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和参考答案

2024-07-08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和参考答案(共6篇)

篇1: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和参考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题(附参考答案)

张上明 [整理]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B.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其真无马邪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D.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执策而临之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 译句。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句。

3.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于是

作者对此表现出强烈的 之情。

4.文中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一句强调了 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被人发现,完全可以(填相关成语),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地显露出来;而在位者也应(填相关成语)正确识别、选拔和任用人才。

(二)(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采,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子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曰,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1)。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子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

(2).今贼适疲于西,又务子东,兵法乘劳,此进趋(3)之时也。(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注释:①并日而食:两天只能吃到一天的饭。②非计:不正确的计策。③进趋:赶快进兵。

1.填空答问:这两段文字都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除蜀国外,另两国是____与______;文中的“先帝”指,“陛下”指。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

①夙夜忧叹:。

②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3.两文都提出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分别找出有关句子:

甲文:。

乙文:。

4.申、乙两段文字都紧扣“诸葛亮上《出师表》”这一中心,写出了哪两层意思?请分层概括回答:

①。

②。

(三)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方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1)田,父怒,挞之,己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2)映长明灯(3)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4)若不见。

安阳韩性(5)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6)。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己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7)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1)蹊:践踏。(2)策:通“册”。(3)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4)恬:心神安适。

(5)韩性:绍兴人,大学者。(6)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7)被:披。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依僧寺以居 无从致书以观

B.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恃卫之臣不懈于内

C.暮归,亡其牛 其真无马耶

D.录为弟子.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牵牛来责蹊田--有时候牵着牛来责怪王冕踏了他们的田地。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手拿着书照着佛像前长明的灯光读书

C.门人事冕如事性——他门下的人待奉王冕像侍奉韩性一样。

D.自被古冠服随车后----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

3.将文中加横线的两个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A.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B.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两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则,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1)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释:①漫浪:随随便便。②急.:要紧。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可以有得:

②其义自见:

③自晓其文:

2.读书要分哪两步进行?怎样才算达到了要求呢?(请用文章原句答)。3.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_________的重要,这是因为

(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

4、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

(五)晋平公问子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1)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2)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问于师旷: ②安敢戏君乎:

③如日出之阳: ④臣闻之: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译句:。3.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

答:。4.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答:

(六)动筒(1)尝于国学(2)中看博士论难(3)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4)?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5)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

注释:①动筒:人名。②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③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④着冠:成年。⑤岂合:怎么能。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 ②达者七十二人:

③经传无文: ④博士无以对: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1)据何文,以知之?(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3、动筒的说法为什么引人大笑? 答:

4.请举动筒或博士(任选)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

答: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一)1.考查虚词能力,答案A。(“而”都表示转折关系。)2.考查古文翻译能力。要通观全文;抓住关键词、(如“策” “道”“食”“尽其材”)坐实词义,疏通句意,译句便水到渠成。答案:①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②喂养它,又不让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3.考查提取文段要点能力。“不知马”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造成千里马悲剧的根源,抓住就迎刃而解。答案: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也。

4、命运起决定作用。毛遂自荐知人善任或举贤授能

(二)1 魏 吴;刘备 刘禅。2(1)通夜忧虑感叹(2)睡不安宁,吃不好饭(或寝食难安)3 甲文今南方己定,兵甲已足;乙文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4(1)表达了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

(2)提出了北伐中原的积极主张

(三)1 A 2 A 3 A 偷偷地进学校去听学生读书 B(这孩子对读书)如此入迷,为什么不(何不)就让他去读书呢?4 勤奋好学 孝敬父母。

(四)1.考查解释词义能力。三个同均表明读书效果.答案:①收获②同“现”③明白 2.考查理解层意能力。解析第1、2句,从“先须”“继以”可看出句序;再从句中两个“使其言”„„“使其言’,把握层意要点,最后提取相关语句,整合要点回答。答案:第一步要“熟读”,要

能“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第二步要“精思”,要能“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3.考查筛选提要能力。答案:心到心既到矣 眼口岂不到乎。4.考查概括文段主旨能力。答案:读书要熟读精思,要做到“三到”。

(五)1考查词语理解能力。答案:①向②戏弄 ③明亮④听说,2.考查古文翻译能力。联系上文,抓住关键词“孰与”“昧”可译句:(秉烛之明)比摸黑走路,谁(哪个)好(强)?

3、考查文意理解能力。文中两人的心态不同,对“暮”字含义解说各异。答案:前者“暮”为时间晚了,迟了。晋平公怕来不及学,学了没用了;后者“暮”指天黑、夜晚,师旷借题发挥,引出秉烛’之喻5.考查概括文章主旨能力答案:活到老,学到老;或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受益终生等。

(六)1.考查解释词语能力。答案:①曾经·②贤达③文字记载④应对、回答。2考查古文翻译能力。答案:①根据什么文章知道的②成年者五六个人,孩童六七个 3.考查理解文意能力。答案:动筒把约数“五六(人)”当成相乘数去作乘法计算,因此闹笑话。4.考查分析评价能力。开放性试题、多角度评析,有多种启示。答案:从动筒来说,读书不要望文生义,不要自作聪明;从博士来说,读书不能食古不化,不知变通,不要奉经书为至理,不敢质疑等。

篇2: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和参考答案

张居正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未几,居正举于乡,璘解犀带以赠,且曰:“君异日当腰玉,犀不足溷子。”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徐阶辈皆器重之。居正为人,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勇敢任事,豪杰自许。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也。严嵩为首辅,忌徐阶,善阶者皆避匿。居正自如,嵩亦器居正。

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黔国公沐朝弼数犯法,当逮,朝议难之。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不敢动。既至,请贷其死,锢之南京。居正以御史在外,往往凌抚臣,痛欲折之。一事小不合,诟责随下,又敕其长加考察。御史刘台按辽东,误奏捷。居正方引故事绳督之,台抗章论居正专恣不法,居正怒甚。帝为下台诏狱,命杖百,远戍。由是诸给事御史益畏居正,而心不平。

居正乞归葬父,帝使尚宝少卿郑钦、锦衣指挥史继书护归,期三月,葬毕即上道。居正请广内阁员,诏即令居正推。居正因推礼部尚书马自强、吏部右侍郎申时行入阁。自强素忤居正,不自意得之,颇德居正,而时行与张四维皆自昵于居正,居正乃安意去。

居正自夺情后,益偏恣。其所黜陟,多由爱憎。左右用事之人多通贿赂。冯保客徐爵擢用至锦衣卫指挥同知,署南镇抚。居正三子皆登上第。世以此益恶之。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至是,赠上柱国,谥文忠,命四品京卿、锦衣堂上官、司礼太监护丧归葬。于是四维始为政,言官劾篆、省吾,并劾居正,篆、省吾俱得罪。新进者益务攻居正。诏夺上柱国、太师,再夺谥。居正诸所引用者,斥削殆尽。帝命司礼张诚及侍郎丘橓偕锦衣指挥、给事中籍居正家。诚等将至,荆州守令先期录人口,锢其门,子女多遁避空室中。比门启,饿死者十余辈。诚等尽发其诸子兄弟藏,得黄金万两,白金十余万两。其长子礼部主事敬修不胜刑,寻自缢死。

赞曰: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书》曰“臣罔以宠利居成功”,可弗戒哉!

(《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请贷其死,锢之南京 贷:推卸

B、台抗章论居正专恣不法 恣:放纵

C、居正请广内阁员 内:通“纳”,收进,接纳

D、比门启,饿死者十余辈 比:及,等到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朝下而夕奉行 毕礼而归之

B、居正乃安意去 今君乃亡赵走燕

C、世以此益恶之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D、及卒,帝为辍朝 为天下笑者,何也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居正少年时已显现过人的才华,徐阶等人极器重他。张居正为人城府极深,即使严嵩在任首辅时忌惮徐阶,他也能得到严嵩的`赏识。

B、作为—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张居正为政雷厉风行,极其严苛。他整顿吏治,明确责任,赏罚分明,从而使朝廷发布的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C、张居正晚年独揽大权,随个人喜好提拔、罢免官员,连冯保的门客徐爵都被提拔为锦衣卫指挥同知,署南镇抚。

D、张居正死后,在张居正父丧其间与他结怨的张四维,弹劾张居正。因此万历皇帝下诏抄了张家并夺去张居正的谥号。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黔国公沐朝弼数犯法,当逮,朝议难之。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不敢动。(5分)

(2)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3分)

16、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处断句。(3分)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韩非子》)

答案:

12、A。 贷:饶恕,宽恕

13、A。 A、而:表顺接 B、乃:于是;竟C、以:因为;凭借D。为:因为;表被动

14、D。 “时行与张四维皆自昵于居正”,且是言官弹劾。

15、(1)黔国公沐朝弼屡次犯法,应当逮捕,大臣们议论都觉得这事不好办。张居正提升任用他的儿子,派使臣飞马去捆缚他,沐朝弼不敢反抗。(“数”“难”“擢”各一分,句意2分)

(2)可是由于他掌握的权柄太威猛,差不多要威胁到皇上,结果使灾祸在他死后降临(宾语前置句1分,致“使到达,招致”1分,句意1分)

16、断句: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篇3: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和参考答案

2012年全国高考17套语文试卷中, 文言文阅读的命题遵循《考试大纲》的原则, 在要求考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上, 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等多种能力。设题与2011年相比整体保持平稳, 又有所创新, 命题难易适中, 落实基础, 注重能力。

(一) 从选文看, 2012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进一步呈多元化趋向, 呈现出史传文、游记、书信、论说文等文体, 但仍以史传文为主。文本选材和往年一样, 没有选择在史传中较有影响的作品, 如《史记》中的人物, 也没有选相对强盛朝代的《旧唐书》《新唐书》《明史》中的人物, 关注焦点集中在短期王朝, 甚至有地方县志的内容 (四川卷) , 人物大多并不为学生熟悉。就内容而言, 无论选自哪个年代、何种文本, 所选人物都是正面形象, 选材总能突出人物的某种特质, 或突出道德品质, 或彰显个性操守, 或表现智慧才能等, 2012年叙述类文本仍秉承这一原则。如全国大纲卷选文中郭浩的有胆有勇, 广东卷选文中陶澍的实心任事, 山东卷选文中阴兴的恪尽职守, 江西卷选文中彻里的廉洁无私, 四川卷选文中贺钦的处变不惊等。高考文言文阅读侧重于以史传文为主的叙事类文章, 既符合“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考查要求, 又能体现思想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比较独特的是, 2012年重庆卷选明代的《战马记》, 讲述的是战马的主人在战场上牺牲后, 战马表现出了忠于主人的这样一个感人故事, 可读性、趣味性较强, 有叙述有议论, 整体上已经体现出了明清小说的特点。

由于进入选材视野相对较晚, 游记、小品文等文体大多数都是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名家作品, 如柳宗元、欧阳修、苏辙、宋濂、袁枚毌等。同样是叙述类文字, 书信体散文呈现形式自由、灵活多变、情感真挚等特点, 自2011年湖北卷出现“奏疏”后, 2012年浙江卷、天津卷也选择了书信文本。

论说文即论述类文字, 其阅读难度相对来说稍大, 2012年只有湖南卷选了该种文体且相对浅易。

(二) 从考查设题点来看, 命题者紧紧把握大纲, 关注点还是在理解常见的实词、虚词, 辨析古今词义, 判断特殊句式, 搞清文言句读, 准确翻译文言语句, 准确筛选和辨别信息, 正确理解文意和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等方面。与往年一样, 除上海卷外, 实词考查都采用客观题形式, 要求找出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从上述各卷词语看, 所选实词基本都在《考试大纲》规定的120个重点实词之内, 但也有如浙江卷的“贽”、福建卷的“杳”、重庆卷的“稔”、四川卷的“宥”等, 超出这一范围, 这实际上是在考查学生文言的积累状况。2012年共有10套试卷对文言虚词直接设题考查, 命题形式都是辨别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同”或“不同”。涉及“其”“之”“而”“以”“为”“于”“乎”“与”“则”“所”“者”“且”“然”等13个虚词, 除“然”外其他的都在《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重点虚词之内;其中考查“以”字9次, “为”字6次, “其”“之”字都是5次, “而”字4次, 而这些虚词都是我们日常教学的重点。

文言阅读信息筛选题共有11套试卷出现, 除天津卷采用了单个语句的形式之外, 其他省份或采用两句对应的形式, 或采用分组组合形式, 仍与往年一致。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评价, 除江西卷没有命题外, 其他16套试卷都有考查, 要求都是选“不正确”或者“不符合文意”的一项。考查文言断句, 浙江卷直接来自文本, 重庆卷、湖北卷、北京卷、湖南卷则是另选语段, 多为主观题, 只有湖南卷采用了客观题形式。文言语句翻译除北京卷采用客观题形式, 其他试卷都是主观题形式, 分值各不相同, 但在文言阅读中所占比分都是最高的。比较个性化的是, 江苏卷除19分的文言语段阅读外, 又增加了一道14分的断句和内容理解的附加题, 体现出对文言文阅读和表达能力的重视。

总体来说, 2012年高考文言文试题设题比较平稳, 但又有创新。命题者已经把文言考试重心渐渐转移向主观题上, 着重考查考生的文言理解与语言表达相结合的能力。

【考点阐释·真题举隅】

(一) 文言实词含义

实词的理解主要是考查考生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那么, 掌握文言实词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1.字形推断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根据字形推断含义, 最为基础适用。如:粜 (构字方式, 合体会意;含义:卖米) , 籴 (构字方式, 合体会意;含义:买米) , 穰 (偏旁“禾”意即与农事有关) , 禳 (偏旁“示”意即与农事或祭祀有关) 。而2012年浙江卷第16题A项“及门而贽”中的“贽”解释为“拿着礼物求见”就是正确的。因为从字形构造上看, “贽”的构字法是“合体会意”的会意字, 与“粜”“籴”一致, 其含义即为“执贝”。

2.根据通假

利用音形关系, 通假推测。特别是该词语的常规含义无法讲通时, 我们一定要考虑是否该词语通假为与其字音或者字形相似的另一个字。如2012年大纲卷第8题D项“时其半度, 可击也”中的“时”通“伺”。同样还有, 2012年新课标卷第4题D项“察官阙, 朝论多属燧”中的“阙”通“缺”。按照通假来解释句子的理解就贴切了。

3.词组断义

文言文中, 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一是偏义复词, 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 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 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 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 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 贼臣虎据, 雄才奋用之秋也”, 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 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理解的话, 则迎刃而解, 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4.借助成语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 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 便可以借助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 推断出文言词义。例如, 2011年山东卷第9题B项“泽命不渝, 信也”中的“渝”, 我们可借助“矢志不渝”这个成语来推断:渝, 改变、违背。再如, 2012年重庆卷第8题A项“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中的“部”, 我们可借助“按部就班”这个成语来反向推断:“部”在此处解释为“部署”错误, 应为“统率”。

5.根据课文

文言实词的考查往往是“课外内容课内考”, 所考的实词基本都能在教材中找到例句。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 相互比照, 辨其异同, 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2年安徽卷)

【答案】D

【解析】联系《陈情表》“刘病日笃”中的“笃”的“严重”之义, 《桃花源记》“寻向所志”中的“向”的“先前”之义, 《陈涉世家》“度已失期”中的“度”的“估计”之义, 就不难得出答案。

例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2年湖南卷)

【答案】C

【解析】“劫”在高中课本学过的用法中有两种解释: (1) 劫持, 强夺;《荆轲刺秦王》中有“乃欲以生劫之,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 (2) 威逼, 胁迫;《六国论》中有“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此处根据语境即可推断应该是“威逼, 胁迫”之意。

例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2年湖北卷)

【答案】C

【解析】就:动词, 靠近、接近意。考查考生对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以及《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就车而去, 终已不顾”中的“就”字知识的迁移。

此外, 2012年山东卷第9题A项“躬履涂泥, 率先期门”中的“躬”, 联系《出师表》有“躬耕于南阳”, 《陈情表》有“躬亲抚养”, 其中的“躬”都是“亲自”的意思, 放入句中是“亲自在泥巴路上走”, 语意不仅完整、流畅, 而且贴切, 表现出阴兴对汉光武帝的忠诚, 凡事尽心竭力。故A项把“躬”解释为“弯腰”错误。2012年江西卷第10题D项“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中的“籍”可以类比《鸿门宴》中“籍吏民, 封府库”一句。

6.根据整句结构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 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 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 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 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如:“亡国破家相随属, 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屈原列传》) 。上下句以“而”相连, 表并列关系, 依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 译为“圣明之君, 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 则为主谓关系, 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以此类推, 对称词语和句子中处于对称位置的词语意思相近或相反。如“忠不必用兮, 贤不必以”中“用”与“以”对称, 即“ (被) 重用、任用”。又如“追亡逐北”中“亡”“北”均为“逃跑的人”之义。

7.代入语境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 词义是不定项的, 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 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 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2年四川卷)

【答案】A

【解析】运用代入排除法, 将选项所给的解释代入句中, 看语句的意义是否完整、流畅、贴切。A项代入, 句子的意思是:学习举子之业就感到羞耻。语意完整、流畅, 是否贴切呢?联系前后文即“为学止于是耶?”可知, 传主认为求学不应停留于举子之业, 他认为举子业层次太低, 但不认为习举子业是可耻的。故“鄙”应是“轻视, 看不起”的含义。

8.根据语法功能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 组合是有规律的, 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 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和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例如在“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中, “五十者”充当主语, “帛”充当宾语, 自然“衣”作动词, 充当谓语, 是“穿”的意思。

(二) 文言虚词用法

文言文阅读的难点之一是正确理解文言虚词, 而考纲中明确提出了“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要求。因此, 文言虚词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的必考内容。高考考查的往往是考生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学过的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

命题特点:

(1) 着重考查考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意义与用法的辨析能力。命题者注重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知识与考试时需要判断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用来比较的8个例句中, 有4句选自中学课本。这样做便于考查考生对知识进行迁移, 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试的难度。

(2)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文言实词更灵活, 使用频率更高, 与现代汉语相比变化也更大。因此, 文言虚词题的难度较大, 考生的得分率比较低。

考查重点:

文言虚词考查的范围是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从2012年各地的高考试题来看, 考查“而”“其”“为”“以”“之”这几个文言虚词的频率较高, 考生在备考时应重点复习。另外, 考生如果缺乏语境意识, 如虚实意识、结构意识、句位意识、呼应意识、语气意识, 一味地去死记硬背这些文言虚词有哪几种用法, 显然是不够科学的。因此, 考生在识记的同时, 也要学会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这样才能避免失误, 准确答题。而且在文言翻译中, 也需要准确理解文言虚词, 否则翻译可能会不够准确。

技法指津:

1.句位分析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 这个作用常常就指其语法作用, 具体表现为它和不同的实词搭配, 就能使实词的表达效果不同, 也能够对句子成分起到标志作用。比如“也”, 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 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其前后一般是主语和谓语。再如“其”, 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 而这个“其”前后一般是主语;再如“尔其 (语气副词, 一定) 无忘乃父之志”。在句中, 代词“其”前后一般是动词, “其”本身作宾语, 如“秦王恐其 (代荆轲) 破璧”, 在名 (代) 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

所以, 我们往往要根据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来做归纳整理, 以分析其不同用法。

例1.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012年山东卷)

【答案】B

【解析】答案为B。具体分析为:A项“而”, 连词, 表并列, 并且/连词, 表修饰;B项的两个“为”都是“替”的意思;C项“以……为”让……担任/连词, 因为;D项, 介词, 在/介词, 比。表面上看比较复杂, 其实搞清“为”在不同位置、不同组合的作用, 即A项“以为”, B项的两个“为”, C项“以……为”, 该题便一目了然。

例2.2012年天津卷:

“以”字用法有一个规律, 即“以”字的后面是名词, “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 “以”为连词。由此可知, 上面天津卷第一个“以”、安徽卷两个“以”同为连词, 都是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 或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 或表目的关系;而天津卷第二个“以”和湖南卷两个“以”同为介词, 解释为“用、拿”, 表示手段或者根据。这种对虚词在句中位置的比照,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卷第7题C项“恐为他人得”“倘育而为风露所感”两句, 相同的“为+名词”的结构, 相同的用法介词“被”, 自不必说。

句位分析法的实质是关注文言语法, 让语法成为指导性的纲领。这就要求我们, 首先要明确各种文言虚词各有哪些功能用途, 熟记于心, 然后再看具体语境中虚词的位置和发挥的功能, 再断定它的词类。连词起连接作用, 连接两个词、短语或句子, 表示某种关系;介词一定要和宾语 (有时省略) 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副词一般位于谓语前作状语;助词起加强语气或辅助音节等作用, 不作句子成分;代词则作主语或宾语, 担任句子成分。没有这些积累, 句位分析就不容易做得更好。

2.语境关照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局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 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 因此只有依此对全句乃至上下句这样的语境分析和把握, 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助词的“也、矣、焉、哉”, 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 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 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 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王必无人, 臣愿奉璧往使”。“必”有解释成“一定、实在”的, 也有解释成“如果”的, 抛开句子的语言环境, 这两个似乎都能说得通。但如果能够从语境角度加以分析, 实际上不难分辨。这是当时尚为门客的蔺相如对赵王说的一句话, 如果解释成“一定、实在”, 不符合蔺相如的身份。退一步讲, 即使后来蔺相如“拜为上卿”, 也不可能这样说, 无论如何, 这包括着对赵王的不敬。如果蔺相如真这样说, 那么蔺相如就不是智勇双全的蔺相如了。这实在是一个脱离语境的解释。解释成“如果”语气就委婉得多了。

例3.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012年浙江卷)

【答案】A

【解析】A两个“以”均是介词表原因, 翻译为“因为”;B前一个是连词表顺承, 后一个表转折, 译为“却”;C前一个远指代词, 译为“那”, 后一个是副词, 表商量的语气, 译为“还是”;D前一个表被动, 译为“被”, 后一个是所字结构, 当助词。

3.代入比较

如以上两法都不太得要领, 建议代入检验。将判断出来的意义代入句子中, 若结合上下文, 语意通畅, 即可验证准确。如“而”“且”都有表承接、转折的意义, 若判断为承接关系, 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 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不通畅, 则说明判断不准。例如:

例4.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012年北京卷)

【答案】D

【解析】A两个“舍”都是动词“收容”“安置”的意思。B两个“然”都是转折连词, 意为“然而”“但是”。C两个“为”都是表被动的介词“被”。D前“以”是表反问的“何以……为”结构的一部分, “何以报为”就是“要回报干什么呢”的意思, 后“以”表修饰。尽管前“以”不好翻译, 但后“以”用法比较明确, 用代入比较法即可知道两“以”不同, 而其余三项也可以仿此操作。

(三) 信息筛选整合

考查重点:

“筛选文中的信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 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 准确把握文中的主要信息, 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理解的程度。这种筛选有时要求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 有时要求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信息要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常涉及人物的行为举止、主张、情感、性格、志向、才智等的信息。

技法指津:

1.整体把握。阅读时, 要尽量将下列相关内容筛选出来: (1) 文中写了几个人 (或什么事件) ; (2) 主角是谁, 与其他人有什么关系; (3) 涉及几件事, 是谁所为; (4) 事件反映人物的什么价值取向。这就要求考生运用速读法或跳读法, 快速确定文中的粗略信息。只有整体理解了句意文意, 才能为后面的选择扫清障碍。

2.三点审查。这是做选择题时必须要坚持的。一审是“正面”与“侧面”, “直接”与“间接”, “表现”与“结果”, “全部”与“分别”等词语;二审对象, 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三审性质, 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质特点。

例1.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部表现战马“义”的一组是 (2012年重庆卷)

(1) 至其战马事, 有足为世戒者

(2) 长嘶踢其扃, 若告急状

(3) 而王意在马, 不偿直, 竟徒手得之

(4) 复奋首捣胸, 仆之地, 不省人

(5) 夜且半, 马哀鸣特异

(6) 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 皆言临难能相济也

A. (1) (5) (6) B. (2) (4) (5)

C. (2) (3) (6) D. (1) (3) (4)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全部”“战马”“义”是关键词语, (1) (3) (6) 均为他人谈论马, 不是马自己的表现, 自然也不属于“义”的范畴。

例2.下列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 (2012年福建卷)

(1) 春霁既久, 风日暄丽

(2) 峭壁对立, 状若华表

(3) 云深树茂, 繁卉被岩, 鸟声清碎

(4) 其北有“甘露室”

(5) 气象空旷, 攒峰玉立

(6) 蒸焉如夏, 凄焉如秋, 栗焉如冬

A. (1) (4) (5) B. (1) (3) (6)

C. (2) (3) (5) D. (2) (4) (6)

【答案】C

【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 考生审题时要特别注意“直接”两个字。 (1) 为游山时的天气, 与龙鸣山景色无关, 可排除A、B选项。 (4) 是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 而非“直接”。 (6) 为作者登山归来在寺院中的感受, 故可排除D选项。

例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 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 (2012年广东卷)

(1) 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2) 濒江水灾, 购米十万石, 劝捐数十万金

(3) 亲赴上海, 筹雇商船

(4) 条奏厉害, 至是先浚徒阳河

(5) 澍见义勇为, 胸无城府

(6) 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A. (1) (3) (5) B. (1) (4) (6)

C. (2) (5) (6) D. (3) (4) (6)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 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要求, 再用排除法; (1) 表现陶澍政治操守; (2) 表现陶澍应对水灾所采用的策略; (5) 表现陶澍见义勇为的性格特征。

(四) 概括内容要点

命题特点:

此考点主要考查文章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揭示意义、前因后果等重要语句信息的转述、概括、评述等。命题的形式上为客观选择题, 题干一般表述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或正确) 的一项是”。对正确信息的提取就需要大家对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把握和分析。

必须重点掌握的是:“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作者的思想主张, 对文中人、事、理的看法评价, 感情态度在文章中的反映, 属于作者主观的东西。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就是把作者在文中或直露, 或含蓄, 或集中, 或分散的观点态度分析、推理、抽象、概括出来。分析选项是否坚持:⑴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既注意评价者观点态度的积极意义, 又注意评价者的时代局限性;⑵实事求是的态度, 恰如其分地分析评价, 既无无限拔高, 也无有意贬低。此外,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看评价者对人民的态度, 看评价者对统治者的态度, 看作品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 看作品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

技法指津:

在答题时, 我们主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 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 主要是: (1) 个别实 (虚) 词故意译错; (2) 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 (3) 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 (4) 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 (5) 凭空添加, 无中生有; (6) 强加因果关系。

为了对文章中有价值的材料进行分析。我们还要注意:

(1) 关键章节。一篇文言文言简意赅、内容丰富, 但文中总有围绕一定中心的主要的重要的信息。我们应该准确抓住这些章节。

(2) 关键语句。如全文的中心句、段落起始句、段末总结句、作者评述性的文字等。

(3) 关键词语。要注意文中的代词、表修饰的词以及重要的时间点、地点、人物关系, 人物语言等。特别要注意, 选项中一般都会有对文中信息要求的直述或转述。注意一点, 信息转述时可能会和原句的意思表述有一些变化, 判断正误就要辨析这种变化是否合理。若仅仅是相同意思上说法的改变, 其表述也是正确的;如果是意思发生了变化, 那么表述就是错误的。我们一定要注意区分和辨别。

例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2年福建卷)

A.首段“适其时可乐也, 得其地尤可乐也, 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 引领下文。

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 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 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鸣山美景, 谈笑作诗, 心情和悦, 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样纯正的快乐。

D.龙鸣山地处幽僻, 交通不便, 不为人知, 作者写这篇游记, 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本题要审准题, 找出“不正确的一项”。根据文章一一比对, 即可发现, B选项中“雄伟平坦的巨石”并非在潮音岩上, 而是在山顶的西边。根据文中第二段和第三段潮音岩是“怪石异态百出”而“其西绝顶”, 才是“巨石雄坦”。

例2.下列对正文及注解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2年湖北卷)

A.王湛不被人了解, 连侄儿王济也曾以为叔父痴呆, 每次去祖父墓地祭祀从不看望叔父, 见面不过寒暄而已。

B.王济看到王湛床头放着《周易》, 感到奇怪, 问叔父要此书何用, 是否看过此书, 流露出对叔父的轻视。

C.王湛看不上王济的那匹马, 王济于是牵来督邮马喂养, 十几天后给叔父试骑, 方知叔父骑技极为高超。

D.王济告诉父亲, 说叔父远比自己强,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后来见到武帝时, 又说叔父王湛超过了魏舒。

【答案】A

【解析】“从不”过于绝对, 与原文不符, 原文意思是几乎不去看望叔叔, 且偶尔去看望一下, 也只是寒暄几句罢了。

例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2年天津卷)

A.周公、孔子是不朽的, 精通某种技艺的人也可以不朽。

B.薛雪留下的奇特病案和有效方剂比理学语录有意义得多。

C.医术也是仁术, 薛雪通过行医实践了孔子的仁学, 体现出他的价值。

D.薛雪行医救人很有成就, 但盛年辞世, 令人痛惜。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项的分析是错误的, 应该是“痛惜的是他的后人竟然忌讳而不愿宣扬, 甘心舍弃祖父神奇的医学成就”。

例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2年安徽卷)

A.许曾裕从小聪颖异常, 酷爱读书, 志向远大;但年轻时由于家庭变故消耗了过多的精力, 耽误了仕途。

B.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 清正为民, 消除了公船私用造成的弊端;执法严明, 让外来商人感激涕零。

C.许曾裕在一些人因无知贪利而违禁出海时, 为使他们得到宽大处理而奔走, 表现出爱民如子的仁厚品德。

D.许曾裕渴望建功立业, 但是命运不济, 有机会升迁时却病故, 未能尽展才华, 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与惋惜。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外来商人感激涕零”的原因是“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 看到松江多事的百姓拿了小商贩的货, 欠下小商贩的钱却不还。于是惩处到了约定期限不还钱, 奸诈狡黠的几个人, 保护了外地的小商贩利益”。

(五) 文言断句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 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 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 常常在一句话的末尾用句号断开, 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逗号断开, 叫“读” (dòu) 。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 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 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等方面的常识, 因而断句能力高低, 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 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对句意的理解, 断句失误, 必然误解古代原意。

断句的误区:一边看一边点断, 看完了文章, 断句也结束了, 待回头检查时, 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这种“一步到位”是错误的。

断句的基本步骤: (1) 通览全文, 弄清文章大意, 知道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 表现了什么内容, (2) 由粗到细, 根据文意, 结合句子结构、语气与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进行断句; (3) 反复咏诵, 仔细推敲, 在咏读中检查修正。

技法指津:

1.联系全文, 先易后难。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 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 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 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 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 对不易断开的地方, 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 认真推敲, 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2.根据对称、排比句式断句。

文言文比较讲究凝练和语势, 对称、排比是文言文的常见句式。这类句子要在对称、排比句间用逗号或分号, 最末用句号。

3.抓住关键实词断句。

(1) 根据专用名词断句标点。人名、字号、时间、地名、年号、官职名、朝代名、事物名等专用词, 经常用于句子的开头或结尾, 可以作为断句的依据。

(2) 紧紧抓住“曰”“云”“言”断句。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或发表议论时, 经常用“曰”“云”“言”等字, 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这些字, 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及其所说的内容。如“太史公曰”“异史氏曰”“史官曰”。

4.参看标志性虚词。

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 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 尤其是熟悉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1) 句首语气词如“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 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 如“嗟夫”“嗟乎”“呜呼”等, 前后都可断句;

(2)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3) 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或者特殊句式可视为断句标志。如判断句用“……者……也”式, 被动句用“……见……”式, 疑问句用“奈……何”式。复句中, “遂”“于是”“至于”表顺承关系, “故”“是以”“而”“因”表因果关系, “然”“顾”“然则”表示转折关系。“苟”“纵”“向使”表示假设关系, “继而”表示递进关系。“至若”“若夫”表示另起话题。

例1.用斜线 (/)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2012年重庆卷)

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得

(《伊川易传》卷二《大蓄传》)

【答案】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得

【解析】“由”“之”“以”是关键虚词, “考迹以观其用”与“察言以求其心”是对称结构。

例2.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2年湖南卷)

A.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D.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答案】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解析】本题新颖而又回归课本, 对很多考生来说是熟悉的陌生题。单凭感觉很难选出答案, 需要冷静地去分析对与错。这四段文字主要理解大意、揣摩语气, 把握关键的虚词。

(六) 文言文翻译

近年来, 高考文言翻译试题的占分比重处于稳定阶段, 个别省份如江西、广东等, 还明显加大赋分权重, 有10套试卷的文言翻译赋分达到10分。文言文翻译一向被称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硬骨头”, 它是综合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文言文能力的一道区分度比较明显的试题。由于它涉及古汉语字词、语法、修辞等多方面的知识点, 考查覆盖面较广, 极易失分。

五大关键要点:

1.准确辨识通假字

熟悉通假现象, 对于读通古文是很必要的。明辨通假, 也是准确翻译文言的关键。“通”是通用, “假”是借用。“通假”也叫“假借”, 即借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

例.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 帝亮其情, 亦未加黜责。 (2012年辽宁卷)

译文:后来周顗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 皇帝谅解他的情况, 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

该句中的“亮”是通假字, 通“谅”, 是“宽容、谅解”的意思。

在高考复习备考阶段, 对于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通假字, 应加以归类梳理, 结合教材中的语例来强化识记;其次, 在翻译文言语句时, 要充分依托上下文, 判别某字是否存在通假现象, 并依语境推断其假借义。

2.区分古今异义

“古语与今语不同”, 说的是古今汉语存在的时代差别。它表现为古今语音的变化、古今词汇的变化、古今语法的差异。其中, 古今差别最大的是词汇。从词形上看, 古代一个字常常就是一个词, 而现代汉语则绝大多数是双音词。就词义看, 同一个概念, 古今用词往往不同。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 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和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例.臣在任已闻警, 虑夏人必乘间盗边, 愿选将。 (2012年全国大纲卷)

译文:我在任时就已听说警事, 担忧夏人一定会乘机侵犯边境, 希望挑选将领设防。

例句中的“设备”一词古义是“设防”, 而现代汉语中的“设备”一词意为“进行某项工作或满足某种需要的成套的建筑、器物等”。这类词形相同而表义悬殊的双音节词在古文中大量存在, 应注意搜集整理。

对于古今异义, 首先应熟练掌握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见文言实词120~300个左右, 了解其在古文中的各种常用义, 探究其本义, 梳理其引申义的衍伸脉络, 并加强识记;其次, 在翻译时, 要结合语境确定某一古今异义词在句中的恰切义项。

3.判明词类的活用

词类的活用, 是词在句中的临时功能, 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或上下文, 它的这种意义和用法就不存在。词在句中活用以后, 常常既保留了原来的意义又增加了新的意思。它是古文用词的一个特点, 直接关系到对文意的理解。

例.其水飞潮音岩, 引以给庖。 (2012福建卷)

译文: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 (人们) 接引 (它) 来供给厨房。

例.有行之人, 纲纪森然, 动皆。 (2012年湖南卷)

译文:有品行的人, 纲常法纪严明, 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

例句中, “下”是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 意为“向下飞泻”, “法度”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意为“符合法令制度”。

对于词类活用, 首先要对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现象的基础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梳理, 掌握词类活用的性质特点与基本规律;其次, 在阅读、翻译训练过程中, 对文言材料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应予以及时整理, 摘录到专门的笔记本上, 以便强化识记, 加深印象。

4.认清文言特殊句式

古文的句子构造, 跟现代白话文基本是一致的, 这是汉语语法稳固性的表现。但是随着语言越来越向准确精密的方向发展, 汉语的句法, 从古到今也有变化。具体表现是古文中句子成分的位置、句子成分的省略和一部分常用句式跟现代汉语都存在一些差别。

例1: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 顺时故也。 (2012浙江卷)

译文: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 是顺应时俗的缘故。

例2:苟, 子何欲? (2012年上海卷)

译文:假如, 你想要什么?

例3: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 (2012年辽宁卷)

译文:后来周顗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

例4:因共谈《易》, 剖析入微, 济所未闻, 叹不能测。 (2012年湖北卷)

译文: (王湛) 于是 (和王济) 一起谈论《周易》, (王湛) 分析精微, 王济从来没听说过, 感叹 (叔父学问) 深不可测。

例1中“……者……也”是判断句式;例2中“何欲”是宾语前置句, 即“欲何”, 翻译时, 应将疑问代词移置于谓语动词后;例3中“为……所……”表示被动关系;例4句中第一个分句中省略了主语“王湛”与对象状语“和王济”, 第二分句省略了主语“王湛”, 第四分句省略了小主语“王湛的学问”, 只有将上述这些被省略的成分补足, 译文表意才明确、通顺。

要突破文言翻译, 首先应对判断句、倒装句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省略句、被动句这四大类文言特殊句式的性质特点与语言标志、结构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其次, 应回归课本, 结合教材选文中的典型语例来强化识记;再者, 在浅易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解题训练过程中, 对选文中出现的各类文言特殊句式应予以标记, 以巩固这方面的知识。

5.详察文言“固定格式”

在阅读古文时, 我们会发现有一些结构相同的句子经常出现, 某些词语经常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固定句式。其中所用的词, 跟它们通常所表示的意义和语法作用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多数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凡是结构相同的, 在表达上所起的作用也基本相同。

例1:虽然, 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为足有为者较焉, 岂其有歉于彼邪? (2012全国大纲卷)

例2:世即用我, 而我奚以为用? (2012四川卷)

例句中“岂……邪”是常见的表示反问语气的固定格式的代表, “奚以”表疑问, 是固定结构的代表, 即“何以”。

最后, 要识别各种各类固定句式的表意功能, 识记它的现代汉语的对译格式;在阅读、翻译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固定句式的语例及时搜集、整理, 以巩固记忆。

总之, 提高高考文言翻译试题的得分率, 就必须熟悉文言翻译试题中常见的文言字词、句法知识点。对上述五类基本的考查点, 要做到胸中有数, 理清基本概念, 抓住基本规律, 依托教材, 记牢经典语例, 精题精练, 学会由课本到课外的正迁移。这样才能夯实基础, 提升能力。

五个细节关注点:

1.关注感情色彩

例:遂不仕, 耽玩典籍, 忘寝与食。 (《晋书·皇甫谧传》)

译文:于是他不做官, 沉醉于书籍之中, 以至于废寝忘食。

【解析】“耽玩”, 意思是深深地爱好、玩味, 应译为“沉醉”“潜心玩味”, 具有褒扬色彩。对于词语的感情色彩, 考生容易受到先入为主的思维影响, 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词, 想当然地进行判定。比如例句中, 考生一看到“耽”字, 就容易将其解释为“耽搁”等负面理解。

我们应该“瞻前顾后”, 核实自己的初始判断是否正确。比如上例, 后文有“忘寝与食”一句, 并且这句和“耽玩典籍”是并列关系而非转折关系, 故此“耽玩”一词应与“废寝忘食”的感情色彩相通。

2.关注复句及关联词

例1.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 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 顺时故也。 (2012年浙江卷)

【答案】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 更加不工巧, 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 是顺应时俗的缘故。

【解析】“故”“尤”“然”三个关联词应该多加关注。对它们的翻译关乎全局。

例2.虽子之仇, 无异词也。 (2012年天津卷)

【答案】即使是你的仇人, 也不会有不同的说法。

【解析】“即使…也…”属于假设关系, 在翻译时需补出“也”。

考生对复句结构关系的把握, 必须以句意为基础, “假设”“因果”“转折”“条件”等关系, 都是根据句意自然生成的, 不可强加或误译。而检验自己是否强加了关联词, 必须看你加的关联词在句意的表达上是否合理。此外, 现在汉语的大多数复句的关联词均成套出现, 而古汉语中出现的大多是一半或者全省, 类似补出“也”的现象非常多。如:“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 (《论语》) 翻译为:“如果天下太平, 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需要根据句意补出的是“如果…就…”。

3.关注文言修辞

例.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 所主何事, 忍委赤子饿虎口耶?” (2012年重庆卷)

【答案】王公生气地当面斥责他说:“你吃着朝廷的俸禄, 管的什么事, 忍心将百姓丢弃到饿虎的口里吗?”

【解析】“赤子”即“百姓”比喻性的说法。

文言文中使用修辞的例子还有很多: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借代, “樯橹”在这里借代曹操水军)

秦地最胜, 无如咸阳, 被山带河, 金城千里。 (比喻, “金城”在此处不能译成“金属筑成的城墙”。)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互文, 实际应是“不以物喜, 也不以物悲;不以己悲, 也不以己喜”。)

一旦山陵崩,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讳饰, 意指“国君或国家掌权者的死”)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讳饰, 意指“臣子自己的死”)

解答此类试题, 一是要积累古文修辞知识, 留心古文修辞现象;二是结合语境, 把握好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确认修辞现象, 恰当翻译。

4.关注原句语气

例1.如修者, 天下穷贱之人尔, 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 (2012年浙江卷)

【答案】像我欧阳修这样的, 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 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

【解析】“尔”解释为“而已”, “安能……邪?”为反问语气。

例2.斯游也, 适其时而得其地, 信足乐矣。 (2012年福建卷)

【答案】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 又遇到理想的地点, 确实很快乐了。

【解析】“也”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 “而”表示并列关系, “矣”属于感叹语气的用法。

如因原句的语气产生错误, 一是因为对文意 (人物思想、情感) 理解不透彻, 二是对句子的语气不够重视。文言文句子的语气, 与现代汉语没有很大的差别。看句子的语气, 要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标点符号, 如问号, 则处理为疑问语气;二是根据文意, 在人物对话中, 要留意说话人的心理、个性以及表达目的等。

5.关注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

这是确切理解并翻译古文不可缺少的条件。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非常广泛, 而许多内容是分散在各篇课文的注释之中。我们如果对古代文化常识知之甚少, 势必直接影响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当然更不能作出准确的翻译。就拿古代称谓来讲, 古人的名、字、号、谥号、籍贯、官职、居官地、住处、书斋名都可以用来称代人, 并且都有一定的含义或相互间有某种联系, 在翻译时都应注意。2012年辽宁卷第7题“从弟穆亦有美誉”译为“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从:表示叔伯关系, 属专有名词。

【沙场点兵·新题点睛】

(一) 尧君素传

(《北史·尧君素传》)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 ( )

2.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 ()

3.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都直接表明尧君素“节义”的一组是 ( )

(1) 炀帝为晋王时, 君素为左右

(2) 君素以名义责之

(3) 越王侗见而叹息

(4) 君素卒无降心

(5) 引弓射之, 应弦而倒

(6) 吾是藩邸旧臣, 至于大义, 不得不死

A. (1) (3) (5) B. (1) (2) (4)

C. (2) (4) (6) D. (3) (5) (6)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尧君素心念旧情, 见到兵败而来的屈突通, 哽咽流泪, 悲伤得不能自控;但又能不为旧情所羁, 严厉责问屈突通背叛主上的言行。

B.尧君素在城池岌岌可危之时, 机智地将请求增援的奏章放入自制的木鹅中传出城去, 越王侗见到奏章之后立即向他秘密派军增援。

C.面对旧幕僚的劝降, 新朝廷的安抚, 尧君素守节不移;妻子到城下劝降, 他不但不为之所动, 反而拉弓射死了她, 足见其意志坚决。

D.尧君素心知守城必败, 但对隋仍心存侥幸, 所以他常对将士说, 城中的粮食吃光, 天下之事就定局了, 如果隋朝灭亡, 那是天意。

5. (1) 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后颇得江都倾覆消息又粮尽男女相食众心离骇白虹降于府门兵器之端夜皆光见月余君素为左右所害

(2) 将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大业末, 从骁卫大将军屈突通拒义师于河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公纵不能远惭主上, 公所乘马, 即代王所赐也, 公何面目乘之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李光弼传

(节选自引《旧唐书·李光弼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都表明李光弼用兵有谋略的一组是 ( )

(1) 若使者宣诏, 亦斩中丞

(2) 光弼遣穴地颓之

(3) 又潜沟营地, 将沈其军

(4) 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

(5) 不如起军逼之

(6) 独光弼整众还太原

A. (1) (3) (5) B. (1) (4) (6)

C. (2) (3) (5) D. (2) (4) (6)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年幼即能读史书, 具有良好的品行与节操, 年轻从军, 擅长骑马射箭。

B.他率兵入太原, 侍御史崔众傲慢无礼, 不按朝廷命令马上交付兵权, 李光弼将其捉拿关押, 并顶住压力将其斩首。

C.太原守卫战, 在敌众我寡的紧急情况下, 他镇定自若, 力排众议, 不死守城池, 用灵活的战术击败敌人, 成功解围。

D.围攻安庆绪一战, 众将不听从李光弼的建议, 即在敌我杀略大当状态下, 李光弼尚能整军还太原, 而其他众将溃不成军, 皇帝降罪于众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思明为飞楼, 障以木幔, 筑土山临城, 光弼遣穴地颓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思明勒兵魏州, 欲以怠我, 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 不敢轻出, 则庆绪可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柳庆传

(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二》)

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3.以下六句话, 分别编为四组, 全部表现柳庆“守正明察”的一组是 ( )

(1) 立读三遍, 便诵之, 无所漏

(2) 言毕, 令笞杀之

(3) 每欲出行, 常自执管钥

(4) 沙门乃真盗耳

(5) 贼是乌合, 可以诈求之

(6) 倘斯言有验, 吾其庶几乎

A. (1) (2) (4) B. (2) (3) (5)

C. (4) (5) (6) D. (2) (4) (5)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柳庆十三岁时, 父亲柳僧习让他从杂赋集中抽出一篇文章, 长达一千多字, 柳庆读了三遍, 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B.广陵王元欣的外甥孟氏横行霸道, 偷盗人家的牛, 还口出狂言;广陵王也派人为他辩解开脱。柳庆当众宣布了孟氏的罪状, 当即下令将他打死。

C.一个商人在京城金子被窃, 柳庆经过了解, 断定盗贼是一个与商人两次一同喝酒的和尚, 后来抓到了畏罪潜逃的和尚, 追回全部金子。

D.柳庆用“攻心法”让抢劫胡家的盗贼自己写匿名信, 提出先自首者可免罪的要求, 并假装表示同意, 终于捕获了广陵王家奴, 将其党羽一网打尽。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若加以桎梏, 后独何以脱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今欲首伏, 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 便欲来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魏源传

【注】 (1) 直庐:旧时侍臣值宿之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部直接表明魏源“有为”的一组是 ( )

(1) 西安大疫, 疗活甚众

(2) 两遭丧, 俱起复

(3) 帝以源廉正有为, 命为左布政使

(4) 发仓廪, 免逋赋杂役

(5) 设威远卫, 增修开平、龙门城

(6) 储火器为边备, 诸依权贵避役者悉括归伍

A. (1) (3) (4) B. (2) (3) (6)

C. (1) (4) (5) D. (2) (5) (6)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源治政宽缓, 体恤百姓。他巡按陕西救治瘟疫中的百姓, 并奏请输钞代税;河南旱灾, 他开仓赈济百姓, 流亡的百姓逐渐回归家园。

B.魏源治边有方, 守卫为务。他整治大同、宣府边务, 派遣、奏请更换将吏守卫, 修筑军事设施, 储备军火, 妥善安置军民, 稳定了边境。

C.魏源理政有为, 深得皇帝信任。他整治大同、宣府边务时, 皇帝准许他便宜行事;谏官上奏弹劾他临边擅自更换设置大臣, 皇帝不予追究。

D.魏源治狱平恕, 亦有不当。他认为计资的建议过于苛刻, 没有上报朝廷, 但也因断案不当和上报辽王罪状有隐瞒而两次获罪被关进监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事竣还朝, 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智以闻, 诏两责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得宥, 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 不言其内乱事, 与三司官皆系诏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徐文长传

袁宏道

(节选自《徐渭集·附录》)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 ( )

2.下列句子中, 全都表现徐文长“豪荡不羁”的一组是 ( )

(1) 恣臆谈谑, 了无忌惮

(2) 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 一一皆达之于诗

(3) 文长援笔立成, 竟满其纸

(4) 显者至门, 皆拒不纳

(5) 时携钱至酒肆, 呼下隶与饮

(6) 或自持斧击破其头, 血流被面

A. (1) (4) (5) B. (1) (2) (3)

C. (2) (5) (6) D. (3) (4) (6)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徐文长未能得志, 于是寄情山水, 游历北方, 并以诗作记游抒怀。他写文章才思敏捷, 意韵刚健飘逸;书法风格刚柔相济, 富有情趣。

B.徐文长有才略, 好出奇谋, 深得胡公信任, 参与军中机密。然而多次科举失利, 晚年愤慨更深, 狂疾益甚, 最终心怀怨愤而死。

C.胡公统率重兵, 威震东南, 深为将士敬畏。有个和尚却依仗财势, 在酒筵上对胡公出语不敬, 后来胡公借其他事将他以杖刑处死。

D.石公认为古今文人忧愁困苦没有比得上徐文长的;梅客生认为徐文长不仅是个奇才, 更是个奇人;作者认为徐文长的一生无所不奇。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若欲客某者, 当具宾礼, 非时辄得出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长皆叱而奴之, 耻不与交, 故其名不出于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先生数奇不已, 遂为狂疾;狂疾不已, 遂为囹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真州东园记

欧阳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2.选出全属于真州东园美景的一项 ( )

(1) 流水横其前

(2) 芙渠芰荷之艳丽

(3) 苍烟白露而荆棘

(4) 水光日景, 动摇而上下

(5) 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

(6) 草木日益以茂

A. (1) (3) (5) B. (2) (4) (6)

C. (1) (2) (4) D. (3) (4) (6)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 )

A.东园是施正臣、许子春和马仲涂三人于闲暇之时用监军荒废的营地建造的一座园子。

B.作者欧阳修从昔日的废营地变为美丽的东园这事实中认识到有能力可以改变环境。

C.东园吸引着四方人士天天前来游览, 而施正臣等三人却是有空才能去, 所以流连忘返。

D.作者面对东园艳丽典雅的景致和游人游玩的欢乐激动不已, 欣然命笔, 为园作记。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 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四方之宾客往来者, 吾与之共乐于此, 岂独私吾三人者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然后休其余闲, 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唐论

曾巩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巩散文选集》, 有删改)

【注】 (1) 成、康:指周成王和周康王。其统治之时被后人认为周之盛世。 (2) 租庸:即租庸调, 唐代赋役制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 分别论述唐太宗施政“得”与“失”的一组是 (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论述唐太宗为政之得失, 先褒后贬, 得出了唐太宗虽有治天下之志和治天下之才, 又有治天下之效, 但仍然“不得与先王并”的结论。

B.作者认为, 唐太宗时期法度的施行、礼乐的设施、田亩的制度、学校的教育等方面还存在种种不足, 所以唐太宗不能和前代圣王相提并论。

C.生于周文王、周武王之后, 不仅是一般百姓的不幸, 也是士人的不幸, 因为在那个时代, 即使像孔子、孟轲这样的人, 也会得不到君主的赏识。

D.作者在文章中论述了汉文帝虽然有治理天下的志向, 但汉文帝治天下之才和治天下之效都不足, 这样写的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唐太宗。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汉之为汉, 更二十四君, 东西再有天下, 垂四百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晋与隋虽能合天下于一, 然而合之未久而已亡, 其为不足议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天下莫不以为盛, 而非先王之所务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张益州 (1) 画像记

苏洵

(选自《古文观止》, 有删节)

【注】 (1) 张益州:古人称对方往往称官吏, 张方平为益州太守, 故称“张益州”。 (2) 朔:农历每月初一。 (3) 繄:犹“实”。 (4) 砧斧:是古代的刑具, 这里代指严刑峻法。 (5) 齐民:齐等的民众, 指无辜的善良百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益州治蜀, 反对施行严刑峻法。他认为, 施行严刑峻法只会使百姓沦为与盗贼为伍, 酿成大乱;反之, 用礼义、法律来教化、差使百姓, 那么蜀人是很容易管理的。

B.作者认为, 爱惜蜀人如此深切, 对待蜀人如此厚道, 在张公之前, 自己还未曾见过;即使不用画像, 张公的恩情也会世世代代记在蜀人的心中。

C.张益州是“为天下牧小民不倦”的封建官吏的形象, 他有文治武功之才, 采取安抚办法宽政爱民, 使之安居乐业, 博得人心。

D.张益州在蜀地发生祸乱, “京师震惊”之际, 临危受命, 赶赴蜀地。由于措施得当, 祸乱很快被平息, “蜀人相庆如他日”, 从此, 蜀地相安无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有乱之萌, 无乱之形, 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 亦不可以无乱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既正, 油然而退, 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 惟尔张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夫约之以礼, 驱之以法, 惟蜀人为易。至于急而生变, 虽齐鲁亦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贤士隐居者

(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有删改。)

【注】 (1) 王氏:王安石。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3.以下各项中都属于直接表现“贤士隐居者”的“贤”的一项是 ( )

(1) 蒋君不多与人周旋, 而独厚于公

(2) 王茂刚, 居明之林村, 在岩壑深处

(3) 廉介有常, 安于贫贱

(4) 一衣与万钟等耳, 倘无名受之, 是不辨礼义也

(5) 每积至数十, 辄一扣之, 无不迎刃而解

(6) 开门授徒, 仅有以自给, 非其义一毫不取

A. (1) (2) (3) B. (2) (3) (4)

C. (3) (4) (6) D. (4) (5) (6)

4.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蒋季庄不仅看不起王安石的学问, 而且不愿参加科举考试, 总是闭门研究经书, 从来不与外人交往。

B.王茂刚和他弟弟不一样, 他弟弟不喜欢做学问, 他却潜心读书, 不轻易外出, 尤其对《周易》有很深的造诣。

C.顾主簿家中并不富足, 买菜却不在乎价钱。如果东西够一天用了, 他就专心研究典籍, 不喜欢交游。

D.周日章家中很贫穷, 经常断粮, 但从不求人, 连县尉谢生送给他一套衣服他也拒不接受。

5.翻译和断句。

(1) 用“/”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

(2) 翻译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 士子修己笃学, 独善其身, 不求知于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隆寒披纸裘, 客有就访, 亦欣然延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张朴村墓志铭

铭曰:“敛其容, 志则强。居虽蔽, 闻既彰。身寿耇, 嗣衍昌, 归幽墟, 宜乐康。”

【注】 (1) 耆旧:年高望重的人。 (2) 朴学、雍庠:这里泛指有知识的人。 (3) 谳 (yān) :奏折递上去后等候裁决。 (4) 咍 (hāi) :讥笑。 (5) 侘傺 (chàchì) :失意的样子。 (6) 箚 (zhā) 子:古时官用上奏的一种文书。 (7) 禫 (dàn) :古时除丧服时的礼仪。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 ( )

2.下列各组语句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3.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表明作者认为可“敛其容”的一组是 ( )

(1) 独阴以名义自砥

(2) 每欲引手, 君辄曲避

(3) 而君淹留逾时

(4) 遂无列荐者

(5) 君内行饬修

(6) 将终, 语不及私

A. (1) (2) (5) B. (1) (2) (6)

C. (3) (4) (6) D. (4) (5) (6)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朴村曾因为仪封张中丞和江督噶礼互相上奏折弹劾对方而长期没有结果一事, 上书给安溪相国。

B.张朴村认为义是不可以因为苟且停止下来的, 只因这一观点与众不同, 所以大家才纷纷讥笑他。

C.与张朴村并肩游学交好的人一个个获得了要职, 管理着贡生和举人, 他们每每想要伸手援助他, 他都会曲折躲避, 因此最终也没被全用。

D.张朴村临终前表示自己此生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实现君臣大义, 而且认为这是他自己的命运所致。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

顾窃自念生逢明圣平生所志具上殿箚子欲进见时一自列之耳。

6.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余心异之, 而君亦暱就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书既成, 而君淹留逾时, 众以为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译文】

(一) 尧君素传

1.D (A.名声和节义, B.使者, C.慰劳)

2.C (都表示“于是”;A.表目的, 用来/表方式, 用;B.表顺承/表修饰;D.用在动词前, 构成名词性词组/表被动)

3.C ( (1) 表明尧君素是炀帝的老臣; (3) 是通过越王侗的反应来进行间接描写)

4.B (奏章中的内容并非“请求增援”, 而是对情势的分析;越王侗并未“派军增援”, 而是“派遣使者前行慰劳”)

5. (1) 后颇得江都倾覆消息/又粮尽/男女相食/众心离骇/白虹降于府门/兵器之端/夜皆光见/月余/君素为左右所害。 (错、漏两处扣1分)

(2) (1) 大业末年, 跟随骁卫大将军屈突通在河东抗拒义军。 (得分点“拒”和介宾短语后置各占1分, 整句大意1分)

(2) 你即使在远方能对主上不感到惭愧, 但你骑的马, 就是代王赐给你的, 你有什么颜面骑它呢? (得分点:判断句式和“惭”的翻译各占1分, 整句大意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尧君素, 是魏郡汤阴人。隋炀帝做晋王的时候, 尧君素是在他身边侍候的人。隋炀帝继位, 逐步升迁到鹰扬郎将。大业末年, 跟随骁卫大将军屈突通在河东抗拒义军。不久, 屈突通带领军队向南逃跑, 委任尧君素兼任河东通守。义军派遣大将吕绍宗、韦义节等攻城, 但未能攻克。等到屈突通的军队被击败, 屈突通逃到城下大声喊叫尧君素。尧君素见到屈突通, 哽咽流泪, 悲伤得不能自控, 身边的人也都跟着哽咽起来。屈突通也流下泪沾湿了衣襟, 于是劝说尧君素早早投降来求取富贵。尧君素用名声和节义责问他说:“你即使在远方能对主上不感到惭愧, 但你骑的马, 就是代王赐给你的, 你有什么颜面骑它呢?”屈突通说:“唉!尧君素!我是力量竭尽才逃来的。”尧君素说:“如今你的力量还没有竭尽, 何必多说!”屈突通羞愧地退下了。当时, 城池被围攻得非常紧急, 使者断绝。尧君素于是造了一只木鹅, 把奏章放在木鹅的脖颈中, 在奏章中他详细地分析了情势, 他把木鹅漂浮在黄河上, 让它顺流而下。河阳守卫的人得到木鹅, 送达到东都洛阳。越王侗见到奏章不禁叹息, 就秉承皇帝旨意授予尧君素金紫光禄大夫之职, 秘密派遣使者前往慰劳尧君素。监门直阁庞玉、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先后从东都归附义军, 两人一起到城下, 向他陈说利害。朝廷又赐给他金券, 答应他免除死罪。尧君素最终还是没有投降的意思。他的妻子又到城下, 对他说:“隋朝已经灭亡, 你何苦要自取祸害?”尧君素说:“天下的事情不是女人所能知道的。”拉开弓射向他的妻子, 他的妻子中箭而倒。尧君素也知道事情必定不能成功, 每次说到隋朝, 未尝不叹息哽咽。常常对他的将士说:“我是诸侯府邸的老臣, 说到大义, 不能不死。现在粮食还能支撑几年, 粮食吃光了, 也足以知道天下之事的结局了。隋朝如果一定倾覆败亡, 那是天命有此结局, 我应该砍下头来交给你们。”后来, 经常听到江都覆灭的消息, 粮食又吃光了, 甚至发展到交换孩子相吃, 众人的心离散惊惧。白虹降临到府门之上, 兵器的锋端, 夜里都闪着光芒。一个多月后, 尧君素被身边的人杀害。

(二) 李光弼传

1.D (惩:忌惮)

2.C ( (1) 表明李光弼的严厉与刚毅; (4) 表明李光弼身先士卒的作风; (6) 表明李光弼治军严)

3.D (原文说“帝贷诸将罪”宽恕了诸将)

4. (1) 史思明造飞楼车, 用木板遮挡, 在靠近城墙的地方筑土山, 李光弼派人挖地洞使土山倒塌。

(2) 史思明陈兵于魏州不来救援, 是想让我军懈怠, 我们不如起军逼近他。他忌惮于嘉山之败, 不敢轻易出兵, 那么安庆绪就可擒获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光弼年幼即有良好的节操和品行, 擅长骑马射箭, 能通读班固的《汉书》。年轻时即从军, 严谨刚毅有大智谋, 从左卫郎做起。

李光弼率领景城、河间兵马五千进入太原。这之前, 节度使王承业政务松弛混乱;侍御史崔众主持太原军务, 经常轻慢王承业, 李光弼向来为此不平。到这时, 皇帝下诏书命令崔众把军队交付李光弼。崔众一贯狂傲看不起他人, 见到李光弼只是长揖而已, 没有马上交出军队, 李光弼很生气, 将他抓住关押起来。恰好朝廷使者到了, 授予崔众御史中丞。李光弼说:“崔众有罪, 此前已关押, 现在只杀侍御史。如果使者宣读皇帝的任命诏书, 也要杀了新任命的御史中丞。”使者收起诏书不敢拿出来, 于是李光弼杀了崔众示众, 威震全军。

至德二年, 史思明、蔡希德率高秀岩、牛廷蚧带领十万军队攻打李光弼。当时, 精锐军队全部开赴北方, 李光弼手下兵士不到一万人, 众人建议加高城墙来守卫, 李光弼说:“城墙周围四十里, 叛军到了再整修它, 白白地使我们的兵士和百姓疲顿。”于是拆毁民屋造摞石车, 摞石车由两百人拉动, 发射的石头砸到之处常数十人死伤, 结果十分之二的叛军被砸死砸伤。史思明造飞楼车, 用木板遮挡, 在靠近城墙的地方筑土山, 李光弼派人挖地洞使土山倒塌。史思明在城墙下欢宴, 歌女戏子在戏台上戏辱奚落天子, 李光弼派人挖地道抓获了他们。史思明非常惊恐, 将主帅的营帐移走, 远远离开, 军队都选择地势纷纷后撤。李光弼又暗中在敌军营地边挖出深沟, 预谋使敌军陷入其中, 就假装约定投降。到约定时间, 以精锐士兵守卫城上的矮墙, 派遣副校将出城, 好像送财物给投降的人, 史思明非常高兴。不久, 叛军数千人陷入深沟中, 城上守军擂鼓呐喊, 精锐骑兵出城追逐敌军, 俘虏、杀死敌人按万计算。史思明害怕失败, 就率军离开了, 只留下蔡希德进攻太原, 李光弼派出敢死队与敌军搏击, 杀敌七万人, 蔡希德丢下粮草物资逃跑了。当初, 叛军刚到, 李光弼在城中一角安置营帐来休息, 经过府门不看一眼。围困解除后, 过了三晚才回家。后来, 又收编清夷、横野等地的军队。

李光弼与九节度使将安庆绪围困在相州, 大战邺西, 击败他。李光弼与众将商议说:“史思明陈兵于魏州不来救援, 是想让我军懈怠, 我们不如起军逼近他。他忌惮于嘉山之败, 不敢轻易出兵, 那么安庆绪就可擒获了。”观军容使鱼朝恩坚持认为不可。不久史思明来救援, 李光弼抵抗敌军, 战斗特别尽力, 杀戮掳掠敌军与自身伤亡大致相当。恰巧众将惊慌溃散, 各自率军败退, 到处抢劫掠夺, 只有李光弼整治军队回到太原。皇帝宽恕了众将的罪责。

(三) 柳庆传

1.D (A闲:同“娴”, 熟练、熟悉;B狱:案件;C恒:经常)

2.B (连词, 表转折/连词, 表递进)

3.D ( (1) 写他的聪慧, (3) 写他人, (6) 是他自己的话)

4.D (匿名信为柳庆所写, “终于捕获了广陵王家奴”也与原文不符)

5. (1) 如果给我带上镣铐, 难道不想想以后怎样脱掉它吗?

(2) 现在想要自首伏罪, 又怕难免一死。如果允许自首的免罪, 就愿意来告发。

文言文参考译文:

柳庆字更兴, 小时候就聪明灵活有气度, 博览群书, 不咬文嚼字, 喜欢饮酒, 擅长应对。在他十三岁时, 趁着家里晒书, 父亲柳僧习试着让他从杂赋集中找出一篇千字多的文章来背诵, 柳庆立即读三遍, 就能背出来, 一字不漏。

大统十年, 柳庆被任命为尚书都兵郎中, 并代理记室, 不久以本官身份兼任雍州别驾。广陵王元欣是魏帝的至亲, 他的外甥孟氏常常横行霸道。有人告他盗牛, 柳庆查获实情, 即刻下令把他关押起来。孟氏一点也不害怕, 竟对柳庆说:“如果把我带上镣铐, 难道不想想以后怎样脱掉它吗?”元欣也派人来申辩孟氏无罪。孟氏因此更加骄横。柳庆就召集僚佐属吏, 充分地揭露孟氏依仗权势欺压残害百姓的罪状。话一说定, 就下令将他打死。从此以后, 权贵之家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有一个商人带着二十斤金子到京城, 寄居在别人家里。他每次要外出, 常自己拿着钥匙。不久。锁还是好好的, 金子却全部不见了。商人认为是房东偷窃。郡县审讯拷问, 房东被迫认了罪。柳庆对这个案子有怀疑, 于是把商人叫来询问:“你的钥匙经常放在哪里?”回答说:“常常自己带着。”柳庆问:“你曾与人同住吗?”回答说:“没有。”又问:“曾与人一起饮酒吗?”回答说:“有一天曾经与一个和尚两次饮酒, 喝醉后白天就睡了。”柳庆说:“那和尚才是真正的盗贼啊。”立即派人捉拿和尚, 那和尚竟带着金子逃跑了。后来抓住和尚, 追回了那些金子。

又有一家姓胡的被抢劫, 郡县官吏审问追查, 没有人知道强盗藏身的地方, 邻居中被拘禁了许多人。柳庆认为盗贼是乌合之众, 可以通过诱骗来捕捉他们。于是他写了一些匿信, 贴好些在官府门上, 信上说:“我等合伙抢劫胡家, 同伴各种人都有, 恐怕终究要泄露出来。现在想要自首伏罪, 又怕难免一死。如果允许自首的免罪, 就愿意来告发。”接着柳庆又张了一道免罪的文牒, 过了两天, 广陵王元欣的一个家奴反缚双手到文牒前自首, 因此将盗贼一网打尽。柳庆主持公道明察秋毫的事迹, 都是类似这样。他常感叹地说:“汉代的于公自称办案无私, 开了一道高门等待子孙封高官、坐高车时用, 倘若他这话有应验, 我大概也差不多吧!”

(四) 魏源传

1.B (俾:使, 让)

2.C ( (2) 写魏源在两次守丧其间被重新任用, (3) 写皇帝对魏源的器重和任命, 属间接表现。排除含 (2) (3) 的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3.D (“没有上报朝廷”理解错误, 原文“奏寝之”是“上奏请求停止这一做法”的意思)

4. (1) 事情办完后回到朝廷, 魏源与都御史陈智在值班房相互责骂, 陈智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 皇帝下发诏书, 责备了他们俩。 (“竣”“詈”“以闻”各1分, 大意2分)

(2) 得到宽恕, 又因为上奏辽王朱贵烚的罪状, 不说跟他有关内乱的事, 和三司官员一起都被关进钦犯监狱。 (“宥”“上”“系”各1分, 大意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魏源, 字文渊, 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考中进士, 授职监察御史。辨明松江知府黄子威被诬陷的事, 上奏减免浙东沿海一带渔民的课税。魏源巡视考察陕西, 西安发生大瘟疫, 治疗救活了很多人。上奏说:“各官府粮仓储存的粮食有一千九十多万石, 足以维持十年。现如今百姓因发生瘟疫而妨害了农事, 我请求 (让他们) 交纳钞券代替两税的一半。”皇帝听从了他的请求。他两次遭遇父母丧事, 都在守丧期间被重新任用。宣德五年, 黄河以南地区因干旱发生饥荒, 百姓大多辗转迁徙。皇帝认为魏源清廉正直又有作为, 任命他为左布政使, 让他乘驿马快速赴任。当时侍郎许廓前往河南安抚灾民, 朝廷商议又起用在家守丧的布政使李昌祺, 让他官复原职。魏源与许廓、李昌祺打开粮仓救济, 免除拖欠的赋税和各种杂役, 流亡的百姓逐渐回归家园。不久, 雨也降了下来, 当年粮食大丰收。过了三年, 魏源被召回朝廷, 任刑部左侍郎。第二年, 永丰百姓夏九旭等占据大盘山作乱。皇帝认为魏源是江西人, 命令他前往安抚, 都督任礼率兵跟随其后。还未到达, 官军已抓获夏九旭, 于是皇帝又命令他们二人在四川采集木材, 同时整顿边防事务。英宗即位, (魏源) 升任刑部尚书。正统二年, 命令魏源整治大同、宣府各边镇, 准许他根据情况自行决断处理事情。魏源派遣都督佥事李谦守卫独石。巡察天城、朔州各要塞, 命令将吏分区守卫。设置威远卫, 增加修筑开平和龙门城, 从独石到宣府, 增设瞭望敌情的堡垒。免除屯军租税一年, 储存火器作为边防装备, 那些依附权贵逃避兵役的人全部收编到军队中。不久, 因为宣府、大同的军务长久松懈, 请求朝廷召回巡抚佥都御史卢睿, 推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这时, 谏官把身临边关擅自更换设置大臣作为魏源的罪名, 一起上疏弹劾他。皇帝认为魏源有功劳, 放置不予追究。事情办完后回到朝廷, 魏源与都御史陈智在值班房相互责骂, 陈智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 皇帝下发诏书, 责备了他们俩。有一年发生旱灾, 魏源审核上奏疑难案件, 并且请求推行到全国, 朝廷批复同意。不久因断案不当获罪, 跟侍郎何文渊一起被关进监狱。得到宽恕, 又因为上奏辽王朱贵烚的罪状, 不说跟他有关内乱的事, 和三司官员一起都被关进钦犯监狱。过了几个月, 魏源被释放并官复原职。魏源在刑部时间长, 断案大多平和宽缓。陕西佥事计资说, 武官犯其他罪的, 等同专类罪名, 给予俸禄减半 (的惩罚) , 并贬黜到最边远的地方。魏源认为他所做的过于苛刻, 上奏请求停止了这一做法。六年, 因为脚病, 朝廷特命他只须在初一和十五上朝。八年, 退休回家, 去世。

(五) 徐文长传

1.C (A信:任凭;B饵:诱捕;D论:判罪)

2.A (排除 (2) (3) (6) , (2) 是徐文长的游历与创作, (3) 是徐文长才思敏捷, (6) 是徐文长因狂疾自残)

3.C (“在酒筵上对胡公出语不敬”有误, 应是“和尚行为不轨, 徐文长在喝酒时偶尔对胡公提起”)

4. (1) 如果要聘我为幕客, 必须用接待宾客的礼节, (并且) 不规定时间, 让我能自由进出。

(2) 文长都大声地呵斥, 把他们看作奴才, 以和他们结交为耻辱而不来往, 因此他的名声没有流传出越地以外。

(3) 先生数次运气不好, 因此得了狂疾;狂疾一直没有痊愈, 因而犯罪入狱。

文言文参考译文:

文长是山阴的秀才, 乡试多次未能中举。他性格直爽, 无拘无束。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 聘请他做幕客。文长与胡宗宪约定:“如果要我做幕客, 必须用接待宾客的礼节, 不能规定时间, 让我能够自由进出。”胡宗宪都答应了他。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 戴黑色头巾, 拱手行礼入坐, 放言畅谈天下大事, 旁若无人。胡宗宪非常高兴。那时胡宗宪统率诸路军队, 威振东南, 部下将士晋见都是跪着说话, 匍匐进退, 不敢仰视;而作为下属的一个秀才, 文长却傲然自得, 随心行事, 任意谈笑, 丝毫没有畏惧顾虑。

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非常自负, 喜欢出奇谋妙计, 谈论军事大多得其要领。凡是胡宗宪所用来诱捕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 都和他慎密商议, 然后付诸实行。文长曾经在一座酒楼上喝酒, 有几名军士也在楼下喝酒, 酒后不肯付钱。文长暗暗写短函迅速告达胡宗宪, 胡宗宪立刻命令将闹事者绑进衙门, 一齐斩首, 全军都极其震骇。有一个和尚依仗有钱财而行为不轨, 文长在喝酒时偶尔对胡宗宪提起, 后来胡宗宪借其他事把和尚以杖刑处死。文长受到胡宗宪的信任之处, 多和这相仿。

文长既然科场失利, 于是尽情地游山玩水, 旅行于齐、鲁、燕、赵一带, 遍历北方沙漠地区。他所见到的一切令人惊讶的情状, 逐一在他的诗中表达出来。当时所谓的高官显贵、诗人文士, 文长都大声地呵斥, 把他们看作奴才, 以和他们结交为耻辱, 因此他的名声没有流传出越地以外, 可悲啊!一日, 在县令家饮酒, 县令指着筵席上一件小东西求他做诗题咏, 暗地里叫小仆人把纸张连接成一丈多长呈上, 想以此难倒他。文长取笔在手, 当场作诗, 写满了那张纸, 气韵刚健飘逸, 那件东西的神态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场的人都大为惊叹。文长喜欢书法, 笔意奔放和他的诗一样, 苍凉劲节中流露出婉媚的姿态, 超拔飘逸, 富有情趣。

他后来因猜忌而杀死他的后妻, 被逮入狱, 判处死刑。张阳和极力斡旋解救, 他才得以释放。出狱后, 倔强的脾气一如以往。晚年愤慨更深, 癫狂得更厉害。有名声地位的人登门拜访, 他都拒不接待。本地官员来求他写字, 连一个字也得不到。他常常带钱到酒店, 呼唤地位低贱的人一起饮酒。有时拿斧头砍破自己的头, 以致血流满面, 头骨折断, 以手摩擦, 都会发出响声;然而文长始终在当时不得志, 最终心怀怨愤而死。

石公说:先生命运一直不好, 因此得了狂疾;狂疾一直没有痊愈, 因而犯罪入狱。古今文人, 忧愁困苦, 没有可以同先生相比拟的。梅客生曾经写信给我说:“文长是我的老朋友, 他的病比他的人更奇异, 他的人比他的诗更奇异, 他的诗比他的书法更奇异, 他的书法比他的文章更奇异。”我说文长是没有什么不奇异的人。正因为没有什么不奇异, 因此才没有什么是顺利的啊。可悲呀!

(六) 真州东园记

1.B (A当, 地处、处于;C信, 相信;D协, 协调、配合)

2.C ( (3) 建园前的荒凉, (5) 想象中的行为, (6) 东园未来之情况)

3.A (B发出可以改变环境感慨的是许子春。C原文意思是“三人总有离开的时候, 难道会不留恋这园子吗”。D作者并未亲到东园, 只是根据一幅画而想象作文)

4. (1) 扩建东园, 修建了一座清雅的宴会厅堂, 开辟了后园, 作为宾客戏射的场所。

(2) 来往的四方宾客, 我们可以同他们在此同享欢乐, 难道这 (修建东园) 仅仅是为了我们三个人吗?

(3) 然后在空暇休息时, 又与各地来的贤明之人在东园同乐。

文言文参考译文:

真州正处于东南各路水上交通的交会之处, 所以成了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衙门的所在地。龙图阁直学士施正臣、侍御史许子春两君担任正副发运使的时候, 监察御史里行马仲涂君做他们的判官。三人为他们能合作共事而感到很高兴, 因而趁着闲暇时间找到州里监军荒废了的营地建造了一座东园, 天天去那儿游览玩。

今年秋天八月, 子春因为公事来到京城, 画了他们称作“东园”的图给我看, 说:“东园的面积约有一百亩, 前面有一条小河流过, 右边有一泓清池, 北面筑起了一座高台。在台上修一座拂云亭, 我们可以眺望远方;在池边建一座澄虚阁, 我们可以俯瞰池水;在水上我们可以泛着华丽的游船;扩建东园, 修建了一座清雅的宴会厅堂, 开辟了后园, 作为宾客戏射的场所。水面上荷花艳丽鲜美, 岸边幽兰、白芷放出芳香, 还有那些佳花美树成行排列, 阴影交叠。这是过去苍烟白露和长满荆棘的地方;高高的屋脊、巨大的飞檐, 在日影水光里上下摇动, 宽敞而幽静, 可以产生回声与阵阵清风, 这便是过去断墙破壁十分荒凉的地方;现在, 每逢良辰佳节, 真州的男女, 聚集在一起吹弹歌唱, 这便是过去天色昏暗如黑夜、风风雨雨、曲鼠蝙蝠以及飞禽走兽吼叫的场所。我因此相信有力量可以改变环境。图画中所画的, 不过是其中一点概貌。假如登上高处眺望远近的山河, 在水中游玩跟踪鱼儿游动, 那景象的情趣登临的欢乐, 只有游览的人自己去体味感受。凡是画工所不能画出的一切, 我也无法用言语表达。请你为我们写一篇介绍大体面貌的文章吧!”

他又说:“真州是天下的交通要道。来往的四方宾客, 我们可以同他们在此同享欢乐, 难道这 (修建东园) 仅仅是为了我们三个人吗?然而池台亭阁一天天地修饰更新, 花草树木一天天生长茂盛, 四方人士没有哪天不前来游览, 而我们三人总有离开的时候, 难道会不留恋这园子吗?不为此事写篇文章, 后人谁会知道这园子是我们三人修建的呢?”

我认为他们三人的才能道德可以互相补益, 而且又在工作上协调配合, 知道应该先做什么, (指关心国计民生) 后做什么 (指修建园林) , 使官府百姓都富裕充足, 东南六路的人都没有辛苦、忧愁的埋怨;然后在空暇休息时, 又与各地来的贤明之人在东园同乐。这都是值得嘉扬的啊!于是为他们写下了这篇文章。

庐陵人欧阳修作记。

(七) 唐论

1.B (日:一天天)

2.C (A项第二句说的是汉代帝王;B项两句都论述唐太宗之“得”;D项两句都论唐)

3.D (文中没有涉及汉文帝“治天下之效”, 故之)

4. (1) 汉朝建立以来, 更换了二十四位国君。西汉、东汉两度拥有天下, 相传四百年。

(2) 晋朝与隋朝虽然统一了天下, 但是统一不久就灭亡了, 它们的政治措施就不值得评价了。

(3) 天下没有谁不认为他是强盛的, 但这并不是前代圣王追求的事业。

文言文参考译文:

周成王、周康王死后, 百姓见不到上古圣王那样的太平盛世了, 天下一天天地陷入混乱, 一直到秦代, 完全废除了前代圣王沿用了数千年的法度。天下群起攻秦, 使它灭亡了, 政权归于汉室。汉朝建立以来, 更换了二十四位君主, 西汉、东汉两度拥有天下, 相传四百年。但汉代大都沿用秦法, 即使改变一些秦的成例, 也多数是根据自己的意图, 而不是仿效上古圣王的法度, 有治理天下的志向。有治理天下志向的君主只有文帝一人而已。但文帝治理天下的才能不足, 所以, 尽管有仁爱的美名, 而他在位时的法度, 也不能与夏、商、周三代相仿。东汉亡后, 几个强大的势力集团就把天下瓜分了。晋朝与隋朝虽然统一了天下, 但是统一不久就灭亡了, 它们的政治措施就不值得评价了。

取代隋朝的是唐, 前后更换了十八位君主, 相传三百年, 它的国势没有比太宗时代更兴盛的了。太宗作为君主, 能够屈己意倾听劝谏, 用仁心爱护百姓, 可以说是有治理天下的志向。他定租庸征民赋役, 置府兵保养军队, 因政务设立官职, 视才能委任官吏, 用礼仪改良风俗, 重农业劝导百姓。赋役有规定的制度, 兵农有安定的职业, 官吏不挂空名, 职事不会废弛, 人民习惯于行善, 离弃了末作贱业。使在上掌权的, 政务切要而不繁难;向百姓征取的, 数量不多而易供应。百姓能切实务农, 国家也不废军备;既保持了军队编制, 又得到了农田利益。大小政务都有专人负责, 俸禄支出都实而不虚;人才都能得到录用, 治国的体制可以一脉相承。人们的廉耻观念一天比一天加深, 国家的耕地面积一天比一天扩大。用他的这套法令制度治理天下, 天下就安宁太平;废弛了, 天下就危险混乱, 可以说他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实行这套法令制度几年以后, 粮食的价格贱到一斗米只要几个钱, 居家的人都有积蓄, 出门的人也有余财, 人人都懂得自尊自爱, 几乎连刑法都废置不用了, 可以说他有治理天下的成效。太宗虽然有治理天下的志向, 有治理天下的才能, 又有治理天下的成效, 却还不能与前代圣王相提并论, 这是因为他的法度的施行, 与前代圣王相比还有不完备的地方;礼乐的设施, 田亩的制度, 学校的教育, 与前代圣王相比还有不完备的地方。他亲临作战阵地, 战必胜, 攻必克, 天下没有人不认为他是勇武的, 但这并不是前代圣王所崇尚的行为;四方万里之外的异族, 古代未及推行政教的地方, 没有不顺服的, 天下没有人不认为他是强盛的, 但这并不是前代圣王所追求的。太宗治理天下, 得失就是这样。

从唐尧、唐舜的治世, 经历五百余年才有商汤的治世;从商汤的治世, 经历五百余年才有周文王、周武王的治世;从周文王、周武王的治世, 又经历了一千多年才遇到太宗做国君。太宗有治理天下的志向, 有治理天下的才能, 又有治理天下的成效, 但又因为他不够完善, 不能与前代圣王并论而称为极治之时。这样看来, 生活在周文王、周武王之前的人, 大致相隔五百年遇到一次太平盛世;生活在周文王、周武王之后的人, 经历一千多年也没有遇到极盛之世。不只是生在这个时代的平民百姓是不幸的。生在周文王、周武王之后的士人, 一千多年来, 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孟轲这样的贤人, 也遇不着君主的赏识。即使太宗做他们的国君, 他们也不一定可以得志于那个时代。这也是生在那个时代的士人的不幸。所以论述唐太宗是非得失的原委, 不仅做国君的人可以参考, 士人中有志于先王之道, 而又想为朝廷服务的人, 也可借鉴。

(八) 张益州画像记

1.B (固:长久, 久远)

2.B (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自己, A而:连词, 表并列, 无实义;连词, 表递进, 却。C为:动词, 做、干;语气词, 呢。D以:介词, 用;连词, 表修饰, 可不翻译)

3.D (“蜀地发生祸乱”“祸乱很快被平息”不合文章内容)

4. (1) 有祸乱的苗子, 没有祸乱的表现, 这叫做将要发生祸乱。祸乱将发未发之际最难治理;既不能因为有祸乱苗子而操之过急, 也不能因为还没有形成祸乱而放松警惕。 (“是”“以”“弛”各1分, 句意2分)

(2) 扶正之后, 从容退坐, 没有一点骄矜自得之色。替天子管理小民百姓, 孜孜不倦, 这就是你们的张公。

(3) (倘若) 用礼义来约束他们, 用法律来差使他们, (那么) 只有蜀人是最容易管理的。至于被逼急而发生变乱, 即使是齐鲁的百姓也会如此 (这样) 的。 (“约之以礼”句式2分, “然”1分, 句意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宋仁宗至和元年秋天, 四川一带人传说, 敌寇将要侵犯边界, 驻边军士夜里惊呼, 四野百姓全都逃光。谣言流行, 京城上下大为震惊。正准备命令选派将帅, 天子说:“不要酿成祸乱, 不要助成事变。虽然众人传说纷起, 但我的主意已定, 外患不一定会酿成, 事变却会从内部兴起。这事既不可一味用文教感化, 又不可以一味用武力解决。只需要我的一二个大臣去妥善处理。谁能够处理好这既需文治又需武功的事情, 我就派他去安抚我的军队。”于是众人推荐说:“张方平就是这样的人。”天子说:“对!”张公以侍奉双亲为由推辞, 未获批准, 于是就动身出发。冬季十一月到达蜀地。到任的那一天, 就命令驻军回去, 撤除守备, 派人对郡县长官说:“敌寇来了由我负责, 不必劳苦你们。”到明年正月初一早上, 蜀地百姓像往年一样庆贺新春, 于是一直相安无事。再到了明年的正月里, 百姓相互商量要把张公的像安放在净众寺里, 张公没能禁止得住。

眉阳人苏洵向众人说道:“祸乱没有发生, 这是容易治理的;祸乱已成, 这也容易治理;有祸乱的苗子, 没有祸乱的表现, 这叫做将要发生祸乱, 祸乱将发未发之际最难治理。既不能因为有祸乱苗子而操之过急, 又不能因为还没有形成祸乱而放松警惕。这至和元年秋季的局势, 就像器物虽已倾斜, 但还没有倒地。只有你们的张公, 却能在它旁边安坐, 面色不改, 慢慢地起身扶正。扶正之后, 从容退坐, 没有一点骄矜自得之色。替天子管理小民百姓, 孜孜不倦, 这就是你们的张公。你们是因了这张公而得生, 他就是你们的再生父母。再者张公曾对我说道:‘老百姓没有不变的性情, 只看上司如何对待他们。人们都说, 蜀地人经常发生变乱。所以上司就用对待盗贼的态度去对待他们, 用管束盗贼的刑法去管束他们。对于本来已经战战兢兢、连大气也不敢出的百姓, 却用残酷的刑法去号令他们, 这样百姓才忍心不顾自己这父母妻儿所依靠的身躯, 而与盗贼为伍, 所以常常发生大乱。倘若以礼义来约束他们, 用法律来差使他们, 那么只有蜀人是最容易管理的。至于逼急他们而发生变乱, 那么即使是齐鲁的百姓也会如此的。我用对待齐鲁百姓的方法对待蜀人, 那么蜀人也会把自己当成齐鲁之人。假如任意胡来不按法律, 用淫威胁迫平民, 我是不愿干的。’啊, 爱惜蜀人如此深切, 对待蜀人如此厚道, 在张公之前, 我还未曾见过。”大家听了, 一齐再重新行礼, 并说:“是这样的。”

苏洵又说:“张公的恩情, 记在你们心中;你们死了, 记在你们子孙心里。他的功劳业绩, 载在史官的史册上, 不用画像了。而且张公自己又不愿意, 如何是好?”众人都说:“张公怎么会关心这事?虽然如此, 我们心里总觉不安。如今平时听得有人做件好事, 一定要问那人的姓名及他的住处, 一直问到那人的身材长短、年龄大小、面容美丑等情况;更有甚者, 还有人讯问他平生的爱好, 以便推测他的为人。而史官也把这些写入他的传记里, 目的是要使天下人不仅铭记在心里, 而且要显现在眼前。音容显现在人们眼中, 所以心里的铭记也就更加真切久远。由此看来, 画像也不是没有意义。”苏洵听了, 无法答对, 就为他们写了这篇画像记。

(九) 贤士隐居者

1.C (A项, 率, 大概;B项, 殆, 几乎;D项, 扣, 求教)

2.B (B项, 两个“与”都是介词, “和、跟”的意思;A项, 否定句中, 宾语前置;动词, “去”“到”。C项, 用;因为。D项, 连词, 就;表转折, 可译为“可是”“反而”“却”)

3.C ( (1) (2) 句主要表现蒋季庄、王茂刚的“隐”; (5) 是侧面表现其有才学)

4.A (“从来不与外人交往”意思与原文不符)

5. (1) 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 (每错两处扣1分)

(2) (1) 读书人加强自身修养专心治学, 只求完善自我, 不要求被别人知道 (或理解) 。 (“修己笃学”大意1分, “善”1分, “不求知于人”句式1分)

(2) 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裘, 有客人来访, 也高兴地迎请接纳。 (“隆寒披纸裘”大意1分, “就访”1分, “延纳”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读书人加强修养专心治学, 只求完善自我, 不要求别人知道, 别人也不能知道他们, 这样的人物间或有之, 我时常痛惜他们的事迹没能流传。近见《上虞李孟传》记载有四件事, 因此恭谨地抄录下来。

其一说, 慈溪人蒋季庄, 正当徽宗宣和年间, 鄙视王安石的学问, 不参加科举考试, 闭门考究经书, 不随便和人往来。高抑崇居住在明州城中, 大概每年都要四五次到他家去拜访他。蒋季庄听说高抑崇到了, 一定急忙出去迎接, 二人相对坐在小屋里, 尽情地谈论, 从白天到晚上, 几乎忘记睡觉吃饭。高抑崇告辞离开时, 季庄都要送他到数里之外。有人问高抑崇说:“蒋季庄不多与人来往, 却只有和你交情深厚, 你也对他情真意切, 希望听听其中的缘故。”高抑崇回答说:“我终年读书, 凡是有疑问而不能决断时, 以及自己所缺少而不知道的, 每次累积数十条, 只要一去拜访蒋君, 没有不迎刃而解的。”但是蒋季庄的长处, 其他人未必能够了解。世上所称道的知己不就是这样的吗?

其二说, 王茂刚, 居住在明州的林村, 在山涧深处。他有个弟弟不喜欢读书, 王茂刚就让他经商来糊口, 他自己却潜心研读, 从不轻易出门, 尤其对《周易》一书的造诣很深。沈焕任通判州事时, 曾经拜访过他, 说他的见识旨趣绝对超过专门作传注的人。还说他气质严谨持重, 看他所获得的知识, 应该是个在学问上永无止境的人了。

其三说, 顾主簿, 不知道是哪里人, 高宗建国之后他南渡寓居在慈溪。他保持廉洁的操行, 安于贫贱, 不祈求别人知道他。至于他经历过的事情, 即使是小事也不马虎。天明起床, 等卖菜的经过家门, 问了菜价多少钱, 随他所说的付给菜钱。其他饮食布帛的购买也是如此。时间一长, 人们都信服他了, 不忍心欺骗他。假如东西够一天用了, 他就专心研读典籍, 不喜欢交游。

其四说, 周日章是信州永丰县人。操行耿直廉洁, 被县里的人尊敬。他开门教授徒弟时, 收入只求自给, 不义之财一文不取。他家里很穷, 经常一整天断粮, 邻里有时便用微薄的东西相馈送, 家中时常上顿不接下顿, 他宁愿和妻子忍饥挨饿, 最终也不求别人。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裘, 有客人来访, 也高兴地迎请接纳。观察他的容颜, 聆听他的论议, 无不使人尊敬。县尉谢生把一套裘衣送给他, 说:“先生未曾有求于我, 是我自己想要表示的一片敬意, 接受它没有什么妨害。”周日章笑着回答说:“一套衣服和万钟粮食一样, 如果无理由地接受它, 就是不能分辨礼义啊!”最终还是推辞掉。

这四位君子, 真应该写进史书里。

(十) 张朴村墓志铭

1.A (B矜, 夸耀;C间, 私下;D固, 坚决)

2.C (A前“为”是介词, 被;后“为”是动词。B前“焉”为代词, 他;后“焉”为疑问代词, 哪里。D句末语气词, 表判断;句中语气词, 表提顿、舒缓)

3.A ( (3) (4) 与“敛其容”无关, (6) 表其大公无私)

4.B (曲解原意。大家讥笑张朴村的原因是他的观点近似迂腐而且言语与众不同)

5.顾窃自念/生逢明圣/平生所志/具上殿箚子/欲进见时一自列之耳。

6. (1) 我心里认为他很不一般, 而他也私下愿意与我接近。 (译出大意1分;“异”, 1分;“就”, 1分)

(2) 书已经修订完成, 但张朴村久留在别处超过了时间, 大家开始怀疑他。 (译出大意2分;“以为”古今异义, 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朴村名字叫云章, 字汉赡, 号朴村, 是江南嘉定人。以前崐山的徐司寇喜欢文学, 因为招揽人才而闻名, 从大江南北年高望重的人到一般乡里有点才能的人如果不能被他招揽至门下的话, 他就会认为这是一种耻辱, 那些有才能的人也因此都依附了他。我刚到京师时, 看到的徐司寇宾客有十之八九;其中谋求进取的人, 多是自恃文采好, 竞相追逐海口;就是那两三个资格较老的人也是互相对峙, 以自己的名气来压制对方;只有张朴村在其中表现出内敛安静, 谦恭和气。我心里认为他很不一般, 而他也私下愿意与我接近。

张朴村开始是因为要校勘《宋元经解》而客居在司寇家里的, 这之后, 其他的学士们考证修订文史资料, 必然会和别人发生关系, 而张朴村向陆稼书先生求教, 自己也独自暗暗地用名和义来自我勉励。当时陆稼书先生被当权者所排挤, 张朴村上书给崐山相国;此后仪封张中丞和江督噶礼互相上奏折弹劾对方, 相持了很长时间而没有结果, 张朴村上书给安溪相国。在张朴村看来, 义是不可以苟且停止下来的, 而且因言语与众不同而被大家讥笑。张朴村在官场几十年, 与他并肩游学交好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登上了要职, 管理着贡生和举人, 但每次想要伸手援助他, 张朴村都会曲折逃避, 因此最终也没被重用。

康熙五十二年, 上面下诏寻访隐居而有才能的人。当时华亭的王司空奉命修订《尚书》, 上奏折让张朴村做参校;书已经修订完成, 但张朴村久留在别处超过了时间, 大家开始怀疑他。我私下责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假如我是个急功近利的人, 怎么会到现在还这样失意呀?只是自己私下想, 遇到了圣明之君, 我要将平生的志向一一准备在奏折上, 在进见时以便能够让我有话说。”出了京师之后, 适逢仪封公督查粮仓, 让他主管潞河书院;又过了一年, 才回到家乡。现在皇帝刚刚即位, 下诏举荐孝廉之时, 江苏布政使鄂公将张朴村举荐为第一名, 张朴村年老行动不便, 两次写信推辞。长江以南, 于是就没有再被举荐的了。张朴村的思想言行谨严合礼, 母亲去世, 除去丧服之后, 子孙们请求他稍稍吃些肉汤, 张朴村坚决不肯, 这一年他已经六十岁。临终前, 所说的话决不涉及私事, 只是慨叹然道:“我此生只是缺少了君臣之间的节义, 这是命啊!”

墓志铭写道:敛其容, 志则强。居虽蔽, 闻既彰。身寿耇, 嗣衍昌, 归幽墟, 宜乐康。 (意译:内敛严谨, 志向刚毅。身居蓬荜, 名声显赫。一生长寿, 子孙繁盛, 归于丘墟, 理应极乐。)

声明:本刊选用了部分国内外图文, 为了更好地维护著作者权益, 敬请与本刊联系, 以便及时奉寄稿酬。

篇4: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1.A(应是“赴”。)

2.B(都是介词,用。A项第一个是介词,对;第二个是动词,做。C项第一个是代词,他们的;第二个是代词,其中的。D项第一个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第二个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3.D(这是和尚圣刚对权贵子弟的话语,与他们对待饭菜的直接态度关系不大。)

4.C(不是“烧菜的程序不当”,而是使君家做火锅用的炭火不当,有烟味。)

5.(1)弟兄列坐,矜持俨若冰玉。肴羞每至,曾不入口。主人揖之再三,唯沾果实而已。(2)①这是骄奢淫逸成性的人了,你邀请他们赴宴,行吗?(乃、召、可)②李使君特意为几位兄弟准备了一桌筵席,菜肴可谓丰盛洁净,你们为什么不稍稍吃一点呢?(特、丰洁、略)

二、韦陟

1.D(应是“派,派遣”。)

2.C(都是介词,跟。A项第一个是转折连词,却;第二个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而且。B项第一个是介词,在;第二个是介词,介绍动作涉及对象,可译为“被”。D项第一个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是代词,他。)

3.A(这是描述韦氏家族的名望和门第。B项为韦斌不同他人的桀骜个性;C项为韦陟的简傲性格;D项为韦陟的清高饮食。)

4.C(文学和见识方面著名的,只是韦陟。)

5.(1)日加诲励/夜分犹使人视之/若允习读不辍/旦夕问安/颜色必悦/若稍怠惰/即遽使人止之。(2)①每吃完一顿饭,你去看看他家厨房里所扔掉的菜肴食物,何止价值万钱呢?(委弃、啻、直) ②自三事以下,没有不摘帽掸雪或抖掉衣服上的雪的,有人还移动他站立的位置。(莫、振、更)

三、芸辉堂

1.A(应是“还”。)

2.B(都是动词,做。A项第一个是介词,从;第二个是介词,介绍动作涉及对象,不译。C项第一个是介词,趁;第二个是连词,于是。D项第一个是表示修饰的连词;第二个是表示承接的连词。)

3.B(描写元载“紫绡帐”掠夺而来的来历。)

4.D(不是被皇帝收缴,是元载知道被皇帝发现了,不得不进贡给皇帝。)

篇5: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和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亡何的亡的意思是不,其人亡的亡的意思是去世。

B.以千金寄之的之代蔡璘,归之的之代友人之子。

C.而翁知我的而的意思是但是;卒辇而致之的而的意思是顺接连词,可不译。

D.故不语郎君的故的意思是所以;温故而知新的故的意思是旧,指学过的.知识。

2.翻译下列句子。

(1)券在心,不在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卒辇而致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下面几句话分别反映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1)愕然不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表现了友人对蔡勉旃的绝对信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蔡勉旃如果贪了友人银子,友人的儿子会不会知道?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1)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

(2)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人?

(3)最终蔡勉旃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他。(意对即可)

3.(1)不相信、十分惊讶的心理。

(2)表现友人的儿子对此事难以置信,认为不合常人的心理。

(3)表现蔡重诺守信、十分诚恳的心理。(意对即可)

4.一是寄千金,不立券,二是没有告诉自己的儿子。

篇6: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和参考答案

(一)一、基础知识(43分)

1、看拼音,填字成词。(5分)

yù chú rïng líng zhì 防()()窗()合()辱 投()声()()房()点()俐 旗()

2、在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后面的括号打“√”。(2分)

A.圈养(juàn)屋脊(jǐ)参差(cān)

喷香(pân)()· · · ·

B.肇事(zhào)鏖战(áo)夹被(jiá)腼腆(diǎn)()

· · · ·

C.扁舟(piān)瑞雪(ruì)河畔(bàn)锱铢(zī)

()

· · · ·

D.鸟瞰(kàn)癌症(ái)蜷缩(juán)勉强(qiǎng)()

· · · ·

E.惬意(qiâ)简陋(lîu)炽热(zhì)憧憬(chōng)()

· · · ·

3、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句子后面的括号打“√”。(2分)A.深篮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园月。()

B.鱼夫的妻子桑那座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

C.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校园,我的心中就踊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D.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4、按要求填空。(3分)

(1)“举”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举世闻名”的“举”字的意思是_______。

(2)“荆”字是____结构,共有____画。可以组词为()。

(3)“故”字在字典里有六种解释:①意外的事情;②原因,缘故;③故意,有心,存心;④老,旧,过去的;⑤本来,原来;⑥死。其中无缘无故的“故”应选()

5、选词填空。(3分)

平静 沉痛 安静 沉重 沉着 宁静

(1)李大钊同志被捕了,全家人心情()。面对敌人,李大钊表现得()冷静。李大钊被杀害了,亲人和同志们()万分。

(2)在那()的夜晚。孩子()地睡在摇篮里,呼吸均匀而()。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4分)

(1)农民对土地正如()对机器(2)电影对观众正如书报对()(3)开幕对闭幕正如开始对()(4)轮船对大海正如()对铁路

7、按要求写词语。(3分)

(1)描写人物品质的,如:乐于助人(2)描写天气的,如 :风和日丽(3)描写环境的,如:万丈深渊 8.生活中有些广告词中都使用了成语谐音,请你改一改,让它恢复成语本来的面目。(4分)

默默无蚊——()码到成功——()咳不容缓——()骑乐无穷——()

9、修改病句(在原句上改)。(2分)

(1)看了这部电影,使我受到很大的教育。

(2)生活在澳大利亚干旱沙漠的巨刺晰蜴,虽然长相奇特,但是行为十分怪异。

10、按要求该写句子(意思不变)。(3分)

(1)我看到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缩句:(2)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改为“把”字句:(3)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不用冒号、双引号、问号的说法:

11、记一记、想一想、再填空。(4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2)“至之市而忘操之。”的意思是。(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古诗《长歌行》。他劝诫人们要。(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思是。

12、判断下列句子,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5分)

(1)“卜算子”是一种词牌名。()(2)“果断”是褒义词,而“武断”则是贬义词。()(3)“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是比喻句。()(4)“每天早晨,老牛就到河边喝 ‘早茶’。”是拟人句。(5)《草船借箭》讲的是我国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传》中一个故事。()

13、完成下面的对话。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从哪些方面教育小江?是把老师的话写下来。(2分)

老师:小江,你能给花浇水吗? 小江:你也有一双手,自己不会叫吗?

老师:你怎么能这样说话? 小江:哎呀,错了错了,我还以为在家里呢!老师:

二、阅读理解(27分)

(一)读《向往奥运》中的一段话,按要求做题。(9分)

我很难忘记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的那一天的夜晚,走出蒙稚克体育场,沿蜿蜒山路下山,来到蒙稚克山脚那巨大的喷水池旁,看水花四溅,飞扬起冲天的水柱,在夜灯映照中。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响亮、嘹亮)的会歌旋律,真是感动不已,忽然觉得那一瞬间旋律如水般清澈圣洁,沁人心脾。我知道那是(只有、只要)体育才迸发的旋律,是体育才具有的魅力,是体育才能给予我的情感。我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和我一样,在那飞进的泉水和旋律面前停住了脚步,禁不住抬起头来望着那透明的水柱和星光灿烂的夜空。我的心中产生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行、举办)一次奥运会,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那一刻你就会明白,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

问题:

①在文中的括号里合适的词语下面划上横线。(3分)②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笔直()普通()

③说一说你对文中最后一句话的理解。(4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8分)

他要感谢那只手

①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②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③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④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⑤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 一个皮肤棕黑色 又瘦又小 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 弯腰低头问他 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⑥这是你的手 老师 孩子小声答道

⑦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⑧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有物质上的给予,()还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问题:(1)给第⑤、⑥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4分)

(2)第⑤自然段有哪些方面的描写,请选择打“√”(可选择多项)。(3分)A、外貌()B、语言()C、动作()D、神态()E、心理活动()

(3)第⑦自然段中说 “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4)在第⑧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5)从全文看,第⑦自然段的记叙顺序是();第⑧自然段的作用是()。(2分)

(6)这篇充满人情味的散文表达了一个极为明确的观点,这就是。(3 分)

三、作文(3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材料,先拟一个标题,然后把这段材料扩写为一篇400字以上的记叙文。材料:

有父子二人,居山村,营果园。父病后,子不勤耕作,园渐荒芜。一日,父病危,谓子曰:“园中有金。”言讫而逝。子翻地寻金,无所得,甚怅然。而是年秋,园中葡萄、苹果之属皆大丰收。子始悟父之理。

自拟题目:

2010年小学语文毕业班综合训练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御 橱 融 凌 掷 誉 厨 熔 伶 帜

2、E(√)

3、D(√)

4、(1)

J

(2)左右

负荆请罪(3)②

5、(1)沉重 沉着 沉痛(2)宁静 安静平静

6、(1)工人(2)读者(3)结束(4)火车

7、描写人物品质的: 大公无私 自私自利 描写天气的: 万里无云 寒冬腊月 描写环境的: 一望无垠 悬崖峭壁

8、默默无闻 马到成功 刻不容缓 其乐无穷

9、(1)删掉“看了”或“使”。

(2)将关联词“虽然”“但是”分别改为“不但”“而且”。

10、(1)我看到脸。

(2)这动人的情景把我吸引住了。

(3)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11、(1)化作春泥更护花

(2)等到到集市上去的时候,却忘了拿尺码。

(3)人们要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叹息。

(4)人本来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5)朱自清 无奈和惋惜

12、(1)(√)(2)(√)

(3)(×)(4)(√)(5)(×)

13、小江,你要热爱劳动,不能是学校一个样,家里又是另外一个样的。

二、阅读理解

(一)①嘹亮 只有 举办

②蜿蜒 特殊

③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真是感动不已,忽然觉得那一瞬间旋律如水般清澈圣洁,沁人心脾。

④体育所具有的难得的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和客观性,就已超出了体育本身的范畴,成为人类生存的共同追求,推动了世界的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

(二)(1)———、、,: “

? ”

“,!”

。(2)A、外貌(√)B、语言(√)C、动作(√)(3)老师没有因为小道格拉斯家里穷,衣服破旧且脏兮兮而歧视他,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使他得到自信和机会,所以说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

(4)不但

而且

(5)倒叙

;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6)

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上一篇:成本会计毕业论文下一篇:房屋买卖常见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