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

2024-07-11

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共12篇)

篇1: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

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科会同药事管理委员会,定期对抗菌药物使

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开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指导和咨询,使抗生素使用率控制在60%以下。

2、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

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3、药剂科应定期统计各科抗生素使用量及类型,按规定对某

些抗菌药物实行限制性使用,并根据本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谱调整用药,以保证抗生素的效果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4、检验科和药委会定期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向临

床医护人员提供抗菌药物信息,临床科室根据公布的最新药物信息,合理、有效、安全、经济的选用。

5、临床医师应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前的病原学标本送检率,接

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结合感染部位合理选用药物。

6、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选用毒副作用

小的抗感染药物,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给药,给药时间及方法要视其血药浓度、毒副作用而定,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当使用和对其的依赖性。

7、严格掌握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种

抗感染药物治疗感染,避免无指征地联合用药。

8、严格掌握与控制预防性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一般情况不因

预防目的而使用抗菌药物。

9、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药物疗效,预防和减少

药物不良反应,同时注意监测其耐药性的变化,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

10、护士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置要

求,准确执行医嘱,认真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11、医院感染管理部督促相关科室,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

测和耐药菌的监测。

篇2: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

尽早从患者的感染部位、血液等取样培养分离致病菌,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有针对性的选择抗生素。

2.2 抗生素的`选择

抗生素使用合理与否,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在选择用药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2.2.1首先要掌握抗生素的抗菌谱 各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因此所选的药物的抗菌谱务必使其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否则就无的放矢,既浪费钱财,又延误病情。

2.2.2 抗生素疗效与不良反应的轻重权衡:大多数抗生素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副作用或其他不良反应,以一般来说,应尽可能选择对病人有益无害或益多害少的药物,因此在用药时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防止滥用药物。比如肾功能减退应避免使用主要经肾排泄的而对肾脏有损害的抗菌药物;肝功能减退应避免使用主要经肝代谢而对肝脏有损害的抗菌药物;对新生儿、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应选用安全的抗菌药物。

2.2.3 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增加,称为协同作用;也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减弱,称为拮抗作用。提高治疗效应,减弱毒副反应是联合用药的目的,反之,治疗效应降低,毒副反应加大,会对患者产生有害反应。目前,一般将抗生素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为繁殖期杀菌药(Ⅰ),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二类为静止期杀菌药(Ⅱ),如氨基甙类、多粘菌素类抗生素等,第三类为快速抑菌药(Ⅲ),如四环素、大环内酯类,第四类为慢速抑菌药(Ⅳ),如磺胺类药物等。联合使用上述抗生素时,可产生协同(Ⅰ+Ⅱ)、拮抗(Ⅰ+Ⅲ)、相加(Ⅲ+Ⅳ)、无关和相加(Ⅰ+Ⅳ)四种效果,为达到联合用药的目的,需根据抗菌药物的作用性质进行恰当的配伍。

篇3: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

1资料与方法

笔者随机抽查了 (剔除麻醉、精神药品及中草药处方) 2010年7-12月门诊处方共计42 291张, 其中使用抗生素一种及以上处方共计21 718张。依据《处方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规范》、《新编药物学》 (第17版) 及药品说明书, 逐一审核处方并填写不合理用药项目表和处方点评工作表, 运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处方基本指标比较

使用基本指标包括平均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率、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百分率、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百分率、注射剂使用率。经过分析, 2010年7-12月门诊处方基本指标比较详见表1。

由表1可见, 我院平均使用抗生素的品种数量呈逐月下降的趋势, 从7月份的平均2.1种下降到12月份的1.1种;注射剂使用率从7月份的42.1%下降到了12月份的31.9%;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由7月份的51.2%下降到了12月份的37.2%;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百分率由7月份的92.3%上升到了12月份的100%。处方的基本指标总体接近合理水平。

2.2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评价

经过分析, 在所抽查的42 291张门诊处方中, 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1 718张, 占处方总量的51.35%, 高于WHO推荐抗菌药物院内使用率30%的标准[1]。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类型及数量统计详见表2, 单张处方抗菌药物基本情况统计详见表3。

由表2可见,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月份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中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占25.31%, 如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使用头孢吡肟不合理, 因为上述疾病多为病毒感染, 无抗菌药物应用指征;抗菌药物选用不当占26.67%, 如临床诊断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溃疡、糜烂性胃炎, 处方使用对其无效的头孢噻肟钠不合理;用药剂量、疗程不当占33.07%, 如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联合使用克拉霉素0.5g, bid, 阿莫西林1.0g, bid, 共1个月, 服药总量达到克拉霉素30g, 阿莫西林60g, 属严重超量、超疗程用药;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不当占12.72%, 如支气管炎患者处方使用头孢噻肟钠联合阿莫西林, 二者不仅抗菌谱相近, 而且同为β-内酰胺类药物, 存在竞争性拮抗。但是随着门诊处方点评制度的实行,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有了明显改善, 其处方数由7月份的975张下降到了12月份的280张。由表3可见, 使用2联以上抗菌药物的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总量的38.47%, 用量超过7d的占15.24%。

3讨论

3.1 抗菌药物处方质量管理

处方是医师为患者治疗的医疗文书, 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意义, 同时也反映了医疗机构的用药水平和医疗质量, 因此加强抗菌药物处方质量管理、完善处方质量管理尤为重要。

我院处方点评工作由药剂科承担, 由医务处承担处方管理和奖惩。药剂科发现不合理处方通过医务处反馈给医师或通过医务处向医院领导汇报, 进行奖惩, 并纳入年终考核、评先。在处方点评制度中明确要求处方药品必须使用通用名, 这有助于防止重复用药, 也有利于临床会诊及学术交流[2], 从点评结果来看, 我院处方抗菌药品通用名使用率接近100%, 这得益于我院处方点评制度的实行, 《药品通用名目手册》的发行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IS) 中药品通用名的及时更新和维护。

3.2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我国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3], 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关注。WHO在2010年8月20日发表公报称, 细菌耐药性已日益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并表示将把抗击耐药性细菌作为2011年世界卫生日主题[3],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在于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由表2可见, 我院在实行处方点评管理制度后,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有明显好转, 但仍然存在, 主要集中在常见的抗菌药物的应用指证不明确、选用不当, 用量、疗程不当以及联合用药缺乏理论依据等方面。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 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以单药为主, 原则上不超过3d的用量, 且最多不超过7d[4]。而由表3可见, 我院有38.47%的处方开具了超过1种的抗菌药物, 有15.24%的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超过了7d, 这表明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与《指导原则》的规定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 要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严格按照诊疗指南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 必要时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同时应强化临床医师的业务能力,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提高药师业务能力, 也是把好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关口。

参考文献

[1]陈勇, 何振伟.利用计算机统计分析处方评价表 (J) .中国医院统计, 2008, 15 (2) :135.

[2]杨世民.药事管理学 (M) .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 2002:208-210.

[3]曹晟源, 郑佩珊.卫生部首次表态:严防超级细菌避免中国成重灾区 (N) .每日经济新闻, 2010-09-09.

篇4: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如能合理使用,效果确实非常显著。各种结核病、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以及伤寒、菌痢、尿路感染等都可得到有效的治疗或控制。但在抗生素的疗效面前,人们(包括某些医务人员)却擎生了对抗生素的迷信,因而出现了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的现象。

抗生素滥用的不良后果

(一)使本来敏感的细菌变成耐药细菌虽小,值适位性很强,受到抗生素威胁后逐渐形成对付抗生素的巧妙手段,最有效的一招是制造破坏抗生素的酶。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都可被细菌产生的酶解除武装而失去活力。此外,细菌还可改变外膜通透性或蛋白结构,使抗生素无法进入或发生作用。

抗生素应用后出现一些耐药菌本不足为奇,也不足为大害,但若不合理使用和滥用,则使耐药菌得以迅速增多,并广泛传播,这在医院内尤为严重。

(二)在原有感染的基础上出现新感染这在医学术语上称“二重感染”。抗生素虽能控制敏感菌所致的疾病,但也会诱发耐药菌的新感染。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伤害人体内正常、有益的一些细菌,并打破细菌间的平衡。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体内一些占优势、较敏感的细菌被杀灭,而那些少,量、比较耐药、在正常情况下因细菌间相互制约而不足为害的细菌、霉菌等就乘机大量繁殖而引起感染。很多抗生素,特别是口服品种应用后可因肠遭内菌群交替而发生腹泻,也有可能引起危及生命的假膜性肠炎。二重感染大多发生于年老、年幼、免疫缺陷、肿瘤、手术后等患者,常可导致死亡。

(三)引致各种不良反应任何一种抗生素应用后都可发生一些不良反应。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来如闪电,甚至在皮试时也可发生。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可引起眩晕、听力减退和肾功能损害,老年人、儿童和孕妇尤宜慎用。红霉素和四环素静脉滴注后易引起静脉炎和疼痛,氯霉素可导致预后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口服抗生素大多伴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痛,腹胀、腹泻等。此外,很多抗生素可引起皮疹,药物热;肝功能损害如转氨酶升高也相当常见。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一)抗生素并非“灵丹妙药”抗生素以往称“抗菌素”,顾名思义,其主要作用在于“抗菌”,且各品种间的抗菌范围、活力有很大差别,对于细菌引起的疾病,适宜的抗生素确具疗效,但对病毒性疾病如感冒、流感、麻疹、乙型脑炎、小儿麻痹症等则完全无效。急性发热多数为病毒所引起,在诊断未明前切忌任意动用抗生素,因应用后将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和病原菌不易被检出,以致贻误正确诊断和治疗。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在国内外都很普遍,病人一有发热或伤风感冒就希望很快用上抗生素,而且希望医生用注射方法给药。某些医务人员对抗生素也寄予过多的信赖,一点点小毛病或局部感染就采用抗生素,而且常不必要地用抗生素防病;以庆大霉荣这样毒性较强的抗生素作为门诊第一线用药,也是不恰当的。

篇5:浅谈合理使用抗生素

文章从抗生素的作用、善医临床常用种类、药理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善医工作实际,对抗生素的`用药范围、常见的认识误区、配伍禁忌以及免疲效果影响方面叙述了如何正确用好抗生素.

作 者:周万超 涂云凤 陈永泉 作者单位:周万超(水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水富,657800)

涂云凤(盐津县畜牧兽医站,云南,盐津,657500)

陈永泉(大关县畜牧局,云南,大关,657400)

篇6: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高中生物教案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染色体结构的交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以及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需要学生了解的内容,教材通过4个示意图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涉及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信体等概念,其中“染色体组”是本节课的核心概念之--。理解这概念,才能正确理解依据染色体效目变异衍生出的单倍体育种技术和多倍体育种技术。

学习本节之前,学生e经学习了近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即遗传规律)、减数分裂、DNA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基因概念和功能的知识。因此,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知识结合,能帮助学生构建更为直观而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整体理解,也可为介绍人类进传病、生物育种及生物进化等知识作铺垫。

染色体变异发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细胞分裂异常产生的结果,因此细胞分裂是染色体变异的细胞学基础。如果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细胞分裂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将会大大地降低学习的难度,并能有效帮助学生从已有知识中构建出新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本节主要的知识点及突破方法

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较集中,如染色体组的概念及数目判断方法,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之间的关系,多倍体和单倍体育种等方面,突破方法如下

(1)染色体组概念:以辨图、设问、讨论和复习的方式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染色体组的概念较为复杂,如果直接讲述,学生很难理解其实质。可以从展示男性人体染色体组成自制模型,让学生回顾同源染色体的概念,然后将人类染色体分成两组,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两组染色体组异同点等方式人手,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染色体组的概念。

(2)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概念:通过具体实例概念的辨析和对比,认识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之间的关系。单倍体的概念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可以采用教材中提供的蜜蜂的实例来分析蚱王、工蜂和雄蜂体内的染色体组数目,提出单倍体的概念,并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区分单倍体与一倍体,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单倍体与多倍体育种:用图解、事例和图表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多倍体和单倍体育种。二倍体、多倍体和单习是建立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之上的。单借体具有可比性将多低体和单伤体育种放在一-起来学习,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育种的学

(4)染色体结构变异:以辨图、设问、讨论的方式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

(5)“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学生先进行实验设计,制定实验方案后,第2节课进行实验操作。二、学情分析

作为高二学生已经学过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等概念,为染色体组等新概念的构建奠定了认知基础。前面学习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等基础知识,为创设问越情境,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有精情,但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使乏深层次的思考.对基本概念、过程和原理往往一一知半锅,不能灵活远用所学知识。因此,教学中应设置好问题情境,让学生观察动手,思考和讨论,适时引导追时启发和酒时效励由浅人深,构建染色体组等基本概念

三、教学目标

(一)生命观念

1.说出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区别。

2.理解染色体组、单倍体、多倍体的概念、内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科学思维

1.举例说出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三)科学探究

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四)社会责任

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尊重他人。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说出染色体数目变异

难点:1.理解染色体组概念

2.理解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五、教学策略

1.通过多媒体直观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概念、种类

2.通过具体事例、概念的辨析和对比,认识染色体结构变异

篇7: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

1、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是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是用化学合成法生产的相同 或类似物质,它在低微浓度下对特异的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预动物疾病和促进动 物生长。

2、抗生素的特性和在猪各阶段使用:笔者认为在规模化猪场主要研究抗生素耐药性、副作用和功效 以及动物特异性疾病是规模化猪场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核心问题,同时规模化猪场药物预防程序的的核 心药物必须具备副作用小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生素才能够提供优质绿色肉产品,这样有助于规模化 猪场的可持续发展。以下为多年在规模化猪场使用抗生素经验值(仅供参考): 类 别 β-内酰氨类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氯胺苯醇类 大环内脂类 多粘菌素类 聚醚类 磷酸化多糖类 多肽类 磺胺类 喹诺酮类 硝基呋喃类 硝基咪唑类 硝基酰胺类 喹啉类 副作用 + +(仔猪)+++++ +++++ + —(仔猪)— — — + + +++++ + ++++ +++ 耐药性 + + + +++++ + — — — — +++++ +++++ +++++ + +++++ +++++ 功效 G+ G- 广谱 广谱 G+、支原 体等 G- G+、原虫 G+ G+ 广谱、原虫 广谱 广谱 广谱 广谱 广谱 怀孕母 哺乳母 猪 猪 使用 禁用 限用 限用 使用 禁用 使用 使用 使用 限用 限用 禁用 使用 限用 禁用 使用 限用 限用 限用 使用 限用 使用 使用 使用 限用 限用 禁用 使用 限用 禁用 仔猪 使用 使用 限用 限用 使用 使用 使用 使用 使用 限用 限用 禁用 使用 限用 使用 中猪 使用 限用 限用 限用 使用 限用 使用 使用 使用 限用 限用 禁用 限用 限用 禁用 育肥猪 使用 禁用 限用 限用 使用 禁用 使用 使用 使用 限用 限用 禁用 限用 限用 禁用

注(+)表示不严重,(+++++)最严重、(—)表示没有

结论:可以分析发现多粘菌素类、聚醚类、磷酸化多糖类、多肽类抗生素不产生耐药性,同时无副作 用,一般用于饲料添加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但是多粘菌素类主要抗G-仅限于仔猪使用;β内酰氨类、氨基糖苷类(限仔猪使用)、大环内脂类、硝基咪唑类由于副作用小

且不产生耐药性一般 是常用基础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副作用小但很容易产生耐药性一般限制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 一般不易产生耐药性但副作用大限制使用;氯胺醇类抗生素副作用大很容易产生耐药性一般限用,但 是许多猪场作为主要抗生素使用自食其果。抗生素的耐药性同时与细菌的抗药性有一定的关系,具体 而言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球杆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杆菌次之,经过多年的使用发现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依然对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第三,药物的耐药性同时在不断变化。经常使用就会产生耐药性,管制使用就可以避免耐药,例如磺胺类、第三代氟喹诺酮类以及氯胺醇类 就必须管制,β-内酰氨类尽量限制使用。第四、纵观国内外有关用药法律法规极大地体现了耐药性和 副作用这层关系,保障人类健康和畜禽福利。同时说明人用抗生素和兽用抗生素主要重合于 β-内酰 胺类、大环内酯类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范围。

3、根据猪的形态特征学推理出规模化猪场主要病因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依据。笔者在<兽医导刊>第 三期《规模化猪场药物预防程序》一文讲抓住主病因为主,副病因为副的观点。猪的内涵型疾病就是 猪瘟、口蹄疫、慢性呼吸道病和慢性肠道病以及猪“高热病”。其余为外延性疾病。有些疾病虽然还 在讨论中,但是《自然辩证法》和《进化论》以及《形式逻辑学》的理论可以肯定猪的内涵型猪病是 猪这种动物的特征性疾病,不管是家猪、野猪、国内国外猪会感染。猪内涵性疾病也是猪的主病因,是高产动物猪数量的调节杠杆同时是规模化猪场“养猪风险”的最重要体现。猪瘟死亡率 100%,“高 热病”的流行病学呈“V”变化即 2006 年-2007 年死亡率 80%,死亡率 2011 年 6 月 30 日---2012 年 6 月 30 日为零,2012 年-2013 年 6 月 30 日死亡率为 20%,2013 年--2014 年死亡率为 40%,2015—2016 死亡率 60%,2016 年--2017 年 6 月 30 日死亡率 80%,因此高热病应该称作“猪的劫病”,这些内容 是笔者参考一些兽医刊物报道和地方兽医供述。猪瘟、口蹄疫,慢性呼吸道病和慢性肠道病可以用药 物和疫苗防控,但是“高热病”的防治还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由于猪形态学特征,猪的鼻子在历史的进化中用于拱地就最容易发生喘气病,值得骄傲的是多年 的经验正好符合《兽医传染病》猪喘气病就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高接触性传染病,但是由于喘 气病潜伏期长,一旦发生,很难根治。主要病理变化为在肺上形成“不可修复性肉样实变”,这种实变 是动态的过程即 21 日龄就开始病变渐增的
的过程往往被规模化猪场技术人员和农业养猪人员想象不 到,造成滥用抗生素或防控不得力。猪的嘴长在地上觅食就容易发生慢性肠道病和寄生虫病。这些是 人类必须采用生物技术和管理手段进行修补猪自身的缺陷,达到猪群健康。可以高度赞成的讲: 猪瘟、口蹄疫、“高热病”没有特效药,只能用“保守疗法”去治疗。但是在规模化猪场由于运动减少,通 风光照不足和猪的微观密度和宏观密度增加,猪的内涵型疾病会非常严重特别慢性呼吸道病和“高热 病”体现的尤为突出。猪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和慢性肠道病以及寄生虫病(以下称“慢性消耗性疾病”)采用阶段性或连续性投药加以防(提前加药预防)控(发病猪控制)。对其他外延性细菌性疾病一般 采用防(防条件)治(发病猪治疗),这需要做药敏试验或采用管制式用药。众所周知,一个猪场如 果对慢性消耗性疾病的防控基础差或认识不够,这个猪场的经济效益就差的很,同时增加了养猪风险,这点通过调查 83%的养猪户不明白或新进养猪户根本不清楚,而且很多教授和研究员都不清楚。因此 可以推论出猪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合理预防用药是规模化猪场用药研究重点,有经验告诉我们一个规模 化猪场 90%的药费用于防控慢性消耗性疾病就是养猪成功了一大半。就目前而言很多养猪户急功近利,选择昂贵药想一用就好,究竟有特效药吗,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不可修复性肉样实变”是没 有特效药治愈的,因此笔者定义为“防控”是最适合不过了。笔者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酒石酸乙 酰已戊酰泰乐菌素的使用研究证明其效果是一样的,母核与衍生物的效果是没有区别的。同时笔者对 林可霉素及其衍生物,泰妙菌素及其衍生物(盐酸沃尼妙林)的使用方面证明对慢性呼吸道病的疗效

差别不大。还有专家推荐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四环素类抗生素配伍效果理想,但是由于四环素类 抗生素由于副作用作用大,引起动物生长抑制和免疫抑制在欧美禁用配伍长期使用是不提倡的。外延 性疾病(统称为急性细菌性传染病)都是条件性疾病,由于来得快去得快的特点所以一般采用防(防 条件)治(发病治疗)为主要措施。由此分析可以知道 2004 年至今使用氟苯尼考、磺胺类、第三代 福奎诺酮类、阿莫西林等杀菌性抗生素在动物各生长阶段一种或两、三种互相配伍连续使用 1—2 周 预防急性细菌性疾病和弓形体等是杀鸡取卵,浪费畜牧资源。

篇8: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抗生素,合理用药,不良反应,方法和建议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问题很早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但从未像现在这样较为重视, WHO提示要重视临床合理用药, 尤其是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我国卫生部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 抗生素在防治细菌污染性疾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是一种杀灭和抑制机体内病原微生物的药物。但任何一种抗生素在杀死致病菌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人体的正常菌群, 因此, 在治疗过程中要求合理使用抗生素, 力求减少和防止其发生。

1临床使用抗生素不合理表现

1.1无指证地使用抗生素, 有人把抗生素视为万能退热药, 只要发热的患者, 不管什么原因, 都用抗生素来治疗, 一种不行, 就用两种, 甚至更多的抗生素联合使用。如某孩, 男, 2岁, 在未查明发热原因就给予葡萄糖溶液+头孢噻肟钠十硫酸妥布霉素+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 如流感等无效, 盲目使用会给患者造成危害。

1.2根据患者要求用药, 抗生素在使用中盲目求新求贵, 或因患者要求用“好药”, 而不是根据患者病情安危、是否对症等选择抗生素。

1.3抗生素选用不当, 有些患者由于身体原因, 对一些药物存在用药禁忌, 医师未对患者做详细了解就开药, 如肝功能受损的患者给用四环素或氯霉素等。首先我们要清楚选用抗生素的最基本原则, 首选药物一定要考虑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和优先选用窄谱抗生素[2,3]。有的医师往往有临床症状, 如腹泻、感冒等, 他不考虑是否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也不管病原菌的种类, 就首先强效或广谱抗生素。

1.4使用抗生素时缺乏针对性或频繁地更换抗生素, 不合理的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与氨苄青霉素联用, 青霉素对G+菌作用强, 而对G-菌敏感性低, 氨苄青霉素为广谱抗生素, 对G+作用不如青霉素, 但对G-菌作用强, 若为G+菌感染, 用青霉素即可, 若为G-感染, 则用氨苄青霉素, 用青霉素无效, 因此, 两药实无联用必要。

2临床用抗生素无效的原因

当使用抗生素48~72 h后仍无效时, 分析其原因, 看是否与下述因素有关。

2.1抗生素选择不当, 因其抗菌谱不符。

2.2诊断错误, 患者并不是细菌感染, 而是病毒性感染或非感染性发热, 如药物热, 胶原性疾病, 肿瘤或功能性发热等。

2.3用药途经不当或剂量不足或所用药物之间有拮抗作用。药物到达病灶部位的患者身体状况不好, 如有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

2.4可能是混合感染所致。

3怎样合理使用抗生素

3.1严格掌握适应证:抗生素不会包治百病, 对发热患者, 尤其是病毒性或非细菌性疾病, 除非有继发的细菌感染, 否则均不宜用抗生素。另外, 每一种抗生素, 不是对所有的细菌都有作用, 如青霉素的主要适应证为链球菌感染, 敏感金黄色球菌感染等, 而卡那霉素主要适应为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所致的各种感染。

3.2抗生素尽量不供皮肤、黏膜等疾患局部应用。因为局部使用很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且易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一旦全身用药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因此, 除主要供局部应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软膏、氯霉素眼药水、磺胺醋酰钠眼药水等, 其他抗菌特别是青霉素的局部用药要尽量避免。

3.3抗生素疗程应充足, 用量要适当。要根据感染性质确定疗程。一般情况, 抗生素的疗程最短为7 d。对体温恢复正常的一般急性感染患者在症状消失后可继续用药2~3 d。对于体质较好的患者, 所患急性感染病程不易迁移者, 如急性肠炎, 疗程则不必过长, 停药时间为病情稳定后的1~3 d。严重危极生命的感染, 治疗时间要长, 如急性骨髓炎、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疗程应持续1~2个月。为了避免感染再次发生或者细菌产生耐药性, 疗程应充足。

3.4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应严加控制。目前, 在病毒性感染 (如感冒、流感等) 、休克、心力衰竭、外科无菌手术等, 预防性用药仍然比较普遍, 有专家认为这样既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又易造成耐药菌株致病, 故应慎重应用。

3.5联合应用抗生素一定要有明确的指证, 一般以两种为宜, 用药选择必须有拮抗作用而有相加或协同作用。

3.6抗生素和所有的医疗用药一样, 都该有用药指征。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 只要用药就该有用药的指征, 否则应一律视为盲目用药[4]。

临床上抗生素使用不合理, 不但影响治疗的效果, 还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并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5]。药品是特殊商品, 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 使用合理可治疗疾病, 使用不当又可产生不良反应。所以, 在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卫生部文件[S].卫医发 (2004) 285号, 2004.

[2]唐荣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J].医药导报, 2006, 25 (1) :76-78.

[3]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04.

[4]张永信.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J].中国临床生, 2005, 33 (5) :16-17.

篇9: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滥用抗菌药物对人类有四大危害:一是诱发细菌耐药。病原微生物为躲避药物,在不断地变异,耐药菌株也随之产生。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抗菌药物不存在耐药现象。二是损害人体器官。抗菌药在杀菌的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例如影响肝、肾脏功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三是导致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处于一个庞大的微生物生存的环境中,人体的皮肤黏膜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咽、肠道、泌尿生殖道等处,都寄生着大量的细菌,这些数量繁多的细菌,与人体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对人体不但无害,反而有益。其中肠道的正常菌群,在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肠道正常的菌群还对危害人体健康的致病菌有着强大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这对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医学上称为生态平衡。抗菌药物特别是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往往使体内的敏感菌受到抑制,而使耐药菌乘机在体内繁殖生长,导致二重感染。也就是说,本来使用抗菌药物想杀灭致病菌,结果反遭到更严重的细菌感染。四是造成社会危害。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这样发展下去,人类将对细菌束手无策。

如何正确的使用抗生素呢?首先应明确是否是细菌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是無效的。如出现扁桃体炎、流黄脓鼻涕、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分类增高等现象时,才考虑使用抗生素,且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同时应注意:正确选药、适当的剂量和疗程。

正确的选药对于确属细菌感染的疾病,要根据引起疾病的不同菌种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确定给药途径,防止经济上的浪费。一些人认为只要是抗菌药物就能消炎,甚至为使疾病早日痊愈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药物。殊不知每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不同,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或使药效降低,重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危及健康。如克林霉素与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会产生拮抗作用。

适当的剂量和给药间隔许多人患病后,病情较重时尚能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要知道抗菌药物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服药间隔也大有讲究,通常所说的一天三次,大部分人都是在三顿饭时吃药,白天已把三次药吃完,这样的吃法通常不符合抗菌药物的特点。严格的说一天三次,应为每隔八小时吃一次。一般是早六点、下午两点、晚上十点吃。而每天两次应为每十二小时吃一次。一般是早八点和晚上八点吃。这样才有利于药物发挥其疗效。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抗生素宜空腹服用,因为饭后服用,食物会影响药物吸收或者使药物利用率降低。宜空腹用的抗菌药物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诺氟沙星(氟哌酸)、环丙沙星,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异烟肼(雷米封)、利福平等。

适当的疗程一些患者治病心切,用药1~2天后不见好转,就急于更换其他药品。其实,任何药物发挥作用都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不按规定的疗程用药,当然达不到效果。再则,频繁更换抗生素,易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反而造成不良后果。因此,要按规定的疗程用药。当然,当确认抗生素无效时应及时更换药物,以免延误治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感冒很常见,但感冒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是自限性疾病。一般是3~5天,就可自愈。不需使用抗生素,只需对症治疗,多喝水、多休息即可。当怀疑合并细菌感染,如出现体温升高持续不退、有脓鼻涕、咳嗽越来越重、有黄色粘痰等情况,应及时就诊,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方便广大人民群众自我保健和药疗,我国对药品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所谓处方药,是指经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药物。我国的抗菌药物大多为处方药,因此不要盲目地自己购买抗生素使用,以免延误病情又增加经济负担。

篇10:学校经费合理使用制度

为了更好的对学校职工外出乘车进行规范管理,更好的对学校的费用进行成本控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归定适用于学校全体教职员工。

第三条 具体要求

1、学校员工外出办事,本着节约原则,应尽量乘坐市内普通公交车辆(公共交通车),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不许乘出租车;

2、员工外出办事,需事先向本部门领导或向直接上级主管领导请示,经同意后方可外出办事,如无事先上报而产生的乘车费用由员工自行承担。

第四条 可乘出租车的标准

1、提取、携带大量现金和支票(数额0元及以上)外出办事;

2、搬运学校大量及贵重物品;

3、接送学校重要客人、合作伙伴及客户;

4、经过部门主管领导批准允许加班至晚间23:00以后路途偏远且无任何普通交通工具乘坐;

5、当天所安排课时为两个不同教学地点且上、下课衔接时间相差在半小时以内;

6、上晚班的老师在下班后无公交车可乘坐,学校根据上课地点与家的距离,酌情批准乘坐的士;

7、学校领导交办的紧急公务及经校长特批的其他情况。

以上乘车情况均需在获得上级领导批准后方可乘坐出租车,否则所发生的交通费用由员工自行承担。

第五条 日常情况乘车的报销规定

1、每工作日只报销一次上、下班路费(离家—工作地点—回家),期间如有转车则只报销转一次车的费用(单程);(备注:以上公交费用均按市内公交核算:1元/次)

2、工作期间,由办公地点到合作单位或本校基地上课/办公,其中产生的费用则实报实销;(备注:教学部将根据老师综合情况进行课程安排,采取就近原则)

3、每月只能报销一次,原则上每月3日前报销上月所发生的交通费;

4、区间路程时间在20分钟以内者,不能转车或乘坐的士;

5、晚班教职工下班时,在无直达公交车可乘坐的情况下应尽量转乘其他线路公交车;

6、日常情况乘车报销流程

(1)员工填写固定工作路线报销申报表,由财务审核,交校长审批通过后,每月按此线路予以报销。如有更改,必须提前2天填写变更工作路线申报表,交由财务审核;

(2)除每月固定工作路线外,如遇特殊临时安排或助教等,在当月报销流程中填写,注明即可。特殊线路报销也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变更工作路线申报表,并遵守报销规定及报销注意事项。

第六条 特殊情况乘车的规定

1、员工因公乘坐出租车划归于乘车特殊情况,可乘坐出租车的条件见本规定之<第四条>所述内容实行;

2、在各部门有员工必须定期乘坐出租车的情况下,各部门主管需提交所在部门定期必须乘坐出租车的乘车事由及员工名单的申请,经由校长审批后交由财务,财务以各部门上交的申请为依据对乘车费用进行核算报销;

3、教职工由于以上特殊原因而发生的乘车费用需在费用产生当日起的七个工作日之内交由部门主管及校长签字交到财务进行费用报销;

4、特殊情况所发生的乘车费用不纳入交通费,直接划归于财务普通费用报销。

第七条 注意事项

1、住宿员工:住宿点至办公地点只报销一次上、下班费用,上课期间费用则实报实销;

2、非住宿员工,按市内公交一般原则予以固定住宿地方按每天上班一次、下班一次,予以报销,因个人原因更换住宿地点,必须提前到财务申请住宿地点变更,否则财务有权不予以报销;

3、当上课或上班地点线路有多种选择时,以选择最节约车次乘坐,财务也将从节约角度出发,以最节约车次核算;

4、所有员工必须遵循真实、节约的报销原则,严禁虚假、乱报,如经查实,取消当月绩效,并做双倍处罚。

第八条 其他

1、学校有权对本规定实际执行中存在问题进行修改调整;

2、本规定由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过程中未尽事宜,将另补充规定;

篇11: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制度

一、为了进一步规范基本药物使用和管理、保障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基本用药,根据卫生部《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以及军队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根据我院诊疗需要制定本院基本药物供应目录,优先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军队人员合理医疗药品目录》上收载的品种,同时需符合一品两规的原则。

三、基本药物的采购,由药剂科按照全军和军区集中招标确定的中选配送商目录,实施网上采购。

四、属于基本药物目录中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计划生育药具、免疫规划疫苗以及免费治疗的传染病用基本药物等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五、药剂科实行处方点评制度。按《处方点评规范》点评处方内容,定期公布不合理处方以及超常预警、干预不合理用药行为。

六、医务处定期组织对临床医师、药师进行基本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鼓励医师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发挥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和规范临床用药行为的作用,为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提供保障。

七、医师和药师要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开具和调剂所需药品,对药品的有关情况有告知义务。患者有权知悉处方所列药品的相关信息,有优先选择治疗效果相同或相近基本药物权利。医师无正当理由不得向军人推荐《军队合理医疗药品目录》以外的品种。

篇12: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1、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加强我院抗菌药 物合理应用的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抗菌药物是指应用于治疗和控制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 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的药物。

3、医院应建立、健全、促进、指导、监督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制度,并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4、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负责督导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定期与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检验科与院感染科定期汇总本院细菌耐药情况,向全院反馈,未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细菌流行病学依据。

5、药剂科定期向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抗感染药物信息。

6、诊断为细菌感染者,应有指征应有抗菌药物。全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应控制在50%以内。对感染性疾病应尽早确定病原学诊断,住院病人尽可能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送检标本,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在抗菌药物治疗用药中,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7、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选择用药。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

8、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要联合用药。

9、严格掌握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疗程,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10、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对药物选择、给药时间、给药方法、疗程等规定。

11、医院建立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管理。

上一篇:走马村调研报告下一篇:CIS的策划与设计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