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管理员方法

2024-07-22

设置管理员方法(共14篇)

篇1:设置管理员方法

众所周知,在电话通讯中,电话用户是靠电话号码来识别的,同样,在网络中为了区别不同的计算机,也需要给计算机指定一个号码,这个号码就是“IP地址”。

什么是IP地址

所谓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bit地址。

按照TCP/I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协议规定,IP地址用二进制来表示,每个IP地址长32bit,比特换算成字节,就是4个字节。例如一个采用二进制形式的IP地址是“00001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这么长的地址,人们处理起来也太费劲了。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IP地址经常被写成十进制的形式,中间使用符号“.”分开不同的字节。于是,上面的IP地址可以表示为“10.0.0.1”。IP地址 的这种表示法叫做“点分十进制表示法”,这显然比1和0容易记忆得多。

有人会以为,一台计算机只能有一个IP地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可以指定一台计算机具有多个IP地址,因此在访问互联网时,不要以为一个IP地址就是一台计算机;另外,通过特定的技术,也可以使多台服务器共用一个IP地址,这些服务器在用户看起来就像一台主机似的。

如何分配IP地址

TCP/IP协议需要针对不同的网络进行不同的设置,且每个节点一般需要一个“IP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默认网关”。不过,可以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给客户端自动分配一个IP地址,避免了出错,也简化了TCP/IP协议的设置。

那么,局域网怎么分配IP地址呢?互联网上的IP地址统一由一个叫“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互联网网络号分配机构)的组织来管理,

附表:局域网使用的ip地址范围

由于分配不合理以及IPv4协议本身存在的局限,现在互联网的IP地址资源越来越紧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IANA将A、B、C类IP地址的一部分保留下来,留作局域网使用的IP地址空间,保留IP的范围如附表所示。

保留的IP地址段不会在互联网上使用,因此与广域网相连的路由器在处理保留IP地址时,只是将该数据包丢弃处理,而不会路由到广域网上去,从而将保留IP地址产生的数据隔离在局域网内部。

在局域网内计算机数量少于254台的情况下,一般在C类IP地址段里选择IP地址范围就可以了,如从“192.168.1.1”到“192.168.1. 254”。

如何设置IP地址

那么如何来设置IP地址呢?以Windows Server为例,在桌面的“网上邻居”上右击,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属性”,出现“网络和拨号连接”窗口,在“本地连接”上右击,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属性”,出现“本地连接属性”窗口(请见附图),双击“Internet协议(TCP/IP)”,出现“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窗口,在“使用下面的IP地址”中输入IP地址,此处我们输入“192.168.12.145”,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篇2:设置管理员方法

基于种种原因,人们会对Win XP/2003登录帐户设置登录密码,这样每次登录系统都要输入密,比较麻烦。

于是,有人想既给帐户设置登录密码,又希望系统能够自动登录,不用输入密码。这能否办得到呢?答案是肯定的。然而,好多网友不知道怎么去设置自动登录,于是乎论坛上就常有问如何设置自动登录的求助帖子。

为此,我特意发这个教程,讲述如何实现系统自动登录的图解设置过程,希望对那些网友有所帮助。下面是自动登录设置的详细过程:

1、运行命令“control userpasswords2”

点击“开始”→运行→输入control userpasswords2→确定

2、先点选要设置自动登录的帐户名,然后点“要使用本机,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前面的方框,去掉里面的√,然后点“确定”。

3、在“自动登录”设置窗口中,“密码”和“确认密码”框里输入该帐户的登录密码,最后点“确定”。重启系统试试,是不是能够自动登录了。

篇3:设置管理员方法

目前, 高中体育管理落后不仅是管理理论、方法的落后, 更主要的是管理思想观念落后, 这表现为对管理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有人不承认管理是一门科学, 而视管理为一堆行政事务, 有些人尽管承认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但并未认识到管理的科学性。纵观某些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在几十年里经济上迅速起飞, 除了重视教育和科技外, 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重视管理工作的改革和现代化。美国把从二战后的经济发展归功于两个因素, 其中之一是管理科学的成熟。所以不论是教学成果还是科研成就, 都与之相对应的科学化的管理紧密相联, 必须充分认识到管理是一门重要的软科学, 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高中体育管理内容

高中体育管理可以主要是指学校外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和学校内部的体育管理工作。

学校外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主要包括一下内容: (1) 研究制定学校体育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长远规划和投资建设的战略布局等; (2) 研究制定学校体育的法制建设, 并监督实施; (3) 建立健全全国和地区性学校体育管理体质和管理基本要求; (4) 研究拟定学校体育管理的总体改革方案和措施。

学校内部的体育管理工作的管理主要包括一下内容: (1) 建立健全学校内部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 加强体育人事管理等; (2) 加强学校体育各项业务工作 (体育教育、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等) 的管理; (3) 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 不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4) 加强学校体育的制度建设, 体育情报信息与宣传教育工作和场地设施器材经费管理; (5) 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的检查和评估。

三、高中体育管理机构的设置

改革管理体制, 必须强化行政和业务指挥系列, 理顺领导关系。一所高中的体育成绩的与否, 关键是看领导的认识程度。因此, 各高中要建立一个实体结构的体育运动委员会, 建立在体委领导下的责任制度, 使指挥渠道畅通, 基层职责分明。校体委的各项工作在分管体育工作的院 (校) 长直接领导下进行, 并设以下基层组织。

1. 体育教研室。

其成员主管教研生教学、科研、进修、修订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编写教材、保证体育课教学质量, 协助体委检查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

2. 群体竞赛处。

负责组织检查学生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达标”、情况、教工体育活动及组织各种项目竞赛安排。在群众竞赛处的领导下, 根据自己的情况, 建立各种项目的体育协会组织建立学校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学生、教工体育竞赛制度, 协助体委开展群体活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

3. 运动训练处。

组织安排校运动队的训练工作, 不断总结训练经验, 在实践中逐步理顺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常年组队坚持训练, 使运动成绩逐年提高。

4. 体育后勤处。

高中的体育后勤工作, 与学生和教工的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休戚相关。因此, 搞好体育后勤工作, 至关重要。首先抓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 做好场地的维修, 器材购置及器材、服装供应等。

四、高中体育管理的方法

1. 制定目标。

制定目标是学校进行管理的首要任务。校体委应有学校体育工作总目标, 下属各职能部门根据学校要求, 参照总目标以及职责范围制定本部门学年、学期工作目标, 具体实施时间、方法、途径, 使下属每一成员职责清楚, 目标明确, 并且在统一的目标下进行有效的工作。

2. 建立信息交往网络。

促进信息畅通和加强相互交往是提高工作效率最有效的方法, 也是检验目标完成情况的镜子。因此, 建立有效的信息交往网络, 及时获得信息反馈是高校体育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3. 建立奖惩制度。

体育管理过程也是一个检查、监督的过程。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是提高工作效率, 完成目标的一种有效方法, 也是提高人们工作责任心, 集体观念, 以及相互展开竞争的重要途径。对好和差的单位和集体要进行奖励和惩罚。使得整个管理过程, 奖罚分明, 这是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的最佳手段。

五、结束语

篇4:设置管理员方法

关键词:新形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方法

事业单位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要特点,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改善岗位设置和岗位管理势在必行。岗位管理作为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事业单位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完善岗位管理,改变用人机制,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活力,创新岗位管理制度和纲领,是调动人力资源积极性和参与性的重要手段,也是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概念和必要性

事业单位是服务社会的公共组织,旨在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服务。岗位设置作为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明晰不同岗位的职责和发展目标,明确不同岗位的义务和发展方向,才能优化岗位设置,使岗位人员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推动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

提高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能够合理分配岗位人员,完善用人制度和聘用机制,人尽其用,提高岗位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激发岗位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事业单位的稳定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岗位设置认知不够,执行力不足

当前,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对于岗位设置的认知度还远远不足,仍然采用传统的职称来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分配,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岗位要求不匹配的情况时有发生。岗位管理中,对用人机制理解不足,对岗位人员考核不够,导致岗位人员不能满足事业单位快速发展的要求,很多岗位人员积极性不足,执行力不足,影响了岗位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岗位管理忽视了对岗位人员的考核和评估,人员综合业务素质较差,工作技能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岗位设置与编制管理脱节,管理力度不够

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对于岗位管理没有明确的规定,编制管理没有与岗位管理相统一,依据职称设置岗位的现象仍然比比皆是,忽视了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最切实的需要,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规模逐步扩大,人员调动和变迁屡见不鲜,岗位设置与编制管理脱节,使得岗位人员配备与岗位发展要求矛盾丛生,负面影响极大。

(三)岗位管理对岗位职责划分不清,影响岗位执行

编制管理的渗入,使得事业单位因人设岗,但是对于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没有相关的说明和规范,导致岗位与人员技能不匹配,岗位需求不明确,使得岗位人员缺少用武之地,才能得不到施展和发挥,影响了岗位人员的积极性,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一)转变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观念,深化岗位设置管理认识

事业单位在完善岗位设置管理过程中,人事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人事制度的发展历程,对人员选拔和聘用的相关制度要熟记于胸,岗位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要条理清晰,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事业单位各岗位人员深入了解相关制度章程,以事业单位发展为己任,深入理解岗位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对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肩负荣誉感和使命感,积极配合岗位管理,及时转变岗位观念,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技能,达到岗位管理的目的。人事管理部门要规范化岗位职责和义务,引导岗位在职人员认识到岗位信息、要求和发展空间,让岗位人员在岗位上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在满足自身职业发展规划基础上推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水平。

(二)明确岗位设置管理基本原则,提高岗位在职人员职业素养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要遵循科学化、合理化原则,岗位设置的时候,人事管理部门要引导岗位人员明确事业单位的首要任务和岗位的具体工作,并确保岗位人员在工作中能保持与事业单位发展的一致性,将岗位职能和事业单位发展相统一,推动岗位管理的优化升级。在岗位设置管理过程中,要以事业单位发展的首要任务为重心,并将其分支有效协调起来,达到和谐统一的良性发展。岗位设置管理还要注意结构的优化和科学性,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要求,选拔优秀的、高工作技能、高业务能力的岗位人员,并保证人员构成的合理性,以科学化的人员比例推动岗位管理的高水平发展。

(三)完善岗位设置和评估体系,定期考核岗位人员业务能力

岗位设置不仅要优化设置原则和体系内容,还要规范化人员考核体系,在确定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的基础上,要科学编制岗位人员数额,对人员定期进行工作技能考核。事业单位中,不同岗位有不同的业务要求,不同岗位的比重也有很大差异,在进行人员分配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岗位性质、岗位功能、岗位目标,以推动事业单位发展为目标,以顺应时代发展为第一要义。通过定期考核岗位人员业务能力,及时调整岗位人员数量和责任,优化人员比例,满足相关政策要求,推动岗位设置管理的稳定发展。

总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任重而道远。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要剖析岗位设置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科学改善岗位设置管理,激发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参与度,为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志臻.浅谈如何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06).

[2]刘云.浅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重要意义[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5).

篇5:设置管理员方法

针对企事业单位有的客户划分多个VLAN的网络管理状况,为了更好地部署天易成网管系统,我们建议采用网桥模式的监控方式,就是使用双网卡上网,把监控软件安装在使用网桥上网的那台电脑上,这样便可完全控制整个局域网,该模式适用于任何网络环境,功能强大。

具体设置方法如下:

1、准备一台带双网卡的电脑(建议使用两张千兆网卡;

2、安装操作系统,建议使用xp系统,目前支持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3, vista, windows7 ,不能使用windows 2000 和windows 98,因为它们不支持网桥;

3、创建网桥: 进入控制面板,点开网络连接,同时选上这两个物理网卡,点鼠标右键,然后选择桥接,如下图:

4、设置网桥:成功创建网桥后,本地连接里会自动虚拟出来一个网络桥。这个时候原来的两个物理网卡已经不能设置TCP/IP属性了,只需要对虚拟出来的那个网络桥设置固定的IP地址、网关和DNS域名服务器。(注:设置的网桥的IP应该和路由器在同一个网段。成功创建网桥后,会产生一个新的MAC,假如你在路由器上有做IP-MAC绑定,应修改对应的规则;

5、连接网络:用网线把做网桥的电脑的一张网卡连接路由器或防火墙,另一张连接主交换机,如下图:

篇6:设置管理员方法

1、只执行一次定时关机:单击“开始”→“运行”→在出现的“运行”对话框中输入“at xx:xx shutdown.exe -s”(引号不要输入,xx:xx是定时关机的时间,如你要在晚上10:30关机,xx:xx则改为22:30)→按“确定”或回车即可。

说明:执行上述命令后,系统会自动在“任务计划”中建立一个名字为“Atx”(x为一个数字)的任务计划,在执行完定时自动关机后,下次开机时请进入“任务计划”中将“Atx”文件删除,否则,经常使用会建立很多文件。

2、每天的同一时间定时自动关机:单击“开始”→“所有程序(P)”→“附件”→“系统工具”→“任务计划”→弹出“任务计划”窗口→在窗口右侧的空白区域单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指向“新建(W)”→在出现的下一级菜单中单击“计划任务(S)”新建一个计划任务并为它取一个名字,这里取名为“关机”→双击“关机”或其图标→弹出“关机”任务窗口→选择“任务”页→在“运行(R)”后的框中输入shutdown.exe -s(-前有一空格)→在“运行方式(U)”后的框中输入NT AUTHORITYSYSTEM→在左下角勾选“已启用”项→再选择“计划”页→在“计划任务(S)”下的框中选择“每天”→在“开始时间(T)”下面的框中输入你要自动关机的时间→按“应用(A)”、“确定”按钮→关闭“任务计划”窗口即可。以后每天到了你设定的时间电脑就会自动关机。

说明:除上面提到的外,其它项目均可以使用系统默认值。

注意:要打开“任务计划”必须先确认Task Scheduler服务已经启动(系统默认情况下是自动启动的),否则,打不开“任务计划”。

定时关机启动时会出现一个倒计时窗口,有30秒的倒计时。这时你如果要取消定时关机,只要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shutdown.exe -a即可。

方法一:

可以选择“开始→运行”,输入“at 00:00 Shutdown -s 60”,这样,到了0点电脑就会出现“系统关机”对

话框,默认有60秒钟的倒计时并提示你保存工作,“60”代表60秒。

如果想每天都重复,你可以建一个文本文件,将“at 00:00 Shutdown -s 60”复制到里面,再将文件的后缀

名.txt改成.bat,然后把它拖到开始菜单的启动项中,这样就会每天都自动关机了。

方法二:

启动“计划”服务。“计划”服务使计算机可以使用 at 命令在指定时间启动程序。

net start schedule --

at 07:05 /every:M,T,W,Th,F,S,Su shutdown -s -t 120

这段代码是每天的七点零五分自动关机。(用法同上,注:shutdown -a 是取消关机命令

篇7:设置管理员方法

A、页码从第二页开始

1、选择“插入-页码”,打开“页码”对话框。

2、取消“首页显示页码”复选框中的对钩,然后单击“格式”按钮,打开“页码格式”对话框。

3、“起始页码”后的框中键入数字“0” 。

4、按“确定”退出。

B、页码从任意页开始

1、将光标定位于需要开始编页码的页首位置。

2、选择“插入-分隔符”,打开“分隔符”对话框,在“分隔符类型”下单击选中“下一页”单选钮。

3、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并将光标定位于页脚处。

4、在“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中依次进行以下操作:

①单击“同前”按钮,断开同前一节的链接。

②单击“插入页码”按钮,再单击“页码格式”按钮,打开“页码格式”对话框。

③在“起始页码”后的框中键入相应起始数字。

④单击“关闭”按钮。

C、页码不连续

如“目录”与“正文”的页码均需单独排,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1、将光标定位于需要开始重新编页码的页首位置。

2、选择“插入-分隔符”,打开“分隔符”对话框,在“分隔符类型”下单击以选中“下一页”复选钮。

3、选择“插入―页码”,打开“页码”对话框。单击“格式”按钮,打开“页码格式”对话框。

4、“起始页码”后的框中键入数字“1”

5、按“确定”退出。

D、页码每栏显示

文档分栏后,按常规插入页码,只能实现一页一个页码。如何实现每个分栏一个单独的页码呢?可以利用域的功能实现:

1、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并将光标定位于页脚处的左栏放页码的位置。

2、同时按下Ctrl+F9功能键,光标位置会出现一个带有阴影的“{ }”,这就是域的标志。

3、在“{ }”内输入“=”后,再同时按下Ctrl+F9功能键,在这次出现的花括号内输入“page”(表示插入“当前页”域代码)。

4、将光标移到内部一对花括号之后,输入“*2-1”,此时,在页脚处得到这样一行域代码:“{={page}*2-1}}”。

5、将光标停留在这个域代码上,按右键选择“更新域”,即可看到当前页左栏的页码。

6、选中刚刚输入的域代码,进行复制,并粘贴在页脚处右栏放页码的位置。

7、选中刚刚粘贴上去的域,按右键选择“切换域代码”,将域代码“{={page}*2-1}}”改为“{={page}*2}}”, 按右键选择“更新域”即可。

篇8:科技志篇目设置方法初探

在古代“重义轻利”的思想指导下, 知识分子多视科技创新为“奇技淫巧”, 甚少注意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记载, 相关内容也只在水利、灾异等类目中有所涉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在生产力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设立了科学技术志, 而且成了新方志中的重点专志之一。这是科学技术和方志学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符合“盛世修志”的编修规律。科技志是社会主义新方志的首创, 在篇目设置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但由于受科技志编纂理论体系的局限, 在此只结合编修实践, 对科技志的篇目设置方法进行初探。

1 框定内容范围

科技志篇目, 也称为编目, 即对科技志所要编写的科学技术内容进行门类和层次的科学排列, 从而形成科技志篇章的各级标题或各级标题的目录。编写内容是科技志篇目设置的前提和基础, 篇目设置首先应从编写内容出发, 框定编写范围, 才能谋篇布局。

关于科技志篇目设置的内容范围, 在第二轮科技志编修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主张“小科技”, 因为渗透到全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的科学技术分属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管理, 难免在人员、经费、资料、协调上存在诸多困难, 因此, 为便于管理协调, 有人建议编写地方科技志只写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工作内容。二是主张“大科技”, 就是不受行政隶属、学科行业关系的限制, 编修全社会的地方科技志。

笔者认为科技志篇目应该在“大科技”范围进行设置, 因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渗透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 科技与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的关系日益紧密, 特别是新的科学发现、新的技术突破以及重大集成创新不断涌现, 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发展, 科学与技术不断更新, 科学传播、技术转移和规模产业化速度越来越快, 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了明显的基础性和带动性作用。在大科技范围内, 把科技志篇目作为专业志篇目来设置, 而非部门志, 尽管这样在实际的操作当中有诸多的困难, 但只有这样, 才能全面地记述本区域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才能准确地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脉络、符合科技发展的规律。

2 确定框架结构

科技志的结构是指编排志文内容的宏观框架, 也称为体式, 是篇目设置的直接表现形式。在地方志发展史上, 曾出现过平列诸目体、纲目体、纪传体、三书体、章节体、章节条目结合体等多种框架结构。在现行的编写结构范围内, 科技志最好采用章节体形式。章节体结构是按篇、章、节、目形式编排志书内容的一种体式。它是在西方著作编写结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形式, 大致产生于清末明初, 民国逐渐流行。因章节体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具有更大的容纳量, 且能更容易反映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志书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有较强的科学性, 比较容易反映当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所以第一轮地方科技志编修时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采用章节体, 成为占主流地位的结构形式。广东省两轮科技志篇目设置均采用章节体框架结构形式, 如《广东省志 (1979~2000) 科学卷》在“化学”章下面依次分为六节:第一节无机化学、第二节有机化学、第三节物理化学、第四节分析化学、第五节高分子化学、第六节环境化学。

随着科技志编纂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不断创新, 第二轮科技志编修过程中又出现了章节条目结合体的结构形式, 即由传统的“篇、章、节、目”, 改进为“篇、章、节与条目箱结合”的结构。旨在用篇、章、节加强宏观调控, 确保科技志逻辑严谨;在“节”这一层次下的微观领域里采取不分层次不编序列的条目排列方式。其特点是以目为实体, 突出信息的价值、含量和覆盖面, 使“节”下面的编写内容排列更灵活、更醒目。在第二轮科技志编修中, 河南省就采取这种新的结构形式, 如《河南省科学技术志 (1978-2000) 》, 在“科技管理”章的“科技计划”节下面依次设置了四个条目:[综述]、[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年度科技工作计划]、[专项发展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

3 进行合理分类

科技志篇目的篇目涉及各科各业、各个领域, 范围之广、内容之多, 对所要记述的内容进行分类, 无论采用中国科学院关于学科分类的标准, 还是采用国家图书馆关于行业领域的分类办法, 都必须合理妥当。合理分类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不同性质的内容不能放在一起, 如:“科学家”和“研究所”是相关联的, 科学家一般工作于科研机构, 但科学家是人, 科研机构是机构, 就性质而言两者是不相同的。在拟定篇目时, 就不能把科学家放在科研机构中记述, 而应放在人物志中记述;反之, 研究所也不能放在人物志中记述, 而应放在科研机构中记述。合理分类的另一层意思是同级别的类目划分标准要统一。科技志的篇目可以有篇、章、节、目等多个层次, 每个层次的分类标准一定要统一, 否则就会造成混乱。如:在第二轮广东科技志的篇目初稿中,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章下设4节, 依次为“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民间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技术引进”、“技术出口”。这样就在同一层次上采用了不同的分类标准, 前两节按主办单位的性质来划分, 而后两节则不然, 结果因分类不合理造成互相包容, 眉目不清。

4 理清领属关系

科技志篇目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各级类目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性, 章、节、目之间, 章与章之间, 节与节之间, 目与目之间的排列要做到合乎逻辑, 使之领属得当。同一层次的类目, 相互之间为平列关系, 内涵外延不相重叠;上一层次的类目与下一层次的类目, 相互之间为从属关系, 要层层统辖。章的概念要能涵盖节所包含的内容, 节的概念要能涵盖目所包含的内容。否则, 将会造成逻辑上的混乱。如:某科技志的“科学技术普及”一章中依次分为以下5节:“科普机构”、“科普人才队伍”、“科普条件与建设”、“科普基地”、“科技场馆”。这一篇目从领属关系的角度审视, 显然不得当, 章与节之间不是层层统辖的关系, 节与节之间没有形成平列关系。科普基地、科技场馆是科普条件与建设的组成部分, 归属于科普条件与建设, 应为“科普条件与建设”这一节下设的两个目, 现跃上了一台阶与科普条件与建设平列, 节与节之间不是平列关系, 难免会造成交叉重复, 在科技志篇目设置中应当尽量顾及到这种领属关系。

5 规范篇目标题

科技志篇目的标题是反映志书内容的重要窗口。李泰棻在《方志学》一书中说:“纂志之道固多, 而门目标题, 则为首要”。科技志的标题要求简洁明了、准确平实, 一般用中性名词, 不加修饰, 力戒史论式、新闻报道式、工作总结式、口号式、广告式等标题。除此之外, 在科技志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标题准确无误, 不能理所当然地在行业、专业领域的名词后面随便加上“科学技术”来作为科技志的篇目标题。如“新闻出版与传播科学技术”、“文化与体育科学技术”、“金融科学技术”、“海关科学技术”等一系列篇目标题都不符合规范, 正确的应该是“文化与体育领域的科学技术”、“海关领域的科学技术”如此等等。

隔代修史, 当代修志。科技志篇目设置向以详今略古、重记当代为原则, 而当代学科、专业加速分化和加速综合的趋势并存。学科和专业的分类, 主要从学科专业的不同研究对象上区别分类、分级。科技志篇目所列事项的分门别类, 不仅仅要依从于学科和专业分类, 还必须反映科学技术生产力性质在社会各领域的现实。作为具有生产力性质的科学技术, 在社会经济领域实现的途径和方式、规模和效果并不是以单一学科和专业的作用形态表现, 多种专业技术的组合应用更为普遍, 这对科技志的篇目设置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呈现多元化、国际化、市场化的特征, 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 科技与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合作日益广泛、深入。我国要“把小科技做成大科技”, 吸引国内外各种创新资源, 通过大开放、大协作发展大科技, 推动大创新, 从而实现大提高、大跨越。新一轮科技志篇目层次设置的深度与广度, 应该符合我国这种科技发展的进程和水平, 以表现时代特色以及地方科技发展个性特征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黄勋拔.方志编纂学论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2]赵新力, 仪德刚, 赵俊杰.地方科技志编纂规范化研究[J].科技史志, 2005 (1/2) :38.

[3]许还平, 陈守强.继承首轮修志经验, 搞好续志篇目创新[J].科技史志, 2002 (1/2) :70.

[4]张瑞山.上海科技志框架结构构想[J].科技史志, 2005 (1/2) :69.

[5]于平天.志界对第二轮志书能否设置社会篇的看法[J].中国地方志, 2007 (1) :19-21.

篇9:设置管理员方法

关键词:旅游英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1位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4位的旅游客源地国家。随着我国国际旅游交流的逐渐深入,对高质量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因此,从能力拓展的角度尝试推进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新时期面临的必然选择。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英语课程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教学方法的先进性直接关系到其教学质量。综观我国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普遍存在着课程门类较少、课时数量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突出问题。为了有效提升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显得刻不容缓。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是拓展学生能力的需要

面向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方向,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日益强调“宽口径”、“强能力”的背景下,开展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一方面有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形成“一专多能”,使其能够广泛适应旅游及其相关行业的从业要求,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促进其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原则

(一)注重夯实基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学习必须遵从“循序渐进”的规律,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在设计安排上首先要注重夯实基础,适当增加课程门类与教学强度,加大课时量,系统地开展“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强化训练,同时还要将课堂讲授、讨论与课后练习、复习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二)体现专业特色

教育部2012年最新公布的专业目录中,旅游管理专业由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二级专业调整为旅游管理类一级学科,下设旅游管理、饭店管理和会展服务与管理三个二级学科。此外,社会上热门的邮轮、高尔夫、会所、俱乐部等行业领域的专门人才也多由旅游院校输送。可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还必须体现出对接多行业的专业特色,为学生的就业铺路。

(三)强化实践能力

强化实践是旅游业人才培养和英语学习的共同要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应该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准则,有意识地增强英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采取多元化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具体来说,就是要再造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流程,教学内容要贴近现实,能够学以致用,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侧重于提高学生自如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际的能力。

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优化调整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优化调整的目的,就是通过英语课程群的有序教学,为学生建立起具有一定基础性和专业性的英语能力。在课程选择和时间安排上要综合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规律,符合专业发展趋势。该课程群包括基础英语课程模块和专业英语课程模块,两者相辅相成。

(一)基础英语课程模块

基础英语课程是指为全方位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保障其达到国家大学英语基本水平要求而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汉翻译”等课程。从教学流程上讲,“英语口语”和“英语听力”两门课程适宜贯穿整个大学生涯,“英语精读”、“英语泛读”两门课程适宜安排在大学期间的前两个学年,“英语语法”、“英语写作”和“英语翻译”三门课程则适宜依次分别安排在大学期间的前三个学期。

(二)专业英语课程模块

专业英语课程是指为提高学生从事涉外旅游业务所需的专业英语交际能力,拓宽学生就业口径而开设的课程。该模块的课程由旅游院校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进行设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课程,如“旅游交际英语”、“饭店情景英语”、“导游英语”、“会展专业英语”、“邮轮基础知识”、“英美国家社会与习俗”、“实用礼仪英语”等,这些课程一般从大学期间的第二学年开始安排。需要指出的是,专业英语课程旨在将旅游专业知识学习与学生英语能力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因而对教材的选择、教师的实践经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创新

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手段,科学性与先进性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要力求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以语言的实际运用为导向,着力于对学生旅游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情景体验法

情景体验法强调学生如何在模拟环境中扮演成实际工作的角色进行旅游英语实践训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教室中、校园里或学校配建的模拟客房、餐厅等实训设施内开展情景体验学习。如《饭店情景英语》课程的模拟教学,教师可事先设定一次涉外酒店前台接待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客人、门童、行李员、大堂经理、前台接待员等角色,全程用专业英语对话的形式完成接待程序。

(二)视听观摩法

视听观摩法是运用幻灯片、录像机、投影仪、媒体播放器等声像设备,通过视觉和听觉向学生传输旅游专业英语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声像并茂,视听结合,这种方法有一定的趣味性,易于让学生所接受,同时视听媒介传递给学生的都是标准化服务的音像,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纯正的英语对话,明确地把握服务规范,因而是一种学习速度快、收效大的教学方法。

(三)讨论辩论法

讨论辩论法主要侧重于锻炼学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能够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思辨性。开展课堂讨论和辩论是使学生在旅游专业英语课上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方法要求教师事先布置好课堂讨论的内容和辩论的主题,让学生在课下做好充足的准备,上课时通过有效的组织课堂活跃气氛,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四)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把与行业实际紧密结合的经典案例搬到讲台上,让学生分析、研究并提出自己见解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注重启发和挖掘学生分析判断与决策的能力。这里要求选取的案例应有代表性、普遍性和实用性,在分析过程中一般应遵循以下步骤来考虑问题:出现了什么问题(what),出现问题的原因(why),谁的责任(who),解决问题的办法(how),在此案例中吸取的教训(what lessons)。

(五)岗位实战法

篇10:设置管理员方法

电脑自动关机软件自动关机第1步:下载并成功解压缩【自动关机软件】程序,并双击解压缩后的【定时关机.exe】文件。

第2步:在打开的【电脑定时关机1.3.9】程序中,设置需要关机的时间,然后单击【确定】按扭,这时程序会提示【定时关机时间已经设置成功】的提示,选择【确定】即可。

[电脑怎么设置自动关机_电脑设置自动关机的方法]

篇11:目标设置误区应对方法

(二)培育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注重长期培育的文化理念,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塑造企业独特的个性,整和企业的各种资源,在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必须把企业文化的培育过程作为企业的长期战略,精心设计,长期坚持,认真维护,全员参与,使企业文化成为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建构文化训练管理制度。企业要有一套文化训练管理制度来强化和引导员工行为。除了集中培训以外,企业要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制度,通过长期不断的训练,使企业文化达到塑造人、发展人和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目的。

(三)在用人方面,要转变观念,注意与企业的适合程度,不要过分注重学历与文凭。只要不适合企业的岗位,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那都不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只要能够满足企业岗位的需要,那就是企业的人才。

(四)目标制定出来大家一定要协商,很多企业把目标当作任务去经营,这样工作就出现只有上对下的要求,没有下对上的反馈,无法达到一种管理学上的平衡。员工不参与,那么目标就变成老板的目的。员工积极性不仅仅是感性的激情,更需要理性的激情。

篇12:电脑自动关机设置方法

第二步,在记事本里面输入“at 22:00 shutdown -s -t”命令.此命令的意思是,每天晚上10点自动关机.

第三步,点击记事本左上角的文件,然后再点保存.

第四步,在保存界面,保存类型选“所有文件”,文件名命名为“Shutdown.bat”.(注意:后缀名一定要是.bat)

第五步,把刚刚我们保存的Shutdown.bat文件.拖动到开始-->程序-->启动中.

第六步,完成上面5步后,下次每次开机就会自动启动刚刚那个bat文件,每天晚上22电脑自动关机.如果想每次自己输入关机命令,也可以在开始-->运行里面输入cmd.然后在Dos里面输入“at 22:00 shutdown -s -t”,然后按Enter.

1.电脑设置自动关机的方法

2.给电脑设置自动关机的方法

3.怎样设置电脑自动关机

4.电脑自动关机设置

5.电脑设置每日自动关机

6.电脑设置取消自动关机

7.电脑自动关机软件设置

8.文本设置电脑自动关机

9.电脑设置自动关机

篇13:设置有效作业的途径和方法

1. 作业设置要有目标

小学阶段, 一周五天基本上每天都有语文和数学作业, 语文作业一般是抄写字词、读课文、背课文等, 长期以来老师和学生都习惯于这种模式, 老师想, 只要学生有“作业”可做就行;学生想, 我把“任务”完成就行了。这样的作业缺乏目标, 使课堂知识不能及时巩固, 学生没有真正动脑筋完成作业, 教学目标不能实现。

2. 作业设置要有质有量

要使作业有质有量, 教师设计作业必须根据当天的教学目标构思, 作业既要巩固教学内容, 还要有一定的拓展。我认为的“质”指教师设计作业时把握好难易度, 使绝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比如, “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的作业: (1) 应用三角形内角和180°来求未知角的度数。 (2) 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 小明在风筝店定做一个三角形的风筝, 要求其中一个底角是55°, 问这个风筝的顶角是多少度? (3) 请学生任意画出一个四边形, 把它转化成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 求出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这类作业既有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又有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作业量控制在30分钟内, 我们有的老师不考虑学生还有其他作业, 一张嘴随便布置, 老师一句话, 学生做到12点还没完成, 甚至要家长帮忙完成, 试问这样的作业有意义吗?不但没有起到有效作用, 反而增加学生的负担, 学生睡得迟, 休息不好, 第二天的课还能好好上吗?所以, 教师只有布置有质量的作业, 学生才能达成学习目标。

3. 作业设置要面向全体, 兼顾各层次学生

新课即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经验和个性, 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 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 存在着差异。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来设置作业, 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应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 适当降低作业难度, 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有趣味的作业, 这样一方面使这些“后进生”易学, 乐学;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应适当提高要求, 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拓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 这样不仅使这些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 还解决了他们“吃不饱”的问题。

4. 作业设置要联系生活实际

作业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 我认为作业要巩固书本上的知识, 也要注意生活、自学、操作、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只有联系实际生活的作业才不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枯燥, 才能体现趣味性、自主性、开放性, 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和有利于个性的发展。

5. 作业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方向

(1) 收集性作业。时代在不断前进, 信息在不断更新, 如果学生还是和以前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 抱着书本死读书, 不与外界交流, 那以后进入社会, 将会无所适从, 甚至被社会淘汰。因此,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要注意对这一方面进行培养, 可布置一些手机信息之类的作业, 让学生看电视听新闻, 并定期对信息进行反馈、交流。

(2) 创造性作业。有想象才会有创新, 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可延伸、可拓展的地方, 鼓励学生发散、变通, 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观察性作业。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平时就要要求学生勤于观察生活, 做好生活笔记。

教师布置的作业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品, 而是实现课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 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手段, 只有布置高效作业, 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才会事半功倍, 学生才会拥有更多收获。

参考文献

[1]郭应平.新课改下布置数学作业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 2007, (11) :46.

篇14:作文设置悬念的方法

在作文中设置悬念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 标题法

即在标题中设置疑问,制造悬念。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件事是谁干的》《妈妈称职不称职》,看了这样的标题,读者就会急切地想要往下阅读。

二、 倒叙法

即把事情的结果或情节中最精彩的部分特意提到文章的开头,使读者产生一种追根溯源的欲望,然后再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如《背影》一文,读了开篇,我们不禁要问:父亲肯定有许多方面令作者不能忘怀,为何单单不忘父亲的“背影”呢?这就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到文中去找答案。再如《杨修之死》,作者先写杨修猜解鸡肋令,结果惨遭曹操以“乱我军心”将其斩首,求贤若渴的曹操仅因这一事就会将聪颖过人的杨修处死吗?还有何因?为解开这一悬念,文章接着叙述了杨修平时的为人以及他惹来杀身之祸的原因。

采用倒叙应从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出发,千万不可为倒叙而倒叙,当倒叙的部分叙述完毕回到顺叙时要交代清楚,要有过渡句或过渡段衔接,否则,会使文章头绪不清,脉络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三、 插叙法

即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在适当的时机再接上原来的情节。如鲁迅的《故乡》,当写到“我”回故乡准备拜访亲戚本家时,情节突然中断,插入一大段回忆少年闰土的文字,制造了悬念:“我”拜望亲戚本家了吗?闰土为什么很想见“我”一面?读完插叙的内容以后,我们不禁又要问:“我”心目中的少年英雄闰土现在怎样了?“我们”见了面,闰土还会口若悬河,无话不谈吗?悬念一个接一个,一环扣一环,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另一方面可以使文势曲折变化,跌宕起伏,读来趣味横生。

四、 误会法

利用误会设置悬念,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读来妙趣横生。如《山中访友》,标题就能让人产生误会。看过文章的标题,读者一定以为作者要到山中访问自己的好朋友,然而读罢全文,读者方才明白,原来这个“友”指的不是人,而是山中的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和悬崖等,这里作者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它们当做自己的朋友了。

五、 欲扬先抑法

欲扬先抑的意思是: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扬”和“抑”,都是一种强调手段,作者本来要大力赞扬的对象,在文章开始的时候却贬抑他,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颂扬他。运用此法,能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制造悬念,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战国策》中有一个“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开头先把冯谖贬抑到最低处: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发牢骚,可以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典范。读到这里,读者不禁要问:这样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孟尝君为什么还要礼遇他呢?不料接下来作者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原来作者是想利用开头的“抑”衬托后面的“扬”。这类例子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并不少见。

六、 设问法

即运用设问制造悬念。如《羚羊木雕》一文的开头这样写道:“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开头用妈妈的一句问话造成悬念:什么“羚羊”?妈妈问这干什么?这样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引出了故事,之后按事情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交代了羚羊木雕的来龙去脉。这种写法,要比直接陈述事件的经过更让人感觉韵味无穷。

七、 描写法

即通过对一些细节如人物的外貌和神情等描写造成悬念。如《最后一课》中对韩麦尔先生的外貌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还有对镇上其他人的描写:“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严肃。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韩麦尔先生穿着“只在督学来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漂亮礼服,镇上的人们个个都显得严肃、忧愁,这种外貌和神情描写,渲染了一种严肃的气氛,预示着将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究竟是什么事?为解开这个悬念,读者就会带着一种探寻的心理,饶有兴致地读下去。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设置悬念要注意两点:第一,设置悬念贵在巧,巧在藏而不露,即设悬要根据情节的发展和全文的结构要求而定,如果脱离了这些而设悬,就会显得虚假,不可信,也就失去了设悬的作用。第二,设悬要早,解悬要迟。设悬早,抓住读者就早;解悬迟,就可以从容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

上一篇:构建愿景主题班会下一篇:猜猜她是谁小学三年级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