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

2024-08-02

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共8篇)

篇1: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

探究世界动画的发展历程

来源:三维动画http://

1907年,在纽约的工作室的公司美国Weitaigelafu,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技术人员发明的摄像头,拍摄一个场景“停止运动法”。在这个美好的迅速一些早在影片中风头方法。如“酒店”(1907年,斯图尔特·布鲁克餐),一把刀在自动切香肠,仿佛一只无形的手。在1907年的“精彩”的钢笔,钢笔在自动书写。停格动画作品图(12)

欧洲人还是不明白这一点的动画电影技术,他们都很惊讶以上的被称为“美国”美国活动。高蒙公司后,埃米尔·克尔发现了这个秘密,拍了很多的漫画。“浮士德”是一个小木偶电影铰接木偶停止运动,停格动画的早期杰作。后来,J大Levich和俄罗斯在1912年住在巴黎也采取了一些木偶电影,主角是童话的动物,如“青蛙皇帝梦”,“老鼠和田鼠”,“鹰”和“蝴蝶皇后”,木偶电影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他花了大量的能源使用在这些电影中各种开创性的杂技和丰富的细节,而不是简单造成的故障,该地块被淹没在无聊的细节。之后,东欧许多木偶电影也有类似的问题,但在早期的动画慢是,它是很常见的。在二十世纪早期,停格动画有些暗淡和日益完善的卡通动画的光,黑暗中美利坚合众国几个成功的商业卡通形象风靡世界,“卡通”的定义似乎一直是独家的手画动画。20-30的徘徊,已在一些小的生产和前卫实验电影停格动画。的的彩色石膏,禁止LAK和勒内·贝特朗·使用的一些活动,例如,一个惊人的电影“蓝胡子”(1937年),它结合了雕像和木偶照明效果是显着的特征和活动,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停止运动木偶动画。

捷克在布拉格和哥特瓦尔德从1945年开始,在官方的支持,学校形成了两个动画的动画师。“的核心人物羊毛羊绒兄弟”动画片厂是一家集画家,雕塑家的吉日Turnka,谁后来成为世界大师的动画帧的声誉。他们提出了一些独特的木偶电影,如“弹簧玩具”,“礼物”。在捷克,木偶戏的传统娱乐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曾亲自执行傀儡通过ENKA专门拍摄木偶动画。在1948年赢得了在威尼斯电影节大奖的“捷克”来形容捷克的民间生活和传统节日的狂欢,木偶,而没有任何表情和僵硬的动作,但颜色和光线和风景非常好弥补了这一缺陷。这两个部分的巴洛克风格的故事片“皇帝的夜莺”和“”仈雅丫王子“来自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和中世纪的传说,虽然不错,但拖延的故事。然后,完全忠实于约瑟夫·拉达著名的插画风格“好士兵帅克”在银幕上。这非常忠实于原创动漫捷克幽默和方言和俚语,使外国观众和现代升值还是感觉有点慢。

真正的大屏幕上,一个不朽的幻想电影美国蒂姆·伯顿。他介绍,效果非常显着“的”1993年圣诞节前的噩梦:没有人有超越的百老汇音乐剧等精彩木偶的完美结合。

“圣诞夜惊魂”在上世纪80年代,在英国阿德曼动画的尼克·帕克创造了流行的世界各地的一系列“华莱士”,再次掀起了停格动画。华莱士和阿尔·戈尔已成为最有名的黏土动画的历史作用。一旦是阿德曼公司董事巴Bervis的固定座位和变换的景色为特色的“脚本”,1992年拍摄的,这部电影成为停止运动动画史上的不朽名作。后来,他也做了几个傀儡,是非常复杂的,现实的神话和古代戏剧。在欧洲,一些实验停止运动也很吸引某人的注意,其中不得不提的数字是先锋和怪诞的捷克著名导演1月斯旺克迈耶。他著名的动画“爱丽丝”(1987)“浮士德”(1994年)和其他奇怪的精彩影片岩石观众的视野,以及现实与动画合演的“联盟”是纯粹的幸福,考验了我们的神经。今天,世界的停格动画热潮还没有退去,每年都有新的作品非常。中国也有世纪50年代的“孔雀公主”,“魔法刷”到了80年代“的故事,Affandi”和许多其他木偶电影让今天的成年观众记住,在这一领域90年代后,似乎陷入了低谷,3D电脑动画来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黏土动画技术在美利坚合众国几乎老一样仍然是“新”技术应用的固定特摄电影是一片空白,但集中在这一领域的年轻设计师的数量都在增加。会有停格动画的黄金时代吗?还是不知道答案。

篇2: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

1991年5月28日上海金属商品交易所开业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属期货交易所宣告成立,这是国内第一家以期货交易所形式进行期货交易的交易所,同年9月28日推出的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标准合约——特级铝期货合约。

1992年9月,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同年底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开业。标志中国期货市场中断了40多年后重新在中国恢复。

1993年5月28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推出标准化期货合约,实现由现货到期货的过渡。

1993年11月4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要求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中国期货市场规范整顿工作由此开始。

1994年3月30日,国务院发文,禁止境外期货代理业务,并将期货经纪公司的审批权由国家工商局转移到中国证监会,从严控制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参与期货交易。

1994年4月6日,国务院开始关停一些大品种,停止钢材、食糖、煤炭期货交易。同年9月29日暂停粳米、菜籽油期货交易。

1994年4月28日,第一部地方期货法规——《河南省期货市场管理条例》出台。

1994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批转国务院证券委《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若干意见的请示》,开始了对期货交易所的全面审核、对国有企事业单位参与期货交易的严格控制、对各种非法期货经纪活动有严格查处。

1994年10月,国务院授权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11家期货试点交易所。1995年1月,天津、长春两家联合试点期货交易所诞生。1995年4月19日,上海商品交易所成为第14家试点交易所。

1995年5月,国债期货“3·27事件”和“3·19**”导致国债期货交易被暂停。

1995年4月,上海物贸因在上海商交所9505和9507胶板合约中严重违规成为第一个被中国证监会处罚的会员单位。

1995年9月,中国证监会要求各期货交易所着手进行会员制改造。

1995年10月24日,中国证监会要求各期货交易所控制风险,禁止资金T+0结算。

1995年10月31日,中国证监会责令长春联合期货交易所停业整顿半年。

1996年2月23日,国务院发文加强期市监管,金融机构退出期市。

1997年2月底,中国证监会严厉查处天津红期货操纵案。

1997年3月1日,李鹏在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规范证券、期货市场,增强风险意识”。由此1997年被中国证监会确定为“证券期货市场防范风险年”。

1997年7月上旬,中国证监会对期货经纪公司开始进行年检工作,并公布第一批不予通过1996年度年检的11家期货经纪公司名单。

1998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要求中国证监会对期货市场再次进行力度较大的治理整顿,对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进行了数量、质量上的调整,改变了整个期货市场的格局,将原来的14家期货交易所合并为大连、郑州、上海三家。

1998年8月,国务院批转中国证监会《证券监管机构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确立中国证监会统一负责对全国证券、期货业的监管,一个集中统一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初步形成。1998年11月24日,中国证监会批准重新修订后的大豆、小麦、绿豆、铜、铝、天然橡胶等六个合约,11月27日新修订后的小麦、绿豆合约上市交易。

1999年6月2日,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与之相配套的《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和《期货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也相继发布实施,从而加强了对期货市场的监管,为期货市场的进一步清理整顿和规范运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期货市场由此进入了试点新阶段。

篇3:浅析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历程

水墨动画有何神奇, 竟能让世人如此惊叹和瞩目?水墨动画片的神奇就在于他制作技术的珍奇和神秘, 因为它打破了动画电影有史以来固有的制作方法。以往动画片都是一张一张画在透明的赛璐珞片上, 又是一格一格地拍摄在电影胶片上的, 一部放映十分钟的短片, 就要画七、八千张连续动作的画面, 为了保证形象的统一, 使它稳定不抖, 所以几乎世界所有动画片的形象, 都是采取“单线平涂”, 以线条结够为主。而水墨恰恰相反, 它是运用墨和水分的渲染, 发挥墨色浓淡和虚实的效果来描绘对象。它的这种特色, 既没有明确的边缘线, 中间又不能平涂颜色。不难设想, 要在数以万计的赛璐珞画面上求得稳定的水墨效果, 是不可思议的。 (1) 那么, 如此神奇的水墨动画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水墨动画形成的历史背景

从1906年美国拍摄第一部胶片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 将此作为电影动画的起点, 已经有近百年的成长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动画事业在历史的长河中, 驶出了极不平静、不平凡的历程。作为一项新兴的综合艺术, 动画在中国特殊的环境中随时受到种种因素 (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 和各种相关艺术门类 (美术、电影、戏剧、文学等) 的影响, 在各种矛盾中辗转、迂回、甚至停滞, 尽管如此, 中国动画顽强地在一路颠簸中逐渐成长, 留下了自己独特的轨迹, 并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从1922年到1950年, 由于中国动画刚刚起步, 没有明确的方向。在五十年代初, 上海制片厂所摄制的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1956年意大利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片展览中获奖时, 电影节某些评委竟误以为这部动画片是苏联的作品。虽然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但也显露出新中国动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引起了我国动画工作者的思考, 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化是没有错误的, 关键在于学什么?如何学?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深入讨论, 我国动画工作者逐渐明确了吸收国外的艺术, 主要是引进技术和经验, 并把握这门艺术的特性, 运用民族的方式表达本民族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 使适应于本民族的审美观点, 并在一九五六年提出了“走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

1948年到1959年, 中国动画在与前一时期几乎完全断裂、隔绝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了第二次开创。1957年到1965年是中国动画的第一个发展期,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 这是我国动画片创作健康发展、精品迭出的时期, 并且在这时期, 其题材形式丰富多彩, 大体上确定了我国动画片题材形式的基本类型, 并且形成浓郁的民族气息。一批在世界动画领域博得崇高声誉的经典之作也产生于此时。在1959年前后, “技术革命新运动”在我国轰轰烈烈地展开, 上海美术制片厂全厂群众也提出了众多技术革新项目, 其中就包括“水墨动画”这一个创新项目。从1948年起, 经过十二年的摸索和经验积累, 新中国的动画在技术上走向成熟, 而在艺术风格上1957年便确立的“民族化道路”此时已值初步开花结果的时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这时拍摄了一部可以放10分钟的《水墨动画片段》, 包括《鱼虾》、《青蛙》、《小鸡》三个小片段, 当水墨画《水墨动画片断》拍摄成功, 宣告了一个全新的动画片种在中国的诞生。

选择水墨画作为动画新片种的试验形式也不是偶然的。首先写意水墨画是中国画中最具特色的画种, 它对笔情墨趣的追求, 对描写对象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辩证理解, 以及墨分五彩的神奇效果, 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其次一方面传统的中国民族绘画形式受到重视和保护, 另一方面新中国改革成功, 使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了青春。中国画产生和传承的历史背景使它形成了一整套笔墨程式和固定的表现题材。

二、在不同的时期出现的水墨动画

随着“大跃进”的结束, 中央为了扭转“大跃进”和紧随而来的三年自然灾害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困难局势, 指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引的道路, 中国文艺界也很快从大跃进的狂热转向沉静内敛, 注重基本功建设和探索艺术发展规律, 和文艺界一样, 电影界也进行了调整, 并取得了实际的效果。

对小片种的美术电影来说, 当时电影系统的主要眼光放在故事片上, 而如美术片这样的小片种还没有精力注意, 对于拍什么、拍多长都由我们自己做主, 在这时期创作出不少好片子。如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作品。1961年的《小蝌蚪找妈妈》中的角色取自齐白石的中国画写意花鸟形象, 影片准确地保持了齐白石绘画的笔墨风格面貌, 曾有人戏言:“齐白石老人虽然死了, 可是, 他的画活了。”同时,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部寓教于乐的典范之作。 (2)

1963年《牧笛》一片中的主要形象牧童和老牛, 来自五十年代崭露头角的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的作品。李可染一生钟情于牧童和老牛的形象, 这与他少年时代经历有密切的关系。他喜爱牛的忠诚、勤劳、吃苦等, 甚至有一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今天, 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总结这部影片成功之处, 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拥有多种欣赏层次, 即它满足了不同年龄观众的审美需要:孩子们喜欢影片中各种活动起来的小精灵, 成年人喜欢优美的水墨画, 其中既有自然科学知识的秘密, 又有生活中蕴藏的哲理, 家长还可以把这些道理讲解给孩子们, 且符合动画创意中贯彻的理念:每一部动画片的观众是整个的家庭。

随后, 在1964年“四清”运动中, 水墨动画片《牧笛》等作品被加上“阶级调和论”、“无差别境界”等罪名。强迫美术片不顾特点去反映当前现实生活的错误做法再次重演, 而且更加彻底地将所有优秀的神话、童话、民间故事等题材一概被排斥。而组织拍摄的许多所谓反映工农兵生活的美术片, 又因为质量太差或者实在难以表现而半途而废, 美术片的创作处于停滞状态。1966年5月,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水墨动画《牧笛》被称为“宣扬阶级斗争熄灭论”的典型予以批判。从1966年到1976年, 直到“文革”结束, 美术片的生产断了整整十年。文革结束后, 又出现了一部水墨动画片《鹿铃》。前面几段戏里的小女孩动态十分矫揉造作, 小鹿的动作又完全照抄《小鹿斑比》中斑比在冰上四脚撑开爬不起的样子, 毫无新意可言。

1984年到1989年是我国动画片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同时也是动画界放开眼界, 更新认识, 在艰难中求发展的时期。因为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 家用电器尤其是电视机走进了千家万户, 电视机已成为普及之势。其次, 动画片生产单位本身也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和足够的能力进行大规模的系列动画片生产, 而水墨动画片通常由一个导演负责从分镜头、剧本到摄制完成的全部工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一年只能弄出4—5集, 如此缓慢的生产速度, 不能满足电视节目的大量需求。再者, 八十年代以来, 在沿海一带由外方独资或中外合资的方式兴办起一些动画公司, 规模较大, 如深圳翡翠动画公司、太平洋动画公司等等。他们主要承接国外的一些动画片的制作加工, 毫无原创之意。这些公司以优厚的工资吸引了大量国内动画作者, 使本身严重缺员的中国动画业陷入了更加艰难境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 1988年出品的《山水情》, 却又是一部精品, 表达了人与自然融合的喜悦, 打破前三部水墨动画片传统逐格拍摄手法, 对准原副背景进行拍摄。在与逐格拍摄镜头相合成中, 充分发挥了中国水墨画的特色。影片充分显示出艺术家笔情墨意带来的层次感和节奏感。当年即在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和莫斯科电影节获奖。

同年, 《兰花花》也由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该片在题材和水墨动画的样式方面做了新的尝试, 其音乐、人物形象和背景很好地展现了西北的地域特色。也许由于题材过于古老的原因, 此片没有受到重视, 这也是水墨动画不能有效地发展的原因之一。长春电影制片厂一九九零年摄制的《雁阵》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和浓厚的抒情意味, 导演更加致力于纯正的笔墨的追求, 在画面中加强了笔墨效果, 并再次证明了水墨动画对于情感戏表达的得心应手。这是一部别具风格, 以漫画式人物为主的水墨漫画片, 有别于以往几部人物与山水并重的水墨动画片, 也是上世纪最后的优秀水墨动画片。

三、水墨动画的现状

在水墨动画片的发展时期, 《小蝌蚪找妈妈》到《雁阵》相隔二十几年的时间里, 中国动画片发生了太多的历史变迁, 过去的“不折不扣的‘中国造’”在不以盈利为根本目的, 而是追求某种艺术境界或表现艺术技巧为宗旨;重视片子的艺术性中所包容的教育意义或道德情操价值的前提下, 出现了一批如《牧笛》 (1963年) 、《山水情》 (1988年) 等优秀水墨动画片。在国际比赛中为国家捧回了六十多座奖杯, 那时的水墨动画真正地步入了辉煌的年代。然而九十年代以来, 没有再出现好的水墨动画片。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为什么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动画短片没有了, “十年磨一戏”、气势如虹的动画片不拍了。而不厌其长的电视系列片成了中国动画业的主导产品, 因为它省时、省力、最见效益, 经济效益成为动画制作追逐的目标。在这样一种市场状况的带动下, 我国的动画创作出现了三个走向:一是模仿美国动画制作或成为美国动画的加工场, 以获得在国内放映权;二是模仿日本, 走动画廉价化道路, 在形象上追求所谓的“国际化”风格, 在制作上表现为“越来越不动的动画”;三是混合模仿。这类影片的特点之一是从人物形象和故事内容上看不出来其风格的归属。另一特点是长而又长, 以创记录为追求目标。如果说中国的动画创作过去曾拘泥于政治标准和教育功能的话, 今天则更多地受制于市场。在这样一种以市场和经济效益为导向的情况下制作过程繁琐又耗时间的水墨动画片地位更是岌岌可危了。

从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方方面来看, 中国动画整体水平出现滑坡, 除了动画制作方向转变带来的影响外, 创作队伍的整体艺术修养下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而这可以部分地归咎为中国动画教育的落伍。创作队伍一部分来自动画制片厂的短训班或脱身于制作外国加工片的动画公司, 一部分来自艺术学院的动画专业, 而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上,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偏重技术而轻视学生全面文化艺术修养的倾向, 这种倾向将使中国高等动画教育滑入“制作职业培训”的误区。从当前动画业的总体状况看, 我国最缺乏的不是普通动画制作人员, 跟国外比我们输的也不是技术;一些较具规模的国内动画公司拥有可以与美国和日本一比高低的设备和技术。我们缺乏的首先是具有较高文化底蕴、艺术修养和创造力的策划和编导人员。 (3)

结语

水墨动画片的出现是我国动画片在民族化道路进程中的又一次飞跃, 更是中国动画片为世界作出的一大贡献。但制作过程繁琐又耗时间的水墨动画片要想得到延续和发展, 除了在经济上加大投入外, 还必须从制作技术上加以发展和创新, 使之制作更为方便快捷, 这样才能适应现在的经济节奏。因为艺术和经济是互为因果的。一个好的艺术品, 应该产生较高的商业价值, 获得应有的回报。如果没有经济支持, 艺术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对于这一历史教训, 大家已有一致的共识, 从中国水墨动画发展历程中去感悟它的成功和历史教训。相信在二十一世纪, 中国一定能跻身世界动画大国的行列, 中国特色强烈的水墨动画也会有着广阔的前景, 让我们一起期待灿烂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松林.《独树一帜的水墨动画》载《中国电影年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4.5.

[2]上海电影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3.3.

[3]张松林.《美术电影》载《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6.

[4]梁晓涛.国产动画事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电视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

[5]尹岩.“中国学派”的发展.中国电影年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9.

[6]翟建农.红色往事[M]. (1966—1976年的中国电影) 北京:台海出版社, 2001.

[7]封敏.中国电影艺术史纲[M]. (1896—1986年)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9.

[8]戴克强唐文腾.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9.

篇4:组合类动画角色设计的发展历程

另一方面是带有民族色彩的神灵、怪物类角色设计,这类动画角色多是通过生物与生物的组合形成的动画角色。在神灵类、怪物类动画角色设计上日本和美国都发展出一套独具特色的风格和套路。日本动画片中,会不时看到关于神社、鬼怪、精灵等民间故事或传说改编成的动画角色。美国的怪物角色多取材于西方的童话、神话和传说。在角色的构成方面多选用动物为主要组合对象,这与美国人喜欢动物有很大的关系。

一、“混沌未分”期

在这个时期,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动画角色设计均在“视觉常态”左右徘徊,动画角色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在美国动画开创之初,动画形象多是“视觉常态”下的生活原形,例如:将生活中的动物形体、色彩等予以直观的描绘。如:《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中的浣熊、《小尼摩游梦土》中的“小尼摩”、《恐龙格蒂》中的“格蒂”等动画角色,它们的外形均由真实的生物演化而来。其中以麦卡锡的《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为代表,它是第一部将真实事件用动画形式表达的动画纪录片,在整部影片当中无论是人的刻画还是其他角色设计均利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写实的手法是指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的描写现实和传达信息的手段。在动画艺术形式探索之初,大多数人对于“真实”感的动画角色非常容易接受。

“删繁就简”表现动画角色的真实。进入30年代,美国动画角色的政治色彩渐渐变淡,迎来了迪斯尼动画的短片时代,这时的动画形象趋于幽默和搞笑噱头,动画角色造型多运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将生活中的生物原形运用精炼的线条归纳处理,形成独具美国特色的动画造型。例如:奥斯瓦德、米老鼠、唐老鸭等此时的动画角色均是在真实形象的基础上,归纳概括生物的外形特征,增加可爱、灵活的新元素。二战前,日本与美国一样,动画创作者对于动画角色的设计,主要依据“视觉常态”的人物或动物形态,进行归纳、删繁就简,通过灵活的线条设计出相对写实的动画角色。这个时期的动画角色很多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所以带有浓重的政治意味。

1917年,日本同时出现了三部动画片,至今难辨哪一部是第一部。一部是天活公司下川凹夫(1892-1973年)制作完成的《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一部是小林商会幸内纯一(1886-1970年)的《祸凹内名刁》、一部是日活公司北山清太郎的《猿蟹和战》,其中,北山清太郎的影响最大,在他的提议下,日活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动画片制作部。在此期间,幸内存一制作了几部政治家的PR动画片。[1]在这个时期动画角色忠实于真实生活的原形,并在角色中贯穿着日本服饰和民俗文化。

二、萌芽期

组合类动画角色萌芽期的标志是这类动画角色在动画片中出现。这个时期的组合类动画角色,在设计上运用嫁接、置换等设计方法将常见的动物进行简单的组合。这时的组合类动画角色往往在动画片中处于极小的位置,在美国以《幻想曲》为代表。

(一)组合类动画角色出现

在美国方面,这个时期的组合类动画角色在影片中主要扮演配角。他们只是构成整体故事当中的一个极小的部分。例如:《幻想曲》(1940年)中人马这个角色的设计正是人的智慧与马的力量的结合,像这样动画角色还有带着魔棒的精灵和飞马等。这些动画角色是在拟人、夸张变形的基础上,大胆的运用了组合这种方式,对于当时的角色设计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这个时期的组合类动画角色设计只是运用简单的组合,其中有很多设计的原形仍来自于童话故事的插图,所以带有浓重的绘画意味。

在日本方面,从1945年成立的日本动画社到1952年的日动映画,日本动画家们对于动画创作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其中有心酸也有欣喜。1956年以东方迪斯尼为目标的动画公司在日本诞生了,这就是东映动画(东映动画是收购日动映画后成立的动画制作公司)。东映动画追求的是在坚持日本固有传统的同时,构建迪斯尼那样的新式分工的制作体系。例如东映动画凭借1958年《白蛇传》、1959年《少年猿飞佐助》、1960年《西游记》等长篇动画片,在日本动画界确立了稳固的地位。

这期间东宝公司也在不断的探索动画创作之路。1954年东宝的《怪兽》(本多猪四郎导演)中主人公的角色设计一反常态,与过去日本改编神话作品写实性动画形象有很大的区别,在片中大胆运用牛与人、妖进行组合,角色外形有种恐怖的感觉,组合类角色设计初见端倪。

(二)组合类动画角色的沉寂,写实性动画角色成为“明星”

写实类动画角色比较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人和物,虽然经过艺术与夸张,但还是比较忠实于原型,且造型严谨。[2]在美国,迪斯尼动画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美国动画的第一个空前繁荣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动画角色,例如爱丽丝,小飞侠等。此时的动画角色与之前相比,角色设计上更趋向生活中的原形,角色身上也增添了一些装饰性的元素,设计风格由删繁就简趋向生活的真实。这时期的动画片主要有:1950年推出的《仙履奇缘》、《灰姑娘》;1951年《爱丽丝梦游仙境》;1953年《嘟嘟,嘘嘘,呯呯和咚咚》;1955年《小飞侠》;1964年《欢乐满人间》等。在这个黄金时期,迪斯尼主题乐园也问世了,自此迪斯尼将其动画产业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3]

虽然写实风格动画片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组合类动画角色设计却没有发展起来,主要原因在于:1.迪斯尼动画片占据世界商业动画片的主流市场,迪斯尼特点的动画形象掌握着商业动画形象的潮流,迪斯尼公司生产的童话题材动画片大受观众的欢迎,例如睡美人这样写实风格角色设计深受中产阶级的喜爱。再加上迪斯尼公司成为动画电影业的霸主,其他的动画制作公司在迪斯尼公司的排挤之下纷纷关门停业。这种状况也相应的影响到动画片的角色创作;2.这个时期的观众喜欢写实、可爱、幽默的动画角色;3.动画创作者对于动画角色的设计还是停留在对人物、动物、植物的提炼,还没有试图将这些生物运用组合的方式去设计角色。所以这时期的动画形象大多都是可爱而美丽,努力表现善良的基调和营造纯真的氛围。例如:白雪公主(1937年)、小鹿斑比(1942年)、小飞象丹宝(1941年)等都是真、善、美化身的动画形象。所以在这个时期,组合类动画角色设计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发展。

[1]李涛.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143.

[2]孙立军,翟翼翚.影视动画造型设计[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6.

篇5:中国报关行业的发展历程

2009-11-03 10:20:34 作者:wangxuanyi 来源: 浏览次数:1243

中国报关行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

1.1中国报关行的发展历程

1)初创期(1985年--1992年):1985年海关对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的管理方法出台

2)发展期(1992年--2002年):1992年成立专业报关公司

3)成熟期(2002年至今):2002年中国报关协会的成立

随着国际报关协会同盟大会的召开,中国的报关企业将向国际化转型,将深化与世界各国报关企业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的便利和安全。

1.2中国进出口贸易及报关量情况

中国外贸进出口量近年来高速增长,从2001年的5097亿美元发展到2005年的1.4万亿美元。中国政府积极营造良好的外贸环境以促进进出口贸易量的增加,外贸量的增长对进出口贸易的通关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贸量的增长带来了报关量的增长,2000年报关票数不足2000万票,至2005年中国报关量达到4000万票,报关量的增长促进了中国报关行业的发展,调查中发现部分成熟报关企业近年报关量的年增长率达到30%。

1.3报关行的发展规模

目前国内的报关行以民营和国有企业为住,分别占35%和26%,中外合资企业仅有5%。从规模上说,注册资金在500万以上的已经是中大型企业了。所以整个行业还是处于小而分散的竞争格局。

目前绝大多数的报关行的经营范围仍然局限在本地区域,但已经有30%的报关行考虑在外地设立网点或与外地报关,货代企业联盟合作。

调查中发现,在进出口贸易量不大的口岸和内陆城市,中国报关行的规模较小,对报关价格比较敏感,在深圳,上海等口岸城市大型报关企业会比较集中,这些报关行比较关注未来的发展,希望通过规模经营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随着报关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希望通过实施资源整合战略,进一步减少企业的规模扩张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1.4报关行的服务特点

传统的报关业务是报关行目前开展最多的业务类型,报关,报检,查验,换单,办理海关免税登记,代为办理免表,加工贸易手册与核销是报关行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另外,有些企业也提供一些质检服务,例如代为办理熏蒸处理,3C质量证明,旧机电的备案,旧机电许可证等。为了提高通关服务是含金量越来越多的报关企业介入物流衍生服务和咨询服务。

目前中国报关行所服务的客户主要集中在电子,纺织服装,塑料橡胶,机电,食品饮料,化工等行业。但是目前根据产品的划分其部门和岗位的报关行非常少,报关业务大多按照服务区域,合乎划分来设置部门,根据业务流程来设置岗位。从国外报关行的经验分析,成熟报关行为增强其专业性,往往回依照产品类型设置来进行复核和把关。这对中国报关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5报关行的营销模式

调查发现,老客户,朋友间介绍是报关公司目前寻找客户是最主要途径,因为公司品牌和良好的口碑吸引客户慕名而来的也占到一定比例。统计数据显示,报关运用广告媒体进行宣传来吸引客户的非常少,大多采用的是最直接的电话交流与拜访的销售模式。对销售者而言,顾问式销售是获取客户信任的关键,要求销售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

报关行业市场环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2.1中国报关行外部环境的分析

经过专家论证研讨,影响报关行未来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WTO规则,政府政策,信息技术,外贸环境。

中国报关行正面临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和调整的阶段。贸易安全与便利给中国报关行的市场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1)《WCO标准框架》促使贸易环境更加安全,同时也对报关行的诚信守法,如实申报提出更高的要求

2)中国政府为了贯彻《WCO标准框架》,逐步分阶段调整相关政策,这些政策对中国报关行的定位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中国海关促进中外贸易的安全与便利的举措相继出台:中国电子口岸建设,H2000系统的应用,无纸化报关,跨关区快速通关,长三角通关一体化改革等。这些措施的应用提升了中国海关通关平台的质量和效率,创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报关行的竞争优势也从原来的人际关系转向综合能力的提高。

4)贸易安全与便利的要求也促使信息系统在通关各领域,各环节的推广和应用。以上海为例建立了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空运快件通关管理系统,大型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系统,口岸船舶动态申报系统,区港连动系统,口岸GPS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通关作业流程的改变,加快了通关速度,增强了风险管理能力,同时也提出一个新课题:中国报关企业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塑造核心竞争力?

篇6:中国梦的发展历程

内容摘要: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历程,从古自今,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梦,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不仅是国家的梦,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梦,要想实现这个中国梦,光靠国家的努力、政府的宏观调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每个人踏踏实实地足印。回顾历史,有许多的事件、许多朝代的发展,都体现了对实现中国梦的努力和奋斗。关键词:中国梦 发展历程

“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就是中国梦发展的历程;

一、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使中国进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他也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

1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这主要表现在他统一六国上面.战国末年,从诸侯割据向全国统一的趋势已日益明显.当时,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2秦始皇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延续到清朝末期.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

3他在经济和文化思想方面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这进一步巩固了统一的局势.4秦始皇为维护国家疆域统一,稳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秦始皇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收复河南地,迫使其退往阴山以北;为防其进一步侵扰,还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在征服百越地区后,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统一中国,结束战国的战乱,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统一文字,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文化基础,从此,中国人不论说何种语言,但均可借助统一的文字进行交流。统一度量衡及货币,在全中国奠定了交易的标准,促进了南北交流,有利商业的发展。统一驿道,要想福,先修路,纵横全国的规范道路,有利于国内的物资交流。立郡县,先进的行政区划,避免了藩国制征战不休的弊端。这些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二、贞观之治。唐太宗引隋之苛政为戒,调整统治政策,纠正前朝之弊端,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善于用人,勇于纳谏,不断调整统治政策,他的个人作用也是“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

1.政治清明。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这也许是李世民最值得称道的政绩。在李世民统治下的中国,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吏佐各安本分,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尤为可贵的是:李世民并没有用残酷的刑罚来檠告贪污,主要是以身示范和制定一套尽可能科学的政治体制来预防贪污。在一个精明自律的统治者面前,官吏贪污的动机很小,贪官污吏也不容易找到藏身之地。

2.经济发展。贞观王朝是不歧视商业的封建王朝,不但不歧视,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这进一步地体现了李世民的高瞻远瞩之处。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导下,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象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当时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江西南昌)、扬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甘肃敦煌)、凉州(甘肃武威)。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则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3.社会安定。贞观王朝的社会秩序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六三二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 人。这一年的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明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时秋天行刑)。次年九月,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那时的中国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少之又少,国人心中没有多少怨气。丰衣足食的人不会为生存铤而走险;心气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极揣,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

贞观之治把中国建设成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空前稳定的国家,把中国梦的实现又推进了一大步。

三、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1978年末,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解放了被束缚的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1.综合国力大大增强。1980年~1996 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平均每年增长约10.1%,粮食、棉花、煤炭、钢铁等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已位居世界各国之首,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

2.产业结构得到很大改善。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短缺”现象基本消除,能源、交通、通讯、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快速发展,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瓶颈”制约得到缓解,一、二、三次产业发展比例协调。

3.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高,据我所课题组的测算,1978年~1995年,生产率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已由改革前的负值上升到占39.85%,仅次于资本投入增长的贡献(46.84%),产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初步形成。市场开始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方式与手段得到加强与改善,各个经济领域的改革取得很大进展,金融、劳力、技术、信息等市场正在发展与完善,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正逐步形成。

5.对外开放日益广泛深入。199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899亿美元,相当于1980年的7.6倍,从1978年的世界第32位跃升到第11 位,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就业形式的变化。过去国家实行的是分配制,不管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毕业后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衰退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就业矛盾日益突出,政府也不堪重负,不得已采取“上山下乡”的方式来缓解就业压力。尽管如此,人们宁肯呆在家里无所事事,也不愿意自己去想办法。改革开放后,随着各项改革开放措施的实施和经济状况的日益好转,人们就业的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取消分配制的同时,政府逐步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体系,设立劳动力市场、就业中心等,各种民办就业中介机构也应运而生,通过报刊、电视、因特网发布招聘信息,网上就业已成为一种时尚。现在的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和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真是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自谋职业形式已被广泛接受,人们承受失业压力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从现实上来说,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改革开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更加伟大的成就。

“中国梦”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道路开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成就“中国梦”,既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也是中国人民开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条康庄大道,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华民族的“人间正道”。中国既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又在推动世界经济摆脱危机、走出低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证明,实现“中国梦”也是世界的重大“利好”。在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已经与国际社会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崭新实践,为人类社会向更高级的文明形式演进提供了新范式。

篇7: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即于1971年4月提出),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然而,中国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认为无论是在研制队伍、经验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工业基础方面搞载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项目就搁到了一边。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开始了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甲、东方红三号等多颗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

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核心是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则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来进行研制。“921工程”正式上马时中央就提出了“争8保9”的奋斗目标,即1998年要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要争取飞船上天。中国唐家岭航天城,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成载人航天的任务做了物质条件的保证。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2001年1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

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2008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将于2008年10月择机实施,担负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飞行乘组已经确定,3名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担任候补。

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4秒,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篇8:浅析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历程

(一) 50年代后期——水墨动画的曙光期

50年代后期, 我国美术片处于发展初期, 美影厂对于动画制作从很多方面都进行了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剪纸动画、民间画动画、彩绘壁画动画都是当时的成果。这些动画方式通过“单线平涂”工艺都比较容易的实现了动画话, 而水墨画由于自身具有晕染、虚实变化的特点而难以实现动画化。1959年, 经过多年的研究的技术创新, 徐景达 (背景设计师) 和段孝萱 (摄影师) 取得了“青蛙跳水”黑白片段试验的成功。对于这一结果十分兴奋的美影厂决定根据此原理对一个整体故事进行分段实验, 并最终完成了一部时长10分钟左右的《水墨动画片断》, 此片一经推出并立刻受到了动画行业的肯定, 大家对其良好的视觉效果与流畅的表现形式赞不绝口。

(二) 60年代——水墨动画的成长期

1960年, 取自于齐白石笔下动画形象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问世, 此动画片一经问世并取得的世界瞩目的成绩。此动画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水墨动画, 开创了我国水墨动画的先河。

渲染是水墨画的关键环节, 渲染需要虚实既要分开又要紧密结合, 这样才能将动画表现的更有质感。比如:人脸的绘画应该是虚的, 这时就应当用淡墨;眉毛的绘画应该是实的, 应该用重点的墨。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水墨动画工艺创新中, 经过反复实验, 钱家骏、段孝萱等人总结出了“大虚、中虚、小虚”的标准。按此标准绘画、拍摄出的画面能更逼真地表现出水墨画的质感。例如画蝌蚪, 黑蝌蚪就用小虚, 灰蝌蚪就用中虚, 尾巴都用大虚, 再运用多次曝光的方法拍摄。这一系列的水墨动画制作工艺后来被评为国家发明奖, 并被列为“国家机密”。

以李可染先生的名画《牧童与牛》为原型基础的《牧笛》与1963年诞生, 此片与《小蝌蚪找妈妈》相比, 无论在艺术还是在技术上都更上一层。整部作品借鉴了《牧笛》原作中生动的牧童和水牛的形象, 并以中国绘画的传统色彩展示高山峻岭和千尺飞瀑的宏大气象, 打造了情景交融的至高境界。全片以音乐代替了对白, 使得即使没有对白动画也不显空洞, 充满田园特色的南方民乐笛子曲调更衬托了故事的背景与人物形象, 推动故事的发展。

(三)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80年代——水墨动画的璀璨期

上世纪80年代, 国画大师吴山明、卓鹤君, 曾应邀参与水墨动画片《山水情》创作。《山水情》堪称90年代商业化之前艺术动画的巅峰之作, 其之作精良程度, 从当时所作人物、山水设计便可见一斑。历经几部作品的进化演变, 《山水情》在山水、人物造型上, 可以说集之大成, 也更趋写意, 体现出尊者姿态。整部动画就像是一部慢慢展开的山水画卷, 从单帧画面或者背景看, 无疑都保持了传统水墨山水的艺术手法。从布局、透视, 到明暗、色彩、冷暖, “三远”的层次, 结合到现代电影语言镜头的摇移, 散点透视, 则保留在景深关系里, 绵延流传着山水长卷的观画习惯。从人物形象看, 线描逡染的效果, 不仅让人物天然具有脱离尘世的仙风道骨, 纤细漂亮的动作, 也显得极其柔和高雅, 体现出别样风范。景随人移打破固定地点视域的局限, 具有时空跨越性。种种充满了中国式的优美韵味, 出自传统水墨和影视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 在美学理念和表现手法的融合和碰撞。老一辈动画人满怀民族自豪感, 热情催生的中国动画学派, 显示了这个古老国家顽强的文明惯性, 在80年代后的商业大潮来临之后, 中国动画发展在美学与市场定位上都面临新的挑战。在当今的电影大工业时代, 回头看这一部分水岭意义的作品, 影片在琴声切切中, 抒发着传统文人的风气传承, 可以说从主题到制作过程, 《山水情》都是一个极具符号性的代表之作。

(四) 新世纪后水墨动画时期——三维水墨动画

三维水墨动画结合了传统水墨动画的意境和当前高新的三维动画技术, 是未来水墨动画的发展方向。当前三维水墨动画出现了一批制作精良的优秀的作品, 让人们对于三维水墨动画的制作充满期待。《气韵生动》《夏》就是三维水墨动画的成功代表作, 这两部作品都是都通过继承水墨动画特色, 并采用贴图材质及渲染方式制作而成。其中, 《气韵生动》的设计思路表现出了一种写意水墨画的大气蓬勃, 流动的线条、轻快的旋律与笔意苍劲而有力, 同时在画面留白之处, 运用书法、诗词和印章等来补白, 体现出了水墨画独特的审美风格, 再加上对摄像机的充分应用, 使得整体的构图效果准确到位, 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视觉艺术效果。而《夏》, 另一部应用三维软件———MAYA建模并渲染出中国最古老艺术的三维水墨动画, 凭借其古典高雅的中国元素、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以及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最终入选计算机图象技术的世界顶级盛会SIGGRAPH, 在世界动画界再次散发出令人惊叹的巨大魅力。

二、中国水墨动画的继承与创新

2008年前后, 中央电视台一部以水墨动画为承载形式的工艺公告片一经播出, 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反响, 勾起了人们对于七八十年代水墨动画的温暖回忆。同时人们也唏嘘不已, 当今水墨画也仅仅是以此种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 原汁原味的水墨动画在当先已经几乎绝迹。水墨动画的绝迹不仅是动画制作者的损失, 更是广大观众的损失, 让人不能不为之感概。在这里, 本人就对于水墨动画的继承与发展发表一些浅薄的看法。

(一) 水墨动画创作必须坚持以中国画为出发点, 传承水墨艺术精髓

水墨画是水墨动画的基础与起源, 水墨画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水墨动画继承水墨画的特色就继承了中国传统画的精髓, 具有其它动画形式所不具备的优势。所以, 遵循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原则, 中国动画制作者, 必须承担起延续中华文化的责任, 将水墨动画发扬光大。中国水墨动画前几十年的成功经验表明:水墨动画的成功不仅要重绘画技术, 更要重视中国文化;不仅要重笔墨绘画功力, 更要重视墨色材质变幻表现。当前, 水墨动画传承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缺乏优秀的水墨动画人才, 这种所谓的人才是指既具备专业美术技能, 又对中国千年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当前的动画制作者更多的学习的是计算机绘画技术, 而对于水墨绘画技巧则没有掌握, 更有甚者对此毫不了解, 这对于我国水墨画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水墨动画制作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与内涵, 坚持以中国文化为基础, 传承中国水墨文化精髓。

(二) 利用计算机制作技术创新技术

如今的数字时代, 计算机技术大行其道, 传统的胶片动画制作方法逐渐被计算机动画制作技术所取代, 中国的水墨动画片也应该利用计算机制作技术以全新的姿态展现给世界观众。数字水墨动画片的发展关键是要把水墨的意境、韵味跟计算机制作技术相结合。在数字水墨动画片中, 通过对水墨艺术中笔法的模仿、墨韵的渲染制作和意境的突出表现, 表达前所未有的虚拟水墨世界。数字水墨动画片还可以表达出传统水墨画无法表现的运动空间, 可以融合更多的元素、形式、手法进行创新, 这为数字水墨动画的发展创造了广大的空间。

此外, 水墨动画片作为视听艺术, 就要以影视创作规律为主导, 研究并运用水墨时空观念、画与音的协调、蒙太奇语言等电影制作要素.以演绎一出寓含中国艺术精神的水墨动画片。“计算机技术不仅是辅助动画制作的手段, 也使得动画的传播更为便利, 最重要的是.计算机技术还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动画形式”。运用数字技术制作水墨动画片, 不仅拓展了水墨艺术的表现语言, 还缩短了动画制作的周期、简化了动画制作工序, 这样水墨动画制作的成本大幅下降。这将有效的解决传统水墨动画片制作工序繁复的难题.有利于我国水墨动画的发展。

三、结束语

水墨动画凭借深邃的历史, 先进的科技, 必然拥有难以估量的发展前景。当水墨动画兴旺之时, 一系列视觉经济都将因水墨数字化形式的成熟而为之一振。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绘画美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

[2]赵可恒.动画发展史[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第三小学小学生篮球训练总结下一篇:制剂负责人岗位职责