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作文猜想

2024-07-30

2010年高考作文猜想(精选6篇)

篇1:2010年高考作文猜想

对2010高考作文题的一点猜想

2009-09-28 作者:陆继椿

来源:新闻晨报

进入论坛

60年高考作文题折射国家风云变幻

六十年高考作文是非常值得回味、研究的,因为这不仅是关于个人命运前途的大事,历来有云“得作文者得天下”;而且是反映国家社会发展状况的大事。可以说,60年高考作文命题,绝对是与时俱进的,所谓“什么时代唱什么歌”,什么年月命什么题,纵览“全国卷”、“地方卷”,莫不如此。

[初创时]

讴歌新中国新人新事新思想

从1952年起,经过院系调整的全国高校,开始全国统一考试招生,语文只考一篇作文,一直到1965年,并且都是命题作文。1952年:《记一件新人新事》、《我投身到祖国的怀抱里》;1953年:《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1954年:《我报考的志愿是怎样决定的》;1955年:《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1956年:《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1957年:《我的母亲》;1958年:《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1959年:《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1960年:《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1961年:《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1962年:《说不怕鬼》《雨后》(二选一);1963年:《“五一”劳动节日记》;1964年:《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1965年:《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从这些高考作文题可以看出,1952年至1956年出题内容是重于歌颂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新社会新气象的角度,认识新人新事新思想,提高觉悟,体会幸福,加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1957年至1965年,则明显地突出了政治,高考作文题在政治风云的变幻中变化。

高考中断始于1966年。这一年彻底批判17年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此后,高考中断了11年。其中1973年也曾尝试过恢复高考,但被辽宁的“白卷英雄”张铁生搅砸,取消了考试,变成推荐工农兵上大学了。当年,辽宁高考作文题是:学习《为人民服务》的体会。

[恢复时]

历史转折期的作文题最令人回味

最最令人回味无穷的是1977年和1978年的高考,这是改变了多少人的个人命运的考试啊!新时期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急需的人才,就是从那年起步的。谁都不会忘记那些处于历史转折期的高考作文题:1977年尚属“地方卷”,北京的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上海的题目是:《“知识越多越反动”吗?》、《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许多省市还不约而同地要求考生做“难忘”文章,如吉林《伟大的胜利——难忘的1976年10月》,辽宁《在沸腾的日子里》,山东、陕西、宁夏《难忘的一天》,江西、安徽《难忘的时刻》,广西《难忘的日子》。显然,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考生们能够倾吐、敢于倾吐,憧憬一个美好的前途。考生都有话好说,有话要说。这样的命题作文是踏在时代的鼓点上,正中考生的心窝里。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新中国逐渐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全国人民重燃实现“四化”的强烈愿望,学生兴起了“读书热”,社会生活逐渐丰富多彩。1981年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的教育改革浪潮滚滚而来。1978年开始实行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那年的高考题是将《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缩写成500至600字,“缩写”这种题型是新的;1979年将《第二次考试》改写成《陈伊玲的故事》,“改写”又是一种新题型。这两种题型都属于给材料作文,已含有考“阅读”的意思了,只有将原文读懂,把握整篇材料的内容,才能够取舍概括,选择角度,合乎逻辑地进行“缩写”和“改写”。

[现在时]

高考作文从形式到内容走向多样化

80年代和90年代,这20年是新中国逐步走向大发展的时期。到90年代末,中国经济起飞已势不可挡。与之相应,学校的教育改革在“三个面向”的指引下,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从管理到课程逐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丰富,生活处于新的变化之中,高考作文从形式到内容走向多样化。全国单一的统考制也冲破了。1985年上海首先争取到高考出题权。于是,出现了高考“全国卷”和“上海卷”。

全国卷自1980年《读“画蛋”有感》开始,到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止,总共20次作文题,仅命题作文四次: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8年《习惯》,1991年《“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1994年《尝试》。这4次命题作文显然是从励志、慎行和实践、创新的个人修养方面去考察认识与表达的。社会价值逐步呈现多元化,个人自我设计流行的年代怎样看待理想与实现的冲突、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然可以启发许多较深层的思考。此外的16次作文题都是材料作文,启发考生分析、综合和想象去探求一种更深层的人生哲理和社会与科学的未来。这在90年代尤其突出。

进入21世纪后的作文题是: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诚信》,2002年《心灵的选择》,2003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从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2005年《出乎意料和情理之中》、《忘记与铭记》;2006年《读书问题》、《书》;2007年《出事了吧》、《捐款》;2008年《抗震救灾》、《海龟与老鹰》。2009年《小动物学游泳》、《英国科学家道尔顿的妈妈色盲小故事》。看来给材料作文,读写结合,关注自然、社会和人生,从阅读理解度、思维敏捷度、个性发挥度、文字驾驭度等的综合去衡量考察,都是比较科学、贴近学生的,猜题、套题和抄袭也难。因而,今后的高考作文大部分还是用给材料的题型,针对经济和科学社会发展每年的热点问题,结合学生成长中的认识,编选材料,让学生谈见解,议论抒情。

[上海卷作文]

25年来逐渐显现”海派“特色

”上海卷“出题至今已经历25年了。与”全国卷“相互促进。出题也是与时俱进的。不过,逐渐显现”海派“的特色。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错杂进行,稳中求变,没有固定的模式。尽管都是从自然、社会、人生方面为内容,但上海作为具有深厚历史基础和我国现代化窗口的国际大都市,那份时代的大气心胸、广阔视野、浪漫情怀和创新意识,渗透在”文无定法“的多彩之中。

从1985年的《知足常乐与不知足常乐》辨析开始,到2009年的关于”板桥体“的话题,25个作文题,海涵了各个年代上海和上海高中毕业生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点,那种知足常乐与不知足的辩论把握;那种《时间啊时间》(1990年)的生命珍惜,那种对《机遇》(1993年)的敏锐与慎视;那种对《我的财富》(1996年),《责任》(1995年),《自尊》(1998年),《杂》(2003年)和《忙》(2004年)的现代感;那种《遥望星空》(1992年)和《面向大海》(2002年)的胸襟、气魄、勇气和眼光,那份瑰丽和那腔豪情;那种关于文化传统(2001年)和关于流行文化(2005)的话题,荡漾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薰陶,借鉴和融合;那种《2000年回母校》(1986年),《父辈》(1994年),《他们》(2008年),《我想握住你的手》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大爱情怀;还有《必须跨过这道坎》(2007年)的决心和踏实,《清流和活源》(1998年)的准备和坚持,关于”板桥体“话题的个性和独创。这些富有诗意的作文题把促进现代社会一代新人成长的沃土与鲜花展示得分外诱人。

篇2:2010年高考作文猜想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猜想之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1)现职的科学家平均死亡年龄是52.23岁,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2)日前,中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说,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20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

请针对上述文字,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命题意图】

本道作文题针对现实,其内容与学生自身密切相关,指向学生身心的健康和谐成长,关涉其日后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明天。

【写作指导】

现在的学生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忽视体育锻炼和体质提升。我们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社会的发展和人生的幸福必须以个体强健的身体健康的身心为基础啊。学生的学习活动本来应该是为其以后的幸福生活和成功打下良好的德、智、体、美的基础,但现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是,学生往往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而或被动或主动地淹埋于习题之中,异化为做题的工具和分数的代码。这是对人的本质的背离,也直接影响到民族的未来、发展。本题立意应为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身体健康,以获得个人的幸福成功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素材金库】

◎日前,中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认为出现青少年体质20年下降的现实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当前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发展。也就是说,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现实社会之间,未能形成良性健康的对接,于是,人们沉耽于现代化的物质享受中,忽视了应有的体育锻炼;与此同时,社会发展带来的激烈的竞争,又迫使广大青少年过度承载着符合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质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上楼乘电梯,出门坐汽车,体力劳动减少;二是目前的应试教育过分注重升学率,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缺少体育锻炼时间。

◎2006年9月27日,法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全民体育推广运动,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参加体育活动。

篇3:2010年税收政策大猜想

猜想一: 税务“稽查风暴”仍将继续

不少人应该都对2009年的税务“稽查风暴”记忆犹新。去年,国税总局陆续发布一系列有关税务稽查的政策文件,就是要通过税务稽查带来国家税收收入的提高,以弥补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国税总局稽查局安排了60家特大型企业集团(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和央企)的税务稽查:被列入名单的企业首先要进行自查,国税总局根据企业自查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全面稽查。同时, 国税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布置其定点联系的45家大企业中的部分企业开展自查工作,其中包括31户国有大型企业、 4户民营企业和10户外资企业。

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已经走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但是经济形式企稳复苏主要依靠政策支撑和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 政策效应会逐步减弱。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中,外需缺口短期内难以靠扩大国内消费来弥补。结合2009年的情况来看,2010年的财政收支压力依然巨大。这种情况下,在我国税收的法治程度、征管效率仍然相当有限和低下的税收管理现实下,税务稽查很可能“常态化”,各级税务机关必将进一步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堵塞征管漏洞,并且稽查范围与自查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回顾2009年的税收管理,审计署、 财政部专员办等外部监管部门对税务部门税收征管情况的审计力度逐年加大, 在实施审计工作中,往往采取重点审计税务部门与延伸审计企业相结合的办法, 并有扩大审计重点纳税户范围的趋势, 这在客观上加大了对税务机关的监管压力;国税总局督查内审司也进一步加大对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比较集中的税收政策执行、税前扣除、减免税、欠缓税等重大涉税审批事项的审计监督及税收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新成立的大企业税收管理司除了为大企业提供纳税服务外,对大型企业实施税源监控和管理, 开展纳税评估,组织实施反避税调查与日常检查,也是其重要职责。展望2010年, 企业税务风险可能进一步加大,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的安全性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涉税处理不合法,有可能遭受重罚。

有鉴于此,有三类大企业需高度关注税务风险,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与大型民企。企业管理层必须提高对税务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无论“稽查风暴” 是否会继续,税收征管不断加强是一个必然趋势,应在企业的整体战略中增加涉税战略的分量,紧绷税务风险管理这根弦。必要时,未雨绸缪,积极主动做好自查补税工作,并与主管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沟通。

对待自查工作,一切要以税收政策规定为准绳,可重点关注一下主要问题: (1)涉税处理是否恰当;(2)是否存在纳税管理漏洞、隐患、薄弱环节;(3)账簿、 凭证(发票)管理方面的纳税风险自查自纠; (4)税款缴纳、纳税申报、汇算清缴等方面的风险自查自纠;(5)签订合同中的纳税风险自查自纠。

猜想二: 物业税,实转或试点

新年伊始,物业税这个字眼,屡屡见诸于财经新闻之中。面对汹汹的房价涨势,今年物业税是否会开征呢?

开征物业税,早在2003年就已提出,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我国税收体制改革提出:“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之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北京、辽宁、江苏、深圳等10省市进行模拟评税试点地区,即进行“空转”试点。所谓“空转”,就是指不实际征税,但一切步骤与真实收税流程相同,由财政、房产以及土地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统计物业数量并进行评估和税收统计。2009年5月,《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开征物业税。”

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房地产税收政策多次做出调整,业界评论认为,这是在为未来开征物业税热身。2010年1月20日,财政部发布了《投资性房地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这个文件将于今年7月1日开始执行,《意见》规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评估主要采用市场法和收益法。业内不少专家认为,投资性房产评估可能是为物业税开征做准备,首先是为物业税确定征收资产范围和内容,其次是为完善物业税体系,再者是为开征物业税做前期市场反应调查。

然而,开征物业税还面临着不少技术难题,包括房产登记信息不完整、房产价值评估以及与现有税费制度如何衔接等问题,具体到对住宅的征税上,起征点如何设计也是一个大难题,这些问题是否在“空转”中得到妥善解决,根据目前披露的一些信息来看,还得打个问号。

开征物业税,面临的最大矛盾,主要体现在土地出让金上。我国目前实行土地批租制度开发商缴付的土地出让金实际上是向政府一次性缴清70年的土地使用租金,开发商又通过税负转嫁抬高了消费者的置业门槛,物业税是对房屋所有者的房产进行每年一次的评价估值征税,二者具有相通性,属于重复征收违反了税收公平原则。而地方政府为追求短期政绩,往往靠卖土地,“寅吃卯粮”,土地收入已经占到很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头”。调整土地出让金的缴纳方式和分配比例,比如将土地出让金并入物业税分期缴纳,可想而知,将在地方政府方面遭到抵制的压力。

据国家税务总局相关人士透露,现在各地物业税“空转”试点征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房产评估价的70%为基准,征收税基的1.2%为物业税;另一种是用于出租投资,就以投资回报为基准,征收12%的物业税。不过,空转中并没有设定起征点。但“空转”试点并未涉及到土地出让金,因此今后出台的物业税方案亦将是在保留土地出让金基础上的改革。不触及土地出让制度的前提下对现有税费进行整合相对更加简单、易行,但仍要协调好不同部门的利益关系,还要制定好配套政策,处理好土地评估等技术层面的问题。

综合各种情况,我们推测,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征物业税的可能性不大,可能会选择部分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等房价已经超出国家“房价警戒线”的城市将有可能率先对商业物业和高端住宅进行“实转”试点,上述城市的商业物业的租金价格可能会有一个向下的预期,幅度不会太大,对炒房的投机作用极其有限。

猜想三:增值税立法启动

据1月23日《经济观察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在国务院最新下发的《2010年立法工作计划》中,增值税立法成为年内力争完成的重点立法项目。这次进入2010年立法计划就意味着,增值税立法工作将进入实质阶段。并且报道称,此次立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扩大征税范围,逐步将征收营业税行业纳入到增值税体系内,从而进一步实现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

增值税作为我国的第一大税种,其制度变革无论对纳税人权益和国家利益,对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经济运行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重要影响。2008年底修订《增值税暂行条例》,实现了增值税从“生产型”转为“消费型”,但该项改革被认为并不彻底,尚存许多缺憾,比如立法级次问题、征收范围问题等等。

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目前仍然显得十分薄弱,除了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上升为人大立法外,绝大部分税种都还停留在行政法规层面。增值税作为我国的第一大税种,立法级次问题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呼吁多年的问题,提高增值税的立法级次是立法改进的重要方向,这不仅对于完善税收法制建设非常重要,而且对于解决增值税领域的合法性问题,以及法律之间的协调问题,对于提高税法遵从度和运行实效,都甚有裨益。

根据相关的报道,财政部、税务总局以及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曾多次就增值税立法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争议很大,困难非常多。核心问题之一,是否要把征收营业税的行业全部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其中争议在于,营业税属于地方税,增值税属于共享税,中央政府分享75%,地方政府仅分享25%,如果营业税被增值税替代,那么地方收入将受到影响,这就关系到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分账的比例问题。

理想的增值税,应具备三个特点:其一是全覆盖,真正意义上的增值税应该覆盖到全部行业;其二是全链条,不论任何行业都执行增值税,这个链条是完整的,一直到形成最终商品卖到消费者手中;其三是全抵扣,把前一个链条已经纳过的税收全部都抵扣掉,剩下部分才是本环节该交的税收,增值就纳税,不增值就不纳税,实现税负公平。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大部分行业排除在外,劳务领域仍是传统的营业税,这使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不完整,重复征税问题仍旧没有解决。目前营业税占到地方税收收入的七成,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两税合一,将涉及复杂的利益问题,需要对整个财税体制进行调整。我们且看今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否会审议相关提案,拭目以待。

猜想四:资源税改革择机推出

相对于增值税改革,资源税的改革则比较急迫。首先是在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建立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其次,资源瓶颈已经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突出问题,这与没有完善的资源税收机制导致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存在问题有关,现行的从量计征的、过低的资源税额已经不能反映资源的需求稀缺程度、供求关系以及环境污染导致的外部成本。资源税改革,推出环境税,正当其时,也有着强烈的必要性。

据了解,资源税的改革方案早在2008年末就已提交国务院,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使其暂时被搁置。改革的方向,基本思路是逐渐扩大范围, 将传统的比较窄的范围扩大到水资源等更广泛的行业领域。定量征收将要改成从价征收的方式,或者将两者结合起来,但是以从价征收为主。不过,改革的原则比较明确,即要提高税负和税率。目前,唯一的问题就是选择恰当的时机推出改革方案。

开征环境税的呼声也很高,据悉,先开征碳税的可能性很大。去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曾发布了一个《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的专题报告。这份报告认为,碳税技术上较硫税、废水税等环境税比,有计量简单、操作容易、便于检测的特点,可行性强。报告也提出,现阶段碳税的征税范围和对象可确定为:在生产、经营等活动过程中因消耗化石燃料直接向自然环境排放的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是因消耗化石燃料所产生的,因此碳税的征收对象实际上最终将落到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化石燃料上。对于碳税的征收方案,目前我们了解到的备选方案主要有三个,一是新开征环境保护税,碳税作为其中的一个税目引入;二是比照燃油税改革,在消费税中引入碳税;三是将碳税纳入资源税中,按照含碳量不同设定不同的税率,有关部门倾向于前二个方案。至于税率问题及推出时机,争议还比较大。

猜想五:个人所得税免征额上调

个人所得税是百姓最关注的税种之一,自2008年3月1日我国个税免征额从1600元/月上调至2000元/月以来,要求继续调高个税免征额的声音不绝于耳。日前召开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将进一步推进个税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工作,抓好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并未提及上调个税免征额。但今年财政政策重点之一是扩大居民消费,并且随着CPI的走高,上调的呼声愈发强烈,个税免征额上调至2500元/月的推测已在坊间流传,这个可能性相当大。比如,春节前夕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再次上调,北京地区从2009年月人均1830元上调至2030元,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到,已经有上调的要求。

上调免征额这种小步前行的个人调整,实际上触及个税核心的体制问题。我国现行体制是分类个人所得税制,即对纳税人的各项收入分类,分别征收、各个清缴。一方面客观上造成了收入来源单一的工薪阶层缴税较多,而收入来源多元化的高收入阶层缴税较少的问题;另一方面,个税对所有纳税人实行“一刀切”,而不考虑纳税人的家庭负担是否过重、家庭支出是否过大。这种单一个税体制造成了免征额提与不提的争论,而真正的解决个税公平问题的关键,应当是如何让个税兼顾不同家庭、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来源。

篇4:2012年高考作文猜想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有很多东西本来可以有的,比如汽车的防撞梁、政府机关办事指引、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的一些法规…‥但却偏偏没有,很多东西本来可以没有的,比如霸王条款、潜规则…‥可却偏偏有了,对于这样的一种社会现实,我们该怎样看待。

请以“这个可以有”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写作津梁】

猜想理由:广东高考作文命题,已经连续两年以四个字命制,那么今年极有可能会以五个字或六个字的形式出现;另外,广东高考作文,最能够贴近现实,考查学生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本题的预测,能够涵盖这两个高考作文的要点。

“这个可以有”出自赵本山的小品,虽带有幽默的成分,但却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思考的问题,“这个”是一个指代,考生可以选择现实生活之中的一些具体事物作为写作的方向;“可以”,是一个关键词,审题的落实在于此,“可以”的含义是,不是必须的,而是有了之后会更好。比如微博,微博的出现拓宽了人们建言、上言的渠道,多方位多角度地反应了人民的心声,成为社会和谐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微博,这个可以有。再如绿道,这个给整个广东人民带来休闲和旅游安全的通道,不仅给假日的人们带来身心的快乐,更带给人们一片绿意的心情,绿道,这个可以有。

本题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要把必须有与可以有进行认真的审视,诚信、宽容、责任等,这都是必须有的,而不是可以有的。比如理想和梦想,理想是必须有的,而梦想是可以有的,区别了这一点,是作文成功的关键。

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日常生活中,人们出行常常要好好打扮一番,外出旅行总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盛装出发,也是人生成功的要素……

以“盛装出发”为题,谈谈你的有关经历或你的感悟、看法。不少于800字 。

【写作津梁】

猜想理由:这个试题贴近学生实际,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思辨,审题不难但写好不容易,对行文的要求比较高。

“盛装”一词,是审题的关键,根据引语的提示,所谓盛装,即是在出行前好好打扮,好好准备,“充分”是行文的关键词,根据提示,“盛装出发”是事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未雨绸缪,以便更好地完成即将从事的工作或任务,这之中,既有物质的准备也有精神的准备,包括对意志的磨砺、韧性的培养。“十年磨一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都是最好诠释。立意上应更多地关注国计民生,个人情感,现实生活;例如,考生可以写对早恋的感悟,因为未来的不确定,年轻的学子们都还没有从心智上表现成熟,过早涉足恋情,必将影响学业,从而认识到爱情是自然而然出现的,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反面的例证可以涉及食品安全、道德滑坡、GDP的快速增长,都是没有作好准备,片面追求发展带来的恶果。

行文上,要注意对文题的阐释,进而引出议题,延伸到社会的生活之中,层层深入。特别讲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3.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生活的世界有许多圈子,有看得到的,有看不到的,我们也处在一个个有形或无形的圈子里,圈子有利有弊. 对于那些产生坏影响的圈子,我们坚持的原则是——走出去。

请以“走出那个圈子”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写作津梁】

猜想理由: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圈,很多人囿于圈子的束缚而停滞不前,被圈子所困,有怪圈,有圈套,因此,本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本题设置没有审题的难度,切合广东高考作文的命题模式,但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地审题。引言部分设计的“我们生活的世界有许多圈子,有看得到的,有看不到的,我们也处在一个个有形或无形的圈子里,圈子有利有弊. 对于那些产生坏影响的圈子,我们坚持的原则是——走出去。”“看得到的,有看不到”,考生可以选择的范围很广,看得到的圈子有生物圈、娱乐圈、交际圈、朋友圈;看不到的圈子有困扰、难关、官场、人情。“走出”,是指那个圈子必然是不好的,影响人的身心和发展的。

本题的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高考作文中的套作,让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发展,关注社会的身边的事物。(开平市第一中学袁其顺供稿)

4. 请以“蝶变”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写作津梁】

蝶变指像毛毛虫等变态发育的昆虫在茧中经过一个不食不动的阶段而变形为成虫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以此为标题写一篇科普说明文是不现实的想法。因此,学生应当从人类社会中类似于这一过程的现象入手展开思考。蝶变是从蛰伏的状态向更美好或更完美的方向剧烈变化,破茧的一刹那就是蝶变了。它是一种极端的变化。

在人生中经历过了痛苦和磨难的进步可以称之为蝶变。蝶变可以指人形体的变化,如青春期年轻的学子外在形貌的变化;也可以指追求的成功,理想的实现;还可以指的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升华。当然,蝶变同样可以用来描绘一个集体、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变化,甚至可以用来描绘整个人类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蝶变强调的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蝶变的终结可能是美丽的蝴蝶展翅飞舞,也可能是在光鲜乍现的一瞬间成为天敌的美食,更有可能得到的只是永远的黑暗。(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李剑林供稿)

5.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零赞

你自己一无所有

却成十倍地赐予别人

难怪你这样美

像中秋夜的一轮明月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津梁】

诗歌的主题是赞零。诗歌先从零本身的数学属性谈起,指出零“一无所有”;接着,用一“却”字,笔锋一转,又从数学角度指出零的价值所在——成十倍地赐予别人;最后,用比喻的手法,直抒胸臆,赞扬零之美。

nlc202309030400

在写作的时候,我们要联系现实社会。有的人就像零一样,把自己奉献给了别人,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提升了自身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能盲目,要选准奉献的对象,试想,零要是放在数字的前边,结果会怎样?我们出于哥们义气,帮助了不法分子,结果又会如何呢?(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五中徐 巍供稿)

6.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微,既可指形体之小,也可指力量或影响之弱。“微”的反义词有“强”“大”等。

请以“微”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津梁】

如何确定“微”的含义?提示语提供了三个立意点:可以写某种形式短小之物,可以写平凡人的生活故事,也可以谈如何对待人生路上某些看似微弱的影响,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此外,思考“微”与“强”“大”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可生发立意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提示语只给出了“微”最常见的含义,这给思辨能力较强的考生留下了“不走寻常路”的空间,例如“微妙”“精微”。本乎此,考生可以谈自己在阅读、生活中对微妙之言的体会,也可以写人际交往中那些微妙的关系。“微”还有“卑微”之意,可以和“底层人的光芒”这一主题扣起来,写出“草根”阶层的人性闪光点。

7.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网上流传一幅图片:一位母亲背着孩子经过一个乞讨者。母亲的冷漠前行与稚子的频频回首形成鲜明对比。回首,是对弱者的同情,是对冷漠的拒绝。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回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津梁】

“回首”内涵非常简单,大体即两个方面:一为把头转向后方,一为回顾、回忆。提示语给出的即为第一层内涵。考生即可从这两方面或任选一面着笔。不管选择哪一层涵义,都要写清楚“回首”的对象,再深层挖掘“回首”背后的意义,从而凸显出文章主旨。可写生活中的某个现象,让人驻足回首;也可是某些早已习惯的东西,蓦然回首,惊觉其中深意或变化,可写亲情、理想等;一些作文能力强的同学还可“反其道而行”——该“回首”时不“回首”——揭露当代的某种病态现象。

要以“回首”为一个切入口,不断挖掘、深入。立意可小可大。可从亲情等角度去写“小我”的情感,也可从社会现状去剖析,来体现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江苏盱眙中学王 璐供稿)

8.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拐点”在数学上指改变曲线向上或向下方向的点,在经济学上指某种经济数值持续向高后转低或持续向低后转高的转折点,在日常生活中借指事物的发展趋势开始改变的地方。拐点的出现,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把握得好就能变不利为有利、或借风扬帆快速发展;把握得不好就只能望拐点而兴叹,甚至导致事情急转直下。如何对待拐点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见闻与感受,以“拐点”为标题,自选文体,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津梁】

这是一道材料加命题的作文题,材料在于帮助理解命题的含意,写作时能抓住命题的某一点展开即可。而对于独词类题,关键要懂得将之和“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背景原因”等联系起来做合理的添加,使题旨变得具体清晰之后再行文。比如:拐点出现需要大力调控(谈物价、房价等问题);学习的拐点在何方(谈教育转轨问题);没有正确的方法就没有拐点的出现(有感于高三备考复习);消除情感纠结,促成拐点顺转(谈早恋、迷恋网吧造成学习下滑等问题)。

9.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父亲临终前郑重地交给儿子一个发黄的本子,交代儿子要好好地保存,那是他一生的自豪。父亲是伐木工,一生伐木无数,但从没受过伤,哪怕是擦破一层皮这样的小伤也没有过。他把经验都记在本子上了,要儿子好好琢磨。送走父亲,儿子说:我以为什么好东西,我不伐木,我儿子也不会,要这玩意什么用。一个收破烂的得到了本子,交给一个作家,作家出了本书,赚了很多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脱离材料的含意范围作文。

【写作津梁】

这则材料的本质内涵是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开发利用的问题,扣住这一点来思考,就不会脱离材料的含意范围。从父亲角度说,有“遗产的价值在于传承”“明珠暗投的遗憾”“一切从实际出发”等;从儿子的角度有“适合才最好”“实用是根本”等;从收破烂者角度看有“赏识的作用”“利人的可贵”等;从作家角度有“智者让金子闪光”“开发出效益”“璞玉需打磨”等。(韶关市曲江中学方维进供稿)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物理学里,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惯性就是这样一种能使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现象。认真想一想,其实“惯性”也同样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

请以“惯性”为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津梁】

生活中惯性现象很多,比如,刹车时乘客自然向前倒;踢到球时,球就开始运动等。题目中的惯性还可以是一个比喻,它可以指在工作、学习中,人长期形成的某种习惯性的状态。人生或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惯性”每个人都会有,关键是我们不要因为“惯性”而产生惰性心理,不要因为“惯性”而失去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的精神。“惯性”是一把双刃剑,对个人、集体、国家都如此,要好好认识和把握。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期, NBA球员林书豪突然超水平发挥,引起全美极大关注,在纽约刮起一股“林旋风”。林书豪是个奇迹。这个在NBA里不起眼的华裔球员抓住了难得的上场机会,率领 “阿斗”式的纽约尼克斯队一连取得了6连胜的辉煌战绩。奇迹为什么会突然降临在林书豪身上?外界议论纷纷。有人说,这就是运气;有人说,这就是坚持的结果;有人说他是哈佛高才生,拥有高智商。林书豪自称,奇迹来自于他心灵的安宁。林书豪说,打球的动机是要追求“永恒的快乐”,不是输赢这样短暂的快乐。

nlc202309030400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原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写作津梁】

林书豪一个不起眼的华裔球员,在NBA中能抓住机会,敢于坚持,在临近被球队裁员的边缘,适时爆发,创造了奇迹。在审题时,我们要把握住材料的几个关键词:奇迹、机会、坚持、心灵的安宁。写作的主要立意角度:一、善于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二、人生的奇迹在于坚持。三、强大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保证。(韶关市曲江中学邱伟建供稿)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旅游大巴进入山区的一个拐弯处时,车上一对情侣被窗外的美景所吸引,便招呼司机停车。他们下车后,巴士继续前行。就在这对情侣驻足欣赏山景时,只听前方轰隆一声巨响,那辆巴士被山体滑坡滚落下来的巨石砸中,落入万丈深谷。事后得知,车上乘客无一生还。惊魂甫定之后,这对情侣无不感慨地说了一句话。

按常理,一般人都会说:“幸好我们不在车上!”而这对情侣却说:“假如我们不中途下车,那辆大巴就能赶在山石滑落之前驶过,车上的人也许就不会遭遇这场劫难。”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立意自定,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津梁】

面对突发劫难,我们都不是先知先觉,无法事先作出选择。但事后,我们是先庆幸自己侥幸躲过一劫,还是先悲悯同行者的不幸罹难?这是对我们心灵的拷问,拷问着我们的良知,拷问着我们的情怀,拷问着我们的道德水准,拷问着我们的精神境界。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不是处于“命悬一线”之际,但也时常都会闪出“这一念”,而“这一念”往往就是一块试金石,在测试着我们心灵的“善恶、美丑、高下”。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记叙文要紧紧扣住“这一念”的萌生过程、感受感悟去演绎、铺染,议论文则要紧紧扣住“这一念”的前因和后果、趋势和制导去生发、透析,从而彰显人性中“真、善、美”的光辉,鞭挞人性中“假、丑、恶”的阴影。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潜能是一个人的潜在的力量或能力,它平时没有被自己发现,也没有被他人发现,但它确实存在,人的潜能是无穷的。挖掘潜能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对个人而言,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对于上司而言,要善于发现下属员工的潜能。

请你联系社会现实和自己的生活感受,以“潜能”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津梁】

材料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平凡普通的生命孕育着无穷的能量,如果我们不能发现,就可能自轻自贱自暴自弃乃至自甘堕落。材料意在唤醒人们关注自己、他人,挖掘生命潜能的意识。“潜能”意味着是潜在的能量,不为人知的、尚未被发现的能力。它显然不同于一般的才能、学识,因此,在论述中应特别注意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条件,那才是激发的前提与条件。文章要能联系实际,内容要能给人以真实感。

弄清“潜能”的意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它是指还没有被发现或未被使用的“能力”(社会人文方面的)或“能量”(客观自然方面的)。立意角度:① 潜能本身巨大,魅力无穷; ② 潜能在于激发,潜能在于发掘;③ 潜能与成功的关系 ;④ 激发与挖掘潜能的方法;⑤ 潜能是“逼”出来的; ⑥ 潜能有时也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借口;⑦ 潜能开发的条件 ;⑧ 潜能的作用。

14. 请以“不一样的眼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津梁】

“不一样的眼光”从语法角度来看属于偏正短语,“眼光”是中心语,即所要写的对象和范围。它是“观察事物的能力或观点”的意思,不是具体的眼睛而是个性化的评价、看法、观点、角度、态度、方式、方法、举措、思维出发点。“不一样”作定语,是“眼光”的修饰语,是写作的重点和重心。可理解为古今不同阶段或同一时期不同层面即时间方面的纵深方向;亦可理解为中外不同地域行业或同一地域行业不同的人即空间的纵深方向;亦可理解为逻辑方面思考的不同角度和方向或同一人不同的思维力度和宽度。可用“三问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解读出立意的角度。如:不一样的眼光是什么;为什么要有不一样的眼光;怎样才能做到不一样的眼光等。(佛山市顺德均安中学王志刚供稿)

15.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1964年3月的一个夜晚,一位住在美国纽约郊区的女子,在深夜下班回家路上遇刺,在被刺过程中,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人到窗前观看,尽管她大声呼救,但无一人来帮助她,甚至帮她打电话报警。

材料二: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全面理解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津梁】

这是有时评性质的作文题,佛山“小悦悦事件”触及了国人的道德底线,特别是在发生众多的社会冷漠事件之后,这件事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从材料来看,这两者材料都是反映出冷漠的社会现象。因此,立意也应针对这种现象,以批判为主,追根究底,拷问社会的道德良心。

从围观者的角度看,应该是批判他们的冷漠,追问其根源:一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看客心态;从社会的角度看,反映出道德建设的滞后。我们不能停留在只是批判的层面,应该提出解决的办法。对于个体,应该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己,每一个个体在遇到此类事件时都责无旁贷,理应担负起我们的道德责任。同时,在社会层面,法律和制度能及时介入,确保每一个做好事者不受冤屈,并且受到社会的尊敬。这样立意,才能拓展文章的深度。(阳江市两阳中学梁军磊供稿)

16.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nlc202309030400

当人攥紧拳头时,往往意味着紧张、亢奋、挑战、决心、愤怒或是懊悔,结果可能是伤人害己;当人摊开掌心时,往往意味着善意、诚意、服从、示弱、乞求或是尊重,结果有可能赢得朗朗乾坤。

“攥紧拳头”和“摊开掌心”这两个富有深意的肢体动作,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津梁】

拟题依据:心理学家赫拉别恩有这样一个公式:信息传播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了解肢体语言,有助于识人、识己、观相、察心。本文题的思维核心是:攥紧拳头,摊开掌心,同样是手,差别为什么那么大呢?关键是人性的善恶、人心的选择有所不同。其实文题创设的两个动作可以是实体性的,也可以是比喻性的。前者可以重点写生活体验,后者可以重点写理性思考,两者都可以联系品德修养和文化内涵。同时应注意文题中两个结果都是“可能”,这就为质疑与思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孙书凯供稿)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漂流是人生中一种永恒的生命状态;有人说,回归乃人生的终极选择;还有人说,漂流最终是为了回归,有漂流有回归方为完满的人生。

请以“漂流与回归”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个字的文章。

【写作津梁】

这是一个辩证式的文题,写作时需要围绕关键词“漂流”“回归”两方面来谈,可以有所侧重,可以笔墨均衡,但不可顾此失彼。同时,这是一个有象征意味的文题,行文时需要化虚为实,最好开篇显豁明了地揭示出文题的象征义。生命在于运动,更离不开静止。有动有静,有漂流,有回归才是常态人生。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漂流又不断回归的过程。漂流是形,回归是核。没有漂流,就无所谓回归。离开了回归,漂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漂流”可以理解为形体的不固定状态,深一层可理解为学业、事业、文学、艺术等的一次次前进与后退,再深一层还可以理解为友谊、诚信、善良、爱心等的传续与断裂。而“回归”既指形体的复位,更指精神的复活。(深圳市翠园中学宋伟丽供稿)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韩国汉城市市长李明博2005年1月19日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

随着韩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韩国国民的心态和历史观念在发生变化,摆脱汉文化的影响成为韩国许多人的心声,他们想寻找属于自己的文明。有专家指出,汉城改名的重要原因是“‘汉城’是中国人几百年前就开始叫的名字,韩国人总觉得不是自己的”。

材料二:在中国,青年人取洋人名、楼盘名称欧美化、国产汽车取“洋名”、美院招生英语门槛高等等,已成为一种时尚而令一些人乐此不彼。

2011年8月,著名导演冯小刚在其新浪微博中连续发布多条博文痛斥国人“崇洋媚外”,有人直呼“冯导够直白精辟”,也有人认为冯小刚“观点偏执过激”。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写作津梁】

多材料作文,审题时不但要弄清每则材料的大旨,还要从整体上掌控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材料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类:一是并列互补,对同一问题作多层面的描画与论说;二是对立统一,对同一问题提供相反相成的事例。

通过对这两则材料的分析与对比,我们发现这两则材料都是围绕“洋名”来说的,而内容是对立统一的,从两个截然不同的方面阐述了如何对待“洋名”的问题。写作时,如能紧扣“洋名”来写,并突出“取洋名是否失去了自己的文明”,就不会偏离题意了。

写作时,我们可以用提供的材料打开自己的思路。比如材料中说韩国改“汉城”为“首尔”,是为了摆脱汉文化的影响,寻找属于自己的文明。著名导演冯小刚痛斥国人“崇洋媚外”,有人直呼“冯导够直白精辟”,也有人认为冯小刚“观点偏执过激”。这样,就有话可说了。如下面的一些写作角度就比较好:①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独特鲜明的文明,就如一个人失去了灵魂;②真正强大的民族不是“崇洋媚外”,取悦他人,而是令他人敬仰;③洋名并不“洋心”,不必大惊小怪。

(清远市清新县第一中学邹天顺供稿)

责任编校彭琳

篇5:2018年高考作文终极猜想

庄照岗

【终极押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小明是某知名大学物理学专业高材生,临近毕业,老师希望他继续考研读博,投身科学研究,莫浪费了一身才华;父母希望他去知名科技公司任职,待遇好,缓解家庭压力;同学劝他报考公务员,工作稳定又可以服务人民;乡亲们劝他回家乡发展,振兴乡梓,惠及四邻,大有可为。小明陷入了纠结与迷茫。

如果你是小明的弟弟小唐,你会给出怎样的建议?为什么?请写一篇文章加以阐述。

要求:明确建议,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使用恰当的措辞,有理有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押题理由】

纵观近三年的全国卷作文题目,每年都在变化。15年的“女儿举报父亲高速公路上开车打电话”要求书信的格式,16年聚焦教育问题“以分数论英雄”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17年以关键词组合的形式“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再次刷新了作文的命题形式。18年全国卷作文又将以什么面目出现?我想可能不会延续17年组合型的命题形式,可能会有再次颠覆大家的认知。但不管如何,这几年的命题形式虽有变化,但也有规律可循,那就是任务驱动、交际语境、时事热点、立德树人。

新时代,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高中生,面对不同的工作,选择和权衡,取舍与比较,最能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能见出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与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如何平衡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家国要求?如何将个人理想奋斗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如何发挥自身特长主动承担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建设美丽乡村做出应有贡献?这就非常考验学生的视野、素质与情怀。

【立意方向】

1.考研读博,投身科学研究

理由:不浪费一身才华;不辜负师长教诲、国家培养;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融合;家国与时代之需要。国家亟需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

2.去知名科技公司任职

理由:待遇好,缓解家庭压力;与自身专业特长相契合;新时代,科技创新大有可为;科技改变生活,影响时代。…… 3.报考公务员

理由:工作稳定,压力小;薪酬待遇可观,缓解家庭压力;社会地位比较高,受人尊重;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政治追求,造福一方百姓,为人民谋福利。……

4.回归乡里,造福四邻

理由:由理论到实践,施展自身才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年轻的大学生要敢想敢干;反哺故土,造福一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精准扶贫以及美丽乡村建设都需要青年大学生担负起时代责任。……

【佳作示范】

振兴乡梓,造福一方

李炫志

亲爱的哥哥: 见字如晤。

哥哥临窗数载,终得一专之长,作为弟弟,我为哥哥而高兴。如今哥哥即将走出象牙塔,面临人生的抉择,对此,愚弟真心期望哥哥能回家乡振兴乡梓,在广阔的家乡施展一番拳脚,用你的一身才华造福父老乡亲。

故乡哺育了你,回馈故乡自然是一个反哺的过程。记得儿时母亲对我们兄弟俩的唠叨:“把书读高一点,将来有出息走出我们这个山旮旯。”如今哥哥你已经走出了大山,成为了我们家乡的骄傲。是的,你可以选择一份高薪职业,在北上广享福。但是,回乡振兴,造福一方,就是让乡亲们都能因为你的成功而过上好日子,这难道不是对母亲的唠叨,故乡的哺育最好的回报吗?鲁迅曾说:“人生就价值的实现不在于自我的满足,而在于对他人的回馈与奉献。”哥哥见多识广,又有一技之长,若能回乡振兴,这便会成为你人生价值的高标,这难道不是你眼眶里溢出的、眉目里涌现的梦想吗?面对穷困落后的故乡和无忧无虑的就业机会,哥哥,我相信你会选择前者。

再者,在“一带一路”的新时代下,振兴乡梓,造福一方才能真正让百姓实现“奔小康”的盼头,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哥哥,你还记得我跟你反复提起的那位“小康书记”张鸣吗?他从复旦大学学成归来后,回乡当了第一批大学生村官,他带领乡亲们创业致富,让当地成功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哥哥,我们家乡的苦你是知道的,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乡亲们还是吃不饱穿不暖。乡亲们之所以劝你回家乡,不只是“苟富贵,勿相忘”,更是希望你能带领家乡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哥哥,你时常对我说你希望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明天,但我认为,这不应该是优渥的就业条件带来的“小家之乐”,而应该是惠及四邻,造福四方的“大家之乐”。诚然,回乡发展前路未卜,或荆棘或泥泞,因此,即使哥哥不选择回乡,弟弟也无半点怨言,但我还是希望古树吐故纳新,梁上的旧巢,还是去年的燕子飞来。愿你是那只归来的雨燕!弟弟:小唐 2018.05.31

扎根故土,荫护亲邻

陈佳睿 亲爱的哥哥:

近来安好?在你即将跨入社会之际,周围人对你寄托的不同希望恐怕让你纠结。而我认为,最好的选择应该是扎根故土,荫护亲邻。

于个人而言,回归故土是亲情的呼唤,是以孝为内核的传统家庭美德的彰显。你离家四年,遥远的距离使得父母温润情感的发散只能在短暂的假期里匆匆。而回家乡发展,你在开创事业的同时也能兼顾家庭,践行“父母在不远游”的孝道理念,陪父亲沏一杯茶,为母亲缝一件衣,让这个因我在外求学而父母独居的房屋多些生机与温暖。在空巢老人的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代,我想父母亟需的并非物质上的抚育,家庭压力尚可靠省衣俭用来支撑;而空巢带来的精神饥饿才能为重要——每每想起父母望向他人享天伦之乐时的渴盼,或是我们回家时他们倚门而待的身影,我都恨不得早日结束学业,回到他们身边。倘若我们能在亲可待时子欲养,或能减少身为子女内心的亏欠。

回到家乡最直接带来的是一个家庭的改变,而跳出家里的一砖一瓦,你的选择还能为社会的发展与乡邻的福祉添砖加瓦。

于社会而言,回归乡土是一股由独善其身进至兼济天下的力量。你身怀物理学专业之才,既可以进入教师队伍,为故土孩子打开洞察物理世界的窗;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公司,筚路蓝缕为故乡经济点亮科技之光;抑或是组建科研团队,吸收故乡的物理人才。我想,乡土情怀不仅会牵起你幼时的美好回忆,还会激发你反哺养育自己的故土,惠及一方水土生长的人民。独善其身固然是一大作为,兼济天下莫不是更高远的追求?同样出身于这片土地,没有人能比我们更了解物质的困顿与精神的空虚带给乡邻们的痛苦了。你若有此追求,定不负一身才华,也不负心怀苍生的公民责任。

哥哥,或有人认为其他选择有更好的物质、前途保障,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中,在国家“乡村振兴”的趋势下,回归乡土,才是个人利益与家国利益的交汇点,可以成为奋力推动国家发展的一员,比所谓保障值得多了。希望我的建议能解开你的心结。祝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弟弟:小唐 2018.05.31

勿忘初心,无悔追梦

熊艺

亲爱的哥哥: 见字如晤。许久未见,你已临近毕业,听闻你在为毕业选择而纠结,陷入了迷茫之中,特写信提醒哥哥,勿忘当初填报物理学专业志愿时的豪情壮志,勿忘刻苦求学时的赤子之心。你自小便在物理方面展露出傲人的天赋,在知名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更是得到老师的认可,“千里马”既已寻得“伯乐”,才美已然外现,便应在物理学领域“尽粟一石”,驰骋万里。振兴乡梓,扶贫济困,虽是国家近期发展的重点,然而正如韩愈所言:“术业有专攻”。物理学界的千里马,回归基层未必是栋梁材。暂且不论你在从政方面是否拥有同样耀眼的才华,若是草率地决定回归乡村发展,就是对数载投身物理学研究与探寻努力的浪费,对老师辛苦栽培的辜负,对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

更何况,探寻物理中无穷无尽的奥秘,不是你自小的梦想与十几年如一日刻苦钻研的动力吗?实不该为知名科技公司的待遇,做公务员的安稳生活而动摇。

《南淮子》中有言:“逐鹿者不顾兔”,心怀远大志向的你,怎会图一时安乐而放弃心中理想呢?遥想从前同你一起挑灯夜读时,你曾为居里夫妇在艰苦环境中投身科研而赞叹,对哥白尼不顾教会阻挠,不顾己身性命毅然公布真理而敬仰,对南仁东放弃300倍高薪回国建设“天眼”而敬佩。这些难道你都忘了吗?于知名科技公司任职,考上公务员,虽可过上厚实安稳的生活,但我知道,你的内心绝不满足于这样平淡的生活,心中必然向往鹰击长空的豪情。

爸妈作为父母,只希望孩子安稳度过此生,乡亲们与你同一故乡,冉冉希望你回乡建设,惠及四邻,而我作为你的弟弟,理解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在国家科技暂时落后时挺身而出,担负时代责任。而你作为知名高校物理学专业的高材生,科技界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有能力也责任到更需要你的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

在追梦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各种杂音甚至是反对之声,但既然选择了远方,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希望你一往无前,听从内心真实的声音。弟弟:小唐 2018.05.31

穷问世间理,执著学者情

田昊楠

近闻兄长临近毕业,满腹学识待价而沽,一身才华亟需施展,却因选择过多而纠结迷茫。在众多的建议中,我最希望兄长继续考研读博,投身科学研究。

考研读博,投身科研是兄长对自己所学知识的再创造,也是兄长对未知宇宙奥秘的探索。从小十分好奇事物内在运行规律的兄长无疑对世界充满了兴趣,而多年熏陶的探索精神也令兄长选择了大学物理专业,既然现在有机会继续深造,去追寻物理世界的奥妙,领略量子论的威力为何不听从儿时的呼唤,仔细打量这个神奇的世界呢?在你全神贯注、焚膏继晷地研究时,要知道你的学识又一次精进,你的认识更进一步深入,这怎能不打动一个天真而坚持探索的灵魂?

投身科研也可以成为你改造国家的舞台,让你的赤诚之心有所慰藉。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兼济天下自是你我最宏伟的目标。虽然科研领域看似远离社会,但你的任何学术成就乃至重大科研成果都被打上华夏儿女的烙印,都会让我们这个大国再前进一步。有如上个世纪的李政道、杨振宁教授,目不窥园,潜心物理数十年,全世界位置动容;再如钱学森教授,不畏美国的封锁阻挠,毅然回国,在火箭导弹领域抛头颅、洒热血,终成一段佳话。科学人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怀有赤子之心,满腔热血,万丈豪情的爱国者,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默默坚守,不忘初心。

而我希望兄长选择投身科研的原因,是因为这样你才能保有纯真的童心,用以对抗现实生活的油腻与荒芜。还因为只有天真的内心才能最真切地感受大自然最隐秘的律动,才能在纷乱的物质世界中发现规律。而不是一个圆滑世俗的人,一个对世界失去好奇失去探寻欲望的人,这样,世界的真与美,于他都是虚幻。

每每感叹当今社会功利主义盛行,未尝不扼腕痛惜于匠心、真情的缺失,为没有人痴心、投入而感慨。而兄长作为物理专业的人才,即将触摸到知识的真谛,更需要上穷碧落下黄泉,继续探寻世界的奥秘,不问功利,但保初心。

篇6:2018年高考作文十大猜想

猜想一: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与全面小康、乡村振兴与美丽中国 押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40年前,我们穿衣服崇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40年后的今天,商场里的各种衣服琳琅满目,任君挑选;40年前,坊间流传“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40年后的今天,则是“米仓满,面仓满,鸡鸭鱼肉随便选”;40年前,筒子楼里冒黑烟;40年后的今天,高楼大厦遍人间;40年前,自行车都属于“三大件”;40年后的今天,满街都是小轿车……

而这些,仅仅只是老百姓“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的航母下水了,我们的飞船上天了;我们的环境变美了,国际地位上升了——改革开放40年来,生活在红旗下的同学们,一定深切感受到了祖国的蓬勃发展。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是否有故事要与大家分享、有心里话要说给党听?请写一篇演讲稿,在班里与同学们交流。

要求:①写下你的故事,说出你的心里话,让我们共同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增光添彩!②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0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 2.没有痉挛,历史就不能向前迈进一步。——车尔尼雪夫斯基

示例:拥有改革开放,就足以洞穿历史的迷雾,击破厚重铁幕,挣脱陈腐枷锁的束缚。俄罗斯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没有痉挛,历史就不能向前迈进一步。一定程度而言,没有濒临深渊,就没有绝地反击,没有痉挛,就没有改革开放。

——人民网《深化改革是对改革开放30年的最高致敬》

3.惟变所出,万变不从。——吕本中

4.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示例:正如梁启超所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一代代中华儿女坚持不懈的求变与探索。社会在变化之中发展,坚持与时俱进,这才是真理。

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示例:这个世界日新月异,因此我们在工作生活中要懂得适时而变。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若像刻舟求剑中主人公那样不懂得变通,终究要为自己的愚钝付出代价,不会走得太长远。

6.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佳作示范】

歌颂改革开放40周年的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亲爱的××们,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春风化雨沐华夏,改革开放乘东风!”

弹指一挥40年——从1978年到2018年,回头却不是从前。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庆典,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是什么在40年前给我们如此大的动力?是改革开放;是什么在这短短40年使我们发生沧海桑田般变化?是改革开放;又是什么让我们在40年后的今天能够安居乐业、实现小康?还是改革开放!

我,是一个80后的青年,可以说,伴随改革开放的时间并没有40年,或许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时间甚至更短,但是,今天站在这个讲台上,我想用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三个阶段来表白我同改革开放一起走过的日子。童年时,很少有品种多样的蔬菜和肉食,包饺子是家里最开心的时刻;玩具是父母手工做的,穿着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颜色单一,样式简单;少年时,可口可乐、健力宝和各种新奇的图书逐渐出现于我们的视野,连环画已经被镭射录像和装帧精美的漫画小说所取代,五分钱一根的冰棍消失了,各种味道的雪糕占据了少年青涩的眼球,15寸的黄河黑白电视已经换成了21寸的熊猫彩电,里面播放的已经不仅仅是新闻联播和动物世界了;青年时代的我,尽管对街边数不清的零食不再感兴趣,却发现汽车、火车、飞机、地铁、轻轨等各种交通工具已经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分的一部分,世界各国品牌的衣服已经挂进了我的衣橱,超市的蔬菜比肉类更受欢迎,大背投和等离子早已

不再稀奇,电脑笔记本和网络悄然地构架起了我生活的点、线、面。

朋友们,饮水不忘掘井人,居安当思归来源。历史告诉我们,是一九七八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引来了改革春风,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使中国驶进了一个高速前行的快车道。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让华夏儿女迎来了思想的解放,“部分人先富起来”让经济大胆地插上翅膀腾飞,紧密地团结在党的 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基本理念】 国际权力观

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已经成为共识。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本、技术、信息、人员跨国流动,国家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一国经济目标能否实现与别国的经济波动有重大关联。各国在相互依存中形成了一种利益纽带,要实现自身利益就必须维护这种纽带,即现存的国际秩序。国家之间的权力分配未必要像过去那样通过战争等极端手段来实现,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有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各国可以通过国际体系和机制来维持、规范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维护共同利益。共同利益观

经济全球化促使人们对传统的国家利益观进行反思。瞬间万里、天涯咫尺的全球化传导机制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了“地球村”,各国利益的高度交融使不同国家成为一个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球利益链中断。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则饥民将大规模涌向别国,交通工具的进步为难民潮的流动提供了可能,而人道理念的进步又使拒难民于国门之外面临很大道义压力。互联网把各国空前紧密地连在一起,在世界任何一点发动网络攻击,看似无声无息,但给对象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损失却有可能不亚于一场战争。气候变化带来的冰川融化、降水失调、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不仅给小岛国带来灭顶之灾,也将给世界数十个沿海发达城市造成极大危害。资源能源短缺涉及到人类文明能否延续,环境污染导致怪病多发并跨境流行。面对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任何国家要想自己发展,必须让别人发展;要想自己安全,必须让别人安全;要想自己活得好,必须让别人活得好。可持续发展观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研讨会,会上首次有人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3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进行专题研究。该委员会1987年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正式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此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中国从斯德哥尔摩会议开始就参加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历次重要国际会议,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制度建设、发展援助等方面都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截至2011年底,中国已免除50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约300亿元人民币债务,对38个最不发达国家实施了超过60%的产品零关税待遇,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1000多亿元人民币优惠贷款。这些数据说明,可持续发展不仅已经从理念变成了中国政府的行动纲领和具体计划,而且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球治理观

全球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由于全球化导致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成为一个由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共同参与和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重

要途径是强化国际规范和国际机制,以形成一个具有机制约束力和道德规范力的、能够解决全球问题的“全球机制”。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可以推动全球治理朝更加公平合理、“包容发展、权责共担”的方向发展,可以利用全球治理形成的倒逼机制促进中国国内改革,中国也可以从全球治理中获得更多的和平发展机遇,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发展又形成了有力的“正能量”。

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观基础。【精选语录】

1、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让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植人心,让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践行人间。——领导人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顺势而为,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领导人

3、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领导人

4、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领导人

5、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领导人

6、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不再符合时代逻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各国人民共同呼声。——领导人

7、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业,路要去走才能开辟通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领导人

8、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领导人

9、希望各国青年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看待世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积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献瓦。——领导人

10、我们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而来,要引领世界前进步伐,带动全球发展潮流,为实现人类共同繁荣和进步作出更大贡献。——领导人

11、“炎火成燎原之势,涓流兆江河之形”,星星之火可成燎原,涓涓细流可成大江。尚和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将汇聚大众的意愿而成和平的潮流,将妙凝百姓的呼声而成合作的春雷。它唤醒了昏昏沉沉的天地万物,也敲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美美与共的钟声。——人民网

12、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于中外传统命运论的智能创造和卓识开新。融实而和合是打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智慧,是化解人类生存厄运的一种武器。——人民网

13、在全球化、信息革命时代,人类共同拥有的家园变得越来越小,牵一发而动全身。民族、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在全球紧密相连的世界里,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高度融合,彼此依存。一荣俱荣、一衰俱衰,和合则两利,抗争则两败,和则兴,斗则亡,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全球命运休戚相关,兴衰与共。——人民网

14、在此错综复杂的全球环境中,必须高瞻远瞩,“鸿鹄高飞,一举千里”。度越一般世事的种种关系形态,以和合学的思维开放包容性,使各文明之间彼此互相理解、借鉴、尊重、吸收,为人类的长远利益、未来命运提供智慧卓越的中国方案创造了机遇。——人民网

15、面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昔日那种你死我活、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越来越过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越来越成为各国人民共同的期盼。——新浪网

猜想三:时代变局与传统坚守与脚踏实地

押题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② 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管子·正世》)③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桓宛《真诚铁论·地广》)④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颧雀楼》)⑤ 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学人言语。(陆九渊)⑥ 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鲁迅)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仿照17年全国二卷高考作文题命制的新材料作文题目,任务性强,文化味浓,考生审题立意时首先要理解每句话的含义,提炼出出相关的主题,然后选择其中的两三句确定立意,完成任务,展开写作。

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②“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出自《管子•正世》。“不慕古”反对的是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留今”是提示人们不要受现实所惑,陶醉于今日的成就中;“与时变”倡导的是因时而变,顺应潮流;“与俗化”即随着习俗一起发展。

③“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出自桓宛《真诚铁论•地广》,意思是不因穷困丧失节操,不因低贱改变志向。指节操和志向不受境况和地位的影响。

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王之涣《登颧雀楼》的名句。意思是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想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所突破,可以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它;也表达了只有积极向上才能高瞻远瞩。⑤“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学人言语”。意在提醒人们要自信自重,有独立的判断和思考,不可亦步亦趋,随波逐流。

⑥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意在提醒青年人要多做少说,埋首工作,而非夸夸其谈。

据此我们可以选择立意:A.③⑤组合可以从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的角度立意;B.②④组合,可以从志向高远,顺应潮流立意,也可以从高瞻远瞩、追求创新立意,还可以从创新改变要有所准备,付出努力方面立意;C.①④组合,可以从做任何事情事先都要有所准备立意(技艺和志向);D.①⑥组合,可以从敬业、工匠精神等方面立意;E.②⑤组合,可以从顺应时代但要有所坚守方面立意,也可以从创新改变不是推翻传统,要有文化自信,在继承中创新,精益求精,不满足于现状方面立意;F.①②组合,可以从创新的前提是好的基础与技艺,创新不是凭空而生的,要做好充分准备方面立意。等。猜想四:芳华与新时代与梦想、初心与奋斗 押题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某知名杂志近日公布了2017年最受关注的热词。其中初心、芳华、新时代、奋斗、改革开放、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佛系、油腻、阿尔法狗、小程序、知识付费等排在前列。请从中选择你所欣赏的两三个词语,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触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名词阐释】 1.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华严经》中的名句,意思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联系近期反腐中一些落马官员的忏悔来品味这句话,不禁令人感慨。这些贪腐官员在“末路”时分,往往追悔莫及:自己起初也是一名好干部,兢兢业业工作,但随着事业的攀升和权力的增大,逐渐放松了警惕、迷失了自我、背弃了誓言,最终滑向罪恶深渊……

“初心”是什么?是孔子“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为政之道、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为官箴言,是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理想,当然也是我们年少时笔记本扉页上的人生理想。初心纯洁、热烈、美好,她是人生起点的希冀与梦想,事业开端的承诺与信念,迷途困挫中的责任与担当,铅华尽染时的恪守与坚持。她在向真向善向美的追寻中,在升迁进退的守候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初心。党员干部的初心,就是党旗下的铮铮誓言,就是融入血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各个时期,正是一批批共产党员恪守初心、接续奋斗,我们才迎来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青春与芳华

严歌苓:每个人都有青春,但不一定每个人都有芳华。有理想的青春才叫芳华,也希望我们所有的年轻朋友都能坚持自己的理想。

青春不是年华,是心境,是无边的憧憬,是恢弘的想象,是炽热的感情,是美丽的象征,青春是你我的人生最好的季节。

青春是人生最铿锵的篇章,青春是旭日东升的力量,青春的我们意气风发,青春的我们敢作敢

当,青春的我们斗志昂扬。3.佛系青年

佛系青年,网络流行词,含义是指那些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该词最早来源于2014年日本的某杂志,该杂志介绍了“佛系男子”,把喜欢独自待着,关注自己兴趣爱好和生活节奏,不想在谈恋爱上浪费时间的男性称为“佛系男子”。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与“佛系青年”相关的词还有“佛系”、“佛系男子”、“佛系追星”、“佛系生活”等一系列的词语。4.油腻

“中年油腻男”的走红反映出中年男性的深层焦虑。中年男性大多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生活压力较大,加上职场的天花板开始显现,难以取得更大的成就,继而心理上出现自我否定、怀疑不安等情绪。而“油腻”、“肥胖”或是中年男性早出晚归、蓬头垢面、拼命工作赚钱养家,过度使用快餐品,无暇顾及自身形象所致。

年轻人失败了大不了重头来过,但中年人在社会、家庭的重压之下,心理包袱较重,改变现状对他们而言不是一件易事,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在不满足与向现实妥协之中不断挣扎,最终陷入深深的焦虑。

“中年油腻男”的走红是世代战争的产物,或反映上层人士的阶层优越感以及社会对年轻人的追捧。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理念发生了转变,开始注重食材的健康。身体发福是“中年油腻男”的一个典型特征,在以瘦为美的主流审美下,只有保持良好的身材才能凸显生活的格调。

互联网的发展以及90后已经走向社会使年轻人逐步掌握了话语权。作家蒋方舟曾指出,“讨好年轻人,是社会的通病。青年是巨大的消费群体,青年对于文化产品和商品的喜新厌旧的选择,对市场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为了获取更优质的社会资源,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与久经职场的中年人之间的矛盾凸显,正如加V用户@肖锋所说,“油腻中年男自黑的文章,引起共鸣,背后是世代战争:90后上位,70后80后不让。”

这是对男性的歧视,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有网民认为,这些所谓的避免油腻的要求浮于表面且透露着高人一等的态度,是典型的对男性的歧视,若有人调侃中年女性,可能会受到女性主义者的猛烈抨击。【范文展示】

在不懈奋斗中绽放最美青春芳华

从五四运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青年始终是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重要力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五四青年节前夕,领导人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深圳是青春之城、活力之都,青年是深圳发展的生力军。无数青年在深圳燃烧激情、创新

创造,谱写着活力四射、激荡人心的青春之歌。自4月底开始,2000多项“五四”系列主题活动在深圳展开。如此大动作、大手笔,彰显出深圳对青年的高度重视与殷切期望。

青年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有学者做过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通过对公元1500年至1960年间世界上1200多位杰出自然科学家和19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自然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段是25岁至45岁,峰值是37岁,以此证明青年时期是开展创新创造的“黄金期”。

青春正当时,莫负好时光。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青春不是用来蹉跎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去年年底,“佛系青年”在网上刷屏。青年当然会有生活的压力、竞争的焦虑,但张扬的青春绝不该不悲不喜、无欲无求。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倘若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苟且偷安,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那么青春何以为青春?难怪有人戏言,“佛系”也行,那起码也该做一个“斗战胜佛”。

青春,因梦想而绚烂,因奋斗而出彩。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知行合一、做实干家,才能绽放最美的青春芳华。从去年开始,深圳启动了每年一次的“深圳好青年”推选活动,选出一批锐意创新、求知奋进、实干担当、爱心坚守、追求卓越的青年榜样。入围的“深圳好青年”,有的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孔雀计划”人才、创新型企业创始人,有的是扎根基层一线的公安民警、教师、工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用实际行动演绎奋斗青春,将个人的成长与深圳的发展融合在一起。青春建功,不仅是个人的成功,也会激发更多有志青年的奋斗精神和创造潜能,引导青年人才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为城市和国家发展注入强劲青春活力。

青年的群像即是未来的样子。青年发展好了,未来更加可期。当前,深圳正在全方位立体化推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一方面让城市对青年发展更友好,营造有利于青年发展的客观环境、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更好地满足青年的发展需求,提高城市对青年的承载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让青年对城市发展更有为,将人才工作与城市定位、科技发展、产业规划统筹谋划,引领青年与城市同成长、共发展,提高青年对城市的认同感、参与感、贡献度。在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心怀梦想为之奋斗,想想就令人心动。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青年,为了无悔青春,奋力向前冲吧!

猜想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为人处世与核心素养 押题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描述当代青年的新鲜词汇,如:二次元、杀马特、非主流、颜控、啃老族、考碗族、热力青年、空巢青年、空巢青年、吃货、互联网原住民、宅男腐女、北漂族、毕婚族、高冷、节食、网红、创客、拍客、晒客、房奴、游戏奴等。你觉得哪些词语可以代表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态度或生活状态,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阐述。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押题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著名作家刘震云在母校北京大学给2017届毕业生作演讲时讲了两个小故事。一个故事关于他的外祖母。外祖母割麦子割得非常快,是因为“只要扎下腰”就“从来不直腰”,“因为你想直一次腰时就会想直十次、二十次腰,我无非是在别人直腰时仍在割。”外祖母说。另一个故事是关于他的舅舅。舅舅的木匠活特别好,远近闻名。舅舅说:“别人打一只箱子花三天时间,我花六天时间。”“我打心眼里喜欢做木匠。”“我选择原料时,更喜欢那些长得虽慢,但品质更好的树种。”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阐述。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押题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最近,一张湖北诗人、作家野夫收徒行跪拜礼的照片在网上曝光,引起人们一片热议。照片上,野夫端坐于椅,所收之徒正跪在垫子上行叩头礼,桌子上供奉着关公塑像并燃红烛两根,关公像背后则贴着红纸黑字的“拜师礼”和“天地君亲师”字样。

有人认为,这是重拾封建糟粕,拜关公更是充满江湖习气;也有人认为如何收徒是个人自由,与他人无关;还有人认为,当今社会,更应强调师道尊严,彰显道义与礼数。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封信给野夫,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小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事件现象类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情境性很强,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已经严格限定,考生要有鲜明的角色意识,以“小明”的身份写信给野夫,表面自己的立场和看法。考生主要可以从两面进行立意:

上一篇:在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上的讲话下一篇: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