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圆明园的毁灭

2024-07-02

第21课 圆明园的毁灭(精选13篇)

篇1:第21课 圆明园的毁灭

【说教材】

圆明园它过去是一座皇家园林,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圆明园遭到毁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能是残垣断壁、一片灰烬。

本文是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单元训练重点是“写文章要有中心”这篇课文流露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强烈仇恨。根据本教材的育人点、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我把“通过语言文字的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学习写文章要有中心”作为本课的重难点,并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宏伟”、“凡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体现了大纲“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行思想教育,达到文理结合、教书育人的要求。”

【说教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准备在“目标调控法”大前提下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文路,察感情,受感染,可以很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我在新授前,凭借插图,让学生感其情,激发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2、半扶半放到大胆放手的方法:

教育学告诉我们利用知识的类比繁华,以便在“训”的过程中扶放结合,让学生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在新授中我采用此法。

3、以读代讲法:

加强读的训练是当前语文科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训练。再说本文所叙的事与学生存在着时空差,只有通过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我把此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运用。

4、以练促读法:

根据高年级语文教学“读、讲、练”结合的特点。在剖析重点段后,我出示课后思考、练习,学生练习之后,再读课文,仔细体会感情。

5、教具准备:

影仪、挂图、小黑板、生字卡片。

【说学法】

 

篇2:第21课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篇3:第21课 圆明园的毁灭

一、关联表递进

为了强化表达效果, 全文多处运用了关联词。文章开篇便运用“是……也是”一组关联词, 利用递进句式, 描述圆明园毁灭的损失程度, 强调圆明园在祖国及世界文化史的地位, 语言简洁, 掷地有声, 使读者内心受到强烈冲击, 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感情基调, 激活阅读期待。

【教学片段1】

出示:圆明园的毁灭 () 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 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请填词。 (生填毕, 谈体会)

生1:这是一组关联词, 作者不仅强调了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更强调了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生2:作者用“是……也是”这一组关联词告诉我们圆明园的地位十分重要。

生3:我想用朗读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

(出示: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 还有西洋景观。)

师:你能仿造句子用“不仅……还有”说一句话吗?并告诉大家你想强调句子的哪部分。

(师配乐并出示圆明园西洋景观的图片)

师:光有民族建筑还不算什么, 有西洋景观就非常了不得了。当时, 圆明是世界上唯一一处兼有东西方风格建筑的园林。

二、对比表递进

圆明园内景点琳琅满目, 作者又如何让读者体会其辉煌呢?课文第三段连续用了两组关联词表现园内建筑的众多, 巧妙地将“金碧辉煌的殿堂”与“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与“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产生递进的表达效果, 让读者感受其建筑的美轮美奂。

【教学片段2】

出示:圆明园中, 有金碧辉煌的殿堂, 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师:男同学读前半句, 女同学读后半句。仔细听, 男女同学抢着读, 你会有不同的感受。

生1:我感受到圆明园中的建筑真的很多。

生2:这句话虽然只介绍了四处建筑, 但读后我仿佛看到了数不胜数的建筑群。

三、变化语序表递进

为了控诉侵略者的罪行, 作者在课文结尾处简要叙述了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过程。文章虽然没有详细描写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但读者读后, 挥之不去的却是英法联军肆意破坏的画面, 是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的场景, 文本又是如何达到这一表达效果的呢?细读文本, 不难发现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语序的变化, 增强表达效果:作者由轻到重, 先写“能拿走的东西”, 再说“拿不动的”, 最后说“实在拿不动的”, 层层递进, 侵略者行径跃然纸上。

【教学片段3】

出示: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 统统掠走;拿不动的, 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 就任意破坏、毁掉。

师:既然这些东西都是英法联军掠走的, 搬走的, 毁掉的, 老师觉得把这段话的写作顺序调换一下也无所谓, 你怎么看?

生1:我体会到:侵略者实在太可恶了!你拿走就算了, 干嘛要任意破坏、毁掉呢!这些文物可是世界文化瑰宝啊!

生2:我仿佛看到了英法联军抢夺时那狰狞的嘴脸!

生3:我从“掠、搬、毁”中感受到侵略者的贪婪与蛮横!

……

(师出示园内奇珍异宝图片, 引导学生补白)

生4:他们将园内唐伯虎的《小桥流水扇画》、祝允明的《手扎》、文徵明的《七言律诗》统统掠走;他们将安佑宫龙云石、漆器、青山玉子、海晏河清尊瓷、数不尽的绫罗绸缎, 用大车或牲口搬运;他们将亭台楼阁、山乡村野、蓬莱瑶台、武陵春色任意破坏、毁掉。

(师引读“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 ……拿不动的, ……实在远不走的……”)

师:是的, 这一课, 作者正是通过反复使用这种递进关系的句式, 很好地体现了帝国主义掠夺时的贪婪与野蛮……

篇4:《圆明园的毁灭》课后反思

在设计这一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上。体现了“自读发现——选读探究——品读感悟”的教学模式.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学习第二段时,我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交流读书后的感受,在汇报的过程中,学生初步的感受到了圆明园布局的独特,景色的优美,收藏的珍贵。这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初步感知,然后,我让学生带着赞美和热爱之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更加升华了学生的感情。学生通过一遍遍的朗读,感悟到了这座万园之园昔日的辉煌,感悟到了这种独特的布局中所蕴含的古代劳动人民卓越智慧,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限赞美和热爱,也为后一部分学生对侵略者把这么美的一座园林毁灭掉而产生的满腔怒火埋下伏笔——此时,学生对圆明园昔日的景观越是发自内心的爱,后一部分就会对侵略者产生刻骨铭心的恨。

这样一座拥有众多珍宝的园林却毁灭了,我带领学生再读第一段话,进一步体会圆明园的毁灭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激发了对英法联军的仇恨之情。

在学习最后一段时,我先让学生画出最能体现侵略者罪行的詞语,然后谈感受,我对学生的理解和感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这也体现了新课标中指出的:“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无论学生怎样去谈,去理解,对侵略者的仇恨、痛恨是大家情感的共鸣。接着我又通过一段录像,加深学生对侵略者的暴行的理解,此时学生的内心对侵略者的仇恨已经达到了极点,我顺势引导学生就带着这种仇恨齐读最后一段。那一句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朗读,融进了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无限痛惜和对侵略者无比的仇恨。让听的人仿佛有一种心碎的感觉:多么令人惋惜,那无数的珍宝、瑰丽的园林。多么令人愤怒,那些可耻的强盗。

篇5:第21课 圆明园的毁灭

上午结束讲课后,脑中便不停地回放着课上的情景。认真反思这节课,我想到了许多。如:问题提出后,如果再多给学生一些表达的时间和机会,学生对课文理解得可能会更透;在学习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时,如能多请几位学生朗读,一定会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体验等。如果说这节课还有点滴优点的话,我想那要归功于沿江小学四年级二班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表现首先消除了我的疑虑与担忧,让我更加自信。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吸引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记得在引导学生想象圆明园昔日景观时,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地与同桌交流,有个学生还甚至回答:我仿佛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看到了狮子林茂密的树林。再问学生:“假如此时此刻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中,你会想些什么?”有个学生饱含感情地说:“我非常痛恨那些侵略者,他们在我们的国家肆意胡为;我也痛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他们──,我现在一定发愤学习,等到有一天──”言为心声,我想如果以后这个学生有机会到圆明园一游,一定不会忘记曾经上过的这一课,以及自己发自内心的感慨。对了,课上还有个鲜为人知的小插曲。正课完成后,有个小男孩轻声问我,课件中的图片和音乐是怎么制作并呈现的。这让我突然感受到,我们的学生对现代科技了解得还比较少,虽然多数学校开设了计算机课,但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还有待思考。

通过这节课我还体会到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环节的安排等,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把握。同时,我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教师间的合作和同伴互助。在一节优质课的背后,每一个看似平常的提问;每一笔看似不经意的板书,不知要凝聚多少老师的汗水和智慧。

其实细细想来,作为一名教师,乃至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平常的日子是最多的。如果每名教师在日常的每节课中,都能精雕细琢,那才是难能可贵的。即使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对每一节课精雕细琢,但如果我们能真正领会新课标精神,潜心钻研教材,并把每一名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们的每一节课,虽不是一道精美的大餐,却也算得上是一盘可口的居家小菜了。这些,便是我这节课所想到的,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学反思参考2)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课文所介绍的内容都已消失,无法再现,引导学生读文,感受,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就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从众心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收藏珍贵文物这三个方面来再现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在引导学生扎扎实实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这时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就为学生理解课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地了解,课件的应用及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当学生沉浸在圆明园的辉煌中时话锋及转,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却被毁灭了,是谁毁灭了它?为什么会被毁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学习文章最后一段。最后组织学生通读课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有的为圆明园的毁灭而感到惋惜,有的是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

(教学反思参考3)圆明园的毁灭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通过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去感受昔日圆明园的精美,壮观。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

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教学的成功可为“毁灭”部分的教学埋下伏笔,以爱激恨,达到使教学结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这段的教学以读为主,在读中学生感悟到了圆明园之大,之美,在读中学生也充分地体会到了自豪的情感。在读中让学生体会到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在内容的处理上,我力求做到详略得当。如第三小节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我引导反复朗读,因此,学生不仅认识到了景观之美,还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而二──五句中涉及到的具体的景物很多,如果逐处景观地讲解,不但费时较多,学生还会产生厌烦之意。在这儿的教学中,我就抓住一个问题:“圆明园中只有这些景物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课文最后部分内容教学是本课教学的最亮点,也是整个教学的高潮。在前面几个板块的铺垫和渲染的基础上,学生对圆明园的美丽已经有深刻的体验,而这样美得让人心碎的东西却被无情毁灭,学生一直被“压抑”的情感,终于有了喷发的机会。放英法联军放火焚烧圆明园的录象时,由于气氛压抑,学生感觉时间比实际时间要长。这时候,我指出这只是短短的半分钟,请他们换算三天三夜有多少个半分钟。当学生得知这场大火有足足8640个半分钟时,他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时间怎么会这样长啊!在这样长的时间里会有多少东西化为灰烬啊!此时,学生就有了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面对强盗的无耻行径,面对清政府的昏庸无能,面对美的东西瞬间遭毁,学生情动于中而发于外,其强烈的情感如黄河之水,飞泻而下。最后,让他们面对残垣断壁说一段话,学生就有了千言万语要倾吐,课堂教学达到高潮。

《圆明园的毁灭》内容相对单薄,缺少生动感性的描述,更缺乏对民族苦难的深层思考。于是,我适时地给学生补充材料,如写有关圆明园毁灭的一首小诗,数量众多的图片,词条,以课件的形式,以老师讲述的方式一一出现──所有这些材料,它们有韵律,有层次地聚集在一起,再加上师生生成性的活动,这课文就被吹进了生命的灵气──有了血肉,于是它变得灵动起来。

这节课中的难点是让学生体会到刻骨铭心的国耻。做句式练习“大火将________化为灰烬,大火将_______化为灰烬”,在学生说出大火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化为了灰烬,大火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为灰烬时,学生看到的仅仅是表面层次上的毁灭,我应该还要再深入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所饱含的深意:大火还将中华民族的尊严化为了灰烬。

这节课中我做得不够的地方是没让学生更多地与文本接触,学生读得不够多。怎样利用课堂中的40分钟,采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是我今后努力的目标。

(教学反思参考4)圆明园的毁灭

在设计《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上。体现了“自读发现──选读探究──品读感悟”的教学模式。

在学习第二段时,我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交流读书后的感受,在汇报的过程中,学生初步的感受到了圆明园布局的独特,景色的优美,收藏的珍贵。这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初步感知,然后,我让学生带着赞美和热爱之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更加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学生通过一遍遍的朗读,感悟到了这座万园之园昔日的辉煌,感悟到了这种独特的布局中所蕴含的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智慧,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限的赞美和热爱,也为后一部分学生对侵略者把这么美的一座园林毁灭掉而产生的满腔怒火埋下伏笔──此时,学生对圆明园昔日的景观越是发自内心的爱,后一部分就会对侵略者产生刻骨铭心的恨。

我认为,语文学科的感悟能力至关重要,有所感才会有所悟,有所悟才会有所发,有所感悟才会培养爱美、审美情趣,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鉴赏力,进而提高对祖国传统文化的鉴赏力,内化积累,激发创新,提高民族素质。在学习第二段时,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评价朗读,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例如: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指出:“金碧辉煌”这个词的意思是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为了突出殿堂的这个特点,读的时候应该把这个词读得重一些。“玲珑剔透”这个词,为了要突出“亭台楼阁”小巧玲珑的特点,应该读得轻一点。在读“买卖街”一句的时候,语调高一些;在读山乡村野那句的时候,语调低一些,也就是通过语调高低的变化,来表现出不同景点的特点。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感悟到了殿堂的辉煌,亭台楼阁的玲珑剔透,买卖街的热闹,山乡村野的宁静。我还在第三自然段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男女生对读,挑战对手读,朗读擂台赛等,课堂上通过朗朗的读书声,把学生带进了昔日的圆明园内,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一会儿置身于“金碧辉煌的殿堂”;一会儿置身于“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一会儿置身于宽广、寂静的“山乡村野”……在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学生们领略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然而就是这样一座拥有众多珍宝的园林却毁灭了,我带领学生再读第一段话,进一步体会圆明园的毁灭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激发了对英法联军的仇恨之情。

在学习最后一段时,我先让学生画出最能体现侵略者罪行的词语,然后谈感受,我对学生的理解和感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这也正体现了新课标中指出的:“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无论学生怎样去谈,去理解,对侵略者的仇恨、痛恨是大家情感的共鸣。接着我又通过一段录像,加深学生对侵略者的暴行的理解,此时学生的内心对侵略者的仇恨已经达到了极点,我顺势引导学生就带着这种仇恨齐读最后一段。那一句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朗读,融进了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无限的痛惜和对侵略者无比的仇恨。让听的人仿佛有一种心碎的感觉:多么令人惋惜,那无数的珍宝、瑰丽的园林。多么令人愤怒,那些可耻的强盗。

这一课的教学,使我又一次的体会到:读,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实践活动。

(教学反思参考5)圆明园的毁灭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朗读,第一课时总体上就一个“读”字,让学生反复读通读顺文章,并且能在流利地读后说出自己的一些感受。经过读这一个阶段,学生对于课文能做一个整体的感知,因此都有话可说。由于第一课时所打下的基础,到上第二课时时就方便多了。下一步就是让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感受圆明园惜日的辉煌历史。在这一部分我主要是通过在朗读的基础上加上图文结合的方法来让学生了解、感悟。当同学们对祖国的壮丽山河发出由衷的赞叹时,我顺势引出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同样的,也是运用朗读重点句子和出示图片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这一国耻,同学们通过朗读和观看录象,对于圆明园的毁灭基本能产生较大的感触,并且对于侵略军的可耻行为纷纷表示愤怒。接着,我问道:“从当时的璀璨文化,到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课文插图上的几段残垣断壁。回首历史,让我们扼腕叹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干什么呢?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点什么?”从中引导学生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他们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最后,我提出要求:让我们回到刚才同学们都感受颇深的句子上,进行对比读,再一次的见证圆明园由辉煌到毁灭的转变。整一节课在学生的朗读声中结束。

篇6:第21课 圆明园的毁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

2、过程与方法:以读激情,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学习设计:

(1)、揭题导入,奠定基础(2)、朗读感受,体味辉煌

课件出示插图:谁能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地方?(板书:圆明园)

一、课前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出示: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既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听到这么高的评价,最为中国人的我们是多么的自豪啊!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那么,圆明园里究竟有些什么,能让人们如此的赞美它呢? 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感受那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吧!

1、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圆明园的园林和建筑呢?

(根据朗读板书:有——也有——)

所以作者由衷的发出感慨“漫步园内——”多美呀!想看看吗?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出示图片)

看了这些,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

(出示: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除了这些精美而宏伟的建筑,圆明园里还有什么?

(1)、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指哪些文物?(2)、理解“上自——下至” 从先秦到清代,你知道有多少年吗?

(3)、这2500多年中,这圆明园内所拥有的文物能有多少?(出示资料:舍卫城、自康熙以来,每当皇帝、皇太后寿诞,王公大臣进奉的佛像都存放在这里,其中有纯金的,镀银的、玉雕的、铜塑的,年复一年,竟高达数十万尊)

而这只是圆明园中的一座小城,而这只是一些佛像。想想圆明园中那么多大的珍宝啊,可以用什么次来形容?

(根据回答板书)

(4)、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让你们开开眼界吧!(出示图片,最后定格在铜首上)这是圆明园那140多个景点内的一个小小的十二生肖喷水池上的3个铜首,2000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人民币啊!而这只是圆明园众多宝物中的一点点啊!你觉得这些宝物出了数量众多,还可以怎样形容?

(5)、谁能用关联词说一说?

(6)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当之无愧的说——

(出示: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指导读好这一段

第二部分:毁灭

可如今,我们却再也看不到这博物馆、这艺术馆、这瑰宝、这精华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

(出示图片)

1、谁能告诉大家英法联军当年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出示句子:他们把院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灭。)

(1)、“统统掠走”是怎么掠走?你能举个例子或打比方吗?(2)、“任意破坏、毁掉”是怎么破坏、毁掉?

仅仅是这些吗?老师这里有两段资料,是一位当年参加掠夺的士兵写下的。

(出示资料: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右耳朵去哪镶嵌珠宝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珠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满了金条和金叶,有的身缠织锦绸缎,有的帽 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链。

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外,被他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门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砸碎镜子,另一些人凶狠的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的惨不忍睹。)

2、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一说。

3、同学们,不仅如此,为了销毁罪证,他们还用火烧。大火——

4、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当年英法联军的暴行吧!

(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

此时此刻,我们还能称他们为军人吗?他们简直就是一群(强盗),一群无耻的(强盗)!面对着这群强盗面对着熊熊大火,你的心情怎样?那就读出来吧!(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5、大火烧了三天,整整4320分钟啊!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只需几分钟。想想看,这4320分钟会烧掉什么?

是啊,烈火中,没有饿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不仅没有了——还没有了:那些仿造各地名胜建筑的——,还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都没有了,那些上自——下至也—— 圆明园什么都没有了。(激动人心)圆明园彻底毁灭了。(指题目)

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安这题目直接写毁灭呢?而要写曾经的辉煌呢?

总之一句话:只有曾经拥有过的,才能体会数去的痛苦!也正因为它那么的美好,我们才说——

(出示——齐读: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历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历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圆明园课时历代皇家的园林啊!英法联军就这么轻易地闯了进去,这座世界上最美的园林,竟然在大火中化成了灰烬。难道这样的损失也是可以估量的吗?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这把火,烧毁了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把火,烧毁了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历时151年才建成的万园之园。这样的损失是可以估量的吗?

亲爱的同学们,面对这断壁残垣,你又想说些什么呢?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出自己的感受吧!(出示图片 并配乐《二泉映月》)

四、总结升华

在我们祖国逐渐强大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过去耻辱的历史,让我们永远记住历史告诉我们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五年级上册21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今天通过上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后,使我感受很深,我想通过以下几方面说说本课的教学情况:

一、重视朗读,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反复朗读,反复感悟重点的词句,做到了以读促理解,以读带讲,已读促悟,使学生的理解步步加深,情感层层深入。

二、结合教学内容适量拓展,加强学生的感悟,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如:感悟圆明园的辉煌是设计“而这只是圆明园中的一座小城,而这只是一些佛像。想想圆明园中那么多的珍宝,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让学生用积累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再体会圆明园的毁灭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的大问题“大伙连烧了三天,整整4320分钟啊!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座建筑只用几分钟。想想看,这4320分钟会烧掉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读后的滋味,就让学生带着读后的心情再读相关的段落。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圆明园的毁灭带来的损失巨大,加深对圆明园被毁灭的痛惜,从而体会对英法强盗的痛恨。

三、通过两个视频,进行鲜明的对比。一个是昔日里辉煌的圆明园,一个是英法强盗用大火焚烧圆明园,让学生知道通过这种对比的形式,能更清楚的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祖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在教学中只关注了培养学生的情感,但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知 识的能力没有更好地体现。

2、在教学中关注的情感,教师却没有很好的去引导、提升。仅仅停留在教学上和书本上。应该关注学生看完后,怎样结合自身来加强学习和提高自己。

3、教师的教学板块呈现的较好,对于每一片段的学习抓的较为扎实,但对于一个整体的回顾和呈现不是很好,教学任意穿梭,但不能离开主题。

4、教学中还要以学生的学习知识能力为主,从头到尾,要有知识能力的渗透,教给学生方法,掌握了方法才会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

今后改进的方向:

1、要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理论水平。

2、加强教学反思的能力,多反思、多进步。

3、多外出或听别人的课,不断地总结、积累经验。

4、向身边的“三类人”学习,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

篇7: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张娜

张 娜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背诵3、4自然段。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三、教学学法:

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自主合作探究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并自主感悟圆明园毁灭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制作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齐读课题。

2、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是作者却花了大量的笔墨写了什么呢?(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板书: 辉煌 毁灭)

3、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2 — 4自然段)

二、小组合作学习2-4自然段

学习提示:

1、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4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小组交流:2-4自然段中,哪些词句写出了圆明园的辉煌?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对合作优秀的学习小组进行评价加分)全班汇报:

师:刚才大家在小组内学得很认真,下面进行全班交流:课文的哪些词句写出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a.预设汇报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二自然段)(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师:哪个词写出了它的辉煌?(举世闻名)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请你读出举世闻名的气势!

师:这段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出它的辉煌?

(她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园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再说说你的体会。

师: 哪个词写出圆明园的布局上得特点?(众星拱月)众星拱月从字面上理解是什么意思?(许多星星环绕着月亮,以月亮为中心)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呢?

看图理解“众星拱月”。谁来说说?(瞧,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环绕着圆明园,以圆明园为中心,这就叫众星拱月。)

师小结:这一段作者是抓住圆明园的什么?(布局上)写出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板书:(布局)作者还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它的辉煌? b.预设汇报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

师:请继续汇报: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师:从金碧辉煌你体会到了什么?在这指什么?(殿堂光彩夺目,异常华丽)

玲珑剔透在这是指什么?(亭台楼阁小巧玲珑,精致奇妙)喜欢这句话的同学读一读,读出金碧辉煌的美,读出玲珑剔透的美。师:除了这些景物,园中还有哪些景物很美,也写出了它的辉煌?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还有许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在脑子里想象一下这些美景!

师: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这么美的园林,你们想去看看吗?课件欣赏图片,师引读。这么多美景,怎能不让人发出这样的感叹。读——漫步园内,有如

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3、假如此时你来到了圆明园中,你最想去哪儿观赏风景?说说理由。

4、同学们,圆明园中得景物真是太多了,太美了,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一起美美地读读这一段。

5、师小结: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想一想这一段作者是抓住圆明园里的什么突出了它昔日的辉煌?。板书:(景物)c.预设汇报第4自然段 课件出示4自然段

师:接着汇报,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圆明园的辉煌?请继续汇报,谈谈你的体会。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师:1.从“上自”“下至”你体会到了什么?(历史悠久,大概经历了2400多年,文物多,奇珍异宝多)

2、有哪些珍贵的文物?奇珍异宝呢?我们一起看看。课件欣赏图片

3、你还知道圆明园中有哪些奇珍异宝?课前搜集到哪些历史文物?

4、你们刚才看到的和你们自己知道的这些只是圆明园收藏的历史文物的冰山一角,昔日的圆明园里像这样的宝贝多的数不清,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读出自豪之情。5作者抓住圆明园中的什么写出了它的辉煌?。(板书:文物)

师:(激情指板书说)同学们,可是这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林园却被两个无耻的强盗给毁了,让我们一起看一段录像。

三、学习最后一段(5自然段)

1.看录像,说心情。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2.课文是怎么写的?请大家自主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课件出示)学习提示:(1)、自主学习,默读第五自然段。

(2)、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抓住重点词句,写感受。

3、谁来说说,你的读书体会?

(1)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从侵入,闯体会到英法联军很野蛮,他们就是强盗。谁能读出他们的野蛮行为?(2)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从统统 掠走 搬运:贪得无厌,贪心,任意破坏、毁掉体会他们很无耻。板书:掠走 破坏

(3)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从放火烧了三天三夜,体会到英法联军无耻无迟到了极点,想掩盖自己的罪行。板书:烧毁

4、多么令人愤恨!把刚才的感受和体会带到课文中去,一起读。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板书:化成了一片灰烬)所以作者在开头悲愤地写道:(课件出示自然段,读第一自然段)板书(不可估量的损失)

2.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这里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

3.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默读课文找出理由。教师引读这一段:

(1)是啊,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读——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2)圆明园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的毁灭是让人痛心的,读——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3)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所以我们说——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4、看板书追问: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六、拓展想象:(课件出示)

我们假设一下,回到一百多年前,如果你是当时的人,看见英法联军要烧毁园林,你会怎样做?

(1)、假如我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皇帝”,我会——。(2)、假如我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我会——。(3)、假如我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我会——。

(4)、假如我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我会——。

(5)、假如我是————,我会——————。

1、同桌讨论说说

2、指名说说。

3、教师总结: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时刻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中国人要不断努力,才能振兴中华,扬我国威。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课件出示)

五、板书设计:

布局景物文物

篇8:《圆明园的毁灭》无生课

(利州洁无语)

大家好!今天,我讲的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圆明园的毁灭》的第二课时。(板书课题)

一、谈话引入。

1、孩子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请大

家齐读两遍课题。

2、圆明园,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毁灭,一个多么残忍的词语,却用在了它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请大家迅速默读一

遍课文,并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你读后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感情基调。

1、刚才,老师发现许多孩子读的很认真,现在谁用一个词

语来概括一下你读后的感受?

是的,气愤、可惜、沉痛、愤怒、痛惜。老师跟你们的感受

一样。那么,你认为课文中的哪句话,最适合用这种“痛惜”的语调来读。

刚才孩子读得真棒,我们一块来读一下:(多媒体出示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

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

成了一片灰烬。

师:像这种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内容上互相关照、互相呼应的形式,叫什么写作手法?对,是首尾呼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是的,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情感增强。

师:正因为它是瑰宝、是精华,毁灭了才令人感到痛惜。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呢?是的,既说明了损失之大,同时也说明了它未毁灭之前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板书:瑰宝、精华、不可估量)

三.了解圆明园的的布局。

我们来看看这座美丽的价值不可估量的园林到底座落在什么地方,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找到写园林布局的段落读一读,并结合你收集的资料,谈谈这座园林的布局、规模,以及感受。

同学们真能干,迅速找到了第2自然段。

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发现许多同学学会了怎样查阅资料、收集资料,真棒!

我们整理一下大家的发言:

(1)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占地5200余亩,建筑面积超过故宫。

(2)它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3)人们习惯上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的总称,(多媒体图片)“众星拱月”说明了圆明园的布局特点。(多媒体出示图片,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众星拱月”的含义。)

(4)圆明园的规模布局给人的感觉:规模宏大、风格独特。

四.欣赏圆明园的建筑风格,领略其奇异景观,感受其艺术价值。

过渡:当然,圆明园不仅是规模宏大,它的建筑风格更是不同一般。

1、请大家默读一遍描写圆明园建筑风格的段落。并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你读后的感受。

孩子们真能干,都读的是第3自然段。回答得真好,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是的,(多媒体)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2、多么美的景致,不仅有中外的风景名胜,还有幻想的境界!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出示填空题,学生填一填。)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3、多么难以想象的画面,我们来看一看老师和同学们课前收集的圆明园景观复原图。(多媒体出示)

4、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同学们回答问题真积极,老师从你们的回答中听出的除了赞美还是赞美,是呀,多么漂亮的园林、多么聪明的古代劳动人民。

五.了解圆明园的收藏。

过渡:当然,圆明园不仅建筑美,还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我们抽一位同学读一读第4自然段。

现在,谁来说一说圆明园的收藏是怎样的。

是的,它有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自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多媒体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收藏)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六.重温历史,了解圆明园的毁灭过程。

师:欣赏了圆明园的宏伟壮观,我们不禁为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惊叹,走进圆明园就像走进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然而,当我们今天再次走进圆明园,我们只能看到残垣断壁。(出示圆明园毁后图片)

1、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用笔在课文中勾画出描写侵略者实施暴行的句子并认真读一读。

我们来看一看大家勾的句子:(多媒体出示句子)

2、从这些划线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

是的,多么无耻的英法联军…

师:这些无耻的强盗他们统统掠走了:

(文字图片: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这些珍贵的收藏。师:这些无耻的强盗他们任意破坏、毁掉:

(文字图片:

1、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2、园中许多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景物,很多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

3、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这些精美的建筑。

师:这些无耻的强盗他们烧毁了:

(文字图片:

1、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的圆明三园。

2、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的许多小园。

3、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4.小结: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内化为了一片灰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证。

七、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它昔日的辉煌呢?

大家真聪明,是的,越是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就越衬托出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中国曾经饱受屈辱的苦难。

八、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1、当时,清政府为什么不能保护圆明园呢?你能根据收集的资料来回答吗?

同学们真是搜集资料的小能手。

是的,当时的清政府软弱、无能。圆明园是供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时,咸丰帝无奈地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他们的懦弱使中华民族受尽屈辱。

2.如果你是当时的皇帝或是士兵、老百姓,你会怎么做? 孩子们回答得真棒,老师听出了你们的爱国之心。

可是,历史不可停止步伐,也不可逆转,但我们不可忘记历史,不可忘记那屈辱,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图片)我的课讲完了,谢谢各位评委!

板书:

篇9:《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教案

谭文琴

教学目标

1、研读文本,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想象并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3、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历史,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这是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这是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这座园林的名字就是——圆明园。然而这座圆满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却被无情地毁灭了!

2、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昔日究竟是怎样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走进圆明园,了解圆明园的昨天与今天。

二、研读文本

(一)感知昔日圆明园(2-4段)

1、自由读课文,小组交流:我知道了昔日的圆明园是怎样的?

昔日的圆明园(昔日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昔日的圆明园建筑宏伟。

昔日的圆明园有许多奇珍异宝。

圆明园中有……有……有……)

(重点分析第三段)

2、仔细阅读第三段,找一找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几个

“有”?

(学生读课文)

说一说圆明园中有怎样的7个“有”。

(生齐读课文中的7个有)

2、圆明园中到底有几个有呢?仅仅只有7个吗?

有无数个。

圆明园的美是这短短文字无法例举出来的。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图片,感受一下这醉人的圆明园之美。

(播放图片PPT)

在文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中。”

(漫游、饱览、流连忘返,这醉人的圆明园!)

3、圆明园除了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这些宏伟建筑之外,还有别的吗?

(珍贵文物)

4、深入领悟圆明园的历史文物

理解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学生带着自豪与惊叹的口气朗读第四自然段。

这就是人间天堂的圆明园,这就是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这就是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的圆明园。然而,这都成了我们的梦!我们再也看不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为了一片灰烬。

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怎么被一点一点毁灭的呢?

齐读第五段。

(二)研读“毁灭”

1、是谁犯下了这滔天罪行?

2、“侵略者”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指名读

“他们把园内凡是....统统.....;拿不走的.....;实在运不走的.......,就.....。”

3、听到这里,你有何感想?(愤慨、痛苦、痛惜.......)

4、请大家带着你对这些残暴的侵略者的愤恨读一读最后一个段落的最后两句。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这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同学们,是什么被化为了灰烬呢?

(是建筑艺术的精华,文化艺术的瑰宝)

还有什么被化为了灰烬?

(中国人民的最高智慧,中华民族的尊严........。)

(三)体味“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同学们,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呢?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当年这些强盗野蛮抢夺、肆意破坏的情景。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片断

这把火烧毁了什么?请你把它写在纸上的任何一个空白地方,把它写到你的心上。

(学生写自己的感受,理解)

生:这把火烧毁了中国人心中的天堂啊。

生:这把火烧毁了中国最珍贵的文物、珍品。

就是这样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伟、最珍贵的皇家园林,却在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化为灰烬。所以作者要说: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面对这把罪恶之火,面对如今只剩下的残垣断壁,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语形容你此时的心情?

生:悲痛、痛惜、痛恨

同学们,在历史的学习中你们会找到更多的答案,我想告诉你们的是,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除了痛恨甚至仇恨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还应该反观自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三、教师总结:

师激情朗诵诗: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 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时刻铭记

篇10:《圆明园的毁灭》微课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文中的重点词句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以及对侵略者的恨,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并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一、视频欣赏,导入新课

二、品读课文,感受辉煌

(一)巧妙的布局

1、课件出示圆明三园图,问:谁查过资料?圆明园有多大?

2、算一算:我们学校约有60亩,那圆明园相当于多少间学校?

3、圆明园很大,园中有园,文中是怎样描写的?(指名学生读)

4、课件显示“众星拱月”,体会圆明园巧妙的布局:月亮代表„„,周围的星星呢?这就是„„(生“众星拱月”)文中的哪个词是“拱”的意思?

5、师:正因为圆明园的占地面积大,所以它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6、小结:让我们再读一次第2段,感受它独特的布局。

(二)宏伟的建筑

1、过渡:这大园套小园、众星拱月的园中之园,到底有哪些宏

伟的建筑呢?(板书:有)请大家默读第3自然段,看看作者一共用了几个“有”?圈出来。(生读,圈。)

2、检查默读情况,圈了7个“有”。

3、指名学生读前面4个“有”。

4、问:圆明园的建筑风格一样吗?殿堂是怎样的?亭台楼阁呢? 圆明园真的有“买卖街”和山乡村野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指导学生把不同风格的美读出来(个别读,评议;范读;女生读,男生读。)

6、问:圆明园中还有哪些景观,谁接着读剩下的“有”?(指名学生读)

7、师生配乐读这些美丽的景观。

8、思考:园中就仅仅有这7个“有”吗?你怎么知道的?

9、老师展示从网上找到的景点,你还找了哪些景点?用上“有„„也有„„”来说一说。(指名学生说)

10、师述:同学们,面对这梦幻般的圆明园,我陶醉了,我仿佛来到美丽的“方壶胜境”,看到金碧辉煌的殿堂,听到了鸟儿的欢叫,闻到了阵阵的荷香。此时此刻,你仿佛来到了哪个景点,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现在请大家发挥你丰富的想象,练习说话。

11、指名学生说,老师适时点评。

12、小结:圆明园的建筑是如此宏伟,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

(三)珍贵的文物

1、过渡: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许多(奇珍异宝),我

们一起去看看。(课件显示珍宝)

2、问:只有这么多吗?课文是怎么写的?你来读。同学们知道这句话叫什么句吗?有什么作用?

3、再追问:从先秦到大清朝,有多少年?猜猜(2300),在这2300多年里,会有多少奇珍异宝?(不计其数、不可估量)正因为圆明园有那么多的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又是„„(齐读句子)

4、师述: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你为谁而感到自豪?(劳动人民)那我们自豪地读读这一段,起。

三、练笔抒情,升华情感

1、同学们,今天我们领略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它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然而,课文的结尾写道(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2、师边擦黑板边读:宏伟建筑,没有了;奇珍异宝,也没有了。圆明园中,还没有了什么?谁来说说?(指名说、背2、4段)。

3、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想说些什么?下面拿出纸笔,把你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吧。

4、在音乐中,学生写作,师巡视指导。5.指名学生读话,师生点评。

篇11: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范文模版)

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授课教师:董文燕 时间:2013、11、10

班级:五(1)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过程:

一、导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三个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灰烬。

师:为什么人们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呢?咱们来寻找答案。

自学指导

(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

1、“众星拱月”中的“月”指什么?“星”指什么?

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4分钟后比谁回答得精彩!自学指导

(二):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把最让你气愤的地方用“——”画出来并读一读,3分钟后交流。

二、学、议

生自学(如果有困难组织小组讨论)

三、展、评

(一)展

1、检测,学生展示自学后的答案

2、师点拨 预测问题:

(1)、交流第2自然段,感受圆明园布局独特。A、欣赏圆明三园俯瞰图。B、理解“众星拱月”

“月”指圆明三园,“星”指周围那些小园。(2)、学习第三自然段。A、有感情朗读,欣赏图片。B、出示填空题:

圆明园中,有(),也有();有象征着(),也有象征着()。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 的。如杭州西湖的()、(),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园中不仅有(),还有()。C、选择你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一副景象?(3)、学习第四自然段。A、播放视频。

B、从“上至——下至”体会到什么?(4)、学习第5自然段。

A、播放视频。出示句子,找同学有感情朗读。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B、出示句子,找同学有感情朗读。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从加横线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英法联军的贪婪和无耻,残暴与野蛮。我们应该读出对英法联军的仇恨之情。

C、假如你此时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最想说些什

么?

(5)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文中连用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

四、检

这篇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

(这样写可谓匠心独运,课文大量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可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豪的圆明园却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更能激发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师总结:

篇12:《圆明园的毁灭》说课设计稿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理解能力,在初读课文后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但对爱与恨交织的情感把握上又不是很准,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

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课堂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这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说:“要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丰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中,透过字里行间充分挖掘“爱恨变换”的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带着他们在爱的情感中走进圆明园,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圆明园。

篇13:圆明园的毁灭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的开篇之作。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和它所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二是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激起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体验到了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目标

依据对《新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抓住重点词句透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并学会这种阅读方法。巩固我们在第二单元中所学的“从内容中中体会思想”的读书方法,

2、能力目标:以读促悟,以悟促诵,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读出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之情。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3、情感目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4、德育目标:教学中渗透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因此,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我们知道,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为此,我将本课的重点设为: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感悟、想象,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体会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通过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既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又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突破口,采用多种策略,充分挖掘渲染语言文字感染力,拨动学生情弦。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让学生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二、教学手段

1、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

2、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直观感受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

3、利用多媒体课件,今昔圆明园的对比,让学生领悟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教法、学法

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本课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方法教学。根据本课的目标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提问,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健康的情感。《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而本文中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只有通过学生的反复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故又采用想象法,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词句,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感性材料基础上,启发学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利用多媒体教学,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同时融入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开课,就出示几幅圆明园毁灭后的废墟图,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情感作一个铺垫。

(二)、质疑问难,自主学习。苏赫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在引入新课之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分组学习,进行多形式读,整体感知,选择2、3、4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再让学生交流体会:看看从自己喜欢的那一段里体会到了什么?这既体现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又让学生直接接触课文中的语言材料,通过读、思、勾、画等多种方式,抓住重点,整体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这既培养了学生快速捕捉语言文字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形成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知识、主动质疑的习惯。

(三)、品读体会,想象画面。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在学生形象地理解了文字难词之后,再让他们回到课文中,理解体会圆明园风格各异的景观。为了突出这些景观各自的特点,课件出示风格各异的建筑图片,配上教师极富感染力的解说,让学生练习朗读,想象画面,使他们在读中学习表达,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想象能力。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皇家园林”的辉煌。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景观通过想象具体表达出来,并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景观。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充分认识和理解昔日圆明园的布局和景观之后,师再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去研读、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让学生通过默读画出关键词“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来说明圆明园的文物多,课件出示画面,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从而激起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就在学生激情高涨的时刻,师话锋一转,引入课文第五自然段,让学生通过“掠、毁、烧”等词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就是这样的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在侵略者肆意的掠夺、毁坏、烧毁之下,变成了一片残垣断壁,通过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断,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圆明园是如何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从而激发起他们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对清政府无能的无限憎恨之情。此时此刻回到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深切领会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可以想象此刻的课堂,学生的情绪会是多么高涨,在这样的氛围中,师进行激情升华,激励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五、板书设计

上一篇: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作文辅导:论说文下一篇:周会会议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