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教学设计

2024-07-23

《前方》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前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

2、学习作者从摄影作品中引出联想和想象引发思考,产生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的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和探索精神家园的内涵并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

教学重点

了解和探索精神家园的内涵并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

教学思路

从摄影作品入手,整体的把握文章的内容――品读文章的语言,深入感悟――分析精神家园的内涵――展示摄影作品,对精神家园内涵进行升华――学习摄影作文写作手法,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人文思考。

主要

教学

方法

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的、策略的感悟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明白精神家园的内涵,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学会从摄影作品中引出联想和想象引发思考,产生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的写作手法。?

教学资源

1、ppt播放《橄榄树》歌曲

2、ppt播放《乡愁》和《老家》文字内容。

3、ppt播放有关“家”和“感动中国人物”的图片,以及其他一些生活中“令人感动”的图片。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共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橄榄树》,让学生谈感受。作者在歌中不停地问“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作者喜欢的不是流浪本身,而是流浪中可能找到的橄榄树,橄榄树是一个梦想,作者除了在寻找梦想之外,还在追寻什么?让我们一起从曹文轩">从曹文轩先生的摄影散文《前方》中寻找答案吧。

【活动一】

1、播放歌曲《橄榄树》,让学生谈感受。

1、引发对课题的兴趣。

2、引出对家园的初步认识。

二、自主感悟

1、播放图片,触动心弦。

2、图片中的人们去哪儿?

3、什么是家?初步明确家的内涵。

家是母亲满含热泪的`期待,家是父亲翘首以待的遥望,家是爱人充满深情的浅笑,家是孩子甜蜜稚嫩的呢喃,家是一盏昏黄的灯,家是一桌粗淡的饭,家是魂牵梦萦地方,是每个人苦苦追寻的岸。

4、家如此温暖,人为什么要离开家园走向前方?

说明:触动你的心灵,引发你的思考,引出对“家园”的探究。

【活动二】

1、观看图片,叙说内心的感动。

2、人为什么回家,家是什么?思考交流,说出你的初步认识。?

1、从学生最柔软的内心出发获得的直观感知。

2、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加强对“家”的初步认识。

3、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内心的震动。

三、探究感悟

1、为什么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2、作者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你怎样认为?

1、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2题。7组、1组展示答案。注意从课文中提炼信息,筛选信息,概括信息。

【活动三】

学生活动:

迁徙的习性,外界的诱惑出于无奈,前方的召唤(理想的召唤)

学生活动:

(1)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理想不能实现之苦)

(2)惦念家乡,无法还家(心灵不能慰藉之苦)

(3)到家无家(灵魂没有归属之苦)

此环节可让学生相互讨论,推举学生代表发言,教师集中加以讲解。教师重在点拨,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真正从心里感悟家园的内涵。?

四、拓展提升

总结家园之思。

家不仅仅是那个遮挡风雨,温馨安宁的实在家,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更是对某种精神的追求。无论离家还是归家都是人们对精神栖息之地痛苦而热烈的追求。

【活动四】

学生活动:

6组、2组点评。谈谈自己对“家园”的理解。

探究家园的内涵,形成自己对家园的认识。

五、评价检测

1、播放图片,感受图片中人物的精神世界。

(1)家园是对信仰的痴心不改。

(2)家园是对誓言的生死相守。

(3)家园是对生命灿烂的炽热追逐。

(4)家园是对人间大爱的无言坚守。

2、学习了本文,你对的精神家园有了怎样的理解?我手写我心,写下你的感受吧!

教师总结:

家园不仅是抚平创伤的温暖港湾,心灵的栖息地,还是精神的归宿,更是心灵高远的追求。在心的家园里,撒下爱的种子,前方怎会是旷野?做一个有高贵灵魂和高远追求的人吧!不要让心灵一片荒芜、杂草丛生,开满精神之花的家园才是心灵最好的安放处。

1、学生思考:感受图片中人物的精神世界。

2、选举学生代表进行发言。

3、评价学生表现,引导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

目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精神的家园更是心灵高远的追求。

六、小结作业

1、写作手法(联想)

曹文轩从摄影作品(实)引出联想(虚),由离家想到人类的精神境遇,充满了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产生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2、ppt展示一些生活中“令人感动”的图片。

引导学生的思想:

生活如此苦难,却没有半丝哀伤,因为他们都是有灵魂的人,他们都是有家的人!

3、展示图片:

一个年逾古稀的老妈妈,从她的身上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年老、贫穷、体衰、孤苦,我们更应该看到什么?请根据这幅摄影作品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字吧!(要求:善于想象和联想,写出你独特的思考。)

1、说出图片的内涵。

2、在学习摄影散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体验,写出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和悲情怀。

七、板书

设计

篇2:《前方》教学设计

1、了解摄影散文,知道其特点。

2、理清文章脉络,理解重点字词句,把握文章主旨。

3、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虚实结合、反弹琵琶

教学重点

重点字词句的理解,以此更好地理解文章。

教学难点

写作手法:虚实结合、反弹琵琶

教学方法

反复阅读,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请学生说一说对印度的印象。(可能答案:人口众多、贫困?)

展示照片,让学生说说对该图片的理解(什么内容、怎样的生存状态、由此的联想等)。

总结学生所述,归纳出共同关键词,可能有:家、在路上、前方等。介绍照片背景: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流动人口也非常多,一位印度的摄影师拍了这张照片,取名为《前方》,曹文轩先生看了之后,展开联想与思考,写了这篇摄影散文。(板书:题目、作者)介绍摄影散文:(板书: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摄影文学的一种,是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通过一幅或者若干幅的摄影画面的表现,运用散文语言,形象地创造生活世界、塑造人物、抒发情感的综合艺术形式。鉴赏时主要抓住2个特点:

1、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

2、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

二、文本研习

(一)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速读全文并思考:

1、文中哪几段直接写照片上的内容;

2、其他段落写了什么内容;

3、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

1、直接描写照片内容:第1段、第12段(第8段稍有提及);

2、其余10段均是由照片展开的联想以及作者的感触。

3、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1照片切入,引出下文中间10段展开联想展开联想,抒发感触。

第12回到照片,呼应开头

(二)研读文本,分析重点难点

A、文章的第二部分,即作者展开联想这一段用了大篇幅的手笔,究竟写了哪些内容,我们来逐一进行分析。文章第一段里讲到: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说明了人们有离家之举,那么人离家的原因,文中有交代吗?

明确:3、4段)迁徙的习性离家原因:(第2段)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第5段)外界的诱惑第6段)无奈的选择7段)前方的诱惑克制不住的体现:

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第3段)

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第5段)

B、作者点出了人有离家之举,也说明了离家的原因,接下来作者又写了些什么呢?让学生阅读7-10段,并分析。

明确:

前方召唤

思考:“前方”的含义――理想行在路上

“苦”(第10段):拥挤不堪的车、坑洼不平的路、抛锚无法修复(皮肉之苦)

惶惑、茫然、不安、无奈、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精神之苦)

人生之路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实质上”三个字是否可以去掉?

不能,它限定了是从本质上说。因为从生活现象上说,各人在生活中的情况不一样,不一定都是“苦旅,正如文中作者所举的例子:坐游艇、飞机、火车等等,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因此不能去掉。

精神苦旅

C、有钱的人也好,没钱的人也罢,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是一个悲剧,那么这悲剧又体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

总想到达目的地而不能到理想难以实现人的悲剧性实质(第11段)在外思家无法还家精神无法寄托还家无家这里面四个“家”,分别有什么含义?前三个是指现实生活中的家,而最后一个是指精神家园。

小结:

三个重点词

前方:在这儿不是单纯的空间概念,而是鼓舞人们前进的理想,是精神的目的地。

路:在这里不单单指现实中的路,更指人追求前方的过程,指人生之路。

家:既实指现实生活中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人的精神家园,精神的栖息地。

三个关键句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人的悲剧性实质

(三)回顾全文,领悟反弹琵琶

A、反弹琵琶

这个专题呢称之为“月是故乡明”,也就是思家怀乡的意思,这篇文章明明是一篇写去前方的文章,为什么放在这儿?

明确:

文章表面上虽是写离家写远行,但是人去前方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理想,追求精神的寄托,追求精神家园。因此,这篇文章自然是可以放在这里的。曹文轩的这种写法被称为“反弹琵琶”,即逆向思维。优点:突破传统思维,立意新颖,令人印象深刻,发人深省。

B、虚实结合

《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因此文中既有对照片的真实描述,还有作者的联想。

本文中除首尾两段是直接对照片进行描述外,还有第八段中的“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第十段中“拥挤不堪”、“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和茫然。”等。

篇3:《前方》教学设计

我们在散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进行再造想象的学习呢?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作者在作品中所描述的,有些是生活经验,有些是想象得来的,读者的生活经验与作者不同,不能从生活经验中去领会作品,所靠的大半是想象。对于作者的想象文字记录固然要有想象去领略,对于作者的生活经验的记录也只好用想象去体验。由此可见,再造想象与学生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联系紧密。

在教学中,首先要求学习读仔细,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展开想象,把白纸上的黑字,再返回到具体事物中去逐步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如《前方》中,作者从摄影作品引出联想,由离家想到了人类的精神境遇,充满了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行文的过程中,作者的目光又几次落到摄影画面上,具体的画面与展开的想象与思考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文章从摄影画面起笔,但没有对画面进行具体的描摹,而是马上展开联想“他们在路上”,他们正在离家或曾经离家,由此点出了本文的中心:“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也揭示了文章的文眼。

想象不同于虚构,传统的散文拒绝虚构,心理诠释在知觉的材料上,通过新的组合而创造了一个新的形象。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想象(创造性想象)。文学离不开想象,散文也同样离不开想象,如范仲淹写《岳阳楼记》虽并未到过洞庭湖,但对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缘起”等内容,老实得很,无一虚构。但他完全可以通过想象来绘雕“洞庭湖的波浪与景物。”“对于作者想象的文字记录固然要用想象去领略,对于作者生活经历的记录也只好用想象去体验。”(叶圣陶语)

对散文文本中的“景、事和人”要“身临其境”,仿佛“亲眼看见一样。”首先要紧紧抓住写景叙事中占重要地位的景或某一细节来展开想象。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第三次背影”是“放大了的慢慢镜头”想想父亲爬上月台的笨拙吃力之状:偌大年纪且肥胖的身躯,爬上翻下。足见爱子之情的真挚深厚。其次,要善于抓住作者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再想象,能充分理解其意义和效果,事半功倍。如马丁路德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者大量地运用比喻、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方法,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比喻这种修辞句,这些比喻句的喻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具体的,为人们所熟悉的或经历过的事物;而本体是演讲者要阐述的事理,或是人们没有经历过的不熟悉的事物。在这里演讲者本身就将喻体与本体之间进行了联想和想象,也就带动读者进行同步的联想和想象,才能准确地把握内容以及所蕴含的情感。随着环境、人物、情节、力求接近作者当时的那种“忘我”之境,仿佛“亲眼看见一样”,同主人共同喜悲。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经常在大脑里面画上那么几笔,甚至是生动活泼的工笔,既能丰富文章的内涵,又能避免阅读时的文字枯燥之嫌,还能培养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既然是一种心理现象,那么一个人想象力的培养还是有途径可循的,这里大致有四个途径来培养想象。

一、积极调动学生自身的已有经验。

任何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身的经历、经验,充分利用这些经历、经验来的阅读作品,展开想象,不失为一条稳妥的途径。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阅历越丰富,展开想象的空间就越大。

1. 学会观察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阅历。

观察的范围仅局限在课堂、书本上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入社会。不过要注意几个问题:不同时间所观察的景物是不同的;同一事物的观察角度不同,其主观感受是不同的;不同的心情和思维方式所观察的景物,感觉也不一样。例如《前方》这篇文章,通过画面,讲的主要是人们离家行为的叙述和分析,人情悲剧性的精神状况。如同我们看同样的一棵古松,商人想到的是值多少钱,植物学家首先想到的是属于什么植物,而在画家的眼中就是能产生某种美感。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如是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东西确实比知识更重要,那就是想象。试想,没有想象,爱因斯坦怎能发明相对论?没有想象人类怎能飞上太空?

想象是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越丰富,对文章的理解就越有见地,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创造想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力发展的过程,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培养创造性想象,语文学科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教学中要重视现实想象力的培养,善于挖掘阅读教材中的想象因素,找准想象的切入点,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

那么怎样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呢?我认为就是让学生掌握一些打破常规的想象方法。

如何打破常规想象:(1)从动态方面进行想象,我们可以想到它像“正在漂浮在海上的一个救生圈”,它像“正在滚动的皮球”等。(2)改变观点进行想象:a.从宏观方面,我们可以想到它像“一个太阳”,它像“一轮圆月”等。b.从微观方面,我们就可以想到它像“一个细胞”等。如《前方》就采用反弹琵琶的立意方法展开想象。

我想,通过一些系统的训练和在实践中的运用,我们的想象力可以达到一个较高层次,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总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行动,树立创新意识,开拓创新思维,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的沃土。

2. 调动已有经验,强化自主创新。

有句名言说得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作者是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知识,对其进行了再加工再整合形成的。如果没有自身生活经验、知识的参与,其想象的产生就缺乏必要的根基。

在散文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语言材料设计一些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或让学生就同一材料、信息进行讨论,探究不同答案,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自由、宽松、安全的课堂氛围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青少年正处于长智力、长身体的特殊时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用什么样的手段才能激发他们天性中的好奇心呢?我的经验是:在没有进入正课时,利用一些小故事或小幽默营造快乐的气氛,使教和学在愉快、宽松的氛围中开始,从而为创新思维准备好思想的开端。

二、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诱导学生

它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北国风光的描绘。朱自清的父亲“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桔子”的场景描写。《前方》根据拍摄的照片写出的散文更是说明了二次创造的想象力。

三、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感水平

学生的想象力活动是靠语言这个载体来表现的,仅有丰富的想象而无丰富且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这样的想象活动就难以完成。由此可见,想象力是会受到语言这个因素来制约的。首先要积累词汇,丰富语汇。其途径有多种:如宋代的词人柳永就善于用民间“俚语”。李清照的诗词语言,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一经她提炼熔铸就显得精妙清亮,所以要努力提高锤炼词语的能力。其次,强化训练,丰富想象。丰富词汇的目的在于使用这些语汇来表达自己的想象,表达情感。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让学生练习改写、继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四、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创新思维

陶行知先生曾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才有探索和创新,“学贵有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重要”。的确,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源于“疑”。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但学生能够质疑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它要求学生的思维一定要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在读书的过程中,脑子要转起来,思维要活起来,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不安于现状,不唯师,不唯书,大胆设想,大胆疑问。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质疑中,结合资料和众人的思考给出答案,从而促进其创新意识的形成,借问题促探索,借探索促发现,借发现促创新,如在讲《看云识天气》一课时,讲到彩云和天气的关系时,我就会就此设置疑问:“彩云”即“彩虹”是怎样产生的呢?先让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含七色的太阳光线,射入大气中的水滴(雨滴或雾滴)。紧接着再设疑问:“同学们,在夏天,我们这一带暴雨急至并伴有闪电雷鸣现象非常常见,同学们是否留意,闪电、雷鸣出现的前后呢?”学生大多回答:不知道,少部分细心的同学回答:“先有闪电,后听到雷声”,我进而发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然后给学生3分钟的讨论思考时间后让学生回答,结果学生一无所知,这时教师适时作出解释:“这涉及到光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和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问题,光在真空中传播每秒约30万公里,在空气中也与这个数值相近;声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15摄氏度的空气中每秒约为340米,光速则远远大于声速,因而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并且我顺势引导:大自然是蕴藏着很多的奥秘的,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使我们产生兴趣,从而促进其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应该驳斥,而应让他们沿着自己思维的不同方向去扩展,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只是点拨、启发、引导”。可以说,让学生在课堂上质疑发问,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钥匙。

篇4:《前方》课堂教学实录

1.领悟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2.学习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领悟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自读、评点、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阅读“摄影图片”,谈谈你有何发现?有何思考?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习的主体意识)

教师卡片:

Ⅰ.他们坐在汽车里,或坐在客船里,或坐在列车上。

Ⅱ.他们或是逃难,或是打工,或是旅游,或是回家。

Ⅲ.他们或是因为战争、贫困,或是因为想家,或是因为外面世界的诱惑。

Ⅳ.总之,他们在路上。

Ⅴ.他们的神情、姿态各异。

2.导语:刚才我们所尝试的是一种新兴的文体——“摄影散文”的构思与创作。

顾名思义,摄影散文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它兼具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摄影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

所以,成功的摄影散文不应该被摄影作品所束缚,不应该成为呆板的毫无生气的文字解说,而应该有新的发现,新的思考,这样才能使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作家曹文轩的《前方》正是这样一篇成功的摄影散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3.阅读课文后,谈谈作者有何发现?又有何思考?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文本)

二、阅读“摄影散文”

1.初读,理清思路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然后讨论作者的发现和思考)

教师归纳并明确:

发现 思考

人在旅途 离家欲望

人在苦旅 念家思归

人在旅途 悲悯命运

(播放音乐《大约在冬季》,让学生轻松一下,同时也加深对文章思想的领悟)

教师卡片:

Ⅰ.作者从画面上抽象出第一个事实:他们正在路上。

Ⅱ.作者从画面上抽象出第二个事实:他们或是离家,或是返家。

Ⅲ.作者从画面上抽象出第三个事实:这是一番苦旅。

Ⅳ.作者是如何思考?如何组材的呢?

Ⅴ.“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首先,如同动物一样,人类的祖先有着离家与远行的习性;其次,外面的世界在诱惑着人们;再次,由于种种原因,人不得不离家;最后,人的理想决定着人要不断向前走。在此,作者点出了“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是理想的召唤。

但是,家园之思是人对家园的眷念,是一种近似宗教上的皈依感。所以,“离家”与“归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这对矛盾中,包含了人类精神状况中的三重悲剧:(1)人在“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惦念着正在远去和就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2)“人无法还家”;(3)“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显然,作家指的“家”,并不是指“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指人精神的归宿。

所以,作者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表达了作家对人类精神境遇的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2.再读,鉴赏评价

(由学生评点,交流来完成,张扬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教师卡片:

Ⅰ.离家为什么是苦旅?

Ⅱ.归家为什么是苦旅?

Ⅲ.“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这句话如何理解?

Ⅳ.“人无法还家。”这句话如何理解?

Ⅴ.“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这句话如何理解?

三、学习“写作手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曹文轩的这篇“摄影散文”。很显然,它不是一种毫无生气的文字说明,而是将“摄影”和“散文”有机地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它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呢?

(引导学生由内容到形式全面地学习这篇文章)

教师归纳并明确:

发现 思考

人在旅途 离家欲望

人在苦旅 念家思归

人在旅途 悲悯命运

实 虚

教师卡片:

Ⅰ.作者抓住了摄影图片中“实”的——他们正在路上;他们或是离家,或是返家;这是一番苦旅。

Ⅱ.作者抓住了摄影图片中的“虚”的——由对图片的联想与思考,进而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理解。

Ⅲ.文章“实”“虚”结合,图片和文字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Ⅳ.文章虚实结合的关键,靠的是联想与生发。

四、迁移训练

学习了本文的写作手法,许多学生都跃跃欲试了。下面我就出示一幅“摄影作品”,请大家即兴创作,300字左右。

(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尝试创作的快感)

五、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一篇“摄影散文”的写作,材料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附:板书

发现 思考

人在旅途 离家欲望

前方 人在苦旅 念家思归

人在旅途 悲悯命运

实 虚

篇5:前方 教案教学设计

《前方》

教学过程:

一、由《前方》照片导入

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流动人口非常多。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了这幅照片题目就叫《前方》。请大家认真看这幅照片,你看到了什么?由这幅照片你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来说一下。(请生自由发言)

曹文轩看到这幅画面后也想到了很多,于是他就写了《前方》这篇文章。(投影课题)

这篇文章是一种新兴的文体,称之为“摄影散文”。所谓“摄影散文”,顾名思义,一摄影二散文。它兼有摄影和散文两大优势。我们知道,摄影最大的优势就是视觉上的直观性,具有冲击力,而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可以自由地展开联想。所以摄影散文就把两者的长处有机地结合起来,两者融为一体。《前方》就是这样一篇“摄影散文”。(投影)

二、整体感知,清文章思路

摄影散文一般由摄影照片切入,然后由这个画面展开联想,最后再回到照片上来。

《前方》是否也采用了这个思路,我们一起看。请大家小声朗读课文,并思考本文思路。

明确:文章第一段由这幅画面切入;第二段开始展开联想,写他的感想、感触;最后一段,文章又回到了这幅照片上来。

三、文本研读

在联想的这一部分中,曹文轩由这幅画面想到了什么内容?也就是说提出了哪几个核心的观点?找好后,小组商量讨论一下,回头派代表回答。(自由发言)

师小结:曹文轩由这幅画面想到了的内容: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投影)

探讨三个问题

1.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投影)

为什么说这句是核心观点?

明确:因为这句有很强的统摄性。它统摄了下面若干个段落,比如离家走向前方人类古老的习性,外面世界广大而且精彩,家对自己身心的压抑,还有前方对人的召唤。所以这是核心观点。

2.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①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作者在原文中有没有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明确:“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永远在路上流浪,永远处于一种寻觅的过程中,所以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②“在路上”是什么意思?“流浪”是什么意思?

明确:都并非实指,而是说人处在离家与归家中间的求索、漂泊的状态。

③“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中“实质上”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明确:文中说在路上也并非都是苦旅,有人坐的是豪华的游艇,有人坐的是舒适的汽车或飞机,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上目的地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所以“实质上”不能去掉

3.人的悲剧性实质

①“人的悲剧性实质”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原话回答。(投影)

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的或已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②齐读,体会三个句子中的“家”到底是什么意思。

既实指那个实实在在的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精神上的一种寄托与归宿。这三句中“家”的意思,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跳跃。

4.我们前面学的几篇课文都是思念家乡的,而曹文轩在这篇文章中强调的却是“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那么离家和归家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明确:家是我们人生的出发点,而前方又时时刻刻召唤着着我们,我们总是围绕着家进进出出。为了追求理想,我们离家;为了寻觅精神家园,我们又归家。在“离家”与“归家”的进出中,我们有了精神追求,寻觅着精神家园。

四、交流评点

昨天我已布置你们对每一段中你最欣赏的一点进行评点,现在我们交流一下最后三段。先小组交流,然后推选你们组最好的我们全班一起来欣赏。

五、小结本文

本文是从照片切入,然后展开联想,最后又回到照片。联想部分谈了三个内容: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

文章虚实结合,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扣住心灵远游、寻找精神家园来写,表明人在寻找精神家园时的漂泊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六、布置作业

篇6:《前方》教案设计

知识目标: 1、了解摄影散文这种新兴传媒手段 2、体会联想在这篇文章中的具体运用 3、理解本文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能力目标: 加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和探索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基础字词句 2、理解本文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3、理解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反复阅读,注意对话栏里的对话,增进交流

2、品读,体会文中的言外之意 3、点拨,教师提出思考题,课堂上和学生一同思考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海淀区学院路一家临街书店,将一纸粗笔浓墨写就的“告示”贴于门板上,“告示”上的五个大字似要向凛凛寒冬里的人们传达一种江南的暖意:《草房子》到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草房子》的作者是谁吗?

二、简介作者

曹文轩,生于1954年,江苏盐城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改写出版的历史,他那些耳熟能详的作品,具有“高品位、高效益”的双高境界。他在台湾出版的书累计已达15本,他的创作已成为台湾许多高校中文系研究生的学术论文题目。《红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被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获省部级学术奖、文学30余种。日本先后推出了《草房子》的日文版和电影,继〈〈红瓦〉〉入选韩国〈〈中央日报〉〉网站“十本好书”之后,〈〈红瓦〉〉的第九章又被韩国“语文教师协会”编入“全国高中通用教材”。曹文轩反对文学过多的贴近生活,力图表现生活纯净的美。他创作的倾向就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构建。那么,在这篇文章中有没有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探询呢?

三、关于摄影散文:

“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作品和文字构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把各种传媒手段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摄影散文也是其中一种。这种新的文体兼备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体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散文可以不受影象的限制,展开联想。所以,成功的摄影散文不应该被摄影作品所束缚,不应该成为呆板的毫无生气的文字解说,而应该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和生发,这样才能使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曹文轩先生在观赏了一组以“远行”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后,由作品《前方》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而写了此文。

四、关于题目

本文是由摄影作品〈〈前方〉〉引发联想而写的“摄影散文”。“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人生就是苦苦寻找心灵家园的旅程。摄影作品〈〈前方〉〉见课本插图。充满画面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最突出印象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

五、研习文本:

(一)让学生齐读第一段,思考:

前方就是前面,在文中体现的就是由一张名为〈〈前方〉〉的摄影作品引出的思考。我们从第一段来看,提出的是什么话题呢?

明确:“无论归家还是远行,都与离家有关”。“离家”即要探讨的问题。

(二)指名让学生朗读第二至四段,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话。找出第三、第四段的中心句。并且

思考:有家以前离家可以理解,那么有家以后又为什么离家呢?本文在提人类的离家行为,而第三段中为什么要写电视上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呢?

明确:立意: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第三段: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以前,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

第四段: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

写电视上的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以此类比,给人直观的感觉,目的是为了说明动物和人迁徙的“习性和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还得离家,甚至是远行”,由动物及人,人物一理。

(三) 师有感情朗读第五至七段,思考:

1、作者从人类有家以前和有家以后的表现,以及分析人类离家远行的三个原因来体现自己立意的正确,请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围绕自己的立意来叙述的。

明确:人类有家以前,就有许多人类祖先带着大队迁徙的例子,这和动物大迁徙是一样的。人类有家以后,先前的习性和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类离家的四个原因是:外面世界的诱惑(分析外面世界诱惑的原因是“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出自无奈(分两种情况:“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了”),理想的诱惑。

2、“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中的“前方”还是不是单纯的空间概念?

明确:不是,更多的是一种理想的召唤。

3、为了说明“前方”的不确定性,文中用了什么样的修辞?又如何写出了它的作用?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形象的写出了“前方”的不确定性。运用排比描写了“前方”的作用,形象生动,给人具体的感受。

4、在人类的三种离家原因里面,你为什么离家呢?

5、为什么离家不用“离开”,而用“逃离”呢?何以说“他”受“家的压迫”?

明确:因为“逃离”更能体现出家给他的压迫感。离家就是为了寻找自由,幸福的生活。

(四)第八段中作者又从联想回到了摄影作品上来,找出其中能体现作者思路转化的词语。

明确:路、前方、船、马车、车

第二课时

(一)导入:我们上节课讲到了文章中由摄影作品引发的联想以及又回到作品的整个思路,那么,我们再往下看,作者还有什么人生体会呢?

(二)1、“路”与“家”“前方”是什么关系?作者仅仅在讲具体的“家”和“路”吗?如果不是,那又是在讲什么呢?

明确:“路连接着家与前方”。由日常的生活场景转入对人生、命运与内心世界的思考。

2、人类的命运是什么?人生苦旅苦在何处?作者是怎么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生就是一场苦旅”。人生苦旅苦在“皮肉之苦”和“精神之苦;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引了《围城》和丰子恺先生的散文。

(三)1、人有痛苦该向何方去呢?怎样来理解人走向前方与惦念家乡的矛盾?

明确:要回家。家是心灵的港湾。刘亮程说中国人没有宗教,家园就是宗教,就是精神上的归宿。正是因为人们要寻找精神归宿,因此思乡才成了中国诗歌的永恒主题。真可谓魂牵梦绕、肝肠寸断。

在这些思乡的诗歌里,有些诗人并不是回不了家。如崔颢:有人说他离家千里,也有人说他离家十几里,可是他为什么回不了家呢?因为那不是他要找寻的家。因为不单纯是在追求物质,更是在追求一种精神上得以慰藉家园,由于这是抽象的感觉,所以它是飘渺的,人们不得不继续往前走。人们的心灵也需要有慰藉的地方,这个心灵的家园只是一种抽象的感觉,这种情形与生活现实造成的反差让人们永远都有一种无家可归的感觉。人类寻找精神家园的道路和人生的前方都是漫无尽头的,因此,他们也在这条路上,永远寻找着精神家园。

2、第11段中提到了人的精神状况的三重悲剧,请找出来,并试着来理解。

明确:因为人要离家,向前,于是,便有了“路”。如果说此前,作者基本上还是在讨论人的具体生活状况的话,那么,从这一部分开始,作者更多的是在关注人的精神状况,思辨的色彩也越来越浓。“家”“路”“流浪”“旅途”等等,都是一些双关的语词,有时就纯粹是在哲学的层面上使用它们的。作者试图揭示并描述人的种种悲剧命运,不管你的生活境遇如何,不管你是坐在如摄影作品或《围城》里所描绘的破烂不堪的汽车上,还是坐在舒适的交通工具上,人生都是一场苦旅,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苦旅者”。家园之思的人文内涵在作者这里得到了新的发掘: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实际上是对某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近似宗教上的归依感。所以,《前方》表面上虽然在写离家,实际上仍着眼于归家。因此,作者才能揭示出人类精神状况的三重悲剧:人在“走向远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二、“人已无法还家”;三、“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显然,这里的“家”,并不是“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指人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身之所。

3、最后一段和第一段的关系如何?这里的“家”和“旷野”做何理解?

明确:第一段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掘。

这里的“家”有两种含义,可以理解为实际的“家”和“旷野”,深层次的“家”指心灵家园,不一定与实际的“家”相符,也可能在远行的前方找到这个“家”。反之,回到实际的家,也可能处于“心灵的旷野”之中。

(四) 小结

作者由一幅摄影作品《前方》引发了独特深刻的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行文结构独特,思绪由摄影放出再收回,几经反复,从“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到心中想念的家“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层层深入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人生就是苦苦寻找心灵家园的旅程。

(五) 理解文中词语的语境含义

随着作者从摄影作品、日常生活场景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反复转换,文中的关键词语时常具有特殊含义。这些词语有“路”“家”“旅途”“前方”等。这些词语在文中,有的是本义,有的是具体语境中有特殊含义。简言之,凡与“命运”“内心”有关的词,都具有语境义。

(六) 鉴赏艺术特点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反弹琵琶、立意新颖。

《前方》是一篇含义隽永、意味深刻的哲理散文。作者一改前人“恋家”“归家”的思绪和呐喊,非常理性的分析了人类远行的原因和出走与乡愁的关系,使作品主旨多元化。

一般的反映乡愁的作品,无非是借游子之口写漂泊在外的寂寞与艰辛,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与向往心情,本文却另辟蹊径,从摄影作品谈起,对摄影作品中的人物趋向进行的推断,转入“远行,则是离家而去”的推论;最后作者用“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过渡,分析了人离家的三个原因,指出人“远行”的积极意义------向着那梦中的地方去,这比以往的任何一部凄凄哀哀的乡愁作品在主旨上显的更加高远与旷达。当然,离家远行并非易事,因为“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个中滋味只有远行者才能体会到。

作者并没有否定乡愁,因为这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东方文化形态的一形式,而且肯定了旅行者与乡愁那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但这种肯定又并非为具有“乡愁”的人助威呐喊,而是为了阐述“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这一观点,这样使作品主旨深刻,内蕴更加丰厚。而且,突出了人苦苦追寻的“家园”是“精神家园”。

(七) 作业

第二课堂上的相关题目

一、本文在专题中的位置

1.“月是故乡明”专题内涵阐释:

钱基博:我也不知道哪国的月亮圆,只知道没有哪个国家写过像中国那么多的月亮诗。一个有修养的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看到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

——钱瑗(钱钟书的女儿)引述?《我们的钱瑗》

在古典诗歌中,月亮总是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看到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故乡?月亮构成了游子在异乡的征途上思念故乡的一个中介,一个凭借:

异乡——月亮——家(故乡)

在路上

为什么身在异乡的人总是魂牵梦绕自己的故乡?故乡对于一个游子来说,究竟意味着什

么?在“离乡——思乡——返乡——再离”的征途中,究竟给人的是幸福还是悲剧?也许我们

还没有这样的一种情感,但无法不令我们对故乡进行思考。“月是故乡明”,也许有一天我们

看着头顶的明月,想起的就是脚下的这块土地,以及在这个课堂上我们曾经讨论的一切。这里有滋养我们灵魂和精神的文字,这里有养育我们成长的养料。

2.三个板块的主题阐释

古典的乡愁:思乡的高峰体验——体验中西文学源头是怎样表达乡愁的。(1课时)

漂泊的旅人:思乡的呈现方式——为什么离乡(乡土情结)——客观谈论(1课时)

为什么思乡(我心归去)——自我体验(1课时)

远行与回望(永在路上)——评述他人(1课时)

恒久的烙印:故乡的价值指向——“我的故乡”(1课时)

“今生今世的证据”(1课时)

二、《前方》文本研习的策略

1.学生提出的集中性的问题:

(1)为什么开头用连续发问的方式开头,而不是如《我心归去》叙述式开头?

(2)这是一篇摄影散文,一幅简单的图片,在“对话栏”中说“本篇的立意有点反弹琵琶的味道,而文章的新奇有时就是从逆向思维中得来的”,是怎么反弹琵琶的,又是怎么逆向思维的?

(3)为什么由离家、前方谈到人生的实质、人的悲剧性实质?是不是有点随意拔高?

(4)结尾呼应文章的开头,“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为什么用“无边的旷野”而不用“前方”?等等。

2.解决策略:

由于本文难度较大,学生理解有障碍,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来理清文章思路,探清作者写作脉络,从而解决学生局部上的问题。先跳出来宏观把握,再回过去微观解决。

文本研习着眼在专题的宏观框架中,不孤立地来就文本来谈文本,能够理清本文与专题

“月是故乡明”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解。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前方》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前方(课文鉴赏)09-16

前方车辆模型06-29

前方曹文轩04-16

花在前方作文05-02

路在前方诗歌07-26

前方的希望作文08-17

前方学案范文05-17

既然选择了前方范文06-12

梦就在前方诗歌05-04

前方课堂达标训练题05-20

上一篇:《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反思下一篇:相关部门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