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测试

2024-05-16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测试(精选8篇)

篇1: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测试

主动建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主动建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张海滨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二中)

摘 要:科学探究应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因为这样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较快地找到科学探究的大门,为此在以下方面做了些尝试:创设情境,主动建构;强化实验设计;重视科学探究史教学。

关键词:科学探究能力;情境;实验;探究史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何为科学探究?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探究做了明确的定义,“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于研究自然并基于此种研究获

得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也指学生用以获得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由此可见,探究式教学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简而言之,探究教学强调的并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途径。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社会化的世界,也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现有知识的量非常大,知识的获取也比较容易,只要在网上百度一下就行了。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掌握了多少科学知识,而是要用一颗敏感的心去感受大自然,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是终身受益的。

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教学呢?对照美国的《国家科学

教育标准》对科学探究的定义,我认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最大可能再现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因为这样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较快地找到科学探究的大门。对此,本人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创设情境,主动建构

对于一些操作上比较简单的实验,我们要尽可能地沿着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和探究过程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在上电流的磁效应时,我们不应该演示了实验后马上就得出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的结论。因为这样并没有让学生尝试到探究的乐趣,也不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这节课我是这样处理的,在演示了奥斯特实验后问道:小磁针为什么会偏转?事实上此时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把它和磁现象联系起来,有一位学生说可能是由于我闭合开关时手指的转动引起了空气的流动,从而使小磁针发生了偏转。我首先对这位学生敢于猜想的作风加以肯定,同时指出,如果是那样的话,过

一会儿小磁针应该恢复南北指向,而事实上却没有,但切断电源后小磁针恢复了南北指向,从而否定了刚才那位学生的猜想。这时又有一位学生提出可能是由于导线通电后发热(依据日常生活经验),使得周围空气流动,从而使小磁针发生了偏转,我同样肯定了这位学生的敢于猜想,接着马上指出,如果是那样的话,我把小磁针换成火柴梗也会偏转,但演示后并没有;或者在导线和小磁针之间用玻璃板、硬纸板等障碍物隔开,小磁针应该不会偏转,但演示后照样偏转,从而否定了第二位学生的猜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能使小磁针偏转?这时一位学生怯生生地提出:是不是导线通电后变成一根磁铁而有磁性了?听到这句话后其他学生的思路也一下子被打开,师生一起设计了各种方法进行探究,最后得出了结论:通电直导体周围确实存在着磁场,但磁感线的形状并不像条形磁铁。

小结时我告诉学生,刚才那两位学生提出的猜想奥斯特也想到过,得知这一情况,学生激动万分:没想到我们竟然和科学家想到一块去了,原来科学探究并不神秘。他们的内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充分享受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二、强化实验设计

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当提出问题和猜想后我们需要设计实验解决问题,这是学生觉得最困难的。因为这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严密的数理逻辑和开阔的视野。因此,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强化,方法之一是让学生模拟科学家进行相关的科学探究实验设计。

例如,关于焦耳定律的内容,教材上是将一个设计好的装置进行演示,然后得出焦耳定律。我觉得这样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其实,这个实验的操作比较简单,关键是这个装置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装置?这其实是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

个非常好的素材。因此,我对这节课的内容是这样处理的,在讲了电流的热效应后,请学生猜想一下导体产生的热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由于学生在八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一些电学知识,所以不难猜到可能跟电流和电阻有关,接着我让学生当一回焦耳,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刚才的猜想,设计时画草图和电路图均可。在大部分学生完成设计后,教师选取几个比较典型的方案(应选取那些有良好创意和典型错误的设计方案)和大家一起讨论:发热体应该用一个还是两个?这两个发热体应怎样连接?如何改变和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如何测量导体产生的热量?当这些问题都解决后,一个比较完整的实验设计就出来了。然后将师生共同设计的方案和教材上的进行比较,看看还有哪些不足或者比教材上更可取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模拟设计,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又如,有关大气压强的内容,教材在介绍了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大气压强

很大后,就直接引出了大气压的数值,我觉得这样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大气压的数值根本不利于他们各方面能力(包括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且他们也不容易记住大气压的数值,相关的概念很模糊,其实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模拟一下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因此,我在演示了马德堡半球实验后,对学生说:“既然大气有压强,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测定出大气压的数值到底是多少?请大家试试看。”在我的要求下学生纷纷开动脑筋进行尝试,其中有一位学生提出用纸片托水的实验可以测定出大气压的数值,他说把玻璃杯弄得长一点,直到纸片托不住水,这时纸片上方液体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强。我对该学生的这一想法大加赞赏,指出等效替代是科学探究上的一种常用方法,同时引导大家一起讨论对该实验加以完善:能否将玻璃杯换成直径较小的玻璃管?由于大气压的数值很大,能够托起很高的水柱,玻璃管可能要很长,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

是否可以用其他的液体来代替水?……当实验设计方案趋于完善后,我给他们演示了实验,得出大气压的数值,并指出这一实验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最先设计并做出来的,所以被称为托里拆利实验。经此一过程,学生茅塞顿开,充分理解了大气压的数值、水银气压计的原理等相关知识内容,并且对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重视科学探究史教学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科学探究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用实验去重现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但是应该而且有必要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的探究史。例如,关于血型的内容,教材上只是介绍了血型的类型,而对于血型的发现却并无提及,但我每次讲到血型时,都要向学生介绍血型的发现经过,主要是这样三点:(1)较早时期人们进行输血尝试的失败;(2)奥地利医学家兰德斯坦纳的发现;(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医学家奥登堡根据兰德斯坦纳的研究成果进行输血,居然大获成功,挽救了大量伤员。学生听了之后不仅了解了人类在挽救生命上所作的努力,更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再如,关于酸碱指示剂的内容,由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接触到相关的物质和概念,所以几乎每届都有学生问我:酸碱指示剂是从哪里来的?它是怎么被发现的?于是我向他们介绍波义耳发现和提取酸碱指示剂的经历,学生听了之后明白了科学探究就在我们身边,但是机遇只青睐那些有心的人,成功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此外,像细胞学说的提出、血液循环和光合作用的发现等内容都是进行科学探究史教学的很好的素材,通过这些科学探究史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明白科学探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他们不畏艰难,愈挫愈勇,终生献身科学事业的信心。

参考文献:

刘广。科学探究能力要素的培养研

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篇2: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测试

摘 要: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精神,使学生主动、自主参与各项探究活动,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积极主动 民主和谐 探究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科学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明白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明确保护大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性和美好前景,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对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浅谈以下几点。

一、 积极主动探究的教学气氛

1.把握儿童的心理特点,正确激发、引导探究兴趣。小学生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事物都觉得新鲜、好奇、有趣,都有可能引起他们得探究兴趣。如“美丽的大自然”一课,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新奇好问的特点,把他们带到大自然中去。时值秋天,正值秋高气爽之时,蔚蓝的天空,潺潺的流水,沉甸甸的麦穗,自由飞翔的小鸟,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小昆虫,无不让他们感到欣喜、新奇、兴奋,神秘的大自然对他们充满了诱惑力。利用学生这种强烈的好奇心,让他们亲自去探究大自然的秘密。

2.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究。例如低年级学生爱玩,可采用游戏式教学;小学生喜欢动手,尽可能通过观察、实验等实际操作进行教学;小学生对“优胜”特别感兴趣,可以开展一些比赛性的教学活动。此外,要精心设计问题的情境,引起探究问题的兴趣。例如“纸风车”一课,先让学生自行探究纸风车的制作方法,做好后,比一比谁的风车做的最漂亮,最新颖、接着提出问题:“怎样使风车转起来?”只见同学们积极的动脑筋、想办法,有的举着风车跑、有的用嘴吹、有的迎风举起,操场上热闹极了,不到5分钟,同学们都找出来了。这时老师问:“在教室里没有风我们能是风车转起来吗?你们都有哪些方法?”同学们争先恐后回答:“用嘴吹、用电风扇吹。”找到了风车转起来地方法后,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的风车转的最快,同学们一个比一个凶猛,使劲的向前冲。当评出风车转得最快,做得最漂亮的同学时,其他同学一个个都围上来观察、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课间,好多同学都在修理自己的风车呢!

3.教师在科学探索方面的榜样作用,也可以推动科学探究气氛的形成。例如:在与同学一起春游、参观考察时,如果教师对各种自然事物充满了兴趣,向同学提出一些相关的的问题或结合实际讲解一些有关的知识,就会对学生有强烈的感染作用,使学生对这些自然事物产生兴趣。当学生向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时,教师对他们的问题很重视,并同他们一起研究、讨论,学生就会受到很大的鼓舞,以后就会向教师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理睬,甚至不耐烦,学生的探究兴趣就会受到打击。当教学中出现争论不清的问题,教师总采取很认真的态度,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研究,有时还和学生一起研究,经常这样就会在班内形成一种“不弄清问题不罢休”的积极主动探究气氛。

二、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教学是民主的,学生有权对学什么、怎什么学以及各种的问题发表意见,而不是教师“一言堂,”教师主宰一切,什么问题都是教师说了算;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学生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与教师不同的意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平等、亲切、和善、讲道理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生硬、粗暴、强词夺理。

民主和谐的教师气氛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探究的重要条件,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础,是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保证。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民主的作风;教师的民主作风,来自于正确的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教师一定要从内心搞明白,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学服务的;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一定得自由度,自主干一些学习的事情,不能一切都按教师的意志做,一切都是教师说了算;要善于把教师的意图变为学生自觉探究的动机,不要强迫学生做他们不情愿做的事情,哪怕是对他们有好处的事,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学会民主讨论、勇于探究。

三、在探究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指导学生自行探究 ,应用知识,不仅要采用探究的学习方式,还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自主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行探究”的要求。为此,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1、探究过程要以学生为主进行。具体说,探究问题应该是学生提出的`,与问题有关的事实应该是学生获取的,对问题的假设应该是学生做出的。问题的结论应该是学生总结出来的,应用所学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是学生想出来的。

2、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高要求和高目标。为此,探究问题有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探究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研究、决定。例如:“种子的萌发”一课,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讨论时,有的说需要水和空气,有的说需要比较温暖的条件,有的说需要阳光,有的说需要土壤,有的说不需要土壤……到底需要什么条件,不需要什么条件,可以让学生分组研究。各组研究几项,哪几项,可由小组自己定;用什么方法研究,也可以由小组学生自己决定,老师给与必要的指导。

篇3: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测试

一、资源激趣平台

教育学原理认为:从材料本身出发来组织教学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科学课教学离不开观察与实验, 观察与实验又离不开师生共同准备的“有结构的材料”。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有结构的材料, 让学生与材料亲密地接触, 是科学活动中重要的环节, 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准备多种多样而且有结构的材料呢?对此, 我结合农村教育实际, 合理利用小学生科学学具材料袋内的材料, 因为这些材料是与教材配套的, 非常适合分组实验;在上一个单元前, 我就开出一张材料清单, 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实验材料。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液体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 他们每天和不同的形形色色的液体打着交道, 但他们对此只是被动地关心和接受, 很少有学生去有意识地关注和研究, 更少有人意识到液体还有很多奇妙而有趣的用途。在《认识液体》的教学中, 我就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潜在的求知欲, 尝试让他们用多种方式来研究身边熟悉的事物。同时, 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 选用了学生熟悉的水、食用油、蜂蜜、豆浆四种液体来研究;学生兴趣盎然地利用器材来研究液体, 运用多种方式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 从而对液体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轻重、流动速度等各种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此时, 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充满创造力的生成者。由此可见, 只有教师精心选择有结构的材料, 才能调动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及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探究起来特别地起劲, 探究出来的结果也更有价值。

二、情境问题平台

教师应学会利用情境激趣。课一开始, 我便创设各种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调动其情感因素, 使其兴趣指数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提升。比如, 创设一个游戏活动、课件动画、谜语、辩论、魔术表演等形式的情境。俗话说:好的开始预示着成功的一半, 让情感先动起来, 以活跃课堂。在活动中让学生自我设计, 自由选择地进行探究活动。这样他们始终处在活动中心, 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合作交流平台

实验教学倡导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消除学生之间能力方面的差异, 合理搭配,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锻炼与提高。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和信息交流。如, 在研究“摆”的实验中, 各小组学生共同选择感兴趣的材料, 然后合作制成一个摆。在数“摆”一分钟摆动次数的活动中, 让每个小组内的材料员、记录员、计时员分工合作, 整个活动进行得井然有序。与此同时, 学生开展小组比赛, 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协调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四、课堂延伸平台

课外做实验是科学教学的必要补充。用一些简单易得的器材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易的装置, 在课外独立或合作完成, 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乐趣。科学课中的有些实验不可能在课堂上短短40分钟内完成, 比如, 《观察种子发芽》的实验, 《研究菜豆适于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的实验、种凤仙花、养蚕、记录月相、观察星座等等, 这些实验需要的时间都很长, 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 所以只能布置给学生课外完成。同时, 学生能够利用几节废电池和几节导线、小灯泡, 借助所学的科学知识制成一个简单的交通指挥灯等。做这些实验, 不仅补充了课堂实验教学, 而且在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课外实验过程中,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篇4: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测试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小学科学课教学应以探究为基础,使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究活动学到科学知识,训练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活动,激发探究兴趣,培养探究能力

1、联系生活,以问题为动力,激发探究欲望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内因最好的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习动机中表现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听到孩子们这样的提问:"人为什么要吃东西?""为什么冰棍也会冒出'热气'?"......这些"为什么"有的显得那样的幼稚可笑,然而它们却是孩子们求知的不竭动力。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对各种生活现象的演示,引发学生重发"旧问"。有了这些他们很早就想了解,但又一直未能如愿的问题,学生必然会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迫不及待的探索热情。比如,在教学《热气球上升的秘密》一课时,在学习热空气上升时,用点燃的酒精灯和纸蛇演示了生活中"炉火上方晾晒的手帕不断飘动"的生活现象,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许多学生都急切地发出犹问已久的问题:"为什么火炉上方的手帕会不断飘动呢?""是什么使手帕不断飘动的呢?"......同学们带着自己急于了解的问题,一个个积极主动,跃跃欲试,去寻求科学的真实性。

2、注入探究活力

在科学课教学中,探究性活动很多。学生有了探究的欲望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和鼓励学生去探究、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引导和鼓励无疑为学生深入地探究注入了活力。同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创新火花要及时给予肯定;并且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以保护学生的上进心和探索精神。另外,还允许学生在探究活动出现失败。因为探究是一种探索性活动,走的并不一定是别人走过的路,它往往有一定的风险,对此,教师首先要肯定其探究精神,然后与学生一起找一找失败的原因,再鼓励学生尝试进行新的探索。

3、留有参与空间,让学生有探究的机会,培养探究的能动性

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学生拥有时间才能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为了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往往讲得多,学生听得多。即便是在带领学生做科学实验也会因为时间不足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出现所谓的"虎头蛇尾"现象。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讨论、实验、观察,各种能力怎么能得到有效的培養?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时间、空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弹性化"的设计,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地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的各项活动,切实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二、重视实践,训练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践,是一种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科学课所特有的学科特点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各种自然科学观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大多是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认识的。因此,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充分地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按一定的要求对研究客体,包括实物、标本、模型以及有关的实验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实验和操作,使学生获得更直接、更清晰、印象更新的认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训练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为学生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工作、研究,乃至创造发明等打好不可缺少的科学素养基础。

1、从具体的认识活动来说,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等三种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如在观察方面,训练学生观察各种自然事物、自然现象的观察方法,包括明确观察目的,把握观察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按顺序观察、多角度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研讨、边观察边记录等。在思考方面,训练学生比较、分类、概括、归纳、综合等基本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先思后说"、"先想后做"等良好的思考习惯。在实验方面,训练学生认识和使用一些简单的仪器,学习初步的设计实验的方法,会做一些基本的分组实验,包括训练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测定性实验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2、从基本的认识过程来说,教给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学生的"学"为重心组织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做"字上下功夫,对学生进行科学认识程序的训练。如面对某一具体的认识对象,采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如果用实验的方法,则应该怎样设计实验,如何在实验中找出有用的事实材料;面对大量的事实材料,如何进行整理,又如何找出事实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等等。

三、指导学生质疑与再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拓宽探究空间

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研究的自然事物也是有限的,而小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开展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课内课外的相互结合,课后不断延伸,不仅使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和探究习惯,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在学生已理解了一定的科学概念,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之后,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进行一些新的或较深层次的探索,这是学生从学习知识到灵活应用知识的一个深化过程,一个知识有效迁移的过程,更是思维与能力的重要表现。这就要求教师不要以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束缚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改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课堂,打破教材中教学内容的界限,打破课堂40分钟的限制,打破教室、实验室的狭小空间,走进生活,走进广大的自然界中,去发现科学,在课后去完成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在40分钟的课堂内完成的内容。如《土壤与植物》单元中的《植物与土壤》,学生不可能在40分钟内观察到不同的土壤中植物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这就需要把课内观察的内容延伸到课外进行。课内课外的相互结合,课后不断延伸,不仅使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和探究习惯,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篇5: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测试

六盘水市钟山区第十五小学

冷姣

摘要: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理念的落实,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尽快接受新理念,并在教育教学中加以充分运用。自主探究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的去获取知识。

关键词:自主探究、动手动脑、合作交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创新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人们发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应值得每一位教师去探究。

一、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重视让学生经历自主提出问题探究的过程

探究应该从问题开始,适合的科学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提出问题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问题,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探究过程中通过学生们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积累一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让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例如:我在教学《我来造一张纸》这节课时,我先出示课题,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了“我想知道怎样造纸?”“我想知道用什么造纸?”等多个问题,然后指导学生经历“制浆——灌浆——滤水——压干成纸”的过程。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方法。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生亲身体验了学习的过程,他们学到了知识,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善于动手动脑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假设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大胆的猜测在探究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学生提出问题,就让学生先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猜一猜,可能是什么样的结果,然后再让学生动手去验证,看看自己猜测的结果是否正确,这样学生通过质疑——猜测——验证的过程,他们充满了自信,既愉快又有收获。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科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与教师的分工明显不同。比如:提出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提不出来,教师一着急就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冷静地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实验不成功,教师不能立即去做给学生看,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动眼 “看一看”,多动脑 “想一想”,多动口 “说一说”,多动手 “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例如教学《发面的学问》时,我先问:你们知道小小的面团为什么会发得那么大?让学生猜测,再让学生去动手做,我再引导学生做发面团的对比实验,通过一段时间,再让学生进行观察,从而认识酵母菌的作用。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充分动起来,调动自己的种种感官,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认识,而且这种活动也是孩子们喜欢的。

三、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独立发现

良好的情境氛围可以激发思维的灵感、创造的愿望,学生在这种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中,大胆发言、无拘无束,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例如:教学《让灯泡亮起来》一课时,我把材料放在课桌上,让他们自行选材,独立地利用导线、电池、灯泡去操作,让他们需要帮助时可请老师帮助,如没困难就自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教室中无拘无束的动起来,他们提供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大家都十分高兴。

又如:教学《有趣的磁现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知道磁铁哪个部分的磁力最强,我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去感受哪个部分磁力最强,学生通过自身验证发现磁铁两端磁性最强。

通过上面的实践活动,我发现教师应积极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的结论

合作交流是《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合作交流学习的前提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交流的过程是全班同学的学习过程,各个小组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探讨,实现成果共享,最终得出问题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试验过程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得到结论。

我国自然学科教育泰斗刘默耕教授曾说:“教学是教学生的艺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成为科学启蒙教育的艺术大师。”这是我们自然科学教师追求的目标。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展现自己,发挥他们创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自然中学科学,在社会中学科学,在生活中学科学。

1、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2、《探究性学习》

篇6: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测试

仪器:具支锥形瓶、胶塞、小试管。

实验步骤:称量具支锥形瓶的质量(包含碳酸钙、稀盐酸、小试管)。

倾斜容器让两种物质混合。

称量反应后整个体系的总质量。

在下表中记录实验现象并整理数据:

教师检查各组实验情况,对一些不规范操作及时进行指导。12分左右时间,各小组全部实验完毕,探究结果是:方案一、二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方案三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积极思维,比较各组实验仪器的微小差异,实验现象的不同,讨论得出:方案三由于生成的气体从支管散逸到空气中致使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的质量小。教师进一步启发,怎样将逸出气体的质量也称量进去呢?同学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情绪高涨,经过一番商议,一致提出在支管上套一个气球或塑料袋收集产生的气体,教师按学生的设计方案装配仪器进行演示。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教师启发和设疑,学生很容易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同时也深刻理解了在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不可忽视在常温下无色无味的气体的质量。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实质,教师借助多媒体将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实质制作成动画,为学生提供主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感到通俗易懂。

最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完成课堂练习,布置作业,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四、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1.注意探究性实验的条件。

实施探究性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实验要考虑三个条件:(1)内容难易适中;(2)学生对进行探究性实验已有准备;(3)教师有充裕时间组织学生实施探究性实验。

2.指导学生探究方法。

为了顺利实施探究教学形式,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一些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如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启发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探究兴趣,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模拟科学家进行实验探究的情境,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方法的训练等,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避免失误,提高学习效率。

3.鼓励学生利用代用品。

篇7: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测试

大足邮亭中学杨永书

[内容提要]

猜想与假设是探究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科学探究能力的水平。因此,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本文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自己的物理教学实践,结合目前学生学习的现状,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探索、从而总结出一些方法。

[关键词]探究教学培养猜想能力

目录

一、的猜想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1

(一)猜想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1

(二)猜想具有创造性-----------------------1

(三)猜想是物理学发展的必经之路-----1

二、鼓励学生敢于猜想--------------------1

(一)创设融洽的课堂气氛----1

(二)适时启迪,培养学生的猜想信心-2

三、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猜想方法------2

(一)利用已有物理知识进行迁移猜想--2

(二)抓住物理规律进行有效猜想------2

(三)运用直觉进行快速猜想------------3

注释---------------3

参考文献----------4

物理新课标要求学生尝试根据经验或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或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初中物理教学,除了要把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终极目标是造就人的创造才能,猜测和想象是科学探究的起点,进行猜想能力的培养应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现结合自己的探究式教学的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科学的猜想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

(一)科学猜想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很重要的不同就是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科学探究是和科学内容并列的。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能力中猜想与假设环节有这样的基本要求: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认识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新课程倡导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而在科学探究学习过程中, 提出猜想,树立假设是科学研究问题的核心环节,它决定探究的方向,同时又是学生认识事物的第一自我判断,对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而言,应该说,提出猜想,树立假设比验证更为重要,没有对问题探究的猜想与假设,也就谈不上验证。因此,在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中大胆而正确的猜想与假设是非常重要的。

(二)猜想具有创造性

猜想是指在观察、操作或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的发展趋势或本质规律进行归纳,判断的思维过程。因此,猜想并非瞎猜,是以一定科学事实和理论为依据的,具有科学性的特点。同时,猜想又是一种超前思维,具有一定的猜测性,与已成为真理的理论相区别,它的结论是否正确还需通过实践检验,因而具有证伪性的特点,它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与验证欲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再者,猜想又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一切创造活动都需经过认真思维,作大胆猜想才能实现,猜想思维往往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直接涉及事物的本质,重新排列已有的认识,创造出新形象,或在已有认知基础上提出新的见解,这些正是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因而猜想具有创造性,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猜想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

(三)猜想是物理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从物理学的发展史来看,猜想思维在物理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并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胡克关于物体相互作用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猜想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法拉第由“电生磁”进而大胆猜想“磁生电”而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并为电与磁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普朗克关于能量量子化的猜想打开了近代物理学的大门........可见伟大的猜想造就了非凡的智慧,科学是从想象开始,没有想象就不可能有创造的意向,便不能进行创造,只有想象和大胆的猜想才能产生假说,同时想象和猜想又能激励创造。因此,在物理教学与实践中有意识、有计划地鼓励、培养学生的科学猜想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鼓励学生敢于猜想

(一)创设融洽的课堂气氛

罗杰斯①认为,“心理自由”或“心理安全”是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基本构件。一个学生如果感到课堂心理气氛是自由和安全的,他就会心情舒畅,而不必花时间来保护自己,也不怕别人来非难,始终能按自己选定的目标不断进取,敢于发表意见、敢于猜想。假如我们教师给学生的是一种“无法亲近、高高在上”的感觉,那么,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些猜想与假设,他也不敢告诉我们,当然无法对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因此,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提出的猜想,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激励表扬学生,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猜想哪怕是较为荒唐的猜想也要积极对待,而不能讽刺挖苦。例如,教学“研究怎样利用磁场获得电流”时,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提出:感应电流的有无与磁场强弱有关,与磁场方向有关,与电路是否闭合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的面积大小有关,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等等。在判断猜想正确与否的途径上,学生提出了做实验、读课本、查资料、问老师等多种方法。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开放性。

(二)适时启迪,培养学生的猜想信心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猜想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机地渗透科学史中科学家由大胆猜想而导致重大科学发现与科研成果的事例,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和意向,比如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关系时,教师普遍认为学生会非常容易地提出合理的猜想,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一部分同学猜想串联电路中越靠近电源正极的位置电流越大,越靠近电源负极的位置电流越小,对这些同学老师没有简单批评或直接否定他们的猜想,而是首先肯定他们能积极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猜想,并将这些猜想与其他猜想排列在一起,通过后面的探究实验、分析与论证,验证该猜想是否正确,使学生真正理解电路中电流的形成。在这一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当学生进行猜想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其创意加以表扬,培养其猜想的积极性自信心。有了猜想后,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不管正确与否都要亲自动手与证明的良好习惯,一旦猜想被证实,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猜想的积极性会更高,而一旦学生的猜想不正确时,教师要注意适时启迪与引导,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猜想积极性,并且教师也可以把自己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去积极参与学生的猜想与反驳,有时甚至可以有意提出错误的猜想与假设,被学生所反驳。这样,既能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巨大力量,同时也能使学生深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的能力,也才能使学生走出学习只是为了用正确结论去解题的应试教育的误区。

三、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猜想方法

(一)利用已有物理知识进行迁移猜想

运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及经验,做出合理的猜想,这是科学探究中最具有创造性的一环。

例如: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讨论:假设通过电磁铁的电流由1A增加到2A,电磁铁的磁性会怎样?学生可能会推测:导线中的2A电流是两股1A电流汇合而成的,每股电流都产生一个磁场,两个相同磁场叠加在一起,电磁铁的磁性增强了。如果电磁铁的电流不变,线圈由50匝增加到100匝,它的磁性又会怎样?学生可能会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这样推测:100匝线圈是由两组50匝线圈组合而成的,每组线圈都产生一个磁场,两个相同磁场叠加在一起,电磁铁的磁性增强了。

通过以上知识的迁移和猜想,学生提出猜想: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通过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将越强。

(二)抓住物理规律进行有效猜想

物理概念是人类在大量探索物理世界的过程中,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本质属性加以抽象、概括而形成的。物理概念是物理理论体系的基本单元和基本思维方式,是物理教学过程中科学猜想的主要依据之一。而物理规律是联系物理概念的桥梁,更是物理知识结构的骨架。因此抓住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本质特征进行猜想,可以提高猜想的有效性。

例如: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

我们从复习电流的概念引入教学过程:“什么是电流?”“怎样才能产生电流?”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才会有电流。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它的电流会不会改变?怎样改变?由此可以猜想:所加电压越高,电流可能越大。另一方面,任何导体都有电阻,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通过它的电流会不会改变?怎样改变?由此可以猜想:电阻越大,电流会越小。

(三)运用直觉进行快速猜想

直觉猜测、直觉假设都是直觉思维的形式,要鼓励学生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的思维不要局限于一个定式中,对新知识、新事物要保持一定的新鲜感、好奇心,敢于提出大胆的猜想与假设,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例如: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和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凭直觉立即回答,这时学生的猜想可能有:与电流的大小有关、与通电时间有关等等。至于与电阻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或体验一些相关的生活情景。

当然猜想毕竟是猜想,在进行论证前不能作为真命题,教师可举出一些不正确事例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为防止学生胡乱猜测或模式化,可以让学生充分地猜,并要求说明这样猜的理由,与此同时,我们教师要积极加以引导。一位哲人说得好:“知识是创造的基础,想象是创造的翅膀”,而想象的主要形式是猜想,让我们放飞猜想的翅膀。尽管有时猜想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

总之,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著名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②曾指出:“中国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出色,特别在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撼,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注释

①罗杰斯 卡尔 兰塞姆(Rogers,Carl Ransom 1902―)

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之一。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和发起者、心理治疗家。

篇8:重视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能力

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

一是教师要善于摆出问题。问题来于课本, 也来于生活。教师摆出的问题要能贴近学生实际, 贴近学生知识水平, 贴近学生的心理情感, 做到求趣、求真相结合。二是教师要善于对摆出问题的问题提出。教师提出问题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是学生想提问、会提问、乐提问的基础。因此, 教师提出的问题语句要简明扼要, 说到学生的兴奋点上, 语气要情趣交融。三是教师要让学生用手、用眼、用脑进行观察和思考, 重视每一个细节, 从中想出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四是教师要强化结果的表述, 要求学生对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进行语言表达和文字描述。五是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比如在《电路图》一课, 我课前在学生的桌子上放好了导线若干、小灯泡两个、开关两个、电池两节。当我问学生如何使桌子上的灯泡发光时, 学生的兴趣顿时高涨, 议论纷纷。当发现一些小组使灯泡发光的时, 我不失时机地问:“在灯泡发光的同时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 并不断地提出了一些问题:“灯泡为什么会发光?”“它是否一直都能亮下去?”“是什么让它亮起来的?”“怎样才能让它亮得更久一点?”……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质疑的兴趣, 还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控制变量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

所谓控制变量, 即指:假设影响事物本质或规律的因素有N个, 在研究过程中控制其中的N-1个, 确定其中的1个为研究对象, 改变其数量, 通过比较, 发现是否影响事物的本质或规律, 从而明确该因素与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关系。

可以说, 几乎在每一个探究实验的设计过程中都离不开实验变量的控制。控制变量实验的操作,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尤其在控制变量实验设计过程中, 更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 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例如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

因素1:溶质的种类对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溶剂种类。

操作步骤:在常温下, 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 分别加入 (1) 、 (2) 、 (3) 3支试管中, 再分别加入NaCl、KNO3、Ca (OH) 2各2g, 振荡, 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 (1) 中有少量NaCl未溶, 试管 (2) 中KNO3全部溶解, 试管 (3) 中有多量Ca (OH) 2未溶, 从而得出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受溶质种类影响的结论。

因素2: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以KNO3为例)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温度;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种类。

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 分别加入 (1) 、 (2) 、 (3) 3支试管中, 再各加入5gKNO3晶体, 将试管 (1) 保持在常温下, 将试管 (2) 加热并保持在40℃, 将试管 (3) 加热并保持在60℃, 振荡, 现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 (1) 中有多量KNO3未溶, 试管 (2) 中有少量KNO3未溶, 试管 (3) 中KNO3全部溶解, 从而得出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受温度影响的结论。

从上可知, 设计探究性实验,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还要求学生能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具有其他常规方法无法比拟的作用。为此, 教师应要求学生针对所探究的问题和条件, 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 注重实验过程和实验细节, 同时考虑到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确定需要测量的量, 有意识地采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其它变量。

三、信息资料的处理、应用和表达能力

在这几年的学业考试中, 信息题的种类多种多样, 其中有一类是“铭牌信息题”。

在2006年石家庄市的初中生毕业升学考试中有这样一个题目:

在一次课外活动中, 某同学以一台电磁炉为主要研究对象, 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请你就这位同学在活动中获得的有关资料, 求解或提出有关问题: (1) 加热5min, 水所吸收的热量; (2) 电磁炉工作5min消耗的电能; (3) 电磁炉的功率; (4) 请你将 (3) 的求解结果与这位同学在活动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 发现了什么新问题?并解释原因。

为了恰到好处地解答这类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处理题目所提供的信息的能力, 那么, 如何培训学生对信息资料的处理和应用能力呢? (1) 给予学生可接纳的信息量。作为信息, 它存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 作为教师, 要善于发现各种信息, 并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提供给学生。 (2) 要求学生主动收集各种信息。在书本中找, 在生活实际中找。 (3) 积极实施信息处理。学生在收集到信息后, 教师要启发学生对信息进行归纳分类。 (4) 掌握基础知识, 全面解读信息, 使信息与学科知识、生活实际相融合, 从而明确信息的真正意义。

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新课程在提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时候, 非常强调合作学习, 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合作学习是一条十分有效和现实的途径。但是很多教师因为没有把握合作与交流这种学习方式的真正意义和精髓, 拘泥于形式, 却忽略了实际效果。学生进行讨论漫无目的, 效果较差。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呢?首先, 要有分工。合作中要有一个适合于探讨的问题, 而且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参与进来, 每一个人都要有独立思考, 不是每一个人做同样的事情, 而是为解决共同的问题, 每一个学生做不同的事情。其次, 要有合作。合作要真诚, 要精诚团结, 要相互理解, 相互帮助, 建立同组友谊, 共同完成学习合作和生活合作。教师应做好引导和鼓励工作, 强调个性化的合作, 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 能思考别人的意见, 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再次, 交流。交流是合作结果信息的传递方式, 只有通过交流, 才能分享探究中他人的信息、创意及成果, 合作才能得以完善。语言文字是交流的有效方式, 不管学生的语言多么笨拙, 文字多么差劲, 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给学生一个交流的空间, 挖掘交流过程中的闪光点, 多表扬, 让学生体验成功合作的喜悦, 实现全体学生至少是大部分学生的共同发展。当然, 教师还要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学环境, 使学生学会交流, 在合作中交流, 在交流中合作, 使两者有机结合。

上一篇:最温馨的端午节祝福下一篇: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