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家访心得

2024-08-04

暑期家访心得(共15篇)

篇1:暑期家访心得

暑期家访心得

胜利八中李金标

家访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够实现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沟通,增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理解,达成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共同合作。家访的成败,关系到教育对象能否健康地成长,关系到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地实现。为此,在今年暑假,我校又一次开展了教师家访的活动。我与其他两位老师对十个学生进行了家访。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许多家长递烟倒茶,还准备了瓜子、水果、热情款待家访的老师。在与家长面对面的交谈中,我们详细地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品德为人,以及家庭结构、学习环境,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希望,同时,本着“礼”和“真”的指导思想,有礼节、有分寸地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肯定学生的优点,甚至是家长也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诚恳地指出其缺点,在融洽的气氛中圆满地完成了家访任务。对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耐心地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让家长知道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提醒家长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学生的情感与品德。

通过家访,我们不仅了解了平时不了解的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情感沟通,达成了共识,更大范围地取得了社会对教师工作的尊重与认同,也使得我们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神圣与责任,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通过家访,不仅弘扬了师德正气,还树立了莫中教师的良好形象。通过家访,几个被访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虽然,家访很辛苦,但是看到被访学生的学习态度的改变,心里由衷的感到高兴。

实施家访工程,确实是一件有利于学生、有利于教师、有利于学校、有利于社会的大好事。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家访应该成为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教育因家访而精彩!

篇2:暑期家访心得

一、家长应提高自身素质,作孩子的榜样。

有人说:家庭教育中“不教而教”。这一说法不够准确,但却有一定道理,即,家庭教育主要不是靠言教,而是靠身教。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便是潜移默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觉地在影响着孩子。特别是儿童,他们的思维具有形象化的特点,模仿性极强,模仿是他们学习做人的主要途径,而在家庭中,家长就成为他们模仿的主要目标。家长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在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诚实的家长才能培养出诚实的孩子;出口就说脏话的家长,不可能培养出文明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家长培养不出大公无私的孩子。 通过家访活动,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家长,他们本身文化程度不高,从事的也大多是体力劳动,通过交流感觉得出家长在为人处世方面有自己的原则,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

二、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看到孩子的“另一半”。

家访过程中,一位学生家长与我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时,他不断诉说孩子的种种缺点:学习不认真,没有耐心,太粗心,做题很马虎,成绩总是上不去,不肯听父母的话??总之,在他的眼里,孩子一无是处。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就像一杯没有倒满的水,我们不能总看到“一半是空的”,重要的是要看到已有一半的水,不能因为孩子一两次考试成绩上不去就全盘否定孩子。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掌声受到表扬,尤其是孩子,其实我们每位家长也有这样体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欲望,家庭教育就应该让孩子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事实上,我们要对有缺点的孩子多一些宽容与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孩子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你一定会发现“那只杯子里的水越来越多”。

当然,仅仅停留于看到孩子的“另一半”是不够的,那样做不但不能促使孩子进步,反而会滋生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尽管表扬和鼓励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都奏效的“灵丹妙药”,在看到孩子的“另一半”的基础上适时、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才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添加剂”。也只有真正看到孩子的另一半,才能从把孩子教育好的角度去真正地爱孩子。

三、给孩子一点纪律约束。

家有家法,校有校规,班级也有班级的纪律。这些规定和纪律,是同学们提高成绩的保证,学生们只有好好地遵守这些纪律,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才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水平。加强纪律观念,做到文明守纪,就显得格外必要。要教育学生明白,一个懂得规矩,并且自觉遵守规矩的人,才能够时刻按照规矩办事,才能够使自己进步。风筝要想飞得高,必须由底下的线牵引着,假如没有了这根束缚它的线,风筝只能掉在地上。人也是这样,不要幻想什么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带来的是绝对的放纵,是绝对没有什么好结果的。我们通过家访看到了许多家庭都没有一点纪律约束,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家长们都束手无策,只能一个劲地向老师求助:“这孩子在家一点也不听话,我们全家人没人治得了他呀!要麻烦你们老师多多费心了??”我们也向家长传达了家庭纪律的重要性,只有从小给孩子一定的纪律约束,才能促使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一味地溺爱孩子,放纵孩子,到头来只会害了孩子。

四、把你的时间留一点给孩子

前埔小学的本地生源不多,大部分家长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平时忙于生计,也鲜少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在校表现、作业、心理等情况,因此当老师们来到他们家中的时候,他们显得兴奋、激动甚至有些局促不安了,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们对孩子的爱,只是“忙”不能成为忽视孩子成长的借口。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但是每天要花一定的时间坐下来,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和孩子交流思想,沟通情感。每天花一定时间和孩子玩耍。不一定要在空闲时,母亲在做家务时也可以和孩子玩“猜谜语”等游戏,这样既不影响做家务,又让孩子在快乐中积累了词汇,岂不一举两得?和孩子一起看书、看电视。陪孩子看一些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和电视节目,并相互交流观后感,培养孩子的鉴赏能力。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有其生长期,如果父母因为“忙”,而错过了孩子成长的点滴,错过了花的绽放,岂不可惜?

五、针对孩子的情况,及时和老师联系,及时沟通。

我觉得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首先要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家长和老师们携起手来,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做到真正有效果。希望家长们多和我们联系,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孩子形成一种前进的动力。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像一棵小树长成大树,这期间难免会长出一些多余的树杈,我们就要及时把这些树杈修剪掉,使他们长成参天大树。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做大理石,把教师和家长比作责任重大的雕塑家。为此,走进家庭、了解家庭、多个角度了解学生,与家长形成合力教育学生,对达到最佳教育效果显得尤为重要。期末的家访活动让我感想颇深,受益非浅。在这里,谈点浅显的看法。

沟通从心灵开始。心灵的距离有时等同于脚下的距离,家访就是教师与家庭的零距离接触。在学生家里坐一坐,聊一聊,一句嘘寒问暖的话语,一个流露关切的眼神,胜过许多天苦口婆心的劝说、教育。家访使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主体的对话和交流,汇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进学生的心田,必然会激起学生心灵的浪花。

篇3:暑期培训心得

一、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通过学习,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位英语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英语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在英语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把英语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因此,在英语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课堂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理念。具体感悟有下面几条:

1.听了肖老师的讲座,我明确了教学重点在于备课与讲课的技巧。上课前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在学生自主观察、实践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

2.听了庄力老师幽默的讲座,我认为,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精神上的安慰与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更加高涨。

3.张真老师的讲座使我懂得了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律、自学能力,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4.杨萌老师的讲座使我一下子感到自己有了演讲的能力,有了自信,懂得了上课讲话的技巧;孙二军老师的讲座使我明白了说服学生的有效方法;张广友老师的讲座加深了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同军咸老师解开了我对教学能手的迷茫。

二、对英语课堂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1.课堂教学强调从问题入手

英语课强调从任务入手,放眼看周围世界。我通过认真学习《西外培训资料汇编》《对构建教学模式的思考》等文章之后,明确了英语课最终的落脚点是知识,但还要能解决将来在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最终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来达到交流的目的,以此为最终目标。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1)养成单词发音准确的习惯

听了杨萌老师的语音课,我才知道自己许多英语发音还是错的。通过学习知道了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的发音规律,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音节的划分及连读与爆破。促使学生养成按发音规律记忆单词的习惯。

(2)养成上课积极参与、大胆提问的习惯

进入中学后,有的学生因害羞发言逐渐减少,这时教师应告诉学生学好外语就要脸皮厚一点,不怕出错,积极参与。

(3)养成课前预习、课堂记笔记、课后整理的习惯

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找出问题;课内认真听课和做笔记,积极思考;课后整理笔记,及时复习。

(4)养成每天自觉听、读、背、说英语的习惯

要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必须强化听、读、说的习惯。每天至少半小时读背英语,班级每星期确立一天为英语日,使学生养成自觉说英语的习惯。

通过培训,我明确了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因此,教师教学行为将产生巨大的转变,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要超越书本,发表独立见解,教师要大胆创新,使教学成为充满创意和激情的过程。

2.观摩、讨论

教师在课堂上课时,在教学总体目标上应注意兴趣;在课程实施上注重创造学习环境和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注重参与实践和创新发展;在语言教学的目标上,注重培养语感和交际能力;在教学评价上,注重运用激励机制和多元评价。

本次骨干教师培训在学校和教科所领导及其参训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活动丰富多彩,培训内容充实,效果较好。培训期间,我们分别听取了许多位优秀教师的示范课。他们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都是用现代教育的思想,站在培养学生素养的高度来认真分析教材,从确定教学目标入手,重点研讨如何使用材料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难点放在选择适应探索活动的教学方法上。整个活动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研究、学会了讨论,特别是研讨气氛异常活跃,好多好的点子在思维的碰撞过程中应运而生,无论是上课的老师还是听课的老师都在不同程度上有了提高。听课秩序非常良好,与我最初想象的差乱截然不同,真是一次有效的培训,更是教育教学上的一次盛会。因此,这次培训活动对我们今后的英语教学大有帮助,影响非常深远!希望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机会参与其中,深造自己。今后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

篇4:暑期家访的心得体会

今天的家访,固然孩子们学习情况不一样,家庭背景也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家长对我们的到来非常的欢迎,从这些家长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孩子学习的专心。

在家访的过程当中,我深切地感遭到了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希看,也感遭到了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这次家访我具体地了解学生的性情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态、学习环境、在家表现,并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希看。

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增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消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迷惑和不解;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篇5:暑期教师家访后心得体会

暑假里,我与同级几位教师,走村下户,对学生进行家访。一是了解学生在假期内的学习情况、学习效果。二是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家庭背景,以便更全面的了解学生,使工作更有针对性。三是与家长进行密切沟通,相互配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与精神面貌,掌握学生在家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四是了解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家访中,不少家长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为我们今后的学校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学生在假期中自发地组织学习兴趣小组,采取自学和共同讨论相结合的办法,做到放假但不放松学习;有的家长反映,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少的疑难问题,急切需要老师能帮助解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组织相关教师,随时走进学生家中,认真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教给他们合适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在解答疑难的同时,还适当调度学生的学习进度。

在家访中,我们还了解到,有些学生在假期中自发组织起来,到一些小企业,进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了解他们的时间情况和时间效果,我们利用家访时间,随时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联系,给他们以必要的指导,使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少走弯路,真正有实效、有收获,开阔他们的视野。他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篇6:XX年9月暑期教师家访心得体会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三者共处,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有利于意见的交换,有助于达成共识,更容易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家访,教师可了解到学生的在家表现,日常行为,家庭教育,学习环境,学习习惯等等;教师能更好地提醒家长;家长也能了解到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常规,这样家长能更有效地配合学校做好工作。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几乎所有家长都能接受老师的建议,并表示愿和老师一起搞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下面就谈谈本人的几点心得体会。

通过家访,教师可了解到学生的在家表现,日常行为,家庭教育,学习环境,学习习惯等等;教师能更好地提醒家长;家长也能了解到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常规,这样家长能更有效地配合学校做好工作。

学生xx的家长对我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我给他们简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汇报了我们学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们班级是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面对面促膝畅谈,家长对我们教育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与鼓励,我对班级容量也很大,有的活动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请家长谅解,对于我们学校的发展、班级建设有什么建议的可以尽管提出来。” xx的家长说:“万万没有想到老师对学生是如此牵挂和关心,我们的孩子放在你们学校班级,就是放心,你们这是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我们家长一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很多家长对老师的到来,接待的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学生本人感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学生朱攀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

这次家访,使家长和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教师。学生康菊见到我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她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最后,他们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出大门口,并希望老师经常到家。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说的多,做的少。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篇7:暑期家访心得

在会议上我们还有幸听到县高级中学张修前老师的讲座“构建有效生物课堂的几种策略”。张老师是我们生物学科的带头人,他有很多文章在生物学权威杂志上都发表过,张老师不仅谈吐优雅,形象平易近人,而且还做了很漂亮的多媒体课件。他做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动画相当优美,气体的进出、血液的流动及颜色的变化看的都非常清楚。根本不用老师多讲学生就一目了然。在讲座中张老师结合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把他从教以来积累的经验进行整合,使得整个讲座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首先是对教育理念的转变

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应试教育转入到素质教育。张老师列举了一个非常恰当的例子,他说:很多人喜欢看时装表演,看模特在T型台上尽情展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时装是不能穿出去走在大街上的,但仍然有很多人尤其是女性(笑声)喜欢看,这是为什么呢?他说时装表演其实是在宣传一种服装流行的理念,服装流行的趋势,服装的颜色、质地朝某个方向发展的理念,虽然整体的时装不能穿出去,但看过的人们在购买实用服装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时装中的某个因素考虑进去。也就是说时装表演传达的是服装消费的理念。所以教师只要在心理把教育的理念转变了,那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就能从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

其次是教学媒体的选择

张老师非常实际地说,教学媒体的选择要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区、学校进行选择,不要看到有的老师在上公开课或示范课时用的课件非常漂亮,就“拿来主义”,非要套用在农村中学,这样就脱离实际,农村的学生只能看、欣赏,根本不能动手操作,违背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原则。教学媒体有多种,不能只盯上多媒体,其实还有如实物、挂图、模型、黑板画等等,每一种媒体都有它自己的优点,不能相互代替。要根据教材、教学环境加以选择。

再者是对教材的处理

他强调教材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的是一种教学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是“用教材”,而不是“学教材”。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能够进行灵活处理尤为重要。可以将原有的知识结构顺序调换,也可以增加必要的内容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总之是一切要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

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感觉真的是受益匪浅,也非常感谢县教研室给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搭建了这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使我们在假期中充电。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知识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篇8:初中暑期家访日记

刘世龙一、二年级时都在我们这个班上学。三年级时,他跟随他的妈妈一齐去美国,在美国理解了一年的“西式教育”,去年上学期又回到了我们班。小家伙聪明、阳光、活泼,偶尔有些调皮,小恶作剧,但十分讨人喜欢。班上有同学给了起了善意的绰号“美国佬”。

去他家的时候,他的外公、外婆也都在家里。看到老师来家访,小家伙高兴得不得了,乐得嘴巴都合不拢了。我们肯定了他的成绩,也对他上课有些管不住自我提出了要求。整个过程中,刘世龙一向与我们在一齐交流。

我问他,对老师的家访是否高兴,他说十分十分高兴;我再问他,是否想老师再来家访,他的头点得像泼郎鼓。我说,准备拿出什么让老师再来家访呢?他说,期末考试时,语文88分上,数学95分上,行不?我拍着胸脯打应:成!当然成!

大手和小手拉起来,“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盖印!呵呵,程序搞定!

篇9:暑期家访随笔

8月22日到24日我们家访了6位孩子的家庭。主要了解孩子们在暑假期间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其中包晓萱、王怡、强翰文3位学生回老家,没有参加任何兴趣班,作业质量一般,因为都是老人在家带孩子,不会辅导。梅家诚、潘孟儒、孔雨秋3孩子是一直跟着父母亲的。梅家诚、孔雨秋俩作业完成得较好,家长每天都帮着辅导,但潘孟儒作业几乎都是空白的,原来家长忙于做生意,根本顾不了孩子。

从家访中了解到,这六个家庭,除了梅家诚家长文化程度较高,其他几乎不超过初中文化,所以让家长回家辅导孩子很困难,他们也很无奈,力不从心。他们最大的心愿是孩子能在校时间长一点,放学后最好学校也像社会上一样有辅导班,有自己的老师辅导孩子是最放心的了。

这也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深思的现实问题,面对那些特殊群体的孩子,老师也只能望洋兴叹。

篇10:暑期家访手记

—-真诚沟通,建起家校桥梁

根据市教育局“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方案及相关要求,进一步深化师德建设,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师生形象。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与联系,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我利用暑期登门走访和微信交流等形式对班上20位学生进行了家访。

在这次的家访”的活动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吴熙晨同学的家长。来到他家,嘘寒了几句以后,就坐下交谈起来。

吴熙晨父亲说:“孩子在家有时太贪玩,不听话,总是不做作业。每天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游戏,我和他妈妈平时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都是他外婆带他,外婆也管不住他。你们老师要多帮我管管,老师说一句顶我们家长十句。”

我接过话茬:“孩子贪玩是天性,关键在于怎样引导。我看他在学校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善良、热情,关心同学,热爱劳动,集体荣誉感很强,学习虽然一般但课堂作业每天都能按时完成。”

孩子的父亲说,孩子虽然贪玩、好动,但还是挺懂事的,每天能帮外婆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就是不愿做课外作业,经常要人催,有时还犟嘴,真让人心烦。希望老师多教育,帮助他改正缺点。接着我就和他交流以下几个观点: 1.父母平时要多亲近孩子,尽量抽时间和孩子共享一段美好的时光。平时可通过电话等方式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里想法,及时疏导帮助,把孩子的错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2.孩子不愿做作业可能是基础不够扎实,独立做作业对他来讲比较困难;喜欢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是因为孩子感觉到孤独,精神上较为空虚。游戏的吸引力太大,孩子玩上瘾就不能自拔。可是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电脑的使用基本普及到每一个家庭。不让孩子玩电脑不是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老师和家庭教育的引导,再说现在网络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孩子需要上网搜集资料。关键是需要我们去引导和加以限制,把孩子的兴趣引导到网络上看书。孩子上网的时间和浏览的网站要在家长或老师的监控之下,不要让孩子无人管理漫无目的地上网浏览。我认为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遏制玩网络游戏。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既要培养孩子健康的身体,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精神世界。在谈话中家长很赞同我的说法,表示大力配合教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对张心怡同学的家访,张心怡同学成绩一直不理想,总是落在班级的最后面,对她的家访是我最牵挂的一件事。一放暑假,我便来到她的家,她妈妈热情接待了我。据她妈妈介绍,她爸爸在外面做工地,很少回来,张心怡还有一个弟弟,在上幼儿园。平时就是妈妈管姐弟俩的生活和学习,为了补贴家用,妈妈还做起了微商。说起张心怡,妈妈一脸的无奈,说这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家里的主坟没埋好,怎么教成绩都上不去,不如他弟弟聪明。通过一番交谈,我了解到她们一家有着很重的重男轻女思想,自从有了弟弟之后,张心怡同学总是受到批评,孩子的自信心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批评中消失殆尽。对学习也渐渐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怎么努力成绩也上不去,干脆破罐子破摔。我认为要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要从家长入手,于是我和张心怡妈妈进行了耐心细致的交谈,告诉孩子在学校的良好表现,引导她多鼓励孩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多关心孩子的所思所想,不要以成绩这个单一的目标来评价孩子,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她成绩差的原因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只有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她的成绩才会逐渐提高。孩子的妈妈若有所悟,说自己确实对孩子关心太少,批评过多了,以后会改变自己的做法。说到这里,正好有客户打电话来要求送货。张心怡妈妈向我表示歉意后,赶紧带着张心怡给客户送货。看着孩子小小的身影提着大包小包跟在妈妈身后,我的眼睛湿润了。

我觉得在家访中,教师与家长接触往往离不开评价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我认为多交流一些教育方法,多谈一些孩子的成绩,切忌一味地指责学生。谈到指责学生不禁想起以前家访时遇到的一位经常因不写作业而逃学的学生,家访时首先听到的是家长指责孩子的话“这个孩子死没有出息,我对他失去了信心。”特别是对顽皮的孩子家访时,家长总是首先指责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教育失去信心。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首先是找出孩子的优点,哪怕一点点,目的是唤起家长来配合老师教育自己孩子的信心。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其实每个家长都有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庄稼别人家的好,孩子自己的好”。在他们的心里,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通过这次家访,我觉得在家长面前评价学生,不管是优等生,还是顽皮的学生,都可以先让家长谈谈孩子在校外的表现,而后教师再谈学生在校内的表现,肯定主流,肯定孩子的进步,肯定成绩,实时地指出孩子的缺点。这样彼此之间容易达到心理平衡。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力避与家长的交谈中由于学生所犯的错误,而产生教师和家长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学生的心理障碍”,导致家访时关系搞僵。所以我们教师在家访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使家长听后觉得是肺腑之言,感到老师家访的目的和任务是在共同教育孩子,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师家访的目的。

篇11:对“家访不家访无妨”的反思

一、 “跷跷板效应”冷落了“中间生”

教师通常习惯于重视抓“两头”,一是少数成绩优秀的所谓“尖子生”,二是少数思想和行为偏差的“问题生”。对前者家访教师往往是出于偏爱,对后者家访一般是因其违规违纪。而对于成绩处于中间段的学生,教师花的心思相对较少,认为他们“表现较好”,“平安无事”,用不着老师操心,也就忽视了对他们的教育关注。对中间生的家访俨然成了学生和家长的“奢望”,很多情况下,除非学校召开家长会等其他重要活动,家长恐怕鲜有时间和机会跟老师谋面。这种现象如果长此以往,即便是其中也有例外,“顺路捎带”抑或是“例行公事”,家长对家访表现出的无所谓态度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 “无事不登三宝殿”成为“思维定势”

家访几乎成了教师上门告状的代名词,“后进生”家长对此感触颇深,“无事不登三宝殿”成为他们的“思维定势”。为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教师经常性地上门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然而,事实上我们的家访常常是在学生事发后,尤其是那些上了班级管理“黑名单”的学生,班主任有“事”即登“三宝殿”。每每此时,教师往往情绪激动,悉数学生的种种不是,埋怨学生不长记性,屡教不改。这让家长或多或少地感觉到老师是前来“兴师问罪”的,且有“推卸责任”之嫌。不仅面子上尴尬,而且对学生的自尊心也是一个严重的伤害。尽管教师登门家访的次数不少,可是他们做不到“花样翻新”,每次都是“报忧不报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根本起不到剖析学生错误成因,促其改正转化的真正功效。如此家访,家长看不到教师是在真正地关心学生,久而久之,家长便对教师的这般家访失去了信心,变得不屑一顾。

三、 重“量”轻“质”,如同“作秀”

不少学校在班主任的量化考核中,都对家访的“量”作出了明确要求,也就是达到多少人次计多少分,而对于家访的“质”却缺少具体评价。这种重“量”轻“质”的做法,使得班主任老师不得不疲于应付,在家访的“量”上下工夫,为完成任务而走形式。家校间来去匆匆,三言两语填写下家访记录,便大功告成,而这些所谓的家访材料也迎合了学校检查。试想,此等家访有何意义可言?如同“作秀”般的家访沿袭下去,何谈家校沟通?

篇12:暑期家访手记

程方华

我一直觉得家访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家访是沟通学校与家长,提高教育效率的最有效的手段。

从家访的情况看,学生假期时间的利用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一是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认为作业完成就可以的同学占大多数,有的同学甚至作业都不能如数完成;二是学生不会利用时间,大把大把的时间消耗在无谓的游戏玩乐上;三是缺少目标驱动,对两年后的高考茫然者多;四是家庭缺少有效管理,听任孩子自由行动,尤其是对不自觉的孩子家长觉得无能为力,管不了,甚至也不想管。

我不反对假期适当的放松与调整,但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只有一直把这些知识掂在手上,才能不生疏。学习很多东西是习得的,是熟能生巧的,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大脑是一个用进废退的器官,长时间处于松懈状态,再次调整到兴奋状态需要很长的时间,保持适度的紧张非常重要。一把不用的刀很快会生锈,但天天用的刀反倒光亮如新,道理是一样的。

学生普遍缺乏志向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同学校教育的缺失也有关系。俞敏洪在总结有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很优秀,但进了大学不怎么样时说:这些学生就是缺乏志向,一旦目标达成,就觉得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现在的高中学生,也有目标达成的感觉,有的同学在初中时有一个明确有目标,上一个怎么样的重点中学,因为这个中学他看得到摸得着,而大学就有点云里雾里,我问过不少同学,你们的目标是什么,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是不知道。这就提醒我们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平时还是要多说说目标与志向问题,让学生知道自己所能达到的目标与现实的距离,使自己多一份斗志,多一份动力。

篇13:暑期家访小结

一:家访过程

2010年8月26日,含山小学进行暑期家访活动。家访内容主要分三点:(1)学校和家长共同加强对孩子的暑期安全教育。(2)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听取家长对学校的建议和要求。(3)要求家长暑期督促并检查孩子的作业情况。

校委会要求每位老师7:30准时到校,先召开一个简短的教师会,将教师分为三组,分别由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带队。要求在主要路口、人口密集处粘贴放大的公开信,家访时每个村庄必须都要到,到后通过电话或本庄高年级学生将该庄所有学生及家长请到某一位同学家集中(有的学生到父母打工的地方去了,请他们的爷爷奶奶参加)。人员到期后首先我们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尤其强调交通安全、水火安全、饮食安全。并强烈要求家长检查家用电器的插头、开关、接线板等,一定要更换掉不安全的东西。认真检查并维修自行车等交通工具。针对我们鲍冲湖村有一个水库,有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的问题,校长亲自带队到所在的几个村庄,每个村庄都在高年级学生中设立了组长,组长一旦发现有学生私自下水,要求他们立即向校长和下水游泳的家长汇报。并一再要求家长们重视这一工作。绝不许一个学生私自下水洗澡。拜托在家的爷爷奶奶一定要转告去父母那儿的孩子注意各项安全。其次,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作业情况。要求家长与老师一起培养好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希望家长多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活动。耐心的听取了家长们对学

校的各种建议。最后我们希望家长暑期不仅要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而且要检查作业的正确性。多让孩子看些课外书。

二:家访中所了解的问题

我们在家访中也听取了许多建议,大概地分类了一下,包括以下几种:

(1)要求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理。他们普遍反映孩子在家不大听家长的话,因此希望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不能再对孩子放松了,必要时可以打打孩子,家长没有怨言。

就此问题我这样向家长解释:对孩子要严格管理是对的,但既要团结紧张又要严肃活泼。老师不能一直都板着脸,现在实行新课改,要求老师同孩子们打成一片。至于打孩子,我举了许多例子,这些都发生在我或我的同事身上,同家长见面时都说“打”没关系,可事发后就不一样了。此事一定要慎重又慎重啊。

(2)作业批改问题。有家长说老师批改作业不认真,明显的错字都没改过来,有些作业没有批改。

我对家长说我们的作业分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不知你指的是哪一类作业。一般情况家庭作业老师以检查为主,只是有重点的有目的地批阅,如果是课堂作业那老师就大错特错了,我们一定会严肃处理。

(3)收费问题。

我的解释是现在的教材分免费教材和非免费教材,非免费教材是要收钱的,请你们回去加一加,学校没有多收一分钱,如果不明白欢迎到学校去,学校将对照新华书店订书单一点一点的算给大家听。

三:家访反思

通过本次家访,我们要求家长们排除了各种家庭安全隐患,提高了他们对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虽然我们冒着酷暑但我们也稍微安了些心。在家访中发现的问题,将作为我们下期工作改进的方向。最敏感的收费问题向家长说清楚了,让他们明白了,他们也就理解了。家访有利于家、校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孩子们健康、活泼的成长。

2010.8.26

家访工作总结

通过家访,使我对教育事业又多了一份执著和热爱,使我发自内心地想表白自己:爱孩子们吧!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走出校门,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干好本职工作,做一名令人民满意的人民教师。家访,有收获,也又困惑。我们学校是民工子女学校,这些学生家长大多都是为了挣钱而带孩子来这里的。因此,进行家访工作也不太容易。但是,不管怎样说,家访,我们的收获还是相当大的。家访,使老师们增长了许多知识,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家访结束了,但工作却还刚刚开始,存在的疑问和困难也将随之而来。如何管理好这个班级,如何办出班级的特色等等,这些都是眼前的问题。对于我不仅是个挑战,也是又一次的锻炼,除了要自己努力,不断推敲以外,更要

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简要小结。

1、通过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

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在家里的情况。加强了学校与家庭之间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我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3、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

篇14:暑期家访感悟

作为高中教师的我,这么多年来没有进行过几次真正意义上的家访。今年暑假在教育局统一安排下,我有幸走访了几个家庭。真是不走不知道,一走真需要!对于家访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走访的过程中虽然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我仍然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家访能让老师全面了解孩子,从而对症下药。

二、家访能协调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冲突,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正常沟通,匡正孩子的发展方向。

三、家访有助于矫正家长的心理教育方法,有助于规避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

四、家访还能协调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更健康的心理发展。

基于以上几点我认为,家访尤其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家访这一工作形成。

通过家访同家长交流情况和意见,统一认识,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能形成教育合力。

二、明确家访的目的是沟通,不是“告状”。

“告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满,多次如此还会使家长厌烦,产生逆反心理。家访时应当先肯定孩子在校取得了哪些进步,然后再指出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建议,希望获得家长的配合,这样家访的气氛会比较融洽,家长比较容易接受,孩子也会消除恐惧心理,愿意改正缺点,增强进步的信心。

三、积极利用家访的正想刺激因素。

教师亲自上门家访能让孩子们从心里体验到“荣耀”,尤其是学习差的孩子,他们往往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友谊,他们往往存在自卑心理,这样的孩子能把老师迎进家门作客,他们视之为“荣耀”,而因这种“荣耀”能有效地激发起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最好的学习动力”。

篇15:暑期家访心得

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教育。社会主要是提供一个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教育大环境,而很多具体细致的教育工作需要家长、学校来做,所以,家庭、学校间的密切配合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作为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學校应主动去获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主动获取家长支持和帮助的途径、措施很多,其中家访是一条方便快捷、成效显著的措施之一。在教育学生过程中,适时做好家访工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仅从有关家访工作的诸多实例中撷取几例来谈谈家访工作的重要作用。

家访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思路、发展前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学校、支持学校。比如,有一位家长对我们学校的“学生上课期间、休息期间不接待家长来访”的规定不予理解,颇有微词。在知道这一情况后,学校领导立刻安排老师家访,家访中老师耐心地、有理有据地向这位家长解释了这样做的目的及好处,后来这位家长理解了学校的做法,逢人就讲我们学校管理如何如何严格,如何如何好,老师如何如何负责等。在这个例子中,家长确实不太懂教育,但如果学校领导觉着家长不懂教育,且是个别现象,就不去理会他,那就会失去这位家长对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失去一次正面宣传学校的机会。

家访可以促进老师与家长、老师与学生间感情的沟通,进而创建一个更为和谐、更具活力的集体。例如,一位工作较好的班主任王凯老师在学生面前鲜露笑容,说话严肃,导致许多学生都怕他,尽管他的各项班级工作做得都不错,但班级缺少和谐,缺乏活力。学校广泛开展家访活动后,工作认真的王凯经常家访,与许多家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学生对他也由害怕逐渐转向亲近、佩服和敬重,他的班级管理也因此更为出色。试想,如果没有王凯的经常家访,能进一步创建更为和谐的班级氛围?其班级管理能有新突破?

家访可以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烦恼和心理障碍,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做好疏导和转化工作。2010年9月,刚开学不久,我校的班主任王老师发现班上的王伟同学不愿意与人谈话交流,主动与其交流,他也不言语,其他同学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张老师经过家访,从其父母那里知道了事情的原因:原来该生心中有一个结,他在上初一时,偷了同学的手机,当时的班主任老师逐个找学生谈话,这位老师向每一位同学承诺,如果是自己拿的就承认,知道是谁拿的就说出来,老师会替同学保密的,当找到他谈话时,他承认了是自己拿的,并交出了手机,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班主任就在班上批评了他,当时他羞愧极了,除了羞愧之外,也生出了一丝怨恨,从此就很少和老师、同学讲话了。知道了症结之所在,张老师与该生父母共同制定了教育计划,首先告诉他这位老师的做法是失信的,但老师可能是一时疏忽,没意识到会伤害你,再说,公开了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反而会让同学感觉到你有改正缺点的决心。在以后的日子里,王老师经常找该同学谈话,让其他同学与其交朋友,后来,王伟的心结渐渐被打开,也乐意与他人交流了。是因为家访,班主任才了解了李旭心理问题的真正原因,才采取了恰当的措施解开了他的心结,如果没有班主任的及时家访,李旭的郁闷肯定会延续更长时间,甚至愈来愈严重。

家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面临的困境,进而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2009年夏,我校初一九班一直成绩不错的张洁同学突然经常缺席、迟到,且精神不振,成绩直线下降。找其谈话,她不说话,眼泪止不住往下流。班主任蔡老师通过家访知道他的父亲因车祸瘫痪在床,母亲选择离开。在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蔡老师先是通过连续的谈话使其从悲痛中挣脱出来,后又每月资助其一百元钱使其能够顺利学习下去,后来她的母亲回来把她接走了,还经常写信给蔡老师,性格很健康。班主任的改变工作是从家访开始的,如果没有班主任当初的及时家访,也许就不会有班主任的及时教育和帮助,那么这位同学的心理会有障碍的。

家访有利于老师、家长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许多家长溺爱孩子,不注意孩子的教育方法,在家访中老师可以委婉地给予提醒或介绍其他家庭较好的教育方法供其借鉴;也有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套,很有办法,老师在家访中可以向家长虚心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丰富自己的教育经验。

家访工作非常重要,但家访也是一项艺术性、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家访前、家访中、家访后有诸多细节应予以注意。

家访前要备课,要对学生在校的守纪、学习、生活情况有一个深入、细致、全面的了解,要对本次家访的主要目的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对家访中的话题、谈话内容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家访前要整理好自己的仪表,给家长一个仪表端庄、温文尔雅、精神十足、精明能干的良好印象。

家访中话题不要仅仅围绕自己,不要说大话,不要只顾自己讲;家访中不要大肆数落学生的不足;家访中不要老是否定家长的教育方法,认为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什么都不懂,而自己是一个教育专家;尤其要注意的是,家访时千万不要在学生家里吃饭、喝酒或接受家长的馈赠,否则,就会损害教师在家长及学生心目中的光辉形象,等等。

家访后要对所获得的信息及时进行梳理、分析,有的还需要与其他老师研究、讨论,从而寻找一些教育学生的更好方法、措施;家访后还要对家访的全过程进行回顾,写家访心得或家访日记,总结成功的做法或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育积累经验,为教育科研积累一些宝贵的材料。

上一篇:前期介入报告下一篇: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