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中心“”调度指挥系统建设需求书

2024-07-10

防灾减灾中心“”调度指挥系统建设需求书(通用5篇)

篇1:防灾减灾中心“”调度指挥系统建设需求书

天津市119调度指挥中心

系统建设需求书

天津市119调度指挥中心系统

建设工作小组编制 2004年04月08日

前 言

天津市119调度指挥中心系统建设,是防灾减灾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防灾减灾中心119调度指挥系统建设方案》已经2003年第八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批准,按照实用性、先进性、前瞻性的建设原则,经过对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现有或在建的“119”调度指挥中心的调研,依据公安部《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我们修改制定了我局新建防灾减灾中心的“119”调度指挥系统的需求书。新建的天津市“119”调度指挥系统,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有线/无线接警调度系统、计算机辅助接警调度系统、大屏显示系统、无线传输子系统。

2 第一部分、119计算机辅助接警调度系统功能需求

一、总体功能需求:

1、该系统必须是涉及消防通信调度指挥各环节(包括消防调度通信指挥中心、消防支、大、中队,直属作战单位,移动通信指挥车,火场指挥车,消防重点单位,定点报警单位等)的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2、建成从报警、处警、火警登记、统计、调度指挥等接处警全过程中的系统结构的统一,保证数据的统一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形成完善的信息处理流程。

3、系统能够集中接收、显示火警信号并能处理重特大火灾和恶性抢险救援事故,而且具备同时受理和处理多起火警和社会救援的能力,至少设置13个以上接警工作站、一个接处警综合调度台(包括班长台、无线调度及相关控制功能)。

4、系统必须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从接警开始到中队接到下达出动指令应在公安部规定的45秒时间内完成。

5、系统应具备为扑救重大恶性火灾和处置特种灾害事故自动编制联合作战出动方案和提供辅助决策指挥的能力。自动统计显示调动中队、支队数量,调出消防车辆的分类数、总数功能。

6、系统应当提供多种方式确定灾害地点和灾害类别,并能根据多种因素合理编制最佳出动方案、联动方案、应急

3 预案等。

7、根据火警受理过程中得到的信息,提供多种相关数据(器材库、车辆库、专家库、方案库、水源库、电话库等),以便调度员实施动态的正确指挥。

8、系统可以实现灾害事故信息的登记、归类、统计、查询、打印、存档等功能。

9、系统必须全年连续可靠工作,为适应通信调度指挥工作的特点,服务器采用热备份工作方式,而且其它重要部件应有备份,保证各种情况下能够受理火警和处理火警。

10、系统应具备故障检测能力,并且网络必须具备有抗干扰措施和容错措施。

11、系统应能提供规范的人机交互环境,应采用中文显示界面,保证操作使用和日常维护均能简单和方便。

12、系统应采用开放设计思想,以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基础,并兼顾未来技术(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可扩容性和延伸性。

13、系统应设置可靠的防雷击、防静电危害、防过电压危害、防过电流危害和防漏电的安全设施。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措施也要特别关注,主要是能防止计算机病毒、非法用户的非法访问、误操作和系统故障的发生等造成的危害,使系统瘫痪。

14、系统的建立一定要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消防调

4 度指挥系统的信息要求数据采集规范化、信息形式标准化、信息内容系统化、信息储存档案化。以达到信息横向、纵向贯通一致、数据共享的目的。

15、系统必须将有线接警系统、无线传输子系统、GPS系统、显示系统、定点报警系统等有机集成于一体。并预留接口,便于以后升级。

16、能将现场图像传输到指挥中心并显示在大屏上。1-

17、在天津市市区选择四个制高点建立高空了望系统(有效距离10公里以上),用于监视市区火灾发生情况,并将图像显示在指挥中心大屏上。

二、具体功能需求

1、火灾、抢险救援报警接收功能

2-1-

1、系统能够直接接收天津市范围内的市话公用网的报警信息;能够直接接收全市范围内的移动电话(包括小灵通)报警和有线、无线网络定点报警单位的报警信息;

2-1-

2、系统遇忙时(接警机都忙)能够实现对报警人进行语音提示的功能。(接警人听到三声振铃无人接听后自动转为语音指示)

2-1-

3、系统文字屏报警信息显示主叫号码、机主名称和装机地址,机主名称和装机地址,经调度员辨别后可以根据实际受灾单位(住户)名称和地址进行人工录入和修改,人工录入和修改方式以简码为主,其他方式为辅(五笔、拼音),5 且简码录入方式为系统的默认状态。

2-1-

4、当主叫号码进入经调度员辨别确定为社会救援时,通过操作键盘,自动进入社会救援接警界面。操作程序与接警程序要求相同,存档时应按社会救援登记表存入。并可以根据不同要素进行灵活查询、修改、删除。

2-1-

5、系统能够利用鼠标和键盘等方式对主叫号码或实际受灾单位(住户)的电话号码进行反叫,实现与报警人和受灾单位(住户)进行通信联络的功能。

2-1-

6、系统图形屏应根据主叫号码带出的机主名称和装机地址或经调度员辨别后人工录入和修改后的实际受灾单位(住户)的名称和地址,同时自动弹出以灾害点为中心方圆300米的准确方位图。

2-1-

7、系统图形屏应该设有300米、600米、1000米、3公里、5公里、10公里、30公里七种视野,可随时任意切换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市区、郊区、县区、滨海新区等地图),可通过放大或缩小操作进行无级变化,可任意挂接新增图层信息,可利用鼠标对地图进行平滑、不间断漫游,可以单位、道路、道路交叉口、胡同里巷、门牌号码、小区、公寓别墅名称为中心查询显示,可计算地图上任意两点的直线距离和折线距离,可计算出地图道路网上任意两点的最佳路径并用文字和图形显示出来,可在地图上显示总队位置、中队位置和中队管界,可通过鼠标选择获取地图对象的属性信息(文

6 字及各种图片)及任意标绘着火点。并可移动修改着火点位置。在接警状态下,通过点击地图屏上属性信息能自动进入文字屏接警界面相应位置。

2-1-

8、GPS系统以动态的形式显示出支队或中队出动车辆的位置。中队车辆到达火场后,能在地图上标绘作战部署、供水路线等情况,并能随时打印传输给指挥员以及任意增加、修改、删除、存档。

2、自动编队功能

2-2-

1、系统在接警等待时能够将所有中队编号按由小至大的顺序自动排列,以达到不用确定着火点便能派车的功能。

2-2-

2、系统能够根据受灾单位的名称和地址进行自动编队功能,自动编队要求责任中队与其他中队编号以不同颜色区别,其他中队编号按距受灾单位或地址由近至远的顺序排列。中队出动后,以至到场,中队编号都应自动变色。

2-2-

3、系统能够实现对重点单位首批出动中队(一级单位5个中队,二级单位3个中队,三级单位2个中队,中队数量可调整)编号进行自动编队的功能,首批出动中队编号与其他中队编号以不同颜色区别,其他中队编号仍按距受灾单位或地址由近至远的顺序排列。其中某个中队出动后,系统能自动补充就近中队。

2-2-

4、系统能够实现按燃烧性质、起火部位等条件自动

7 对特种器材、车辆自动编队功能,特种器材、车辆编号以距受灾单位或地址由近至远的顺序排列。

2-2-

5、系统能够以多种方式进行派车。(1)单击队别按钮,为选择性派车。(2)双击队别按钮,为全部派车。2-2-

6、增援派队。

(1)能够选择火场和救援现场。

(2)能够按火灾等级自动编排出动中队,实现单调、组调和群调。

3、指令下达功能

2-3-

1、系统能够对支、大、中队(包括修理所、仓库、油罐车等作战单位)进行指令下达功能。上述作战单位的无线传输子系统能够接收到指挥中心发出的无线派车信息并可自动打印出出车单(指挥中心也能打印出车单),并将接到的指令信号、出动车辆总数,分类数反馈到指挥中心。并自动统计出动中队数,出动车辆的分类数、总数。

2-3-

2、对非预制调派方案的单位系统能够实现组派功能。

2-3-

3、系统能够实现对战区指挥长的自动拨号呼叫语音调派功能。

2-3-

4、系统能够实现对局首长、部门领导和有关处室进行自动拨号呼叫语音报告、通知的功能。

8 2-3-

5、系统能够实现对110、120、供电、供水、供气等职能部门的自动拨号语音调派功能。

2-3-

6、能够单选、连选,自动记录时间、姓名、以表格形式存储、打印、修改等功能,同时进行录音。

4、信息支援管理查询功能 2-4-

1、灭火预案管理查询功能

(1)系统能够在处警当中自动对灭火预案单位进行随时调用查询的功能。

(2)系统能够在平时对灭火预案单位按单位名称或地址进行简码查询有关内容的功能。

(3)系统能够对灭火预案单位随时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的功能。

(4)系统与灭火预案系统有接口,能够随时刷新。2-4-

2、车辆管理查询功能

(1)系统能够实时显示各中队车辆动态的功能。(2)系统能够按队别进行车辆查询的功能。(3)系统能够按车种进行查询的功能。

(4)系统能够随时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的功能。(5)系统能够实现接受,总队、支队、中队执勤车辆状态(包括:待命、出动、执勤、检修、途中、到场、出水、停水等)并能进行维护的功能。

2-4-

3、危险物品管理查询功能(使用现有青岛国家危险

9 品注册中心开发的危险品数据)

(1)系统能够按名称、分子式等多种手段实施查询的功能。

(2)系统能够将查询出的内容进行传输、打印的功能。(3)系统能够随时进行更新的功能。2-4-

4、电话号码查询功能

(1)系统能够在处警当中,按实际受灾单位自动显示其电话号码的功能。

(2)系统能够按电话号码查询单位,按单位名称、姓名、装机地址查询电话号码的功能。

(3)系统能够随时进行更新的功能。2-4-

5、企业专职消防队管理查询功能

(1)系统能够在处警当中,根据受灾单位名称和地址自动显示距受灾地点由近至远的顺序显示企业专职消防队的功能。

(2)系统能够根据单位名称对企业专职消防队进行有关内容查询的功能。

(3)系统能够随时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打印的功能。

2-4-

6、消防水源查询功能

(1)系统能够在处警当中,根据受灾单位名称和地点自动显示距受灾地点四周最近的九处水源的功能。

10(2)系统能够根据队别、道路进行有关水源内容的查询功能。

(3)系统能够实现在地图屏点击水源标志自动带出相 关信息功能。

(4)系统能够随时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打印的功能。

2-4-

7、气象信息显示功能(系统可实时接受气象局传送的专业气象信息)

(1)系统能够在接警等待准状态和处警当中实时显示当时气象内容的功能。

2-4-

8、时间同步功能

(1)系统所有接警工作站能够自动实现时间同步功能。(2)系统能够通过任意接警工作站人工与北京时间校对后,工作站自动统一功能。

2-4-

9、录音和查询功能

(1)系统能够同步录制有无线处警、调度和报告局首长、有关职能部门等的语音信息功能。

(2)系统能够按受灾单位名称、地址、接警时间等条件进行录音查询、播放、拷贝的异地播放功能。

(3)系统能够对重要语音信息进行长期保存功能。(4)当计录达到设置标准的90%时,应具备自动提示信号的功能。

11 2-4-

10、系统故障报警功能

(1)系统能够实现自身故障报警功能。

(2)系统能够显示中队子系统故障报警的功能。2-4-

11、器材装备的查询功能

该功能可以查询中队车辆的随车器材以及车辆性能和器材性能等信息。

2-4-

12、联动方案的查询功能。2-4-

13、应急预案查询功能。2-4-

14、灭火战术的查询功能。

2-4-

15、专家知识库的查询及其它信息的查询信息。2-4-

16、系统能够对新有信息库进行增减、修改、删除、倒入倒出功能。

5、火灾报级,增援功能。

2-5-

1、根据所报级别自动编制最佳出动中队顺序、颜色区分。

2-5-

2、任意单调、组调、群调、支队和中队车辆.2-5-

3、自动记录统计调出中队数、分类车辆数、总数。2-5-

4、可任意增减火灾等级,自动记示报级时间,并按级别自动调出相关联动方案,报告、通知、通信录。

6、火灾、抢险救援登记、统计功能

2-6-

1、系统能够将处警内容自动生成火灾、抢险救援登记的功能,且可以人工录入或人工编辑,并能够打印。

12 2-6-

2、对火灾登记可以以区域,支、大、中队编号,日期,时间段,火灾级别,伤亡情况,受灾单位、住户、其他,燃烧物等不同条件进行统计,并能自动生成表格打印。

2-6-

3、对抢险救援登记可以以区域,支、大、中队编号,日期,时间段,受灾单位、住户、其他以及事故类型,人员伤亡等不同条件进行统计并自动生成表格打印。

2-6-

4、火警、救援记录达到设置容量的90%时,给出提示信号,并能将数据拷贝出来。

7、班长台功能

2-7-

1、班长台除具备系统其他接警工作站的功能外,还应具备随时监听、强插、强拆、浏览功能,但报警信号不能直接进入班长台,必须经操作后才能进入。

2-7-

2、班长台还需要具备支持显示系统的功能,应能对显示系统内的各类数据、信息随意进行操作。

8、模拟训练功能

系统能够利用系统资源进行报警受理,力量调度指挥全过程的模拟训练功能。(见详细资料)

三、数据维护软件功能要求

1、数据维护部分:

数据维护是“119”接警系统维护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包括系统中电话数据、单位、街道路、胡同、里巷、管界线、中队位置、危险品、消火拴、门牌号码、地图数据、火灾和抢险救援数

13 据等各种数据及系统各类参数、数据表、数据字典的维护。可以在任意一台接警工作站上进行增加、修改、删除、备份、导入新数据等操作。数据修改后,能够动态生成于数据库中,并对系统运行无任何影响。对数据表要有数据手册和详细的注释。

2、系统安全保障部分:

提供系统防杀病毒功能和系统防控黑客功能。

14 第二部分、大屏幕显示系统用户需求(67吋,3x4)

一、综合显示部分由DLP大屏、LED屏两部分组成。(1)DLP大屏(电视大屏)

a、能接收并显示通信指挥车上传的图像信息。

b、显示计算机辅助接警系统电子地图。

c、与指挥中心“119”计算机局域网联接,显示切换其中的任意图形画面和实时信息。

d、显示电子地图上GPS定位信息。

e、能显示制高点高空瞭望的图像信息。

f、提供多种外部显示设备接口,如视频模拟、数字接口等。

(2)LED大屏(发光二极管矩阵显示屏,主要显示文字和数据)

a、显示消防实力信息。

b、显示车辆动态信息。

c、显示气象信息。

d、显示时间等信息。

二、要求:

1、显示部分:包括3x4 67英寸DLP大屏幕电视墙(采用GQY品牌,3x3m2LED显示屏两块,0.35X10m2LED跑马灯一块(ø3.75双基色256级灰度视频显示系统类似规格产品)。

15

2、DLP大屏和LED屏显示系统的投影单元及控制系统均采用模块化、标准化、一体化设计,安装、调试简单,并易于维护保养。

3、DLP大屏和LED屏可与指挥中心计算机局域网联接,支持WindowsNT、UNIX、LINUX操作系统、TCP/IP协议及双100M快速以太网及光纤数据通道接口。能够直接从指挥系统网络上提取信息,实现指挥自动化系统图形画面和实时信息的显示。

4、DLP大屏和LED屏显示系统的各种功能操作实行全计算机控制,并可通过网络连接进行远程遥控。操作界面采用全中文。通过控制软件实现组合屏调整/单屏的对比度、亮度、灰度、色彩等参数的统一调节,全中文的操作界面易于掌握,灵活方便。

5、DLP大屏能够将输入信号进行重新组合,再现于投影组合屏上,信号源的切换无停顿、黑屏、抖动现象。并可同时显示多路视频窗口,每个视频窗口均能够以实时、真彩的模式显示,并可在整屏任意漫游、缩放或与图像叠加。视频窗口的亮度、对比度及色饱和等参数均可单独调整。视频窗口的大小及各项参数调整不影响计算机图形窗口的显示速度。

6、DLP大屏组合屏体采用箱体式结构,一体化设计,内藏式布线,布局合理、整洁美观。显示屏幕应采用玻璃屏

16 幕防止因长时间氧化造成屏幕变色。

7、DLP大屏应具有高分辨率、高亮度、高对比度,色彩还原真实,图像失真小,亮度均匀,显示清晰,单屏图像均匀性好。

8、组合屏的物理拼接间隙小于0.5mm,确保大屏幕图像的精确显示和完美效果。

9、支持多屏图像拼接,画面可整屏显示,也可分屏显示,用户可灵活开启窗口,定义尺寸,画面能够自由缩放、移动、漫游,不受物理拼接的限制,采用软件控制窗口的各项参数,屏与屏间的拼缝不影响汉字和图像的正确显示。

10、整个大屏显示系统能够24小时连续运行,整套系统具有先进性、可靠性和可扩充性,操作简单,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

17 第三部分、有线接警调度系统需求

可接收市内及环城四区固网用户(NO.7)、全市移动用户和重点单位定点报警用户的数字、模拟等多种方式的报警呼入。交换机选用西门子或HARRIS公司类似标准规格的产品。

1、功能要求:

(1)交换机可接受来自全市公网的“119”报警的数字信号,并能接受“119”报警主叫号码,与公网NO.7信令相匹配,具有交换机入网证和NO.7信令设备入网证。

(2)交换机具有中继群呼、组呼功能、预置式会议组呼功能;报警用户从拨完号起,到指挥中心、中队共同接到火警为止,时间不超过5秒。可达到调度指挥中心与相关中队共同受理火警的目的。

(3)“119”接警调度系统支持多种形式的受理调度终端,包括:触屏式、数字话机式、液晶调度台式、计算机工作站式。

(4)接警台上可显示接入“119”报警电话的主叫号码,可显示中队接警、调度电话的忙闲状态,并可区别显示出是与本接警台通话还是非与本接警台通话,并显示“119”呼入的排队状态;可对交换机的用户、中继线进行强插、强拆,接警台之间也可互相强插、强拆,且强插、强拆的操作简单;调度各消防中队时,可用单键或缩位码拨叫,并显示中队应

18 答状态。每个接警台设有标准模拟录音输出接口。

(5)交换机支持召开64方会议。

(6)交换机公共控制部分二次电源为冗余热备份,使接警系统具有较强的融灾能力,安全可靠,当交换机发生故障时,具有声光报警功能。

(7)交换机可与现有办公用Harris交换机无缝融合,功能透传,可实现等位拨号及交换机间主叫号码传递。交换机支持模拟中继主叫号码显示。

(8)交换机可与计算机网有机结合,可将“119”报警呼叫有关信息(主叫等)传给计算机网,并可接受计算机网回送的有关呼叫指令等。

(9)数字用户、模拟用户可支持4000m。

2、所需容量:

(1)数字中继

8×2M(2)数字用户

32(3)模拟中继

8×4(4)模拟用户

16×20(5)调度备份(T板)

19 第四部分、消防无线传输子系统功能需求

一、无线调度指挥部分在5个接警座席上分别安装公安部一所研制的集群无线多媒体调度设备或类似产品,实现对火警、火场的无线调度指挥。

二、消防无线信息传输部分基于无线网络技术,通过远端设备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火警出车单及相关文字信息服务。能与计算机辅助接警部分有机结合,能接收指令下达信息,并上传到相应信息。具体满足如下要求:

1、系统能与指挥中心、计算机辅助接警系统联网,实现火警出车单等相关信息的自动传输。

2、信息内容可翻页,每屏不少于50个汉字,可存储和删除,带打印机接口,有声音提示(不读不停),有声音输出接口。

3、。能储存、查询灭火战术、危险品等数据。

4、。系统能够覆盖全市四郊五县

5、接收单元终端具有一定的防震、防水性能,适应车载安装。

6、系统可容纳终端数应大于90个。

7、远程终端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分组传呼,可对一个、一组或全网传呼。从呼出到接收并打印完毕应小于10秒钟。

8、系统传输带宽应达到8k以上。

9、能实现动态上传车辆状态,包括:待命、出动、执

20 勤、检修、途中、到场、出水、停水等数据信息。

10、系统能够保证在发送失败时,自动重复发送至成功为止。

11、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保证系统随时畅通。

12、接收终端能够自动回复确认收到信息。

13、系统传输误码率指标不应低于普通汉字BP机指标。

21

其他需求:

一、防灾减灾中心调度指挥大厅设置要求:

(一)建筑要求

1、建筑耐火等级不能低于二级,最好为一级;

2、抗震强度应在地区规定强度提高一倍;

3、指挥大厅面积不能少于250平方米,高度不能低于6.5米(净高)。

(二)指挥大厅设备放置要求

1、正前方设置显示系统:包括3x3LED显示屏两块,3x4大屏幕电视墙一块,跑马灯一块。设置位置:中间设置大屏幕电视墙,左右各设置一块LED显示屏。电视墙主要显示天津市地理信息、火警信息、GPS系统等。左侧显示屏主要显示消防执勤车辆值班情况,右侧显示屏主要显示火灾信息、执勤相关信息,如时间、气象、人员等内容。正上方设置一条跑马灯,主要显示当前火警和参加抢险救援等信息情况;

2、指挥大厅中央设置12个接警工作站,一个综合调度台(班长台),一个无线调度台(摆放位置如图所示);

3、指挥大厅正前方两侧各设置一块地图(3x3平方米),左侧为天津市地图,右侧为天津市街道路、单位、区域图。

22

(三)装修要求

1、墙面主体色调以淡青色为宜;

2、灯光由白炽灯和日光灯组成;

3、防静电地板;

4、吸音装饰、防火装饰、防尘装饰。

(五)空调要求

1、必须冷暖两用;

2、必须保持室内人体、设备适应的温度和湿度和空气洁净度;必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二、机房配套设施

系统应设置可靠的防雷击、防静电危害、防过电压危害、防过电流危害和防漏电的安全设施。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措施也要特别关注,主要是能防止计算机病毒、非法用户的非法访问、误操作和系统故障的发生等造成的危害,使系统瘫痪。

二○○四年四月七日

23

篇2:防灾减灾中心“”调度指挥系统建设需求书

1.应急调度指挥大屏及配套设备:在办公大楼一楼109室(如下图)建设DLP大屏幕拼接电视墙,通过大屏幕实时展示视频,在线监测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生产调度监控系统等信息,在应急指挥与处置、应急演练时,所有关键信息可以为相关人员了解和掌握。平面图如下图:

相关尺寸:

房间高度:4.7m、房间宽度:9.3m、房间长度:12.6m 视频墙高度/屏幕行数:2.62m/3 视频墙宽度/屏幕列数:7.76m/5 视频墙底座高度:1m 视频墙与后墙间距:0.8m 屏幕宽度(mm)7760墙体厚度(mm)915占地面积(m2)7.100总重量KG1300建筑承重KG/m2183.000 2.大屏显示现场要求 供电

 用户方应在较近的地点提供电源供大屏幕系统接入,空气开关需具备短路,过流及失压保护功能;

 大屏幕显示系统所有设备均能在如下条件下正常工作:

——电压:~220C±10% ——频率:50HZ±1Hz  为了保证大屏幕显示系统拼接单元在突然断电情况下不会造成损坏,建议采用UPS不间断电源供电方式。

接地

 计算机专用电源采用独立接地,不得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体;

 按标准要计算机专用电源电阻不大2欧姆,其他接地分为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接地体,应小于5 欧姆;

 如接地采用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按计算机专用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2 欧姆。

空调

 位于大屏幕所在场所内的空调(中央空调或柜式空调),其出风口位置应尽量远离拼接墙,所有出风口距离拼接墙及屏幕不应少于3米,并且出风口不能直接对着拼接墙及屏幕吹,以避免屏幕受冷热不均匀而损坏或结露;  大屏幕拼接墙前方大厅和后面维护通道均应设有良好的空调环境,以保证室内环境达到拼接墙理想工作温度,并使拼接墙前后温度保持基本一致;  在湿度较大南方地区,建议安装除湿机以保证相对湿度达到要求。消防

 消防喷头要远离大屏幕1米左右,并且不得使用自动喷水喷淋头,宜采用干粉喷雾灭火剂。

灯光

 屏幕前面四米内为暗区,可安装内藏式筒灯,平行于屏幕排列,并设有单独的可控开关;

 灯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屏幕上,并且尽量不要使用荧光灯;

 整个监控中心大厅的灯按平行于屏幕方向分组进行控制,不宜选用较强光源,灯光的布置原则是:使工作区有足够灯光强度,但对屏幕又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 对于监控中心大厅可能射入的户外光线(如窗户),应有必要的遮挡措施(如安装深色窗帘);

 拼接单元后部的维修通道应具备必要的照明,并具备单独的开关。安装方式

 大屏幕显示系统墙体的底座直接安装固定在水泥地面上,而不能安装在防静电地板上;

 如液晶采取壁挂方式安装,墙体应为承重墙。防尘

 大屏幕显示系统在安装调试和使用期间,确保工作区内保持现场环境干净无灰尘;

 灰尘浓度参照普通办公室的灰尘环境条件。

综合布线

 强电线槽与弱电线槽应严格分隔,不能交叉; 综合布线弱电线槽不要采用线管; 线槽连接之间应平滑过渡,不应有毛刺和尖角; 线槽应有良好的公共接地和良好的屏蔽; 强弱电线槽由专业安装施工单位负责施工; 显示墙电源的走线应走在显示底座的外围,防止线槽与显示底座支撑脚有冲突; 大屏底架落脚处不能铺设管道,电缆等,底架下方只能铺设不大于50mm高度的线缆或管子。

3.大屏显示效果:(供效果图)

篇3:防灾减灾中心“”调度指挥系统建设需求书

根据2011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及2011年泰州市委、市政府发布泰政发[2011]251号文件《泰州市水利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 明确提出水利现代化建设任务, 提高防汛防旱减灾应急处置能力, 加快建立高效、可靠、及时的防汛防旱指挥系统, 水情预报、动态监测和水质预警系统, 实现防汛防旱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信息化支撑。高港枢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于2014年9月对枢纽防汛调度会商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高港枢纽防汛调度指挥系统具备防汛防旱应急指挥、水文水情资料查看、远程视频监控、防汛远程视频会商、本地日常会议、报告等实用功能。

二、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的现状

防汛调度指挥系统当前主要是将DLP投影机作为图像显示核心、以螺纹透镜屏幕作为成像界, 进而组成多功能、多单元的DLP大屏幕投影拼接显示系统。当前的防汛调度指挥系统在实践运行中暴漏出系统自身诸多的不足:

第一、大屏幕的亮度不合适:大屏幕的亮度直接影响视频影像在屏幕上表现出的亮度显示。亮度的设置不合适, 在某些光线较强的环境下, 大屏幕将会出现看不清楚屏幕上的显示内容的情况, 造成信息传达不畅和用眼疲劳吃力;或者在较暗的情况下, 大屏幕亮度过高, 会使得屏幕光线刺眼, 这些情况在以往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已经多次出现, 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

第二、大屏幕产品的拼接缝隙较为明显:大屏幕往往由一定数量的显示面板拼接而成, 因此多个面板之间随之存在着拼接缝隙,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 拼接缝隙往往较为明显, 制约了画面显示的整体效果, 造成观感上的不流畅感。此外, 面板连接处容易产生连接故障, 这也是目前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的下一步改进中需要留意之处。

三、视频会议会商系统简介

视频会议会商系统即两个及以上身处异地的群体或着个人, 依托多媒体硬件设施和网络传输线路, 对影因文件资料进行时时传输, 实现异地间的有效互动, 进行即时通讯, 为会议提供辅助服务系统设备。其主要功能为:

(1) 支持H.264协议, 能够在网络带宽条件不佳的条件下仍然尽力保证视频会议的流畅。

(2) 能够实现双动态视频流, 在视频会议召开过程中, 一方面正常显示会场主画面, 另一方面能够加入第二路的音视频资源。第二路动态图像主要显示发言者显示在电脑上的讲稿, 以及录像资料、辅助摄像机图像等画面。

(3) 灵活的会议组织形式, 系统支持多点交互式会议、会议自动召集、会场手动邀请、会议终端发起、会议快速召集。会议监控采用实时状态监控, 支持各终端连接状态指示、后台多画面监控、数据传输统计、断点自动重邀等。

(4) 支持资料共享功能, 可实现图表、文字、PPT的传递与交换以及应用程序的共享。即可以达到防汛实时数据的异地共享, 提高指挥调度的沟通协调能力。

四、视频会议会商系统的应用

4.1采用视频会议会商系统的必要性

为了提高防汛指挥效率, 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利用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组建防汛视频会议会商系统。不仅满足了普通视频的传输, 而且也可实现语音通话和数据会商等其他功能。会商系统与会议室环境的有机结合提高协调程度, 可以另会商效果大为改善。视频会议会商系统能够把分处异地的多个远程会议室连接整合, 在虚拟空间意义上组织起一个会议大厅。各地各级防汛部门之间依托视频会议会商系统能够实现面对面影音即时对话, 塑造起实时、安全、高效的会商环境。

4.2采用视频会议会商系统可达到的预期效果

会议会商系统在设计上预先考虑到以往经验中总结出的部分问题。在系统组网方面, 对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水利专用通信网络资源合理优化。国内相关部门已经在该系统的辅助下, 多次召开了全国范围的异地会商会议, 取得了良好会议成果。在实践中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提供了应急调动的技术保障, 系统设备性能先进可靠、显示效果良好、运行维护简便, 而且扩展了防汛异地会商系统的连接范围和功能, 极大提高了防汛指挥调度能力。

五、结语

视频会议会商系统作为各地各级防汛水利部门召开视频会议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依托, 在防汛中抢险救灾、辅助决策、准确调度、科学指挥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唐航, 向东方等.长江防汛抗旱异地会商视频会议系统设计[J].人民长江, 2008.10

篇4:防灾减灾中心“”调度指挥系统建设需求书

关键词: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安全;调度指挥

中图分类号:U298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是为了保证铁路行车安全,对危及列车运行安全的自然灾害(大风、暴雨、大雪等)及异物侵限等突发事件进行实时监测、采集、汇总各类检测设备的监测信息,实现监测信息分布获取、集中管理、综合运用,全面掌握灾害动态,提供及时准确的灾害报警和预警功能,依据灾害严重程度立即采取相应紧急措施,防止或减轻因灾害引发的损失,避免次生灾害,并为调整运行计划、下达行车管制、抢险救援、维修等工作提供数据基础依据,是现代化铁路运输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保障。

2、渝利线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总体功能与运用

2.1 系统简介

渝利线是成都铁路局第一条使用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线路,因为地处山区,该系统具备大风监测、雨量监测和异物侵限监测功能。渝利线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在沿线通信基站共设置23处基站监控单元、23处风监测点、14处降雨监测点、6处异物侵限监测点。系统设置了1处调度所终端、1处工调终端、1处工务终端、1处通信终端。

2.2 渝利线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功能与运用

2.2.1 风监测

(1)系统提供风量告警功能。根据线路状况、列车类型,设置风的告警门限,列车调度员应及时向相关列车发布大风报警临时限速调度命令。

(2)提供历史数据存储、查询、分析。

(3)环境风速不大于30m/s,运行速度不大于120km/h;环境风速大于30m/s,严禁动车组列车进入风区。

2.2.2 雨量监测

(1)实时采集雨量数据,并将降雨量信息及时上传给工务及调度终端。

(2)雨量存储可以记录整个降水过程,包括时段值和累计值。

(3)能随时接收各监测点发送的数据,并存储建立数据库和形成降雨量统计报表,同时具备检索、查询等功能。

(4)限度预案:根据成都铁路局的防洪文件规定,根据小时连续降雨量共设置“出巡”、“限速”、“封锁”警戒值,并发出相应的告警。

2.2.3 异物侵限监测

(1)监测侵入铁路限界的异物,根据告警条件触发列控、联锁系统。

(2)当异物侵限导致双电网断线时,防灾监控终端自动告警,同时向列控联锁系统发送异物侵限告警信号,进行列车联动。

(3)当检测到双电网的一路电网中断时,防灾监控终端发出单电网告警信息,但不向列控联锁系统发送异物侵限告警信号。

(4)异物侵限告警后,在异物侵限设备未修复前,经相关程序确认后,列车调度员可操作系统“上行临时通车”、 “下行临时通车”按钮恢复行车。

(5)异物侵限告警现场恢复之后,方可进行电网恢复。

3、调度指挥安全卡控点

根据渝利线技术设备情况,我认为在渝利线行车调度指挥的工作中,应严格控制以下安全卡控点:

3.1 调度台值守

列车调度员必须死盯死守调度台,因故离台时,须告知列车调度员,保证设备随时处于监控状态。

3.2 告警信息的确认及记录

(1)凡接到告警信息时须认真阅读告警内容,严禁未确认内容就进行点击确认。

(2)确认告警等级、影响范围,对照运行图核实影响车次。

(3)根据告警信息正确处置,情况紧急时立即指示司机立即停车或降速运行。

(4)做好告警信息的记录工作,当多处集中告警时,正确完整记录告警信息为行车指挥提供决策依据。

3.3 限速调度命令的发布

(1)列车调度员在发布命令之前,应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并听取有关人员意见。

(2)拟写调度命令时拟写限速里程必须与告警信息限速里程保持一致,并根据限速里程正确选择受令车站。并设置列控限速数据。

(3)审核命令必须执行“二人确认制度”。

(4)列控慢行设置必须执行核对、审核、确认制度。

(5)无线调度命令传输卡控:命令下达后须确认司机签收状态,遇未签收时,使用调度电话与司机核对接收情况;遇列车在进入关系区间前仍未接到调度命令(包括使用列车调度电话发布),立即布置车站拦停列车,交付书面调度命令。

(6)取消列控限度调度命令时,必须确认没有正在执行该限速的动车组列车。

(7)受一个有源应答器只能设置三处慢行的限制,在需要设置合并慢行时,必须执行按最长距离、最低限速值的原则进行设置。

3.4 应急处置关键点

(1)渝利线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发出限速告警信息时,对来不及下达调度命令的列车,列车调度员立即向司机发布降速到限速值以下及注意运行的口头指示。

(2)接到异物侵限子系统灾害报警信息后,在设备管理单位检查人员到达报警点前,一是列车调度员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查看情况的不确定性;二是必须经设备管理单位检查处理并具备放行列车条件后,方可组织列车运行。

(3)详细掌握本台管辖区段内所有异物侵限监测点为工跨铁还是隧道口。异物侵限子系统故障导致系统不能反映现场情况时,故障未恢复前,在看守人员未到达异物检测点前,列车调度员应下达限速120km/h及以下(异物侵限监测点为隧道口时,限速40km/h及以下)注意运行的调度命令。

4 、结束语

篇5:防灾减灾中心“”调度指挥系统建设需求书

我国自从2001年12月加入WTO以来, 公益性气象服务以外的商业性气象服务 (气象科技服务) 已逐步、有序开放, 国外一些商业性气象服务机构已经以各种方式悄然进入中国:美国阿姆斯风险决策公司5年前已经开始与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共同开发中国台风评估模式;美国国际气象服务公司、日本天气新闻公司等先后在广东、上海开设分支机构, 并取得资讯、咨询服务的营业许可证, 从事远洋导航气象服务;英国气象局也一直在积极与中国气象部门寻求合作, 双方同意把气象导航作为首选项目, 确定由北京全球气象导航公司与英国气象局开展合作;新西兰气象服务公司也已为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提供服务。

我国气象科技服务起步较晚, 如果从1985年开展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工作算起, 迄今也只有20多年的时间, 无论是气象服务产品的数量, 还是服务手段、服务水平较之发达国家都有很大的差距。日本商业气象服务开始于1954年, 截至1998年1月, 获得日本气象厅颁发的“预报业务许可证”的私营气象服务公司已达39家, 美国大约有300家私营天气预报公司 (WSI) , 无不以提供个性化气象服务为主要特色, 而中国目前尚没有私人气象公司。

经济效益是衡量气象科技服务水平的很好的指标。在日本仅一家气象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WTN) 的年均气象服务收入就高达300亿日元 (约合3亿多美元) , 而中国的气象服务总收入不过30亿元。但从近年来我国气象服务收入稳步上升的趋势来看, 国人对于气象科技服务还是有很大的需求, 如果按照中国目前气象服务总收入30亿元来计算, 气象投入产出比为1:40, 我国气象科技服务的规模至少应在1200亿元;如果按德尔菲气象定律来计算, 我国气象科技服务的规模将接近3000亿元。由此可见, 中国气象科技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2 建设基于科技服务的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意义

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科技服务的基础。气象科技服务作为气象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开展不仅解决了原有的公益性服务难以满足社会的特殊要求, 而且开拓了气象服务的新领域, 促进了气象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方面,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是坚持气象服务的现代观念, 将现代信息服务和管理思想引入气象科技服务的实践而形成的一种技术体系和气象服务管理系统。“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建设, 旨在利用先进的现代通信技术、可靠的专业技术和优良的服务质量, 最大化地发挥气象信息服务的专业优势, 借鉴成功的业务运营思路, 为用户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基本气象信息和多种专业化、个性化的高附加值的气象信息服务, 使各种服务手段组成一套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各有侧重、快速有效、覆盖各类人群的“自动化”服务机制, 从而以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服务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 国外商业性气象服务组织已经进入我国气象服务行业, 并开始与国内气象服务组织展开正面竞争, 他们在带来全新的服务理念、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的同时, 也给我国的气象科技服务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和竞争结果令人难以轻松面对。因此, 建设基于科技服务的气象防灾减灾系统, 有助于增强我国气象科技服务面对咄咄逼人的国外同行的整体抗衡能力。

3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研究内容

作者认为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研究内容主要由资源、技术、手段、用户服务和管理五个部分组成, 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是实现全方位气象服务的保障。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资源, 主要包括:气象业务服务建设的成就, 具体指现有的气象信息服务品牌, 如气象信息服务平台、“1 2 1 2 1”、“9 6 1 2 1”声讯服务系统、气象短信服务以及气象人才和气象服务经验等。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技术, 主要包括现代信息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信息服务技术, 如计算机知识、软件技术、人文知识、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将信息服务技术同气象信息自身规律相结合的特殊技术等。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手段, 主要包括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和技术之上的服务手段, 如: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电话、手机等为媒介的气象信息服务系统, 包括人工坐席、“1 2 1 2 1”、“9 6 1 2 1”声讯系统、大容量的外呼系统、大容量的呼入系统、短信系统、彩信系统、W A P系统、W E B系统以及其他服务系统等。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用户服务, 主要包括针对不同的用户对象, 解决不同用户对气象信息的不同需求问题, 不断发现、挖掘和引导用户, 使用户更多地关注气象信息、使用气象信息, 不断扩大用户群。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又常常被人忽视的问题。目前我们的管理还存在效率不高问题, 这是因为人员对现代IT技术应用技能参差不齐, 难以一下子统一到电子化的管理上来。而现在的各种系统管理, 已都纳入到基于IT技术的电子化管理, 并把管理工作作为系统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目前很多气象信息服务的成本很高,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问题。因此, 促进气象部门内部管理意识的变化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已成为气象服务管理层的重要任务。

4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建设内容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气象预报、信息发布、追踪服务、信息情报收集和灾后评估等五个方面, 要建立以准确的预报为前提, 以信息发布为基础, 以追踪服务、信息情报采集和灾后评估为过程的一个全程的服务 (基本网络结构框图如下) 。

气象预报、信息发布是我们以往非常重视的, 但在“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建设中, 追踪服务、信息情报收集和灾后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是“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基础单元, 追踪服务、信息情报收集和灾后评估完成了灾情信息的接收、预处理, 接收信息经分类、格式化、标准化后存入各类相应的数据库, 它构成了整个防灾减灾系统的信息支撑层。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将形成具有全方位反馈机制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使气象信息能够迅速传播和及时收集, 构建以服务为主题符合天气灾害区域性特征的防灾减灾服务网络, 这将有利于对各种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尺度致灾天气的监测、诊断, 有利于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气象信息的可靠性。

5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设的特点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 简单地说有如下特点:

第一,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是一种全面的气象服务和服务效果的检验, 能预测用户的潜在需求, 前瞻性地为用户潜在需求提供服务。它不同于传统的认为简单地提供天气预报或观测数据便是气象服务。

第二,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应急系统, 如公安1 1 0、医疗120、火警119等单纯地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服务, 它的服务过程更加着重于与气象业务的实时结合, 它不属于目前城市应急联动系统。

第三,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防灾减灾, 是趋利避害并举, 既要为防灾减灾又要为开发气象资源、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第四,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技术, 是一种复合型的现代科学技术, 体现了先进的通讯技术与气象业务的结合;先进的气象科技与不断发展的用户需求的结合;防灾减灾工作中避害与趋利的结合;“气象服务”与“气象业务”的结合;公益气象服务与专业气象服务的结合。

第五,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立的气象灾情报告、用户需求实时服务机制, 充分利用用户的实时气象情报, 结合现代天气预报的业务技术手段, 能有效提高中小尺度系统天气临近预报的准确率。目前有的城市建立了气象灾情收集热线电话和灾情报告志愿者队伍, 不但能够主动、迅速获取准确气象情报或灾害报告, 而且为气象部门的实时保障服务、建立气象灾害的评估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6“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应用前景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 是一项充满现代化科技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该系统依托现代化的网络技术, 可面向其他行业 (如水利、地震、林业等行业) 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 实现服务的共享。因为通过“气象防灾减灾系统”提供的不仅是数据和信息服务的共享, 而且能提供更多的应用和方法的共享。“气象防灾减灾系统”, 由于它在服务上具有准确、快捷、高效和个性化的特点, 这种共享关系的建立将使气象行业在为各行各业的防灾减灾中发挥更多、更好的服务作用和参谋作用, 从而成为面向政府和全社会的信息中心。

7 结束语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立的气象预报、信息发布、信息情报收集、追踪服务和灾后评估系统, 不仅有利于气象业务功能的充分发挥, 弥补业务建设的不足, 还能给气象业务以新的推动。

信息情报的提供, 极大地改善了观测结果不能完全反映天气本身、不能完全观测到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现状;有效改善各种衍生灾害如洪水、泥石流等不能通过自动观测来描述的局面;用户情报与先进的探测设备 (如雷达、卫星等) 相结合, 为后续的气象保障提供可靠依据;定性的、定点的和全方位的气象情报, 为我们今后预报分析和天气过程的监控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方法。

有了通过信息服务平台的全方位用户信息的实时反馈, 可以解决现在天气预报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需求有的放矢、预报结果不能准确客观地验证的问题。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建立将使灾情报告更及时全面, 灾后评估更准确可靠。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科技服务的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建设意义、研究内容、建设内容以及应用前景, 阐明了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

关键词:科技服务,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秦大河.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14.

[2]王君, 李慧芳, 曹淑超.气象经济与气象经济学发展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8, (3) .

[3]陈继华, 徐文莉.略论我国商业气象发展方略[J].管理观察.2008, (7) .

[4]许小峰“.气象经济”概念辨析[J].江西气象科技.2003, 26 (4) :12-14.

[5]鞠运福, 王宝.浅议气象经济的现状及对策[J].山东气象.2004, 24 (3) :41-42.

[6]杨金月, 刘洪利.论我国商业气象服务的发展[J].求是.2004 (11) :220-221.

上一篇:绿化养护竣工验收报告下一篇:市场主管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