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的规律学案

2024-06-05

社会发展的规律学案(通用8篇)

篇1:社会发展的规律学案

11.1 《社会发展的规律》导学案

1.知识目标:

(1)识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由人思想动机决定的;

(2)识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

(3)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能力目标:

(1)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能够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有正确的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反对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2)尊重社会发展规律,明确社会发展必由之路,牢固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

重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难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课前预习】

通读教材,完成《学案与测评》P62“基础梳理”。

知识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自主学习】

1.教材P86:哲学史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指的是什么?

2.哲学上有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你知道是哪两种吗?

3.这两种历史观的分歧在哪里?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历史观?

【合作探究】

1.材料一:材料二: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梁启超

想一想:上述现象和观点属于什么样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的根本观点是什么?

材料二:中华民族的昨天,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巨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议一议:有人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材料二: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议一议:有人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忆一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即三个统一)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怎样实现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的呢?

什么是社会存在?什么是社会意识?你能否各举一例说明?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什么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怎样的?

1.以往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学生讨论】分小组讨论,代表回答:略

【教师讲解】根本原因是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找到社会存在的物质根源。具体地说,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同社会历史这个特殊的认识对象有关,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决定的;二是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生产规模的狭小,社会发展的缓慢,都影响了人们对社

会规律的把握;三是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历史,夸大精神活动的作用。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学生讨论】阅读教材88页“相关链接”,掌握“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两个概念。

【教师提问】 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进行教材87页的探究活动。

【学生讨论】

(1)想一想,宗教所描绘的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是什么关系?

(2)人的许多不切实际的念头、思想和实际生活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略

【教师引导】 这两个问题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学生回答】 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包括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无论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它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材料中哪些现象属于社会存在?哪些现象属于社会意识?

为什么

1、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历史的意义在于“超人”的诞生,他的“统治和奴役的意志是决定一切的力量。”

2、我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代表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舍豪杰则无世界”,“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1、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吗?为什么?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中华民族的昨天,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巨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中华民族的昨天,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巨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前景。

篇2:社会发展的规律学案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使用说明:

1、阅读课本49—52页的内容,完成自主学习。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完成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

1.理解物体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理解在不同的地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有所不同;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3、自己动手推导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理解公式的含义,,利用所学规 律解决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和重力加速度g的概念;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会解

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会解决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通过对课本的熟悉,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和重力加速度g的概念;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有不会做的题目用红笔标出,认真思考相关问题,有疑问用笔写到疑惑或者是课本中等到老师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解决。

自主学习:

一、基本概念: 1.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物体只在 作用下从 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受力特点:只受 作用,没有空气阻力或者空气阻力忽略不计。(2)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其大小不变,方向始终。自由落体运动中,速度公式为 位移公式为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为.自由落体加速度g(1)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

,通常计算中取g9.8 m/s2,粗略计算中取g10 m/s2(2)g的大小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略有变化,在地球表面赤道处 两极 即随纬度的增大而 ;g的大小还随地面的高度增加而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4.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的快慢

B.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 C.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

D.轻物体和重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同,所以重的物体先落地

5.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的速度是29.4m/s,那么该物体在空中经历的时间和下落的高度各是多少?

合作探究

1.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2 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 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 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 2.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课堂检测

1.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2.小球自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它落地时的速度与落到一半高度时的速度之比是()A.2∶1 B.2∶2 C.2∶1 D.4∶1 3.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1s末,它们的速度相同

C.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篇3:社会发展的规律学案

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有自觉意识和意图的人们的实践来实现的,人在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反映人类发展社会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指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历史唯物主义把以人为本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这里的“人”,指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里的“本”指的是根本,即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与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统一的。只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才是武术前进的根本出发点。

2 武术发展现状的境遇分析

系统论把武术划分为竞技武术体系和传统武术体系,因此,本文拟从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来分析武术当前的发展现状。

2.1 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哲学为导引,以攻防技击为主要内容,并伴随着历史的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修身养性、自卫御敌、娱乐观赏等价值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统武术的发展历经几千年,它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中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它涵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观念、心态模式、价值取向和人生观等。传统武术门派众多,其技击方法各具特点,正是传统武术的技击性才使其延续至今。但时至今日,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竞技体育的冲击、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传统武术发展中自身门派的限制、老拳师的相继仙逝、政府引导力度不足等问题,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出现了濒临失传的危险。

综上所述,传统武术之所以发展缓慢,原因是其传统的教授理念、方法和手段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试想,一个功法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其训练时日就要几年甚至十几年,在当前的生活节奏和环境下是可想而不可及的。有拳谚为证:“学会三天,练好三年”。况且,不同的拳种有不同的功法训练要求,在学习中只有一个字“练”,只讲其形、不授其理,其结果就是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学习仍旧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武术功夫的训练时间能否科学缩短,像韩国的跆拳道那样能够速成,也是武术快速发展的新课题。

2.2 竞技武术

竞技武术是在传统武术基础上与西方竞技体育思想逐步结合而形成发展的,以套路和散打为两大活动内容,以教练员和运动员为活动主体,依照竞赛规则,以争夺优异成绩为根本目标的竞技体育项目。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大力发展竞技武术运动,竞技武术在政府的支持下得到迅速发展。随着竞技武术的进一步发展,各类专业体育院校以及全国的武术馆校都以发展竞技武术为主,国家体育管理部门、全国武术协会以及各级地方武术协会都将培养竞技武术作为工作的重点。竞技武术从体制、教育到科研相对于传统武术的发展都处于绝对优势。竞技武术脱离技击的本质,一步步失去武术固有的精神特质,在编排上要求技术动作“高、难、新、美”,使比赛场上的武术动作风格基本一致,除了几个漂亮的跳跃和空翻,没有其它的可吸引观众眼球的内容,导致武术套路比赛赛场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武术套路比赛中出现观众没有教练员、运动员多甚或无观众的现象。这种境地的出现最根本原因的是由于武术当前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规律,没有从根本上考虑如何满足人的需求。

3 从社会发展规律下看武术前进的基点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人类从野蛮进化到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的一个过程。武术的兴盛也必然是由低级走向高级、由粗糙转为细腻、由外在到内化的过程,从其产生与嬗变的过程看,武术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一直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武术发展到今天,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时期,武术的价值有不同的体现,也有其自身的发展模式。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与鲜明的文化特征吸引着世人。因此,满足人们的需求,从武术健身、娱乐功能、武术产业化发展方向、武术文化创新等方面具体实施,才是武术当前发展的出发点。

3.1 武术的健身、娱乐功能的出发点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空闲时间日益增多,人们对生活方式要求不断提升,进而对自身精神追求和健康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健身、娱乐功能为主的体育活动才更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武术除了其特有的攻防技击功能以外,还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依据。因此,习练武术不仅具有其他体育项目所不具有的攻防技击功能,还具有内外兼修、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这对武术的开发、发展以及解决现代人文明病的问题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独特的娱乐性使武术存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各阶层的文化生活之中,武术的娱乐性是从娱人娱己两方面体现出来的。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名目繁多,具有广泛的选择空间。对于武术而言,武侠小说、武打影视作品、各种武术表演,人们更多是将它作为一种观赏性的娱乐消遣,通过习练武术来达到娱乐身心的人群则相对较少。此种情况的发生除了由于外来体育方式冲击之外,与武术自身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关联。将武术与跆拳道、瑜伽进行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如何赋予武术科学化训练、科学化传播的手段,来促进武术本身的理论和技术体系的推广和发展,使健身娱乐价值成为武术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功能及价值的表现,武术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2 武术产业化发展的出发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中国文化重要代表的中国武术,其发展离不开经济强有力的支持与推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深入,对传统的中国武术原有的管理体制,工作思路和活动方式已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武术作为一个纯消费部门,投入的是物质,产出的是精神,财政对武术投入的比例与结构除了意识形态、观念和国家的武术政策外,武术市场体系没法形成,也无法走产业化道路,因为经济总量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武术产业化势在必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河南举行的国际少林武术节、湖北举行的武当武术公开赛、河北沧州武术节、长沙全国擂主争霸赛等等,都有商家参与,实行企业化运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武术国际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许多国家和地区不断派团来华参观学习,技术交流,进行贸易。通过武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活动,使不少地方党政领导把武术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把武术纳入本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中去,不仅使国内外武术爱好者交流技艺,增进友谊,也为当地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中国相关省市的旅游业也涉及武术名胜的投资,如河南的少林寺、湖北的武当山、山东的梁山等得以开发,并推出以武术、气功、武术康复医疗为特色的旅游项目来拓宽市场。从另一个角度显示武术自身的市场价值和地位。武术交流的日益发展,也使武术相关的武术用品器材生产初具规模:浙江龙泉的龙泉宝剑、浙江永嘉县的散打用具、河北定州的训练竞赛刀剑、河北廊坊的白腊杆、南京的武术服装、北京的武术图书音像等都属当地有关部门的稳定盈利企业。武术,正在产业化的道路上前行,并且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3.3 武术文化创新的出发点

从武术发展史来看,武术任何一次发展转折都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其社会功能的转变正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的。武术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正是社会需要催生了武术,为武术的发展指引着方向。武术生命力的保持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寻找自己安身立命的方式,而这种生存发展方式就不得不依靠创新来完成自身对时代、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以及社会对武术的检阅。

当前武术正经历的发展瓶颈问题,从事物发展规律着眼,就是由于在创新过程中没有将自身的特质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起来。中国武术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蕴涵了丰富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思想和理论,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渗透于武术的各个层面之中。因为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都不断凭借创新来注入新的生命力,因此,创新这一永恒的议题成为历史车轮前进的动力,如何创新也成为人们对相关事务如何发展和更好的发展的首要任务。

武术由最初的一种简单的生存手段,逐渐嬗变为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已经充分证明它所拥有的旺盛生命力,但这种生命力的延续正在于武术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创新,创新成为其发展的内驱动力。由此可见,武术当代的发展应当将发展的眼光落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层面,从文化发展的方向开辟出新发展道路,即创新发展是武术发展的必然选择。

4 结语

回眸武术的辉煌过去,审视武术的现时困境,当前武术所面临的问题是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考验,如何去适应新的时代环境,解决问题的源头———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前提下,从武术健身、娱乐功能、武术产业化发展方向、武术文化创新等方面具体实施,才是武术当前发展的出发点。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描述当前社会现状,即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影响的浪潮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并对这一巨大变迁之下武术发展的境遇进行分析,得出武术前进的基点,即满足人们的需求,从武术健身、娱乐功能出发,逐步走向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实现武术的文化创新。

关键词:武术,社会发展规律,出发点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颜世亮,李志勇.传统武术的社会化发展思辨[J].辽宁体育科技,2005(3).

[3]王岗,赵岷,吴永宏.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文化差异[J].体育文史,2000(3).

[4]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5]马文国,邱丕相.文化的自信:传统武术的希望[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6).

[6]王军.关于中国武术文化形态及演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

[7]王大珩,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篇4:探索文学发展的规律

一部文学史著作,除了评述一定时代文学发展的概况,主要作家、流派及代表作品外,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探讨与总结文学发展的规律。《中国文学》(第一分册)的最大特点,正在于力求通过研究和探索,弄清中国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全书开头部分讨论了中国文学的起源问题。这往往为一般文学史家所不取,他们把这一问题看作是属于文学理论探讨的范畴。本书著者不满足于现象的描述,也避免作资料的罗列,力图溯本求源,把握文学史内在的发展规律。书中关于中国古代神话的内容就很能说明问题。著者的研究脱出了通常或以时代为先后序,或以地区部族分类加以叙述的方法,首先指出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条件的独特性造成的中国神话区别于其他民族神话的独特性,然后说明,因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不同和社会进化阶段的不同,神话传说中神的形象,也有阶段性的不同:先有自然神,再有祖先神(家族神)最后才是宇宙神。这样的解说,廓清了神造宇宙的迷信,我以为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在探讨文艺发展一般规律的同时,该书著者没有忽视对文学发展的特殊规律的探讨。文学的主要特征是形象性,文学创造形象的方法是典型化。著者试图以此为纲,描述文学发展的道路,他把文学典型化方法萌生、形成、发展、丰富的过程看成是文学本身形成、发展、丰富过程的主要尺度。有关这方面的论述贯串于全书。著者对文学发展特殊规律的理解是否允当,自然还可以进一步讨论,但这一努力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本书关于《诗三百篇》的断代,也颇有见地。著者不受旧注束缚,根据对诗篇内容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分析,注意了其中描写的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大胆地打破诗经作品起自西周早年迄于春秋中叶的成说,认为诗三百篇包含着原始社会最早的劳动歌章(《载芟》《良耜》)和商、周氏族先民神话及历史陈迹(《生民》《公刘》《》《玄鸟》等)。著者既从纵的方面为诗经各代表作排出时代的系列,又从横的方面按照题材与主题进行分类。这就突破了“风”“雅”“颂”的旧体系。这方面著者既从前人的研究成果那里得到启示,又有自己的创见。尽管个别见解,例如《商颂》作于商代说,学术界尚存在不同意见,具体篇章的断代也不妨再商榷,但著者建立的诗经体例,比起旧的系统来,显得更加合理。

读过本书后使人感到,著者既掌握新的理论,又有一定的旧学根柢,二者结合得比较好。我看这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正确道路。否则,囿于旧说,“以前人之是非为是非”,当然要不得;反之“空言说经”、“以意逆之”,也是学者大忌。青年后学从这里是不难获得教益的。

这本书的不足之处是:一、楚辞是先秦文学重要作品,理应在全书占重大比例。但由于客观原因,初版时没有收录有关的研究成果,在内容上是重大欠缺。这次重印,尽管增加了附录,在全书体例上仍不免布局欠妥,不能不说是个缺憾。二、论述先秦文学不可避免要涉及我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著者是西周封建论者,许多文学作品的分析也是根据西周已进入封建社会的判断进行的,但书中对西周社会性质缺少集中的论述。由于目前影响较普遍的是西周奴隶制论,不着重把这个问题阐述清楚,读者易引起误解。三、全书个别代表作家的作品选篇不够全面。看得出著者是为了避免重复历来入选的一些名篇,但因此而遗漏了有些代表作。作为一本读者欲借以鸟瞰全貌的文学史,这样选法是否妥当,尚需进一步斟酌。

篇5:社会发展的规律学案

【主体知识归纳】 1.电池组的电压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2)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2.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1)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2)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基础知识讲解】

1.预习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写出预习报告,课前仔细观察电压表(注意:量程、最小刻度值、零刻度的位置),了解本节实验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所采用的实验电路.

2.实验前,比较一下电压表跟电流表在外形上各有何特征;使用目的是否相同;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读数方法的异同等.注意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串联的各电池的电压之和.

3.怎样做好“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

(1)实验前应复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及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为便于记录、分析实验数据,事先设计记录表,想想看,本节实验的记录表应该怎样设计呢?

(2)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测量时,要手执开关,眼看电压表,进行试触.闭合开关后,根据所选量程进行读数,每次读数后应及时断开开关,并如实记录数据.

(3)根据测得的数据,回答课本各步实验后提出的问题.总结一下,通过实验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4.实验结束后,写个简单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般包括:目的、器材、原理、步骤及数据分析和得出的结论等几部分.

(1)目的:是指实验要研究什么,达到什么目的.

(2)器材:要列出实验所需仪器、材料和用品等(包括数目及规格).本节实验都用到了哪些器材?

(3)步骤:指实验过程中每一步的内容和顺序.

(4)实验结束后,要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例1.图6—11是某同学做实验时的电路图,闭合开关后,发现

L1、L2均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A.电源正极到a点之间有断路 B.a、L2、b之间有断路

C.电源负极到b点之间有断路 D.电流表被烧坏了

解析:两灯都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某处有断路.假若在电源正极到a点之间,或电源负极到b点之间,或电流表被烧坏,有一处断路,那么电压表的示数绝不会接近电源电压,而应该等于零.所以选项A、C、D都是不正确.实际上,当a、L2、b之间有断路,电路就变成了L1、A、V的串联,电源电压只有几伏,电压表的电阻很大,电路中电流很小,这时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L1两端电压也几乎为零,所以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了.

方法指导:用电压表逐段测量电压,是检查电路故障常用的方法,本题只是其中一例.解

答这类问题时应注意:由于电流表内阻较小,电流表只有串联在被测电路中才能测量电路的电流;电压表内阻很大,电压表只有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才能测量电压.在电路中,如果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有明显偏转,故障的原因就在于与电压表并连的那段电路中一定发生了断路.

例2.按图6—12(甲)的电路图,将图(乙)的实物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它们连接起来,要求导线不要交叉.(甲图中电压表V1的示数是1.8 V,电压表V2的示数是3 V)

解析:从图6—12(甲)的电路图可以看出:灯L1、L2串联,电压表V1测灯L1两端的电压,量程应选0~3 V,电压表V2测量灯L1和L2串联后的总电压,量程应选0~15 V.实物图连接如图6—13所示.

方法指导: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是同学们感到困难的问题,很容易出现错误.这就要求连接实物时,仍应从电源正极开始依次将开关、灯泡L1、L2串联起来组成闭合回路,然后再连接电压表.电压表V1并联在灯L1两端,电压V2并联在灯L1、L2串联后的两端.注意电压表的量程.电流从电压表正接线柱流入,从电压表负接线柱流出.连线时注意电路中的连线不要交叉,实物元件应与电路图中的元件对应,位置不允许移动,最后检查所连接的实物

篇6: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

编写人:孙忠信 审核人:孙家前

一、学测要求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A)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

3、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B)

4、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B)

二、预习——自学——展示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

(2)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 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是物质的。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 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运动是 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脱离 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运动离不开物质)

(3)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 中,没有 的物质,因而运动是、和。但是,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 的一面。静止是 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 ; 二是说。因此,静止是、和。

(4)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 的同时,也肯定 的存在。物质世界是 与 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 和。2.运动是有规律的

(1)所谓规律,就是。(2)规律是客观的,是 为转移的,它既不能,也不能。规律是普遍的。、和,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 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 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的基础上,根据 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但另一方面又强调,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

。人可以在

三、合作——探究——展示

探究一:以下是古希腊两位著名哲学家的两种不同的观点:

赫拉克利特说: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说: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你认为应怎样评述以上两人的观点?

探究二:在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是谁?” “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有面镜子,找出的都是参观者自己.这一精巧的设计给我们的哲学启示什么?说明理由。

四、练习——检测——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2.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

3.“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问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是说

()

①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②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矛盾具有普遍性

5.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6.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面临着许多威胁,“水域生态荒漠化“正在逼近,其罪魁祸首是污染与人们的过度捕捞。由此可见()A.人类的活动对自然发展起消极作用 B.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 C.违背规律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D.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7.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现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8.某地利用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的创建思路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有()①从实际出发,发挥本地旅游资源的优势

②在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的联系中发掘有利因素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发展旅游业的规律、商机和条件 ④把握原生态文化凝固不变的特点,发展特色旅游经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简析题

9.有一本被誉为“思考致富的巅峰之作,人生励志的丰硕成果”的畅销书,名叫《只要敢想你就行》。请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辨析“只要敢想你就行”这一命题。

篇7:社会发展的规律学案

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首先感谢三位上课的老师又给了我一次学习的机会。下面我就我们学校苏娟老师的课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规定了这部分的内容。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只是在练习中有少量的习题;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变化。它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最基础的知识之一。

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接触过简单的规律,今天学生学习的是循环规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要透彻地理解循环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分散了学习难点,突出重点,苏老师主要设计了三大环节,努力想体现以下三点。

一.让现实生活与数学密切联系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为只有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不可分的,使数学课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产生学生的探求数学的动机,主动应用数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设计地面前,苏老师选择了小东家的房间,特地把墙面的漂亮与地砖的单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见到过各种各样的地面,对设计地面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和知识基础。这样就能激发学生设计地砖的兴趣。从本节课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设计地砖十分感兴趣,都迫不及待,跃跃欲试。

二.让有效地教学设计保持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苏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征,创设适合于他们的数学情境,这样就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探索数学。本节课在设计地面、摆水果中发现、探索规律,在设计手帕中巩固和创造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自始自终,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并保持了旺盛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了学生有效地学习。特别是在猜测第五行第六行中探索规律为今后学习周期问题做了铺垫。在设计“小手帕”这个教学环节,我们看到了一幅幅有创意的规律图案跃然出现学生的纸上,学生不仅享受到了图形之美,数学之美,更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让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历程。教师的教学应该是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独立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各种规律,充分尊重学生能够的个性思维;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维成果,相互启发,共同发展。例如:在探索规律时,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设计地面,然后让学生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当学生横看发现规律时,教师又一次在黑板上演示,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了规律。如果教师能把第一个移到后面,然后向前平移一个这一过程能用课件动态演示,可能学生看得更清楚。不过我们也考虑到了这一点,由于电脑老师一时请不到,才这样设计的。开始几个学生发现的规律仅仅停留在在横看的基础上,通过老师你还发现什么的又一次点拨,学生深受启发,马上顿悟,又竖看、斜看发现了很多规律。这样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的不同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教师通过循循善诱,层层引导的教学,把教材中抽象的规律引发为一个过程,一个让学生参与观察、验证、合作、交流、概括的探究学习过程。

总之,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让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使全新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所以一堂课上下来常会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

数学语言应讲究科学性。所以数学课上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术语来表达。

如竖着应讲一列,而一位学生却说一行。又如在学生交流设计的地面规律时,他是从下往上看的,是最后一个移到前面,然后向后平移一格。由于教师在黑板上板演,没有听清楚学生的回答,当把一个移到最后。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己之见,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刚才所说的可能有不当之处,望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篇8:幼儿绘画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大量学者对幼儿绘画进行了研究, 如国外的罗恩菲尔德、凯洛格、阿恩海姆等, 国内的陈鹤琴、屠美如等, 他们把幼儿绘画的发展大致分为涂鸦期、象征期和图式期。学者们研究发现, 总体来说, 幼儿绘画的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阶段式的逐步上升的。以年龄段来观察和理解幼儿的绘画, 对我们更好的解读幼儿绘画更具有操作性。

一、婴儿期 (约1—3岁)

1岁左右的幼儿, 当他们拿着纸笔啃咬、玩耍时, 看到别人绘画或写字, 就开始了模仿涂鸦。幼儿在涂鸦活动中满足于涂鸦游戏带来的快乐, 但是他们这时身体动作还不够协调, 绘画只是孩子满足于自己的动作需要, 是本能行为。涂鸦也显示了他们手部动作的发展状态:从肩到手肘, 再到手腕、手指, 总趋势是大肌肉运动向手的精细动作发展。

(一) 约1岁左右

幼儿在一岁左右接触到纸笔时, 就开始涂鸦绘画了。由于幼儿的动作还不协调, 他们会掌握式握住笔, 画出无规律可循的各种点、线等, 还常常涂画到画纸之外。此时, 使幼儿感到有趣的是上肢和手的机械运动带来的愉悦, 还有笔在纸上留下的各种痕迹。

(二) 约1—2岁

1岁半左右的幼儿, 手臂开始能够做以肘为轴心的左右往返运动, 他们能画出重复的弧线和一些不规则的点和线。2岁左右, 幼儿的肩、肘、腕协调性增强, 可以以手腕为轴心做运动, 能画出层层叠叠的、重复的圆圈线条。

阿恩海姆认为, 圆圈线条的出现对幼儿绘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圆形有内部和外部区域, 内部区域看似稳固且具有形象特征的属性, 从而使其具有表现世界的能力, 这为幼儿绘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铺垫。

(三) 约2—3岁

2岁多的幼儿, 变得精力旺盛, 对什么都好奇, 喜欢探索周围的世界。前期涂鸦经验的积累, 幼儿发现自己的手、眼能协调配合, 尝试用手指控制画笔。线条开始有控制, 能画出封闭的、不规则的大大小小圆形和同心圆。

2岁半后, 幼儿在涂鸦时开始讲述, 如边画边说“这是小鸟、这是一个毛毛虫, ”虽然我们认不出他所画的是什么, 但是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涂鸦与周围人、事、物之间的联系, 具有明显的表达意图。这一现象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罗恩菲尔德在他的著作《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提出:“他把他的动作与想象经验连结在一起, 从单纯的肌肉运动转变到图画的想象思考。”

但儿童在命名涂鸦的过程中, 会因为自己的心情或别人的影响而改变, 同一幅作品不一定只有唯一命名, 或想画的内容随着过程进行改变。3岁的幼儿, 作品中出现简单的象形图样, 这预示着下一阶段的来临。

指导建议:为幼儿准备单色不尖锐的画笔, 如中性笔、水性勾线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8开、4开, 或更大的纸张。鼓励幼儿涂鸦, 尊重幼儿的涂鸦, 耐心陪伴, 倾听幼儿对画面的讲述。

二、幼儿期 (约3—6岁)

3岁以后, 幼儿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用绘画表达周围世界, 画画前已给画面赋予了固定的含意, 幼儿开始了真正的绘画艺术活动。我们主要从线条、造型、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来了解幼儿绘画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

(一) 小班 (约3—4岁)

此年龄阶段的幼儿手眼脑协调能力较欠缺, 幼儿所画的图形多是一些简单形状和线条的组合, 缺乏完整性和结构合理性, 稚拙而粗略, 与想表现的真实事物相差甚远。成人年辨认困难, 但孩子喜欢自言自语, 或与其他人讲述自己画面的内容。

1. 造型

3岁左右, 幼儿在圆圈上画上小圆圈、点、和线条, 就像人的形象, 许多专家提出就像“蝌蚪人”。这种人类独特的绘画表现手法的出现, 具有重要的的意义。可能对孩子来说, 从婴儿期看到的就是父母的脸, 人脸是孩子印象最深的, 人物是幼儿绘画最常见的内容。

2. 色彩

能初步辩认红黄蓝绿黑等常见色, 但对色调相近的颜色, 例如红和橙色容易混淆。幼儿在用色上不受物体固有色的限制, 他们常常主观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自由的涂抹, 涂色显得杂乱, 不均匀。

3. 构图

在这个时期, 幼儿还未感知到他是环境的一部分, 方位知觉能力还不完善, 不能很好的辨别前后、左右等方位。在感知形象的大小、位置、间隔等方面没有经验, 在构图上多是将一个个独立的形象罗列在画面上。

指导建议:为幼儿准备安全不尖锐的画笔, 如中性笔、水性勾线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颜色3—6种 (红黄蓝绿紫黑) , 大张光滑的纸, 8开、4开, 或全开纸, 创设绘画的良好情境。尊重幼儿的绘画, 不以“像不像”的唯一标准评价。耐心陪伴, 倾听幼儿对画面的讲述。

(二) 中班 (约4—5岁)

中班幼儿精细动作能力提高, 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 绘画内容和形象逐渐丰富, 线条较为流畅, 绘画能被成年人读懂。中班幼儿的无意注意相对小班幼儿稳定得多, 对感兴趣的绘画主题和工具材料能保持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1. 造型

在“蝌蚪人”的基础上, 幼儿添加了躯干、四肢, 人物有了发型, 穿上了衣服, 线条比较流畅, 具有一定的身份特征。幼儿认识图形能力提高, 能用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表现画面。孩子认为各种物体、植物、动物和人类一样皆有生命, 画面中出现了“拟人化表现手法”, 所有的事物都画得像人一样有生命。

此阶段的幼儿无意想象占主导, 无意想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喜欢夸张, 喜欢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印象最深的事物画得突出而仔细, 画面夸张有趣。皮亚杰认为, 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幼儿的夸张是自我中心主义的集中体现。

2. 色彩

对色彩的辨别能力逐渐提高, 能辨认橙、紫等颜色。画面上的色彩丰富起来, 儿童也逐渐能按照物体的固有色选择色彩, 如画小草时选择绿色, 涂色也逐渐均匀、并且在轮廓线以内。

3. 构图

4岁左右幼儿的绘画, 画面上各物体看起来毫无规律和顺序, 杂乱无章。但是当我们仔细听孩子解释时, 就能发现, 这些事物在孩子的小脑袋里是有关联、有联系的。

5岁左右, 幼儿的方位知觉能力已开始发展, 一部分孩子的画面开始出现基底线, 画面中的物象开始有序排列。

(三) 大班 (约5—6岁)

5岁幼儿无意注意已高度发展, 注意的稳定性发展比较好, 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绘画的方法表现周围世界和自己的生活, 绘画创作达到一个高峰期。

1. 造型

能用流畅的线条来描绘物体的整体形象, 能画出事物的细节特征。生活经验的积累, 让幼儿的绘画创作达到一个鼎蜂。他们常以一个主题重复画, 用固定的样式和画法进行表现, 被称为“概念画”, 这是自我肯定的过程, 熟练的过程。

但幼儿在此时不能很好的把握物象之间的比例, 会故意夸大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物象。他们还认为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重要的, 将看得见的物体外部和看不见的物体内部完整地画出来, 我们能看到如同X光射线一样的透明有趣的画。幼儿尝试表现动态和侧面的人物, 但灵活的表现人物的动态, 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

2. 色彩

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 幼儿对色彩的感受性和辨别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 能区别颜色的明度和纯度的细微差别。能用对比色、同类色等装饰画面, 画面色彩丰富, 能初步用色彩表现情感。

3. 构图

幼儿开始注意物体的大小比例、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和构图的层次感, 基底线或纸的底端为基础作画, 画面呈现出有序、有层次的安排。这表明幼儿已经意识到自己是环境的一部分, 以及对整个画面空间方向的感知。

幼儿深度知觉能力刚开始萌芽, 在画面中不能很好的表现空间中的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在绘画作品中出现了独特的空间表现形式:画面中的人或物呈现出由中心向四周散开的构图, 要么全部躺着, 要么爬着。对于幼儿来说, 用二维、平面的纸张要把三维立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并不容易。

★指导建议:为幼儿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材料, 创设良好的绘画情境。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引导幼儿多观察、多思考, 为绘画积累丰富的素材。引导幼儿尽量把画面画完整, 表达观察到细节。

需要注意的是, 大部分幼儿绘画遵循此规律, 体现出共同特点。但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有个体差异。第一, 绘画具有性别差异。4岁后, 男孩女孩的绘画偏好的差异逐渐明显。大部分男孩喜欢画具有力量和动态的事物, 如车辆、机器人、怪兽等, 而多数女孩则喜欢描绘亮丽的事物, 如漂亮娃娃、花草树木等。第二, 在造型方面, 女孩画面的线条流畅, 画面整洁, 细节表现比男孩丰富。第三, 在色彩方面, 女孩辨别颜色的能力较男孩强。第四, 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影响, 幼儿绘画会呈现超前或滞后, 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

因此, 若要解读幼儿绘画, 了解幼儿身心发展水平, 了解幼儿情感和发展需要, 我们需要陪伴幼儿, 参与孩子的作画过程, 倾听孩子对绘画内容和主题的讲述, 观察孩子在绘画中行为和表情的表现。作为幼儿园教师, 还需全面了解幼儿生活和成长的环境, 结合美术造型要素, 尊重幼儿绘画的个体差异, 客观准确的解读幼儿的绘画作品, 适时给予合理教育建议, 以促进幼儿健康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王德育, 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3.

[2]罗泽·弗莱克·班戈尔特.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M].程巍, 许玉梅, 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3]鸟居昭美.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M].于群译.广西:漓江出版社, 2010.

上一篇:我第一次给妈妈洗脚作文800字下一篇:《九色鹿》预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