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的沉思的诗歌

2024-07-09

阳光的沉思的诗歌(共14篇)

篇1:阳光的沉思的诗歌

阳光的沉思的诗歌

【味道】

所有的香都比不过你

无色无形的你

光怪陆离的神奇

让我的心宁静

如坚韧的磐石

【爱情】

所有的爱都比不过你

无私无畏的你

空谷足音的稀奇

让我的心绽放

如妖娆的野菊

【感恩】

无可匹敌的伟力

在你和我无助时回首

汇聚万民之爱

江岸春暖花开

只要,谁曾赠以玫瑰

【胸怀】

河流的追随

万道蜿蜒的奔腾

归向你宽广的领域

你如大海般浩渺

天地间伟大的宽容

【智慧】

菩提树下顿悟

苦难被佛度化

柳枝与甘露的.慈悲

将来生今世缘

轮回于虔诚祝祷

【执着】

雪被下胚芽的念

草的追随,花的流连

冲破雷电霹雳的怒

打开黑暗深渊的锁

将勇敢的信念永铸人间

篇2:阳光的沉思的诗歌

繁华在经历了疲惫以后,

像秋天飘下的落叶,

慢慢的被夜带入了沉睡的国度!

心绪纷乱,多少的爱恨和离别,

多少的牵挂与忧愁,

此刻就如满天升起的星斗,

灿烂了我那片原本荒芜的感情沙漠!

落坐,沏茶,望月独思。

是谁在寻找那如夜了然的幸福;

是谁在追逐那如月明朗的爱情。

是谁温暖了牵挂,

又是谁淡漠了忧愁!

在这淡淡的夜色*中,

是谁把我淡淡的遗忘!

请勿忘我,

在你每次轻轻的叹息中,

那小小的叹息,

是穿透夜空的精灵,

锁绕着我遍体鳞伤的.驱体!

将我那颗颤一抖的心

摇曳得像夜晚的冷风,

整夜整夜拍打着我寂寂的窗棂!

其实,我想要的并不是奢求。

我只想拥有一段不离不弃的爱情,

和一个相依为命的家。

夜已寂静,

忧愁已似夜渐渐退去。

孤独涌来,世界早已平静,

心事淡若苍空。

别声响,静夜的轻呤,

心中注入一片安宁;

勿思量,明月的溥色*,

梦里投入一串涟漪。

渐渐的沉睡,

就让我的梦,

如夜、如月、如星斗,

篇3:阳光的沉思的诗歌

组诗提出了一些深层次问题, 表达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与思考:人类的起源与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世界上的物种是如何起源的?虽然有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前, 但诗人也以自己的想象进行了相关的探讨:生命的来源离不开沼泽, 也不能离开生物与生物的交配, 因为正是这种关系才产生了新的物种;也许正是因此, 在组诗的最后, 诗人的思维视点才落脚到“母亲”与“女性”身上:失去了母亲, 就不止失去一个。诗人还提出世间为什么只有人才穿鞋, 而狗与鸟类却只能为人所控制的问题:抒情主人公与自己的女儿实现了穿鞋的旅行, 而其他动物为何又不能?在第三首中, 诗人提出了我们当如何对待“文化大革命”风波这样的历史问题。在最后一首里, 诗人认为当本世纪行将结束的时候, 我们才发现人类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 对此, 许多人却没有自觉的更说不上清醒的认识。总之, 问题意识对于本组诗来说是最基本与最重要的内容。

更为可贵的是, 诗人不是以情感而是以智性的方式来对待这些问题。如果以个人抒情的方式提出, 则都是抒情诗;然而它基本上却是一组充满智性的诗, 诗人的理性强大到了足以削弱感性的地步。世界上的生物是如何起源的呢?诗人以一系列的意象呈现了种种生物起源的原始形态, 与达尔文的科学思维没有很大的区别;诗人以铺排的方式呈现了20世纪中国人身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最引人关注的是生物本性的失落:没有母亲与女性, 也就没有了世界上的一切。在《怀想1967》中, 抒情主人公说自己已经记不清“文革”中所发生的事情, 其实由于作者并没有真正亲身经历过“文革”的全过程, 所以诗中所写基本上是出于一种想象;然而诗人却以一个智者或者经历者的体验方式进行想象与思考, 诗中呈现出来的只是理智的果实, 而不是情感的花朵。真正的自我思想与理性思考, 正是此组诗的基本内核。

诗人是以哲学家的生活与思考方式而存在的, 这使此组诗的精神境界上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诗人所思考的都是人生哲学与世界构成的问题, 因此所有的作品总是显出一种宏阔的视野与博大的胸怀;同时诗人又总是将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进行思考与认识。生物起源的问题, 其实诗人是在思考世界来源的问题;“穿鞋旅行”的问题, 其实诗人思考的是人与动物的区别, 以及人与动物不同的生存方式问题;“文革”的思考, 其实是诗人对人性本质的思考与社会动乱之所以发生的哲学基础的思考;在对于“世纪”的思考里, 诗人得出人类在20世纪虽然在经济、军事与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东西的结论, 其实是对人类总是迷失自己问题的哲学探讨。诗人提出的问题是触目惊心的, 也是值得让人思考的。

组诗在艺术上自然天成、自由开阔, 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然而问题也是存在的:一是意象的新颖度不够, 诗要以意象说话, 一切的诗情画意都要以意象的方式进行呈现, 但每一个意象的独创性则是其入诗的基础;二是有的诗语言抒写比较散漫, 不象古典诗词那样高度压缩与具有张力。也就是说, 组诗的诗情比较平淡与平面, 语言也缺少高度的提炼与浓缩。

篇4:阳光的沉思的诗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3-0041-03

【作者简介】顾淋丽,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南京,210012)教师,高级教师,南京市基础教育先进个人,南京市优秀班主任,雨花台区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

【教学思考】

“让学习真正发生”,从某个程度上来讲就是处理好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用叶澜教授的话来讲就是——教师不再是放任学生自发生长的“牧羊人”,而是用人类文明使得学生成人的“养正者”;更不是学生成长路线与模式的“规定者”,而是学生才情、智慧、人格发展不可替代的“协助者”。的确,教学过程中不单单只有“教师”,也不单单只有“学生”,真正好的教学要从“我”到“我们”,重建教师的思维方式,让“学习真正共同发生”,为学生成长打好生命本色。

一、教师不是放任学生自发生长的“牧羊人”,而是用人类文明使学生成人的“养正者”。

让学习真正发生,我们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并不等同于教师对学生不再有要求。所以,对于语文课堂,教师应该当好最初的设计者,教师备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好教学思路。比如在教学《当你老了》这篇文章时,在充分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入到第二个大环节——“再读全诗,精析视角”时,我设计了两个问题,分别从标题中的“老”字和“你”字入手,品味作者构思的巧妙——这两个字分别从时间、人物两个视角进行独特表达:时间流逝,作者对女主的情感不变;伊人老去,作者对女主的情感仍不变。这样的深度挖掘与提炼,是在教师的巧妙设计中实现的,也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女主人公的那份挚爱。

二、教师不是学生成长路线与模式的“规定者”,而是学生才情、智慧、人格发展不可替代的“协助者”。

德国教育家克拉夫基关于教学计划与教学关系的论述:“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具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教学论上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做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贡献。”所以,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教学设计就会脱去僵硬的外衣而显露出生机。以《当你老了》为例,课前我设计了预习作业,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诗歌的基础上,就喜欢的词、句进行点评,旁边要写好批注,用于课堂上交流分享;也可以把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到课堂上共同探究寻求解答。在上课前,我将学生的预习作业收上来,进行了初步整理,我发现学生对于许多问题的理解虽然不符合我原先预设的所谓“标准答案”,但是却能言之有理,另成风景。所以在课堂上我让这些学生的答案充分展现,并给予肯定,这就是“协助者”的真正含义吧。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阅读感知,体会深沉真挚的情感氛围。

2.推敲斟酌,感受平易精准的遣词功力。

3.延伸拓展,理解爱与艺术的矛盾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阅读感知,推敲斟酌,体会诗词含义及背后深沉真挚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李健的《当你老了》歌曲)

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歌吗?那知道这首歌与我们今天上的课有什么关系吗?歌曲的部分歌词出自于叶芝的诗歌《当你老了》,这是这个爱尔兰诗人在28岁时写给他的恋人毛特·岗的,这首诗歌在全世界流传深远,在中国的译本我看到的就多达26种,诗歌不仅被翻唱成歌曲,还被选入了人教版高中选修课本,今天我就和大家共读这首经典诗歌——《当你老了》。

板书:当你老了

二、初读诗歌,漫谈感受

(一)漫谈感受

师:苏轼曰“三分诗,七分读”。要想真正领略一首诗的内容和艺术价值,必须反复朗读,用心体味。所以,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两遍,然后再来谈谈你们初读这首诗的感受。

要求:提出有问题的地方,寻求解答;对文中喜欢的词、句进行点评,交流分享。

学生朗读并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答案归纳如下——

1.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炉火”,既是代表了作者晚年生活的场景,也为诗歌带来朦胧、恍惚的氛围。首先,过去的政治斗争、生活的动荡,已经变成往事,在炉火旁打盹、阅读,这不只是幻想中晚年生活的写照,也代表人生休憩时刻的来临;其次,炉火的光芒并不十分明亮,在它的摇曳中投射出的是一个朦胧的世界,诗人不断强化这一点,衰老的身体、浓重的阴影、低垂的头颅,都暗示了时光的消失、记忆的模糊,烘托出一种恍惚、惆怅的氛围。

2.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过去的浓重的阴影……

在分析品味本句时,教师引入背景材料——1889年,毛特·岗无意中读到叶芝早年诗作《雕塑的岛屿》,被打动了,主动提出和叶芝结识。于是,23岁的叶芝在伦敦的一棵苹果树下初次见到22岁的毛特·岗。

……

叶芝向毛特·岗求婚,却遭到拒绝。但叶芝仍一心一意地爱着她。1年后,也就是1892年,叶芝为毛特·岗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当你老了》!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过去眼神的柔和”指曾经两人共同相处的美好时光。“过去的浓重的阴影”指两人感情中的挫折(毛特·岗对叶芝求婚的拒绝,对此造成的痛苦和伤害)。

总结:眼神的柔和、浓重的阴影——理解为叶芝对毛特·岗的感情波澜,有甜蜜、有痛苦。

3.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候,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者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朝圣者的灵魂”——灵魂指的是对方的内在美。

教师补充背景材料:叶芝称毛特·岗是“朝圣者”,是因为作为戏剧演员的她同时是爱尔兰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而叶芝对毛特·岗的终生追求,也同样带着某种顶礼膜拜的朝圣性质,这是一种有着宗教性质的虔诚的爱——忠贞之爱。

“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一般的爱更多在青春貌美时,而叶芝的爱却是一生一世,连绵到老。多年后,当有人对他说毛特·岗韶华已逝,且失偶独身,并借此安慰他的失恋之情时,叶芝在一首诗中描写他的感受说,“时间只能再一次焕发出她的美:因为她风姿非凡华贵雍容……只要她转过身,你就会知道听人安慰有多么愚蠢”。可见叶芝对她的爱跟一般人不一样,他不是爱她一时而是爱她一生,不论是她青春貌美,还是满脸皱纹,都不能改变爱的初心。

4.垂下头,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它缓缓踱着步子”“隐藏着脸庞”中的“它”,指的应该就是上一句中消逝的“爱情”。本来,“爱情”是一个抽象的词,诗人在这里也把这个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它”化身为一个生命,在山顶行走,在星星中藏起自己的脸。这一结尾也有一种“意象化”的特点:一方面,“缓缓地踱步”与“隐藏的脸庞”,再一次传达了那种无限的怅惘感、消逝感;另一方面,在山峦与群星之中,“爱情”——这个既抽象又具象的存在,似乎和广漠的自然、天宇融为一体了,一种超越性的净化效果由此产生。诗歌的抒情力量,也同样融化在场景、意象的安排之中。

(二)初步概括

师:刚才大家对诗歌内容进行了漫谈,你们能够通过品读、抓意象、抓细节、知人论世等多种诗歌鉴赏方法来完成,表现很好!那么,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叶芝爱毛特·岗的什么?请用一个词语你来概括一下这种爱。

学生总结回答。

板书:爱的内容——内在、一生——忠贞、永恒。

三、再读全诗,精析视角

(一)教师范读

师:“棋逢敌手难藏行,诗到重吟始见功。”后半句是讲好诗要反复吟咏,才体会到它功底的深厚。同学们读了,老师再来读一读。

教师配乐范读。

(二)精析视角

思考一:题目往往是诗文的眼睛,读诗要善于从诗题入手,提拎全文。标题中的“老”字,说明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而写作又是在什么时候?诗中哪些词语体现出诗题的“老”?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时间视角写作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时间的视角——故事假设发生在未来,时光已逝,摧毁了你的容颜,带走了你的青春,在你衰老了的脸上刻上痛苦的皱纹。然而,你发现了什么?别人爱的只是你的青春年华,你只能哀叹这些爱情的消逝;而我却爱你“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脸上的痛苦的皱纹,所以,只有当站到那么远的、“老了”的距离,也只有经过时间的千锤百炼,才看得清真正的爱情。这种假设让时光验证了真正的爱,让我们看到作者这种超越了时间的距离到达永恒的爱。

思考二:我们再来揣摩标题《当你老了》中的“你”字,说明这首诗歌的抒情对象是谁?诗中哪些地方是从“抒情对象”的角度表述的?其实“你”的背后还有谁?哪里可以看出来?诗歌为什么要把“我”这个人物隐藏在背后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人物的视角——写的是“你”,但其实每一个“你”的任何举动,一颦一笑,都出自诗人眼睛,是从诗人眼中、心中看出,莫不是因为诗人心中有你!哪怕你根本无视我的存在,我依然将你刻在心中。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对抒情对象无比深刻的感情。

(三)学生朗读

师:刚才这一部分我们从标题入手,就两个关键字从时间、人物两个视角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拎全文,感受挚爱。下面我们在此基础上请同学来读读这首《当你老了》。

学生分段落朗读。

四、拓展推进,体悟人生

(一)拓展推进

师:这是一首写给恋人的求爱诗,打动了很多人,按照我们中国人喜欢的大团圆结果,大家肯定希望他们能够“在一起”,但是事实是没有成功。

出示背景材料:1903年,“朝圣者”最终选择了一位军人作为法律上的丈夫:麦克布莱德少校。……

(二)体悟人生

师:显然,这些文字是那么让人感动,但是“毛特却一次次拒绝叶芝的痴情,即使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候,即使在对方荣誉最盛之时”。为什么如此痴情就是不能打动毛特·岗呢?

师:王开岭先生在《当你老了,头发白了》这篇文章中一段文字也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虽彼此尊重和敬佩,但‘朝圣者的政治原则和独立主见,使之不会在感情上接受诗人天生的柔软。”一句话,他们不合适。

师:叶芝写了那么多的诗歌,却依然没有赢得毛特·岗的芳心,这是一个遗憾!但是1923年,叶芝因为这些动人的诗文创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苏格兰诗人绍利·麦克兰在《叶芝墓前》写了这句诗歌来评价叶芝的一生:“你得到了机会,威廉,……因为勇士和美人在你身旁竖起了旗杆。”请结合这句话来谈谈你对叶芝这份遗憾之恋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勇士”,当指爱尔兰自治运动中那些武士般的激进者。“美人”则由毛特·岗领衔主演了,她甚至身兼双职。那“机会”,指的是一个时代所能给一个天才提供的精神资源和能量。

这诗歌,对历史有用的,对爱情却未必。对人类整体有用的,对一个女人却未必。这痛苦,对普通人来说可谓不幸,对诗人的艺术生涯而言,却属福祉。现实之死,正是艺术的开始。

篇5:帆的沉思感觉远近爱情诗歌

很近

欢乐的孩子诉说

久藏心底古老的故事

讲得仔细

听得认真

我抬眼在身旁

看你的时候

很远

长大的岁月

搕在没有回音的墙上

刻下疑虑

刻下忧烦

沙砌的幻想

如何在涨潮中

淹没

无帆无舵的纸船

在或风或雨的河流里

驶向何方

来了

匆匆地来

如一阵风

田野泛青的季节

是欢乐

也是烦恼

多少失眠的夜晚

多少期待的黎明

去了

匆匆地去

如一阵风

枫叶可曾飘零

吴言自选诗150首

帆的沉思

生命

有春夏

也有秋冬

带不走

回忆的折磨

铭记的一瞥

然而

那一轮清月

依旧冷然照耀

未曾暗淡

未曾流泪

失去的终将失去

篇6:五月里的沉思高一散文诗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除非是圣人;以物喜,以己悲,是我的本性。五月,一个过渡的时候,如梦般的季节,我该,何去何从?

-------题记

(一)

梦,仿佛是一片没有边际的海,广漠无边,我独自撑着小船,艰难的划行,彷徨在海水交汇的入口,不知何去何从似乎在迷惘的等候着下一个天亮,渴望黑暗里一抹希望的曙光,而我,能否得到期盼?

我四处张望着,张望着,等待并迷惘着,没有言语,没有泪水,只有一股哀思,该何去何从?张望着那里是自己的方向,将使自己不会后悔,那片海,这个梦,迫使我不得不做出抉择,于是,我迷惘在海水交汇的入口,我又将何去何从?

(二)

独自努力着,拼搏着,一言不发的沉默着,似是光明来临前的.黑暗,一切是我迷糊并着迷着,痛苦并欣赏着,煎熬并珍惜着。

四处张望,在着陌生而熟悉的路口上,在这崎岖小路充满着荆斳,有着繁花的光明大道,但痛苦并快乐着,我,何去何从,将如何抉择

影,只是朦朦胧胧,模模糊糊的一片,只能看清大体的轮廓,可望不可即,那仅有的幻影使我着迷并想像,迫使我努力着,希望着并坚持着。

沉默的五月,是否等待着喷发?

(三)

依旧是那一片,淡淡的云,轻轻的风,红润着炎热干渴的人,涤荡着心中的那一片荷,那一抹红,似是在六月里迎接胜利的人。

(四)

繁花依旧开放,绽放出朵朵清香,淡淡雅清新树在这一刻蒙上了厚厚的土,掸不去,留下一丝光滑.那脉络依旧清新着,在困难逆境中,依然有着自己流动的,引导着前进的方向。

天边,寂静,一幅和谐安详的景象,夜晚,万颗繁荣在着宁静下竞相闪光,竟想显示自己的美与实力。

(五)

大概,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有着强烈的思想感情,会懂得思念,会怀念,会失望,又会孤独,越到某一时刻会怀念起来,原来最好的记忆是你我不相容的记忆。

即使你的离开,让我留下一道有疤痕的痛,但我依旧为你祈祷,希望你在你的生活里找到自我,找到自己的快乐与幸福。你若飞翔,我定期待。

(六)

花落了,心伤了,等醉了,也碎了。

篇7:沉思经典诗歌

黄昏时分的阴影在晃动

窑洞的眼窝越陷越深

没有声音地看着我坎坎坷坷的道路闪着磷光

像是有许多陶器的碎片

把我带入梦想

我攥着一块块粘土,揉着,捏着

仿佛炊烟似的雾霭抱着我的孩子

抚摸着孩子的头一样圆满的罐子

为了清澈的水流进嘴唇

清澈得像一罐罐蓝色的生活

我勾画出河流似的美丽的花纹

于是,乌黑的头发开始飘动

阳光下黑色的河流闪出光辉

风沙流动着,黄河翻滚着

我的皮肤也染得金黄

太阳的光辉交映着

值得让我骄傲

祖先把鲜红的血遗赠给我不是没有要求

昏黄的点点灯光

从火中分割出之前

我的性格与火没有区别

不怕狼和狮子

不知道为什么

人被人惧怕了

陶罐碎了。精美的瓷器

夺取我手上的光泽。妻子和姊妹

只有在织出的绸子上才显出美丽

花朵飘落

流向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地方

冰凉的月亮闪着幽光

绿得发黑的松柏丛中

金黄的宫殿闪着幽光

用我发黑的汗水

黑暗中滚动了几千年

松脂一样粘稠的汗水凝成的琥珀、珍宝

被幽禁在一个不属于我的地方

一垄垄烧焦了似的琉璃瓦

固定在他们的屋顶上

不能随着秋天的麦浪流进我的微笑

这宫殿,这颤抖的光

不能映出我的面貌

不能联结我的智慧和梦想

我的面貌属于比宫殿高大的山

属于由我开凿的岩洞,东方的神往

从壁画飘出的云,把山托向天空

属于山上各种各样的树木野花鸟叫声

各种颜色的羽毛和叶子,落了,又生长

属于狂风卷走的茅草,属于愤怒

属于湿漉漉的被我踩出的山间小路

属于密林里秘密结识的人们

属于蜜,属于花粉和传播

山的沉思

小溪奔腾汇集成巨大的水流

属于我的地理面貌

联结着山和海的一条条江河

为了让妻子和姐妹的忧伤流走

为了让兄弟们的肩头

篇8:穿越的梦想,历史的沉思

1、观众对于目前观看穿越剧的状况的调查分析

1.1 观众观看穿越剧的时间频率调查

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57.84%的群众表示自己偶尔观看穿越剧,只有7.97%的群众表示几乎每部都看,而从来不观看的群众占了16.45%。不同的年龄阶层对于观看穿越剧的频率也是有所差异。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表示没有看过穿越剧,时常看穿越剧的人中,26岁一30岁的青年较多。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穿越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剧种而言,所拥有的忠实观众数量日渐增多,而且青年居多。

1.2 观众对穿越剧题材的爱好分析

穿越言情,穿越探险剧,穿越宫廷剧,在穿越剧爱好者中基本上是品分秋色,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但是穿越架空剧的爱好者相对而言就较少了。还有些群众不希望将命运交托给虚无缥缈的穿越,认为穿越太过不切实际。纵然有万般的穿越情结,但是现实不是依靠幻想过活的,在这一方面,我们仍需要尽较大的努力。

1.3 观众对穿越剧的看法分析

观众对穿越剧的要求开始越来越高。四分之一的观众表示出因为穿越剧中恶意篡改历史从而误导观众而产生反感情绪,而没有教育意义,内容的堆叠,不出彩,剧情的庸俗都是让广大的群众越来越对穿越剧感到反感的原因[2]。针对以上问题,穿越剧应积极探索出路,使自己可以立于电视传播之林而不倒。

2、穿越剧热播的原因、群众对穿越剧的看法、态度分析

2.1 穿越剧吸引群众观看的原因分析

在穿越剧中可以实现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事情,而倾国倾城的容貌,才华洋溢,轰轰烈烈的爱情都是让人们乐此不疲的追捧着一部部的穿越剧的几大原因。从中折射出的是在高节奏,快生活,房贷,蜗居,医疗,剩女剩男等一个个现实问题面前[3],80后,90后苦苦忙于生活,却还是无法得到显著改善,只好将精神寄托于穿越,希望男女主人公可以代替自己活得潇潇洒洒,不被世俗杂物所烦扰。

2.2 穿越剧中的历史问题的态度分析

穿越剧中的部分历史情节问题需要我们辩证思考,穿越剧作为一种娱乐工具本身就是娱乐至上的,其中的历史情节自然是要符合娱乐这一要求,故不需要认真对待,看过就好。也有不少观众对穿越剧中漏洞百出的历史情节表示出巨大的担忧。

3、穿越剧对社会大众的影响

观众对穿越剧的看法还是比较公正的,穿越剧的确是一把双刃剑,有其积极意义,鼓励人们面对挫折也要像主人公一样努力拼搏,但它在混淆历史等方面的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穿越剧的流行必然带来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但同时也会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其娱乐力量强大的背后也同样暴露出穿越剧只是作为一种娱乐消遣而远非一种新兴的教育手段,寓教于乐的目的显然没有体现。针对这一现象,穿越剧如何减少其娱乐性,让我们的目光更多关注于其现实教育意义,成为其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一道坎。

4、观众对穿越剧的发展趋势猜测

穿越剧在近两年作为一种全新的电视剧种,被各大卫视频频搬上荧幕,虽说现在还有强劲的一股作用力,但若其还是一味的靠着豪华的演员阵容,商家的娱乐手段,其新鲜劲会日渐消散。终究不能在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电视荧幕上占据常胜将军的位置,只有改变内容,不断精益求精,真正地将电视媒体人的责任肩负起来才可以使穿越剧占据一席之地,而不被人遗忘。如何在快速更新的电视剧种牢牢吸引群众,除了宣传力度,恐怕切实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深谙观众的心里才是出路。

5、对待穿越剧的措施

对于穿越剧,首先应该进行严格管理,以不至于误导观众,形成浮华的文化氛围。但是也有部分调查者认为随其发展,顺其自然,让穿越剧在文化大观园中自生自灭。鉴于目前穿越剧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要限制穿越剧的发展。

快节奏的生活让大部分都心有余而力不足,三人成虎,太多穿越剧的历史纰漏重叠在一起混淆人们的视线,自然也就让人放弃了查找的欲望。对于穿越剧,电视媒体人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原历史真正面目,是戏说历史还是正解历史决不能只凭利益而定。

参考文献

[1]、刘子嫣.对穿越剧的探索性研究[J].今传媒,2011(3):91- 93.

[2]、余媛滢.穿越剧热潮现象探析[J].当代电视,2011(12):21-22.

篇9:让学生沐浴在现代诗歌的阳光中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对古典诗歌有比较多的积累与类化认识,相形之下对于现代诗歌则较为陌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的教学可谓是薄弱环节。此种现象应该引起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努力纠正这种偏差。让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携手并肩走进中学课堂,走进中学生的文化生活,也让现代诗歌的艺术光芒直抵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灵感,感召学生的人生。肩负起沟通古典与现代,传承中国诗歌传统的重任。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共选编了20多首现代诗,虽然数量不多,但篇篇文质兼美,可读性很强。语文教师要在认识上扫除障蔽,以长远、积极的眼光看待诗歌教学,用好教材,从而使现代诗成为学生们认识社会、感悟生活、陶冶情操的另一有效途径。

一、语文教师要有正确的诗歌教学观

众所周知,中国几千年的诗歌文化,发展到今天,却越来越边缘化。有人说当今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文化生活和阅读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诗歌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没那么重要了,人们对诗歌的兴趣和热情已大大降低。并且中考、高考限制学生以诗歌形式作文,那么就算从小学从中学抓诗歌教育,也是吃力不讨好,反正都不考,还教现代诗歌做什么。况且不少现代诗歌空灵、朦胧、缥缈,中学生难以读懂,学习现代诗歌价值不大。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我们的教育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如果仅仅为了应付考试,抓分数抢成绩,这就和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属于急功近利、鼠目寸光的短视行为,何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真正关注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爱好、兴趣的语文教师,不应该排斥诗歌、漠视诗歌,应该重视几千年优秀诗歌文化传统的承传。应该是重视诗歌教育,不轻视、忽略现代诗教育的老师,要把广大学生引入诗歌的殿堂,让更多喜欢诗歌、有诗歌创作天分的诗才在青春时期就与诗歌相识相知。

语文教师还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要认识到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诗歌,其效用不可能立竿见影,有一个入门与逐渐提高的过程。但是学生在这个阶段比较集中地接触诗歌,能积累一些理解、欣赏诗歌的方法,从而为他们迈入一个更广阔的艺术世界奠定了一点基础。虽然有的诗歌深邃的意蕴学生暂时不能理解,但随着岁月的流逝,阅历的增加,知识的丰厚,他们会逐渐参悟诗里的秘密,忽然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妙情感体验,这不正是实践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教学目标吗?

二、增强现代诗歌对学生的吸引力

诗歌是通过凝练、准确、富有音乐美的语言来创造鲜明独特的形象,构成优美而深远的意境,能够高度集中、概括地展现社会生活,抒发作者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表达作者理想愿望的文学体裁。而现代诗歌打破了旧体诗格律的束缚,不讲究语言外在的格律,只注重诗歌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在感情抒发上则显得更加奔放。因此,现代诗歌在语言、感情、意境等方面更与现代生活合拍,容易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语文教师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1.巧设课堂导入,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新课的导入是教师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一步,良好的导入像巨大的磁石,使学生备受吸引,令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点燃智慧的火炬。虽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为整首诗的学习蓄势兴波。

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十五课《诗人谈诗》第一课时时,笔者的导入语是:电影《死亡诗社》中基丁老师曾如是说:“写一首诗,就是抒发一段感情,表达一种思想,展现一种人生;而读一首诗,则是进入一段情境,品味一份哲理,感受一种人格。”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题为《一个深夜的记忆》的诗歌,也许我们会“进入一段情境,品味一份哲理,感受一种人格”,我们热切地期待着……

2.抓住契机,让学生认识诗歌的本质

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日子,地震可以震毁我们的家园,却震不垮中华民族的脊梁。在这特殊的情境下,诗歌与小说、散文、戏剧相比,它的简洁、生动、迅速、情感集中、表达畅快的特点此时被更多人所青睐,涌现出大批和地震有关的诗歌。这些诗歌展现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诠释人性中的至爱至诚至善,安慰逝者,祝福幸存者,激励抗震救灾的英雄们。笔者把这些发自肺腑、直抵心灵深处的诗歌及时推荐给学生,如《孩子,快拉住妈妈的手》《孩子,来生我们一起走》《汶川,今夜我为你落泪》《祖国在上》等,学生们被这一首首饱含感情的作品深深打动,唏嘘不已。我们共同交流读诗的感受,大家达成共识:诗歌的本质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充沛的感情是诗歌的灵魂,只有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才能创作出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作品。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感受诗歌魅力

(1)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诗歌朗诵比赛

学生可从教材中选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也可从课外材料中寻找,但要说明喜欢的理由,鼓励配乐朗读。由老师和部分同学担任朗诵比赛评委,对学生比赛情况进行点评。最后由评委会评出各种奖项,如最具表现力奖、最具人气奖、最有激情奖、最佳音效奖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2)开展名诗推荐阅读活动

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诗坛涌现出许多优秀诗人,他们创作出大量的新诗,很多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值得欣赏和借鉴。此活动由课内向课外扩展,要求学生课外查阅相关资料,推荐一些短小精悍、蕴含深厚的新诗,并从内容、感情、语言等作简要评析。这样坚持下去,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积累对诗歌的感性认识,并逐步让学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评价尺度。

(3)尝试诗歌创作,放飞心中的歌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每个青少年本质上都是一位诗人。”诗歌写作是一座极富开采价值的金矿,诗歌写作中感情的抒发、意境的开掘、语言的锤炼,对于其他文体的写作都有极好的促进作用。写诗,可以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激发,使想象力更加丰富,情操得到陶冶,文学素质得到综合提高。

方法一:改写。把古诗词改写为现代诗。如对《春望》一诗,可在熟背的基础上进一步联想和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变换角度,写成一首与诗人直接对话的现代诗。

方法二:仿写。仿照所给例诗,写出自己的诗歌。所选例诗除语言优美之外,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易于模仿。如让学生仿写冰心的《墙角的花》这类小诗,很容易调动起学生写的意识。

方法三:创作。自由选题,独立创作属于自己的诗。鼓励学生通过精彩的语言,描绘心中的独特感受与绚丽多姿的世界,让思维的触角延伸到生活的四面八方,让心灵在诗的天空自由翱翔。

通过以上不同层次的练习,学生们最大的收获是:诗歌并不是“诗人的专利”,在真切的情感的支配下,人人都可以是诗人。

三、教给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章法和规律

语文作为工具,它必须是有形的东西,教学时只有教给学生规律,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有“形”可感,学生才能有章法可模仿,有规律可遵循,进而在实际生活中有工具可使用。语文教师在现代诗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这个“所以然”就是章法和规律。所谓授之以法,无疑是一条根本途径。

1.知人论世,把握主题

知人论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前查找收集相关背景资料,课堂上展示交流。既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又有助于拉近学生和诗人之间的情感距离,填补诗歌由于语言的凝练性、跳跃性、模糊性而形成的一些空白,快速走进诗歌。如鲁藜的《一个深夜的记忆》初读不大好懂,在了解写作背景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后,诗的主旨也就清楚了。

2.美读吟诵,感悟诗情

诗言志,诗传情。作者的情感往往在缠绵的语句中流淌,在铿锵的语句中喷薄而出。美读吟诵,是“人心”与“文心”的感应,文字是立体的——诵读使平面文字达于立体;文字是交响的——诵读使无声的文字形成交响。学生只有在低吟浅唱中,在纵情高歌中才能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教师在学生朗读重音、语气语调、节奏把握,表情达意到位等指导必须到位,通过范读、配乐朗读、男女分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营造尽情美读吟诵的氛围,寻找与作者心灵达成共鸣的契合点。韩军老师在教《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深情背诵,声情并茂,荡气回肠,令现场成千上百的听课者潸然泪下,这就是诵读者之“心”与诗歌作者之“心”达成共鸣、心心相通的典范。

3.丰富意境,深化意蕴

诗歌一般以含蓄为美,而含蓄美就离不开意象之美。什么是意象?简言之,就是渗透着诗人之“意”(情意)的“象”(具体形象)。诗歌创作是“立象以尽意”(孔子语),阅读理解应该通过意象领会其情意。从诗歌的意象所构建的总体氛围中,把握它所要暗示的东西。如《一个深夜的记忆》中先后出现的意象有月光、阳光、深夜、风、月亮、黎明、河岸、山影、流星以及抒情主人公,这一切构成了如画般的美丽意境。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运用生动的语言,创造性地描述诗意,丰富意境,体会诗歌营造的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然后在此基础上,披文入情,再次体味诗歌中流淌的诗人的情感,学生会有更深的认知和理解:诗歌描写的是月光下的美景,但目的不是表现景物自身的美,而是借以抒写盼望长夜结束殷切期待光明的乐观情怀。

4.品味语言,感受美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让学生“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文学作品的审美教学,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灵动最丰富最美好的内容,诗歌是文学的骄子,可谓“美”的载体。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一双慧眼,在文本与学生之间牵线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和挖掘 “美点”。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从以下角度感受美点。其一,找出《乡愁》中相同位置的字词句,进行归类品析,用“美,美在 ”这一句式把品析的结果展示出来。学生可从整体结构、构思立意、词句运用、思想感情等多方面做答。其二,根据诗句闭目想象《乡愁》的四个画面,然后选取其中某个画面用生动细腻的语言进行扩写,要求加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使静态的诗句充满动感。其三,拓展阅读,推荐席慕蓉的《乡愁》,请学生谈谈两诗的异同。如选材的比较、语言风格的比较、修辞手法、艺术手法的比较等。在共同寻美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和感染,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俗话说:“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贵在得法。”以上方法在教学中要根据所学诗歌特点穿插进行,灵活地加以整合。教师在指导时要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潜移默化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归纳总结出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规律,使学生有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深化过程,找到一条科学的赏析现代诗歌的路径,用以指导学习。

诗歌是属于“真”“善”“美”的,培根曾说:“读诗使人聪慧。”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沐浴在现代诗歌的阳光中,从现代诗歌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激情,诗意地栖息在这个世界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韩军.新语文教育:“除旧布新”“反本归根”[J].语文教学通讯,2005,(7-8).

[3]贺敏.诗海探珠不宜迟[J].语文教学通讯,2002,(3).

篇10:秋忆雨中沉思诗歌

秋忆,凋零一片片的落叶,

枯黄而寂静,

透出秋日的`寂寞,

漫步在雨中,

走在小道上,

并不在意那些零碎的雨点,

坐在公园的双人椅上,

听着滴答渐落的雨声,

捡起一片枯黄的落叶,

心里荡着孤独。

聆听岁月凋零之美,

也许是对这最好的解释吧!

想起

昨日逝去的青春,

逝去的流年,

逝去的光华,

心里滴答见血,

像玫瑰一样在滴血,

苦不堪言,

岁月

如花般谢去,

如水般流走。

恐自己无法掌控,

叹自己忧忧少语,

只听青春,

随着雨滴一起流走,

篇11:阳光校园的诗歌

洗一洗我稚嫰的脸庞;

精神陡长,

张开双臂拥抱理想。

掬一捧校园的阳光,

扩张我的心房。

澎湃流淌的血浆,

运输成长的能量!

掬一捧校园的阳光,

晒一晒我的书囊。

将我的成绩曝光,

满脸微笑的是我的师长、家长。

掬一捧校园的阳光,

和同学分享。

彼此心灵透亮,

携手共走远方。

掬一捧校园的阳光,

洒在集会操场。

护送升旗的榜样,

篇12:阳光的日子诗歌

早晨慵懒的起床,

阳光暖暖的.撒到我的床上,

我听见麻雀唱歌的声音,

闹钟提醒我。

新的一天已经来到,

把枕头抱起来,

站在落地窗前,

我想象着最阳光明媚的日子。

那天真快乐的时光,

毕业以后的遥远,

我让自己成长起来,

用最灿烂的青春,

篇13:帕斯捷尔纳克:沉思的灵魂

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是苏联时期的作家, 1890年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艺术家家庭。在1958年因《日瓦戈医生》获得了诺贝尔奖章, 其获奖评语是:“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罗斯叙事文学传统领域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尽管受苏联当局意识形态的排挤, 但这部叙写历史和人性的作品使得帕斯捷尔纳克登上了苏联乃至世界文坛。就像他所写的:“别睡去, 别睡去, 艺术家/不要沉入梦乡。/你在时代的俘虏之中, /身为永恒的人质”。帕斯捷尔纳克孜孜不倦地追求探讨人性。

帕斯捷尔纳克在早期发表过一些文章, 但是把他推向世界文坛的是其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日瓦戈医生》。这部作品是作者的呕心沥血之作, 为其带来了诺贝尔大奖, 同时也为他带来了磨难。帕斯捷尔纳克从1948年就开始创作的, 用长达8年的时间才完成这部巨作。帕斯捷尔纳克曾说过:“《日瓦戈医生》是我第一部真正的作品。我想在这其中刻画出俄罗斯近45年的历史。”在这部历史巨作完成之初, 他把手稿交给《新世界》杂志编辑部, 希望在国内发表。但《新世界》编辑部把手稿退给帕斯捷尔纳克, 还附有一封严厉的谴责信:“您的小说精神是仇恨社会主义……小说中表明作者一系列反动的观点。”无奈之下1956年他把手稿交给了意大利出版商费尔特利内利, 费尔特利内利顶住了压力, 并请人以最快的速度翻译成意大利语, 于当年11月在米兰出版, 随之被译成多种语言, 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可惜的是俄罗斯大地母亲竟不是这部巨作的第一见证人。1958年10月23日, 瑞典科学院宣布将195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帕斯捷尔纳克, 以表彰这部伟大的历史巨作, 而恰恰是西方这股日瓦戈热潮激起了苏联的愤怒。《新世界》主编和七位编委联名给文学报写信, 谴责帕斯捷尔纳克把手稿交给外国出版社的行为玷污了苏联作家和公民的起码的荣誉和良心。苏联作家协会将其开除会籍, 并要求当局开除其苏联公民权。更有甚者, 高尔基文学院的学生在帕斯捷尔纳克门前闹事, 他的身心疲惫不堪。无奈之下帕斯捷尔纳克于12月20日宣布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 并写信给赫鲁晓夫希望不要被“驱逐出境”。帕斯捷尔纳克因这部心爱之作蒙受着不应有的责难, 最终于1960年5月30日病逝于莫斯科郊外的作家村。在他死后这份迟到的荣誉才姗姗而至。

二、《日瓦戈医生》的解读

这是一部场面宏大的历史巨作, 正如作者所说, 这其中刻画了俄罗斯近45年的历史。有评论家说“日瓦戈”一字近似于俄文中的“生活”, 书名有“生活的医生”之意。这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理解日瓦戈的窗户。一切都是为了好好活着, 生活才是我们的本原, 揭开了盖在生活上覆盖物, 我们发现生就是奇迹, 只有生在创造着奇迹。本文试图从几个视角来解读日瓦戈医生, 了解被卷进革命潮流中的人的信仰、爱情, 还有他们灵魂的思考。

1. 对生的追求。

加缪曾说:“如果没有对生的绝望, 就没有对生的爱。”《日瓦戈医生》一开场就为我们奏响了《安魂曲》, 映入眼帘的是日瓦戈妈妈的葬礼, 此时死亡直逼我们的眼睛。我们不懈探讨死的问题, 其实是想通过探讨死的问题以求生。日瓦戈作为一个医生, 接触的是死亡的神秘和生命的玄妙。在经历了一系列战争后, 在这些历史潮流中, 人总是有一种无力感, 而正是这些无力感又让我们渴望知道我们为什么活着, 我们的价值在哪里。日瓦戈被游击队征去做军医, 在与白军的战斗中, 怜悯之心不容许他朝他所同情、喜爱的青年们射击。走到年轻的白军身边他不禁问自己:“我为什么打死他呀?”医生的职责让他救活了奄奄一息的白军的年轻的生命, 而不是用阶级敌人的借口结束一个生命。在这场战争中我们不妨说胜利的不是红军, 也不是白军, 而是人道主义, 是对生命的尊重。在这场乱世中, 看到信仰的幻灭, 人们却超越死亡的恐惧和哀伤, 寄望于精神的永生。就像在他弥留之际希望的:“一切在好转。我渴望生活, 而生活就意味着永远向前, 去争取并达到更高的, 尽善尽美的境界。”

2. 对革命的沉思。

如鲁迅所说, 革命是充满“血与火”的, 是摧毁和粉碎。但无可否认, “革命”确实也是底层通往自由的必要途径, 是底层的一种解放自我方式。可以说, “革命”符合底层利益伸张的需要, 但它和自由、平等、个人价值这些东西形成完全的和谐却是几乎不可行的。正是这种相互的撞击, 使得战争中的人成为大写的人。又拿墨子的偷猪和攻城略地来说。公输般认为偷猪是你强抢人家的东西, 这是坏事, 但他觉得攻城是件好事。行为虽然都一样, 目的却不同, 你偷人家东西, 行为不好, 目的也不好, 可是攻城完成霸业, 楚王的这个目的却是天经地义的, 而且是历来君王皆如此行之。一旦肯定了楚王的目的的正当性, 那么他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所用的手段, 也就获得了正当性。其实想一想多少罪恶都是在这种逻辑思想的支持下变得堂而皇之。战争就是如是。在战争中杀戮是在所难免。日瓦戈在革命之初兴奋地赞叹道:“多么了不起的手术!巧妙的一刀, 一下子就把多少年发愁的烂疮切除了!痛痛快快, 干净利索, 一下子就把千百年来人们顶礼膜拜、奉若神灵的不合理制度判了死刑。”可是当他被游击队强行征去做军医失去了自由, 与妻儿失散, 与恋人拉拉想见又不能, 家园被毁, 人生的悲哀与凄凉便远远地胜过了开始的兴奋。

日瓦戈在游击队中说道:“你们是俄国的光明和解放者, 要不是你们, 俄国早已贫困愚昧而陷入绝境, 但是我不管你们那一套, 这跟我没有关系, 我不喜欢你们, 你们都见鬼去吧。你们的头头们开口总离不了谚语, 但有一句最重要的却忘记了:强暴并非美德。”他的恋人拉拉, 她的一生总伴随着苦难, 丈夫巴沙忠于革命, 却被革命清洗而被迫自杀。她的心属于日瓦戈, 因道德两人无法相守, 最后被科马罗夫斯基诱骗受辱, 作为反革命家科马罗夫斯基的太太被革命清洗。在革命的潮流中, 个人总是失去了自主性。萨特讲:“他人即地狱。”可是在革命中这个他人往往是被放大化的他们, 一个渺小的人在巨人面前总是无法平等, 慢慢地失去了自己。就像日瓦戈信仰本身是游离于两大阵营之外的, 自我的迷茫更多, 同时自我的思考也更多。

3. 爱的救赎。

《日瓦戈医生》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灵魂, 同时它又是灵魂巨痛的年代。十九世纪尼采一句“上帝死了”在欧洲大陆刮起了旋风。这场“上帝死了”事件深深地影响了整个欧洲文学。既然真正的上帝死了, 那么人要么成为超人, 成为尼采那样的赤裸裸的利己主义者;要么成为人神, 以某种名义蛊惑人们, 让人们跟随新的神妄图建立人间天国。在小说中, 拉拉的丈夫巴沙, 他追求的是社会主义, 他们的神就是社会主义的天国。科马罗夫斯基追求的是钱、权和享乐, 他的神就是利己学说。而日瓦戈和拉拉追求的是爱, 不仅仅是男女之爱, 更是对人性的爱, 这就是他们极力在自我的世界里搭建的天国。既然上帝已死, 帕斯捷尔纳克其实在小说中营造了这样一个爱的宗教。用这个爱的宗教否定了其他的几种所谓的“天国”:巴沙被迫自杀, 科罗马夫斯基也落得悲惨下场。就连开始帕斯捷尔纳克醉心的革命在他内心爱的宗教的质疑声中也被否定掉。在战争中人们最容易感觉到绝望与孤独。尤其像日瓦戈和拉拉这两个相似的灵魂都是徘徊在两大阵营之外的, 这两颗不被认同的灵魂找不到自己的归属。主人公都在找什么样的生活才叫意义。像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保尔愿意做一颗螺丝钉, 可是螺丝钉还有一个意义, 那就是没有灵魂, 没有思想, 失去人的个性的工具, 只有绝对的服从。巴沙就是像保尔一样的形象。相反, 帕斯捷尔纳克写的是爱, 就像他所说的:“他们的爱情在种种不寻常的境遇中产生。他们同是饱受现代典型悲剧折磨的人, 面对一样的恐怖摧残, 一样的苦难忧愁, 这些遭遇使他们与旁人隔离。还有许许多多的共同爱好, 使他们完全与众不同, 那是一种足以叫人对生命涌现新发现和新希望的感情。”但是这种爱更是大爱, 是对俄罗斯母亲大地的爱。就像日瓦戈的舅舅尼古拉所说的, 精神的装备就在福音书中, 是什么样的精神呢?首先就是爱他人, 这种爱是生命活力的最高形式。正是爱的能力让我们穿越战争, 穿越灾难, 见证人性的光辉。爱让人们在苦难中得以生存, 并获得生命自我的意义。

《日瓦戈医生》就像散文诗一样, 也许是作者的音乐和绘画的才能所感染, 作者写活了俄罗斯的大自然。“春风把青天也熏醉了。青天醉的迷迷糊糊的。蒙起一片片的云彩。树林上空漂浮着一片片灰毡似的阴云, 阴云的边儿垂得低低的。散发着泥土芬香和汗水气味的温暖的春雨从阴云里倾斜下来, 冲洗着大地上结了一层黑黑的冰壳子的最后的雪块。”通过日瓦戈的视角我们探讨着生活、战争、爱情、生命、死亡、宗教、家庭……帕斯捷尔纳克在那个时代发出了对人性的关爱, 这给我们提出了“该怎样生活才叫有意义”的问题, 这也是只要地球上有生命就不会过时的一个问题, 这部作品也不是一场诺贝尔事件后就被遗忘的作品, 因为他摈弃了偏见, 探讨人性光辉的作品。正如王家新在他的诗作《帕斯捷尔纳克》中所写:“这就是你, 从一次次的劫难里你找到我检验我, 使我的生命疼痛。”

参考文献

[1][苏]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广西:漓江出版社, 1986.

[2]李毓榛.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欧茵西.俄罗斯文学风貌.台湾:书林出版社, 2007.

[4]齐宏伟.心有灵犀:欧美文学与信仰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王晓明, 董丽敏, 孙晓忠.文学经典与当代人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篇14:人生的沉思

作为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张抗抗具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和文学素质。在她的作品中,张抗抗不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法描绘着青年一代的追求与痛苦,以敏锐、潇洒的笔触揭示人的心灵底蕴,使作品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纯净的诗意。比之于其他女作家的作品,她的作品包含着更多的理性思考。她不被感觉和情绪所左右,而是凭借一个智者的清醒意识将作品当作某些思考的载体,使其很多作品以深邃而独到的思索见长。这种深邃而独到的思索在其散文中尤为突出。《埃菲尔铁塔沉思》便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埃菲尔铁塔沉思》写作者出访法国,登临埃菲尔铁塔时的感想。作者借助直觉、幻觉、感想等,描述了登临这一世界名塔的感受,歌颂了这一19世纪末欧洲工业文明的标志。读张抗抗的这篇文章,不仅要读其恰到好处的文字描写,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想象和体会。因为作者在写埃菲尔铁塔的时候,与其说在写塔,不如说是在写自己面对埃菲尔铁塔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索。

面对铁塔,作者首先感到的是它的雄伟和高大。和我们多数没有见过铁塔的人一样,作者印象中的埃菲尔铁塔“只是一座比电视塔略高些的大铁架”。可当作者站在底下看它,却没有想到它竟会如此之高。“它从一个平凡的基点拔地而起,不需要铺垫和过渡,那么轻易而又无情地甩下了世俗和浮尘,傲慢地兀立云端,俯视全城……”当作者坐电梯升上去时,“只是觉得从我登上铁塔的那一刻起,巴黎便开始庄严地降落。它疯狂地钻入地底。”这里作者充分地运用了自己的想象和幻想,表现出埃菲尔铁塔的雄伟、高大。

上一篇:在父亲节来临之际,献上亲父亲节的祝福语短信下一篇:7年级数学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