问题。他提出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重要思想。他提出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强调把他律和自律结合起来,使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他提出“三位一体”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他提出法治建设的新方针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他提出依据党内法规治党管党的重要思想,强调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可以形象地说,邓小平打造了中国法治建设的1.0版、江泽民和胡锦涛打造了法治建设的2.0版,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开始打造法治建设的3.0版。四中全会

新要求

党政事业单位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各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调离领导岗位。

一、依法办事能力与依法办事思维

(一)依法办事能力

党政事业单位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指能深刻理解把握和坚持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法制观念;忠实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的职责权限、程序和规则履行职责、执行公务;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准确运用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办事,准确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不以权代法、徇私枉法;敢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维护宪法权威和法律尊严。

“依法办事”中的“法”的类型非常广泛,包括:

(1)宪法;

(7)法律解释;

(2)法律;

(8)行政措施;

(3)行政法规;

(9)其他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规;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行政规章;

(二)依法办事思维

各级党政事业人员要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就必须首先树立依法办事思维,也就是要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及法制观念。要在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基础上,按照法治理念,运用法律精神、法律原则、法律规范和法律逻辑来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依法办事思维的培养

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法律后,实施法律就是贯彻党的意志,依法办事就是执行党的路线。

第一,树立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相对于人治思维而言。各级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因为执政党只有依法执政,才能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随着我们改革的推进,我们可以看到,老百姓法治思维不断增强,公民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我要维权,我要打官司,那是什么?那个是法治思维,是公民权利思维,如果老百姓的法治思维、公民权利思维不断增强,而你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还是过去的,权大于法的意识,等级意识、行政命令意识,你的思维方式,没有实现与时俱进,那我们说,这两种不同思维方式,导致的毛病和摩擦肯定很多啊。老百姓开始具有法治思维,领导干部还是过去的思维方式,那怎么行啊?思维方式不一样,肯定有矛盾、有摩擦,现实生活中很多所谓的官民矛盾,从思维方式上来讲,就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不一样产生的矛盾和摩擦。比如说现在有一些地方,依然在游街示众,抓到了嫌疑人、抓到了犯罪分子游街示众,实际上这种做法欠缺法治思维,对不对?在没有经过司法机关审判以前,他仅仅是犯罪嫌疑人,你不能够游街示众,你没有这个权力,并且即使经过司法判决,司法判决是什么就是什么,你不要法外施刑,所以很多的做法实际上都反映出当前领导干部在这个法治思维方面还不是很明确,需要进一步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化认识。第二,树立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心理和知识的总称。,同世界观和伦理道德有密切联系,具有鲜明阶级性。当前,我们部分社会成员遵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决定》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举措。第一个是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第二个是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第三个是建立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第四个是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这个非常重要,就社会领域来讲,这是我们的一个特色,特别是我们人民调解制度。比如说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人民调解组织81.7万个,每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00多万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0%以上,不仅如此,近年来针对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大量上升的情况,大力加强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调解,指导各地在医疗卫生、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劳动人事、物业管理等领域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调解矛盾纠纷。

比如说,到目前为止,全国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构有3396个,人民调解2.5万多人,2010年以来,全国共调解医疗纠纷24.6万件,调解成功率达到88.8%以上,有力地缓解了医疗矛盾。北京好象是2000年成立的这样一个机构,全国是第一家。以后我们还要强化这种人民调解制度。

第三,树立规则意识。规则意识即遵守制度或章程的良好太丢和习惯,规则的意识化,就是使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真正转化为自觉行动。举个例子,演员张铁林在英国留学的时候,钱没不够用了,于是就自己画画卖一点钱。后来英国的BBC(英国广播公司),拿张铁林的画做节目,一个月之后还给张铁林的时候,那幅画就坏了。过了几天张铁林英国的朋友知道了这个事儿就告诉张铁林告BBC,一定让他们赔钱,用坏了就得赔,这是英国的规矩。结果张铁林就给BBC打电话说,你把我的画用坏了,BBC告诉他,我把你的画用坏了是真的,但是我给你做宣传了,我在节目给你做广告了,我还没给要钱呢。张铁林说对不起,我没让你做广告,你做广告是你愿意,所以我不给你钱,但是你把画用坏了,你得赔。BBC告诉他,这幅画要到大英博物馆书画鉴定中心去鉴定,说这个画该赔多少赔多少,于是张铁林坐着地铁跑到大英博物馆去了,经鉴定,这个画价值五万英镑,损毁的部分值一万多英镑,后来BBC按规矩支付了赔偿金。第四,树立法制观念。法制观念是人民对现行法律所持的一种尊重、新来并积极认同的态度,是社会主体对社会发的现象在理性认识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切身体验,是对发的一种心悦诚服的感知和认同。由此,它直接决定着人们的法律态度也制约着人们的法律行为。对于党政事业人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秉公办事,不仅需要法律知识更需要法制观念。否则可能经受不住金钱和权势等的诱惑,目中无人,以权谋私,徇私枉法。

二、依法办事能力的基本要求

(一)合法行使职权

职权法定——有限政府

公民:法无禁止即自由;

行政机关: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两个落脚点。不失职,又不越权。从行政机关来说,如何算做到了依法行政,如何从结构上来判断,就是这六个字。

第一个方面叫不失职。意味着行政机关的职权职责必须履行,否则会构成失职,渎职。换句话说,通俗的话,是你的事你必须管。不管就会构成失职。行政机关不作为,同样要承担责任,甚至要承担赔偿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的意识在提高,行政机关的意识在提高,老百姓要求,行政机关尽相应的职责,比如空气质量,社会环境、环境污染,民生保障、最低的社会保障问题

第二个方面,不越权。这个事你要管,可以管,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任意管,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管。这是一个对行政机关很高的要求。

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这个非常重要,就是每一级政府,每一个部门到底有哪些权力,一项一项列出来,这叫权力清单制度。这就把政府的权责明确,没在清单当中的,你就没有权力。有两个清单,一个是权力清单,一个是负面清单。对政府我们叫权力清单,对企业的管理我们叫负面清单,禁止你做的,就是你不能做的,其他都是可以做的。比如说上海自贸区就搞一个负面清单,对外来的投资者来说,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都要列出来,除此之外,就都是不限制的,都是自由的。对政府就是一个权力清单,那时候什么是可以做的,除此之外你什么都不能做。凡是没在这个单子上面,你都不能做,这就是权力清单,就是从根上来治理这个不作为或者乱作为的问题。

案例:出殡时自请西乐队被处以罚款合法吗?

某县农民李某的父亲病故。第二天,李某到该县民政局所属的殡仪所办理有关火葬手续,并交纳了有关费用,其中包括保证不能自请西乐队的押金人民币500元。但后来李某自请西乐队组织出殡。

殡管所认定李某在为父亲治丧过程中,雇请西乐队,吹吹打打,招摇过市,违反了该县人民政府发布实施的《某县殡葬管理暂行办法》第4条关于出葬不准请乐队吹吹打打,招摇过市,违者处以200元——600元罚款的规定。据此,对李某处以400元罚款,从其预交的押金中扣除,并开具了收款收据。

该行政处罚的依据不合法。因为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行文件不得创设行政处罚。《某县殡葬管理暂行办法》不属于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二)程序正当

1、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

2、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3、不能作自己案件的法官

4、遵守重大决策程序

四中全会新要求: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这个非常重要,过去我们经常讲,追责,有权无责,特别是集体无责,因为重大决策都是政府集体做出来的,不好去追究某一个人的责任,这块一直是一个空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建立行政机构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特别是后面那一句话更加重要,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制度,重大的决策,谁做出的决策,终身追究,而且是责任倒查机制,这就能够控制住妄决策。我们很多地方,换一任领导地方就搞一阵规划,特别是有的在五年之内,搞三到四次规划,上大项目、上大工程,引发群体事件,形象工程、重点工程,未经充分论证、未经科学评估,也未经老百姓的意见就上马项目,最后上报一说,这个项目就下马,不了了之,损失没人承担,责任没人追究,这个不行,这个就是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审查机制。案例分析

某区卫生局的两名执法人员依法定职权到个体工商户甲开办的个体餐馆中检查卫生,发现柜台有变质食品。执法人员对这种情况如实制作笔录并自行签字后,根据本局设定行政处罚的红头文件,当场作出了罚款200元的处罚决定,随即开具罚单,要求甲缴纳罚款。甲要求执法人员说明理由,执法人员却说甲应找局长说理。

(1)你认为区卫生局执法人员检查卫生制作笔录过程中有哪些违法行为存在?

(2)区卫生局享有行政处罚设定权吗?为什么?

(3)区卫生局执法人员当场作出处罚决定时,是否存在违法行为?为什么? 分析:(1)《行政诉讼法》第3条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制作笔录应当有当事人或证人签名或盖章。

(2)区卫生局不享有行政处罚设定权。

《行政处罚法》确定行政处罚设定权总的原则是:行政处罚基本由中央设定,即由法律、行政法规设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作为补充。在地方以地方性法规设定为主,地方政府的规章作为补充。(3)存在违反程序的行为。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当事人有权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场交付当事人。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盖章。

执法人员当场作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三)高效便民(服务政府和效能政府)

1、便利公民各地方、各部门遵循行政许可法确立的高效便民原则,努力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简化办事程序,方便人民群众。

2、积极主动履行法定职责

3、政府职能由注重管理向注重服务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是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方面。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职能开始由注重管理向注重服务转变。其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和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的重要切入点。

要规范政府的审批权限,我们都知道,长期以来政府对经济干预比较多,掌握着政策制定权、审批权等各种权力,过多地干预微观的具体经济行为。实际上,政府的这种审批权限过多,往往会提高企业的经济成本,对不对?影响企业的创业自由。也就是说,如果政府的审批权限过多,频繁地审批、环节过多,实际上不利于我们经济的这样一种健康发展。对于这个问题,民营企业家反映特别强烈。比如,在2013年,广州两会上,广州的政协委员曹志伟就曾经展示一个“万里长征审批图”,这个审批图长4.4米,100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方块表示出一个审批项目从立项到验收的漫长的审批环节和过程。曹志伟介绍,一个投资项目从立项到验收,要经过20个局,要经过53个处,100个审批环节,盖108个章,缴纳36项行政费用,整个的审批日长是2020天,就是按照最关键的路线走,也要经过799天。你说,经过2000多天,从审批到立项,黄花菜都凉了,对不对?确实不行。所以,要通过法治建设进一步地规范约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法律的形式进一步规范化,约束政府的权力,当然政府说完全不需要这种审批也不可能,但是你审批的权力有多大,通过法治的形式来规范和约束,使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的规范化,这个是我们未来改革的一个重头戏,仍然需要进一步推进。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也都陆续展开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继出台了不少具体的改革措施和办法。

自2001年9月,国务院成立行政审批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革工作全面启动。2002年10月至今,国务院十年来分六批共取消和调整了2497项行政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69.3%。

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3.16)

当然,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不落实的情况存在,推进中还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前两天,我看到两会上有提案说,原来批个项目要一百多个章,虽然现在审批砍了一些了,但还有五六十道关卡,还会增加创业的成本,抑制了创造的热情。所以我们必须继续下更大力气来推进简政放权。今年政府要有新作为,重点要抓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不能法外施权。另外,还发现国家部门授权地方政府审批的事项1200多项,今年要砍掉200多项,不能像开车一样,松了手刹,还踩着脚刹,明放暗不放。二是要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今年是在省一级公布,明年推向市县一级,晾晒清单,让社会监督,也让老百姓明白,权力不能滥用。三是要探索事中事后监管的新模式,包括扩大综合执法试点,对假冒伪劣、坑蒙拐骗、食品安全方面以及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要有有效的监管方式。

(四)诚实守信 诚信政府

1、不得任意撤回或改变已生效的决定或行政合同

2、为公共利益需要,可以撤回或改变

3、补偿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

案例:公安机关超过7天办证的承诺期,是否违反法定程序?

李某去当地公安局申领《居民身份证》。在公安局的办证大厅,他看到在墙上贴有公安机关的《承诺书》,上面写道:对《居民身份证》的申领,公安机关的工作日为7天。李某在申领时,还口头向办证民警说明:他要注册公司,希望能尽快给办妥。民警答复:一定在7天内办妥。

可是,7天内李某前去询问三次,答复均是“尚未办妥”。直到一个月之后,公安机关仍未给李某办妥。当李某质问公安机关为何不遵守办《居民身份证》为7个工作日的“承诺”时,办证民警回答道:按法律规定是3个月,7天是我们自己要求的,只要不超过3个月不算违法。

李某一气之下,将办证的公安机关告上了法院。他提起的行政诉讼的理由是:公安机关自己承诺办理《居民身份证》为7个工作日,现在超过7日未办毕,属于“违反法定程序”;要求人民法院责令公安机关履行办证职责,并赔偿因超过7日办证期所造成的损失。

公安机关答辩说:违反法定程序应该是违反“法律所规定的程序”,而不是我们“所承诺的程序”;我们办证没有超过《居民身份证条例实施细则》第26条规定的3个月期限;故要求法院驳回李某的诉讼请求。

(五)公正文明执法

党政事业人员在依法执行公务和为民服务中,要切实体现法律精神,按职业道德要求公平正义、公开透明、公道正派,杜绝徇私枉法现象的发生。为群众多提供便利,不要增加麻烦,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办事成本;还要做到服务周到热情,举止文明、待人平和。

1、行政要符合比例原则。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应当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果为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时,应使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内,保持两者处于适度的比例。

案例:凤凰公司不服某市规划局行政处罚案

某市规划局为凤凰公司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同意其将临长江大街的2层楼房翻建为4层楼房。其后,凤凰公司又申请增建4层,但未获批准。一年后,凤凰公司建成8层楼房一栋,命名为凤凰大厦。不久,规划局下达行政处罚决定,认定:凤凰公司超出批准范围建成凤凰大厦,属违法建设;大厦所在长江大街是历史名街,《某市城市总体规划》对长江大街景观的保护规定要求,沿街建设要“从整体环境出发,使新旧建筑互相协调,保证完美的风貌”,而凤凰大厦5至8层遮挡了长江大街的典型景观天主堂尖顶,严重影响长江大街景观。

根据《城市规划法》第40条规定,限凤凰公司60日内拆除大厦5—8层。凤凰公司请求规划局减少拆除面积,遭到拒绝后,诉至法院。法院经现场勘察确认:凤凰大厦5—8层只有一小部分遮挡天主堂尖顶。

法院认为,大厦5—8层是违法建设,规划局有权责令凤凰公司采取补救措施,但必须同时兼顾行政目标和相对人权益,在确保实现行政目标前提下,应使相对人权益遭受最小损害。规划局既然确定以露出天主堂尖顶为补救措施的标准,就应将拆除部分限于大厦5—8层遮挡天主堂尖顶部分,其要求拆除5—8层整体明显超出遮挡范围,额外增加了原告损失,处罚显失公正。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城市规划法》第40条规定,法院判决将行政处罚变更为:拆除凤凰大厦5—8层一小部分,对违法建设其余部分罚款若干。

2、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

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完善执法程序,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这是执法程序,提了一个要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就是不能幅度太大,可罚可不罚,可罚两万也可以罚两百,这个不行,要有一个基准,而且要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3、综合执法

推进综合执法,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重点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等领域内推行综合执法,有条件的领域可以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

要推进综合执法,特别是要理顺城管执法体制。现在都是分散执法,各个部门都有执法权,都有执法主体,都有执法队伍。综合执法,就是统一到一起,一个综合的执法部门统一执法。特别提到一个要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因为城管执法这些年来是老百姓反应突出强烈的问题,没有哪个地方的城管是受欢迎的,是一个很尴尬的角色。城管顾名思义只有城市才有,在中央是没有主管部门的,也没有城管总局,它是各个城市自己的一个机构。那么城管执法到底执什么?它和市政管理有什么关系?跟工商局有什么关系?跟卫生局有什么关系?都不是很清晰。比如说,路灯、道路广告牌的设立到底谁来管、谁来审批?有的城市是城管在批,有的是市政在批,各个城市都不一样。城管执法到底怎么执?角色怎么定位?法律性质是什么样的?职责范围是什么样的?执法手段到底有什么?是可以强行地抢夺、摧毁,还是微笑文明地盯着你不得不走等,这都得有一个套路,有一个规矩,不然的话,久而久之损坏的是城管的集体形象,也是损害了国家政府的形象,所以说要理顺城管执法体制。

(六)强化政务公开

原则: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

要求: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

国务院50多个部委每年收到老百姓申请部委信息公开的案件数量,最多的一个部委达到了4万多件。4万4千件是住房城乡建设部,据了解住建部只有两三个人管信息公开工作,每年要面对4万多个信息公开的要求,这个压力非常大,但是必须做。国务院中央要求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要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以后公开就是常态,什么都要尽可能的公开,不仅信息要公开,政务活动也要公开。而且有些地方探索,比如说老百姓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列席人大的会议;有些提出会议要公开,要上网,要直播;有些提出过程信息也要公开,不光结果要公开,过程也要公开。四中全会公报提出,要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的“五公开”。这“五公开”制度也是下一步对政府的一个挑战。现在老百姓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信息公开的强烈要求会逼迫我们政府不断扩大公开范围。“微笑局长”、“表哥”杨达才事件 2012年8月陕西安监局局长杨达才一次出现在车祸现场处理车祸,但是按照他的说法是一不小心表情有所放松,就被记者抓拍了一个“微笑哥”,紧接着发现他戴着不同的名表,最后抓出一个“表哥”来。

9月1日下午,湖北三峡大学在校生刘艳峰向陕西省财政厅寄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申请公开杨达才2011工资。陕西财政厅拖了10多天,在截止日期最后一天答复了一个信息上面写着:某某某同学,你申请的信息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祝你学习进步。

上海交大的一个硕士研究生多次向中央的五十多个部委申请公开部长工资,还有清华大学的一个小女孩查阅了53个部委的网站,发现有14个部委的网站没有副部长分工的信息,就提出申请要求14个部委公布副部长分工信息。结果11个部委老老实实答复了。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和科技部没有理睬,很快就被起诉。当三部委接到法院通知的时候意识到了严重性。但是关键是这个小女孩申请的信息很多人有争议,说他能不能申请公开部委部长的工资,或者是这个部长分工的信息。按照我们《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公民可以因为自己的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申请公开。女孩说,在写一篇论文关于副部长分工研究。以这个理由的话,所有的信息都可以要求公开了。

(七)权责统一 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除了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审计监督等制度外。现在在各种监督形式中,今天更为大家更为熟知的可能是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对不对?我们都知道,这几年有一系列的腐败案件,问题官员,都是通过舆论,特别是网络这种监督方式监督出来的。所以,在今天这种网络监督、舆论监督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形式,应该引起高度关注。特别是现在中国的网民数量发展非常迅速,到今年六月份中国的网民数量是六亿三千万,几乎占到人口的一半了,这么多的网民,这么迅速的网络发展速度,为我们的网络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的,这几年有一些问题官员,实际上都是通过网络监督得以揭发的。你比如南京周久耕事件,尽管这个事件比较早了,但是我觉得还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个局长,就是因为抽名烟、戴名表,被放在网上了,最后出现问题的。这个烟叫“九五至尊”,当时一条是1500这个表叫“江诗丹顿”,十万元一支。违法受追究

侵权须赔偿

三、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途径

(一)转变观念,培养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根据法律意识主体和水准的不同,法律意识可分为一般性法律意识、理论性法律意识和职业性法律意识。

1、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识

在中国什么是平等?任何一个人如果践踏了法律了,必须受到追究。让老百姓感觉到国家有希望,这个执政党才会受到人民的尊重。

2、树立“职权法定”意识

职权法定是依法行政赖以存在的基础和根据。

职权法定和权力有限是国家公务员必须树立的法律意识。

3、树立“法治”意识

自觉增强对法治的认同和自信,把法治自信化为一种信念,切实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和捍卫者。

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才能纠正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甚至以权压法、以权弃法的不正常现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一切按法律办事,才能建立严明公正的法律秩序,实现依法管理的治国方略;才能形成人人知法、守法的社会氛围,从而为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学法懂法,提高依法决策能力

要把法治作为行为准则,并转化为自己的信仰,要做到真学、真用和真信。真学要求理解法治精神,掌握相关法律规则。

真用要求在日常行为中践行法治,自觉遵守法律和规则,把自己掌握的法律规则转化和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真信要求真正信仰法治和法律,相信法治和法律能够成为治理国家、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相信法治能成为公众共同信奉的准则。

(三)坚守法律底线,注重法治实践

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依法办事,党政干部向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必须坚持法治思维、依据法律规范、严格法律程序。

在做决策时必须依法办事、民主议事、科学论事,越是工作重要、越是事情紧急越要自觉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干部要带头守法,自觉用法律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守法的模范。要客服特权思想,做绝不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真正把法治作为工作、生活的准则和指南。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自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守护者。

篇2:全面推进依法办事能力

2020 年 11 月 16 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这意味着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成为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完成好这个课题只有找准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立法先行,构造“良法善治”的法治氛围,才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器”作用。

科学立法铸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安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因为人民是国之根本,根本稳固则国安宁。科学立法要以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社会发展的断点、盲点,为完善立法创造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断提升立法的公正性、公平性。科学立法要为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建立起切实可行的保护“屏障”,让守法者一路“绿灯”,让违法者无处遁形,让人民群众真正信奉法律、拥护法律。

严格执法铸造“令在必信,法在必行”之严明。“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严格执法是法治中国的关键。只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才能更好发挥

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执法者必须忠于法律、秉公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服务、听党指挥、忠诚向党,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司法部门要切实把严格规范、公正严明的执法要求贯穿执法全过程,努力提升执法司法的质量、效率、公信力。

公正司法铸造“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之正义。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司法公正的要义就是法律适用的平等和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机关要构建更加公开、透明、高效、有序、规范的“阳光型”的司法体制,构筑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人员要勇于担当、忠诚正义、公正不阿,敢于排除外部干扰,坚守司法公正的底线,锻造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法治人才队伍。

全民守法铸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之公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广大领导干部要统筹推进全民普法工作的落实,强化人民群众法治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人民群众要自觉用法律武装头脑,树立法律先行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做到知法于心、守法于行、尊崇法律、敬畏法律,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不去逾越法律“红线”,不去触碰法外“雷区”,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道德素养。

篇3:浅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形成和发展

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 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1997年9月,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确立为我国的政治发展目标, 并提出了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1999年3月, 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理念载入宪法。这是中国首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公开向世界表明, 中国将逐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02年11月,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依法治国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007年10月, 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战略部署, 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任务。提出从制度上、程序上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012年11月,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关于依法治国要求和精神的基础上,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依法治国”的论述和要求, 重点集中在两个字上, 即“全”和“快”。“全”是对“依法治国”的“空间”要求;“快”是对“依法治国”的“时间”要求。全面回顾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总结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成功实践, 对于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法治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方式, 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集中体现,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重要基础。当前, 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矛盾纠纷持续高发和多发的时期, 如果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 缺乏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意识、能力和责任感, 就很容易造成对一些事件处理失当、使社会矛盾纠纷进一步激化并且有可能演化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要使我们这样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全面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最根本的措施还是要靠法治, 要靠全面推进和落实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只有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才能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但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观念变革, 也是一次全面的社会制度创新。人们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变革容易受到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影响与束缚, 在变革的过程中容也易出现停顿、反复甚至逆转的现象。为了把我们的思想从各种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传统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 我们需要要把法治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和基本方式, 通过制度供给、制度导向、制度创新等形式, 有效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制度方面的空白、缺陷和冲突, 切实把科学发展这一重要理念做到制度化、法治化, 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制度保障。

(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迫切要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人民民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也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一面光辉旗帜。自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我们党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所以我们才有力地保证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保证了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保证了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对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我们必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和依法行政的基本准则, 不断提高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水平,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并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进十八大报告, 成为全党上下的共同要求。法治日益受到重视的进程, 体现着我们党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对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对执政使命的勇于担当, 对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自觉, 这也意味着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 领导干部要做到宪法法律至上。

三、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一) 全面推进科学立法,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首要前提是要加强立法, 切实做到有法可依。经过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 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这使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这是我们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法律的基础是实践, 随着实践的发展, 法律当然也要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对科学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要自觉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变化, 不断完善立法规划, 突出立法重点, 坚持立改废并举, 提高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

(二) 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们应当在继续全面推进科学立法工作的同时, 把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我们要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各级行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要带头严格执法, 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切实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 为全社会作出表率。要着力提高在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力争在社会主义法制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切实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三) 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切实保证司法公正

司法权威是法制权威的重要体现。要坚持以公正树权威, 以公正促和谐,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职能作用。我们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各级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自身的工作, 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 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规范司法行为,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为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四)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努力建设法治社会,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实基础。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推进“法律六进”工作, 推动“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实施, 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要着力引导全体人民自觉遵守法律, 使人们在全社会形成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 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氛围。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 广泛开展依法治理活动, 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把自律和他律紧密结合起来, 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012-11-8.

篇4:全面推进依法办事能力

[摘 要]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仅意味着更加完备制度建设,同时要求在政治和社会层面具有较高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机关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在法治实践中必须要全面提升自身的法治能力。这一方面需要在个体层面对机关党员干部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激励,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体系层面对实践提供整体性支持。

[关键词]

法治国家;制度化;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 D26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2-0043-03

对于现代国家来说,法治是衡量一个国家治理体系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亨廷顿关于后发国家现代化的研究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国家要塑造有效性和稳定性的政府,其关键不在于制度的具体形式而在于国家的制度化水平。[1]对于中国的法治国家建设也是如此,它不仅仅意味着更加完备的法律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提升国家的法治能力建设。

一、从制度走向制度化:

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对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全方位的法律体系,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在法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中国的法治国家建设在整体上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根据2014年的全球法治指数,中国在99个列入排名的国家中仅排名76位,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亚洲国家。[2]全球法治指数反映出国家法治水平,意味着中国法治国家建设存在着法治体系完善但法治实践落后的困境。

从制度化的理论看,制度的稳定有效依赖于国家的制度化水平,而从制度化的内涵来说,制度化首先意味着制度能够被有效执行。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就需要全社会具有与之适应的法治能力。这种法治能力的形成,第一意味着有较完备的法律,第二意味着社会总体上有能力通过一定的法治方式实现对法律的遵守与应用;第三意味着国家和人民对现有法律体系形成共同的认同。[3]机关党员干部是党治国理政的基础和依靠,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机关党员干部的法治能力不仅影响着依法治国的整体进程,而且对其他社会成员有很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有法治知识低法治能力:

机关党员干部在依法治国实践中的问题所在

(一)对政策和行政命令的依赖高于法律。尽管党员干部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遍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机关党员干部仍然习惯于依靠政策和行政命令办事,特别是在政策与行政命令与现有的法律规范相冲突时,往往选择以行政命令和政策为准则而忽视法定的规范和程序。因此,尽管机关党员干部都一定程度上知法懂法,但一些机关党员和干部甚至在违反法律规范的决策和行为面前不能坚持原则,对政策和行政权力的认同和依赖超越了对法律规范的坚持。

(二)社会治理和工作决策中存在短期行为。由于机关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法治能力不强,在工作中对法律规范和程序不够尊重,从而使行政权力的行使受人治的影响大于法治的影响,进一步影响了机关单位和部门领导的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使党员干部在工作决策和国家治理行为中往往偏好于效率高、见效快的短期行为。主要表现为机关干部在国家治理和决策中更多地考虑当下而较少考虑未来,更多地关注部门而较少关注全局,更多地考虑工作效率而较少考虑社会效应。这种治理的短期考虑在较极端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决策失误。

(三)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矛盾的能力不足。一是由于当前社会治理体系规范化和制度化程度不足,使得机关党员干部在面对数量剧增、多种多样的一般性社会治理问题显得力不从心或资源不足,从而出现了“不立案、不登记、不解决”等消极不作为现象,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二是面对一些形式比较激进的上访、缠访、闹访事件,往往采取个别补偿和利益补偿手段,而不是采取正式的法律程序和手段解决。三是面对一些突发事件,党员干部运用法治能力进行现场处置的能力不足,甚至出现了处理失当、矛盾激化的现象。这三类现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并进一步损害了现有国家体系在社会治理中的影响和效力。

(四)存在屡禁不绝的特权和腐败现象。由于机关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能力的薄弱,使得对行政和执法权力的规范性、制度性和程序性制约不足,而个人违法成本则相对较低。在制约相对不足同时法律权威又不能得到尊重和有效执行时,一方面会出现较为浓厚的特权意识,主要表现为在行使权力时不按程序或超越法律办事,在工作决策中一言堂,在行使职权时追求差别化待遇等等;而另一方面容易出现各种形式的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严重的腐败行为。

三、体系与思维问题并存:

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权力的思维定式:思维习惯对党员干部法治能力的影响。一方面,由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官本位”思想,使中国封建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权力本位”意识,在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这种传统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机关党员干部;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在制度化程度和法治程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高度集中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权力是党和国家赢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基础。因此,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经验也使得党员干部比较容易形成权力至上的思维定式。不过也应当认识到,在现代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中,从权力至上的思维观念过渡到法律至上的理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时期的过程。

(二)长期的发展主义:路径依赖对党员干部法治能力的影响。机关党员干部中广泛存在着“重实效轻程序”的思维,这也是党员干部法治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对于现代法治政府建设来说,其最重要的内容是依法行使职权,而这不仅仅意味着从内容上要尊重法律规范,而且意味在过程上要按照法定程序办事。因此,法定程序对法治政府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价值,机关党员干部做出决策或实施某一行为,其过程、步骤、方式、时限等应符合一定的程序性规范。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发展绩效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首要标准,这使得一些机关党员干部为寻求社会发展的捷径和工作效率,避开程序性思维,转而选择更加高效的实践性思维。在许多情况下,确实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成效,甚至降低了行政成本。因此,这种短期有效性使得“重实效而轻程序”的思维和工作方式在许多机关党员干部中成为一种常态。

(三)管理的部门导向:国家体系对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的影响。对于机关党员干部来说,法治能力不足其真正内涵并不意味着“不想为”或“不作为”,而意味着“不能为”。在许多情况下,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法律规范或是不同部门的法律规章或条例之间存在着内容或原则上的相互冲突;在某些时候,也存在法律规章与上级部门下发的指导意见相冲突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不得不采取“打擦边球”或“有法不依”的办事方法。当前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来自于单位制下以管理为导向、以部门区隔为特征、以单位管理为内容的行政体系。新世纪以来,随着单位制的进一步解体和社会流动的增加,社会治理越来越需要以服务为导向、以部门整合为特征、以区域管理为特征的治理体系。因此,以部门区隔为特征的现有行政体系在社会治理中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阻碍了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的进一步发挥。

(四)信息不对称问题:科层体制对党员干部法治能力的影响。对于机关党员干部来说,其法治能力的发挥还需要处理好上级决策和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问题。换句话说,如果上级决策与法律规范的要求之间本身存在冲突时,机关党员干部如何作为就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困境。一方面,机关以集中为特点的科层制结构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执行上级决策;而另一方面,法治国家的依法治国要求又要求机关党员干部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从法理上说,在两个方面相互冲突时违背任何一方面都会消弱现有国家治理体系的合法性。因此,解决这一两难问题,其关键在于机关党员干部的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使之在决策之初就能与依法治国的要求相符合。但在当前的国家治理体系中,决策者与治理对象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其经常会做出一些错误决策。这种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是由于以集中为特点的科层制结构阻碍了信息的自下而上传递;另一方面是由于现有体系的部门区隔使得部门间存在信息的孤岛效应。

(五)治理的破窗效应:法治环境带来社会弱治理的连锁反应。所谓破窗效应,是指一种不良现象可能会传递一种信息,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而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的缺乏,则会在社会治理中带来连锁效应。其对法律的尊重程度不够,或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行为,会使得法律规范在社会中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减弱,从而使社会其他成员也会对法律规范不尊重、产生对执法机构不信任,从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由于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的缺乏,使得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处理解决往往采取法律和制度之外的非正式方式,而这则进一步降低了法律规范和执法机构的有效性。因此,机关党员干部的法治能力对法治国家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和示范效应。

四、国家法治能力的体系化重建:

加强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认识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建设的全面性。国家法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体系化的重建过程。对于机关党员干部来说,这个体系化过程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在决策层面要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这就需要在整体战略上进一步推进信息的公开与共享,来有效克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二,在行为层面,要强调机关和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所谓法治国家,就是要在法治的基础上实现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关党员干部与社会之间已经转变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因此良性互动就需要党员干部更加重视自身的服务角色和服务功能。第三,在工作层面,必须重视对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服务的前提是对社会需求的发现、对接和回应,这也是实现有法必依和违法必究的前提条件。

(二)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升党员干部法治能力,需要国家治理体系的整体支撑。当前,国家治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既有行政体系的部门区隔问题。这不仅意味着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还远未完成,同时也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涵所在。从现有条件来看,在国家各个领域存在的党建资源和组织体系是推动国家一体化建构的重要资源。只有党的组织既具有核心性的政治优势,同时也具有整合性的资源优势。因此,现代国家的法制能力建设,就是要充分利用党建资源,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机关工委是国家机关内部组织和推动党建工作的重要部门,因此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机关工委应该以党建为引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承担起应有之责。

(三)重视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从统一性来看,机关党员干部和普通公务员一样都需要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都需要结合自身职业岗位特征增强专业化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在条件成熟的部门,还要将领导决策与法律顾问机制结合起来。但从差异性来看,机关党员干部相较于普通公务员,其法制能力还有一个独特的内容,即在国家治理体系转型的过程中,机关党员干部其身份首先是党员,需要认真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核心作用,通过党组织体系的一体性,通过党的工作方式中共同协商和柔性互动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体化建设。

(四)机关党员干部法治能力建设应与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相衔接。要使机关党员干部在国家治理体系转型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政治能力,并整体上为国家的法治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撑,就必须转变长期以来以发展绩效为中心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中国当前的改革已进入纵深发展的阶段,发展不再是国家和政府的唯一目标,党和国家已经提出了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全面要求。因此,对于机关党员干部的考核评价,不应延续以发展绩效为中心的机制,而应将整合资源能力、化解复杂问题的政治能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的能力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塞缪尔·亨廷顿,王冠华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

[2] The World Justice Project: Rule of Law Index 2014[EB/OL]. http://worldjusticeproject.org/rule-of-law-index.

[3] 马振清,孙留苹.法治中国建设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能力的提升[J].理论探讨,2015(1).

作者李威利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红系上海市市级机关工委研究室主任

篇5:全面推进依法办事能力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正如文章中所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 2014 年 10 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成为党的历史上首次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铺展法治中国壮丽蓝图,使法治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引领、规范、保障作用越来越突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法治既是必要途径,更是制度保障。从亲自担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到先后主持召开 3 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会议,再到 2 次出席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定方向、定规划、定举措、抓落实,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

用,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十三五”时期,法治建设实现了全方位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鼓舞人心、振奋人心、凝聚人心。

公平正义是法治追求的核心价值,是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法治中国的生命线。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制定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路线图、施工图,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法治建设全面发力,提升了全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打牢了深厚的群众基础,让法治建设的脚步更加铿锵有力。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法治的伟力在于人民真诚的信仰。今年以来,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从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到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成效显著,都是在人民群众中树立法治权威的生动实践,都是用法治守护公平正义、守护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真实写照,都印证了人民群众的真诚信仰是法治的生命之基、力量之源。

篇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四中全会”

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会议认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会议强调,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下半年经济

经济运行面临一些困难

会议认为,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符合预期目标。

会议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定向调控。昨日,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在充分肯定我国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运行正面临着一些困难,特别是出现了一些可能引发经济下行和风险增大的边际变化。

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全面把握和准确判断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新挑战的准备。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针对突出问题,主动作为,勇闯难关。

■ 释疑

党的“四中全会”怎么开?

改革开放以来,每一届中央委员会通常要召开七次全体会议,即“一中全会”到“七中全会”。

深化“三中全会”部署

“一中全会”一般紧接着党的代表大会之后召开,聚焦“人事”,讨论、选举党的领导;“二中全会”一般在全国两会之前召开,主题也以“人事”为主,讨论新一届国家机构的人事安排;“三中全会”则以“经济与改革”为主题,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四中全会”,一般与“三中全会”相隔一年左右,会期一般4天,会议内容通常全面落实、深化“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

8个月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今年10月将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多以“党建”为主题 特别是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四中全会”还常聚焦“党建”。十二届四中全会,讨论确定了关于进一步实现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新老交替的原则;十四届四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十七届四中全会均以党建为主题。

如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内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

会进行部分人事调整

依据党章等规定,开除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的党籍,要经党的全会决定。

十五届四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分别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许运鸿问题的审查报告》、《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田凤山问题的审查报告》,分别撤销许运鸿、田凤山的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开除二人党籍。

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力度超过以往,此前被查的34名省部级高官中,有中央委员(国资委原主任蒋洁敏、公安部原副部长李东生),中央候补委员(广州原市委书记万庆良、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王永春)等。

按照规定,上述人员的处理,也将在今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审议通过,追认、确认。

新京报记者 王姝

■ 纵深

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 20个月前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8个月前的“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3个月后召开的“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梳理十八大以来的重要节点,“依法治国”贯穿其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线图”日益清晰。

习近平多次提依法治国

十八大闭幕不到一个月,在2012年12月4日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

其后,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等多个会议上,习近平多次提到“依法治国”。

2013年2月23日,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今年1月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将专题讨论依法治国

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全会,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十八届四中全会还是党史上的第一次。

7月8日,在第三次全国人民法庭工作会议开幕会上,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曾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今年底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上,中央将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而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有法可依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现在要解决的是有法必依的问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许耀桐等受访专家认为,自“依法治国”理念提出以来,我国法律体系逐渐完善,十八大前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构成,因此,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如何才能做到“有法必依”?“这就是四中全会要解决的问题,制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路线图。”竹立家说。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为形成四中全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路线图”,相关部门数月前就已行动。今年4月,新华社调研组就来到南通,专题调研“依法治国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南通网报道称,“此次调研是根据中央领导要求,为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而开展”。

“司法改革”或为切入点

受访专家认为,四中全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路线图”,应以司法改革为突破口。

司法改革是三中全会的重点内容之一,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等若干改革措施。

截至目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的三次会议,两次都涉及司法改革。

“司法体制改革是依法治国的切入点,更是依法治国的保障。”竹立家说,“依法治国”涉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司法公正等多方面内容,“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底线,只有真正实现了司法公正,才能谈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新京报记者 王姝

关于“十八届四中全会” 四中全会

时间:今年10月 地点:北京

主要议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一中全会 时间:2012年11月15日

成果: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

●二中全会 时间:2013年2月26日至28日

成果:通过了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三中全会 时间:2013年11月9日至12日

成果: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历届“四中全会”回顾

●七届四中全会

时间:1954年2月6日至10日 地点:北京

成果:通过《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决议》和《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八届四中全会

时间:1958年5月3日 地点:北京

成果:全会讨论了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的议程、代表团的组成和大会主席团的组成等议题。

●十一届四中全会

时间:1979年9月25日至28日 地点:北京

成果: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十二届四中全会

时间:1985年9月16日 地点:北京

成果: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草案)》。讨论确定了进一步实现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新老交替的原则。

●十三届四中全会

时间:1989年6月23日至24日 地点:北京

人事:全会对中央领导机构的部分成员进行了必要的调整,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十四届四中全会

时间:1994年9月25日至28日 地点:北京 成果:全会集中讨论了党的建设问题,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五届四中全会

时间:1999年9月19日至22日 地点:北京

成果: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增补胡锦涛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撤销许运鸿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职务,开除其党籍。

●十六届四中全会

时间:2004年9月16日至19日 地点:北京

成果: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胡锦涛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撤销田凤山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开除其党籍。

●十七届四中全会

时间:2009年9月15日至18日 地点:北京

成果: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华网

新京报见习记者 刘素宏 陈瑶 郭永芳整理

(综合新华社)事实+ 四中全会多次晒官员查处结果

即将于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有很多值得期待的地方,其中尤以公布高官被查处结果最为引人关注。而四中全会在改革开放以来,决议中多次出现过有关官员的查处结果。

上一篇:假日见闻作文下一篇:大学生创业背景-大学生创业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