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聋哑学校教案

2024-07-19

朔州市聋哑学校教案(精选6篇)

篇1:朔州市聋哑学校教案

考点一: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B)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由内、外两层膜构成,内部有许多基粒,基粒之间充满了基质,每个基粒由许多圆饼状的囊状结构——类囊体堆叠而成。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和基质中,叶绿体中还含有少量DNA和RNA(核酸)。注意: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和幼茎皮层细胞中,根细胞中没有。

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的场所,由_内、外两层膜构成,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上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还含有少量_DNA和RNA_(核酸)。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线粒体,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

其他几种细胞器的作用(A)单层膜的细胞器:① 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

② 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分泌物及植物细胞细胞壁形成有关,加工转运蛋白质。③ 液泡:调节细胞内部环境,维持细胞形态(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成熟植物细胞特有,内含花青素等色素)。

④ 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无膜的细胞器:①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原核细胞唯一具有的细胞器)。② 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及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例1】(2012·镇江学测)被喻为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依次是()A.叶绿体、高尔基体、核糖体

B.叶绿体、液泡、核糖体

C.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考点二: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A)结构:① 染色体(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染成深色。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② 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③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④ 核孔:大分子(RNA、蛋白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功能: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A)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无核膜;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NA分子裸露,没有染色体,有细胞壁。原核生物:蓝藻(有叶绿素无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等。真核细胞有各种复杂的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染色体,植物细胞和真菌有细胞壁(二者成分不同)。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联系:它们都有细胞膜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幽门螺杆菌。

常考的真核生物:植物(绿藻、衣藻等)、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等)、真菌(酵母菌、霉菌、蘑菇等)。

【注意】 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B)细胞核控制着细胞质中的物质合成;细胞质为细胞核提供能量和物质,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形成有机的统一整体。如精子几乎没有细胞质、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二者寿命 1 都很短,说明核质相互依存的关系。

考点一: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下列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能产生ATP B.都有少量的RNA、DNA C.都有双层膜结构

D.生物的真核细胞中都存在 2.下列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A.叶绿体

B.线粒体

C.中心体

D.液泡

3.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某生物细胞,发现有叶绿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由此可判断该细胞可能取自()A.果蝇

B.水稻

C.家兔

D.大肠杆菌

4.在细菌、蓝藻、支原体等原核生物细胞中,都具有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

B.核糖体

C.叶绿体

D.高尔基体

5.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A.内质网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线粒体

6.右图是一细胞的模式图。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 C.有核孔的细胞

D.有纤维素的细胞

7.在活细胞中,与酶的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A.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B.中心体和高尔基体

C.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8.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① 性激素 ②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③ 淀粉 ④ 唾液淀粉酶 ⑤ 纤维素 ⑥ 胰岛素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⑥

9.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A.有无叶绿体

B.有无液泡 C.有无中心体

D.有无细胞壁

考点二: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10.细胞核的主要功能的叙述,最确切的是()A.进行能量转换并合成蛋白质

B.合成蛋白质并产生变异 C.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D.储存遗传信息 11.下列生物中,属于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的是()A.禽流感病毒

B.发菜

C.炭疽杆菌

D.酵母菌

12.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没有()A.细胞壁

B.细胞膜

C.核糖体

D.核膜

13.在真核细胞中,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A.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遗传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C.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D.维持渗透压,保持细胞形态

14.下列各级结构中都含有DNA的是()A.中心体、叶绿体、线粒体

B.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 C.线粒体、高尔基体、叶绿体

D.叶绿体、细胞核、线粒体

15.愈伤组织细胞在一种包含所有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了几小时,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当这些细胞被固定后进行检查,利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发现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这种被放射性标记的化合物是()A.氨基酸

B.脂肪酸

C.核苷酸

D.葡萄糖

16.下图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中填序号,________上填写名称):

(1)此细胞为________细胞,判断的依据是该细胞有[

]________、[

]________和液泡。

(2)图中结构[3]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结构[5]是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中心。

(3)如果此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________________。

【例1】 A

篇2:朔州市聋哑学校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及其特点. 2.使学生了解三相交流电路的连接方法. 教具

单相交流电的产生示教模型;三相交流发电机模型;灵敏电流计;交流电压表;三相电路示教板;电池;小灯泡;安培表;伏特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单相交流电的产生

出示单相交流电的产生示教模型,依据模型简述交流电的产生及交流电的特点. 提问:

1.在交流电产生的过程中,矩形线圈转到什么位置时线圈中的电流最大?什么位置电流为零?(线圈平面平行磁感线:中性面)

2.两个完全相同的交流发电机,其矩形线圈也以相同的转速匀速转动,那么这两个发电机所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何异同?(交变电动势的频率、最大值相同;达到最大值时刻不同)

3.如果把三个相同的矩形线圈固定在同一轴上,并使之在匀强磁场中转动,这三个线圈是否都产生电动势?为什么?(产生,穿过每个线圈回路的磁通量都发生变化)

二、新课教学

1.三相交流电的产生.

利用“提问3”引入新课·出示三相交流模型发电机,简介其构造后,演示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将三个灵敏电流计分别接到发电机的三个线圈上,摇动发电机的线圈,三个灵敏电流计都将摆动.归纳实验现象说明:三个线圈均能产生交变电动势(电流计指针来回摆动).引导学生比较单、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异同.

(1)单相交流发电机和三相交流发电机.

单相发电机:只有一个线圈,产生一个交变电动势.

三相发电机:有三个互成120°的线圈,产生三个交变电动势.每个线圈产生交变电动势的原理跟单相发电机的原理相同.

(2)三相交变电流的特点.

重做三相交变电流产生的演示实验,摇动线圈尽量均匀.让学生仔细观察三个电流计指针摆动的情况,并让学生思考:三个电流计指针摆动情况有何异同?它们所反映的三个交变电动势有何异同?

引导学生分析:三个交变电动势的频率相同、最大值相同、达到最大值的时刻依次落后三分之一周期的原因.

(3)三相交变电流的图象.

先依据单相交变电流的图象画出A相交变电动势的图象,然后让学 的B和C相交变电动势的图象.

图象直观地表达了三相交变电流各相电动势的异同.(4)三相交变电流的供电. 依据教材图18-22所示的电路介绍三相六线制供电电路.该电路使三相交流电成为三个独立的电源给各自的负载供电,显示不出三相交流电供电的优越性.实际供电中是用四条或三条导线供电.

2.星形连接.

由三相六线供电演变为三相四线供电,需要帮助学生解决以下问题:三相交流电使用公共的中线时,各相电流怎样形成通路?各相之间会不会产生相互影响的现象?

为此,增加以下的演示实验.按图1组成电路(制成示教板).图中①~⑧均为香蕉插头的插空,接线A1B1、A2B2的两端均有香蕉插头.接通电路使灯泡正常发光.在接电路的情况下,用带插头的导线连接A1A2、B1B2,此过程中灯泡仍正常发光,且电流表读数不变.最后拆除A1B1,灯泡仍正常发光,且先后开关电键K1、K2都能分别控制电路的通断.实验说明两个电路公用一根导线,每个电路仍然是独立的,互不影响.

(1)星形连接(符号:Y,亦称Y形接法).

根据演示实验,引入星形连接电路.出示三相电路示教板,并按图2组成电路,演示三相四线供电电路.电源用三相交变电流模型发电机,或用三相变压器.分别开关电键K1、K2、K3,三相负载均能独立工作,并不影响其它两相.

(2)火线和零线.

火线:亦称相线.能使试电笔的氖泡发光.从每个线圈始端引出的导线. 零线:亦称中性线,从三个线圈末端公共点引出的导线通常是接地的.不能使试电笔的氖泡发光.

演示:用试电笔区分交流市电的火线与零线.(3)相电压与线电压. 相电压:每个线圈两端的电压. 线电压:两条相线间的电压.

演示实验:验证相、线电压的关系.利用三相电路演示实验装置.用两个示教交流电压表同时测相、线电压的值,它们的值符合:

例题 交流市电电压为220V,它是三相四线供电制一相的相电压,(利用演示实验说明三相三线供电制的可能性及其供电条件.实验仍用三相电路示教板,但需三相负载相同,并在中性线上串联一个交流电流表.当三相同时供电时,电流表的读数为零.实验说明三相负载平衡时,中性线上无电流,可以去掉.

3.三角形连接.(符号是△)

接法:发电机的三个线圈始端和末端依次相连.

特点:U线=U相.

三、作业

课外作业:用试电笔(最好自制)区分家中插座的零、火线并检查开关是否接在火线上. 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虽非重点内容,但三相交流电在日常生活用电和工农业生产用电中被普遍地采用,使学生了解一些三相交流电的常识是很必要的.三相交流电是三个相位不同的交流电源组合供电,这跟学生习惯的单个电源独立供电的情况不同,使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遇到困难.几个独立电路公用一段输电线,各电路之间是否产生相互影响?通过公共输电线的电流跟各独立电路的电流有什么关系?理解这些问题要以叠加原理为基础.学生尚不具备这些基础知识,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实验说明几个电路公用一段输电线不会产生相互影响,彼此仍然是独立的.同时,实验也能给学生以感性认识,以便理解叠加原理.

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可用数学方法予以证明,但要涉及三相交变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教材本身没有介绍三相交变电流的瞬时值,所以教学中就利用实验结果,给出了星形接法的线、相电压的关系:

资料

三相四线制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

设:三相交变电流A相的瞬时值为uA=umsinωt则B、C两相电压

由于A、B、C三相尾端相接,则A、B两相线间的线电压:uAB=uA-uB,所以:

篇3:广州市盲人学校变迁溯源

一、清末,追源溯流,平等博爱之光开启盲人教育之先河

广州是中国近代特殊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广州特殊教育最早可追溯到1859年,据《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中记载“1859年(咸丰九年),太平天国干王王洪仁(此人乃广州花县人士)在《资政新篇》提出‘兴跛盲聋哑院,有财者自携资斧,无财者善人乐助,请长教以鼓乐书数杂技,不致为废人也’这是中国最早提出的特殊教育。”[1]565故此,王洪仁是中国最早明确提出兴办特殊教育的广州人,他的施政纲领开启了中国特殊教育的新纪元。

清朝时期,广州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之一,也是外国先进科技、思想传入中国的窗口之一,因此广州文化教育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特别是鸦片战争后,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在中国,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影响,除了公立、私立学校成批涌现外,教会学校也相继出现。广州最早的近代学校大都是由西方传教士(多为美国人)创办的,比如,明心瞽目学校就是其中之一[2]35。《广州市志·教育志》中记载“广州市的盲人教育始于清末。光绪十五年(1889),广州博济医院女医师美国人赖马西收养了4名幼年盲女,送入该医院附属的读书。”女塾是广州市盲人教育的雏形,初露盲人教育的曙光。

“光绪十七年(1891)建立明心瞽目学校。”明心瞽目学校(1891—1951)是广州市盲人学校的前身,她的建立是广州盲人教育开创的里程碑,是广州和广东省最早的盲人学校,由广州博济医院女医师美国人赖马西创办。当时,赖马西医师看见广州失明的女孩子在街头卖唱行乞,想到美国的失明人有机会接受教育,于是决定帮助中国的失明人,她在美国呼吁并筹到了基金[3]506。在光绪十五年(1889),赖马西收养了4名幼年盲女,送入广州博济医院附属的女塾读书。赖马西不仅教她们读书识字,还教她们按摩治病和制作牙刷、扫帚的技术,使她们长大后能够自立。到1892年由于人数增加,在仁济街租赁房舍,设立瞽目女塾。校址最初设在仁济街,招收对象主要是由各地教会保送的失明青少年。初办时只设小学,聘香港巴陵会育婴院一瞽女任教员,教授凸字、音乐、织造等课[4]62。由此可见,瞽目女塾为盲校的设立奠定了基础。后来洵嘉里医士把所购的上芳村15亩地捐出,于光绪十七年(1891)将女塾迁址至上芳村,将女塾改为私立明心瞽目学校,设校董会,呈请广州市教育局立案[5]106。经多方捐助,校舍于1900年全部落成[6]452。

明心瞽目学校校址现今坐落在广州芳村花地街明心路,现存有明心书院一栋楼房(现为民办桃李小学及紧固厂),砖瓦结构,楼顶建女儿墙,装饰较为简洁。现仍保存完整。明心书院是广州市第一所盲人学艺的盲人院,2002年被广州市政府定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5。

广州市盲人学校活档案———邝梦翔老师。(邝梦翔是原市残联主席,曾在广州盲校任教,后调往市民政局、市残联工作)

采访原市残联主席邝梦翔。据他的口述档案中记载:“1952年,在我入读师范之前,由于视力不佳,便到明心学校学了一年的盲文后才进入师范读书。在记忆中,七八十年代,当时明心的大楼作了民政局属下的一个紧固件厂,是一间盲人工厂。明心的教学大楼成了盲人宿舍。教学大楼是砖木结构。当时正是中美恢复外关关系,美国人要来广州庆祝明心盲校开办100周年,学校将木板拆了,铺水泥,而外墙没有改变。我曾在此居住过。”由此可见,明心瞽目学校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且当时校舍简陋,条件艰苦。

然而,明心瞽目学校的创办者———赖马西,虽为外国人,但她在特殊教育事业上所作的努力,很大程度上开启了广州近代特殊教育的进程,促进了特殊教育学校在中国尤其是广州的设立,功不可没。是她给广州盲人教育带来了曙光。由于当时社会在清朝的统治下,此类学校太少,能有机会接受教育的盲童更少。赖马西创办的教会学校———明心瞽目学校,开办以来是秉承了国外的教会文化,宣扬平等、博爱理念,体现了人性的光芒,使盲童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并改变了一些盲童的命运。故此,赖马西创立的明心瞽目学校对近代中国特殊教育的影响力委实不限于广州一隅,明心瞽目学校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学校制度和教学科目,这颠覆了中国古代近代对残疾人的错误观念,残疾人有机会与正常人一样接受教育,体现了教育公平理念,为近代特殊教育体制的建立打下了最初的基础,开广州近代特殊教育制度之先河,甚至是开中国特殊教育之先河,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尤其是广州特殊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二、民国,百转千回,学校沧桑变迁在历史长河中静静流淌

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教育总长由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蔡元培担任,他在向参议院宣布政见之演讲中提出,“普通教育之设施,一曰普通学校;二曰社会教育之含有普通性质者;三曰特殊教育,如盲哑废疾者之教育”[1]564。1922年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令》规定,“对于身体上或精神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相当之特种教育”[1]565。在民国时期,明心瞽目学校虽有所发展,但举步维艰。初办时,只招收女瞽童,后兼收男孩,使有些失明儿童有入学的机会,且能学到技术,深得社会称许。学校规模不断扩大。1928年赖马西因年迈回美国。民国18年(1929)该校校长由美国传教士嘉秉道女士担任。学生毕业后或当传道、教员,或凭手工谋生,均能自食其力[6]453。当年全国盲人学校总共才13所(公立5所,私立8所),明心瞽目学校为其中的佼佼者[8]256。

1938年,广州被日军侵占,广州沦陷。沦陷期间,学校仍由教会继续办学。抗战开始后,即民国二十七年(1938),明心学校增设初中[7]66。自开办至民国二十三年(1889至1934年)共有学生114人[9]21。建国前,全国盲聋哑学校大多数为教会、慈善团体和私人所办,盲校基本上属于收容救济性质[10]771。

采访退休教师梁洁珍。广州市盲人学校活档案———梁洁珍老师,(梁老师在明心学校读过3年幼师,1958年盲校开办,被调往盲校当教师),根据她的口述档案得知,明心学校解放前由美国教会资助,学生有些除了父母送去读书,有些是政府收养社会人士。据邝梦翔老师的口述档案中记载:“解放前的明心不仅仅是一所学校,还是一间慈善机构。”从以上情况可看出,明心瞽目学校自民国至建国前历经38年风雨飘摇,起起伏伏中虽有所发展,但发展非常缓慢,学生接受教育的人数不多,而且学校由教会办学,学生多数信教,学生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教会的信仰上。事实上,西方传教士在华传播的这些文化、教育等活动都从客观上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尤其是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自始都是政教分离,这使得他们在华的传教活动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情况,他们的文化传播者的角色较其他国家而言更为纯粹而执着。美国传教士来华传教,宣传西学,兴办新式教育,特别是对中国特殊教育的现代化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三、建国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迎来新希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明文规定把盲聋哑教育纳入整个教育系统。1951年10月,政务院在《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规定:“各地人民政府应设立聋哑、盲目等特种学校,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青年和成年人施以教育。”从此,盲聋哑等残疾人教育成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0]772。

1951年10月,明心瞽目学校由广州市民政局接管,学校不再招生,在校的盲人属于教养性质,“广州市盲人教养院”变成了国家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取消了盲校名称[11]338。据邝梦翔的口述档案中记载:“解放初期,北京盲校和上海盲校都由教育部门接管,而此时的明心却是由民政部门接管,叫广州市盲人教养院。由于在明心读书的大部份是孤儿,读完书后仍留在学校,由政府养育,明心便由民政部门接管。”据梁洁珍老师口述:“1956年,教养院改办盲人福利工厂。”即现在广州市紧固厂,由广州市民政工业公司领导。

由于当时盲聋哑学校和残疾人收容救济单位在性质上混杂不清,1957年4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办好盲童学校、聋哑学校的几点指示》,提出“在目前对现有学校进行整顿的同时,也应逐步地作适当的发展,特别是现在还没有盲童学校和聋哑学校的省份,应及早筹备开办。”[10]773根据政务院的规定,1958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以广州市教育局为主,联合民政局、公安局筹办广州市盲童学校。广州市教育局根据广州市人民代表会议决议决定当年10月在大新路135号正式开办“广州市盲童学校”。由教育局干部筹办并当教导主任,实行全国统一的盲童学校学制和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计划[4]90。大新路135号现为广州市教育建筑工程公司。

大新路135号。1964年8月,该校迁至广州市海珠区南华西路同福里10号,后搬走。据海珠区党校年纪稍大的人介绍,旧址已全拆除,现在的楼房都是后来新建的。

同德里10号(现为海珠区委党校)。1966年8月再迁市郊沙河长湴乡上元岗。据轻工业学校的劳老师介绍:轻工业学校是在1980年从民政局手中买下,在1980年前是广州市盲童学校。文革停办,这里成了市职工幼儿园,后又空置许多年,再后来由市教育局接手负责管理。

由此可见,建国初由于国家重视,广州盲人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虽然1970年停办盲童学校[12]176,但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纳入普通教育体系之中,继续传承教育公平理念,特殊儿童与所有人一样拥有不可剥夺的受教育权,广州特殊教育性质也发生了改变,由教会的收容救济性质变为民政局的教养福利性质,后由政府开办,广州盲校办学从私立到公立、无保障过渡到有保障。

四、复办至今,开拓前进,创新发展影响深远

1980年4月,教育部部长蒋南翔提出:“把盲聋哑教育纳入普及教育规划,加强对特殊教育的领导,提高特殊教育水平。”这个讲话由教育部办公厅发至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参照执行[10]774。广东省特殊教育经过整顿和恢复,进一步加强了领导与管理,又开始稳步发展。1982年9月省教育厅召开特殊教育工作座谈会。1984年省教厅在小学教育处设专职干部抓特殊教育工作[12]177。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我国的特殊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广州市政府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整顿和发展了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开展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2]197。1985年8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在《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意见》中决定:“努力发展盲、聋、哑、残人等特殊教育,1990年以前,省办一所盲童学校,每个市(地)办一所聋哑学校。”1986年4月上旬,省教育厅在广州召开了特殊教育工作座谈会。同年8月,广东省教育厅发出了《关于发展我省特殊教育的意见》。广东特殊教育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关于发展我省特殊教育的意见》的发出,推动了全省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到1987年底,广州市盲童学校已选定校址并拨出专款着手筹建,全省特殊教育事业出现了新的突破。1987年12月10日,省政府批准成立“广东省残疾儿童教育基金会”,基金会接受国内友好团体、单位和个人捐赠,为加快发展广东省特殊教育事业筹集资金[12]178。

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呼吁下,市教育局领导表态:盲校的新校址已选好。周文炽任复办后的广州市盲人学校第一任校长。1988年2月,在民政局召开的盲校建设筹备小组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了教育局、民政局有关领导和残联筹备小组领导成员外,还邀请了香港施惠和先生(后任广州市盲人学校顾问)、陈梁悦明女士(现亚洲防盲基金会行政总裁,原香港盲人辅导会总干事)、梁民安博士(现香港心光盲人学校校长)。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及社会各界特别是港澳同胞的关心支持下,1988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拨款290万元,在沙河天平架马蹄岗重建盲人学校,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1989年开学,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使学生达到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辅以职业技能教育。学生全部寄宿,免收学费,享受助学金待遇[13]256。

1989年学校复办落成典礼。复办以来,学校以“播洒光明,育盲成才”为办学宗旨,立足本校,以人为本,把“发展潜能、健全人格、补偿缺陷、回归主流”作为教育理念。学校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全国盲童早期教育实验学校”、“多重残疾盲童教育实验学校”、“广东省特殊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广东省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指导中心”。

篇4:柳州市将取缔学校周边网吧等

(桂文)

梧州市万秀区举行

“中小学生预防性侵害”专题讲座

本刊讯 近年来,未成年人遭性侵害事件时有发生,教育学生如何抵御性侵害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梧州市万秀区教育局、万秀区妇联联合举办“中小学生预防性侵害”专题讲座,来自城区28所学校的495名教师现场学习了如何教育学生心理卫生知识及抵御性侵害。该市邀请梧州学院副教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心理咨询师、广西心理卫生协会会员石夏莉前来授课。课上,石夏莉针对儿童性侵害概念、预防性侵害意义及如何教育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如何教育孩子保护自己的性隐私、让孩子了解哪些场合可能出现危险等进行讲解。据万秀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教育局要求接受培训的教师根据此次培训提供的教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校内开设关于中小学如何预防性侵害公开课。

(桂文)

桂林市荔浦县构建

关爱留守儿童网络

本刊讯 “虽然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但老师们经常嘘寒问暖,比父母还关心我呢。”桂林市荔浦县新坪镇兴坪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黄向动情地说。在荔浦县,像黄向一样受到关爱的留守儿童还有很多。由于亲情缺失,不少留守儿童存在内心封闭、情感冷漠等心理问题。为此,该县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教师进村入户,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走访摸底、建立档案,让外出务工的家长与学校能够随时取得联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该县倡导教师坚持每周与留守儿童谈心1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道德发展偏失的留守儿童制定切实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桂文)

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爱牙护齿进校园”活动

本刊讯 最近,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爱牙护齿进校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口腔医生到各学校开展爱牙护齿知识讲座,讲授口腔护理小常识,并为学生进行口腔义诊,向学生们赠送牙刷、牙膏等护齿用品。据该县教育局相关人员介绍,龙胜各族自治县留守儿童数量较多,因为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他们大多数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展“爱牙护齿进校园”就是关注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为他们营造更健康的成长环境。(桂文)

来宾市忻城县实验小学

99名教师承诺不参与有偿补课

本刊讯 最近,来宾市忻城县实验小学举行承诺不乱办班、不开展有偿补课签字仪式,99名教师在承诺书上签字。承诺书内容包括:不以辅导为名开展任何形式的有偿办班、有偿补课;不单独或联合举办各类收费培训班、补习班、提高班等;不动员、诱导、暗示或强制学生参与有偿辅导;不进行集体有偿家教;不以任何名义参与招住宿生进行有偿辅导活动;不接受社会各类文化补习教学机构的聘请,不参与有偿文化补习活动,也不为其推介提供家教生源;未经学校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擅自受聘于民办教育机构,进行代课活动;不举办其他形式的以营利为目的的补课、辅导、办班。

(桂文)

篇5:朔州市聋哑学校教案

一、本课的情景图片

课本P101~102探究园活动“材料透视——理想的力量”。通过蒲松龄几组图文并茂情景图片,让学生明白理想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为自己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想。

课本P102探究园活动“讨论会——艰苦奋斗大家谈”。围绕“现阶段是否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展开讨论,让学生从感性上对艰苦奋斗有一个初步的正确认识和理解,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二、本课的教学分析

(一)本课的课文分析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本课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4.8编写。

4.8 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编写。

在这里,其基本要求是:第一,明确理想的定义和作用。第二,明确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三,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辩证关系。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只有实现共同理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打好思想基础。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第四,懂得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

在内容的把握上,要注意几点:一是对最高理想不宜作过多的论述,只要作一般性的概括说明即可。一般而言,只要让学生了解“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三句话就行了。主要从共产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即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加以展开,让学生明确: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二是要坚持把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有机统一,明确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美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加发扬光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任重而道远,一定要发扬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了解理想的含义、分类、崇高理想的重要意义;知道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内容及其意义;明白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掌握艰苦奋斗的含义及意义。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辨别崇高理想与庸俗理想;提升学生实现理想的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认同共同理想;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崇高理想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是本课的重点。

这一问题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重要方面;从中学德育的情况看,尽管从小学到初中一直进行理想教育,但由于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所限,尚未上升到理论高度;近年来,部分学生的理想、信念比较淡薄,个别学生的理想较为庸俗。

重点突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部分内容的突破可以通过典型事例(例如:伟人、名人、成功人士为理想奋斗的故事)的列举来进行,给学生以启发思考。

2.艰苦奋斗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艰苦奋斗作为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无论是对学生的生活、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种精神品质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以后出生的一代,许多学生在家里并没有感受生活的艰辛和压力,艰苦奋斗精神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距遥远,许多学生并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意识,甚至对“艰苦奋斗”还存在错误认识。所以把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讲清楚,让学生真正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难点突破:

第一,老师把“艰苦奋斗”的含义讲述清楚。

第二,老师着重讲清“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特别强调它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任何人的成功

都离不开这种品质。

第三,纠正同学们中存在的错误认识。例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没有必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就是艰苦朴素”。

【知识结构分析】

本课由“主题词”、“探究园”、“国情导读”、“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五个板块组成。

主题词

揭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理想、最高理想、共同理想、艰苦奋斗。探究园

设计了两个主题活动:

一是“材料透视——理解的力量”,通过材料透视,让学生了解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二是“艰苦奋斗大家谈”讨论会。让学生围绕“现阶段是否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展开讨论。

国情导读

包括三个目:

第一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阐述了理想的含义、分类、崇高理想的意义。第二目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讲述了最高理想和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内容、意义。

第三目

“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指明了共同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指出了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集中表现,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要求。

实践与评价

设计了三个活动:

一是“理想与行动”,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初中毕业后的目标,并制定一个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

二是“我与‘加法等式’”要求学生归纳出成功的“秘诀”。

三是“我思我行——我与‘艰苦奋斗’”,讨论“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阅读与感悟

提供了一篇《艰苦奋斗,梦想成真》的美文,要求学生阅读以后能有所思有所悟。

(二)课内活动的设计意图及操作建议

本课的教学活动安排有两部分,一是“探究园”活动;二是“实践与评价”。探究园活动一:材料透视——理想的力量。

1.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明白理想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为自己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想。

2.操作建议。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材料设计提问。老师还可列举—些有关理想的格言。3.教材设问及参考答案。

(1)一个人的成就与他的人生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你有何理想?与同桌交流:自己打算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参考答案

(1)一方面,人生目标指明人生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为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为人们提供了战胜困难的毅力;构成人们自觉行动的动机;所以,一个人的成就离不开他的正确的人生目标。

另一方面,一个人目标的实现、成就的取得,又能坚定其信心,使他制定更高更远的目标,树立更远大更崇高的理想,并为这个目标理想而努力奋斗,从而不断地促进一个人的发展。

(2)人生目标既包括短期的目标:例如在中考中考出好成绩,考入理想的高中;中期目标:例如考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长期目标:成为作家、艺术家、政治家、外交家„„可以让学生实话实说,畅所欲言。

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是目标要正确科学,有实现的可能性;二是要为了目标的实现不断努力,顽强拼搏,艰苦奋斗。

探究园活动二:讨论会——艰苦奋斗大家谈。1.设计意图。

通过该讨论会,让老师初步了解班内学生对艰苦奋斗的认识,通过对艰苦奋斗的讨论交流,让学生从感性上对艰苦奋斗有一个初步的正确认识和理解,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同时,通过本讨论会的探究,有利于开展“国情导读”部分“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的教学。

2.操作建议。

让学生阅读教材“探究园”讨论会“艰苦奋斗大家谈”中几个同学就艰苦奋斗的发言,放手发动学生对“现阶段是否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由讨论,发言、辩论,做到实话实

说,畅所欲言,让学生在辩沦中掌握知识,明白事理,锻炼能力。

3.教材设问及参考答案。

你赞同哪些观点?不赞同哪些观点?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我赞成“我相信人生一定要奋斗„„”,“艰苦奋斗是一种美德„„”,“现在学习刻苦点,将来参加工作就好了„„”

我不赞成“现在生活很好,提倡艰苦奋斗过时了!”和“艰苦奋斗就是要过苦行僧的日子„„”

因为:第一,艰苦奋斗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它不仅仅是一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更强调的是一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

第二,艰苦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①艰苦奋斗是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

②艰苦奋斗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③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也要艰苦奋斗。

第三,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很不平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很低,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尤其在一些山区和边远地方,群众的生活还比较贫穷,同时我国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和力量,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总之,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伦理观念,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永远不会过时,也不能丢掉。

所以,观点一认为“艰苦奋斗过时了”的观点是错误的,无论什么时候,艰苦奋斗作为一种品质和精神面貌永远都不会过时。观点二认为“艰苦奋斗就是要过苦行僧的日子„„”的观点是错误的,他错误地把艰苦奋斗等同于一种苦行僧的生活方式,而没有正确认识到艰苦奋斗的内涵,艰苦奋斗所提倡的节约勤俭的生活方式,并不反对人们合理正常的消费,它反对的只是铺张浪费,所以,艰苦奋斗并不是一种苦行僧的生活。同时,他更没有认识到艰苦奋斗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仅仅把艰苦奋斗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也是错误的。观点三正确地认识到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也要艰苦奋斗。观点四认为艰苦奋斗是一种美德,一种创业精神,任

何时候都不能丢的观点是正确的。观点五能正确认识到现在刻苦学习,就是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实践与评价一:提笔思考——理想与行动。1.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白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初步规划出自己的理想,为成长制定目标,指明方向。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崇高的理想,鼓励学生为理想去努力。

2.操作建议。

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认真填写教材P106空格。上课前,老师收集并认真阅读,写上鼓励话语以肯定激励学生,从中挑选出优秀作品,在课堂上让该生讲述,进行展示交流。

实践与评价二:我与“加法等式” 1.设计意图。

通过搜索查找和归纳成功的秘诀,让学生了解成功必须具备的要素,并能在实践中自觉遵循和实践。

2.操作建议。

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去查阅资料,摘录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回忆自己的成功经历,并从中归纳自己的成功“秘诀”,写出感悟体会。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感悟体会。老师也可提供一些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

3.教材设问及参考答案。

(1)上述“加法等式”对你有何启示?(2)回忆以往某些成功的经历,归纳出自己的“加法等式”。参考答案

(1)启示:说明要取得成功,我们必须要:①树立正确的目标;②勤奋努力;③艰苦奋斗;④掌握科学正确的方法;⑤有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意志。

(2)成功=目标+努力+认真+顽强+信心„„

实践与评价三:我思我行——我与“艰苦奋斗”。1.设计意图。

对于中学生来说,发扬艰苦奋斗就是在学习上要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在生活上保持艰

苦朴素的美德。本课的知识学习、情感体验、思想感悟,最终要落到学生的自我行动上。学习的目的在于行动。教材设计了这一个评价活动,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将发扬艰苦精神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

2.操作建议。

本评价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导行。如何导行?最好是结合学生日常的生活及其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因此,课前布置作业,在发扬艰苦奋斗问题上,引导学生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一些同学节约粮食、理性消费、尊重父母亲的劳动,也有一些同学在吃、穿、用等方面攀比消费,在同学生日时碍于情面请吃请喝„„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行为存在的原因。最后,结合学生中好的行为加以对照、引导,将发扬艰苦精神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

3.教材设问及参考答案。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艰苦奋斗? 参考答案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可以从这些方面努力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①我们青少年要从小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自觉磨砺艰苦奋斗意志。②刻苦钻研、勤奋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努力学习并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③勤奋学习,做好本职工作,兢兢业业。④自强不息、勇于进取、顽强拼搏、迎难而上。⑤艰苦朴素、勤劳俭朴、生活俭朴、不相互比吃比穿、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不乱花钱,把钱用在关键的地方。⑥勇于开拓创新。⑦积极参加值日和其他公益劳动,主动做些家务活。⑧节约水电、节约粮食,不破坏学校公物,爱惜自己的书籍和学习用品,发扬“勤俭为荣、浪费可耻”的优良传统等。

(三)课时安排与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与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建议安排4课时,老师可以参考下面的安排进行教学。

课时1:把“探究园活动一:材料透视——理想的力量”,“国情导读”第一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第二目“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安排在一起,重新整合为一课时进行教学。探究完“理想的力量”后,老师自然而然过渡到“理想”内容教学。

(1)通过“探究园一:材料透视——理想的力量”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归纳总结出“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老师自然过渡到“人生奋斗理想”的内容。

(2)“理想”部分导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只在大海中航行的小船,如果没有方向,他必将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丢失自我。而理想是小船的风帆,是人生前进的方向。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有远大的理想,他们能为自己的理想付出超出凡人的代价,历经无数的坎坷却毫不退却。他们身上有着永不熄灭的灯:为理想而奋斗。这并不是一个伟人的信念,而是千千万万有巨大成就的人士的信念。

(3)列举事例:

①正面事例:诺贝尔为了实现理想,实验时炸伤了亲人;居里夫人为了理想,冒着寿命缩短的危险接近镭,终于为科学创下了奇迹;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可以启发学生来列举)②反面事例:残忍杀害4名同学的马加爵临死前的感悟。(见参考素材“谁动了我们的理想”)(4)老师结合事例讲述清楚“理想的定义、分类,崇高理想的作用”;“最高理想的内容、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内容及意义”,还要提示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

课时2:把“探究园活动二:讨论会——艰苦奋斗大家淡”与“国情导读”第三目“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整合为一课时进行教学。

通过“探究园活动二:讨论会——艰苦奋斗大家淡”展开教学。老师结合事例材料讲清“什么是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可采取下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1)(活动讨论)“艰苦奋斗大家谈”。让学生对“现阶段是否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由讨论、发言、争论、辩论,做到实话实说,畅所欲言。让学生在辩论中掌握知识,明白事理。(时间10分钟)(2)老师小结、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国情导读”第三目“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部分教学。

(3)“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部分内容教学。

①提问学生“什么是艰苦奋斗”。(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表达)②老师讲解“艰苦奋斗的含义”。艰苦奋斗是一种精神,一种品德,一种手段,一种状态。艰苦奋斗的基本要求是不怕艰难,顽强拼搏,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更重要的是一种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

③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

第一,是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第二,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

事例:革命年代,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赵一曼、杨靖宇、南泥湾;建设时代,王进喜„„ 第三,我们要实现个人理想,也要艰苦奋斗。

事例:清华大学第十五食堂厨师张立勇的事迹。他因贫辍学,放弃高考外出打工。8年时间里他自学英语,因通过了四、六级英语考试,托福考试630分而闻名全国。他每天除了工作10个小时外,还要自学英语2小时。吃饭时间是15分钟,他只花8分钟,剩余7分钟就站在食堂橱柜旁背英语单词。现在,他出版了《英语神厨》,发明了“刷牙英语”„„

老师可以选用本书“参考资料”中艰苦奋斗方面的名言警句、典故来例证。

④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我们今天提倡艰苦奋斗精神,就是主张要走艰苦创业之路。

⑤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具体列举我们应该从哪些细节开始培养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课时3:实践与评价。

(1)实践与评价一:提笔思考——理想与行动。

①本部分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老师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认真填写。上课前,老师收集作业并认真阅读,写上鼓励话语以肯定、激励学生。

②课堂上,挑选出优秀作品,在课堂上展示交流,老师给予鼓励和表扬。③老师展示一些和理想有关的名言名句。(见参考资料“关于理想的格言”)(2)实践与评价二:我与“加法等式”。

①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每个同学摘录5个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并从中归纳成功的共同秘诀,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感悟体会,然后交给老师批阅。老师从中挑选出若干优秀作品以用于课堂展示。

②课堂上,老师展示同学们优秀的作品,并让作者给予阐述。③老师展示其他一些成功“秘诀”。

④老师鼓励学生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坚持实践“成功秘诀”,争取做一个成功人士,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

(3)实践与评价二:我思我行——我与“艰苦奋斗”。思考: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艰苦奋斗?(这是本课的重点)。

本知识点是一个重点,要求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从“生活、学习”等方面论述中学生

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老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解。

老师还可以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例如:在生活上要提倡„„反对„„;在学习上我们要坚持„„反对„„

课时4:本课小结、阅读与感悟。(1)本课知识点小结。

①理想的定义、分类,崇高理想的重要意义。②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内容及意义。③艰苦奋斗的定义、重要意义、集中表现、如何培养。④中学生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2)阅读与感悟——“艰苦奋斗,梦想成真”。

本部分内容处理,可以让学生阅读材料,懂得一个人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必须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教学提纲】

课时1:理想

一、探究园活动一:“材料透视——理想的力量” 1.阅读材料;

2.教材设计问题讨论分析。

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1.理想的含义; 2.理想的分类; 3.崇高理想的重要意义。

三、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1.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

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内容、意义。

课时2: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

一、探究园活动二:“讨论会——艰苦奋斗大家谈”

二、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

1.艰苦奋斗是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

2.艰苦奋斗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 3.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也要艰苦奋斗。

三、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我们今天所提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是主张要走艰苦创业之路

四、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从日常生活做起

课时3:实践与评价

一、理想与行动

1.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2.初中毕业后的目标(短期理想); 3.实现目标理想的行动计划;

4.实现理想的障碍、克服障碍的措施、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二、我与“加法等式” 1.成功“加法等式”的启示; 2.我的成功秘诀。

三、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艰苦奋斗 1.生活上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2.学习上刻苦努力、勤奋好学、顽强拼搏、百折不挠。

课时4:本课小结、阅读与感悟

一、本课知识点小结

1.理想的定义、分类,崇高理想的重要意义;

2.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内容及意义; 3.艰苦奋斗的含义和重要意义; 4.艰苦奋斗的集中表现;

5.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从日常生活做起; 6.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艰苦奋斗。

篇6:朔州市聋哑学校教案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业】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生网站-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分数线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点专业: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全景地图: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年分数线: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报考指南: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气校友:

上一篇:高一下学期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下一篇:交通事故误工费的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