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诞辰讲话要点

2024-07-09

马克思诞辰讲话要点(精选10篇)

篇1:马克思诞辰讲话要点

学习心得

5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带领我们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为什么要去读马克思?读什么?这是每一个青年党员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读马克思,学习他的不忘初心。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应该在自己的科研岗位上兢兢业业付出,不因为困难而退缩放弃。特别是作为一名基层科研工作人员,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坎坷,我们应该学习马克思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努力克服一切困难,牢记自己选择这份职业时的初心,脚踏实地为解决科学问题、推动我国科技发展。

读马克思,学习他的实践第一。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不管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还是“撸起袖子加油干”,都是在强调“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从硕士阶段步入博士阶段不久,我们要尽快摆脱本本主义,书本知识只是为我们提供思路的一种来源,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认识,通过实践发现自己认识上的不足,继而在不断地实践与思考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科学研究中,实践和学习才能帮助我们增长才干,我们应该一路以梦为马,砥砺前行。

读马克思,学习他的人民立场。正所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我们的政党是人民的政党,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作为一名党员,就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抓住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扎根基层,奉献自己的美好青春。

马克思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常学常新。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一名基层科研工作者,既要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日常工作,又要挤出时间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定理想信念,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应对挑战、抵御风险、克服阻力、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地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

篇2:马克思诞辰讲话要点

2018年3月10日,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参加重庆代表团讨论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总书记的讲话阐明了新时代共产党人应该秉持的政德观,再次告诫党员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把政德放在重要位置,立身先立德,从政德为先。“大德、公德、私德”是一个整体,不可偏废,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辩证统一。其中大德是高线、是灵魂,公德是基线、是关键,私德是底线、是基础,有机统一于为政实践之中。

“政德”,分而为政事和德行,合而为从政者应具有的端正德行。为政以德,一直是秉持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政治思想。《孔子家语·入官》中说:“政德贯乎心,藏乎志,形乎色,发乎声。”《论语》为政篇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正所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事实证明,从政者的德行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令的实施效果。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早在2005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中讲:“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德,真正干出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政绩。”2006年2月,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讲,“多读书修政德”,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今年3月两会期间,总书记到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从政者常修为政之德,社会才会风清气正,事业才会兴旺发达,人民才会幸福安康。领导干部的政德如何,直接关系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总书记所强调的政德观,就是共产党人应该不懈追求和共同守护的精神高地。

明大德——

涵养的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检验的是对党是否忠诚的政治立场。

大德就是个人对于国家、民族的情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明大德体现的是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共产党人明大德,就要铸牢理想信念。崇高信仰,是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共产党人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始终以理想信念立根铸魂,既要坚持党的纪律和规矩的底线不逾矩,又要坚持追求理想信念的高标准不松懈。共产党人明大德,就要始终对党忠诚。具体讲就是对党的事业忠诚,对履行的政治任务忠诚,对岗位职责忠诚。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政治定力和政治站位,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共产党人明大德,就要坚决反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

守公德——

涵养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检验的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人民立场。

守公德,就是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守公德,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古人云:“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共产党人讲公道正派,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不搞特权,让权力回归到为人民服务的本位。党员领导干部要永葆公仆本色,洞悉民心、遵循规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敢于负责、积极工作,为民谋利、为国尽责、为党分忧,不断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贡献。共产党人守公德,就是要严守一切规章。严守党章党纪、法规法律,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特别是强化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生态环境,永葆共产党员的光辉本色。共产党人守公德,就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加强政德修养,严格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讲操守,重品行;坚决抵御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严私德——

涵养的是慎独、慎初、慎微、慎欲、慎友的品格操守,检验的是如何处理义利关系的伦理立场。

严私德是指对个人操守和行为的严格约束。共产党人严私德,就要“吾日三省吾身”。修炼道德品行,要时刻反躬自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洁身自好,存正祛邪,注重修身养德,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共产党人严私德,就要“多积尺寸之功”。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要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见品德,抓小节就是立大德。共产党人严私德,就要“尽小者大,慎微者著。”“慎独、慎初、慎微、慎欲”。要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净化朋友圈、生活圈、工作圈,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篇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虽然本文是否应该作为议论文来教一直是语文教学界颇为争论的问题, 但是本文主体部分由总到分, 以理论分析和客观事实充分论述了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方面的卓越贡献, 体现了典范的议论文论证结构特点, 却是不容置疑的。同时, 作为一篇议论性悼词, 作者在文中寄予的情感以及情感表达的特点, 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既要启发学生分析结构, 理解内容, 把握主旨, 又要彰显文本自身特点,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揣摩重点语句, 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和用词的妙处, 理解恩格斯在客观评价中饱含的浓烈的思想感情, 从而充分发挥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

二、教学目标

1.揣摩关键词句、重点段落, 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和深刻内涵。

2.根据文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清文章的结构。

3.通过动情诵读、品词品句等方法, 理解恩格斯在客观评价中饱含的浓烈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一) 变序式教学法

教学时, 没有按照课文的结构顺序, 由句而段、由段而篇地分析讲授, 而是从课文的重点处入手, 抓住关键句“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 以此向全文辐射扩散, 梳理和贯通全文内容, 逐层揭示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握论证结构。

(二) 问题支架式教学法

教学中, 以支架理念为指导, 围绕“马克思是怎样一个人”和“文章表达的情感”设计了两组问题, 并对问题进行分解, 形成问题链,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 由文章的外表深入到肌理, 为学生学习搭建“脚手架”。

(三) 语感教学法

教学中, 以比较揣摩法为主, 辅之以美读感染、语境创设、切己体察等语感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语境, 从内涵、情感、表达技巧、表达效果等四个维度对文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品析、玩味, 体悟作者情感,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技巧。

四、教学设想

教学共分两课时。课前要求学生了解相关背景, 梳理文本内容。课堂教学紧扣一个关键句“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 从文章内容和语言两个维度展开, 分为一个人、一份情、一句话三个板块, 旨在训练学生议论文阅读思维能力、品读语言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其中, “一个人”板块侧重对悼词主体部分内容与结构的分析, 意在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梳理, 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和伟大人格, 把握文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清文本结构。“一份情”板块意在通过品味关键语句的深刻内涵和用词的妙处, 体悟作者情感,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技巧。“一句话”板块中要求学生将本文的标题作为副标题, 为文章拟一条正标题, 并说明原因, 从而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基础上, 归纳概括, 提炼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且为观点寻找有力的论据。

五、教学过程

(一) 第一板块:一个人

1. 在恩格斯心中, 马克思是怎样的一个人?

指导: (1) 快速浏览全文, 筛选出每个部分的关键句。如: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2) 将筛选出的关键句整合在一起, 形成答案。 (3) 回答问题时, 要突出恩格斯对马克思身份的定位。

明确: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

2. 那么,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最主要的身份是什么?从何得知?

指导:对涉及身份的关键句进行分析。

明确:“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3.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那么, “其次”是什么?从何得知?

预设与点拨:学生可能给出两种答案, 即思想家、科学家。

如果学生提出是思想家, 则引导学生:“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的“因为”是因果关联词, 或解释上文, 或引起下文, 从上下文找寻“其次”是什么。这样可以让学生找到第6段“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明确:科学家。

4. 为什么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其次是一个科学家?

点拨:要回答为什么, 我们就要先要搞清楚, 作为革命家和科学家的马克思, 分别有哪些贡献;然后再研究这些贡献之间的关系。

分解问题 (1) :请同学们读一读, 找一找, 作为革命家和科学家的马克思, 分别有哪些贡献?

分解问题 (2) :马克思认为科学研究和革命实践之间是什么关系?

点拨与引导:马克思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转入对第6段的分析。

明确:科学是一种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的力量, 即马克思的科学研究是为革命实践服务的 (马克思的科学观) 。

5. 既然首先是革命家, 其次是科学家, 那么为什么不先说“首先”, 而先说“其次”?

点拨与引导: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 他的毕生使命是什么?他认为科学研究是为革命实践服务的, 那么, 革命斗争和科学研究哪个更为重要?先说科学家, 后说革命家, 是按照什么顺序?

明确:由次到主, 由轻到重。

6. 作为一篇议论文, 文章中心论点是什么?为什么总说与分述的顺序不一致?

明确: (1) 总说:由主到次;分说:由轻到重。 (2) 作为演讲稿, 便于听众理解。

(二) 第二板块

1.本文是恩格斯在马克思葬礼上发表的讲话, 是一篇悼词。悼词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开头、主体、结尾。前面我们分析了这篇悼词的主体部分, 了解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和科学理论两方面的伟大贡献, 理清了作者的论述思路。我们看一下, 这篇悼词的开头和结尾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开头交代逝世时间、地点及逝世情景。结尾写逝世造成的影响, 表达尊敬、爱戴和悼念之情, 提出希望。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悼词的主要内容:表达对逝者的哀悼, 追述逝者的生平和贡献, 歌颂逝者的品德, 并借此激励生者。

2.讨论交流:你能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中读出恩格斯什么感情?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时候, 灵活运用加、减、调、换、改等方法, 引导学生从四个维度 (内涵、情感、表达技巧、表达效果) 对语言进行品析。

如删改第一自然段中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 让学生比较, 从而迅速而深入地领会原文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 (删改后的文字:当代伟大的思想家停止心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两分钟, 当我们进去的时候, 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逝世了。)

3.本文的情感表达与抒情性散文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不同?

明确:抒情性散文直抒胸臆;本文在叙述与议论中寄寓情感, 在客观的评价中寄寓情感, 将理性的评判和深厚的情感交融在一起。

4.除了综合运用表达方式外, 恩格斯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

明确:表现手法 (类比、点面结合、对比、层递) 、修辞手法 (比喻、讳饰、借代) 、结构技巧 (过渡、呼应、关联词) 。

5.本文的情感浓烈、深厚, 虽然是面对逝者, 但哀而不悲, 痛而不伤, 反而让我们对逝者充满敬意, 为什么?

点拨:联系文体特征和相关背景。

明确: (1) 除了哀痛之情, 还有赞扬、歌颂之情, 让人们感受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和高尚的品德。 (2) 恩格斯的讲话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 而是代表整个无产阶级讲话的。讲话的目的不仅在于悼念马克思, 更在于激励后人继承马克思的遗愿和革命事业。

(三) 第三板块:一句话

如果把这篇悼词的题目“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作为副标题, 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体会, 给文章起个主标题, 并说明理由。

要求:

(1) 以“一句话”形式表达。如:让伟人的光辉永照人间。

(2) 要有概括性、文学性。

这是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和语言艺术基础上的再创造, 难度较大。在交流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文本学习时习得的方法对拟写的标题进行揣摩、点评和修改, 以实现能力的迁移。

篇4:马克思诞辰讲话要点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

钱学森同志于1986年至1991年期间担任中国科协主席,1991年5月起担任名誉主席,为科协事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衷心爱戴。今天,中国科协召开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缅怀和追思钱学森同志的丰功伟绩,总结和梳理他的科学思想,继承和弘扬他的爱国精神和科学精神,对于进一步调动激发广大科协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曾与钱学森同志共事多年的老同志、老专家,以及科协机关的代表、上海交大的青年学生代表作的发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使我们更加崇敬和仰慕钱学森同志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和卓尔不群的科学品质。

钱学森同志在中国科协工作期间,给科协系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是身体力行倡导学术民主,重视学术组织建设和学术交流的作用。钱学森同志认为学会是科技工作者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交流经验的重要载体,可以把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之间,不同专业的人组织起来。1977年中国科协刚刚恢复工作,钱学森就强调学会在科技人员横向联系学术交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他指出,“学术讨论总要搞个学术组织。一是成立研究所和在大学里设置专业,二是成立学术组织。我们要严肃认真地搞学会工作,不能随随便便,更不能有江湖习气。搞学术,态度就是要认真、严肃。当然,认真并不等于不活泼。我们要诚恳地交流,有活泼的气氛,有话就说。只有这样,我们这个学术组织就可以搞好。”20世纪80年代,在他的倡导推动下,成立了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等全国学会。钱学森同志始终坚持民主办会,践行学术民主的理念。1984年他在中国科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要积极支持学会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民主办会,保证科技工作者当家作主。这就是说,必须克服和防止政群不分、以政代群的现象,切实贯彻‘双百’方针,实行学术民主,增强学会的活力。”他多次讲过,“在新的科学领域里,没有什么权威,决不能搞一言堂。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互相交流,争吵一下也没有关系。暂时统一不了认识,不要紧,慢慢来。总之,我们既要严肃认真,又要生动活泼,充分发扬民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二是积极推动树立“大科普观”,丰富发展了科普工作的文化内涵。钱学森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把科普工作纳入文化建设的范畴。他多次提出,现代科技和文学艺术应该结合起来,使科普工作在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科学技术现代化一定要带动文学艺术现代化”的思想。温家宝总理2005年看望钱学森时,钱学森同志再次提出,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他坚持“科普学”是“文化学”中的实用学科,支持并亲自参与科学普及的实践工作和理论探索。钱学森同志提出科普工作的三个层次,把文化和社会科学知识列入到科普工作的内容中。他敏锐地指出,科普对象应分成三类:一是为农村及小集镇的“大农业”和城市“大工业”服务的大面积科普;二是为提高广大干部科学素质服务的科普;三是为科技专家们了解非本专业领域的新发展、为开阔思路服务的科普。这种划分,对现阶段推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特别是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是注重人才培养,竭力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钱学森同志甘为人梯,竭力培养优秀科技人才。他几十年来坚持给来信求教的青年书写回信,帮助青年提炼思想、找准方向。他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才培养经验,设计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下受教育者与年龄关系的新方案,探索青少年教育培养的新理论和新方案。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看望他时说:“您一直热心培养和提携年轻人,以自己的渊博学识和高尚品格,带出了一批优秀科学家,其中有的已成为我国科技事业的领军人才。”2009年,在病榻上的钱学森还对温家宝总理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钱学森同志鼓励面向青年科技工作者设立奖项,推动建立国家创新人才奖励体系。1987年9月,中国科协三届六次常委会在审议面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设立奖项时,他说:“我们这样年纪的老家伙,已经不需要这类奖励了,真正需要鼓励的是青年人。……,科协应该面向青年科技人员设立奖项,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担当重任”,得到了朱光亚、王大珩等赞同,并改设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技奖”。1994年更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奖”,由中组部、人事部、中国科协共同组织实施。至今已评选了12届,获奖者多已成长为两院院士、首席科学家和科研骨干。

四是重视“专家群体”的整体优势,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钱学森同志强调集成专家群体的智慧,推动决策咨询和科技服务。他大力提倡用系统科学的观点考虑科协工作,力图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零金碎玉”打造成一个“纯金美玉”。他在1986年的一次政协会议上讲到:“我之所思,除了希望科技人员站得高、看得远、做得实之外,主要是一件事,即把系统工程的科学引进到政协工作中来,以便充分发挥政协‘人才库’的优势。”1989年3月17日他在谈关于多学科、综合性学术交流和决策论证的重点课题问题时说:“决策咨询,一定要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有定性、定量的分析。不那么搞,就很难说你的建议到底是怎么来的。”钱学森同志要求提炼决策咨询建议必须要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他指出,作好决策咨询,一要选题准,必须围绕国家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来确定,可以是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与科技有关的问题,也可以是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方面的问题,还可以是行业发展和地区经济科技方面的问题;二要有时效性;三要利用好学术交流活动的成果。他明确提出“学术活动的成果,对科技经济发展有哪些建议,应有专门的反映。不是送一个大本子,而是要加工,把那些有份量的建议整理送中央,发挥助手的作用。” 钱学森同志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前瞻性地提出在西部地区发展沙草产业。他认为,要转变关于西部沙漠的思维定势,看到沙漠上也有搞农业的有利条件;所以不仅是“治理”,更重要的是“开发”,将治理蕴含于开发之中。他积极倡导建设知识密集型沙产业和草产业,为西部地区破解“三农”、“三牧”难题提供了重要途径。

五是开创科协工作理论研究,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科技社团体制机制。钱学森同志坚持中国科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要按照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来办事。他认为,中国科协之所以是人民团体,首先是因为它是群众团体,但不是一般的群众团体,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全国性群众团体,它代表的是全体自然科学技术工作者。明确这个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我们中国科协的性质,增强责任感,使科协组织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能够更好地代表中国科技工作者,更加自觉地积极地参与社会协商对话,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具体利益。在他积极支持和推动下,全国政协七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决定,恢复中国科协为全国政协的组成单位。钱学森同志大胆构想建立“大科协、小机构、多中心”式中国特色的科协组织体系,积极推动中国科协的改革发展。他曾描绘对中国科协的构想,一是“大科协”,包括理工农医等所有的科学技术与科学技术应用;二是“小机构”,指机关要精简,人员要精干,办事效率要高;三是“多中心”,就是要多办一些服务性实体,大科协、小机构,办事就得靠实体,把日常工作交给实体去承办。钱学森同志还把“中国科协学”纳入到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他认为科协工作的理论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一部分,是社会科学的范畴,是社会科学部门里的实用学科。他提出中国特色的科技群众团体理论,是中国科协史上的一大创举,大大提升了科协理论的研究水平。

我们在深切缅怀钱学森同志的同时,更要把学习纪念的成果转化为激发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的精神力量,内生为推动科协事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力弘扬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爱国精神,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人民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的褒奖,努力争当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支持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科学方法,积极倡导民主讨论、平等待人的学术风气,敢于提出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理论,发扬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勇作科学精神的守望者,努力争当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大力弘扬淡泊名利、诚实守信的高尚品格,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恪守职业道德和学术操守,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永远保持内心的一片净土,努力争当科学道德和良好学风的传承者、维护者。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到无求品自高。钱学森同志的科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刻影响着中国科协的改革发展;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谈举止。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进一步继承和发扬钱学森同志精神,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为实现“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5:马克思诞辰讲话要点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生于18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逝世,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而至今年5月5日为马克思诞辰两百周年。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了解马克思,解读马克思将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运用到社会中起绝对性的作用。

当今社会,时代变迁,发展迅速,但马克思思想依旧引领着我们前进的道路。为什么马克思思想拥有这么大的能量?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灵魂”。人没有了灵魂也就失去了生命,共产党没有了马克思主义也就像人失去了灵魂。曾记得,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从一个50多人的党发展成为现在拥有89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建立和发展的根本理论基础,也是共产党人的灵魂。而一代代革命的前辈,用鲜活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我们党才能由弱到强,我们的党才能不断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活得“灵魂”,每个共产党人,只有学好这门必修课,才能配上共产党人的光荣称号,真正成为一个有“灵魂”的合格共产党员。

学好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责任。树高千丈也离不了根,而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加入共产党这个优秀的组织,成为8900多万党员中的一员,必须要学好马克思主义,这不仅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更是每个党员的责任。不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更要结合现在的时代特点和发展需要,自觉运用基本理论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成分,及时补充自身精神上的钙质,并把精神的力量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基本支撑,把共产党人这个光荣的称呼叫响。

用好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基本功。无数历史和现实已经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对的,更是指导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学好马克思主义不仅要精通马克思主义,更要结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个活得灵魂,推动党的十九大部署的贯彻落实。用好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学会用基本理论解释各种社会现象,更要通过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新时代的社会矛盾和发展需要,更好地用发展的理论,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在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为推动中国逐渐强大起来做出更大的贡献。新时代肩负着新使命,新征程。我们必须深入党的伟大建设中来,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思想理论,不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确保我党永葆政治本色,永远走在社会的最前列。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近代最伟大思想家。长期以来,一直指导者我党的前进道路。

篇6:马克思诞辰讲话要点

马克思一生致力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而他在东方的继承者们,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二字始终铭刻于鲜红的党旗。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正是为了千千万万人的解放、发展和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把这样的追求,视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秉持这样的初心,无数仁人志士以信仰为旗,以真理为路,义无反顾、一往无前。他们中,有人放弃了“鸦飞不过的田产”,有人背离了“自小熟悉的阶级”,只因笃信“为了绝大多数”才是人生应有的意义;他们中,有人选择在烈火中永生,有人选择永远做一颗螺丝钉,只因秉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美好”;他们中,有人忍着剧痛工作把藤椅都顶破,有人退休之后用双手把荒山变成林海,只因相信“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他们共同的一点是,马克思的思想熔铸成他们的精魂,因而才能将小我消融于大我,为了千千万万人的幸福而不是一己的幸福而奋斗。他们是共产主义的笃行者,是马克思最好的继承者。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蕴藏着马克思主义的根脉,昭示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如果说,“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是马克思作出的职业选择和人生选择,那么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马克思为精神坐标,立下“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的誓言,并且转化成“为人民谋幸福”的行动。

当年南湖上的一叶红船,如今已成为承载着亿万人民希望的巍巍巨轮。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上海和浙江嘉兴,宣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又带领中央政治局集体重温《共产党宣言》,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回望来时的路,正是为了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被剥削劳苦大众的伟大导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人,是迄今以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科学把握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思维与方法、正确理解生活和人生命运的智慧与启迪以及充实精神世界并抚慰心灵的哲理与感悟。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时,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篇7:马克思诞辰讲话要点

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党员仍然要加强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

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需避免教条式理解。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第一次指明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第一次揭示了资本剥削劳动的秘密,马克思主义所作出的每一个理论论断,都立足于他们所处的时代,都以当时资本主义的现实条件和资本主义的现实矛盾为依据。在研究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时应当把它们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理解。如果不顾时代背景,不顾历史条件,就会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1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结出的累累硕果,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正如习主席在大会上所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我们耳熟能详的“人民当家作主”“实践出真知”“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等,都来源于此。

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依然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所展现的强大真理力量。今天,我们致敬马克思,重在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关注和回答时代问题。

篇8:马克思诞辰讲话要点

纪念马克思诞辰 永葆新中国活力

白马小学 杨有春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反思,让我们一起重温马克思的光辉足迹,感受为人的人格魅力,感知真理的力量,把握时代的脉动,让真理的伟力穿越时空,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这样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结出的累累硕果,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现实工作中,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为科学研究和革命事业忘我奋斗的崇高精神,为青年一代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马克思的机会。

马克思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激励我们在新时代脚踏实地,有干劲、有作为。我们应该学习马克思的治学精神,以更开阔的视野,更严谨的态度,充分汲取其他学科的先进成果,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加深入研究中国问题,让更多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喜爱中国。

篇9:马克思诞辰讲话要点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带头学习,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推动我区经济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下面,我就围绕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工作,谈一些个人的想法和体会。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习总书记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在,还是将来,我们党永远都要做群众工作,丢掉了群众工作,也就丢掉了群众路线,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立党根本。信访工作就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了解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做好信访工作,我们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倾听群众的呼声,把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摆在重要位置,带着沉甸甸的责任办实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满意。当前,我区信访总量高位运行,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突出,在一定程序上也影响了我们的党群、干群关系。为此,针对信访重访、积案问题,我们要及时梳理《东河区重点积案化解台账》,按照“一个案件、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召集包联领导、化解领导、责任单位及相关部门,逐案进行会商研判,明确推进措施和时限,攻坚克难,跟踪督办,推动积案取得实质性进展。对无理诉求的,要加快推动案件完成三级终结程序,— 1 — 对于缠访、闹访等行为依法打击,真正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切实维护我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未来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当代中国现实国情和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做出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就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我区虽然贫困人口总量不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聚焦“准、实”二字,下足绣花功夫,认真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清”工作要求,推进“三到村三到户”,健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医疗扶贫救助资金”医疗综合保障体系,完善“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更加扎实地做好产业扶贫、医疗扶贫、企业扶贫、社会扶贫、政策兜底等各项工作,保证贫困户长期稳定收益,确保2020年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切实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政党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源泉。中国共产党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政党建设上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今年是基层党建“集中攻坚年”,我们要按照基层党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安排部署,落实好基层党建“强基固本”28条具体举措,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持战斗保垒。

习总书记说: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永远在路上。马克思主义作为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将——

篇10:马克思诞辰讲话要点

一、要充分理解认知马克思主义真理强大生命力的力量源泉,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它之所以能“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在170年岁月的长河中一直闪烁出真理的光芒,其根本原因就是总书记总结的四个特征:它是科学的理论,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系统,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实现自由和解放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它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构建新型的社会关系,牢牢地把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依靠力量;

它是实践的理论,从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实践对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它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立足于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从来不讲现成的教条,而是作为一种立足点、出发点和研究方法,不断吸纳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有力地指导着实践。

马克思主义真理也在其中国化的伟大历程中不断得到检验与发展:正因为它是科学的理论,才能在救亡图存各种尝试纷纷碰壁的近代中国,成为了历史和人民的唯一选择,孕育产生了我们这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正因为它是人民的理论,才能在那个屈辱与苦难的时代,通过紧紧依靠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中华民族从此站了起来,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正因为它是实践的理论,才能在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刻,找到了让人民富起来的正确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正因为他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才能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阶段,牢牢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发展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在人类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170年中,不但始终没有被时代抛下,反而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更加闪耀的真理力量。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不断坚定信仰信念,牢牢站稳政治立场、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不断增强执政本领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总结、提炼、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从理论构想变成了现实、并且发扬光大的今天,紧紧围绕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开放性四个特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和新时代新特征新问题,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进一步探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形态”和“时代形态”,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从总书记的讲话,特别是关于怎样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9项要求中,我们可以深刻地领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统一,印证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

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坚守,印证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立场的思想;

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顶层设计的改革,特别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印证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关于人民民主、关于文化建设、关于社会建设、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印证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印证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建设的思想。

从二者的继承发展关系不难看出,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新时代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坚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三、要始终坚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xxxx的生动实践,不断强化履职担当

当前集团公司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面临着“三期叠加”的严峻挑战,作为集团党委成员,坚定信仰信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在党和人民授予的工作岗位上,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执行落实好市委、市国资两委和集团党委的工作任务,建设发展好我们的事业,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

上一篇:十八大以来100个名词下一篇:石油精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