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审议意见办理调研报告

2024-07-20

卫生审议意见办理调研报告(通用8篇)

篇1:卫生审议意见办理调研报告

关于卫生工作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1年3月31日在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30次会议上

县人大常委会卫生工作调研组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安排,2011年3月9日至11日,县人大常委会卫生工作调研组对县人民政府办理卫生工作报告审议意见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选择了不同区域的沙子、悦崃、桥头、大歇等乡镇,重点针对目前新农合筹资和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乡镇卫生院实行药品零利润、绩效工资后所带来的影响等情况进行了座谈;并召集县卫生局、县爱卫办、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新农合管理中心、妇幼保健院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座谈了解相关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及建议意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

(一)关于“加大卫生知识和政策法规宣传力度”的办理情况

审议意见要求:广泛宣传医疗卫生方针政策,深入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完成以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人为重点的免费公共卫生服务目标。普及医疗卫生知识,积极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基本卫生 1

知识知晓率达到年初预定目标。组织开展“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宣传月”活动,提高老百姓对合作医疗政策的知晓度和把握程度。

办理情况: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多形式、多渠道加大卫生知识和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卫生防病知识、健康惠民及合作医疗政策深入人心,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5.01%,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5.01%,以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人为重点的免费公共卫生服务面不断扩大。

(二)关于“多渠道增加医疗卫生投入”的办理情况

审议意见要求:加大向上争资和财政投入力度,按照国家规定,保障三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设备购臵、人员和业务经费,确保正常运行。严格执行各级政府关于卫生机构基本建设规费减免的有关规定,并为乡镇卫生院改造提供担保和贴息。按“创卫”工作要求,购臵气相色谱议等设施设备,提高医疗卫生检测水平。按照“三甲”医院标准调整扩大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规模,加大工程建设投入,为升“三甲”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办理情况:2010年,县卫生局立项争资4820万元用于各项卫生专项工作。由财政连续担保贴息3年,县国投公司融资3000万元,完成20所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达到60%以上,完成74个村卫生室房屋标准化建设任务,年内减免乡镇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行政事业性收费20多万元;为全县医疗机构配臵医疗设备401台(件),按“创卫”工作要求为县疾病控制中心购臵了气相色谱仪,成功创建市级卫生城市;正加紧按

三甲医院标准整体迁建县人民医院和启动二甲中医院创建工作;今年,在新城区站前大道划拨建设用地45亩,用于县妇幼保健院、县卫生监督所、县疾控中心、县卫生培训中心标准化迁建用地。

(三)关于“健全完善医疗卫生监管体制”的办理情况 审议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和农村药品供应监督网络,加大药品购销监管力度。加快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按市上统一要求抓好落实。逐步规范各级医院用药行为,建立合理的用药和收费标准,制止乱收费行为。强化各级医院常规管理和医德医风教育,严肃查处损害患者利益的人和事。科学合理调整乡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强化村级卫生室和社区卫生中心预防、医疗、保健功能,方便群众就近、就地就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配套开展农村改厕、改水和巴渝新居建设,加强环境卫生整治。

办理情况:建立完善了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落实了机构、编制、人员和设施设备,实行了药品政府采购配送制;2011年1月29日起,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规范了医院用药行为,建立了合理的用药和收费标准;加强了行业作风建设和医德医风教育,及时查处医药、医疗违纪案件;全县药品收入大幅下降,门(急)诊次均费用、住院床日费用、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得到控制;开展基本药物市场价格和供应变化监测,适时研究解决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药品流通行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农村改水

改厕、推进巴渝新居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成效明显。

(四)关于“大力引进和培养卫生人才”的办理情况

审议意见要求:制定完善卫生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和激励制度,鼓励县内外优秀人才到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认真对接国家和市上定向培训项目,充分发挥县卫生培训中心作用,建立多层次的进修培训制度,加强对卫生专业人员的培养、培训。借鉴外地“乡村一体化”经验,实行村医准入制,并解决村卫生人员养老保险问题。建立卫生人才合理流动和选任、选配的长效机制。

办理情况:增加了医疗卫生事业编制,招录了89名各类卫生事业人才;实施多项人才培训项目、上挂进修、举办各类培训班(会)、继续教育、对口支援等计划,多渠道培养急需的医疗卫生、护理、检验、中医和管理人才;积极探索医疗卫生“乡村一体化”管理机制,财政足额保障了公共卫生和村医补助。

(五)关于“加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的办理情况 审议意见要求:建立乡镇医疗保险工作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加快医保信息网络建设,下放报帐、审核权限,实行“一卡通”,简化工作程序,方便群众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获得补偿。及时清理调整单病种限价标准、基本诊疗服务项目和基本药品目录及药品价格。探索改革新农合病人门诊看病的有关规定,保障群众医疗服务质量。增强城乡合作医疗资金使用透明度,严肃查处套取合作医疗资金等违规违纪行为。

办理情况:各乡镇建立了医疗保险工作机构,配备了专兼职

工作人员;2010年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3.24%;全年参合补偿范围扩大,比重及数额提高;在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新农合信息网络“一网通”管理模式;开展了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医保基金按单病种限额付费方式,单病种限额病种达200多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有效衔接模式作为经验在全国专门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六)关于“稳妥推行医疗卫生新政”的办理情况

审议意见要求:及时研究制定药品实行零利润后的财政补偿措施,保障各级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建立完善有利于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绩效工资制度,制定相应配套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

办理情况: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机制,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建立了绩效工资制度,2011年1月1日起实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正抓紧调研和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的政府投入政策和多渠道补偿机制,以及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后的补助标准;积极探索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特殊人才、岗位、兼职、加班津贴补助标准及管理办法。

二、对办理工作的评价

总体评价:领导重视、行动迅速、措施有力、初见成效。近一年来,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借推进“健康石柱”建设及

创建市级卫生城市东风,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为目标,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和政策、法规宣传,多渠道增加医疗卫生投入,健全完善医疗卫生监管体系,大力引进和培养卫生人才,加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稳步推进医疗卫生新政,办理卫生工作审议意见初见成效。与此同时,调研组了解到,由于国家卫生医药制度改革还处于试点、试验阶段,相关政策还不尽完善,具体措施还不尽合理,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和困难,主要是:实行基本药物及药品“零差率”后新农合用药与基本药物价格不统一及部分常用药不在基本药物范围,导致基层无药治病;实行绩效工资后打击了医疗骨干积极性,导致医生不愿看病和不愿意多看病。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向上反映,提出改进的建议意见,以更好地推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考虑到县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卫生工作审议意见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调研组建议本次常委会议通过这个报告。

以上报告,供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参考。

篇2:卫生审议意见办理调研报告

工作情况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汇报

XX市卫生局局长 XXX(20XX年X月X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X 月XX日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X次会议听取了《XX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汇报》,并提出了审议意见。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好审议意见,我们高度重视,对照审议意见认真分析研究,查找问题,制定措施,积极加以整改,切实将审议意见贯彻落实到位。现将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对“加强宣传引导”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

(一)不断强化卫生宣传工作。为了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和城市居民进一步掌握医疗卫生政策和基本医疗常识,市卫生局要求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充分利用农牧民群众看病就医、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巡回医疗等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卫生法规政策宣传,今年以来制做发放新农合、妇幼保健、疾病预防等农牧民群众容易接受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图册6000余份,刷写卫生宣传标语28条,播放卫生健康教育影片

80余次,讲解卫生基本知识和法规政策90人次,在广播、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卫生工作6次,增强农牧民群众卫生政策法规意识和健康观念。

(二)全面加强宣传工作积极主动性。针对我市农牧民群众对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政策掌握不全面的实际,我们全面加强宣传工作积极主动性,开展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医疗卫生常识、公共卫生、新农合等医疗卫生政策培训班3次,培训人数120余人,每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卫生院专门新购臵并安装了LED显示屏,设臵宣传厨窗,制作固定标语,动态和长期宣传相结合,让广大居民和农牧民群众了解和知晓公共卫生、基本药物零差额销售等医改基本政策,要求全市各医疗单位和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行业新风,全面彻底掌握国家和省、州、市医疗卫生政策以及搞好卫生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本领,为卫生宣传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进一步加大新农合政策宣传力度。我市部分农牧民群众对新农合政策理解不到位,对报销费用不清楚,个别存在假证明骗取新农合资金,我们在进一步健全完善新农合资金管理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充分宣传新农合惠农政策界线,全面实行农牧民群众住院报销费用卫生院公告制和公示制,严格把关补偿标准,努力做到公开、公平、公

正、透明,保障新农合资金依法、规范运行。今年新印制了新农合政策宣传口杯、圆珠笔、纸巾盒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品,向农牧民群众广泛发放,提高新农合知晓率。同时,强化新农合办公室的能力建设,配备办公设备,选派人员参加省、州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耐心、细致、热情接待群众。

二、对“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行零差率销售”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

根据省、州有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我们把落实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作为减轻农牧民群众看病就医经济负担,全面执行国家惠民政策的一项民生工作,严格执行《XX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管理办法(试行)》和《XX州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办法(试行)》,本着“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原则,以满足群众基本医疗用药需求、理顺药品购销关系、保障药品质量、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为目标,根据《XX市基层医疗机构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针对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行零差率销售”的审议意见,我局成立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督导检查专项领导小组,于3月底至5月初全面督促检查全市12所医疗机构进药渠道、采购价格的规范、合法性,以及国家基本目录、省级目录共513种基本药物零差

价销售和销售药品品种、目录、价格等信息公示制情况。经检查,未发现各医疗单位在基本药物销售过程中有加价现象,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能够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州有关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策制度,药品购销手续规范齐备。为了进一步宣传零差率销售药物情况,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卫生院和市妇幼保健站对513种基本药物在取药处LED显示屏上将进药价格和销售价格进行公示,接受患者和群众监督。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建立定期、不定期的督导检查制度,切实保障我市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全面贯彻执行。

三、对“加大对医改资金的投入”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 随着医改工作的不断推进,农牧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逐步提高,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标准,加大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经费投入已成当务之急。近年来,中央和省、州、市各级政府逐年加大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一是根据省、州《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安排,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经费人均中央补助20 元,省级3元,州、市各1元,预计下半年逐步到达。二是按照省、州有关文件精神,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各级政府补助资金2011年每人每年200元,个人缴纳

参合资金每人每年30元,人均筹资标准230元。新农合工作经费2005至2010年每年本级财政落实了3万元,根据《XX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州2011年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各级新农合经办机构的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每年落实5至10万元,严禁从合作医疗基金中提取”,2011年我市新农合工作经费纳入了本级财政预算,因2011年底市财政压缩预算支出,截止目前尚未拨付。2012年新农合基金进一步提标扩面,各级政府补助资金达到每人每年240元,个人缴纳参合资金每人每年50元,人均筹资标准290元。预计州、市补助资金6月底到达,中央和省上补助资金下半年逐步到达,个人缴纳参合资金已到位。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卫生基础设施投入。近年来,我们先后实施了XX乡卫生院、X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部大楼建设项目,积极向省、州汇报争取“120”急救系统建设、疾控中心业务楼、全科医师培训中心等建设项目,今年争取资金正在实施XX和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以上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夯实我市卫生事业发展基础,极大地改善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功能。四是积极向市政府汇报,进一步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保障民生、促进发展。

四、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

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医疗卫生工作能力、水平,关系医疗卫生单位功能发挥和整体发展水平。我市卫生系统专业人员能力较低、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异常突出,进一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加强人才科教工作,提高医疗队伍素质。今年以来,我们积极组织医务人员参加省、州举办的卫生服务适宜技术培训、西医学中医培训、全科医师培训、中医学习经典培训、基层中藏医业务骨干培训等培训项目,截止5月中旬累计培训医务人员70余人(次)。我们联系了北京XX医院帮扶我市卫生事业发展,将开展紧缺人才的专门学习培训。二是努力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专业学历教育,依托“万名医师支援农牧村卫生工程”等有利资源,采取传、帮、带和日常强化学习培训等多种渠道和方式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整体素质。积极鼓励在职卫技人员通过自学考试和职业教育,全面提高继续医学教育专业学历水平。三是不断优化我市卫生系统岗位设臵,合理配臵人力资源。在全面开展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的基础上,汇报市政府并积极联系协调人事部门研究解决我市卫生专科和护理人员紧缺的现状。鉴于我市XX住院部即将投入使用和各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少全科医师的问题,及时向市政府请示调动基层优秀医务人员充实到市保健站,并为各乡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一名全科医师,目前

人员调动方案正在拟定之中,将尽快上报市政府待批,保证我市卫生资源合理流动,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四是开展中藏医师带徒继承教育。结合我市中藏医发展实际和中藏医人才队伍现状,经市卫生局会议研究为6名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工作实绩和资质的医师,选定12名具备相当知识和学历的医务人员拜师学习中藏医知识,并争取经费给予老师每年2000元,徒弟每年1000元的学习补助,保证中藏医发展后续有人。五是要求卫生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全面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班子能力和业务干部队伍建设。各医疗单位结合“四项”教育活动不断学习新形势下服务群众健康工作和提高医疗卫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方式方法,工作靠前,深入一线,在实践中学习、锻炼、提高。举办了全市卫生系统护理知识和技能大赛、疾病预防控制业务知识比赛、突发重大卫生事件应急演练等活动,“5.12”国际护士节进行了表彰奖励和庆祝活动。通过强化学习和实践锻炼,逐步提高卫生系统干部职工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五、对“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全面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是医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医疗卫生单位提高工作效率,全

面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一项重要措施。今年以来,我局根据省、州有关医疗卫生单位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文件精神,认真分析研究,及时安排部署,在充分征求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反复研究制定出台了XX市医疗卫生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实施意见,要求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全面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在此基础上,全面掌握医改各项政策,经过各医疗卫生单位充分酝酿讨论,市卫生局局务会议充分研究,将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收入的一部分、绩效工资全额、第13个月奖励工资、上年工作经费结余全部纳入单位职工绩效奖励范围,根据职工日常工作量、工作效率、服务患者状况、出勤情况兑现奖惩,制订出了详细全面的考核方案,依方案年终考核,一次性计发全年绩效工资。目前方案正在试行,各乡卫生院和市妇幼保健站也参照执行。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对医改工作的监督检查是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卫生工作的关心、帮助,也是对我市医改工作成效的一次检验和考评,对于促进我市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回顾近年来的卫生工作,深深体会到,我们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帮助和支持,得益于各位主任、委员的信任和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工作评议为契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 的监督下,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强化卫生队伍建设,夯实卫生事业发展基础,加大公共卫生投入,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全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使我市卫生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协调、快速发展。

篇3:卫生审议意见办理调研报告

评议办法重点对开展工作评议的法律依据、指导原则、主体对象、评议内容、方法步骤、结果运用、经费保障等进行了具体规定。评议内容包括:贯彻执行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情况;贯彻执行上级、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以及接受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情况;依法履行工作职责,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情况;办理市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情况等。测评结果当场公布。市人大常委会对被评议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对测评“不满意”的单位在下一次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听取整改情况报告,进行满意度票决。票决仍不满意的可以依法提出询问、质询或组成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票决办法重点对票决办法的法律依据、测评方式和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规定:工作办理情况票决结果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会议予以通过;票决结果为不满意的不予通过,“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要限期进行整改,在下一次常委会会议上再次报告,并接受第二次票决。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应跟踪督查有关问题的整改和工作措施的落实。对第二次票决仍不满意的,可依法提出询问和质询,必要时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

湖北:浠水县“电视问政”问计人大代表

“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哪些,影响浠水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4月 27日,在湖北省浠水县团陂镇人大活动室,镇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付坤兰代表县纪委,就“电视问政”向人大代表征求意见。四月下旬以来,浠水县广泛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议,征集“问政”题目,全县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共提出各类意见和建议 200多条。

为推动全县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浠水县将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电视问政”活动,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重点工程项目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以与百姓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和发展环境问题,请相关部门、乡镇“一把手”走进电视栏目,就履职情况、工作成效、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等方面,接受社会问政,现场答疑解惑,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提高工作效率。

篇4:卫生审议意见办理调研报告

陇南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组织检查《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审议意见,充分肯定了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贯彻《食品安全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结合实际提出了5点工作建议。市人大常委会以(陇人大常发„2012‟9号)文件将审议意见转交市政府办理。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办理工作,接到文件后,迅速安排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审议意见中的五条建议逐条进行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通过一年多的有效落实,全民食品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更加明确,监管措施更加到位,监管体系更加健全,监管重点更突出,源头把关更严,全市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突出体现在对五条建议的落实上: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培训,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的建议。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根据《陇南市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年)》,制定下发了《陇南市2013年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安全生产月”、“食品安全宣传周”等主题,统筹组织农牧、质 1 监、工商、食药监管、商务、卫生等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工作。一是加强执法人员培训。食品监管各部门高度重视监管人员培训工作,采取邀请省上专家讲授等多种形式,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46期,培训市、县区两级食品监管人员1320余人次,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显著提升,为实施科学监管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撑。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市县区进一步修订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9次,有力地提升了监管部门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和队伍实战水平。二是加强行政相对人教育培训。本着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与上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各部门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68期、培训食品从业人员11256人次,教育引导行政相对人规范从业行为,诚实守信、依法经营,有效推动了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为保障食品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2013年6月17日至27日,全市统一组织开展了“社会共治、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通过展出宣传版面、悬挂宣传标语、散发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及产品展示、企业推介、发布投诉举报电话等多种形式,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为深入推进宣传活动,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在中国陇南网开办了健康饮食宣 2 传专栏,扎实开展了食品安全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等宣传行动,采取播放食品安全公益广告、户外公益宣传等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全市累计出动宣传人员2000余人次,发放宣传单10万余份,接受咨询6000余人次。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识假辨伪能力不断提高,全社会食品药品安全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二、关于进一步加大重点环节的监管力度,强化监管部门的职能和作用的建议。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统筹工作力量,强化工作措施,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品种,加大监管力度,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全年未发生Ⅱ级以上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一)农产品环节。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市、县区组织开展农产品例行抽检和专项抽检170次,累计抽检蔬菜、畜产品、水果、食用菌、茶叶等29个品种、3501份,抽检平均合格率99.91%。加强生猪肉、生鲜乳、水产品违禁添加物监测,共抽检育肥后期生猪尿液100份,经检验均为阴性,全市畜禽规模养殖户和10个奶畜养殖场均未发现使用违禁兽药和非法添加违禁物质的现象。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市累计开展以蔬菜、肉产品、水产品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专 3 项检查168次,出动监管执法人员1260人次,检查农产品生产基地147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超市508个次,各类经营门店349户,责令整改46户,查处违法违规案件46起。三是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累计173项次,生产面积304.12万亩,养殖规模249.46万只,分别达到食用农产品生产面积和畜禽养殖规模的48.27%和45.46%,全市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食品生产环节。一是严格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全市累计核发《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140户,其中14户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2户企业通过HACCP认证,2户企业通过有机食品认证,45户企业通过计量合格确认,8户企业成功争创甘肃省名牌产品。将404户食品加工小作坊纳入监管范围,进行了改造提升,小作坊食品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二是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测。全市共完成食品监督抽检360批次,检验合格334批次,合格率为92.8%,风险监控抽检18批次,全市食品质量安全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三是强化食品生产质量监管。全面落实食品质量生产安全责任制,与544户食品生产企业和加工小作坊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和承诺书。以白酒、饮料、淀粉制品、食用植物油、调味料等产品为重点品种,组织开展食品生产安全大检查活动2次、巡查回访10次,排查食品生产企业500 4 户次 ,查处无证生产食品企业18户,取缔制假白酒黑窝点1个,注销生产企业14户。

(三)食品流通环节。一是严格食品流通市场准入。全市累计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10626户,注销《食品流通许可证》3503户。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实行专区专柜销售,现场悬挂质检报告,指导群众安全消费。对米、面、油等食品实行“协议准入”、“场厂挂钩”、“场地挂钩”等制度,确保货源清楚,正当合法。对蔬菜等农产品实行企业自检制度,发现质量问题立即停止销售,依法进行处理。二是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测。全市共完成抽样检验总数300批次,合格率99.33%;完成食品快速检测11808批次,检测合格率99.58%,抽样检验任务完成率100%。三是加强食品流通市场监管。按照“一季度一重点”的要求,以食用农产品交易市场、城乡结合部、工地、中小学校园及周边等为重点场所,开展食品流通质量安全检查活动,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6918人次,检查单位1618户次,取缔无照经营35户,查处案件365件,没收不合格食品6081.56公斤,收缴罚没款67.15万元。

(四)餐饮服务环节。一是加强餐饮服务准入管理。全年共核发许可证1343户,依法注销许可证330户。将学校食堂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餐饮单位、家庭托餐全部纳入监 5 管范围,依法许可学校食堂287户、托餐家庭46户,全面禁止高校以外的学校食堂和学生餐制作凉菜,学校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二是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对3733家餐饮服务单位落实了量化分级管理措施,开展了诚信等级评定,制作了公示牌,在餐饮服务单位经营场所公示诚信评定结果、不良行为记录、食品安全责任人和监管责任人、投诉举报电话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7363余人次,检查单位8359户次,下达监督意见书3460余份,责令限期整改563户,查处案件105起,没收不合格食品及保健食品120种2500余瓶(盒),收缴罚没款20.26万元;全年共抽检食品19个品种、367批次,抽样完成率102%;全市累计保障重大活动食品安全25次,新创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或示范乡镇11条(个)、示范店111家。

(五)商贸流通环节。一是加强畜禽屠宰监管。指导成县大路沟生猪定点屠宰场和礼县天诚畜产品加工厂完成升级改造,全市屠宰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监督企业严格落实肉品检验检疫、不合格肉品无害化处理、检验人员持证上岗、生猪来源和产品流向记录等管理制度,组织屠宰企业与销售大户签订协议,设立“放心肉”销售点,确保了县城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肉品来自定点屠宰企业。二是加强酒 6 类流通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指导企业落实酒类经营随附单、经营场所不向未成年人售酒明示等制度,严查酒类无证经营、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取缔无证及严重违法经营户23家,行政处罚案件71起,查处假冒伪劣酒类1100余瓶、质量不明散酒720公斤。

三、关于强化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和协调,进一步加大专项整治的力度的建议。在市、县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省、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目标责任要求,市、县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协调农牧、质检、工商、食药监、商务、公安、卫生等部门扎实开展了联合专项整治工作,提升了监管合力,增强了工作效果。一是根据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的通知》和《陇南市2013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精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各部门开展了种植养殖及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对涉及食品安全的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进行集中治理,有效消除了各环节食品安全隐患,预防和杜绝了各环节食品安全事故。二是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陇南市2013年开展打击食品生产加工黑作坊黑窝点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以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校园及公共场所周边为重点区域,以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腐竹食品、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调味品、酒类产品作为重点产品,由公安部门牵头组织开展了打击以“地沟 7 油”为重点的食品生产加工黑作坊黑窝点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劣质原材料或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假冒伪劣食品及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铲除黑作坊黑窝点滋生土壤,净化了食品市场。三是按照全省开展肉制品专项治理行动工作要求,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加强牲畜和现场宰杀活禽检疫监管的通知》和《关于开展肉制品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等文件,组织公安、农牧、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商务等部门开展了以“瘦肉精”为重点的肉制品专项治理联合行动,查处了一批销售不合格肉制品违法案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各环节肉制品购进、销售管理,建立健全了肉制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了肉制品质量安全。在各项专项治理行动中,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680人次,检查单位768户次,行政处罚案件25起,移交公安机关查处案件3起。四是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市政府、市检察院下发《关于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建立了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强与公安、检察院等部门沟通协调,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涉及食品安全犯罪行为,及时移交司法机关查处,依法惩治食品安全犯罪行为,保持打击食 8 品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全市共出动干警800余人次,收集整理食品药品制假售假线索67条,破获食品药品刑事案件26起,打掉食品药品制假售假犯罪团伙6个,抓获违法犯罪人员31人,其中刑事拘留27人,涉案价值214万余元。在“地沟油”专项整治行动中,徽县公安局与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密切配合,查处销售不合格食用油窝点3处,查获不合格食用油10391升。在肉制品专项治理行动中,礼县破获公安部督办的制售病死肉案1起,查获病死肉4000公斤。

四、关于进一步强化监管部门的自身建设,着力解决人员、设备和经费的建议。市政府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和省政府《关于改革完善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精神,下发了《关于改革完善市县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改革完善市县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构建行政管理、监管执法、技术支撑和基层监管“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一是整合监管职能和机构。将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卫生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进行整合,组建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二是整合监管工作力量。9 将市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基层派出机构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编制和相关经费基数,以及涉及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机构、人员、编制、装备及相关经费基数,划转并新组建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三是健全监管执法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在整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现有食品药品监管执法机构、检验检测资源和人员力量的基础上,组建市县食品药品稽查局和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分别负责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市场稽查和检验检测工作。四是健全基层监管体系。在乡镇街道设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按照一类乡镇不少于5名、二类乡镇不少于4名、三类乡镇不少于3名的标准配备人员编制。目前,市级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已基本完成,组建了监管机构,配备了领导班子,充实了工作力量;部分县区已完成县、乡监管机构组建、职能移交和人员划转等工作。机构改革完成后,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和经费不足、设备缺乏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五、关于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机制,努力提高执法的层次和水平的建议。市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安排部署,并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下发了《关于分解落实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的通知》、《陇南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安排意见》、10 《2013年陇南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目标责任考核方案》等一系列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文件,进一步强化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食品安全重大问题,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监管一线,检查指导食品安全工作。根据领导分工变化和机构改革情况,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及时调整组成人员和办公室,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综合监督机制,落实工作督查督办、信息报告、工作考核等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确保了食品安全工作组织协调到位。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的要求,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的通知》,将食品安全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政府绩效考核内容,有力地推动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深入开展。根据市政府统一安排,按照“一季度一督查,半年一考核”的要求,由各监管责任部门负责对各县区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督查和考核,及时掌握监管工作动态,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各县区政府和市直各部门按照省、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统一部署,建立健全责任体系,细化量化工作任务,狠抓目标责任落实,全市上下普遍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

篇5:卫生审议意见办理调研报告

办理落实情况汇报

尊敬的主任、副主任、各位代表:

今年以来,县人大对我委进行了工作审议,并下发了《##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县人口计生委工作的审议意见》(东常发[2009]13号)文件。针对文件提出的六个整改意见,我委高度重视,召开了党组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针对人口计生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不足、意见与建议,逐个、逐条、逐项进行分析研究、剖析原因、查找差距,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落实方案,认真整改落实,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得到了稳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突出宣传教育,造浓了社会舆论氛围

针对我县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较为薄弱的现状,我委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一是积极争取省人口计生委配送计生村务公开宣传栏80块,11月底前,我委已派车派人送达各村全部安装完毕。二是积极争取市人口计生委在我县“三道”(国道、省道、县道)旁新建8块大型计生宣传牌。其中在冷东公路旁新建4块,在邵永高速公路两旁新建4块,目前已选好建设地址,开始动工,明年6月底前全部完工。三是每月与县广播电视局联合对计生主题活动、典型事件、先进个人等进行专项采拍,通过“国策园地”宣传窗口进行集中宣传。三是在“5.29”、“7.11”、“9.25”等计生纪念日开展大型宣传活动,一年来,全县共出动宣传车36台次,发放计生宣传资料4.3万份,接受咨询8600余人次,义诊 650人次。四是加强了惠民宣传。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形式多样的广泛宣传,使以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制度为核心,以出生缺陷干预、妇科病免费普查等为补充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日益受到群众关注,充分让自觉计划生育的群众优先享受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做到在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从而促使群众转变养儿防老、多子多福旧的婚育观念,进一步增强群众遵守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二、夯实基层基础,拓展了优质服务领域

针对我县计划生育工作基层基础较为薄弱的现状,我委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整改。一是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已将村级计生专干的待遇统一纳入乡级财政预算,实行“一折通”打卡发放,充分调动了计生专干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努力加强计生专干培训,今年我们组织了全县所有的计生专干进行了两次培训,各乡镇场、各村计生专干分乡镇场集中进行培训,县直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单位、各社区计生专干在我委集中进行了培训,通过加强培训,使计生专干懂业务、会管理,扎实做好各级人口计生工作。三是积极争取县里同意,通过公开招考,选拔了具有执业资质的医技人员6人,充实到县计生指导站和乡镇计生医技队伍,以缓解基层计生服务技术力量不足的压力。四是认真开展“技术大练兵促整改”活动。今年6月份起,我委在全县计生系统内开展了“技术大练兵促整改”活动,活动分医学基础知识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两部分进行。并制定了严格的措施,对考试不合格者进行强化培训,并参加补考。全县共有 80名计生技术人员参加了技术练兵活动,有12人参加了补考。通过此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促进了计生技术人员掌握服务本领,提高了服务能力。四是出台政策,鼓励技术服务人员参加学历培训、资质考试,对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以上的计生技术服务人员每人奖励1000元,目前已有5人获此奖励。五是全力抓好了计生服务站所建设。目前,我县已全面完成了大庙口、石期市、芦洪市、大盛四个乡镇计生中心服务站(所)和县计生指导站改扩建国债项目建设,为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服务平台。通过改造和靓化,目前全县各乡镇场计生服务所在硬件上基本上达到“四优一满意”的标准,进一步拓展了优质服务领域,为育龄群众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

三、创新工作方法,构筑了齐抓共管工作合力 为抓好工作创新,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做了一定的工作。一是全力做好规范村务公开,打造阳光计生工作和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一盘棋”工作。这两项工作是省人口计生委的一项重要创新,是省人口计生委的重要决策和民心工程,得到了国家人口计生委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为全面落实这两项工作,10月底前,我们已全面完成了计划生育村务公开工作,使计生政策和管理阳光、公开,进一步提高了人口计生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满意率。11月30日前,全县全部完成了全员人口信息采集、录入工作,为全省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一盘棋”工作打下基础。二是继续推进“三包一联”,构建工作合力。2009年我县继续实施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组干部包户,县直单位联系后进村 的“三包一联”计生工作目标责任制,并把“三包一联”责任制纳入年终重要考核内容。要求各级各部门领导带头调查研究,带头宣传服务,带头落实责任,带头解决问题,逐级分解落实工作职责,从而构筑起全县人口计生工作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三是进一步创新了管理制度,落实了领导责任。2009年继续按照《##县关于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管理的若干规定》(简称“一百条”),实行领导干部人口计生工作任期考核,离任审计和责任追究制。对当年完不成计划生育工作任务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单位不评先评优,对相关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视其情节进行责任追究。今年,我县对工作相对落后的2个乡镇进行了“黄牌警示”,督促这两个乡镇认真加以整改,切实加强人口计生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水平。四是进一步创新了优质服务工作。今年我们组织县计生指导站的医务人员深入到各乡镇场进行了妇科病免费普查,参检对象达11000余名,检出患病人数7000余名,免费或低费治疗3600余人,对检出患宫颈糜烂采用微波治疗的由新农合每人补偿50元,共补偿102人。另外,我们还开展了出生缺陷干预和病残儿童鉴定,出生缺陷干预共检测了130对,全县66人申请了病残儿童鉴定,符合41人,不符合20人,因其他原因未参加检查5人。温馨计生、人性计生工作的开展,顺了民意,暖了民心,深受广大群众好评。

四、加强综合治理,加大了流动人口管理力度 一是进行了流动人口大清查。今年9月将紫水社区作为试点,对县城商居房、出租房流动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一次 全面的大清查。二是大力宣传了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条例》。我委将10月份作为《条例》宣传月,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条例》的宣传力度,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加强了部门配合,强化了综合治理。在县人口计生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配合,定期召开协调会,促进综合治理,并在年终对计生综合治理部门进行单独考核,考核结果计入综合考核总分。

五、严厉打击“两非”,遏制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 一是加大力度,严厉打击“两非”。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打击“两非”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得力人员,组建专门班子,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严厉打击“两非”行为。2009年,全县共收集“两非”线索4条,目前已成功查处3例典型“两非”案件,这项工作得到了市人口计生委的好评。二是严格孕情监管服务责任制,从源头上严防选择性别生育行为的发生。今年以来,我们联合卫生、药监等部门加强了对各医疗机构B超、终止妊娠手术和药品的监管和检查力度,严防“两非”行为的发生。三是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加大关爱女孩家庭政策落实力度。今年在“5.29”、“7.11”、“9.25”等重大计生纪念日都开展了大型“关爱女孩”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发放女孩户帮困扶助资金2万余元,培育了女孩成长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四是严肃查处了国家工作人员违法生育,对端桥铺卫生院一名医生违法生育给予了开除处理,进一步严肃了生育秩序。

六、严格依法行政,加大了社会抚养费征收监管力度 一是出台措施,加强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严格要求各乡镇场对社会抚养费要依法按标准征足,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对私自降低征收标准和违反管理制度使用社会抚养费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二是加大计生法庭执法力度。县里要求各乡镇把社会抚养费征收难的“钉子户”、难点户及时上交县计生法庭,通过县计生法庭严格执法,确保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对有影响的征收案件,请电视台的记者参加,并在电视上公开曝光,提高社会抚养费征收的震慑力。今年以来,计生法庭立案58例,执结51例,征收社会抚养费75.8万元。三是加强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工作的考核。今年,我县参照省市做法,将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工作纳入专项考核,进一步规范了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我们这次对县人大工作审议意见的整改落实仅仅是初步的,还有许多问题和意见在短时间内一时还难以解决,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力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深挖细找存在问题的原因,认认真真抓好整改落实,力争向县人大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为推动全县人口计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篇6:人大审议意见整改报告

工作审议意见的整改报告

2009年12月28日,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我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报告并提出审议意见后,区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区人劳局和相关部门对报告和审议意见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在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下,区人大常委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目前已基本落实到位。现将有关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区政府高度重视审议意见的整改落实工作,刘印生区长立即作出批示,责成区人劳局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区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认真抓好整改。区政府领导先后多次听取区人劳局工作汇报,针对目前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专题研究推动整改事项的落实,要求全区上下,特别是就业工作部门要把抓好整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把抓好整改工作、做好促进就业和扩大就业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落实好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区人劳局牵头召开了就业工作联席会议,通报区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研究整改方案,对人大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做到“三个落实”、“四不放过”。即逐条落实责任人,逐条

1落实整改措施,逐条落实整改时间和具体要求;情况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落实不放过,问题不处理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切实把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意见落到实处。

二、全面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不断完善促进就业

长效机制

一是尽快制定《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为了全面贯彻《就业促进法》和国家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区政府要求区人劳局牵头制定我区就业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区人劳局正在调研之中。二是规范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的管理。对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机构实行认定和授牌,定点确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为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培训效果、提升劳动者素质、缓解结构性矛盾,提供了有力保证。三是实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鼓励措施,对积极参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培训机构、接收企业,结合我区实际给予适当的补贴。具体规定是:对推荐介绍和培训农村劳动力在本地企业就业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职业介绍机构、培训机构,按实际人数一次性给予人均300元的补贴;对50周岁以下的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本地农村劳动力提供一次500—800元标准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四是进一步深化扶持政策。今后,在我区劳动力密集的用工单位中建立一批就业基地,给予政策重点扶持,并逐年发展扩大。同时,通过政策推动、资金拉动、典型带动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扩大自主创业,发挥小

企业大就业、小贷款大效果的作用。

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措施

一是落实对零就业家庭的援助。把解决零就业家庭作为政府部门促进就业的一项公开承诺加以落实推进,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金保工程网络,加强现有信息服务资源的整合管理,定期更新网站内容,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创业就业政策、用工信息,方便群众查阅。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社区延伸,促进职介用工信息与社区就业需求的结合,提升就业工作的实效。三是继续开展创业就业“四进四送”活动,把创业项目和就业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使创业、用工信息与社区就业需求相结合,提高职业技能匹配程度,提升创业就业工作的实效。四是创新就业援助方式。认真选择帮扶就业困难人员规模就业的项目,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的办法,举办项目招投标活动,抓好项目建设,扩充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容量。积极探索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和使用办法,对镇办、社区公益性岗位出现空缺和新增岗位,实行用人申报制度,确保优先聘用就业困难人员。五是加强就业困难人员日常管理。研究制定就业困难人员的调查摸底、申报认定、登记造册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就业困难人员审核认定程序,建立就业困难人员确认和退出机制,完善就业困难人员信息网络体

系,逐步实现全区就业困难人员信息共享,对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

四、以创业促就业,帮扶失地农民和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就业

一是紧紧围绕全民创业计划,积极盘活闲置营业房、厂房、空地等资源,破解融资难题,营造独具特色休闲、购物环境,进一步充实玉泉东路“休闲购物商业街”、人民西路“家居建材商业街”、团结路“电子通讯商业街”、秦都科技产业园等创业就业基地,突出特色,树立品牌,增强创业载体平台孵化功能和集聚效应,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果。二是加快培育孵化初始创业者和中小企业,实现扩大经济总量与创业促进就业共赢发展。安排本级财政资金设立创业基金,重点扶持失地农民、军转干部、退役士兵、大中专毕业生等自主创业,最大限度的激发全民创业的潜能和活力,鼓励、支持自主创业致富。三是发挥全区人力资源市场网络的作用,开展求职登记、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创业指导、就业援助等“一站式”服务,集中开展有组织的就业服务。四是成立“失地农民创业者协会”、“大学生创业者协会”等社团组织,建设创业者沟通、交流、提高平台,不断提升创业者素质,提高创业能力,凝聚创业力量,打造我区懂管理、讲诚信、会经营的创业者队伍。建设秦都区创业明星宣传一条街,进一步扩大创业明星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人创业致富。五是扎实做好就业扶持政策

对象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在财政投入、工商登记、税费减免、资金信贷等方面逐项落实、逐人兑现,促进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六是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见习活动,为毕业生送政策、送服务。

五、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提高职业培训的实效

一是深入基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预测分析制度,针对市场需求及时设置和调整培训方向和专业、重点、时间及方式。使劳动者通过培训适应市场需求。在培训重点上,根据地域特点及劳动者年龄、文化层次、岗位技能、就业需求各有侧重,实行“三定(订)”培训,即定点、定向和订单培训,制定了《秦都区农村青年中长期培训计划》。对“4050”大龄下岗失业人员,积极实施“再就业培训援助工程”,尽量减小培训的盲目性。二是依托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在农村、社区组织开办职业培训班,使有培训需求的群众能够就近就地参加培训,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晚班,最大限度地方便劳动者。三是加强跟踪服务,将培训后就业率作为今后选择职业培训机构的重要指标,督促、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培训水平,建立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提高培训实效性。四是推行大中专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对大中专毕业生进行6-12个月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积极筹建秦都区大中专学生网店创业孵化园,组织有创业意向的大中专学生进行网店实体创业。认真解决沣东工业园和科技产

业工区高科技企业用工问题,按照辖区企业用工计划及工种和数量,尝试面向社会招工,以缓解其用工难题。

六、进一步规范就业创业环境,促进公平就业

一是通过日常管理和专项整治相结合方式,组织精干力量对辖区民办职业中介组织进行服务质量监督检查,查处各类非法职业中介机构,进一步完善职业中介管理,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二是建立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对城乡劳动者实行公平待遇,对登记求职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实行免费的信息咨询、职业登记和职业介绍。三是贯彻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相关规定,扩大监督覆盖面,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农民工工会依法监督、依法维权的作用,充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四是继续推进土地流转承包、农民进城务工落户培训、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民工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制度改革,为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和城镇稳定就业创造条件。

篇7:卫生审议意见办理调研报告

(2015年10月19日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十次主任会议研究通过)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防洪排涝工作审议意见处理落实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经过一年来的整改,省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全省贯彻“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推进防洪排涝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大部分得到落实,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必须看到在不少地方还存在部分河流缺少流域性控制性工程、主要平原排涝能力有待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亟待加强、小流域缺乏系统治理等问题,防洪排涝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为继续推进这项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一、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统筹推进防洪排涝工作。要按照尊重规律、科学治水、疏堵结合和“给洪水以出路”的指导思想,认真做好我省“十三五”防洪排涝工程规划编制工作,并继续编制和完善流域综合规划、专项规划、城市排涝规划等,建立完整的规划体系。着力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引领、推进防洪排涝工作。二、进一步加大重点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的推进力度。省有关部门要掌握情况、针对问题,剖析原因、分类施策。对需要列入国家的重点项目,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要素保障,争取国家早日批复和加快建设;对列入省重点工程的项目和跨行政区域的项目,省有关部门要统筹协调,简化审批程序,加强检查指导,推进项目加快建设。在抓建设进度的同时,要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切实加强项目全过程的监管,使这些民生工程发挥最大的作用。三、进一步重视小流域的治理和山塘水库除险加固。要总结小流域治理的经验和教训,调整思路、统筹规划,实行综合治理,把工程措施、生态修复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按照整体规划、全流域治理的要求,一条一条地抓好治理工作,逐步消除山洪、泥石流等隐患。同时,要加大山塘水库特别是“屋顶山塘”的治理力度。省财政对山区、海岛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和小流域治理任务重的县(市)要给予更多的扶持。四、继续统筹做好姚江流域防洪排涝工作。要围绕提高姚江流域防洪排涝能力的目标,加快实施已经部署的六大工程。省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帮助宁波市做好姚江东排二通道的科学论证、规划制定等工作。督促、推进姚江流域沿线各市、县团结治水,切实加快把姚江治理好。以上意见,请省政府研究处理。

篇8:卫生审议意见办理调研报告

工作情况的审议意见

启东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提出了当前我市医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三医”联动运作不够顺畅、分级诊疗实施效果还不理想、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医疗卫生队伍比较薄弱、“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严重滞后等。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医改工作水平,会议提出如下意见和要求:

(一)健全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医共体实质性紧密融合。

一要深入研究促进医共体内医疗合作更紧密的有效机制,做强做精以人民医院、中医院为龙头的两大紧密型医疗集团,整体提升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的医疗水平。二要切实实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议事规则,实现管理扁平化,增强医务人员对医共体的认同感。三要持续推进医共体内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扩大年薪制人员范围,确保基层医疗服务人员应有的工资福利待遇。

(二)加大财政投入,不断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

一要按地域辐射范围,集中优质医疗资源组建区域医疗中心。兼并重组经济基础薄弱、设施设备陈旧、地处偏远的卫生院,引导其转变观念、立足现实、统筹谋划,积极向专业、特色、预防、康养等方向发展。二要突出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的保障职责,结合各中心卫生院、镇卫生院和村医疗卫生室需求的实际情况,对医改工作所需经费进行科学测算和评估,实行差别化财政拨款,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正常开展。三要将预防性健康管理项目逐步纳入医保范围,在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复合型付费模式,最大限度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三)强化区域合作,切实建好名医工作室及特色专科。

一要将名医工作室、特色专科建设作为改善医疗服务、方便群众就医的有效途径,着力加以推进,增加对患者的吸引力。二要鼓励名医所在机构以工作室为纽带,与基层单位开展科室共建,实施精准帮扶,促进医疗资源共享与下沉基层,逐步带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自主发展能力。三要由名医工作室引导患者在基层首诊,避免患者盲目就医。积极协调上级医院对上转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高度重视下转渠道的畅通,推进更多康复期、恢复期患者向基层转诊,为患者提供一体化、连续性服务。

(四)落实配套政策,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一要进一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持续提高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和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率。二要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并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医保基金、财政补助资金、签约居民个人四方负担,建立信息真实可靠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与家庭医生签约同步进行,为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奠定基础。三要进一步加强技术骨干力量的培养,积极选派优秀医务人员赴上级医院学习进修。适当降低医护人员招录的学历门槛,有计划地在医学院校和卫校的大中专毕业生中进行招聘选拔,充实基层医生队伍。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影像等特殊岗位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简化人才引进手续。

(五)坚持多措并举,全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

一要加快便民就医综合平台建设,逐步整合市镇医疗资源,建立联通顺畅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分级诊疗和医联体信息平台,推进实现“健康一门入、预约一键通、服务一站式”。二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云诊室等系统平台,以市级医院为枢纽,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的对接和对下级医疗机构的指导帮助,使我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上级医院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三要加快医疗资源共享,参考先进地区做法建立电子病例基础数据库,打造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消毒供应、心电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同步开发居民端和医生端APP,面向群众提供覆盖预约挂号、预防接种、体征指标等服务,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不断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附件:具体问题清单

附件

具体问题清单

序号

三医联动

运行方面

财政对医疗机构运行支持的投入补偿机制亟需完善。

医院报销比例档次差距不大,群众在上转下转过程中感受到的实惠不够明显。

分级诊疗

实施方面

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且配置不均衡,部分镇卫生院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

市外就诊率居高不下。

公共卫生

服务方面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有待提升。

医防融合不够,基层疾控网底薄弱。

医疗卫生

队伍方面

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少于南通其他县市。

基层医疗机构麻醉、影像等专业人才较少。

少数医务人员出现重医术医技、轻医德医风现象。

智慧医疗

建设方面

“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滞后,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

上一篇:学习五谷粮食画下一篇:2010—2011福建省重要时事(2011福建省公务员考试重点,独家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