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事件应急方案

2024-05-28

公共性事件应急方案(精选6篇)

篇1:公共性事件应急方案

1总则

1.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宗旨。在县内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正确引导舆论,管理协调媒体,掌握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舆论报道的主动权,及时、准确地传达党委、政府的声音,使广大群众及时、准确地了解事件真相,为构建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1.2编制目的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各地、各部门应急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澄清事实,解疑释惑,主动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最大程度避免、缩小和消除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

1.3制定依据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的通知》(**办函〔2007〕95号)和《**市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等相关文件和法律、法规制订本预案。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在县内发生的Ⅳ级及以上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和对外报道工作。

1.5工作原则

1.5.1及时主动,准确把握。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的疑虑猜测和境内外媒体、互联网站(页)不准确的报道,积极掌握新闻报道和舆论宣传的主动权。

1.5.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全县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1.5.3严格制度,明确职责。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严格执行新闻发言人工作规程。具有全局影响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由县委、县政府及县直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新闻发布工作由负责事件处置的县直相关部门归口管理。对违反工作纪律、蓄意封锁或随意散布消息,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新闻发布领导小组

2.1.1新闻发布领导小组是全县应急指挥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县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下设相关工作小组,由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派员组成。

(1)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担任或指定。

(2)领导小组副组长:由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宣传部、县新闻管理中心、负责事件处置的县直相关部门、事发地乡镇负责人以及县级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担任。

(3)领导小组成员: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类别和处置情况的需要确定相应具体成员。

(1)接受县应急指挥机构的授权,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等情况启动各工作小组,迅速集中办公。必要时设立新闻中心。

(2)审定新闻发布方案,决定新闻发布内容,负责新闻发布组织。

(3)组织和管理采访事件的县内外记者。

(4)收集、跟踪境内外舆情,及时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县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并向县直相关部门或事发地乡镇通报情况;通过相关媒体以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5)落实办理县应急指挥机构交办的其他事项。

2.1.3相关成员单位职责

(1)负责事件处置或具有应急管理职能的县直相关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突发公共事件有关新闻发布事项的工作;主动配合县新闻发布领导小组和有关新闻单位的工作,及时提供与事件有关的信息;拟定新闻发布初稿,负责审核向新闻单位提供的新闻通稿;参与新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视情况接受新闻媒体采访。

(2)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宣传部、县新闻管理中心负责提出对内对外新闻发布、宣传报道工作意见,组织指导新闻发布和宣传报道工作,协调解决新闻发布、宣传报道中出现的问题,收集、跟踪境内外舆情,及时组织舆论引导和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工作。负责互联网站(页)的监控、管理及网上舆论引导工作。

(3)县委宣传部负责受理港澳记者、县外事侨务办公室负责受理外国记者、县台湾事务办公室负责受理台湾记者的采访申请并分别负责在事件现场记者的采访管理工作,必要时向各自对口的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2.2各工作小组职责

2.2.1新闻发布小组:由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县直相关部门、新闻主管部门和有关新闻单位组成,负责制订新闻发布方案,拟定新闻发布内容,组织新闻发布工作,回答记者提问。

2.2.2信息监控小组:由县委宣传部、县新闻管理中心、县公安局、县通信等部门组成,负责对境内外媒体、互联网站(页)有关事件报道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并及时上报重要信息;组织对网上的舆论引导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2.2.3综合协调小组:由县委宣传部、县新闻管理中心、县外事侨务办公室、县台湾事务办公室和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县直相关部门、事发地乡镇负责人组成,负责新闻发布领导小组的及时、规范运转,情报信息的上报及通报,受理中外记者的采访申请和管理工作。

2.2.4新闻中心:必要时临时设立。由县委宣传部、县新闻管理中心、县外事侨务办公室、县台湾事务办公室、县公安局、县通信部门和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县直有关部门或事发地乡镇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新闻发布会、为现场采访事件的中外记者提供相关服务。

3新闻发布应急响应分级

3.1Ⅰ级(特别重大):由国务院成立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或授权国务院主管部门处置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3.2Ⅱ级(重大):由省政府成立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或授权省政府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处理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局部影响较大的较大突发公共事件。

3.3Ⅲ级(较大):由市人民政府负责指挥处置的较大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局部影响较大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

3.4Ⅳ级(一般):由县人民政府负责指挥处置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

4应急响应

4.1启动

发生Ⅰ级突发公共事件后,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省政府配合做好相关新闻发布和新闻报道工作,同时启动本预案;

发生Ⅱ级突发公共事件后,省政府成立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或授权省政府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处置,同时启动本预案;

发生Ⅲ级突发公共事件后,市政府成立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或授权市政府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处置,同时启动本预案。

发生Ⅳ级突发公共事件后,县政府成立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或授权县政府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处置,同时启动本预案。

4.1.1新闻发布领导小组组长向小组成员传达中央或省委、省政府或市委、市政府或县委、县政府有关精神,分析形势及境内外舆情,明确工作要求,落实各工作小组和工作人员职责。

发生Ⅲ级突发公共事件后,迅速拟定新闻发布方案、发布内容,报市应急指挥机构负责人审定。在组织新闻发布工作中,如遇难以把握的重大、敏感问题,要及时向市应急指挥机构负责人请示,并遵照指示迅速组织落实;

发生Ⅳ级突发公共事件后,迅速拟定新闻发布方案、发布内容,报县应急指挥机构负责人审定。在组织新闻发布工作中,如遇难以把握的重大、敏感问题,要及时向县应急指挥机构负责人请示,并遵照指示迅速组织落实。

4.1.3启动新闻发布机制

(1)按照批准的新闻发布方案,有关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及时、有序的新闻发布。

(2)Ⅱ级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言人由省政府相关应急指挥机构负责人或指定专人担任;Ⅲ级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言人由市政府负责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负责人或指定专人担任;Ⅳ级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言人由县人民政府负责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负责人或指定专人担任。

(3)新闻发布的地点、时间及场次安排等,可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影响程度和发展情况而定。

(4)新闻发布可采取新闻发布会、吹风会、发送新闻稿、应约接受记者采访、口头或书面答记者提问等多种形式进行。

(5)新闻发布应优先安排中、省、市和县级主要新闻媒体参加。

4.1.4启动中外记者采访管理机制

在获得批准或授权的前提下,有关工作小组应及时受理中外记者的采访申请,向记者提供事件的有关信息。必要时迅速设立新闻中心,并尽可能为记者的采访报道提供方便;同时加强对记者采访的组织、现场管理及引导工作。

4.1.5启动境内外舆情跟踪和通报机制

有关工作小组负责收集和整理境内外舆情,汇编舆情简报及时报县委、县政府和县应急指挥机构并通报县直有关部门和事发地乡镇。

4.1.6启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机制

迅速开展有效的互联网站(页)舆论管理和引导工作,及时封堵和删除网上有害信息。

4.1.7发生Ⅳ级突发公共事件后,由县应急指挥机构授权或指定**专刊、**电台、**电视台、中国·**网及相关新闻媒体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现场文字、图片、音像和影视资料的采写、拍摄工作。负责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县直部门及事发地乡镇应积极配合和支持中、省、市和县级主要新闻媒体记者的采访、拍摄。

中、省、市和县级主要新闻媒体可按要求及时采写突发公共事件内参信息向县委、县政府报送;同时经县应急指挥机构授权,采取适当形式在第一时间对外报道事件有关新闻发布内容,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4.2新闻发布工作要求

4.2.1及时准确。要建立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和对外报道快速反应机制,新闻发布既要注重时效,又要确保信息准确。情况较为复杂的突发公共事件在事态尚未清楚、但可能引起公众猜测和恐慌时,应在第一时间发布已认定的简要信息,根据事态发展和处置工作进展情况作后续详细发布。

4.2.2把握适度。新闻发布既要使公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又要讲究策略,认真策划,循序渐进,确保事件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发布要适时、适度,要有助于公众对事件的正确了解,争取更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参与事件的处置,消除和化解公众的恐慌情绪、维护社会稳定。

4.2.3突出重点。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争取先入为主,打好主动仗。除及时发布事件造成的伤亡、损失和影响等信息外,应着重组织报道各级党委、政府妥善处置事件的情况,有关部门已采取的防灾、防病和减少损失等应急措施;报道社会公众以健康平和的心态面对考验、战胜危机的信心,宣传事件涉及的有关知识。

4.2.4分类处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危及公共安全并造成广泛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及时组织新闻发布。涉及重大政治性、群体性事件,危害国家安全、损害我国际形象的事件以及其他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一般不作公开报道,可通过内参反映。确需公开报道的,应按《政务信息公开条例》相关规定执行。

4.3记者采访管理工作

4.3.1要为记者采访突发公共事件提供服务和方便,确保记者正当的采访权益。

4.3.2对经批准采访突发公共事件的境外记者,既要尽可能提供方便条件,又要加强组织和管理。

4.3.3必要时,由有关工作小组在现场设立临时新闻中心,及时向到事件现场采访的中外记者提供信息,组织新闻发布。

4.3.4在确保事件处置和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应安排记者到事件现场(或靠近事件现场)采访。经县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到事件现场采访的记者必须服从现场指挥部门的管理和安排,不得干扰或影响事件的处置工作。

4.4主动引导境外舆论

对境外媒体针对我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歪曲性报道和别有用心的人借机对我的造谣攻击、诽谤煽动,县委宣传部、县新闻管理中心要及时通过适当方式和途径做好辟谣和驳斥澄清工作,以正视听。

5后期处置

5.1善后工作

应急处置结束后,新闻发布领导小组可根据需要保留部分工作人员负责善后工作中的有关新闻发布事项。

5.2总结评估

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完毕后,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宣传部、县新闻管理中心应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对事件发生、应急处置等过程中境内外新闻媒体的报道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估并报县应急指挥机构。同时,县委宣传部、县新闻管理中心应针对事件处置过程中新闻发布等工作的成功经验及发现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并向县政府提出修改和完善本预案及相关法规的意见和建议。

5.3奖励处罚

对参与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和新闻报道等工作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甚至违反纪律,导致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不利并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并追究领导者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6应急保障

6.1通讯与信息保障

县直有关部门应建立通信网络系统,确保应急期间新闻发布领导小组与应急指挥机构之间、新闻发布领导小组内部各成员之间以及新闻发布领导小组与媒体之间的信息畅通。明确参与应急工作的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和中、省、市、县级新闻媒体负责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人员的通讯方式并指定联络人。

6.2经费与人员保障

县财政局按照有关规定为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负有处置工作职责的县直相关部门负责突发公共事件有关新闻发布和对外报道事项的机构和人员应相对固定。负责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县直相关部门和事发地乡镇应在新闻发布场地、交通食宿等方面为新闻发布和新闻报道提供方便。

7宣传与培训

7.1公众信息交流

公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有关内容、接报电话和部门(单位);做好相关应急法律法规以及预防、避险、避灾、防病、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

7.2从业人员培训

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相关部门(单位)要根据实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培训班,并利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的具体案例对有关领导干部、新闻管理和新闻媒体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要将此项工作作为新上岗人员的必修课程进行专门训练。

8附则

8.1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根据本预案,结合工作职责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或实施细则。

8.2本预案由县委宣传部、县新闻宣传管理中心共同制订并负责解释。

8.3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县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方案曾老师

范文网【】

篇2:公共性事件应急方案

为及时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和发展,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属地管理”原则,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坚持市、区、镇政府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完成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指派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二、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应急办公室:

由办公室、质控办等组成,负责单位应急工作的总体协调工作;制订各类应急预案;组织相关培训、演练;对应急工作的落实进行监督。负责收集应急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处理的有关信息,掌握动态,实时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按时向卫生局上报动态信息以及事件中病人资料的统计等。

(2)医疗救治组:

由医务科、临床各医疗科室、社区责任医师等组成,负责完成上级指派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并依法开展有关社区综合性预防、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医疗救治组下设由单位高职称、高年资、技术骨干等组成的一支应急医疗小组,承担应急救治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负责对病例的确诊及其他技术工作,及时提出意见和措施。

(3)物资保障组:

由后勤科负责应急物质储备;相关应急设备、药品的调度、管理及后勤保障工作,以保证应急处理紧急救治的需用。

(4)院感控制组:

由院感科负责院感监控,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杜绝在医院内发生交叉感染,扩大事态发展;负责日常院感知识培训;组织开展监测、预警预报工作;开展健康教育。

三、应急报告与信息发布

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医院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配备专用设备,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接报告与按临时疫情报告制度规定的日报或零报告。

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镇政府报告,同时向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医院要做好四级信息报告网络体系的技术指导工作,确保突发事件应急报告信息畅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不得随意发布突发事件信息。

四、应急处理

1、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医院应当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或按照规定将病人转送至指定的医疗机构。

2、医院应当采取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并按国家规定做好污水、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

3、服从市、区应急指挥部的调配和指挥,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处理工作及配合街道、居委会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五、保障措施

1、按照市、县政府卫生行政机构的指示,急救应急成员按时参加上级的业务培训,随时准备参加医疗救护,流行病学调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项工作。

2、储备足够的应急预防救治药物、隔离防护用品和消毒药械等物资

3、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体医护人员的防治知识和技术培训。

4、疫情报告管理组及网络直报员随时做好设备维护,保证畅通。负责登计、统计使用的本、卡、册。消毒组和综合预防保障等应急组织随时待命参加突发事件调查,救治等工作。

5、实行值班制,开通专用电话,做好值班记录。

6、建立奖惩制度,对参加突发事件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未按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者,按条例规定追究责任,对拒绝接诊病人、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按条例规定,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拒不改正者下岗,报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取消执业资格。

六、健康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病意识

1、利用黑板报、宣传画、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篇3:公共性事件应急方案

突发公共事件, 就是指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 有可能造成或真的造成党的在人员与财产收益方面的损害与损失, 从而造成重大的社会发展影响的事件。这类事件不仅仅对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的和谐性上提出了的极大挑战, 而且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 突发的公共事件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突发的公共事件包括多种类型, 主要有四类即:自然灾害, 事故灾害, 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自然灾害中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水旱灾害, 气象灾害, 地震灾害, 地质灾害, 海洋灾害, 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近年来, 我们常见的事故灾难有工, 矿, 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 交通运输事故, 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近年来越来越来受到国家和人们的重视, 其中还包括恐怖袭击事件, 经济安全事件, 涉外突发事件等, 我们也要高度关注。因此, 在我们认识了各种灾难后,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些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 及造成危害的程度及后果。对于不同类型的公共事件及其危害的程度, 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进行深刻而又全面认识。

应急物流是一种特殊的物流, 没有普通物流那么强烈的效益性, 它可以对那些意料之外的, 不可预期的突发事件进行快速的、有效的处理, 同时将危害程度几率减到最小, 使人们得到最有效的救助。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有着相同的要素, 都主要是由流体、载体、流向、流量等要素构成, 具有时空效用和形质效用的特点。但应急物流又不同于普通物流, 应急物流强调的是物流本身的效益与作用, 而普通物流既强调效率又强调效益。应急物流具有一定的军事性, 它既为军事行动做充分的应急准备, 另一方面也为非军事方面的行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应急性物流具有突发性, 它没有确定的时间, 确定的物资要求, 以及它的随机性较强, 与此同时, 它是市场和政府共同参与的。现在, 中国的应急物流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 有着自己的特点。政府加强了重视, 企业积极参与, 上下齐心, 积极团结。军队也加强了训练, 平时也做了充分的演练完整的方案。对于应急物流的内部建设, 国家已完成了组织机构的构建, 进行新科技的研发, 对专业的人才我们精心发掘和培训, 对所需要的资金和物品进行预存与计划, 对于应急物资的运输与配送及物流中心进行了合理的规划。

2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急物流配送的方案

2.1应急物流配送时, 协调好物流中心与各个受灾点之间的关系

在应急物流的配送系统中, 应急物流中心不仅扮演运送经济物资的角色, 更重要的是, 它是一个中心, 连接着各个灾区的信息, 使效率达到最高。这是整个应急管理系统的“中枢”。若干个受灾点组成的系统内只设置一个应急物流中心, 即一个受灾点只接受一个应急物流中心的资源递送。使每个应急物流中心的责任具体化, 做到真正的落实。协调物流中心与各个受灾点的关系, 需要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的物流系统来做支撑。

2.2在处理突发事件时, 必须建立全方位、多层次、服务周到的应急物流系统

建立这样的应急物流系统, 可以保障灾害处置中所需的应急救援物资供应, 对处理居民基本生活、死者安葬、伤者救助、卫生防疫、灾后重建、恢复生产、恢复秩序等事项都有重大帮助, 否则只会使受灾面积、人员、损失扩展到最大。因此, 在突发事件爆发时建立应急物流系统, 迅速地将救援物资送达物资需求点, 这直接影响到整个突发性公共事件救援行动的成效。同时要综合考虑受灾地区可以重复利用和不可重复利用的资源, 进行有效归类并整理, 争取使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

3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进行应急物流配送的意义

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应急物流配送, 可以使损失降到最低。发生自然灾害时, 及时进行应急物流配送, 可以确保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使受灾地区的物资不会出现缺乏的困境。发生事故灾难时, 及时进行物资配送,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受灾人群心灵上的创伤, 弥补亲人失去的痛苦, 可以寻求一些精神上的安慰。如果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 不能在短时间内高效地调集相关的抗灾物资到达受灾点, 不仅人的生命会受到威胁, 而且还会给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带来巨大的冲击, 灾害将会演变成“灾难”, 其后果将十分可怕。应急物资配送, 讲究的是效率, 不仅要赢在时间上, 更要做到时间短、效率高。因此, 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 要立刻制定物流配送中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统筹兼顾, 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 争取使伤害降到最低点。

4 结语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及时进行应急物流配送的意义重大, 我国目前进入了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高潮期, 应急物流配送的研究与探讨是非常重要的。分析应急物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应急配送问题的分析方法与相应模型, 对我国应急管理的保障与应急配送的完善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用价值。因此, 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急物流配送方案的研究就显得异常重要。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 从而在根本上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带来的损失。

摘要: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会发生突发性的公共事件。各种突发性的公共事件的发生对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安定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和巨大的破坏。每一次突发性的公共事件发生时, 都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的配送, 这样尽可能地使民众在情感上的伤害、物质上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使每位国民感受到国家对突发事件的重视程度, 以及对民众的关心体贴程度。在突发公共事件中, 进行应急物流配送时要注重效率, 真正能够做到维护人民的利益。本文主要普及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流配送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应急物流配送的方案设计。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流配送,转运,特点,应对方案

参考文献

[1]沈建国, 熊坚:《物流与应急物流略谈》, 物流科技, 2005年04期.

[2]姜玉宏, 邱清和, 欧忠文.《应急物流中心的构建思路》.综合运输, 2004年09期.

[3]姜玉宏, 邱清和, 欧忠文.《应急物流中心的构建思路》;综合运输, 2004年09期.

[4]尹传勇, 《浅析我国应急物流研究现状》.法制与社会, 2007年05期.

[5]周泓, 孙江苏, 谭小卫, 《多目标物流配送优化问题建模及其遗传算法设计》.公路交通科技, 2007年09.

篇4:公共性事件应急方案

《条例》的公布施行,标志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当前,全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处在关键时期,《条例》的公布施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一起,成为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对于打赢非典型肺炎防治这场硬仗具有重要意义。

《条例》明确规定了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领导、遵循原则和各项制度、措施,明确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有关组织和公民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还明确了违反《条例》行为的法律责任。

《条例》共6章、54条,包括总则、预防与应急准备、报告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理、法律责任、附则。《条例》从公布之日起施行。

家电等132种商品首批强制认证5月1日起必须贴3C

从今年5月1日开始,我国包括家电、汽车在内的19类132种商品一直以来使用的长城标志和CCIB标志(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标志)都将被一种新的质量标志所取代,即CCC标志,它的中文名称叫做“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为“CCC”。

3C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保护国家的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贸易的发展,它是和国际接轨的一项规范和健全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措施。5月1日起,这132种商品将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这也就意味着,到5月1日,这132种商品还没有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还没有加贴3C标志,就不能出厂、进口和销售。

经过指定的检测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获得统一的认证证书和代表中国强制认证的“CCC”标志。

这次的3C强制认证工作中,国家认监委一共指定了76家。据国家认监委最新统计,到目前为止,共有两万多家国内外企业拿到了“3C”的产品的认证证书,占需要通过产品认证企业的70%以上。

新政策:申请科技项目要定知识产权目标

今后凡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都应当在项目建议书中写明项目拟达到的知识产权目标。

虽然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意识有所提高,但科技计划实施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和具体措施,责任落实也不到位;在科技计划实施中缺乏一支既懂科技又懂得知识产权的专门人员,知识产权管理与科技管理在制度和实践上没有实现有效结合。

日前出台的《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共有16条,其中指出:各类科技计划应当根据各自特点确定知识产权目标,把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的取得、保护和运用,作为科技计划管理的重要内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明确提出技术指标要求的重点领域,应委托有关机构对国内外(包括主要国家和地区、主要研究机构和企业等)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调查,形成调查分析报告,作为制定发布指南的依据和确定项目研究开发路线的参考,避免研究开发的盲目性和重复;科技计划项目申请单位应当具备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知识产权事务,有用于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的专门经费,并为应用开发类申请项目指定专门的知识产权协调员。

我国失业新标准出台工资低于当地低保视同失业

“就业”与“失业”概念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重新界定。

“就业”与“失业”的一般概念。

1.就业人员: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男16-60岁,女16-55岁),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其中,劳动报酬达到和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为充分就业;劳动时间少于法定工作时间,且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本人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为不充分就业。

2.失业人员: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

其中,虽然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界定。

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凡以下列形式实现就业的,均统计为已实现再就业人数:

1.从事个体经营,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并享受了税费减免等再就业扶持政策的;

2.已被用人单位录用,签订劳动合同,并享受税收减免、社保补贴等相关扶持政策的;

3.在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中得到安置,并享受社保补贴等相关扶持政策的;

4.未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但已从事比较稳定的(如三个月以上,具体由各地定)有合法收入的劳动,并且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篇5:公共性事件应急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工商局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为建设**现代山水茶乡、促进茶乡经济繁荣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二)目标任务

1、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设定,建立健全市场经营秩序突发公共事件专项指挥机构应急处置体系和长效机制,快速应对和处置市场经营秩序突发公共事件。

2、坚持常备不懈、预防在先,做好应对和处置市场经营秩序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

3、坚持职责明确、部门配合,建立健全市场经营秩序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各项工作体系。

4、坚持快速反应、协调指挥,建立健全紧急重大情况下应急预案和现场指挥机构的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有效处置市场经营秩序突发公共事件。

二、可能引起市场经营秩序突发事件的情形和事件级别

(一)市场经营秩序突发事件是指由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具有突然发生性、并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或可能影响市场经营秩序、损害或可能损害人身及社会财产安全的事件。引起市场经营秩序突发事件,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形:

1、因严重自然灾害、疫情或人为因素,引发区域性、行业性或大范围的商品市场价格暴涨、商品奇缺、居民抢购等市场经营秩序异常波动;

2、生产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引起多人中毒、重伤、死亡;

3、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导致较大面积农田、茶园、林地的农作物、林产品减产甚至绝收,大批牲畜死亡,造成受害者重大经济损失;

4、特殊有毒、有害危险物品流失、失控并进入流通市场;

5、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外溢造成环境污染,直接或间接致使牲畜、家禽及其他食品受到严重污染;

6、传销或变相传销等非法经营中较大规模人员聚集活动;

7、商品与服务经营中虚假宣传、合同欺诈等导致个人、家庭财产严重损失,群体投诉上访,造成严重社会影响;

8、其他具有群体性、苗头性、倾向性的严重危及市场经营秩序的事件。

(二)市场经营秩序突发事件按其影响大小和危害程度划分为一般性、重大、特大三个级别。处置市场经营秩序突发公共事件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1、一般性突发事件:在本县范围内个别乡(镇)、村(居)发生,对人身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影响的突发事件。一般性突发事件,各工商所、县局有关股、室、队和所属单位应根据当地党委、政府和市、县工商局部署和指挥,做好应急处置,并及时按有关规定如实将处置情况报告县工商局。

2、重大突发事件:在本县范围内3个以上(含3个)乡镇发生,对人身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秩序造成重大危害的突发事件,或按有关应急处置工作预案确定为重大级的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各工商所、县局有关股、室、队和所属单位应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和县工商局报告,县工商局应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和市工商局报告,县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全力配合工商部门处置。

3、特大突发事件:跨县(市、区)发生,对人身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秩序造成特别重大的危害,并有大范围扩散态势的突发事件,或按有关应急处置工作预案确定为特大突发事件。特大突发事件,各工商所、县局有关股、室、队和所属单位应立即向县局报告;县工商局应逐级上报,各有关单位应进入待命状态,随时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三、组织领导

为增强本系统应对市场突发危机应急处理的能力,成立**县工商系统市场突发危机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一)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局长

副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

成员:各股(室、队)及所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工商所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行政执法股(电话**传真**),主任为分管副局长,副主任为行政执法股股长、检查大队队长、注册管理股股长、办公室主任。

(二)工作组组成人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四个工作组:

预警信息处理组:组长为行政执法股股长,成员为各股(室、队)、所属事业单位、工商所有关人员。其中市场信息由行政执法股为主负责,宣传信息由办公室为主负责。

综合协调组:组长为行政执法股股长,成员为行政执法股人员。

现场处置组:组长为检查大队队长,成员为检查大队人员、行政执法股人员和处置地工商所人员。

机动备勤组:组长为办公室主任,成员为各股(室、队)、所属事业单位和有关工商所人员。

四、一般程序与处置措施

(一)开设指挥组

一旦启动预案,县工商局处置市场经营秩序突发公共事件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应迅速到位,随即开设指挥组,适时组织指挥各工作小组展开工作,其主要任务:

1、向县委、县政府和市工商局报告有关市场经营秩序突发事件的情况;

2、研究决定组织力量参与处置市场经营秩序突发事件;

3、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处置市场经营秩序突发公共事件工作预案》及有关的应急准备工作;

4、检查监督全县工商系统进行突发时间调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正常市场经营秩序的工作;

5、依据上级的指示和现场状况,适时决策、发布指令、组织指挥处置行动。

(二)赶赴现场组织处置

现场处置组应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现场,认真执行当地政府和上级工商局的工作意见,严格依法办事,负责现场处置行动的组织指挥,其主要任务:

1、深入经营现场,做好有关解释、宣传、调解、劝导和行政指导工作,及时调查收集突发时间的起因、现状、发展趋势等第一手现场信息资料,并向应急指挥组报告;

2、协调或会同相关部门现场处置,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事态蔓延,对违法行为场所和行为人实施检查、调查,责令停止可能进一步扩大危害后果的有关生产经营行为,派出检查人员对经销大户实施实时监控,要求建立进销台帐,实行日报制,有效监控市场动态;

3、组织执法人员对违法物品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对违反市场经营秩序一般规律大量买卖紧缺物资的先行登记封存,对染疫动物、有毒有害等危及公共安全的物品登记收缴并做妥善保管或销毁处理,对影响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资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掌握物资产销、库存情况;

4、加大对市场经营秩序突发公共事件密切相关的商品经营秩序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哄抬物价、投机倒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

5、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引导消费者健康消费,安定人心。

(三)保持信息畅通

预警信息处理组应当保持上下通讯渠道畅通,保证组织指挥和信息交流不间断,其主要任务:

1、及时收集整理突发公共事件动态信息和处置情况,编辑情况简报,报告领导小组并视情报送县委、县政府、市工商局及有关部门;

2、多渠道、全面收集信息,认真分析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提供决策意见和建议;

3、经领导小组审定,负责将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及时通过传媒传播给公众,及时录制事件的资料,及时报道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进展情况;

4、向有关行业组织和部门通报市场经营秩序突发事件情况,传达领导小组对行业组织和相关单位部门配合处置的要求和意见;

5、负责办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项。

(四)随时准备机动

机动备勤组集结所有备勤组人员于一地待命,随时提供增援、联络、保障、协同等任务。

(五)撤出处置行动

引起市场经营秩序突发公共事件的因素消失、市场经营秩序恢复正常,及时撤出处置行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结束后,要做好善后工作,及时总结工作,报告处置经过。认真分析事件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处置机构恢复回原预警机制。

五、奖惩

(一)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1、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中,组织严密,指挥得当,措施有力,出色完成任务者;

2、在危险关头,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抢救群众有功者;

3、及时准确报送市场经营秩序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和动态信息,为应急处置赢得时间,成效显著者;

4、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献计献策、成效显著者;

5、其他有特殊贡献、成效显著者。

(二)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其情节和危害后果,由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玩忽职守,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公共事件,延误处置或造成严重后果和重大影响的;

2、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玩忽职守,对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置之不理,不及时采取措施处置或采取措施不力,造成严重后果和重大影响的;

3、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在紧要关头临阵脱逃的;

4、挪用、克扣、贪污或集体私分抢险救灾钱款和物资的;

5、阻碍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

6、对因信息沟通不及时和组织协调不力等原因,导致市场经营秩序突发公共事件对外报道不利而造成重大影响或严重后果的;

7、其他危害抢险救灾工作的。

六、特别规定与要求

(一)全系统人员要高度重视市场经营秩序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按照“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的工作要求,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特别是共产党员要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努力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身先士卒,亲临一线,坐镇指挥。

(二)各工作小组要明确职责分工,严明纪律,建立岗位责任,预案启动后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所有参与的人必须保持通讯联络畅通。“12315”投诉服务网络要加强值班,接受群众的咨询投诉。

(三)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协调,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和联络员制度,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收集有关市场经营秩序突发公共事件动态信息。

(四)在市场经营秩序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机制启动期间,各单位应准确收集、及时报送处置动态信息。对外宣传由信息处理组收集汇总,经办公室把关、局领导审定,未经审定不得自行对外报道。

(五)处置行动应上下联动,做到“预警机制敏锐、信息反馈快捷、部门协作紧密、处置措施高效”。

(六)发挥个私协、消委会、同业工会等组织的作用,教育引导经营者守法经营、诚信经营。

(七)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法律法规和应急管理知识培训制度,每年对本部门负有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职责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八)坚持依法处置。除法律法规和规章已作规定之外、本预案是**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置市场经营秩序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依据。

七、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县行政区域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市场经营秩序突发公共事件。

篇6:公共性事件应急方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模拟演练方案

一、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等一些新的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不断发生,对公众的健康和社会稳定存在重大的潜在威胁!这些疾病目前虽在我中心没有发生,但一些传染病疫情暴发(如水痘、手足口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时有发生。目前又正值虹口区创建上海市文明城区,对精神病人的防护工作也决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为确保一方平安,提高我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已刻不容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决定举办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模拟演练。为此,特制定本方案。

二、演练目的和原则

1、演练目的:

检验中心的应急组织、指挥协调能力。

检验中心社区科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准备情况。

检验中心公卫医生对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重点在应急响应能力、流调、个人防护三个方面。

2、演练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三、参演人员 社区科全体公卫医生

四、演练时间、地点

时间: 3月24日中午12:30-13:30。地点:胡家木桥路41号6楼会议室;

五、演练模拟内容

(一)人感染H7N9禽流感应急处置演练(桌面推演)

(二)模拟居委干部致电中心社区科精防值班医生,有一名线索调查阳性人员发生肇事肇祸倾向,值班医生了解情况后各项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后的响应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危险性评估分级;现场情况调查;后期处置报告共四个方面的内容。

(三)分成四组:现场穿脱隔离衣,并由评委进行打分。

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科 2015/3/22

精防场景及涉及问题:辖区内岳州居委报告岳州路72号有一例线索调查阳性对象出现肇事肇祸倾向。

1、接报后值班人员该如何应对?

2、上门该做哪些工作?

3、需发放那些资料?

上一篇:青山绿水筑就美丽家园话题作文下一篇:关于商务沟通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