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浅见

2024-06-28

对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浅见(通用13篇)

篇1:对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浅见

对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浅见

(甘肃省康县云台中心小学

陈永军

746500)

关键词:综合感知

兴趣

探究

创新

整合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按照课改的要求,小学第二学段(3-4年级)的阅读教学,要从“单纯的强调语文知识与训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繁琐的分析讲解、刻板的理解课文内容的程式中转变过来。要突出综合感知,重视感悟和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焕发出学习语文的悟性和灵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我结合自己多年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谈几点浅见。

1、要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师要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小学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习兴趣。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主动的学,愉快的学,刻苦的学。”为了使学生积极、自主、快乐的阅读,并自主探究、创新、积极思考,就必须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认为一要教师匠心独用,精心编制的“导语”激趣;二要从导语、预习、阅读提示入手激趣;三要用必要的谜语和故事引发激趣;四要利用多媒体课件激趣;五要通过赛读、联想等激趣;六要通过创新激趣;七要用对学生的关爱以及信任感激趣;八要从发现和赏识每一个小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励激趣。一句话教师要在课堂上应给学生一定的阅读空间,以问题激起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的体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巩固和了解学生的心理,投其所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2、要重视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学习语文主要是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因此,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意义重大。首先,要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读课文时,能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读出语气,读出情感。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确阅读方法,去实现认识,发展的目的。其次,在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扫清阅读障碍。然后按照预习提示,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阅读中出现的个别疑难,要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来解决。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习惯,营造自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以及知识积累的良好习惯。教师还要加强整合,在阅读教学设计中,以读为线索,把感悟、理解、积累、运用、表达以及读与思、读与说、读与写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新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3、要重视阅读指导

阅读教学要尊重读的个性,加强读的指导,尤其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和其他检索工具。初读,扫清障碍,读通句子,并在预习的基础上整体感知。默读,教师要提出具体问题,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把握文章结构,树立文章脉络。速度,要有一定的速度,读中不添字、不漏子。精度,不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归纳、小结。而且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究、合作、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要指导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感悟全文。浏览,要指导学生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提出问题,并能找出各自然段的中心句。诵读,指导学生背诵好词佳句,古诗文以及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阅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

阅读教学小学阶段的重点是朗读和默读,是经常化的最基本的训练。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小学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要突出读,在读中感知、感悟。听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心里跟着读——用心读。要放手让学生充分的个性的自读、自查资料。指导学生分组交流,积极讨论,敢于说出自己读懂了什么和独特的见解,提出不懂的问题。读中要入境动情,接受熏陶。要让学生经常带着任务读书,感受阅读的乐趣,享受阅读生活,增强阅读的能力。

4、要重视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它既是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也是巩固识字、扩展识字、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在课外阅读方面,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根据儿童年龄的特点,推荐适合的读物。结合每个单元的学习和课后选读课文,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围绕一些专题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比如传统节日,学校活动安排等。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围绕学生加强阅读。要明确学的目的,保证读的时间,创设读的情境,增强读的趣味。因文施教,因人施教。从而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不断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指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教工》(2012.07期)(中国教科文卫体公会主办)《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同意修改,电子信箱:1395528113@qq.com 3

篇2:对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浅见

困惑与误区:

1、字词理解欠缺;

2、重点段落的感悟不深;

3、问题质疑肤浅;

4、文本的整体感知欠佳;

策略:

1、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整体系统的感知,教学开始应尽量设计能统领全篇的大环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渴望、兴趣、期待。。。

2、为了解决学生对字词的掌握理解,课前教师应做好预习作业布置,交给学生预习方法,让学生通过查资料、工具书等力所能及的方法理解字词;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让他们互帮互学、联系上下文结合教师形象生动的讲解进行理解;课后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快速做出反应认真设计精当的作业,达到有效的巩固训练。

3、学生对重点句段的感悟,应教给学生所问几个为什么?(我的 想法是。。。我的体会是。。。我想说。。。)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勾画圈点、边读边思边积累、填写阅读记录卡。。。

5、有计划的开展课外阅读,《三字经》(《二十四孝》、《弟子规》。。。)、古诗词必背70首、单元趣味语文中推荐的作品、童话寓言、课标中推荐的古今中外神话。。。

篇3:对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浅见

一、培养质疑能力, 引发阅读期待, 激发阅读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此教学理念指导下,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如, 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文, 在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后, 首先可以引导学生与课文题目进行“对话”, 据题质疑, 激活学生思维, 引发学生阅读期待。笔者是以这样一个问题启发学生与题目展开对话的:“这节课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 (板书题目) , 当你看到‘小稻秧脱险记’这个题目的时候, 你头脑中会出现怎样的问号?”在笔者的启发下学生脑海中闪现了许多想迫切解决的问题, 都想探个究竟, 弄个明白。学习兴趣顿时被激发, 形成了迫切的阅读期待。

二、抓住核心问题, 来推进学生对文本的阅读

特级教师张庆先生曾说“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意思是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抓住核心问题, 以此为纲, 来推进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譬如, 教学《石头书》一文, 可把川川和磊磊提出的问题作为核心问题, 来引导学生读书, 寻找问题答案。川川和磊磊提出的主要问题有:“书?哪里有书哇?”“这书上有字吗?”“这书上有画吗?”“化石能说明什么呢?”“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当然, 在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前, 还可以用一个大的核心问题作为统领, 即“川川和磊磊提出了哪些问题?”先让学生找出这个大问题的答案, 再一一击破。一一击破的过程, 就是引导读书的过程。譬如, 围绕“这书上有字吗?”这个问题, 要引导学生通过读第7自然段, 标出“雨痕”、“波痕”、“矿物”三个词语;围绕“这书上有画吗?”这个问题, 要引导学生通过读第9自然段, 标出“树叶”、“贝壳”、“小鱼”三个词语。这个过程, 就是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过程。这种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应该从第二学段就开始培养。

三、指导朗读, 读中品味, 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

《标准》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如教学《第八次》一文, 在理解课文第3自然段的内容, 并对“并不灰心”一词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后, 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进行朗读训练。笔者是这样导读的:“同学们, 让我们带着对小蜘蛛的敬佩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同学们顿时来了精神与兴趣, 仿佛自己就是那只可爱的小蜘蛛, 从孩子们的朗朗的读书声中, 笔者分明感受到了小蜘蛛遇到的困难, 更感受到了小蜘蛛勇于克服困难那份执著与自信。

第3自然段是对小蜘蛛的一段精彩的描写, 是可爱的小蜘蛛给了布鲁斯王子战胜挫折的信心与力量。作者描写小蜘蛛只是作一个铺垫, 所以, 课文第4自然段又回到了布鲁斯王子“失去信心→找回信心→获得成功”这条心理变化的线索上, 用简洁而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布鲁斯王子受到蜘蛛结网精神的感染之后异常激动的反应:“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 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布鲁斯王子说的话是课文中唯一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 句中蕴含着布鲁斯王子重整旗鼓, 夺取胜利的坚定决心, 也是对课文题目的一个照应。如何朗读好这句话呢?笔者首先引导学生研读布鲁斯王子的表现:读了这句话,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你从“猛地跳起来”这个动作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兴味盎然, 畅谈了自己读书的感受:“我感到布鲁斯王子很兴奋, 因为小蜘蛛的行为让他受到了启发。”“我觉得布鲁斯王子浑身又充满了力量。”“这句话告诉我们, 布鲁斯王子不再唉声叹气, 他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伤痛, 他对胜利又充满了希望。”听了这些个性化的解读, 笔者连忙赞许:“是啊, 你们领悟得真好!同学们, 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为布鲁斯王子加油!”于是, 学生又开始了有声有色的朗读, 读得非常带劲, 入情入境, 俨然成了布鲁斯王子。至此, 阅读教学达到了一个高潮。

四、从课文中学习借鉴写法, 汲取营养

“模仿”就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学习课文或他人习作技巧的过程, 是学生习作取得进步的必由之路。作家莫言在回顾自己的写作生涯时称:“我并非什么了不起的文学天才, 和大多数普通文学爱好者一样, 我的文学之路也是从阅读和模仿开始的。”譬如, 《石头书》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就是以对话的形式来展开叙述的。主要写了川川、磊磊跟勘探队员之间的对话。通过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 生动有趣地介绍了“石头书”, 这非常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学习这篇课文, 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文中描写对话的方法, 尤其是文中提示语的运用, 来写一段人物的对话。因为对于刚学习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 他们还不善于描写人物的对话;即使写了, 也非常单调。常遇到的问题是:不会使用标点, 不会使用提示语, 老是用“说”多数学生最易犯的通病, 诸如, “你说”、“我说”、“爸爸说”、“妈妈说”、“老师说”;而且提示语都是放在话语的前面。学习完这篇文章后, 就可指导学生适时地写一写自己与老师或爸爸、妈妈之间的对话, 以巩固从课文中习得的写作方法。

(责任编辑:龙大为)

篇4:对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浅见

一、 对“文本细读”的理性思考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学生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对于每篇文本,教师可“深教”亦可“浅教”,“教”的依据则是教学对象的认知发展水平,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细读程度也应不同。对于低年级教学,教师若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挖掘过深,则会使得学生“消化不良”,反之,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若只是引导学生浅层次地把握文本内容,则会使得学生“营养不良”。因此,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的“度”一定要把握好。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燕子》为例,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这一文体已有了一些接触,文中出现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这里就需要把握好教学的“度”。我是这样设计的:

1.熟读课文,概括小燕子的外形特点。

(1)熟读课文,叙述课文内容。这里针对新课标对第二学段小学生的要求,意在让学生理解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在课文中找出描写小燕子外形特点的句子,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2.精读课文,联系课后习题,体会关键词的作用。新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我把课文中出彩的关键词找出来,让学生体会其作用。

(1)形容词:比如“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活泼机灵”等形容小燕子外形特点的形容词,运用到位,增强了画面感,表现力极强。假设去掉,再来和课文原句作比较,让学生体会形容词表情达意的作用。

(2)动词:在描写小燕子的飞行时,用了“掠”“沾”这两个动词,非常传情,突出了小燕子活泼、机灵、可爱的特点,勾勒出了一幅燕子飞行的动态图,动词的运用使整个语句都有了灵魂,让学生体会动词的运用。

3.剖析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重点赏析“几痕” “音符”“五线谱” “春天的赞歌”等语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情达意更加形象,“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隐隐约约的;“音符”用来形容小燕子;“五线谱”来形容几只小燕子停在远处电线上的情景,非常形象,同时引出下文“春天的赞歌”。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几根线,再添上几点,利用板画进行巧妙的点拨。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全文,可以看出,全文充满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最后一句“春天的赞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赞美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

通过带领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篇课文的生词、修辞手法的同时,使学生感悟燕子的活力,体会春天的气息。三年级的学生,与高年级相比,对于修辞手法、段落大意等还不需要挖得太深,同时,也不能止步于低年级生字词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设计教学。

二、 适度把握文本的“多重内涵”

2011版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们常说“文道统一”、“文质兼美”,一篇文章包含着“文”与“质”或“文”与“道”两个方面。从整体上解读文本,第一,就是要用心体会文章的“文”。分析其篇章布局、结构安排、悬念设置、遣词造句、语体风格等,打破以往语文教学只见文字不见文学的屏障。第二,就是解读文本的“质”,也就是文章的主题思想。需要指出的是,以往人们谈到文章的“质”,就会指向文章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今天,我们更多的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认识和揭示文章的“质”,更能切合生活实际,这样,更加生动和富有时代感。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为例,我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心中春天的样子,然后做一个游戏。

游戏:闭上双眼,说一说上课的教室、老师、同学的样子,说说闭上眼睛看不见时的感受。

老师:真正的盲人看不见春天的五彩斑斓,看不见教室、老师和同学。他们的眼前永远是一片漆黑。那他们心中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他们用什么来感受春天呢?下面一起进入盲童安静的世界。

2.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总结段落大意。

(2)识记生字、积累精彩语句。

3.品评人物,深化认识。

(1)对盲女热爱生活的思考。

(2)对春天、生命、生活的思考。

在《触摸春天》这一课的设计中,笔者将知识目标设置为体会作者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包括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来刻画人物的方法,将情感目标设置为对文本关于生活的思考、对多重内涵的层层分析、深入感悟。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悟生活的能力,此篇课文又非常具有感染力,所以我对文本的教学设计着重加强对情感目标的培养,力求“文道合一”,挖掘文本的多重内涵。

三、 正确挖掘文本的“多重价值”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文章,在小学第二学段,常见的有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三种,按照文学样式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四种,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等。有学生说,语文课轻松有趣,也有人说语文课最有用处,能学到很多生活常识。这些都是因为语文文本有着多重价值,它就像一座宝库,为学生传输着源源不断的营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尽量多地发掘语文文本的多重价值,教师动情、引情,学生才能入情、抒情,语文课堂才会饱含情味,语文学习才会顺利进行。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话题导入,埋下伏笔。

(1)让学生提前自行查找伽利略的事迹。

(2)谈话导入: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同时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那么,伽利略是什么时候开始被人们所熟知的呢?这还得缘于他年轻时的一次伟大试验。

2.熟读全文,把握主题。

让学生熟读课文,归纳段落,全文共六个自然段,是以简介人物、怀疑、多次试验到公开试验,紧紧围绕两个铁球着地的问题展开叙述的。

3.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伽利略是一位敢于提出疑问的人,我们要学习他什么精神?

(2)假如书上或老师有错,你们敢于提出疑问吗?

在这次教学中,我让学生多参与、多实践,让他们知道语文学习并不只是字、词、句等单一价值的桎梏,而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语文教学不是枯燥死板地背课文,而是轻松活泼的发现之旅,生活处处都有语文,语文学习蕴含着多重价值。

教师担负着作为特殊阅读者的使命,因为教师在阅读时,已经不仅仅是个欣赏者,更是一个教育者,担负着“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理性思考,挖掘文本的多重价值。

参考文献

[1] 丁慧琴.语文教师个性化阅读能力培养要素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7).

[2] 吴敏芳.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研究[D].苏州大学,2010.

[3] 冯奕静.谈谈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

[4] 张书英.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J].学周刊,2011(12).

篇5:对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浅见

适合第二学段

推荐人:首南第一小学朱玲

你知道洋葱头和老洋葱是什么关系吗?告诉你,他们是一对父子哦!

你听过柠檬王、番茄骑士、青豆律师、梨教授„„这样可爱的称呼吗?这可是意大利作家罗大里笔下的一群主人公呢!

老洋葱因为无意踩了柠檬王一脚,竟然被关进了监牢,这也太不可思议了!老洋葱告诉洋葱头,牢里关着的都是无辜的好人,而皇宫里养着的才是为非作歹的坏人,这是真的吗?

洋葱头有把爸爸救出来吗?

他都经历了哪些磨难?

他又结识了哪些好朋友?

„„

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请你走进《洋葱头历险记》。

篇6:对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浅见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亿以内的数,了解分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

●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变换,能初步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数学思考:

● 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解决问题:

●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态度:

●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篇7:高一音乐第二学段教学计划

高中新课改第一个学段的学习已经结束,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时,我更多的将学生的活动列入其中。

我仔细的研究了教材,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中的四个内容知识点很多,尤其是亚细亚民间风情,将亚洲分成五个地区,各个国家的音乐有区别也有相似,在准备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我把知识点下放,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以组为单位,把学生分成五组,每组负责研究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音乐特点、特色乐器等,这样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学生之间就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交流,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讲给别的同学听,同时学习到别的同学搜集到的知识。目的是为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在前一学段的教学中,我以课本中要求的知识点为准,扩大音乐音像范围,除了课本上的音乐,更找了大量学生们感兴趣的音乐、音像作为辅助,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基本知识。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为了搜集这些资料,我在课间和学生进行交流,上网查找各种资料,进图书馆翻看有关知识的介绍,去音像店购买一些音像资料,往往准备一节课需要花费一天的功夫。但是,感觉很充实,自己也有了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接下来这个学段还有9个大的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给我的时间不是很多了,在接下来的七周时间里,我将利用两周结束亚洲音乐介绍,三周时间结束非洲与美洲音乐介绍,最后两周学习欧洲音乐,如果顺利,最后一周的后半节课可以队本学期的内容作个总结。接下来我会调整好教学思路,明确下一阶段教学目标,将剩下的9个知识点渗透给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篇8: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浅议

一、品词品句, 感悟理解

在段落教学中, 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句, 能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是一种省时高效的做法。

(一) 抓住中心句理解段落

阅读中抓住段落的中心句, 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段落内容。例如, 教学“中国结”的第二自然段, 可抓住“中国结是民间艺人的杰作”这一中心句, 思考:“杰作”是什么意思?中国结的哪些特点突出表现了“杰作”?学生很快懂得了:整个段落是围绕“杰作”来写的, 分别从“巧夺天工”、“变化无穷”、“寓意丰富”几个方面来说明。用了先总后分的叙述方式, 而全段的总起句就概括了这段的主要意思。

(二) 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段落

关键词语是透视段落的窗口, 品味关键词语, 便能由表及里, 深入体会段落内容。例如, 教学《丝绸之路》一文的第三自然段, 可以抓住“非常恶劣”这个关键词语, 联系上下文去体会具体指哪些情形, 然后进一步体会征服这“非常恶劣”环境的人的可敬之处, 从而体会到主人公的勇敢、智慧、热爱祖国……

(三) 品味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段落教学中, 通过品词品句, 能有效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从而准确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思想感情。

二、体验朗读, 丰富积累

段落教学, 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朗读精彩句段, 使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在朗读实践中, 丰富语言的积累。

(一) 书声琅琅, 贵在读熟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其中的精彩段落及段落中的精彩语句, 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 也是学习语言的宝贵资源, 必须珍视, 并指导学生反复读, 读出意思、读出感情、读出语感, 以至熟读成诵, 让这些精彩语句扎根于记忆中。

(二) 形式多样, 有效朗读

多读, 固然是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 但要讲究方法, 形式多样, 避免单调枯燥, 以提高朗读的实效, 使语言积累事半功倍。

首先, 以身作则, 范读引领。有些精彩段落和语句, 因受学生年龄、阅历、理解能力的限制, 不能达到应有的朗读效果, 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范读。

其次, 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利用电教手段创设生动、优美的情境, 学生身临其境便会激起强烈的情感。这样, 他们朗读时才能感情投入, 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

三、关注表达方法, 注重读写结合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在进行“段落教学”时, 要切记叶老的至理名言, 以段落为例子, 学习表达方法, 并指导学生迁移运用, 进行“写话”的片断练习。

(一) 抓住重点, 领悟方法

片段练习要善于发现适合练习的重点段落, 即找准训练点。然后抓住该训练点, 分析段落的结构方法。如《太阳》一文第四自然段, 就是一个“总分”结构的段落训练点。教学时, 先让学生明白, 全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学生很快找到了“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 但是我们和它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一句, 明确了“中心句”。接着让学生说说这句话和其他几句是什么关系, 其他几句话是怎么把这句话写清楚的, 这就理清了“总分”关系。

(二) 读写结合, 注重仿写

首先, 可以按照训练点, 即重点段落的结构, 去确定仿写段落的结构。《太阳》第四自然段是“总分结构”, 在仿写的时候, 也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句, 写一个“总分结构”或“分总结构”的片段。

其次, 要注重片段构思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的“仿写”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太阳》第四自然段的教例中, 引导学生探讨“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一问题, 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 植物、动物、矿物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如果没有太阳, 这一切就不会存在, 当然我们人类也就不会存在了。通过这样的分析, 学生知道了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阐述, 从而真正使仿写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读写结合, 让阅读和“写话”水乳交融, 在学习语言的同时, 练习运用语言, 为中年段落实“段落教学”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篇9:对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浅见

关键词:阅读策略 课外阅读 培养策略

对小学第二学段的学生来说,正处在学习阅读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进行适时恰当的课内外阅读的引导。笔者在实践中初步尝试后,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立足新课程标准,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课外阅读作为对课内资料的有益补充,已逐渐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有关课外阅读的研究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绘本教学、课外读书会等课型也遍地开花。但把课外阅读放在了課堂时间学习,尤其是放在语文教师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必有其理由。如果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仅仅是给学生念故事,和亲子共读、学生小组共读起到相同的效果,那么课外阅读则没有达到其融入课时的应有之义。因此,笔者认为,即使是课外阅读课,也应结合课程标准对该学段提出的要求进行。比如,在中年级的阅读课中,应注意对段落的教学,要求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二、找准课内到课外的切入点

要从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顺利实现阅读方法的迁移,找对阅读材料并且有一个良好的切入点非常重要。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能够熟练阅读文本,部分学生能够快速默读、浏览文本材料,在已有的基础上,一是可以选择课内文章的出处,这样的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情感的理解,也便于用课堂上所学的方法进行拓展阅读;二是可以选择题材相同、写法类似的文章进行横向的对比阅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三是可以选择同一作者的多部作品,了解其写作风格,提高鉴赏能力,也便于从读中学习写作。

三、选择恰当的、实现课内外迁移的阅读策略

1.带着问题读书

带着问题去看书,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目的明确,这既是有意学习的要求,也是发现学习的必要条件。有意注意要求预先有自觉的目的,强调有意注意有关解决问题的信息,使学习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要求我们看书前,带着明确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边看书一边思考,那么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进步的过程。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进行理解

中年级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并非白纸一张,他们有许多宝贵的“旧知”,教师应充分了解并利用这些经验,建立起联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或是通过上下文中提供的信息寻找线索,引导学生找到答案。在吕珈臻老师执教的三年级阅读课《窗边的小豆豆》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已有的对学校的印象和经验,与巴学园的种种对比,体会巴学园的神奇和特别,尤其是在“运动会”一张中,老师请孩子画出巴学园“钻鲤鱼比赛”的场景,如何画呢?除了要调动想象力之外,还要从书中的描述入手,判断鲤鱼的样子,孩子们从哪里进入,从哪里钻出,以此判断是否正确理解了文章。

3.运用画图表的阅读策略理解文章

通过形象、直观的示意图来体现、总结文章内容,能让孩子在大篇幅的文字中迅速找到重点,更加形象、直观,而美观的图画也更能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因此,运用画图表的方法理解文章也不失为一种好策略。在林琳老师的《运用学习地图走进神话故事》一课中,林琳老师先带着孩子们通过云彩图总结了《夸父追日》的“神奇”之处:奋力追赶太阳、喝干河水、倒下长眠化为山林等,接着又让学生现场阅读了课外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及《精卫填海》,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

4.运用抓重点、抓关键词的方法读懂文章

所谓关键词,是指在文章当中能够概括文章主旨、解释文章中心、展示文章脉络、标示句段关系的词语。在文中挖掘一两个揭示文章中心,表达作者创作目的的关键词,以关键词为抓手,牵出对全篇的解读,努力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例如吕老师执教的《“脏”男孩波迪》的课外导读课中,教师截取了《垃圾回收工》这个故事,抓住波迪的特点——脏,请学生找一找体现波迪脏的语句,再进一步思考为何“脏”外面要加引号,学生再读文本,找出作者加引号的原因,找出事件中体现波迪的闪光点,以关键词的形式总结波迪的特质,写在黑板上,以此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脏”男孩波迪,留下深刻印象,领会作者意图。

5.根据需要熟练运用精读、略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2版中明确提到:“第二学段的学生在阅读方面应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若要把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都进行精读,无疑是种沉重的负担,也没必要,因此,从第二学段开始,学生应开始学习如何根据自己阅读的目的、文本的类型来选择是否进行精读,对一些并不太重要的信息可以选择适当的略读方式。

篇10:第二学段推荐书目

1、《大林和小林》——张天翼 新蕾出版社

2、《寄小读者》——中国儿童文学丛书 冰心 人民文学出版社

3、《严文井童话》——中国儿童文学丛书 严文井 人民文学出版社

4、《高士其科普童话》——中国儿童文学丛书 高士其 人民文学出版社

5、《陈伯吹童话》——中国儿童文学丛书童话 陈伯吹 人民文学出版社

6、《金近童话》——中国儿童文学丛书 金近人民文学出版社

7、《叶圣陶童话》——中国儿童文学丛书 叶圣陶 人民文学出版社

8、《小坡的生日》——中国儿童文学丛书 老舍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05月

9、《长生塔》——中国儿童文学丛书 巴金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05月

10、儿童古代文学丛书——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这套丛书包括〈远古神话〉〈经典传说〉〈故事经典〉〈动物故事经典〉〈历险故事经典〉〈魔怪故事〉〈经典童话故事〉〈经典探索故事〉〈经典神话故事〉〈经典寓言故事〉)

11、管家琪幽默童话系列 管家琪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包括《怒气收集袋》、《复制瞌睡羊》、《口水龙》、《捉拿古奇台风》等。)

12、中国幽默儿童文学丛书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这套丛书近20本

13、《皮皮鲁传》《鲁西西传》郑渊洁 学苑出版社

14、《电脑帝国》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杨鹏

15、《电脑大盗变形记》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萧袤

16、《李大米和他的影子》 春风文艺 出版社 张之路(小布老虎丛书)

17、《调皮的日子》秦文君 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

18、世界之迷少年科幻小说系列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包括《木乃伊复活》、《你好,尼斯湖怪》等)

19、《魔塔》彭懿 21世纪出版社(这个系列还包括了《蝉为谁鸣》、《小人精丁宝》等。)

20、《中国兔子德国草》 周锐、周双宁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1、《五·三班的坏小子》 杨红樱 著 作家出版 社2001年08月

22、《约克先生全传》(中短篇童话集)朱奎)

23、《十八个美梦》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葛翠琳(这是“蓝夜书屋”的系列作品之一。)

24、《小兵张嘎》——代代读儿童文学经典丛书 徐光耀 花山文艺出版社

25、《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 叶永烈 少年儿童出版社

26、《两个小洛特》 埃里希·凯斯特纳 著 刘冬瑜 译 明天出版社

27、《小飞人卡尔松》(瑞典)林格伦 著李之义 译 中国少年 儿童出版社1999年03月

28、《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于尔克.舒比格 著 林敏雅 译华夏出版社 2000年05月

29、《蓝熊船长的13条半命》 德)瓦尔特·莫尔斯 著李士勋 译人民文学 出版社

30、《时代广场的蟋蟀》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31、《犟龟》(恩德童话小说集)米切尔.恩德 著21世纪 出版 社

32、《爱的教育》阿米琪斯(意大利)著王干卿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05月

33、《吹牛大王历险记》拉斯伯 著 刘浩.高更夫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05月

34、《柳树间的风》(英)格雷厄姆 著任溶溶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年05月

35、《水孩子》 查·金斯莱[英] 著 周煦良 译

36、《小鹿班比》(奥地利)费·察尔滕 著 邹絳译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8年05月

37、《小思想家在行动》(奥)克·涅斯特林格 著 韦苇 译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38、《魔法师的帽子》(芬兰)托芙·扬松 著 任溶溶 译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39、《丛林故事》吉卜林 著 谭外元 武铁民 译 新世纪出版社 1998年09月

40、《哈默林的花衣吹笛人》(英)克里斯蒂娜 著 屠岸 译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41、《凡尔纳选集(精选集)》 中国青年出版社(如《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等。)

42、《木偶奇遇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43、《长袜子皮皮的故事》华文出版社 2002年01月

44、《魔女的孩子莫奇(漂流瓶丛书)》(日)井上夕香 著王晓葵 译明天出版 社

45、《一千零一夜全集(全六册)》冯化平/编译 著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46、《长腿叔叔》 简·韦伯斯特 著 艾柯 译 哈尔滨出版社

47、《北风的背后》(雅典娜童书小经典)(英)乔治·麦克唐纳著 杨艳萍译广西师大出版社

48、《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新世纪出版社

49、《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英)内斯比特 春风文艺出版社

50、《椋鸠十动物小说全集》 21世纪 椋鸠十

51、《圣经神话故事》陈静选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52、《三毛流浪记》张乐平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53、《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农村读物出版社2002年版

54、《三寄小读者》冰心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版

55、《肚皮上的塞子》周锐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6、《今年你七岁》刘健屏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

57、《荒漠奇踪》严阵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版

58、《乌丢丢的奇遇》金波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版

59、《我要做个好孩子》黄蓓佳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60、《草房子》曹文轩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61、《第三军团》张之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62、《巫师的沉船》班马21世纪出版社1998年版

63、《糊涂大头鬼》管家琪浙江少儿出版社2001年版

64、《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杨红樱作家出版社2003年4月版

65、《伊索寓言》(希腊)伊索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版

66、《克雷洛夫寓言全集》(俄)克雷洛夫著,裴家勤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67、《拉.封丹寓言》(法)拉.封丹著,倪海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68、《格林童话全集》(德)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著杨武能,杨悦译译林出版社1994年

69、《安徒生童话选集》(丹麦)安徒生著,叶君健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70、《普希金童话》(俄)普希金著,亢甫,正成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71、《王尔德童话》(英)王尔德著,唐讪辉译中国连环画出版社2003年版

72、《宫泽贤治童话》(日)宫泽贤治著周龙梅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版

73、《列那狐的故事》(法)玛·阿希·季诺著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4、《天方夜谭》郅涛浩等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74、《鲁滨逊飘流记》(英)笛福著,王泉根译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76、《魔法师的帽子》(芬)杨松著,任溶溶译纺织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77、《金银岛》(英)史蒂文生著,单蓓蕾译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78、《丛林传奇》(英)吉卜林著,徐朴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版

79、《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英)刘易斯卡·洛尔著,陈伯吹译 上海科技教育版1996年

80、《骑鹅旅行记》(瑞典)塞拉·格洛夫著,王泉根译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81、《汤姆.索亚历险记》(美)马克·吐温著,钟雷主编哈尔滨出版社2000年版

82、《格列佛游记》(英)乔纳森·斯威夫特著,杨吴成译人教、译林版2003年

83、《淘气包艾米尔》(瑞典)阿林·格伦著,高锋、时红译中国少儿出版社1984年版

84、《捣蛋鬼的日记》(意)万巴著,思闵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85、《小王子》(法)圣埃克苏佩里著,马振聘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

86、《童年》(俄)高尔基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87、《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英)柯南道尔,丁锦华译,远流公司1988年

篇11:对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浅见

1、三字经

2、千字文

3、百家姓

4、安徒生童话(注音版)

5、格林童话(注音版)

6、童话大王

7、影响孩子一生的101个经典童话

8、知识童话三百篇

9、漫画三字经故事10、365夜故事

11、海豚爱上热咖啡

12、晚安故事

13、天天讲故事

14、睡前十分钟故事

15、动物故事

16、科幻故事

17、寓言故事

18、益智故事

19、少年奇才故事 20、中外神童故事

21、阿凡提的故事

22、英雄人物故事

23、二十五史故事

24、伊索寓言(古代希腊·伊索)

25、成语三百则

26、《昆虫记》(彩图故事版)

27、十万个为什么

28、少年儿童不知道的世界

29、一千零一夜(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30、木偶奇遇记(意大利·科洛迪)推荐书目

1、《小布头奇遇记》

2、《爱花的牛》

3、《爱讲故事的小鱼》

4、《我爸爸》

5、《我妈妈》

6、《达芬奇想飞》

7、《打瞌睡的房子》

8、《大家来听音乐会》

9、《大脚丫跳芭蕾》

10、《当牧羊人熟睡时》

11、《风到哪里去了》

12、《风喜欢和我玩》

13、《歌舞爷爷》

14、《骨碌骨碌滚的碑酒桶》

15、《海底的秘密》

16、《和我一起玩》

17、《黑兔和白兔》

18、《狐狸的窗户》

19、《狐狸的神仙》 20、《花娘谷》

21、《黄雨伞》

22、《黄啄木鸟小屋》

23、《灰狼家的小饭桶们》

24、《木偶奇遇记》(注音版)

25、《香草女巫》

26、《我和小姐姐克拉拉》

27、《小猪唏哩呼噜》(1、2、3集)

28、《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注音版

29、《小熊温尼 普》

30、《小巴掌童话》注音版(共6册)

31、《没头脑和不高兴》

32、《钢琴小精灵》

33、《雷梦拉八岁》

34、《雷梦拉与爸爸》

35、《傻狗温迪克》

36、《桥下一家人》

37、《尼瑙克山探险》

38、《动物大逃亡》

39、《小巫婆求仙记》 40、《绅士的雨伞》

41、《树真好》

42、《四个红苹果》

43、《松鼠先生和月亮》

44、《我的兔子朋友》

45、《我的幸运一天》

46、《小阿力的大学校》

47、《小魔怪要上学》

48、《小伊达的花儿》

49、《小猪变形记》 50、《小鬼的帽子》

51、《小老鼠和大老虎》

52、《小老鼠亚历山大》

53、《小绿狼》

54、《小皮斯凯的第一次旅行》

55、《小塞尔采蓝莓》

56、《小象欧利找弟弟》

57、《小猪闹闹》

58、《小棕熊的梦》

59、《小狐狸的窗户》 60、《小狐狸买手套》 61、《小黑鱼》 62、《小房子》 63、《幸福的大桌子》 64、《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65、《熊爸爸》 66、《雪地里迷路的小狗》 67、《猜猜我有多爱你》 68、《鼹鼠的月亮河》 69、《野兽出没的地方》 70、《月亮晚上做什么》 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书目 必读书目

1、《叶圣陶童话》

2、《张天翼童话》

3、《高士其科普童话》

4、《寄小读者》

5、《严文井童话》

6、《长生塔》

7、《小坡的生日》

8、《金近童话》

9、《陈伯吹童话》

10、《冰心儿童文学全集》

11、《张天翼儿童文学全集》

12、《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

13、《中华上下五千年》

14、《出走的绒布熊》

15、《彩色的乌鸦》

16、《神秘岛》

17、《海底两万里》

18、《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19、《汤姆·索娅历险记》 20、《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21、《水孩子》

22、《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23、《爱的教育》

24、《木偶奇遇记》

25、《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26、《洋葱头历险记》

27、《长袜子皮皮》

28、《格列佛游记》

29、《哈里·波特》及系列丛书 30、《鲁滨逊漂流记》 推荐书目

1、《洋葱头历险记》

2、《梦幻飞翔岛》

3、《“下次开船”港》

4、《阿笨猫全传[上下册]》

5、《爱丽丝漫游奇境》

6、《爱心企鹅》

7、《不老泉》

8、《禅的故事》

9、《窗边的小豆豆》

10、《吹小号的天鹅》

11、《精灵鼠小弟》

12、《夏洛的网》

13、《春雨的悄悄话》

14、《地板下的小人》

15、《肚皮上的塞子》

16、《公猫拿破仑》

17、《狗和精灵的童话》

18、《火车老鼠》

19、《兰心的秘密》 20、《永远讲不完的童话》

21、《狼蝙蝠》

22、《妈妈走了》

23、《秘密花园》

24、《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25、《跑猪噜噜》

26、《七个老鼠兄弟》(童话诗)

27、《请到的我烟囱街来》

28、《小兵张嘎》

29、《小鹿班比》 30、《勇敢的船长》

31、《绿野仙踪》

32、《危险的旅行》

33、《神秘岛》

34、《夏绿蒂的网》

35、《天鹅的喇叭》

36、《我的爸爸是焦尼》

37、《噢,美丽的巴拿马》

38、《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39、《爷爷的天使》 40、《小种子》

41、《小蜡笔头儿》

42、《獾的礼物》

43、《黎明》

44、《大猩猩》

45、《妈妈的红沙发》

46、《荷花镇的早市》

47、《巨人和春天》

48、《星空下的舞会》

49、《极地特快》注音版 50、《一只会开枪的狮子》

51、《阁楼上的光》(诗集)

52、《人行道的尽头》(诗集)

53、《向上跌了一跤》(诗集)

54、《不一样的卡梅拉》(一、二辑9册)

55、《艾特熊与赛娜鼠系列》(一、二辑20册)

56、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连环画系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

57、《爱德华的奇妙之旅》

58、《石桥》

59、《魔术师的小象》 60、《亲爱的汉修先生》

篇12:对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浅见

一、有明确的预习目标

( 一) “读”———即读标题、读课文、读注释、读相关的资料等内容。

( 二) “划”———即划自然段、划生字、划新词、划喜欢或不理解的词句、划重点字、词等。

( 三) “写”———即写生字、写新词, 写好词佳句, 写主要内容, 写自己的看法、体会等。

( 四) “思”———即一思标题 ( 提出问题) : 你想知道些什么? 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你猜想课文会写些什么? 二是思课文内容: 课文告诉你什么? 读了课文, 你知道了 ( 懂得了、明白了) 什么? 读了课文,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 读了课文,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 五) “查”———即利用工具查不懂的词语, 查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查预习的效果。

这样, 学生在预习时就有了较明确的任务, 也促使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和思考。新授前我们先了解部分学生的预习情况, 尤其是他们不懂的问题。课上我们就引导学生一起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二、有可操作的预习流程

小学第二学段的孩子虽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 但还是需要有一定的顺序和模式来引航, 以便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预习。我们认为第二学段的学生可按下列流程预习:

( 一) 读标题: ( 提出问题)

你想知道些什么? 你有什么疑问? 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你设想课文会写些什么?

( 二) 读课文:

1. 初读: 标自然段, 从文中找出生字, 用“O”画出, 词语用“———”划上, 再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2. 品读: 词: 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句: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句子?

解决问题的办法: (1) 再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理解; (2) 查找工具书、资料; (3) 还是无法解决, 请画上?

3. 精读: ( 1) 你喜欢课文的哪些词语? 哪些句子? 为什么? ( 2) 请把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用喜欢的符号标出, 多读几次, 争取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出来。 (3) 读了课文, 你知道了 ( 懂得了、明白了) 什么?

4. 研读: ( 1) 你了解了哪些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记录下来, 介绍给老师和同学听。 (2) 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请你当小探索家, 去查找资料, 明天汇报你的学习成果。

三、有具体的方法指导

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 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学习方法, 所以在这一阶段更要注重学生掌握方法、总结方法、运用方法创新,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 在预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两篇“讲读课文”时, 教给学生做到:

3. 对课文中的每一个生字、生词读、画、拼、查、思、写。最后不但把表格填好了, 对课文内容也很熟悉了。

4. 默读课文, 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略读课文”的预习方法 ( 读几遍课前的“阅读提示”) 。例如, 《路旁的橡树》中的想一想: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学生预习课文后, 老师紧紧围绕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 课堂上学生质疑问难学生会很快地获取知识。

四、有一定的趣味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预习时学生自己活动时间多, 预习要求的激趣作用更应加强。比如讲《记金华的双龙洞》, 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通读课文, 按课文内容把作者的游览路线绘出来, 然后想象一下双龙洞是怎样一个洞, 学生很乐意去做, 他们边看书边绘图, 然后又对照课文, 互相讨论、质疑、订正。这样, 不仅激起了学生预习的兴趣, 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理解课文的兴趣。

五、有针对性的评价措施

作为人, 都希望自己的劳动付出与收获得到肯定, 当学生经过自己的预习有了收获, 甚至是独特的见解之后, 他们是多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他们的困惑与不解, 也迫切期望与人交流, 得到解答。因此, 检查评价的环节就必不可缺, 它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肯定与赞誉。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 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这是很正常的。老师不要轻易地批评否定孩子们的见解, 要鼓励求异思维, 百花齐放。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当然, 对于学生不全面的观点要予以补充, 对于错误的观点要进行修正。预习应注意的问题:

1. 预习要体现因人而异和因文而异的原则

在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时, 既要制定统一的要求, 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 灵活处理。学生智力知识水平发展不同, 预习要求的难易也该有所不同。这样布置预习要求满足了优等生的求知欲望, 保证了多数学生的基本训练, 也照顾了学生能力有差异的特点, 使各类学生的智力都得到了发展。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给全体学生提出基础预习要求同时给一部分能力稍强的学生提出深一层次的预习要求。

2. 要注重预习结果的检查

我们常常发现, 对于老师布置的预习, 有些同学认真对待, 而有些同学则不然。检查预习结果, 不仅促使学生思考, 还会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际的教学中, 有的老师担心检查预习会浪费时间, 影响到自己的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 其实, 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我们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检查, 如自查、互查、家长查、老师查、集中查、穿插抽查等。

篇13:对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浅见

2015年浙江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于10月19日至22日在宁波举行。相关内容本刊在2015年第12期上作了介绍并对低段的部分课例进行了刊登,反响良好。本期我们继续推出中段部分课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并积极参与讨论。

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是建立在第一学段以字词句学习为重点的基础上的,同时,也是为第三学段以篇章阅读为重点的教学奠基服务的。纵观当前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常会陷入低段化倾向,或者拔高要求有高段化的嫌疑,究其原因,还是没能抓住第二学段的核心目标和要求。笔者以2015年浙江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中的中段课例《人类的“老师”》(语文出版社S版四年级上册)为例,谈谈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与方法,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凸显自主合作,亲历言语体验

教学,顾名思义有教和学两个方面。传统教学更多的是体现教的积极性,而忽视学的积极性。而学习方法,当然要通过学生自己主动的学和充分的练才能获得。怎样才能改变原先“以教为主”的现状呢?周一贯先生认为:先让学生学起来,他们才有可能“有疑”,才有机会“质疑”。学生“质疑”了,小组合作讨论才有了必要。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创造各种条件,设计多种形式,让学生先学起来,质疑问难;让小组讨论起来,分享自读的成果。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两三年的语文学习经验,自学能力、解读能力不再是空白,教师完全可放手让学生先学,也必须要放手让学生先学。教师只有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四位执教教师深谙“学生为本,先学后教”的道理,无一例外都安排了自主合作学习环节,让学生亲历言语体验,让学习真正发生。

丽水青田的王伟琼老师开课伊始就安排学生自主学习,以此了解学情,把握学习起点,顺势引导学生发现“总分总”的谋篇秘妙和“详略有致”的布局特点。在扶着学生学习了第2自然段后,王老师又设计了合作探究第3、4自然段的任务,学生通过填一填、贴一贴、议一议的方式理解了课文这两段的表达顺序。

衢州龙游的陈月芬老师则在梳理课文内容时安排了自主学习环节,默读课文后,学生用思维导图梳理课文内容,提取重要信息。在提取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和信息提取的概括性。在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时,安排四人小组讨论完成第二份思维导图。通过小组之间质疑碰撞,研读思维导图,比较思维导图,学生畅所欲言,真正经历了富有挑战性的言语体验与实践。

义乌傅丽贞老师的自主合作学习的设计和陈老师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自读课文后完成表格式的导学单,很快就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接着小组合作,模仿句式进行练说,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了简单的复述。整个环节整体感强,人人亲历言语体验,效率高。

金华浦江吴赞赞老师安排的自主合作学习环节独辟蹊径。要求学生把课文中介绍得最具体的三位“老师”的三段话,进行对比阅读,发现三段话在用词、写作顺序等方面的特点。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讨论,小组汇报发现,最后小结课文言之有序的特点,独具特色。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洪镇涛先生认为:“现代语文教学存在一个长期性、全局性的失误,就是以指导学生研究语言取代组织学生学习语言,以对语言材料(包括内容和形式)的详尽分析取代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积累。”我们欣喜地看到,四位教师摈弃了一些讲解式的分析,给了学生较为充分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通过思维导图、表格、对比阅读等多种方式,在读悟说写中感悟文本语言和表达上的奇妙之处,这种富有智慧含量的言语体验带给学生的感觉是深刻难忘的。

二、基于文体特征,准确定位教学

到了第二学段,要学习的文体有叙事性作品、说明文、诗歌等等,基本上已涵盖了小学阶段要学习的各种文体。文章体式不同,读什么、怎么读的取向和方法就不同。学生作为学习者,其阅读旅程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不断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对文体的感知、体认、习得和沉淀。要真正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文体意识,必须了解不同文体的一般特征,根据具体的文体和文本定位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人类的“老师”》是一篇介绍仿生学的科学小品文,知识性和趣味性都很强。课文语言准确,结构严谨,又是一篇略读课文。从文体特征出发,找寻这一类文体的教法,成为四位教师的共识。

综观四位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虽然语言表述上不尽相同,但其实质都指向三个方面:一是提取课文中的重要信息,了解课文介绍的科普知识;二是关注文章的表达顺序和语言特点,抓住要点,理清顺序,体会科普文语言的准确以及表达的有序;三是激发阅读此类文章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愿望。之所以这样定位,正是考虑到课文是一篇科普小品文。

文体不同,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有区别。散文教学要抓其神,明其形,品其言;寓言教学则要以领悟寓意、体会手法为主;而小说教学,体会故事情节的安排,领悟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关键;对于科普小品文教学而言,提取文章要点(即课文介绍的科普知识),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语言特点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

王伟琼老师是这样做的:教师首先基于预习提出问题:你知道课文中介绍的人类的“老师”有哪些?学生一一找出后,教师继续追问:这么多人类的“老师”,课文用了一个词来概括,找一找这个词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出现在什么位置。学生很快关注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发现了课文“总分总”的谋篇秘妙。然后教师又顺势引导,对比课文中的6个语段,发现课文“详略有致”的布局特点。教师正是依据文体特征确定教学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了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及特点。

每一种文体,其编码方式不同,解码策略也就不一样,学习方式也要根据文体特性来选择。陈月芬老师与众不同,采用了“图”解课文的方法,即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课文脉络;利用思维导图,解析发明过程,达成了删繁就简、事半功倍之效。在梳理课文脉络环节,陈老师引导学生能否把课文中介绍的很多“老师”以及很多的发明创造浓缩到一张思维导图中。学生通过默读课文,圈画关键词语,提取了重要信息。学生在提取信息时,可能会存在概括不精准、不全面的问题,这也正是教师点拨引导的绝佳契机。在解析发明过程环节,教师以第2自然段为例,出示台阶式思维导图,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梳理清楚了飞机发明改良过程中经历的阶段,从而感受到这样的发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陈老师这一教学方式的价值在于让思维可视,发展了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正如马克思所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不练思维,难以成就流畅条理的表达。陈老师通过让学生填思维导图,梳理出文章表达的脉络以及文字的骨架,从而训练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流畅性。坚持长期训练,一定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逻辑表达能力。

三、着眼段落教学,关注语言形式

除了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词句表情达意的揣摩外,段落结构和言语形式的习得,应该是第二学段的核心学习目标。第二学段应侧重段式规律的把握体会,包括一段话的内容及叙述的顺序,体会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揣摩构段的方法等。四位教师在着眼段落教学、关注语言形式方面也各有千秋。

王伟琼老师和陈月芬老师将课文的第2自然段作为学习的主要段落。王老师重点关注了这一段中精当妥帖的语言。准确鲜明、精当妥帖的词句历来是有良好素养的语文教师所关注的内容,正像朱光潜先生说的,“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辞藻,存心装饰的文章令我厌烦;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课文中描写蜻蜓翅膀末端的这句话中有“略重”这个词,王老师通过对比朗读,让学生感受到“略”字使用的妥帖,从而体会科普小品文用词的准确到位。然后聚焦这段话中三个重要的句子,请学生思考能否变换顺序,从而发现语段“生物—启发—创造”的表达顺序,又体会到科普小品文的“表达有序”。陈老师则把关注点放在这一段的段式规律上,如前所述,填写思维导图,提取时间、问题、生物、发明等关键词,发现这段话在构段上的特点:先写发生问题,再写从生物上得到启示,最后写人类的发明创造。然后以此段为例,浏览课文第3、4自然段,发现课文这三段写法大致相同的特点。

吴赞赞老师和傅丽贞老师英雄所见略同,都选择同类比较的方法来发现段落结构和语言形式的特点。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或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应的段落放在一起,通过比较、鉴别,就很容易发现它们在构段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吴老师把介绍最具体的三位“老师”的三段话放在一起,让学生对比着读一读,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这三位“老师”介绍清楚的,课件上作了小提示:①我发现作者的用词……②我发现都是先写……再写……后写……③我还发现……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发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以及按照“现象—原理—创造”的构段顺序把三位“老师”介绍清楚的。傅老师也着眼第3、4自然段,通过填写导学单,发现这两段的相同点:先写发现问题,再写研究问题,最后写解决问题。接着,傅老师还补充了写日光灯发明过程的一段拓展资料,引导学生思考这段话的写作思路。傅老师深知语文技能的习得是需要反复实践的。

这样聚焦重点段落,从“理解内容”到“关注形式”的学习活动,体现了学段特点,达到了言意兼得。

四、聚焦语言运用,实现模仿迁移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语文教学的目标与核心是“表达”,即教学语文,核心要教会学生学习、理解并运用语言来表达。如果我们将阅读课低效的原因归结为内容分析、讲解的时间过多的话,那么高效的阅读课,就应该增加学生练习“表达”的时间,特别是书面表达的时间。其次,课文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是学生模仿的最佳样本。叶圣陶先生曾经说:“看整篇课文,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后,一定会把学和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

我们看到四位教师按照文本的特点,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都尝试进行了表达的训练。王伟琼老师设计的是模仿播音员,介绍“鲸”“蛋壳”是如何成为人类的“老师”的,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尽量准确、有序地进行介绍,将文本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达到迁移运用文本表达顺序之目的。陈月芬老师将思维导图进行到底,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拓展两个仿生学的例子,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例,模仿第2、3、4自然段的方式介绍它的创造发明过程,在仿写迁移中学习其独特表达。吴赞赞老师设计的是给句子排序的练习。出示写日光灯发明过程的一段话,把句子打乱顺序,然后按照文本构段的规律,给句子排序,进行语言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傅丽贞老师则是布置学生课后去选择一个人类的“老师”,模仿课文第3自然段写一写。

综上所述,四位教师虽然在聚焦语言运用、实现模仿迁移方面都有意识,也有尝试,但遗憾的是课堂上安排的时间不够,学生匆匆而就,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说明我们的课堂还是预设得太满,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有的语言运用还停留在说和听的层面,指向写的运用太少。写是语文能力中层级最高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只有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写的机会,学生写的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因此,“为写而读”应成为第二学段阅读课的一个重要理念,并且要在课堂中得以真正的落实。

上一篇:有趣爆笑的歇后语下一篇:关于成语励志故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