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建及竣工验收的承诺

2024-06-24

报建及竣工验收的承诺(通用7篇)

篇1:报建及竣工验收的承诺

建设工程从立项到竣工所有程序

(包括立项审批、规划设计、建设工程报建、建设工程竣工验收)

一、立项审批、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书(原件一份)、项目建议书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份)

3、建设用地的权属文件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一份)、项目建设投资概算(一份)、银信部门出示的资金证明(原件一份)

6、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一份);(房地产项目需提供资质证明一份)

7、项目地形图(一份)

8、有关职能部门的意见。

二、规划设计、由市规划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立项文件核发勘察设计红线,提供规划设计条件。、建筑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即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市城建局负责联系市有关部门对初步设计进行会审批复。

三、建设工程报建

(一)建设工程报建,首先要提供如下资料到建委办理登记手续。、计划部门核发的《固定资产投资许可证》或主管部门批准的计划任务书;、规划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国土部门核发的《国有土地使用证》;、符合项目设计资格设计单位设计的施工图纸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批准书;、人防办核发的《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许可证》;

6、消防部门核发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

7、防雷设施检测所核发的《防雷设施设计审核书》;

8、地震办公室核发的《抗震设防审核意见书》;

9、建设资金证明;、工程预算书和造价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类别核定书》;、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料。

(二)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要补充如下资料到招标办办理手续。、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证明或法定代表人委托证明;

2、建设工程施工公开招标申请表;

3、建设工程监理公开招标申请表。

(三)邀请招标的建设工程,要补充如下资料到招标办办理手续。、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证明或法定代表人委托证明;

2、建设工程施工邀请招标审批表;

3、建设工程监理邀请招标审批表;

4、工商部门签发的私营企业证明;

5、法人营业执照;、其他申请邀请招标理由证明。

(四)直接发包的建设工程,要补充如下资料到招标办办理手续。、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证明或法定代表人委托证明;

2、建设单位申请安排建设工程施工单位报告;

3、建设单位申请安排建设工程监理单位报告;

4、工商部门签发的私营企业证明;

5、法人营业执照;、建设工程直接发包审批表。

(五)办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要提供如下资料到质监站办理手续。、《规划许可证》;、工程施工中标通知书或工程施工发包审批表;

3、工程监理中标通知书或工程监理发包审批表;、施工合同及其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

5、监理合同及其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

6、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批准书;

7、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申请表;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料。

(六)办理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要提供如下资料到安监站办理手续。

1、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1)工程施工安全监督报告;

(2)工程施工中标通知书或工程施工发包审批表;

(3)工程监理中标通知书或工程监理发包审批表;

(4)工程项目地质勘察报告(结论部分);

(5)施工图纸(含地下室平、立、剖);(6)工程预算书(总建筑面积、层数、总高度、造价);

2、施工单位提供的资料:(1)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责任制;

(2)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专项技术方案;

(4)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制度;

(5)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教育制度;

(6)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复印件,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原件和复印件;

(7)现场设施、安全标志等总平面布置图;

(8)购买安全网的合格证、准用证发票原件和复印件;

(9)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书;

(10)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受监申请表;

(11)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料。

(七)领取《施工许可证》,除第(一)条规定提供的资料外,要补充如下资料到建委办理手续。、工程施工中标通知书或工程施工发包审批表;

2、工程监理中标通知书和工程监理合同;

3、施工单位项目经理资质证书(桩基础工程要提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桩机管理手册);、使用商品混凝土《购销合同》或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现场搅拌的批文;

5、质量监督申请安排表;

6、安全监督申请安排表;

7、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书;

8、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受监证;

9、施工许可申请表;

四、建设工程竣工验收

(一)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要提供如下资料到质监站审核,质监站在 7 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验收时,质监站派员现场监督。、已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2、工程竣工验收申请表;

3、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勘察、设计文件质量检查报告;、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包括设备资料);

6、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地基与基础、主体砼结构及重要部位检验报告;

8、建设单位已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9、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市政基础设施的有关质量检测和功能性试验资料;、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验收合格证;、公安、消防、环保、防雷、电梯等部门出具的验收意见书或验收合格证;、质监站责令整改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好;

14、造价站出具的工程竣工结算书。

篇2:报建及竣工验收的承诺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 各种功能的大型建筑、地下建筑、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 火灾隐患逐渐增多, 恶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消防安全工作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越来越成为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关注点。

追根溯源, 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是否存在先天不足的隐患, 首先看的是其消防设计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通过对消防设计图纸进行消防审核, 可以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纠正。因此, 在项目建设的前期阶段开展和进行消防设计审核, 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有了满足规范和制度要求的消防设计图纸, 并不一定意味着建筑项目就满足消防规范和制度的要求, 还需要看建筑项目是否依据经审核过的消防设计图纸进行建筑材料设备的采购及施工安装, 且施工安装的完成情况是否满足制度规范要求。这就需要通过消防验收来进行检查和检验。因此, 消防设计审核工作及消防工程验收工作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2消防报建及验收部分常见问题的分析及梳理

以下对广州地铁华贵路小区工程消防设计审核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 并结合其消防验收情况对消防验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梳理。

2.1关于防火分区面积的问题

所谓防火分区, 是指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 (空间单元) 。在建筑物内采用划分防火分区这一措施, 可在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时, 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减少火灾损失, 同时为人员安全疏散、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根据《高规》要求, 高层建筑内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 其中, 一类建筑的每个防火分区允 许最大建筑面积为1000m2。

华贵路小区工程消防设计审核过程中发现, 地下室负一层第二防火分区非机动车库的面积为1016 m2, 超出了规范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 设计人员许多时候只从建筑平面布局的直观方面进行考虑, 而未充分考虑建筑布局的内在因素, 导致出现防火分区面积超标的问题。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 以及开发商设计管理部门对设计进行初步审核时, 需在保障平面布局直观合理化的同时, 注意面积指标的计算与复核, 避免防火分区面积不满足规范要求。

2.2关于建筑间距的问题

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按规范要求, 一类建筑中高层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两座高层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 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华贵路小区工程, 消防部门进行设计审核时, 提出塔楼A4栋与A5栋的建筑间距不足13m, 两栋楼相邻一面外墙应设为防火墙, 而A5栋与A4栋相邻的外墙为窗洞口, 由于窗间距同样不足13m, 须设固定式甲级防火窗。按审核意见要求, 工程施工图对此部位的设计进行了整改。由于审核意见提出须整改的A5栋建筑外墙刚好设有公寓房间外窗, 若设固定式甲级防火窗则不满足日常使用时便于启闭的功能需求, 为此, 经综合考虑, 在窗内侧设计了防火卷帘以满足规范要求, 并通过吊顶装修对防火卷帘作了隐蔽装饰。

虽采用防火卷帘代替固定式防火窗或防火墙, 满足了防火间距相关的规范要求, 解决了消防报建问题, 但是, 对于公寓户内的正常使用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安装了防火卷帘, 卷帘所在位置房间净高便受到了限制。通过这个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 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 对外立面位置的开窗位置, 若是多栋建筑相邻的, 一定要充分考虑防火间距的问题, 综合考虑规范要求与功能需求的协调统一。

2.3关于地下室机械停车架设置侧式喷淋头的问题

消防验收过程中, 地下室机械停车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只在停车位上方设置了喷淋头。由于该机械停车库为双层车架, 原设计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只对上层车位起到消防保护作用, 而对下层车位, 在隔着一层停车架的情况下, 一旦发生火灾,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淋头根本无法将水喷至下层车架范围, 也就是说, 其保护范围无法到达下层车位。

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机械式立体汽车库、复式汽车库的喷淋头除在屋面板或楼板下按停车位的上方布置外, 还应按停车的托板位置分层布置。由于机械车架托板是可移动的, 因此, 下层车架的喷淋头无法设置于车位正上方, 而只能设置于车位前后两端, 采用侧式喷淋头。

2.4关于防烟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的问题

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防烟就是防止烟气流向非火灾区, 特别是保证楼梯间、前室等疏散通道和封闭避难场所等不受烟气的污染。根据《高规》要求,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 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楼梯间宜每隔2~3层设1个加压送风口。

华贵路小区A4栋剪刀楼梯的偶数层楼梯间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机械排烟。分析认为, 主要原因是对楼梯间宜每隔2~3层设1个加压送风口的概念产生了误读。从整栋楼来看, 剪刀楼梯间从上至下, 确实已按每隔2~3层设置了机械加压送风口, 然而, 由于剪刀楼梯间的2个楼梯空间是相互交叉互不相通的, 因此, 奇数层楼梯间从上至下每个楼梯平台处均设置机械加压送风口, 从系统上看来, 貌似已符合楼梯间每隔2~3层设置1个加压送风口的要求;而实际上, 另一边偶数层楼梯间却未设置任何加压送风口, 由于2个楼梯间互不相通, 导致偶数层楼梯间的整个空间从上至下均不具备防烟功能。

由此可见, 在已确定防烟楼梯间采用何种排烟方式的同时, 对于机械防烟设施的设置, 要与建筑形式充分结合, 避免因系统图的误导出现不满足规范的设计缺漏。

2.5消防报建及验收过程中的其他常见问题

报建图存在的两大普遍问题: (1) 不同专业报建图纸存在不一致; (2) 建筑总平图未按要求对消防登高面、建筑间距、消防车道、防火分区示意图、防火分区面积等作明确标识。

验收常见的问题: (1) 防火封堵不到位、防火门或闭门器安装不符合设计要求; (2) 装修材料不符合防火规范, 建筑装修面影响消防功能; (3) 水泵接合器设置不合理; (4) 验收范围内的土建、机电、装修工程未完成, 市政供水、供电未正式接通; (5) 柴油发电机不能正常启动或自投功能未实现, 消防电梯迫降按钮及电梯五方通话功能未实现; (6) 灭火器、消防水带、水枪等未按要求配备到位。

3如何有效开展和推进消防报建和验收工作

(1) 抓好消防设计管理工作, 提高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消防设计责任意识, 加强各专业综合考虑的全局意识, 在充分满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业主提出的设计需求, 合理地通过优化设计来实现。 (2) 加强消防施工监督管理。首先要抓好施工安装单位的资质审核, 严禁将消防安装工程分包给无资质的单位;其次是把控好材料设备的进场检验, 对进场使用的消防产品按要求落实送检并核查产品合格证及强检报告;最后是强化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检查, 要求按图按规范施工。 (3) 落实对消防系统施工完成情况的检查验收及系统联调检测。首先是对每一施工安装部位及时进行检查验收, 对不合格之处及时要求整改;其次是对每一子系统及整个系统进行严格的联运调试, 全面检查系统运行情况;最后是对易出现不稳定状态或故障多发的部位进行仔细复查。

4结语

消防报建及验收工作作为房地产项目开发前期阶段及验收阶段的两项重要工作, 不仅影响着项目的开发进度, 也关系着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的产品是否是一个安全的、合格的产品。重视和加强对消防报建及验收工作的管理, 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目标能否按计划实现, 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企业在消防安全方面对社会责任的一种担当。

参考文献

[1]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篇3:报建及竣工验收的承诺

【关键词】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问题;对策

前言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扩改项目建设的发展,同时增加了一定时期内的GDP,以及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虽然项目建设可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但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做好建设项目防治污染设施和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是一项重要工作,指的是建设项目竣工后,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考核该项目是否达环保要求。为促进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在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应结合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1.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程序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是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主要的技术依据,按照《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竣工验收要求,该监测工作程序主要为:(1)全面了解相关验收资料。接受验收监测委托书后,监测单位应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环保验收监测,但监测前需收集、研究工程相关技术资料。(2)现场勘察。现场勘察主要包括调查工程概况、核实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等,勘察现场后确定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范围、内容、执行标准。(3)编写和审核环保验收监测方案。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现场勘察实际情况等,编写和审核环保验收监测方案。(4)环保验收现场监测。严格按照方案在建设项目现场进行环保验收监测工作,监测时需注意验收监测质量,以及详细了解项目实际工况、环保设施运行、环保管理工作落实等情况,从而全面反映验收项目实际环保工作情况。(5)编制环保验收监测报告。在环保验收监测方案的基础上适当补充现场监测实际情况,确保环保验收监测报告的科学、合理,环保验收监测报告编制完成后,需及时建档、归档。

2.目前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2.1法定制约环节不健全。建设项目投资渠道很多,如直接投资、商业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多样化的投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本和风险水平。由于我国现行法定制约环节不健全,无法通过法律有效制约多渠道的投资项目,以致初步设计的环境影响评价制约了评价中的一些问题,而且施工阶段环保设计被随意更改,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制约了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的进行[2]。此外,在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有些人存在错误的观念,如环保验收监测可有可无、只需验收污染重项目等。

2.2环保设施建设不规范。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的忽视,原因在于缺乏对竣工环保验收工作的正确认识,尤其是经济落后、偏远地区,通常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大力引进项目,但因资金约束,未严格按照验收监测规范和标准对工艺落后、污染的项目进行环保验收监测,未能执行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调试运行同时的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除环保设施建设不规范意外,导致竣工环保验收监测难度大的原因还包括:环保投资不到位;污染治理疏于管理;环境保护档案或档案资料不全;缺少环保验收手续等[3]。

2.3环保验收监测滞后。环保验收监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有时间周期、运行工况要求,环境标准极易因时间改变,而且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竣工实际环保验收监测还比较滞后,原因在于:(1)不具备验收监测条件,验收周期延长,未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监测标准监测项目环境状况,也未能根据实际监测结果编写竣工验收调查报告;(2)正常工况和符合设计规模通常是进行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的前提,但环保验收监测常受工况调整不到位制约,以致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周期延长。

2.4环保跟踪监察力度不足。审批建设项目环保评价后,需进行跟踪监察,但在实际监察中存在力度不足现象,以致不能及时掌握建设项目动态,原因在于:未严格按照环保评价和设计要求建设环保设施,即使建设有也未安排专人管理;未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设置污水排口标志、监测设施等;未详细记录环保设施运行和维修状况;未及时按照相关规定申请验收建设项目,以致出现违法生产现象;建设项目在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或调查期间,缺少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虽然大多数信息通过网站公示,但公众不能通畅的了解环保验收信息,不能充分发挥监督和维护环保验收监测的作用。

3.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保监测的对策

3.1健全法定制约环节。在多渠道投资建设项目立项、环评、建设、竣工等环节中,必须健全法定制约环节,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以及考核管理程序,并在法定程序环节中贯彻竣工环保验收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未严格按照建设要求和国家相关规定建设和使用环保设施的项目,必须责令相关单位及时完成环保设施建设。对于未进行环保验收监测的建设项目,严禁该建设单位立项建设新项目,从而使竣工环保验收得到重视。

3.2增强环保意识。为确保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顺利完成,必须加大环保宣传力度,以及增强环保意识。为达到上述目的,可采取以下措施:针对环保验收监测存在问题,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会议等方式,对环保宣传力度进行加大,并扩大宣传范围;理顺环保验收监测工作思路,提高相关单位对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环保验收监测工作效率;建立完善环保档案管理,为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指导。

3.3提高环保验收监测工作效率。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必须修订科学合理的验收监测指导性文件,充分发挥监测单位监督作用,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环保验收监测工作效率。也就是说,监测单位应积极主动的收集项目相关信息,详细了解项目各阶段实际情况,如立项、环评、建设、竣工等,并适当拓展验收监测领域,从而全面、准备的开展环保验收监测工作;定期对环保验收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验收技术水平,并规范环保验收监测标准,从而使环保验收监测工作的开展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保证。

3.4加强环保跟踪监察力度。环保跟踪监察力度的加强,可采取以下措施:建立环保相关部门联动机制,调动和协调各部门力量监察建设项目环评后各环节开展情况,并建立健全环保目标责任制度、环境监测制度等,及时核对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定期公示辖区内建设项目环保验收情况,督促落实环保措施和环保工程;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期间,加强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出台环保信息合理发布方式、调查内容设置等实施细则,使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规范化。

4.小结

总之,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监测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验收工作的深入和完善,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因此,必须结合建设项目实际情况,健全法定制约环节,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验收监测工作效率,加强环保跟踪监察力度,从而有效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保监测,维护建设区域生态环境平衡。

参考文献

[1]杨莉.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浅谈[J].生物技术世界,2012(02):80-81.

[2]张晓勇,张金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问题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06):11,5-117.

篇4: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难点及对策

竣工验收, 是全面考核建设工作, 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对促进建设项目 (工程) 及时投产, 发挥投资效果, 总结建设经验有重要作用。

1.1 竣工验收的流程

据《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规定》, 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包括交工验收、专项验收、生产考核、竣工决算与项目审计、档案验收。专项验收包括防雷验收、消防验收、安全验收、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验收、环保验收等。

1.2 竣工验收的特点

1) 时间跨度长:竣工验收工作虽然是工程建设的最后一步, 但是竣工验收组织工作贯穿于立项至竣工验收会议的全过程。

2) 涉及单位多:需要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质量监督站等全体参建单位的全力配合, 更需要安全评价机构等相关专业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极支持。

3) 系统性:防雷验收、消防验收、安全验收等各验收专项工作环环相扣, 专项验收环节步骤多, 需要统筹安排。

2 项目竣工验收主要流程

项目竣工验收主要流程见图1。

3 项目竣工验收的难点及原因分析

3.1 项目竣工验收的难点

2014年需做竣工验收的共有8个项目, 投资额为648 775.83万元, 应完成验收专项工作64项。列为公司重点工作前累计完成的验收专项工作数为10项, 累计完成率为15.63%。未完成的验收专项工作数为54项, 其中专项验收共34项未完成, 占未完成的验收专项工作数的62.96%。专项验收是竣工验收的难点。

3.2 专项验收的现状

34项未完成的专项验收中, 其中19项是因为相关行政许可未完成, 造成相关专项验收工作无法启动;6项专项验收是因为公司对法规理解存在差异, 未启动相关专项验收工作;2项专项验收已具备条件, 因工作繁忙未及时启动;2个项目因为个别条件不符合行政许可要求, 导致配套的共6个项目7个专项验收迟迟未能启动。

3.3 原因分析

1) 消防、安全、职业卫生、环保等行政许可未全部完成, 不具备开展专项验收的条件。

a) 因法规理解差异, 改建、扩建项目的消防、安全、职业卫生、环保等工作的行政许可完成较差。新建项目, 建设单位一般都积极开展安全、职业卫生、环保、消防、防雷等专项行政许可, 为项目的专项验收创造条件。但改建、扩建项目, 因安全、职业卫生、环保、消防、防雷等各项设施一般依托原有项目发挥作用, 建设单位专业管理人员对各法规的理解与政府存在差异, 导致1个改建项目行政许可均未同步进行, 4项专项验收无法启动。

b) 部分隐患治理类或者企业处于效益的考虑, 由于要求工期紧, 建设单位采取边施工边办理行政许可, 但行政许可手续办理周期长, 造成安全、职业卫生、环保、消防等部分行政许可未能及时完成。其中2个建设项目已基本建成, 但有6项行政许可未能按要求完成, 导致4项专项验收无法启动。

c) 个别政府部门把行政许可及专项验收作为财富来源, 漫天要价, 建设单位经费管理不允许, 专业管理人员产生畏难情绪, 使4个项目共4项行政许可止步不前, 4项专项验收无法启动。

d) 行政许可手续较多, 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力量很难满足行政许可管理要求。例如:安全设施许可包括安全预评价批复、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审查批复;职业病防护设施许可包括职业病预评价批复、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批复等。二者缺一项都会使安全验收、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工作无法启动。

2) 专项验收需要的过程资料难收集。例如, 安全验收需收集近50项资料, 职业卫生需收集近20项资料, 涉及施工承包商、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检测单位等许多单位。由于建设单位近几年未有大的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管理经验不足, 项目建设过程中没有及时收集相关过程资料。如消防验收时要求提供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有关责任人的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 个别人员认为这是个人隐私, 不愿提供。消防验收要求提供具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装修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而建筑材料等的出厂合格证一般都随建筑材料安装时悬挂在现场, 安装时如果没有及时收集, 事后收集非常困难, 造成专项验收的时间长。

3) 建设项目有时确实存在个别条件不符合安全、环保等预评价文件要求, 如政府未能兑现项目行政审批时的相关承诺, 使建设单位无法启动相关专项验收。

4) 建设单位或多或少存在重项目建设过程、轻竣工验收的现象。建设单位难免认为项目建设是产生效益, 而各专项验收以及竣工验收是只花钱而不产生效益的。因此, 对竣工验收虽然重视, 但一旦与别的工作相冲突, 往往则会把竣工验收工作往后排。

4 采取的措施

4.1 制订计划和全面部署验收工作

1) 成立了竣工验收小组。竣工验收小组由公司主管项目的副总经理和相关处室领导组成, 公司副总经理担任竣工验收小组组长, 并把建设项目行政许可及竣工验收工作列为公司重点工作。

2) 制订了建设项目开工许可及竣工验收工作总体统筹计划, 详细规定了每个项目每项行政许可和消防验收、安全验收等专项验收和其它验收专项完成的时间和责任人。

3) 修订了竣工验收制度, 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和权限。

4.2 沟通协调和推进竣工验收

1) 建立了竣工验收例会制度, 协调解决竣工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确定下一步工作目标。2014年以来已召开了12次竣工验收例会。

2) 不定期召开各种专题会, 解决各种重点问题。我们先后召开了消防、职业卫生、安全验收等各种专题会, 解决专项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问题。

3) 采取联络单等书面沟通形式, 明确任务。在竣工验收过程中, 通过联络单书面沟通形式, 明确了试生产方案备案、各专项验收需收集资料的任务。书面沟通形式, 确保了沟通准确无误, 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按时完成。

4) 采用电话、邮件等沟通方式, 保证沟通快捷灵活。我们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与总部沟通防雷验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4.3 多种工作方法推进竣工验收

1) 采取多工作并行的工作方法。安全、职业病防护设施、环保、消防等专项验收环节, 为了尽快通过专项验收, 公司采取了多工作并行的工作方法。如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前必须经试生产方案备案、安全验收评价、安全验收评价报告评审、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等多个环节。公司在申请试生产方案备案的同时, 积极与安全验收评价机构签订合同, 委托开展安全验收评价和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有效缩短了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的时间。

2) 积极借助咨询机构, 加快工作进度。消防设计审核时间长、审核不合格, 是开工许可环节的困难环节。今年, 我们通过借助咨询机构的专业服务, 较快地取得了8个项目的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批复文件, 为消防专项验收创造了条件。

4.4 跟踪考核来推进竣工验收

1) 竣工验收工作小组在每月竣工验收例会前检查竣工验收例会纪要落实情况, 检查《建设项目开工许可及竣工验收工作统筹计划》落实情况, 并根据竣工验收的进展编制竣工验收月报。

2) 企管处牵头成立了督查小组。每月对督查情况在公司范围内进行通报。

4.5 持续改进

1) 2014年以后新建项目要求按程序完成前期行政许可, 为专项验收创造条件, 实现依法依规建项目。

2) 2015年, 制订了《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明确了建设项目消防、安全、职业卫生、环保等行政许可及专项验收各部门的职责、需提供的资料等, 如要求在签订合同时即明确要求设计单位、设备供货单位应该提供的相关资料, 基本实现了专项验收资料的同步收集, 加快了专项验收的进度。

5 竣工验收成果

1) 2014年8个竣工验收项目, 建设项目行政许可和竣工验收工作作为公司重点工作前行政许可应完成55项, 实际完成34项, 行政许可同步完成率为61.82%。经过半年努力, 截止2014年11月份完成20项行政许可, 累计完成55项行政许可, 累计完成率为100%。

2) 2015年新增10个竣工验收项目基本实现了行政许可与项目建设同步。10个竣工验收项目均为2014年建设、2014年投产试运行的项目, 68项行政许可2014年已经完成68项, 行政许可同步完成率为100%, 较2014年8个竣工验收项目行政许可同步完成率提高了38.18%, 为消防、安全、职业病防护设施、环保等专项验收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14、2015年竣工验收项目行政许可同步完成率对比见表1。

3) 2014年8个竣工验收项目, 应完成的专项验收数为40项。建设项目行政许可和竣工验收工作作为公司重点工作前, 专项验收共完成6项, 完成率为15%。列为公司重点工作后, 经过努力, 截2015年5月完成26项专项验收, 累计完成32项专项验收, 专项验收完成率为80%, 较列为公司重点工作前专项验收完成率提高了65%。1个项目的专项验收工作已完成。2014年竣工验收项目列为公司重点工作前后专项验收完成情况对比见图2。

6 结语

竣工验收中的专项验收工作虽然是竣工验收中的难点, 但只要建设单位领导高度重视, 做好消防、安全、职业卫生、环保等三同时工作, 专项验收就能够按时完成, 项目的及时竣工验收就能够实现。

建设项目依法开展行政许可和竣工验收减少了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和社会风险。

摘要: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概念、特点、流程进行了简要介绍, 同时对竣工验收中的专项验收工作现状和原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针对问题采取对应措施, 提高了专项验收的进度, 促进了企业依法依规建设项目。

篇5:报建及竣工验收的承诺

【关键词】工程竣工;竣工验收;验收备案;备案内容;注意事项

不可否认,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的施行,对推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化改革意义重大!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程序和内部管理要求,对提高竣工验收备案工作的准确性、时效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内容

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是指政府在工程建设后期,通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备案部门,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进行宏观的、程序性的备案检查,对工程建设结果进行质量监督管理。

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建设工程有关竣工验收的综合性文件进行书面的、程序性的审查。比如:施工单位的“工程竣工报告”、监理单位的“工程质量监理评估报告”、勘察设计单位的“工程质量勘察、设计检查报告”、建设单位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商品住宅还应有《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等。其次是对公安消防、规划、环保、档案等部门所发的许可文件、证明文件和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监督报告等文件进行复核性审查。

2.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的注意事项

2.1务必认真对待竣工验收时间和备案时间

相关工作人员必需明确,竣工验收时间和备案时间是两个不同的时间概念。

竣工验收时间一般是指召开竣工验收会通过验收的时间,必须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一致认可的,必须是在质量监督机构监督下,具备验收条件,按验收程序进行的有明确验收结论的竣工验收时间。尤其要引起注意的是建设单位不得将初验时间当作竣工验收时间。

竣工验收备案时间是指出建设单位提供的备案文件由备案机关收讫后同意备案的时间,该时间直接关系到法规规定的行政时效问题。

2.2 务必正确处理好工程质量监督与竣工验收备案的关系

这两者都属于行政行为。工程质量监督主要是强调过程监督,竣工验收备案主要是一种法定程序。质量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高工程质量,依法行政的根本保证是按法定程序办事。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备案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工程质量监督到位了,竣工验收的程序合法、质量合格,而且是参建单位共同认可的、真实的,最后的竣工验收备案才有实际价值。监督报告是备案的重要文件和依据,备案是对质量监督的直接促进和监督。

质量监督和备案两者结合的基本点就是共同行使否决权,把整改工作完成在生产过程,把质量隐患消除在投入使用环节前。只有两者密切结合,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2.3 务必处理好竣工验收条件和备案条件的统一协调问题

严格地说,两者条件应是统一的,但客观上也存在差别。在实际操作中,条件差异只体现在时间的先后上。

竣工验收须经建设单位组织,各参建单位参加,质量监督机构监督,因此验收的条件应由竣工验收会议共同认定,达成一致结论才能通过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备案则不同,是由建设单位申请、监督机构提出监督报告、备案机关把关,主要是程序性的,要求的备案文件要综合一些,代表了更强的行政意志。

此外,从目的上看,竣工验收主要是建设单位和参建各责任单位要对工程有一个结论:工程是否完工,质量是否合格;而备案则相当干建设单位和政府之间要有一个共同的负责的说法:是否可以合法地放心地投入使用。

2.4 务必进一步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统一管理

除了对直接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控制以外,政府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督管理还涉及到规划、消防、环保、公共卫生等。这些方面都涉及到建筑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公共利益。《条例》和《备案办法》规定,建设单位应持有关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明确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综合行政职能。继续做好部门间的协调,形成共识,加强配合,将最终实现政府管理的合力和综合效力。

2.5 必须积极采用信息化技术推进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的实施

实现信息化将根本改变政府管理模式和普通老百姓和政府的日常关系,服务和监督必将更加透明化。

具体逐步采取的重点措施包括: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对竣工验收备案有关政策及时宣传,公开办事程序,建立开发建设单位和各参建单位的信誉档案,加快与质量监督机构和其他监督执法部门的信息沟通,最终建立起整个建设项目管理的诸环节、各参建单位和工程项目的信息网络,对竣工验收备案项目进行公布,对不按时备案的工程及时督办,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并公开通报,对年度备案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等,逐渐把备案的程序和监督管理的实质更好地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前后呼应的政府建设管理的统一整体和信息网络。

积极采用信息化推进资料管理,不仅可省去大量物力和人力,而且能推进资源共享,使信息被最大化利用。

2.6 务必积极探索政府投资工程和社会投资工程监督管理的差别和措施

竣工验收备案与以前的工程质量等级核验的根本区别在于,政府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显然,对社会投资工程的管理,应重在市场监管,不承担直接的质量责任,采用竣工验收备案制度是合理的。但是也应清楚地看到,政府应该责无旁贷地考虑如何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政府可以委托或成立工程项目管理公司作为建设单位,又要委托工程监理单位进行质量控制,还要委托质量监督机构进行监督。可见,对政府直接投资工程的管理还有整合的空间。

显然,如果对政府投资工程还仅视备案为最后一道程序,那是不够的——这将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深化改革调整职能的重要方向。

2.7 务必正确行使行政执法职能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法定备案机关和行政执法主体。正确履行行政执法职能的关键是从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出发,把握处理好行政执法的主动性、强制性和综合性特点,坚持主动性就是要为维护公众的利益主动站好岗守好门。

坚持强制性就是要坚决制止违法行为,绝不容许践踏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尤其是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强制整改,坚持不整改到位、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技术标准的绝不放过的原则。

坚持综合性就是要把竣工验收备案不仅看成是一个简单的程序,而应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一手段,加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综合监督管理职能。尤其是可以有针对性地制止和减少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比如,把好最后一关可减少行政税费的流失,制止规避监管的行为,防止拖欠款行为的蔓延等。

2.8 务必正确处理好政府的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双重职能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辨证关系是贯彻实施好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的重要基础。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职能,主要由市场监管和社会服务来体现。政府管理的对象也就是服务的对象,必须实施有效的市场监管和高效透明的服务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的目的,做到“依法”和“便民”的统一。

3.结束语

篇6:报建及竣工验收的承诺

实际工作中,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承担验收监测的监测部门, 出于这样或那样的目的, 往往是验收监测流于形式或走过场。这种现象决不是个别的, 一些地区或清或重都有存在。据笔者调查了解, 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中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作为, 不履行必要的验收监测程序仅凭建设单位提供的理论依据下结论。尤其是在审批县、乡及中小型建设项目中最突出, 置监测部门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2) 建设单位由于对环境保护工作不重视, 对环保设施投资不够, 或对环保设施能否达标心里没底, 在与监测部门签订委托监测合同时多给监测费为诱饵, 以求得在出具的监测报告上给与照顾。

3) 监测部门不认真履行职责, 只要建设单位委托, 不管是否具有监测项目的资质及能力都敢接受委托。严重的是为了迎合建设单位的需要出具有问题的监测报告等, 失去了监测部门的可信性。

出现上述第一个问题的内在原因一是:主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于地方经济保护目的, 或是迫于上级政府部门的压力;二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与承担验收监测部门内部运行协调机制不健全:三是建设单位环境保护设施竣工后不申请验收;出现第二个问题的原因一是个别建设项目投资偏紧, 为了保主要建设项目而压缩环保设施投资;二是为了节约投资而选用了不达标的环保设施;三是从观点上对环保工作不重视而采用一些不正当手法, 以求得达标验收;出现第三个问题的原因是监测部门的职业素质亟待提高, 监测部门的技术水平、监测能力应当加强。

在建设醒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中,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监测部门三位一体。其中,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起主导作用, 居核心位置。它的职能是监督管理。建设单位应如实汇报环保设施运行情况, 主动接受监督管理;监测部门应客观公正的使用监测这把尺子, 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提供服务。只有各尽其职、不出轨, 才能使验收监测不失去应有的意义。

验收监测除了遵守上述基本规则外, 还应制定一些程序性、可操作性、相互制约少出问题的规定, 具体建议如下:

1) 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监测要加大督查力度, 对违反验收和规定要坚决予以制止, 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验收监测中应对验收监测部门进行审查, 未获计量认证的单位不允许进行监测根据建设项目审批权限, 省级以上环保审批的建设项目, 验收监测有二级以上监测站进行监测;市县级环保局审批的建设项目, 验收监测由二级以上监测站进行监测;市县级环保局审批的建设项目, 验收监测由二级或三级监测站进行监测。特殊或敏感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必须由二级以上监测站进行监测。

3) 进行验收监测的机构, 必须具有相关项目的监测能力。监测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书;出具的验收监测报告应附有监测能力一览表作为证明。

4) 特殊情况下, 有些监测项目未通过计量认证但确实有监测能力在得到建设单位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情况下, 所出具的报告必须注明属非计量认证项目, 以供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

5) 验收监测报告中如引用其他监测部门的监测数据, 应注明所引用的单位。并附相应监测单位的监测报告及资质证明资料。

6) 监测单位要认真审查验收监测机构的资质及监测仪器设备使用状况。应尽量委托监测力量强, 监测仪器先进的监测单位。并合理支付监测费用。

7) 验收监测,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和监测单位, 要加强行风教育, 廉洁从政。杜绝以权谋私和以权为单位谋利益的行为。

总之, 验收监测室一项较敏感的监测工作, 实行上述建议可保证验收监测获得的数据以及出具的监测报告具有合法性、公正性、代表性。而依次为基础得到的结论才更加可信, 更加科学合理。

摘要: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中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承担验收监测部门, 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存在问题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篇7:报建及竣工验收的承诺

关键词:建设项目; 环境保护设施; 监测; 措施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检测验收的总体要求

建设工程在项目踏勘阶段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相关规定,建设项目必须满足所处地域对于环境质量、环境功能划分和生态功能划分的要求;在建设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杜绝发生破坏生态的行为;建设工程中需要落实的污染防治措施必须满足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的要求。

2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点位、监测因子及监测频次的确定

2.1 监测点位的布设

现场监测点位的布设应该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下发的《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附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规定。

2.1.1废水

通过在现场环境中对各种废水产生的源头设置采样点来衡量源头处废水的原始浓度,对处置设施的出口设置采样点来衡量处置后的出口浓度,通过对源头和出口两处采集到的去除效率浓度值进行比较可以验证现场设置的的处置设施的处置效率,对处置设施的处置能力进行评价。在有多级处置设施的废水处理系统中,要在不同级的处置设施出口处分别设置采样点,系统的检测废水处置过程,这样能够在系统的检测多级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置效率,更有助于分析发现多级系统中的问题设施,有助于发现问题并有效的进行解决。

2.1.2 废气

在现场环境中设置废气采样点的思路和废水采样点相同,必须在废气产生源头和处置设施出口同时设置,现场烟道的布点应该遵循离烟道变径及弯头部位的的距离要求,一般在上述部位上游应该保持上游三倍直径或者下游为六倍直径的距离,当现场烟道实际情况不满足在上述规定的距离进行布点时,应优先将监测点设置在烟道的竖直段。在烟道上设置监测点必须在风机之前,多处理设施进行排气时,应在总排气管布点;进行现场布点工作时,应该在烟道上明确标注好开孔位置,孔径应大于70mm;当现场存在多个排出的废气为同一规格污染物且满足等风量条件时,也可以对多个烟道出口随机进行布点,但是布点烟道的数量必须大于总数的一半。

2.1.3 噪声

对建设项目进行噪声监测布点时应该按照《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的要求进行,在按照厂界噪声进行测量时,还应该结合项目周围的实际情况,厂中厂以及周围均为公路时,可不测定项目的厂界噪声;当项目所处的周边为居民区特别是学校等敏感目标时,必须按照测量方法要求提高监测点的布控密度,准确的掌握项目产生的噪声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一旦检测到噪声超标一定要准确的找出噪声源头,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源头产生噪声源强值,提出整改意见,并对整改后对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持续监测。

2.1.4 固体废弃物

对固体废气物进行监测点布控时必须充分了解被检测物的物理性质,一般固体废弃物只需要在集中存放点进行检测;对与储存在符合存放要求的安全存放点可按照一般固体废弃物进行布点;一旦发现危险废弃物出现渗出液,就必须加强监测布点力度,对渗出部位和周围地面设置监测点。

2.2确定监测因子

针对建设项目,监测因子应该包括以下方面:建设项目《工程初步设计(环保篇)》和“环评”中的污染因子;在项目现场勘查时,在工艺过程中找出的特征污染因子;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经进行明确划分的污染物;“环评”批复中特殊要求的污染因子、“环评”批复要求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指标、“环评”批复中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物等。

2.3监测频次

规定采样频次应本着全面真实反应污染物排放以及环保设施的达标情况的原则,合理规范的采样频次设置能够有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真实的反映出建设项目排污状况以及配套的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确定检测频次应该本着以下原则:

(1)对于生产周期性强,污染物排放水平固定的建设项目,采样周期可以延长至两至三周,每个采样周期内确保采样次数不低于标准规定,通常为三次至五次。

(2)对于生产周期性不强,但是生产状况稳定、且连续性强的建设项目,采样周期应不低于两天,在采样周期内对于废气的采样每天为三次;废水的采样每天为四次;噪声则在采样周期内连续每个白天和晚上各采集一次;固体废弃物应以适当的时间间隔进行采集,确保在每个采样周期内采集的次数多余六次。

(3)对于生产周期性无规律同时污染物排放不稳定的建设项目,必须增加采样频次,密切关注各污染源污染排放情况。

3提高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水平的措施

3.1 提高建设企业环保意识

作为建设主体,建设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环保意思,在建设过程中应该贯彻环保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增强建设项目从设计、施工到竣工全过程的环境保护主动性,从根本上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政策,实现建设项目的达标排放。此外,要从根本上扭转企业负责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观意识,引导企业负责人合理的平衡企业所产生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将一贯以来被动的污染治理工作变为积极主动。

3.2 加强建设企业环保管理

建设企业加强环保管理工作才能有效的杜绝在项目竣工验收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建设企业的环境管理职能部门,必须从制度上加强对建设企业的环境管理,在制度的制定和落实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更应该监督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做好环境保护和污染物排放的防治共组,促进“三同时”政策良好开展和落实。环保部门必须重视审批人员责任心教育工作,在进行试运行现场核查过程中,审批人员必须根绝检测流程对建设项目做出合理准确的检查的环保检查和评价。

3.3 提高验收人员业务素质

对于从事环保验收监测工作的业务人员,必须在日常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对环保监测相关工作涉及的基本技术和技术操作规范要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对所负责监测的行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和污染产生环节要全面了解,对该行业涉及的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环保监测验收的工作效率,在监测过程中准确的发现问题。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层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分析论文下一篇:护士招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