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学前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2024-08-22

沂源县学前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共8篇)

篇1:沂源县学前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沂源县学前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作者:办公室来源:沂源县人民政府点击:360时间:2011-5-17

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有关部门,有关企事业单位:

《沂源县学前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一一年四月七日

沂源县学前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2011-2013年)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适龄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让全县人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县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形成以实验、示范幼儿园为示范,以镇中心园为骨干,集体办园为主体,个人办园为补充的发展格局;确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方向,培育了一支爱岗敬业、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保教队伍,拥有了一批具有较高办学水平的幼儿园,学前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但随着全县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需求空前提高,加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区人口不断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为: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明显不足,学前教育发展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城乡之间、园所之间发展还不够平衡,农村学前教育薄弱、城区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幼儿园师资队伍编制不足,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和待遇偏低,社会保障政策尚未完全落实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发展,急需加以解决。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全面实施各级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协调发展,切实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特制定本计划。

一、发展原则

(一)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坚持大力发展公益性和普惠性幼儿园,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所有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二)政府主导和多元并举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园体制,将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各级政府在规划、投入、监管和保障公平等方面的责任。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形成公办、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因地制宜和方便就近入园原则。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幼儿园服务范围,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

(四)规模发展和质量提升并重原则。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将幼儿园改扩建与标准化建设相结合,在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同时,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和学前教育发展规律,探索科学保教方法,努力提升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五)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原则。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破除制约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学前教育准入、动态监管等制度,发挥政策的保障作用,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发展任务

(一)总体目标。强化落实政府责任,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园体制,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各级各类幼儿园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基本实现普惠性和公益性发展。逐步解决班容量过大、小学化等问题,杜绝无证办园,全面提高保教质量。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依法落实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完善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到2013年,公办幼儿园资源进一步扩大,民办幼儿园发展规范有序,城区幼儿园满足需要,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明显提升,保教质量显著提高,师资队伍日 1

趋优化,学前三年适龄幼儿入园率达98%以上。重点满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积极发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及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二)发展任务。原则上全县每年新建、改造提升10处幼儿园,其中,新建1处、改造提升9处,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幼儿园进行加固维修,到2013年,30%的幼儿园达到省定基本办园标准。逐年增加公办幼儿教师,充实到新建幼儿园或镇中心幼儿园。全县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比例达到70%以上,幼儿进入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的比例达到70%以上,所有镇建成1处政府举办的达到省定办园标准的镇中心幼儿园。普遍提高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逐步解决非公办幼儿教师社会保障问题。

三、阶段性目标

2011年,启动城区幼儿园新建、农村幼儿园改造提升工程、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工程。乡镇改造提升9处,城区新建1处(第二实验幼儿园)。新建、改造提升幼儿园达到省定办园标准,办园规模达到6个班以上。新增教师符合幼儿教师准入资格要求。全县10%的幼儿园达到省定基本办园标准。园长、教师培训率达30%以上。

2012年,镇改造提升9处,城区新建1处(翡翠山居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幼儿园达到省定办园标准,办园规模达到6个班以上。全县20%的幼儿园达到省定办园标准。园长、教师培训率达70%以上。

2013年,镇改造提升9处,城区新建1处(沂河嘉园幼儿园)。各镇公办及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及在园幼儿占总数的70 %。学前三年适龄幼儿入园率达98%以上,全县30%的幼儿园达到省级示范园标准。全县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逐步达到全县最低工资标准,逐步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全县园长和专任教师轮训培训率达100%。

四、重点工作

(一)强化政府职责,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区域学前教育发展负主要责任,负责幼儿园规划布局,负责公办幼儿园建设、公办教师配备与工资保障、公用经费筹措等,负责各类幼儿园的审批注册、常规管理和业务指导。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承担本辖区学前教育发展和管理责任,负责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建设并办好区域内中心幼儿园、社区幼儿园,扶持村集体办园。

2、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县、镇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县土地出让金、彩票公益金等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发展学前教育。县、镇政府要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保障公办幼儿园建设及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县、镇政府要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补助农村及经济薄弱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和补助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及组织培训园长和教师。

3、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县、镇政府要设立学前教育资助经费,确定资助标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孤儿、残疾儿童等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4、探索实施“幼儿教育券”制度。探索将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部分经费转变为向幼儿家庭直接发放“幼儿教育券”,幼儿持券入园,幼儿园凭券到政府换取教育经费,转变政府公共教育经费的传统分配方式,调动家长送幼儿入园的主动性,促进幼儿园提高保教质量。

(二)加快建设,多方式、多渠道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1、加快城区幼儿园建设。落实2010-2020年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参照《山东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制定建设计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新增幼儿园以政府举办为主。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等形式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事业单位举办幼儿园适当增加编制,企业举办幼儿园给予税收减免。按照“园舍独立、经费独立、人员独立、教学独立”的原则规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附设幼儿园。

2、改造提升农村幼儿园。实施农村幼儿园提升建设工程。各镇政府要按照《山东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对镇中心幼儿园进行提升改造。到2013年,每个镇至少建成1所通过省级认定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并合理配置公办幼儿教师。按照《山东省村办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优选区域,合理布点,推进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校舍和闲置公共资源优先用于举办幼儿园。积极支持街道、农村集体通过多种形式兴办幼儿园。创新农村幼儿园管理模式,鼓励镇中心园在行政村设分园,实行人员、经费、教学等统一管理,提高村办园管理水平。对辐射村多、服务半径大的幼儿园,要积极探讨解决家长接送不方便、孩子午餐、午休质量差的问题,满足农村广大适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同时保障孩子安全健康成长。

3、加快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县、镇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计划,有序推进,分步实施。要按照《山东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试行)》,对现有达不到标准的幼儿园进行改造,配足配齐幼儿园保教设施,到2013年全县30%的幼儿园达到山东省基本办园标准。要按照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要求,确保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质量。特别是对不符合抗震设防等防灾标准和设计规范的幼儿园,要限期进行改造,使其尽快达到标准。

4、进一步规范居民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加强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新建居民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要与居民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规划部门要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幼儿园的布局、位置和具体建设标准等。居民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用地按划拨方式供应。开发建设单位是居民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的主体,具体建设方案须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幼儿园建成后,无偿交付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优先满足居民小区子女入园需求。现有居民区不具备配套幼儿园建设条件的,要由当地政府统筹协调,通过异地新建或改、扩建附近幼儿园等措施,满足居民小区子女入园需求。

县政府组织力量对2011年以前所有居民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情况进行清理检查,对未按规定建设、擅自改变用途的或虽未改变用途但向举办者收取高额租金的,要积极采取措施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者要严肃处理。

5、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政府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补、按规定减免建设规费、派驻公办教师和园长、优先土地出让等方式,积极鼓励和扶持优质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服务。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等级认定、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审、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

(三)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1、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2011年底前,县、镇要配备专职学前教育教科研人员,健全完善县、镇、幼儿园三级教研网络,加强对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指导,形成全覆盖的教科研指导服务网络。

2、建立城乡幼儿园结对制度。2011年开始,深入实施城乡园结对子和城乡园长互派制度,加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力度。

3、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制度。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国家将要颁布的《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建立覆盖各类幼儿园的保教质量评估检测体系,加大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监管和指导力度。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4、实施家园共育,扩大早教指导比例。普遍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服务,形成由人口与计划生育、教育、妇联、卫生等部门协同运作的早教服务网络。到2013年,0-3岁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受训率,城区达到80%以上,农村达到60%以上。加强幼儿园家长学校建设,充分利用幼儿园资源优势,提高家园共育水平,到2013年,30%以上的幼儿园建成家长学校。

(四)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保教人员的专业水平

1、实施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工程。将全县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纳入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

体系,县财政设立专项培训经费,三年内对全县所有幼儿园园长和80%教师及其他保教人员的培训。实施“名园长”、“名教师”培养计划,发挥其骨干、引领作用。创新培训模式,积极推进建立教学、研究、培训一体的园本研训制度,建立学前教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课程体系。拓宽农村教师培训渠道,通过结对帮扶、蹲点跟班、送教下乡等形式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水平。

2、严格学前教育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各级各类幼儿园要按照省定配备标准,配足配齐教职工。严格执行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保健员等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从2011年开始,新增幼儿园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任职资格。对现有从业人员要制定规划,采取招考、培训、分流等形式和措施,确保到2015年,所有幼儿园从业人员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3、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待遇。建立健全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体系。公办幼儿教师纳入当地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体系,根据学前教育机构配置标准,纳入编制管理,逐步提高公办幼儿教师比例。依法落实非公办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政策,非公办幼儿教师工资可参照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标准,保障教师工资按标准及时发放,逐步实现与公办幼儿教师同工同酬。切实解决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探索区县对辖区内公办和集体办幼儿园中的非公办幼儿教师实行统一管理的模式,统一聘任、统一规范劳动合同、统筹发放工资和办理保险等。完善幼儿园教师职务评聘制度,科学设置幼儿园教师职务岗位,提高中高级岗位设置比例。幼儿教师在评先树优、职务评聘、岗位聘用、培训进修等方面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对待。

(五)完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规范办园行为

1、严格实行幼儿园准入制度。按照《山东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试行)》,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建立幼儿园动态监管机制,严格执行幼儿园审批和年检制度,对审批注册的幼儿园定期组织年检并实行分类管理。定期对合格幼儿园进行社会公示,杜绝无证办园现象。新建幼儿园需达到省定办园条件,现有幼儿园尚未达到省定办园条件的,各镇制定规划,确保2020年全部达标。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严格审核界定早期教育培训、教育咨询机构的经营范围,防止无资质机构变相举办学前教育。

2、适度提高收费标准,增强幼儿园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政府和主办单位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扶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上,用足用活收费政策,多渠道筹措经费,最大限度地吸纳社会资金,增强幼儿园自我滚动发展的能力。

3、加强幼儿园安全、卫生等管理。各级政府要按照《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和《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淄博市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的要求,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卫生等保障工作,综治、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安监、质监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协调配合,依托镇(街道)、社区组织建立无缝隙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卫生防护体系。幼儿园要把保护幼儿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放在工作首位,制定实施《幼儿园管理一日常规》制度,按照有关规定,配足配齐安全保卫和卫生管理人员及设施,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责任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协作

建立政府统一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并切实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教育部门要完善政策,制定标准,加强学前教育的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机构编制部门要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发展改革部门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幼儿园建设发展。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制定支持学前教育的优惠政策。住房城乡建设和国土资源部门要落实城镇小区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完善幼儿园教职工的人事代理、社会保障和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等政策。物价、财政、教育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社区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监督的机制。

(二)落实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建立以县为主,县、镇两级共管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县政府负责幼儿园规划布局,负责公办幼儿园建设、公办教师配备与工资保障、公用经费筹措等,负责幼儿园审批注册常规管理和业务指导。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实学前教育管理力量,加大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力度。镇(街道)政府负责辖区内学前教育机构的日常管理,构建以镇公办中心园为核心,延伸至区域内各村的学前教育管理和教研网络。对具有公办性质的幼儿园隶书其办园主体责任,建立责权明晰的管理体制。

(三)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

县、镇政府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建立以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积极落实各项财力支持政策,逐步提高政府投入的比例。设立学前教育发展基金,吸纳社会资金发展学前教育。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园和出资办园。纳税人通过非营利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对学前教育的资助与捐赠,按规定享受免税等优惠政策。物价、财政、教育部门要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根据财政经费情况、生均成本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核定和调整幼儿园收费标准。民办幼儿园根据物价、财政、教育部门审核的办园成本确定收费标准,并报物价部门备案。幼儿园一律不得在核定的收费标准外收取建园费等任何费用。

(四)建立督导表彰机制,引导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将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工作考核指标和教育督导评估,建立学前教育专项督导制度,定期组织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投入与筹措、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与社会保障、幼儿园保教质量与管理水平等进行专项督导,督导评估结果纳入对各地政府考核内容,并向社会公示。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开展“学前教育示范镇”创建活动,定期对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五)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创设良好社会氛围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身心发育、习惯养成和智力开发至关重要。要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各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宣传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宣传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基本要求和科学规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促进我县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篇2:沂源县学前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一、发展现状

我县于实施了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三年行动计划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如期实现。截至20底,全县共有幼儿园104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5所,比增加24所。在园幼儿12921人,比20增加1925人。学前3年毛入园率73.21%,比年增加16.7个百分点。全县幼儿园现有教职工1034人,比2010年增加414人,其中专任教师551人,比2010年增加186人。3年间,新建公办园3所,改扩建公办园10所,增设附属公办园11所。全县共有市一类幼儿园1所、市民办优秀园7所。

通过实施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学前教育仍是我县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1.学前教育资源相对不足。部分偏远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短缺,难以满足幼儿入园的刚性需求,“入园难”的问题未能彻底解决。

2.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民办幼儿园、公办附属园科学保教意识差。民办幼儿看护点普遍设施简陋、安全隐患大。

3.“一镇一园”覆盖率偏低。全县8个镇只有4个镇设有独立公办幼儿园,“一镇一园”覆盖率为50%。

4.师资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全县学前教育教职工配齐率为80%,专任教师配齐率为64%。公办园的教职工中,临时聘用的人员较多,队伍不稳定。

5.公办园经费投入机制不完善。当前我县还没有建立公办园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拨款标准,临聘教职工工资和幼儿园日常运行主要依靠收费,资金缺口较大。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办好学前教育”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公民办并举,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重点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和突出问题,加大学前教育改革创新力度,拓展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推进我县学前教育加快发展,促进幼儿全面成长,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三、主要目标

篇3:沂源县学前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一、高度重视,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机制

一是明确目标思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学前教育工作。2010年12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提出了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的目标。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2011年年初,省、市、县各级政府建立了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省教育厅专设基础教育三处,部分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也设立了学前教育管理科室。

三是强化督促检查。省委、省政府把学前教育纳入市级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分季度督办。省教育厅与各市教育行政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2011年3月和5月,连续两次开展调研督查。

二、统筹规划,构建广覆盖的服务体系

本着“立足省情、适度超前、尽力而为、逐步推进”的原则,我省普及学前教育分三步走:第一步,2011年至2013年,每个县城建1所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1 000所,推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第二步,到2015年,每个县城建2所能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建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大村独办、小村联办,城市居民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建成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第三步,到2020年,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2011年2月至3月,省政府及各市制订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至2013年,省财政安排学前教育专项资金6亿元,其中2011年2亿元;各市、县安排专项经费52亿元,其中2011年23.2亿元,西安、延安、咸阳、榆林4市2011年计划投入都超过了4亿元。2011年,全省规划建设幼儿园441所,任务全部分解到县,计划2012年春季学期投入使用。2011年5月,省教育厅召开现场会督促各地加快规划建设进度。

三、多措并举,完善保基本的入园条件

一是制定基本标准。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陕西省幼儿园办园标准》,目前正在广泛征求意见。3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综合利用中小学闲置校舍的指导意见》,要求闲置校舍主要用于举办幼儿园。商洛市洛南县在这方面创造了很好的经验,为贫困山区普及学前教育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近期,我们制定了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幼儿园收费标准,力争秋季学期前实施。

二是落实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方针。6月,我们起草了《陕西省人民政府解决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幼儿园若干问题的意见》,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兴办幼儿园,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同时,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村集体或个人举办幼儿园。西安市设立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奖励民办和企事业幼儿园。

三是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7月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方案,从2011年秋季起免除所有公办、民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幼儿保教费,按每生每年700元测算,省财政按需求总量的80%设立奖补资金,资金分配与市县人均财力、在园人数、毛入园率挂钩。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残疾幼儿、孤儿补助生活费,每生每天3元,所需资金50%由省财政承担。

四、科学保教,实施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通过“省考县选”公开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大专以上毕业生,经专业培训充实到幼儿教师队伍。实施全员培训,今年培训幼儿教师5000名,省上培训骨干教师800名、园长200名。

对学前教育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开展理顺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改革试点,加强对新建幼儿园的审批,规范办园行为、收费行为。坚持科学保教方法,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加强骨干体系建设,组织保教水平较高的幼儿园与农村幼儿园结对帮扶,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篇4:沂源县学前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一、加大学前教育规划建设力度

杭州市政府制定的《杭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要求根据杭州儿童(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3年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加快幼儿园园舍建设,通过三年努力,基本解决幼儿园园舍不足问题。目前,各县(市、区)已根据本地居民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以及逐步推进“托幼一体化”的需要,结合所在地区住宅布局情况,基本完成学前教育布点专项规划。2011年初,市委市政府将“2011年底前新建改建100所幼儿园”列入为民办实事十件大事之一,分管副市长与分管县(市、区)长签定了2011年幼儿园建设任务书,将100所幼儿园建设任务分解到县(市、区)。各地幼儿园建设的规划和建设力度空前。如江干区提出三年内实现“三个三”的目标,即投入建设资金3个亿,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所以上,新增班级300个。富阳市政府2011年投资学前教育项目共18个(列入市政府建设任务书的有7个),计划总投资13421万元,总建筑面积达84134平方米。余杭区确定2011~2015年全区幼儿园新建、扩建项目共74个(其中2011~2013年完成36个),预计将新增建筑面积29.6万平方米,新增班级796个,总计投入建设资金约10.76亿元。

温州市“十二五”教育整体发展规划中将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同步规划。对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的布局和总量进行了进一步规划,要求各县(市、区)根据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新农村建设任务,按照“1650”(指1个主中心,6个副中心,50个中心镇)城镇体系框架和村级组织“转并联”后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发展要求,并结合中小学校网布局调整科学规划空间布局。2011年3月制定并印发《等级幼儿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该项工程已经列入“十二五”温州教育重点发展工程,市、县两级同步实施。等级幼儿园建设工程主要以扩大等级幼儿园覆盖面为载体,加快学前教育上等级上水平。2011年全市共新建、改扩建公办等级幼儿园19所,创建等级幼儿园123所,新增优质资源惠及2.5万名幼儿。同时,抓住全市乡镇区划调整的契机,加强乡镇等级中心幼儿园建设,构建农村学前教育管理指导网络体系,乡镇(街道)等级中心幼儿园建成率达到了90.71%。

台州市以县、乡镇为单位,分级制定《近、中期幼儿园布局规划》,城市根据“园随社区走,万人一园”原则,农村根据“一镇一中心,一村一园”原则,确定幼儿园的数量和布局。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鼓励民办幼儿园实行联合办园,举办上规模上档次的幼儿园。全市新建376所幼儿园,在2012年前确保每一个乡镇都拥有1所以上的公办幼儿园。

二、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力度

宁波市政府制定的《宁波市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11~2013)》中明确要求,到2013年各县(市、区)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力争达到8%以上,不举办高中段教育的县(市、区)达到12%以上。这一指标已纳入对各县(市、区)学前教育发展的考核,并分解到三年逐步实现。目前,各县(市、区)均大幅增加了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如鄞州区2011年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达1.1亿以上,较2008年增加了9000多万。宁波市市级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也从2008年的1000万增至2011年的3000万,2012年将增至5000万,主要用于全市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幼儿园、培养培训幼儿园教师和引导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湖州市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2011年湖州市财政落实500万元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奖励市级幼儿园升等级、教玩具配备补助、省等级幼儿园保教质量考核奖励、幼儿园教师素质提升等。长兴县2011年财政性学前教育事业费总投入3396万元,约占全县教育事业费总额的4.8%。德清县2011年学前教育专项资金1000万元,重点用于提高非在编教师待遇、幼儿园教师业务进修、幼儿园升等级奖励、学前教育先进乡镇奖励、民办幼儿园扶持等。安吉县每年按1%递增水平逐步提高学前教育经费在总教育经费中的比例,2013年将达到8%以上。

绍兴市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全市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中“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幼儿园教师专项补助经费、幼儿园升等级创标准奖励机制、学前教育困难资助机制、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设立”实现五个全覆盖。如,越城区从2011年起,增设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对公办幼儿园和参照同等级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收费的民办等级幼儿园,经考核合格后,给予每年每生200元的补助。2011年对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在职非公办教师每人补助13500元,2013年将达到15000元;对初始学历为大专及以上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类毕业生考核为优良等级的,每人每年再增加5000元的补助。

三、加强学前教育规范管理

宁波市通过政府督政、政府督园、社会督园三个层面加强学前教育监督和规范。(1)政府督政。全市把学前教育工作纳入对当地政府教育事业考核的重要内容。2012年还将进一步完善各级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当地学前教育工作,启动宁波市学前教育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2)政府督园。各县(市、区)采取积极措施,整治无证园,规范民办小园,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和规范。如宁海县通过说服教育、签订承诺书、现场督查、勒令停办等多种形式,在引导和治理无证幼儿园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北仑区采取重点扶持、限期整顿等办法提高个体幼儿园的办园质量。(3)社会督园。通过建立与广大家长沟通交流的渠道,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例如,海曙区创新幼儿园管理方式,成立由家长、社区工作人员、专业人员组成的“教育议事会”,对幼儿园办园重大事务进行咨询、审议和协调,强化民主决策和社会监督。

金华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金华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开展金华市学前教育先进和达标乡镇(街道)评估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11年开始,在全市开展学前教育先进乡镇(街道)和达标乡镇(街道)评估工作,力争到2015年全市学前教育先进和达标的乡镇(街道)数分别达到乡镇总数的40%和85%以上;至2020年,先进和达标的乡镇(街道)数分别达到85%和100%。义乌市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和动态监管,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市教育局新设行政审批科和学前教育科,对新设置的幼儿园进行严格的察看、审批,加强对已办幼儿园的日常监督。认真开展年检工作,对一些办园条件差、行为不规范的幼儿园通过年检手段促使其改进提高。对已评的等级幼儿园,严格按要求开展定期复查和日常监督,对有问题的幼儿园给予发放整改通知书、通报批评、暂时摘牌等处理,促使幼儿园始终保持相应等级标准要求。磐安县加强学前教育管理,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严格准入制度,严格学前教育机构的登记注册、审批、年度检查和评估制度,达不到办园标准的不予审批。二是鼓励幼儿园上等级,积极鼓励全县幼儿园以争创省等级幼儿园为目标,加大投入,提升品位。三是规范幼儿园保教行为,要求各级各类幼儿园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四是规范幼儿园收费和财务管理,同一性质、同一等级的公办幼儿园实行统一的收费标准,报物价部门审批后执行。民办幼儿园可根据办园成本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报物价部门备案后执行,并向社会公示。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杭州市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要求加快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核定和配备工作进度,提高事业编制幼儿园教师数量和比例;逐步提高非事业编制幼儿园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保障非事业编制教师合法权益;拓展幼儿园教师培养渠道,加强教师培养培训。2011年,全市共招聘幼儿园事业编制教师1271名,其中定向招聘在岗非事业编制幼儿园教师800名,主城区还定向招聘民办幼儿园教师69名。各县(市、区)还根据提高非事业编制教师待遇的年度目标,按照差额部分政府补助为主的原则,先后制定了提高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年收入的补助方案,2011年全市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含民办幼儿园教师)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幼儿园事业编制教师人均年收入的60%以上。其中,上城区民办幼儿园教师平均年收入已达到公办幼儿园教师的90%,部门企事业办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平均年收入已达到公办事业编制教师的73.5%;下城区非事业编制教师平均年收入已经达到事业编制教师的64%;江干区根据职称分别给予非事业编制教师每人每月300~1500元不等的经费补助;拱墅区按年人均7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富阳市对公办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和教辅人员分别给予年人均1万元和5000元的补助。市教育局还下发了《杭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办法(试行)》,将幼儿园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培训系列,完善了有关幼儿园教师培训的课时要求、培训机构、培训经费保障等政策。

绍兴市增强保障,提高待遇,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一是增数量。2011年全市专任幼儿园教师比上年增加217名,其中公办教师数比上年增加89名,师幼比达到1∶17;全市农村幼儿园公办教师配备达到3﹢X(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公办教师配备标准为中心幼儿园3名及以上、每个中心村幼儿园1名及以上)的乡镇达69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70.4%。二是增待遇。幼儿园教师专项补助制度实现全覆盖。其中越城区、绍兴县2011年教师平均收入达到4万元。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市非在编幼儿园教师的年平均收入为2.87万元,比上年增加4000元左右。三是增培训。各县(市、区)将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全部纳入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2011年全市用于幼儿园教师培训及学历奖励经费达263万元。

舟山市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工程,逐年增加事业编制教师比例,确保公办幼儿园教师配备到位,乡镇中心幼儿园事业编制教师达到每班不少于1名。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待遇,确保各类幼儿园聘用的符合资格的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舟山市最低工资标准的两倍,并依法落实教职工的社会保险。把幼儿园教师在职继续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建立研训基地,有计划、分层次地实施幼儿园教师培训计划。

衢州江山市优化配置、加强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素质。通过政策倾斜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调配。一是对上等级的农村民办幼儿园公派教师。二是采取倾斜政策,对到农村幼儿园任教的在编教师给予一级浮动工资及农村任教津贴(约230元/月)。三是部分乡镇幼儿园和市职业学校签订协议,招收一定量的定向培养生,毕业后回到原乡镇幼儿园工作。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素质。龙游县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建设骨干教师队伍。“一下”:根据下属园区内部建设的需要,总园下派业务负责人到每个园区进行支教和对口支援;“二上”:各联盟园选派园长、教师到总园定期轮训或挂职锻炼;“三互动”:建立交流机制,双方互换教师交流。每月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总园每月选派骨干教师到联盟园开展一节示范课、一堂教学点评、一次家长开放活动、一场讲座等活动。

五、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温州市开展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提升行动。深入贯彻实施《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积极探索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幼儿保教内容,加强对幼儿园教材、教师指导用书、幼儿图书和玩教具的配备与选用指导,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根据《浙江省幼儿园等级管理评定办法(试行)》和《浙江省幼儿园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努力做好幼儿园等级评定工作。为进一步落实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研制了《温州市幼儿园保教工作规范》,从保教管理和一日活动常规两个方面全面规范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办园行为。探索幼儿园全程化保教质量评价运作模式,建立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学前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篇5:沂源县学前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2011-11-18 15:38 浏览次数 681 继10月28日在深圳市宝安区召开珠三角地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推进之后,2011年11月9日至11日,省教育厅在梅州市梅县召开了粤东西北地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推进会。会议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广东省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总结交流粤东西北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推进情况,研究部署推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有关工作。粤东西北地区12个市教育局和13个省学前教育改革试点县(区)教育局分管领导、基教科(股)或幼教科(股)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学前教育专家及惠州、肇庆市教育局分管领导、教育科负责人等9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与会的各市、县(区)教育局分管领导汇报了当地今年以来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学前教育的文件精神,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有关措施、亮点和取得的成效,并对今后如何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特别是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发展、规范化幼儿园建设、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各地级市及各改革试点县在推进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结合实际,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办法多,亮点多,成效好。如梅州市出台了《梅州市学前教育发展五年规划》。2011-2013年,湛江市财政从市级教育附加中每年安排3000万元,共9000万元,重点支持公办幼儿园建设。河源市、肇庆市把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纳入创教育强镇必达指标。茂名市对评上省、市一级的民办幼儿园,市财政给予5-10万元奖励。清远市2012年至2015年,市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用于建设规范化幼儿园奖励。潮州市积极开展幼儿教师教学观摩、现场绘画主题、说课比赛等活动,提高幼儿教师基本功。揭西县正为条件具备的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进行登记、核准定编。遂溪县黄略镇发动社会各界捐资100多万元,将原中心小学校舍改建为镇中心幼儿园,今年秋季招生300多人,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新兴县2010年下半年起,参照小学的标准对幼儿园给予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徐闻县向社会公开招聘34名公办幼儿教师。汕头金平区教育、卫生、消防、街道等联合开展清理整治无证办学机构专项行动,共取缔无证幼儿园107所,指导筹建幼儿园46所。仁化县县直公办幼儿园成立了相应的研究培训机构,分期分批对全县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培训。始兴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和师资培训。阳山县投入300多万元,利用闲置校舍改建6所幼儿园。信宜市近2年来利用撤并后的小学校舍办起了8所镇中心幼儿园。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梅县实验幼儿园、新建的城东镇中心幼儿园和利用小学校舍改建的丙村镇中心幼儿园等3所幼儿园,并对梅州市科学规划学前教育发展,出台了《梅州市学前教育发展五年规划》,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重点,带动全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工作措施,以及梅县加强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利用布局调整后富裕的教育资源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等做法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篇6:沂源县学前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2008---2010)

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儿童自身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着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宗旨,为创设科研推动幼儿教育的条件,促使全园教师在幼儿教育领域更好更快地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情况分析

自1998年创建绿色幼儿园起,我园就坚持不懈地把环保教育融入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之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并将环保教育与二期课改的主题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幼儿在富有梅川幼儿园特色的环保教育活动中,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学会自信、学会协商、学会合作,体验到保护周围环境的快乐,因此我们一直想以环境教育为载体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但因师资力量欠缺及找不到与之相匹配的课程资源而迟迟没有开展科研工作。近来,我园教师队伍素质有所提高,12名教师总人数中,编制内教师从原有的8名增加到11名,仅1名外聘教师。35岁以下教师从1人增加到4人,本科学历从无到现有3人在读,大专学历10人,这为尝试科研实践提供了人员基础。另外我们教师缺乏进行教育科研的经验,大部分教师从未参与过科研工作,这对科研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想借助区科研领军人物,促进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有力地推动我园教育科研工作的顺利展开,帮助教师树立“科研引领教研”思想,鼓励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中探索教育科研的方法,提高教师开展课题教育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将开展以童话为载体校园园所环境文化的教科研活动。

二、指导思想

以科研带动教育、推动教育发展的观念为指导,坚持“科研为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实践服务”的工作方向,在教育科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的基础上,以童话为载体开展以科研为指导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为提高梅川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而努力。

百度文库

三、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的科研与教育相结合的实践,努力构建一支具有良好的教科研素质、立志于开拓创新的教师科研队伍,推出具有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总结,打造具有我园特色的以童话为主的园本课程,以童话环境、童话课程、童话创作的核心价值加速梅川幼儿园争创一级幼儿园。

四、阶段目标

第一年(2008年9月~2009年8月)

1、提高科研引领教研意识,组建课题组,以点带面开展课题研究,并将个体科研经验辐射为全园教师共同的教科研资源,增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信心。

2、创设能为3-6岁幼儿所理解的、能与之互动,能让幼儿体验真善美的童话环境。

第二年(2009年9月~2010年8月)

1、不断优化教育科研队伍,以园长为科研组组长,骨干教师担任科研分管小组的副组长,其他教师担任各科研组的组员,做到人人参与,上下互动,形成科研合力。

2、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并实施对教育科学进行阶段性考核、评价和成果展示,逐步以童话故事教学、童话剧的创作等方面的成果展示,来为教师的专业和科研能力的发展搭建展示的平台。

第三年(2008年9月~2011年8月)

1、加快园本课程开发运用,在教育科研初步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推出具有梅川幼儿园特色的以童话为主的园本课程,并进行推广和运用,促进童话教育在我园的全面展开。

2、完善“教研、科研、师训”一体化建设,在教育科研初步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推出具有梅川幼儿园特色的以童话为主的园本课程,并进行推广和运用,促进童话教育在我园的全面展开。

五、主要举措

1、建立科研小组,筹备科研工作

为进一步保障科研工作在我园得以顺利的开展,切实提高全园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在做好三年园务工作的全面规划的同时,加强我园科研工作的部署,加紧建立科研小组,为确保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以园长为科研组组长,骨干教师担任科研分管小组的副组长,其他教师担任各科研组的组员,做到人人参与,上下互动,形成科研合力,开展以童话为载体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在教育科研中,园领导明确各个科研成员在科研工作中的职责,加强管理,明确要求,将教育科研工作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研工作、与师训工作、幼儿的终身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实实在在地推动梅川幼儿园的发展。

2、完善科研管理,开展科研工作

(1)完善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是推动园教育科研活动展开的有力保障。我园科研组将对以童话为载体的科研工作进行研究,并按程序对课题进行开题申报、立项、过程研究、结题论证、成果展示等,对参与课题研究并取得成绩的教师个人予以奖励,以此不断地推动我园科研工作的发展。

(2)实施教育科学研究的指导工作,定期请区里科研专家来我园指导科研工作,接受专家的点评,听取专家的建议,建立教育科研工作改进实践、优化实践的奖励机制,将教育科研与教师教学考核相结合,激励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

(3)园里做好科研工作的基础培训,指导教师将教育科研与平时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另外做好教育科学研究的提高培训,积极参加区里组织的教育科学研究的培训活动,将区里的精神带回来,提高我园科研活动的质量。

(4)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并实施对教育科学进行阶段性考核、评价和成果展示,逐步以童话环境的创设、童话故事教学、童话剧的创作等方面的成果展示,来为教师的专业和科研能力的发展搭建展示的平台。

(5)建立建全教育科研成果展示机制,将有梅川幼儿园特色的童话教育科研成果以故事表演、童话剧表演、童话木偶表演等方式加以传播,为社区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并借助社区的力量进一步推动园的发展。

3、实施课题研究,重视科研成绩

(1)实施课题研究,依托专业的力量,借助区科研领头人的智慧,进行童话教育科学研究,使课题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可行性和创造性。

(2)重视课题研究分阶段的总结和成果整理,适时由课题组长向组员们进行小结与反思,并部署下一阶段的科研重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科研工作。园领导引导教师借鉴各类优秀的教科研成果,尝试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扎扎实实地有教科研推进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

(1)加强我园教育科研队伍的建设,围绕童话教育科研,促进教研与科研紧密结合,积极开展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实践活动,捕捉科研中的难点和关键点,突破以往教育观念的束缚,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加大研究的力度,提高研究能力。

(2)注重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的引领作用,增强她们在科研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以童话为载体的科研中,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实践观摩的方式,形成专业引领的合力,促进园内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

(3)完善教研、科研、师训一体化的运作,将教育科研纳入师训和教研的范畴,面向全园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工作。

(4)以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相结合,在研讨、交流、观摩、讲座中提高培训的效果,使教师在科研的理论学习和培训中,体验到教科研在实际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提高认识,使专业水平和能力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到提高。

5、投入科研资金,提供科研保障

(1)设立专项的科研基金是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切实保障,我园每年按一定的预算并支出科研经费,用于进行科研活动的各项专用,保证教育科研在计划内有序

地开展。

篇7:沂源县学前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见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教育局:

现将《关于进一步推进广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反映。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关于进一步推进广州市学前教育

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意见

为贯彻落实《广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进一步促进我市学前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现结合我市学前教育发展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领导,推进行动计划目标落实

市教育局成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广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落实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督导、人事、发展规划、师资、财基、基教、政策法规、民办教育、评估中心、教研室、教科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存在问题,保障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各项指标如期高质量完成。各区、县级市教育局根据《印发广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穗府办〔2011〕44号)要求,在区(县级市)政府建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协调机制的基础上,2011年内成立本区(县级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统筹本区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工作。

二、加大学前教育的财政经费投入

市、区两级财政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切实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2011年起,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地方教育附加和教育费附加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幼儿园建设。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未来3年要有明显提高。落实好公办幼儿园的财政拨款工作。市、区(县级市)教育局要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制定资金使用办法,对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农村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教科研发展等进行资助,对未列入事业单位分类管理的公办幼儿园给予补助。各区(县级市)教育局会同级财政局,2012年根据实际探索制定本区域内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市教育局会同市财政局,三年内对新建的公办园进行奖补。

市、区(县级市)政府要建立健全涵盖公办、民办幼儿园优抚对象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2012年10月前,市教育局制定学前教育资助办法,对在本市接受学前教育的我市户籍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残疾儿童及其他优抚对象进行资助,保障其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三、大力推进公办园建设,实施公办幼儿园的“增容扩优”工程

(一)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公办幼儿园资源。

本文所指的公办幼儿园含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各区、县级市教育局要结合本区现有公办幼儿园资源实际,合理设置布点,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确保2012年,各区县公办幼儿园占比达20%,力争2013年公办园占比达30%以上。市教育局每年公布各区、县级市公办园数量、比例等情况。

(二)促进现有公办幼儿园健康发展。

各区、县教育局对辖区内公办幼儿园,重新登记造册。登记注册管理实行属地管理。镇(街)、村集体办幼儿园的登记造册情况送所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备案。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应对公办幼儿园定期进行业务指导、监督评估并开展对园长、教职工的资格审定、职称评聘、考核培训等工作。

市教育局积极会同市物价局、财政局,于2012年在成本调研的基础上完善我市公办幼儿园收费政策。

(三)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移交管理。

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应积极参与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和验收过程,确保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科学规划和验收合格。建成后的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应无偿移交当地政府,由区(县级市)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归口教育部门统一管理。资产属国有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原则上要办成公办幼儿园。原已改制的公办幼儿园或交由社会力量承办的公建配套幼儿园,合约期满应逐步回收优先举办公办幼儿园。

四、加强对民办园的规范管理,扶持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

(一)资助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指办园规范、收费合理、面向大众的民办幼儿园。各区、县级市教育局根据本区域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民办园的收费状况制定本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标准,每年5月份前进行认定并公布名单。市、区两级财政研究建立竞争性资助机制,通过奖补、资助等方式,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进行资助。接收财政经费资助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原则上一年内不能调整收费。

(二)扶持各类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

市、区(县)两级教育局可通过奖励等级幼儿园、公民办对口帮扶、派驻公办教师、教育培训补助等方式,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保障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业务指导,提高民办园教玩具、幼儿图书的配备水平,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切实提高民办园保教质量。探索公办幼儿园骨干教师到民办园支教模式。民办学校用电、用水、用气、排污、通信等公共服务价格,根据《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执行,与公办学校执行同一标准。任何单位不得违法向民办学校收取任何费用。民办学校对违法收费有权予以拒绝,并向价格主管部门举报。

(三)把好入口关,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

各区、县级市教育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广州市举办幼儿园基本条件》等相关法规政策制定并完善本区、县级市民办幼儿园设立、变更、终止制度。对新申办的民办幼儿园进行办学主体、资金、条件、师资等方面的审查工作,严格把好办园准入关。

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应通过视导或专项检查等方式,对民办幼儿园实行动态监管,建立民办幼儿园长效监管机制。强化民办幼儿园的年检工作,通过年检,对民办幼儿园的设施设备、教育教学、教师资格和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督查,进一步规范其办园行为。对当年年检不合格的民办幼儿园,当地区、县级市教育局责令其限期整改;对经整改复检仍不合格者确定为“年检不合格”。对年检基本合格或年检不合格的民办幼儿园给予减少招生计划或暂停招生的处理。

(四)整顿无证办园。

对经核查属无证办园的,首先由各区、县级市教育局指导和督促其进行整改,申领办园许可证,整改期间要保证幼儿正常接受学前教育。整改后达到相应标准的,颁发办园许可证;整改后未达到要求的,各区、县级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向同级政府报告,申请由各区、县级市政府成立无证办园联合执法小组,按《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规、条例,及时依法取缔,并妥善分流和安置在园幼儿。到2013年,全市消除无证办园现象。各区、县级市教育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可研究制定学前儿童看护点标准,设置学前儿童看护点。

(五)建立民办学校风险防范机制。根据《广东省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第6条规定及《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民办幼儿园应当设立风险保证金,用于学校发生清算、突发事件以及其它有关事宜的处理。风险保证金属于本园资产,实行专户存储,由其与办学审批机关、开户银行三方签订监督协议共同鉴定。未经审批机关书面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动用风险保证金。

五、加快农村幼儿学前教育发展

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对学前教育整体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有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切实加强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

白云、萝岗、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7个有农村地区的区、县级市教育局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2012年,通过新建,承租、改制的镇中心幼儿园收回改(扩)建等方式,实现100%镇建设1所独立建制的公办镇中心幼儿园;2013年,80%以上的镇建成1所规范化公办镇中心园,并合理配置事业编制的公办幼儿教师。对按开展建设的工作的区、县级市,市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按比例对其进行扶持。

(二)加强农村幼儿园的建设扶持。

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加大对幼儿园布局调整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农村幼儿园布局。2012年,常住人口规模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应举办1所以上的独立幼儿园。市、区两级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分配向农村倾斜,对集体性质的农村幼儿园进行扶持,配备好保教设施、玩教具和幼儿读物等。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继续实施“镇、村一体化”试点工作,以镇中心园带动村办园的建设,促进村办质量发展,努力为农村幼儿提供规范、良好的教育坏境。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入园,优先照顾入园。

六、加快发展学前特殊教育

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及时统计本区域学前特殊儿童的数量,鼓励有条件的各类幼儿园招收适龄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根据需求,各区、县级市选定1所以上幼儿园设立特殊教育的幼教班,区(县级市)特殊学校也要附设幼儿园或幼教班,努力扩大学前特殊教育资源。市、区两级应对学前特殊教育的教师培训、设备等方面给予扶持。到2013年,实现全市残疾儿童接受3年学前教育的比例达到85%以上。

七、推动规范化幼儿园建设

从2012年起,在本市开展规范化幼儿园评定工作。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应结合本地实际,对辖区内达不到规范化标准的公、民办幼儿园制订计划,进行改造。2012年,各区、县级市完成规范化幼儿园的比例达到45%以上;2013年,75%以上的幼儿园达到规范化幼儿园。2013年下半年,市教育督导室将组织对全市各区、县级市规范化幼儿园进行终期验收。对完成规范化幼儿园建设任务的区、县级市教育局,市财政进行奖补。

八、加强学前教育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

(一)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力量。

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应根据幼儿园数量配备负责学前教育的专职行政管理干部和专职教研员。根据省制定的幼儿园编制标准,各区、县级市教育局会同区、县级市编办,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数,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确保公办幼儿园教职工逐年配备到位。

(二)探讨建立学前教育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完善幼儿园教职员工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机制,实行持证上岗。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及相关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园长、教师资格、专业人员认定和聘用制度,严把教师资格准入关。幼儿园主办单位必须招聘具有相应资格的园长、教师。将教职员工持证上岗率作为幼儿园年检的重要依据。专任教师持证率不达100%的幼儿园,主办单位应及时予以调整,确保每年年审时,专任教师持证率需比上一增长10%。保健医生、保育员、食堂工作人员也需持相关资格证书上岗。

中小学富余教师需经区(县级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培训、考核合格并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后,方可转为学前教育专任教师。幼儿园园长需经所属区、县级市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各区、县级市民办幼儿园聘用的园长、教师需在所属区、县级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三)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幼儿园教师培训体系,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

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涵盖公民办幼儿教师的三年培训计划,将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建构多元化的教师培训模式。建立园长工作室制度,加强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通过“名师带徒”、“名师教法展示课”、“名师论坛”等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加强骨干教师的后续发展。同时,积极探索公办教师对岗交流派驻到农村和民办幼儿园支教的新路子。

各区、县级市教育局着力抓好新任教师入职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等,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确保三年内我市幼儿园园长培训率达100%,副园长、中层负责人培训率达90%,专任教师培训率达80%。鼓励和支持幼儿教师参加学前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学习。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可根据本区实际,研究对幼儿教师学历提高进修进行资助鼓励的办法。努力构建一支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幼儿教师队伍。

(四)落实幼儿教师待遇,维护幼儿教师权益。明确公办园编制内教师、聘用教师、民办教师待遇问题。

争取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与中小学教职工同等待遇。公办编制幼儿教师与当地公办中小学教师享有同等的职称评聘、工资、福利、退休等政策。

2012年,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应会同区、县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参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和公办幼儿教师工资待遇标准等因素,出台当地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指导意见。民办幼儿园要建立教职工工资专户制度和工资增长机制,按时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民办幼儿园及教师应当参加社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住房公积金。鼓励民办幼儿园为教师补充购买商业保险,或根据经济承受能力建立教师年金,提高教师社会保障水平。各区、县级市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物价上涨水平,逐步引导民办园提高幼儿教师待遇,确保专任教师工资逐步提高到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稳定和优化幼儿教师队伍。

九、科学保教,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一)建立0—3岁婴幼儿科学育儿指导体系。

加强对0~3岁婴幼儿教育指导工作,开展机构教育、家庭科学育儿、托幼师资培养等专项的研究,探索适合我市婴幼儿科学育儿指导体系。

各区、县级市教育局以点带面地开展3岁前婴幼儿教育的研究,在成熟的社区开展家庭科学育儿教育工作的研究,以婴幼儿教养课程研究为突破口开展托幼机构3岁前婴幼儿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

各区(县级市)教育局以公办幼儿园为依托,积极配合街、镇,开展0~3岁婴幼儿科学育儿指导工作。充分利用公办幼儿园现有的良好师资、环境和教育经验,开展多样化的、面向社区的科学育儿指导工作,坚持以灵活性与有意性相结合、定期活动与随机活动相结合、社区资源利用与园所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发挥其学前教育的辐射作用。每个学期开展两次以上的、面向社区3岁前散居婴幼儿或家长的科学育儿指导活动。

(二)加强对保教工作的指导,切实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建立健全幼儿园保教工作规范,明确各年龄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要求,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的指导,实行制度化的集体视导,对幼儿园保教工作实施过程性监督和指导,切实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开展对幼儿园教玩具、图书配备标准的研究,为幼儿创设良好、丰富的学习环境。研究切合我市实际的教师指导用书和相关教学资源,为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大对民办幼儿园及农村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促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开展“百园牵手”活动,增进各类型幼儿园优势互补、合作学习、共同发展。采取优秀教师示范教学、经验介绍、专题研讨等形式支持民办及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发展,市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切实提高民办及农村幼儿园的教学质量,缩小城乡之间、民办与公办之间的办学差距,实现优质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三)完善幼儿园教科研指导体系。

健全市区两级学前教育教科研指导网络,明确教科研人员工作要求,确保教科研人员深入一线进行指导,提供教育教学咨询、信息服务与技术支持。

加强教科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制度化、经常性的区域性教科研工作。建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和途径,开展制度化的教学能力竞赛活动,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加强教科研骨干队伍的建设,抓好区县教研员培训和中心教研组建设,有计划地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区域性业务引领人员,通过成立名师讲师团、名师(园长)工作室等方式,加强与国内外学前教育机构的交流沟通,形成我市教科研工作的核心队伍和指导力量。

(四)构建全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和监管体系,加强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监测。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科学保教规律,坚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游戏为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的保教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充分尊重与发展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关注个体差异,关注一日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创设丰富安全有益的教育环境,形成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园所文化;禁止举行幼儿入园考试和幼儿教育使用小学教材。

市建立广州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测标准,建立幼儿保教质量预警机制。推进市示范性幼儿园建设,2013年,全市示范性幼儿园不少于15%。

十、完善安全保障工作机制

完善幼儿园安全保障工作机制。依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有关要求,制定并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各区、县教育局要定期对区辖内幼儿园进行安全检查,并积极配合公安、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做好其他专项安全检查工作。

十一、加强督导监管机制

篇8:“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指出,2016~2018年,拟重点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303项,涉及项目总投资约4.7万亿元,以完善快速交通网、基础交通网、城际城市交通网为重点,推动形成国内国际通道联通、区域城乡覆盖广泛、枢纽节点功能完善、一体衔接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更好发挥组合优势和网络效益。

《行动计划》指出,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能力逐步提升,在促投资、调结构、稳增长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成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精准施策的重要抓手。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交通基础设施在网络密度、覆盖范围、质量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亟须加快实施一批现实需求紧迫、基础条件成熟、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交通重大工程,提升网络整体能力,保持较高建设强度和投资增速。

《行动计划》强调,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要坚持全面统筹,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注重效率,坚持新建与扩能同步,通达与通畅并重,通道与枢纽并举,国内与对外并进,补短板、疏瓶颈、强骨干、优衔接、提质量,完善层次明晰、衔接高效、功能完备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三大战略”实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行动计划》明确,要加快前期工作,加强资金保障,强化规划衔接,细化落实方案,打造高品质的快速交通网络,完善广覆盖的基础交通网络,发展高效率的城际城市交通。2016~2018年,将在五方面加大投资力度,重点推进。

铁路方面,结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修编和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完善国家高速铁路网络,提升中西部铁路通达通畅水平,加快推进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

公路方面,以“三大战略”区域通道内高速公路为重点,实施国家高速公路网剩余路段建设和繁忙路段改扩建,推进普通国道提质升级和未贯通路段建设。

水路方面,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加强长江等内河航道整治;提升沿海港口的现代化水平,完善航运中心功能,支撑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机场方面,结合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修编,推进干线机场改扩建工程,提升枢纽机场保障能力;加快支线机场建设,完善机场布局。

上一篇:学习党的十九大得体会下一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