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先进学校材料

2024-07-26

校本教研先进学校材料(精选6篇)

篇1:校本教研先进学校材料

黄店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先进学校材料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教育改革的主战场。学校教育的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实行校本教研这一重要举措。

校本教研为教师提供了一种研究的方向,是促进老师专业理论和教师专业技能的一种手段。

校本教研是教师的学习、工作与研究三为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的个人学习行为。

校本教研不仅仅是老师们的个人行为活动,也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自己学校教育特色的主要途径。

抓好校本教研工作,走校本教研之路,是推动教研工作向深入发展的重要举措和保障,是教研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校本教研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教研工作制度,也使得校本教研的工作得以有序开展,校本教研的成效不断显现。

本学年,我校依然坚持以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为主要载体,营造了浓郁的“展示教师风采、共享教研成果”的校本教研氛围,;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校本培训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促使学校教师在教育理论,学科专业、文化修养、课堂教学等方面打下深厚的基础,并能带动和指导其他教师进行专项课题研究。

同时学校还做好年轻教师的业务素质拓展工作,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提供一个锻炼自己、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

我校积极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校本教研培训,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使人人都能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从而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学校还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研修活动,鼓励老师走出去听课,到校本教研取得较好成效的学校学习。当然学校也在学校内部举办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

我校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育科研的工作重点,加大教研力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充分利用课余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加强了教育教学指导和研究,开展网络教研。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对网络教研团队成员的培训,每次外出学习,首先派教研组成员参加。回到学校后,给全校的老师做示范课,汇报学习成果。

这样的学习形式大大提高了老师们参加网络教研的积极性也开阔了老师们的眼界,更新了教育理念。

学校还为每个老师办公室安装了电脑和打印机,以确保老师随时网上进行培训,随时查阅资料。

学校在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网络教研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的培训,促使大部分教师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除此之外,学校还举办教师新课标培训会、专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集体备课等形式会议的,为教师的不断学习创造机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与学科课程比赛,促使教师们从比赛中寻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同时从其他老师身上获取经验和启发,最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样老师与老师之间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我校在科研兴校方面抓好 “两转变、两确立”的过程。即由科研少数人向全员化转变,确立了人人参与的意识;由个人向集体合作转变,确立发挥集思广益的群体合作精神。正是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创设氛围,让教师充分认识到了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们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及科研能力。下面我将我校的具体做法和特色做简要的介绍。

一、建立健全的校本教研组织,完善校本教研制度 1.健全组织

成立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教研及培训工作的监督和领导。

长:王建峰

副组长:郭国亮、王建璐

成员:李巧珍、赵晨红、王保红、张鹏、石亚楠、吴婷、朱自然、王莹

2.完善制度

以王建鋒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制定了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如:《黄店镇中心小学高效课堂评估细则》、《黄店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制度》、《黄店中心小学课堂观察制度》、《黄店中心小学听课、评课制度》、《黄店中心小学教师外出听课制度》、《黄店中心小学教学精细化管理制度》、《黄店中心小学优秀教师培养制度》、《黄店中心小学优秀教师职责以及考核制度》,《黄店中心小学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等。学校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教师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质量,营造出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

学校注重过程性管理。在过程性管理中,一个是课外管理。即对教师的备课、辅导、作业的管理,实行由教研组长为主的评估体系。二是课内管理。是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好40分钟,形成自己的高效课堂。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真正做到向课程要质量。努力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让学生有自己的时间来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三是学习效果管理。在学习效果管理中,采取当堂检测教学效果以及阶段性的教学效果检测。通过检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减少问题的堆积。四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管理。实行学生评教制度,教师是否关爱学生,是否与学生关系融洽,在工作上是否尽心尽责。每期由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针对突出问题由学校领导对老师进行指导和开导。

通过学校管理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融洽了师生关系,形成了和谐的教育教学局面,为校本教研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使每位教师都树立教育科研意识,必须从理论上更新自己,积极转变已有理念,接受新理念,才是立足课改的根本。教师首先应该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以全新的眼光看自己、评价学生。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为此我们各教研组成员积极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相关报刊杂志,系统的研读了《新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课程改革新视野》、《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等理论书籍,领会新课改精神。读书是事业发展的需要,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

我校还要求每位教师坚持撰写教育随笔,不断积累教育教学经验。现在,老师们拿起了那支笔,开始书写自己的心历路程,开始梳理自己的成长记录。他们开始研读一些有关教学方面的书籍,开始关注学生们的成长,学习和生活。

每位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可行的教研课题以及研究计划。学校开展的大量的研修工作,也有利于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的专业素质。

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教研活动,老师们切实的了解和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做到教学理论和实际运用相结合,高效课堂和实效训练相结合,有效的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多次被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3.时间保证 我校将周三、周四下午后两节分别定为语文、数学教研活动时间,从时间上保证教研活动的有序开展。

4.加强校本教研的管理

学校要求教研组和个人严格按学校管理制度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注重日常教研活动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做好学校教研工作档案和个人档案资料的积累工作。每项具体的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活动总结。

5、科研经费有保障

我校每年都拿出一定的科研经费要保证学校科研工作以及其它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和顺利进行。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1、集体备课——为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更新教育观念,各教研组积极组织开展集体备课,课题研究,在示范课、公开课上下工夫。首先打破传统备课模式,实行分单元备课,组内教师对组员的备课进行研讨,实现资源共享,然后由个人各自编写简案,再在实施教案前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这样既发挥了个人的特长,又充分体现了集体的智慧,使教学审计更有系统性,可行性和操作性,实现备课任务少而精。在教育教学时善于发现问题,写好课后反思,及时记录教案的实施情况,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目标实施后的系统反馈作用。针对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寻找对策进行解决。个人在短期内能解决的,列为个人研究问题;在组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的,根据教研组的特点列为研究问题,在集体备课中也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每次的集体备课,就是大家共同学习研究的平台。促进教学思维的碰撞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每个星期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以教研组长为负责人,达到取长补短,资源共享的目的。

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首先以备课组长指定一位教师为这次集体备课的发言人,说这一次备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然后将这些发言内容形成书面材料发放到参会老师的手里。其次,各参加会议的教师针对发言老师的阐述,提出这次教学设计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最后结合发言人以及各教师提出来的合理化建议确定本课的教学思路和实施方案。备课组长在确定本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案之后确定本课的授课教师以便检验本次集体备课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课后在经老师评议修改形成最后的方案交给教导处存档。

集体备课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制度以摆正集体备课的正常开展和有序进行。一是严格考勤,保证集体备课的时间和教师的参与面。二是教研活动公开公正。每次集体备课教导处都要对集体备课做一定的记录,作为评估的参考依据。三是跟踪调查。教导处随时进行推门听课活动,已检查集体备课的落实情况。四是衡量成绩。教导处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做一定的参考依据,以分析集体备课取得的成效。

各备课组、教研组在每周的学科组教研活动中,以月为单位,在一个月的活动中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1)每次以某个年级为重点,有针对性的,有主题的集体备课。

(2)开展一次学生作业展评互学活动。活动中对有问题的学生作业布置,提出改进的建议,规范作业的布置,对好的作品提出肯定。

(3)开展一次专题研讨学习活动。每位教研组成员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专题学习研讨活动。活动内容可以是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也可以是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独到的见解,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各种活动必须做到有计划,有活动过程记录以及活动总结。

(4)观看名师课堂实录,并就所看的内容进行交流,谈各自的收获和体会。网络管理员经常把网上的最新教研信息、优秀课堂实录等教学资源下载下来,组织教师观看学习研讨,为我校的教研活动架起了一座桥梁,为教师提供了开展教研活动的条件和平台,使我校教研工作进行得有声有色。

通过集体备课,使教师节省了时间,也减轻了老师繁重的工作量。为老师专心研究教法学法,提高老师的专业技能提供了空间。

2、课程案例研讨——注重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每个教师都确定了自己相应的研究子课题,深化课题研究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使课题研究更有实效性和指导性,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确定的校本教研主题上一节汇报课,课前进行说课以及自己的整体思路,会后说一下自己的教学反思和教育心得。

学校即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特别注重教师的教学反思,要求课课有反思,章章有反思。教师的教学反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反思自己上课的教学得失,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二是反思在本节课上的教学环节的疏忽和遗漏,多从自身找原因,以便自己能更好更快的成长;三是发现自己本课设计的闪光点和独特见解,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四是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惑,以便自己在下次的教学中采取其它有效的教学策略;五是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上课的反应以及自己的发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以便促进自身更好的成长;六是撰写教学案例,根据自己的日常教学实际选取成功的教学案例,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同组教师共同研讨交流,针对这次课程说出本课的优点和缺点,以及改进的意见和建议。(3)执教教师根据老师给予的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充实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便取得更加高效的课堂效果。

3、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1)领导小组亲自参加指导教研活动,认真倾听组员的讨论,围绕研究课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终确定自己的科研主题。各立项课题研究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研究方案,有条不紊的开展研究进程,在研究中做到有研究计划、有经验总结;每次活动有目标、有重点、有布置、有反馈、探讨、有总结,撰写科研论文。

(2)在搞好学校日常科研工作的同时,继续加强本校的特色研究。继续开展“农村小学语文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研究”。我们一直坚信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对语文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的两个实验班,一个班级坚持给学生推荐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课外读物,另外一个班级则只是进行常规的教学。经过试验,阅读课外书的班级的同学的表达能力以及思维的开阔程度明显高于不阅读的班级。

(3)在校内对我校目前研究情况较好的课题进行交流和推广。

(4)进一步做好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及时做好平时研究过程的记录,留下研究过程的第一手资料,进一步完善各类教学研究的管理档案。

4、校本教研——新课程的开发 本学年我校确立了传承国学经典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校制定了详尽的国学课程实施的方案的计划。一是学校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了国学诵读读本;二是每天的早上预备以及下午预备是我们的国学诵读时间;三是每周上一节国学课;四是开展国学诵读比赛;五是开展弟子规韵律操比赛。

学校开展此项国学校本课程以后,学生定期接受我国传统国学教育的同时,也将这种优秀文化一步步传承。

教研活动使我们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进取、也让教师们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我们也将继续加强学习和研究,勇于将自己的科研构思运用于实践,让我们的教育科研之路越走越远,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的教研工作在忙碌中找到了充实,在总结中得反思,在反思中收获经验。同时也在教研工作中,看到了我们每位老师的善良与真诚,听到了一个个具有指导性的建议,一句句温馨提示的话语,都会让我们的内心为之感动。

正是这融洽的教研氛围,使老师们在合作中建立了良好的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和谐教研团体。我们将继续加强学习,加强研究,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特色中促发展。

篇2:校本教研先进学校材料

——渔洋小学“校本教研先进学校”申报材料

本学年,我校以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为载体,营造了浓郁的“展示风采、共享成果”的校本教研氛围,发挥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扶掖作用;同时做好了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拓展工作,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锻炼、展示的舞台,使其树立“学习—实践—反思—实践—成长”的思想。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研讨、经验交流、集体备课等形式,适时地为教师创造学习机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与学科教学竞赛,搭建展示舞台,促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得到共同进步。使教师人人见贤思齐,使每位教师在校园有压力而不压抑,使每个人的工作生活与集体、学校、学生息息相关,共进共荣。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校本管理

1.组织到位

成立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校本教研及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组长:刘琼霞

副组长:潘燕池彭军

成员:黄细辉罗昀李圣芳王慧慧刘小慧邓妮

2.制度到位

学校要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外出听课汇报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了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

质量,营造学习氛围。

3.时间到位:我校将周二、周三、周四分别定为语文、数学、小科教研活动时间。

4.加强校本教研的管理

注重日常教研活动的资料管理,学校要求教研组和个人严格按管理制度完成好自己的各项工作,注意做好学校档案和个人档案资料的积累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反馈、有整改、有实效。

5、经费保障

我校每年都拿出一定的经费在课题研究、校本培训上,确保其能顺利进行。

二、丰富教研形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1、集体备课——促教学反思

各备课组、教研组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以月为单位,在一个月的活动中做到“四个一”:

(1)一次以某个年级为重点的,有针对性的,有主题的集体备课。

(2)一次学生作业展示互学活动,在活动中对有问题的学生作业布置,提出改进的建议,规范作业的布置。

(3)一次“沙龙式”的专题研讨学习活动。每位教研组成员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专题学习研讨活动,活动内容可是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某个问题,可是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介绍,也可是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各种活动必须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活动过程记录。

(4)一次观看名师上课光盘,并就所看的内容进行交流,谈各自的收获和体会。

2、课例研讨——促个体提高

(1)每个教师围绕自己确定的校本教研主题上一节汇报课,课前进行说课,课后说反思。

(2)同组教师共同研讨交流,做到三个一:说出一点优点,找出一点不足,提一点希望。

(3)执教教师结合大家的建议,进行二次、三次修改。

3、课题研究——促教研成效

(1)各立项课题研究要进一步完善和落研究方案,抓实研究的进程,在研究中做到有研究计划、有经验总结;每次活动有重点、有布置、有准备、有反馈、有理论学习和探讨,并及时做好各种资料的积累。

(2)在校内对我校目前研究情况较好的课题进行小范围的交流和推广,建立交流校内平台。

(3)进一步做好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及时做好平时研究过程的记录,留下研究过程的第一手资料,进一步完善各类科研管理档案。

4、送教下乡——促共同成长

我校作为渔洋镇先进学校,每学期都组织优秀教师送教下乡,在中心小学上示范课,指导中心小学教师成长并通过电话、网络与中心小学教师交流,共同成长。

5、网络学习——促观念更新

学校除组织教师到校外观摩,听专家讲座外,还将继续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研环境。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网站虚拟教研活动,与全国各地实验教师零距离接触,从而向先进学校学习取经,拓宽校本教研的渠道,丰富教研内容,使教研活动更具时效。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尽量把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感想小结或是从各种渠道学习到的一些感受,发表在网络论坛中。“淘师湾”是我校教师钟爱的一个学习网站,每个星期我校教师都要在“淘师湾”收看教学视频并参与讨论,上学期我校张鹰老师在低年级数学“古人计数”这节课当中做了典型发言。

三、课题研究如火如荼

我校近期已结题了国家、省级课题各一个,市级课题二个,校级课题四个:国家级课题《学校科学与技术学习环境创新对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方式的影响》,省级课题《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市级课题《学校育人环境的隐性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验研究》,校级课题《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咨询的发展方向》、《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德育校本课程研究》、《留守学生的教育及管理研究》,从而形成了国家、省、地市、学校的课题研究网络。

为了促进教学过程向最优化方向目标发展,以科研思路去审视教学过程,我校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题研究。

教导处组织了2次4堂研究型教学特色示范课,由骨干教师带一名新教师教师共同钻研教材,共同备课,然后由骨干教师先上,再组织教师评课、议课,提出修改方案,最后由新教师进行上课,这样的活动有效提升了新教师的上课水平。组织了2次3堂“多元智能”发展研讨课。课外,分教研组针对“如何用多元智能理论促进教学”和“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了评课、讨论。

2、记录研究过程,定期交流。

课题的研究要靠教师在平时不断地探究、记录与交流,才会促进研究的不断深入。

上一学年,由教导处组织了4次课题研究阶段总结交流会,参加课题研究的每位教师都对自己所研究的子课题作汇报(内容包括具体的做法和所取得的阶段成果),然后由全体参与教师共同讨论、交流,发表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3、撰写一篇课题论文和一个课题研究案例。

为了促进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总结及对研究中所发现一些问题的思考,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课题论文与课题研究案例的评选。

上一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已收到了53篇案例和42篇论文,第二学期,收到48篇案例和51篇论文。学校专门组织了人员对案例进行评比,共评出一等奖20篇、二等奖30篇,在学期结束时编印成案例集和论文集。

四、成果喜人品位提升

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目标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育行为,进而提升学校的品位。由于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校本教研活动,学校在多方面获得了喜人的成绩: 6月,在市“体育教学比武”上,我校新分教师王慧慧老师在教学比武中获“一等奖”,基本功比赛中获“二等奖”,今年10月还将参加省教学比武;5 月,渔洋学区小学教学比武在我校举行,我校新教师刘小慧老师、年轻教师黄茜老师都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4月,我校骨干教师彭军老师、夏云老师送教下乡到马家湾中心小学,实地、当场指导中心小学教师,受到好评。

教师个人成果方面,:黄细辉老师的课件《生活中的负数》获省一等奖、张鹰老师的征文《从生活本身开始教育》获省一等奖、龚文明老师的征文《真情访万家 架设连心桥》、李圣芳老师的征文《霜叶红于二月花》获省二等奖、周凌云老师的论文《体积单位的教案设计》获市二等奖、黄细辉老师的诗歌《油菜花》获市三等奖。

辅导学生成果方面:晋世伟老师辅导的无线电操作竞赛有3人获省一等奖、2人获省三等奖,夏云老师辅导的演讲比赛获市一等奖,曾蓉梅、李琴、张鹰老师辅导的手抄报均获优胜奖,在辅导学生作文、观后感方面我校都有喜人的成绩。

篇3:浅谈农村学校校本教研

一、学校规模小, 分布散, 生源少的特点

西部山区学校规模小、生源少、分布散是农村学校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制约着学校校本教研的开展。首先,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 农村人口出生率在不断降低, 农村学校生源逐年减少, 有的学校只有几个学生。其次, 人们教育观念的改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加剧了生源不断减少, 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将其子女送到城里或乡镇中心学校接收比较优质的教育。即使中心学校组织一些大型教研活动, 因学校规模小、教师少、交通不便等因素开展起来也困难重重。

二、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缺少参加教研的激情

偏远的农村学校规模小, 从而导致师资力量非常薄弱, 教师为了能考出好成绩将其主要精力全部放在课堂教学上, 很多教师都存在“各扫门前雪”的态度, 缺乏合作精神, 教学中的困惑不愿意和其他老师交流, 把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看作是“作秀”, 在一些教研活动中, 部分教师为了不得罪人, 在一些教研活动中也是“水面上一棒”, 在交流中没有教师间的思维碰撞与交锋, 教研活动甚至成为某些教师的负担。

三、缺少教育资源, 缺少专业引领

农村学校严重缺少教育资源,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 仅靠基本教材和教师用书是很难把教研工作搞上去的, 学校教研部门的亲临指导, 单凭学校自己开发教育资源和教研活动也只是形式化, 表面化, 在学校里只要做到“几统一”, 即:统一进度、统一要求、作业, 备课统一。久而久之, 教师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 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

其实, 增强校本教研的活力, 与提高校本教研质量和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教师业务素养并不矛盾。一所学校的教研搞得有成效、有活力, 教学成绩和教师的业务能力也会随之提高。作为农村学校和农村小学教师, 要根据实际情况, 积极主动地和中心学校以及片区学校加强合作交流, 不断形成“同行互助, 校际联动, 片区合作, 资源共享”的合作研讨的教育观。

四、加强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的有效措施

如何有效提高校本教研质量, 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扩大办学规模, 整合教育资源

根据当地学校的实际情况, 逐步将一些偏远山区的教学点进行撤并, 重点建设乡镇中心学校, 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 加强寄宿学校管理。集中优质教育资源, 集中教师, 中心学校要努力构建教研平台, 充分展示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让这种差异变成教研资源。在中心校构建一支互相信任、互相启发、团结协作的教研机构。教研机构要以课堂为主阵地, 开展听、评、说等系列活动, 从而有效地提高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水平和农村学校教师的业务能力。

2. 学校要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舒畅的工作空间, 让教师尝到教研的乐趣

校本教研的关键是培养教师的研究乐趣, 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 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没有任何压力。因此, 校本教研必须充分考虑教师的感受和内在需求, 突出教师在教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尊重教师个体, 使校本教研充满生机和活力, 使教师真正进入研究的状态, 在教学中研究, 在研究中生活, 教学、研究、生活融为一体。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是必要的, 但它们决不是校本教研的全部。倡导教师要在教学中进行反思, 以研究者的眼光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用研究的态度来审视学生、审视课程、研究课堂, 使教师尝到研究本身的乐趣, 激发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热情, 从而进一步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 获得工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这样才能使教师真正走上教学研究这条幸福之路。

3. 创设人性化环境, 深化课堂教学, 以教育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 加强学校科研室建设

在深入学习和实践探索中, 教师专业发展应该以“立足校本”, 要坚持“在学校中发展”“在教学中发展”的理念。为此, 我们把教研工作定位在服务教育教学实践, 提高教师素质上, 重视科研工作从加强科研室建设抓起, 进一步明确了科研室的工作职责:学校科研室不但要积极组织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 参与校本研训, 而且要负责普及科研基础知识, 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和创新, 还要为校长思考的问题寻求对策, 为校长的决策提供服务。这样, 教研室的工作舞台扩大了, 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了, 较好地发挥了教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2) 坚持科研与教研相结合

学校从分析科研与教研的关系入手, 强调科研室与教导处、德育处等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 加强有效的业务联系, 坚持科研与教研相结合。

(3) 加强校本研训制度建设

学校加强校本研训制度的建设, 包括:理论学习制度、对话交流制度、课题研究制度、专业引领制度、业务培训制度、检查考核和奖励制度、教师业绩档案制度等, 把校本研训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项工作和环节的管理中, 进一步落实了“三级校本教研制度”。

篇4:加强校本教研 塑造品牌学校

关键词:中职学校;校本教研;专业建设;品牌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3-0104-02

收稿日期:2015-01-23

作者简介:申宇忠(1970-),男,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化学中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职教学质量评价。(广东 梅州/514000)

近年来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重视和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无论是硬件建设上还是在软件建设上均取得很大改善。实训设备、电教平台、校园网络、教师办公用电脑等硬件建设不断完善,师资结构不断优化,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无论是课题研究或者是实用新型专利研发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突破,教师的专业成长前景广阔。然而,中职学校要树立品牌意识,必须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促进学校整体的发展。

校本教研就是要立足于学校,以教师为教研主体,以师生共同发展为宗旨,在学校特定教育资源、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目标下采取的教育研究活动。校本教研在中职学校显得尤其重要,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学校要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树立服务理念和就业创业教育并重的教研理念,技术能力与品德养成并重的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定位,拓宽就业通道和升学通道,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下面以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浅议学校的校本教研。

一、当前校本教研现状

目前我校校本教研仍未形成一套科学的机制来适应学校发展要求,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整体规划设计,“责、权、义”不够明确。二是专业组设置不够完善,教研活动较为分散,教师参与面狭窄,资料积累少,未能有效整合资源以适应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良好的教研氛围仍未形成,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不够大。三是没有建立相关的考评机制来确保校本教研的可持续发展,此项工作尤其重要。譬如:有些专业师资较强,但教师们无论是教学还是教研工作均显得意愿不强,内生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部分年富力强的教师认为已拿到高级职称自我满足而缺乏奋斗目标,再者是学校在考核评价机制方面仍未完善等因素造成此类现象的存在,对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颇受影响。针对当前学校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学校领导明确提出了要通过加强校本教研等内涵建设,全力打造品牌职校的新理念。

二、结合学校实际,有效开展校本研究的主要措施

为确保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是要教学管理团队要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做好师资队伍规划,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注重顶层设计,要将校本教研作为学校发展第一推动力,建立有序、高效、科学的校本教研制度,为校本教研提供制度保证。第二是为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落实科研经费,每年按一定比例的科研经费投入,确保校本教研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是有效整合现有资源适应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如鼓励部分文化基础课教师在原任教学科基础上尝试向相近学科转型,这样既可以缓解个别专业师资紧缺状况,又可以避免个别课时较少的教师趋于边缘化。第四是各专业组根据本专业特点就有关专业开办,课程设置,课例研究,教学方法,课堂评价制度,教学管理,实习就业,招生举措等课题,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真正做到:整合资源、科学论证、精心设计、务求实效,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

三、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德育工作的校本教研

中职学校的学生不少遭受过许多挫折:有的家庭经济困难,有的是单亲家庭,有些是以前失足少年等。他们往往是失败多于成功,自尊心和自信心明显不足,心理较脆弱,经不住更多的挫折和打击,一些不良的日常行为难以纠正过来,学习动力不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迫切需要教师爱心呵护,这就要求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开展校本研究。从专业特点到班级管理,对每个班的学生中存在单亲家庭、经济困难、曾经失足等要研究清楚,要教育感化、改变好这些学子,此项工作在中职学校中尤其重要,既是师生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创建德育品牌的有力保障。

(二)教学工作的校本教研

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正所谓:“因材施教、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各专业组要认真开展教学工作的校本教研,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教师技能提升、竞赛辅导、教学内容改革、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领域重点开展研究。条件许可情况下有针对性聘请专业名家来校作专题讲座,提升校本教研的层次水平。

加强校本教研 塑造品牌学校

四、校本教研活动的具体形式

1.校本教研主要立足于学校各专业组。各专业组要建立由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教研团队,在学期初拟定校本教研的工作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组织本专业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坚持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按计划拟定的专题进行研讨,形成广泛共识的整理好材料,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推广。

2.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每学期上一节示范课,加强听课评课制度,教学相长,并参加督导评课活动。

3.做好结对子帮扶计划,培养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4.开展业务讲座。各专业组根据本专业特点开展业务讲座,选定教师主讲(如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被选定的教师要精心准备,其他教师积极参与探讨。

5.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确保学习成效。每位教师要认真学习和运用教育教学新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更新育人理念。每学期认真做好不少于5000字的业务学习笔记;听课不少于10节,并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

6.重视科研工作。教师应结合工作实际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或心得体会,鼓励有条件的参与各级课题研究,结合学校专业设置情况设立学校级别的科研课题,由学校规划课题题目或课题范围,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大力倡导科研兴校,要求教师撰写论文每年不少于1篇。

7.建立学校层次的教研平台,创办《教研园地》,加强教研信息交流,做到总结提高,促进各专业协调发展。

中职学校校本教研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既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达到总结经验,提高质量,又能提升教师素质,是创建品牌学校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袁银初.浅谈中职学校的校本教研[J].九江职教研究,2009(2).

篇5:校本教研先进学校材料

大胆创新,勇于开拓,不断提高办学品位

在学校工作中,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更主要的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就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它是教师成长的一只方舟。因此,做好校本培训

工作非常重要,下面是我校在借鉴外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两项工作的汇报。

一、我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几种做法

(一)、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此我校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坚持以辅差培优的方式,培养年轻教师;坚持“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思路,激活课堂。始终立足课堂、放眼课外、优化教法、渗透创新、深化教改,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每个老师自命课题,上“诱思探究”研究课,将诱思探究理论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在此课堂教学大赛中,涌现出了一批理念新、基本工扎实的骨干教师。二是结合课改,加强教研活动。利用高一课改的有利时机,教研室每月召开二次研讨会,加强了大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开展了学科周活动;同时又派出许多教师到外校听课学习;我们与山东淄博三中、佳木斯一中结对子,邀请了佳木斯一中校长到我校讲学,淄博三中为我校赠书,派部分教师到郑州四中、安徽、西安等地参加全国“诱思探究”研讨会,并在我校成立了“诱思探究”理论学习小组,有效的推动了我校教科研活动的开展。许多教师的论文已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受到好评。三是狠抓高

三、初三的教学工作,积极组织各类竞赛活动,为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夯实了基础。面对高中考,我校采取高三月考、联考,高考、中考直通车辅导;专题讲座、专题研讨,抓特征,找差距;请有经验的教师到我校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高考升学率逐年有所上升。

(二)、科研兴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教科研工作则堪称这条生命线上不可或缺的源头活水。为了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势地位,在老师中牢固树立科研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加快教育科研步伐,增加跟踪前沿知识的能力,整体提升教育教学水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以刚启动的高中课程改革为动力,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结合本校教学实践,深入探讨“诱思探究教学论”这一课题。校领导结合“课改”学习,组织教师努力探索,提倡精导巧练,优化教学过程。

高水平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也是时代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挑战。素质教育呼唤着高素质的教师,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领导更加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实施“师表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继续教育工程”。开学初,学校公布了《骨干教师评聘条例》,将一批事业心强、业务精、教学效果好的把关教师评为学校骨干教师,此举极大地鼓舞了全校教师的敬业奋进的士气和为教育事业拼搏的热情。“青蓝工程”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青年教师接上班,学校工作才有后劲,教育、教学才能持续发展。为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学校采取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方式,着重在组织教学能力、管理能力、课堂教学经验方面给予青年教师指导、帮助,给青年教师压担子,并定期组织全校公开课、观摩课、实验课等,尽可能多地提供学习机会,力求给青年教师以最广阔的提高素质及发挥才能的空间,有许多青年教师成为校、区级骨干教师,还有不少青年教师成为区科研课题组的成员。

教育科研工作既能提高教师群体素质,又能提高办学品位,丰富了办学内涵,通过教育教学的不断研讨,我们欣喜地看到,老师的角色、教学方式、创新精神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为___中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分科教研,合作交流。

学校调整教科研体系,完善了以教科室、教导处为龙头、各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各教学班为教改基地的实验体系。实行分科教研,合作交流。

(1)分科教研的主要内容

一是针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二是通过听课交流、听课指导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三是根据学校提出的研究主题开展研究。

(2)合作交流的几种方式

篇6:学校校本教研交流材料

一、我们对“校本教研”的理解。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研,它不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创建特色化学校的主要途径之一。它是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教研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学实践,让教师全员参与,共同进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学校认真制订了校本教研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我们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做法。

(一)成立领导小组,完善管理机制

1、学校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各教研组组长为成员。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校本教研在校长的领导和支持下开展活动。

(二)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和校内培训,促进教师成长。

1、请中心校领导到我校指导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在我校刚起步,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相关理论的支撑,我们通过邀请中心校领导到校参与活动,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指导,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我们还打算在期中考试后请一些校外专业人员来指导我校的校本教研。开学初,主动向中心校领导介绍了我校的校本教研计划,汇报了开展教研活动的进展。三月上旬,谢大淮副校长亲自参与了高年级语文的备课、听课、评课,高年级语文组教师受益匪浅,进步很大。

2、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取经学习。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校本教研培训,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人人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通过组织教师走出去到校本教研成效较好的学校取经。多次派出教师到干城、定宁、古浪听课学习,回校之后让他们在各教研组口头传达,并在教师会上把自己的所听、所感、所悟作出书面汇报,让全体教师共享他人的成功经验。学校专门拨出培训经费分期分批派教师参加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目前学校全部教师都参加了全员培训。教导处还与其他兄弟学校建立信息互通机制,由教导主任与兄弟学校的教导主任定期互相了解开展校本教研的情况、交流活动心得。

3、加强校内培训。每月组织一次全校教师教育理论学习;每周进行一次业务学习。通过传达校本教研会议精神,组织学习校本教研有关理论,以及组织观看名师课堂实录等形式,提高教师对校本教研的理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教师深刻理解“校本教研”的含义,理解校本教研的理念,学习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为了确保教师业务学习有充分的时间,开学第二周我们对晚上办公的时间延长了30分钟。

(三)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校本教研活动。

学校把全校17位教师按学科分为3个教研组,即: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以教研组为单位,按

“提出问题——制定计划——教学实践——自我反思”的操作方式开展教研活动。

1、提出问题。

在教研组内,所有教师提出自己在本学科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困惑,然后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再根据教研组教师的实际,选择想要解决且可能解决的问题,筛选出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本教研组校本研究课题。3个教研

对本教研组筛选出的课题,教研组全体教师通过上网、查阅书报等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所研究的问题的关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方案和措施,并落实方案和措施。

3、组织教学实践

根据所选课题,各教研组开展“两课两反思”活动,同一个教学内容,由2位教师分别进行首次和第二次教学实践和反思。

4、撰写教学心得,提高教研能力。

写教学心得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我们要求教研组成员在教学后都要写校本教研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一个教学片断、总结过程的得失。

(四)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督导和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

学校领导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及提高,对各教研组开展的教研活动进行监控,经常与教师一起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解决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面临的困惑和疑难,推动整个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发展。

(五)为教师搭建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

1、期中各教研组组织一次教师教研经验交流会,总结上半学期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的情况,教师间交流教研心得,科组教研解决了哪些教学中的问题,并对下半学期科组教研活动提出建议,完善措施。

2、期末学校组织一次教研组校本教研汇报会,促进不同教研组的教师相互交流、学习。

3、鼓励支持教师把积累的经验写成论文或学术报告。

三、我们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进步

1、通过同伴互助,转变了教师观念。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提出教师上研究课不能孤军作战,教研组成员必须全员参与,加强同伴互助。在上课前,教研组成员集体备课,一起想办法,出点子,设计教学方案,从一开始的备课环节就要求全员参与,通过教师们的互相支持、帮助,执教研究课的老师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去实践教研组的课题。教师压力小了,“上阵”也轻松了。在评课过程中,改变了过去评教师优缺点的做法,改为评“在研究课中实践教学设计的效果如何”,改“评人”为“评问题、评方法”。备课、评课的方法改变,使教师观念也随之转变了,大家乐于上研究课,也积极参与听课和评课,教研活动结束后,无论是执教老师、还是听课、评课的老师,教学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通过两课两反思,提升了教师的能力。

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围绕本教研组课题,设计一节课,上一节,经过实践后,写一份首次教学反思,总结优点,发现不足,改进措施,再上第二次实践课,进行反思,教师们通过“两课两反思”,促进了教学能力的提高。如:党永凤老师积极参加语文教研活动,在第一次上研究课时,由于过于注重“班班通”的利用,而忽略了提高教学效率,结果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后来经过课后的教学反思、教师的帮助,再上第二次的实践课,结果学生喜欢,教师满意。党老师课后说了一句发自内心的话:“大家给了我第二次上课的机会,真的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

3、通过创新实践,提高了教研的效益。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围绕各教研组的问题,群策群力,出谋划策,想出了许多新的尝试,设计了一份份符合新课标理念又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案,效果较好,大大地提高了教研的效益。数学应用题是高年级数学的一个教学重点,但是,学生总觉得乏味,兴趣不大,因此,数学教研组选择了“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作为研究课题,胡勇老师创造性地把生活中买猪肉的情境带到了课堂,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解决了用比例解决应用题教学中的难点。

上一篇:原材料自查表下一篇:铭记历史呼唤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