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管理办法

2024-07-24

旅游景区管理办法(共6篇)

篇1:旅游景区管理办法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评定和管理,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树立旅游景区行业良好形象,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及相关评定细则,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旅游景区,是指可接待旅游者,具有观赏游憩、文化娱乐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且具有相对完整管理系统的游览区。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申请、评定、管理和责任处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正式开业一年以上的旅游景区,均可申请质量等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1A、2A、3A、4A、5A。

第四条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工作,遵循自愿申报、分级评定、动态管理、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

国务院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评定细则等的编制和修订工作,负责对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的实施进行管理和监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的实施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二章 评定机构与证书标牌

第六条

国务院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设立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负责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授权并督导省级及以下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开展评定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设立本地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按照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授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第七条

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及时向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报备各级评定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成员组成与变动。

第八条

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须全面掌握本地区各级旅游景区新增及变动情况,实现动态管理,每年分别于6月底和12月底将本地区各级旅游景区名称和数量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备案。

第九条 省级及以下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出现玩忽职守,未按要求开展工作的,上级评定机构可以撤销其已获得的评定权限。

第十条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标牌、证书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统一制作,由相应评定机构颁发。旅游景区在对外宣传资料中应正确标明其等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标牌,须置于旅游景区主要入口显著位置。

第十一条

旅游景区可根据需要自行制作庄重醒目、简洁大方的质量等级标志,标志在外形、材质、颜色等方面要与景区特点相一致。

第三章 申请与评定

第十二条

3A级及以下等级旅游景区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授权各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负责评定,省级旅游景区评定委员会可向条件成熟的地市级旅游景区评定委员会再行授权。

4A级旅游景区由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荐,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

5A级旅游景区从4A级旅游景区中产生。被公告为4A级三年以上的旅游景区可申报5A级旅游景区。5A级旅游景区由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荐,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

第十三条

申报3A级及以下等级的旅游景区,由所在地旅游景区评定机构逐级提交评定申请报告、《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报告书》和创建资料,创建资料包括景区创建工作汇报、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具体达标说明和图片、景区资源价值和市场价值具体达标说明和图片。省级或经授权的地市级旅游景区评定机构组织评定,对达标景区直接对外公告,颁发证书和标牌,并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备案。第十四条

申报4A级的旅游景区,由所在地旅游景区评定机构逐级提交申请申请报告、《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报告书》和创建资料,省级旅游景区评定机构组织初评。初评合格的景区,由省级旅游景区评定机构向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提交推荐意见,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通过明查、暗访等方式进行检查,对达标景区对外公告,颁发证书和标牌。

第十五条

申报5A级的旅游景区,由所在地旅游景区评定机构逐级提交申请报告、《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报告书》和创建资料(含电子版),省级旅游景区评定机构组织初评。初评合格的景区,由省级旅游景区评定机构向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提交推荐意见。

第十六条 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对申报5A级旅游景区的评定程序如下:

(一)资料审核。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依据景区评定标准和细则规定,对景区申报资料进行全面审核,审核内容包括景区名称、范围、管理机构、规章制度及发展状况等。通过审核的景区,进入景观评估程序,未通过审核的景区,一年后方可再次申请重审。

(二)景观价值评价。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建由相关方面专家组成的评议组,听取申报景区的陈述,采取差额投票方式,对景区资源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景区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知名度、美誉度与市场辐射力等。通过景观评价的景区,进入现场检查环节,未通过景观评价的景区,两年后方可再次申请重审。

(三)现场检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国家级检查员成立评定小组,采取暗访方式对景区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景区交通等基础服务设施,安全、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导游导览、购物等游览服务设施,电子商务等网络服务体系,对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保护状况,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等方面。现场检查达标的景区,进入社会公示程序,未达标的景区,一年后方可再次申请现场检查。

(四)社会公示。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对达到标准的申报景区,在中国旅游网上进行七个工作日的社会公示。公示阶段无重大异议或重大投诉的旅游景区通过公示,若出现重大异议或重大投诉的情况,将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进行核实和调查,做出相应决定。

(五)发布公告。经公示无重大异议或重大投诉的景区,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发布质量等级认定公告,颁发证书和标牌。

第十七条

各质量等级旅游景区必须按照国家统计部门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履行《旅游统计调查制度》,按时报送旅游景区各项相关统计数据和信息,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四章 检查员

第十八条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现场工作由具有相应资格的检查员担负。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检查员分为国家级检查员和地方级检查员。

第十九条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检查员需熟练掌握国家标准及相关细则要求,熟悉景区建设管理知识,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严格遵守评定工作规范(见附录),工作责任心强。

第二十条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检查员由旅游景区研究、管理的专业人员,旅游景区协会成员单位的有关人员,景区评定机构的相关人员组成。

第二十一条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检查员采取分级培训聘任的方式。国家级检查员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培训,经国务院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聘任并颁发证书,地方级检查员由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聘任并颁发证书。

第二十二条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国家级与地方级检查员每三年进行一次审核。对于出现重大工作失误、未按工作规范开展工作、未承担相应工作职责以及由于各种原因不再适宜担负旅游景区评定工作的检查员,不予通过审核,并取消旅游景区检查员资格。

第五章 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三条

各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对所评旅游景区要进行监督检查和复核。监督检查采取重点抽查、定期明查和不定期暗访以及社会调查、听取游客意见反馈等方式进行。

第二十四条

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负责建立全国旅游景区动态监测与游客评价系统和景区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收集信息和游客评价意见,作为对旅游景区监督检查和复核依据之一。

第二十五条

对游客好评率较低、社会反响较差、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被游客进行重大投诉经调查情况属实及未按时报送数据信息或填报虚假信息的景区,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理。

第二十六条

4A级及以下等级景区复核工作主要由省级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和实施,复核分为复核与五年期满的评定性复核,复核采取抽查的方式,复核比例不低于10%。5A级旅游景区复核工作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负责,每年复核比例不低于10%。经复核达不到要求的,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理。

第二十七条 对景区处理方式包括签发警告通知书、通报批评、降低或取消等级。旅游景区接到警告通知书、通报批评、降低或取消等级的通知后,须认真整改,并在规定期限内将整改情况上报相应的等级评定机构。

第二十八条 旅游景区被处以签发警告通知书和通报批评处理后,整改期满仍未达标的,将给予降低或取消等级处理。凡被降低、取消质量等级的旅游景区,自降低或取消等级之日起一年内不得重新申请等级。

第二十九条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签发警告通知书、通报批评、降低或取消等级的处理权限如下:

1、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有权对达不到标准规定的3A级及以下等级旅游景区签发警告通知书、通报批评、降低或取消等级,并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备案。

2、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有权对达不到标准规定的4A级旅游景区签发警告通知书、通报批评,并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备案。如需对4A级旅游景区作出降低或取消等级的处理,须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批,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对外公告。

3、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对达不到标准规定的5A级旅游景区作出相应处理。

4、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有权对达不到标准规定的各级旅游景区,作出签发警告通知书、通报批评、降低或取消等级通知的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国家旅游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二〇一二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附录一:国家A级旅游景区现场检查(明查)工作规范

附录二:国家A级旅游景区现场检查(暗访)工作规范

国家A级旅游景区现场检查(明查)工作规范

一、检查依据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及相关细则,《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

二、检查方式 检查组根据相关标准细则的具体要求,在派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的统一安排下,在被检查方的配合下,做好现场检查工作。

三、检查时间

每家景区的现场检查根据景区规模在1-2天内完成。

四、检查流程

1、组成检查组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组织成立检查组。检查组由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检查员组成,每家景区现场检查员人数为3-5人,可设组长1人,负责统筹协调,完成检查报告,提交相关材料,检查员应认真提出检查意见,配合组长完成相关工作。

2、资料审核

查阅文件、相关资料和记录是检查组在现场评定中必须采用的方法。在审核中要查阅的资料包括:申报景区按照《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的八个方面和《景观质量评分细则》的各个打分点所做的说明材料及相关图片。要求所提供的资料完整、真实。

3、现场检查 第一,提问和交谈 提问和交谈是现场检查中用得最普遍的方法。与各部门管理人员的交谈可以判断他们对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情况的了解程度和执行情况,从而判断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

第二,现场观察

做好现场观察需要检察院事先熟悉标准文本以及三项评分细则中对现场检查部分各项目的要求。

现场检查员在现场观察中,一定要做好记录。尤其对所申报材料中把握不准的部分,在检查中更要做较详细的记录。对于可能与推荐报告不一致的内容更应该在现场把问题查清楚。

4、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指检查组现场检查时,对游客即时发放调查表,详见《游客意见评分细则》。在发放调查表时一般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做到随机抽样;

第二,样本要合理策划,分布均匀,尽量选择不同的团队、不同年龄结构等。

5、召开现场检查反馈会

参会人员应包括被检查方的高层管理者和各部门负责人。会议议程主要为被检查景区代表介绍景区创建工作;检查组提出整改意见;被检查景区就整改意见表明态度。现场评定不形成最终结论,由检查组将检查结果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或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审批。

6、拟定检查报告

现场检查后,检查组需召开内部会议,根据各组员的检查情况,在讨论汇总基础上对三个细则进行打分,并形成检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检查总体印象、主要问题、整改建议、三个细则打分表及附图。检查组需要在检查之前或之后进行虚拟游览、电子商务等网上项目检查,对于失分项目一并计入打分表,同时标注打分说明。

7、提交检查材料

现场检查结束2个工作日内,检查组须按派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要求,提交材料:

(1)检查报告(需报告起草人亲笔签字)

(2)《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景观质量评分细则》,《游客意见评分细则》打分情况、打分说明及附加图片。

(3)根据评定委员会的要求所准备的其他材料。

六、工作守则

1、检查组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踏实的工作作风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投入到暗访检查工作中。始终贯彻为基层服务,为旅游景区服务的思想,认真处理好严格评定与热情指导的关系,努力实现质量等级评定工作要推动旅游景区持续发展的根本宗旨。

2、检查组要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评定结果以检查组的集体意见为准。

3、检查组要按照分工,统一行动,各项工作准时到场,不得擅自改变工作计划和私自行动。晚间以研究工作为主,不得私自外出。

4、检查组人员要认真详细做好评定的原始记录,不得擅自更改,并按评定程序使用评定结果,不得私自向外(包括新闻媒体)透露评定情况。检查组要严守被评定单位秘密,未经允许,不得泄露。

5、检查组全体人员不得收受被评单位以任何名义赠送的礼品、礼券或礼金,不得接受宴请。被检查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评定小组成员赠送礼品、礼券或礼金,不得搞宴请。

6、检查工作要充分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切实注重调查研究,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旅游景区及所有相关单位不得张贴、悬挂、设置“欢迎”一类的标语和标牌。检查组到达和离开以及所到之处不搞专门迎送活动。

7、检查工作应不扰民、不扰政,切实为旅游业发展和旅游景区发展办实事。除必要的情况通报可请当地政府有关领导参加外,其他所有检查活动均不得耽误地方领导办公时间;不得因为检查工作给游客正常的旅游秩序带来不便。

8、检查组的住宿不得安排在5星级酒店;就餐安排工作餐。受检查单位不得为检查组安排专场演出和娱乐活动。现场检查反馈会谢绝新闻媒体参加。

9、如有违反守则的情况发生,在取消被检查景区的任何评定资格外,同时取消责任人旅游景区检查员资格。

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一日

国家A级旅游景区现场检查(暗访)工作规范

一、检查依据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及相关细则,《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

二、检查方式

检查组根据标准细则的具体要求,在全国旅游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的统一安排下,自行确定检查景区的行程路线。

三、检查时间

每家景区的现场检查根据景区规模在1至2天内完成。

四、检查费用

现场检查期间发生的费用由全国旅游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承担,费用包括交通费、景区门票、住宿费、餐饮费及旅游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按照实际情况实报实销。其中,住宿可安排在不超过4星的星级酒店或景区的酒店及度假村;检查组平均每人每天餐费控制在200元之内。

五、检查流程

1、组成检查组

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组织成立暗访检查组。检查组由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国家级检查员组成,每家景区现场检查员人数为3-5人,可设组长1人,负责统筹协调,完成检查报告,提交相关材料,检查员应认真提出检查意见,配合组长完成相关工作。检查组可根据所评定的内容分为三个执行小组,即现场检查组、资料审核组、抽样调查组。现场评定小组可根据检查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灵活调配各执行小组成员。

2、现场检查

检查组依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及相关细则对景区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管理及服务水平、环境质量、景观价值等方面进行实地检查(检查组成员可在景区内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集体或分组检查)。检查组需认真查找扣分项,填写扣分表(即将发现的所有问题计入扣分表),扣分问题必须经得起推敲,并进行原始的文字和图片记录。

3、拟定检查报告

现场检查后,检查组需召开内部会议,根据各组员的扣分表情况,讨论汇总形成检查组扣分总表,并形成检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暗访检查总体印象、主要问题、整改建议、扣分表及附图。暗访组需要在暗访检查之前或之后审查申报材料中的规章制度等现场无法检查的项目以及进行虚拟游览、电子商务等网上项目检查,对于失分项目一并计入扣分表,同时标注扣分说明。

4、提交检查材料

现场检查结束2个工作日内,检查组必须向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提交以下材料:

(1)检查报告(需报告起草人亲笔签字)。

(2)检查组“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扣分总表,同时标注扣分说明及附加图片。

(3)根据评定委员会的要求所准备的其他材料。

六、工作守则

1、检查组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踏实的工作作风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投入到暗访检查工作中。

2、评定小组要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评定结果以评定小组的集体意见为准。

3、评定小组要按照分工,统一行动,各项工作准时到场,不得擅自改变工作计划和私自行动。

4、检查组要认真详细做好评定的检查记录,并按检查要求完成检查工作。

5、检查组需严守工作纪律,不得私自向外(包括新闻媒体)透露暗访检查的相关信息和检查情况,不得收受被检查方面以任何名义赠送的礼品、礼券或礼金,不得接受被检查方面的宴请。

6、如有违反守则的情况发生,在取消被检查景区的任何评定资格外,同时取消责任人旅游景区检查员资格。

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一日

篇2:旅游景区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山东省消防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森林公园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公园内从事经营、管理、建设、保护及其他活动的单位与个人,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公园森林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公园内消防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第二章 安全管理

第五条:公园内工作的任何单位与个人,必须严格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1、深入贯彻执行各类消防法律法规,坚决服从公园消防安全工作计划安排,保证本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按照规定配置相关防火预警设施和消防器材。

2、积极配合消防部门开展消防工作,同时组织防火自检自

查,落实防火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问题,同时鼓励和引导公园内经营性场所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财产火灾保险。

3、积极参加公园内部组织的各项消防安全演练,提高防火灭火意识。

第六条: 在公园内从事经营、管理的当事人必须严格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1、在其营业之前必须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落实消防隐患整改,确定日常的消防安全工作由经营业主负责。

2、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使用或者管理的,共用各方对自己使用或者管理部分的消防安全负责;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共用各方应共同制定管理办法。

3、当事人任何经营活动都不得妨碍建筑消防设施和通道的使用,未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不得经营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不得擅自对建筑物改建和改造,不得在室内使用明火(食品加工业除外),不得随意改变电线电路,不得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或没有合格证的电器。消防队对电力设施、用电线路等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建立档案,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大功率电器使用前须向消防队申报备案,对不符合用电安全规定的,不予同意。

第七条: 公园内经营场所梁、柱、楼板等主要承重构件必须进行防火处理,与周边建筑相邻部分必须用不燃材料进行防火分隔,防火分区最大面积必须≤300㎡(增设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的场所,其防火分区最大面积可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倍)

1、大型经营场所安全出口不得少于两个,位于两个安全出口间的最不利点距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20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最不利点距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9m,疏散通道最小宽度≥1.5m。

2、房间数超过二十个的宾馆、饭店必须安装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含简易装置)。房间数超过五十个或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宾馆、饭店必须办理消防设计审核,竣工后必须经过消防验收合格后方能营业。

第八条: 对于在公园内部的施工单位要与其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规范。严格用料,不得在施工现场堆积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圈占消防设备及消防通道,不得堵塞走廊、楼梯及其他疏散通道。需要明火、做旧、喷漆时,需报消防队批准后方可作业,且施工现场必须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消防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消防工作,确保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

第九条: 公园及其消防队应当在公安消防部门的指导下,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事故应急预案、消防培训制度,实施消防安全巡查、检查制度,定期检查维护消防、防雷、电气设施和设备,确保其完好有效,督促落实隐患整改,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提高所有员工的防火灭火意识。

第十条: 公园内部的所有员工要熟知和掌握相关防火、灭

火、逃生自救知识,具备使用消防设备和扑灭初起火灾的能力,对新聘的员工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第三章 火灾处置

第十一条: 建立完善的灭火救援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火灾发生后,公园、消防、公安、电力等相关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到场配合处置,设立消防指挥中心,火灾现场总指挥由到场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最高行政领导担任,其作出的相关部署和决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执行。

第十二条: 公园内经营场所的业主及其经营人员要确保本场所的消防安全,一旦发生火灾,该场所立即作为公共避难场所,不再作为经营场所投入使用。

第十三条: 公园内经营业主、从业人员有发现火灾及时报警的义务,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不得阻扰他人报告火警,不得阻扰、影响消防部门灭火救援行动。第四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举报他人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义务。消防机构作为火灾隐患投诉举报承办主体,对于群众投诉举报有保护举报人隐私和及时查清处理的职责。对于属实的投诉举报应当给予适当奖励。

第十五条:对于积极参加消防培训、大力支持公园消防工作,且全年无消防隐患、消防事故的业态。公园于年底酌情考虑给予适当奖励。

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由公安消防部门和林业派出所等执法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触犯刑法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违反本办法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视其情节轻重,做出相应行政处罚,如通报批评、停业整顿、没收保证金、罚款、追究其法律责任。

2、对不服从管理人员管理,对管理人员威胁、恐吓、辱骂、殴打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移交公安机关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3、未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而造成重大、特大火灾事故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视其情节轻重,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4、公园消防安全工作者应当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因失职渎职造成消防安全隐患或事故发生的,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1、消防设施,是指消防预警、消防灭火、消防供水、消防通信通道等设施。

2、火灾隐患,是指由于引火源、可燃物和用于灭火、逃生的设施、器材、通道、出口、间距等其他事项不符合消防安全技术要求,可能引发火灾、导致火灾蔓延、妨碍火灾扑救、造成疏

散困难的危险状态。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3:旅游景区管理办法

无论从高职院校本身还是旅游管理专业来说, 都对学生的实践性要求非常强。学校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更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然而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 目前高职院校旅游景区管理课程安排实践性教学力度不够[1], 教师和学生之间机械地重复着模式性的教、学关系, 只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以及对实践性教学的迫切需求, 导致学生不能将书本理论联系到实际当中。以我校《旅游景区管理》课程为例, 就该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来看, 总共48学时, 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而实践性课时为零。单方面的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 忽略了学生的外出实践需求, 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通过对广西财经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我校”) 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课堂交流, 以笔者所授课的旅游管理专业2010以及2011级学生来看, 3%的学生对《旅游景区管理》课程改革没有想法, 97%的学生对该课程表示期待, 强烈呼吁能够将实践性教学时间增加至本门课程总学时的一半, 充分显示了《旅游景区管理》课程改革的迫切性。

2《旅游景区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理念

针对高职学生特点, 重点以实践、应用为主线对本课程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学习如何“进行景区的管理”上, 既能够满足专业和职业能力的需求, 又不是像本科教育那样, 立足于打好专业知识基础。基于此, 笔者认为, 《旅游景区管理》作为一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核心课程, 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定位。

2.1 课程性质作用

《旅游景区管理》是学生从事景区相关岗位工作应掌握的必修课程, 是高等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也是旅游景区相关岗位工作人员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集知识性、技能型为一体的课程。其作用是缓解我国景区迅猛发展需要管理人才但创新型知识化人才严重缺乏的矛盾。因此, 近年来很多高校包括高职院校开设了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 或者旅游景区管理专业下设景区开发与管理方向, 进而开设旅游景区管理方面的课程。

2.2 课程目标

2.2.1 知识目标

了解旅游景区的概念以及分类;理解旅游景区的管理要素;掌握旅游景区管理职能的相关内容。

2.2.2 能力目标

使学生或景区管理人员掌握旅游景区各方面管理工作的流程, 能够初步具备景区前期开发建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推广管理, 以及景区开放后的游客管理、设施设备管理和景区长期的环境管理、财务管理、品牌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和危机管理等工作方面的能力。

3《旅游景区管理》课程改革教学方案

3.1 课程整合和优化

打破学科体系, 改革课程设置, 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选, 精简教学内容, 注重体现高职教育特色[2]。从旅游景区管理者应职岗位出发, 将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 增加课程实用性和针对性, 删去一些与今后工作关系不大的枝节。例如, 笔者在选教材的过程中, 发现很多教材出现的数据都是与当下实际情况相差两三年甚至是更久。某教材广西的5A景区有两个, 分别是漓江景区和乐满地主题乐园, 然而事实上在2012年桂林的王城景区也荣晋为5A景区。从教材内容设置上看, 不少教材大篇幅讲解景区设施设备管理以及景区财务管理的内容、如何进行设备日常保养以及设施设备的概念。而景区财务管理章节则是出现了不少财务类的相关知识和公式。但在实践中, 景区财务管理大部分并非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而是财务类专业人才, 设施设备管理亦是如此。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学生, 重点应该放在实训上面。例如景区服务质量管理章节就应在《旅游景区管理》教材中被主要介绍和学习, 因为旅游服务质量问题屡屡在旅游旺季被各类媒体大肆报道。高等教育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吗?

3.2 加强与专业方向的对接

旅游类专业几乎都会开设旅游景区管理的课程, 有些院校会设置《旅游景区管理》这门课程的选修课, 但专业方向不同, 学生所需知识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教师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上课时, 授课内容要注意各学科学生专业知识不同的特点。对非旅游专业的学生授课时, 应该更加注重从旅游常识方面的内容来引导学生学习旅游景区管理;而对旅游景区管理专业学生授课时, 则应更注重从旅游现象看本质, 由旅游现象进而引出景区管理相关理论, 然后将理论联系景区实际来学习。

3.3 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相较于本科生, 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薄弱, 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 对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精心组织, 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比如类比法、案例分析法、实际演练法等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 提高学生求知欲。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章节, 要多注重引入各种案例, 反复强化重要知识点, 务必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

3.4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 拓宽教学手段

对于实践性强的《旅游景区管理》课程, 讲解理论容易觉得枯燥乏味, 若能巧妙利用辅助教具, 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通过教学视频, 如讲到旅游安全管理章节时, 放一些和旅游安全相关的新闻或者案例的视频。或者通过搜集实事图片新闻制作成课件, 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 让学生产生兴趣, 开拓学生眼界, 在有限时间内增加教学信息量。为了适应目前既要减少课堂理论教学课时, 又要增加课堂信息量的教改趋势, 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是最有效的方法。建议以某些高校为版样, 在校内网上提高课程电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利用网络收集学生意见并及时给予反馈。

3.5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旅游景区管理》是旅游管理的一门基础学科, 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该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必需的理论知识, 更要把这些知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但基于学时的限制以及其它安全相关方面因素的限制, 学生到旅游景区中实践或者说深入实践的机会非常少, 从而无法了解旅游景区是如何具体管理和工作的。

基于此, 在本课程教学中, 每一章都应从案例出发, 由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了解景区管理的重要性。提出景区出现相关问题该如何解决, 继而引出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以景区服务质量管理章节为例, 授课前, 先以实事的旅游质量投诉为案例, 由现象向学生提出该如何解决问题, 然后引入本章理论学习。在结束课堂教学后, 组织学生前往附近旅游景区参观调研, 并让学生分组讨论旅游景区在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写出书面报告。这样的学习方式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动机。

3.6 改善课程考核方式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强调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 考试不再局限于闭卷一种方式, 而是采取开放式的考试方法, 包括开卷考试、课程论文、调查报告、实际操作等形式。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训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组成。为让学生把精力集中到日常学习当中而非临时抱佛脚的死记硬背。以本课程为例, 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40%, 平时成绩 (课堂表现) 占20%, 实训成绩 (课外调查报告) 占40%。

最终考试成绩的公布并不代表着本门课程的结束, 笔者认为, 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得到考核结果, 而在于根据考核结果得到反馈。通过反馈的结果知道学生的不足之处和自身教学的不足之处。一方面, 教师反省自己教学过程中今后该如何教学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学生则从考核结果中找到自己的不足, 与老师讨论并在今后的学习中改正。

4 结语

旅游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笔者在《旅游景区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 通过与两届学生的交谈和问卷调查, 以及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反映的问题, 认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旅游景区管理课程的改革呼声都非常强烈。高职院校旅游景区管理课程的改革, 能充分体现旅游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同样能够有效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学生自主学习热情[3]。从而, 为我国培养适应景区发展的创新性知识化人才, 促进我国旅游景区的长远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全面深入改革。

摘要:本文根据高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景区管理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针对高职学生以及学校所在城市的特点, 从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的改革, 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景区管理,教改

参考文献

[1]吴国清, 叶欣梁.旅游人才培养与高等旅游教育的职业化发展[J].旅游学刊, 2004 (3) :15-18.

[2]曾兰君.高职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 2012 (10) :41-45.

篇4:旅游景区资金管理

【关键词】旅游景区;资金管理;筹资;营业收入

一、营业收入管理

营业收入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取得的货币收入。对于旅游景区来说,它的主要营业收入来源于门票收入和提供各种服务(如导游服务、观光巴士服务等)所带来的收入。营业收入是企业生产成果的货币表现。及时取得营业收入是补偿耗费、持续经营的基本前提;是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果的重要环节;是及时实现利润、分配利润的必要条件。(1)营业收人的日常管理。一是合理定价,通过合理定价,能够保证企业在提供一定的商品和服务之后,取得合理的营业收入。二是做好营业收入的标准控制。做好营业收入的标准控制,包括做好营业收入预测、决策和预算。三是做好营业收入的日常控制。营业收入的日常控制是指以营业收入为对象,对营业收入的发生、计算、取得、汇总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控制的基本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保证营业收入发生的合法性,即所有的收入都必须有合法的手续、依据和凭证及合法的管理程序和规定;二是保证营业收入的完整性,即发生的所有各方面的收入都应一分不漏地收回;三是保证营业收入的及时性,即所发生的营业收入应尽快入库。(2)价格管理。价值包括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即转移价值)、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三个部分,用货币形式分别表现为物资耗费支出(即折旧费和材料费)、劳动报酬支出(即工资)、税金和利润。所以,产品的价格具体表现为成本费用、税金和利润。

二、利润管理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收入扣除全部支出后的余额(若为负数则为亏损),它是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其性质是企业净资产的增值。企业的利润包括三部分: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销售利润又叫营业利润,是企业的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剩余的部分;投资净收益是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后的余额;营业外收支净额是营业外收入扣除营业外支出后的数额。目前,对于大多旅游景区企业来说,利润大部分来源于销售利润。

1.目标利润管理

(1)量本利分析方法。就是利用商品销售额与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之间的变动规律对目标利润进行预测的方法。具体做法:首先应在充分的市场预测的基础上。科学预测商品销售量(销售额);其次进行边际利润率、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预测分析;最后进行测算。

(2)上加法。上加法就是企业根据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改善集体福利、增加投资分红等需要,匡算企业税后利润,倒算利润总额。

(3)因素综合预测法。就是按利润的组成内容及影响因素分别进行测算,再综合得到目标利润。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为:在基期利润水平的基础上,考虑计划期商品数量、价格、结构的变动以及成本费用、税金、营业外收支等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从而求得目标利润。

(4)利润增长比率法。针对稳定发展的企业,根据上年度达到的利润水平和过去若干年(通常为近两年)利润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和幅度,结合预测期可能发生的变动情况确定预计利润增长率,求得目标利润。

(5)财务比率法。根据利润同有关部门财务指标的比例关系,通过取得相关财务比率来预测未来某一时期的利润。其中常见的比率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

2.利润分配。利润分配是企业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和企业章程,对所实现的净利润在企业与投资者之间、利润分配各项目之间和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的行为,主要是确定企业的净利润如何在分发给投资者和用于再投资这两方面进行分配。(1)利润分配的原则:依法分配原则、兼顾各方利益原则、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盈亏自负原则。(2)利润分配的顺序。我国参照国际惯例,按交税一提留一分红的基本顺序规范了利润分配程序,并通过法律形式加以确定。按照《公司法》规定,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潤总额t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相应调整,依法交纳所得税,税后利润再按规定的顺序分配。一是依法缴纳所得税。二是支付被没收的财务损失、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三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指超过用所得税前的利润弥补亏损的法定期限后,仍未补足的亏损)。四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扣除前两项后的10%提取,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金的50%时可不再提取。五是提取法定公益金。法定公益金按当年净利润的5%提取,主要用于职工住宅等集体福利设施支出。六是提取任意公积金。股份公司的任意公积金按照公司章程或股东会议决议提取和使用,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水平及调整各年利润分配的波动,通过这种方法对投资者分利加以限制和调节。七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净利润扣除上述项目后,再加上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即可供普通股分配的利润,若企业当年无利润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参 考 文 献

篇5:旅游景区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本公司项目产品的运营管理,保证投入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增值,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使本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稳健发展,赢取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公司及下属各子公司在进行各项目产品的投资运营管理时,均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 本公司及下属各子公司的重大投资项目由发起单位(公司投资管理部或子公司)按照《公司投资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公司投资管理办法(试行)》)进行实施。

第四条 本公司项目投资管理的职能部门为公司投资管理部(以下简称投资部)。

第二章 项目与产品的选择及投资分析

第五条 各拟投资项目产品的选择应以本公司的战略方针和长远规划为依据,综合考虑业务产业的主导方向及产业间的结构平衡,以实现投资组合的最优化。

第六条 各拟投资项目产品的选择均应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并提供准确、详细资料及分析,以确保资料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和有效性。项目材料包括:

1、前期策划方案;

2、市场调研报告;

3、产品定位分析;

4、商业计划书;

5、产品投资预算。分析内容包括:1、市场状况分析;2、投资回报率;3、投资风险(政治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购买力风险);4、投资流动性;5、投资占用时间;6、投资管理难度;7、税收优惠条件;8、对实际资产和经营控制的能力;9、投资的预期成本;

10、拟投资项目产品的筹资能力;

11、投资的外部环境及社会法律约束。

凡合作拟投资项目产品在人事、资金、技术、管理、生产、销售、原料等方面无控制权的,原则上不予考虑。由公司进行的必要股权投资可不在此例。

第七条 各拟投资项目产品依所掌握的有关资料并进行初步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后,由拟投资项目产品的提出单位(下属子公司或公司投资部)提出项目建议,并编制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报告及实施方案报送公司主管领导审核。主管领导对投资单位报送的报告经调研后认为可行的,应尽快给予审批,按《公司投资管理办法(试行)》及集团相关的规定程序提交有关会议审定。对暂时不考虑的项目,最迟五天内给予明确答复,并将有关资料编入储备项目存档。

第三章 项目的审批与立项

第八条 拟投资项目产品的审批权限严格按照集团有关规定及公司相关管理规定进行。

第九条 所有拟投资项目产品应由公司投资部在原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及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初审意见,报公司分管领导审核后按审批权限呈送总经理或总经理办公室或董事会,进行复审或全面论证。

第十条 总经理办公室对重大拟投资项目产品的合法性和前期工作内容的完整性,基础数据的准确性,财务预算的可行性及规模、时机等因素均应进行全面审核。必要时,可指派专人对拟投资项目产品再次进行实地考察,或聘请专家论证小组对拟投资项目产品进行专业性的科学论证,以加强对拟投资项目产品的深入认识和了解,确保拟投资项目产品投资的可靠和可行。

经充分论证后,凡达到立项要求的重大拟投资项目产品,由总经理办公会或董事会签署予以确立。

第十一条 拟投资项目产品确立后,凡确定为公司直接实施的项目由公司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对外签署经济合同书及办理相关手续;凡确定为由子公司实施的项目,由该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对外签署经济合同书及办理相关手续。其他任何人未经授权所签定之合同,均视无效。

第十二条 各拟投资项目产品的负责人由实施单位的总经理委派,并对总经理负责。

第十三条 各拟投资项目产品的业务班子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组建,报实施单位总经理核准。项目负责人还应与本公司或子公司签定经济责任合同书,明确责、权、利的划分,并按本公司资金有偿占有制度确定完整的经济指标和合理的利润基数与比例。

第四章 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第十四条 各拟投资项目产品应根据形式的不同,具体落实组织实施工作:

1、属于公司全资项目,由总经理委派项目负责人及组织业务班子,进行项目的实施工作,设立办事机构,制定员工责任制、生产经营计划、企业发展战略以及具体的运作措施等。同时认真执行本公司有关投资管理、资金有偿占有以及合同管理等规定,建立和健全项目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主管由公司总部委派,对本公司负责,并接受本公司的财务检查,同时每月应以报表形式将本月经营运作情况上报公司总部。

2、属于投资项目控股的,按全资投资项目进行组织实施;非控股的,则本着加快资金回收的原则,委派业务人员积极参与合作,展开工作,并通过董事会施加公司意图和监控其经营管理,确保利益如期回收。

第五章 项目及产品的运营与管理

第十五条 项目及产品的运营管理原则上由公司委派的项目负责人负责。并由本公司采取总量控制、财务监督、业绩考核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项目负责人对主管副总经理负责,副总经理对总经理负责。

第十六条 各项目及产品在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及办理完相关法定手续进入正常运作后,属公司全资或控股的项目及产品,纳入公司全资及控股企业的统一管理;属子公司投资的项目及产品,由子公司进行管理。同时接受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统一协调和指导性管理。协调及指导性管理的内容包括:合并会计报表,财务监督控制;年度经济责任目标的落实、检查和考核;企业管理考评;经营班子的任免;例行或专项审计等。

第十七条 凡公司持股及合作开发项目未列入会计报表合并的,应通过委派业务人员以投资者或股东身份积极参与合作和开展工作,并通过被投资企业的董事会及股东会贯彻公司意图,掌握了解被投资企业经营情况,维护公司权益;委派的业务人员应于每季度(最长不超过半年)向公司公司递交被投资企业资产及经营情况的书面报告,年度应随附董事会及股东大会相关资料。因故无委派人员的,由公司投资部代表公司按上述要求进行必要的跟踪管理。

第十八条 公司全资及控股项目,持股及合作企业(未列入合并会计报表部分)的综合协调管理的牵头部门均为公司投资部。

第十九条 对于贸易及证券投资项目则采用专门的投资程序和保障、监控制度,具体办法另定。

第六章 宣传及营销管理

第二十条 由公司策划推广部牵头围绕公司业务,研究制定对外宣传营销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建立健全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对外宣传报道制度,规范对外宣传的运作手段,组织协调好各有关部门的对外宣传营销工作;负责提出涉及公司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涉外活动、重大节庆活动及突发性事件的对外宣传营销意见和口径,审查对外宣传营销的重要稿件;并指导和协调有关部门制作、编印公司重要对外宣传营销画册、折页、光盘等的发行工作;统筹协调公司全系统对外宣传营销口径保持一致,构建新闻、媒体、营销、现场、服务等融为一体的“大外宣”工作格局。

第二十一条 由公司策划推广部牵头负责公司对内宣传工作的统一组织和实施,对公司各新闻载体统一管理、统筹规划,进行业务指导,对重大宣传报道进行审核。建立健全渠道畅通、反映灵敏的宣传网络,做好新闻素材的收集、筛选、加工、传递和反馈等日常工作;针对公司在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新作法,及时写出有分析、有见解的专题报道;每年按照公司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安排新闻宣传要点,提出新闻宣传要求,各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新闻宣传计划并加以实施;对开展的重点工作和特色工作总结、提炼,及时写出主题鲜明的报道;建立内部员工投稿管理机制,保证稿件的质量,负责对本部门和各单位新闻宣传工作的考核;负责对公司新闻宣传工作进行年度评比,对优秀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三条 公司各部门、各子公司对内宣传工作,业务上接受策划推广部指导,每年组织人员积极参加策划推广部组织的通讯员培训。

各子公司宣传人员由各子公司负责人、专职宣传工作人员组成,各子公司负责人负责审核本单位及部门稿件,督促通讯员及时完成宣传工作任务。通讯员负责完成所属部门素材收集、宣传初稿的完成,并及时报送给策划推广部。

第二十四条

公司目前的宣传营销工作渠道主要有外部宣传和内部宣传。外部宣传是指通过公司网站、报纸、微信、微博以及电视台、报社、杂志等媒体对外宣传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业绩、管理理念、发展战略等方面的信息。内部宣传是指通过陕文投集团报纸、工作信息、员工大会、开展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主要反映的是公司内部动态、经营业绩、员工动态等方面的信息。

第二十五条

主题营销宣传坚持“先审批,后发布”的原则,策划推广部部长作为信息发布审核负责人,所有信息必须经审核负责人同意后由专职人员负责发布,未经允许,任何部门、员工不得以个人名义对外宣传、发布和公司相关的各类信息。

1、凡在各种媒体上或各种会议上宣传公司(包括子公司及属下各部门)的各种活动或各种工作信息的,必须报总经办分管领导批准,否则,不得进行宣传。

2、发布的信息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保证信息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发布前必须认真校对,确认无误后上传。发现问题及时更正,造成影响的要追究责任,并由责任单位和个人负责消除。

3、公司网站、微信、微博是公司对外宣传的“三大窗口”,策划推广部负责“三大窗口”的建设、开发和宣传工作,要及时将公司的动态上传至“三大窗口”之上,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发挥公司对外宣传平台作用。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公司重大活动,及时对公司进行宣传,为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对外宣传口径和文字内容、图片内容必须经过总经办分管领导审核。

4、各子公司需要对外发布宣传信息时(图片、影视、文字等内容),必须填写《信息发布审核登记表》,详细列明发布信息的平台、主题、内容、发布方式及签发人等。

5、信息的起草、审核:信息撰写人按照规定格式起草信息后,应填写《信息发布审核登记表》并附信息内容,由策划推广部部长负责对拟发布的信息进行初审并签字以确保信息的内容真实、符合公司宣传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规定。

6、信息的审批: 经策划推广部审核后的《信息发布审核登记表》报分管领导进行审批签字后对外予以发布。

7、策划推广部要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将相关信息报送给各类媒体。各子公司在重大活动、营销事件、重要接待时,要与策划推广部密切配合,及时报道,做好相关的对内、对外宣传。

8、对涉及到公司经营、开发和市场方面的敏感信息,要做好保密工作,策划推广部在审核稿件时要严格把关,不得将上述信息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登载在各类媒体上。

9、公司重要动态及涉及到公司重大决策的报道由策划推广部整理后,报总经理、董事长审核后方可发表。

第二十六条

公司各部门凡是须在报纸、电视、杂志等媒体上刊登广告,或是节假日为烘托景区气氛制作宣传画、POP旗、制作宣传册等广告宣传品时,须由策划推广部统一策划、统一制作、统一发布。

下属各子公司凡是在子公司经营范围内开展重大活动,各子公司可以自行策划,策划方案交由策划推广部审核,审核通过后各子公司牵头实施,策划推广部做好宣传支持工作;各子公司为了营销的需要,在对外发布广告或印制宣传品均须报送策划推广部统一审核,通过后自行发布制作。

第七章 招商管理

第二十七条 由公司主要负责部门及人员及时搜集招商信息,了解掌握各个大企业的投资信息,并与其相关部门建立联系;由各运营主体联系有关的商会、协会、中介公司和现有企业,发现潜在的入区企业客户信息,对发现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向部长汇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总经理汇报。

第二十八条 由策划推广部做好照金景区的市场推广,吸引投资,参加招商会,发放宣传资料,大力宣传照金景区,定期走访潜在入区的客户公司,宣传工业区,介绍投资环境,定期整理宣传资料,及时更新、及时完善土地及地块资料。

第二十九条 由各运营主体参与并负责项目的运作,工作任务准备项目谈判所需资料,包括文字及示意图,接待来访企业,对土地出让项目或标准商铺出租项目进行初期洽谈,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项目洽谈进展情况。

第三十条 为客户提供投资方面的服务;负责接待有关招商引资及项目洽谈的来人来访、咨询及服务工作,对客户提出的各类问题和要求,及时给予答复和反馈,准确提供有关资料和帮助。全面熟悉招商品牌的各项知识,负责项目资料的归档和整理。

第三十一条 关于公司的招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以下流程及规定进行实施:

1、对投资商咨询、来访要热情,认真听取投资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耐心解答投资商提出的各种问题。

2、招商人员须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招商工作流程。流程如下:

(1)目标意向投资者开发;

(2)介绍公司、解答疑问,招商人员首次约见意向投资商须在公司接待且事先核实投资商身份资料。招商人员向投资商介绍公司发展战略,互相沟通经营、经营理念、发展思路。投资商须填写《投资商资料登记表》。

(3)安排意向程度高的投资商参观投资场地。招商人员需在部门负责人已签的《签单申请表》上详细写明接待人员;招商人员制作的《可行性分析报告》须经公司领导签字确定。(4)投资商资格审核

招商人员根据意向投资商的情况填写《投资商评估表》,经审核通过后,方可签订投资意向书;

(5)签订《投资意向书》招商人员须在公司与投资商签订意向书,并使用公司制定的意向书版本。要求投资商提供相关证件及法人身份证复印件存档;

(6)收取投资意向定金。

招商人员不得私下收取投资商的投资意向定金。招商人员应事先通知财务部做好相关工作准备,统一由财务部收取定金并出具收据;

(7)投资项目建设进程跟踪。

招商人员根据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填写《投资项目建设进程表》并保留存档,每一项工作须跟踪到位;

(8)签订投资合同

招商人员须在公司与投资商签订合同,并使用公司制定的投资合同版本。

第八章 项目的变更与结束

第三十二条 拟投资项目产品的变更,包括发展延伸、投资的增减或滚动使用、规模扩大或缩小、后续或转产、中止或合同修订等,均应报公司审批核准。

第三十三条 拟投资项目及产品的变更,由项目负责人书面报告变更理由,按报批程序及权限报送有关领导审定,重大的变更应参照立项程序予以确认。

第三十四条 项目负责人在实施项目运作期内因工作变动,应主动做好善后工作,如属公司内部调动,则须向继任人交接清楚方能离岗。属个人卸任或离职,必须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违者,所造成之后果,应追究其个人责任。

第三十五条 所投资项目产品的中止或结束,项目负责人及相应机构应及时总结清理,并以书面报告公司公司。属全资及控股项目,由公司投资部负责汇总整理,经公司统一审定后责成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清理手续;属持股或合作项目及产品由投资部负责汇总整理经公司统一审定后,责成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清理手续。如有待决问题,项目负责人必须负责彻底清洁,不得久拖推诿。

第九章 运营评价体系

第三十六条 公司组织绩效考核领导小组是公司绩效考核工作的领导机构。各职能部门分工如下:公司投资管理部负责公司经营项目的绩效考核工作,提供各单位考核周期的组织绩效考核结果;财务部协助对各单位经营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核算;人力资源部负责对绩效结果的运用。

项目及产品绩效由投资管理部根据《目标责任书》各季度分解情况进行日常督办,每季度组织经营分析会督办《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年底根据年度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实施。

各经营单位组织绩效由公司各部门结合《目标责任书》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形成《季度工作计划表》,投资管理部结合日常督办工作督办实施,并在每季度末组织部门季度述职会,由公司高管、中层、下属公司高管根据述职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第三十七条 公司投资管理部根据各经营主体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其绩效进行评价。具体为:

1、收入实现、净利润等指标按照各经营主体年终实际完成率进行分值折算(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占总分的50%)。其中,收入、净利润超额完成部分不加分;收入、净利润完成率在50%以下,该项指标得分为0分,收入、净利润完成率在50%以上的,按照实际完成率进行分值折算;净利润责任目标为亏损,虽完成任务目标但为亏损或盈利的超额完成部分不加分,完成值较目标值增亏的,净利润指标得分为0分。

2、重点工作、项目执行进度节点、行业影响力等指标,经营主体提供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佐证材料,公司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进行评估,按照实际完成情况给予评分(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占总分的50%)。

3、经营主体年终组织绩效考核得分为各项指标得分的加和。由投资管理部、财务部按照完成情况进行核算。为体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对经营主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财产损失、重大决策失误、领导班子违规违纪,按照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对其组织绩效成绩给予扣分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年终组织绩效考核成绩为0分。

第三十八条 各经营主体季度组织绩效考核由公司高管、中层、下属公司高管在季度末根据部门季度述职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为工作完成情况占90%,部门协作情况占10%。年终组织绩效考核得分为各季度组织绩效考核得分的平均值。

其中董事长评价权重为20%,总经理评价权重为20%,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评价权重为25%,公司中层评价权重为20%,子公司高管评价权重为15%。

对各部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财产损失、重大决策失误、领导班子违规违纪,按照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对其组织绩效成绩给予扣分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年度绩效考核成绩为0分。

第三十九条 经营主体年终绩效考核完成后形成《下属公司年终组织绩效考核结果表》,经公司领导审议批示后,发送给公司人力资源部,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相关制度进行运用。

第十章 附 则

篇6:旅游景区管理

第一章 旅游景区概述

一、旅游景区管理:对旅游景区的人、财、物、信息等多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旅游景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并推进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二、相关概念辨析

1)旅游景区与旅游资源

2)旅游景区与旅游吸引物

3)旅游景区与景区旅游资源

4)旅游景区与旅游目的地

5)旅游景区与旅游景点

6)旅游景区与风景名胜区

7)旅游景区与旅游度假区

8)旅游景区与风景旅游区

三、分类(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

按经营权分类:政府经验型、企业经营型、政企共营型

按资源属性分类:自然景观区、人文景观区、现代游乐区、历史遗产区、休闲度假区、节事庆典

四、特征

1)旅游景区的基本特征:具有开展旅游活动的特定内容

具有明确的地域空间范围

具有满足游客需求的综合性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具有专门的经营管理机构

2)旅游景区管理的特征

关联性动态性科学性文化性创新性

五、旅游景区在旅游产业的地位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

传播地区旅游形象、提高区域知名度

旅游景区的消费是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六、我国旅游景区的经验管理存在问题

1)管理制度问题:①多头管理,条块分割②资金投入不足③行业指导与管理手段单一④法规与标准不健全⑤规划滞后

2)经营机制问题:①经营管理方式单一②管理人才缺乏③景区雷同开发

3)消费者引: ①环境保护意识差②旅游消费观念落后

第二章 旅游景区产品

一、旅游景区产品概念:狭义:是一种单项旅游产品,是旅游景区借助一定资源、设施而向旅游者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总和。

广义:是多种单项旅游产品的组合。

与旅游产品的区别:是旅游产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二、类型

依据旅游产品分类:广义的景区产品(吸引物、旅游设施、服务)

狭义的景区产品

依据景区产品的功能分类:陈列式表演式参与式

依据旅游产品性质分:观光产品度假产品专项产品

依据旅游产品的内部布局:品牌产品重要产品配套产品

三、旅游景区产品的特点

1)实质是一种体验和经历2)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四、构成核心产品有形产品扩展产品

五、景区产品设计的出发点:游客的核心需求

六、景区产品生命周期的调控

根本途径:产品创新

第三章 旅游景区服务管理

一、票务服务管理难点:假钞问题,优惠票之争

二、入口导入服务: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排队服务。

包括 ①单列单人型②多列多人型③单列多人型④多列单人型⑤主题或综合队列型(特点:队列迂回曲折,一般为单列队;闸口处不少于两名检票员优点:视觉感及时间改善;由于从排队到通过闸口的时间和距离较长,因而有表演或者信息展示的空间和时间,喜闻乐见的表演或信息展示适度降低了排队的枯燥感。改进措施:单列变双列)

三、投诉与抱怨的主要区别

投诉是游客正式提出,需要正式答复的问题;抱怨一般是由公司主动收集,一般不需要正式答复。

四、景区解说服务功能

提高基础信息和导向服务

帮组旅游者了解并欣赏旅游景区的资源及价值

加强旅游资源和设施的保护

鼓励游客参与景区管理,提高与景区有关的游憩功能

达成游客、社区居民、旅游管理者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教育功能

五、向导式解说服务

以具有能动性的专门人员向旅游者进行主动的,动态的信息传导为主要表达方式。

六、景区对讲解员的一般要求

①硬件要求②个人条件③知识素养④人格修养⑤业务能力

七、自导式解说服务

是由书面材料、标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语言等无生命设施,设备向游客提高静态的,被动的信息服务。对散客旅游者显得尤为重要。

形式多样:包括牌示、宣传资料和电子导游三种

八、大型主题娱乐分类: 舞台豪华型花会队列型分散荟萃型

九、娱乐服务管理:内容应该和景区的“文脉”相耦合项目的核心目的应该是增强游客体验

管理的生命线是安全

基础是对员工进行良好的培训

十、旅游景区购物服务现状:游客购物欲望低,景区的购物收入水平偏低

旅游景区旅游商品雷同,缺乏景区自身特色

诚信服务意识差,购物“陷阱”多

售后服务不完善,尤其是投拆管理水平低

第四章 旅游景区项目管理

一、旅游项目的概念

借助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出的,以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为吸引对象,为其提供休息消遣服务,具有持续旅游吸引力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为目标的旅游吸引物。

二、项目策划与景区策划的区别

性质差异:近期行动与总体部署

理念差异:创新操作与长期稳定

任务差异:独特旅游产品与三大效益平衡

三、景区旅游项目策划的内容:起名定位创意产品空间安排管理方案

四、景区旅游项目策划的原则:独特差异性市场适应性持续发展性真实体验性

五、旅游景区项目策划的思维方法:①模仿思维法②辩证思维法③链式思维法④灵感思维法⑤灰色系统法⑥智能放大法

六、景区项目策划存在的问题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不够普及、不够科学、人才缺乏、理论滞后

七、项目策划实例分析:①市场类项目策划案例分析(核心要点:找出与市场对接的卖点)②定位类项目案例分析

③情景类项目策划案例分析(核心要点:营造符合情景的氛围)

第五章 旅游景区资源与环境管理

一、旅游景区资源管理的概念

指运用规划、法律、经济、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对一切可能损害景区旅游资源的行为和活动施加影响。协调旅游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特征:综合性区域性技术性能动性

三、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或景点,景区多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

四、在旅游容量的阈值之内应满足3个条件:

不降低旅游地自然环境质量

不降低游客的游览质量

不损害旅游社区居民的社会福利平均值

五、社会承载量组成体系:生态环境承载量EEBC资源空间承载量REBC

居民心理承载量PEBC设施环境承载量FEBC

六、基本空间标准定义:即单位利用者所需占用的空间规模或设施量,常用人均占用量表示

七、饱和与超载

在理论上,旅游景区承受的旅游流量或活动量达到其极限容量称为旅游饱和,一旦超出称为旅游超载

在日常旅游管理工作中,有时视旅游景区接待的旅游流量达到最佳容量为饱和,超过最佳容量称为超载。

八、旅游饱和与超载的时空特点:

周期性与偶发性长期连续性和短期性空间上的整体性和局部性

九、解决旅游景区超载方案

①需求管理技术:价格调节营销控制教育和讲解

②供给管理技术:实行容量弹性化,增加实际旅游容量,采取定点保护措施,实施定量管理技术

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生性原则

十一、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定义: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高同样的机会。

十二、判别指标:生态环境指标旅游经济指标

社会文化指标旅游支持系统指标

第六章 旅游景区游客体验管理

一、体验的本质:“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在实践中认识事物”

二、体验的标准模式—“畅”: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于忘记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畅爽模型”见笔记)

三、畅爽体验的特点:游戏感、自控感、专注与精神高度集中、对活动本身感到精神愉悦、对时间的感觉扭曲、活动的挑战性与个人的能力匹配

四、游客体验的类型:娱乐体验、教育体验、超脱现实体验、审美体验、移情体验

五、景区游客体验的塑造与强化:创意体验主题、开发体验旅游产品、提供体验式服务、完善公共服务系统、重视旅游纪念品的体验效应、营造诚信安全的旅游环境

六、体验经济时代下的景区管理—快乐剧场模式(153)

1、总体管理

2、项目配置原则:差异性、参与性、挑战性

3、资源与环境管理方式:梯度开发或循环利用,‘减’人数‘增’植被

4、社区参与和旅游扶贫

5、景区服务:亲切感的源泉

第七章 旅游景区标准化管理一、九寨沟经过四体系认证,2003年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经过三个体系认证

二、实施旅游景区标准化化管理的意义

1、保障旅游者权益的有效手段

2、对旅游景区自身权益的保护

3、促进旅游景区环境的保护

4、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要求

三、我国景区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1、概念理解不深,功利性较强

2、经济基础薄弱,配套资金困难

3、人员素质偏低,贯彻实施不力

4、急于求成,盲目‘贯’标

四、绿色环球21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涵盖旅游全行业的全球性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

五、绿色环球ABC

A——加盟:企业只需注册绿色环球21并支付为期十二个月的小额费用即可成为绿色环球21之友

B——达标:作为注册达标评估的一个企业、社区或保护区

C——认证

六、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

七、ISO9000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属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2作委员会制定并颁布的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该标准的统称。

八、我国等同采用的国标是GB/T1900

九、旅游景区导入ISO9000的要求

1、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或独立的法人授权组织

2、按照ISO9001,2008BAIO标准的要求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3、按照文件化的体系,运行三个月以上,并进行了至少一次管理评审和内容质量体系审核

十、旅游景区导入ISO9000益处

1、确保旅游景区的管理中心——以顾客为中心能够切实执行

2、增强景区管理的规范性

3、增强景区产品的过程管理

4、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的一个亮点

十一、ISO4000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属的管理质量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207工作委员会制定并颁布的一个系列的环境管理标准。

十二、ISO14001我国等同采用的国标是GB/T24001

十三、ISO9000和ISO14000的异同

1、相同点:共同的实施对象;两套标准的管理体系相似

2、差异点:承诺对象不同;承诺内容不同;体系构成模式不同;审核认证的依据不

同;对审核人员资格的要求不同

十四、旅游景区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导入程序

1、提出申请

2、体系审核

3、审批发证

4、监督管理

第八章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

一、景区安全表现形态:犯罪、火灾与爆炸、游乐设施安全、旅游活动安全、疾病、其他意外安全事故

二、旅游突发危机事件处理方法

1、全面调查,收集信息

2、分析信息,确定对策

3、分工协作,实施措施

4、查漏补缺,进行完善

第九章 国外旅游景区管理经验的借鉴

一、美国国家公园(261)

二、日本(273)

第十章 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

一、整体租赁经营模式概念(286)

二、上市公司经营模式(291)

三、网络负荷治理模式:指一个旅游景区设立拥有政府管理权限的景区管理机构,同时行使统计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职权,对旅游景区实施一体化、分笔试、全方位的管理方式。

上一篇:新高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2013~201下一篇:怎样做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