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级法院的主审法官

2024-08-21

某中级法院的主审法官(通用3篇)

篇1:某中级法院的主审法官

在审议“两高”工作报告时的发言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塔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法官

拉依萨·阿列克桑德洛娜(戴玉萍)

王胜俊院长的工作报告全面客观,实事求是。作为一名中级法院的法官,许多工作我们都是亲身参与了的,感受也比较深。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亮点很多,比如说推进能动司法、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推出司法为民措施等等。尤其是以下工作更为突出:

一是大力度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2009年,集中清理积案成为全国各级法院的重点工作之一,由中央政法委组织协调,最高人民法院主办,政府各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参与的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在全国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新疆各级法院在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和力度,以在全国名列前茅的成绩顺利完成了清积任务。这是人民法院勇于面对难题,从人民群众最强烈、最迫切的需要入手,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对于维护法制权威,恢复人民对司法的信心,必然会起到重大积极作用。

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强化执行案件全程公开,进一步公开执行程序、执行措施和执行结果,充分利用‘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公开执行信息,切实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监督权;建立完善执行听证制度,对执行程序中的重大事项一律通过公开听证解决,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参与权、表达权。”这也是司法在更广泛程度上接受人民监督的一个重要姿态。

二是全面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2009年4月,在全国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王胜俊院长全面部署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之后,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围绕

1“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主题,着力深化思想政治建设、司法能力建设、司法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法院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增强群众感情,强化为民观念,开展了法官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学校、走进企业、巡回审判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这项活动的提出也正是针对一些法院在执法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对人民缺乏感情、司法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提出的一项现实要求,不仅要解决根本认识问题和法律认识问题,而且要解决行动与措施问题。最高法院抓住队伍建设这个根本,提出许多具体措施,大力度督促检查,并将长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必将促进法院工作作风的大改善。

三是积极促进司法便民利民措施。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法院在方便群众诉讼的问题上下了极大的功夫。2009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便民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了人民法院应当设立立案大厅或诉讼服务中心、根据需要建立非工作日立案和信访接待制度等。11月15日,最高法院又发布了《关于保护行政诉讼当事人诉权的意见》,要求各级法院全面准确理解和适用行政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不得以任何借口随意限制受案范围。这些规范性文件有力指导了全国法院的工作,推出更多更好的便民利民措施也成为各级法院的追求。这些便民利民措施有利于强化民众对司法的希望与信赖。

四是强力推行纠纷调解解决机制。最高法院下发文件要求,基层人民法院应当建立健全案件繁简分流和速裁工作机制,建立诉讼与非诉讼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着重以调解方式快速化解矛盾,提高诉讼效率。为进一步推进调解工作,去年还召开了全国法院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大力推广一些法院的调解经验和做法,并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推动各级法院逐步建立了诉讼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联动大调解工作

机制,大幅提高了纠纷调解率,不仅深受当事人欢迎,也促进了社会稳定。可以说,在最高法院的不断指导和督促下,调解工作已经在全国法院全面推开。就拿我们塔城地区两级法院来说,真情调解、案结事了已经成为法官的最高追求目标,也成为考核法官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这几年我们中院和各基层法院的一审、二审案件调解率都在不断提高,总之,我认为王院长的报告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报告,即回顾总结了去年法院工作成效,又提出了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我完全赞成。

最后,我提两个建议:

第一,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对法官任职的学历和专业水平规定了较高的条件。原来对人民法院干部职务职级配备的规定,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审判工作。由于法院审判人员的职级配备偏低、社会地位没有很好得到保障,影响了审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致使审判队伍不稳。因此,应当进一步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人民法院及内设机构的规格和干部职级的配备。

第二,从目前的国家司法考试来看,对法律知识考察的多,对司法实务能力考察的少。因此,建议改革和完善司法考试制度,可以采取“阶段通过”或“分卷通过”的方式,将司法考试分为基础理论知识考察和实务考察两个部分。前者主要考察法学及相关知识理论,主要采取客观题的方式,侧重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考察。后者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采取以主观题为主的方式,侧重检测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2:主审法官的司法定位

关键词:主审法官,司法定位,合议庭,审判长

司法体制改革中有关主审法官的身份和职责定位是缺乏科学合理设计和正确理论根基的, 透过司法改革实践映射出的主审法官概念已经严重偏离了正确方向。如果主审法官概念得不到合理论证, 主审法官制度则无法建立。因此, 明确主审法官的司法定位是完善主审法官办案责任制的基础和原则保障。

一、主审法官的概念

主审法官的本义在于“主审”而不在于“法官”。按照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完善司法理论的现实需要, “主审法官”取代了“承办法官”这一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修正和丰富了法官与司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主审”概念取代“承办”概念的角度, “主审”二字是主审法官的核心概念和本义表述。如果单从强调职务的角度而言, 法官审理与不审理案件均为主审法官, 那么就没必要在法官前面加上“主审”二字赘述其义。因此, “主审法官”并非是对法官概念本来意义的具体表述与概念扩充, 之所以在法官前面加上“主审”二字, 在于主审法官更能够诠释法官处于从事司法活动状态下的身份和权责。

二、主审法官表征的临时身份

应当承认, 主审法官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是法官参加合议庭承审某一具体案件时的临时称谓。也就是说, 主审法官是衍生出来的, 不能等同于行政职务单独存在, 是法官在合议制审判范域下根据庭审分工形成的角色身份, 而不是设有固定名称的职务。同时, 主审法官不是能够“兼职”的行政职务, 例如, 庭长与主审法官之间是职务与身份的关系, 庭长是职务, 而主审法官是一种身份, 因此类似“庭长兼主审法官”的概念是错误的。应当明确的是, 主审法官不是固定职位。主审法官不是法官中的领导, 也不是合议庭的“庭长”, 合议庭更不是以主审法官为“总指挥”的固定审判团队。一切将“主审法官”级别化、排位置的做法, 都是行政化的回归。

三、主审法官的权责利是相统一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中关于主审法官办案责任制的改革举措旨在表明, 主审法官权责利是统一且不可分离的。“主审”的意义在于审判权力的集中性、利益的专享性和责任的自我担当。主审法官享有大于其他合议成员的相当充分的审判权和最终裁决权, 并享受相应的利益保障, 是作为主审法官之所以要“负责”的根本性依据。正是基于这种权与利, 主审法官要面对无可推卸的责任担当。唯有权责利相统一, “谁办案谁负责”的司法本质属性才能够得以明确, 主审法官的生命才能够永葆生机。

四、主审法官应集“承办案件”与“主持庭审”于一体

毋庸置疑, 承办案件是法官赖以存活的司法根基, 庭审是法官发挥审判职能、行使审判权的集中体现。法官要通过对案件的详细了解和掌控, 制定庭审计划、步骤, 掌控庭审局势、节奏, 从而在确认法律事实、分清是非对错、准确适用法律的基础上作出公正合理的裁决, 进而达到伸张正义、明辨是非的司法效果。因此, 主审法官作为案件审理的“直接接触者”, 由其担任合议庭审判长是当然且必要的。“审理”、“裁判”与“负责”三者统一是“让审理者裁判, 由裁判者负责”的本质要求。因此, 对于合议庭法官而言, 只有同时具备“承办人”和“审判长”的合一身份, 才能够真正体现审理、裁判、责任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 让主审法官成为案件的主要审理者、最终裁决者和全程负责者。由此可见, 承办案件并担任审判长主持庭审是主审法官的基本职责和本质所在。

五、结论

基于“主审法官”的语义和范域, 其应当是在合议制审判而非独任制审判中产生的概念, 因此主审法官的司法定位不能脱离合议庭而单独存在。在合议制审判中, 主审法官是负责案件庭前、庭上、庭后一切审判事务主要负责人和决定者。“让审判者裁判, 由裁判者负责”, 其中“负责”的含义不单是对案件负责, 还应当有对审理的案件自始至终都“说了算”的内涵。作为主审法官不但要审, 而且要判, 二者缺一不可, 若只审不判或只判不审, 主审法官便失去生命力。“主审法官应区别于传统司法实践中泛指的‘主审法官’、‘案件承办人’, 成为切实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主体。”主审法官本身并不是行政职务, 而应该是法官在具体案件审理过程中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一种资格。主审法官作为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的核心, “就是要按照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 在诉讼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依法享有独立行使审判权、组织和主持庭审权、控制审判流程权、独立签发裁判文书权等与审判实务相关的权力, 并依法独立或共同承担相应的办案责任。”概而论之, 主审法官应当是指在合议制审判的范域中, 亲自承担案件审理的主要工作并担任合议庭审判长主持庭审活动, 依法独立行使裁决权, 同时对案件审理自始至终全程负责的具有临时身份性质的审判法官。

参考文献

[1]叶青.主审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羁绊与出路[J].政治与法律, 2015 (1) .

[2]张元华.“还权”下的“明责”——论我国主审法官责任制之构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5 (9) .

篇3:萨达姆主审法官的生死劫

拉赫曼于1941年出生在伊拉克库尔德城镇哈拉布贾,1963年毕业于巴格达大学法学院。1988年,萨达姆的军队对哈拉布贾发起攻击,并使用了毒气,一天内就造成数千人死亡,拉赫曼有多名亲人在这次袭击中丧生。20世纪80年代,拉赫曼自己也多次遭到萨达姆手下情报人员的监禁与折磨。

但拉赫曼和萨达姆的直接联系,还是发生在2006年的那次审判中。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同年12月萨达姆被俘,并于2005年10月被送上法庭。与萨达姆一起站在被告席的,还有他的弟弟巴尔赞以及其他6名心腹。庭审初期,萨达姆在庭上不时发表评论,并随意打断法官和律师。主审法官瑞兹卡尔?艾敏因没有制止萨达姆的行为,备受什叶派民众和领导人指责,被迫辞职。

那段时间,法庭内唇枪舌战,法庭外,支持萨达姆的逊尼派与反对他的什叶派以及库尔德人斗争得也非常激烈,3名辩护律师先后被杀害。律师、法官都不敢再在电视镜头前露面,否则就可能遭到绑架或暗杀。

2006年1月,拉赫曼走马上任,成为新一任的主审法官。从当时的新闻照片上可以看到,拉赫曼坐在黑色的皮椅上,一身黑色法袍,神态威严。从一开始,他就表现得很强势,他曾对一位被告说:“你再说的话,我就要把你从这个法庭里赶出去!”对辩护律师,他也毫不客气,引得律师大喊:“在我们的国家,我们有辩护的权利。”在拉赫曼主持审判的头几个小时里,他就把包括萨达姆在内的7名被告驱逐出了法庭。

在 3月15日的庭审中,萨达姆刚站到辩护席上便发出惊人之语:“这场审判是针对萨达姆?侯赛因及其战友的一出闹剧!”拉赫曼愤怒地告诫他:“不要在法庭进行政治演讲——你已经不是这个国家的元首了。”这激怒了萨达姆:“你是伊拉克人,怎么敢这么对我?我统治了你40年!”拉赫曼也针锋相对,“你过去是总统,但你现在是被告。你必须记住:你现在是被告,已经不是总统了。你记住了吗!”后来,拉赫曼关掉了萨达姆的麦克风,并下令让现场所有记者出去,进行封闭式庭审。11月5日,拉赫曼判处萨达姆反人类罪名成立,执行绞刑,其他被告也均被判有罪。

拉赫曼的强硬态度以及判决结果,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为他的勇气鼓掌,但同时,他也面临着执法不公的怀疑——他和亲人都曾遭受萨达姆政权的迫害,这么做是否在公报私仇?

虽然萨达姆早已死去,但他的拥护者依然不少——当年,他的辩护律师就达到2500名之多。如今,伊拉克局势再度动荡,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席卷半个伊拉克。该组织成员主要为逊尼派,昔日主审法官拉赫曼毫无疑问是他们的眼中钉。其实,不仅是这名主审法官,曾参与过审判的人都不好过,甚至法庭警卫以及曾参与法庭建造的工人都成了被杀害的目标。

上一篇:工伤保险是否可以补交?下一篇:“红旗渠”精神主题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