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自主意识

2024-05-18

树立自主意识(精选9篇)

篇1:树立自主意识

树立自主意识,开展综合活动课

一、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自主意识是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学校教育能够通过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来开发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这种学习活动,力求在学校和教师的上导作用之下,积极地发挥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它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对社会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的主动关心和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各种交往的主动关心和作用根据我们研究,这种学习活动按学生自主性的不同表征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它本质上是学科活动,服从于学科、课程的目标。我们强调提高学生在这类活动中的自主性,反对在传授知识技能时搞机械灌输,要求在课堂上增加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提倡将一些理科的演示实验扩充为学生实验。为了提高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性,教师在设计教案中作了很多探索。如语文课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甚至自主表演,以学生的主动体验代替原先由教师直接分析人物心理的做法。

第二类活动基本上越出了原先学科课堂教学的时空,其主要形式是专题活动课。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有联系,但社会生活内容已被引进。因此它既是学科课程的适当延伸、扩展,又体现活动课程的目标。我们要求在这类活动中学生能基本达到自主,即学生通过亲身感知、直接体验、主动观察、操作实验等方式,获取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与经验;并且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学生的能力也要因自主性的扩大而有较大提高。例如河虾标本制作这项活动,学生不仅要具备生物课关于标本制作的一般要求,而且还要去了解河虾生长条件等水产养殖的有关知识,同时通过独立观察与亲自动手,学习解剖、防腐、固定等标本制作技能。

第三类活动是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获得最大的自由度。这类活动打破学科、班级的界限,强调学习的综合性和社会性,强调活动向课外、校外展开,使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个性特长都能得到比较充分与和谐的发展兴趣小组是这类活动常见的组织形式,学生按照个人意愿自由结合,聘请教师当指导,自己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近年来英语口语小组在我校最显活跃,因为学生能与在校任教的外籍教师直接会话。青年志愿者社会服务是这类活动的常设内容,学生在为老弱病残者上门打扫、购粮买菜中学习如何料理家务,在为他们读报讲故事、表演文艺节 目时锻炼口头表达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服务活动使学生懂得怎样学会关心别人。

上述3类自主学习活动尽管内容、形式、范围等各有区别,但都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它们之间既有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又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形成“活动-发展”教学新格局。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现正成为我校创造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抓手并取得初步成效。学生的自主意识普遍增强,在课堂学习中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外和社会活动中,自主自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这几年,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出现积极变化,拾金不昧蔚然成风,更有一 名学生拾到几十万元巨额支票交公,因而被授予市精神文明建设百件好事奖。

二、开展综合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

70年代以来,国际上十分推崇“综合学习”这一新模式,它就是将学科学习及学校内外各种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综合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将课堂学习与社会中各种现实问题相联系,通过这种学习,促进学生的自然认识和社会认识的统一,并进而达到认识和行动的统一,综合提高学生作为公民听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综合学习”的提倡,扩大和丰富了活动课的内容,使之不再限于经验学习的范围。这种理论对于我校开展第三类自主活动实践无疑值得借鉴。我们运用课程理论着重审视了第三类自主活动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综合活动课的探索。

去年上半年以来,我校以“寻根认祖”“现代农村的交通”“义务献血,人人有责”等为课题,设计了若干个综合活动课方案并予以实施,又对话动课的编制原则和活动模式开展思考。

首先,课程目标应融于活动之中,通过内容的综合性与时空的广域性予以落实。“寻根认祖”是一次对青浦境内具有六千年悠久历史的崧泽文化遗址的寻访活动,旨在使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认识上海先民的生活状况与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生产状况,这里涉及历史、地理、社会等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学习内容的综合性蕴含着这次活动的一个宗旨,让学生接受一次文化熏陶,激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同时,为增强学生对“寻访”的体验,活动过程安排了一项8公里行军的内容,并且强调学生要克服困难,互相帮助,保证各班无一人掉队。把体育课从校园里的队列操练引向军训式的实地步行拉练,扩充体育活动的时空,这又蕴含了这次活动的又一个宗旨,让学生通过行军锻炼体魄,增强纪律性与学习团队精神。整个活动由参观出土文物展览,听介绍遗址发现、发掘过程的专题讲座,寻访遗址现场等形式组成,其中又包括班组讨论、交流学习收获等活动,一共持续两周时间。显然,这类活动课的学习目标已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而常常是德、智、体多方面的要求,并且这些要求又需要通过综合性的内容和相应的时间与场合才能落实。

其次,课程编制应因地制宜和灵活多样,通过课题的地方化和形式的多样化予以实施。“现代农村的交通”是个辐射面很广的学习课题,交通有水、陆、空多种形式,但就农村而言,常见的还是公路交通。318国道横贯我县全境,我们就根据这个地方特点编制活动方案,从交通与经济建设关系、汽车行驶与交通秩序、交通法规与我、交通污染与人类生存环境等层面多方位地展开学习活动,又使各项活动围绕着对建立“人和交通”良性生态这个目标的认识,帮助学生从小打好现代观念和科学意识的基矗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对农村交通情况的考察,了解青浦经济发展形势和体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强振兴家乡、报效国家的责任感。对于这类大型的活动课题,我们采用了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形式:有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小组沿国道采访两旁的工厂企业;有的学生在校内检查师生自觉执行交通法规的情况,将校园内停放的近千辆自行车逐一验看,对其中不合规范的一百多辆车的车主发出公告并督促修理;有的学生到交通繁忙地段进行现场考察,亲身体验汽车废气与噪声的污染,感悟交通民警的敬业精神。最后,全体学生在教师带领下,用一个体息日时间到青浦镇主要交通道口统计汽车流量、观察违章行驶情况和宣传交通法规。活动形式多样化带来了丰富多采的学习结果,面向社会的学习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唤起了他们的责任意识。

再次,课程评价应注意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的结合,尤其应突出过程评价。学科课程评价基本上仍是以学得知识的结果作为依据,活动课的评价不能照搬,它不只是对活动的成果进行考察,更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态度、情感的变化和能力的提高。“义务献血,人人有责”这项活动无法对有形的活动成果----献血作出评价,因为学生尚不到法定献血年龄。但是我们可以考察每个学生是如何获得并以怎样的态度获取关于血液、献血与人的生理健康、公民献血意识等知识的,以及他们通过了解献血意义,社会供血状况、无偿献血模范人物的动人事迹,对公民的责任、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否更深刻的理解,并且是否促进了态度、情感向行为习惯的转化。当然,这种学习评价的手段和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

篇2:树立自主意识

老师真的很像主人,把幼儿园这个家打扮的舒适、漂亮,而孩子则像一个客人,老师经常抱怨孩子四体不勤、对班级之事漠不关心,做事没有创造性。究其原因,如果我们反问自己就可以得到答案,我们是否需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应该为自己生活的环境付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让他们成为生活的小主人,成为班级的小主人?要让孩子成为真正的班级小主人,就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努力调动班级每一位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幼儿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针对幼儿年龄小,能力弱,自我管理能力差的特点,我们进行了班级管理的创新与探索,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自我管理意识,养成自我管理习惯。

要让幼儿自主,首先老师要变“懒”。这里的“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懒”,应该是对教师目标的把握、时机的选择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我们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科学制定了幼儿自我管理的操作办法,使每一位幼儿在班级生活、学习和游戏中逐步建立自我管理意识、学会合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行为习惯,树立班级主人翁意识。

幼儿自我管理,即让幼儿在生活、学习和游戏中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告状”是平时司空见惯的事,当幼儿跑来告状时,我们首先判断幼儿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难题,如果老师不参与解决会不会产生不良后果。如果不存在以上问题,我们先引导幼儿“你试试自己解决!”“你和他商量一下该怎样办!”„„,不让孩子产生依赖,不是太严重的事,我们都不插手,把问题扔还给幼儿,让幼儿自己解决,事后我们有选择地给予孩子教育和指导。从这些平常事入手,养成幼儿自我管理的习惯。

我们还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了一些幼儿自我管理的活动。如建立“宝宝成长档案”、“自我评价表”等。其中重点是“宝宝成长档案”,里面有幼儿自己的成长日记(用图画的形式记录)、自我评价、自己的作品、还有老师、父母对自己的综合评价与寄语等。“自我评价表”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选择“团结同学、爱护玩具、上课发言、活动安全、生活自理、锻炼身体”等项目设定的,孩子的自我评价只要贴小星星就可以了。对目标意识的培养上我们只要求初步树立简单的短期目标,如昨天没有得到“小星星”项目,便定为今天的目标。

在班级自我管理方面,我们还尝试建立了一些常规,如班上人人担任班干部(小组长、区域管理员等),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健全班级常规管理建设。我们将班务工作进行分解,然后让每个孩子承包一项或两项(如管理图书架等)。在大班后期,我们尝试班干部竞选制,请幼儿自己发表演说竞选职位。这样,通过教师的“懒”、鼓励和教育,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都会渐渐长进,每一位班级中的孩子都有主人翁的责任意识,使整个班集体积极、团结、向上。

二、给予孩子自主的空间,提高幼儿自我管理的能力。

当孩子有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后,就必须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自主能力,光纸上谈兵不行,重要的是让孩子多些实践和体验。在幼儿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自我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多些锻炼,多些经历。比如让幼儿去其他班借送东西,请他当小老师,请他整理玩具柜、书本等,多开展角色游戏,让孩子从游戏和生活中增长应对现实生活的能力。其实创设情境在家庭中也是比较易实现的,比如现在我们带的班上就有几个家长能较好地放手让孩子去处理问题。她们是如果孩子要请假就让孩子自己打电话告诉老师,自己打电话和老师或小朋友聊天。可不小看了这些电话,这对幼儿以后在社会上处理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可以感叹,孩子是有潜能的,他们的能力往往超出我们的估计。正如麻省大学乔治·福门教授说过:“通过寻常时刻,你会发现一个能干、自主的儿童。”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不要太多的去干预其自主解决问题的活动,那么,孩子便更有望得到更多的东西。这也体现了“我们要创造一个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推选适合教育的儿童”的理念。

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近几年关于幼儿教育与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些实践经验反思总结,不表示所有的园所都会适用,还得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取舍,毕竟这只是关于幼儿教育工作的一些方面,园立方上还有一些同行的园长老师们在幼教工作上的各种经验教训,大家可以一起相互学习,交流分享。

在一次探索活动《寻找春天》的过程中,原来我们设想带领孩子在幼儿园寻找春天,孩子们排着队,手拉手跟着老师边走边看。但一走出教室,我想: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自由地去寻找和探索呢?尽管孩子的安全问题使我犹豫和担心,但最终我们还是放手了,就让孩子们试一次。于是我们提出了一些安全和寻找方面的要求,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而我就站在操场中间,观察和等待着这一群孩子。老师的放手使孩子新奇和激动,也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老师,我发现了„„老师,我发现了„„”孩子们的空间更自由,孩子们的视野更广阔,孩子们的收获也更丰富,更多彩。这样的效果远远超出了我原本的设想,从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潜能,更感叹着:自己拥有着一群多么能干的孩子呀!

三、家园一致,呵护幼儿自我管理的愿望。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不少家庭都存在着几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转的现象。而在农村的许多家庭中,由于孩子父母的工作关系,孩子往往一出生就交由爷爷、奶奶照顾,吃、睡都随他们在一起,其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老人由于受旧教育和旧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在育儿方面都会存在一些不好的因素:易溺爱、放纵、“言听计从”;思想保守和僵化,常用老规矩、老方法对待孩子;用静态方式来抚养孩子。特别是老人家生怕孩子碰伤了,难交待,怕孩子的父母会怪责,所以更限制和溺爱幼儿了,这样往往就使幼儿的依赖性比较强,性格比较内向、胆小。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十分注重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注入“尊重”“爱护”“关心”的因子,建立幼儿、家长、教师各尽其责,平等对话的新秩序。比如班上评选“班干部”就由班级幼儿来主持,先让孩子在家长帮助下准备好演说稿(自己在班级中的表现),然后在班集体中进行演说。演说完毕后,由同学、教师共同提出意见,进行评选。这样,家长通过活动既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又领会了老师的意图,对幼儿园增添了信任,也学会了适度的“放”手。

家长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家长们非常支持幼儿园开展班级自我管理活动,认为孩子在这项活动中得到了全面发展。张茜的家长认为:“看了孩子的成长小档案,真正了解了孩子的心声,与孩子的沟通也多了。这种自我管理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我们一定积极配合。”浩浩的家长认为:“孩子通过自我管理活动真正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各方面进步真的很大。”

无论是幼儿自我管理意识的树立,还是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都不能靠空洞的说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求班主任老师用耐心、细心、爱心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完成。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幼儿养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生活学习习惯,班级凝聚力强,班风好。主要表现在:(1)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强,自我管理水平高。(2)班级幼儿个性得到较好的发展,涌现了大量责任心强、品学兼优的孩子。幼儿参与班级管理积极性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上了新台阶,充分体现了班级中每一位幼儿的主人翁意识,成为真正的班级小主人。

育人如同育树,俗话说“能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焉尔。”这是指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使班级成为孩子真正的乐园,让孩子成为真正的班级小主人,让每一个孩子徜徉在金色阳光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后续还有更多相关经验总结体会分享: 《童讯幼儿园最新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

篇3:树立自主意识

1. 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树立的必要性

(1) 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①大学学习具有专业性。大学的教学内容具有专业特色, 不同专业知识结构各异, 大学生需要针对所学专业结合兴趣点开展研究学习, 构建最佳知识结构。大学生知识结构是自我构建的、具有个体特殊性的。

②大学学习具有探索性。大学学习的过程需要经历“课堂讲授——课内实践———课外实践——自我拓展———发现新知”的步骤, 告别了全盘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 只有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才能履行探索式学习步骤, 理解相关理论, 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③大学学习具有多元性。大学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 学生有自主选择权, 学习内容具有多元性。学习方式也是多元的, 除课堂讲授外还有讲座等, 都是深化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

(2) 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当今时代是一个终生学习的时代, 学校里的所学已不能满足工作中不断要求的知识革新。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巴斯指出, 大约只有2%的知识是在大学毕业后可使用至退休的。在社会中立足并生存, 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大学学习经历是掌握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

2.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成要素

(1) 责任意识。

学习的责任意识是学生对学习责任的自觉认识, 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精神动力。责任感是多层次的, 小到个人, 大到民族, 责任是学习付诸行动的动力所在。首先, 树立个人责任感。教育是公共资源, 要思考如何利用资源实现价值。从马洛斯的需求理论来看, 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要求, 无论从事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 学习知识都是必要的, 它使每个人拥有一技之长, 能够立足于社会。其次, 树立家庭责任感。父母曾为社会做出贡献, 又为抚养和教育子女操劳终生, 当他们年老体弱无法自食其力时, 理应得到子女的爱护、赡养。青年需要有基本的生活技能, 承担起支撑和建设家庭的重任。从更高层次来说, 要树立民族责任感, 这是时代的责任。青年要为国家的现代化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准备, 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努力学习、有效学习。

(2) 自我管控的能力。

自我管控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对学习目标的明晰和规划, 二是对学习过程的管控。

学习目标的管控是指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未来规划制定并适时调整学习的方向。大学教授内容是相同的, 但每人的利用点和拓展点不同, 因此学生需要明晰自己的学习方向, 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 管控目标也是一种能力, 使得学习资源使用最优化。

大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和监控, 约束力是十分重要的。大学学习是自由的, 学生完全摆脱了满堂灌的教课方式以及课堂外家长的监督。对个体来说, 自主学习和被动应付考试的效果是不同的, 在后续学习或工作中使用知识的深度和灵活度也是不同的。为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对学习过程要有自我管控的能力, 监督自己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学习自我管控对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 规划并利用资源的能力。

大学学习是一个有机系统, 由目标、蓝图、资源等构成, 主体要能够透彻地认知、合理地利用、有效地整合。

目标是个广义的概念, 既包含学校对于毕业生最低培养要求的设定, 也包含个人对于自身学习预期的展望。学校的培养要求是具有共性的, 个人的学习目标是在完成基本学习要求的基础上, 根据自我未来的规划而设定的长远目标。学习这项系统工程的蓝图就是人才培养方案, 它是学校根据学科特色、社会需求以及办学条件定期修订并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 学生需要完成必修课内容, 同时选修部分课程, 最终完成一份既具有共性要求又兼具个性特征的学习计划。大学的可利用资源非常丰富, 客观信息资源包括图书馆资源、数据库资源等;人际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学长资源、校友资源等。它们可以满足日常学习交流的需要、学习及成长经验的获取与交流、就业等其他人生规划中所需信息的获取。

(4) 网络学习技能。

网络学习技能不仅是打开网页的简单操作, 而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和整合利用能力。首先是对信息源的认知和辨别能力, 网上适用于学生的信息源主要有数据库、搜索引擎、论坛或高校BBS等。其次是信息检索能力, 要求学生具备把握信息关键字的能力和基本的检索语言, 能够利用搜索引擎等工具获取信息并达到一定的查全率和查准率。面对大量信息, 还需具备信息处理的能力, 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加工信息, 提炼有价值的信息。

3. 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培养方式

(1) 责任意识的强化教育。

大学教育的重点之一是树立新型学习理念。教育并帮助大学生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要让学生认识到,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 个人对于社会的适应和能力的展示并不是局限于有限的考试中, 而是在学习和对自身不断的完善中。学习型社会让社会每一份子感受到的是一种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人们对于学习的要求比以往更加持久和全面。从这个角度上来看, 学习是对个人的一种责任, 也是对全社会的一种责任。建议学生做到“三省吾身而自知”。“三省吾身”是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总结自己的学习现状、规划并调整未来的学习策略。“省身”是一种回顾的过程。学生能了解学习的每一阶段, 可以写下学习感受, 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并分析原因。对于经历中的困惑, 学生还可以主动去请教师长。

(2) 评价体系的优化改进。

评价体系对教学和学习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在评价指标和方法设定时, 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方向的引导。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非学业因素的表现;激励学生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 推行适度的成绩评定改革:第一, 降低考试分数在评定中的比重;第二, 增加个人学习责任意识、学习态度方面的考评;第三, 扩大参与各类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考评比重。

评价体系的构建中一些非量化的指标要考虑其合理的测度方式。首先, 在整体评价中, 将考试分数设定一个合理的权重;其次, 通过具体事项落实评价的过程, 让学生立下学年或学期的目标责任书并评分, 期满后总结达成效果, 以责任书的设定质量高低与完成的百分比两者因素结合来衡量责任意识强弱;第三, 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注重实践能力, 在评价体系中要体现出对这方面的引导。

(3) 教师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自主学习动力的激发和意识树立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责任认知, 属于内部因素, 但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也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外部因素。教师的教育观念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 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学习潜能, 教师对于个性的尊重可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多使用启发式教学, 培养兴趣、激发动机。结合当今社会对于创新能力的重视, 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上也要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使学生合理利用资源, 自主进行创新训练和学习, 这也是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林格, 程鸿勋, 唐曾磊.自主学习[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10.

[2]王东华, 姚本先.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 2006 (11) :37-40.

篇4:树立自主意识

有一种教育理念叫做“教育终究还是自我教育”也就是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我进步。学习根本上应该是自我学习,但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这似乎有些难。如何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学会学习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有兴趣才能爱上学习,孩子们从小就爱兴致勃勃地问“为什么”。我们就认为孩子天生就是渴望知识的,对学习知识是感兴趣的,但一进入小学,进入学校规范化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会不适应,失去学习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呢?

1.让孩子融入课堂中

要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首先要求教师上课时教学语言、神情要亲切而具有吸引力要用生动活泼的讲解,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况来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22课《云房子》时,我就特别注意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主动要学习兴趣。如:

师(语气轻柔):是啊,正如大家所说的,雨过天晴,乌云慢慢散去,太阳公公又露出半边笑脸,一切都显得喜气洋洋。(老师边说边贴出画有蓝天,白云,太阳公公的底图)。这时候,谁也来凑热闹了?(边问边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相关语句)

生(齐):一群小鸟飞过来。

师(笑盈盈地):小鸟在哪里呢?噢,在这里(拿起一名学生桌上的小鸟头饰为其戴上),在这里,在这里(连续帮几个孩子戴上头饰),(问学生)还有小鸟吗?还有吗?

(学生一开始是兴致勃勃地看着听着,当听到教师问“还有小鸟吗”时,孩子拿起自己桌上的头饰戴上,互相笑嘻嘻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教师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师(惊喜地望着全班小朋友):呀,这么多小鸟,这下,天空中可热闹啦!听,它们说——(出示句子:哇,这么多白云)

学生被教师的情绪所感染,大声地说道:哇,这么多白云!

孩子们兴趣盎然,兴致勃勃……

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爱学习的兴趣。

2.用赏识的眼光去对待孩子

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刚萌发很容易消失,要进一步巩固并稳定孩子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成功会让孩子勇往直前,战胜懒惰、战胜畏惧,老师真诚的对学生说一句“你真棒!”或者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根竖起的大拇指,一个赞许的微笑,都会在孩子小小的心灵埋下无比欢乐喜悦的种子,让他在一段时间里都会坚信“我能行”“学习真快乐”!当然,最好也联系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学工作,不断的鼓励学生。这样孩子会越来越有兴趣,有了兴趣才会爱上学习,才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习的永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好的学习习惯能减轻学生身心负担,能让学生专心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讲,可以从基本的习惯做起。如:养成做好课前准备的好习惯:文具盒里的文具摆放整齐有序,课本、作业本整理的井井有条;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上课不交头接耳,不开小差,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养成作业工整不拖拉的好习惯:每天回家先完成作业再去玩;养成爱读书并写小练笔的好习惯: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的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孩子的自我超越和更新,也是孩子不断修正自我,学会自主学习的过程。

三、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会令学习变得事半功倍。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好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告诉学生上课时要专心听讲,看着老师的眼睛,让自己的思想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要认真做笔记,把老师强调的重点及时记下……当然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如语文课,要鼓励学生认识身边的字,积累更多的字词等等。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采用游戏的方式,如帮助汉字“找朋友”,可以让学生多认识字,多积累词,并且随时随地都可以快乐识字;要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注意轻重缓急。告诉学生在朗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能乱猜,读不准的字,要勤查字典,在朗读景物描写,特别是静态描写,比较伤感的场面,朗读速度要稍慢,而那些比较紧张的场面,快速的动作,热烈的争辩,急切的呼唤,读的速度要快一些,这样才能读出相应的气氛;告诉学生平时要学会多观察多写小练笔,以提高作文水平。小学一年级学生多限于看图说话,二年级学生刚接触写作文,三年级学生也是刚写小作文,写得常常不尽如人意,所以要锻炼学生写小练笔,字数不必多,但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多看多写,俗话说,熟能生巧、艺熟必精,看多了,写多了,自然下笔有物……老师的方法点拨,可以让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更有效。

当然,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作为老师,要不断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给他们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逐步帮助低年级的孩子们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们爱上学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篇5:树立机制意识和危机意识

树立机制意识和危机意识

昌吉市昌开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是以生产高低压开关柜为主的`国家电器产品定点生产企业,是昌吉州、市经济发展的重点扶持监控企业.

作 者:赛金萍 作者单位:昌吉市昌开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刊 名:新疆社科论坛英文刊名: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IN XINJIANG年,卷(期):“”(2)分类号:F2关键词:

篇6:树立危机意识作文

树立危机意识,在名利面前保持淡定从容,不断拓展人生的宽度。

春秋时期,范蠡尽心辅佐越王勾践,使越国复兴。构建封范蠡为上将军,可范蠡深知勾践为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于是修书一封,辞去了在越国的职务,泛舟西湖。后来,范蠡到了齐国,他经商不到半年便积累了百万家产。齐国人仰慕他的贤能,请他做宰相,可范蠡认为:“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归还相印,与家人离开了齐国。范蠡每到一处都能如鱼得水,可谓具有大智慧。可是他在名利面前却能保持淡定从容,不为名利所累。正是因为他能居安思危,不为名利而迷失方向,他才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树立危机意识,在成绩面前仍思进取,才能得到不断发展。

曾有人问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到底是什么使微软能够取得如此优越的地位并长久发展。比尔盖茨只说了四个字——“危机意识”。的确,正是因为保持危机意识才会不断开发新技术,开拓新领域,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树立危机意识,在繁荣面前仍思发展,民族才得以不断进步。

回想过去,繁荣一时的清王朝因夜郎自大、闭关锁国而落后于西方,最终遭受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现在,日益崛起的现代中国仍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借鉴他国优秀成果,同时加强自主创新意识,使国家得以兴旺发达,使民族得以不断进步。

篇7:树立服务意识

——“知音·三万行”走访日志

2012年3月17日 星期六 阴

今天是周六,本来是休息的日子,因为我挂点的零售户是周四访销、周六送货,为了完成市局安排的‚三个一‛活动,我主动放弃了休息,一大早起床,赶到市局配送中心。可亲可敬的司机与送货员们己经正在繁忙地工作着。

这次入户走访,我有三项任务:一是为零售户送一次烟,二是向零售户宣传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三是填写问卷。与2月初次入户比起来,内容更丰富了,我也早早准备好了资料。一切准备就绪,我跟着货车出发了。送货,我已经经历过好几次,流程也基本清楚,每到一户,我都会配合司机与送货员来回运烟。上午10点多的时候,我终于来到了曾都区西城双龙寺社区清河路二桥头星河名都A栋1楼经营户胡科店里。我抱着烟走进了门,胡科的父亲见我来了,乐呵呵地起身准备接烟,我立刻上前,边把烟递送到他手上,边热情地说:‚您还记得我吗?我是上个月来过您店里,搞‘知音三万行’活动的。‛胡科的父亲瞧了我半天,微笑着点头说:‚是你啊!有印象!上次你们一起来的还有一位胖胖的同志,你是裴主任,今天又来搞活动呀?‛我笑答:‚是呀,我们‚知音〃三万行‛活动要搞三年呢!今天我来是有三件事,一是给您送一次货,二是向您宣传我们烟草相关的或是您想知道的政策情况,三是填一份更详细的问卷。‛‚哦哦,好好,你们烟草公司真是用心啊。‛胡科的父亲接口道。我又赶忙掏出三万联系卡双手递给胡科的父亲,说:‚上次来的时候联系卡还没做好,所以留了个简单的字条,这次卡片也做好啦,这卡的正面是我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有事儿您随时可以找我,背面是您家自己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我有了它也可以很方便跟您联系、为您服务!‛胡科的父亲笑着接过卡片,连连说好。随后,我拿出问卷,一一仔细地询问起来,此问卷更精细,更科学,省局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可以搜集到更精确翔实的资料,不过,对于胡科的父亲这样的老人来说,有些题还真不好答。不过,问卷是死的,人是活的,本来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也不用过分拘泥了。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与胡科的父亲沟通,效果倒也不错。填好问卷后,我又问胡科的父亲有没有什么想了解烟草方面的知识,他说:‚基本的我都知道,再复杂深奥的,我老啦,也记不住了,而且平时卖烟也用不上那多。你们烟草,服务好,供烟公平公正,再就是能严厉打击那些非法经营的,能有这些保证,我们经营户就心满意足啦!‛我听了胡科的父亲的话,再次深受震动,胡科的父亲真的很乐观积极,勤劳朴实、有礼有节,这样的零售户平凡的存在,才奠定了我们随州烟草蓬勃发展的基石!

虽然胡科的父亲说没什么想问的,我还是拿出服务手册,挑了些我觉得简单易懂、又比较重要的卷烟经营、专卖方面的要点跟他讲解说明,他乐呵呵地听我说。

篇8:树立自主意识

一、树立目标意识, 培养乐学习惯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知之”到“好之”进而“乐之”的过程, 就是良好自主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只有“乐之”, 才可能保持永不衰竭的求知欲, 才可能保持学习的自觉性和持久性。因此,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 首先要确定好准确适度的目标, 要求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都要体现适度的目标, 使知识的难度恰好落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 使其有一种“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愉悦感。要实施分层教学, 就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成功的快乐。因此, 确定目标既不能太高, 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 又不能太低, 让学生感到唾手可得, 而是要让学生看得见, 摸得着, 但又得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能够达到。可以先帮助学生在现有的水平上制定短期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引导, 使学生通过一周或更短时间的努力后能取得明显的进步, 一个一个小目标地实现。教师还要把握时机对取得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信任和理解, 逐步对学习产生成就感。

二、树立自控意识, 培养自觉习惯

锻炼学生坚定的学习意志、顽强的学习毅力和高度的学习自信心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品质保证。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塑造过程, 要经历习惯更新的阵痛、习惯巩固的坚韧和学习失败的考验, 这就要求学生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和高度的自制力。农村学生, “空巢家庭”多, 监护不到位, 抗干扰能力差, 自觉性更差。因此, 光有明确的目标还不行, 还需要有较强的自控意识, 通过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心态及思想行为, 最大限度地淡化和消除不利因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如学习难度加大, 考试不理想, 面临外界诱惑等, 容易造成注意的分散和兴趣的降低以及学习行为的紊乱。因此, 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心理的辅导和调节, 如用情绪调控、深呼吸、理性升华、自我暗示等方法, 指导学生去克服学习困难, 排除心理障碍, 使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

当然, 学生自我管理也十分重要, 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语言行动, 不做干扰学习或不利于学习的事。而农村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尚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可引导学生从小事易事做起, 因为小事易成功, 给人以自信, 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克服大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可用“学而不厌”“学习, 学习再学习”“业精于勤”等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 以此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可要求定期进行自我检查,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检查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学生间也可以相互监督检查。学生们天天生活在一起, 相互间的情况在某种意义上说比教师更了解。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学生, 把表扬肯定、关心爱护、耐心辅导与严格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三、树立方法意识, 培养自学习惯

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社会在不断发展, 新知识在不断涌现, 仅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把获得知识的方法途径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过程教学, 不给学生现成的结论, 而代之以激励、点拨、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新知识, 更要总结积累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方法。在实践中, 一方面是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学习等常规性学习方法与习惯的训练。另一方面开展观察习惯、注意习惯、想象习惯、记忆习惯、思维习惯、自主创新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当然, 这些习惯的养成, 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 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要靠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强制要求和教育诱导相结合的方式使之成为自律和稳定的学习习惯。笔者平时备课时非常注意根据特定的学习内容来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还指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过程进行评价与监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紧紧抓住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策略指导。

当前农村初中大量优秀学生自小学就流向大城镇学校, 而这部分优质生源的流失使农村初中失去自主学习的“领头羊”, 给自主学习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创设自学氛围, 充分发挥“潜能生”的作用。可引导他们先读一读 (包括辅助文) , 再想一想 (“小栏目”中的思考题) , 接着写一写 (“知行博客”之类) , 联系实际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这样使学生明白如何入手, 懂得先做什么, 再做什么, 最后做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而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最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方法, 所以, 关键是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总结和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自评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它可以及时反馈、准确检验自主学习的效果。学生在学习交往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有意识地调控自己, 不断唤醒自己沉睡的心灵, 深化自己的感知力、想象力、思考力与创造力, 以提高自主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 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巩固。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从学习的成败中分析原因, 及时发现和矫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四、树立创新意识, 培养质疑习惯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想品德课, 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最高点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有创新, 包括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过程的安排、问题提出的角度、练习题的题型等, 都要有利于创新意识和质疑习惯的训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一方面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知识, 另一方面也不要被教师的思维所束缚, 要敢于怀疑, 敢于提问。教师要鼓励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找岔子、挑毛病;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标新立异;激励学生敢提问, 爱提问, 乐探究, 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笔者经常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个性见解”。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离奇古怪”的问题时, 总是耐心地讲解, 直到他们弄懂为止, 从不因这个学生“爱钻牛角尖”而不予理睬。当学生对书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时, 总是表扬这些同学敢于大胆思考, 号召大家向这些同学学习, 使课堂充满创造性的生机与活力。例如讲解“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时, 有学生认为, 有些个体、私营经济制售伪劣假冒产品, 唯利是图, 不顾消费者的利益, 应该不允许其存在。针对学生的这种认识, 笔者带领学生分别参观了校门边的个体理发店、书店、药店、自行车修理部等。接着展开讨论, 提高了思想认识, 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对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灵活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口、眼、脑等感官的协同作用, 新知识学得更轻松、更扎实、更生动, 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篇9:论树立批判意识

一、批判意识之认识论价值

事物的主次、真伪、正误、多面等问题,有的情况下清晰可辨,有时却又会云遮雾罩,深曲幽微,让人“不识庐山真面目”。以批判的眼光多角度、多层面地看待问题,换角色、换思路探索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可能会从平面看到立体,从表象看到本质,从单色调看出色彩缤纷,从凝滞看出变动转化,从单一看出丰富多样。批判意识本身超越了孤立、片面、浅层次地看问题,它也打破了思想方法的“一元论”,打破了权威主义和唯长官(上级)意志论。它是对先入之见和所谓的定论公然说“不”,它否认问题从来、永远只有唯一的解。“怀疑一切”,说的也就是树立批判意识的重要性。

批判意识建立在对复杂的表象梳理判别,并由此探及事物的本质的基础上。鲜明的批判意识总是引导人透过纷繁看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五里雾,界外观庐山,辨明异同,区分真伪,不为繁华的外观所眩惑扰乱。

批判意识源于自身的主体意识。它是一个人自身主体意识外化的表现,是对自身主体性的肯定与扩大,也是对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作力图接近正确的理解与判断。具有批判的头脑和眼光的人往往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独立存在和主体地位,不随波逐流、不应声附和,敢于言明自己的主张和独见,指出批判对象的瑕疵与谬误,个性得到张扬,思想充分自由。

人类文化、思想、社会、历史的进步,说到底是不断地确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没有对过去和现在的批判,就没有哪怕一丁点儿的延伸、进步和提升,人类将固步自封,画地为牢,徘徊旧途。中国两千多年来,涌现了多少评论家、批评家、批判家——政治方面的、文化方面的、学术方面的、思想方面的、伦理方面的、社会方面的、历史方面的,实在难以也不必一一枚举。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社会进步与发展史,整个就是一部不断批判、不断进步发展的历史。联系今天的教育教学教改,除了教育者自己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批判意识和能力外,我认为,及早地帮助学生树立批判意识、批判观念、批判精神,对他们目前的学习生活、未来的成长发展将会有特殊的重要性。一个有独立见解、独立精神、独立人格,抛弃因袭重负,善于分辨是非轻重曲直,注重培养发展创新精神的青年,才是真正精神强健的有为青年。我们希望青年学生中多一些这样的人!

当然,倡导树立批判意识、批判精神,敢于质疑、敢于否定、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是鼓励坠入怀疑主义泥坑。它是一种有条件的怀疑批判,它讲理由,重依据,讲分寸,凭客观,以科学公正的态度对待问题。另外,我们所说的批判意识、批判精神与全盘推倒过去、炫异标新也有所不同。由此,我们想到了另外一些重要问题。我们应该审视一下今天的教改课改、教材编选,看一看在传承方面是否存在过于求新求变而忽视了传统的积淀与精萃的问题;看一看教学目标与原则是否有超出学生与语文教学现状的问题;教学改革究竟应该是突进还是渐进;怎样摆正继承与发展创新的关系;怎样处理眼前利益与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的关系;怎样克服主持者参与者的自身利益诉求对改革行动和进程的影响与干扰。我们认为,改革应是渐进的、持续的,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吸取外来的切合中国语文教学特定现状和需要并行基础上的改革。别把孩子跟洗澡水一起倒掉;别急于求成,不要在检验结果不确定的前提下急于大面积推广、摊开改革举措;别受长官意志的干扰;别违背科学客观的原则;别轻易拿千万青少年的成长与前途做试验品。

二、中学生批判意识缺失的表征及原因

(一)思维能力不足,致使批判意识缺失。目前,中学语文教学说是提倡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探究与表达,但是,与此形成巨大落差的是,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普遍地未能与改革创新的要求和方式合拍合辙,他们中很多人的思想大体说来仍然呈直线型、扁平型,或者处于慵懒状态。只要深入到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去,你会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流于看问题的表面和局部,流于作浅层次的思考和讨论,流于相信“存在即合理”,流于大张其口等待“填鸭”、等待教师的阐释解说。许多中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缺少求知的兴趣与欲望,缺少起码的理解、分析、综合、评判能力。他们平时也上网浏览,读明星杂志,看体育报纸,但求的是娱乐消遣、轻松随意、不劳神费力。而娱乐轻松与真正的学习往往是一对死敌!学习要的是深入,是吟味,是细致,是反复,是思索,是辨析,是探究,是发现。它是一种严格、认真、持久、勤苦的劳作过程。另外,现在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是:盲目减少教学时数,过于强调学习兴趣,过于推崇即兴浅阅读,过于侧重所谓人文感悟的东西,而缺少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重视,缺少对基础知识、思维能力的强调,缺少对语文学科知识能力体系的建构,缺少一种教师引领下的循序渐进的扎实努力。如果缺乏高要求,缺少连续一贯的训练,缺少由浅入深的思辨探究,缺少知识能力体系的初步建构,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将会陷入陀螺式、低效率的怪圈。如果这样,即使是一般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也难以具备,遑论独到的理解感悟,又遑论练就批判眼光,树立批判意识?

(二)主观上缺乏怀疑、批判的动机和愿望。都说今天的青年一代是爱独立、有主见的一代,但就中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中学生们比较普遍地习惯于被动接受,甚至是盲从盲信。也许由于自己内功不扎实,缺少思辨能力,也许由于多年来教学氛围的浸润,也许由于懒于思考的积习所致,总之,他们中的一部分不大愿意更不善于去思索去怀疑去批判。他们愿意安静地听宣讲,愿意动手做点课堂学习笔记,愿意听指派作即席发言,愿意作一种所谓体现主体作用的表演式的浅层面的无关痛痒甚或游离正题的课堂讨论,但较少有人愿意或能够就教材内容、教师的观点、同学的发言、教辅教参资料中的问题等鲜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一点独立独到的理解。即使教师循循善诱、多方开导,说得天花乱坠,也还是会有一些学生木然处之、淡然待之、茫然对之。有时候,即便授课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少数学生全力配合,但多数学生冷静旁观者的表现还是会让你心生沮丧,徒唤奈何。十七八岁的都市高中生,环境和条件的优越,长时间受都市人文的熏陶浸染,按理说应该是有见识有思想的了,可是他们竟然比较普遍地缺乏一定的思辨能力,缺乏怀疑意识,更缺乏批判的眼光。

(三)缺乏思考、批判的热情和基本能力。上海这样国际性的开放大都市,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学习品质到底怎样呢?我们认为,他们总体还是趋于内敛、被动、低热情,缺乏自信和主见,与玩乐生活中的他们大异其行。这实在是一种奇怪的矛盾现象!没有主见的人只会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只会像机械木偶一样听摆布受指使,只会依样画葫芦。作为一名教书育人者,最不愿看到的,是自己唱独角戏,是自己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对新知的冷漠,是没有学生积极坦言自己的独特理解和认识,是没有学生主动大胆地对教师的教学话语提出质疑和争辩。

三、批判意识的确立

(一)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视科学的精神态度为圭臬,带领学生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理性地、客观地、公正地对待他们所面临的对象、问题,是帮助学生正确树立批判意识、培养批判精神的前提。否则,批判会滑入胡批乱判、信口雌黄的泥沼。

科学有其严谨、理性、公正、客观的特点。以科学为原点描方画圆,方能不失精确。作为一名教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观念,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就必须自己先是一名科学方法论者。讲理、重据、有节、循序渐进、注重推理、激发思辨、不强加于人,是科学地对待问题与学生,有效培养学生批判意识的手段。不盲从盲信权威,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懂得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条件,这一思想方法的确立应是培养学生批判意识的重要前提。教育教学者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鼓起其勇气,让他们大胆寻疑、质疑,一方面又要注意“度”,不为场面的热烈而造势、而过火,失去客观冷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每当遇到疑点或难点,总是以科学理性为前提,鼓励学生睁开批判的眼睛,申述己见,释疑解难。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自会不断增强。

帮助学生在人生的早期架起科学的标杆,经常面授机宜,亲自示范,不断纠正其错误动作,长期训练下去,他们就会逐渐接近标杆的理想高度,从而最终跨越它,成为一名具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人。长期坚持培养批判意识,是帮助学生确立科学观念养成科学态度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学生批判意识的建立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教师重在为他们不断提供参与批判性教学活动的机会。在一个三年期教学过程开始的时候,作为教育者应该刻意并且不间断地向新学生传输自信、独立、坚持己见、拒绝盲从的意识。对于一部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能力的学生来说,这种刻意培养其自主意识的教学方法无异于为他们安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让他们有可能突破因袭、固陋、偏执的束缚,而翱翔于无所拘束、自在学习、大胆评判、勇执己见的万里云天。激起疑问,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思想碰撞,一堂课在追求真理(抑或是情理)的目标引领之下,在相互质疑、辩驳、诘难、否定的氛围中继续下去,这对那些本来思想较活跃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顿丰盛的精神营养大餐。而对那些平日里思想慢一拍或几拍,不善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学习方式。他们自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受到鼓动,在语言、思想的潮涌中沉浮、呛水、奋臂蹬腿,最终顺应了潮流,驾驭了潮流,也成为了一名勇健矫捷的弄潮儿。在我们的日常语文教学中,由教学材料本身的问题所引发的争论、辩驳时常展开,我们为自己的这一点比较独到的教学方法和能力而自信自慰。面对课本、教参教辅材料、复习资料诸多方面的问题,课堂上,大胆的学生侃侃而谈、争执不下,谨慎的学生凝神倾听或窃窃私语。这是一种接近理想状态的教学情景。这种状况如能控制在一定的时段中,对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肯定是一剂良方。教师作为仲裁者评判者,面对疑难问题,得讲求依据,以理服人,客观分析意见对立的双方,不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不妄下结论,而是设疑、质疑、解疑,让学生用理性的天平自己去衡量去增减。衡量取舍的标准就是理由、根据充分与否。培养学生批判意识的过程,也就是天平两端添加砝码测试轻重的过程。胡适所言“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是其学术批评的一项原则,其实,将其向前推移到中学语文教学阶段,也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方法、学习方法以及将来做学问方法的一种手段。

(三)给学生以教学主体地位。学生批判意识的确立基于其对自己主体性的认识。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自身的特点、优势和价值、地位,具有了自信,张扬了自我,才能够或敢于对自己不同意的东西说“不”。奴仆不敢对主人指手画脚,下属少有当面对上司评头论足。原因很简单,在强者面前,他们属于弱势,是被支配群体,不具备一定的自身主体资格。教育教学过程中,执教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启发他们懂得并做到不做附庸,不做被授予者,不做应声虫,而是认识到自己的角色特点,敢于想自己所想,言自己所言,跟教育者处于主体对等的合适位置。

(四)欲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批判精神,教师本人首先应具备批判意识与批判精神,并练就一双“辨识人妖”的火眼金睛,目光具有穿透力、洞察力。这就需要教师花大工夫练足内功。如纪昌学射,坚持不懈,终能目虱如轮,从而一箭贯其胸。国家、社会提倡教师做专家型、学者型教师有年矣,可现实情形不容乐观。从今天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教学教育“专家”可谓遍地开花,比比皆是。可真正学者型的教师到底有多少?今天的现状是,沉下去读书思考研究学问的少,编资料搞讲学上所谓公开课示范课的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与规律的少,炫示“新教法”“新经验”的多;注重培养学生思想能力学习能力的少,揣摩高、中考,迎合高、中考的多;综合思考传统与现代、外来与本土、社会家庭学校与学生主体的少,热心参与标新立异的“教改”等活动的多;理性地反思、总结、吸取传统经验教训的少,以浮躁之气求教改课改“创新突破”的多。总之,自身底蕴不足、根基不牢、责任心缺乏、事业心不强、学习精神匮乏、态度不严谨、功利心太重等是今天真正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缺乏的根本原因。我们认为,今天盛行的一些东西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缺乏厚重感。作为教育界的一线人员,我们希望基础教育领域多出现一些既勇于创新改革、具备批判精神,又态度踏实、勤勉不懈、淡视名利、学养深厚的真正的专家型学者型人才。但愿,我们的期待能成为现实。

上一篇:《生命教育》教案(四上)下一篇:骑马坝中学2011年纠风工作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