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8-04

论语选读(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论语选读(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论语》《孟子》选读:我读论孟、从孔子到孟子 教案教学设计1(人教版高二选修)

【课程目标】

1、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拓展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

2、学习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3、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参考有关论著,学习对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高自己的思考、交流能力和认识水平。

【学习要求】

1、阅读文化论著,能把握主要观点和关键材料,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阅读文化论著,重在整体把握。研读不必面面俱到,一些比较冷僻的知识和艰深的内容可以从略。例如,阅读《论语》《孟子》,首先选择适合的注本,把握其主要内容,弥补选读带来的结构上的片面性;其次了解孔孟的伟大智慧,诵读其中的精彩语句,从而理解中华文化精神,继承优秀文化遗产;最后可对其中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重点研讨,注重反思,探究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2、能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进行研究性阅读。“研究性阅读”目的在于了解作品中的观点、材料和方法,研读的方法包括:浏览、泛读、精读、略读。

3、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现象,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高自己的思考、交流能力和认识水平。通过阅读论著、调查和梳理材料,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现象,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参与意识、探究意识和反思精神,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例如,通过《论语孟子选读》的学习,了解儒家学说,崇尚孔孟人格,乃至掌握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研究方法。

【教学步骤】

《我读论孟》四步法:释--译--解--记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翻译文句,读懂文章内容。[自学为主、课前完成]

2、检查、交流并梳理语言障碍。[生生互助、师生互助]

3、选择部分章节,提供诸家集释,弄清其主要观点和侧重点。[教师提供素材,师生揣摩分析概括]

4、在诸家的解读中,你欣赏哪点或哪些认识?简要说明理由。[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5、根据自己的见闻或联系现实生活,找出相应的例子,并谈谈自己的认识。[关注现实,认真思考]

6、孔孟的话给你什么启迪?请模仿诸家中的某一语言风格或另劈蹊径,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话。[反思交流,历练自得]

7、背诵一些名句。

第一课时

一、为什么还要读孔孟的书?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中国文化史》柳诒徵,231页)

要读名著,就是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其中,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的名作、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这里讲的是识字教育以上的中高等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著[经典]”(《语文教育门外谈》钱理群,59页)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

二、怎样阅读经典?

要用“心”去读,即主体投入的感性的阅读: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中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域,真实的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义。

文学(经典)阅读的另一个重点,应该是对作品语言的感悟。真正的文学大师(经典)的语言,是具有生命的灵性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与质感,是应该细心地去体味、沉吟、把玩,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味的。语言[说与写]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言说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因此,对语言的敏感、驾驭能力,也应是衡量人的精神素质的重要标尺,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变得更美好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文学名著的阅读,就是一种发现[与开掘]:既是对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发现[与开掘],也是对自我潜在精神力量的发现[与开掘]。说到底,这乃是对人[他人与自我]的发现[与开掘]。--它的魅力就在这里。……名著的真正魅力要你去发现,通过你的感受、体验、想象而内化为你的精神。一切决定与你自己。(《语文教育门外谈》钱理群,59页,60页)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

从孔子到孟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孔子、孟子的自白了解两位伟大哲人的志向、抱负和人生追求;

2、认识孔子、孟子并名传世的原因,以及他们为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的贡献。

3、通过反复诵读,掌握文言诵读规律,积累古今异义词等文言基础知识。

夫子自道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下决心学习,三十岁建立起自我,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认同自己的命运,六十岁自然地容受各种批评,七十岁心想作什么便作什么,却不违反礼制规矩。”

李泽厚《论语今读》【记】

这已是千古名言,至今沿用。由年岁来描述个体成熟的不同阶段及状态,是很有意思的。从而有各种解说。例如所“志”是何学?“立”究竟是什么意思?是事业有成还是道德有得?“不惑”于什么?“耳顺”何解?能否“知天命”后一切便顺顺当当?如此等等。其实可以各自为解,不必刻板以求。例如,“三十而立”,有人强调与“立于礼”有关,是指人从六岁“习礼”到三十岁才算完全掌握熟练,但后世注疏多不拘泥于学礼,而泛指人格的成熟,更佳。最难解的是“知天命”,似可解释到五十岁,自己对这偶然性的一生,算是有了个来龙去脉的理解和认同,一方面明确了自己的有限性,另方面明确了自己的可能性。不再是青少年时代“独上层楼望断天涯路”的前景茫茫,也不再是“天下事舍我其谁”那种不自量力的空洞抱负了。

为什么要把宗教性道德作为个体追求心灵完善的“绝对律令”?有神论认为此乃“天意”或上帝旨令。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则认为这是个体对人类总体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才无可逃脱无可推卸。这个“无可”,又并非外在一定社会、时代、群体的他律或经验要求,而是普遍“必然”即所谓“先验”的自律命令,此即自由意志,即本体所在。它高于一切经验。但其根源却又仍在人际情感之中;根源于它,却可以超出它,因其中有理性之凝聚,而成为心理之形式结构故。从而,它虽纯属个体修养却并非所有人都能作到,这才有圣贤与常人之别。只有这样,也才能在哲学上将伦理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在实践上将宗教与政治、在道德上将宗教性私德与社会性公德区分开来,使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天命”、“命”、“立命”、“正命”,孔、孟屡言及,如何解说,恐非易事。其中有多种含义。“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即非人力所能主宰。但王船山说:“俗谚有云,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凡举琐屑固然之事而皆言命,且以未死之生,未富贵之贫贱统付之命,必尽废人为而以人之可致者为莫之致,不亦舛乎?故士之贫贱,天无所夺;人之不死,国之不亡,天无所予,乃当致人力之地,不可归之于天”(《读四书大全说》),这有点近乎荀子了。但确是包括孔孟在内的儒学共同精神,即人生活在无可计量的偶然性中,却决不失其主宰。这才叫“知天命”。“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孟子尽心上》),这种“立命”、“知命”、“正命”都指人对自己命运的决定权和主宰性,而绝非听命、任命、宿命,这为谨慎敬畏地承担起一切外在的偶然,“不怨天不尤人”,在经历各种艰难险阻的生活行程中,建立起自己不失其主宰的`必然,亦既认同一己的有限,却以此有限来抗阻,来承担,来建立,这也就是“立命”、“正命”和“知天命”。“五十而知天命”着意在这种承担和建立的完成,即一己对“命运”的彻底把握。这大概一般非五十岁左右难以实现。总之,认识并安宁于一己存在之有限性,仍强自建立,并不悲观、焦虑,或作徒劳之无限追求,此种中国式的“知命”、“顺命”的情感“超越”,似有异于西方。此意本读还将多次重复讨论。

钱穆《论语新解》

此章乃孔子自述其一生学之所全,其与年俱进之阶程有如此。学者因当循此努力,日就月将,以希优入于圣域。然学者所能用力,亦在志学与立与不惑之三阶程。至于知天命以上,则非用力所及,不宜妄有希效。知有此一境,而悬以存诸心中则可,若妄以已比仿模拟之,则是妄意希天,且流为乡愿,为无忌惮之小人,而不自知矣。学者试玩学而篇之首章与末章,而循循自勉,庶可渐窥此章之深处。盖学而篇首末两章,只从浅处实处启示,学者可以由此从入。此章虽孔子之自道,无语不实,其中却尽有深处玄处。无所凭依而妄冀骤入,则转成谈空说玄,非孔子以平实教人之本意。

孔子又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义与此章相发。自志学而立而不惑,皆下学。自此以往,则上达矣。知天命故不怨天,耳顺故不尤人。此心直上达天德,故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而知我者惟天。知命耳顺,固非学者所易企,而不怨不尤,则为学者所当勉。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千里之行,起于足下,学者就所能为而勉为之,亦无患乎圣学之难窥矣。

南怀瑾《论语别裁》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而耳顺”,这里问题又来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么问题不顺,耳腔发炎吗?这句很难解释,可能在当时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下面有一个句读。如果照旧,“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注意!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讲到这里,我们要研究孔子为什么把几十年所经历作人、做事、做学问的经验,要放在《为政》篇里。这经验太重要了,本来为政就是须要人生的经验。

在世界上有两个东西是没有办法实验的,就是政治和军事。这两个东西,包罗万象,变动不居。从历史上看,古今中外的政治,专制、君主、民主、集体,究竟哪样好?谁能下得了这个结论?尤其现代的中国,几十年来,西方的什么思想文化,都搬到中国这个舞台上来玩过,结果如何呢?所以为政的人是要了解人生,要有经验,要多去体会。因此孔子将自己的经验讲出来,编到《为政》这一篇,就是暗示一般从政者,本身的修养以及作人做事的艰难,并不简单,要效法他这个精神,在工作上去体会、了解它,才把这一段编到《为政》中来。

从上面几段,我们得到一个结论:不管是为政或做事,是要靠人生经验的累积。而人生经验累积成什么东西呢?简单的四个字--“人情世故”。 讲到人情世故,中国人现在往往把这个名词用反了,这是很坏的事。如果说“这家伙太世故了!”便是骂人。尤其外国人批评中国人,几年前在《中央日报》我就看到这样的文章,说中国人什么都好,就是太重人情了。这里一般年轻人的反应,认为这个外国人的文章写得非常透彻,我说你们不要认为外国人在中国留学两三年,就能懂中国文化,那你们都是干什么的?几十年的饭是白吃了。中国文化一直在讲人情,所谓“人情”,不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提着一只火腿,前街送到后巷,左邻送到右舍,在外面送来送去地转了个把月,说不定又转回来物归原主了。这只是情礼的象征,中国文化所讲的“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性情。人情这两个字,现在解释起来,包括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等学问都在内,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

“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故”就是事情,“世故”就是世界上这些事情,要懂得人,要懂得事,就叫做人情世故。但现在反用了以后,所谓这家伙太“世故”,就是“滑头”的别名;“人情”则变成拍马屁的代用词了。就这样把中国文化完全搞错了,尤其是外国人写的更不对。

为政以“德”为本,再以学来培育“诗”的温柔敦厚精神,是不是就具备了为政的条件了?不然!不然!就好像一个军人,把中外古今的军事思想理论都翻遍了,但是连枪怎么放都不会,二等兵上等兵是怎么回事也不晓得,这等人充其量只能当个参谋,绝对不能带兵上战场的。所以《论语》行文的气势,轻轻一转,把孔子的简略自传编进来了。也就是告诉我们,为政的道理就是要真正能多懂得人情世故。

我曾讲过,世界上所有的政治思想归纳起来,最简单扼要的,不外中国的四个字--“安居乐业”。所有政治的理想、理论,都没超过这四个字的范围;都不外是使人如何能安居,如何能乐业。同时我们在乡下也到处可以看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八个字,现代一般人看来,是非常陈旧的老古董。可是古今中外历史上,如果能够真正达到这八个字的境界,对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时代来说,无论是什么政治理想都达到了。而这些老古董,就是透彻了人情世故所产生的政治哲学思想。

【问题探讨】

1、请说出诸家解读的主要观点和侧重点。

李泽厚--主要观点

侧重点

钱  穆--主要观点

侧重点

南怀瑾--主要观点

侧重点

2、在诸家解读中,你欣赏哪点或哪些认识?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自己的见闻或联系现实生活,找出与此章内容相应的例子,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4、孔孟的话给你什么启迪?请模仿诸家解读中的某一语言风格或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话。

参考答案:1、请说出诸家解读的主要观点和侧重点。

李泽厚--主要观点:这句话是用年岁来描述个体成熟的不同阶段及状态。

侧重点:从哲学的角度探究个体追求心灵完善道德高尚的原因;认为“知天命”即是指人生活在无可限量的偶然性中,却仍然积极决定和主宰自己的命运,这是儒学的共同精神。

钱  穆--主要观点:此章为孔子自述一生学问和年龄发展的进程。

侧重点:告诫人们应当循此方向努力,但不可简单仿效。

南怀瑾--主要观点:孔子用这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艰苦奋斗的经历。

侧重点:根据社会现象阐述一个人的生活经验的累积对从事政治很有好处。

2、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白话试译】颜渊子路侍立在旁,先生说:“你们何不各言己志?”子路说“我愿自己的车马衣裘,和朋友们共同使用,直到破坏,我心亦没有少微憾恨。”颜渊说,“我愿己有善,己心不有夸张。对人有劳,己心不感有施予。”子路说:“我们也想听先生的志愿呀!”先生说:“我愿对老者,能使他安。对朋友,能使他信。对少年,能使他于我有怀念。”

钱穆《论语新解》

此章见孔门师弟子之所志所愿,亦即孔门之所日常讲求而学。子路、颜渊皆已有意于孔子之所谓仁。然子路徒有与人共之之意,而未见及物之功。颜渊有之,而未见物得其所之妙。孔子则内外一体,直如天地之化工,然其实则只是一仁境,只是人心之相感通,固亦无他奇可言。读者最当于此等处体会,是即所谓志孔颜之志,学孔颜之学。

又按:孔门之学,言即其所行,行即其所言,未尝以空言为学。读者细阐此等章可见。

李泽厚《论语今读》【记】

子路的回答再一次显示了那重然诺、讲义气、悲歌慷慨的豪勇气概。颜回的回答仍然是谦虚、谨慎,自我修养。孔子答语特别有名。“少者怀之”解作“关怀年轻一代”亦可。

南怀瑾《论语别裁》

有一天,颜渊和子路站在孔子旁边闲谈,孔子就说:“盍各言尔志。”“盍”是一个虚字,中国古文里经常有“盍”“夫”这类虚字,等于我们现在的“思”、“那么”。他说:你们年轻的一代,把你们的愿望、志向讲出来听听看。在这里,我们等于在看话剧,台词中表现了孔子学生的个性,也烘托出孔子的教育手法。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完全代表了子路的个性。子路是很有侠气的一个人,胸襟很开阔。他说,我要发大财,家里有几百部小轿车,冬天有好的皮袍、大衣穿,还有其他很多富贵豪华的享受。但不是为自己一个人,希望所有认识我的人,没有钱,问我要;没饭吃,我请客;没房子,我给他住。气魄大!唐代诗人杜甫也有两句名诗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就是子路这个志愿的翻版。

而子路的是侠义思想,气魄很大,凡是我的朋友,衣、食、住、行都给予上等的供应。“与朋友共”的道义思想,绝不是个人享受。“敝之而无憾”,用完了,拉倒!

颜渊却是另一面的人物,他的道德修养非常高,与季路完全两个典型。他说,我希望有最好的道德行为、最好的道德成就,对于社会虽有善行贡献,却不骄傲。“伐善”的伐,就是夸耀。“无伐善”,有了好的表现,可是并不宣传。

“无施劳”,自己认为劳苦的事情,不交给别人。“施劳”的意思,我主张这样解释。在上面也提到过,圣贤与英雄的分野: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克服自己;圣贤不想征服天下,只想征服自己。所以圣贤比英雄还要难。换句话说,英雄可以施劳,把自己的理想,建筑在别人的烦恼、痛苦上。圣贤则不想把自己的烦恼、痛苦放在别人的肩膀上,而想担起天下人的烦恼与痛苦。

所以颜渊讲“无施劳”,就是说不要把自己的烦恼痛苦放在别人身上,这是颜渊的所谓“仁者之言”。

一文一武这两学生的理想志愿完全不同,都报告完了。孔子听了以后,还没说话,我们这位子路同学,可忍不住,发问了,老师!你先问我们,你的呢?也说说看。

孔子说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就是礼运大同篇思想的实现,这是最难做到的了。这三点一看就与众不同。孔子之所以为圣人,成为了不起的教育家、哲学家……总之什么家都被他“家”上了,了不起就是了不起。

“老者安之”,社会上所有老年的人,无论在精神或物质方面,都有安顿。“朋友信之”,社会朋友之间,能够互相信任,人与人之间,没有仇恨、没有怀疑。“少者怀之”,年轻人永远有伟大的怀抱,使他的精神,永远有美好的理想、美丽的盼望。也可以说永远要爱护他们,永远关爱年轻的一代。我们仔细研究,如果这三点都能做到,真是了不起的人。

因为这三点,对上一代,自己这一代,以及下一代都有交代。此即所谓圣人境界,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

【问题探讨】

1、请说出诸家解读的主要观点和侧重点。

钱  穆--主要观点

侧重点

李泽厚--主要观点

侧重点

南怀瑾--主要观点

侧重点

2、根据自己的见闻或联系现实生活,找出与此章内容相应的例子,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3、在诸家解读中,你欣赏哪点或哪些认识?简要说明理由。

4、孔孟的话给你什么启迪?请模仿诸家解读中的某一语言风格或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话。

追忆

篇2:论语选读(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师:昨天我在曲阜城里拍了几张照片,大家看看知道是哪儿吗?(展示幻灯片:《学而》杂志)生:孔子中学的校刊《学而》 师:(展示幻灯片:有朋超市、有朋宾馆、有朋路)生:有朋超市、有朋宾馆,我家就住在有朋路。师:(展示幻灯片:陋巷牌坊)生:陋巷街北头的牌坊。师:(展示幻灯片:舞雩坛)

生:一个土堆?(学生开始思考)

师:这个土堆可能不太引人注意,但很有名。现在有个学校就以此命名(展示幻灯片:舞雩坛中学),这就是沂河北岸著名的舞雩坛——古代鲁国求雨的土坛。师:(展示幻灯片:万仞宫墙)生:万仞宫墙——曲阜的南门。

师:我想问一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它们的来历吗?(展示幻灯片:《学而》杂志)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师:对!(展示幻灯片:有朋超市、有朋宾馆、有朋路)这一个? 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yuè)乎?” 师:不亦什么乎?乐(yuè)乎?乐(lè)乎? 生:(停顿、思考)乐(lè)乎!

师:再读一遍。生:(齐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 师:(展示幻灯片:陋巷牌坊)这里曾是谁住的地方? 生:刘禹锡。

师:刘禹锡?为什么?

生:因为刘禹锡写过《陋室铭》。

师:刘禹锡是河南洛阳人,他没在曲阜住过,这个人比刘禹锡要早一千多年。生:孔子。因为《陋室铭》中有一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师:是有这句话。在《论语•子张》中记载:“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因为道不行就发了“欲居九夷”牢骚话,有人说九夷闭塞,经济落后等等,然后孔子说了这句话。不过孔子居住在阙里,今天我问的是陋巷的来历(展示幻灯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篇》)有一次孔子说,颜回真是圣贤之人,居住在陋巷,生活条件那么差,如果是一般人早已不堪忍受了,可是颜回是那么的快乐的学习,“贤哉!回也!”因此,陋巷就是后来被称为复圣的颜回居住的地方。师:我们齐读一遍大屏幕上的文字。生:(齐读)师:(展示幻灯片:舞雩坛)在第一册语文中有一个活动性学习专题——走近孔子,在活动资源里选了六则《论语》,其中有一则谈到它: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谈论理想—— 生:《侍坐》中有一段好像是说“风乎舞雩”什么的? 师:对,(展示灯片:“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篇》)找一个学生来读读吧!生:(读)

师:这是曾皙的政治理想。(展示幻灯片:万仞宫墙)曾有旅游者问:你们曲阜的古城墙南门为什么叫“万仞宫墙”,而不叫什么“门”?你知道吗?

生:(思考)摇头。

师:它的来历出自《论语•子张》(展示幻灯片: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论语•子张篇》)有一次有一个叫季孙的人说子贡的道德学问已经超出了他的老师孔子。子贡说:“千万不能这么说,如果把道德学问比作宫墙,也就是围墙,我的墙也就是到肩膀这么高,在外面就能看到里面的房舍;我老师的墙有几仞高,你根本找不到进入的门,根本看不到围墙里面的建筑。因此“宫墙”是指孔子的―― 生:道德学问。

师:曲阜的好些地名都和《论语》有着密切的关系。曲阜的大街小巷上到处都写有《论语》句子的。以下是我在曲阜鼓楼大街上拍摄的。(展示幻灯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你来读一下。生:(读)

师:这句话是写的哪一方面? 生:治理国家。师:用两个字概括。生:为政。师:很好!(展示幻灯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大家边读便欣赏其书法。师生:(读)

师:这句话表面上说松柏,实际上说什么? 生:人的道德修养。

师:因此孔庙里有许多松柏。尤其是柏树已成为我们曲阜的市树。师:陈毅元帅曾做过一首诗:“大雪压青松,生:(齐背)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师:(展示幻灯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大家齐读。生:(齐读)师:(展示幻灯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是我在曲阜师范学校的墙上拍的,因此《三字经》里面有一句什么来的? 生:性相近,习相远。师:这是哪一方面? 生:学习、道德修养。师:(展示幻灯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到处可见,大家说这幅放在什么地方最恰当?

生:曲阜是旅游胜地,接待外来旅游者,应放在孔林、孔府、孔庙门前。生:宾馆大厅或门口。

师:宾馆。好。我在好几个宾馆拍了几幅,但图象都不清楚,这幅是在汽车站拍的。汽车站,行不行? 生:(笑)行

再向下看(展示幻灯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生:(读)师:(展示幻灯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师生:(读)

师:同学们想想这一句放到哪儿最合适? 生:学校。师:具体些。生:图书馆。

师:对。这就是曲师大图书馆前面草地上的一块石头上刻写的。为什么放那儿最合适? 生:我认为“博学”嘛!图书馆书多,应该广泛学习。切问而近思,一边学习一边思考,沉醉其中。

师:说的太好了。(展示幻灯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个应该放在哪? 生:(齐答)教学楼上。

师:如果你想读《论语》全篇,我建议你到这里去!(展示幻灯片:论语碑苑)。那里有好些精美的书法作品,形式丰富多样。总之:《论语》在我们曲阜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我们从小就接触这些,可谓耳濡目染。下面请同学们说说,除了这些,你还会背哪些?并归纳一下属于哪些方面。

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师:这是说的哪一方面?你归纳一下。生: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学习方面。

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方面。生: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谈道德。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谈学习。生: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谈为政。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方面。

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准则。你认为这句话放在什么地方最好? 生:学校。

师:学校。教给人做人的准则。还能放在哪? 生:市场。师:为什么?

生:提醒人们诚实,不欺骗。

师:有道理。我觉得这句话更主要是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据说,联合国大楼的门厅上就写着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觉得这句话如果让美国人多看看多好!

师生:(笑)。师:总的来说,《论语》的内容可以分为这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教育,二是道德修养,三是为政治国。如果你今天放学回家,家长问你,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你说《论语》。家长问什么是《论语》,那么请你概括一下什么是《论语》。思考讨论一下。生:(思考、讨论、交流)生:《论语》是每个人应遵守的准则。生:《论语》是一部编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是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录的。师:它是记录孔子言行的,只有孔子的言行吗? 生:不,还有他的弟子。师:你再补充一下。生:《论语》是一部编录孔子和弟子言行的书,是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录而成的。师:这句话告诉父母,《论语》不是孔子写的。谁还想说? 生:《论语》告诉我们做人的准则,学习的方法。师:这是它的内容,谁还想说? 生:《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教育我们的一部追记。

师:她补充了这么一个观点——“追记”,这个观点很好,为什么是教育我们的追记?

生:因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说是追记。我们是孔子的后人,应学习前人的经验。

师:我觉得大家说的很好,我总结了几句,请看大屏幕。(《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全书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分上、下两部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其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无以复加的影响,故朱熹说:“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并影响到全世界。)让一个同学来读一读。生:(读)。师:(展示幻灯片:巴黎宣言)因此在1988年有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今天我们面对的就是这么一群伟大的先人,手捧的就是这么一部不朽的论著。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想象的说明的《论语》的重大作用。《论语》分上下两部,今天给大家手拿的的就是半部《论语》,《论语》的上篇。师:(展示幻灯片:“同学们,我们以首篇《学而》为例(如果你不喜欢,可以选取你所喜欢的一篇)从中选出你喜欢的句子加以研读,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相互讨论,好吗?10分钟时间,够吗?

提示:你从中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哪些地方你觉得有异议?你认为如何?“)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读《论语》读过几次,不过,前两天我又读,有这么一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产生了异议,学完之后整天复习,真是快乐!对吗?我就想,今天复习,明天复习,经常复习,我问你如果叫你整天复习,你快乐吗? 生:(齐)不快乐。

师:大家说在这方面古人的心态和今天天的我们是不是相通的? 生:(齐)是。

师:假如孔子整天复习,你说他快乐不快乐? 生:(齐)不快乐!师:可孔子当时为什么非得说快乐呢? 我想这里面可能有问题。再有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说到月底了,钱快花光了,工资还没发下来,有朋友给你打电话说,明天到你家去,你说会怎样?是不是很悲惨?“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对我发脾气,我表面上不发脾气,心里恼怒一下也不行吗?这种君子不做也罢。因此,台湾有位学者叫南怀瑾,他曾经把这几句戏改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难过乎?”我觉得这才符合常情。师生:(笑)

师:我认为这里面有一字应注意,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习”。这个字的最初写法是上面一个“羽”下面一个“白”,在《说文解字》上说“习”指小鸟反复的振翅学飞。意思不仅仅是学习,复习还引申为演习、训练。因此,我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仅仅指复习,还有实践、训练、实习的意思,老师讲了知识和道理我们来实践一下看看对不对,对了!乐!。因此这句话指少年时代应立志刻苦学习并且学了之后再干什么? 生:(齐)实践。

师:对!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中年,历经磨难,历经仓桑,知交半零落,好朋友没有几个了,这时才发现朋友的弥足珍贵。在一个风雨之夜,有一个好朋友从远方推门而入,这时你会怎么样? 生:快乐!

师:太快乐了,两人触膝长谈,不觉到天明。再随时间的流逝,人到老年,这时历尽苦难,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都已看透了,所有的苦难都可以装在心里,这时晚辈即使抱怨一句甚至不了解自己,也是笑而不答,这才成了真正的君子。因此,我认为这三句话不可分割,它写了人生的三个时代:少年时代立志学习,并学以致用;中年时代知道朋友、友情的弥足珍贵;到了老年,能够包容世间的一切苦难。这是我研读的心得。大家研读一下,十分钟够不够?我加入那个组织?哪一组需要我就举手!师生:(讨论,十分钟)

师:同学们发现了好些问题,我们一起讨论,谁先说? 生:(争相举手)

生:二章17句。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它的译文我有不同的见解,它的译文是:“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人,你明白了吧?”我认为应译为“我教你知或不知的态度吧!”因为这一则是孔子对子路的教诲,对他讲实事求是的态度,很多同学都知道子路的性格非常草率,不够谦虚,所以孔子针对他的这一特点,要他要养成实事求是的好习惯,所以我认为应这样翻译。

师:我觉得这个同学有两点非常的可贵:一,他的理由很充分;二,他从子路的性格态度入手,能够找到最原始的问题,做到知人论世,这就是历史地看问题。说得很好。谁还说? 生:“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解释为慎重的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我认为这样不对。如果在父母终年之前没有好好地对待父母,没有尽到做子女的责任,仅慎重对待他们的去世又有什么用呢?

师:你认为不仅仅在最终的时候谨慎的对待,生的时候,尤其是赡养父母的过程更要认真。那么我再问你,这句话是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 生:有些道理。师:哪些道理?

生:父母养育了我们,在他们去世的时候,理应受到谨慎的对待,在他们死后我们应该去追念,精神上追念,尤其是对父母的爱。

师:主要是精神上的追念,情感上的追念,不仅仅表现在表面的形式上。大家见过有些出殡的,表面上十分隆重,你认为应该怎样?

生:对待父母孝顺就够了,不必过分在乎形式。师:这一点很好。那么你如何评价“追远”这两个字?

生:我认为这没有多大意义,父母乃至祖先都死了,我们如果还沉浸在追念中,就会永远地沉浸在悲痛中。我们应该把对父母的那种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师:寄托在孩子身上,培养好孩子,有道理。父母死了就忘了? 生:教育孩子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先。师:不要忘记祖先,要不要追远? 生:在一定时候追远。师:什么时候? 师生:(笑)

师:我这个问题好像问得不好回答,好,你来说。一生:“慎终追远”这一句没有说对待父母生前怎样,它只说父母去世以后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所以我认为她刚才的说法不对。

师:她又反驳了,干脆你们俩辩论一下。

生:后面有“民德归厚也”一句,如果是对待仅仅在去世以后,就不足以使“民德归厚”了,这句话主要是教育后人如何孝敬父母的。

一生:不对,这话仅仅是说对待父母的死和追念祖先这两件事,我们应就事论事,不要扯的太多。

生:不行!这句话的意思不仅表现在追念祖先,还应体现在生前对待父母、孩子。其的中心是“民德归厚矣”,而“慎终追远”就是为了它。总之,这句话是教育人们要形成一个世人必须遵守的好传统。

一生:请问何为“终”?终”就是“死”,终点嘛。

生:汉语博大精深,它有多种意思。再者,你不能只看文字的表面。

师:你们两个互不相让,我来说两句好吗?我们先这样考虑,“慎重追远”,它有没有合理的一面?首先对于我们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不要“慎”? 生:(齐)要。

师:对于我们的祖先要不要“追”? 生:(齐)要。师:这个问题好象没有争议。我记得上个月国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来大陆访问就写了这四个字——“慎终追远”。他干了两件事,一是在故乡湖南湘潭“慎终”,他和他的母亲一起奠扫祖坟;再一个是在黄帝陵“追远”,拜谒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有时,我想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那三个已分崩离析了,只有我们中国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其中我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先人提倡的“慎终追远”的传统,这种民族的传统文化维系着我们。我们这个国家历经沧桑,50多个民族在历史上历经多少苦难战争和分裂,海峡两岸60年的隔阂没有隔断我们血浓于水的感情,靠的是什么?不就是“慎终追远”吗?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的沉湎于思念之中,应该如这位同学所说,把希望放在未来。再者,父母死了,形式上的大操大办行不行? 生:(齐)不行。

师:所以我们看问题应该用历史的眼光看,用发展的眼光看,这是我们看待论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展示幻灯片:“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师:时间关系,我们再讨论一个吧!

生:17页,子曰:“父母之年不可忘。”——我认为它的译文有问题,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道,并且应该常常记在心里。为什么要把父母的年龄放在心里呢? 师:我先问你个问题,你知道你父母的年龄吗? 生:知道。

师:你怎么知道?

生:这是一个女儿应该做的。师:那么别人该不该知道? 生:(笑)我是说没必要非得把他们的年龄记在心上,而应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努力孝敬他们。

师:你是说这个意思!还有呢?

生: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不应该放在年龄上。

师:但按照自然规律,判断一个人的健康长寿一般以什么为标志?

生:年龄。不过我认为应该把父母的健康和快乐放在心上,而不仅仅是年龄。

师:看来你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很好,他说的很让我感动,让我们祝福我们的父母,让他们永远健康快乐!通过讨论我们发现《论语》里面有好些精华,值得传承,但是还有些—— 生:糟粕。

师:糟粕,好,你举一个糟粕吧!

生: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我觉得这句话非常错误!师:非常错误,有没有合理的地方? 男生:(齐)有!

师:男同学派代表说一下。

一男生:古代女人地位低下,他把小人与女人放在一起类比,说明小人不得人心。师:不是说女人,是想说小人,女人受到无辜的牵连了!这位女同学想说一下。

一女生:我认为古代这样说有道理,现在再说就没道理,现在男女平等,如果没有女人,就没有你们的存在,有句话说:宁做小人,不做伪君子,试问伪君子中就没有男人吗? 一男生:女人中也有小人和伪君子呀。

一女生:我认为这句话是片面的。小人是难养也,但这句话歧视妇女,它直接把女人与小人并列,让女人受到无辜的牵连就不对了。《礼记》要求女子三从四德,给妇女套上了重重枷锁,这种男尊女卑的观念是不对的,想想如今,奥运会上阴盛阳衰。师:有点,男同学委屈一点吧。我顺便问一句,你读过《礼记》吗?

女生:没有,我听我爷爷说的。如果没有女人的这种力量,我们在奥运会上也不会有那么好的成绩,可以看出女人在现代社会中是一股强劲的力量,是社会的半边天!

师:我还是想问一句,你开始说这句话是片面的,刚才你说的是不合理的一面,那还有合理的一面呢?我很想听。

女生: 小人的确难养,但女人也有天生的一些缺点,如有时言行不一,有的妇女比较专制,心胸狭窄等。

师:关于这个问题的是非曲直我们今天先不下结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我们应从两个方面看等《论语》。一是积极的一面,一是…… 师生:消极的一面。

师:因此著名学者匡亚明说过这么一名话(展示幻灯片: “孔子思想中既有消极因素,也有积极因素,这两种不同因素导致了两种不同后果,前者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后者则形成了中华民族某些优良传统和特点。这种矛盾现象是孔子思想内在二重性(矛盾性)的毫不奇怪的必然产物。”《孔子评传》)我想用他的话来平息我们刚才男女生之间的争执,好不好? 生:(齐)好!

师: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论语。同时我们也应用一种包容的眼光来看待《论语》,包容它积极的一面,也包容它消极的一面。大家看世界上别人是怎么看待《论语》的。(展示幻灯片:

“1.孔子不仅是万古圣人,也是东洋学问哲学思想的元祖。--金溢洙

朝鲜学者

2.孔子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先哲,而且是全人类的老师。

--井上靖

日本学者 3.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孔子是全世界多民族的光荣。--艾默生

美国学者 4.在道德上,我喜欢的是孔子。

--拜伦(英国诗人)5.中国文化基于孔子之学说。孔子学说关系建立一个中华大帝国。中国切不可盲目采用欧洲文化,时移世易,但将中国旧文明之不适于今日者,略加改易可巳。欧洲人皆言中国如无孔教,中国道德必破产,此语余极赞同。中国最切要者不在西方文化之吸收,反在东方旧有文明之复兴。中国学术远在两千年前已灿然大备,若加以整理使之复兴,则影响世界,极为大,对于世界,必有特别贡献,最后中国或将为世界文化之中心。

--——罗素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6.以中国教化最著之邦,历数千年而存在,余认为孔子之功。余虽隶耶教,于孔子之道莫不乐闻之。

--李提摩太

英国传教士)前几句话都是对孔子的赞美,我最欣赏最后这两句,尤其是罗素说的,他为我们中华民族作了一个长远规划,最让我感动的是李提摩太说的,他虽然信奉耶稣,但并不排斥孔子。人家外国人都用这种包容的心态看待《论语》,我们更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开放的眼光来看待《论语》(展示幻灯片: “包容的心态”)不仅我们要用这三种眼光看待论语,同时论语本身也具备了这三个特点。首先它如实的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研究孔子及儒教的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具有历史性。孔子有些保守,但他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他又虚心好学,关于这点,《师说》上曾有论述,谁能说说? 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生:“圣人无常师”。师:好。《腾王阁序》中有两句:“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这是一个典故,当时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说:“学礼乎?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在《论语》上有记载,可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这句话最早是孟僖子说的,当时孟僖子说的时候孔子才十七八岁,因此孔子经常学习人家合理的话。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还记载了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当时有很多人在乡校这个地方议论朝政,有人建议把乡校毁了,子产说:“其所善者,我则行之,其所恶性者,我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何毁之?”此时孔子至多11岁,后来孔子评价说:“有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孔子用包容的心态看待并赞美民主作风。因此我们说在论语本身就具备历史性、发展性、开放性。最后我们用一幅对联概括我们今天研读的内容吧(展示幻灯片:“三种角度读论语 ,一颗童心谱新篇”)我记得一开始大家背了一句《论语》 “三军……” 师生:(齐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展示幻灯片:“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为践行自己的理想,请从《论语》中找寻依据,好吗?并为刚才的那幅对联加个横批,作为我们下一步研读《论语》的目的,好吗?我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网址和资料。)比如说,他想当教师,你就找一找《论语》是怎样谈当教师的。刚才有一个同学和我讨论时谈到政治问题,我说他你很有政治才能,那么你就看看《论语》是怎样谈为政的。我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网址和资料,(展示幻灯片:网站:

资料: «论语别裁» 南怀瑾

«论语今释» 蒋沛昌

«论语译注» 杨伯峻

«论语类纂» 刘振东

«论语导读» 杨树增

«论语通译» 徐志刚)这些可以到我们学校的电子备课室和图书馆去查找。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吧,下课!生:起立

篇3:论语选读(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论语》是“语”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具有立言价值的文 体, 立志于孔子思想的传播。《中庸之道》一课首先包含了儒家中庸思想的哲学篇章。对学生来说, 哲学是一个难以亲近的词汇, 孔子说:“中庸其难哉。”从学生的起点和难点出发是教育内容的普遍原则, 然而语文课不同于思想政治课, 如何把富有哲理的思想上出语文课的特点, 让学生于思想上不糊涂, 于语文又学有所得, 这是我这节课思考和实践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释名

师:今天我们学习中庸之道。看这四个字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纷纷举手说:深奥、难懂、枯燥。

师: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最近天气越来越冷了, 为了保暖我们穿上厚厚的衣服, 待在温暖的房间里、最好来一杯热水, 那如果是夏天, 我们怎么办呢?

一个学生很自信地站起来说:待在空调房里, 吹风, 喝冷饮。

师:天冷我们需要加热, 天热我们需要去热, 保持人体一个合适的温度。这就是南宋儒学大师朱熹对“中庸”最通俗的解释。

二、理解

师:《中庸之道》这课书中评论人物有 (五) 则, 我从德行、气质、处事三个角度选择了三则。请大家自由朗读, 借助注释, 读懂意思。 (生读)

师:“愈”是什么意思? 生齐:强。

师:怎么理解?

生:愈来愈怎样, 就是越来越, 所以愈是“越”的意思, 超越。通俗地说就是更厉害, 更强。

师:非常好。《论语》课本的已有注释很多是意译, 我们需要知其所以然, 不能囫囵吞枣。大家看看刚才的翻译中有没有不能一下子带过去, 对文本的翻译存在疑虑的例子吗?

生:“无适”的“适”为什么表示亲近的意思?

师:非常敏锐, 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周围一片寂静)

师:大家试试适的繁体字写法———適, 这个字让你联想到有亲近的意义哪个字?

生:嫡, 因为有个词叫嫡亲。

师:所以“适”应读“dí”。这几则中, 我们看到孔子对各种各样的人既有肯定又有否定。请大家选择其中一章说说孔子评定人物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

生:在师与商的讨论中可以看到孔子认为过犹不及, 就是要刚刚好, 既不能太过, 又不能做得不够。

师:能举一个通俗的例子说明过犹不及吗?

生:比如说浇花, 如果浇太多, 根就会烂掉;如果水不够, 植物就会枯萎。要浇到花正好需要的水量。

师:他给我们举了一个很恰当的生活例子, 文学作品里有吗?

生:宋玉说:“东家之子, 增之一分则太长, 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 施朱则太赤。”美得“恰到好处”。

生:《论语》前面学过, 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孔子教育学生就是要让他们的性格达到一定的度, 既不会太激进又不会太怯懦。

生:从第二则可以看到孔子认为最好的人是“中行”之士。

师:为什么狂狷不是首选却值得结交?

生:狂者卓然进取, 狷者则洁身自爱, 可见他们各有优点。

师:虽然一个太“过”, 一个“不及”, 但从人格本质来说, 他们都是有道之士, 符合“仁义”。孔子探讨了义这个标准, 我们刚刚接触到的篇章, 请大家读出来。

生齐读: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无莫也, 义之与比。

师:所以说中庸之道是“无适无莫”“中道行事”, 原则是符合仁义。

生:由第三则可以看到孔子欣赏“乡人之善者好之, 其不善者恶之”, 就是好人喜欢他, 坏人讨厌他的人。

师:为什么孔子反对“不善者好之”的人?

生:坏人是不会喜欢真正的好人, 让坏人喜欢的好人可能不是真正的好人。

师:这种想法孔子有论述吗?

生:“乡愿, 德之贼也”, 就是看似忠厚老实, 实则同流合污、阿世媚俗的人是道德的破坏者。人缘太好往往同流合污, 一团和气。

师:可见孔子提倡善恶分明, 所以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及其弟子皆有所恶, 一起读他们厌恶的7种人:17.24。 (生齐读)

三、明辨

师:一位大师曾说:“最深刻的道理也是最简单的。”下面是一篇网络文章, 请一位同学朗读下面这两段文字, 带领我们一起了解作者的观点。 (一生朗读)

投影:

中庸之理念, 使中国人都变成了机会主义者。自私而狭隘, 卑劣而委琐。观天色而穿衣, 看脸色而行事。缺乏了自我的个性和主张, 自残了自我的人格而委曲求全。在中庸的影响之下, 中国人始终感觉到自身的底气不足。个性及人格, 勇气和张力被自己的软弱包裹得严严实实。象《套中人》的可怜样子, 只会眨着小眼睛窥视外面的世界。

模棱两可, 难以看清的永远是中国人。对待任何事都可谓是三思而行, 量力而为之。当然对待大是大非则更是举棋不定而优柔寡断的难以了断。也从而就有了大事化小, 小事化无的中庸之境界。———《论中国人卑劣及委琐的中庸之道》

(http://www.exam8.com/zuowen/ticai/sanwen/200712/ 714821.html)

师:看来这是一篇讨伐中庸的文章。请大家找找该文作者所说的中庸的罪状。

生:自私而狭隘, 卑劣而委琐, 缺乏了个性和主张。

生:大事化小, 小事化无, 无是非观念。

生: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师:作者的批判是否合理?

生:中庸不是大是大非观念、好好先生、和稀泥, 这与孔子所说“中庸”善恶分明不符合。

生:他这样的批判是不对的, 自私而狭隘, 卑劣而委琐不合乎义, 恰恰不“中庸”。

生:优柔寡断的个性不是中庸思想提倡的吧。

师:中庸思想不提倡寡断, 他提倡的是武断吗?

生:不是, 寡断不及, 武断太过。

师:那不偏不倚, 刚好的个性品质是什么?

生:果断。

师:寡断———果断———武断, 两头词汇正好形成了两种极端的性格, 而中间的性格刚刚好。大家还能举出类似例子吗?

学生纷纷举出了自卑———自信———自负、吝啬———节俭———奢侈、软弱———坚强———好强等组词。

四、悟言

师:这样的词汇在中国文字里非常多, 因为中庸之道已经融入中国文化中。庞朴先生提出中庸哲学实际上就是“一分为三”的哲学, 即去两个极端, 走中间道路。这个中间道路, 是不是可以用这样的譬喻:你口袋有100块, 我口袋里没有, 折中一下, 就拿你的50块放我口袋里。提倡大家都一样呢? 也就是中庸提倡泯灭个性, 追求一个墨子提倡的“大同世界”吗?

投影: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师:大家根据自己掌握的词汇, 区别“同”和“和”。

生:“和”都是好词、褒义词, 比如和谐、和气;“同”有褒有贬有善有恶, 比如同学、同伙。

投影:“同”和“和”的金文

师:说文:“和”口吃粮食身体和顺, “同”是一个会意字, 上是象形的砖坯模子, 下是从坯模中脱出来的砖坯, 可想而知, 从一个坯模出来的肯定都一样。 (学生若有所悟)

师:善于与人结交的晏子曾经以煮汤为例, “和”就像厨师拿水、火、醋、酱料、盐、梅等不同甚至对立性质的物质操作调和, “济其不及以泄其过”, 使其品味恰到好处才鲜美。单纯的“同”就如以水调剂水, 不用火、醯、醢、盐、梅等配合, 一定食之无味。

孔子提倡的“和”恰恰是提倡保持个性的独立中的调和。 这要跟把长和短、快和慢、多和少加起来被二除折中主义区别。不是老好人, 和稀泥, 更不是整齐划一的这种主义。

师:有人把思想和语言理解为杯与水的关系。理解思想不能不谈他所依附的语言。下面大家观察组词的方式, 看看有什么特点。

投影:

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生:都是A而不B的模式。

生:A和B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师:什么联系?

生:B是不良的发展, A是较好的发展, 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似。

师:能另外举个例子说明吗?

生:比如说一个人“威而不猛”, “威”与“猛”意义相近, 但“猛”是“威”之过头处, 是不太好, 因此必须克制。

师:像《论语》中庸思想这样表达类似词语还有吗?生:威而不猛。

生: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师:还有怨而不怒、质而不俚、质而不野、满而不溢、高而不危。

庞朴把“中庸”表达分成四种形式:A而B、温而厉;A而不B、不A不B (不瘟不火) 、既A又B (能文能武、能进能退) 。

语言是思想的栖居之所, 没有语言, 思想便无从依附。通过对语言的理解把握思想。

五、整理

师:在《论语选读》中表达了孔子这种思想的句子还有很多, 大家在各个章节中找找。学生找出了以下句子:

子温而厉, 威而不猛, 恭而安。 (个性方面)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交友方面)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 群而不党。” (处世方面)

子游曰:“事君数, 斯辱矣;朋友数, 斯疏矣。” (处世方面)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 不可则止, 毋自辱焉。” (处事方面)

子曰:“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处事方面)

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教学方面)

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教学方面)

师总结: 中庸之道的思想作为哲学思想渗透到孔子思想的方方面面, 甚至个人的面相气质中。于丹说读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注《六经》, 另外一种是《六经》注我。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以对文字的感受、文章的理解、现实的关照注释《论语 》, 而当我们读得融会贯通之后 , 就要用《论语》这本小书诠释生命这本大书, 读完此书, 希望从一个我成为另一个我。

【课后反思】

课上下来, 笑声不多, 嘈杂的吵闹不多, 但学生多次被我难住, 陷入深深沉思。我喜欢这样充满理趣的课堂, 更喜欢教《中庸之道》这样的课。

首先, 《中庸之道》表达的是哲学思想, 并且是常常被误解的思想。课堂可以不热闹, 但一定要有思考、充满理趣。我选择了朱熹对中庸通俗的解释, 通过五则孔子对于人物褒贬的依据理清中庸的内涵是不走极端、无过无不及, 无适无莫、中道行事;以仁义为准则, 讲究善恶分明。不愿意把理解停留在肤浅的表面, 我设计了“为什么狂狷不是首选却值得结交? ”“为什么孔子反对‘不善者好之’的人? ”等问题一步步深入讲解, 让学生明白中庸的仁义原则和善恶分明的特点。在很长时间里, “中庸之道”变成一个贬义词, 成为被批判、检讨、嘲笑的对象。这一文化中断和思想愚化, 使得当代人对中国思想经典相当隔膜。在很长时间学生通过思考并批判《论中国人卑劣及委琐的中庸之道》, 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庸的内涵, 避免走入历史的误读。整节课上下来, 学生思考较多, 沉默空白处较多, 这在预设当中。

其次, 《中庸之道》作为孔子具有立言意义的“语”体, 借助上古文字表达, 我期待课堂上有中国古文字的影子。我设计了对文字“愈”“适”的理解, 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 不唯注解是从。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难点“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的理解, 我对“同”和“和”进行了字源上的说明, 由此, 学生更容易把握字面下的意义。借助语言蕴含思想, 列举了“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矜而不争 、群而不党”富有中庸内涵的词汇引导学生认识语言中的中庸思想。从这个角度的内容设 置看, 在学生知识的未知空白领域或者容易忽略的知识缝隙, 尽管这个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 但学生获得了知识。

篇4:《〈论语〉选读》教学例谈

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论语)选读》已经在好几个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作为选修课开设,如何上好这门课程已经成为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根据《(论语)选读》一书前言部分的具体学习要求,本文试就如何上好这门课结合我们的教学体会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明确教学定位

《(论语)选读》的教学定位应该是文言并行的,要将“文”与“言”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1,读懂文章、积累知识是学习《(论语)选读》的基础,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条件

“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这是《(论语)选读》教材前言部分的具体学习要求之一。继续加强文言文阅读训练,应该是选修阶段相关课程的一个任务。《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距离今天时代久远,虽为口语记录,但对于文言功底不深的高中学生来说仍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加上《论语》中文言句式较为丰富,源于《论语》流传至今的成语、熟语、格言很多,有的后来意义有所变化,对这些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所以《论语》的教学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文字架空分析,应该在课堂上抽出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阅读上的障碍,让学生背诵课文中的名句名段,以帮助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论语)选读》有别于必修课程中文言文的教学,其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论语)选读》毕竟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中的一种,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既要重视内容的文学性,让《论语》中那些简明流畅、含蓄隽永的语言,让那些至今还活跃在我们生活中的格言、警句、成语内化为学生的素养;也要重视内容的思想性,在教学中以孔子的人格,孔子的精神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我们也不能把《论语》当成一般的文言文来上,更何况课文下面的注解比较详细,并且课文还有具体详尽的翻译。笔者曾在一次市级高二年级《(论语)选读》教学研讨活动中听到一节课,这位老师在上其中的一篇课文时,按照高考文言文的考点要求,从实词、虚词、句式等方面让学生对文中的相关文言知识点一一进行归纳讲解,把《(论语)选读》上成了纯粹的高考文言文语言知识的复习课,偏离了《(论语)选读》教学的核心目标,这是要不得的。

尤其是有些字词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字词表层含义的理解或拘泥于课文的解释与翻译,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如上《高山仰止》,有的老师对“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日”句中的“见”“说”“矢”三个字,仅仅让学生掌握分别是“拜见”“通‘悦”“发誓”的意思,只停留在“言”的教学上,不注重“文”与“言”的结合。其实只要在此基础上再深入问三个问题:孔子为什么要拜见南子?子路为什么不高兴?孔子为什么要发誓?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的话。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另外也可以看出孔子的仁慈、赤诚,子路的耿直性格。

同样是《高山仰止》中“颜渊喟然叹日”的“叹”字,书上是翻译成“感叹”的意思的,但是仔细分析,在这段话中“叹”有二义,一是赞叹孔子,一是颜子感叹自己。以下文分三段。“仰之弥高”四句,感叹孔子的道极其高深。“夫子循循然”至“约我以礼”,赞叹孔子博文约礼传道有方。“欲罢不能”至“末由也已”,颜子为自己修道的情形而感叹。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语文学科的特点,以文本语言的正确解读为基础,把语言的学习和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离开文本孤立地研讨论著的思想内容。

二,丰富课堂内容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源头,一块基石,又是传统文化的启蒙读本。我们不能只根据课本中的注释与翻译机械地教学,有必要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对原始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作者思想观点的分析和联系实际阐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1,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联系与比较的方法,正确把握孔子的思想内涵。

《(论语)选读》前言第四个学习要求是“体会并把握阅读文化论著的基本方法”,《论语》语言简略,材料零散,缺乏系统,要正确解读文化论著的思想文化内涵,除了科学的立场、观点之外,还要顾及作者的经历,社会状况,文化背景,时代思潮,前人成果,时人和后人的评价,对当代和后世的影响。等等。作者某些具体观点。往往需要联系其他论述,放在整个思想体系中考察,才能得到准确阐释。

可以是《论语》内部相关材料的联系,如利用教材上其他相应篇目的材料。我在教学《高山仰止》提到孔门十哲时,引导学生联系《诲人不倦》中“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在讲到孔子为什么会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颜回时,引导学生联系《诲人不倦》中“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和《学以致其道》中“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也可以是《论语》同其他文献中有关材料的联系,如《札记》《左传》《易经》《史记》以及后人对《论语》内容的各种解读。在教学《高山仰止》解释题目意思时,可以让学生比较汉儒郑玄“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行之”与宋儒朱熹“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的不同注解。在上《学以致其道》中“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一章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朱熹《四书章旬集注·论语集注》、蔡节《论语集说》、杨伯峻《论语译注》中的有关论述,来比较人们对这一章内容的不同理解。

联系与比较,是文化论著研读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各地各校教学条件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的材料可以有多少、深浅上的区别,但无论如何,都应该把联系与比较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来对待,使学生能够对此获得一定的体验。

2,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论语)选读》前言第一第二个学习要求是“探究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分清孔子思想的进步方面与保守方面”、“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所以,《论语》的解读应该具有时代的气息,应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关心现实,投身社会,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为政以德》一文时,在提到孔子思想积极意义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这样理解:“足食、足兵、民信”的论断不只应用于国家的发展和安定,同样可以应用于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学校的工作。比如说,“足兵”可以看作学校的基础设施和硬件配套的完善;“足食”可以看作单位经费充裕,学校的老师不仅工资能按时发放,福利待遇也要丰厚;“民信”是学校的软环境,领导有能力,威信高,教师就精神饱满。热情高涨。而这篇文章也表现出消极保守的方面: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行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在《(论语)选读》中,孔子思想的进步方面还表现在:《克己复礼》一文中有关礼与仁的关系和孝悌之情,《知其不可而为之》中所表现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仁者爱人》中仁爱的基本含义,《君子之风》中所表现的义利观以及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周而不比》中所体现的人际交往观,《高山仰止》中所揭示的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诲人不倦》中有关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以及《中庸之道》中所表现的和而不同的中庸思想等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当然,课本中有些地方还流露出孔子消极保守的思想,如《悔人不倦》一课中所流露出的缺乏思想的创新和发展的“述而不作”的原则,《仁者爱人》一课中所流露出的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持天下一统方面的大节大信,肯定其在仁的认知上是能知权达变的“仁者”,表明大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

因此,对《论语》必须科学对待,批判继承。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结合现代化事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适当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篇5:论语选读(七年级选修教案设计)

1、了解孔子与《论语》。

2、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及其影响。

3、激发学生学习《论语选读》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论语》全文。

4、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提升个人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论语》,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论语选读》的兴趣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想:

在学习《论语选读》之前,有必要对《论语》、孔子、儒家思想等进行必要的了解,以帮助学生能够更顺利地学习《论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强调学习《论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论语》的兴趣。辅以多媒体教学。

《论语选读》教学的三个层面:文字、文章和文化。在教学过程中侧重文字和文化的学习,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文化内涵的探究要兼顾。

组长签字:

一、导入:

导入一: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他就是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导入二:

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曾经这样比喻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的儒家、道家和佛家:

孔家店是粮食店,中国人的粮食店,人人非吃不可。打倒了孔家店,中国人没有粮食吃了,吃面包、牛排有时候不对胃口的。道家是个什么店呢?药店。药店一定要有嘛,生病去买药吃,不生病不需要买,可是药店不能打倒。佛家开的什么店?百货店,什么都有,你高兴可以去逛一逛。当然,不管开的什么店,发展大了久了,大概都会出现劣货乃至冒牌货,反过来坏了自己的牌子。重要的是,孔子孟子代表儒家开的粮食店,你不能打倒。结果把他一打倒,连带把古文也丢了,中国文化的根就斩断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粮食店的源头《论语》。

二、关于《论语》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的,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是语录体。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论语》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论语》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我们应该认识到《论语》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无论如何估计都不过分的。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论语》一书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

三、关于孔子

孔子的生平:

《史记•孔子世家》

出生传说:

篇6:论语选读(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共有七课,每一课都围绕一个主题编排,所选择的语料主要是学习古代汉语的经典篇章,并具有很高的认识和鉴赏价值。《人和》选录四则短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孟子的“人和”思想。不仅从天时、地利、人和的比较中得出了人和最为重要的结论,而且还从一般的社会成员与统治者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达到人和的具体办法。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好文言知识,还应深入系统地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从而提升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材处理

(1)、在讲授选文时,努力展示孟子思想的高度、深度、特色及其现代价值。

(2)、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概说的相关部分,以了解孟子及其文章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整体情况。

(3)、要联系到学生的现实人生问题。启发学生要有大的关怀“反求诸己”,不能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从自身寻找不能与人和睦相处的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古汉语知识。

2、理解学习孟子寓言故事情节简练集中的特点。

3、理解深刻的寓意和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思想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2、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孟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情境引入

一位印度国王曾让手下做样一个实验:将十只羊关在一间屋子里,然后往屋子里放一筐鲜草;将十条狗关在另一间屋子里,然后往屋子里放几块肉。第二天国王打开第一间屋子的门,发出十只羊都安然地睡着觉,而筐中的鲜草都己被吃光,国王打开第二间屋子的门,令他大吃一惊……十条狗都遍体鳞伤,满身鲜血,奄奄一息,而几块肉却都完好无损。国王不由得感慨:假如狗能像羊一样和睦相处,不仅不会受伤,还能享用美味的肉。确实,只有和,才能使人和睦相处,更好的生存。和,是生存的保证。

教学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导入:

由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导入,引用佛家禅语进行印证,点出主题,只有和,才能使人和睦相处,更好的生存。

教师讲授,引导学生归纳出主题。

学生听完故事后,回答提问。

明确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分钟

朗读:

根据课后背诵要求,对于本章节重点要求的段落进行诵读。(带着问题考虑段落的分层。)

教师指导要求。

学生集体朗读。

培养语感,在朗读着理解文章的意思。

2分钟

分析:

课文语段1的分析,由同学们熟知的“天时地利人和”道理中进一步明确“人和”的重要作用。

教师提问,讲析中,加入介绍孟子层层递进的论证艺术。

学生根据幻灯片上的提问,从原文中寻找答案。

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5分钟

情境教学

发散课文中的关于“人和”的话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跳出课文,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相关事例,联系到现实人生问题。

走下课堂,指导学生选择相关出发点,启发学生。

4人一组,确定主题后,运用多媒体网络,运用便捷的平台,搜寻相关信息。

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发现活动

8分钟

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提交此次搜集的材料,与全班同学进行欣赏,让学生懂得“人和”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寻找的资料展示,这个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评点。

讲材料提交。

通过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多维性,辅助学生理解。

8分钟

分析段2段3:

讨论怎样做到“人和”?结合两个语段,总结出要点,明确是“反求诸己”“推己及人”。

教师引导学生,出示课件中的小故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理解。

4人一组,讨论后,总结,进行陈述,由学生互评。

通过老师点评和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学习。

8分钟

最后对于本节课发表自己的意义,仔细总结,讲今天所学习的内容再次明确。最后倡导学生,利用网络论坛,发表此次学习的`心得。

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对于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及时的引导纠正,也从学生的谈话中了解本次上课的效果。

将本次学习后的心得,感言,放在论坛上,与全班同学分享,集思广益。

让学生通过了解孟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5分钟

知识拓展

引导学生讨论的话题:(利用网络、寻找相关的例子)

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术,出现不同字体的“和”,这是向全世界在展示我们的古老中国的千年文明,一个“和”自道出了华夏子女立身处世的原则,也道出了我们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和平共处(各个国家、民族之间)

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和睦(家人之间,家和万事兴)

和气生财(生意)

和衷共济(面对困难的时候,地震、雪灾、奥运会)

上一篇:描写中秋节的小学生作文下一篇:二年级上学期老师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