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的演讲艺术

2024-07-21

林语堂的演讲艺术(精选8篇)

篇1:林语堂的演讲艺术

林语堂:读书的艺术

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一个古代的作家使读者随一个久远的死者交通;当他读下去的时候,他开始想象那个古代的作家相貌如何,是哪一类的人。孟子和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家司马迁都表现过同样的观念。一个人在十二小时之中,能够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生活二小时,完全忘怀眼前的现实环境:这当然是那些禁锢在他们的身体监狱里的人所妒羡的权利。这么一种环境的改变,由心理上的影响说来,是和旅行一样的。

不但如此。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纵使那是一本关于现实事情的书,亲眼看见那些事情或亲历其境,和在书中读到那些事情,其间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在书本里所叙述的事情往往变成一片景象,而读者也变成一个冷眼旁观的人。所以,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这种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的始末的读物。我认为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报纸,并不是读书,因为一般阅报者大抵只注意到事件发生或经过的情形的报告,完全没有沉思默想的价值。

据我看来,关于读书的目的,宋代的诗人和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他对自己说:“我非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不可,我非读索福客俪(Sophocles)的作品不可,我非读伊里奥特博士(Dr・Eliot)的《哈佛世界杰作集》不可,使我能够成为有教育的人。”我敢说那个人永远不能成为有教育的人。他有一天晚上会强迫自己去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Hamlet),读毕好象由一个噩梦中醒转来,除了可以说他已经“读”过《哈姆雷特》之外,并没有得到什么益处。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

所以,依黄山谷氏的说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这种外表的优雅显然不是指身体上之美。黄氏所说的“面目可憎”,不是指身体上的丑陋。丑陋的脸孔有时也会有动人之美,而美丽的脸孔有时也会令人看来讨厌。我有一个中国朋友,头颅的形状像一颗炸弹,可是看到他却使人欢喜。据我在图画上所看见的西洋作家,脸孔最漂亮的当推吉斯透顿。他的髭须,眼镜,又粗又厚的眉毛,和两眉间的皱纹,合组而成一个恶魔似的容貌。我们只觉得那个头额中有许许多多的思念在转动着,随时会由那对古怪而锐利的眼睛里迸发出来。那就是黄氏所谓美丽的脸孔,一个不是脂粉装扮起来的脸孔,而是纯然由思想的力量创造起来的脸孔。讲到谈吐的风味,那完全要看一个人读书的方法如何。一个人的谈吐有没有“味”,完全要看他的读书方法。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风味,他在写作中也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

所以,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袁中郎曰:“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

所以,世间没有什么一个人必读之书。因为我们智能上的趣味象一棵树那样地生长着,或象河水那样地流着。只要有适当的树液,树便会生长起来,只要泉中有新鲜的泉水涌出来,水便会流着。当水流碰到一个花岗岩石时,它便由岩石的旁边绕过去;当水流涌到一片低洼的溪谷时,它便在那边曲曲折折地流着一会儿;当水流涌到一个深山的池塘时,它便恬然停驻在那边;当水流冲下急流时,它便赶快向前涌去。这么一来,虽则它没有费什么气力,也没有一定的目标,可是它终究有一天会到达大海。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纵使某一本书,如《圣经》之类,是人人必读的,读这种书也有一定的时候。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阅读一本杰作的程度时,那本杰作只会留下不好的滋味。孔子曰:“五十以学《易》。”便是说,四十五岁时候尚不可读《易经》。孔子在《论语》中的训言的冲淡温和的味道,以及他的成熟的智慧,非到读者自己成熟的时候是不能欣赏的。

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以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到五十岁看过更多的人世变故的时候再去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一切好书重读起来都可以获得益处和新乐趣。我在大学的时代被学校强迫去读《西行记》(“WestwardHo!”)和《亨利埃士蒙》(“HenryEsmond”),可是我在十余岁时候虽能欣赏《西行记》的好处,《亨利埃士蒙》的真滋味却完全体会不到,后来渐渐回想起来,才疑心该书中的风味一定比我当时所能欣赏的还要丰富得多。

篇2:林语堂的演讲艺术

读完林语堂先生《生活的艺术》一书后,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悠然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天堂一般。在林语堂那里,享受人生,不拘一格,不管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同等重要,抑或根本就不分哪是物质哪是精神,而是“心物合一”、“灵肉一体”。这种打破物质和精神的二分法,从而给感性、理性以更合乎人性的界定的看法,奠下了林语堂人生哲学的底色。

在林语堂看来,中庸哲学的近情是基于个人主义内涵的。正是基于个人主义之上的情感,才是判断取舍的重要依据,而集体脾性和民族性格则是由各个个人的情感汇聚形成的。天才并非像中世纪神学的“灵魂”那样一个神话实物,而仅仅是一个比喻;国家天才不过是它的行为的一种性质和做事的方法罢了,天才的作用不过是在国家危急时的选择与取舍倾向,决定着国家的最后行动途径。

在林语堂那里,人类文化最高的、最合理的理想就是近情精神。近情的国家将生活在和平之中,近情的夫妻能生活在快乐之中,近情的生活是享受快乐的生活。近情精神是中国所能贡献给西方的一件最好的礼物。在西方人,凡是只须合于健全逻辑的,便认为是很充足的,但在中国人虽然在逻辑上已是很对时,也还不能认为很充足,同时还须求其近于人情,作为士大夫一族的林先生学贯中西,着述颇丰。

他的文字舒缓而有灵心,幽默而不乏睿智,平和而充满深情,浅显而深藏着哲思。他怀着一颗仁慈之心引领着我们从迷茫中走出来,以旷达的态度去面对现实,以淡漠之心去对待名利,以火热般的情感去拥抱生活。他是文学家,是哲学家,是思想家,也是一个会生活的人;他从哲学和艺术的高度俯视生活,以平常之心体悟生活。

在他看来,人一旦追寻生活的意义,追求人生完美的理想,就会失去生活的快乐。他说:“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是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这是否要我们放弃理想和追求呢?非也!依愚之见,理想和追求必须是基于现实生活的快乐原则的,换言之,理想与追求必须是在“好玩之心”的驱使下,顺其自然地一步步实现的。

何谓“好玩之心”呢?乐于做一件事,乐于读一本书,乐于交一个朋友,乐于吃一种食品,以至忘我的程度,则可称之“好玩之心”。这种乐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的,就像一首流行歌中唱到的“莫明我就喜欢你,深深地爱上你,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显而易见,快乐是对个人而言的一种感受,如影随形的常常是痛苦。痛苦的根源就来自于过度地追求名利,来自于完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来自于以有限的生命去穷究那无穷的未知,来自于为生活而生活的忙碌,来自于太多的理智。

生活就是一件艺术品,我们就是艺术家——这句话看似很深奥,但是纵观我们走过的人生轨迹不难发现,其实很简单,我们就是艺术家,在精心的编织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家庭、孩子、父母、亲人、朋友以及陌生人,我们都是像艺术家一样的融合着所有的人和事情。人们四处寻找幸福和快乐,却没有意识到幸福和快乐一直伴随着自己,这句话对于容易满足的人是很容易的做到,但是将自己的人生轨迹定的很高的人是怎么样都不会意识到的,面对着生活当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谁能说出幸福和快乐始终就在自己身边呢?

也许真的让自己轻松一些就能简单的获得幸福和快乐,对身边人不要刻薄,对自己不要有太高的期望,要对身边的生活充满信心,相信这个社会,相信这个世界。心里铭记:每一天都是一年当中最好的一天,多少文学大家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理解都给出了十分乐观的看法,但是往往到了世人这里就变的举步维艰,让我们在生活当中充满乐观向上的态度是十分困难的,人们只能通过不停的充电,不停的学习来感受生活当中的一切,将生活当作是一次艺术创造,精心的用自己所有的能力去完成它,将每一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当作是生活当中最美好的一天,一年下来你会有365个美好的一天。

篇3:论林语堂的艺术化人生

一、多元的文化结构

(1) 宗教信仰

在林语堂的文化人生中, 基督教的文化是他最根本的文化元素。

林语堂出身于漳州平和县一个基督教家庭, 他的祖母、父亲都是虔诚的基督信徒。平时生活中, 他们全家会轮流读《圣经》, 跪在凳子上各自祈祷, 家庭的宗教气氛非常浓厚。独特的家庭环境和早期独特的生活经历, 使林语堂与同时代的中国其他文人有很大的不同:西方文化熏陶在先, 中国儒道文化影响却是迟到的。这种文化接受上的逆向影响, 对林语堂未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

林语堂考上了上海圣约翰读大学的神学专业, 他准备在毕业之后当个牧师。但未来并没有如他当初设想的那样展开。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 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人生目标也因此出现了转折。他开始对神学教育中的非理性、非科学的内容怀疑, 对自己的母体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并在上个世纪30年代后宣称自己是基督“异教徒”。[2]由信仰基督走向对人文主义的信仰, 源于林语堂对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不安, 是自己在中国母体文化与西方外文化之间做出的抉择, 他试图找回自己的文化根本, 确立自己中国文人的身份。

到了晚年, 林语堂才认识到, 自己几十年来一直信奉的人文主义不足以抵抗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有了理性, 还必须要有精神的依归。于是, 对林语堂来说, 上帝又失而复得了。

林语堂对基督教文化“接受—放弃—再接受”的历程在中国文人中是独特的, 使得他在看待不同文化和人生哲学方面的眼光独特。

(2) 感悟中国传统文化

30年代后的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热衷, 并对其文化内涵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与阐释。

他认为, 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 儒家文化起着主导作用, 支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提倡积极有为, 要求人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伦理为法, 以个人修养为本, 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 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底, 消弭政治与伦理之间的差异。“格物, 致知, 正心, 诚意,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内涵均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 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关系中进行考察, 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寄托于一整套的道德规范之中。[2]

通过儒家仁、义、礼、智的道德伦理性探寻, 他获知实现人生修齐治平的要义, 并认为孔子的人文主义对于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的哲学家有相当影响, 如莱布尼兹, 伏尔泰及狄德罗等, 这些人信奉科学的进步及建立在理性典型上的人类社会秩序。

与孔子学说的积极人生与功利不同, 道家学说尽管消极遁世, 但它热爱自然, 强调直觉, 给中国文化赋予了浪漫主义色彩, 特别是对中国的书画艺术风格有很大的影响。清逸淡雅的水墨画, 恬淡自然的田野风, 都能看到道家精神的影子。对于社会人来说, 道家的自然无为就像一副镇痛剂抚慰了人的灵魂。在西方, 高度工业化使得人也开始异化, 道家的悠闲的文化正是疗救西方文化危机的良方。

与儒家文化相比, 道家文化对林语堂的人生哲学观影响显然更深。这从他后期的“超政治”“近人生”, 倡“闲适”, 主“性灵”, 尚“自然”, 贵“纯真”等文艺思想及其“生活艺术化”的人生哲学观可见一斑。[3]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中的姚思安、姚木兰、孔立夫等小说人物, 他们都信仰道家自然主义, 追求充满诗趣的人生, 其实这也是林语堂所追求的道家思想的人格化。

二、艺术化的人生哲学

从小在温暖的基督教大家庭中成长的林语堂, 自然早早就接受了基督教提倡的宽容、大爱和富于牺牲的精神。在接触了中国的儒、道文化之后, 他发现道家闲适自然的“游戏心态”与儒家积极有为的“工作姿态”其实就是中国思想的阴阳两极, 是人两种并存的生存状态。

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并让林语堂具有一种宽容、调和的文化心态。他将中、西文化置于人生的“场”中, 让文化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进行碰撞、裂变、整合, 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情怀和审美人生观。

对于人生, 林语堂喜欢“直接拿人生当做课本”。他总是带一些平民色彩, 将对人生的思考杂糅进文人的趣味与理想, 把生活当做人生的目的, 围绕着怎样能更好地享受人生展开他个人的人生哲学思索。

(1) 否定至善, 执着于现实

“人生是残酷的, 政治是污浊的, 商业是卑鄙的”[4]P310, 但是林语堂认为这个世界仍是可爱的, 人不应该抛弃这尘世而妄想寻求人间的“伊甸园”。伊甸园里的人秉持的“至善”观念, 这种神秘思想在实际生活中并无多大意义。他大胆否定至善, 承认人本身就是不完美的矛盾体, 容易犯错误, 有偏见任性又不可预料, 但正因为这有缺陷的本性更显得人和这个世界的可爱。

鲁迅、周作人也否定至善的黄金世界, 主张要积极把握“现在”, 执着于“现实”。但在执着于现实上, 林语堂与二者有很大的区别。鲁迅在把握“现在”时选择了“与黑暗作斗争”, 周作人选择“享受人生、游戏人生”却略带苦涩味道。林语堂既没有鲁迅的力挽狂澜, 也没有周作人的无奈惆怅, 他只是承认一切存在的合理性, 并且爱这搭配可爱的尘世, 快乐地享受人生的每一道风景。[5]

(2) 珍视生, 看淡死

对于生的欲望和对于死的冥想是人类最难摆脱的两大话题。林语堂认为一个人生命长则不过数十年, 如此短暂的生命却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做, 有那么多的风景可以欣赏, 怎能轻易舍弃生命。此外, 他从生物科学的角度正视死亡这一必然事实, 认为正是因为死亡的存在生命才显得更加珍贵和美好, 因此要珍视生命, 看淡死亡, 尽享人间乐趣, 不虚度光阴, 做自己想做该做的事情。

那么如何消除对死的恐惧、看淡死亡呢?庄子用“其生若浮, 其死若休”的观点来沟通生死, 掩盖人生的悲凉与短暂, 隐藏着对人的无限性和永恒的激情的追求。孔子把“闻道”与“死”相结合, 把死看成是对一种永恒与绝对的价值理想的肯定与追求, 这种肯定甚至可以用生命来换取。接受过现代自然科学教育的林语堂则以一种满足感来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认为生命越是接近满足状态, 生死冲突就越缓和, 人就越能够以平和的心态迎接死亡, 看淡死亡。这种满足感来自对生命循环的理解, 也来自人一生中各方面的成就感。

(3) 静观人生

静观人生, 即与现实人生保持一定的距离, 旁观人生之美。

浅议美国电影中英雄情结的现实特征

秦宁 (新乡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美国电影的把真实性和艺术性统一于影片英雄情结的表达之中, 将个别英雄的克服重大矛盾或困难所付出的积极的巨大得努力的英雄情结, 演释成为具有丰富人性化特征的英雄情结的性格品质, 形成美国式鲜明现实感的总体风格。

关键词:美国电影;英雄情结;现实特征

电影作为影响社会生活的媒介, 体现着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信仰。在电影艺术中, 无论是中国电影还是美国电影, 各色各样的英雄人物, 凝结着人们各种各样的英雄情结。英雄情结是人类顽强生命力的展现, 英雄情节的力与美, 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梦想、激励和希望, 是现实的人们所要得到的最为重要的精神寄托。它不一定都是大英雄大人物, 它更是指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集真善美和百折不挠的理想精神品格的诉求和理想人格的闪现。使现实中的每个人面对失落和不堪, 能够得到慰藉, 从中获得勇气面对现实, 实现超越自己。它既是人们所渴求的精神情结, 英雄情节也是其直接指向大众心理对电影消费的欲望所在。

人们崇拜英雄品质, 需要通过崇拜“英雄”的品质而反过来强化为自己身上的英雄品质, 从而使其内化成为自身固有的品质, 能够去迎战生活的艰难。也正因为如此, 美国电影将完美英雄情结一直为贯穿美国各类题材电影之中的突出的精神价值取向, 并且与生活的社会百态和人情世事相交织, 创造出一种深入到现实和人性层面的、生活化的大众英雄的电影文化价值观, 仿佛英雄无处不在, 仿佛英雄就是身边的普通人。

一、个人价值与英雄情结的结合

美国电影将现实环境中个人价值的体现与英雄情结的表现合二为一, 塑造出真实感很强的很具生活色彩的现实感英雄风格, 这些色彩既反映出崇尚个人和独立, 追求正义和尊严价值观念的心理积淀, 也体现了美国电影英雄情结的一种纪实主义的美学风格。美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 它是一种植根于多个民族文化基础之上, 探索新型民族思想及自我生存的一种独特的拓荒文化, 所以强调个人价值就是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其核心是强调个人奋斗, 崇尚天道酬勤, 追求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C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 美国这一主要谚语就说明了个人价值的主要内涵。

林语堂主张从对人生的迷恋中超拔出来, 在人生面前“做一个旁观者, 静观而微笑”[4]P334, 然后“在那人生舞台闭幕时, 也应该可以心满意足地由座位立起来, 说一声‘这是一处好戏’而走开”。[6]P25

人本性总是向往自由, 追求美, 可却常常陷在种种束缚中, 只有在合适的距离之外, 才能将人生这一对象放置于较大的背景中进行客观的评估, 从而超拔出来获得自由, 欣赏到美。这种“高地人生观”正如王国维所言,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能入亦能出, 既体验到人生的美, 又不陷于人生中的种种诱惑与束缚中。

林语堂追求“既不为名声所累, 又能享受人生”的艺术人生状态。在《京华烟云》中, 姚思安看淡名利, 散财埋名, 过着“半在尘世半为仙”的逍遥自在的人生;姚木兰嫁给自己不爱的人, 婚后生活不如意, 但她能及时调整好心态, 终于获得自己的幸福人生。“既然无可奈何, 那就顺其自然”的心态其实正是林语堂自己超拔于现世的人生态度。

林语堂认为, 生活中应该关心的不是环境本身, 而是我们对于环境的反应。他提倡哲学家式的看待人生方法:“哲学家带着一种如梦初醒的意味。哲学家观察人生, 正如艺术家观察风景一样——是隔着一层纱或者一层烟雾的。”[6]P62

追求个性化的个人价值的实现有其积极的一面, 它调动个人的积极性, 使人的智慧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从而促进整个民族与国家的振兴和发展。美国电影作为传播美国文化的大众媒介, 在其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上运用电影艺术的表现语言, 宣扬美国式的个人价值取向。在美国电影中, 将这种个人价值的追求同英雄情结相结合, 并将其置于特定历史现实复杂社会秩序的矛盾或困境之中, 在与现实的冲突和矛盾激化的暴力内, 使这种美国式的英雄情结式的个人价值观在其中无限放大, 从而达到动人心魄的震撼效果。在英雄形象的塑造上, 不仅更加体现其历史的真实性, 人物的现实化更加突出地提高了艺术的真实化。这种具有很强现实色彩感的英雄情结, 典型的是风靡一时的西部英雄, 西部影片中的英雄们大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特质:一个人单枪匹马打天下。绝对自信的独自一人面对困难, 解决问题, 最后功成身退。西部影片成功塑造了令人魂牵梦绕的西部英雄的独特英雄风格, 尽管西部英雄的产生, 是特定历史时期造就的, 这种典型的现实英雄是因为当时的法律不能够保护善良人, 所以孤独的骑士拔刀相助成就了英雄。但这种风格成为代表美国人独立进取, 百折不挠的“牛仔精神”, 是典型的美国式英雄情结。西部英雄成为实现个人价值的精神励志偶像, 为人们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提供了内在动力。

反映一定社会现实的现代版美国影片中的大众普通英雄们, 也同样有着淋漓尽致的现实感和个性精神, 尽管它们都反应的是美国社会制度和法律的不完美, 但它们所演绎的个人精神价值却完美的填补了人们精神和情感的巨大空洞, 并由此实现了西部英雄向现代英雄的转型。诸如《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正是通过塑造普通的平民英雄, 来见证美国当代社会所倡导的实现个人价值的主流观念, 并肯定他们的个人品格及奋斗精神。

二、英雄情结中的乐观精神

电影作为一种媒介, 不是以孤立的、个别作品的形式来记录一段历史或表达某种思想的艺术形式。电影艺术与观众的关系绝不是个人的、单向的孤立模式, 而是一种大众性的、互动性的、可以共同分享的、不同阶层与人群构成的多样化的公共艺术空间。美国电影的这种现实色彩感的英雄情结, 把抽象的英雄概念变奏成为富于生动色彩和乐观的自我激励精神的大众英雄情结,

人生苦乐并非完全由周围的环境或物质条件决定的, 要实现人生的艺术化关键是要学会用艺术、审美的眼光, 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保持初到人世的新鲜感, 营造美的氛围、雅的情调, 用心体会生活中每一瞬间的幸福。用审美的眼光生活, 生命将更富有诗意, 生活也会成为一种诗意的栖居。

摘要:林语堂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使得其文化结构与人生哲学观与众不同。在其人生艺术化哲学思想中, 人首先应该是珍爱生命、珍爱这个世界的个体, 然后要能超拔于人生的束缚, 与现实人生保持一定距离进行审美观照, 才能发现美, 获得自由的艺术化的人生。

关键词:林语堂,艺术,人生

参考文献

[1]赖勤芳.审美人生的文化皈依——论林语堂“生活艺术论”思想的形成[J].天府新论, 2005 (6)

[2]罗春琼.林语堂的宗教人生[J].天府新论, 2009 (6)

[3]参考李喜华.论道家情怀在林语堂后期文艺思想中的表现[J].现代文学评论, 2009 (5)

[4]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20卷, 吾国吾民[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5]陆梅.试论林语堂的人生哲学[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2 (12)

篇4:林语堂 让人捧腹的演讲

他说,古代奴隶制社会的君王根本不把奴隶当人。话说在古罗马时期,就有这样一位残暴的皇帝,他喜欢派人将活人投到斗兽场中给野兽吃掉,观看那一具具鲜血淋漓的尸体。一个昏暗的午后,皇帝午休后百无聊赖,便命令将一个人扔进斗兽场。这个被扔进斗兽场的人见了狮子,并不害怕,他走近狮子,在它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狮子竟然掉头就走了。皇帝觉得十分奇怪,他猜想,大约是这头狮子胃口不好。于是命人放出一只饿虎。那只饿虎两眼放着凶光扑了过去,那人依然很淡定,慢悠悠地走到饿虎身旁,对它说了一番悄悄话,那只饿虎也灰溜溜地走了。皇帝觉得难以置信,于是把那个人招来盘问。那人不慌不忙地说:“陛下,我只是提醒它们,吃掉我当然很容易,可吃了我以后,你得开口做演讲。”

林语堂优哉游哉地讲完故事,台下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欢笑声。想必学生们一定是听出了故事的弦外之音,校长也被林语堂的幽默故事弄得哭笑不得。

【素材解读】

1.强人所难。這看似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其实人物所遭遇的尴尬却是不言而喻的。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上阵,哪里收得到演讲的效果呢?这种强人所难的做法,自然不是智者所为,好在林语堂还幽默。

2.智慧表达。你滔滔不绝地长篇大论或说长道短,或许不及几句简短的话语与一个幽默的故事。在这故事之中,表面上看,君王不把奴隶当人,实践上表达出的或许是对校方的不满。另类表达,效果更好。

【适用话题】

机智;幽默;哲理;意外;掌声;尊重;演讲……

篇5:读林语堂《读书的艺术》读后感

题记:我被冠以二十之名以四年有余,实在算得上年轻。若说学历,呆在课堂上的时光也甚少,若按当下的划分来看大抵是归于文盲一列吧。但我却喜欢读书,宋代的词人和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曾经说过一句很妙曼的话: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虽说未到那种境地,却也算得上是一个好读之人,因为我认为书籍能够将人带入一个和日常生活迥异的世界。这种心理上的影响就和人旅行是一样的。但却由于没有选择的阅读,往往被里面的情感左右,久久不能归真,今天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读书的艺术)后很有感触,便写下了此篇…

林语堂先生认为读书的目的是在书籍里使读者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而只有报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读书的乐趣。记得有一话叫做: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想报着这样的想法去读书之人,只怕失去了读书时的人只怕是不能够真正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了的,他们将读书贯上了名利,追求的是物质。

篇6:林语堂的演讲艺术

248

中国电力教育

2009年3月上 总第132期

林语堂先生是蜚声海外的著名学者、作家和翻译家,他创

造性地继承了当代中国翻译理论,并从语言学、美学、心理学 的角度做了开拓性的学术突破。他翻译介绍了大量中国古典文 学作品,而 《浮生六记》是其最见功力的代表作。以下对其译 本中的翻译艺术进行赏析。

一、精当的用词

中国文人写诗作文讲究用字。有诗云: “吟安一个字,捻

断数茎须。”巧用一字,能使满篇生辉,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一字而使全诗变 得灵动,意境全出,令人叫绝。为了忠实地再现原文的语意和 韵味,林语堂先生在翻译过程中苦心锤词炼句,以期传达原

文的精髓。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欣赏林语堂先生精当的用词

艺术。

原文:刺绣之暇,渐通吟咏。

译文:Between her needle work,she gradually learnt

to write poetry.“Between”虽是英语中最常见的词,用在此处却浅显得体,平淡质朴中传神传美。因为父亲过世早,芸不得不靠刺绣养家 糊口。空闲时间对她来说自然来之不易。“Between”一词在这 里充分显示了芸活计的繁重,她用来认字写诗的时间是挤出来 的,这与“暇”在原文中的隐含意义是完全一致的。

原文:时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

译文:At this time the guests in the house all wore

bright dresses, but Yun alone was clad in a dress of

quiet colour, and had on a new pair of shoes.“Quiet” 一字,字如其意,本来毫不起眼,但与 “colour” 搭配,却显得贴切传神,不仅表达出衣服颜色的素淡,而且暗示出主 人公性格温柔内敛。为了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数量词有时不 需要在译文中确切地反映出来。译本在涉及到一些数量词的翻 译时采用了灵活的处理方法。

原文:素云双目闪闪,听良久。

译文: Suyün just stared at us, listening for a long

time.原文:芸两颊发赤。

译文:Yün blushed all over.以上译文完全舍弃了与原文数量词在形式上的对应,而采

用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法。对“双目”的翻译,译文中省略了原 文的数量词。对“两颊”的处理则夸大成满脸。为了符合英语习惯,译者淡化了数量概念。试想如果照搬源语的概念,则效 果未必理想。

二、适当略译与积极补偿

要把原文所有的信息尤其是和文化相关的信息全部完美地

翻译出来是不可能的,一些信息的丢失不可避免。对于一些不

很重要,译语读者很难理解,省略掉对全文的理解也不会造成多大影响的信息,适当略译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采取一些办法进行补偿也是必要的。下面是适当略译的例子:

原文:先生知其情,即致书吾父。

译文:My teacher noticed this, and sent word to my

father.中国旧时的私塾和西方的学校有很大不同。私塾由一位渊

博的先生来主持。先生教孩子读写和规范的言行,还会教些中

国历史和 《四书》、《五经》这样的典籍,教给孩子如何做一个 正直的人及如何写八股文以准备金榜题名。私塾先生的文化内

涵难以用一个词来表达,译者只好用意思相近的“teacher”和

“tutor”来简单处理。

对于一些信息,同样难以传译却相当重要,译者对这样的信息就采取了积极补偿的策略。下面就是一例:

原文:时有苕溪戚柳堤,名遵,善写人物,倩绘一像,一

手挽红丝,一手携杖悬姻缘簿。

译文:So we asked a Mr.Ch’i Liut’i of T’iaoch’

i who specialized in portraiture, to make a painting of

the Old Man under the Moon, which he did.It was a

picture of the Old Man holding, in one hand, a red silk

thread [ for the purpose of binding together the hearts

of all couples ] and, in the other, a walking-stick with

the Book of Matrimony suspended from it.月老的典型形象就如原文中描绘的: “一手挽红丝,一手

携杖悬姻缘簿,童颜鹤发”。他就用手中的红丝线把一对夫妻系 在一起,所以中国有句古语叫“千里姻缘一线牵。”这红线及月 老的形象对于说明沈复夫妇情深意笃以及他们对这夫妻缘份的珍惜及感恩之情至关重要,为了把这些信息有效地传达译语读

者,译者在“red silk thread”后加上了[for the purpose of

binding together the hearts of all couples]。

这种文内加注的补偿办法有助于读者对内容的理解,但

也使他们的阅读变得不甚流畅,所以译者还采用了在页底加注的办法。对 《浮生六记》的翻译,译者更注重传达文本的内

容。Reiss 认为“许多种注重内容的文本都很乐意使用注脚。”

(Reiss,2002:76)页底加注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有疑惑,想了解更多的读者可以看注释;不需要或不想看注释的读者可

以顺畅地读下去。

三、特定文化词汇的翻译

《浮生六记》描写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涉及的领域极广,其

中出现了大量的文化词汇。这些文化词汇一般包含有重要的文

化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对全面地了解源语文化十分重要。在翻

译中,林语堂先生对这些文化词汇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做了恰

当的处理。

1.人名的翻译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能反映出他的理想抱负、性格气质。中

国的文人常常在名字之外还有“字”、“号”来表明自己的志趣。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字”、“号”常有丰富的含义,下面赏析 林语堂在译本中对“字”、“号”的翻译艺术。

原文:异哉!李太白是知己,白乐天是启蒙师。

译文:This is very strange, So Li Po is your bosom

friend, Po Chüyi is your first tutor.原文:初不料陈淑珍乃李青莲知己。

译文:I didn’t know that you are a bosom friend

of Li Po!

李白字“太白”,白居易字“乐天”,“青莲”来自李白的号“青 莲居士”。为了减轻译语读者的阅读负担,译者没有把这些“字”、“号”译出,而是译成他们比较熟悉的名字。如果为了保持原文的文化韵味而把这些“字”、“号”全译出,读者可能会不胜其繁,弃书而去的。

2.地名的翻译

原文:兄宜仍往扬州。

译文:You’d better stay away at Yangchow for some

time.原文:神游其中,如登蓬岛。

译文:One could imagine oneself transported to some

fairy region.中国的许多地名与文学、历史事件或民间传说有关。地名

中常包含重要的文化信息。扬州自古就是繁华之地,也是中国

古代文人向往的地方,有诗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然 而这些信息如加在译文中会显得罗嗦,所以译者采用了直译的办法。“蓬岛”就是 “蓬莱仙岛”,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译者 用了意译的办法,让读者轻松领会文中这一暗喻的意思,做到

了精当传神。

3.称谓方式的翻译

我国的称谓方式是很繁杂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尊称、泛称和谦称。在 《浮生六记》中大量使用了尊称与谦称,在译

语中很难找到对等语,如果完全按照西方的称谓方式来翻译,就会丢失许多的文化信息。

原文:余曰: “卿既知诗,亦当知赋之弃取?”

芸曰: “ 《楚辞》为赋之祖,妾学浅费解。”

译文 : “Now that you know poetry.”I said, “I should

like also to know your taste for fu poems.”

“The Ch’u Tz’u is, of course, the fountain head

of fu poetry, but I find i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卿”是 “你”的尊称,常用于国君对臣子,丈夫对妻子。

“妾”是 “我”的谦称,用于妻子对丈夫,表示谦恭。“卿”和 “妾” 翻译成“I”和“you”,恭敬和谦让的意味都丢失了。

要想把原文中的称谓方式的含义完全传达出来,加上一些

解释是必要的。但这些称谓方式五花八门,繁多的解释必定译

文显得罗嗦而使读者失掉阅读乐趣。为了译文简洁流畅,译者

对称谓方式的翻译做了一些舍弃,采用了简化的策略。

4.度量衡的翻译

度量衡是社会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包括金钱、重量、长度等等。中国清代的度量衡和西方的截然不同,翻译起来也

很困难。

原文:屋西数武。

译文:A few paces to the west of the cottage

原文:他年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

译文:Some day we must build a cottage here.We’

ll buy ten mow of ground around the cottage.“武”这一长度单位现代人已不常用,一武等于三尺,也就

是一米。“数武”和“A few paces”还是很相近的。“亩”是中 国人现在仍常用的面积单位,为了让西方读者了解这一用法,译

者在多处采用了音译。而“武”因为现在已不常用,译者就舍弃

了其文化信息,意译成“A few paces”,做到了取舍有道。

四、结语

本文对 《浮生六记》的林语堂译本的翻译艺术进行了赏析。

林语堂先生的译本很好地保持了原作的风格,表达简洁晓畅。

他的翻译和他提出的“忠实、通顺、美”的翻译原则是相符合的。译者对原文的深刻把握和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使他的译本透

出了迷人的魅力,使广大读者知道了沈复,了解了中国文化及中

国人的生活。

参考文献:

[1]Lin Yutang.My Country and My Peopl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2]Reiss,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篇7:林语堂的演讲艺术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1895年出生于福建一个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

19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并在《语丝》上发表第一篇文章《论士气与思想界之关系》。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

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出版《大荒集》。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老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林语堂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

任教经历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3月26日,去世于香港,四月移灵台北,长眠于故居后园中,享年八十二岁

林语堂的感情生活

烧掉结婚证书

林语堂出生于福建龙溪(今漳州平和坂仔),婚前曾有两位恋人。林语堂的妻子廖翠凤是他的第三位恋人。廖翠凤是鼓浪屿的首富廖家的二小姐,而当二人拟订终身时,廖翠凤的母亲却有异议,说:“和乐(林语堂的本名)是牧师的儿子,家里很穷。”廖翠凤却坚决果断地说:“贫穷算不了什么。”就是这句话一锤定音,成就了林语堂与她的婚姻。

1919年1月9日林语堂与廖翠凤结婚。结婚后,他征得廖翠凤的同意,将结婚证书烧掉了,他说“结婚证书只有离婚才用得上”。烧掉结婚证书,表示了他们永远相爱、白头偕老的决心。婚后不久,林语堂和廖翠凤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攻读硕士学位。在哈佛读了一年,助学金却被停了,林语堂只好前往法国打工,后来到了德国。先在耶拿大学攻读,期间通过转学分的方式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后又到莱比锡大学攻读比较语言学,1923年获得博士学位。

经济困难时,廖翠凤只得变卖首饰以维持生活。终其一生,林语堂在操守上也是绝对纯洁的。美色当前,欣赏一番,幽他一默,亦不讳其所好,惟不及乱耳。

与妻相处之道

如果廖翠凤在生气,林语堂连话也不说一句,保持沉默。倘若真的吵架了,也是吵过就算了,他的绝招是“少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他认为夫妻吵嘴,无非是意见不同,在气头上多说一句都是废话,徒然增添摩擦,毫无益处。他说:“怎样做个好丈夫?就是太太在喜欢的时候,你跟着她喜欢,可是太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跟她生气。”廖女士最忌讳别人说她胖,最喜欢人家赞美她又尖又挺直的鼻子;所以林语堂每逢太太不开心的时候,就去捏她的鼻子,太太自然就会笑起来了。

林语堂曾经说过:“只有苦中作乐的回忆,才是最甜蜜的回忆。”他们即使穷得没有钱去看一场电影,也可以去图书馆借回一叠书,俩人守住一盏灯相对夜读,其乐不改。所以大师亦说,穷并不等于“苦”,他从来没有“苦”的感觉;世俗所谓的“贫穷夫妻百事哀”的逻辑,完全被他推翻了。

金玉良缘的秘诀

1969年1月9日,在台北阳明山麓林家花园的客厅里,一对喜烛点燃,林语堂夫妇悄悄庆祝结婚五十周年。林语堂把一枚金质胸针献给廖翠凤,上面铸了“金玉缘”三字,并刻了詹姆斯·惠特坎·李莱的不朽名诗《老情人》。

林语堂认为廖翠凤属于接纳万物、造福人类的“水”,

而自己却是凿穿万物的“金”。

林语堂认为婚姻并不是以善变的爱情为基础的,而是爱情在婚姻中滋长,男女互补所造成的幸福,是可以与日俱增的。

有人问他们半个世纪“金玉缘”的秘诀。老夫妇抢着说,只有两个字,“给”与“受”。在过去的一万八千多天里,他们相互之间,尽量多地给予对方,而不计较接受对方的多少。林语堂说:“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驭它。”

1976年3月26日,林语堂逝世于香港,灵柩运回台北,埋葬于阳明山麓林家庭院后园,廖翠凤仍与他终日厮守。

林语堂的作品赏析

林语堂在《无所不谈》中的《闲话说东坡》、《记纽约钓鱼》、《记游台南》和《论西洋理学》等,最体现开放的丰富和舒展的美丽,也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与上相关,林语堂的散文并不讲究整体构思,也不理睬章法或写作规则的权威。他认为:“八股有法,文章无法,文章有法,便成八股。”⑦正为此,林语堂欣赏金圣叹的《水浒传序》。该序开篇兜头一句:“人生三十未娶,不应更娶;四十未仕,不应更仕;五十不应为家,六十不应出游。”突兀而来,完全是感兴之言。而全文慨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大谈朋友聚谈之乐,与《水浒传》并不搭界,借题发挥而已。有人肯定要指摘金圣叹文不对题了。可文不对题又有什么要紧呢?重要的是作者淋漓致地发抒了自己心头涌动着急欲出口一吐为快的人生感悟。也正因为憎恨“规矩”,林语堂觉得奇怪,像金圣叹这样的通达之人和不羁之才有时也会犯糊涂,不知不觉地困倒于章法句法之下不能自拔。他写道,金圣叹批书专门替作者算一抑之抑,一结二结,并满口“妙哉,妙哉”,真是矮子摸大象,摸不着头脑。⑧林语堂同时指出,文章的起承转合等等,循文思自然的波浪涌现而成,其千变万化,犹如危崖幽谷,深潭浅涧,毫无匠心的经营,而因缘际会,自成其曲折崭岩之美,不是明堂大庙营造法尺所可以绳范的东西。

故林语堂的散文一篇有一篇的格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千姿百态。结构大多很随便,也找不出起伏、勾色、呼应等的痕迹,只流动着自然的韵律,散发出粗朴的气息。这是属于林语堂自己的气息。它以真情和独见,构成了林语堂的“个人笔调”。林语堂的自由写作态度与梁实秋恰好相反。作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得不止,这是苏东坡的话,林语堂衷心认同。梁实秋则以为此是“才人高致,非常人所能企及”。又说,徐志摩为文,尝自谓跑野马,属于“下笔不能自休”一类,虽然才华横溢,究非文章正格。

篇8:林语堂的演讲艺术

关键词:改写理论,林语堂,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

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翻领域界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其他翻译理论共存并生,翻译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从而突破传统的文学或语言学的模式而上升为一种对文化的反思,逐渐发展为面向译入语文体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西方翻译研究也因此出现重大变革。翻译研究由规定性研究转向描述性研究。而在文化研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10世纪70年代欧洲“翻译研究派”。该学派着重强调翻译研究中的文化属性以及翻译行为对文化带来的积极效应。翻译研究不再像传统只关注语言和文字层面,而是更加洞穿文化背景,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系统纳入译者的考虑范围。而后逐渐发展来的“文化转向”以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勒弗维尔为发起人,操纵学派由此得名。勒弗维尔在《翻译、改写以及文学名声的制控》一书中提出的“翻译即改写”。改写的最显著形式是翻译也因此得名。而构成改写理论的三要素是意识形态、诗学观和赞助人。林语堂既是作家,同时又是学贯中西的翻译家,因此被人们评价为“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他一生中英文著述颇丰,其中不乏多数作品是在“改写”形式下进行的译作。《生活的艺术》就是其代表作。该文先简要介绍勒弗维尔的改写理论,然后简介林语堂的翻译和创作生涯,《生活的艺术》一书中改写的具体体现,最后总结改写理论可充分应用于林语堂作品适用性。

1 改写理论

在70年代出现的“文化转向”,应运而生的是文化操纵学派,其两位代表人物中更为突出的是安德烈·勒弗维尔(Andre Lefevere)。在随后出版的《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一书中,勒弗维尔提出“改写”这个概念。“改写”是一个宽泛的定义,它指对文学原作进行的翻译、改写、编撰选集(anthology)、批评(critisim)和编辑(editing)等各种加工和调整的过程。因此,改写已不是单纯从语言文本层次考虑,而是上升到原作文化层面的限制。不同的社会条件会出现不同的意识形态,因此译者更容易受到意识形态和诗学观的影响,以使其译作与当时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相符,从而能让更多的读者接受。其三要素分别是:意识形态、诗学观和赞助人。意识形态是赞助人或权力的意志体现。翻译,就是向本土文化意识形态输入异域文化的意识形态。具体来讲,意识形态包括社会、政治和经济层面,其关注的是社会应该或可以怎样,因此,也就决定了译者的翻译策略。意识形态是赞助人、人民与要求翻译和出版的机构强加给译者的。每一个意识形态都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抗和妥协,也决定了译者的基本翻译策略和对源语文化的处理。诗学则是译者一定写作技巧的体现,主要包括两个大的体系:一是指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写作形式、手段、技巧、体裁和类型等;二是指文学系统处于社会大系统之中,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为了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也为了达到使大众读者接受的目的,译者的诗学观通常要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赞助人通常指促进或阻碍作品产生的外界因素,可以是政府部门、出版社、大众传媒、宗教集团等社会机构,同时也可以是个人势力。

2 林语堂及其作品《生活的艺术》

提到林语堂,人们就会想到这句话“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作为造诣深厚的文学家、翻译家,林语堂先生在文学、语言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与其他翻译家相比,翻译界对于林先生的翻译理论和翻译作品的研究还未深入,然而林先生也有自己系统而全面的翻译理论。林语堂曾提出译者的三项责任,即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对译文读者的责任与对艺术的责任。林语堂一生用英汉双语创作了大量著作,其作品一直被视为西方人了解东方文化的权威之作。而在林语堂的众多英文作品中,有许多是包含着节译或编译的中译英作品,其中《生活的艺术》就是其代表作品。根据作者林语堂的个人意识形态及译作风格,该书部分章节采取删、减、增、改等方式将中国众多古典作品加以改写,形成作者独特的译写方式,从根本上讲,这也是一种特殊的翻译。《生活的艺术》一改沉闷、说教的方式,融中国古人豁达、开明的生活方式于其中,以其独有的“闲适”、“性灵”给人们带来了一股自由清新之风。该作品在文化层面上向西方读者介绍了正确的东风文明观,同时还以东方特有的贤达智慧批判了美国高度工业机械化给人们带来的压抑和沉闷。

改写理论在《生活的艺术》中的体现

改写形式多种多样,具体反映在文中可以分为节译、摘译、编译等。林语堂先生通过以上不同的译作手法在《生活的艺术》中将中国众多古典文学作品,如《塞翁失马》、《幽梦影》、《茶蔬》等以改写的形式展现在西方读者面前,反映出作者深厚的翻译创作功底。通读全书,笔者发现该书多数章节采用了译作结合的手法,成功的完成了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改写。鉴于此,特举例为证:

例文一:An Old Man was living with his Son at an abandoned fort on the top of a hill,and one day he lost a horse.The neighbors came to express their sympathy for this misfortune,and the Old Man asked”How do you know his is bad luck?”A few days afterwards,his horse returned with a number of wild horses,and his neighbors came again to congratulate him on this stroke of fortune,and the Old Man replied,“How do you know this is good luck?”With so many horses around,his son began to take a riding,and one day he broke his leg.Again the neighbors came around to express their sympathy,and the Old Man replied,“How do you know this is bad luck?”The next year,there was a war,and because the Old Man’s son was crippled,he did not have to go to the front.[2]159

上文选自著名寓言故事《塞翁失马》。原文如下:近塞上之人,有善述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此何遽不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该节选反映出古代人们的豁达思想,为当时欧美高度工业化的古板带来一种闲适和轻松。

例文二:Spring is the natural frame of mind of heaven;autumnis one of its changing moods.

One should discipline oneself in the spirit of autumn,and dealwith others in the spirit of spring.

Good prose and“T’ang poems”should have the spirit of au-tumn;good Sung lyrics and Yuan dramatic poems should have thespirit of spring.

上文出自《幽梦影》,原文如下:春者,天之本怀;秋者,天之别调。

古人以冬为“三余”,予谓当以夏为“三余”:晨起者夜之余;夜坐者书之余;午睡者应酬人事之余。古人诗曰:“我爱夏日长。”洵不诬也。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宜带春气。

诗文之体得秋气为佳,词曲之体得春气为佳。

上文反映出林语堂运用节译的手法节选《幽梦影》中的部分章节摘录出来,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但仍忠实于原文的主旨。

例文三:...to pour tea around again and again from a big pot,and drink it up at a gulp,or to warm it up again after a while,or toask for extremely strong taste would be like farmers or artisans whodrink tea to fill their belly after hard work;it would then be impossi-ble to speak of the distinc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flavors.[2]225

上文摘自《茶蔬》,作者以喝茶赏茶者将饮茶之道详述于此。原文如下:“若巨器屡巡,满中泻饮,待停少温,或求浓苦,何异农匠作劳,但需涓滴;何论品赏?何知风味乎?”林语堂在其译作中,一改原文晦涩难懂的精深语言,而是平铺直叙,用平实的语言将原文阐释清楚,这归属改写中的一种编译形式。

3 结论

由于林语堂特殊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他兼有东西方文化元素使其翻译活动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再加上受到改写理论中意识形态、诗学观和赞助人的影响,其翻译作品收到了西方读者的欢迎,这对弘扬中国古老东方文明和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其翻译作品中,尤其是《生活的艺术》中充分体现,林语堂凭借其轻松闲适的笔调翻译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且多以中国哲学、历史、文学及文化作为背景材料。林语堂毕生致力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尤其是在翻译理论研究和弘扬中华古老文明方面,成绩显赫,影响深远。翻译研究领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永无止步,改写理论可以成功的应用于林语堂的译作中,确为两者寻求到最佳契合点。改写式的译写结合是该书成功的一大因素,笔者谨希望在今后的翻译研究工作中更加充分发挥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Lefevere A.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5.

[2]Lin Yutang.The Importance of Living[M].Beijing:Foreign Lan 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高巍,武晓娜,张松.简析《生活的艺术》中的翻译变体[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4]何绍斌.作为文学“改写”形式的翻译——Andre Lefevere翻译思想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9).

[5]林太乙.林语堂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中职德育课半期总结下一篇:景区提高服务质量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