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人才评价制度

2024-07-21

我国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人才评价制度(共6篇)

篇1:我国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人才评价制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模式——创新教育

刘 峰姚大林黄志强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应试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利弊,认为为适应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实现电大教育跨越式发展,必须革除应试教育,倡导和实施创新教育。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目标模式 应试教育 创新教育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广播电视大学自1999年开始启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历时已两年。如何理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要建立的目标模式是什么?这是试点实践中首当其冲应解决好的问题,本文试就此作些探讨,以求教大家。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意欲何为

试点就是探索,众说纷纭是正常现象,但在基本问题上认识的误差必将遭致实践的失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下简称“试点项目”),决不能仅理解为电大开拓生源的新政策,电大扩大办学规模新的增长点。诚然,改革开放20年来,依靠党的政策、各级政府的关怀和电大人的不懈努力,全国电大系统为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作出了令世人瞩目的贡献。20年来为社会培养了260万高等专科毕业生,100多万中专毕业生,中小学师资学历达标127万人,培养中小学教师和校长300多万人次,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等非学历教育3500万人次,并为数以千万计的农民提供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电大为穷国办大教育开拓了新途径,自1995年开始中央电大探索开放教育,推出注册视听生9个专业,现有在籍生70万人。1999年开始实施“试点项目”,已开设本、专科专业各6个,在籍学生30多万,今秋将再开设2个专科和5个本科专业,计划招生15万人,届时电大系统开放教育在校生将达到45万人[2]。应该承认。在当前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试点项目”的推出对电大事业的生存与发展确实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如果从争取政策支持扩大生源和办学规模的角度来理解“试点项目”,有失偏颇。

“试点项目”也决不仅仅意味着采用最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对传统学校教育的面授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诚然,电大自1979年创办始,就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实施远程教育,在全国范围聘请最好的教师,挑选最好的教材,截1998年止,在全国形成了1所中央电大,44所省级电大,828所地市级分校,1768个县级工作站,17118个教学班的电大远程教育网络[1],只要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地方,都可学习电大课程,解决了广大学习者因交通不便,家庭困扰、工学矛盾等带来的困难,为千万学子提供了传统学校面对面教学所无法提供的学习便利,为实现全民教育的平等性,缩小地区间因人才培养差别而带来的发展差距,实施全民终身教育作出了贡献。“试点项目”的开始,基于网络的新教育媒体的运用,使教学活动的开放性、教育资源的共享性、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教育机会的平

等性,都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使得“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学习”逐渐变成现实。但是,如果把“试点项目”仅仅理解成由于教育手段的更新,教育资源利用在量上的扩张而能带来的种种学习便利,仍未能把握“试点项目”的真缔。

“试点项目”的实质和核心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开放教育”是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的。改革的对象就是现行传统的、封闭的、灌输式的、以传授知识内容为核心的应试教育模式。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是在远程教育规律的指导下,对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评估体制,教育方式,专业和课程设置,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革新。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崭新的、开放的、启发式的,以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为主的创新教育模式。

二、两种人才培养模式之比较

采取何种人才培养模式,取决于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社会知识发展程度(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人类交往方式。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和文明的发展,可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分散经营的农业经济以小生产为特征,生产技术的发展以个体经验为基点,人们交往范围狭小,知识发展缓慢,社会需求的是有经验的体力劳动者和维护私有者统治的官吏。劳动者经验的再生产主要靠师徒间言传身授,形成了原始的个体化教学模式。而私塾和官学则培养忠于朝廷的官吏并经过严格考试进入仕途,从而出现了早期的应试教育。工业社会以有分工的机器大工业为特征,以科技的发展为基础,社会需求的是大批有一技之长的机器操作工。工人作为机器的附件片面畸型发展。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较慢,人们习惯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现存的问题,知识资源的有限性限制了学习者的主动选择,标准化的工业生产则要求教育“大批克隆”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由此而产生了集中面授、标准化教学、灌输式培训的应试教育模式。信息社会以知识爆炸且扩散迅速化,资源全球化,交往网络化为特征,生产技术的发展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社会需求的是大批能协同工作会创造解决问题的脑力劳动者,这就决定了必须摆脱工业社会通行的应试教育的束缚,采用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技能和创新个性人才的创新教育模式。

应试教育和创新教育有本质的差异:在教育观念上,应试教育注重知识内容的继承,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传道(灌输)、授业、解惑”。创新教育则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建造,在意义建构中发展能力,以发现和应用知识为中心,因而“启发(启示)、互动、发现”。在教育目标上,应试教育实质上是在复制标准化的片面发展的陈旧知识的拥有者。创新教育则是着力培养善于将分散存在的知识融会贯通、组合集成,创造出新的知识并付诸新的应用途径的创新人才,在评估制度上,应试教育以规范化、标准化的试题考核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实际是记忆)程度,“一卷定性”其可操作性强,但评估是静态的和片面的。创新教育则重视动态评价,形成性考核,考核的重点在于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知识运用能力,因而具有非标准化和非规范化。评估操作难度较大,但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由评估制度所决定,在教学方式上,应试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面授重知识内容灌输、轻能力方法培养。学生被动学习,任务在于被动记住教师的讲解,人成了知识内容的载体,作为主体人的精神、个性被知识系统所阉割。创新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仅是启发者、引导者和助学者,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学生主动学习以意义建构来带动知识的摄取,并不断与原有的个体经验、知识技能相融合、重组,从而扩大已有的知识网络,不断地创造出新知识并将其付诸于实践予以检验,从而成为学生生存技能的有机成分。创新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由此培养的人才个性独立,人格完善,社会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技能。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应试教育一方面是专业越分越细,门类越来越多,造就片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是课程设置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化、完整性,因而具有自我封闭性和固态性。创新教育则一方面强调专业设置贴近社会发展和满足学习者个体需求,注重专业设置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力图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课程设置强调服务于学习者知识结构的生成,因而具有交叉性和灵活性。在管理体制上,与灌输教育方式相一致,应试教育采取集中式、多层次、单向性塔式等级结构,优点是易于统一指挥,缺陷在于多层次信息传递易导致失真,单向无反馈的信道中某环节阻塞,将导致信息中断、系统管理瘫痪,学生获取教育资源较困难,该种管理体制高耗而低效。与启发式教育方式相一致,新教育采取扁平式、少层次、多向性的交互结构,由于除去了中间环节,减少了信息失真和中断的可能性,多向交互的信息传输,有利于信息反馈,从而保证整个系统不断自我调节而处于优化状态,学生获取教育资源较容易。

三、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

高等教育是人才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基地。时代的发展需要何种规格的人才,应是高等教育在选择和建构某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和主导因素。在工业社会的泰勒时代,劳动者中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比例是9:1,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20世纪90年代,这个比例变成了1:5,专家预测到2010年可达到1:10[3],即知识劳动者将是社会劳动者的主体,知识劳动将是绝大多数人谋生的手段。21世纪人类进入了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它是以知识资源为第一生产要素,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知识创新为内在动力,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经济形态。其中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因而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是大批人格独立,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人格独立是作为知识经济中市场主体的前提,只有具有独立人格的市场主体才能自主地根据自身的需要,设定目标,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自觉地与他人协同工作,以实现既定目标,满足主体需求。人格独立又是创新的前提,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才能自觉地意识到环境的压力和改造环境的需求,从而产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人格不独立,事事依附他人,是难有创新的。

知识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知识爆炸,知识折旧率提高和无形磨损加快。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称“人类最近30年的科学知识总量占人类全部科学知识总量的90%”,且近10年中每三年增加一倍。FordMotor公司CTO罗斯[4]认为“一个工程学位只有三年的保鲜期”。同时由于信息化和网络的发展,人们面对易老化,易遗忘的无限知识,可以利用电脑及网络的帮助而无需大量记忆,人的精力可主要用在创造性的工作上,即借助电脑及网络对所需的信息进行选择性接收,而后进行筛选,分析和有目的的重组合成,形成新的知识产品,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不同于工业社会全新的工作,要求劳动者不是要具有非凡的记忆力,而是要具有创新精神,摄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据国外学者的论述,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可用“W”来概括:一是Know—what,指关于事实的知识;二是Know—why,指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三是Know—how,指对某些事物的操作技能和处理能力;四是Know—who,指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的知识,它包含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以便可能接触有关专家并有效地利用他们的知识。前两类相当于传统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可以通过灌输式应试教育获得。后两类则是应试教育很少涉及但却在知识经济中更重要的知识,它们更多地属于创新能力范畴,是无法也不可能通过死忆硬背来获得的,因此知识经济所需要的个性独立,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的人才,应试教育是培养不出的,必须采取创新教育,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四、创新教育模式是实现电大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电大办学22年来,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应清醒的看到在其发展中逐渐暴露的缺陷和不足。首先是“先天不足”。电大初创伊始恰逢“文革”结束,经济发展缺人才,国家教育投资匮乏,“被耽误的一代”渴望接受高等教育。在穷国办大教育的思想指导下,未及反复充分论证的电大,“先上马,后备鞍”仓促开办。投资短缺,教育资源匮乏,在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模式选择等方面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次“后天发育不良,”本来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和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电大,应该面向市场,开放办学,按需培养人才,办出现代远教特色。但在发展中却追求“正规化”,向传统高校模式靠垅,搞自我封闭体系。如果说电大前十年由于“被耽误的一代”刻苦自学,学以致用的求学精神,各级政府的积极扶持和采用了广播电视等当时先进教育技术而得以掩盖矛盾快速发展。那么后十年随着改革的深入,失去特色的电大一旦“吃政策饭,打政府牌”失灵,就变得步履蹒跚,一波三折,开始为生源而苦恼,为生存而忧虑,电大教育陷入了“电大不电、远教不远、开放不开”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根子在于采取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虽然后来提出了“重点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但是“一卷定学分”的现实和第二代远程教育手段单向无反馈性无法满足应试的需要,这就迫使基层电大加强面授辅导,期末猜题押宝。教学资源的匮乏、电视教学课堂搬家的现实又强化了学生对辅导教师面授的依赖性,因而“电大不电”。电大主讲教师可能是“最好的”,但学生成绩常常更多地取决于基层面授辅导教师水平。由于面授辅导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电教”,其教学质量就难有保证。课程设置专注知识内容的系统性,缺乏灵活性,在内容安排上注重Know—what和Know—why,忽视Know—how的培养和Know—who的介绍。而标准化、客观化考试强调“以本为本”,考核重在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迫使学生死记书本,无暇顾及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锻炼,致使“远程不远”。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分级办学纵向线性管理结构,致使信息不畅,以考为主。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封闭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等致使“开放不开”。可见电大要走出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就首先必须彻底扬弃应试教育模式,构建起具有现代远程教育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为此电大人要艰苦努力,实现教育观念、评估体制、教学方式、管理体制、教育结构等方面的革新,并加快教学设施现代化和资源建设(将另文探讨)。凤凰涅盘,以求再生。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将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创新必须要创新人才,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革除应试教育,倡导和实施创新教育。以“试点项目”的实施为契机,电大同仁同心协力,果能实现这一转变,则是千万学子之福,电大事业之福,中华民族之福。

参考文献

(1)张玉文中央电大喜庆建校二十周年 [N] 中国教育报

1999—10—14(1)

(2)中央电大网站 “电大在线”

(3)陈胜昌知识经济专家谈(M)北京经济出版社 1988.50

(4)顾瑞荣王建伟许静《学习的革命》导读与实践(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2

(5)韩延明论知识经济与大学教育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2.4—7

(6)赵 弘 郭继丰知识经济呼唤中国(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7

[作者简介]

刘 峰1956.3.男 汉族 安庆市广播电视大学 副教授 培训处主任

姚大林1950.12 男 汉族 安庆市广播电视大学 馆员教务处副主任

黄志强 1959.7 男 汉族 安庆市广播电视大学 馆员 教务处副主任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锡麟街123号246003

电话:0556—5544277—8006

篇2:我国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人才评价制度

(讨论稿)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教育综合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建立起了完善的公民教育体系,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县级区域前列。顺德相继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与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区。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因此与时俱进的顺德教育在教育综合改革的规划中,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一)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人才培养历来是各个国家教育发展的关注点。日本曾提出“面向21世纪,培养生存于国际社会中的日本人”观点;2001年1月23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新任总统C.W.布什提交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1995年的法国小学教学大纲以培养法国社会中的自治、有责任心的公民为主旨。各国纷纷把培养国家人、世界人作为人才战略目标。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并处于转型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1 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在2020年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雄伟目标。就地区而言,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随着《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随着我省大部制改革尤其是顺德大部制改革试点的推进,随着我省“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的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改革越显重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顺德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继2009年顺德通过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评估以后,2010年顺德又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在全国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用“先行先试”的顺德精神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顺德区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顺德教育和全国教育一样存在着与发展着的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人的可持继发展。我区学校教育在“功利”的驱动下,各学段的教育定位不清晰。这种定位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评价手段等。因此教育越位情况比较突出,学段教育的阶段性、相融性、互补性不强,人才培养模式没能很好地顺应学生年龄阶段的身心规律。

2、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全面落实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内容的落实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校课程设置;二是学校课程实施;三是学校课程的评价。课程设置的改革留于形式的现象比较严重:高中选修课程与社会实践留于形式;义务教育中非传统主科 课程留于形式;地方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留于形式;只有基于考试的课本意识,而没有或者不重视基于内涵的课程意识。实施课程方式与方法存在两个误区:误区一,对传统方式、方法的简单否定;误区二,对多媒体设备与技术的过分依赖。课程评价存在着评价太多、太早,过早给“人才”分类、定型等情况,把原本多功能的评价简单为给学生做“结论”、为上级学校选拔“人才”。

3、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实现人的多样化成长。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过度统一(统一学习内容、统一学习标准、统一学习目标、统一学习方法、统一学习评价……),无视学校与人才的多样性,将所有学校按照一个学校去办,将全部人才按照一个模子去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自我精神、创新精神。现行人才培养模式过度关注考试分数、竞赛成绩、升学人数等外显质量,而忽视了学校内部的教育过程,其结果是人才培养模式只重视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而轻视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如生命的自主成长规律,学校的自主发展等)。

另外,教师的人才意识(人才观、质量观、学习观等)不强,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不完善,教育的地域文化不明显,没有从宏观上引领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等也是顺德人才培养模式的欠缺。

二、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一)有关要素的界定

1、“人才培养”:这在里是指学校人才培养,即通过学校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它包括:培养者(教师)、培养措施(培养内容、手段、制度、评价等)、培养对象(学生)、培养目标(身心发展)等基本要素。

2、“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思想基础之上,采用一定的培养措施,实施学生成长的过程总和。它具有:

稳定性——有相对稳定的结构与程序,学校之间可以仿效。多样性——各学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各学段的特点。科学性——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合乎学生成长规律。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对现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改革,建立新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国际化的需要。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总体目标:建立具有顺德特色的,符合各学段教育规律的,立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目标:

1、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代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论。

2、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3、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师培养现代人才的专业化水平。

4、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于培养现代人才的现代学校制度。

5、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加速人才培养的顺德课程体系。

6、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差异发展、人人成功的公平教育机制。

三、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要点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各学段学校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1、制订相互衔接的“三九三”学段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三九三”是三年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小

六、初三分段)、三年高(职)中教育的简称。学前教育目标要体现一个“前”字,义务教育目标要体现“基础”,高(职)中教育目标要体现“发展”。使学校教育中各学段的人才素质培养目标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又合乎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

2、探索相互衔接的多种的人才培养学校体制。首先是积极探索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体制。分别在公、民办两种学校中开展小学、初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重点解决初、小衔接的问题。其次是在民办学校慎重地尝试高、初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但要避免用高中捆梆初中的情况再现,重点解决高、初有效衔接的问题。

3、尝试相互衔接的高、职中学生双向选择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目前高、职中通过单一的中考一次性选录学生的办法,尝试在高、职中的第一学年后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进行第二次选择,使高、职中教育进一步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4、建立相互衔接的学段招生制度。各学段是否合理衔接很大程度受招生制度的影响。小学、初中要完全落实就近招生的制度,目 前还在采取电脑派位招生的初中三年内要过渡完毕。制订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制度,杜绝通过转学变相在区域内收取优生、排斥差生的现象。逐步实行高中自主招生制度的改革,从争取上级将中考权下放给区,到逐步实现考教分离,再到高中的部分自主招生,最后到高中完全多样化的自主招生。在规范全区学籍管理的基础上,在学前教育以上的各学段间开发学生素质信息系统,是解决各学段衔接与高学段实现自主招生的一个重要策略。

5、加强对各类特殊学校及教育机构的管理,也是建立各学段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面。通过启智学校进一步总结我区开发与培养智障儿童的经验,同时研究如何发挥启智学校的引领作用,培养好因各种原因就读于普通学校的各类特殊儿童。规范各类社会办学形式,对分布在社区的各种接送班、补习社等进行规范管理,并制订相关的规定。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各学段学校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

1、加强课程管理,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学前教育阶段要将培养健康人格、良好习惯等作为课程重点,淡化或去学科课程意识。义务教育阶段要加大非传统主科学科课程的执行力,加大非传统的学科课堂课程(即学校综合课程、地方课程等)开发力度。高中阶段要加强选修课程的比例与提升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职中阶段要加强基本技能学习与实际操做训练。各类学校(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的招生考试内容要弱化文本,强化课程,强化能力。区 要开展课程执行力的检查,并通过试点完善非传统主科课程的检测研究。组织力量建立各学段基于课程(而非基于文本)的题库(学科检测资源库)。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涵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引领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

2、强化课程意识,提升教师课程执行力。加强对课堂内涵的研究,将课程意识落实到课堂,树立教师即课程的意识。根据新课程实施的要求,研究制订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做到有什么课程就有什么教师,有多少课程就有相应数量的教师。建立教师成长的长效机制,如开展区内名师、骨干教师评比,建立各类型的教师“工作站”、“工作室”等,引导教师过主题式校本教育生活,引领教师成为有特色的教师(教师首先是做一个有特色的教师)、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特级教师等。开展基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师新使命研究,创新教师成长新策略。

3、顺应时代变化,改革学习方式。开展网络学习与人才培养的研究;全面推广校园阅读促进人才成长;选点开展各学段课堂学习方式的研究;开展学习成本分配与学生成长的研究;提倡广泛运用自主探究、社会实践、调查访问、实验操做、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

4、立足科学发展,创新评价制度。对学校的评价应从过去的为了给学校划类、分等、分配奖励等行政式管理手段,改为引领学校发展(分析、诊断)的手段,评价的目标是为学校提出持续发展的建议等。对学校的评价可以采取行政部门主动介于式评价与学校申请式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原则上不公布对学校的评价结果。对教师 的评价应从过去的评价教师个体为主过渡到评价教师团体为主。区要尽快研究制订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绩效工作资方案。研究制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标准)、教育质量要求(标准)等。对学生的评价,在学前教育阶段,原则上要禁止一切形式的评价与考试,更不得将学前儿童分类。义务教育阶段要重视过程性评价研究、多样化评价研究、综合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研究。高、职中阶段要重视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效的评价方法。在评价中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自我、教师、家长、同学等)。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各学段教育相衔接的现代学校体制。

1、创新多种办学形式。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全区范围内分学段、有步骤地开展改革试点。具体试点内容的:探索政府举办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研究制订学前教育(幼儿园)规范管理意见。探索公办学校多种办学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在公办中小学开展公办民助、委托管理、合作办学及建立多种学校发展共同体的改革。探索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2、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要逐步退出直接的学校管理过程,从过去的指挥学校教育到以后的服务学校教育,增强学校活力。尝试通过创立区域的教育研究团体(各类教育协会、学校联盟、教研中心等)引领学校发展。改简单的“校长轮岗”制度为校 长“招聘委任”制和校长“职级制”。学校中层干部改上级竞选委任制为校长组阁制。学校内部管理要引入多方面力量,如开展顾问制、组建学校智囊团、实行多元学校议教制、加强学校的各种交流(学段间交流、学校间交流、地区间交流、国际间交流等)。要发挥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与教师领袖培养的改革试点。学校运作要从过去单一的“领导指挥”到“领导规划”、“领袖引领”相结合的模式,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提供平台让家长、社会、学生等参与到学校管理过程。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各学段教育相衔接的区域公平教育。

1、守护天赋,创办适合每个学生的学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规则”要“顺乎自然,合乎童道”,让学生按儿童的天赋规则学习。尝试建立肯定学生各种学习成果的顺德式“学分银行”或“学分激励”。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方法。适应时代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系统规划中小学德育课程,开展“德育作业”的尝试。全面推进办好每一所学校、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的“三好”公平教育工程。在教师中开展做一个公平的教师活动,让学生在公平的教育中发现自己是一只天赋的“白天鹅”。

2、资源共享,实现区域优质教育的增量发展。开展区域内优质教师资源共享的尝试,倍大优质教师资源的作用。改革现行的为了交流而交流的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尝试优质教师在网络上为区域学生开设专题的学习辅导(讲座、学法介绍等)。

3、条件均衡,各类学校享有平等的教育条件。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使同类学校(包括公、民办学校)享有平等的教育条件。特别是要解决目前公办小学、初中的办学条件(体育设施、生活设施)不配套的问题。

四、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

1、组织领导。成立顺德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下,制订创新研究工作安排,成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实验小组。各实验小组统筹规划,共同协调,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验。

2、研究力量。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优秀教师组成研究团队,并聘请省内外的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并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各团队制订了研究的方案,开展有效的研究。

3、规划安排。顺德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周期为三年,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验的周期也为三年:第一年主要制定就改革目标、改革方向、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等问题进行论证提升,并组织进行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基本框架;第二年确立试点,以点带面,按改革方案全面开展改革探索和研究。并举办汇报会和交流会,进行阶段性总结;第三年主要是组织完善,开展全面总结,召开专题论证会,形成改革成果并在镇、校推广。

篇3:我国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人才评价制度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教育,考试,评价,改革

据一项调查发现, 中国孩子普遍比英国孩子多学70%知识, 但最后关于创造力的测试却无明显差异。在知识经济的时代, 创新是对人才的最基本要求, 培养创新型人才, 是世界各国教育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因此, 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然而, 现行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仍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职业中学尤其如此。考试是检查教育情况的重要手段, 是教学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也是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手段。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 不恰当的评价方式只会窒息创造力的发展。我国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接受教育”的旧模式, 学者王晋堂指出, “教育问题的全部症结, 就在于教育体制, 更正确地说, 在于教育管理体制。”在教育管理体制当中, 考试与评价制度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考试的评定、区分与导向功能像是指挥棒, 从根本上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 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可是, 传统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依然在教学领域保持着轨道惯性, 存在着诸多的缺陷,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型教育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传统考试与评价弊端主要表现在

1、考试内容固化, 缺乏专业特色。

职业中学虽然发展蓬勃, 但是受到办学规模等条件限制, 学生的专业课大部分依然在课堂里完成, 考试仍以仓库理论为理论基础, 检测学生学业的课程考试内容仍侧重于教材和教参, 教学和考试演变成“教学”是用知识填满仓库, “考试”是将记忆再现试卷。2、考试形式单一。传统考试模式中仍然是闭卷多, 开卷少。笔试多, 口试少。理论多, 实践少。在这种考试模式下, 题型的标准化、答案的唯一性、方法的单一性, 很大程度上限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使其发散思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对于职业中学学生所学专业缺乏针对性, 不利于学生专业方向的研究与发展。3、评价观念陈旧。侧重于文化课的考察, 单一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 没有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更不利于职业中学学生发挥专业方面的创造才能。4、考试管理存在缺陷。考试时间安排集中在期中、期末, 急功近利的学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优良的成绩, 顺利毕业等等, 使得部分学生重功利而轻道德标准, 平时不努力学习, 到了考试前夕死啃书本, 甚至干脆铤而走险, 靠作弊蒙混过关。职业学校缺乏有效的考试管理, 使得下一届的学生效仿上一届学生, 对学风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这种考试带来的诚信与人文精神的缺失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人格恰恰在职业中学创新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考试与评价制度对人才的导向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 传统的考试与评价制度已不适应现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改革迫在眉睫。

1、树立正确的考试价值观。

评价与奖赏是以一种外部控制的激励手段, 运用的好能不断的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性, 强化他们的创造行为。一般来说, 考试具有导向 (学什么) 、诊断 (学得怎么样) 、反馈 (以后怎么教) 、评价 (这样教学行不行) 、区分 (学生学习优劣) 、预测 (学生将来可能的发展) 等功能。通过考试, 学生可以检查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灵活运用程度;通过考试, 教师也可以反思自身的授课方法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试制度在形成评机制、实现评价功能、引导评价对象和促进人才成长等方面为人才的评价和培养提供着制度保障。深化考试制度改革,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才能促进创造潜能的发挥, 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2、考试内容要与时俱进。

传统的考试必须依据教学大纲, 根据各章节教学时数多少, 来确定各章内容在试题中所占的比例, 选择考试的型搭配。新型的职业中学教育评价模式下, 考试内容不应拘泥于教材和教学大纲,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对象和不同的专业增删教学内容, 甚至可以自编教材, 考试内容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和积极思考。对于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考试考查也应有专业的针对性, 考试考查应促使学生在答题的过程既能够学以致用, 触类旁通, 又能够进行提炼、概括, 发挥创造才能。

3、考试形式要灵活多样。

笔试并不是唯一的考试形式, 新型的职业中学教育评价模式下的考试制度应该是开放式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发挥自己创造力的综合评价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包括:开卷考试、阶段测试、专题讨论、设计、图片演示、资料分析、实习和社会实践笔记、口试以及闭卷考试等多种形式, 还有符合专业特色的作品展示、实例分析等等。但是每一种形式应有配套措施为后盾, 以保证考试的有效性。

4、建立以人为本的评价体制。

加德纳认为, 在某种程度上, 每个人都具有九种与生俱来的智能, 这九种智能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由于每个个体间的智能组合存在差异, 体现在个体身上的优势领域就有所不同, 因此, 要根据个体间的差异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案, 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智能, 激发其利用潜在的智能, 发挥出创造的才能。新型教职业中学教育评价更应突出学生的专业及特长。其模式包括:注重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重视培养个人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独立性与合作性相结合;注重思维的训练, 笔试与口头练习相结合;强调社会实践, 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并伴有规范的配套措施和条件予以支持。

篇4:我国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人才评价制度

[关键词] 创新人才;考试;评价;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10-0004-04

一 基本问题和概念

1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

培养创新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时期我国的一个宏伟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现实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就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命题。就此命题,我国不少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在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方式、高等教育改革等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可是,理论上的繁荣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究其原因,推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与其说是规定的课程目标,不如说是考试和评价方法。因此,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是考试与评价方式方法的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高校考试与评价制度是培养创新人才最为急切的呼唤。

2 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和创新人才

据《辞海》所述,“创造”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而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前所未有的发现;二是重新组合的知识;三是再次发现的知识。[1]只要能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对原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发现、组合并产生出新知识的活动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等方面围绕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教学过程。创新人才是指,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去开拓、创新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

3 考试与评价界定及其功能

考试与评价体系是指依据某种教育理念或特定的教学评价目的选取一种或多种评价途径所建立起的相对完整的综合评价体系。[2]1971年,美国学者格朗兰德将评价表述为: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的记述)+价值判断。[3]这一公式抓住了考试和评价的本质所在,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考试的本质是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认识,是一种事实判断,教育评价则是按照社会的价值标准,对受教育者诸种要素进行价值评估,其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4]评价需要考试,考试为评价提供了事实依据,但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不能代替评价。这就是说,评价是在考试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考试和评价制度对培养人才过程和活动起着导向、监测、激励、诊断和甄别的功能,其中最为重要、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是导向功能。考试和评价制度,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因此,必须从观念上理清考试与评价的关系问题,逐步建立完善的高校考试评价制度体系。

二 当前高校考试制度的弊端分析

为了对我国高校考试与评价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笔者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问卷调查目的是找出现行考试与评价制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的影响,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理清思路,为构建基于创新人才理念下的考试与评价制度体系构建提供重要依据。

针对该课题,本人从2013年至2015年跟踪调查,调查范围: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调查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方面,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4份,回收率97%。学生方面,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20份,收回有效问卷286份,回收率89.3%。综合分析如下:

第一,考试目的方面。高校把考试分数作为评奖评优、保送读研、推荐选拔以及毕业的最重要依据。导致学生为考试而考试,为分数而考试,考试成绩的作用被过分夸大,加剧了考试的功利化倾向,以至于部分大学生,为取得好成绩而甘冒作弊之险,而且屡禁不止,在问卷调查中作弊比例占26%。由于考试功利化,从本质上说,以考试代替评价,使考试变成了脱离教育教学的孤立的东西,忽视了作为评价手段的考试对于学生的导向功能,在某种程度上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考试内容方面的问题。(1)考试内容基本上是教科书上有的、教师讲过的内容,问卷调查显示93%考试内容是教材内容,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小。考前学生要求教师划重点、划范围的事屡见不鲜。这就造成学生考前临时突击,也能通过考试的情况;(2)相对滞后的教材内容,无法与学科前沿问题衔接,问卷调查显示78%考试没有涉及学科前沿问题,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相对滞后和死板;(3)就考试题型而言,大多数考试题型局限于传统题型,填空、单选、多选、名词解释、辨析、简答等客观题的比例大,所有的这些类型,都是围绕着学科的基本知识的记忆而设计的。而对于考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分析性、论述性等主观性试题类型较少。这种基于教材的考试内容和侧重于考查基本知识掌握的题型,限制了考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内容与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学业考试形式单一。问卷调查显示,目前考试方法形式单一占79%;考试时间安排方面集中比例占78%。当前高校考试形式过于简单僵化主要存在五注重五不注重:只注重笔试,不注重口试;只注重闭卷,不注重开卷;只注重理论考试,不注重实践测试;只注重统一考试,不注重因材施考;只注重集中考试,不注重分散考试。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已不适应于培养创新人才,它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许多学生凭着期末的突击学习就能够在考试中顺利过关,平时的学习目的并不明确。

第四,评价方式简单。(1)在评分方式上,高校学业考试基本依据标准答案作为评分标准,注重答案的规范化、标准化。在这种评分精量化标准中,记忆能力成为考试评分的测试重点,而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被忽视,更别提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了。(2)平时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左右,一般依据学生出勤情况和课堂活跃程度来评定。如果仅仅依靠出勤情况及少数人活跃的次数来决定平时成绩,这种评定方法带有很强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可信度不高。出勤并不代表认真听课,目前课堂出现了很多“低头族”。(3)除了学业考试的分数之外,综合性的评价不多。调查结果显示,81%学生回答没有综合性评价。这种简单的评价方式,侧重于事实判断,缺乏价值判断,无法体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第五,忽略考试和评价的反馈和激励功能。高校学业考试一般设置在学期末,考试结束标志着教学活动结束。期末考试后,教师阅完试卷,把成绩交给教务管理办公室就意味着学业考试的结束。高校一般都要求做试卷分析,但只是简单的进行了优秀率、及格率、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的统计,真正坐下来认真分析试卷的科学性,分析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以及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的情况少,这就使试卷分析流于形式,更不用说教师做出评价分析并及时通报给学生。因而考试与评价对教学的诊断和反馈、激励等功能没有发挥出来,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目前考试与评价体系中暴露出的这些问题,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迫使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如何改革现有的考试与评价制度。

三 考试与评价体系构建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题。与之相应,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和评价体系主要应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因素进行检测。为此,本文从考试与评价目的、考评内容、考评方式、考评标准、反馈等方面构建考试和评价体系。

第一,明确考试和评价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与评价制度体系,必须首先改变考试观念。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教育的目标不在于掌握知识的多少,在当今信息时代,很多知识随时可以查到,而在于生存和如何面对生存的问题和挑战。所以,如果围绕生存的需要而学习,学生会更具好奇心、针对性,更具有激情和批判精神,更容易根据问题和挑战融合各方知识、创新能力的训练和提升。这就有一个路径选择问题,是学习知识面对生存和挑战,还是面对生存和挑战去学习?前者可能会导致学了一堆知识而不知如何运用;后者显然针对性强,利于训练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耶鲁大学前校长小贝诺·施密德特也曾指出,“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名牌大学的学院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5]据统计,中国目前的本科毕业生可能大多数人最后从事的工作和自己大学时的专业没有什么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在本科阶段,为了面对以后的生存和挑战,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是鼓励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系统性的专业学习和学术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此观之,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与评价的目标是为了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从考试观向评价观转变,考试观侧重于知识记忆、侧重于考试结果等事实判断,而评价观侧重于知识创新、侧重于创新过程等价值判断。评价的目的不在于划分优劣或者奖惩,而是通过评价形成促进创新发展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充满朝气、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考试与评价制度的导向功能,实现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

第二,创新考试内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没有考试内容的改革,就没有也不可能有考试和评价制度的改革。如上分析,考试范围仅仅局限于教材,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首先,考试内容要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考试范围必须要广泛,考试范围既要基于教材,又要与教材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仅要包括教材中的基本知识,还要增加教材之外的拓展知识,通过拓展知识给学生创新活动留下一定的发挥空间。其次,考试的内容也要灵活多样,要尽量具有挑战性、竞争性,考试内容要与社会现实问题衔接,适当涉及学科前沿问题,使考试内容富于时代气息。为此,应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考题,多设置创新性试题,以综合性的命题为主,而且要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创新兴趣为重点,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清,能够激励学生全力以赴地思考、分析、钻研。为了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让学生把精力耗费在记忆内容上,甚至可以允许学生带上基本公式或书本开卷考。事实上,学生只有在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够创造性地解答问题。

第三,过程性检测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与评价制度体系,必须从原来的终结性考试转化成过程性检测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进而形成终结性评价。事实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累积的过程。这就需要加强平时检测。通过平时的检测,教师就可以真实地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学生也可能因为平时检测而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及时地复习、巩固所学习的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这方面代表案例,如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大考小考不断,要求极其严格。涉及基础理论的课月考一次,工学院、理学院月考两次。印度理工学院每5个星期举行一次全校性大考,成绩全校排名。因此,高校考试与评价制度一定要加强过程性检测,通过过程性检测,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过程性检测如课堂提问、组织学生讨论、小论文、小实验或社会实践、安排思考题等,但这并不是要求频繁地考试,而是通过多样化的过程性检测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促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破解此前只有期末大规模集中考试的弊端,缓和集中考试给学生造成的沉重压力和负担。终结性考试指的是一门课程结束时的考试成绩。通过过程性检测和终结性考试的结合,把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紧密结合在一起,为考生提供的不仅是一个考试分数,还包含关于考生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潜质情况分析的报告,最终形成终结性评价。

第四,针对具体的课程特点,丰富考试与评价方式。考试与评价方式方面,高校应该在考虑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考试与评价目的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教师也应该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征,选择合适的多样化考试方式的组合;甚至可以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方式,做到因材施考。多样化的考试与评价方式包括口试、闭卷、开卷、半开卷、课程设计、论文、研究报告、实验,等等。不同的考试方式具有不同的功能,所考察的能力点也有所不同。具体而言,(1)闭卷考试侧重考核学生对知识记忆的数量和理解的程度。(2)开卷考试或者半开卷考试侧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总结等综合应用能力。(3)口试侧重考核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口试可分为一般的口试、读书汇报、小答辩、学习小组的课堂辩论、专题演讲竞赛,等等。(4)成果性考试侧重考核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如小论文、课程设计、综合文献调研报告、作品展示等。(5)实践考核侧重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实践教学考核中常用的方法。为了保证考试与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每一种考试与评价形式都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否则,多样化的考试与评价方式就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比如不许剽窃他人成果,如果剽窃,轻者该门课不及格,重者取消该课成绩。

如果要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方式上,就要减少闭卷考试,而多采用口试、开卷考试、成果性考试、实践考核等方式。通过考核方式的选择,引导学生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五,在评分标准上,重构“分数”在考试和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评分是考试和评价的重要环节,对考试和评价的质量及功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真正发挥考试与评价的作用,实现从考试向评价转变,最核心的问题是评分标准问题。在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中,放弃以标准答案为评分标准的传统做法,确立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应用、创新为根本的考试与评价标准。在评分标准上,把创新因素作为最主要的评判标准。凡是创新因素较少、较差、较低的,就得低分;凡是创新因素较多、较好、较高的,就得高分。[6]只有发挥出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考试中得到最高的成绩。在方法上,允许学生采取各种有效的答题方法,鼓励创造性思维。在人文和社会科学考试中,评分标准要具有开放性,只要学生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够自圆其说或言之有理,对其创新因素都要给以肯定,给以很好的成绩。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平时学生考试,不必按照教师的讲义来答卷,意见与教师相左,只要有根据,也可以拿高分。印度理工学院,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老师会教给学生很多方法,但是他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解答问题。考试题目不多,但是要求独立思考。也许一个题目学生并不能解答出来,但是只要思考过程条理清晰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评价。因此,要以“创新性”作为评分的最主要的指标,重构“分数”在考试和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简言之,就是要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增加价值判断的权重。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考试与评价的引导作用,进而构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和评价体系。

第六,制定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与评价制度体系,把学生平时的各种教学之外的创新活动与创新成果纳入到考试成绩中,可以在总成绩内划出一定分数用于奖励在教学之外学有成效的学生;或者在总分之外,采取加分制。这是非常必要的,尽管这些创新活动与创新成果是在教学之外,但在教育过程之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和资源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以社会上令人困扰的现象、有趣的科学问题、现实中活生生的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则可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搜集资料、开展调研、进行实验、集体讨论、深入研究、撰写报告,等等。在此基础上,可以把这些创新活动与创新成果纳入到考试和评价之中,如学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或作品,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果,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科技活动或比赛并获得一定成果,都应该给予肯定并奖励,课程考试方面,可以给予加分或者免除其考试。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学生投入到创新学习与创新活动中去,走出死读书、读死书的怪圈。这样可以发挥积极鼓励学生开拓创新的作用。

第七,倡导运用多种措施与方法综合评价学生非智力因素。创新能力的多样性与考试和评价的有限性永远是一对矛盾,无论怎样的考试与评价都不可能反映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方面面。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这些非智力因素恰恰无法通过考试测量出来。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8]这样的理念要求在考试与评价的实践中,注意对非智力的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等因素的了解,把这些非智力因素作为一个与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同等重要的领域进行评价,构建考试与评价制度体系。在这些非智力方面,更多的要靠日常的观察和实践的锻炼。因此,我们应该倡导运用多种措施与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比如探索建立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甚至社会评价有机结合的互动的、综合的评价体系,以形成合理的评价结论。这些评价方式可能没法纳入总成绩,但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意识。

第八,建立健全考试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机制。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己经达到。”[9]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考试与评价制度,要想使考试真正发挥诊断、甄别、激励、导向作用,必须健全考试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机制。在考试和评价的反馈上,教师不仅仅是评定分数,还要评价考试范围、内容和解答问题方法,与学生们一块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灵活应用知识情况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情况,并根据学生不足及不同情况给学生个别辅导。甚至与学生相互讨论,让他们大胆评价自己在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考试的信息反馈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发挥考试和评价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将评价整合到学习过程中,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 结语

总之,考试与评价制度对高校培养人才目标有很大的影响与制约,高校的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要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核心目标进行,通过明确以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考试和评价目的,从考试观向评价观转变,以创新考试内容、创新考试与评价方式,把创新性作为评分的最主要的评判指标,建立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机制,健全考试与评价的反馈机制,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考试与评价制度,通过这种考试与评价制度的建立,发挥考试与评价的功能,引导和培养创新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破解“钱学森之问”,实现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44.

[2]何侃.高校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

2007(3).

[3]史小燕.现代教育评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4:3.

[4]戴家干.从考试到评价:教育改革的时代任务[J].中国

高等教育,2007(13、14).

[5]陈宏薇.耶鲁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9.

[6]刘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J].现代大学

教育,2006(3).

[7]靳晓燕,齐芳.“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N].光明日报,

2009-12-05.

[8]徐涛.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

大学出版社,2007:29.

[9]维纳.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和社会[M].北京:商务

篇5:我国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人才评价制度

一、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认识的误区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为绝大多数学校会计专业所采用,产生了积极作用,对于推进人才培养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但从工学结合模式开展上看,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其一,过于强调实践,忽视了会计专业特点。很多院校认为,无论什么专业都需要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大有不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之势。没有对专业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一哄而上,势必对技术要求较高,岗位实操相对容易的会计专业产生不利影响,因为这些专业还需要在学校多保留更多的时间,由教师进行授课,加深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其二,过于注重形式,忽视了与企业共同育人的内涵。很多院校认为,只要把企业引进学校来,与企业共同培养,就是工学结合,这其实是对工学结合的一种肤浅认识。与企业合作只是人才培养的一种手段,能不能产生作用,关键还在于工学结合的形式是否有效,比如订单培养是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是我们也会知道,现有订单企业不可能永远为学校提供订单。更重要的是,学校应该通过订单明确企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毕业生,这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方向,包括“校中厂”和“厂中校”建设,这也只是人才培养的手段,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紧密结合,使学校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让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需要。

其三,还停留在学校是人才培养唯一主体这一认识。所以,很多院校认为,就学生培养来说,学校仍然是实施人才培养的唯一主体。所以,为了更好的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大规模的建设校内实训室,投入大量资金去建设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景。(本网网 )而教职成(2011) 12号文中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可以看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育的主体不仅仅是高职院校,还需要行业和企业。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1.专业服务产业意识有待加强

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强调专业服务产业,尤其要与本区域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如果不把学校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很难真正服务产业,但目前很多学校服务产业意识淡薄,与企业的合作都只停留在表层,包括签订一些合作协议,派遣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等。企业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和课程建设改革等方面的参与度还远远不够。

2.开展工学结合途径缺乏创新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但各个院校对工学结合的认识不同,有些学校认为工学结合就是开展实践教学,所以大规模的进行实训室建设,大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甚至把教室全部改为会计模拟实训室,加大会计专业课程课内实践环节。应该说,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本身没有错误,但一味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注重实践课程内容和体系的规划,不注重工学结合途径的创新就有问题了,毕竟从会计专业来讲,对业务处理的技术要求较高,人才培养更是一个系统工程。

3.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开展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在校企合作共同育人上,首先考虑的是利润,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尤其考虑到学生的实践成本、人身安全等方面,更使企业有所顾虑,而国家又缺乏鼓励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相关政策支持,所以参与的愿望并不强烈。如果高职院校不能够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要有较大差异,对于会计专业,想让企业顺利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更是难上加难。

4.院校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还存在不足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尤其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是工学结合人才模式落到实处,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但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多数从学校毕业就走进工作单位从教,缺少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很多院校把教师派到企业进行锻炼,但如何进行考核尚存在很多不足。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有效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就是要充分利用企业和院校两种不同的、互补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企业和学校两大主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共同培养学生,以最终达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所以,认识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就会使教师真正的在教学中研究和实践这种模式,产生让教师自发的在教学中加以实施的原动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是主动的、快乐的、积极的。这样,才能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与会计专业教学完全结合起来,更好的实现会计专业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探索符合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新模式

依据认知一实践一再认知一再实践的成长规律,对于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注重“德技兼修“同时,采取“工学交替”方式进行。依据会计专业现状和社会需求,应注重对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这一方面是对学生个人职业道德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是树立行业风气,维系社会公德的有效手段。采用“工学交替”方式进行有利于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第一步,在入学后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或学校财务部门和“校中厂”参观实际的会计资料,了解会计业务处理的流程,对会计有一个感性认识。第二步,学期中,学习专业课程时采用一体化教学,在每个学期结束前集中利用一周或两周进行集中实践,对本学期所学课程的实践处理进行系统训练。最后一学期进行顶岗实习训练,使学生完全达到实际工作需要。

(三)制定全新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强调为企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应当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会计专业采用“德技兼修、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明确核心课程,构建新的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按照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整体设计和优化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等人才培养环节。

(四)完善政策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有适合的外部环境,政府应该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条例等方面来协调和支持。政府可以制定新的税收政策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这样,对于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大辅助作用,比如有利于学校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企业可以根据需要与学校建立订单培养,鼓励企业走进学校,建立校中厂。还应加强在工学结合中涉及的学生安全、成果分配和学生待遇等方面的立法,以保障学生和学校的权益。

(五)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是重点,为了更好的进行校企合作,必须创新或改进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体制,这是有效推行校企合作的重要保障。第一,应建立有效地运行机制,明确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角色和职责,各负其责,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或其看重的广告效应,以及技术支持。而学校看中的是人才的培养,次之才是可能带来的利润。第二,应建立有效的分配机制,对于可能带来的获利,双方要事先明确分配方法,还要对可能带来的收益建立预期分配模式,这样能保证双方不会因为利润分配产生摩擦,影响合作的有效进行。第三,应建立有效地的评价机制,能够准确的分析校企合作的成效,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幅度有多大。

(六)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考评体系

会计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的开设与传统教学计划完全不同,“工学交替”会使课程分阶段进行,还要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会计师考试内容有所衔接,教学场所和教学方法也有发生很大变化。所以,应建立由学校、社会、企业多方组成的突出实践能力、过程评价、多元性考核的开放性考评体系,这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客观评价会起到积极作用。

篇6:我国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人才评价制度

合肥学院大三学生苏伟光和团队伙伴们依托本草纲目养生理念,为安徽泗县特色富硒鸡蛋完成了一款新的包装设计。这个小小的暑期创业实践项目,让原本销路不畅的富硒鸡蛋卖到了6到8元一个,并成功打入网上市场。

“我们对企业的产品和理念进行了认真调研,包装设计在图案上突出了人文韵味,在材料上强调了抗挤压性,为宣传产品和实现远距离销售起了很大作用。”苏伟光说,这次的成功实践让他对未来的“创业梦”增强了信心。

苏伟光所在的大学正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看来,只有改变高校过去陈旧、单一、脱离社会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另一方面搭建平台让学生体验创业的过程。

合肥学院将企业的真实项目融入教学,学生以“跟项目”的形式进行学习。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谢海涛介绍,苏伟光及其团队的设计就是一次真刀真枪的学习。这种过程产生了一大批成果,更重要的学生们有了一颗创新的心。

这个系还与企业合作组建公司,由老师带领学生在公司成立创业小团队开展工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从接单到成本预算、开支、结算等等一系列企业运作流程,增强了成本意识、市场意识、团队意识,为将来创业打下基础。”

近年来,中国政府密集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大力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今年5月份,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

17日至18日在安徽合肥举行的长三角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表示,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应景之作”,不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也不是面向部分学生的小范围改革,而是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全局性、根本性的大事,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各地各高校‘十三五’规划和综合改革方案中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一个重点,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和举措,尽快出台更细化的、更可操作、能够检查本地本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的方案。”她强调。

一些率先进行改革的高校已经取了显著成果。安徽省团委、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12年合作开办的“现代青年农场主班”,是三农新形势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

“现代青年农场主班”第一届试验班学生已经毕业两年多。毕业生沈阔等三位同学已经成为荃银公司流转的300亩土地的管理者。“今年收成不错。未来除了为企业管理土地,我还打算直接承包几十亩地,自己来发展一些粮食新品种。”沈阔说。

通过“大师+团队”、“引进+引智”、“学科+人才”等引智模式和海外高校影子培训、企业挂职等培智模式,江苏省高校逐步形成了由专职教师、企业家、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宁波工程学院通过“孵化基地+课程平台+实践模块+服务窗口”的创业教育模式,为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保驾护航。

蔡敬民等高校负责人表示,创新创业教育应贯穿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的始终,防止片面化,功利化,表层化,“这不是鼓励所有毕业生毕业后就创业,但培养模式改变转化的生产力一定会在学生们进入社会后体现。”

上一篇:房子说明文精选下一篇:荷塘游记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