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离我多远作文

2024-05-09

道德离我多远作文(共10篇)

篇1:道德离我多远作文

道德离我多远作文

我时常疑惑,对身边的事疑惑,对不同的人疑惑?而现在最令我疑惑的是道德。我实在是不懂道德到底是什么?

我听妈妈说道德是一张纸,别随处丢就是道德。可说完这句话,她却习惯性地丢下她的垃圾袋。我疑惑了,是不是只要不乱丢纸就是道德,那乱丢其他的算吗?

我听阿姨说到的就是尊老爱幼,她转身抱住了小弟弟,却冷冷的望了一眼她身旁的老奶奶。我搞不懂,尊老爱幼是只关心孩子,而冷眼看养育自己的老人吗?

我听爷爷说,道德就是他对你笑你也对他笑,爷爷那个时代有过吗?但我倒是从未验证过,因为没有陌生人对我笑过。

我曾做过一个只属于我的一个小小的实验。我曾就是这么单纯的有这样的一个愿望:我希望笑容可以重新回到人们的脸上,不是那种礼仪式的皮笑肉不笑,而是真正发自心底的.笑。我开始试着做我的实验,对着每一个路过的人笑。有的人会回复我一个笑,有的人也笑却是一种深深的嘲笑,有的人却麻木到什么也感觉不到。我开始无奈,原来道德离我们真得那么远。人们早已习惯了冷漠,甚至于当笑容来时都不自然了。

这个时候,也只有叹息声了吧……

道德范围远不止这些,可为什么却让我如此困惑。我向大家都知道汶川曾发生过大地震,许多人为此慷慨解囊。但是,我却在报纸上看见一条反面的新闻:“某地区奥运火炬手在绕过捐款箱后,把一只空的手放在箱子边,什么也没捐。”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火炬手并没有错,他们已经捐过了钱,只是几位记者没拍到照片,就让他们平白无故的忍受指责声,叫喊声,责骂声!经事后调查,火炬手是并着手再走了一边。

这件事让火炬手很郁闷,人民很纳闷,也让社会充满了疑问,这些记者怎么能这样!我则感到很气愤,媒体本是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更加了解社会,却报道出这么一条消息,又和报假新闻有什么区别呢!这是拿灾区人们的利益开玩笑,是对火炬手的不尊重,是对社会的形象的严重损害!实事求是道德的基本表现,而这家媒体却连这点道德都做不到,还怎么再谈自己的信誉呢?

生活是本教科书,无论他写的是什么,孩子们都会被影响。

道德两字引发我无穷的深思,也希望我遇到的距离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远……

 

篇2:道德离我多远作文

跳脚米线、鸳鸯锅、竹笋炒肉……听了这些美食,你一定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吧!其实,这些只是老爸老妈对我的一种“酷刑”而已,这时候,我感觉幸福离我好遥远……

我的成绩在班里不是太好,落后在一大堆同学之后,虽然我成绩平平,但是,只要我的成绩下了90,就免不了一顿挨打。

还记得有一次,临近期末考试的最后一天,数学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作业中我有一道题不会做,老妈给我讲了三遍,我都没有听懂。老妈最后耐心地教了我一次,我还是没有听懂。老妈实在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拿起旁边的棍子就给我来了一次“跳脚米线”。

到了期末考试那天,我拿到数学试卷,发现大多数题都是妈妈教我做过的,我开心极了,提起笔来就开始做。结果因为粗心,我考得不怎么好。妈妈看了我的试卷,立刻又给了我一顿“竹笋炒肉”。

有时我觉得,我不是老妈亲生的。妈妈爸爸也经常说,我是充话费送的,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篇3:真话作文:路有多远?

我们需要冷静对待, 反复思考, 若思考方向不对, 归因不彻底, 方法找不到, 真话作文也会继续远离小学语文课堂。

陆荷芳:假话为什么这么多?

“圆圆的月亮像玉盘,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微弱的灯光下, 妈妈还在为我织毛衣, 我仿佛看到她头上又增添了几根白发, 心里特别感动。”……这是每一位老师都非常熟悉的语段。这是不是就证明我们的学生不会“写真”、没有个性、千篇一律、肤浅浮华了?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作文之“痛”了?痛定思痛, 让我们一起来静静思索。

第一, 作为老师, 你用心欣赏孩子们的“真言”吗?

作为一名老师, 扪心自问:我们让孩子写作文的目的是什么?在你心目中, 什么样的作文是优秀作文?你与孩子一起写作文吗?你是怎样来指导孩子写作文的?……

叶圣陶先生在《怎样写作》一书中曾这样说:“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 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一定要有所写才写。”事实上, 长期以来, “为写而写”似乎成了学生写作文的唯一理由。教材中有规定要写, 为了应付考试要写, 所以, 老师必须“指导”, 学生必须“写”。因是“必须”, 自然带上了某种不必言说的思想。因“不得不写”, 因要“交差”, 于是“挤牙膏”似的说些似是而非的、无聊与无趣的话来, “假”“空”便在所难免了。

老师以为, 学生的作文应该是这样写的, 他也许会遇上这样的问题, 于是, 便照着自己的思路去讲解, 去引导。而学生, 也以为这样写才是老师所希望的, 所喜欢的, 于是, 便如此这般, 顺着“自以为”的思路与方法去写作。在这样的“自以为”下, 每个人都“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母亲;每个人的老师都是循循善诱, 为生病的同学补课, 为工作熬红了双眼;每个人的母亲都是勤劳善良的, 深夜在织毛衣, 夏天在摇蒲扇;每个人的同学都是乐于助人的, 放学后帮“我”解答难题, 分别时送上“小木船”……

那么, 什么样的作文是优秀作文呢?习作评价标准的模糊, 个人喜好标准的不同, 都可能影响着习作的评价。尤其对于考场作文, 它的评分标准往往是“中心明确、行文流畅”等冷冰冰的机械化的字眼, 我们据此将学生作文分成三六九等。于是, 老师、学生为了他们的命根子———分数, 不断揣摩着优秀作文的标准, 努力迎合“评分者”的喜好, 剔除那些可能扣分的东西, 使写作成了“有套路”的类似于“八股文”般的东西, 又怎么会不“假”?

再者, 我们常常以为写作便是写作, 根本没有想到写作也是学生生活、生命中的一部分, 写作的态度, 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假的、空的说多了, 生活中的“假”便也自然而然了。站在呵护生命的高度, 老师的“真”, 对学生求“真”的态度便尤为重要。

第二, 作为教材, 你用心营造“学真”的氛围吗?

细观我们的教材, 写到人物, 几乎都是名人英雄, 有的命运坎坷, 自强不息;有的持之以恒, 成就非凡……让学生觉得, 写作就必须得写惊天动地的大事, 写声名显赫的名人。对于小学生来说, 虚构与真实、虚构与虚假, 他们分不清楚, 而十多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也没有任何文章引领学生认识其不同, 所以真真假假, 虚虚实实, 学生真的把握不了。

我们再研读一下教材中的习作要求。有的要求不够明确, 有的似乎是要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的, 却又让孩子无法展开想象, 写出来的东西空洞乏味。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学写生活中的新发现”, 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 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 他的生活中有没有“新发现”?有了新发现自己能不能想办法去解答?怎样清楚明白地写出这个新发现?这些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难, 或因为老师在引导上的失当, 加上学生手头现成资料 (课课通、优秀作文之类) 的丰富, 学生大多不会花时间自己去思考与探究, 而是将他人现成的“发现”直接拿来。面对这种现象, 老师也只能简单地讲讲、批批、改改、说说, 走个流程算了。

从教材方面引领学生写真, 看来还有许多路要走。

主持人:关于学生写不出真话, 仅仅从写作教学的本身来思索还是不够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非常重视阅读教学, 对于真话作文, 阅读教学该如何做?

周晓霞:阅读课文教学为真话作文准备好了吗?

我个人认为, 学生写不出真话, 与阅读教学没有引导学生读到“真”, 没有好好地引导学生发现很多作者在写“真”, 不清楚作者是怎么写“真”, 是密切相关的。

关于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之间的关系, 当下仍然使用的读写结合, 认为阅读就是为了写作而准备的一种积累 (包括词句、情感体验以及章法结构技巧等等) , 而写作则是阅读的一种再延伸 (或仿写或改编或续写) 。这样的“读写结合”始终是一种被动状态的牵引, 是一种看似有成效的作业而已, “炼”成的终将是一批“现代八股”“变形八股”的操作高手。习作者在这样的习作过程中是失却自我的, 更无法谈及“真”!面对那么多的阅读课文, 面对那么多的阅读课时, 怎么办?

一是引领学生从阅读课文中明白对话的价值。对话是什么?是主动、是尊重、是倾听、是倾诉, 是文明的呼吸, 是智慧的碰撞。

比如《天游峰的扫路人》的作者章武, 就是一位善于交流的人。首先他在天游峰与扫路人相遇、相识至交谈, 体现了其与人对话的一种能力。加之他是一个乐于将“倾听”所得转而向人“倾诉”———写作成为一种自然习惯的人, 所以才有了《天游峰的扫路人》。而教学过程中, 教者对于文本的理解是一种“倾听”, 转而成为对学生的一种知识传授当为一种“倾诉”。当然这种“倾诉”是特殊的, 需要一定的技巧。而课堂上的学生在“倾听”作者、老师与同学们的“倾诉”之后, 又将如何去寻找自己的生活与作者有所呼应?又将如何“倾听”自己的世界, 将其如何转化为一种自觉的“倾诉”———写作?这才是我们的阅读教学所应该具备的写作思考。

二是要让学生明白很多文章包含着一种真正的感恩, 也就是说, 文章是非常棒的感恩方式。

比如《月光启蒙》, 常常被理解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对母亲的怀念。而细品之, 便能得到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感恩, 对民间文化的一种感恩。作者以其独特的方式———写作来表达自己的这份感恩。我们在调动学生的童年记忆来呼应文本理解的同时, 引导学生体会到, 原来写作也是感恩的一种重要形式。自此, 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 因为有了具体的倾诉对象而自然会露真情、说真话。

三是要让学生从阅读教学中明白所有的文章都是“读后感”。也就是所有的文章都是作者阅读世界万物, 心中思考万物的感受, 任何一类文体都是如此。

你看, 学生读一本书, 让他们写读后感, 有几个人愿意去写?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用传统的小读后感的理念引领写作的结果。其实, 在阅读教学中, 若以大读后感理念引领学生阅读, 让学生与作者对话, 与编者对话, 与文章中任何一个人物对话, 这种读后感学生肯定有话可说。比如《鞋匠的儿子》一课的教学, 如果老师引导学生给文中的人物写信,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理解有选择地写信, 给林肯写行, 给林肯的父亲写也行, 给那位议员写也行, 给整个参议院写也行, 给这篇文章的作者写也行, 给编者写也行……如果以这样的思维引领学生写起来, 其感还会有“假”?

而这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做个高水平的“催眠师”。在阅读交流时, 使学生能真正积极而主动地对自己思想的“回顾”和知识仓库进行“清点”, 创造出一个新的知识环境, 进而获取新的发现, 从中享受到获取新知识的快乐。

在教学《维生素C的故事》之后, 我安排了《我叫维生素C》的写作训练, 引领孩子们将对课文故事的回顾和课外网络资料的查询所得, 巧妙地安排于这样的一个语言文字的运用过程之中, 还留了空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描绘出“维生素C”的形象。在这样的一个创作过程中, 既运用了课本中的知识, 又对这些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我们的检查不再是单一的回顾, 而成为了一个快乐地运用知识的过程。也让学生知道, 相同的知识, 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呈现。这就对习作中的知识求真有了较好的指引。

主持人:从学生真话作文的角度来看, 小学语文教学的确需要变革。而这项变革, 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目前的状况下, 我们肯定还能做些什么的。

管建刚:“文心技巧”下, 假话烟消云散

我一直认为作文讲评重于作文指导, 作文讲评其实是最好的作文指导, 抓住了作文讲评, 才能根据学生的写作实际引领其爱上真话作文。但现在作文教学的问题很多, 其重要原因是在“文心技巧”上还没有进行细致研究。

(一) 作文教学的“方向”在哪里?

大家对《南辕北辙》的故事耳熟能详。方向错了, 盘缠再多, 马再快, 那也白搭。作文教学的“方向”在哪里?“课标”早讲了: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学生要是不懂得“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他们就不会真正知道写作的方向在哪里, 他们的写作, 只是受命于师的作业, 永远享受不到真正的写作的快感、荣耀感和幸福感。

然而, 有几个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不是学生的过错。又有几个语文教师把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看成作文教学上的一件最重要、最迫切需要来做的事?很多教师都把这句写在“课标”上的话, 看成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以至到后来, 连语文教师都忘了除了作业, 除了考试, 作文还能是什么。

“课标”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放在第三学段, 即小学高年级。我以为, 不够, 越早越好。方向对了, 你走得不快, 不要紧, 顺着道往下走, 总有到目的地的那一天。“课标”将这句话放在了第三学段的作文要求的第一条, 完全正确!它是方向, 它是基础。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就是我所提倡的“文心技巧”的核。问题是,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 一“自我表达”, 一“与人交流”, 就假话连篇呢?

(二) 怎样使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我认为, “自我表达”是为了“与人交流”。有人说, 日记是私密的, 只给自己看。绝大多数人的日记, 写的背后, 往往隐藏着一个自己也险些遗忘的动机:将来有机会, 要将里面的话, 给别人看, 给应该看到的人看。

怎样使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发表!“发表”学生的作文。文字只有发表出来, “文字的声音”的优势才凸现出来了。它能让各个地方的读者不断地传阅, 它能给写作的人带来尊严和荣耀。发表, 既表明写作者的才华被认可, 又象征着作者获得了“公众言说”的权利。一个人的声音传得多远、多久, 就证明这个人的影响力有多远、多久。发表, 刺激着写作的人, 以更好的姿态写作。

怎样“发表”学生的作品?传统的“发表”学生作文的方式有“朗读”“贴作文墙”, 现代“发表”学生作文的方式有“博客”“班刊”“班报”。我看好“班报”: (1) 比起作文墙, 它能让每一个学生随时随地地看。不只是让班上的同学看到, 也让爸爸妈妈、亲朋好友等看到。 (2) 比起班级博客, 它更便捷, 可随身携带, 随时携带。 (3) 办报的周期短, 旬报或周报, 更替速度快, 能不断刺激学生的写作。 (4) 人对纸质的传媒, 至今仍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我办了十年“班级作文周报”, 手头有500期、近500万字的周报。我以我的十年实践作证:只要你办一两个月的“周报”, 学生马上知道, 写作要“发表”, 作文有人读, 有人评, 有人对话, 有人交流。说了假话, 会有人质疑, 质问。

(三) 有了发表, 自然解决了另一个重要的“文心技巧”:“读者意识”。

很多发达国家的作文教学, 都特别重视“读者意识”。英国的“课标”说:“针对写作目的和预期读者采用合适的文章体式。”“为多种目的和读者, 写各种类型的文章;并注意激发读者的兴趣。”美国的“课标”说:“明确写作目的和读者”“选择一个你认为读者会感兴趣的主题”, “让读者‘看’到故事的环境、人物和事件”。等等。

“读者意识”的重要内涵是“读者假想”。写作时, 你要假想你的“读者对象”知道什么, 不知道什么;喜欢哪些内容, 不喜欢哪些内容。我办“班级作文周报”, 经常让学生将“周报”送给平行班的学生和老师、教导处、校长室, 并邀请家长一起阅读, 将每一期佳作投给报刊社,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 我们的读者不只有班上同学, 还有很多潜在的读者。这个意识一苏醒过来, 学生的写作行为就会呈现出自我的“读者关照”, 学生在写作中, 会自觉地以虚拟读者的形象, 审视自己的写作, 这就是夏尊把“读者意识”看作写作上的重要技巧的缘故吧。

有了发表, 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读者;有了读者, 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读者意识。有了读者意识, 改变的不只是作者的写作视角与技巧, 作文所蕴含的丰富的、渴望用文字交流与对话的写作热情, 也将注入作者的文字里。有了读者, 有了广大群众的雪亮的眼睛, 写作就有了真正的“监督”, 写作上的“打假”就能真正落到实处。

解决了发表平台, 获得了“发表意识”和“读者意识”, 作文说真话, 说最想说的话, 就轻而易举起来。作文有了真话意识, 文字就带上了作者的体温, 文字就有了温度, 文字就成为学生认同和接纳的一个精神交流的平台, 写作就彻底改变了。写作不再是学生讨厌痛恨的虚假、虚伪、无病呻吟, 不再是敌人, 而是“情人”:那里是真情, 是真诚, 是真意, 是真切, 是真挚。作文, 由此成为“心”的世界, “情”的世界, “人”的世界, 一个丰富的精神家园, 一个内在世界的外在表露。

文字技巧, 关注的是写出来的那篇“文”;文心技巧, 关注的是写作文的那个“人”。这是“文字技巧”和“文心技巧”的区别所在, 也是我所追求的作文教学和当前病态的作文教学的区别所在。发表意识、读者意识观照下的“写作”, 学生必然会说真话, 说内心的话, 说拧开了水龙头哗哗流淌的话。也正因此, 写作带给作者言说的快感和幸福感;也正因此, 辛苦的写作, 有了无穷的魅力。

高子阳:还整个习作过程以透明

我个人一直认为, 当下的习作教学的整个过程仍然是隐蔽的。管老师以“班级作文周报”的方式将学生习作过程部分透明了, 学生能够持续地阅读更多学生的作品, 学生父母也能持续阅读到全体学生的部分作品。我坚信, 只有整个作文教学过程透明了, 全透明了, 我们的学生习作才能够真起来。

我认为, 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有五种现象 (五大问题) 直接关系学生真话作文的产生。

第一, 没有哪位学生非常方便地把全班学生的每一次习作及老师的习作评语读完。

第二, 没有哪位学生父母能非常方便地读到自己孩子及全班学生的每一次习作及语文老师的习作评价。而这种阅读能让父母获取很多信息, 比如他们会非常清楚这个班的每个孩子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语文老师是如何进行写作教学的, 自己应该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资源……

第三, 每一次习作, 学生写完后就交给老师, 老师几乎成了全班同学所有习作的唯一读者。从读者意识的角度看, 每一次习作刚刚起步很快就转至终点, 即使老师提出许多建议, 也宣告本次习作结束。读完老师评语后再进行二次习作, 几乎没有引起重视。

第四, 没有哪位老师能够非常方便地保存全体学生的每一次习作。把自己所教学生的习作保存下来, 我认为是语文老师一生教育教学生涯中最伟大的财富。一位语文老师, 如果按照30年教龄、一年教40个学生、一个学生一年写20篇习作计算, 该语文老师手中就会有24000篇习作。如果每篇写下50字的评语, 该老师就写下了120万字的评语。这是理论上的计算, 也是大多数老师早已经做的。如果真正拥有了这一切, 语文老师的习作教学经验肯定相当精彩, 学生的习作水平肯定不是现在“假”字当头。

第五, 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正式习作, 到高三毕业, 整整十年。十年内, 课内习作、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平时的日记练笔, 可以这么说, 每位学生写过的习作不少于500篇。然而有几位学生能够把这500篇以上的习作拿出来?而中小学生写作其实就是引领学生记录童年时期的发现与创造, 如果把这些记录保存下来, 对学生整个人生的持续性的发现与创造作用重大。

这五大问题关系到全体学生对习作的喜爱, 关系到习作教学的质量, 关系着学生是否会以求真的思考去对待每一次写作训练。怎么解决?方法极其简单, 就是把全班学生的每一次习作及老师评语等打印好装订成“书”, 全体师生每人一本。这本“书”的结构如下:

(1) 根据每一次习作内容设计封面, 封面有书名、著作参与人、学校名称, 还可放一幅能表现本次习作的图片等, 封二粘贴学生习作原稿, 封三粘贴学生重新修改过的习作。封四可以放一些人为什么要写作的话语。

(2) 学生打开“书”, 马上可以读到老师根据本次习作写给全班同学的一封信。这是老师与每位学生的真心交流记录。

(3) 目录。目录与内容的排序是随机的, 决不可按照习作质量来排。

(4) 正文。即学生的习作内容与学生、老师、家长的评语。学生将习作输入电脑以后, 可以发给他们的同伴, 让同伴写上几句话, 父母阅读后也可以写上几句话, 最后是老师的评语。

(5) 本次习作的教学实录。把整个课堂实录放在最后。课堂上老师提什么问题, 谁回答的, 都要详细、真实地记录下来。

我第一次把课内习作做成小“书”, 发给全体同学时, 他们高兴极了。翻看小“书”, 寻找着书中的自己。他们看完自己的习作后, 就停了下来。

我开始讲述这本小“书”是怎么做的, 带着他们看我设计的彩色封面, 带着他们阅读每一篇习作 (20多分钟孩子们就读完了这本书, 他们的阅读速度是我想象不到的惊人) , 告诉他们我是怎么把这些习作装订成书的, 用了多长时间 (每一本小“书”我花费的时间都接近20个小时) ;告诉他们这本小“书”一定要收藏好, 放在自己的书架上;告诉他们一定带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告诉他们, 以后的每一次习作, 我都会装订成书……

孩子们捧着“书”, 感动了, 给我鼓起了掌!我也感动了!孩子们把这些书带回家, 他们的父母同样给予了我掌声。第二本、第三本、第四本……同样如此。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掌声告诉我:这样的写作是每个学生都需要的, 是终身需要的。

篇4:春天离我有多远

2000年春天,在打工途中我认识了一个四川男孩,和他相识到结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婚后,由于有了两个小孩,我们不得不在外租房住。他在外干苦工,我在家带小孩操持家务。也许,在他的心里一直认为我是吃闲饭靠他养。因此常常为一点小事向我发无名火。他还大男子主义,夫妻之间稍有争执就出手打我。还经常摔家具,手机也被他摔坏了,修好了又摔坏。有时,我气不过质问他,他却说:“我就是这个样子,你又能把我怎样?”

在夫妻性生活方面,他身强体壮,而我体弱多病,自然满足不了他。有时。实在不想就拒绝了他,他就会对我发脾气甚至有时强行和我发生性关系。还经常埋怨我是性冷淡,木头人。一天晚上,他买回一盒春药坚持要我吃下,我说什么也不肯,他一气之下工也不干了,经常跑到外面去赌牌。一次,我一怒之下在牌桌上抢了他的手机,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弄丢了,他得知手机弄丢后,对我就是一阵拳脚,还跑到外面去一夜未归。第二天,听老乡说他和一个女人在旅店里过了一夜。

我是一个传统和保守的女人,虽然在我的心里对他早已没有一个“爱”字,但我还是忍受不了他对我的背叛。当天下午。我一路哭着坐上了去广州的车,本想一死了之。但总舍不下两个可爱的孩子,结果我把自己关在广州的旅店里哭了三天三夜。第四天,他找到了我,并在我面前口口声声说是他的不对,要求我给他一次机会。我一时心软,又回到他的身边。那次,我的眼睛哭得发炎,用去了几百元的药费。

2003年春天。我被检查出患有慢性溃烂型胃炎,为了积存一分钱,我舍不得花钱治病,随便到药店买点药吃。因为我想尽快多存点钱回到家乡。和家乡土地亲近才是最好的归宿。他对我的病情也是不闻不问,有时在他面前唠叨几句,想让他知道我是一个病人,希望他能心疼我。对我的态度好一点,结果得到的是他的一句:“无中生有,没有病装病。”

2007年4月,他的赌瘾一发不可收拾。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多年的积蓄输光了,还欠下几千元的债。那段时间我真的很伤心,想想自己平日里省吃俭用,舍不得花钱治病,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积蓄,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我骂他不争气,而他却把全部的责任推到我身上,说这个家弄成了这个样子是我造成的。我对他完全绝望了,我决定跟他离婚。

我们没有办结婚证,但我知道我们有事实婚姻,就必须到法院解除同居关系。而我每次向他提起,他就大声叫嚷着:“我们没有办结婚证,要滚你就滚。”

7月5日,我不顾他的反对,忍痛抛下两个孩子。只身一人来到深圳进了一家电子厂,尽管工作辛苦薪酬微薄,但我很珍惜这份工作。进厂后不久。因为身体不适,我去医院检查,结果查出我患有胆囊结石,医生说要动手术才能治愈。而我身无分文。生活费用也难以保障,只好暂时买点消炎药吃。从来都把金钱视为身外物的我,每天不得不为钱而发愁。

离开他的那天,他曾抛下一句话:“只要你迈出这个门槛,我们夫妻从此就一刀两断。形如陌路。”我以为他的意思就是同意了离婚,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打来电话说:“你走的时候我不后悔,你走之后的日子我好后悔好痛苦,早知道是这样,我和你一起死了算了。”我一听就生气了:“我是个有病的人,说不定我会先死,就是死我也不会和你死在一起。”说完,我把手机关了,几天后,我换了手机号码。

这些年,我一直在忍让,也一直给他机会。可他从来就没有珍惜过。如今我已经心力交瘁。再也经受不起伤害和痛苦了,当一颗心被伤得支离破碎,还有什么能挽回,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能再心软,也不能再拖泥带水。于是,我下定决心,无论如何我也要从不幸的婚姻中走出来。

如今,在举目无亲的异地他乡,我感到一种刻骨铭心的孤独。多少个寂寞的夜晚。当我一闭上眼睛,脑海里就会浮现两个孩子可爱的笑脸。每当一想起孩子,我感到深深的愧疚和自责。

我再也见不到我的孩子,孩子从此失去母爱,这让我的心好痛好痛。因为他曾对我说:“孩子你一个也别想要,不然我会报复你和你的全家。”对我而言,也只有孩子是最亲的人,我不求得到回报,我只想尽一份母爱,让孩子得到一份人世间最无私的爱,这是我的一种奢望吗?老天,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记得有一句话: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可我的春天在哪里,春天离我有多远?

篇5:幸福离我有多远作文

我越来越讨厌写作,而且写作还会占用我许多玩的时间。我真想胡乱填鸭,瞎写一通,但那样的结果,你知道的……

我讨厌做奥数

去年暑假时妈妈就买了两本三年级的奥数题,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做。这下可是派上用场了!在我的假期学习计划中,又多了一条――做奥数。我每天都要做一两页,真不明白妈妈为什么非要我做奥数题呢?每当我想反抗,妈妈总会摆出一堆大道理,让我不得不深陷在她的道理之中,屈服在她的威严之下。所以我玩得时间又减少了。真是欲哭无泪!

我讨厌做阅读

妈妈总说,阅读可以开拓人的视野,增长人的知识,提高人的阅读水平。只有多读书,多做阅读题,才能进而提高写作能力。为此每年我都要做三四本不同版本的阅读题。可是我偏偏觉得做阅读就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折磨。一篇阅读最少需要20分钟才能完成,两篇阅读就得至少40分钟。唉!天哪!一节课的时间又没有了……

除了这些作业,我还要做《口算题卡》,写读书笔记,练习钢笔字,背诗……

篇6:月亮离我有多远作文

小舟缓缓划入江心,笑声闹声渐渐远去。抬头望,一轮明月悬挂夜空,月光如水,如此皎洁,天地间一片澄澈。清风拂过,微动涟漪,水波荡漾流转,轻柔无声。船夫的声音打破这片沉寂,“前面就三潭映月了!”我急向船夫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湖中有三个石塔,似葫芦,每个石塔中有三个小洞,往外散着淡黄的光,和月光一样,船夫又道:“三潭映月一共有三十三个月亮”我急忙把话抢过来,“我知道,天上一个,水中倒映一个,石洞里有十五个,倒映到水中又有十五个,嗯一加一再加十五和十五。”我很认真地算,“怎么只有三十二个月亮?”我小声嘀咕,爸妈笑了,船夫也笑了:“还有一个在心中!”我不解心中怎么会有月亮呢?船已接近石塔,我抛开了疑问,傻傻地想触摸水中月,小手刚碰到水,月亮就不见了。我想月儿是有多清高,碰都碰不得。抬头正想质问月亮,却呆住了。月亮是那样清冷,让人心生寒意,无论凡世如何热闹,都不能让它沾染一丝,月亮离我们有多远呢?自己觉得这样的月亮离我们好远好远

又是一年中秋,望窗外树影婆娑,那明月似从树木的幽幽青光中流泻而出,又好似从几百年前浸润开来。我抬头看月,月里的桂树似不像桂树,而变作一把竹椅,上面坐着一位老婆婆,我笑了这好像我的外婆。因为学习紧张所以我多年未能回老家看过外婆,随着思绪我不禁又回到在外婆家的一个中秋夜

我坐在外婆的腿上,一边吃着月饼,一边听外婆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玉兔捣药的故事,听完我不免疑惑:“外婆,这些故事是真的吗?”外婆笑了,笑得与月光一般温柔:“傻孩子,那是人们想象的。”“人们为何要这样想呢?”我追问道。“因为那是他们的心事啊,依外婆看啊,它上面不像桂树,而像一片菩提花海”看外婆一脸沉醉,不禁也望了望月,但并没有什么东西,只是像诗中说的像玉盘般散发着乳白的光。外婆看出了我的疑惑,摩挲着我的后背感叹:“长大了你就明白了”

一声鸟鸣将我拉回现实,我望着这轮明月思索,为何外婆会说她看见的是一片菩提花海呢?忽记起外婆家院子里满是外婆种的菩提,外婆因是太喜欢菩提了吧,于是便认为月亮也是这般吧。我想起外婆那慈祥的脸庞,终于明白了月亮只是一个载体而人们看见的是自己内心最挂念的人或事物,是人们心中那一轮明月这时我才理解当年船夫为何说有一个月亮在心中。

是啊!虽然天上的月亮离我们很远很远,但人们所说的月亮其实是心中的月亮,它承载着人们内心最深的情感,它寄托着我们的思念、担忧和孤独。

篇7:月亮离我有多远作文

我真的连一点儿爱,都不愿施舍给仙人球。它丑丑的,长满了刺,一点儿也不讨人喜欢。

我也一样,普通的成绩,普通的外貌,却有着仙人球般的尖锐性格。他们也说我长满了刺,一点儿也不讨人喜欢。但不管别人怎样评论,我依然我行我素。就像这盆独立特行的仙人球,不论我怎么样讨厌它,它也不会变成我手上正在精心伺弄的薰衣草,开满美丽紫花,芬芳扑鼻。它还是那样坚硬、丑陋还带着尖刺。

但今天,好像有了些不同。不知仙人球在哪个繁星低垂的夜晚,有了自己的秘密。居然悄悄地,悄悄地,从层层盔甲中探出了一支柔嫩的带着花苞的茎。面前的花茎已有两三寸长了,以优雅而决然的姿态亭亭玉立着。花茎呈紫灰色,紫灰中又隐隐透出丝丝深蓝。我为这抹丽色迟疑了良久,手中的水壶终于偏到仙人球上,洒了一些水。

那夜有月亮,在暗沉的夜幕下慢慢升起。我坐在椅子上静静地观赏,却猛然发现仙人球与这背景形成了一种错觉:修长的花茎朝着月亮伸展,距离月亮竟然只有三四寸了。我笑自己的异想天开,却依然凝神注视着仙人球。

三寸,两寸……花茎顶着硕大饱满的花苞,慢慢地,慢慢地向着月亮生长。它们,真的要登月了!

在一个月圆的夜晚,花苞到达了月亮。它似乎忍不住心中的激动,绽开了满枝鲜红似火花瓣,纹着精致的脉络,伸向月亮,娇艳动人。它与月亮相互映衬,竟似开在另一个星球的花。

原来,月亮很近。

请问,有通向月亮的路吗?

我看不清它,但只要未来有光投射过来,哪怕只有一道,一丝,只要是明亮的,温暖的,我都会沿着它奔向月亮,在漆黑的路上放歌,舞蹈,勇敢地做自己的梦。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也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篇8:表扬离我有多远

我们班50名同学,班主任老师说,进了前25名,就等于进了重点中学。因为每年的重点中学录取率,差不多都占我们年级毕业生的一半。所以,每次班上考试,班主任都要表扬前25名同学,后面的25名则很少提到。“哎!什么时候也能迈过‘25’大关呢”成了后25名同学经常说的一句话。

不但他们盼望能早日迈过“25”大关,家长们更是心急如焚。每次开家长会,前25名同学的家长觉得特别自豪,就像他们家的孩子进了前25名远不止进了重点中学,而是已经进了北大、清华一样。

老师也特别亲近这批家长,每次家长会上,总提到某家长的孩子如何优秀。而家长会散后,要留下来谈话的都是后25名同学的那些灰溜溜的家长,在会上被点名批评的也是他们,说某同学该好好管管了、某同学老迟到……说得那些家长就跟自己犯了错误似的,不好意思抬头见人。

秦松的老爸算是最倒霉的一个,差不多每次家长会都要被老师点名,就跟过去开批斗会差不多。所以,秦松老爸表现特别好,家长会总是第一个进教室,进了教室也不敢坐前面的位子。他知道,前面那些显眼的位子肯定不是他们后25名同学的家长该坐的。每次他都很自觉地走到最后边的座位坐下,然后把头伏在桌上。他不敢直起腰坐,那样目标太大,怕老师一点秦松家长的名,别的家长会转过脸来看他。

因此,他迫切希望儿子秦松能进前25名,让他扬眉吐气一回。你看,进了前25名同学的家长个个都那么神气,哪像我们,总怕碰到别人的眼睛。

秦松心里也很难过,自己过不了“25”关,还害得老爸在人前抬不起头来。堂堂男子汉,就没一点自尊心吗?他下定决心,下次开家长会,一定让老爸也坐前面露一回脸!

主意已定,秦松仔细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成绩,觉得应该先从语文上突破。以前,每次考试被老师扣分最多的就是语文。特别是作文,每次试卷上30分的作文总分,他只能拿到15分。而班上排名次,1分还要压倒几个同学哩,何况作文这一项就比人家少这么多分。

秦松狠抓语文不放松,老爸也特别支持他,帮他制订了语文学习计划,早晚恶补语文,天天如此 ,雷打不动。

为了扩大阅读视野,秦松老爸还到处给他找资料,买参考书。他自己又从网上下载了许多优秀范文装订成册,只要自己觉得好的,就模仿练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还真的弄出点眉目来了,写出来的作文有了点条理和文采。以前总是害怕上作文课,现在觉得一写作文就有话说。不但有话说,而且说得也比过去有深度。那篇随感《绿叶的叙说》写得条理分明,情景交融,主题也深刻,被语文老师当做范文在年级各班宣读。后来又被选在学校报廊里,还获得全校环保征文二等奖。

B

语文成绩一上来,秦松四门功课的总分也上来了。期中考试,从全班第35名上升到第24名,一下超越了11名同学,第一次迈过“25”大关!

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上,秦松老爸洋洋得意。

他第一个到会后,也不再往后边坐,理直气壮地坐在最前边的座位上。他想看看班主任认不认识他是秦松的爸爸。认不认识都没关系,这次受表扬是肯定的,因为儿子已经是过“关”的人了。即使不表扬,也不会再被点名批评,也不会再把他放在后“25”家长队伍里留下来谈话了。

家长们还没到齐,班主任王老师就匆匆来到教室,也不管哪个家长坐哪,拿着一大把名单,宣读了期中考试名次。

秦松老爸静静地听着。听不听都没关系的,“25”大关前边,有他伟大的儿子秦松!看你老师还能怎么说我儿子这毛病那毛病的。

可王老师这次只念到前20名就打住了。她说,最近市里出台了新规定,下学期全市重点中学班要紧缩。所以说,前20名同学都不能完全有把握上重点中学,像那些紧一紧能上去、松一松也能下来的同学要特别注意!

王老师说到这儿,不免又想起秦松。一想到秦松,就首先想到秦松的家长。她习惯地抬起头,向最后边的座位上看了好一会,也没看见谁跟秦松长得像。于是问:“秦松同学的家长来了没有?”

秦松老爸听了,只是坐着轻轻地哼了一声,他并没有站起来。因为他觉得他没有必要像以往那样,一听到老师点家长的名,就马上谦卑地站起来。今天他偏不,他觉得班主任用老眼光看人,为什么说到秦松同学家长的名字总爱往最后边看呢?就该秦松家长一辈子坐后边呀?人是活的嘛!就不能往前挪挪呀?

王老师似乎并没有听到秦松老爸那轻轻的一哼,继续说:“在第20名后边徘徊的几位同学,一定要加把劲!否则,会很危险的!比如像秦松这几位同学……”

王老师刚说到秦松的名字,一低头就看到坐在讲台下边的那个中年男子,与秦松很像,小鼻小眼,油头滑脑的样子,于是问他:“你就是秦松同学的爸爸吧?”

秦松老爸点点头,他看了看王老师,并不像先前那么凶,好像接下来就要表扬秦松了。连忙笑开脸,又点了一下头。

开了好几次家长会,王老师好像今天才认识秦松的家长。她没说秦松行或者不行,只说秦松倒是很聪明,就是上课爱说话,爱跟女生说话。一天到晚显得很轻松,很放松,学习没一点压力。王老师笑着调侃道:“我看,以后干脆不叫他秦松,就叫他‘轻松’得了。”

秦松老爸听出来了,班主任这些话不是表扬的话,口气有点儿挖苦。他想:“我儿子进了前25名,咋就不表扬一句,还挖苦?孩子好不容易过了‘25’大关,就表扬一下嘛。老师的一声表扬咋就这么难!”

秦松老爸很丧气,会没开完就先走了。

C

他一回到家,就开始收拾秦松。

“上课说什么话呢?还爱跟女生说话!男女授受不亲知道么?你跟女生说什么话呀?谈恋爱呀?你老爸高中毕业才谈对象,你才上初中咋就等不及了呢?连前20名也进不了,知道老师咋说你?以后不叫你秦松,要叫你‘轻松’!你轻松啥?下学期全市重点中学班级要缩减,前20名都不一定上得了重点,知道吧?你还不抓紧。”

秦松当然不服,这一段日子,补语文都补成什么样了,还轻松?我哪轻松了?老师说过了“25”大关就行了,咋又是前20名?前20名就前20名,这跟女生有什么关系?跟女的说话就是谈恋爱呀?那世界上的男人就不能跟女人说话吗?真是!秦松不敢去顶撞老师,就冲他老爸梗脖子:“你说什么呀?谁轻松了?网友们说,现在中国中学生的学业负担相当于美国总统的工作量,还有工夫谈恋爱?谁谈恋爱了?我还不会哩!我还不知道什么叫恋爱。跟女生说话怎么啦?说话就是谈恋爱呀?学校也没规定男生不能跟女生说话。下课说的,上课也没说,咋啦?男的就不能跟女的说话呀?那我们班主任是女的,不是经常看到她跟男老师说说笑笑吗?而且,你不是也跟老妈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吗?这不是问题的实质,问题的实质是老师见我没进前20名,故意找茬!”秦松连眼泪都急出来了,“反正我尽力了,怎么还说我不好?这些天眼睛都熬肿了,还说我轻松?没表扬一句,反倒批评了这么多!真倒霉!我咋总是前后撵不上人家呢?这学不上了!”秦松埋怨完将书包一扔。

“你拿书包出什么气呀?东西摔坏了,我还得花钱给你买!一个计算器两百多块呀!”秦松老爸又软下来,走进房间,双手摸着秦松的头说:“儿子别急,老爸也指望这次家长会上老师能表扬咱一句,可谁知道人家表扬的标准又提高了呢?咱再加把劲,好不好?人家前20名的同学不也是人吗?咱同样也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脑袋,也不比他们少一样,他们能进前20名,咱就不能?”

秦松听了老爸的话,将扔在地上的书包又捡起来。

这次,秦松要拿数学开刀。

他以前的数学成绩都让应用题拖了后腿,这回一定要狠抓。他在自己房间里的那块小黑板上,写了擦,擦了写,反复练习。

经过几个月的寒窗苦读,秦松昂首阔步进了前20名。

D

期终考试日期一天一天临近。

按惯例,学校各个班级考试前都要召开一次家长会。

秦松老爸又一次理直气壮地坐到讲台前边的座位上。

这次,他把自己收拾得跟小绅士一样,再不是小鼻小眼油头滑脑的样子。开会前,他特地到美发厅重新做了个发型,头发吹得高高的,从中间分开来。为了跟小鼻小眼的儿子区别开,不让班主任老师一眼就认出来,他还戴了一副浅色茶镜,人模人样地往前排一坐,就跟省里的大督学来听课似的。

王老师一进教室,对他看了好一会才问:“你是秦松同学的爸爸吧?”

秦松老爸点点头,他并没有站起来,觉得也没必要。这次,儿子进了前20名,做老爸的还怕什么?别说你班主任不得小瞧我,会场上,起码有30位家长在羡慕我。他更不担心这次家长会被老师留下来谈话,那都是过去的事。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不会,这次考试,儿子进了前20名!

家长会开始。先是各科老师布置学生要做的作业,最后班主任作总结。

她首先将班上全体同学的考试成绩依次宣读了一遍。然后说:“下学期,重点中学要选两个尖子班,这次考试成绩前15名的同学一般都可以进尖子班。”她特别强调说,尖子班的英语很重要,一些重点中学都准备聘请外教。所以,进尖子班的同学,英语一定要棒!”

说到英语,他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对讲台下秦松的老爸说:“秦松同学家长,你不知道重点中学要分尖子班么?秦松同学如果因为差这么几分而进不了尖子班,多可惜!我们当老师的都为他着急啊!你们做家长的咋这么轻松呀?咋就不着急呢?”她看秦松老爸架着茶色眼镜很轻松地坐在那,便摇摇头说,“没办法!”

篇9:月亮离我有多远作文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站在窗前,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我不禁吟诵道。仿佛我就是那小孩。高仰着头,呆呆地望着它,将那圆滑的月亮看做一个一尘不染的白玉盘,晶莹、剔透,发出淡淡的光芒。它没有陽光的刺眼,却有他本身的柔和,散发着不同寻常的味道。月光,好像会传教,它使我学会了想象,大胆去创作。月光继续温和地照着,照着我的外表。

月亮,慢慢的地升高了,如叶子如水,在我的四周舞动、流淌……这中间夹一着些许的思念流进我的大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又望着它,喃喃道。李白,好像就在面前。他坐在床上,望着月亮。目光里带着思念。几束月光射到屋里来,地上反射一出粼粼的光,好像结了霜似的,倍感寒意。这霜好像一直结到李白的心里。他低下了头,默默地思念故乡的亲人、友人……我也随之,好久没见到老哥了,不知他在大连是否安好啊!思念和忧伤一齐被月光勾了出来,形成一层薄膜,附在我的心上。

月亮,他好像有穿透力,透过肌体到我的心。月光又如一把扇子,在闷热的空气中送来阵阵清风。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陰晴圆缺……”我吹着清风,赞叹道它的豁达。苏轼在亭内,酒将他灌得淋一漓大醉,他从桌上端过一个酒壶,左手拿着一个酒杯,上来就倒,酒,洒了一地。他依着一根亭柱,又是一顿畅饮。一阵清风吹过,他抬起了头,望到了那轮明月,随之将酒杯举起,与天神共饮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他望着明月,一时即兴,编出了这首精美绝伦的《水调歌头》。我抬头望着,又送来一阵清风,月亮总是那么豁达,在炎炎夏日,送来阵阵清风。

月亮,好像是一位老师,教会了我许多许多。月亮离我有多远?我不知道,只觉得它离我又近了些。

篇10:月亮离我有多远作文

月光斜射在脸颊,让我不禁想起儿时在老屋门前的那片泥土上所留下的斑斑点点细碎的记忆,此时此刻,谁与我醉明月?

遥远的距离使我相思成灰,阴阳的间隔使我欲哭无泪。

伸出双手,想要触摸那遥不可及的月亮,就像是碰触那已经逝去的岁月,唯一可以做的,唯独在回忆中流离失所。于是,我回到了那片故土,那片月光照射下的故土,那片满载着儿时记忆的地方,一个相距甚远的圣地。

此时此刻,站在村头,又看见了那一轮孤月下的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踩在土上,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仿佛我们之间的距离有缩小了,连同那月亮,也在悄悄向我靠近。我想,世界上最残忍的游戏莫过于旋转木马,彼此追逐,却有永恒的距离。

匍匐在田埂上,这个运载这儿时记忆的方舟,此时也被巨浪拍打得摇动不定。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紧紧的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的泥土,凝视着,几乎是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的气息,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不真实的呢喃声音,合掌,侧耳良久,然后我张开掌,泥土又顺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开去。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

月光滋润的出的这片土地,镌刻了童年时深浅不一的脚印,即使被岁月抚平,依然可以留下浅浅的凹痕,来把月光反射,从而加深自己的存在感。

想起孩提时在这片故土上玩耍,同样是月光照耀下的夜晚,奶奶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只给我规定了那一个小小的活动范围,夏日的夜晚是那么清爽,我完全不用担心烈日的焦灼。那时的我,不喜欢夏日的白天,因为我天真的认为,太阳的光芒远远胜于月亮,但太阳永远只能独自天马行空,而月亮却有星星相伴。世间万物中,唯独太阳最孤单。而我就是那月亮,有奶奶在身边陪伴,永远不孤单。可是,岁月的洪流,卷走了青春,卷走了年华,剩下的只是一个被岁月刻下深深印痕的伤痕累累的躯壳和一颗沧桑的心。

这次的重温,让我再次感到了过去的美好,那段距离,在不知不觉中缩短,我与故乡之间搭建起来的那座快要坍塌的桥梁,被这次的慰问所修补,在月光的照射下,透出一股质朴的气息。

我与故乡,我与故土,我与月亮,我们之间的距离在不断逼近,不是我向他们走去,而是他们向我蹦来。

故乡离我有多远?故土离我有多远?月亮离我有多远?

上一篇:泥工活动教案下一篇:政策咨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